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2 18:56:57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闫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闫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试读: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1 复习笔记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最新成果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的提出,是毛泽东探索适合中国革命道路实践的产物,是毛泽东在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的过程中,在反对教条主义的斗争中提出来的。

①五四时期,早期的共产党人如李大钊就敏锐地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用来指导中国革命,必须使之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②在党的幼年时期,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问题还没有形成深刻、完整、统一的认识,以致中国革命在实践中数度受挫。

③在1938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在《论新阶段》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成为当时中央主要领导人的共识,经过延安整风运动,更成为全党的共识。(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特别是毛泽东在认识、掌握和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上所达到的深度,在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上的高度自觉性。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一步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但要“民族化”,而且要“当代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具体的、历史的,其内涵是不断发展的。在革命战争年代,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着重讲民族化、地域性。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需要与时俱进,强调“当代化”。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必须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实践需要的结合。其重要标志就是先后形成了既适应特定的时空条件,又一脉相承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1)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作为接受体,处于幼年的中国共产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时候,由于实践经验和理论准备不足,经历了一些挫折,走了不少弯路。(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①遵义会议上毛泽东在党内领导地位得到确定,而后毛泽东写出了《实践论》和《矛盾论》等一系列著作,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趋向成熟。

②1942年,毛泽东亲自发动和领导了延安整风运动,确立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③在党的七大会议上,毛泽东思想最终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④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又率领全党开始了艰巨而又复杂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又有了新的发展。(3)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①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党内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邓小平理论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继承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科学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历史课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5)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阶段性特征,认真分析并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理论创新,先后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到中国社会的命运和出路。(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兴衰成败。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结果,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新时期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1)旗帜问题至关紧要。

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旗帜问题放在首位,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并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发展、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需要、人民的共同愿望、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赋予这面旗帜新的含义、新的内容,使这面旗帜越来越鲜亮夺目。(2)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

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以来,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发展阶段,成功地探索了两条道路:中国革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①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和胜利,解决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东方大国里,如何取得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并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性课题。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启了通向胜利的大门。(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①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30多来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创新实践中,相继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②党的十七大报告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地综合了这些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并第一次阐明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毛泽东思想

1.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1)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①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国情,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

②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思想条件。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2)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

①毛泽东思想开始萌芽的标志: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等初步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②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在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毛泽东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提出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基本思想。

③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标志: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写了大量著作,对新民主主义理论作了系统而完整的阐述。

④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和曲折发展:

a.在解放战争和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毛泽东思想在军事原则、战略策略和政策、国家政权理论、革命转变理论等方面,均有新的重大发展。

b.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历程中,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观点,特别是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

c.但毛泽东晚年也有失误,毛泽东思想在曲折中得到发展。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1)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基石,是反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客观规律的完备的理论形态,是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主要标志。

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毛泽东思想中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具有很大的探索性和先导性,对后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③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

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是毛泽东思想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毛泽东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极为杰出的贡献。

④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毛泽东思想中关于政策和策略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围绕两大方面展开:精辟地论证了革命斗争中政策和策略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在统一战线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政策和策略思想。

⑤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毛泽东关于思想政治文化的许多著名著作,至今仍有重要意义。

⑥党的建设理论。

毛泽东的建党学说成功地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里,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问题。这些重要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⑦毛泽东思想体系中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2)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包含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①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

②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③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

3.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进程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个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历史转折时期。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9月,是酝酿和准备阶段。(2)全面改革、迎接挑战时期。从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到1991年年底,是理论提出到逐步形成阶段。(3)继往开来时期。从1992年1月到1997年9月,是发展和完善阶段。(4)再造辉煌时期。从1997年9月召开党的十五大至今,是进一步发展和确立为全党指导思想阶段。

2.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主题,系统、科学地回答了当代中国的一系列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①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全面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概括,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取得的重要成果。(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①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

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

a.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b.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能超越和跳过这个不发达的阶段。(3)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①邓小平提出的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观点,把社会主义矛盾运动的性质、方式揭示出来,使人们在认识上产生了新的飞跃。

②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赋予时代新的内容。(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①邓小平一再强调,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从而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做势不两立的思想束缚。

②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的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创新和发展。(5)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祖国完全统一、党的建设等,都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都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创新。

3.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2)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3)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来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总体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这一科学体系的形成,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进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它既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的具体理论形态。(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①时代背景

世界形势的日益变化不仅给我们的事业带来巨大机遇和挑战,也给我们党的建设带来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②实践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③现实依据

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发展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是党必须要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当代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阶段

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2000年2月25日,在广东高州市领导干部“三讲”教育动员会上,江泽民第一次提出“三个代表”的要求。同年5月他又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了进一步阐述。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全面阐述。

2001年7月,江泽民在纪念建党80周年大会的讲话,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历史地位的确立。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进了党章,2004年又写进了宪法。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1)“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①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②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③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①围绕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江泽民同志指出:

a.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b.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d.通过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开辟通途;

e.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②围绕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江泽民同志系统阐述了:

a.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b.先进文化的根本特征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c.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用“三个代表”要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d.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e.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f.建设先进文化的目的是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g.先进文化的发展途径是借鉴世界文化、弘扬民族文化、继承革命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进行文化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③围绕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江泽民同志有一系列重要论述:

a.江泽民同志讲了“三个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b.讲了“三个一致性”: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c.讲了“三个全局”: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始终关系党的执政全局,关系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局,关系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社会安全的全局;

d.讲了“两个绝不”:绝不允许以权谋私,绝不允许形成既得利益集团。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五、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的形成(1)科学发展观的基础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

②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③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2)科学发展观提出并发展的过程

①2003年10月,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命题,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②2004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③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强调,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④2006年3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十一五”时期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关键是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⑤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

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只有紧紧抓住和不断推动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为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①全面,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②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③可持续,就是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坚持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就是要从中国发展全局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调节并处理好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促进整个社会协调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坚持统筹兼顾,关键是坚持科学的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用发展的、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抓发展。

3.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1)科学发展观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3)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2 课后习题详解

思考题

1.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答:(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讲,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一步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既是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又是在吸取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2)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但要“民族化”,而且要“当代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具体的、历史的,其内涵是不断发展的。在革命战争年代,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着重讲民族化、地域性,没有特别提出当代化问题,这是因为当时战争与革命的主题没有改变。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只强调“民族化”已经不够了,还需要与时俱进,强调“当代化”。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此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新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结晶,包括了“民族化”和“当代化”两方面的内涵。

2.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主要由哪几个方面组成?

答: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基石,是反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客观规律的完备的理论形态,是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主要标志。(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毛泽东思想中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具有很大的探索性和先导性,对后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

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是毛泽东思想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毛泽东系统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毛泽东思想中关于政策和策略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围绕两大方面展开:精辟地论证了革命斗争中政策和策略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在统一战线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政策和策略思想。(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毛泽东以“一定的文化(当做是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这个观点为依据,提出了许多具有长远意义的重要思想。(6)党的建设理论。

毛泽东的建党学说成功地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里,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问题。这些重要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7)毛泽东思想体系中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

3.如何正确认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答:(1)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地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了新阶段。在走向新世纪的新形势下,面对许多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复杂问题,邓小平理论要求我们增强和提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抛弃对马克思主义某些原则的教条式理解,敢于创新,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2)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新时期的思想解放,关键就是在这个根本问题上的思想解放。邓小平理论抓住这个问题,深刻阐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指引我们进行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为我们确立切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3)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来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当今世界变化很大很快,特别是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一步深刻地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这是所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者都应该认真对待的。邓小平理论正是根据这种形势,确定了我们党的路线和国际战略,要求我们用新的观点来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强调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墨守成规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邓小平理论不仅切合中国国情的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而且赋予了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时代特色。(4)总体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它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一科学体系的形成,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4.如何正确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

答:(1)“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①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②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③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包括以下三点:

①围绕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江泽民同志指出:

a.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b.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d.通过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开辟通途;

e.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②围绕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江泽民同志系统阐述了:

a.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b.先进文化的根本特征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c.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用“三个代表”要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d.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e.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f.建设先进文化的目的是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g.先进文化的发展途径是借鉴世界文化、弘扬民族文化、继承革命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进行文化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③围绕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江泽民同志有一系列重要论述:

a.江泽民同志讲了“三个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b.讲了“三个一致性”: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c.讲了“三个全局”: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始终关系党的执政全局,关系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局,关系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社会安全的全局;d.讲了“两个绝不”:绝不允许以权谋私,绝不允许形成既得利益集团。

5.科学发展观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只有紧紧抓住和不断推动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解放和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目标。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为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①全面,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②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③可持续,就是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坚持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就是要从中国发展全局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调节并处理好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促进整个社会协调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坚持统筹兼顾,关键是坚持科学的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用发展的、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抓发展。

1.3 考研真题详解

一、概念题

1.马克思主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8—2010年研;中央财经大学2009年研]

答: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1)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看:

①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②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2)从不同角度看,它有着不同的内涵:

①从它的创造者看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②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③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青岛大学2010年研]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毛泽东思想[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研;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研;沈阳工业大学2008、2007年研]

答:毛泽东思想是指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并形成适合中国情况的指导思想,即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4.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燕山大学2012年研;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研]

答: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指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包括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事,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5.独立自主[广东商学院2012年研]

答:独立自主是指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就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开展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之一。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燕山大学2012年研;浙江工商大学2012、2010年研]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7.邓小平理论[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研]

答: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一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二、辨析题

1.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体系。[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研]

答:正确。具体分析如下:

同历史上力图把自己的观点和学说说成是最终的、最后的封闭体系的形而上学观点相反,马克思主义把自己的思想体系看成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与时代密切联系,它注视现实、面对实际,关心和研究自己时代提出的最迫切的问题。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它从不自认为是终极真理,而是强调创造性,在实践中创新,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自己。

2.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坚持和发展。[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研]

答:正确。具体分析如下:

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又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因此,我们的正确态度就是“坚持”和“发展”的统一。

一方面,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批判“过时论”,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只有进行创新,才能不断发展。创新又是以坚持和继承为前提的。把继承和创新统一起来,理论才能真正顺应时代和实践的呼唤,体现与时俱进的要求。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要发挥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

3.邓小平理论是邓小平同志的理论。[江苏大学2010年研]

相关试题:邓小平是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江苏大学2008年研]

答:错误。具体分析如下:(1)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一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

①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是提出理论阶段;

②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是构建理论轮廓阶段;

③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是形成理论体系阶段;

④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以来,是丰富理论体系阶段。

党的十五大,第一次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命名为“邓小平理论”。同时,正式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1999年又载入宪法。

4.科学发展观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研]

答:错误。具体分析如下: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1)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2)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3)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4)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5)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6)科学发展观继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使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5.有人认为,坚持科学发展观,就必须降低经济增长速度。[武汉大学2006年研]

相关试题:经济发展必须付出代价,所以应允许先污染后治理。[江苏大学2010年研]

答:错误。具体分析如下:

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增长速度两者是可以兼容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只有紧紧抓住和不断推动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研]

答:题中观点是片面的。具体分析如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要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条件,寻找适合中国实际的道路,制定正确的方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为了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实践中去,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从而用“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的具体行动。(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它的基础是中国人民的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包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总结中国的历史经验。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该了解和懂得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的特点、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达到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的实践之完整的、统一的、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很好地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又要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加以马克思主义的提炼和升华。(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文化中的优秀成分结合进而达到融合。在这个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国文化进行认真的清理,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又用中国优秀文化的表达方式和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来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样做的结果,就使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的土壤之中而得以生长和繁荣起来。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三、简答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山大学2011年研;南开大学2008年研]

相关试题:(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简答题,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研](2)简要回答你对马克思主义含义的理解。[简答题,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研]

答:(1)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2)马克思主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①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②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3)从不同角度看,它有着不同的内涵:

①从它的创造者看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②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③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西南大学2012年研]

相关试题: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B卷研]

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证明,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懈探索,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引,我们的实践就会陷入盲目性,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当代中国,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理论成果,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意志和愿望,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中华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现和理论上的最高概括。(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它们的形成和发展,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中国的传承,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科学体系。它们不但以新的形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强大生命力。

3.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研]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1)邓小平理论

①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全局的四大基本理论主要有:

a.社会主义本质理论。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邓小平理论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个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②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做出了新的科学判断。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科学理论体系。(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