中国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1 09:39:11

点击下载

作者:刘勇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研究

中国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研究试读:

内容摘要

我国自2003年以来连续出台11个“一号文件”,都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等“三农”问题放在首要地位。中国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作为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主力军,充当着“支农”的先锋角色,同时又背负着巨额不良贷款、产权不清、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前我国农村金融领域的热点和难点议题之一。学者们对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果。但仍存在不足:表象研究较多而深层原因研究不足,囿于“就农信社谈农信社”,从制度变迁的视角综合分析中国农信社制度变迁的成果尚不多见。

本书以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为指导,对我国农信社制度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从国家、农信社组织和农户三个角度分析了农信社制度路径依赖形成的必然性,并分析了农信社制度异化的本质原因以及异化的结果。最后,根据我国当前的经济环境,探讨了合作金融制度的适应性与中国农信社改革方向以及新型合作金融的发展路径。核心内容与结论如下:(1)农信社制度效率的实证分析。在第三章,探讨了主流的制度效率评价方法(六种方法),提出制度效率评价要以一定价值观为指导的观点,从农户福利的角度来评价农信社制度效率。通过对经济增长、收入、消费等三个指标的讨论,认为消费是衡量农户福利的合适指标,并提出一个改进的凯恩斯函数进行论证,基于VAR模型来实证分析了农信社贷款对农户消费的动态影响,从而间接论证农信社制度的效率。研究的结论是农信社制度改善了农户福利,因而是有效率的制度。(2)农信社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在第四章,首先从国家的角度分析农信社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通过模型分析和数据辅证,证明国家通过农信社制度获得了巨额“配置租”,是制度的最大既得利益者,并提出“国家既得利益者假说”;其次,从制度的载体——组织的角度来分析农信社的路径依赖,通过一个模型分析证实其凭借垄断性的“支农”地位,在路径依赖上自我强化;再次,从农户的角度分析农信社的路径依赖,由于农户早期脱离农信社组织具有“退出成本”,使其早早陷入对该制度的依赖境地;最后由于农信社组织的垄断性地位而使农户陷入无法选择的现实,被迫对制度依赖。研究的结论是:农信社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形成具有必然性。(3)农信社制度变迁的异化分析。在第五章,首先分析了制度异化的环境——农村经济体制演变及其特点,认为最主要的特点是国家主导;其次,对农信社制度异化的过程及其特点进行回顾,并且认为国家主导性是制度异化的本质原因;最后,基于制度内容的“三分法”,深入地分析农信社制度异化的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国家主导是农信社制度异化的本质原因。农信社制度异化造成的事实结果是:国家抛弃了真正意义的合作金融、农户对合作金融制度的抵制以及农信社制度与合作金融制度发生了巨大偏离。(4)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适应性效率分析。在第六章,首先分析了国外几种主要的农村合作金融模式及其适应性效率;在此基础上对农村合作金融在我国的适应性效率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当前我国的经济环境,标准的农村合作金融制度是不合适的制度,中国农信社改革应突破国家主导型模式,按照现代合作金融原则来进行,以适应当前的经济环境。(5)新型合作金融——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路径分析。第七章论述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需要解决两个难题:一是如何保持其合作金融的特性不发生变异;二是如何保证其发展的可持续。专业合作基础上发展资金互助社,是解决这两个难题的有益探索。不过鉴于目前我国专业合作实力有限,这条发展路径在保持资金互助社合作特性的同时,仍然难以保证其可持续发展。浙江平湖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成功,一方面是因循“农户—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社”的内生轨迹;另一方面得到政府强力支持,并且与农村合作银行、供销合作社等相关利益主体紧密协作,保持合作特性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案例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国外成功发展经验,提出了发展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中国农信社制度变迁(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然而鉴于农信社制度改革,需要突破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制约、适应目前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改革者对改革路径的正确认识,因此改革距离成功仍然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同时,在当前基本放弃以农村信用社为基础来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的趋势下,如何发展中国农村合作金融,探索真正的农村合作金融发展之路,仍然是农信社制度变迁主题下的重点议题之一。

关键字: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异化;路径依赖;适应性效率

Abstract

From 2003 seven continuous No 1 central document of China place problems about Farmers, Rural Areas and Agriculture Production(hereinafter rural economy)at primary position. And China Rural Credit Coperative(hereinafter RCC)occupies pioneer role of rural economy support for its mainforces status in rural finance systems.While RCC itself has serious problems as enormous bad loan, unclear property rights,inadequate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so on, how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is a hot and difficult issue. Around this issue, Scholars have done a lot of research 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RCC, and has gotten certain useful results. But existed researches are still insufficient: research more on representation and less on deep cause, especially limited to RCC only, research based on institution change and several principles(State, RCC, and Farmer)for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RCC is few and far between.

Research in this paper is directed by institution change theory in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 China RCC institution efficiency is empirical analyzed. Then the necessarity of RCC institution path dependence is analyzed from these three angles. Lastly according to China current economy surroundings, the adaptability of cooperative finance institution and RCC reform direction are discussed. Core research content and conclusion as follows:(1)Empiral analysis on RCC institution efficiency: in Chapter 3, six mainstream institution efficiency evaluation methods firstly discussed, then the idea as value direction for institution efficiency evaluation is proposed, for RCC institution, farmer's welfare is regarded as efficiency evaluation; furtherly, three index are compared and consumption is selected as the best index for farmer's welfare evaluation. Lastly, based on VAR model dynamic influence of RCC loan to farmer's welfare is empirically analyzed,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loan improve farmer's welfare, and this indirectly provee that the institution is efficient.(2)Analysis of Path dependence of RCC institution change: in Chapter 4, analysis of path dependence of RCC institution change is from three angles: firstly from state angle through model analysis and data proof, it is testified that state has gotten great allocation rent and is the greatest for the institution,and state vested interest group hypothsis is proposed; secondly, from RCC organization's angle, through a model analysis it is testified that the organization has become self-strengthened in path dependence for its rural-economy-support monopoly status; thirdly, from farmer's angle, in the earlier phrase, the farmer secede from RCC has seceding cost, and later phrase is controlled by RCC for its monoly status. In summary, from the above three angles path dependence of RCC institution change is evitable.(3)Dissimilation analysis of RCC institution change: in Chapter 5, firstly the institution dissimilation surrounding as rural economy institution change is analyzed; secondly the history of RCC institution change is reviewed, and state-control is the basic reason of RCC institution change dissimilation; lastly, from the “three-seperation method”of institution, the dissimilation results are fully analyzed. The conclusion of this chaper is:state has abandoned the standard rural cooperative finance institution, farmers resist this institution and RCC deviate from this institution. So standard cooperative finance institution is not suitable for RCC.(4)Adaptability efficiency of rural cooperative finance institution: in Chapter 6, firstly international main rural cooperative modes are analyzed; secondly the adaptability efficiency of these modes are analyzed; lastly, the adaptability efficiency of rural cooperative finance for China is analyzed. The conclusion is: in current China economy surroundings, standard rural cooperative finance institution is not suitable. RCC reform should obey adaptability efficiency principles to adapt curren economy surroundings, but for the reform is controlled by state, the reform prospect is not optimistic.(5)Path Analysis of Finance Mutual Cooperatives Development on Professional Cooperation:Two questions for rural mutual finance cooperative(MFC)development should be focused: one is how to keep the coopera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another is to mainta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utual cooperative finance based on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is a useful exploring. While for weak cooperatives' strength in China, this route maintain cooperative but no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oute of MFC in Pingh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on the one hand, follows trail as “farmer—professional cooperative—finance cooperative”, which maintain cooperative characteristics, on the other hand, it wins support from government, meanwhile, coordinates with supply—sale cooperatives and cooperative bank, which keep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the case study, combined with abroad development experience, advice for mutual finance cooperatives development is propose.

In summary, reform for China RCC institution change has gotten some improvement, but for the RCC reform should breakthrough institution change path dependence, adapt current surroundings change and correct understanding for the reform path by reformer, so it has a long distance for reform successful.

Key words: RCC; Institution Change; Dissimilation; Path dependence; Adaptability efficiency第1章导论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1.1.1 研究背景

本研究主要基于以下背景:1.“三农”问题突出与农村金融“失血症”陷入恶性循环“十二亿多人口,九亿在农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农业、农村、农民等“三农”问题是关乎国家稳定、发展和现代化的重大问题。

目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农村大部分农民的收入主要还是来源于种植业,依据经典的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理论(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在农业是土地密集型产业的情况下,常见的农业生产函数为:Q=Af(K,L,S)=αβγAKLS,其中A为技术,K为农业资本,L为农业劳动力,S为农业种植面积。由于中国的农业,劳动力是富裕生产要素,可以认为是“无限供给”,种植面积S是有约束的,这两个因素弹性很小。在这种情况下,资金投入K就成为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但如果仅仅依靠支持种植业发展来提高农民收入,是不现实的。因为从收益来讲,农业天生是比较劣势的产业,从规模来看,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人均耕地只有0.1公顷,农民户均农业收益仅能解决温饱问题。这就需要重视农村金融的作用,支持农村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和第三产业。

传统理论认为,由于农业天然存在着收入的不确定性、投资的长期性、低收益性等缺点,农业不可能成为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商业化金融机构的融资对象。农村居民特别是贫困家庭,没有储蓄能力,因而农村广泛存在着资金短缺问题。因此农村的自我积累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需要外部支持。从中国农村经济的现实看,一方面需要金融支持,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内部资金以各种形式“逃离”农村地区,从而造成农村金融严重的“失血症”。以农信社为例,1997—2008年累计存款余额为41548.86亿元,贷款余额27452.32亿元,存贷差为14096.54亿元,如表1-1所示。表1-1 1997-2008年农信社存贷款余额 单位:亿元资料来源:1997—2008年《中国金融年鉴》有关数据计算整理。

由于以上原因,当前中国农村逐渐形成了“三农”问题与农村金融“失血症”两大顽疾之间的恶性循环,如图1-1所示。图1-1 “三农”问题与农村金融“失血症”之间的恶性循环

因此,解决“三农”问题,需要从制度层面认真探讨如何解决农村资金的“失血症”,破解两者之间的恶性循环。2.国外成功的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在中国农村尚不成功

国外经验证明,合作金融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的金融制度。这种制度安排发源于最底层的农民及其他中小投资者,因而它是一种内生性的制度需求,它能够切实实现“广覆盖”的目标。而且它具有合作制特性,它能够满足有关信息优势的两个假说:第一,由于村级信用合作组织是当地农民等小生产者自己的金融合作组织,所以,地缘的相熟性和长期互动的特征能够保证充分的信息。第二,地域特征下稳定的社会约束机制和共同监督的动机可以保证有效的监督、有效的信用和合同的自我实施。

作为合作金融基本形式的信用社,最早出现于19世纪的欧洲,20世纪初扩散到亚洲和美洲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信用社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加快发展并日趋普及。作为一种面向农村经济和城镇中低收入群体及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机构,信用社不论其机构数目及其成员数目(如表1-2所示)、业务状况(如表1-3所示)、覆盖范围之广(如表1-4所示),都昭示了农村合作金融的强大生命力。表1-2 近10年世界各地区信用合作社发展概况1数据来源:信用社世界理事会(World Council of Credit Unions,Inc)。表1-3 近10年世界各地区信用合作社发展概况2数据来源:信用社世界理事会(World Council of Credit Unions,Inc)。表1-4 2009年世界各地区信用合作社情况数据来源:信用社世界理事会(World Council of Credit Unions,Inc)。

由于合作金融制度具有客户剩余索取权、合作互助、充分信息以及契约的自我实施等特性,能够为弱势群体提供价格合理的金融服务,这种制度可以保证农村地区居于劣势的金融服务需求者的利益,为农民获得低成本、便捷、实惠的金融服务所必需,从而可以在农村经济发展开始持续良性循环的过程中占有支撑作用,因此,新中国成立后在农村实行了信用合作制度,在各地农村普遍建立了信用社组织,并成为我国农村金融的正规军和主力军,从其农业贷款比例可以得到充分体现,见表1-5。表1-5 1997-2008年农信社农业贷款情况资料来源:1997—2008年《中国金融年鉴》有关数据计算整理。

遗憾的是,在国外获得广泛成功的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在中国尚不成功。其表现是,“我国正规的合作金融从来就没有真正存在过”,“合作制是一种产权制度或企业制度,它需要一系列前提条件。中国近50年就不存在合作制生存的条件,在当前制度背景下,现有农村信用社体制确实不具备向真正合作制过渡的可能性”(谢平,2001)。3.农信社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的困惑:集体主义悖论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农业人口一直占据绝对比例,但人均耕地稀少,属于典型的小农经济。改革开放以后,虽然农村实行了土地家庭承包制度,农业获得了极大发展,但是,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相比,农业的发展仍然较慢,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逐年下降,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于是,弱势的农业、弱势的农村、弱势的农民形成了中国的“三农”问题,成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大环境。

农村合作金融制度,正是国家为解决上述弱势问题而提出的针对性金融制度,并且多年来不遗余力地强制推行农信社发展合作金融。农村合作金融的顺利实施需要农民的合作互助精神,也就是集体主义精神,实际上,中国的农民并不缺乏这种集体主义精神。在中国这样一个东方传统国家里,儒家伦理思想历史悠久、根深蒂固,并且,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也大力提倡的都是“先集体后个人”的集体主义精神。然而,令人困惑的是,农信社发展合作金融之路到目前为止,可以说是失败的。目前国家的态度是:不再把农村合作金融视为农信社的唯一出路,而是作为农信社发展道路的选择之一,间接承认了农信社发展合作金融的失败。

深度思考农信社的合作金融发展之路,体现出一种集体主义“悖论”,即:具有“集体主义精神的农民”抛弃了“以集体主义为基础的合作金融制度”。

如图1-2所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多,农业基础差、底子薄,农村落后,“三农问题”突出,这是一个大的经济环境;合作金融制度是针对弱势群体、弱势产业、弱势地区的一个特定制度,农民需要农村合作金融,政府也强力推行这个制度,这是一个制度构建;合作金融需要合作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中国具有深厚的集体主义意识,这是一个意识基础。无论是从经济背景和意识基础有着这种内生的制度需求上看,还是从国家制度构建这一外生的制度供给上看,都是农信社发展合作金融的有利条件,然而,为什么农信社的合作金融没有成功?即为什么会出现农村合作金融的集体主义“悖论”?图1-2 集体主义悖论演示图1.1.2 研究目的

诺斯在其经典名著《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的前言中说“历史是至关重要的。它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我们可以向过去取经,而且还因为现在和未来是通过一个社会制度的连续性与过去连接起来的。今天和明天的选择是由过去决定的”。农信社建立、发展和改革,一直都是在国家主导下进行的,交织着国家、组织、农户等多方面的利益,类似的制度变迁(如国有企业改革)在目前转轨期国家的制度变迁比比皆是,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因此不论是从理论角度还是实践角度,均有必要对农信社制度变迁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本书以探究我国农信社制度变迁(改革)不成功的原因为最终目的。围绕这一总目标,本书设置了如下两个分目标:(1)我国农信社制度改革推进为何如此艰难?为回答这一问题,本书通过农信社制度的效率实证分析以及农信社制度的路径依赖分析,来揭示农信社制度改革背后的深层次原因;(2)农村合作金融制度为什么在中国尚不成功?通过农信社制度的异化分析以及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适应性效率分析,揭示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在中国未能取得成功的原因。

本书在回答中国农信社制度变迁(改革)不成功原因的同时,也试图对农信社改革的前景与路径选择做出一些政策建议。1.1.3 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

本书以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为指导,构建了中国农信社制度变迁不成功的分析理论框架,内容包括农信社制度效率实证分析、农信社制度异化分析、农信社制度路径依赖分析、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这一研究虽然带有尝试性,但可以丰富该域理论研究成果,为同类问题研究提供借鉴。2.实践意义

本书紧密缠绕在我国农信社制度变迁(改革)中一些现实问题,比如制度的效率、国家的行政干预、农户的抵制以及农信社要不要往规范的合作金融制度靠拢,或者说我国要不要实行合作金融制度等等,探讨我国农信社制度变迁(改革)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并为农信社制度变迁(改革)最终获得成功提出政策建议,以供我国实际部门在进行农信社制度改革时参考或运用。1.2 相关研究综述和概念诠释1.2.1 国外相关研究1.基于农村金融的研究

国外学者自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开始重视对农村金融的研究,主要经历了三个认识阶段:第一阶段,即20世纪60—70年代,认为农民没有储蓄能力和农村资金短缺,主张国家干预下建立非营利性金融机构和实行低利率政策的农业融资论。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在反思农业融资论的不足后,认为即使贫困的农民也有储蓄能力,而政府干预下的低利率政策也抑制了储蓄和金融发展,因而反对政府干预,主张自由市场的农村金融市场。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农村金融市场不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存在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完全靠市场机制解决不了农村金融市场的问题,需要政府的适当介入,于是形成了农村金融的不完全市场理论。2.基于合作金融视角的研究

国外对合作金融的研究比较早,由于合作金融是合作经济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或者说合作经济组织主要存在于金融领域,因而相关研究主要从合作经济组织的业务特征和运行机理角度来界定合作金融。路易·德·阿莱茜(De Alessi, Louis,1980)认为,合作经济的显著特征是它们的客户是剩余索取者,合作经济的剩余索取权一般按照客户出资额的直接比例发出,并设置一个最高限度。当客户退出参与时,可以赎回但不能买卖其剩余索取权。对合作经济组织剩余索取权的研究还包括卡尔文·本杰明(Klein Benjamin,1983),奥利弗·E.威廉姆森(Oliver E.Williamson, 1983a),他们认为这种可重新赎回的剩余索取权是一套相对低成本的分权控制机制,使合作经济成为一种可行的组织形式。不过更早的阿弗雷德·尼科斯(Alfred Nicols, 1967,1972)认为,由于不是由合作经济的所有者(客户)管理,以及受到剩余索取权竞争市场的制约,也不雇请职业经理管理,因此管理中存在的相对较广泛的偷懒行为和机会行为影响着这种组织的经济效果。类似的结论也被弗雷赫(Frech etc., 1976)、法玛(Fama etc., 1983a,1983b,1985)、德姆塞斯·哈罗德(Demsetz Harold,1983)所证明。因此,瑟莱因(Thrainn Eggertsson,1990)认为,合作经济这种组织之所以能生存下来,存在三种可能性:(1)这种形式的组织实际上生存不下来;(2)政府管制给它一种有效的保护;(3)它在这方面的高代理成本可能小于在其他方面的相对利益。3.基于发展金融机构视角的研究

发展金融机构(Development Finance Institutions,简称DFIs),是指公共或私人金融中介,它们从政府或捐助者手中募集资金用于提高社会福利。几十年来政府和捐助者一直在试图通过支持公共发展金融机构来改善社会福利。这些机构致力为正常信贷要求得不到满足的贫困人群、部门服务,因而对减少社会贫困、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提升社会目标方面,发展金融机构也分担了政府的一部分职能。

DFIs伴随着各种观点的争论而发展,这些观点主要有:发展的观点(Development View)(Myrdal 1960),社会的观点(Social View)(Atkinson and Stiglitz 1980),政治的观点(Policital View)(Shleifer 1998),代理的观点(Agency View)(De la Torre 2005)等等。对发展DFIs比较广泛的共识是:DFIs的确有其存在必要性。但是由于其糟糕的金融绩效或既定的社会目标远远没有实现等原因,因而一直为人所诟病。

对DFIs的研究集中在对其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率的评价,使用SDI指数)和对既定服务目标的满足程度(社会效益的评价,覆盖面概念),并且众多的专家和学者使用这两个指标对不同类型的发展金融机构进行了经验分析(Schreiner,2003;Yaron,2004;Francisco etc., 2008)。4.基于小额信贷视角的研究

小额信贷由于较低的门槛、较高的社会效应,近来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扬,其中杰出的代表为孟加拉乡村银行(GrameenBank)。该银行由孟加拉学者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于1976年创办,其宗旨是向农村地区追求自我就业的穷人提供小额流动资金贷款。乡村银行的资金组织方式看上去并不是合作性质的,但它的运作方式却采用了合作原则。按照乡村银行的贷款计划,来自同一地区从事相似活动的贷款申请者被编为一组,借款小组成员中任何一员若出现投资失败或违约情况,其他成员的借款计划便会受到不利影响。这种安排不仅使借款小组成员相互监督,而且相互帮助,共同努力完成投资经营计划。

尤努斯及其所创办的乡村银行因“从社会底层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努力而获得2006年度诺贝尔和平奖,乡村银行已成为孟加拉国最大的农村银行,有超过650万的借款者,为7万多个村庄提供信贷服务,其偿债率高达98%,而且每一位借贷者都拥有这家银行不可转让的股份,占据这家银行92%的股份(余额由政府持有),是一家实实在在为穷人服务的银行,是穷人自己的银行。孟加拉乡村银行近来积极举办各种技术咨询培训活动,并将合作经营方式推广到租赁等领域中。一些国际机构高度称赞孟加拉乡村银行在反贫困和支持妇女就业中作出的贡献。

在小额信贷大获成功的同时,一些人对小额信贷的效果,即是否真的改善了农户福利进行了实证分析。其中由皮特(Pitt,1997,1998a,1998b)的一系列研究证明小额信贷确实有助于妇女和低收入者,引发了乔纳森(Jonathan Morduch,1998)的质疑以及皮特(Pitt,1999)的后续回应,他们的论战引起了人们对小额信贷效果的关注。纳撒尼尔(Nathanael Goldberg,2005)的研究和欧因(Eoin Wrenn,2005)的文献综述表明小额信贷等制度确实有效,但是需要设计良好的制度保障。1.2.2 国内相关研究

国内的相关研究,较多地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1.国际合作金融的比较与启示研究

这方面的代表性成果主要有:贺力平(2002)全面阐释国际上合作金融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对日、美、德、英、法等发达国家合作金融模式、发展现状进行详细分析,以及对发展中国家的轮会(ROSCA)、微小金融(microfinance)、小额信贷(microcredit)进行了简要评述,并综合提出了对中国发展合作金融的建议。类似的研究还包括何广文(1995)、熊学萍(2004)、孙建梁(2007)、陈雁(2008)等。这些研究主要是介绍国外的合作金融发展的经验。2.以中国农信社为代表的农村合作金融研究

国内的合作金融,主要以农村信用社为代表。许多学者从法人治理结构的角度,研究农信社如何通过建立内部的“三会制”,摆脱政府的行政干预,规范成一个真正的合作金融组织。如阎庆民(2001)从产权制度改革的角度,刘浩(2001)、郑少华、刘剑刃(2008)从立法的角度来探讨农信社的改革,张乐柱(2007)提出构建以个人产权为基础的合作金融,毋俊芝(2008)提出合作制是一种组织形式,商业化是一种经营原则,两者并不矛盾,并对如何发展中国的合作金融提出了建议。此外,吴晓灵(2002)从农信社的混合治理结构、张庆亮(2005)从农信社的混业经营等,提出农信社摆脱困境的建议及对策。因此,这些研究成果是针对农信社这一业已存在的组织的,探讨了对农信社如何改革、规范及发展成为真正的合作金融。3.中国农信社改革路径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与争论,争论焦点是农信社是否能规范到合作金融之路上,农信社的发展道路是否只有合作金融一条路可走?谢平(2001)从合作制、农村金融体制、农村信用社组织模式、行业管理体制、业务多目标冲突、历史包袱、破产约束失灵与道德风险、政府行为等八个方面,综论了农信社改革的思路,认为农村信用社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继续听任农信社保留“合作”之名,行银行之实,使合作制成为空话;要么放弃“按合作制规范”的设想,给农信社重新定位。他认为,中国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合作金融。持类似观点的还有张杰(2004),他认为农信社转型的方向只能是国家政策性农贷制度;彭克强、陈池波(2007)认为,农信社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商业金融,或者政策性金融,并提出通过增量发展、渐进发展,以摆脱农信社目前的困境。4.中国农信社改革效率研究

谢平(2006)采取对农信社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农信社改革绩效,结论是2003年年底实行的“花钱买机制”,对农信社总体来说是一个利好,但是改革的绩效短期难以定论。易传和(2007)运用DEA模型对邵阳地区农信社改革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是改革后信用社的效率水平得到了提高,信用社的盈利情况逐年改善,说明农信社的改革效率不错。褚保金、张兰、王娟(2007)对江苏苏北地区14家县联社改革期间(1998—2003年)投入产出情况的深入调研后,运用具有非期望产出的DEA方法,对这一时期农信社的运作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改革前后信用社的效率演变进行了分析,以此反映改革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的影响。5.中国农村信贷融资方式研究

胡士华、李伟毅(2006)从农村信贷融资中的担保角度进行研究,认为我国农村信贷市场上几种主要贷款担保方式并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加剧了农村信贷约束。并建议发展规范的第三方担保组织,构建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可以作为目前各种形式信贷担保方式的有效替代。李明贤、李学文(2008)基于小额信贷的角度,结合孟加拉国的宏观经济基础,分析其获得成功的原因,并且认为当前中国的生产过剩形势和土地承包制度与孟加拉国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并提出了对发展中国家小额信贷的建议。此外,其他一些学者如姜新旺(2008)从村域金融转型的角度来分析农村民间金融,对农信社改革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1.2.3 研究文献评述(1)总体上说,国外的研究主要从金融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合作制体制的特点来研究;国内则主要围绕农信社组织改革展开研究,强调通过内部强化,以提高其经营效率,比如明晰产权、加强“三会”制建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等等。(2)我国的农信社早已经是“借合作金融之名,行银行之实”的“伪合作金融组织”,从初期比较成功的农村合作金融异化为目前的官办金融,已有的研究成果基本都是从表象的角度分析其组织的异化,很少探究制度变迁异化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变迁异化结果的影响。(3)目前国内的研究成果较多的是“就农信社谈农信社”,对其改革怀有浓厚的农村合作金融“情节”,仍然囿于农村合作金融这个思路,少有深入思考农村合作金融之路对农信社的改革目标是否合适,对该制度的适应性效率如何?1.2.4 相关概念诠释

本书主要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农信社的制度变迁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因此,有必要对拟采用的相关概念作简要诠释。1.制度

参考拉坦(1978)、诺斯(1994)、林毅夫(1994)、青木昌彦(2000)的制度观,并综合考虑农信社制度安排的国家主导型特征,本书将制度定义为一种行为规则,有微观制度和宏观制度之分,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分,而组织本身就是一种制度。本书农信社制度与农信社组织是互相替用的概念,不做严格区分。2.制度变迁

本书认同拉坦(1994)的制度变迁含义,即:(1)一种特定组织的行为的变化;(2)这一组织与其环境的变化;(3)在这一组织的环境中支配行为与相互关系的规则的变化。在书中,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同义使用,不做区分。3.福利

福利是一个大而全的、抽象的概念,源于主观上的效用分析。常规的福利经济学的特点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也就是根据已确定的社会目标,建立理论体系;以边际效用基数论或边际效用序数论为基础,建立福利概念。不过在通常的研究中,福利被局限于经济福利的范畴,并且经常使用收入指标来衡量。但在本书第3章中实证分析农信社制度对农民经济福利影响的时候,由于通常的收入指标不足以反映农信社贷款给社员应急性消费的缓解效应,即贷款性消费效应,这部分效应并不能反映在收入指标中,因此以消费支出指标作为农民福利的度量指标。4.配置租

本书提出的新概念,应用于本书的第4章。该概念的提出受启发于弗雷德·麦克切斯内(F.McChesney,1988)的国家创租概念和林毅夫(2003)提出的金融体系的三功能思想。国家设置农信社这一组织制度安排,不像麦克切斯内说的政治创租,也不像政治抽租,而是通过这一机构将农村资金动员起来,转移到城市,服务于国家的工业化优先发展战略。国家没有从中创租,也没有抽租,虽然从功能上来说是国家总体上的一种资金配置活动,但是国家确实也从这一制度安排中获得了“好处”,即从国家利益角度来说通过这种资金转移获利了,或者说获得了一种“租金”。因此,综合两方面的考虑,本书将国家从农信社这种制度安排中获得的“好处”称为“配置租”。5.遗弃性垄断

本书提出的新概念,应用于本书的第4章。该概念受启发于姚耀军(2006)对农信社的分析。第一,国家严厉管制民间金融对农村正规金融的参与——民间金融被动遗弃农村正规金融;第二,商业金融由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撤离农村市场——商业金融主动遗弃农村金融;第三,国家对农信社利率的管制,因而农信社虽然形成了这种垄断之名,却无垄断之实,并且在这种垄断状况下农信社长期处于亏损状态。显然这种垄断并不是经过激烈竞争后自然形成的产物,是人人所不屑地、遭人遗弃的产物,因而本书称之为“遗弃性垄断”。6.集体主义恐惧意识

本书提出的一个社员意识新概念,应用于本书的第5章,认为在规则的国家强制执行过程中,社员在挫折和痛苦的环境中意识慢慢演变,由早期的集体主义向往意识逐渐演变为集体主义恐惧意识,体现了一种非正式规则的变迁。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拟解决的问题1.3.1 研究内容

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农信社制度效率的实证分析

本书在简要概述传统的制度效率评价方法(六种方法)基础上,提出制度效率评价要以一定价值观为指导的观点,通过对经济增长、收入、消费等三个指标的讨论,认为消费是衡量农户福利的合适指标,并提出一个改进的凯恩斯函数进行论证;基于VAR模型来实证分析农信社贷款对农户消费的动态影响,从而间接论证农信社制度的效率。2.农信社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

主要从三个视角分别分析农信社:一是从国家的角度来分析农信社的路径依赖,通过一个模型分析和数据辅证,证明国家通过农信社制度获得了巨额“配置组”,是制度的最大既得利益者,并提出“国家既得利益者假说”;二是从制度的载体——组织的角度来分析农信社的路径依赖,通过一个模型分析证实组织凭借其垄断性的“支农”地位,在路径依赖上自我强化;三是从农户的角度来分析农信社的路径依赖,农户由于早期的脱离农信社组织具有“退出成本”,使其早早陷入对该制度的依赖境地;而目前农信社组织的垄断性地位使农户陷入无法选择的现实,被迫接受对制度的依赖。因此两方面都体现了农户对农信社制度路径依赖的“强化作用”。3.农信社制度的异化分析

从分析制度异化的环境入手,描述农村经济体制演变对农信社制度异化的影响;对农信社制度异化的过程及其特点进行回顾;最后,基于制度内容的“三分法”,全面、深入的分析农信社制度异化的结果。4.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适应性效率分析

重点阐述国际农村合作金融的模式以及它们的发展特点和趋势,在此基础上,讨论农村合作金融在我国的适应性效率。

上述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如图1-3所示。图1-3 研究路线图1.3.2 研究方法

本书坚持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具体采用了如下方法:1.文献研究法

本书通过搜集、鉴别、整理国内外农村金融研究、制度变迁研究、农信社变迁研究等相关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事实的科学认识,对研究现状做到有比较充分的了解,对研究的问题、主体有更加明确的认识。2.经典的制度变迁理论研究方法

本书运用制度变迁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是诺斯制度变迁一般理论,具体如下:(1)运用制度效率的评价方法对农信社制度效率进行评价,主要思路是在总结传统的制度效率评价方法(六种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价值观指导的制度效率评价新思路。(2)运用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从多角度(国家、组织、农户)来分析农信社制度依赖形成的必然性。(3)基于制度内容的“三分法”模式,全面、深入地分析农信社制度异化的原因。(4)运用制度的适应性效率理论,分析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在我国的适应性效率,以明确我国到底需要不需要农村合作金融制度。3.数理模型研究方法

制度变迁效率的评价方法很多,仅仅依靠定性研究难以得出令人信服的答案,而且传统的、以经济增长为基准的诺斯标准是不全面的和次优选择的,它忽视了制度服务客体的福利。本书在第1章中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分析,测定制度安排(农信社贷款)与制度服务客体的福利(农户的生活消费支出)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求对国家主导型制度变迁的效率做出更全面的评价。4.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进行制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本书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对比(第1章);国外几种主要的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模式的对比(第6章);传统制度变迁效率评价方法的对比(第3章)。1.3.3 本书将解决的问题(1)国家主导型的农信社制度效率评价方法。在提出以一定的价值观为指导,基于农户福利的角度来评价农信社制度效率时,采取哪些(个)指标比较合适?(2)农信社制度已经发生了严重异化,已有的研究成果多从正式规则——组织变异或者实施机制——国家干预来分析,而作为制度的重要参与者——农户,其对合作金融的冷遇甚至抵制态度,却很少被提及。那么这种态度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3)国家和很多研究者到目前为止仍然怀有深厚的农村合作金融“情节”,然而诞生于特定阶段、历史时期的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发展和变化,但是中国仍然希望以标准化的合作金融规则来规范农信社的合作金融之路,或者说仍然想发展中国的真正的农村合作金融,那么,这个目标是合适的吗?1.4 本书的创新点与有待进一步完善之处1.4.1 本书的创新点(1)基于中国农信社制度需求者的视角,提出以制度需求者福利改善度量制度效率的观点,并以改进的凯恩斯消费函数模型论证了合适的度量指标,然后以VAR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这一研究视角有一定的新意,所改进的凯恩斯消费函数模型具有一定的独到之处。(2)提出国家是农信社制度“最大既得利益者假说”、农信社组织“遗弃性垄断假说”,具有创新性。从国家、农信社组织、农户三个主体分别论证了农信社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必然性,完善了已有研究成果。(3)提出农户“集体主义恐惧”思想的观点,并从正式规则(组织角度)、非正式规则(农户角度)以及实施机制(国家角度)三方面分析了农信社制度变迁异化的结果,丰富了该问题研究成果。1.4.2 有待进一步完善之处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本书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待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主要包括:(1)本书虽然对农信社制度变迁路径依赖、异化、适应性效率等原因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分析,但是对中国农信社如何摆脱路径依赖、适应新形势要求、深化改革,尚未提出比较成熟的方案。(2)本书虽然跳出了“就农信社谈农信社”的窠臼,但对农信社组织如何摆脱自身的诟病,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有待后续研究中作深入探讨。(3)本书虽然注意到了农信社制度变迁中的国家主导性,并且认为正是这种主导性导致了农信社一系列问题,但是如何突破国家主导的桎梏,还没有很成熟的意见。第2章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学术研究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来进行。本书的理论基础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该理论为解释中国农信社制度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工具,因此,我们有必要在这里对该理论作一梳理。鉴于制度变迁理论是一个庞大、繁杂的理论体系,涉及的内容甚为广泛,本章仅就该理论中拟采用的关键内容,包括制度的效率评价理论、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制度内容的“三分法”、制度的适应性效率理论等,作一简要论述,并在总结上述理论的基础上,建立本书的理论分析框架。2.1 制度的含义

鉴于本书的理论基础是新制度经济学,笔者仅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来关注制度的含义。到目前为止,新制度经济学对于制度的含义仍没有达成高度统一的意见。科斯(Ronald Coase)、舒尔茨(Thodore W.Schults)、青木昌彦(AOKI Masahiko)、拉坦(V.W.Ruttan)、诺斯(Douglass North)、林毅夫等人都曾给制度下过定义。1.科斯的定义

科斯曾经说道:“这件事(指给“制度”下定义)留给别人去做,如诺斯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我是没给过什么定义。我所说的制度无非是指法律、市场和企业等”。2.舒尔茨的定义

舒尔茨(1968)从人力资本投资与人经济价值提高的视角来诠释制度的含义,他将制度定义为“一种行为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由此舒尔茨从经济功能的视角将制度分为四类:第一类,用于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如货币、期货市场;第二类,用于影响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配置风险的制度,如合约、公司、保险、公共安全计划等;第三类,用于提供职能组织与个人收入流之间的联系的制度;第四类,用于确立公共品和服务的生产与分配的框架的制度,如高速公路和学校等等。3.青木昌彦的定义

青木昌彦(2000)认为,制度有三种定义:一是把制度定义为博弈的参与者,尤其是组织;二是把制度定义为博弈的规则;三是把制度定义为博弈的均衡解。4.拉坦的定义

拉坦(1978)认为,人们常常将制度与组织区分开来。一种制度通常被定义为一套行为规则,它们被用于支配特定的行为模式与相互关系。一种组织一般被看作是一个决策单位。一个组织所接受的外界给定的行为规则是另一组织的决定或传统的产物。制度创新或制度发展一词被用于三种情况:第一,一种特定组织的行为的变化;第二,这一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变化;第三,在一种组织的环境中支配行为与相互关系的规则的变化。因此拉坦(1994)认为,这是一种没有差别的区分,因此,区分制度和组织是没有意义的。制度概念应包含组织的含义。5.诺斯的定义

诺斯(1981,1990)对“制度”的有两个本质一致的定义: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