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走过0~6岁敏感期(徐小东作品!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庭!全程追踪0~6岁孩子的敏感期!)(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3 01:32:01

点击下载

作者:徐小东 著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陪孩子走过0~6岁敏感期(徐小东作品!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庭!全程追踪0~6岁孩子的敏感期!)

陪孩子走过0~6岁敏感期(徐小东作品!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庭!全程追踪0~6岁孩子的敏感期!)试读:

推荐序一 倾听孩子“成长”的声音

推荐序二 让你的“爱”与孩子的“心”相遇

自序 养育孩子,父母不能想当然

第一章 捕捉0~6岁孩子的敏感期

最好的养育不仅是养,更是“育”

■ 养育不仅是养,还得有“育”■ 育得好,孩子才能有好的发展■ 感统问题,也与早期养育方式有莫大关系●

认识孩子美妙而神奇的敏感期

口腔敏感期——帮他把小手放进嘴里

动作敏感期——让他一次“动”个够

■ 动作敏感期,如何让孩子“动”起来■ 脚脑协调、脚眼协调同样重要●

感觉敏感期——满足孩子的皮肤饥渴

空间敏感期——和孩子一起探索世界

物权敏感期——帮孩子建立清晰的人际界限

秩序敏感期——陪孩子“重来一遍”

模仿敏感期——大人所有的言行都是在做示范

确认爱的敏感期——爱他一定要大声告诉他

追求完美敏感期——呵护好孩子的“完美心”

违拗敏感期——你说过多少“不”,他就会还你多少“不”

知识探求敏感期——孩子也许有“十万个为什么”

第二章 有效的早期阅读启蒙,这样进行

孩子睁开眼睛那一刻就可以阅读了

别错过3~9个月的阅读启蒙

9个月起——以认物为主的常识性阅读

18个月起——以复现为主的体验式阅读

2岁起——以模仿为主的表演式阅读

2岁半起——以想象为主的扩展式阅读

3岁起——以学习知识为主的探索式阅读

1~6岁持续进行——以情感体验为主的鉴赏式阅读

2.5~6岁持续进行——以心理引导、性格养成为主的培育式阅读

关于孩子的早期阅读,家长要做的事情

■ 选择与年龄段相适应的绘本■ 让孩子全身心投入所读的故事之中■ 注重孩子思维力与感受力的培养■ 借助画面训练孩子的细微观察力与视线开阔度■ 呵护孩子正在形成的注意力■ 讲绘本尽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利用画面发展宝宝的语言能力■ 重复、重复、再重复,直到看透了,内化了●

第三章 孩子的语言能力不是天生的

0~2岁,语言能力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期

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要注意5件事

■ 第一件事:要孩子讲故事,怎么讲都行■ 第二件事:多开展应景的语言游戏■ 第三件事:练习有目的的、有规定内容的阐述■ 第四件事:耐心等待孩子开口■ 第五件事:多与孩子聊天●

在温馨的睡前聊天中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第四章 呵护孩子涂涂抹抹的兴趣

婴幼儿绘画从什么时候开始——0岁

■ 4岁孩子为什么能在一年里画3000多张画■ 画画从什么时候开始■ 0岁涂画的三个“一切”■ 我们要为孩子画画做哪些准备●

绘画感知的建立——1岁

激发孩子潜在的绘画能力——2~3岁

■ 绘本是最适合孩子的视觉与心灵的激发工具■ 用大而优美的画册让孩子置身其中■ 为孩子选择美术启蒙图书并跟画、添画■ 反复、深入、持续地观察生活中的事物■ 参加创意美术培训班●

绘画能力的自由发展——3~4岁以后

孩子画的到底是什么——儿童画的心理解读

正确对待孩子的画画行为——儿童画的解析原则

第五章 系统激发孩子的音乐智能

培养音乐感知能力,赶早不赶晚

从0岁开始,培养孩子的音乐感知力

调动全身感觉器官,全方位体验音乐魅力

●“ 看”音乐,也是提升音乐感知力的方法● 从“听”到“玩”,让音乐成为全方位的感官互动● 第六章 早期情绪、性格的科学养成● 情绪与性格的早期发育和培养● 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专制型父母的教养方式■ 权威型父母的教养方式■ 放纵型父母的教养方式■ 冷漠型父母的教养方式● 6种错误的养育方式■ 错误养育方式一:偏执地纠正■ 错误养育方式二:习惯性否定■ 错误养育方式三:比较与指责■ 错误养育方式四:苛求与埋怨■ 错误养育方式五:冷落与有条件的爱■ 错误养育方式六:出口伤人与没有尊重● 情绪与性格养成法一:发掘孩子的闪光点,帮其增强成就感● 情绪与性格养成法二:拒绝消极的增加压力的说话方式● 情绪与性格养成法三:与孩子交流要懂得“打开天窗说亮话”● 情绪与性格养成法四:宠爱与娇惯、放纵与约束如何把握● 情绪与性格养成法五:你看到的,便是孩子将要成为的● 第七章 婴幼儿期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多和孩子玩玩角色扮演游戏●“ 装扮游戏”中的心理解读■ 我是白雪公主,你是老妖婆■ 我是经理,你是仆人■ 我是美人鱼,你也是美人鱼■ 我是美人鱼小公主,你是我姐姐■ 扮演妈妈、姐姐、小妹妹、宝宝……■ 我是奥特曼,我要打怪兽■ 这是我的朋友罗伦生● 教孩子懂得发现并认同他人的优点● 寻找心灵相通的好伙伴● 让孩子懂得玩游戏就是有输有赢● 正确对待孩子交往过程中的哭闹行为● 从小建立强大的心理防御能力● 第八章 4~6岁,陪孩子走过心理成长的“断奶期”● 4~6岁,孩子心理成长的一次伟大跨越● 小小孩寻求独立时,家长要注意什么● 性别的问题,不要和孩子“躲猫猫”■ 性别启蒙如何进行■ 自然地和孩子谈性■“ 我是从哪里来的”■ 别在颜色、玩具上做过度的性别区分● 关注孩子对于“亲情”的理解● 关注孩子“同情与共情能力”的培养●“ 爱情”来临?让孩子大胆去爱● 融入生活学会爱,明天的懂事从今天学起● 后记:科学养育孩子,任何时候都不晚推荐序一 倾听孩子“成长”的声音张梅玲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当我看到徐小东精心撰写的这部书稿时,我一瞬间就被这温馨的书名吸引了,而且深深体味到本书的实质内涵。

我认为,没有尊重就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陪伴就是一种尊重、一种爱。但有多少父母能够静下心来,真心实意地倾听孩子“成长”的声音,细心、认真地观察孩子“成长”时的变化呢?

孩子来到这多彩世界的那一刻,就向我们宣告:我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我就是我自己。教育是亲子之间、师生之间、同伴之间的一种平等、民主的对话,是心灵与心灵的真诚碰撞。父母要教育孩子成长为社会的人,首先就要认识孩子、读懂孩子,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要,这是父母的社会责任与使命。

作者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书中不少案例来自她的两个孩子及周围的小伙伴。10多年来,她又深入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追踪研究,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而有价值的材料。因此,本书的最大特点就是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针对0~6岁婴幼儿启蒙教育的可操作性。在关于敏感期、阅读、说话、绘画、情绪与性格等章节,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为大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在关于绘画、情绪与性格等章节,作者对装扮游戏和绘画中的儿童心理作了详尽的解读。总之,这本书可谓一读就懂,懂了就会做,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这是本著作的第一个亮点。

作者是一个好学善思的母亲。她曾两度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攻读“(儿童)教育与发展心理学”等研究生班课程,并多次参加有关儿童发展与教育的学术会议。从2004年起,她还承担了多项有关幼儿教育的研究课题。她不仅能认真、虚心地学习理论知识,更可贵的是能带着问题不断思考,不断实践。她不仅十分重视知识的内化,而且更注重内化后的外化,即能在实践中把知识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

作者明确提出,婴幼儿在成长中不仅有“外显性敏感期”,还有“内隐性敏感期”,她将情绪、性格、心理也纳入婴幼儿养育重点,提出了0~6岁婴幼儿“身、心、智共同发展的整体养育观”。以往心理学工作者对情绪、性格等领域也有过不少研究,并且提出了一些婴幼儿发展中的敏感期,但没有明确提出“内隐性敏感期”这个概念。我十分认同作者的观点。上述概念的提出,显示了本著作的理论价值,这是本书的第二个亮点。

作者是一位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婴幼儿教育工作者,本书在某些方面填补了国内婴幼儿“身、心、智”系统科学培育指导的空白。这种带着挑战性问题进行学习和带着理论性问题付诸实践的探求精神,值得我学习。只有像这样有人能潜心去研究、去实践,只有像这样一代接一代地传承与接力,我们的理论研究才能向前发展,我们的理论研究才能造福于生活实际。

最后,作为徐小东的两度任课老师,我也算是她的一位朋友。我要感谢将这部著作付梓的中国妇女出版社,以及为此作出努力的朋友们。有了你们的支持,才能让更多为人父母的读者有机会细心倾听“花儿开放”的声音,才能让孩子在爱的阳光下绽放更加绚丽多彩的笑容,让孩子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推荐序二 让你的“爱”与孩子的“心”相遇赵宏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指导师、家庭教育指导师、EAP咨询师

10多年前,与徐小东老师初识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教室里,那是个美丽的相遇。美丽不仅在于徐老师的不俗谈吐与优雅气质,更在于她对教育的独到见解以及我们彼此在教育理念上的心灵共鸣。10多年间,徐老师在教育领域不断探索,尤其在婴幼儿教育领域多有突破性成果。徐老师十分注重将理论运用于生活实践性、可操作性的研究,她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重点课题子课题研究成果——《儿童情景说话阅读》,作为一套幼小衔接的语言智力课程,得到全国各地幼儿园、培训单位的认可和赞许,也深得孩子和家长的喜爱。在早期教育领域,徐老师深入探索、执着追求的精神令我钦佩,我也深切感受到她肩上的使命感和教育梦是多么真诚。

当徐老师邀请我为这本书的部分章节、段落从“心理”的角度予以点评时,我的内心不禁漾起阵阵感动:市面上的育儿书籍往往是让读者知其然就够了,但徐老师不仅要让父母知其然,还希望从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的角度让父母知其所以然,我很是感动于徐老师的用心。10多年的心理咨询工作中,我接触了很多个案,深切感受到健康的心理、健康的人格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而心理、人格的形成从生命早期即婴幼儿期甚至胎儿时期就开始了,这时父母的养育理念和养育方式对孩子心理与人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的来访者小到学前儿童、中小学生,大到年过六旬的老人,早期心理创伤长期缠绕着他们,以至于影响了他们的心理、行为,乃至日后的生活。在陪伴他们从痛苦中走出来的过程中,我真切感受到:人世间最伟大的爱来自父母,而最严重的伤害也来自父母。很多伤害甚至是在爱的名义下进行的,而这种错位的爱与伤害还在一代一代地延续。从心理视角看教育方式,最理想的模式就是我们的教育从一开始就要符合孩子心理成长的规律,并为孩子人格的健康发展打好基础。

这本书是一本操作性很强的育儿书,徐老师通过大量的案例追踪与长期研究,生动地向我们展现了“心理”在婴幼儿成长中的重要性,通过一个个幼小的身躯、一个个稚气的动作、一句句稚嫩的话语、一遍遍重复的游戏、一幅幅彩色抑或黑白的图画,使“婴幼儿心理”这个听起来深邃缥缈的词,真真实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如梦初醒!让我们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原来这就是婴幼儿心理,原来这就是小小宝贝的心理成长与心理需求。

10多年间,我经历了人们对心理学、心理咨询在观念上的巨大转变,从认为心理学、心理咨询仅仅是服务于抑郁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患者,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心理学、心理咨询更大的价值是服务于遇到心理困惑的健康人群。这种认识上的转变正是因为有了像徐老师这样一群研究者、实践者,他们为大家揭开了教育学、心理学的神秘面纱,带领大家将“硬邦邦”的理论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将生涩的理论词汇转化为一句句生动的话语、一个个有效的行为。做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上岗但却很难胜任的职业,掌握儿童心理是准父母和为人父母者的必修课,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切实有效地引导孩子健康成长。英国儿童心理学教授鲁道夫·谢弗说:“儿童令人着迷,他们明显有潜力发展出成熟个体才具有的各种能力;另一方面,他们具有只在他们那个年龄段才具有的能力和特点,需要我们去承认、尊重和关注。”这本书便是遵循“承认、尊重和关注”原则的实用指南,它将带着你一步步走近孩子,一步步朝着合格、称职及优秀的父母前进。

衷心希望本书能够从心理学角度给大家一些助力,更希望本书能唤起大家主动关注儿童心理的热情,让你的“爱”与孩子的“心”相遇!

爱,就是爱,没有伤害。自序 养育孩子,父母不能想当然

当大女儿16岁时,我又生了一个孩子。这样,她们姐妹俩的年龄相差16岁,而我也是超过40岁的大龄妈妈了。现在,小女儿桔子6岁,马上上小学了。大女儿卡拉已满22岁,刚从美国波士顿Emerson College电影系电影声音设计专业毕业。

她们俩是姐妹,但也是不同时代的人,按照现在“80后”“90后”“00后”的提法,她们应该是相隔一代半的人了。

如果你问,近20年心理学研究领域哪个方面发展最快?那我要告诉你,是婴幼儿认知与心理研究领域。

20世纪90年代初,国外先进的育儿理论和经验还没有系统地传入我国,那时很多人还没有早教、早期智力开发等概念;那时没有教育意义上的绘本,适合婴幼儿看的书籍寥寥无几;那时不少电视机还是小小的屏幕,黑白的;家用电脑与互联网的普及则是2000年以后的事,更不要说现在普遍流行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了;那时适合婴幼儿观看的视频节目几乎没有……

而今天,早期教育的理念已在我国普及并深入人心,早期教育的实施已非常具有可操作性,有了不少先进的、易操作的早教课程。比如,儿童画学习从传统的以描摹为主的方式向创意美术、美术智力开发等方向发展;适合婴幼儿阅读的绘本呈爆炸式增长;专门为婴幼儿制作的视频节目也已深入孩子的生活……

除了外部环境的变化,我们的家庭环境也在变化着。

大女儿上幼儿园时,我从未站在幼儿园门口等着接她,她在学前班时总是最后被接走。我与老师几乎没有什么交流,孩子在幼儿园或学校的很多状况我都不知道。而现在,除了每天接送小女儿,我还经常与班级老师、其他小朋友的家人交流。上学时,我和她唱着歌、小跑着、笑眯眯地进入幼儿园;放学后,我和她手牵手说着有趣而特别的事,然后在楼下疯跑,去同学、朋友家做客……从小女儿出生起,我的陪伴就没有间断,并且在她入睡或上幼儿园后,我还要花大量时间整理她的照片,为她画的画写上说明和分析,对她的语言、行为、情绪反应以及周围的人和事进行记录……因为这个时候,我已经是一名教育及心理工作者了,我知道了如何从教育与心理的角度发现、分析、判断和引导孩子的行为及各种状况。

大女儿小时候,我陪伴她的时间很少,现在回想起来有许多遗憾与愧疚之处。但值得庆幸的是,我抓住了她的第二个成长期,在她上小学高年级时我都在她身边。我每天给她做饭,陪她吃饭;和她聊学校的事,聊同学,聊各种社会新闻事件,偶尔也聊我的工作。有时我们一顿饭要吃上一两个小时。她在我面前没有什么顾虑,我不会因为意见不合而横眉怒目、横加指责。这样的陪伴使她的身心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也培养出了我们到现在仍然十分交心的母女关系。

而小女儿呢,可能更加幸运。她的幸运来自多方面,她生在一个重视婴幼儿脑科学、早期能力发展的时代,有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有爱她的爸爸、姐姐,以及一个在全新的婴幼儿养育观下陪伴她成长的妈妈。

世界著名早期教育专家、哈佛大学伯顿·L.怀特曾主持过一个耗资巨大的研究项目——哈佛学前项目(1965~1978)。项目组在10多年时间里深入2000多个家庭,搜集了大量的一手材料。但即便这样,怀特还是认为“亲身体验观察法”才是心理学研究中最好的方法。被视为“儿童心理学之父”的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正是通过对自己的一个或几个孩子进行观察和记录,从而在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对此我也深有同感。几年来,通过对小女儿成长历程的持续追踪和对上百例同龄儿童的阶段性追踪,通过对许多教育及心理学原理的实际运用,我对于婴幼儿养育有了一些新的思路与想法。这在本书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注重婴幼儿“身、心、智共同发展”的养育观。

与我国传统的“3岁前在家里吃好睡好、长高长壮,3岁后送进幼儿园给老师教育”的养育观不同,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0~6岁是孩子身、心、智的第一个黄金发展期,与10岁左右的第二个黄金发展期相对应。所以,与现在市面上以婴幼儿身体照顾与机体能力发展为主的养育类书籍不同,也与单纯的敏感期普及类书籍不同,我在书中提出了0~6岁婴幼儿“身、心、智共同发展”的养育观,特别注重从身体能力发展到心理能力发展再到智力能力发展的全方位培育。

二是将婴幼儿成长中的泛敏感期概念,细化为“外显性敏感期”与“内隐性敏感期”,将情绪、性格、心理也纳入婴幼儿早期养育的范畴。

在实际养育中,我深深体察到,以前我们更注重孩子在敏感期的行为与能力方面的发展,这些都是外显的,在日常生活中看得到、感受得到。但与此同时,我们不能轻易感受到孩子的内在也在发生着变化,也在成长,比如,情绪、性格、心理。特别是在4~6岁,这个特点更加明显。所以,在观察和记录时,我就在泛敏感期的概念下进行了细分,将敏感期细化为“外显性敏感期”与“内隐性敏感期”:“外显性敏感期”是婴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那些我们能看见、能感受到其发展过程的行为和能力的最佳发展期。“内隐性敏感期”主要指我们不能明显观察到的,孩子也碍于年龄无法明确表达的情绪、性格、心理等的最佳发展期。它们往往是在基本成形后才凸显出来,常常让大人“措手不及”,因此大人常常会抱怨“这孩子怎么这样”。

三是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许多鲜明的观点与量化指标,并提供了大量的实操案例,具有非常强的参照性和可操作性。“家庭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孩子0岁时播下种子,到20岁左右盛开花朵,再到40岁左右收获果实,我们才能看出当初我们所做的培育、引导是否正确,而不是仅以花朵“艳丽”便判定果实“丰硕”。因为有一些花朵虽大而绚丽,却注定结不出果实;有一些花朵小而普通,却总散发着生命力的光芒。

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本书的特邀心理顾问赵宏老师。我邀请赵宏老师对本书相关内容进行点评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赵宏老师是心理咨询方面的专家,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指导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及EAP咨询师,她擅长青少年心理咨询、亲子关系咨询、婚姻关系咨询、职业发展咨询以及企业EAP心理咨询。在本书中,赵宏老师从专业角度对我提出的许多观点进行了点评、指导。另一方面,赵宏老师也是一位优秀的母亲。她的女儿现已获得悉尼大学硕士学位。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赵宏老师十分注重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并尊重其个性发展。在女儿成长的每个阶段,无论是经历快乐还是冲突,无论空间距离远近,她们都始终保持着融洽、和谐的亲子关系。

最后,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张梅玲教授,感谢她对我的教导,感谢她对我的鼓励和支持,感谢她对我提出的理论观点的认同。

爸爸妈妈们,一起来吧!了解、发现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秘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做一名合格的引导者与促进者!徐小东2018年12月于杭州第一章 捕捉0~6岁孩子的敏感期最好的养育不仅是养,更是“育”养育不仅是养,还得有“育”

男孩涵涵,5岁多了,长得又高又壮。

这几天,他在幼儿园一点儿饭都不吃。老师用各种好吃的百般“诱惑”他,他都一律拒绝。老师问他为什么不吃饭,他也不说话。小朋友们都说,他有几天没说话了。

不仅这样,几天后涵涵还攻击了班上的一个男生:他跳起来把那个男生的头压在身下,那个男生的头磕在地板上受了轻伤。

因为课题研究的缘故,我们与一些幼儿园、学前班、课外班有合作。有时为了研究特定教学方法在儿童个体间的差异,我们还会进班,持续跟着一个班一段时间,仔细观察孩子的行为习惯、性格特点及学习方式,以调整我们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策略。

涵涵是我从他小班起就开始关注并一直追踪观察的一个孩子。下面也是我对他的观察:

中午时分,小朋友们分成两排坐好吃午饭。不管是面对面坐,还是并排坐,他们都会边吃饭边相互聊着,说着时下流行的话题,述说着相互的关注:“他是我老公。”“不,他是我老公。”……他们相互看着对方,有的张开嘴让对面的小朋友看自己嘴里咀嚼的食物,有的会伸出舌头搞怪……

涵涵一个人坐在长条桌的一端,他对着一整桌的小朋友,可是又相当于谁也没对着。他一个人默默地吃饭,一个人自言自语。他这几天只吃米饭,有时只喝汤,菜和肉碰都不碰一下。

因为晚上7点就被要求上床睡觉了,所以涵涵午睡时通常很难睡着。但是涵涵从来都不因为自己睡不着而吵闹,漫长的两个半小时,他就把自己埋在被子里。

上课时,有的小朋友听得很认真,两眼放光,还不停地举手提问;有的小朋友不怎么接话,但注意力很集中,听得也很认真;还有的小朋友呆呆地坐着,老师很少叫到他们,即使被叫到,他们也不怎么应答。涵涵就属于最后一类。

涵涵为什么会这样?这似乎不是我们一下子就能回答的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能够感受到,孩子3岁之前,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养”的成果:多高了,多重了,会不会说话,是不是容易生病,生病了怎么调理……可是过了3岁半,等智力、情绪、性格方面的特征大大地显现出来,家长们的话题更多地转向了:

他很爱听故事;

他很爱画画;

他很爱跟小朋友玩儿;

他的话可多了,很爱给小朋友讲故事、讲笑话;

他很爱下棋;

他很爱搭积木;

他很爱唱歌、跳舞;

做喜欢的事,他可以坚持很长时间;

他在学某件事时一点就通,还喜欢上台去讲;

他坚持要学小提琴;

他每天都笑眯眯的;

……

或是:

他不爱画画,最近连画完一幅完整的画的耐心都没有;

他上课坐不住,中午休息时也不睡觉;

他经常生气,总和老师、爸爸、外婆唱反调;

他在课堂上从不举手回答问题,老师叫他,他也不怎么回答;

他经常发脾气,稍不如意就大声嚷嚷;

他到现在都还不能安静地坐着看书,拿起书就撕;

他做事很磨蹭,在幼儿园做“工作”(蒙台梭利教学法)需要他自己选玩具和工具,他半天都选不好,选好了也要在教室外站好久,就是不肯进去;

他的东西别人不能碰,他玩别人的东西就可以;

只能表扬他,他对别的小朋友总是恶语相向;

……

在父母热衷的这些话题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孩子的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积极或消极的精神状态、表达与沟通的方式以及智力发展的状况。

我曾经见过一位奶奶,在孙子两三岁时很以高大健壮的孙子为荣,只要一有人搭话,她就会向对方炫耀自己是怎样“养”孙子的。把一个早产儿养得那么好的确不容易,周围的家长都非常羡慕,常常围着她讨教养育经验。可是等孙子4岁多的时候,这位奶奶聊天的兴致却越来越少了,因为孙子明显地在“育”的方面出了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在别的家长谈论孩子越来越多的进步时,这位奶奶却越来越闷闷不乐了……

养育,不仅要有养,还得有育。育得好,孩子才能有好的发展

我们传统的养育观念是:3岁前主要是“养”,让孩子吃好、喝好、睡好;3岁以后送进幼儿园,由老师去教育。这样就万事大吉了?

现在不一样了!

近二三十年婴幼儿脑科学研究表明:从出生到6岁,是孩子身体与大脑迅速发育发展的黄金时期之一。也就是说,0~6岁是孩子身、心、智发育发展的奠基期。奠基好了,就像一颗种子埋进适宜的土壤,然后配以适当的水分和阳光,它便能生根、发芽甚至茁壮成长。因此,养育至少应当包含“身、心、智”三个方面:

身——身体、体能;

心——精神、心理;

智——智商、智能。

可能你会问:婴幼儿有心理吗?有心理活动与心理需求吗?

我想告诉你:有!不仅有,而且从出生第一天甚至从胎儿期就有了。

不知你感受如何,孩子生下来后,我的感觉不再是与她彼此拥有,而是彼此分离了。为什么呢?孩子生下来后,除了喂奶时我可以抱着她、轻轻抚摸她,其他时间她都被护士、护工抱走,或是独自躺在自己的小床上。作为母亲,我可以感觉到来自她小小生命的内在不安:惊觉、轻轻的啜泣、抖动……午夜时分,我悄悄把她抱过来放在身边,用手臂环绕着她,给她温暖并轻抚她。很快她安稳多了,睡得十分香甜。隔壁床的婴儿早产一个月,他一整夜都在哭泣,显示出离开母体的不适。后半夜护工把他抱在怀中后,他才睡安稳了。这就是饥饿之外的需求,是源自精神与心理上的需求。

讲理论可能太抽象,那种总结性的话语我们已经见过很多,让我们一起通过我的亲身经历和一些案例看看那些抽象的概念——“感觉统合”“敏感期”“智能”“情绪”“性格”等在实际生活中是怎样的。

小女儿桔子4个月时,我带她去了三亚。我的父母每年都在三亚过冬,我们有一个很好的家庭氛围。11月的江南,4个月大的婴儿已经穿上了厚厚的棉袄,而且那年下雪特别早,11月中下旬就下雪了。孩子的两只手总支棱着,根本无法活动,更不要说每天外出晒太阳、游泳、洗澡了。潮湿阴冷的天气,阿姨只能每天抱着她透过玻璃窗看外面的世界。而到了三亚以后,11月还完全是夏季的气候,桔子经常只穿一件连体服外出。我们常在沙滩上铺个垫子然后把她放上去。游客们看见后,都会过来围观这个小胖子。

很快,也就是5个月左右,桔子学会了翻身;6个月时可以坐在草地上揪草玩儿;7个月时能一个人好好地坐在婴儿椅上等着喂饭;8个月时学会了爬;9个月时开始抓笔涂鸦,看识物小书;到10个月时,桔子最喜欢的就是让我们扶着她在户外的椅子上、草地上或在家里迈着大步走路。11~12个月时,她就能在大人的帮助下小跑了。这时,她最喜欢玩这样一个游戏:她拉开厨房的橱柜,从里面拿出大汤勺或铲子,然后转身就“跑”,等着大人发现她并大声叫喊着从后面追她。有时没听见你追赶她的声音,她还要回过头来看你、逗你。那时追赶与欢笑是我们家的主旋律。

到12个月时,桔子会走了。15~16个月时她会独立下小桥的台阶(大约是半个楼梯台阶的高度),晚饭后绕着小区散步,她能走4圈儿。她有结实健壮的双腿,几乎从不坐婴儿推车。

我记得,当桔子10个月大从三亚回到杭州后,她与本地的同龄孩子有了鲜明的对比:小区院子里的孩子刚刚脱掉厚重的棉袄,一个个支棱着胳膊坐在小推车里晒太阳,并不怎么活动;朋友家刚过完冬的孩子10个月了还不会翻身,也不会爬;邻居家16个月的孩子还得用学步带扶着走。

我以为,并不是桔子身体的先天条件有多么棒,她只是在适合的时间顺应身体发展的本能需求,较快发展出了相应的能力。感统问题,也与早期养育方式有莫大关系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有感觉统合方面的问题,年龄再大一些还会出现情绪与性格方面的问题?实际上,这都与婴幼儿时期身体动觉能力的激发有关。

谈到这里,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感觉统合的概念。感觉统合是什么?“感觉统合”理论是由美国南加州大学临床心理学专家爱尔丝博士于1969年提出的。感觉统合是指机体在特定的环境内有效地利用自己身体各部分的感觉器官,以不同感觉通路从环境中获得信息并输入大脑,大脑再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解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然后做出适应性反应。

感觉统合失调则是指外部的感觉刺激信号无法在大脑神经系统进行有效的组合,从而使机体不能和谐地运作,久而久之形成各种障碍并最终影响身心健康的状态。有数据显示,现代化都市家庭中约有30%甚至更多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感觉统合失调的成因,可能与剖宫产有关(婴儿出生时脑部没有经过产道的正常挤压),也可能与婴幼儿时期运动、感觉、触觉能力发育不良等有关,所以我们一定要适时地激发孩子的动觉能力。比如,四五个月就会翻身的孩子,身体的平衡机能会发展得更好;在运动中(包括跑、跳、踢球、打球、过平衡木等)会有很好的表现,比如,又快又稳、身体协调、手眼及手脚配合好、平衡能力强等;对空间、平面位置的定位能力也更强。

以桔子为例。1岁时她在小区的大门口见到一只关在笼子里的鸡,印象很深。当她想看鸡时,或你跟她说去看鸡时,她都会准确地指出大门和鸡笼所在的方向。我家所在的小区很大,有好几个门,道路、方位较为复杂,但不管身在何处,她都能准确地指出大门和鸡笼所处的方向。

到两三岁时,有时坐车路过某些地方,或去过一次的地方,隔很长一段时间再路过或者再去,比如隔上5个月,她都能准确地说出在这些地方经历过的事情及这些地方所处的方位。比如她可能会说,上次我们看某部电影时是从这边的楼梯上去的。

爬,可以促进动作的协调,促进身体各部分的配合,促进左右脑在认知上的协调,刺激大脑前庭的发展,这一点我深有感触。大女儿卡拉是夏天出生的,到6~7个月大时刚好是隆冬,每天穿着厚重的棉袄,行动困难,所以根本没学会爬。卡拉到4~5岁以后,书写就一直有左右颠倒的问题,比如,3、7、C的书写总是反着写。你可能会说左右、上下颠倒是四五岁孩子书写时常见的现象,但卡拉到了小学也是这样,念词语、看数字时总是顺序颠倒(家长往往认为这是粗心),甚至到高中时还会把一个句子中的词汇念颠倒,常常影响考试成绩。还有些孩子大了以后常常发脾气,情绪控制能力较差,这与大脑前庭的发展也有关系。

有些家长对此不以为然:翻身、爬有什么难?5个月不会10个月总会了,10个月不会1岁以后总会了吧!其实,翻身、爬对于5个月和8个月的婴儿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这个过程包括:

1.认识,感知自己的身体。

2.指挥,协调全身一起运动,达成目标。

3.坚持,努力,磨炼意志和胆量。

4.不能达成目标时该怎样应对。

5.借助行动形成自己的意志——要仰着躺还是趴着躺,要仰着睡还是趴着睡。别小看这个动作,这可是小婴儿掌握的第一个主动权,几乎是他自主行使的第一项人身权利。

正因为是巨大挑战,翻身和爬就成了对大脑的强烈刺激。5个月、8个月是大脑和肢体相应能力养成的关键时期,婴幼儿会努力地“学习”,并且乐此不疲。你想,一个1岁多的孩子都会走了,他还能经常热衷于练爬吗?这时能给大脑带来刺激的初级运动已被更高级的身体协调运动所取代,翻身、爬这些初级运动已经不能给大脑带来相应的强刺激了。这就是适时发展的意义。

有调查显示,“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90%以上不会爬行或爬行时间很短。还有一些问题,包括肢体动作上的、情绪上的、性格上的,在孩子小的时候感觉不到,到小学后就会慢慢表现出来。日常生活中有些孩子总是在某些地方与别的孩子不一样,这可能就是因为在婴幼儿期没有爬够、没有动够。

七八个月以后,宝宝的小手更灵活了,他们很想挥舞着自己的小手做点儿什么。这时他除了抓、摇和吃手以外,已经可以开始玩两根食指相逗的“虫虫飞”,或用手指抠小洞洞了。这时我常给桔子玩的是电梯按钮、CD机按钮和牙签罐。

看着大人按电梯按钮的样子,桔子很想模仿,一走到电梯边她就会伸出手指,所以上下电梯我都会让她按按钮。但是,几个月大的孩子力气还小,常常按不亮,我就让她多尝试。后来她力气慢慢大了,按一个按钮不过瘾,我就叫她帮助其他乘客将所住楼层的按钮也按上。

从七八个月到1岁多,按各种电器的按钮是婴幼儿最热衷的事情之一。那小小的按钮能指挥各种机器,而他小小的手指能指挥这些按钮,这对他们来讲是很神奇的事情。这也是大多数家长都在制止、追在孩子身后喊“不”的事情。而我的做法是,在桔子7个多月时给了她一个CD机,让她按个够。

我家的CD机是那种大肚子上开盖式的,盖子旁边有一个小小的按钮,一按这个按钮,盖子就开了,露出了里面正在播放的碟片。当然,碟片会很快停下来。自从发现了CD机的秘密,桔子就经常守在它旁边。这样,除了放音乐的时间,我就把这个CD机给她玩儿(断电的情况下)。她在7个月、8个月、9个月时经常投入地玩这个“按钮与盖子的游戏”。这个游戏玩好了、玩够了,她就再没有满屋子乱跑去按其他电器的按钮了。

后来,桔子还发明了将小东西(如短点儿的画笔、小橡皮、小玩偶之类)放进CD机然后合上盖子的游戏。咦?东西都不见了,她摊开双手看着我,接着她按下按钮打开盖子,东西又出现了。这也正符合婴幼儿这个时期开始探寻“东西去哪儿了”“它消失了,然后又出现了”的认知能力的发展。这种游戏有点儿类似于你拿一块小毛巾与他玩躲猫猫或“妈妈不见了”的游戏。

俗话说:十指连心。其实手指不是连心,而是“连”脑。研究证实,手的神经反射区在大脑皮层所占面积最大,经常活动手指或用手指触碰各种不同材质的物体,可以刺激和促进婴幼儿大脑发育。

再说说牙签罐游戏,你肯定觉得不可思议。是的,就是那种塑料牙签罐,盖子上有4个洞,其中一个洞比较大,另外3个洞小一点儿。这种牙签罐,孩子甚至可以玩上一年半载,乐此不疲。为什么?因为9个多月以后,正是宝宝对细小事物感兴趣的时候,他们开始注意观察细小事物,小手越来越灵活,手眼协调能力正在快速发展。

让宝宝坐在宝宝椅上,在他等着吃饭时,或他吃饱后你刚开始吃饭时,你看护着他,让他将牙签一根一根地插入牙签罐盖子上的小洞。开始的时候用大洞,逐渐熟练了再用小洞。为了使牙签游戏更安全,不要用太细太尖的牙签,不要用两头都尖的牙签,或者可以将牙签的尖端用剪刀剪掉。还有就是让宝宝坐在你身边,你看着他玩儿。插牙签游戏可以很好地满足宝宝手、眼、脑协调发展的需求,培养孩子的持续注意力。与牙签游戏相媲美的活动是用剪刀,2岁以后就可以开始了(在后面的章节中会详细讲述)。

婴幼儿应该怎样运动才能增强体力和改进协调性?婴幼儿的大脑又应该怎样开发?有什么诀窍吗?婴幼儿的心理应该怎样培育,以使他养成积极、乐观和正面的心态,以减少消极与叛逆?从上面这几个小小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原理在心肺活动、肢体运动、手眼协调、注意力持续、空间智能等感觉统合训练上的应用,也可以看到婴幼儿勇于探索、勇于尝试的正面心理导向的建立。

这不仅仅是养,也是育,或者更是育。

等孩子大了,他们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做家长的常常为此埋怨他们,有些问题改起来或改善起来很难,要花很长时间。但这些问题之所以会出现,其根源就在于他们小时候——甚至是婴儿期——应该具备的一些能力没有养成,被你、被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以权威的姿态、以爱的名义制止了,“哎哎哎……”“别别别……”“不行不行不行……”……你不给他创造适合的条件,只会以大人的权威指责和制止,问题的种子就是在那时埋下的。

我常常带着桔子在室外玩儿,有时整个上午都在外面玩儿,我经常对她说“宝宝快来看!”“宝宝,去追哥哥!”“好的,可以呀!”“没关系,勇敢!”“没事,回家洗洗!”……要不就是轻声细语地、耐心温和地与她交谈。与此同时,我们身边不一会儿时间便充满了大人尖厉的呵斥声,随之而来的是孩子无奈的哭嚷声。而这些尖厉的呵斥声便是孩子长大以后叛逆的根源,是孩子天生的好奇心逐渐丧失的罪魁祸首。

4岁以后,总说“我偏不”、打人、不吃饭、注意力涣散、问他问题不回应等问题,都是婴幼儿期养育问题的折射,是孩子对你之前长期的“哎哎哎……”“不不不……”的回应。比如,本文开始时讲到的涵涵,他连续几日不吃饭便是内心叛逆的一种表现。5岁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他需要展示自我,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利。在别的事上他可能因为受到强力压制没有办法抗争,可吃饭用的是自己的嘴,他不张嘴,看你们大人怎么办。这是一种自虐性的叛逆与自我追寻。而他对其他小朋友的攻击,则是对郁积情绪的一种宣泄。

这也是“他为什么不吃饭?”“他为什么打人?”等这些看似平常的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刚刚过去的这二三十年,是婴幼儿脑科学与心理研究发展最为快速的时期,与之相对应的,是我们走过了以“身体养育”为主的传统养育模式,经历了以强调“智力开发”为主的机械的灌输式养育时期,迎来了包含身、心、智共同发展的科学的养育时代。科学养育就是从孩子一降生,从婴幼儿时期起,家长便将其当成一个有自主意识的个体看待,通过科学养育,实现身体、智力与心灵的同步发展。

来吧!让我们一起加入这个伟大的践行行列!认识孩子美妙而神奇的敏感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在总结了很多相关的研究资料后得出结论:

如果把一个人17岁时达到的智力水平定义为100%,那么1岁时可达到17岁时智力水平的20%,4岁时可达到50%,8岁时可达到80%,13岁时可达到92%。

与我国的俗语“3岁看大,7岁看老”不同,布鲁姆的结论似乎在告诉我们“4岁看大,8岁看老”的说法更科学。

要在4岁时完成17岁时智力水平的50%,8岁时完成17岁时智力水平的80%,孩子就需要在人生最初的几年快速进入并很好地度过各项能力发展的敏感期,以此促进各项能力的快速发展。

敏感期,也叫关键期,用通俗的语言说,就是人脑不同的神经环路发育成熟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所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孩子的大脑对于该学什么东西有一定的倾向性、敏感性。消极的经验或缺乏适宜的刺激很有可能对孩子大脑的发育产生严重而持续的不良影响。

最先在教育领域提出并应用敏感期理念的是意大利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她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发现,儿童在某一时期对某些技能特别敏感,在敏感期内开发智力其效果事半功倍,而错过敏感期则事倍功半,甚至可能造成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同时她还认为,婴幼儿智力发展的各个阶段是有次序且不可逾越的;每个孩子都以相类似的顺序,由低向高地跨越智力发展的各个敏感阶段。

在蒙台梭利开拓性工作的启发下,世界各国的教育工作者对敏感期逐渐有了认识并重视起来。随着现代脑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有些国家的政府和相关研究部门也越来越重视关键期(敏感期)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1994年4月,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专门召开了一次有众多科学家参加的特殊会议,会议的主题就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具体涉及如何应用关键期理论以及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对国家和社会的意义所在。

下面,我们就一起认识一下美妙而神奇的敏感期。

视觉敏感期:从出生就开始了

婴儿出生后第二个月就开始对明暗相间的地方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黑白相间的地方比彩色气球对他更有吸引力。3个月时他就能追随镜子等视觉道具转动头部,或是开始凝视黑白图片。

听觉敏感期:从出生就开始了

宝宝喜欢有声音的环境,喜欢节奏与韵律。

口腔敏感期:从出生不久持续到1岁多点儿

无论大人怎么阻止,宝宝总喜欢把手放进嘴里并且吃得津津有味。

动作敏感期:大肌肉1~2岁,小肌肉1.5~3岁

也可细分为手的敏感期、腿的敏感期以及手眼协调敏感期。在手的敏感期,宝宝热衷于触摸各种东西,喜欢抓、捏、摇、拽、扯、撕、打(其实只是在练拍)等。在手眼协调敏感期,宝宝喜欢用手指抠小洞、按按键、翻书页,然后是学习并热衷于用剪刀剪。在腿的敏感期,宝宝热衷于蹬、站立、下蹲、走、跳、跑、踢、蹦、上下小坡、走路沿、走高低不平的地方等。

感觉敏感期:0~12岁

最有代表性的是玩水、玩沙,再就是与亲人的肌肤相亲,如抚摸和拥抱。

空间敏感期:从半岁以后开始

开始时爬、抓、移动物体;大一点儿后则喜欢爬高、旋转、扔东西、躲猫猫,喜欢把物体垒高,然后推倒重来。

语言-言语敏感期:0~6岁

0~3岁是口头语言的敏感期;5~6岁是文字、书写的敏感期。阅读敏感期可以延续到12岁。

绘画敏感期:1岁左右开始,4~5岁进入高峰

对涂抹、着色、画形有浓厚兴趣。

音乐敏感期:从出生就开始了

听到音乐就能产生相应的感受,会随之手舞足蹈,寻找节奏感。

秩序敏感期:2~3岁

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有一定之规;喜欢重复玩一个玩具或一种游戏,反复体验其过程。

物权敏感期:2岁后

私有意识产生,经常明确指出“这是我的”。

模仿敏感期:2岁后

喜欢学话,学动作,跟着做,喜欢说:“你先给我示范一下。”

确认爱的敏感期:2岁后

反复确认爸爸、妈妈及别的亲人是否爱他,他也会对亲人示爱。

想象与假扮敏感期:2岁半以后

借助各种假想人物或动物、虚拟事物和虚拟行为,表达自己的情感,宣泄自己的情绪。

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

如果有人说话不算数或不遵守规则,孩子就会非常痛苦。

追求完美敏感期:3岁后

要求食物或用具必须完整、美观,要求自己的言行、表现必须完美。

审美敏感期:3.5岁后

产生自我审美要求,常模仿大人化妆打扮,女孩对衣着服饰开始产生浓厚兴趣。

性别敏感期:3~6岁

意识到性别的不同,在长相、打扮、服装、玩具、用品、如厕等方面开始区分男女生的不同。

执拗敏感期:3.5岁后

不让他干什么他偏要干什么,例如:不让他玩儿他偏玩儿,不让他吃他偏吃。“不!”“为什么?”是他的口头禅。

社交敏感期:3.5~6岁

3岁左右的孩童趋向于独立游戏,也就是自己玩自己的;3岁半以后,他们变得非常爱交朋友,喜欢与同伴一起玩儿,学会了合作与分享,更期待得到群体的认同。

婚姻敏感期:4~6岁

想要与父母、幼儿园的老师或熟识的成人结婚;会“爱”上小伙伴,会选择同龄的异性小朋友作为“结婚”对象;在绘画、群体游戏中经常出现结婚、孩子、家庭等元素。

崇拜和被崇拜敏感期:4~6岁时

崇拜爸爸妈妈,崇拜大哥哥大姐姐,崇拜王子、勇士、公主;希望自己被别人崇拜,并为此感到自豪。

自主意识敏感期:4岁以后

什么都想尝试,敢冒险;什么都想自己做,越来越想自己拿主意。

知识探求敏感期:5岁以后

孩子对知识探求的兴趣起始于3岁,到了6~9岁则表现出想探究事物奥秘的强烈兴趣,喜欢问“为什么”。口腔敏感期——帮他把小手放进嘴里

宝宝的敏感期不是一下就来、一下就走的,它有一个逐渐显现、日益突出的过程。到某些敏感期的高峰时,有些行为表现特别明显。还有一些敏感期是叠加出现的,几种行为特点都很突出。父母如果不了解孩子敏感期的行为特点,硬要“定规矩”,与孩子拧着来,那家里可能常常都是“冲突与战争”的场面。最后的结果,不是你把孩子拧歪了,就是你被孩子气歪了。

家庭生活、养育孩子并不是一个较劲儿的过程。认识孩子,尊重孩子,顺着他的思路去摸索养育方法,顺着他的需求去为他创设条件,才是我们家长最应该做的。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拥抱孩子的敏感期,与孩子共同享受敏感期的美好!

吃手,是孩子的天性,是一个个体探知世界的开始,同时也是他为解决牙痒的问题想出来的一个“妙招”。

因为婴幼儿的口水多,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的小手保持干净。衣服穿得厚重时,我们还要帮小宝宝把手放进他嘴里,让他尽情地“吃”。

桔子4个月时,牙痒,老想咬东西,有时抱着我的脸又吸又啃。我常把自己的手洗干净,在一根手指上裹上纱布,递给她,让她咬。那时家里人也会说我太纵容她了,说以后她吃上瘾了看我怎么办。但1岁一过,她基本上就不吃手了,家里人感觉很奇怪。现在桔子很少吃零食,对零食不“馋”,这可能也是过好了口腔敏感期的缘故。

长牙后宝宝能感觉到咬自己的手会痛,就会改咬别的东西,拿到什么都会先摇一摇然后放进嘴里。这时我们只要做到入口的东西相对干净、安全就可以了,比如,没有小零件儿、及时清洗、定期消毒。个人感觉最好能提供不同质感的东西给孩子尝试。

吃手的第二个高峰期出现在上幼儿园后,特别是在3岁左右的托班及小班时期。这里面有两个原因:

一是小朋友之间相互影响,有时坐一排没事干就吃手玩儿。

二是通过吃手寻找心理慰藉。他们常常在午睡时躲在被子里吃手,甚至吃脚指头。躲在被子里吃手,能让孩子回想起自己在妈妈怀里吃奶时的那种安全感和归属感。这与他小小年纪离开妈妈,独自到一个陌生环境度过漫长的一天而引起的分离焦虑症有关。

虽然家长不能跟去幼儿园,但从孩子的种种行为可以发现其中的蛛丝马迹,比如,原来不再吃手的孩子回家后又经常将手放进嘴里;再如,经常吃手、吃脚的孩子指甲盖儿都是嵌进肉里的,有的甚至会残缺不全。这时,家长需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心理,而不是呵斥他不许吃手。

有追踪显示,爱吃零食、吐口水、说脏话等行为一定程度上与口腔敏感期没过好有关系。赵宏老师点评

没有过好口腔敏感期的孩子可能会咬小朋友或其他人、咬桌椅家具。这样的行为会被视为攻击他人、有意破坏物品,孩子因此可能会受到责骂、惩罚。可孩子常常会辩解说:“我没想咬他。”这是真的!没有过好口腔敏感期的孩子的这些行为是他们自己也很难控制的。正确的做法是帮孩子多准备些各种质地的、干净的物品,满足他们“咬”的需求。这也是他们探索和认知事物的过程。动作敏感期——让他一次“动”个够动作敏感期,如何让孩子“动”起来

在这个敏感期,我们要做的事有很多。这时期的孩子特别热衷于摸、捏、摇、抓、扔、拽、扯、撕、打(拍)、抠、穿、按、翻(书)、剪(用剪刀)等,以及蹬、站、下蹲、走、跳、跑、踢、蹦、上下台阶等。

早期,我们可以为小宝宝准备一些有悦耳响声的手摇铃,便于抓捏的软球、玩偶,用于拍打、推、滚的小皮球。到8~10个月以后,宝宝能用手做的事增加了撕、抠、穿、按、翻等,这时考验家长的时候就来了。

撕纸对练习双手协调很有好处,同时也可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伴随着“咝咝咝——”的声音,一张纸被撕开了,宝宝很有成就感。

通过左边这张图,我们可以感受到宝宝撕、捏、揉、扯的快乐,仿佛看到他的两只小手肆意地忙碌着。

抠,就是抠小洞、抠缝隙。穿,就是穿过去。例如,商场柜台间的缝隙,孩子就特别喜欢将胳膊伸进去。我们常在新闻里看到有孩子被玻璃门的缝隙夹住了手,就是因为孩子喜欢将手“穿”进这些缝隙中。这时,电插头孔一定要插上保护座,这种小洞可是坚决不能让孩子抠的。

对于孩子手指触觉与手眼协调发展期的爱好,我们可以专门为他提供一些小洞洞供他抠,比如,在一次性纸杯上剪几个小洞,让他专注地抠,或将小手指穿过去;也可以给他准备一些圈圈、环环让他把手指或胳膊伸进去、穿过去;还可以准备一个卫生纸或保鲜膜的纸筒,让宝宝将红枣、小玩具穿过去。穿过,也可以用套进去的方式来实现,如套杯、套娃。

按,就是喜欢按一切按键、按钮,包括观察按下后发生的情况、产生的结果。这时,你越是跟在他后面提醒他不要按,他越是乐此不疲,使劲儿“捣蛋”。

一次在朋友家做客,他家的宝宝特别喜欢反复按电视遥控器的按钮,搞得他爷爷奶奶根本看不成电视。这是小朋友最喜欢的游戏:他按了开关键,电视变黑了,大人看不成了,他满足了自己的控制欲;大人起来追他、叫他,都关注他了,他很开心。他不会听你的话“改正这个毛病”,因为这是他玩耍的方式,否则大人都去看电视了,谁来跟他玩儿呢?

应对宝宝这个爱好的方法就是找东西让他按,让他按个够。

你可以像我在前面提到的那样,找一个专门用来让他按的“工具”;可以在家里有需要时叫他帮忙来“按”;外出上、下电梯时叫他按电梯按钮;还有现在的儿童模拟手机、模拟电话玩具,都可以用来满足宝宝小手指“按”的需求。需求得到了尊重,有了“按”的对象,孩子就不会经常到你面前来“捣蛋”了。

八九个月以后,宝宝就开始喜欢书了。但实际上,比起书页上印着的内容,他们更倾向于用书锻炼自己打开书和翻动书页所需要的手眼技能。那种软而薄的书页不适合他们,也很容易被他们撕坏。他们更喜欢硬纸板书页、泡沫书页、布书页和200克以上铜版纸做的厚书页。利用这种图书让孩子练习一页一页地翻书,是一项很重要的手眼协调技能的学习。

再大一点儿,15个月以后,就可以尝试让宝宝练习用勺舀、用筷子夹,开始时可以用红枣、木耳、小玩具等来练习。

在大脑皮质层,大拇指运动反射区面积相当于大腿运动反射区面积的10倍,而且用勺舀、用筷子夹食物,牵涉肩部、胳膊、手掌、手指等30多个大小关节和50多条肌肉的运动,是一项很好的健脑、手眼协调练习及全身协调练习的活动。

但是在用勺舀、用筷子夹东西的游戏中,家长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不要过早让孩子形成右利手。我们的餐具不像西式餐具的刀叉需要两只手配合使用,用勺或用筷子只需要一只手,另一只手完全空闲着,这对婴幼儿左右脑的共同发育不利。我们可以让宝宝练习用两只手轮流使用勺、筷子。当然,这个难度是很大的。

与此类似的还有用剪刀。

2岁开始,宝宝就有了用剪刀的意愿,大多数家长这时会拒绝:“孩子这么小,用剪刀多危险啊。”但如果我们把前提假设为“能安全地用剪刀”呢,那这件事是不是就可以做了呢?

专门用于幼童练习的有塑料剪刀。桔子上幼儿园托班时,上学第一天,老师发的礼物便是一小袋文具用品,里面就有剪刀。可见,老师也认同2岁多的孩子可以练习使用剪刀,后来在托班期间老师也多次提示家长可以多让孩子练习用剪刀。

桔子从此就迷上了剪刀,可是塑料剪刀很快就不“灵”了,剪不动了,于是我们一起到文具店买了圆头的小型剪刀(看来市场也考虑到了孩子的需求)。2岁3个月时,她用这把剪刀整整练了20天,天天剪,每次剪半小时左右。

整个练习过程是这样的:

最开始的几天,桔子只要一用右手打开剪刀,她左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也跟着张开了,然后嘴也张开了,嘴唇还歪向一边,一副很努力的样子。

当她的右手用力剪下去,剪刀嘴合拢时,她左手的三根指头也跟着合拢了,嘴巴也跟着闭上了。手、手指、嘴、眼睛就这样协调运动着。这时,纸还得我为她拿着。

几天后,当用右手握剪刀时,她的左手手指渐渐不再跟着动了。

又过了一些时间,她的左手可以拿纸了,双手可以相互配合了。

直到双手可以比较熟练地配合剪刀的开合,这个过程大约用了20天,那段时间我家每天都是满地碎纸。等熟练了,她的兴趣就小了,又过了两个月就不怎么剪了,只是在后来做手工时,才又练习按规定线剪,剪各种形状。

在孩子练习用剪刀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这是一项很好的练习手脑、手眼协调的运动。

此外,适宜于练习手眼协调的肢体大动作还有抛接球和拍球,这些活动是2~5岁孩子最喜欢的。脚脑协调、脚眼协调同样重要

在动作敏感期,除了要练习手脑、手眼协调外,还要练习脚脑、脚眼协调。

6个月之前,婴儿躺在小床上时,他的两条小腿经常不停地蹬着。这时如果不经意间放在床尾的小玩具被他踢着并发出了声响,婴儿便会建立脚脑联动,继续伸出腿去踢。我就曾在桔子床尾她的小脚踢得到的位置挂了一个小铃铛,帮她强化这种脚脑联动能力。有一些婴儿玩具也可以起到这方面的作用。

7个月以后,宝宝又有了新爱好——扔东西。宝宝最爱玩的游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