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2019乡镇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公共基础知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3 07:12:14

点击下载

作者:李永新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公2019乡镇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公共基础知识

中公2019乡镇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公共基础知识试读:

前言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通过实施高校毕业生“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三支一扶”等计划,农村急需的教育、医疗卫生、农业技术等方面的人才匮乏情况得以改善。

为了给这些高素质的青年人才提供更好的机会去服务人民、报效祖国,我国针对工作表现好、考核合格的参加“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三支一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社工人才百人计划”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的项目人员,进行了从优秀村干部和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中选拔录用乡镇机关公务员的考试。

公共基础知识作为乡镇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科目之一,始终具有考试范围覆盖面广、命题方式灵活多变、所占分值比重较大等特点。对此,中公教育组织编写了此书,以帮助考生系统地吃透考点,从而在复习中获益。

面对不断变化的试题形式及考查方式,在公共基础知识备考上应当注意掌握与运用以下新思维:一是要掌握大的学科知识点,对可能考到的、作为公务员必须要知晓的常识内容要系统学习;二是要深入理解并掌握知识点,对于一些关键的知识点,要细致学习并真正掌握;三是要使备考融入日常生活中去,因为试卷中的很多试题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为了更加直观地将重点难点展现给考生,并帮助考生找到突破口,本书主要有以下特色:特色一立足关键考点构建科学体系

根据乡镇公务员录用考试真题的特点,本教材相应地设置了十篇内容,即政治、法律、经济、人文与历史、科技与生活、地理、管理、公文、国情概况、农业农村。全书体例设置符合考试情况,内容丰富。针对各部分考查的重点,本书进行了细致讲解,帮助考生深入理解各个知识点。特色二表现形式多样难点重点突出

本教材将知识概念考点化,精心筛选,去粗取精,并搭配表格,有利于考生更透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要点,复习起来比较直观,能够帮助考生快速抓住重点。

其次,为使考生更直观地了解各学科的重点知识和高频考点,我们在重要知识点或难点处添加“下划线”,并配备经典真题,帮助考生梳理知识、加强记忆。特色三注重知识储备紧贴命题热点

乡镇公务员考试中的公共基础知识部分不仅注重考查考生的知识储备,也注重考查考生对社会热点的关注程度。常见的命题热点有以下两种:一种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时事新闻或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等时政热点,另一种是备受出题人青睐的高频考点。

本书立足这两种命题热点,对相关知识点进行了详实的讲解与补充、修改与完善。比如,政治知识部分添加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十三五”系列规划、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法律知识部分更新了2017年11月4日修订、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的相关内容;农业农村知识部分也更新了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相关内容。重在增强考生的知识储备,以适应乡镇公务员考试的命题热点及考试趋势。

鉴于时事政治内容时效性较强,我国法律法规也在不断更新,各位考生平时应多关注时政新闻和相关领域法律法规的更新。同时考生可微信扫描本书封底二维码,在“中公教育移动自习室”中及时查看更新的备考资料。中公教育教材编研团队2018年6月第一篇政治知识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哲学及其基本问题(一)哲学概述

哲学是和人们的世界观联系在一起的。哲学就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或者说,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哲学既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同时又是一种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理论。(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如下表所示:二、物质和意识(一)物质

1.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的这一物质定义,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不同,哲学的物质范畴是一个抽象程度最高、范围最广的范畴;第二,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看,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就是说,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但能够被人感觉到。

2.物质与运动

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变化的哲学范畴。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割的,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设想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另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载体,是一切变化和发展的基础,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3.运动和静止

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而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又是互相包含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事物在运动过程中总会在一定的时间里,不进行某种形式的运动、不改变与某一参考系的位置关系或保持质的稳定。但是,事物即使没有进行这种形式的运动,也在进行其他形式的运动;即使相对于这一参考系没有改变位置关系,相对于其他参考系也在改变位置关系;即使它的质的规定性保持不变,量的规定性也在变化。由此可见,静止只是运动的特殊状态。但这并不意味着静止不重要,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我们认识和利用事物的必要条件,也是测量和计算运动的尺度。(二)意识

1.意识的含义、本质及能动作用

意识的含义、本质及能动作用具体内容如下图所示:

2.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经典真题“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所蕴含的哲理是( )。

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B.意识活动本身可以改变客观世界

C.人们的精神动力依赖于物质活动

D.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答案】A。解析: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B、D两项说法错误。题干“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强调的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而C项是在强调物质决定意识。故本题选A。三、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一)质量互变规律

1.质、量、度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质和一定的量,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1)质是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由于事物内在矛盾的多样性,事物的质也是多种多样的。事物的质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通过事物的属性表现出来。(2)量是事物本质所固有的可以用数量形式表示的规定性,包括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诸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等。每一种质都有相应的量,因此,事物的量也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并且是多种多样的。(3)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量的区间。(4)质和量是事物两种不同的规定性。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质一旦失去,事物就不存在了;量和事物的存在并不直接同一,量在一定的幅度内变化,并不影响事物的存在。质和量的统一就是事物的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量的区间。在度中,质和量相互结合、相互规定。一定的质规定着量的活动范围,一定的量又规定着质的稳定性。质和量在度中的相互结合和规定,使质量双方处于统一状态。

2.量变和质变

量变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数量上的增减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量变和质变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质变和量变相互包含、相互渗透。一方面,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它包括两种情况:一是阶段性部分质变,即事物的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但次要的性质却发生了变化,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征;二是局部性部分质变,即事物全局的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但个别部分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另一方面,质变过程中又有量的扩张。质变过程是一个新质因素不断扩张,直到占领全局的过程,具有量的特征。

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又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一点一滴的进步和改良,要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及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又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些理想的实现必须依靠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必须从眼前一点一滴的进步和改良做起。经典真题

我国延迟退休政策将采取小步走、渐进式,并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退休年龄现状的诉求,让相关群体有必要的准备期。这体现的哲理是( )。

A.客观规律限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B.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C.事物由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不断往复,无限循环

D.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答案】B。解析: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因此,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我国延迟退休政策采取小步走、渐进式的方法,正是重视量的积累的表现。故本题选B。(二)否定之否定规律

1.辩证的否定

第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根源于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内部的否定方面战胜肯定方面的结果。

第二,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没有辩证否定就无法达到质变的目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重要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包含肯定的否定,是继承旧事物内部积极的合理的因素,而抛弃消极的已丧失合理的因素,是发扬与抛弃的统一。否定一切是形而上学的做法。

2.否定之否定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从肯定自身出发,到否定自身,再到否定这一否定回到自身的否定之否定过程。这就是哲学上所说的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这是普遍存在的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趋势。否定之否定与开始的肯定有着表象上的相似,但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更高层次上的新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

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事物发展总的趋势是上升和前进,而事物发展的道路又是曲折的。因此,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波浪式前进。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又要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艰难曲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既不能因为社会主义受到严重的挫折而对社会主义丧失信心,也不能因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而忘乎所以。(三)对立统一规律

1.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各方面之间及各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矛盾双方的对立又称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的统一又称矛盾的同一性。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2.内外因关系

内因即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所以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外因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它能够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的进程,但它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共同推动事物发展。经典真题“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所体现的哲理是( )。

A.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B.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C.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D.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答案】B。解析:“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中的“腐”,即腐烂,指东西总是自身先腐烂,然后虫子才可以寄生。这条古训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即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一位原因,外因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所以题干体现出来的哲理是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故本题选B。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如下表所示:

矛盾的普遍性属于事物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则是事物的个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之间的关系。共性和个性是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的,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矛盾的不平衡性

矛盾的不平衡性,指构成事物的多种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四、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一)实践

实践是人们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的基本特征:客观物质性(直接现实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二)认识

1.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认识包括感性认识(感觉、知觉、表象)和理性认识(概念、判断、推理)。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2.认识的辩证过程(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特点与关系如下图所示:(2)认识的两次飞跃

认识的两次飞跃的具体内容如下图所示:

3.认识的辩证发展规律

认识的辩证发展规律包括反复性、无限性以及前进性和上升性,如下表所示:

4.认识的真理性(1)真理和谬误

真理和谬误的区别与联系如下表所示:

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基本内容及二者关系如下表所示:(2)真理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三)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人的认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认识指导实践:认识一旦形成,就会反作用于实践,指导实践的全过程。五、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社会存在:社会物质生活的要素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社会精神生活的要素的总和,是对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它包括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等。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在此基础上社会意识又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经典真题

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各种条件的总和,是( )。

A.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的统一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答案】A。解析:社会存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统一,其中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的前提,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的主体,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基础。故本题选A。(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含义与关系如下表所示: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含义与关系如下表所示:(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①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②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③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④人民群众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①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④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及作用,又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商品与货币(一)商品

1.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两个因素,即商品二因素。商品二因素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不可分割的矛盾统一体。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有用性,即能够满足人(社会)某种需要的有用性。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或叫抽象劳动)。商品的二因素之间既有联系也有矛盾。二者的联系: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没有价值。二者的矛盾:对于一个商品生产者或购买者来说,他不可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两者只能占其一。这种矛盾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解决。

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构成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最后转化为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这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决定了商品生产的本质和发展过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是这样自发地、缓慢地产生出来的。

2.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抽象劳动是相对于具体劳动而言的。具体劳动是指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它产生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指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它形成价值。

3.商品的价值量交换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商品交换是不同的使用价值之间的交换。交换的数量比例由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决定。劳动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实现商品价值的劳动是社会劳动。只有当私人劳动产品在市场上实现了同其他商品的交换时,私人劳动才转化为社会劳动。(二)货币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交换过程的必然产物。货币具备五大职能:(1)价值尺度,即商品的价值用货币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就是价格。(2)流通手段,即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3)贮藏手段,即货币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成为财富的随时可用的绝对社会形式。(4)支付手段,即货币是债权债务关系的清算手段。(5)世界货币,即货币越出一国疆界,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发挥货币的作用。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经典真题

在当下社会,纸币已经出现电子形态,比如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手机进行支付,整个支付过程完全见不到纸币的踪影。这说明手机支付可以代替货币的哪项职能?( )

A.世界货币

B.储藏手段

C.价值尺度

D.支付手段【答案】D。解析: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但一般来说,纸币只有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某些国家的纸币有世界货币的职能。手机支付,改变的是支付手段,替代了纸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故本题选D。(三)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运动的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在市场上,发生价格与价值相背离主要是市场上的商品供给和需求不平衡引起的。

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即资源的配置。(2)刺激生产技术的改进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3)促进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二、资本与剩余价值(一)资本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体现着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因此不是一切货币都是资本,只有那些能够自行增殖、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货币才是资本。

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存在。因此,马克思把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其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一次或多次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会发生增殖,因此叫不变资本(c)。以劳动力价值形态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可以使价值增殖,因此叫可变资本(v)。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说明剩余价值不是靠全部资本产生的,而是靠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产生的。这进一步揭示了工人的剩余劳动乃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二)剩余价值

1.剩余价值的产生

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过程中产生,它是在劳动力的消费过程即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形成的。

人类社会要进行生产,必须具备三个简单要素:人的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这三个要素结合在一起发生作用的过程,就是生产过程。生产过程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结合就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实质是为了攫取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价值形成过程。资本主义生产的时间实际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用于再生产劳动力价值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另一部分是超过必要劳动时间以外的延长了的那部分劳动时间,这部分时间叫剩余劳动时间。剩余价值正是产生于这部分劳动时间,因此剩余价值是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是物化的剩余劳动。

资本家是资本的人格化,资本的职能总是力图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提高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现:

2.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基本内容如下表所示:

3.剩余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即剩余价值的产生及资本增殖的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基本经济规律决定社会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决定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之间的本质联系。资本主义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个方面都有其特殊的规律性,但它们都要受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制约,适应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特点和要求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目的和实现目的的手段两者之间的统一,有什么目的,就有与之相适应的实现目的的手段。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是榨取剩余价值,体现着资本家与雇佣劳动者的利益对抗;而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缩短劳动力的必要劳动时间来增加剩余价值总量,表现为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利益对抗。三、资本积累与资本的流通过程(一)资本积累

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不是简单再生产而是扩大再生产。

资本积累是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由此可见,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而资本积累又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资本主义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扩大生产规模,来进一步无偿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二)资本的循环

资本只有在不停的运动中才能不断地带来剩余价值。资本从一种形态出发,经过不同阶段,最后又回到它原来形态的整个运动过程,就叫资本的循环。

资本的循环运动要顺次经历三个阶段:第一是购买阶段,即资本家用货币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第二是生产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结合起来进行生产;第三是销售阶段,即资本家把所生产出来的商品销售出去。其中第一、三阶段属于流通过程,第二阶段属于生产过程。所以,资本循环是流通过程与生产过程的统一。

资本具有三种职能形式:从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可以看出,资本家的货币,是用来购买生产要素特别是购买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的,所以它不单纯是货币,而是货币资本。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结合,在这里能生产出剩余价值,所以它不单纯是生产条件,而是生产资本。而通过生产阶段所生产出来的商品,包含有剩余价值,所以它不单纯是商品,而是商品形式的资本,即商品资本。这三者不是独立的三种资本形式,而是在资本循环过程中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

资本循环的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三)资本周转

资本的循环是连续不断进行的过程。这种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就是资本周转。

资本周转速度就是指预付资本、运动的快慢。它是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可以用预付资本周转一次所持续的时间来表示。其长短取决于各个生产部门的生产条件和流通条件。

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资本的周转时间(一次周转的时间);其二是生产资本的构成。生产资本的构成包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四、利润和平均利润(一)利润

利润是企业产品的销售收入扣除成本后的余额。在资本主义社会,利润是剩余价值的一种转化形式,是在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利润全部归资本家所有,它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关系。(二)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也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在市场条件下,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部门,都追求利润最大化。这种动机会刺激资本从低效率部门流向高效率部门,从而改变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动,使各个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按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利润平均化的过程,是各个生产部门的资本家通过竞争重新分配剩余价值的过程。

平均利润率指社会剩余价值总额占社会总资本的比例。平均利润率水平的下降,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和表现形式。

平均利润理论揭示了工人受全体资本家剥削的事实,从而揭示了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相对立的经济根源。第二章毛泽东思想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概述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如下表所示:经典真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它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主要标志

B.它是具有独创性的关于中国人民革命的理论

C.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

D.它是反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客观规律的实质理论【答案】A。解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主要标志,注意区分“初步形成”和“成熟”的区别。故本题选A。(二)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定

通过整风运动,党的高级干部和广大党员认识到毛泽东思想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随后召开的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党章中正式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实践充分证明,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完全必要和正确的。经典真题

下列哪次会议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A.中共七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八大

D.瓦窑堡会议【答案】A。解析: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故本题选A。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性(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完整概括和系统论述。决议将毛泽东思想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独创性理论概括为六个方面: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关于政策和策略;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关于党的建设。决议进而把贯穿于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精辟地称之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并把它的丰富内容概括为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2)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3)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经典真题

下列对毛泽东思想的理解和认识,正确的是( )。

A.毛泽东思想是关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经验的总结

B.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艰苦奋斗

C.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是《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发表

D.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答案】D。解析: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革命与建设经验的总结和智慧的结晶,A项“改革实践经验”说法错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包括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B项说法错误。《〈共产党人〉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系统地论述了中国革命的阶段、性质、对象、任务、领导、动力、目的和前途,成为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C项错误。故本题选D。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一)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如下表所示:二、统一战线(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1.新民主主义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

毛泽东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经验,提出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基本武器”;是“革命的根本政策”和党的“最基本的政治纲领”;是“中国人民已经取得的主要的和基本的经验”。这清楚地表明了他对于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问题的极端重视。

2.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条件

毛泽东的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不仅强调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工农联盟是主要基础,而且强调“人民”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3.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成功的重要保证

在1956年,毛泽东多次强调了巩固和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问题。他说:“过去为了结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为了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我们就实行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现在为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同样也实行这个方针。”(二)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的基本方法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基本经验(1)同农民结成坚固的联盟。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而农民问题的中心问题又是土地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工农联盟,是建立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废除封建地主所有制,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础上的。(2)正确处理同资产阶级的关系。毛泽东指出:“民族资产阶级是带两重性的阶级。”一方面,他们是革命的力量之一;另一方面,他们又没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勇气。这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的重要一部分,就是同资产阶级联合又同它斗争的政治路线。所谓联合,就是同资产阶级的统一战线。所谓斗争,就是在同资产阶级联合时,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和平”的“不流血”的斗争。(3)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坚强领导。毛泽东认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革命统一战线中要取得自己的领导地位,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率领被领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二是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没有这两个条件或两个条件缺一,就不能实现领导。经典真题

毛泽东1925年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指出,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没有找到革命的新道路

B.没有扩大民主主义宣传

C.没有到群众中做实际的调查

D.没有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答案】D。解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的真正的朋友,以攻击我们的真正的敌人。我们要分辨真正的敌友,不可不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做一个大概的分析。故本题选D。

2.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在1956年党的八大前后,毛泽东提出了党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3.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团结

正确处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毛泽东等领导人有过很好的论述,其基本精神是:

第一,坚持民族平等,实现民族团结。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实现民族团结,是正确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两种错误倾向都要反对。

第二,按民族聚居程度实行不同级别的区域自治。

第三,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进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关于台湾问题

从1955年开始,毛泽东和党中央提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的主张。毛泽东提出了解决台湾问题的一些具体办法,后来由周恩来归纳概括为“一纲四目”:“一纲”是台湾必须回归祖国。“四目”包括: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由蒋介石决定;所有军政及建设经费不足之数,由中央拨付;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协商解决;双方互约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事。三、人民战争和人民军队(一)关于人民战争的理论

1.武装斗争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在中国主要的斗争形式是战争,而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1939年10月,毛泽东进一步指出,“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

2.人民战争

所谓人民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人民军队为骨干,广泛动员人民直接间接参与战争,开展以人民武装斗争和其他各种斗争形式相结合的全民战争。毛泽东认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发展的动力。”这种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是他的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出发点。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了“兵民是胜利之本”。(二)关于人民军队的理论

1.人民军队的宗旨、任务和党指挥枪的原则(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建军宗旨。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精辟地概括了人民军队的宗旨,并深刻阐述了这个宗旨对于军队建设和进行人民战争的深刻意义。(2)人民军队的三大任务。毛泽东为人民军队规定的三大任务,即打仗、做群众工作和生产,这是人民军队建军宗旨的具体体现。人民军队的三大任务是适应革命战争年代的需要而形成的。它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使军队真正与人民打成一片。(3)党指挥枪的原则。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进行三湾改编时,确立了党领导军队的组织制度,首创了把“支部建在连上”的重要原则,从组织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制度。

2.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国防

毛泽东强调了新中国国防建设的重要地位,提出建立一支强大的现代化人民军队的历史性任务。在发展现代化武器装备的问题上,毛泽东提出了“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即常规武器与尖端武器并举。四、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指导伟大的革命要有伟大的党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事业中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阶级性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也是由党的先进性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又是经过长期斗争考验形成的。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任何革命都不能成功。

2.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954年,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申明: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二)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1939年10月,毛泽东发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阐明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三个基本问题。指出正确处理这些基本问题,党的发展、巩固就前进一步;相反,党的发展、巩固就要后退一步。这篇著作是毛泽东建党思想走向成熟的奠基之作。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明确指出,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需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中国共产党。建设这样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极其艰难的任务,毛泽东豪迈地称之为“伟大的工程”。整风运动对于推进和实现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党的七大标志着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基本成功。经典真题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所说的“伟大的工程”是指( )。

A.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夺取全国胜利

B.建立并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建设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D.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国家、新社会【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所说的“伟大的工程”的理解,属于内涵理解型题目。毛泽东在1939年10月的《〈共产党人〉发刊词》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把党建设成为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毛泽东把建设这样的党称之为“伟大的工程”。A项指的是中国革命道路,B项是关于统一战线的内容,D项是1949—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前中国社会的基本性质,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本题选C。(三)执政党建设面临的新考验

1949年3月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醒全党务必继续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重要方针,要求更加重视发扬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防止执政党脱离群众和实际;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对党组织和党员的监督。在1961年党的八届九中全会上,毛泽东强调要恢复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大兴调查研究之风。1962年召开的扩大中央工作会议,毛泽东的讲话集中在一个主题,就是民主集中制,强调不论党内党外都要有充分的民主生活,都要认真地实行民主集中制。否则,党和国家会变质,干部和党员也会变质。这些思想观点,反映了执政党建设的新要求和理论探索的新进步。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背景和历史地位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珍贵的精神财富。(1)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2)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总结,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3)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4)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如下表所示:三、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活的灵魂,它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邓小平理论的全部内容,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980年2月29日,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同时,把解放思想鲜明地提到了突出的位置,丰富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

2.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1)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2)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

3.从实践标准到“三个有利于”标准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应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最主要标准。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1992年年初,邓小平又在南方谈话中把生产力标准拓展为“三个有利于”标准。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实践标准和生产力标准,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直接的哲学基础,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经典真题

衡量改革开放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是( )。

A.“三个有利于”标准

B.人民利益标准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D.经济效益标准【答案】A。解析:“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我们衡量改革开放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当然也是衡量改革开放得失成败的标准。故本题选A。(二)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如下表所示:(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从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这个概念包括两层含义:(1)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初级阶段。

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我国社会的性质,后一层含义阐明的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这两层含义都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我们必须把“社会主义”和“初级阶段”这八个字统一起来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科学的表述,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主要矛盾,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备注: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具体见后文。)(四)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备注:2017年已修改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1.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3)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始终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2.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动力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内在动力,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一方面,改革不是为了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最终要在经济上赶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这些国家更高更切实的民主,并且造就比这些国家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因此,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另一方面,改革不同于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而是通过自觉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和环节,逐步建立合理的利益关系,保证人们和各社会集团的利益得到协调发展。

改革的实质是体制创新。它是对原有僵化体制的根本性变革,而不是细枝末节的调整和修补。社会主义改革虽然不是本来意义的政治革命,其实质和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

3.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1)坚持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对外开放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第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充分利用国内外的资源和市场。

第二,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

第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实行对外开放。只有发展开放型经济,才能为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提供良好的机制,形成以开放促改革的强大动力。(2)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我国的对外开放是自觉的、主动的开放,是为了增强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的积极的开放,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我国的社会经济性质和具体国情决定了我国经济建设的立足点必须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第二,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在大胆借鉴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方法的同时,决不能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基本制度,决不能学习和引进各种丑恶颓废的东西,而要坚决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

第三,必须坚持全局观念,克服本位主义和盲目性。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必须及时总结对外开放中的经验教训,坚持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对外开放。

4.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对党的长期历史经验的科学概括,体现了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和亿万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是不可动摇的立国之本。经典真题

下列选项中,表述错误的是( )。

A.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B.党的基本路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国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D.四项基本原则是强国之路【答案】D。解析: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国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而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故本题选D。(五)“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1.“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这一构想,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充分考虑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实行“一国两制”,有利于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这一构想包括“一个前提、五个基本点”:“一个前提”就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不允许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一个中国”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五个基本点”的实质就是在一个统一的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和特别行政区的关系问题。具体包括:一是中国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二是特别行政区继续实行原来的资本主义制度,保持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三是特别行政区的地方政府享有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所没有的高度自治权,包括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四是中央政府不干预特别行政区自治范围内的事务,不向特别行政区派管理人员,特别行政区的领导人和各界代表人士可以担任全国性政治机构的领导职务,参与国家管理;五是外交权属于中央政府,特别行政区可以以中国的特别行政区的名义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经济关系。

2.“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1997年7月1日,我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我们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历经400多年沧桑后重新回到祖国怀抱,这是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又一重要成果。它标志着外国人占据和统治中国领土的历史彻底结束,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如下表所示: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经典真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 )。

A.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发展

B.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

C.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

D.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答案】C。解析:“三个代表”中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哲学依据在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的主人。故本题选C。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地位及作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