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劳动价值理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3 09:48:30

点击下载

作者:于元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解读劳动价值理论

解读劳动价值理论试读:

一、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理论的背景

(一)时代的呼唤

马克思生活在19世纪20—80年代,那时正是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经济矛盾日益加深的历史时期。

从16世纪开始,欧洲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过产业革命,发展到了机器大工业生产阶段。

大工业的发展一方面使生产力越来越社会化,另一方面加剧了资本主义的竞争,使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到大资本家手里,而无产阶级的失业率和贫困程度越来越严重了。

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这种矛盾终于在社会再生产中集中爆发,从而导致了经济危机。再生产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前者指生产在原有规模上重复,后者则是生产总量比原来增加了。

1825年7月,英国爆发了第一次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是从货币危机开始,股票行情猛烈下跌,仅到1826年年初,股票跌价造成的损失就高达1400万英镑,银行纷纷倒闭。1825年年底,著名的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储备从1824年年底的1070万镑降至120万镑。1825~1826年间,英国共有70多家银行破产。1826年工业危机达到高潮,大量商品卖不出去,物价暴跌,大量工商企业破产。1825年10月至1826年10月,破产的工商企业共有3500多家。1824~1826年间,英国出口产品棉布从3.45亿码降为2.67亿码,减少了23%。机器制造业、建筑业以及其他所有的行业都遭到了危机的沉重打击。整个社会处于极度的恐慌和混乱之中。除英国外,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同程度地爆发了经济危机。

自从1825年资本主义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后,大约每隔10年就周期性地发生一次。经济危机给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给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从而推动无产阶级走上反抗资产阶级的道路。

工人的斗争最初表现为自发地破坏资本家的机器,后来发展到独立的政治运动。

1831年和1834年,法国纺织工业中心里昂两次爆发了工人武装起义,要求提高工资;1836年,英国无产阶级发动了宪章运动,要求政治改革;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举行了武装起义,要求改善工人的处境。这些工人运动如火如荼,标志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成为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中心问题。

资本主义经济和阶级斗争的发展,将科学地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客观规律的任务提到了无产阶级面前,马克思正是适应这种历史大潮而创作出《资本论》。

在《资本论》这部伟大著作中,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深入分析了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的基本矛盾,形成了完整的价值理论体系。(二)古典劳动价值理论

从历史上看,在中世纪神学家马格努和阿奎那的“公平价格”概念中,曾把商品价格与劳动联系起来,实际上已开始把商品价值与劳动放在一起思考了。

中世纪又称中古时代,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由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到东罗马帝国灭亡。

在中世纪,欧洲没有一个强而有力的政权来统治。那时,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极为痛苦。因此,中世纪又称“黑暗时代”,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缓慢的时期。

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年)出身于意大利一个伯爵家庭,是当时神学的正统派多米尼哥僧侣派的成员。他年轻时曾在意大利的蒙德·噶西诺修道院和那不勒斯大学学习,并曾跟随当时著名的神学家马格努研究哲学。从1252年起,他在巴黎等地讲学。1259年,他担任罗马教廷的神学顾问和讲师,名噪一时。他的主要著作《神学大全》被认为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百科全书,是权威性的神学著作。《神学大全》中有一部分属于经济学说。

封建时代的教会思想家都是维护自然经济,反对商品经济的,但他们却无法取消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而且,为了保证教会对经济生活的统治权,他们还必须研究和解决商业实践中的一些具体问题,首先就是商品交换应当依据什么原则来进行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援引亚里士多德关于商品交换中的公平问题的见解,把早期基督教思想家奥古斯丁提出的“公平价格”概念发展成一整套理论。

在中世纪,对公平价格做了详细研究的就是马格努和他的学生阿奎那。

马格努在注释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时,发展了亚里士多德关于交换必须在平等基础上进行的观点。在亚里士多德的“五张床=多少间屋”的等式中,实际上已经隐含了它们之所以相等,是因为生产它们时所耗费的劳动相等这层意思,但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他却错误地把它们相等的原因归结为货币。而马格努根据对生活中商品交换现象的观察,把商品交换的平等的基础归结为交换双方耗费了相等的劳动。因为在马格努所处的时代,停滞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交换一般都是在商品生产者之间直接以物物交换的方式进行的,几乎不用商人做中介,因此人们对于自己生产的商品和所要交换的商品各自耗费了多少劳动都是清楚的,交换的比例便根据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了。马格努根据这种事实,认为公平价格就是生产上耗费劳动相等的价格。因为如果生产者在交换中不能补偿自己的劳动耗费,他就无法继续进行生产了。可见,马格努已看到商品价格与劳动耗费的联系了。

阿奎那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马格努的观点,从而把公平价格看作是商品与商品或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均等,并且承认这种均等指的是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量。他说,人们在用房屋和鞋子交换时,应当为房屋多付出代价,因为造房屋的人在劳动的耗费和货币的支出上都超过鞋匠。他强调在买卖中支付的价格必须是公平的。他反对贱买贵卖,认为在买卖中双方都不应当吃亏,主张按与劳动量相符的公平价格来进行交换。阿奎那维护封建主的利益,反对商人贱买贵卖。因为商人的不等价交换,一方面是对农民和手工业者的榨取,另一方面也是对封建主的剥削收入的一种分享和夺取。

15世纪末到17世纪中叶之间,随着重商主义盛行,一些学者为了适应商业资本的需要,只注意价格而忽视了对价值的探讨,更谈不上在劳动价值理论方面有什么研究了。

此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古典经济学派又在价格表面现象的后面寻求其内在基础,开始涉猎劳动价值理论。

配第是最早提出劳动创造价值的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是他最先提出了劳动价值理论方面的一些基本观点。

配第代表新兴产业资本家的利益著书立说,为他们出谋划策。他在研究赋税时探讨了经济学的一些基本范畴,在寻找不断变动的市场价格背后的基础时提出了“自然价格”。他认为如果一个人生产一蒲式耳小麦所用劳动时间和从秘鲁银矿中生产一盎司白银并运来伦敦所需劳动时间相等的话,后者便是前者的自然价格,也就是一蒲式耳小麦值一盎司白银。

蒲式耳是一种定量容器,像我国旧时的斗、升等计量容器,在英国及美国通用,主要用于量干货,尤其是农产品的重量。1蒲式耳大麦=48磅,约21.77公斤;1蒲式耳玉米=56磅,约25.40公斤;1蒲式耳小麦或大豆=60磅,约27.22公斤。

盎司是英制重量计量单位,等于一磅的1/16,旧时称英两或唡。

这样,配第就成为近代最先提出劳动决定价值原理的人。配第还指出价值量与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他的这些理论都被马克思继承了。

配第在研究经济时,把分析从流通领域转向了生产领域,最终摆脱了重商主义的影响,奠定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

配第生于英国汉普郡一个毛纺织手工业者家庭,14岁开始独立谋生。他当过水手、家庭教师、海军士兵、医生。1644—1645年在荷兰莱顿大学攻读医学,后来行医,继续研究医学,于1649年获牛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兼任皇家医学院教授。1662年,因为他在经济方面的卓越贡献,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773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基本完成。1776年3月此书出版后引起轰动,影响所及除了英国本地,连欧洲大陆和美洲也为之疯狂,世人尊称斯密为“现代经济学之父”。

斯密继承和发展了配第的劳动价值理论,指出“劳动价值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他还提出了购买劳动价值理论,工资、利润、地租三种收入决定论。

斯密指出,价值涵盖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前者表示特定财货之效用,后者表示拥有此一财货后用以获取另一财货的购买力。他说,货币的首要功能是流通手段,持有人持有货币是为了购买其他物品。当物物交换发展到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后,商品的价值就用货币来衡量了。这时,便产生了货币的另一功能——价值尺度。

斯密也谈到货币的储藏功能和支付功能,他特别强调的是货币的流通功能。

李嘉图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之一,也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他继承并发展了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李嘉图在斯密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步,认识到劳动决定价值,不仅指活劳动,而且还包括物化劳动。李嘉图劳动价值理论在古典学派的范围内达到了最高成就。

李嘉图生于犹太人家庭,父亲是证券交易所经纪人。李嘉图12岁到荷兰商业学校学习,14岁随父从事证券交易。1793年,他独立开展证券交易活动。25岁时,他就拥有200万英镑财产。经济条件允许后,他开始专心钻研数学和物理学。1799年,当他读完斯密《国富论》后,又开始专心研究经济问题。1817年,发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9年,被选为上议院议员。他的理论研究达到资产阶级界限内的高峰,对后来的经济思想有重大的影响。(三)共创辉煌

马克思在批判地吸收资产阶级古典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以处于资本主义初期的英国等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实际为研究对象,从分析商品入手,发现了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两重性原理。

马克思明确提出商品的价值由抽象劳动所创造,价值量决定于生产该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马克思运用劳动价值理论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从而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体系。

劳动价值理论从中世纪“公平价格”所体现出的思想萌芽开始,经过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努力,到马克思时才最后使其发展到了辉煌的顶点,代表了人类从农业经济时代到资本主义初期对价值问题探索的最高成就。

劳动价值理论是一门社会科学,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这是由它的研究对象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对象一般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运动的规律性,而生产关系归根结底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关系表现为一定的阶级关系,由于人们阶级地位和经济利益不同,他们对社会经济现象所做的分析也不同。对于某种特定性质的生产关系,各个阶级都从本阶级的利益出发,采取拥护或是反对的态度。因此,劳动价值理论必然具有阶级性,不同的阶级都有为本阶级利益服务的、主张完全不同的劳动价值理论。资产阶级有资产阶级的劳动价值理论,小资产阶级有小资产阶级的劳动价值理论,无产阶级有无产阶级的劳动价值理论。

无产阶级的劳动价值理论即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为对立阶级的利益服务的统一的劳动价值理论是根本不存在的。

劳动价值理论既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因而它是否具有科学性则要进行具体的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凡是能够反映经济关系的本质,揭示客观经济规律的劳动价值理论,就是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否则就是不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

对于同一个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各个不同的阶级尽管有完全不同的看法,提出各种不同的理论,但真理只能有一个。

凡是真理都具有客观性,它既不以任何一个阶级的意志和利益为转移,也不因某个阶级不承认或反对它而失去其真理性。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它既代表和体现着无产阶级的利益,是一门具有无产阶级的阶级性的科学;又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门具有高度科学性和真理性的科学。

马克思以科学的态度去探索、认识和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并把它如实地、科学地揭示出来,这就为苦难中的工人指明了道路,有利于无产阶级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

马克思的经历可比马格努、阿奎那、配第、斯密和李嘉图丰富有趣多了。

1848年欧洲大革命失败后,30岁的马克思到了巴黎。他认真地总结了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认识到要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这对于指导今后的工人运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由于马克思领导了工人运动,在欧洲大陆已经无处容身,成为巴黎不受欢迎的人。

1849年夏末,巴黎警察来到马克思在巴黎的住处百合花大街45号,向马克思宣读了“驱逐出境”的命令。

接到驱逐令后,马克思毫不犹豫地携带4岁的大女儿小燕妮、3岁的二女儿劳拉和妻子燕妮·马克思迁至英伦三岛的雾都伦敦。

开始,他们住在伦敦安德森大街4号,每周房租6英镑,这对马克思一家来说简直是不堪重负了!

不久,因为拖欠房租,房东叫来警察,收走了马克思一家的全部东西,甚至连婴儿的摇篮、女儿的玩具也没给留下。

马克思全家搬进伦敦累斯顿大街的一个廉价旅馆,租金每周5镑,但不久又因拖欠房费被老板赶走了。

1850年5月,马克思全家搬进迪安大街45号。没住多久,又因拖欠房租迁到了这条大街的28号,一家人挤进了两间狭窄的小房间里。

这时,恩格斯给予了马克思一家慷慨的资助。

这年的12月,为了撰写《资本论》,马克思领到了一张英国伦敦博物馆的阅览证。从此,阅览室成了他的半个家,他每天从上午9点一直工作到晚上8点左右,回家后还要整理阅读材料时所记的笔记,到深夜二三点钟才休息。

马克思每天所摘录的大量资料,都是为写作《资本论》做准备。

早在1843年,马克思就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了。由于参加革命斗争,他一直无暇从事著述。这次到了伦敦后,他才有时间把主要精力用到《资本论》的写作上。

在世界一流的伦敦博物馆所藏图书中,马克思读过的书有1500多种,读书笔记有100多本。为了更好地完成《资本论》的著述,他广泛收集有关各学科的资料。

1856年10月,马克思迁居伦敦西北肯蒂士镇,这里离伦敦博物馆更远了。但马克思仍在不知疲倦地工作着,从未间断工作,没日没夜地在博物馆里忙着。不管刮风下雨,马克思从未因天气不好而不到博物馆去。经过17年的努力,《资本论》第一卷终于在1867年出版了。《资本论》的出版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一件大事,它迎来了无产阶级斗争的新局面。在这部书中,马克思首先提出了劳动价值理论,通过大量事实详细而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揭穿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秘密,暴露了资本主义残酷剥削工人阶级的丑恶本质,也指出了工人阶级之所以极其贫困的原因。

有人认为工人干活,资本家付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马克思说这是错误的,工人干活,资本家付给他钱,看来这并没有什么不对,但实际上这不是“等价交换”。工人为资本家劳动所创造的财富远远大于他们所得的报酬。例如:一个工人一天劳动所得为10元钱,而他在一天之内为资本家所创造的利润远远不止10元,有的是20元,有的是30元,还有的更高,这怎么能是“等价交换”呢?那些多余的部分,即这个工人工资之外的更高的数额,都被资本家无偿地剥削走了。马克思把这笔账算清以后,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本质、手段、诀窍就给暴露出来了。这使得广大工人阶级认清了资本家的剥削方法,从而为自己争取更高的工资待遇准备了充足的理由。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无产阶级的必然胜利都是不可改变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提供了理论武器,增强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决心。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科学地阐述了劳动价值理论,揭示了商品与货币之间的神秘规律,指出了纷繁复杂的经济活动背后隐藏着的深层规律,因而像太阳一样照亮了世界,使人们拨云雾而见青天。

马克思生前曾说:“劳动价值理论是我对政治经济学的最大贡献。”

二、什么是商品

(一)具备哪些条件才能称为商品

商品属于商品经济的范畴,马克思认为研究商品经济必须从商品开始。

商品对于人们来说并不陌生,因为我们天天要和商品打交道:从菜市场买来的菜、从粮油店买来的粮食、从百货公司买来的衣服等都是商品。尤其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是商品,就连工人的劳动力也成了商品。

有人说:“有用的东西就是商品。”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并不是任何一种有用的东西都是商品,所谓商品是指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如果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生产的产品,或者是没有经过人类劳动加工而天然存在的有用的东西,如原始森林中的树木、江河里的水、宇宙间的空气等,这些都不是商品。

作为商品,首先必须是劳动产品,如果不是劳动产品就不能成为商品,如自然界中的阳光和上面提到的原始森林中的树木等,虽然是人类生活必需的,但这些都不是劳动产品,因此不能叫作商品。

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获得的产品全部用于原始公社成员自己消费。在那种条件下,是不存在商品生产的。

商品必须要用于交换,如果不用于交换,即使是劳动产品,也不能叫商品。在封建社会中,生产出来的产品主要用于满足自己家庭成员的需要。这些自给自足的产品,虽然也是劳动产品,但由于它们并不用于交换,不供他人使用,所以也不是商品,如农民种的棉花、纺的纱、织的布,只供自己消费,而不是用于和别人交换其他一些产品,那就不是商品。

至于封建社会中农民用来交纳地租的粮食,虽然不是农民自己消费的,但它是无代价地交给地主的,并不经过买卖,因此也不是商品。

在服装厂里,生产着大量的服装,但不是为本厂工人自己生产的,这些生产出来的产品都是为了销售,供他人使用。这些为了交换而生产的服装才是商品。

商品对他人或社会有用,没有用就不会发生交换,有用才能发生交换。(二)社会经济形式的三个阶段

提到商品,不能不提商品经济;提到商品经济,又不能不提自然经济。那么,什么是自然经济,什么是商品经济呢?

人类要生存,必须解决吃饭、穿衣、住宿等基本生活问题,必须有食物、衣服、燃料、住房以及其他各种物质和文化生活资料。

为了获得这些物质和文化生活资料,人们必须从事各种各样的生产活动。由于人们从事各种各样的生产活动,也就是发展经济,人们才能活着,才得以一代一代地延续到今天。

社会经济形式的发展有三个阶段: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已经经历和正在经历的两种基本经济形式。按照马克思的设想,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将进入产品经济阶段。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形式。

在人类最初的社会,即原始社会里,是不存在商品经济的。那时生产力低下,没有真正的社会分工,社会成员之间平均分配产品,因而没有交换产品的条件,也就是没有足够的剩余产品用来交换。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按不同产品种类划分的社会分工。

在适于农业的地方,农业逐渐成为主要的生产部门;而在草原地区,人们则专门从事畜牧业。这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后来,手工业又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这是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社会分工的出现,不同种类产品之间的交换就势在必行了。于是,由公社之间偶然彼此交换多余的产品发展成为经常性地产品交换。

社会分工和产品交换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私有财产的产生和发展。

从事畜牧业的部落与从事农业的部落彼此交换产品时,双方都由首领主持,首领渐渐地把交换的产品留下来。久之,这些产品便变成了私人财产。

这时,随着铜和铁等金属工具的使用,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为一家一户单独进行生产创造了条件。原来以氏族为单位的集体生产,逐步分解为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小生产。

不久,产品多了,有了剩余,交换范围越来越大,从而出现了商品经济。可见,商品经济是社会生产力长期发展的产物。

商品经济的产生决定于两次社会分工使生产者互相依赖,到对方去换自己不便生产的产品。

商品经济的出现有两个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私有制。

彼此需要对方的产品,从而使商品交换具有必要性。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但决定性的条件还有私有制。由于私有制,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分别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各自有其独立的经济利益,彼此都不愿把产品无偿地交给别人,这就使对等交换具有必然性了。

商品经济从原始社会末期产生开始,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虽然处于从属地位,但它始终没有停步不前,而是一直在发展着。

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才由从属地位上升为统治地位,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一般形式。

恩格斯说:“一个家庭不仅从事农业和畜牧业,而且还把农牧业收获加工成现成的消费品……以致家庭或家庭集团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1015-1016页)

列宁说:“在自然经济下,社会是由许多单一的经济单位(家长制的农民家庭、原始村社、封建领地)组成的,每个这样的单位从事各种经济工作,从采掘各种原料开始,直到最后把这些原料制成消费品。”(《列宁选集》第1卷,第161页)

可见,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它的基本特点如下:

第一,自然经济的生产目的是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家庭式经济单位(如原始公社、封建庄园等)本身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将生产的产品投入社会交换。每一个生产者或经济单位利用自身的经济条件,几乎生产自己所需要的一切产品,所有衣食住等方面的一切生活必需品都是自给自足的。在生产单位中,全部或很大部分生产要素(土地等自然资源除外)也都是在本经济单位内生产的,并直接从本经济单位的总产品中得到补偿,并进行再生产。

第二,自然经济具有封闭性,排斥社会分工,只有自然分工。所谓自然分工是指按照年龄和性别进行的分工,如老年人和妇女干轻活,青壮年干重活。中国古代社会的“男耕女织”就是典型的自然分工。在自然经济里,人们凭借大自然赐予的天然条件和自己的劳动,求得温饱。那时的生产规模虽小,但小而全。人们与外界很少有经济联系,至死不出乡,彼此虽然鸡犬之声相闻,但老死不相往来,这就是自然经济的封闭性。

第三,自然经济具有保守性,排斥生产的社会化,把社会生产分割为范围不等的分散的生产单位,这就造成了生产者易于满足,因循守旧,不思进取。马克思说:“这种生产方式是以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的分散为前提的。它既排斥生产资料的积聚,也排斥协作,排斥同一生产过程内部的分工,排斥社会对自然的统治和支配,排斥社会生产力的自由发展。它只同生产和社会的狭隘的自然产生的界限相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30页)

第四,自然经济具有落后性,生产基本上是在简单再生产的水平上维持,尽管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有所前进,但却极其缓慢。它既无增加知识,引进技术,改进生产的内在动力,也没有外部竞争的压力。

自然经济是与生产力水平低下相适应的,它是一种落后的经济形式,它既是生产力不发展的产物,又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自然经济是人类社会最早的一种经济形式,从采集狩猎时代到农耕手工时代,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都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社会。

直到封建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自然经济才逐渐瓦解,并最终为发达的商品经济所代替。但是,直到现在为止,在一些国家特别是一些不发达国家,自然经济还有很大的残余。在自然经济里,当然不会出现商品。(三)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是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统一。

恩格斯说:“我们所说的‘商品生产’,是指经济发展中的这样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上,物品生产出来不仅是为了供生产者使用,而且也是为了交换的目的;就是说,是作为商品,而不是作为使用价值来生产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81页)

列宁说:“所谓商品生产,是指这样一种社会经济组织,在这种组织之下,产品是由个别的、单独的生产者生产的,同时每一生产者专门制造某一种产品,因而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就必须在市场上买卖产品(产品因此变成了商品)。”(《列宁全集》第1卷,第77页)

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因此,商品必须全面转手。这种转手就形成商品交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03页)这是说商品生产是为了以交换为目的,通过市场上买卖,以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生产。商品交换是商品的相互让渡和转手。

商品交换包括物物直接交换和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是商品流通。

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是社会再生产的两个重要环节,二者互为条件,互相依存。没有商品生产,商品流通不可能存在;没有商品流通,商品生产也不能进行,二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商品生产对商品流通起主导的决定作用,商品生产的性质、规模和方式决定商品流通的性质、规模和方式。

商品流通能反作用于商品生产,如果商品流通畅通无阻,商品生产就能顺利进行;反之,就会阻碍商品生产的发展。

总之,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是辩证的统一,而商品经济就是两者的统一体。(四)商品经济的特点

商品经济的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商品经济是交换经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追求的不是使用价值,而是交换价值,他们以获取更多的利润和货币收入为直接目的。在商品经济中,全部或大部分生产要素都是通过市场交换取得的,并在交换中通过产品价值的实现得到补偿,从而为再生产创造条件。

第二,商品经济是开放型的经济。在商品经济中,商品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它的发展趋势是把每一种产品,甚至每一种产品的每一部分的生产都变成专门的生产,形成一个部门。商品生产强调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协作,使人与人之间的经济联系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日益紧密,范围也日益扩大。因此,商品经济反对闭关自守,要求开放,包括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

第三,商品经济是开拓性的经济。商品生产者为了追求更多的价值,并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取胜,无不努力进取,用心拼搏。他们在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的推动下争先恐后地改进技术,提高生产率,不断地开拓,不断地创业。

第四,商品经济是以扩大再生产为标志的经济。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和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必须不断地增加投入,扩大生产规模,从而推动社会生产迅速发展。商品经济是与较为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相联系的经济形式,它既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商品经济是比自然经济进步的经济形式,但还不是最发达的经济形式。按照马克思的设想,未来最发达的经济形式是产品经济。

在商品经济中,生产关系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那么,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怎样出现的呢?

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产生的。在封建社会后期,日益发展的商品生产催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首先,商品的不断生产使封建社会中的小商品生产者发生两极分化,产生了资本主义企业主和工人。

在封建社会末期,为交换而生产的商品越来越多。封建社会中的商品生产是一种以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简单商品生产,进行这些简单商品生产的是小商品生产者。当小商品生产者拿着自己的产品到市场上去卖的时候,有的能卖出去,有的却卖不出去。由于各个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条件不一样,因而各个商品生产者在同样劳动时间里所生产的商品量各不相同,也就是说,各个商品生产者生产同样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各不相同。那些掌握着较好的生产工具、劳动熟练程度较高、体力和技术较好的生产者生产同样的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就少,而另一部分掌握着较差的生产工具、劳动熟练程度较低、体力和技术都不如别人的小商品生产者生产同样的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就多。各个商品生产者生产同类商品所费的劳动量虽然多寡不同,但同类商品只能按照平均劳动耗费出售。结果,小商品生产者开始出现两极分化。一些生产条件差、个人劳动耗费高于平均劳动耗费的商品生产者,出售商品时就处于劣势地位,只能补偿一部分劳动耗费,因而渐渐破产;那些生产条件较好、个人劳动耗费低于平均劳动耗费的商品生产者,在出售商品时就处于优势,因而日益富裕。前者是大多数,后者是少数。大多数人越来越穷,逐步变成无产者;而另一小部分人却越来越富,逐渐变成企业家。

在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过程中,商业资本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商人原来是商品交换时的中介人,靠收取中介费发了财。后来,他们开始定期向小生产者收购他们生产的产品,然后拿到市场上去出售。这样,商人变成了包买商。包买商进而又发展到直接将原料甚至劳动工具贷给小生产者,以低价预购小生产者的成品作为条件,要小生产者按期、按质、按量、按品种、按规格为他们生产商品。这样,小商品生产者在经济上就依附于商业资本,完全为商人所控制,逐步变成了雇佣工人,而商人自己也就逐步变成了工业资本家。

在封建社会中,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有过行会制度。行会是为抵制竞争而出现的手工业里的封建组织形式。行会严密地保护它的成员从事手工艺的特权,并且规定了各项规程,如要求它的成员遵守多年固定下来的传统的生产方法、按规定的原料生产,必须保证一定的成品质量,不许擅改成品的价格等。这种行会有同一地区的,也有同一行业的。在行会里掌权的是师傅,他们说一不二。行会由于对手工业生产作了各种严格的规定,束缚了生产者的主动性以及技术的发展,阻碍了竞争,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但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出现了两极分化。这时,一部分行会师傅唯利是图,见钱眼开,便不顾行会规定,任意增加帮工和学徒。帮工和学徒的大量增加使得他们在实际上已经不可能成为独立的师傅,只得终身充当雇佣劳动者,而师傅则加紧剥削他们,也成了企业主。

农村中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也是和商品生产联系在一起的。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货币的权力越来越大,封建主把农民的劳役地租和实物地租改为货币地租。农民为了交纳货币地租,必须把自己生产的产品拿到市场上去换成货币。这样,日益加深了农民对市场的依赖,加速了农民的分化过程。大多数农民逐渐沦为雇农,少数人则上升为富农,进而转化为农业资本家。

这样,由于上述几种原因,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也就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就出现了。(五)从商品分析入手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首先是从分析商品开始的。为什么要从商品开始呢?有下面几个原因:

商品生产在资本主义社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形式,不仅各种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都表现为商品,而且人的劳动力也成为商品。商品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是最普遍的现象,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资本论》第3页)。因此,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时必须从最普遍的占统治地位的商品出发,认真把握住这个普遍的存在形态,才能深刻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最本质的东西。

商品孕育着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胚芽。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元素形式”(《资本论》第3页),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商品这个细胞的内在矛盾包含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一切矛盾的胚芽。因此,只有从分析商品开始,弄清商品的内在矛盾以及这一矛盾的发展规律,才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的具体内容及其发展的辩证过程,从而把握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总体,阐明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要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的历史规律。

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前提。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在简单商品经济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封建社会末期,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导致了封建经济关系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产生。因此,只有首先从分析商品开始,才能了解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和经济基础,才能把握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从而深刻地认识资本主义。

由此可见,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首先从分析商品开始,并不是随意选择的,而是由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经济时所运用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决定的,是完全符合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的分析方法的。马克思正是把商品作为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起点,建立起完整的政治经济学的科学体系,从而在理论上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现出来,并且深刻地揭露出资本主义的一切矛盾及其发展规律。

商品是随着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出现而产生的,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商品和货币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两大基本要素。在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以市场为主体的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都是围绕着商品和货币展开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联系也都采取了商品货币关系的形式,商品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细胞,包含着资本主义方式的一切矛盾的胚芽。商品和货币,及其基本经济规律,即价值规律,中心任务是阐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马克思正是以他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建立起关于资本主义理论体系的。

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有人认为应该首先弄清资本家是怎样剥削雇佣工人的,也有人认为首先应该搞清楚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怎么产生的等。这些问题是需要弄明白的,但是要弄清楚这些问题,必须从分析商品入手。要了解资本主义,需要有入门的钥匙,而商品正是研究资本主义入门的钥匙。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之所以受资本家剥削,最根本的原因是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而工人却一无所有。工人为了维持生活,只好出卖劳动力给资本家,并忍受资本家的剥削。要说明资本家如何剥削工人,就必须弄清楚资本家是怎样占有生产资料,又怎样把它作为资本来剥削工人的。资本家通过各种罪恶的手段,占有了大量钱币,然后买进用于生产的各种商品,包括劳动力,开始生产过程。工人为资本家生产了大量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要了解劳动力怎样成了商品,工人是怎样受剥削的,必须从研究商品入手。

我们要了解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怎么产生的,首先也必须了解什么是商品。因为经济危机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一种特有的现象,它的最主要的表现是商品卖不出去。所以,要弄清经济危机,也得从分析商品入手。

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最简单、最普遍、最基本、最常见的因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细胞。只有从商品入手,才能抓住资本主义经济最基本的因素,步步深入,弄清资本主义的本质。

三、商品的两个因素

(一)使用价值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为什么可以用来交换呢?这是因为商品能满足人的各种需要。

例如,一个铁匠带着三把镰刀到市场,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东西,但铁匠只想要粮食,于是拿镰刀向一个农民换了二十斤粮食。镰刀和粮食的交换之所以能够成功,原因就在于粮食对铁匠有用处,可以满足铁匠果腹的需要;镰刀对于农民有用处,可以用作收割粮食的工具。如果粮食没有果腹、镰刀没有收割的作用,那么,铁匠和农民谁也不会要谁的东西。

又如,我们到服装店里去买衣服,是因为衣服可以御寒;到菜市场去买菜,是因为菜可以食用;到商店里去买电视机,是因为电视机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

综上所述,一种劳动产品之所以能当做商品出售,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有用性。这种产品的有用性,即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马克思称之为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一种属性,是它的第一个因素。

没有使用价值的产品尽管生产这些产品时花费了不少劳动,也不会有人要。

商品的种类极多,因为不同的商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所以能够满足各种不同的需要。有的商品可以满足人们维持生命的需要,如粮食和蔬菜;有的商品可以满足人们穿着的需要,如衣服和袜子;有的商品可以满足人们休养生息的需要,如楼房馆所等;有的商品可以用于自卫,如枪炮弹药等;有的商品可以用于装饰,如项链和戒指等;有的商品可以用于精神享受,如唱片、电视机等;有的商品可用作生产资料,如机器、煤炭、钢铁等。

产品的使用价值,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渐被人们认识和加以利用的。

例如:磁石具有吸铁的性能,但是这一性能不是一开始就为人所知的,只有在人们发现和认识了它之后,才加以利用,成为对人类有用的东西。

又如,煤在人们没有认识它的性质以前,只不过是黑色的石头。后来,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知道煤是一种可以燃烧的东西,于是开始了有目的地开采。

一种物品的性能可以是多方面的,因而它对人有多种用途。一种物品的多种性能,构成它多方面的使用价值。

例如,拿石油来说,过去人们只知道它可以作燃料,可是现在石油已经成了工业的粮食,人们能从中提炼出上百种化工原料。

马克思说商品首先是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物品。至于这种需要的性质如何,以及这种有用物品怎样来满足人的需要,不是我们研究的问题。

每一种有用物都可以从质和量两方面来考察:从质的方面看,每一种有用物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用途,那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不断发现的,如石油除了用作燃料外,还能制造化工产品。从量的方面看,衡量物品的社会计量单位也是多种多样的,或取决于物的性质,或因习惯不同,都是人们在历史上实践的结果,如一吨煤,一千两黄金,一百斤大米。

在分析了商品的有用性之后,马克思给使用价值下了一个简短的定义:“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资本论》第48页)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商品本身就是使用价值。

例如,小麦和铁,小麦可以食用,铁可以制造炊具。商品具有哪一种使用价值同人们生产它所耗费的劳动多少无关,即使生产同一个面包的劳动减少了19/20,它的用途仍然和从前一样。使用价值只有在使用或者消费中才能成为现实的使用价值,就像铁路只有通了车才是真正的铁路,暖气设备只有通了气才是真正的暖气一样。

无论在哪种社会里,使用价值总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因此使用价值本身并不反映生产关系,没有社会属性。但是在商品社会中,使用价值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二)交换价值

接着,我们要谈谈商品的价值。

既然只有通过买卖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才是商品,那么,商品就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而且还必须是一种能够用来互相交换的物品。商品的这种能够用来交换别种物品的性能,是商品的另一种属性。因此,商品除了具有使用价值外,还具有交换价值。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共存于一个商品中,构成了商品的两重性。

商品的交换价值是商品的第二个因素。

在商品生产之后,人们经常进行商品的互相交换。这种交换是不同的使用价值之间的交换,没有一个人会用大米去换同样的大米。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产品,在交换时有着一定的比例关系。

例如:20个鸡蛋换10斤白面,这是2∶1;1把镰刀换2尺布,这是1∶2。换句话说,就是2个鸡蛋值1斤白面,1把镰刀值2尺布。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互相交换时数量上的比例关系,就是商品的交换价值。这也就是说,商品的交换价值是表现在两种商品相交换时的比例上的。20个鸡蛋换10斤白面,那么,10斤白面就是20个鸡蛋的交换价值,20个鸡蛋则是10斤白面的交换价值。同样,1把镰刀的交换价值是2尺布,而2尺布的交换价值则是1把镰刀。由于交换是不同使用价值之间的交换,所以,使用价值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在发达的商品生产时期,商品的交换不是直接的物物交换,而是通过货币为媒介来进行的。商品生产者先把商品换成货币,而后再用货币来买自己需要的商品。但是,这种通过货币为中间媒介的商品交换,说到底也是一种商品与一种商品的交换,也具有一定的交换比例,只是这种交换比例经过一个迂回,在直观上不能看到了。

随着时间和地点的变化,两种商品交换的比例也会发生变化。

例如:今天在A地,20个鸡蛋可以换10斤白面;明天在B地,20个鸡蛋可以换15斤白面,也可能换不到10斤白面。因此,从表面上来看,商品的交换价值只是一种偶然,其实并非如此。因为商品交换的比例无论如何因时因地发生变化,总不至于1个鸡蛋能换10斤白面,也不会1斤白面就能换20个鸡蛋。从较长时间和广大地区之间的交换来看,商品交换的比例大体上是差不多的。于是,聪明人发现在交换价值的偶然性后面暗藏着一种必然性。

既然商品的交换价值不是偶然的东西,而是带有一定的必然性,那么,商品交换时的数量比例又是由什么东西决定的呢?是商品效用的大小吗?不是。因为从使用价值方面来看,各种商品的质是不同的,如鸡蛋是用来吃的,布是用来穿的。不同质的东西在量上是不能互相比较的,只有相同的东西才能够比较。例如有三种物品,一件50公斤,一件100公斤,一件150公斤,人们之所以能够比较出这些东西的不同,就是因为它们有着一种共同的特性,这种共同的特性就是物体的重量。如果没有这种共同的东西,那么这三件物品的重量也就无法比较了。各种商品之所以能够在量上相互比较,从而能够按一定的比例相互交换,说明在它们之间也必定有着某种共同的或者同质的东西。可是,这种共同的或者同质的东西又不可能是商品的使用价值。那么,这种共同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

在商品的使用价值上找不到各种商品之间的共同的东西,我们就应该把视野离开商品的使用价值,更深入地研究、分析商品的特性。原来,各种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它们都是人类劳动的产品。在生产它们的时候,都花费了一定数量的劳动。这一点,是一切商品所共同的。一切商品都是人类劳动的产品,在一切商品之中都凝结着一定数量的人类劳动。这种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形成了商品的价值。相互交换的商品中的共同的东西,就是价值。各种商品,作为使用价值,它们在质上是各不相同的,但作为价值,在质上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在数量上就可以互相比较,从而可以按一定的比例互相交换,如1把镰刀之所以能够换2尺布,就是因为生产1把镰刀和2尺布耗费了同样多的劳动,在价值上是相等的。

对于价值,马克思从对使用价值的分析进而转向对交换价值的分析,然后从交换价值入手,逐步地揭示价值的实体。

马克思说:“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资本论》第49页)而这种比例是因时因地不断变动的,因此从现象上看交换价值似乎只是偶然的,相对的,以致有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还断言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有内在的交换价值。事实上,在偶然性的背后,存在着必然的东西。

商品的交换价值不过是各种商品包含的某种共同物的表现形式。某种商品可以和不同商品按照不同的比例来交换。例如:一公斤小麦可以和X量的鞋油,或Y匹的绸缎,或Z量的黄金交换,也就是说一个商品有许多价值表现。既然这些商品都是一公斤小麦的交换价值,彼此可以互相替代,这就说明同一种商品的各种有效的交换价值表示一个等同的东西,而交换价值不过是这个等同的东西的表现形式。

以小麦和铁为例,不管它们的具体交换比例是多少,总可以用下列公式来表示:一公斤小麦=a担铁。这个等式说明了在小麦和铁中有一种共同的又是等量的东西,它既非小麦,也不是铁,但是小麦或铁只要作为交换价值就必定能还原为这个第三种东西。这第三种东西就是交换价值背后隐藏的内容。

各种商品内所包含的共同的东西,不能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在两个商品的交换关系上,明显的特征正好是抽去了它们的使用价值。当做使用价值,两个商品首先是异质的,不是共同物;而作为交换价值,两个商品却是同质而异量的,因此“作为交换价值,商品只能有量的差别,因而不包含任何一个使用价值的原子”(《资本论》第50页)。

把商品的使用价值抽去,剩下的是抽象的人类劳动。商品都是劳动产品,在生产它们的时候都耗费了一定量的人类劳动。因此把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掉,它们就只剩下劳动生产物这一属性了。但这里所指的劳动生产物,是把它成为使用价值的物质成分和形状抽去,而仅就它的由劳动生产出来这一点来说的。桌子、房子、布等之所以有它们特殊的物质成分和形状,那是木匠、泥水匠、纺纱工等各种具体形态的有用劳动的成果。现在,既然把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丢开,把它的物质成分和形状抽去,那么体现在这些产品中的劳动的具体形态和有用性也就被抽去了。它们已不再作为木匠的劳动、泥水匠的劳动、纺纱工的劳动来互相区分,而“全都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抽象的人类劳动”(《资本论》第51页)。

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隐藏在商品交换价值中的共同的东西就是价值。在两种商品的交换关系中,抽象掉了使用价值以后,从它们那里剩下的不过是一个像不可捉摸的幽灵似的客观对象——“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资本论》第51页)。这里所说的人类劳动,不外就是人类劳动力的支出,已经有人类劳动凝结在其中。“作为它们共有的这个社会实体的结晶,就是价值——商品价值”(《资本论》第51页)。商品的价值就是体现、物化、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的人类劳动。

所以,隐藏在商品交换关系或交换价值中的共同物——劳动量,就是商品的价值,而交换价值则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劳动量指劳动时付出了多少精力和心血。

这样,马克思就从形式到内容阐明了价值实体,价值实体就是指价值的内容而言的。

我们要把商品所具有的两种属性和构成商品的两个因素区分开来。有人以为商品的两重性就是商品的两因素,这是不准确的。构成商品的两因素不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因为交换价值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而交换价值只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是按照它们内在的价值来相互交换的。换句话说,交换价值即价格,它相对于价值来说,总是会上下略为浮动的。

综上所述,使用价值表示商品有什么用,价值表示商品值多少钱,但这个“钱”不是指商品价格,而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量。(三)第一人

把商品的两种属性和构成商品的两个因素加以区别,在整个经济学历史上,马克思是第一人。属性和因素是完全不同的范畴,不能不加以区别。作为属性,可以是表象的;作为因素,则必须是内在的、本质的。正是由于这种区别,才使得人们对于商品的认识变得非常深刻和全面,从而能够纠正以前资产阶级经济学者对于商品的错误理论。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经济学说,对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早就注意并从事研究了。但他们分辨不出商品的属性和因素的区别,不研究商品的因素问题。这样一来,就必然把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价值混为一谈,商品就只是一种空洞的概念,而没有实质性的构成因素了。只有了解商品的两因素,才能把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价值区分开来,才能明白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实体。这样,价值这个范畴才具有客观的社会性质,而不是主观的抽象概念了。

商品正因为具有这两种因素,它才表现出具有两种属性。使用价值这个因素是表明商品具有某种可以满足人们需要的有用性,它是一种物质属性;而价值这个因素则是表明商品具有一种可以按不同比例相互交换的价值性,这就是它的交换价值,是一种社会属性。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