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雨农中医妇科治疗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2 18:45:17

点击下载

作者:卓雨农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卓雨农中医妇科治疗学

卓雨农中医妇科治疗学试读:

前言

自古以来,以重庆为中心所辖地区称为“巴”,以成都为中心的四川地区称为“蜀”,合称“巴蜀”或“西蜀”。隋代卢思道曾云:“西蜀称天府,由来擅沃饶。”巴蜀大地,不仅山川雄险幽秀,江河蜿蜒回绕,物产丰富独特,而且文化灿烂悠久,民风淳朴安适,贤才汇聚如云。现代文学家郭沫若曾谓:“文宗自古出西蜀。”“天府”巴蜀,不仅孕育出了大批横贯古今、闪耀历史星空的大文豪,如汉之司马相如、扬雄,宋之“三苏”等,也让“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杜甫等恋栈不舍。

更令人惊叹者,巴山蜀水,不仅群贤毕集,复名医辈出,代有传人。早在《山海经》中已有“神医”巫彭、巫咸,其后,汉之涪翁、郭玉,唐之昝殷、杜光庭,宋之唐慎微、史崧,清之唐宗海、张骥、曾懿等,举不胜举。尤其在近现代,名噪一时的中医学家,如沈绍九、郑钦安、萧龙友、蒲辅周、冉雪峰、熊寥笙、李重人、任应秋、杜自明、李斯炽、吴棹仙等,均出自川渝巴蜀。如此众多出类拔萃的中医前辈名宿,其医德、医术、医学著述、临床经验、学术思想及治学方法,都是生长、开放在巴蜀这块大地上的瑰丽奇葩,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增添了光辉篇章,是一份十分值得珍惜、借鉴和弘扬的、独具特色的宝贵民族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自古巴蜀出名医”,何也?

首先,巴蜀“君王众庶”历来重视国学。巴蜀地区历史文化厚重,广汉三星堆、成都金沙遗址等,不断有考古学新发现揭示着本地文化的悠久。西汉之文翁教化为巴蜀带来了中原的儒道文化,使巴蜀文化渐渐融入了中华文化之中。而汉之司马相如、扬雄之文风,又深深体现着巴蜀文化的独特性。巴蜀人看重国学,文风颇盛,即使在清末民国之初,传统文化横遭蹂躏时,巴蜀仍能以“国学”之名将其保留。另外,蜀人喜爱易学,宋朝理学家程颐就说“易学在蜀”,体现出易学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特征。“医易同源”,易学在巴蜀的盛行,使巴蜀中医尤易畅晓医理并发挥之。就这样,巴蜀深厚的文化底蕴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巴蜀中医营造了一块沃土,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濡养。

其次,巴蜀地区中医药资源得天独厚。四川素有“中药之库”的美称。仅药用植物就有5000余种,中药材蕴藏量、道地药材种类、重点药材数量等,均居全国第一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巴蜀中医就有了充足的“利器”,药物信手拈来,临床疗效卓著,医名自然远扬。

最后,巴蜀名山大川众多,风光旖旎,道学兴盛,道教流派颇多,“仙气”氤氲。鲁迅先生曾谓“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道学、道教与中华文化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与中医学更具“血肉联系”。于道而言,史有“十道九医”之说;于中医而言,中医“至道”中有很大部分内容直接源于道,不少名医精通道学,或身为道教中人,典型者如晋代葛洪及唐代孙思邈。巴蜀地区,道缘尤深。且不说汉成帝时,成都严君平著《老子注》和《道德真经指归》,使道家学说系统化,对道学发展影响深远。仅就道教名山而言,“蜀国多仙山”,如四川大邑县鹤鸣山为“道教祖庭”,东汉张道陵于此倡“正一盟威之道”,标志着道教的形成;青城山为道教“第五洞天”,至今前山数十座道教宫观完好保留;峨眉山为道教“第七洞天”,今仍保留有诸多道教建筑。四川这种极为浓厚的道学氛围,洵为名医成长之深厚底蕴。

自古巴蜀出名医,后人本应承继其学,发扬光大。然而,即使距今尚近的现代巴蜀名医,其学术经验的发掘整理现状堪忧。有的名医经验濒于失传;有的以前虽然发表、出版过,但如今难觅其踪;间或有一些得以整理问世,也多由名医门人弟子完成,呈散在性,难保其全面、系统、完善。如现代已故巴蜀名医中,成都李斯炽、重庆熊寥笙、达县龚益斋、大邑叶心清、内江黄济川、三台宋鹭冰等,这些医家,虽有个人专著行世,但一直缺乏一套丛书将其学验进行系统汇总与整理。

此外,现有的名医经验整理专著,多将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分册出版,较少赅于一书,全面反映名医的学术特点。而有些名医在生前喜手录医悟、医论与医方、医案,因未得出版,遂留赠门人弟子,几经辗转,终濒临失传。如20多年前去世的名医彭宪彰,虽有《叶氏医案存真疏注》一书于1984年出版,但此书仅为几万字的注解性专著,只反映了彭老在温病学方面的学术成就。而他利用业余时间,手录的大量临床验案,至今未得到全面发掘整理,近于湮没无闻,遑论出版面世。痛夫!这些乃巴蜀杏林的巨大损失!

吾从小跟名师学中医,于20世纪60年代末参加医疗卫生工作,70年代在成都中医学院毕业留校从事医、教、研工作至今。在此期间,与许多现代巴蜀名医熟识,常受其耳提面命和谆谆教诲。几十年来,深感老前辈们理用俱佳,心法独到,临床卓有良效,遗留资料内容丰富多彩,具有颇高的学术和应用价值,若不善加搜集整理,汇总出版,则有绝薪之危。有鉴于此,我们早冀系统搜集整理出版一套现代已故巴蜀名医丛书,这也是巴蜀乃至全国中医界盼望已久的大事。适逢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亦有此意愿,不谋而合,颇为相惜。此套丛书的出版幸蒙年逾九旬的巴蜀中医泰斗李克光教授垂青、担纲主审,并得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重庆市中医药管理局、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等的政策支撑,以及重庆金阳等企业的资金支持。尚得到不少名医之后或其门生弟子主动提供文献资料和相关素材之鼎力相助,更因成功申报为四川省社科课题而顺利完成了已故巴蜀现代名医存世资料的搜集、整理研究工作。对此,实感幸甚,诚拜致谢!

恰逢由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15个部委主办的“第五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在成都隆重召开及成都中医药大学60年华诞之际,双喜临门,盛事“重庆”,愿以是书为贺,昭显巴蜀中医名家近年来的成果,尤可贻飨同道,不亦快哉!

丛书付梓之际,抚稿窃思,前辈心法得传,于弘扬国医,不无小益,理当欣喜;然仍多名医无继,徒呼奈何!若是丛书克竟告慰先贤,启示后学之功,则多年伏案之苦,亦何如也!

纸牍有尽,余绪不绝,胪陈管见,谨作是叙!并拟小诗以纪之:

巴蜀医名千载扬,济羸获安久擅长;

川渝杏林高翥日,岐黄仁术更辉煌。丛书主编 马烈光2016年8月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原序

中医妇科治疗学是一门研究治疗妇女疾病的规律的科学。它的产生和发展,与祖国其他各科医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几千年来,中医学在和妇女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针对妇女的病理特点,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不少的文献资料,逐渐形成一门专门的医学。

中医学内容丰富,经验宝贵,是医学中的一大宝藏。继承和发扬祖国的医学遗产,更好地为人民的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是医药卫生工作者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院妇科教研组主任卓雨农同志和全组同志一道,鼓足干劲,根据卓氏世代治疗妇女疾病的秘传和几十年的临床经验,参考各家的妇科文献资料,以经带、崩漏、癥瘕、妊娠、产后等各种疾病为主要内容,沿用中医理论,加以综合整理,编写成这本《中医妇科治疗学》,希望能交流经验,在保护妇女健康方面有所贡献。

本书分上下两篇,共计十章,论述比较精确系统,内容丰富,对妇科疾病的病理、治法都做了探讨,选方用药也体现了简便有效的精神。这本书对于我们学习中医妇科学和临床实践,都有很大的帮助。李斯炽成都中医学院院长1961年春节内容提要

卓雨农(1906—1963),著名中医妇科专家。四川成都人,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随父学医,精研内、妇、儿各科,尤以妇科见长,善治月经不调、不孕等病。提出了“妇人疾病本冲、任二脉,责之肝、脾、肾三经,并以调气血,和脾胃,养肝肾”之观点。

本书作为《巴蜀名医遗珍系列丛书》之一,是卓老世代家传和个人一生妇科临床经验的结晶。全书论述精确系统,内容精炼实用。处方用药除选用疗效显著的古今名方外,更收录了卓老自创自制的临床经验用方150余首,其中多有匠心独运之处,临床应用亦有卓越疗效,非常珍贵。卓雨农(1906-1963)上篇 总论第一章 妇科学的定义和范围

妇科学是研究妇女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的专门学科。由于妇女的生理特点,在某些病理变化上也有它的特殊性,如经、带、癥瘕等生殖系统的疾病,以及妊娠、产后的一些特殊病变,都是妇女易患的疾病。因此,在治疗和预防方面,就有专门研究的必要。研究的范围,根据历代文献记载,大都分调经、种子、崩漏、带下、胎前、临产、产后、杂病等项目,概括起来,不外经、带、胎、产四个方面,所以,研究妇科学,应以经、带、胎、产、癥瘕等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为主要内容,使之更好地为妇女健康服务。

妇女除了同男子一样参加国家建设之外,还担负着繁衍种族的责任。有了健康的母亲,才能有强壮的子女。因此,研究妇科学是关系着国富民强的问题,意义非常重大。在旧社会里,妇女受着重重压迫,自然说不上重视身体健康。尤其是广大的劳动妇女,患了疾病却得不到治疗,以致造成痛苦和死亡。新中国成立以后,妇女不仅从重重压迫下解放出来,参加了各项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在政治上、经济上都获得了与男子平等的地位,而且党和政府还采取了许多措施来保障妇女的健康,这与旧社会妇女的处境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进一步研究妇科治疗学,普及医学知识,提高医疗效果,解除妇女的疾病威胁,保护妇女的身体健康,发挥妇女的积极性,使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就成为我们医务工作者一项庄严的任务。

数千年来,中医学在妇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很多有效的医疗方法都是从劳动人民和疾病做斗争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中医妇科学虽是一项专门学科,但不是孤立的,它与其他医学,特别是中医内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伤寒、温病、虚劳等证,均能引起妇科疾病,而月经、妊娠或产后等妇科病也可导致其他不属于妇科范围的一些病变。因此,研究妇科,不但需要具备妇科专门知识,而且应该善于运用其他各科医学知识进行参照研究,才能使辨病与辨证更好地结合起来。第二章 中医妇科学的发展概况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学的组成部分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数千年来,在我国妇女的保健事业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中医妇科学起源于何时?我们现在还缺乏可靠的资料以资稽考,本篇只能根据有了文字记载以后的发展情况,做一些概括的介绍。

我国有关妇女疾病的资料,远在公元前十一世纪的殷代甲骨文卜辞中就有记载,如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有“贞:子母其毓不死”的话,就是占卜孕妇和胎儿吉凶的卜辞。在妇科药物方面,《山海经》中就有“鴢幼鸟,食之宜子”(《中山经》)及“蓇蓉,食之使人无子”(《西山经》)的记载。虽然有些药品现在已无从查考,但从文献中看来,当时已经发现影响妇女生育的药物了。到了周朝初年,民间就注意妇科常用药物的采集,如《诗经》中的“东门之,茹藘在阪”,“中谷有蓷,暵其干矣”。茹藘就是茜草,蓷就是益母草。说明那时候的广大群众已经有许多关于妇科用药的知识。《内经》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学经典著作,它总结了秦汉以前丰富的医学经验,记载了不孕、不月、子喑、血枯、白淫、瘕聚、肠覃、石瘕等妇科病名和疾病成因,以及妊娠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阐述了女子发育和衰老的生理变化过程,并且记载了第一个中医妇科方剂——四乌贼骨一藘茹丸。《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带下是指妇女一般疾病,带下医就是治疗妇科疾病的医生。《隋志》载《素问女胎》及《黄帝养胎经》二书,专论妇女疾病,可惜书已散佚。

中医学在没有分科以前,关于妇科方面的知识都包括在内科范围内。到了汉代,妇科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根据《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记载,妇科学的专门著述,有《张仲景疗妇人方》《妇人婴儿方》《范氏疗妇人方》《徐文伯疗妇人瘕)》《疗妇人产后杂方》等,可惜原书多已散佚。在现存的文献中,专篇论述妇科的,要数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为最早。《金匮要略》除论述内科杂病外,更专列有妇人妊娠、产后、杂病等三篇,为后世治疗和研究妇科病树立了典范,并奠定了系统的理论基础。与张仲景几乎同时代的医学家华佗对妇科也有研究。《后汉书》记载他治疗双胎难产的病例,“李将军者,妻病,呼佗视脉,佗曰……是两胎,先生者去血多,故后儿不得出也……妇因欲产而不通,佗曰:死胎枯燥,势不自生。使人探之,果得死胎。……佗之绝技,皆此类也。”

从两晋至隋朝,我国的妇科理论和治疗方法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晋代王叔和在《内经》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他的临床经验,对妇女生理现象做了进一步的阐述。他认为,有的妇女的月经并非一月一行,也未发现病变。他在《脉经》中说,经水三月一行叫居经,一年一次的叫避年;并详述了经水不利的脉象和五崩症状。

南齐褚澄著有《褚氏遗书》一卷,其内容详于求嗣,创立了许多种子方药。他认为,治疗妇女病应注意病人的心理状态和客观环境,给后世一定的启发。北齐徐之才有《逐月养胎法》一卷,对胎儿逐月的发育叙述甚详,对孕妇卫生的记载亦较完备。现在看来,仍有一定价值。

隋代巢元方撰述《诸病源候论》五十卷,其中列妇人病八卷。前四卷论妇女的月经、白带、乳疾等病,后四卷论述产科病证,这对《金匮要略》的三十六病做了初步阐发,从而丰富了妇科学的内容,成为当时研究妇科的理论专著。

唐、宋两代在医学制度上进行了一些改革。唐代设立太医署,有了比较完备的医科学校;宋代设立校正医书局,对许多文献做了考证。中医学在这一时期得到蓬勃的发展,妇科学也随着得到提高。唐代孙思邈对妇婴健康很重视,他著有《备急千金要方》三十卷,把妇产科一门列为首卷,广泛而细致地研究了妇科疾病的特点,有不少精辟的见解。他强调生育是自然的生理现象,产时如发生心理恐慌,反而造成难产。这种见解是很正确的。

王焘的《外台秘要》在妇科方面更有阐发,如论子痫、横产、胎衣不下诸证,均较《备急千金要方》叙述详细。他在收集当代诸家和《金匮要略》等遗而未载的方剂时,把妇科用方也搜入进去。因此,一部分妇科方剂得以保留到现在。

公元853年至858年期间,昝殷所著的《经效产宝》成为我国现存的第一部产科专书。书分三卷,计四十一门,二百六十余方,对每类证型都首列短论,后列药方,论述精当中肯,足为后世法则。

到了宋代,根据《元丰备对》所载,宋太医局设九科,分大方脉、风科、小方脉、眼科、疮肿兼折疡、产科、口齿兼咽喉科、针灸科、金镞兼书禁科,学生定额三百人。那时已把产科列为独立的专科。当时很多医生,如张锐、李师圣、郭稽中、杨子建、陈自明等都以妇科著名。宋代的妇科专书如雨后春笋,超越前代。其中有价值的如无名氏的《产宝诸方》、李师圣的《产论》、郭稽中的《产育保庆集》、朱端章的《产科备要》等,都是继承前人经验,结合自己心得写成的。薛仲昂撰的《坤元是保》三卷,载二百零八方,陆以湉对该书做了“不乏精要之论,易简之方”的评价。其他如齐仲甫的《女科百问》、杨子建的《十产论》,都是综合妇科临床经验而写成的。尤其是《十产论》,其中记载了转正胎位的各种方法,说明九百年前,我国产科手术便已有相当成就。此外,薛古愚的《秘传万全方》、陆子正的《胎产经验方》等,对我们研究妇科学都有很大的帮助。

以上各家著述多偏于胎产方面,而妇女的其他疾病都包括在大方脉之内。迄至公元1137年,陈自明的《妇人良方大全》问世,才概括了全科。其书共二十四卷,二百六十余论,分调经、众疾、求嗣、胎教、候胎、妊娠疾病、坐月、难产、产后、疮疡等十门,每门都有论有方,还附有很多治疗医案。清代《四库全书提要》曾给以“自明采摭诸家,提纲挈领,于妇科证治,详悉无遗”的评价。此书直到现在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宋代的一般医学书籍,如《圣惠方》《圣济总录》《本事方》《三因方》《济生方》等,都有妇科的专论。由此可见,妇科学在宋代有了很大的发展。

金元四大家李东垣、刘完素、朱丹溪、张从正等,继承了唐宋医学,对妇科都有研究。但是由于他们所处的地区各异,接触的对象不同,所以对于妇科学说就有不同的阐发和专长。他们的主要功绩就是把三痼、五伤、七害、九痛、十二症等三十六病自内科中划分出来,别立专论,提出以补气血、养脾胃为主的治法。在这四大家里,对妇科贡献较多的当推朱丹溪。《格致余论》中载有受胎、难产、正产、胎自坠等论,分析颇详,并制定了治疗难产的有效方剂大达生散。当时的妇科专书有冀致君的《产乳备要》和朱丹溪的《产宝百问》等。元代又设立了妇人杂病科和产科。中医的妇科学从此自内科中分出,成为独立的专科了。

明代万密斋的《广嗣纪要》、张景岳的《妇人规》、薛立斋的《女科撮要》等书,对妇科各证都有阐发。王肯堂的《证治准绳》采纳了明代以前的各家学说,加以整理发挥,成为一部内容丰富、论理清晰、极有价值的妇科文献。此后,武之望的《济阴纲目》亦属条理分明,易于阅读,可供研究的妇科书籍。

到了清代,将妇人杂病科和产科合并为妇人科,统称女科,一切经、带、胎、产等有关妇人的疾病都全部合并,独立成科。当时的著作中,首推《傅青主女科》,全书分带下、血崩、鬼胎、调经、种子、妊娠、小产、难产、正产、产后十大类。傅青主还著有《产后篇》一书,论述精详,把中医妇科学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医宗金鉴》总结了清代以前妇科方面的成就,列有《妇科心法要诀》专篇,简切实用,是当时的妇科教材。肖慎斋的《女科经纶》、沈尧封的《女科辑要》、周卓人的《女科辑要》也都精简扼要,各有独到之处。至于专论胎产的书籍,则有亟斋居士的《达生篇》、唐桐园的《大生要旨》、阎纯玺的《胎产心法》、张曜孙的《产孕集》和《叶天士女科》等。这些书篇,论述清晰、详尽,颇有参考价值。

总的说来,中医妇科学从两汉以至明清,历代都有发展。说明祖国的妇科医学,在与疾病做斗争和保障妇女健康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在由于当时封建统治阶级对妇科医学的极不重视,以及时代的局限性,所以,其发展受到阻碍,影响了进一步的提高。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中医学备受摧残,国民政府企图在全国范围内明令取缔中医,激起了中医界人士和广大群众的愤怒和抗议,国民政府才被迫收回成命。在这一时期的妇科著作,如张山雷的《沈氏女科辑要笺正》、王慎轩的《女科医学实验录》、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妇科部分,都有独到的见解。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极为重视中医学,在党的中医政策的正确指导下,中医妇科学和整个中医学一样,已经有了史无前例的新发展。对妇科的肿瘤、子宫出血、异位妊娠等疾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已获得显著成绩。党和政府特别重视和保护妇女婴儿的健康,培训了大量新法接生人员,使危害妇女和新生儿的最严重疾病产褥感染和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下降。

我们有责任对医学宝藏之一的中医妇科学加以继承发扬,总结提高,使之更好地为妇女健康、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光荣任务。第三章 气血、脏腑、经脉与妇女生理的关系

妇女的生理特点主要表现在经、带、胎、产、乳等方面。维持这些生理功能,又有赖于气血充沛,脏腑安和,经脉畅通。其中尤以肾气和冲任二脉为最重要。《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这段记载,系统地叙述了女子的生理发育过程,并说明女子生殖机能的成长和衰退决定于肾气、冲任的盛衰。可见,肾气、冲任直接关系着妇女的月经和胎产等生理功能。而肾气、冲任的盛衰又与气血、脏腑、经脉有直接关系。因此,研究妇女生理,必须以脏腑、经络、气血为核心探讨月经、胎产等正常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与脏腑、经络、气血的关系。其中尤以肾、肝、脾、胃和冲任二脉在妇女生理上具有重要作用。

人体以脏腑经络为本,以气血为用。妇女的月经、胎孕、产育、哺乳等,都是脏腑、经络、气血化生作用的表现。一、气血

月经的主要成分是血,血是产生月经的物质基础。而血的生化、运行、统摄依赖于气。血是水谷精微通过气的作用变化而成。《灵枢·决气》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可见,血要赖气来生化。血在脉中,又需要气来推动,才能运行不息,营养全身。从妇女生理特点来说,血要气的推动才能到达血海,注于胞宫,产生月经。同时,赖气的统摄,月经才能按时来潮,不致过多过少。而气又需要血的营养,才能发挥温煦脏腑的正常功能。由此可见,血是物质基础,气是动力,气血是相互为用,不可分割的。二、脏腑

气血来源于脏腑,五脏之中,心生血,肝藏血,脾统血,肺主气,肾藏精,为气血生化之源。其中肾、肝、脾、胃与妇女生理特点的关系尤为密切。

肾主藏精,肾气旺盛则精充血足,天癸至,任通冲盛,月事以时下。说明肾气是直接关系到妇女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的根本。

肝藏血,主疏泄,有储存血液、调节血量的作用。妇女月经正常与否,与肝的藏血和疏泄功能有关。肝气条达,经脉畅通,则月经胎产正常。

脾主运化,输送精微上注于心肺而化为血,为血液生化之源。脾又统血,在产生月经的机制上,起着生化统摄的重要作用。

胃与脾有密切联系,胃主受纳,脾司运化,共同担负消化吸收的任务,均为气血生化的源泉。《素问·玉机真脏论》说:“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胃的经脉下行,与冲脉交会于“气冲”穴,故有“冲脉隶于阳明”,“谷气盛则血海满”的说法。胃的经脉沿乳中线下行,故乳房属胃。胃气的强弱与乳汁多少亦有关联。三、经络

人体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别络、经筋等。与妇女生理密切相关的,是冲、任、督、带四脉,其中冲任二脉尤为重要。

冲任督带四脉,是奇经八脉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十二经脉联系密切,直接关系着生殖机能的正常与否。因此,对妇女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的分析探讨,四脉是重要的一环。

冲脉,为总领诸经气血之要冲,通受十二经的气血,故有“五脏六腑之海”“血海”等名称。冲脉起于胞中,沿会阴上行与任脉会于咽喉,络于唇口。冲脉与全身经脉有广泛的联系,故称为太冲脉。女子发育成熟后,脏腑气血充盛,血海满盈,下注胞宫成为月经。冲脉有了病变,表现为气从少腹上冲、腹中胀急疼痛、疝瘕遗尿、女子不孕等。

任脉,有妊养之义,因三阴经均会于任脉的曲骨、中冲、关元穴,精血津液都属任脉总司,故称“任脉任一身之阴”“任为阴脉之海”“任为妇人生养之本”。其经脉亦起于胞中,出会阴,循行于胸腹正中线,上至面部,与胃脉交于承泣穴。因任脉主一身之阴,又与胞宫相联属,故任脉之气通,能促成月经和胎孕。王冰说“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脉相资,故能有子”,更具体提出了冲任二脉的生理功能。任脉有了病变,则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冲任二脉通盛,固然是产生月经的主要条件,但要保持月经正常,又与督带二脉相关。

督脉有总督的含义,手足三阳经皆会于督脉的大椎穴,故有督脉总督诸阳的说法。督脉为阳脉之海,与任冲同出于会阴。督脉行身之后,主一身之阳,任脉行身之前,主一身之阴,两脉至唇口会于龈交穴。任督二脉循环往复,维持阴阳平衡,使气血通畅,从而保证月经正常来潮。督脉有了病变,主要表现为脊柱强直、角弓反张等。

带脉围腰一周,起于季肋,止于季肋,约束全身经脉。冲任督三脉均有经脉与之相通,受它约束。张子和说:“督冲任三脉同源而异行,皆属于带脉,带犹束带。”带脉为病,表现为腹部胀满、腰溶溶如坐水中、带下等病。

综如上述,可以看出,气血、脏腑和经络的生理功能与妇女经、带、胎、产、乳有着密切的关系。气血是经孕产乳的物质基础,脏腑是气血生化之源,经络是气血通行的道路。脏腑安和,气血旺盛,经脉畅通,则经孕产乳自然正常;反之,如果某种病因导致气血不调,脏腑功能失常,冲任二脉损伤,势必影响妇女正常生理而产生妇科疾病。因此,研究妇科学,必须了解脏腑、气血、冲任在妇女月经、胎产方面的重要作用,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病变中审证求因,辨证论治。第四章 妇科疾病的治疗原则

妇科疾病的治疗原则和中医学的其他各科一样,从整体出发,根据辨证论治的精神,着重调整和恢复全身机能。因此,必须运用四诊八纲,仔细诊察形、气、色、脉,结合气候、季节、地区、饮食、起居、性情、旧病等,追寻起病原因,分清寒热虚实、气血痰郁,然后确定治疗方法。妇女由于其生理特点的关系,感情容易激动,往往引起气血不调、脾胃失和、肝肾亏虚、冲任损伤等现象,进而导致经、带胎、产等疾病。所以,在临床上,除辨证施治外,还须注意以下治疗方法:一、调气血

妇女以血为本。汪石山说:“妇人属阴,以血为本,但人肖天地,阴常不足,妇人加有哺乳、月经之耗,是以妇人血病者多。”但气为血帅,朱丹溪说:“血为气之配,气热则热,气寒则寒,气升则升,气降则降,气凝则凝,气滞则滞,气清则清,气浊则浊。”指出血的运行有赖于气的主持和推动。唐容川说“运血者气也,守气者血也,气病则血不能独行,血病则气不能独化”,就是血和气互相依存,不可分离的很好说明。妇科病虽然以伤血为主,但血病必连及气。也有一些疾病是气病连及血的,如气滞引起的痛经、经少、经闭等。因此,治疗妇科疾病,首先着重调气血,气血调匀,则诸脏安和,经脉通畅,胎产经带等疾病就可痊愈。即使需用清凉、攻下诸法,也应注意不要伤及气血,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二、和脾胃

脾胃是后天之本,生化之源。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脾主运化水谷,敷布精液。水谷入胃,通过腐熟运化,才能上奉于心而生血。《素问·经脉别论》说:“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灵枢·决气》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都明确指出脾胃的重大作用。《素问·阴阳别论》说:“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说明由于情志不舒,影响脾胃,不能受纳、腐熟、运化、敷布,受气取汁,变化而赤,于是心无所生,肝无所藏,冲任无血以荣,就必然发经、带、胎、产等疾病。所以,薛立斋说:“血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五脏,洒陈六腑,在男子则化为精,在妇人则上为乳汁,下为月水,故虽心主血,肝藏血,亦皆统摄于脾,补脾和胃,血自生矣。”这就把脾胃在妇科上的重要性说得很透彻了。和脾胃正是为了调气血,可见和脾胃是治疗妇科病的重要一环。尤其是老年妇女,经断以后,肾气衰弱,气血俱虚,全赖水谷滋养,此时补脾胃以资化源,就更为重要。三、养肝肾

肝为藏血之脏,性喜条达。如情志愉悦舒畅,肝气冲和,则血脉流通,经血正常。反之,木郁不达,化而成火,发而为怒,则血横溢,甚或内灼津液,成为血枯。肾藏精而系胞,通诸经之血,为冲任之本。肾为肝之母,主闭藏;肝为肾之子,主疏泄。两者一开一阖,同处下焦,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因此,在临床上,往往肝肾并称。《傅青主女科》说:“夫经水出诸肾,而肝为肾之子,肝郁则肾亦郁矣,肾郁而气必不宣,前后之或断或续,正肾之或通或闭耳。”说明了肝肾相互为用的道理。而肝肾经脉所过之处,又与冲任有密切关系。冲脉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挟脐上行;肝经之脉,起于足大趾之端,上循足趾上廉,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上行至颠顶与冲任之脉并行。所以,古人有“八脉隶于肝肾”的说法。妇科疾病多为冲任损伤,冲任损伤将影响肝肾,肝肾有了病变,亦可影响冲任。临床常见的妇科病,如经闭、崩漏、带下、滑胎等,既由于冲任损伤,又和肝肾失养有关。因此,在治疗时,常常从肝肾入手,治肝肾即是治冲任。肝肾得养,则冲任的功能自然恢复。故养肝肾也是治疗妇科疾病的原则之一。下篇 各论第五章 月经疾病

根据女子生理发育和衰老的规律,到了十四岁左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经就按时来潮,一直到四十九岁左右,冲任虚衰,天癸枯竭,月经就不再来潮。这说明妇女在一定的年龄内,除生理上的特殊情况(妊娠和哺乳期)外,都有月经。正常的月经,每月一次,经常不变,所以称为“月经”。月经周期是一定的,一般为28天(有的稍有出入),如在22天以后,34天以内按期来潮,经常如此,并无其他的特殊感觉,亦属正常月经,如果超出这个范围,或有特殊不适,那就是异常了。异常的月经,有生理特殊和病理变化两种。如古书中载有月经两月一行的叫“并月”,三月一行的称“居经”,一年一行的为“避年”,还有终身不来月经而能受孕的叫“暗经”,受孕后仍按月行经的叫“激经”,这些都属于生理上的特殊现象,不是月经疾病;如果经期超前退后,过多过少,或时先时后,乍多乍少,以及经行腹痛,经闭不行,崩中漏下等,均属于病理变化的月经异常,也就是月经疾病。

导致月经病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三种,即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内因就是七情内伤,致使月经不调。《女科撮要》说:“故心脾平和则经候如常,苟或七情内伤,则月经不调矣。”说明精神因素可以导致月经不调。《内经》说:“脾统血,肝藏血。”恚怒伤肝,忧思伤脾,由于七情刺激,肝脾损伤,引起月经不调。

外因是指六淫侵袭。陈自明的《校注妇人良方》说:“妇人月水不调,乃风邪乘虚客于胞中,而伤冲任之脉。”《女科经纶》引王子亨曰:“若寒温乖适,经脉则虚,如有风冷,虚则乘之,邪搏于血,或寒或温,寒则血结,温则血消,故月水乍多乍少,为不调也。”可见,起居不慎,寒温失宜,亦可导致月经疾病。

不内外因是指饮食不节,劳倦过度,以及房室不慎等。沈金鳌《妇科玉尺》说:“亦有因饮食停滞,致伤脾胃者。”张景岳《妇人规》说:“又或为欲不谨,强弱相凌,以致冲任不守者,亦复不少。”这些不内外因也能引起月经疾病。

总的说来,无论哪种原因所引起的月经疾病,临床都应详细辨证,才能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月经疾病的诊断,仍不外运用四诊八纲的辨证方法。除根据月经的期、量、色、质等特点外,还必须参合全身症状,辨别寒热虚实。从经期来说,月经先期,多属热属实,后期多属寒属虚,先后无定期多为肝气郁结,但也不是绝对的,临床时仍需详细辨别。在色量方面,一般以量多而质浓的属实,色淡量多属气血俱虚,色黑质薄或如黑豆汁的属虚寒,色紫赤、鲜红或紫黑的属热,色淡红而量少的属血虚,色淡质黏的属痰湿,凝结成块的属气滞或血瘀,如瘀块色黯黑兼见寒证的属寒凝,瘀块明显而紫黑兼见热证的属热结。这里仅举其大概,详细的诊断将在各病中讨论。

处理月经疾病,首先着重预防。平时应注意饮食起居,做到节饮食,适寒温,调节喜怨忧思,避免情绪影响,特别是在月经期中更要注意调护。陈自明《校注妇人良方》说:“若遇经行,最宜谨慎,否则与产后证相类。若被惊恐劳役,则血气错乱,经脉不行,多致痨瘵等疾;若逆于头面肢体之间,则重痛不宁;若怒气伤肝,则头晕胁痛呕血,而瘰疬疮疡;若经血内渗,则窍穴淋沥无已。”指出忽视经期卫生所产生的后果。这种以预防为主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取法的。如不慎而发生了月经疾病,又当详审病情,分清寒、热、虚、实,从而辨证施治。第一节 月经不调

正常的月经周期为28天左右,也就是一月一次。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周期及月经量、色、质等发生异常的现象。表现在临床症状上,有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和倒经等类型。一般中医书籍多以先期为热,后期为寒,过多为有余,过少为不足。其实先期亦有属寒的,后期也有属热的,过多也有属虚的,过少也有属实的。必须结合全身症状,以及月经的色、质、量等仔细分辨,切忌偏执一见,贻误病机。正如程钟龄《医学心悟》说:“假如脏腑空虚,经水淋沥不断,频频数见,岂可便断为热;又如内热血枯,经脉迟滞不来,岂可便断为寒。必须察其兼症,如果脉数内热,唇焦口燥,畏热喜凉,斯为有热;如果脉迟腹冷,唇淡口和,喜热畏寒,斯为有寒。……再问其经来血多色鲜者,血有余也,血少色淡者,血不足也。”这简要地说明了不能单凭经期的先后、血量的多少分别寒热虚实,还必须结合全身症状,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治疗月经不调,应以调经为主,施治的方法,则因证而异。肖慎斋《女科经纶》说:“妇人有先病而后致经不调者,有因经不调而后生诸病者。如先因病而后经不调,当先治病,病去则经自调,若因经不调而后生病,当先调经,经调则病自除。”这就提出了治疗月经不调的原则。一、月经先期【概述】

正常的月经,大约三旬一至,和农历一个月的时间差不多。不到期而月经来潮(不满22天即来,并伴有其他不适的症状),就称为月经先期,又称为经水先期、经早。但也有偶然先期而来,并无其他伴发症状,则不应当作月经先期处理。张景岳在《妇人规》中说:“所谓经早者,当以每月大概论……勿以素多不调,而偶见先期者为早。”这确属经验之谈。

月经先期的原因,归纳起来,有属于血热,有属于气虚,有属于气滞肝郁,有属于瘀血。《女科经纶》引王子亨语说:“阳太过则先期而至。”朱丹溪《丹溪心法·妇人门》也认为“经水不及期而来者,血热也”,这是属于血热的月经先期。《傅青主女科》说:“先期而来多者,火热而水有余也,先期而来少者,火热而水不足也。”这是从月经先期的经量多少来分实热虚热的。张景岳《妇人规》说:“若脉证无火而经早不及期者,乃心脾气虚不能固摄而然。”是指因气虚不能摄血,以致月经不及期而早下。薛立斋《女科撮要》说:“……若先期而至者,有因脾经血燥,有因脾经郁滞,有因肝经怒火。”是指由于肝脾郁滞而引起的月经先期。此外,亦有气滞血瘀而月经先期者。在临床上,必须详辨寒热虚实,分别论治。【辨证论治】

月经先期的病因不同,所表现的症状也就各异,临床上必须根据四诊八纲辨证论治。《妇人规》说:“所谓经早者,当以每月大概论;所谓血热者,当以通身藏象论。勿以素多不调而偶见先期者为早,勿以脉证无火而单以经早者为热。”这些记载,确实属于月经先期的辨证要点。要达到治疗目的,首先要诊断正确,才能施治无误。因此,辨清疾病的属性是治疗上的关键问题。同时还必须注意兼证,细心观察,辨清主次,权衡轻重,进行恰当的处理。这就是辨证论治的特点。《妇人规》说:“……然先期而至,虽曰有火,若虚而挟火,则所重在虚,当以养营安血为主。矧亦有无火而先期者,则或补中气,或固命门,皆不宜过用寒凉也。”指出月经超前虽然属热,如系虚而夹热,则治疗的重点就应放在补虚方面;如果症状没有热证的表现,就应用补气摄血的方法。只要有虚象存在,无论有热无热,均不宜过用寒凉药物。这是治疗月经先期的重要原则。因此,临证时应结合病人的全身症状,找出致病的根本原因,然后立法遣方。属于血热的,宜清热凉血,兼见虚象的,宜养阴清热;属于气滞的,宜理气宣络;兼肝郁的,宜舒肝解郁;属于血瘀的,宜行血逐瘀;属于气虚的,宜补气益血;如虚而兼寒,宜温经补虚。此外,还需辨别是否夹痰夹湿,以及感受风寒等,分清标本缓急,随证施治。

临床常见的月经先期,有血热、气虚、气滞、血瘀等四种类型。

1.血热型

症状:月经先期量多,经色紫,时夹血块;面红,口渴喜凉饮;舌质红或绛,唇赤,苔黄燥,甚则口舌糜烂,脉弦数。

治法:清热凉血。

方药:加减清经汤(自制方)。

丹参9g 地骨皮15g 白芍9g 生地黄9g 黄柏6g 知母9g玄参9g

服法:水煎,温服。

兼证:(1)如经量过多色紫,宜清热止血,清热固经汤(自制方)主之。

生地黄15g 白芍9g 黄柏6g 知母6g 黄连3g 阿胶(化冲)9g 艾叶6g 甘草3g 益母草12g 丹参9g

水煎,温服。(2)血热而虚:经色红量少无凝块,潮热,头晕,心烦,舌淡红,苔薄黄少津,脉细数。宜滋阴清热,两地汤(《傅青主女科》)主之。

大生地30g 玄参30g 白芍15g 地骨皮9g 阿胶9g(化后冲服)麦冬15g

水煎,温服。

2.气虚型

症状:月经超前,色初淡后红,量不太多,时或凝块;头晕神疲气短;舌淡,苔白润,脉虚缓。

治法:补气健脾,养血调经。

方药:加味四君子汤(自制方)。

党参15g 白术9g 茯苓9g 甘草6g 秦归6g 酒芍6g

服法:水煎,空腹,温服。

加减法:经量过多者,加黄芪15g,乌贼骨24g。

兼证:(1)如兼见心悸气短,有下坠感,经量多,色红,质清稀者,又宜补脾扶气,宁心安神,用归脾汤(《济生方》)。

党参15g 白术9g 茯苓9g 秦归6g 黄芪15g 酸枣仁12g远志6g 桂圆肉12g 炙甘草6g 木香6g

腹痛者,加小茴香3g;心悸甚者,加柏子仁9g,五味子9g。(2)气虚兼寒:经色暗红,甚或色黑质薄;腹痛觉冷喜按,得热则减。宜补气温经。加味八珍汤(张兰田方,河北省卫生工作者协会主编《妇科病中医治疗法》)主之。

秦归9g 川芎6g 白芍9g 熟地黄9g 党参9g 陈皮6g 香附12g 白术9g 延胡索6g 小茴香4.5g 杜仲9g 肉桂1.5g 茯苓9g 炙甘草3g水煎,温服。(3)气虚偏热:经色红而量多;时有潮热,头晕心悸;苔黄微干,舌红,脉细数无力。宜扶气清热,用养阴益气汤(自制方)。

泡参15g 丹参9g 地骨皮15g 白芍12g 黄柏6g 麦冬12g五味子3g

水煎服。

3.气滞型

症状:经行先期,虽行而不畅,或夹有血块;少腹胀痛,胀甚于痛,或连及胁肋,精神抑郁;苔薄白,舌质正常或略红,脉弦涩。

治法:理气和血。

方药:加减乌药汤(自制方)。

乌药9g 砂仁2.4g 延胡索6g 木香4.5g 槟榔3g 当归9g白芍9g 甘草3g

服法:水煎,温服。

加减法:不夹血块者,去延胡索;血行不畅者,加川芎6g。

气滞多有下面两种情况:(1)肝郁脾虚的经行量多色红,两胁胀痛,心烦梦多,苔白或微黄,脉弦。宜平肝补脾,行气舒郁,加减逍遥散(自制方)主之。

牡丹皮6g 山栀子6g 柴胡6g 秦归6g 白芍6g 白术9g茯神9g 香附9g 泽兰9g

水煎,微温服。

头晕发热者,去当归,加益母草9g。(2)肝郁血热的经行量少色红,潮热自汗,头晕心烦;舌红苔黄,脉弦细。宜平肝解郁,佐以清热,清肝达郁汤(《医醇賸义》)主之。

银柴胡4.5g 当归9g 赤芍9g 赤苓9g 牡丹皮6g 焦山栀9g 橘叶6g 滁菊花9g 橘白3g 薄荷叶1.5g 炙甘草6g

水煎,微温服。

汗多者,去薄荷,加泡参12g,鳖甲9g。

4.血瘀型

症状:月经先期,经色紫,质稠黏,中夹血块,腹痛拒按;舌质淡红,或略带紫色,苔黄而干,脉沉涩有力。

治法:行血逐瘀,佐以清热。

方药:桃红四物汤(张香南方,河北省卫生工作者协会主编《妇科病中医治疗法》)。

生地黄12g 归尾9g 赤芍9g 川芎6g 桃仁6g 红花6g牡丹皮9g 五灵脂9g

服法:水煎,空腹服。

兼证:血瘀偏寒,症见经色黑有块,少腹冷痛,得热稍轻;苔白润,脉沉紧。治宜温经导滞。加味牛膝逐瘀散(自制方)主之。

牛膝9g 桂心6g 赤芍6g 桃仁6g 当归6g 木香6g 川芎3g 焦艾9g

水煎,温服。二、月经后期【概述】

月经后期,又称为经迟,是指月经过期七八日,甚至延迟至十余日始来,并伴有全身不适或其他症状的一种疾病。发生月经后期,有血寒、血热、血虚、血瘀、气郁、痰阻等原因。如经行后期而量少色淡,畏寒喜热的,属于血寒。《妇人规》说:“凡血寒者,经必后期而至。血何以寒?亦惟阳气不足,则寒从中生,而生化失期,是即所谓寒也。”如色紫有块,兼见腹痛脉数苔黄,此属血热后期。《妇人规》又说:“其有阴火内烁,血本热而亦每过期者,此水亏血少,燥涩而然。”若禀赋不足,身体瘦弱,以致月经不能应期而来的,是为血虚。《丹溪心法》说:“过期而至,乃是血虚。”如经血瘀留涩滞,腹痛拒按,则属血瘀。《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说:“经来往后退,日过三旬后者,属血滞……若色紫血多,腹胀痛者,则属气实,血多瘀滞,有余之病也。”此外,也有由于气郁的,《妇科玉尺》说:“妇女经不调者,或由诸般气滞也。”《女科经纶》引方约之语:“凡妇人病……多是气血郁结,故治以开郁行气为主。”还有由于痰涎阻滞,致经水推后的,《万氏女科》说:“……挟痰者,痰涎壅滞,血海之波不流,故有过期而经始行,或数月而经一行。”

从以上这些论述看来,月经后期的原因仍不外寒热虚实,只要临床时具体分析病情,注意兼证,就可做出正确的诊断。【辨证论治】

月经后期,既有寒热虚实的不同属性,自然就会出现不同的症状。临床上,应根据经量、经色及全身症状,结合舌色和脉象,仔细分辨,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妇人规》说:“凡阳气不足,血寒经迟者,色多不鲜,或色见沉黑,或涩滞而少;其脉或微或细,或沉迟弦涩;其脏气形气,必恶寒喜暖,凡此者皆无火之证。”这些记载说明,不能认为后期即为寒证,色紫黑即是有热,必须结合全身情况进行分析。这是辨证极需注意的问题。

1.血寒型

症状:月经推后,经色黯红或淡红,量不多;面色青白或萎黄,喜热畏寒,形体倦怠,少腹冷痛,得热则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或细弱。

治法:温经散寒。

方药:温经汤(《和剂局方》)。

党参15g 牛膝6g 当归9g 川芎6g 桂枝6g 牡丹皮6g甘草6g 芍药9g 莪术6g

服法:水煎,温服。

加减法:经量多者,去牛膝、莪术,加焦艾9g。

兼证:(1)兼气虚:经色淡,量多,质薄;腰腹或有胀痛,精神不振,大便溏薄,脉迟而虚。宜益气温经,佐以养血,加味十全大补汤(自制方)主之。

党参15g 黄芪15g 肉桂3g 白术9g 茯神9g 秦归6g 川芎3g 白芍9g 熟地黄(砂仁炒)12g 阿胶9g(化冲) 蕲艾6g炙甘草6g

水煎,温服。

经量过多者,去川芎,加乌贼骨15g。(2)兼气滞:经色晦暗,量不太多,少腹痛,腰胀,微恶寒,苔白脉迟。宜温寒行滞,调气活血。加减苍莎饮(自制方)主之。

茅苍术6g 云苓9g 香附9g 台乌6g 炮姜3g 红泽兰12g秦归6g 川芎6g 血木通6g

水煎,温服。

2.血虚型

症状:经行后期,色淡量少;身体瘦弱,面色苍白带黄,皮肤干枯,头晕,时有痛感,耳鸣眼花,心悸不眠,腰酸腿软,四肢清冷,大便燥结;舌淡无苔,脉象虚细。

治法:补血为主,佐以益气。

方药:归地滋血汤(自制方)。

秦归12g 熟地黄9g 鹿角霜9g 党参12g 桑寄生12g 白术9g 枸杞9g 山萸肉9g 香附9g

服法:水煎,空腹服。

加减法:量少色红,时感烦躁者,去鹿角霜、枸杞、山萸肉,加丹参12g,泽兰9g。

兼证:兼气虚,经行量少,精神萎靡,面色淡黄不润;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弱。宜补气益血。八珍汤(《证治准绳》)主之。

党参12g 白术12g 茯神12g 秦归6g 熟地黄12g 白芍6g 川芎3g 甘草3g

服法:水煎,空腹,温服。

3.血热型

症状:经行后期,量少色紫黑有块;少腹胀痛,口渴喜饮,心中烦热;苔黄舌绛,脉数。

治法:凉血清热,佐以滋阴。

方药:滋阴活血汤(自制方)。

当归6g 白芍9g 熟地黄9g 天冬9g 麦冬9g 天花粉9g红花3g 桃仁3g 山栀子9g

服法:水煎,温服。

加减法:热甚口燥渴者,去当归、熟地黄,加生地黄9g。

兼证:血热兼阴虚,经量少,色紫红;腹不胀痛,时作潮热,口干燥,手足心发热;苔薄黄少津,舌质红,脉虚数。宜养阴清热,加减一阴煎(自制方)主之。

生地黄12g 芍药9g 熟地黄9g 知母9g 地骨皮9g 麦冬9g 炙甘草1.5g

水煎,空腹服。潮热甚者,去熟地黄,加重生地黄为24g,加青蒿6g,鳖甲12g。

4.血瘀型

症状:月经推后,色乌黑有块;腹胀痛拒按,块下痛稍减,腰胀腿酸,舌质紫黯,苔白润,脉沉实。

治法:行血散瘀,佐以理气。

方药:过期饮(《证治准绳》)。

当归6g 白芍6g 香附6g 熟地黄6g 川芎3g 红花2.1g桃仁泥2.1g 莪术6g 木通6g 肉桂2.4g 甘草3g

服法:水煎,食前,温服。

加减法:腹痛剧烈,经行不利者,倍用红花、桃仁、莪术。

兼证:兼气滞,量少色黑有凝块,经期延长;面色不润;苔薄白,脉沉紧或弦涩。宜行气逐瘀,加减牛膝汤(自制方)主之。

土牛膝9g 归尾9g 酒丹参9g 桃仁9g 香附9g 台乌6g延胡索9g檀香9g

服法:水煎,温服。

5.气郁型

症状:月经推后,行而不畅,量少,色较正常;经前少腹胀痛,胀甚于痛或连及胸胁,时痛时止;胸脘满闷,时欲嗳气,精神抑郁;舌淡苔白,脉弦涩,或滑而无力。

治法:理气舒郁,佐以活血。

方药:九味香附丸(《济阴纲目》)。

川芎8g 酒芍8g 生地黄8g 陈皮4.5g(去白) 小茴香3g(炒) 白术15g 黄芩9g 当归6g 香附9g

服法:共研细末,醋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9g,食前以酒或白开水服下。

兼证:如气郁兼寒,经量正常,色黑,间有血块;腰腹微有胀痛;苔薄白而润,脉沉迟或沉弦。宜散寒调气,佐以活血,加味佛手散(自制方)主之。

当归9g 川芎6g 党参12g 香附12g 台乌6g 吴茱萸6g桑寄生12g 延胡索6g

水煎,温服。

6.痰湿阻滞型

症状:月经错后,色淡而黏稠;白带甚多;身体肥胖,胸闷脘胀,痰多,胃纳减少;舌淡苔白腻,脉象弦滑。

治法:除湿导痰,佐以行血。

方药:加味二陈汤(《沈氏尊生书》)。

当归9g 川芎6g 茯苓9g 半夏9g 陈皮9g 甘草3g

服法:水煎,温服。

兼证:(1)兼脾虚:心悸气短,大便溏薄;月经前白带甚多,精神疲倦,面色白;舌质淡,苔薄白,脉虚滑。宜补气祛痰,六君子汤(《和剂局方》)主之。

党参15g 茯神12g 白术9g 法半夏9g 陈皮6g 炙甘草3g

水煎,温服。

量少色淡者,加香附9g,当归19g,延胡索9g;脘腹作痛,饮食减少者,加木香9g,砂仁4.5g。(2)兼血虚:经色淡而量少;面色苍白或淡黄,头晕心悸;舌质淡红,脉细滑。宜养血祛痰,导痰调经汤(自制方)主之。

秦归9g 丹参9g 橘红4.5g 建菖蒲3g 竹茹9g 泽兰12g

水煎,温服。三、月经先后无定期【概述】

月经先后无定期,是指月经不按周期来潮,或先或后,或断或续,没有一定时间。这种症状,古人称为经乱、月经愆期。发生本病的原因很多,有血虚、脾虚、肝郁、肾虚、血瘀、心肾不调等。《妇人规》说“凡女人血虚者,或迟或早,经多不调。”《女科诊治秘方》说:“经来或先或后,名曰愆期,此由脾胃虚弱,冲任伤损,气血不足。”《傅青主女科》说:“妇人有经来断续,或先或后无定期,人以为气血之虚也,谁知是肝气之郁结乎。”张景岳说:“凡欲念不遂,沉思积郁,心脾气结,致伤冲任之源,而肾气日消,轻则或早或迟,重则渐成枯闭。”此外,尚有因瘀血阻滞,血不归经,以及因心气不调,不能下交于肾,而致月经先后无定期的。总的说来,引起月经先后无定期的原因虽然很多,但虚证比较常见。因此,在临证时宜注意鉴别,勿犯“虚虚实实”之戒。【辨证论治】

导致月经愆期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不外是脾虚、肾虚、气郁、血瘀等原因。因为脾统血,如果脾气虚弱,统摄功能失常,往往导致经期错乱。而气又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再如血瘀阻滞,新血不得归经,也是导致月经超前、推后的因素。在诊断时,需依照四诊八纲详细鉴别。《妇人规》说:“当察脏气,审阴阳,详参形证脉色,辨而治之,庶无误也。”

其治法应以调气养血为主,而具体的方法又当根据病情来决定。血虚宜补血益气,脾虚宜健脾和胃,肝郁宜调肝解郁,肾虚宜滋肾培元,血瘀宜活血通瘀,心肾不调宜养心益肾。临床时,当察其偏寒偏热,夹湿夹痰等不同情况,随证加减。

1.血虚型

症状:经来先后无定期,色淡量少;经后腹部反痛,喜抚按;心虚易惊,食眠欠佳,精神疲惫,腰膝酸软,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象细弱。

治法:养营补血,益气扶脾。

方药:小营煎(《景岳全书》)。

当归6g 熟地黄9g 炒白芍9g 山药12g 枸杞9g 炙甘草6g

服法:水煎服。

加减法:梦多自汗者,加枣仁9g,茯神9g,浮小麦15g。

兼证:兼气虚,经量多,神疲气短,面无血色,苔薄舌质淡,脉虚弱。宜气血双补,八珍汤(《证治准绳》)主之。

党参12g 白术12g 茯神12g 秦归6g 熟地黄12g 白芍6g 川芎3g 甘草3g

水煎,温服。

如心烦不眠,头晕耳鸣者,加枣仁9g,山茱萸9g,阿胶珠9g。

2.脾虚型

症状:经行或先或后,或断或续,色淡;面色苍黄,精神疲倦,手足不温,心悸气短,有时腹胀,口淡无味,食少易吐,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濡。

治法:培土扶脾。

方药:加减参苓白术散(自制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