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中国:汉字与生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1 19:09:02

点击下载

作者:田舍之

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汉字中国:汉字与生活

汉字中国:汉字与生活试读: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汉字与生活/田舍之著.—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18.12(汉字中国)

ISBN 978-7-5589-0500-1

Ⅰ.①汉… Ⅱ.①田… Ⅲ.①汉字—少儿读物 Ⅳ.①H12-4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262991号汉字中国汉字与生活田舍之 著简 山 绘图赵晓音 装帧责任编辑 霍 聃 美术编辑 赵晓音责任校对 陶立新 技术编辑 许 辉出版发行 少年儿童出版社地址200052 上海延安西路1538号易文网www.ewen.co 少儿网www.jcph.com电子邮件postmaster@jcph.com印刷 上海景条印刷有限公司开本787×1092 1/32 印张5.625 字数58千字2018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ISBN 978-7-5589-0500-1/I·4378定价27.00元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如发生质量问题,读者可向工厂调换田舍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舍之国学”创始人。近年来,他致力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与实践,创建了以汉字文化为切入点,以国学经典为主线,以生活养成为目标的“舍之国学”教学体系。著有《汉字可以这样画》《汉字可以这样写》《汉字可以这样解》《汉字智慧》《书法智慧》《国学与养成》等图书。汉字是一眼泉——写给小朋友的话

我看汉字,是一个个活泼泼的精灵。好多年了,这些古老的精灵常常在时空的缝隙里探出头来,俏皮地眨眨眼,像是与你捉迷藏的孩子。我找寻它们,于是慢慢走近古人,走进五千年文明,时时能捡拾到散落在历史长河边的五彩斑斓的智慧之贝。

初识这些精灵是二十几年前的事,不过那时只是猎奇,只是用它们来装点生活,如同路边采撷一枝不常见的野花,簪在发梢,添一分美艳。一件事物,被视作工具时,即便了解得再深刻、掌握得再熟练,都不过是一种技艺,没办法感知温度、触及灵魂,没办法润泽生命、滋养内心的安宁与欢悦。

将我唤回正途的是孩子们。十年前,教几个孩子写字,闲暇时,画些甲骨文让他们猜,没想到他们满眼的惊喜,没想到他们可以精准地说出那些符号的本义,甚至可以描述出一个个的故事。那一刻,忽然觉得讲授知识和技艺没那么重要了,那时起,决定和孩子们一起去亲近汉字,带他们探知汉字背后的故事和秘密。

我们先开了画字课:列一个主题,试着用最简单的符号表述,看谁画出的“字”最生动、准确。能把复杂的事物刻画得简单、准确,不容易。比如“人”,我们能画出正面直立的“大”的形状,没办法简约成侧身弯腰劳动的形象;比如“天”,我们会画一朵朵的云,会画日月星空,想不出在人的头顶标注出天的意象;比如“问”,我们可以想到一个人询问另一个人的场景,不会简化成一扇门、一张口……

比起画字,孩子们更喜欢看“字”讲故事。“月”,他们会说月牙中的点是玉兔、金蟾、嫦娥或吴刚;“安”,他们说是妈妈等他们回家吃饭;“习”,他们说是春天的清晨小鸟偷偷溜出温暖的窝迎着朝阳练习飞翔,甚至说是被后羿射落的三足金乌飞回来陪昔日的兄弟朝升夕落……

我从不点评,只告诉他们没有对错,没有标准答案,只有思维是否精炼合理,思想放飞得是否足够遥远。我喜欢看他们认真观察、努力思考的样子,喜欢他们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畅想。我总觉得他们需要这样的抽象与想象,需要感悟那些汉字精灵的睿智,需要在这样漫无边际的遐想中与远古的智慧碰撞、汇通,继而开创自己美好的未来。

有一次,我给他们讲“学”:“子”是学生,“冖”是房子,“爻”是知识,上面那双大手是老师。有孩子问:“为什么老师的手在教室外面呢?”我没想过这个问题,一下子语塞。后来有孩子说那是天神的双手,说神话故事里人都是和神仙学本事的,包括孙悟空,师父是菩提老祖,所以才有了后来的上天入地、神通广大。这个说法倒是有趣,是否有神仙姑且不说,伏羲画卦、仓颉造字,确是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而来,而且“神”字的金文,中间是表示贯通天地的竖,两侧就是和“学”字一模一样的倒垂的大手。

孩子们的眼睛里,是干净得没有渣滓的世界,这种纯净,能清洗心霾。好多汉字,是他们启发了我的思考,甚至有些字,是他们教会我该如何认知。

汉字是一扇门,门外是知识,门里是智慧。汉字是一眼泉,汩汩而出的是清澈,濯净澄明的是心田。这十年,感恩那些陪我一起长大的孩子们,感恩那些精灵般的汉字,他们让我不泥陷于知识的海洋,让我窥见传统文化背后的精微与深邃,他们让我在红尘侵染中找回自己,让我在心底种下一抹柔软与清明。

这些年,我于汉字,如入山寻宝,每有所获,且生命越经历,所得越丰厚。那些汉字精灵,常常在我认知的一步之遥等着我,可当我迈进,伸手去触摸时,又倏地闪到更远处。我曲曲折折地追着它们走,穿越经典,穿越亘古,隐约遇见了光。有时我会想,或者它们不是与我捉迷藏,只是想带我去往它们生出的地方。那里,一定很美好。

写这套书,写这些文章,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若是孩子们能随我同去,该有多好。田舍之戊戌夏至于潮白河随寓长成一棵开花的树时候,养过花儿,种过树。小花儿是在一个陶盆里养的。春天,挖些湿润且带着清香的土铺在盆子底下,撒几粒种子,埋好,按实,浇些水,放在阳光能照到的地方等待。那时心急,每次放学回来都要去看,盼着它能快点儿发芽、长大……

种树是在我们家院子里。严格说也算不上“种”,忘了啥时候吃的桃子,核儿被随手扔到院子里,那个春天,竟然长出一棵小树。很喜欢这株新的生命,常常会去看它,觉得它渴了,就会去浇水。那个春天很快乐,眼看着它长大,长得比我还高。后来,它慢慢长成一棵大树,会开出粉红的花儿,会结出甜甜的桃子……

怀念那些日子,很简单、很干净。那些花草树木是我的朋友,陪着我成长。后来的好多年,忙着学习,再没心思关注它们,直到接触那些古老的汉字,才又想起曾经的童真与纯粹。很多好玩儿的字都和花草树木有关,我们的祖先也把它们视作朋友,赋予和我们一样的感情与生命,比如生命的“生”,就是草木在地面上生机勃勃的形态。

一年有四季,最能体现四季变换的就是草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年复一年的生发凋零,是世间花草树木的故事。在这样的故事里,或许我们可以看见自己:春天的时候,我们从大地母亲的怀抱里跳脱出来,遇见阳光,触摸空气,开始感知这个世界;夏天的时候,我们已经长大了,有了坚挺的枝干,生出繁茂的叶,甚至还开出艳丽的花儿 ;秋天的时候,我们成熟了,枝叶慢慢老去,但根扎得越来越深,身形越来越坚实,最重要的,我们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冬天的时候,我们散尽了繁华,将所有的神采收归于土地,休养生息,静待春来,静待再一次的萌发绽放……

最喜欢春天,喜欢小草慢悠悠生长起来的欣然,喜欢柳芽舒展出的嫩绿,喜欢天地间鼓荡着的希望。四季的名称里,最美好的也是“春”字,很像一幅画:上下是“屮”,小草的形状,中间的“日”是朝阳,右边是“屯”,表示草木刚刚钻出地面。“屯”字很有意思,横线表示土地,土地上面弯曲抱合的部分,应该是刚刚生发的胚芽。这时候的生命是脆弱的,如同我们三五岁的样子,刚刚离开母亲的怀抱,在学着自己走路,学着自己认知这个世界,所以这个字最初有艰难的含义。“春”字的读音应该和这个字有关,或者可以说“屯”最能代表春天。春光明媚的早晨,太阳从草丛里冉冉升起,有一株植物,刚刚冒出土地,虽然艰难,却是满含着生命的力量与期望,这就是古人心目中的春天。

和“屯”很相近的是“才”,《说文解字》说“才”的含义是“艸木之初”,也就是花草树木最初的样子,后来慢慢衍生出“刚刚”“刚才”的意思。春风拂过大地,草木缓缓探出头来,汲取着泥土中的养分,沐浴着酥暖的阳光,然后伸展开枝叶,成长为最鲜活的生命——这很像是篆书的“之”字。《说文解字》对“之”的解读是:“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意思是草木过了发芽的阶段,枝茎日益茁壮,像是去往成熟的样子。如此,再看这个“之”字,能感受到美好的向往,能回忆起我们青少年时憧憬未来的模样。所以古人后来在“之”字下面加了“心”,表示“心之所向”,也就是内心追求的目标与方向。草木都是朝着太阳生长的,人的志向也应该是阳光、积极、健康、高远的,用草木的成长来比喻我们的理想真是再形象不过了。

到了夏天,我们渐渐长大了,生了根,可以独立地学习、生活和面对世界了,这很像是“之”长成了“木”。再后来,会开出绚丽的花。“花”最早的字形很具象,很分明地标志着花萼、花瓣、花蕊的形状,尤其是片片下垂的花瓣,很生动、很灿烂。《诗经》里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句子,就是描述桃花妖娆绽放的样子,其中的“华”就是“花”的本字。

古人很重视“华”,因为它有着文明与美好的象征。中国古称“华夏”,据说“夏”表示礼仪之大,“华”表示服饰纹章之美。服饰纹章展示了我们祖先的智慧与文明,用绽放的美丽花朵来比拟我们的国家,也算是一种诗情。

花开之后,便是结果,“果”字的甲骨文是硕果累累的样子。果实成熟是在秋天,但果的孕育和出现却是在春夏。还有一个字,介于“花”和“果”之间,下面是根茎、枝丫,上面是下垂的花果的形状,这个字就是现在的“朵”。果是花的意义,我们喜欢花的美,更欣赏美丽背后的质地与沉淀。春华给我们带来希望,秋实才是真实的收获。有花无果,古人称之为“华而不实”。“屯”“才”“之”“木”“花”“朵”“果”……这些字连起来,可以做成一幕动画,可以看到生命的历程。所有的生命,都要经历艰难的突破,都要慢慢地生长,在足够的积淀之后,会开出绚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成果,从而成就绚丽、真实、圆满的人生。而且,果实中的核儿还会变成种子,埋藏在土壤里,待到来年的春天再开出花儿来。

很怀念小时候那些花草树木,它们长在了我的生命里,带着我走进了汉字,走进了远古的智慧。因为它们,我的生命才生了根,才真正地美好起来。我们都生长在春的生机里,绽放着花儿一般的光艳,但这只是过程,我们是在迎接秋天,我们期待收获生命的价值与意义,那才是我们最终的向往。日渐分明的日子时候,有两个日子是我总在期盼的,一是生日,一是六一,因小为这两天可以理所当然地做自己的主人。我的生日恰好也在六月,于是那些茉莉花开的时节便成了最美的回忆。

成年后,每到六月,就又想起那些时日,童年的纯真与柔软渐渐在记忆的深远处发出光来,于是随手在本子上写字,试着记录儿时的岁月,试着捕捉那些光。几页纸,满是散碎的光阴,于是发呆,于是那些时光从纸面缓缓升腾起来,汇聚成两个字——日子。

无所事事的时候,我常会这样胡思乱想,觉得有趣。甚至会想到“日子”这个词的由来,会把这两个字想象成一个符号——圆圆的圈儿,中间的一个点里,生出光芒……这是甲骨文“日”字的形状。“子”是婴儿的象形,后来借用于表示地支的起始,古人用地支来记录日期,所以有了“日子”这个词。可在我眼里,这两个字融汇成了初升的太阳,光鲜、艳丽且充盈着稚嫩与朝气。

这很像是“旦”字要表述的景象——朝阳初升,不见全日,只是有光,然后天地在黑暗里渐渐明丽出来,古人把这个时段称为“旦”。

甲骨文的“旦”有几种写法,其中一种是上下两个方块,没有“日”字。《说文解字》中对“旦”的解读是“旦,明也”,这里的“明”是天亮的意思。如果从这个含义再看那些方块,它要表达的或许是天和地:清晨,阳光乍现,一抹晨曦划开了混沌的夜,天和地登时分明起来……后来用“日”字替代上面的方块儿,应该也是为了强调日出而天地分的情境。表示大地的方块儿到金文时演化成一个黑点儿,到篆体时才简化成一条横线。这样看来,“旦”字本初不仅仅是描绘太阳从地平线升起的景象,更是赋予了光明和昼夜之分的内涵。

和“旦”相对的字是“夕”。“夕”字的甲骨文是一弯月亮的形状,只是少了“月”字中间的点。甲骨文的“日”和“月”,中间都有一个点儿,表示发光,不发光的月亮即是“夕”——傍晚时候,太阳尚未落山,月儿已经升起,但并不明亮,由此来表示白天即将转入黑夜。古人造“夕”字,估计是为了表达这个意思。由夜入昼,由昼入夜,简简单单的“旦”“夕”两个符号,把事物表述得如此清晰。

还有一个字,把太阳和月亮放到了一起。四周是一片草木,太阳藏于其间,右边有一角夕月——如此写意的一幅画面,是甲骨文的“朝”字。清早,草木葱茏,红日徐徐升起,残月还未落尽,人处画中,除了宁静,必能感受到一种生机勃勃的朝气。其实“朝”字在《说文解字》里的注释就是“旦”,它们表达的是一个意思,之所以在极尽简净之后还要繁杂,我能理解到的,只能是不得不抒发的美好。

日出之后,太阳慢慢浮出草丛,升到草木之上,就成了“早”。 继而,人们离开家门,迎着朝阳,手执石锄开始劳动,这是“晨”字的形状。再后来,日上三竿,天已大亮,于是有了表示明亮的“杲”。

还有我们常用的“是”字,最初也和日出日落有关——时值正午,阳光直射地面,仍在劳作的人们以手遮阳,这是最早的“是”字的形状。之后,太阳慢慢低垂,时近黄昏,于是用表示低的“氐(后来简化成了氏)”和“日”组成了“昏”。后来,太阳落下树梢,于是就有了表示昏暗的“杳”。再后来,夕阳西下,落到草丛里,成了“莫”,也就是后来的“暮”字。

日暮之后,即是傍晚。“晚”字很有意思,右边的“免”有免除、脱离的含义,太阳忙碌了一天,该是离开的时候了。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是结束劳作的意象。也有人说“晚”字中的“免”是挽留的“挽”的简写,这就更有意境了:人们见日落,觉得这一天要结束了,恋恋不舍……

和“日”有关的这些字,很有画面感,很有味道。这可能就是汉字独有的魅力。象形、指事、会意,看起来很简单的一些符号,描述的却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与意象。一直觉得古人不是为了机械地应用而造字,面对自然,他们有一种美好的情怀。汉字,是不能当工具和知识去学的,它们是一扇门,要用心去叩开。

日子,由这些真实而美好的汉字串联起来,自然变得细腻生动了。这样想着想着,顺手把这些代表时光的符号依次画在本子上,然后把自己这一天的过往记录在下面,便成了一篇有趣的日记。

日子本该是这样日渐分明的。记录过往,不仅仅是感慨时光的流逝,更是对当下的珍惜。日日是好日,时时面对阳光,人也就慢慢纯粹、温暖起来。月亮与诗情几年我给学生讲过一节课,关于月亮。我说月亮里住着一个叫前嫦娥的女子,还有伐树的吴刚、捣药的玉兔……有个孩子站起来,说我说的不对,月亮上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个的坑,我们在科学课上学过……

听了学生的话,我好半天没回过神儿来,不知道该从哪儿说起。我放弃了准备好的神话故事,开始顺着他们的思路讲科学。我们讲到了月圆月缺,讲到了月儿圆缺的周期,讲到为什么三十天被称作一个月。当我讲到阴历的初一、十五,同学们不懂什么是阴历,于是又开始讲阴阳……

古人是把天地万物归结为阴阳两种属性的。比如白天为阳,夜晚为阴,比如温暖炙热为阳,清凉寒冷为阴,比如日被称作太阳,月被称作太阴。古代是以月亮的圆缺计日的,所以我们原来用的历法被称作“太阴历”,简称阴历。那么,每月初一和最后一天,古代用哪两个字表示呢?

阴历每月初一叫“朔”,“朔”的左边是“屰”。最早的“屰”,像是一个头朝下的人的样子,表示方向相反,后来引申出回转的含义。月亮由圆到缺,再由缺到圆,周而复始,古人把由缺回归圆的起点定为每月的第一天,所以用“屰”和“月”组成“朔”字来标志一个新周期的开始。《说文解字》中对“朔”的解读是“月一日始苏也”,“苏”是苏醒、复苏的意思。在古人眼里,月亮是有生命的。

每月的最后一天被称作“晦”,这个字更有意思。最早的“晦”是由“月”和“黑”组成的,很明显是在表示月光昏暗。月儿由圆到缺,以至于最后一天看不见,所以古人用“月黑”来表示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有趣的是后来这个字的篆书变成了由“日”和“每”组成,“每”的甲骨文下面是“母”,上面像是“生”的简写。如此,“晦”字很像是在孕育新的“日子”,而月末的“黑”,便是母亲分娩前的寂静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