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是绿眼妖魔(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1 16:53:57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嫉妒是绿眼妖魔

嫉妒是绿眼妖魔试读:

内容提要

说嫉妒是绿眼妖魔,是因为它不仅呈现着一个人阴暗的一面,更要紧的是它可给别人造成身心上的伤害。嫉妒比自卑和自高自大要可怕得多。

第一章 嫉妒心理解析

■嫉妒是绿眼妖魔

说嫉妒是绿眼妖魔,是因为它不仅呈现着一个人阴暗的一面,更要紧的是它可给别人造成身心上的伤害。

嫉妒比自卑和自高自大要可怕得多。它从心底一出发,就像一条毒蛇一样吐着红色的信子,所及之处总使别人致伤置残,甚至致死,这种可怕的心理就是嫉妒。

某省的一偏远山区,由于山高路远,交通不便,无论男女,出山的很少,婚姻结合也都是当地“自给自足”。某年出村分配来一城里的师范生当教师。小伙子干净整洁的服饰、洒脱活泼的性格、渊博不凡的学识,像一条清亮的河流给沉闷的山村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当然也像一朵艳丽的花招来山里的小姑娘围着他蜂飞蝶舞。可是,时间不长,小伙子竟遭杀害,凶手竟然是当地几个“光棍”。审讯的时候,问他们为什么杀害这个年轻的教师。其回答竟令人瞠目结舌:山里的小姑娘都围着这个教师转,而瞧不起他们。多么简单、多么轻易的杀人动机!不用过多思考,造成这一悲惨结果的罪魁祸首就是山里男人的嫉妒,在这个出色人物面前,他们想的不是向他学习,努力调整自己,改造自己向他看齐,与他公开合理的竞争,而是以恶毒的手段铲除对手,满足自己落后的私欲,这真令人可恨之余又觉得十分的可悲。嫉妒是一条毒蛇,它使平庸者变得疯狂而残忍,在渐次增长的恶妒中无情地伤害别人并成为一种可怕的惯性,而无辜者却被摧残得鲜血淋漓。

其实在大千世界中,每个人都有一个适当的定位。正确地确立自己在生活与事业中的的位置,正确地评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不嫉妒别人,以一颗平常之心善待别人也善待自己,那么哪怕是一份最平常的人生也自有它平常的珍贵!

作家冯骥木曾有一篇文章是这样写的。

在洛杉矶,一位美国朋友开车带我去富人区观光,到那儿一瞧,千姿百态的房子和庭院,幽雅、宁静、舒适,真好比人间天堂。我忽在有个问题问他:“你们看到富人住在这漂亮的房子里,会不会嫉妒?”我这美国朋友惊讶地看着我,说:“嫉妒他们?为什么?他们能住在这里,说明他们遇上了一个好机会。如果我将来也遇到好机会,我会比他们住得还好!”

这便是标准的“老美”式回答。他们很看重机会。

后来在日本,一位日本朋友说他要陪我看看不远处的富人区。日本人的富人区,小巧、幽静、精致、每座房子都像一个首饰盒,也挺美。我又想到上次问过美国朋友的那个问题,便问日本朋友:“你们看到富人们住着这样漂亮的房子嫉会妒吗?”

这个日本朋友稍想了想,摇摇头说:“不会的”。继而他解释道:“如果一个日本人看到别人比自己强,通常会主动接近,以便把他的长处学到手,再设法超过他。”

噢,日本人真厉害。我想,前不久,一位南方朋友来看我,闲谈之中说到他们城市发展的很快,已经出现了国外那种“富人区”了。我铙有兴趣地打听其中的情况,据说有的院子里还有喷池、车库、门口有保安,还养大狼狗。我无意中想到问过美国朋友和日本朋友的那个问题,便又问他:“有没有去富人区参观呢?”“有呀,常有人去看,但不能进去,在门口扒一扒头而已。”这位南方朋友说。“心理反应怎么样?会不会嫉妒?”“嫉妒?”他眉毛一扬,笑道:“何止嫉妒,恨不能把小子宰了!”

我听了怔住。难道嫉妒真是中国人的专利?

瞧瞧,人的心理真是各具千秋,在什么样的环境和文化背景下,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心理,而这种心理也会随着人文环境的变迁和文化层次的提高表现不出的倾向和变换出不同的色彩。

以上这段文字,是冯先生在文章《富人区》时所描述的。通过这段文字使我们可以看到嫉妒是怎样从心理现实。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嫉妒心理是普遍存在的。嫉妒是人际关系中的一大危害,它不仅破坏人与人之间已经建立起来的理解、信任和友爱,而且在人与人之间的播下了难以数计的不信任、怨恨和仇视,严重地妨碍和破坏着人际关系。

所谓嫉妒是人在社会关系中时刻都发展着的情绪心理与社会心理。情绪,是人人都熟知的,并且人人都对其有着切身的体验。然而,要准确地描述它、认识它,即使是心理学家也是深感棘手的。情绪奥秘的揭示是颇有难度的。随着社会生活的复杂化,人一人的关系,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也日益复杂和多样。而情绪,特别是嫉妒心理情绪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又经常处于极为敏感的前沿地位,情绪因素对于协调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具有很重要的心理作用。因为人们在实际活动中无法再平静于对情绪奥妙的混沌状态,所以希望能在对情绪的理智把握中,更主动一些,更自觉一些。

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谁都希望自己比别人过的好,可一旦看到别人比自己强,心里就会有一种酸楚的“滋味”。这“滋味”是什么呢?就是嫉妒心理的情绪的体验。而当人们的心理活动越过这种“滋味”,继续向前发展时,嫉妒心理就会随之发展和形成,而一旦出现了嫉妒行为,就又要反过来加深嫉妒心理的层次。就这样,嫉妒心理的恶魔就会千百次地纠缠着你,使你无法解脱。

■嫉妒情绪的消极性

所谓嫉妒情绪的消极性,就是盾到别人比自己强进的自我蔑视或是对他人尊严和人格的一种推理性攻击。

莎士比亚有句名言:“嫉妒是绿眼妖魔,谁做了它的俘虏,谁就是受到愚弄。”莎翁在著名的悲剧《奥赛罗》中便形象、生动、真实地描绘了“嫉妒”这个妖魔是如何导演爱情悲剧的:威尼斯大将奥赛罗与元老的女儿苔丝德蒙娜结为恩爱夫妻。奥赛罗由于单纯、轻信、多疑,中了小人挑拨离间计,误以为爱妻与卡西奥私通。结果,感情失控的奥赛罗被嫉妒这个妖魔所俘虏,杀死了爱妻苔丝德蒙娜。后来真相大白,他悔恨、羞愧,自杀身亡。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被嫉妒这个妖魔所主宰的悲剧。从某种角度上说,奥赛罗虽然被自己的嫉妒心理所害,但时却不失为一员大将和英雄。单说其最后能够以死来表述对嫉妒的愤恨这一点,也不能不说是一名英雄,因为他向后人昭示了嫉妒的巨大的危害,使千秋万代的人能真正认清嫉妒心理的实质。

什么叫嫉妒心理,如果给它一个要确切的定义,这将直接涉及到认识嫉妒心理。应当指的是,弄清对嫉妒心理的认识不在于嫉妒心理下定义,而在于更为有力、更为彻地克服嫉妒心理。

下面让我们来阅读这段因嫉妒心理所产生的认识趣味。“东施效颦”这句成语本来表达的是胡乱模仿,结果适得其反的意思。语出《庄子·天运》篇,是说美女西施病了,皱着了眉头,按着心口,同村的丑女人看见了,觉得很美,也学她的样子,却越发丑得可怕,后人把这个丑女人称做东施,由此流传下来“东施效颦”的成语。

东施姑娘初见西施小姐时,何尝不产生一丝嫉妒之心呢?但是她并没有因此去干那种说人闲话,毁人容颜的缺德事,而是把嫉妒之心变成“效颦”之行。尽管她采用方法欠当,“效颦”之后并未增色,但她那种把“你美我不美,变成你美我也美”的胆识和志气,却无论如何是应该肯定的。于是由此得出这样的结论嫉妒也不完全是坏事。

下面看一看反驳的一方是怎样借这个成语故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这个例证得出结论能否成立?明眼人一看就会摇头说否。因为东施见西施时,确有嫉妒西施之美的不良情绪,但经过思想斗争,克服了嫉妒之心,认识到嫉妒西施,不会增加自己的美色,何必自寻痛苦呢?于是,她丢掉嫉妒,改而向西施学习。她见西施皱起眉头煞是好看,自己也学着皱起眉头来,结果真与愿违,“效颦”没有改变原来的丑容,反而更加难看了。由嫉妒改为“效颦”就是事物的矛盾发生质的转化。“效颦”不是嫉妒。必须指出,嫉妒与嫉妒可以引出好的结果,是两回事;东施由嫉妒变为“效颦”是这样,其他的嫉妒向好的方向转化也是这样。人们只要克服嫉妒心,转为向他们学习,就会变化为好事;这种向好的方面转化是是克服嫉妒的结果,而不是“嫉妒”本身。

■心理与羡慕心理的区别

关于嫉妒与羡慕心理的区别,就必须认识嫉妒的内容与羡慕和概念。

从根本上分清“嫉妒”与“羡慕”两种心理的区别,似乎能更好地认清“嫉妒”的实质如果能认清这一点,对于消除嫉妒的暧昧性无疑是大有益处的。举得最普通的例子来说,我们平常见某有了一定的好事时,常爱说一句“你让我好嫉妒啊!”其实这里的“嫉妒”一词绝非是该词本身的字面含义,而是指“嫉妒”之意。可以说,在相当多的情况下,所谓的由“嫉妒”引出的好的结果,都是由“羡慕”的心理因素引起的,而绝不是由“嫉妒”心理因素而起。“嫉妒”和“羡慕”同样都是在一定的差异面前,通过比较产生的一种企望之情,但一开始的出发点截然不同。“羡慕”的企望情引发的是向对方学习,赶上或超过对方;而“嫉妒”的企望之情引起的是向对方攻击,妄图贬低对方来抬高自己。因此说,但是由于起因不同,不能不形成“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结果。

可以直接不讳他说,嫉妒与羡慕不同。嫉妒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因素,绝对引发不出任何好的结果来。感染嫉妒心理的人,如不注意克服、化解,就会嫉妒成性;就会由害人始,而以害已终。嫉妒心理所造成的危害,有时是相当巨大的,难以挽回的。嫉妒无论其表现形式带有多少暧昧性,都不能也不应该取得出所谓良性嫉妒,或由嫉妒而引发出什么好的结果论断。嫉妒原来就是,也是永远是一种消极情绪心理和应当左右同憎的可恶行为。

■嫉妒心理疾患的顽固性

嫉妒心理虽说是憎恨,但它又是一种很顽固的心理疾患。也许,自从有人类以来,嫉妒心理就与人类相伴而来。虽不能说人人都有嫉妒心理,但是嫉妒心理却很普遍。由此说来,每个人都应该自问一下,自己是否有嫉妒心理,或是嫉妒心理的程度如何。这也许是克服嫉妒心理的绝妙一招。

当然,我们提出自问一下自己有无嫉妒心理的初哀还不在于此,而在于通过自问,体味一下嫉妒心理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感受。关于人类的嫉妒心理的由来,我们将在后面予以说明,这里我们仅就嫉妒心理的一般状态和感受来谈一下。说起嫉妒是由于嫉妒心理而遭到别人的嫉妒。其实,一般人的嫉妒心理并不是纯粹的嫉妒心理,其中也有着羡慕、不服气、竞争等成分渗杂其中。有时恐怕连本人也说不清楚到底是一种什么心理。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对死守铁饭碗过好不屑一顾;面对那些先富起来的人,总是不服气的,因为他总认为自己没有机会去干,如果要干,就一定要比别人干的好。但是,当看到人家富起来之后,日子比自己赚那有数的工资过得强几倍时,就不免涌出丝丝嫉妒之情。这种嫉妒中同时也说渗杂着不得不服气,甚或是羡慕的成分,但是嘴上却不这么说,而说成是现在都是一些“不三不四的人赚了钱”,像他这样靠工资过日子的人虽然日子过得紧巴,但毕竟是干干净净的人。言外之意,如果自己也是待业青年,无业市民,甚至是劳改劳教释放人员也同要样能赚大钱。这种嫉妒心理其实并没有多少嫉妒恨那些富起来的人的成分,更多的是后悔,或是悔恨自己当初没有丢下铁饭碗去赚大钱。说得更明显一点,是一种没有吃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自我安慰。还有一些人,是一跟自己原来是同等地位,只是由于或是多了张文凭,或是赶上了机遇,或是什么说不出的原因而在名誉、地位上比自己强了。也不由得产生一种不服气,瞧不起等等情绪,总是认为凭自己的本事,也同样应当得到那样的名誉和地位。这些人的嫉妒心理并不是真正对着那些有了比他强的地位、名誉的人而来的,而是怨恨社会或是单位领导对其不公,或是没有真正发现像他们这样的人才。还有一些人,大概都是一些能够称得上知识分子的人,一旦看到一些同行比自己取得了更多的成绩和科研成果时,也不由得嫉妒心朝上涌,他们选择的泄愤之法是贬低人家的成果,或是千方百计找出人家身上存在的某种缺点进行张扬,似乎只要这些所谓缺点成立,人家的成绩和科研成果也能随之消失,进而能够抬高自己的身份地位似的。

除了上述一些嫉妒心理状态和感受外,还有一些人是比较明智的。他们虽然一度也曾有过上述一些人的嫉妒心情状态和感受,但是经过一段阵痛苦,终于从痛苦中挣扎出来走上了奋发图强的道路,使自己多了一些竞争意识,从此不再怨天尤人,而是埋头奋斗起来。也许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人的一生毕竟是短暂的。当人们从嫉妒心理上走出来时,都会有一种顿感天宽地阔的感觉。是的,嫉妒心理缠身,只会感到天狭地窄,越走越没路,既或是通过嫉妒别人达到一定的目的,那也毕竟不是光彩的,何况自己早晚还要吞下嫉妒这个无花的苦果。所以真正聪明的人应当不善于谈论自己的嫉妒心理,应尽快认清嫉妒这个恶魔,尽快消除这个恶魔,使自己毫无愧意地走在人生的大道上,成就一番事业。

■嫉妒与竞争的关系

嫉妒来自于生活,现实生活中人际之交,是竞争的必然趋势。因此,说嫉妒与竞争是相互的。

嫉妒自来以人世间,就一直干忧着人类的生活,破坏着正常的人关系,阻碍着社会进步的发展。直到如今,嫉妒仍然困忧着社会的各种人际关系,干忧着社会的各种正常生活。尽管如此,由于目前人们还缺乏对嫉妒心理在理论上的深刻认识;因此,当嫉妒心理侵扰自己时就心烦意乱,当嫉妒心理危害自己时就痛苦而愤恨。可是,当心平气和,要谈论起嫉妒心理时又出现了种种奇谈怪论。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东方式的嫉妒与方式的嫉妒相比,有质的不同。即西方式嫉妒比东方式嫉妒好,主张用西方式的嫉妒来替东方式的嫉妒。

嫉妒在我国主要是指中庸之道的产物,这是一种逆反心理的阴影。由此形成东方式嫉妒的特点:你行我不行,不是力争我也行,而是千方百计想方设法使得你也不行。西方式嫉妒特点恰恰相反:你行我也行,其结果是带来的。只是因地域不同,就可以形成本质不同的嫉妒是根本不可能的。如果说东西方生产力发展不水平不同,形成不同的社会生产关系、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从而也使嫉妒心理产生质的不同,也是很荒谬的。主观认识并不能代替客观实际存在,嫉妒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心理,并不以主观愿望为转移或改变。之所以出现西方式的嫉妒比东方式的嫉妒好,实际上是一种理论上的误解。其中最主要的是竞争引进了嫉妒之中,即认为西方式嫉妒可以转化为竞争,东方式嫉妒排斥竞争。西方式嫉妒之所以好于东言式嫉妒,就因为西方式嫉妒是“你行我也行,是相互竞争”。

嫉妒与竞争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呢?果真是一种能引起竞争的良好嫉妒吗?应当说嫉妒与竞争无缘,嫉妒排除竞争。不管是什么类型和什么形式的嫉妒,都不可能成为激励人们竞争上进的动力。也就是说,嫉妒本身与竞争是不相容的。因为嫉妒是在别人超越自己,或是可能超越自己时产生的一种怨恨、不满、恐具的情绪。这种情绪建立在没有实力再超越别人,或是不想再以实力超越别人,而只想通过贬低或中伤别人而维护自己的一种心理基础和行为。而竞争则不然,是看见别人比自己行,或是要超越自己时,凭自己的实力不使别人超越的心理和行为。竞争是一种不甘落后的心理和行为,而嫉妒则是贬低和中伤别人的心理和行为。由此看来,两者是有质的区别的心理和行为。

那么,嫉妒和竞争有无同一性呢?回答是有的,即是不愿落在原先跟自己一样或是不如自己的人的后面这一点上,二者是同一性的。然而,仅仅是在这一点不同一性而已。如果分析这种同一性的原因和对策,就会出现质的差别。嫉妒是因为怕别人比自己强,失掉自己的既得利益而不甘落后,而竞争则是以别人比自己强作为一种向上的动力而不甘落后;嫉妒采取的对策是贬低和中伤别人,而竞争采限的则是通过自己的努力真正从实力超过别人。两者是根本不可能混为一谈的。

由于二者之间有同一性,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当嫉妒者认识到自己靠贬低或中伤虽人来达到抬高自己了竞争。而当竞争者通过努力没有有实力超过对手时,采用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并不意味着二者在本质上的等同,也就是说,不存在着有一种嫉妒可以转化为竞争,有一种嫉妒不能转化为竞争;更不存在其中一种好的嫉妒等于竞争,有一种不好的嫉妒等于不竞争。

西方生产力水平较高,并且用竞争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自然是在一定生产力水平调节生产关系的先进机制,并且由这种机制形成了特定的社会心理——竞争心理。但是,正确的竞争心理是公平、合理、科学的竞争条件下的必然产物,如果出现投机取巧、尔虞我诈、唯利是图、勾心斗角式的竞争,那么也就失去了竞争的本来意义。

■嫉妒和猜疑

嫉妒和猜疑本是不相干的两种世态心理。但因嫉妒而产生猜疑,也是比较普遍的一种心态。

嫉妒有方方面面,有些人与人交往时,发现自己的境遇不如他人,就会产生抱怨、憎恨、甚至愤怒等复杂的心态。这种人总怕别人超过自己,当别人比自己强时,又无竞争的勇气,于是往往采取讽刺、挑拔、谩骂等不正当的行为,去伤害他人。严重的嫉妒,还会吞噬人的理智,影响正常思维,迫使别人不敢与之交往,最后成为“孤家寡人”。

猜疑是一种没有出路的心理选择,是一种由主观臆断产生的不信任情绪情感。猜疑者总是为别人在议论自己,看不起自己,抱以邻为壑的态度,在中生有,搬弄是非,总把别人的善意当做恶意,结果不仅会产生人际关系的裂痕,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人际冲突和人际伤害。

猜疑产生的原因是有历史根源的,几乎每个中国人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猜疑,这与我人传统文化的熏陶有关。如广为人知的“疑人偷斧”、“人心隔肚皮”、“害人之心可有,防人之心不柯无”等,这些几乎成了中国人性格中的共性。因此在人际关系中,各种争执、吵闹等等,哪些事没有猜疑在起作用呢?所以猜疑是人际内耗的祸根,可悲的是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为这个问题耗费了多少心血。

嫉妒和猜疑是心理的毒瘤,它使“自我”变得阴毒可怕,无法沟通。“我是个自尊心很强的女孩,在各个方面我都力争胜他人。如果这种愿望得到了满足,心就喜滋滋的。一旦事与愿违,别人超过了我,我心里就闷和发慌,非得找机会讽刺挖苦别人几句不可。因此,我与别人关系不太好,常常感到一种凄凉。最近,因为一件小事,我又和一向要好的女友闹翻了,吵嘴的原因现在想来,也是我强烈的嫉妒心造成的。班会上有人批评我自私,嫉妒心强,我也意识到了自己的缺点,也曾不止一次下决心改正,可是,到时候就身不由己,总是妒火中烧,弄得我非常苦恼。有时候,我感觉自己的嫉妒心已经影响了我的正常学习和生活,成绩也因此而下降,究竟怎样才能除掉我的嫉妒心呢?……”

根据上面这个学生的叙述,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了,嫉妒心理的危害,与嫉妒给我们和峰身心所带来的压抑。

嫉妒心是一种为了抬高自己、为了达到唯我独尊的目的而对竞争对手发出的一种仇恨心理。这种心理古而有之。《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年轻有为,才华横溢。作为东吴的前部大都督,不仅能领兵打仗,也曾淡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精通音乐,素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说,但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缺少大将应有的气度。对超过他的诸葛孔明一直耿耿于怀,曾多次设计加害但每每害人害已,陪了夫人又折兵。最后竟气郁而引发旧伤,英年早逝。《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也是由于嫉妒而气结早早夭折的。现代医学研究表胆,嫉妒心不仅可以引起神经症,而且还可导致某些心理身疾病。

既然嫉妒心对人、对己都有害,那能不能改变呢?这恐怕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在这里可以给一个肯定的答复——完全可以!从心理学上讲,人的性格主要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的,就是说嫉妒心理是在环境中塑造的,而非先天的,它既然能形成就一定也可以补被消除,但还是越早动手越好,一旦它根深蒂固,深深置入你的人格之中,再改起来可就要妗一些了。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克服嫉妒心理呢?

要克服嫉妒心理,首先要深深认识到它的危害。嫉妒心理从来就被认为是人类的一种种不良情感。它伤害别人怎么会害到自己呢?因为嫉妒心使人把注意力全部放到怎样阻碍别人的成长和发展上而忽视了自我的完善和提高。从而使人保守停滞,明知对方比自己强,却不愿向人学习,而是一心想把别人搞掉,终日把眼睛盯在别人身上,煞费苦心地造谣、诽谤、中伤、攻击,搞一些不光彩的小动作,同时又“将心比心”地、小心翼翼地防范别人。这不但白白耗费了精力,而且也平添了许多烦恼。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嫉妒者的痛苦比任何人遭受的痛苦更大,他自己的不幸和别人的幸福都使他痛苦万分。嫉妒心理会使你在痛苦中浪费大量的时光,这不仅影响了自身的发展,而且也使得周围的人你对敬而远之”,最终陪伴你的只能是你自己的影子。而你将以失去所有的朋友为代价,收获漫漫的凄凉。从而身陷无边的孤独之中。设想一下这么是多么可怕!

要克服嫉妒心理就要有意识地转变自己的观念;把嫉妒心理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嫉妒心理源于追求虚荣的心理。追求一种荣誉感和自我完善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损人利已为手段歪曲地追求一种虚空的荣誉,而不是以自身素质的提高为基础,那么我们说这是不正确的这种做的结果只能产生一个空空的脑壳和一个被怨恨充满的躯体。

当你心中产生嫉妒心理的时候可以试着这样想:在我们这里他比我强,那么在全校在全市又会有多少比我强的呢?我能“恨”得过来吗?与其无谓的怨恨,还不如快地完善自己,“我要和你比赛、我要赛过你,仅仅过你不是是目的,我要赛过更多的比你更强的人,所以我必须完善自己,不然那只是自欺欺人。”

也就是说,当别人有了成绩与其嫉妒,不如完善自己,想以某种方式将“出人头地”的人拉回到原来的位置,恢复他与自己昔日的“平等”地位,而不是以丰富自我,迎头赶上来赢得昔日的辉煌,是极其错误的。希望常以别人的成绩激励自己,将自己造成一个人皆敬恭的“诸葛亮”,而不要成为一个嫉妒成疾的“周瑜”。

凡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曹操在刺杀董卓时其阴谋被败露之后,与陈官一起逃至吕伯奢家,曹吕两家是世交,吕伯奢一见曹操到来,本想杀一头猪款等他,可是曹操因听了磨刀之声又听人家说:“缚而杀之”,便起疑心,以为要杀自己,于是不问清红皂白,拔剑误杀八口无辜。

再如,刘邦与项羽交战,屡战屡败。后来刘邦一打听,项羽身旁有个足智多谋的范增。于是用陈平的离间计,放出谣言说范增私通汉军。项羽一听,顿时疑心,立即免了范增的职务。范增原对项羽一片忠城,受了如此猜疑,又气又急,结果生毒疽死于归乡路上。项羽听信谗言,猜疑心重,使不少部属望而生畏,寒心离去,致使众叛亲离,自己成了孤家寡人。

这些历史教训告诉我们,猜疑是败事之本,猜疑是卑鄙灵魂的伙伴,是害国害民的达友的祸根。正是由于猜疑,有些人本来相处的很融洽友好,但听了流言蜚语后,便对别人起疑心,继而生怨,久则侧目相向,对友变成冤家。

社会是具复杂的群体,在彼此之间的应酬与交际中,难免会有流言蜚语的传翻,由此而产生的猜疑心理。以致使友谊破裂,知心朋友变成为陌路。那么,什么是猜疑,是由什么原因而引起的呢?

猜疑是指无中生有地起疑心,对人对事不放心。猜疑是每个人都有的一种心理现象。但是,其程度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是不同的,有的人胸怀坦荡,豁达大度,这样的人是不会轻易猜疑他人的;有的人心胸狭隘、目光短浅、比较自私,这样的人猜疑心重。如前面所讲的曹操乱杀无幸,项羽听信谗言,致使人叛亲离,都是由于猜疑心重而导致的恶果。很值得人们思索。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还是很多的,特别是正处处花季的少男少女们,有朝气有生机,竞争的热情和激情,但由于是刚会展翅的雏燕,阅历和经验还不丰富,看问题不全面,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心理的误区不能自拔,其中,猜疑心理是这个时期最突出的表现。一个正常的人,他可以犯错误的,可以有错误的想法,如果是判断前提不足或经验不丰富,思想不成熟而作出错误的结论,一般通过实践证得以纠正,人们是能接受的,好朋友也不会因为这样的错误而成为陌路的。

但是,猜疑心重导致的恶果,是不可原谅的。猜疑心理过重的人,朋友都不愿意走近他,人们也不会接受他,久而久之,这种人还会陷入一种心理妄想的境地,这就是一种病态。这种人往往把一些无意久的琐事给予一些倾向性解释,一个偶然的手势,一句无意的话,一种无意的动作都是猜疑的来源。一名叫孙梅的女孩是一所初中的学生,平日很少说话,与别人也很少接触,性格孤僻,她的猜疑心理就特别严重,走在路上觉得别人都在看自己,看见别人说话像谈论自己,就这样她把自己关在自己的小屋里,后来,她说上学时看见其他同学一言一行,老师的讲课都是对她的无情诽谤,她要逃离这个可怕的世界,终于退学了,放弃了高考。这种病态的想法,是与事实不符,自己无法验证的。

实践证明,猜疑心理,是我们日常生活与交往的敌人,它不仅害人而且害已。当我们发现有这些症状时,就应该及早纠正,避免造成不堪设想的恶果。在社交中,怎样赶走“猜疑”这只蛀呢?

要从心理上根除猜疑

实践证明,凡是心理上厌恶的东西,行动上就能与之决裂。你不喜欢,不等于他就是坏人,因为你不喜欢他,是因为你还没有发现他的“好”,所以,要会走近他人,空间距离的走近,心与心才能相融,因此,自己就要和自己斗争,赶走猜疑。

要博学,学会全面具体地看问题。

在交往过程中,遇到一些流言蜚语,爱冲动的朋友,就会挫折伤无辜。如本来两个人相得的很好,听有人说你朋友偷家的东西了,你可别与她好了,连你也会被人们误认为是小偷的。是真是假还不晓得,就勿勿离开她了,这既是不负责的表现,又是对友情不忠的体现。因此,我们做事一定要全现考虑问题,用知识开拓自己的心胸,用经验来坚固自己的理智,不能让猜疑来驾驭你。

要人任别人,别人才会信任你

彼此之间的信任,是刻止嫉妒与猜疑,蔓延的调解剂。你的信任,会消灭猜疑之火,甚至,有的时候付出点儿代价,作出牺牲也是必要的,这样赢得的友情会更加坚固。

要勇敢地承认错误,及时解释解惑

当你和别人产生不愉快和磨擦,要勇敢地向别人承认错误,千万不可再生嫉妒。也许是由于思想观念的不同导致做事原则态度不同。这时,误会产生,冲突出现,一定要冷静地对待。如果真的是自己的错误,就勇敢地找对方,城垦地承认错误,这样你没有什么损失,而是有更大的收获。你获得的两人更深的友谊,获得的是雨后出彩虹的那份心境,而你获得更大的是令人敬慕的伟大的人格。如果真是思想观念不同而引起的误会,那更需要及时的沟通,用善意的、讨论的方式交换意见,谈出各自所想,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误会也会像块遇到炽烈的阳光、和煦的春风那样消融。

要加强个人思想品行修养,努力使自己成为心底无私的人

猜疑是人际沟通中一道不和谐的音符。

使人与人之间增加了一道防线,一个胸怀宽广的人,一定会赢得人们的爱戴。这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地磨炼自己,才能铲除猜疑的祸根,建立起亲密的感情,愿青少年朋友携手努力,开创一片蔚蓝的天空吧!

■嫉妒与憎怨

尽管“嫉妒”一词已经在世界各地以不同的语言形式进行表达,尽管人们曾嫉妒过别人或曾被别人嫉妒过;究竟什么是嫉妒,恐怕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既熟悉而又陌生。至于说到嫉妒心理,就又要增加了一层朦胧的理论面纱。

我们不妨先抛开“嫉妒”这一抽象的词汇,体味一下能给人以印象感的一些人物形象。首先让我们体味一下《三国演义》中的调瑜,这位年轻有为、不可一世的东吴将领,无论从他所取得的名誉、地位,还是其本身所具有的学识和本领,甚或就其风流倜傥的气质风格而言,都不愧是一世的英杰人物。糟糕的是他的嫉妒心理很重,以至他被诸葛毫三气之后,英年早逝,临死前道出了自己的致命弱点:“即生瑜,何生亮。”这句话看似与嫉妒心理无直接关系,但却是嫉妒心理产生的根源。在某种程度上说,嫉妒心理的产生就是由于人际的差异,以及对差异的不正确比较和不正当的评价而来的。以周瑜同诸葛亮相比较,二人可谓都是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但在实际较量中,诸葛亮却高了周瑜一等。也许在很大程度上周瑜的失利正是由于自己的嫉妒心理而造成的。

在历史剧《水浒》中有个叫王伦的白衣秀士,同样是个嫉妒心理比较重的。当林冲久经波折,不得不上水泊梁山来投奔他时,他对林冲的一系列做法就再明显不过的是出于一种嫉妒心理。直到盖率众人来投奔他时,他仍然是嫉妒恶刁不改,最后终遭杀身之祸。

再经往下体味,那些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一些嫉妒能之人,一旦身居要位,给国家和事来造成的巨大损失,就无法言状了。“嫉妒”一词,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憎恨,怨恨之意,但由于憎恨,怨恨所产生的程度不同,又使嫉妒心理成为一种难以言状的心理现象。主要是因为嫉妒心理不是一种简单的憎恨、怒恨,而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过程形成的复合情绪或情感状态。人们一得起嫉妒,都不由得产生一种憎恨和怨恨的情绪和情感。但是,嫉妒的复杂性并不仅仅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更复杂一些的是似乎人人不可避免。

有一个嫉妒心理的空义是这样阐述的:嫉妒是因别人在某些方面优越于自己,而自己又不甘心别人的这种优越性,从而产生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合的情绪态。这种不健康的情绪状态,含有一定成分的憎恨心理。按照这一定义就很自然地得出。嫉妒心理是人人都有的。甚至可以说,有一定程度的嫉妒心理,才算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如果有人从不产生嫉妒心理,那倒反不是正常的。所以,有的人可能氢嫉妒化为一种前进的动力,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等。这实质上是说,嫉妒心理虽然是一种不健康的情绪态,但却能由此引出两向性的结果,一种是启人奋进;一种得陷于错误的深渊。嫉妒心理虽然不好,但也有其因势利导的可利用性的一面。著名的哲学大师黑格尔说:“嫉妒便是平等的情调对于卓越的才能的反感。”弗兰西斯·培根则表述为:当一个人自身缺乏某种美德的时候,他就要贬低别人的这种美德以求实现两者的平衡。

中世纪意大利诗人旦丁说:“嫉妒是人类七种致命的罪恶之一。”康德则述为:“嫉妒是憎恶人类的恶习。”17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拉罗计福科表述为:“嫉妒是心怀怨恨的人。”

不管是嫉妒心理表述得如何复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对嫉妒心理的后期作用都是持否定态度的。因此,结论是嫉妒之心害莫大焉。这正如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所说的:“嫉妒的人常自寻烦恼,它是他自己的敌人。”也正如我国当代作家艾青所说的:“嫉妒心是心灵上的肿瘤。”

嫉妒心理是我国古代的记载中,更具根源,有人以文字发生学和角度断言嫉妒心理是源于女性间的同性相斥关系诞生的。所举之据如《词源》中的“叔向之母妒虎之母而不使。”《说文系传》在分析嫉妒心理时说:“妒,妇妒夫也,从女声出。”我国古代文献确实记载了不少“妒女”的故事。如在《西阳杂俎·诺皋记上》载有“妒妇”的故事:相传刘伯玉妻段氏有嫉妒心,刘伯玉曾赞曹植在《洛神赋》中所写洛神的美丽,这就引发了段氏的嫉妒之心,她气愤地说:“君何得以水神美而欲轻我?我死,何愁不为水神?”真的投水而死,于是就将她投水的地方你为“妒妇津”。后来又传言说,女子渡此津时不敢盛妆,否则就会风浪大作。与此类似的故事还有《述异记》中的“妒女泉”、《唐书·狄仁杰传》中的“妒女河”等。这种说法虽扑朔迷离,其实不过是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的一种表现。同样,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关于男人相妒相嫉之记载也是屡见不鲜的。如《苛子大略》中有“妒臣”、“妒友”的记载;《潜夫伦·贤难》中“妒男”的记载;《史记·范雎·蔡经传》中有“妒贤”的记载等。这些都说明嫉妒心理并不是女人的专利,是一种带有普遍性的人际关系中的一种社会心理或情绪心理。

■绿眼、红眼、吃醋

从文字学的观点去看,嫉妒将含交进行了一悉更深的诠释:什么是“嫉”呢?嫉者病也。我们的祖先在造这个字时,就把“嫉”与“疫”字相通,认为“嫉”一种难以治疗的疾病。所谓“妒”,原来是医学上的病名,“乳痛日妒”。嫉与妒联成一个词,就是为因别人比自己好,强过自己,而患上不满情绪和怨恨、增恶的心理疾病,这种理释以文字析义为依托,固然有其不容置疑之处,同时,从中国象形文字的来源上,也充分说明了嫉妒心理要素和一些必要的心理机制。

中国老百姓习惯把嫉妒心理形象地称之为“红眼病”或是“吃醋”,这又使嫉妒心理多一层民族性的含义。这同时也透露出嫉妒心理在不同民族间可能有一层不同的理解。

欧美人把“嫉妒(Jealousy)称作”绿眼“或”绿眼怪兽“这似乎真有些意思了。东方人称之”红眼“而西方人称之为”绿眼“看来对嫉妒的不同称呼可能完全是由不同的文化称为”那个在夜间在麦子中种植稗子的嫉妒者“这样说来,”绿眼凶眼“都是指”魔鬼“而言。而中国的”红眼“则是”红眼病“的简称。”红眼病“原是医学上的用语,是指眼睛患急性而发红,所以往往用来喻嫉妒别人取得成绩或名利而得了”红眼病。

在“吃醋”后典故里,有这样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传说唐太宗曾提出要给魏征纳妾,而魏征死活不肯,原因是怕发妻不会善罢甘休。唐太宗听后把魏夫人请进宫,摆了一桌酒席,指着魏夫人面前的酒怀说:孤执意要让魏大夫纳妾,无论夫人首肯与否,这纳定了,夫人若执意不允,你就喝了你面前的毒酒,也可以说孤赐你一死以全你节。魏夫人果然不含糊,拿起杯来一饮而尽。看着魏夫人神态怔怔地在等死,唐太宗大笑说:夫人有所不知,孤赐你的本是陈醋一杯罢了。此后,唐太宗当然也就不再提为魏征纳妾的事。从此,“吃醋”就常用来借指妇人的嫉妒心理,有时也用于男子。这个典故说明嫉妒心理是一种很激烈的情感,有时竟能以死相拼。

嫉妒与羡慕、竞争总是联在一起,东方人似乎有点不可理解了;然而,若把问题进行细致的分解,也没有什么太复杂的,而只能说嫉妒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情绪或情感。从苛某种意义和角度上说,嫉妒和竞争都是由于“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而这正是“羡慕”。“嫉妒”与“竞争”的区别就在于,“嫉妒”将“希望自己也有”看成只说别人不应该有,或是将别人有的毁灭掉,似乎就是达到“自己也有”的目的。其实,这是一种精神胜利法,心理的不平衡,是通过别人也没有了。达到与自己本来的双方都没有的平衡。而“竞争”则是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争取到了别人有的,自己确实也有(而且往往又超过了对方)达到心理平衡的,即双方在都实际占有的情况下达到了真正的心理平衡。这种平衡又在新的不平衡中,通过竞争达到更高程度的平衡。其结果是双方都越来越更多地占有。丽莉·坎贝尔在《莎士比亚的悲剧英雄:激情的奴隶》一书中曾有这样说过:在文艺复兴思潮中,嫉妒不简单或原始的感情,而是一种派生的或复珍贵的感情,与爱相对立;恨常由爱产生。像羡慕那样,它是由于看到他人占的东西或害别人占有它而产生的痛苦或恐惧。我们在嫉妒中看到的,就是这种爱人与恨痛苦恐惧的怪混合体。

嫉妒有时也是一种爱的体现,但它更多的是嫉妒他人的长处超过自己。爱是占有的希望,是发现别人的优秀之时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因此,它的占有实际上是一种恨别人比自己先占有,或是别人也占有。因此,采用的主要占有方式是底毁别人,抬高自己,甚至有一种自己虽然不能占有,也不想让别人占有的情感,而不是真正去占有,因为自己实际上根本没有占有的条件。而竞争则不是这样,虽然同样也是想占有,但却是用正当的手段达到占有的目的,或是超过别人的目的。由此看来,如果说嫉妒、羡慕、竞争在人类的情感初期有着一定的血缘关系,那么后来,由于人类情感的不断升华和成熟,这3咱感情也就相对独立起来,成为3种在质上有着根本不同的情感。但是,当这3种情感如若交一起时,还仍然难免产生一种比较复杂的感情交织,如不正当的竞争,徒有虚荣的爱慕等等复杂的感情也就出现了。但是,如果我们要给嫉妒下一个正式定义时,嫉妒就是嫉妒,绝不能是与羡慕、竞争相混的混血儿,而只能是一种贬义词。至于嫉妒心理,也只是一种病态的心理,或是一种有害的心理。事实上,在当代文明高度的发展,人的精神境界高度升化之时,嫉妒心理已被当代人看成是一种心理疾病,不但在精神上被为不文明,而且也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的生产健康的心理疾病。世界产生颇高的美国《时代》杂志曾到有这样的文章,美国康涅狄格州布里特市有一个犯罪分子把8部汽车放火烧掉。警察局逮捕了他,审讯时他供认:我买不起一辆汽车,我也不愿意任何人有一辆汔车;别人有汽车,我没有,我心里憎恨,所以,我要烧……。

■嫉妒是一种自然产生的情感

嫉妒是“先天论”最早是康德提出来的。康德在他的晚期著作《道德的形而上学》一书中指出:“嫉妒这种感情激动是人类天性中所固的。”“因此,对于人类说,感觉到充满妒的感情激动,这是生就的天性。”康德的观点很明显,他认为嫉妒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是先天存在的,是从娘胎里带来。查尔斯·达尔文是最早提出要防范嫉妒感情的科学家之一。在他看来,嫉妒化过程的重要组成成分,因而嫉妒是一种完全自然产生的情感并必然反映在人的全部感情中。达尔文相信,嫉妒在决定“性对象的选择”上有重要作用。所谓“性对象的选择”,指的是一个动物趋向于亲近另一个动物,相对频繁地与其交配,并由此使其优势得到遗传。由此,达尔文认为,是嫉妒,才使得一个有权威的男性,利用对他适用的各种手段,使他同一个或多个女性的性关系得以牢固地保持着。达尔文的观点也很明显,认为嫉妒是一种自然产生的情感。

认为嫉妒是人的一种自然本能的观点,总喜欢将人的嫉妒与动物的自然本能的嫉妒相比较,以得出自然本能的嫉妒是人和动物所共同的结论。如克纳德·劳伦兹观察了正在交配的天鹅的嫉妒行为后,认为天鹅的行为是一个生活的缩影,在与天鹅毫不相关的物种中,也有类似的行为存在。但无纳·德劳伦北又同时认为:多多少少有点相同的生存观念才使得鸟和人类都产生了嫉妒行为。

将人的嫉妒与动物的本能嫉妒相提并论,不能不说是有欠考虑。人的嫉妒除具有动物的本能嫉妒属性外,还具有后天的社会性和能动性。而且,人的嫉妒远远高于动物的本能嫉妒这种作用。而且不仅如此,人的嫉妒表现的广度、深度和狡诈性、欺骗性、毒害性以及整个复杂隐蔽的过程,都是动物无法与之比较的,也是动物永远办不到的。

人的本能嫉妒,即人的先天性的嫉妒本能固然是早于后天的能动性嫉妒,而且要在适当机随时表现出来,这是必然的。但是,人都是在生活中特定的社会关系中,人的心理活动受犍定的社会关系的制约,一定社会的嫉妒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不同的社会物质生产关系、政治关系以及其他社会关系决定着不同的嫉妒类型和表现形式。所以,后天的人的嫉妒虽然昨于先于的嫉妒,但由于它是人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的产物;因此,人要生存,所要战胜的是后天的能动嫉妒,而先天的本能嫉妒在人成为社会中的人时,已让位给后天的能动嫉妒。当人类能够战胜后天的本能嫉妒时,就自然而然战胜了先后的本能嫉妒。不可否认,在现实生活中,先生的本能嫉妒自然也要有所表现,但那只是人处于蒙昧阶段的产物和表现,而一旦人脱离了蒙昧时期,先天的本能嫉妒也自然退居于极次要的地位,只有当人理智不清醒时,或是处于发育和教育未成熟时才有所表现。

■嫉妒的禀性

虽然嫉妒出现的方式和强烈的程度往往各不相同,但它总是由于某种禀性和一个特殊的触发事件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嫉妒的禀性受到我们成长于其间的文化的影响:一些文化鼓励嫉妒,而另一些文化则劝阻嫉妒。它受到人们的家庭背景的影响:假如一个人的母亲曾对其父亲不忠或者他(她)的父母曾因嫉妒而发生过剧烈的冲突,那么,他(她)便比一个其父母一直处地恩爱中的人更多地具有嫉妒的禀性。它受到我们的家庭格局的影响:假如一个女人时候总是被比自己漂亮或更聪明的姐姐和妹妹胜过,那么,她例比一个曾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女人更容易产生嫉妒。它还受到少年时代及成年期的情感历史的影响:一个与其母亲有着良好的情感的人比一个情感上焦虑的人较少产生嫉妒感,一个曾被其信赖的伴侣所背叛的人倾向于在将来养成较多的嫉妒禀性。

一个特殊的触发事件把它引出来,并非是嫉妒禀性所能表达出来的一种自我现身。地对于一个嫉妒禀性很高的人来说,这样的一个触发事件可以是在常人看来简直微不足道的小理,例如,他(她)的伴侣对身边走过的一个富有吸引力的人瞥了一眼。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强烈嫉妒的触发器是一些较为严重的事件,例如,发现他们的伴侣有了外遇。对于一个嫉妒禀性极低的人来说,几乎没有什么事可以激发他(她)的嫉妒反应,他(她)一般不会因为一个第三者的浪漫性卷入而结束和伴侣的关系。

心理动力学探讨关注这样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某些人的嫉妒禀性极高或者极低呢?它假定答案可以在这些人的童年经历中找到。系统学探讨询问:在一特定的关系中,是什么增加或者减少了一结伴侣的嫉妒禀性?它假定答案可以在伴侣相互作用的重复模式中打到。行为探讨询问:是什么增加了一个人的嫉妒禀性,使他(她)以好嫉妒的方式行事?它假定答案可以在后天的行为中找到。社会生物学探讨询问:自然选择的进化力量如何如形成了男人和女人的固有的嫉妒禀性?它假定答案可以从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和动物世界的性差别上找到。社会心理探讨询部:文化对人们的嫉妒禀性的影响结果是什么?它假定答案可以在文化规范中找到,这一规范决定了人们把威胁感为什么以及什么被认为是恰当的反应。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在社会这个家庭中,同性恋现象的出现,也是颇为频繁的。夏龙与玛丽的故事,便可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例。

玛丽身材高并且苗条性感,是一家大公共关系公司的着装精致的经理。她的情人夏龙,身材圆胖,相貌平庸,在一家小律师事务所做律师工作。玛丽不想让公司里的人知道她是一个同性恋者。她认为一旦人们知道她是一个同性恋者,她被提升的机会将大受损害。所以,她装着和她一道工作的男同们调情,并且在公司的社会事务中,总是让一个男人和她作伴。喜爱的优点如漂亮或智力、一种所有物、成功或名望。而就嫉妒而言,它要涉及到三个人。嫉妒的人由于其拥有的有价值的关系受到第三者的一种威胁而进行的反应。即使第三者仅仅存在于嫉妒者的想象之中,反应也真实的。莱昂内尔·克里格尔曾概括过嫉妒和妒羡之间的不同,他认为嫉妒有一个三位一体的基础,主要和爱及丧失的恐惧相关,而妒羡存在于两个人的关系之间,它呈现出是一种破坏性冲动,意在掠夺或者毁灭另一个人的所有。妒羡和嫉妒被描述为人类存在的两个最为的基础的状态。妒羡和无相关,而嫉妒和有相关。

格罗德·帕洛特和理查德·史密斯指导了两个实验以区分妒羡和嫉妒的体验。在第一个实验中,接受实验者唤起一些或者是妒羡的、或者是嫉妒的个人体验。在第二个实验中,接受实验者阅读一组在其中产生妒羡和嫉妒的情形得到控制的故事。两个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妒羡和嫉妒两种情感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妒羡的特征是自卑、渴望、怨恨和情感的否决,嫉妒的特征是恐惧丧失、不信任、焦虑以及愤怒。

人们倾向于把妒羡错当成嫉妒。你会告诉你的丈夫说,看见他和老情人走在一起使你妒羡或嫉妒吗?你会说你嫉妒或妒羡一个继承了一大笔钱的朋友吗?大多数人在两种情况下都会把他们描述成嫉妒的,而事实上他们在第二种情况下感受到的是嫉妒。

这种互常常出现,是因为妒羡比嫉妒倾向于有一种否定的隐含意义;妒羡与嫉妒相比。它不易被爱所平息。嫉妒是当一种优越性的厌恶性的表达,它不仅仅是一种想拥有这种优越性而且在极端的情形下还会毁灭这种优越性的愿望。莱昂纳多·森格尔德认为,妒羡在生活的早期形成,其特征是“破坏性的原始敌意”。随着年龄的增长,它的强度得到缓和,原始的残忍性也跟着降低。就病理性护羡而言,它是相对于最初的原始敌意性妒羡的一种退化。有这种病理性妒羡的人以一种幻想的紧张感认被妒羡对象的所有物是从他们那里偷去的,从而急需去夺回来。

但如果说嫉妒和妒羡之间的差别是如此明显,那为什么人们常常会把它们加以混淆呢?部分原因在于这样一个事实,即在许多情况下,嫉妒的反应中包含了一种妒羡的成分。例如,一个因为妻子和他最好朋友有染而产生嫉妒感的男人,可能会妒羡妻子和他的朋友的成功。有人认为,在心里发育早期开始的妒羡感,随着心理发育的成熟而部分形成嫉妒感。

嫉妒和妒羡似乎的确起源于我们的心理发育的不同阶段。嫉妒主要起源于一个人两三岁时的俄底浦斯阶段的情感体验。(这一点将在第三章探讨嫉妒的无意识根源时提到详细阐述。)而就是妒羡而言,它起源于更早一些,在一个人生命的最初几个月已出现。

根据弗洛伊德的见解,在俄底浦斯阶段,小孩子体验到最初的性萌动。他们的性渴求直指与其相处得最为紧密的与其性别相反的人。如果是一个男孩,其对象便是母亲;如果是一个女孩,其对象便是父亲。男孩想让母亲是他自己一个人的。但不幸的是,他有一个强大的争者:父亲。由于这个竞争者比他更大、更强壮以及还有其他一些优势,所以男孩“输掉了”竞争。类似的,女孩把父亲“输给了”她的母亲。当孩子长大成人以后,一旦有一个第三者构成对他(她)所拥有的有价值的浪漫性关系的威胁,童年时代的痛苦创伤就会复发,从而激发出强烈的嫉妒感。

世界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麦拉利·克莱恩说,妒羡是形成一个人从出生到一岁这个阶段,它是孩子感到最初和依赖性较强的反应。“从生命的开始,婴儿便把所有的需求转向母亲,”克莱恩写道,“母亲的胸部成为所有婴儿最为直接的欲望对象,它被直觉地感受为不仅是营养的而且更是直接的欲望对象,它被直觉地感受不仅是营养的而且更是生命的源泉。然而,一种受挫折的因素必然进入到婴儿和母亲最早阶段的关系之中,因为,即使是最为幸福的哺喂情境也无法真正替代出生前婴儿母体的水乳交融。”饥锇的婴儿所体验到的受挫和无助是妒羡的根源。婴儿“妒羡”母他喂奶时不给他喂奶的权力。在他愤怒的受挫感中,他想将那营养的源泉和她的权力——胸部吞食殆尽。

当我们接受了克莱恩的观念,也是对婴儿“妒羡”其母亲喂养权力的说法。我们仍然可以接受她这样一个观点,即婴儿和母亲的早期关系构成了婴儿长大成人后与整个世界的关系的一个基本因素。当早期关系是甜密和满意的时候,婴儿将会形成对于人的基本的安全感和信赖感。当早期关系是不甜密和不满意时,婴儿深层的不安全感和妒羡将会形成。长大以后便成为一个受妒羡的人。对于这样的一个成人,一旦妒羡被触发,它将使早期童年时代有创伤以其所有的破坏性力量复发。

克莱恩相信嫉妒形成于妒羡的基础之上,但是却不同于后者。她对两者的区分有些灯于我们前面所指出的那样:“妒羡是因为别人拥有和享有某种自己想到的东西而产生的愤愤不平的——妒羡的冲动是想夺走或毁灭它。”而就嫉妒来讲,它涉及到至少其他两个人的关系,“主要和一种被夺走或正遭受被夺走的危险的爱相关”。

正如克莱恩和森格尔德所描术的,妒羡是比嫉妒更早、更原始的、更具有破坏性的一种情感。它不同于嫉妒那种想保护某种关系或夺回爱人的愿望。当嫉妒的情形中有妒羡的成分时,它以一种破坏性的冲动表现出来,要去毁灭拥有优越性的人——不管是对手还是爱人,后两者有能力给予一个人幸福但没有这样去做。

■嫉妒是正常普遍的

弗洛伊德认为,嫉妒之所以是普遍的,不是因为它是天生固的,而是因为它是不可避免的,没有人能够逃脱它,因为它起源于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的一段痛苦的童年经验。一旦嫉妒在一个成人的心中激起,这些普遍的童年创伤就会被重新唤醒。

根据人们的正常而普遍的体验,所以我们认为嫉妒是存在我们每个人身边的。实际上,弗洛伊德把嫉妒描述为“像悲伤这类可被描述为正常的情感状态之一。如果有什么人显得像是没有嫉妒感,这一推断便可以得到证实,即嫉妒遭受到了严重的压抑,结果在他的无意识心理生活中扮演着更活跃的角色。”

依照弗洛伊德的观点,如果一个人在其主要的关系受到威胁时,也不感到嫉妒。那他一定是不正常的。这好比说,你极度关心的某人死了,而你并感到悲伤。这样的一种反应极可能意味着,此人正努力压抑制嫉妒的感受,向自己和别人掩饰它。

1979年,在弗洛伊德论嫉妒的著作出版五十六年之后,一位名叫爱弥尔·品达的心理家发表了一篇标题为“病态的忍受”的文章,描述了一种临床综合症,在这种症状中,一个应该感到嫉妒的人却并不感到嫉妒。品达引用了一些案例,在这些案例中,丈夫或者妻子能接受其伴侣和一个第三者的性关系。

这里有一个列子·约翰(25岁)和莎隆是夫妻,迈克尔(17岁),一个高校退学生,受雇在他们的农场里干一些杂务,和他们住在一起,后来成为莎隆的情人。莎隆坚持认为,两个她都爱,不愿在他们之间作出选择。约翰憎恨在家里有了另一个男人和他的妻子做爱,但又不愿离开,或逼迫莎隆在他自己和迈克尔之间作出决定。

在另一个案例中,娜娜(26岁)嫁给了杰克(32岁)。在她开始治疗的前一年间,一个叫玛瑞丽恩和杰克白天出去工作,留在娜娜在家里照看玛瑞丽恩前婚时生下的两个孩子。娜娜说她自己感到被杰克、玛瑞丽恩和孩子们“误解”、“不被他们欣赏”。她去治疗的主要原因是想“让孩子们服从我”。她能意识到,她与杰克和玛瑞丽恩三个之间的关系在情感上是破坏性的,但拒绝考虑离开或坚持让玛丽瑞恩离开。品达认为,病态忍受的机能和病态嫉妒的机能是同样的。在审视了病态嫉妒的机能之后,我们还将回到病态忍受的机能(及两个三角关系)上来。现在,这样说就够了,即在约翰和娜娜案例中,大多数人可能会同意品达的观点,认为他们的嫉妒缺发及整个的关系表明一定有什么很不“正常”的地方。

一个类似于病态忍受的临床综合症是“心理暗点”(旨点),即注意不到或不能正确地理解对于实际上其他每个人来说将明显地触发嫉妒的情境。在第一章中第一次提到的“心理暗”的例子是,妻子和周围的每一个男人调情,和每一个乐意及有性能力的男人睡觉,丈夫却是唯一对此事不知道并且不加以怀疑的人。一个和其妻子有心理暗点的男人有性暧昧关系的女人描述了这一奇特的体验。

我们如此挑衅地跳着舞,几乎在亲吻和爱抚,我不相信聚会上的哪一个人会看不出正发生着什么事情。这即是说,包括她的妻子在内。她正和她的朋友聊着天,不时微笑地朝我们看看。我知道她不喜欢跳舞,她丈夫说她连性也不喜欢,所以当他和别人的女人亲吻爱抚时她简直就“看不见”。她的丈夫要求和她每天做爱,而对于她来说,每三个月一次都太多了。谁知道呢,或许她正为看见别的女人替她做“肮脏的工作”而感到轻松呢。

■对待嫉妒的心理动力学方法

心理动力学方法强调嫉妒中的无意识作用。它假定,在每一个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他或没有意识到的冲动、欲望、恐惧和创伤性记忆。每一个有意识的感觉和想法,都被常常是其对立面的无意识部分所随:一个人可能有意识到厌恶一些其无意识喜爱的事物:一个人可能有意识地爱上其无意识仇恨的人。

对于生固有的冲动和无意识动机的强调,解释了那些否则难以理解的行为。比如,为什么一些人不愿和一个不断地对其不忠的伴侣分开?为什么一些人因为无端的嫉妒而赶走一个他们深爱的人?心理动力学探讨假定,人们在创造其生活环境以及其亲密关系中,扮演了(即使是无意识的)一个积极的角色。不是坏的运气使他们沾上一个“病态的不忠”或“病态地嫉妒”的伴侣。实际上,他们非常小心地选择了自己的伴侣。

人们最早的童年记忆、创伤了丧失,大多数都无意识地对他们于世界的体验和么应模式有着强烈地影响。童年经历还对他们的伴侣选择有极大的。这一选择从来没是任意的。大多数人所选择的伴侣,都最适于其满足在其童年时代没有得到满足的情感需求。

当一个人发现了这样的一个人时,便将在童年时代形成的内心意象投射到他或她身上。例如,一个曾用目击他的母亲欺骗他的父亲的男人,便把由童年创伤所形成的不忠妻子的意象,投射到他纯洁、忠贞的妻子身上。伴保双方有互补的需求。一个人选择代表自己的被压抑成分的伴侣。例如,一个曾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情感成分的人,会娶一个曾不得不压抑自己的理性成分的人。他们的内心冲突作为婚姻冲突而被外化了(“为什么他不是一个更有情感的人?”“为什么她不是一个更有理性的人?”)。围绕嫉妒问题以及其它问题的伴侣间的冲突,是他们内心冲突的再次表演。例如,如果不忠是一对伴侣突冲不断出现的问题,很可能这两人都有这方面的内心冲突。

童年期的嫉妒体验不“引起”成年期的嫉妒。它们只是在类似的情境中被重新唤醒,决定人们对嫉妒触发事件的产生反应的可能性和强度。治疗的目标是把无意识带入到意识之中。一个治疗专家,通过找出过去经验和当前问题之间的联系,可以帮助一个遭受嫉妒痛苦的的调整悉其嫉妒的“真正”根源。一旦人们最终理解其嫉妒的根源——即是说,过去事情在当前嫉妒中的重新表演、他们即被认为已得到治愈。

■定义“嫉妒”

通过论述,应该为嫉妒和嫉妒心理下一个比较合适的定义。但是,不能不事先声明,由于嫉妒这种社会心理和行为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社会心理的产物,而目前对其进行专门研究的专著和论文又寥如晨星,就不能不出现语不易尽文难传的现状,因此也就只能从探讨的角度来论及一些问题了。“嫉妒”,有时也写作“忌妒”或“妒忌”,字面虽不同,但在概念上却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一种不同的字面表达形式。在目前所能见到的论述中,有如下一些定义形式:忌妒心理是指某一个体对交往对象在能力、作用以及社会评等方面强于自己时,而产生的不满情绪和憎恨感。社会心理学认为,这种心理现象是一种心理不平衡的反映,同时了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环境。

这一定义所需商讨的是,嫉妒的指向对象并不仅仅限于“交往对象”,不交往的对象也同样可以产生嫉妒。此时的指向不是具体的人,而是针对某一现象而言。如目前地一些先富起来的人嫉妒就是如此。再有,嫉妒者也不限于“某一个体”,也可能是“某一集体呀群体”,如单位与单位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嫉妒。另外,也并不是嫉妒者强于嫉妒者时才产生嫉妒,在此之前,有强于自己的趋势时(在嫉妒者的观察和认识中),也能产生嫉妒。如某一领导对其下属才能的嫉妒。嫉妒是由于对别人优越于自己或者有超越自己的趋势的反感和恐惧而产生的,由于多种情绪形式表现出来的不健康的情感。这一定义值得商讨之处是:嫉妒会“由多种情绪形式表现出来”,但嫉妒既然是一种情绪心理,那么就应当主要是由嫉妒情绪心理表现出来。至于“嫉妒情绪心理”的形式如何,如何何表现,则应当有其独立存在的特殊形式。但嫉妒会“由多种情绪形式表现”之前的一种是在没有归纳出“嫉妒情绪心理形式表现”之前的一种代用的说法。还应指出是嫉妒不仅仅是一种“不健康的情感”,而是一种“有害的情绪和情感”。嫉妒包括嫉妒心理和嫉妒行为两个方面。嫉妒心理,是当个体的私欲得不到满足而对造成这种不满足的原因或在某项竞争中失败而对竞争对象产生的一种不服气、不愉快、自渐、怨恨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在嫉妒心理的支配下,可以产生嫉妒行为,但也可以只有嫉妒心理而不表现为嫉妒行为。

这一定义存在着与上述定义同样的不足,同时又将竞争和嫉妒混杂一起,所以同样是有待商讨的。妒忌,是某一个体对同一系统中在才能、名誉、地位、成就、相貌及其他条件上比自己强或比自己优越的人所怀有一种不安、痛苦或怨恨的中性情感。

这一定义的突出特点是指出了嫉妒的五种主要范围,即:“才能、名誉、地位、成就、相貌。”特别值得商讨的是该定义认为嫉妒是“一种不安、痛苦、怨恨的中性情感”。说得明确一点就是认为嫉妒不好也不坏,也好也坏。这与大多数定义认为嫉妒是一种有害的情感或情绪有着明显的观点分歧。日本《广辞苑》为嫉妒下的定义是:“嫉妒是在看到他人的卓越之处以后产生的羡慕、烦恼和痛苦”。

一位专门研究嫉妒心理学的日本者诧摩武俊认为:“所谓嫉妒,就是自己以外的人,占有比自己优越的地位、或者是自己所宝贵的东西被别人夺取,或将被夺取的时候产生的感情。这种感情,是一种极欲排除别人优越的地位,或想破坏别人优越的状态,含有憎恨的一种激烈的感情。”

这两个定义,一个把羡慕引进了嫉妒之中,认为羡慕心理是嫉妒心理的产生基础之一。一个很显然是主张嫉妒是一种中性的感情。《牛津英语辞典》为嫉妒所作的定义是:“由于怀疑、忧虑、或知道有竞争者而产生的心理状态,表现在爱情等方面:惧怕在感情上被别人替代,或者对心上人的忠城的不信任,尤其是对妻子、丈夫和恋人。”

很显然,这一定义是从竞争出发,从爱情方面所作的一个嫉妒定义,其局限性显然是很大的。

在这里我们就不想将历史上的名人所作出的有关嫉妒定义进行一一罗列了。其原因就在于,嫉妒虽然很古老,但是由于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人们对它的认识还处于一种争鸣的阶段。但其中已有一些共识之处,特别是对嫉妒的危害上。下面我们想再引用一个嫉妒定义以证明问题。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中对嫉妒的定义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

这个定义的突出特点是将嫉妒定义一种“情绪状态”。这既有别于将嫉妒定义为一种“情感”,又有别于将嫉妒进一步划分成嫉妒心理和嫉妒行为。而且在嫉妒内容上主要指出“才能、名誉、地位、境遇”等四个方面。并指出了嫉妒的“复杂情绪状态”是由“羞愧、愤怨、怨恨”为主组成的。这些都是在探讨嫉妒定义时可资研究之处。

需要证明的是,上述关于嫉妒的定义,以及一些名人的定义大体证明了嫉妒的实质。由于水平所限,我们在这里不想再下什么定义,只是指出嫉妒心理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注意:嫉妒虽系比较中产生,其必涉及第三者的态度;地位相等、年龄相仿、程度相同的人之间最呆能发生嫉妒;是否出现嫉妒心理还与思想品质、道德情操修养等有关;嫉妒是一种危害颇大的情绪或情感。

随着人们对嫉妒的深入研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就能为嫉妒下一个比较合适,而又能有所共识的定义。

第二章 嫉妒心理形成

■弗洛伊德对嫉妒根源的解释

弗洛伊德相信,“很容易看见”嫉妒是由以下成分组成的:想到失去我们所爱的什么人而引起的悲伤、痛苦。得不到我们想要的任何东西的痛苦认识,即使我们非常想要交觉得应该得到它。对成功对手的仇恨感。或多或少的对我们的丧失负责的自我批评。“虽然我们可以把它称作正常的”,弗洛伊德进一步说,“这种嫉妒毫无疑问是绝对理性的,这即是说,它形成于实际情境,和真实的环境相称,处于意识自我的完全控制之下”。用另外的话来说,即使在正常的嫉妒——我们人人都体验过的——中,也总是有一些非理性的成分。其原因是,嫉妒,“深深地植根于无意识中,是童年斯感情生活最早搅动的延续”。

弗洛伊德想信,嫉妒主要植于和俄底浦斯冲突相联系的童年事件之中。这发生于性器官成为孩子的注意力和娱乐中心的生殖器崇拜阶段。

既然男孩和女孩的性器不同,他们所遇到的问题也就不同。弗洛伊德在其著名的格言:“人体是命运”中,承认了这一事实对于男、女孩性心理发展来说的重要性。

孩子在大多数时间里和家庭成员们在一起。结果,家庭成员成为他们最可接近的爱和认同对象。对于他们来说,将他们第一次的性感觉朝向其家里的某个人是唯一自然的。对一个男孩子来说,这个人最可能就是母亲;而对一个女孩子来说,这个人最可能就是父亲。性感觉被孩子对感知为其对手的人的妒羡所伴随。对手是男孩的锇底浦斯情结和女孩的伊莱克特拉情结的根源。

俄底浦斯和伊莱克特拉是希腊神话中的悲剧英雄。锇底浦斯在不自知的情况下杀死了他的父亲,娶了他的母亲。伊莱克特拉爱她的父亲,而恨她的母亲,因为母亲背叛了父亲并导致了他的死亡。为了给她父亲的死复仇,伊莱克特拉说服她的弟弟杀死了他们的母亲。根据弗洛伊德的说法,每一个孩子都会体验到一些俄浦斯的和伊莱克特拉的痛苦。男孩“爱”其母亲;女孩“爱”其父亲。但是,两者都有一人难以战胜的对手——对于男孩来说,是其父亲;对于女孩来说,是其母亲。男孩担心其父亲因现儿子竞觎他的妻子而恼怒。他通过对父亲的认同和成为一个他那样的男人而逃避这种焦虑。女孩妒羡她母亲的优势,通过对母亲的认同而克服这一点。当孩子们“陷入”这最初的“三角”关系时所体验到的悲伤、丧失的痛苦、无能为力和他们得不到一切所想要的东西的认识,全都被压在了他们的心理之上,长大成人以后,一旦他们发现自己处于一个类似的三角关系,这些东西就会重新出现。

■嫉妒心理产生的前提条件 共同需要和个体差异

生活在社会中的不同个体,都有着相同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如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从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等。这一系列需要都表现为个体活动的动机。个体在行为过程中,自然都要达到自己认为应当实现的动机,以满足自己的具体需要。但是,个体能力又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异,这就必然导致在行为活动的基础上产生不同的结果。也就是说,由于个体能力的差异而导致了同样的动机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就打破了在行为过程中的原有平衡(即同样的需要、同样的动机)。出现了结果上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是引发嫉妒的直接根源。嫉妒者之所以往往采限不同形式的手段来中伤、诋毁被嫉妒者,就是试图以此冲淡和抵消不平衡心理,以重新获得心理上的平衡。所谓心理平衡,是指主体经过努力之后,使各种情感的强弱与深浅均处于限度适中的范围之内,即使产生一些否定性的情感,只要不超出“适中”的限度,就会超出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会出现心理的失衡。

对心理平衡的追求,是人类共有的特性。在中国文化史上,孔子的地位及其深远影响是相当大的,所以看一看孔子是主张如何处理心理平衡的是非常有益的。作为名人,同时又是一位凡人的孔子,其平衡心理的最大特点是能从日常生活的琐事中,发掘出使心理愉悦、舒畅的各种心理平衡因素的,如他所主张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平衡心理的绝妙日常生活因素。孔子的一生坎坷多于顺利,他也时常有心理失衡的时候。对于失衡的心态。孔子没有任何其发展和膨胀,而是采取各种办法加以消除,以恢复心理上的平衡。综观孔子的言行举止,他的心理平衡主要是“中庸”之道,即“无过无不及”的平衡主张。也许正是这种时常能调节失衡心理的“中庸”之道,使孔子没有滋生嫉妒心理,或是虽曾有过,也得到了极时的调整。

人的差异可分自然差异、社会差异、个体差异三个方面。自然差异主要包括自然遗传和地理环境的。人类的自然遗传性绝不会产生两个完全相同的遗传密码,这正如世界上绝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绿色叶片一样。而不同的生活、劳动环境又会铸造出不同的个性特征。社会差异则主要是指社会化工、文化教育、社会机遇和社会承传等。社会分工和文化教育对个体差异的形成作用是人人皆知的。由于机遇是一种带偶然因素的的社会选择,又往往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这层神必的色彩又加重了机遇破坏了人才能差异与实绩地位差异的对等程度,这在竞争机制不键全的社会中显得格外突出。

社会承传主要是指先辈对晚辈发生关系切影响。如遗产的继承、资金的供给、职位的提让等等。

忽视人的差异是萌生嫉妒心理的主体认识根源。由于人的差异纷繁复杂,致使人们在认识自身的差异时往往同样需要和同样动机的驱使下,产生种种难以客观比较和认识障碍。而差异又是比较的客观前提,比较则是嫉妒的起因。比较心理的形成,会相应地产生一种心理位差,使人的心理处于不平衡的状态。既然出现了心理不平衡状态,人们就必然要采取相应的行为来调节,使之由不平衡达到平衡,以保持情绪的稳定。一般而言,比较中处于优势者,容易产生自豪、满意、高兴等直接自我肯定的情绪和高傲、轻视他人等间接自我肯定的情绪体验;比较中处于劣势者,容易产生自卑、消极、颓废等直接自我否定的情绪,或是不满、憎恨等间接自我否定的情绪。很显然,嫉妒就是比较中处于劣势时所产生的一种间接自我否定的情绪和行为。

人的一生不可能每时每地都处于优势地位,采取何种方式和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位差使之达到心理平衡,是以其承受能力而定的,在比较中处于劣势时,就可使心理达到最高境界。一般而言,如没有较大的心理位差承受能力,又不善于通过转换比较对象来进行调节,就会处于一种绝对的劣势地位而产生嫉妒心理。如果具有一定的心理位差承受能力,或是善于通过转换来比较对象来进行调节,就会将少势转化为优势,将比较中不利的因素化为自己前进的一种动力,即不是通过否定别人、拉垮别人、阻止别人而达到心理平衡,而是通过正视比较中的劣势现实。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赶上或超过优势者,这也就是一种正常的竞争心理。

差异是事物的一种客观发展状态,其存在绝对性决定了比较的普遍性和永恒性,这也就是心理不平衡的普遍性和连续性,同时也就是比较中处于劣势者,同时又是心理位差承受能力有限者的普遍性和连续性的根本原因,即嫉妒心理产生的根本原因。

应当说明的是,比较中处于劣势者容易滋生嫉妒心理是就其较普遍性而定的,并不是说比较中处于优势者就不能滋生嫉妒心理。这是因为,比较是经常发生的,无是无地不在,人们在比较中不可能每时每地都处于优势或是都处于劣势。这样也就使人们在比较中产生一种这样的心理。即在这次比较中处于优势,在下次比较中就未必见得处于优势,于是就产生了一种维护某次比较中优势的心理。这种维护心理不但不能起到所谓的“维护”作用,反而成为滋生嫉妒心理的一种可能,即滋发出一一种惧怕,或是不想让别人超过自己的心理,这也是嫉妒心理产生的一种重要的原因,也是最不好化解的一种心理因素。

嫉妒心理的人总想居人之上,站在别人之前,不允许别人进步,不让别人争到自己的头顶之上。如果别人取得一些成绩就耿耿于怀,如果别人超过自己就产生一种怨恨情绪。这也就是说,嫉妒者会在企图使别人永远不如自己的基础上导致在行为上损害他人。

九百年前的王安石是这样分析嫉妒心理的:“嫉生于不胜”,大意是说嫉妒是因为不能胜过对方。

每个人都有超越别人的欲望,由于主客观原因的影响,这种超越的欲望不一定全部得到满足。得不到满足,就是一种无形的挫折。实际上,这种挫折由于不能正确地会计自己的实力和环境,自我感觉良好而出现的。但是,在错误估量自己的前提下,如果别人得到的东西自己得不到,就会产生相对剥夺感,这是嫉妒心理产生的主要根源。

■嫉妒心理的社会根源:私有制

嫉妒心理是历史范畴的概念,嫉妒心理是随着私有制产生而产生的,在原始共产主久就没有嫉妒。当然,嫉妒心理也将随着私有制的消亡而消亡。

嫉妒最是产生于奴隶制社会,或是原始共产主义社会解体之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氏族制度的解体和私有制的建立,及阶级的对抗和国家统治机器的产生,引起社会秤力方式和社会制度全面的根本变革,随之,整个社会意识出发生了根本变化,以自私自利、损人利已为心的社会意识便产生了。这样,以自私观念为核心的嫉妒心理也就随之而来。由此看来,嫉妒心理是私有制社会的产物。

剥削阶级的利已主义在选择行为方式时,总是把自己的利益摆在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前,完全失去了从行为的社会作用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和他人行为的能力,不能客观地、独立地估计自己行为的实质,往往无限度地抬高自己的地位和作用,一意贬低他人,唯我独尊。从中国历史上看,屈原因遭嫉妒而被放逐致死的事例,是最能说明这一点的。著名的政治家、诗人屈原,曾多次向楚怀王建议改革政治,削弱奴隶主贵族特权,减轻在百怀负担。在外交上,他主张联齐抗秦,反对向秦国割地求和。开始,楚怀王对屈原的这些主张还能听得进去,所以授他左徒的官职,权位仅次于相国。这样一来,引起了奴隶主贵族阶层特权人物的不满和嫉恨,因为屈原的主张直接威胁了他们自身的利益。于是,他们就形成了官大夫靳尚、公子兰和楚怀王的宠姬郑袖为首的小团体,天天地楚怀王耳边造屈原的谣,以激起楚怀王对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