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拔罐特效疗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2 10:45:02

点击下载

作者:京城岐黄国医馆

出版社:中国轻工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刮痧·拔罐特效疗法

刮痧·拔罐特效疗法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刮痧·拔罐特效疗法作者:京城岐黄国医馆排版:昀赛出版社:中国轻工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07-01ISBN:9787501976485本书由北京瑞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第一章治未病保健康的养生疗法——刮痧

刮痧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一种自然疗法,其效果显著,深受大众的青睐。本章主要是对刮痧的渊源、常用工具和介质、操作方法和步骤、常用体位和部位、禁忌事项等做一个系统的概括和介绍,让读者掌握刮痧常识,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出一份力。了解刮痧中医解读“痧”

痧又称“痧气”,民间通称“发痧”,是一种热失调,当人体内水分不足或受热以后,热邪积存在人体的深部,这种高温无法有效排除,致使有毒物质淤积于体表或经络内,使得人体长期受风、寒、暑、湿、燥、火等痧病的影响,是夏秋季常见的症状。

痧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痧指的是身体上所有的疾病与不适形成一种淤结,存在于机体中,会导致机体形成的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古籍认为,狭义痧症主要是由风、湿、火三气相搏而成的,而一般来说,我们仅仅是将夏季中暑的暑痧视为痧症。

所以,凡是刮痧即谓刮暑痧,认为是专治中暑的传统保健法。这是痧证的狭义范畴。什么是刮痧疗法

刮痧疗法是在中医经络学说的指导下,循着人体的经络和穴位,应用光滑的硬物器具、金属针具、瓷勺、古钱、玉石片等,蘸上食用油、白酒、凡士林、清水等,在人体的皮肤、经络、穴位和病变部位,反复地刮、挤、揪、捏、刺等,造成皮肤表面的淤点或者紫色痧痕,把阻滞在人体内的病理产物通过皮肤排泄出来,使病变的细胞、组织及器官得到氧气的补充而活化,从而达到内病外治的一种中医治疗方法。刮痧的历史

相传在远古时期,人类发现火以后,在用火取暖时发现火烤到身体的某些部位,会很舒服。因为以前的人类都居住在原始山洞中,很容易罹患风湿等病,当他们逐渐发现当用烤热的石头按压、刺激身体时,可以治疗风湿、肿毒。这就是“刮痧”治病的雏形。

后来随着针灸经络理论的发展,民间开始流传用边缘钝滑的铜钱、瓷勺、玉器等器具,在皮肤表面相关部位反复刮动,直到皮下出现红色或紫色淤斑。在不断的实践中,这种方法被演绎成一种自然疗法——刮痧健康疗法。

较早有文字记载刮痧的,是元代医家危亦林在1337年撰写的《世医得效方》中,其中述:“沙症,所感如伤寒,头痛呕恶,浑身壮热,手足指未微厥,或腹痛闷乱、须臾能杀人。”又说:“心腹绞痛,冷汗出,胀闷欲绝,俗谓搅肠沙,今考之,此证乃名干霍乱,此亦由山岚瘴气,或因饥饱失时、阴阳暴乱而致。”刮痧发展到明代,其治病的记录更加详细和完善,多沿用了危氏的说法,但是将“沙”字变成了“痧”。

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医学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刮痧疗法也逐渐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发展成为独特的疗法。近年来,随着维护人的健康有效的绿色疗法成为医学发展的主流,刮痧疗法也受到了社会的青睐,并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临床保健治疗学科。刮痧已成为人们日常保健的一种绿色疗法。认识刮痧后的出痧与退痧现象出痧

痧是渗漏到毛细血管外的含有毒素的血液。毛细血管作为最细小的管腔,血管管壁本身就具有通透性,是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进出的通道。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微循环障碍,即经脉气血淤滞不通不仅引起疼痛性疾病,也是产生众多症状的主要原因。

当人体健康、血液循环正常时,毛细血管没有出现血液淤滞,刮痧后只有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的作用,不会出痧。在机体生病,血流循环减慢,血液淤滞时,毛细血管里淤滞的血液中代谢废物会逐渐增多,营养物质则会逐渐减少。一旦开始刮痧,刮痧板的按压力会将淤滞的血液从毛细血管壁间隙挤压到血管壁以外,形成痧。而毛细血管内的淤滞会瞬间得到缓解,血流也恢复正常。

由此可见,出痧是将含有毒素的血液从血管中分离出来,使皮肤表面出现淤痕的现象。对人体有较好的作用,不会对机体造成伤害。退痧

刮痧所出的痧象一天天逐渐浅,直至完全消散,这个过程就是退痧。人体血液、淋巴液和组织间液中有多种防御因素,能对体内异物,即非正常组织、外来组织有识别能力和排除能力。痧会很快被识别出来,并机体的防御因素吞噬和分解,分解物会随汗液、呼吸、尿液等排出体外。

痧消退的过程不是体内毒素以原有的形态被肌体再吸收,而是激活了这些具有免疫功能的细胞,提高了自身清除异物的能力,增强了肌体的免疫力。刮痧的功效调整阴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疾病的产生最根本在于阴阳失调,刮痧有明显改善和调整脏功能,使脏阴阳得到平衡的作用。例如对于肠蠕动功能亢进者,在腹部和背部等处使用刮痧手法可使亢进的功能受到抑制而恢复正常。反之,肠蠕动功能减退者,则可促进其蠕动恢复正常。行气活血

刮痧作用于肌表,可以调节经络的畅通,促进全身气血的运行,使局部疼痛得以减轻或消失。现代医学认为,刮痧可以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流。此外,刮痧的刺激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血管的舒缩功能和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局部血液供应而改善全身血液循环。加强身体局部的新陈代谢

刮痧出痧的过程是一种外在因素,是血管扩张甚至毛细血管破裂,血流外溢,导致皮肤局部形成淤血、淤斑的现象。淤血后能自行溃散,起到自身溶血的作用,形成一种新的刺激,从而加强局部的新陈代谢。疏通经络

人体的肌肉组织、筋膜等在受伤以后,可以发出疼痛信号,通过神经的反射作用,出现肌肉的收缩、紧张和痉挛,其目的是为了减少肢体活动,从而减轻疼痛,这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刮痧能通过反复的刮拭对局部肌肉产生刺激作用,使局部经络穴位血液循环加快,温度升高而产生热效反应,从而解除紧张痉挛的肌肉,起到舒筋通络,活血化淤的作用。促进排毒

刮痧可使局部组织高度充血,刺激血管神经,促进血管扩张、血流及淋巴液的代谢,使其吞噬作用及运送能力加强,加速体内废物和毒素的排除,组织细胞得到营养,从而使血液得到净化,增强全身抵抗力。调整病变脏器

生物信息指的是各脏器的固有频率及生物电等。人体各脏器都有特定的分工和生物信息,当脏器发生病变时,其相关的生物信息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整个系统乃至全身的机能平衡。

刮痧通过各种刺激和能量的传递作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产生一定的生物信息,通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受损伤的、甚至已经病变的细胞、脏并加以调整,使亢进者受到抑制而恢复正常,从而起到调整病变脏器的作用。这是刮痧治病和保健的依据之一。例如通过刮痧刺激内关穴,输入调整信息,可以调整冠状动脉的血液循环,延长左心室的射血时间,使心绞痛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激活免疫细胞,增强免疫力

痧消退的过程不是指体内毒素以原有的形态被机体再吸收,而是激活了这些具有免疫功能的细胞。

刮痧可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功效,是中老年人保健的首选。刮痧的必备器具刮痧板简介

传统的刮痧疗法所用工具有瓷勺、银元、金属板等。从刮痧板的材质来说,纯水牛角最好,玉、石次之,瓷片也可以,塑料不宜。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刮痧板和集多种功能的刮痧梳子。以天然水牛角为材质的刮痧板最常用,因为水牛角本身就是一种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定惊的作用。在古代及现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水牛角还是辟邪去灾的吉祥物,可以随身佩戴,被视为理想的强身健体之佳品。

刮痧板的形态结构包括厚缘(弧形)、薄缘(直行)和棱角。保健多用厚缘,治疗疾病多用薄缘,关节附近的穴位和需要点按的穴位多用棱角刮拭。还有两曲线状凹口,曲线状凹口部分对手指、脚趾、脊椎等呈凸曲面部位进行刮痧治疗,能尽可能多的接触皮肤,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常用的刮痧器具。常见的刮痧介质

刮痧时为了减少阻力,减轻对皮肤的损伤,增强刮痧的疗效,操作时必先给刮痧部位涂上一层刮痧介质。

刮痧活血剂又叫活血润滑剂,其实也是来自于民间,多由血竭、白芷、红花、麝香等经提炼浓缩而成,有扩张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刮痧油是指专门配制的,用于刮痧的油剂,一般由芳香药物的挥发油和植物油提炼浓缩而成,有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活血化淤、消炎镇痛等作用。

刮痧时在施术部位涂以刮痧油不但可以减轻疼痛,还可以润滑保护皮肤,预防感染,使刮痧安全有效,也可以使效果更显著。常用的刮痧介质。刮痧所需的其他材料清洁的纸张

刮痧结束后,需要用清洁的纸张擦拭刮痧部位,可以清洁皮肤也可以防止污染衣服。毛毯

刮痧大多是局部性操作,可准备一条毛毯,将不施刮痧术的部位盖上,以预防着凉。刮痧的选穴、配穴原则刮痧时的选穴原则近部取穴法

即在病变局部或者邻近部位所选取的穴位,对其局部的病症有驱除邪气,疏通气血、消淤止痛等作用。远部取穴法

即选取离身体的病变部位较远的穴位进行配伍。如咽喉肿痛取鱼际、合谷等穴,胃痛取足三里、内关等穴。随症取穴法

利用腧穴的特殊性质,针对一些疾病采用的一种选穴原则。背部取穴法

即取脊背部督脉和膀胱经上的腧穴。督脉为阳脉之海,而足太阳膀胱经背上有五脏六腑的腧穴。其可以反应出脏腑、经络的相应病变,因此对这些腧穴施以适当的刺激,则有良好的调理相关脏腑的作用。刮痧时的配穴原则本经配穴法

指选取发生病变的脏腑经脉的腧穴进行配伍。如咳嗽取肺经的中府、尺泽等。表里经配穴法

即指取表里两经的穴位进行配伍。如胃痛可以取胃经的中脘、足三里等穴,也可以结合取脾经的地机、阴陵泉等穴。上下配穴法

即选取人体上部和下部穴位相结合治疗疾病的方法。如高血压既可取用上部的肾俞穴,又可取用下部的太溪、涌泉穴。前后配穴法

即选取胸腹部的穴位和腰背部的穴位配合应用。如哮喘,前取中府、膻中等穴,后取肺俞、膏肓等穴。左右配穴法

指根据经脉循行左右交叉的原理,在配穴时实施左病取右或右病取左的取穴方法。如一侧的腰痛,可以取对侧的腰眼、肾俞、膈俞等。人体穴位图。刮痧的宜忌刮痧之宜刮痧之忌刮痧的方法常用的刮痧法循经刮痧法

按照经络的循行走向进行刮拭,用力轻柔,速度和缓,连续不断,属于保健刮痧,适用于刮拭结束时的调理或者用于放松肌肉、调整经络、消除疲劳等。穴位刮痧法

在对骨骼、关节等部位进行刮拭时,刮痧板与刮拭方向保持45°;对于特定的穴位或痛点,刮痧板与刮拭部位角度应小于30°,用力由轻至重,适宜做柔和慢速的旋转按揉。面刮法

手持刮痧板,刮拭时用刮痧板的1/2边缘接触皮肤,以45°角倾斜应用最为广泛(图①)。这种手法适合于身体比较平坦部位的经络和穴位。1 面刮法角刮法

用刮板的棱角以倾斜45°角在穴位上进行自上而下的刮拭(图②)。这种刮法多用于肩部的肩贞穴、胸部的中府穴、云门穴等。2 角刮法厉刮法

刮板的棱角与穴位呈90°角垂直,刮板始终不离开皮肤,并施以一定的压力于穴位上做短距离的前后或者左右摩擦。点按法

用刮板棱角与穴位以90°角垂直向下按压,力度由轻到重,逐渐增加,片刻后猛然抬起,使肌肉复原(图③)。这种手法可以重复做几次,适用于无骨骼的软组织和骨骼凹陷部位,比如人中穴、膝眼穴等。3 点按法摩擦法

将刮板的边、角或面与皮肤直接紧贴或隔衣、隔布进行有规律地旋转移动或直线往返移动,使皮肤产生热感为度,并向深部渗透(图④)。其左右移动力量大于垂直向下压按的力度。操作时,动作轻柔,移动均匀,可快可慢,一个部位操作完成后再进行下一个部位。多用于麻木、发凉或隐痛部位,或肩胛内侧、腰部、背部和腹部。另外,在使用其他刮法前也可使用点按法,等到皮肤有热感后再继续其他操作即可。4 摩擦法直线刮法

利用刮痧板的上下边缘在体表进行直线刮拭。一般用右手拿住刮痧板,拇指放在刮痧板的一侧,四指放在刮痧板的另一侧,与体表成45°,刮痧板薄的一面1/3或1/2与皮肤接触,利用腕力下压并向同一方向直线刮拭,要有一定长度。这种手法适用于身体较平坦的部位。补泻手法

补法

刮拭按压力度小,速度慢,刺激时间较长,有助于激发人体的正气。向心脏方向的手法为补法。适用于年老体弱、久病重病或形体瘦弱的虚证患者。

泻法

刮拭按压力度大,速度快,刺激时间较长,有助于疏泄病邪。背离心脏方向的手法为泻法。适用于年轻体壮、新病急病或形体壮实的实证患者。

平补平泻法

介于补法和泻法之间,亦称平刮法。有三种刮拭方法。

第一种为刮拭按压力度大,速度慢。

第二种为刮拭按压力度小,速度快。

第三种为刮拭按压力度中等,速度适中。

这种方法常用于正常人的保健或虚实兼见证的治疗。

补泻法的注意事项挤痧法

对因痧引起的疾患,用双手或单手大拇指与食指互相挤压皮肤,连续挤出一块块或一小排紫红痧斑为止的治疗方法,叫做挤痧疗法。拍痧法

拍痧法是指用虚掌或用刮痧板蘸取药水或酒、醋等介质后,在脚、手及酸痛的关节部位进行拍打,以皮肤发红为度。此法适用于痛痒、酸、胀麻的部位(图⑤)。5 拍痧法身体不同部位的刮痧法头部经穴

鉴于有头发覆盖,头部经穴需要用面刮法进行刮拭,不需要涂刮痧油。

太阳穴

太阳穴用刮板棱角部从前向后刮拭。

头部两侧

将刮板放在头维穴至下鬓角处,沿耳后发际处刮至风池穴。

头顶部

以百会穴开始向前刮至前头发际处(图⑥)。6 头顶部刮痧法

后头部

以百会穴为起点向后刮至后发际处。

全头部

以百会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的方式进行刮拭。面部经穴

面部经穴用面刮法,沿着肌肉的走向由内向外进行刮拭。面部刮痧以疏通经络气血为目的,不必出痧,因此手法要轻柔,切忌用重力大面积刮拭。面部刮痧不需要涂抹刮痧油,并以补刮为主(图⑦)。7 面部经穴刮痧法颈部经穴

按照从颈部正中线到颈部两侧、肩上的方向进行刮拭。刮拭两侧到肩上时,一般应尽量延长刮拭的过程,中途不要停顿。颈部到肩上的肌肉较丰富,用力可以稍重(图⑧)。8 颈部经穴刮痧法背部经穴

背部经穴用面刮法由上向下刮拭,一般是先刮后背正中线的督脉,再刮拭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的循行路线即脊椎旁开1.5寸和3寸的位置。脊柱两侧的夹脊穴可用刮痧板两角部同时向下刮拭(图⑨)。9 背部经穴刮痧法胸部经穴

胸部正中线是任脉的所在位置,从上到下刮拭天突到膻中到鸠尾穴。

刮拭胸部两侧,以身体前正中线为界,由内向外沿着肋骨走向刮拭,注意隔过乳头部位(图⑩)。10 胸部经穴刮痧法四肢经穴

用面刮法由近端向远端刮拭,如有下肢静脉曲张或者水肿者,应从肢体远端向近端刮拭。四肢刮拭应尽量长,对于关节、骨骼等突起部位应顺势减轻力度。四肢多见的急性外伤,不宜刮痧(图⑪、⑫)。11 上肢经穴刮痧法12 下肢经穴刮痧法腹部经穴

用刮板的边缘,按照由上到下、自左向右的顺序依次刮拭。如有内脏下垂者,应由下向上刮拭。脐中即神阙穴禁止涂油和刮痧(图⑬)。13 腹部经穴刮痧法其他刮痧方法挟痧法

挟痧法又称揪痧法,是指在受术者的待刮拭部位涂上刮痧介质,然后施术者五指屈曲,犹如钩状,蘸刮痧介质后夹揪住皮肤(图⑭),然后用力向外滑动再松开(图⑮),一挟一放,反复进行,并连续发出“叭叭”的声响,在同一部位可连续操作6~7次。揪痧后,被挟起的部位会出现痧痕,造成局部瘀血,从而使皮肤出现血痕。施行本法时不需要任何器具,只需用手指操作即可。14 挟揪皮肤15 放开皮肤扯痧法

在受术者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上,用大拇指与食指用力提扯受术者的皮肤,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称之为扯痧疗法。扯痧时受术者取站立、坐位或卧位,充分暴露局部皮肤。施术者用拇指腹和食指第2指节蘸冷水后,扯起一部分皮肤及皮下组织,并向一侧牵拉拧扯(图⑯),然后急速放开还原。也可用拇指、食指、中指三指的指腹夹扯皮肤(图⑰),依上述手法连续向一定的方向拧扯,重复往返数次,使扯痧部位表皮出现紫红色或暗红色的痧点为止。16 指拧扯17 三指夹扯刮痧操作的正确步骤第一步:明确病症

在进行刮痧前,首先要全面搜集病情资料,认真分析,明确临床诊断,以确定是否属于刮痧的适应症,并考虑有无禁忌情况。第二步:因人、因病确定刮痧方法

根据病人的病症和病情,确定需要刮拭的经络或者腧穴,而且还应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胖瘦、体质的强弱、病情的轻重、病变部位及所取经络腧穴的特性,适当的选用刮痧方法。第三步:确定刮痧时的体位

一般而言,刮痧体位以刮痧时施术者操作简便、准确,病人舒适为原则,并且尽量采用一种体位完成全部治疗过程的方案。对于体质较弱或者精神过度紧张的病人,应采用卧位施术。

刮痧疗法的常用体位有以下几种:俯卧位

适用于头部、颈部、背部、腰部及臀部、下肢的刮痧。侧卧位

适用于身体侧面或者上下肢的刮痧。仰卧位

适用于头面、胸腹部以及四肢的刮痧。俯伏坐位

适于后头部、颈部、背部、上肢部的刮痧。侧伏坐位

适用于头部一侧、面颊、耳前后、颈项侧部、一侧肩及上肢、胁肋部的刮痧。仰靠坐位

适于前头、颜面、颈部、胸部、腹部、上肢或者下肢内侧、前侧部的刮痧。站立及前俯站立位

适于背部、腰部、下肢后侧部的刮痧。第四步:选择合适的刮痧板

刮痧前先根据刮痧部位及病症选择一个合适的刮痧板(具体方法前文已介绍),然后检查一下刮痧板是否清洁,边缘是否有裂口。刮痧板可以用消毒液或肥皂水清洗,然后用毛巾擦干。形态各异的刮痧板。第五步:涂刮痧介质

暴露出需要刮拭的部位,将刮痧油的瓶口朝下,使其从小孔中自行缓慢滴在刮拭部位,用刮痧板自下而上涂匀即可。刮痧油不宜涂抹过多,否则会使皮肤过滑,而不利于刮拭。面部、头部一般都不能涂刮痧油。也可以使用刮痧活血剂,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疗效。涂抹刮痧油。第六步:实施刮痧术

施术者用右手拿着刮痧板,蘸取刮痧油以后,使用腕力轻轻向下顺刮或从内向外反复刮动,刮的时候沿着同一方向操作,用力要适度,力道要均匀,一般刮10~20次,以受试者能耐受为度。刮痧时应不断询问病人的感受,问病人是否能承受刮痧的力度、刮拭部位是否疼痛等。

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手法刮痧的时候,每个部位刮拭时间一般在5分钟以内,补法则每个部位刮拭时间为5~10分钟。对一些出痧较少甚至不出痧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同时,还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刮痧的时间。两次刮痧时间一般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痕完全消失为准。一般3~5次为1疗程。第七步:善后工作要做好

◎促进刮痧活血剂的吸收:用手掌在刮拭部位进行按摩,使刮痧活血剂能充分吸收,以增加疗效。

◎清洁刮痧部位:用消毒棉球或者干净的毛巾将刮拭部位的刮痧油擦干即可。

◎观察刮痧部位的颜色及形态变化:刮痧治疗后,由于病情不同,治疗局部可以出现不同颜色、不同形态的痧。皮肤下面深层部位的痧多为大小不一的包块状或者结节状。刮痧治疗半小时以后,皮肤表面的痧痕会逐渐融合,深部包块样痧慢慢消失。刮痧养生面面观刮痧的注意事项◎屋里保持整洁、安静、温暖,空气流通。◎刮痧出痧后30分钟,不能洗凉水澡。◎年老体弱、小儿以及容易紧张怕疼的病人应该用补法刮拭,手法要轻柔。操作时要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表情及全身状态,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意外情况。◎颈部、腋下、腰际等处均有淋巴散布,操作手法宜轻柔,切勿强力牵拉,以免引起淋巴液回流障碍或损伤经脉。刮痧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晕刮

晕刮,即指刮痧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晕厥现象。在刮痧过程中,病人出现头晕、心悸、面色苍白、四肢发冷甚至神昏欲倒等,均属晕刮现象。晕刮预防措施

◎对于初次接受刮痧治疗的病人,应做好说明解释工作,消除其顾虑。

◎空腹、过度疲劳、熬夜后不宜使用刮痧治疗法。

◎根据患者的体质选用适当的刮拭手法。对低血压、低血糖、体质虚弱、汗出或吐泻过多、失血过多等虚证,宜用补刮手法,手法宜和缓。

◎刮痧部位应少而精,掌握好刮痧时间,不宜超过25分钟。尤其是当夏季的时候,气温过高,患者出汗多,而刮痧时汗孔开泄,体力消耗,最易出现疲劳,因此更应严格控制刮拭时间。

◎在刮痧过程中,要不断地询问病人的感觉,及时发现晕刮的先兆。晕刮处理方法

◎病人出现晕刮后应立即停止刮拭,迅速让病人平卧,采取头低脚高的体位,并要安慰病人,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

◎稍事休息后,让病人饮用一杯温开水或糖水,并注意保暖、保温。

◎迅速用刮痧板棱角部点按人中穴,力道宜轻,避免着力点按后出现局部水肿。

◎重刮病人头部的百会穴和脚底的涌泉穴,采用泻刮的方法。

◎病人病情好转后,在精神状态允许下,继续重刮内关和足三里穴。

采取以上措施后,让病人静卧片刻后即可恢复自然状态。不出痧

慢性病会经常进行刮痧治疗,当病情平稳以后,出痧就会减少,甚至不出痧,此时可采取下列的方法:交替、变换刮拭手法和方法

如果经过多次刮痧以后,出痧明显减少或者不出痧者,为避免损伤正气,不能再用泻法,改为以重点穴位和穴区的治疗为主,可以用面刮法、点按法和按柔法相结合的刮痧治疗方法。适当延长治疗间隔时间

在治疗慢性病的时候,采用左右肢体、经络、穴位交替治疗,这样就使每条经络和治疗区域的间隔时间延长,保持病变经络、穴位的敏感性。增加补益穴位的运用

对于不出痧的病症一方面改泻法为补法,另一方面辩症增加补益的穴位,比如足三里、三阴交等。第二章求医不如求己的养生疗法——拔罐

拔罐是我国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许多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已对它不再陌生,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效果明显,在民间历代沿袭,曾经一度被老百姓当作是重要的家庭日常保健法,至今延用不衰。怎样在家安全、科学地使用拔罐,本章就将一一为您介绍。了解拔罐什么是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又叫做吸筒疗法、拔筒法,是以各种罐为器具,利用燃烧等方法所产生的热力排去罐内的空气以造成负压,使之吸着于经络、穴位、患处或体表的某些部位,使被拔部位的皮肤出现充血、淤血或者起泡等现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拔罐的历史先秦时期

拔罐疗法,在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中把它称为“角法”。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就利用牲畜的角,比如牛角、羊角等,将其磨成有孔的筒状。在刺激痈疽后,用角吸出脓血,这便是最早的拔罐疗法。在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就已经记载了以兽角治疗痔疾的方法:“牡痔居窍旁,大者如枣,小者如核者,方以小角角之,如孰(熟)二斗米顷,而张角”。其中“以小角角之”,指的就是用小兽角吸拔脓液。《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这就表明至少在公元前200年左右,我们祖先就已经开始采用拔罐疗法对病人进行救治了。晋唐时期

东晋时期的葛洪,在其所撰写的《肘后备急方》中,提到了用牛角法治疗脱肿的病案。当时此法特别盛行,经常出现因应用不当而造成的医疗事故,所以葛洪在其书中特别提到要慎重的选择适应症候:“痈疽、瘤、石痈、结筋、瘰疬、皆不可就针角。针角者,少有不及祸者也”。这些所述禁忌症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也是有道理可循的。

到了隋唐时期,拔罐器具有了突破性的改进,开始使用经过削制加工的竹罐进行治疗。竹罐取材广泛,价格低廉,而且质地轻巧,吸拔力强,不但提高了治疗效果,也有助于拔罐这一疗法的进一步推广和实施。例如,唐代的王焘在《外台秘要》中详细描述了用竹罐治疗疾病的方法:“遂依角法,以意用竹做作小角,留一节长三、四寸,孔经四、五分。若指上,可取细竹作之。才冷搭得螯处,指用大角角之,气漏不嗍,故角不厌大,大即朔急差。取五、四枚,铛内熟煮,取之角螫处,冷即换”,这就是用竹罐水煮排气法拔罐治病的记载。宋金元时期

到了宋金元时代,竹罐已经完全代替了兽角。拔罐疗法的名称也改成了“吸筒法”。而且开始出现了药罐,即将竹罐事前在配置好的药物中煮过,用的时候,再将此罐置于沸水中煮,趁热拔在穴位上,以发挥竹罐吸拔和药物外治的双重作用。而宋代苏轼和沈括编撰的《苏沈良方》中还记载了用“火筒”治疗久嗽的方法,表明宋代的拔罐疗法已经发展到治疗内科疾病的范畴。拔罐疗法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民间祛病强身的重要手段。明清时期

拔罐法在当时已经成为中医外科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明代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对药罐疗法有过详细的记载,“羌活、独活、紫苏、艾叶、鲜菖蒲、甘草、白芷各五钱,连须葱二两。预用径一寸二、三分新鲜嫩竹一段,长七寸,一头留节,用力划去外青,留内白一半,约厚一分许,靠节钻一小孔,以栅木条塞紧。将前药放入筒内,筒口用葱塞之。将筒横放锅内以物压,勿得浮起。用清水十大碗煮数滚,约内药浓熟为度候用。再用披针于疮顶上一寸内品字放开三孔,深入浅寸,约筒圈内,将药筒连汤用大磁钵盛贮患者榻前,将筒药倒出,急用筒口乘热对疮合上,以手捺紧其筒,自然吸住。约待片时,药筒已温,拔去塞孔木条,其筒自脱。”

针对竹罐吸收力差,久置干燥后容易燥裂漏气的缺点,清代出现了陶罐,并正式提出了“火罐”一词。清代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火罐,在江右及闽中皆有之,系窑户烧售。小如人大指腹大,两头微狭,使促口以受火气,凡患一切风寒,皆用此罐。”

明清时期的拔罐方法,也有了较大进步,“以小纸烧见焰,投入罐中,即将罐合于患处;或头痛,则合在太阳,脑户或颠顶;腹痛,合在脐中。罐得火气舍于肉,即牢不可脱,须待其自落……肉上起红晕,罐中有气水出。”此类拔罐法至今仍是颇为常用的投火法,而且其治疗范围也突破了历代以外科为主的治疗范围,开始应用于多种病症。现代概况

新中国成立以后,不仅中医内治法得到了大力发展,中医外治法中的拔罐疗法亦得到不断改善和提高。现代罐具种类扩展到玻璃罐、金属罐、塑料罐、橡胶罐、抽气罐,还有近年来配合现代医疗技术研制的新型罐具,比如红外线罐、磁疗罐、激光罐等。排气方法有吸吮排气法、注射排气法、火力排气法、电动抽气泵排气法等。治疗范围也从少数病症发展到能治疗100多种临床各科疾病。

拔罐疗法不仅在我国深受群众的喜爱,在国外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非洲国家至今还有不少民间医生沿用“角法”,日本的“真空净血疗法”、法国的“杯术”等都是属于我国的拔罐疗法。可见,拔罐的疗效已经得到了世人的认可。拔罐能保健治病的原理单纯拔罐法的治病原理

现代医学指出,拔罐时,罐内形成负压,使局部毛细血管充血,甚至破裂,表皮淤血出现溶血现象,随即产生一种类组胺物质随体液周流全身,刺激各个器官,增强其功能活动,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同时,拔罐时的机械刺激,可通过皮肤感受器和血管感受器的反射途径传到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兴奋与抑制过程,使之趋于平衡,加强对身体各部分的调节和管制功能,使患部皮肤相应的组织代谢旺盛,吞噬作用增强,促进机体恢复其功能,使疾病逐渐痊愈而康复。综合拔罐法的治病原理

在拔罐的同时配合药物、针灸、刺络、按摩等中医疗法进行治疗,则称为综合拔罐法。随着施治方法不同,其作用强度亦有差异。

◎火力及水煮或水蒸汽排气法拔罐,对局部皮肤有温热刺激作用,尤以大火罐或竹罐疗法显著。这种刺激具有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改变局部组织营养状态,增强血管壁通透性及白细胞吞噬能力,增强局部耐受性及机体抵抗力,从而促使疾病好转的作用。特别是拔出大水疱,渗液的再吸收过程,可以明显地增强人体免疫力,若配合药物同用,效果更加显著。

◎走罐法则同时具有与按摩疗法相似的效应,若将二者合而使用,效果更加倍。拔罐是一种历久弥新的祛病法,因其功效显著,较西医副作用小,而被人们广泛使用。拔罐养生面面观拔罐反应解析◎拔罐区若出现微细出血,可作为麻疹、风疹、猩红热、斑疹伤寒等症的依据。◎拔罐区若出现印痕黑紫,其中有出血之紫斑,且多相互重叠,则为斑疹伤寒的阳性反应。◎拔罐区若出现很多大水疱,提示有水液潴留,是水肿征兆。◎拔罐区呈现粉红色或无色斑,提示患有神经痛或高血压。◎拔罐区呈现深紫色斑,且在紫红色斑的印痕中间出现黑褐色斑纹者,提示患有肌肉风湿症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通过拔罐,这些印痕或斑纹逐渐减少,则提示病情减轻、好转或痊愈。拔罐的功效开泄腠理,扶正祛邪

当人体受到风、寒、暑、湿、燥、火等外邪的侵袭或者由于情志、饮食等不节,会引起脏的功能失调,产生各种病理产物,而这些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停留在机体内,阻滞气血,影响到脏的功能,最终导致各种病症。拔罐可以通过其吸拔作用,将毛孔打开并使皮肤充血,产生一个良性的刺激,使体内的病理产物从毛孔排出体外。这就是中医学中所说的“风寒邪气随气水出”。平衡阴阳,调和脏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