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启迪:美学基础知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3 11:40:02

点击下载

作者:刘安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美的启迪:美学基础知识

美的启迪:美学基础知识试读:

前言

1940年,法国西南部道尔多尼州乡村的四个儿童带着狗在追野兔时,意外地在拉斯科的洞窟发现了距今17000多年的原始画廊。他们看到栩栩如生、色彩艳丽的野牛、野马时,兴奋地惊叫起来:“真美啊!”黑格尔在《自然美是无用的,艺术家是神的代言人》一文中写道:“当人们惊异于艺术作品在内心引起的波澜——愉快、惊讶、恐惧、哀怜一类情感波动——总之,心灵的震颤时,为描述这种状态,便借用了希腊文‘卡特斯特惕克’一词,该词在希腊语中即‘美’。”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出版的《美学》一书,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黑格尔的《美学讲演录》对美学做了进一步的整理与完善。人类一直在探索美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要去追求美?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美是伦理的、道德的,美与善是相通的。也有人认为,美是真实的,因而,美与真是相通的。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追求人类本性的完善,提倡理性的自由”,成了他美育思想的核心。他认为,审美对于人的精神自由来说,对于人性的完善来说,都是绝对必需的。朱光潜说:“真善美三者俱备才可以算是完全的人。”“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因此,没有审美活动,人就不能实现精神的自由,人也不能获得人性的完满,“人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美育教育有别于伦理道德的教化,也有别于纯粹的精神追索,它是独立存在的一种情感活动,一种为追求美好事物而希望获得的愉悦与快感,一种美的精神境界。此时,真、善、美的结合,才能使人获得完美的、自由的人性,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美育教育是多方面的,对艺术技能的培养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提高人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审美观念的确立,审美能力的提高,最终是审美情感的获得,陶冶高尚的情操,做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开始,是潜移默化的、长期的过程。我们就从识字开始,一步一步地去寻找审美的感受。在发现中比较,在比较中发现。在比较中人们发现,中国和西方在各艺术领域中都包含了不同的审美观,它们给人带来了不同的审美感受。同时还发现,在同一个民族的各种艺术形式里,都渗透着相同的审美理念,它们带给人的审美体验竟然是相通的。在长期的实践中,中国人形成了追求“意境”的审美理想。它是一种独特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审美观。美的事物无处不在,审美体验时时都会发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画情怀是一种感受。在聆听美妙的音乐时,脑海里浮现出动人的画面,音乐与绘画不知不觉地联系在了一起。建筑的曲线宛若凝固的音符,而音乐的旋律又好像流动的建筑。有情无处不飞花,飞花应对好时节。对美的欣赏关键要有一个好的心态,细致地观察,深入地思考,纵情地联想,不懈地追求,直探那深邃的精神世界,以获得最美的情感。这种审美追求是那样的新奇,又是那样的美妙!

审美能力的培养,就如一次审美的旅程。在旅途中,不断地发现,不断地获得美的启迪,进而不断地提升自我的人格涵养,做一个具有高尚艺术情操的人。第一章 美的呼唤美是几个孩子发现了拉斯科洞窟壁画时发出的惊讶美是艺术的欣赏情感的体验美是人追求高雅气质的体现美在呼唤脱去俗媚的红妆换上优美的素颜在美的世界中散步去探寻那艺术的圣坛时代呼喊美

在法国四个儿童发现原始人庞大的画廊时,被栩栩如生、色彩靓丽的画面震惊,孩子们惊呼“真美啊”。这次发现证明在人类文明史前,古代人就已经具有伟大的艺术创作能力,开始了他们对于美的追求。而且这种发现并不是第一次,我国也发现了史前绘满了鱼纹的陶器,等等。

我国古代周朝,周文王就开始制“礼”,孔子制“乐”,从此开启了以“礼”“乐”教化人的历程。“礼”“乐”就是用美来规范人的行为准则,净化人的灵魂,使人做到“善”。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既是古代西方美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也是一位在美育方面有很多论述的教育家。柏拉图本人笃好体操、文学和音乐,他本人的成长受益于美育。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美学的集大成者,也是一位具有深刻的美育思想的教育家。他强调对于儿童,尤其要注意选择兼具优雅和富有教育因素的音乐。希腊教育,从一开始就强调对于艺术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其中还特别包括了“雄辩术”的教育,训练人的语言能力。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学家蔡元培首次从德文中翻译了“美育”一词,他1930年给《教育大辞书》中美育词条所写定义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他是我国“美育”的启蒙者与践行者。梁启超、王国维先生都从不同的角度发出了,应该加强“美德”教育的呼声。

20世纪的中国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军阀混战、政府腐败、民不聊生,人们都在为了蝇头小利而苟且忙碌,民风日下,文化荡然无存,一个民族将在浑浑噩噩中消亡。这时一位文人,在1926年11月到1928年3月,从国外给国内的青年人写了十二封信,信的主要内容是“谈美”,后来这些信由开明书店于1929年3月出版。他写道:“谈美!这话太突如其来了!在这个危急存亡的年头,我还有心肝来‘谈风月’么?是的,我现在谈美,正因为时机实在是太紧迫了。”他认为这个社会太糟糕,也因为人心太坏,所以要洗刷人心,“一定要从‘怡情养性’做起”,要在追求功利与权欲之外,“别有较高尚,较纯洁的企求。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人心之坏由于“未能免俗”,“俗,无非是缺乏美感的修养”。只有用美感来净化人的心灵,社会才有救,民族才能兴旺发展。这是一个书生在社会最混乱的时候,用“谈美”来向青年发出的呐喊。他就是我国现代著名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

无独有偶,宗白华先生从20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末,发表了许多美学方面的文章,后来都编入了《美学散步》等文集中。他在凭借自己的微薄之力,向民族呐喊,一个丢掉了美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越是危难,越要振作,越要用一颗纯洁的心,去追求美好的事物。那时,日寇侵略,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人们挣扎在苦难与饥饿的生死线上,哪来什么心情去和你“美学散步”。他的文章自然被人们抛到九霄云外了。到了20世纪80年代,全国第二次美学大讨论的时候,他的著作被找了出来,他提出的“意境说”,竟然是我们中国人一直在追求的一种审美理想,他对于人的“真、善、美”的阐释,为的是追求一个高尚的、纯粹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格涵养。他也是我国备受推崇的一位美学大师。

市场经济下,拜金主义、金钱至上、一切向钱看,成了社会发展的一股浊流。一切新奇、怪异、陌生的名词,一切看似新生的事物都可以被炒作、被夸大、被商业化以后重新加以“美”的定义。不幸的是,“美学”在冲击中被无以复加地放大,“美学”已经成了今天市场经济中的一股滥觞,什么饮食美学、健康美学,什么工程美学、设计美学,等等。美学已经从精神层面走向了实用层面;审美追求已经从物质与精神转化过程中的一种感悟,变为由视觉冲击转变为经济效益的手段,急速、夸张、震撼、惊悚、诡异等一切可以吸引人们的眼球、耳朵及五官的行为都被冠为“审美行为”。“形式美”则是工程法则替代了美学的“哲学”含义,人的视觉效果替代了审美的精神追求。过度饱和的影视图片、极度夸张的音乐形象、高效快捷的CAD设计不能给人留下任何可以追溯的印象,更不能奢谈情感的互动。“美学”已经被泛化为一种谁都会挂在嘴上的时髦,只要打上了“美学”的标签便身价百倍。吴冠中先生说“现在文盲不多了,美盲不少”,这是一位具有良知的艺术家发出的呐喊。

社会在进步,人民在前进,时代在呼唤美。20世纪80年代,我国教育在对过去的“德、智、体”教育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德、智、体、美、劳”的思想,开始了全面的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中共中央1993年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要提高认识,发挥美育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不同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美育活动。”1999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决定》中也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美学教育已经提到全社会的高度。虽然是强调从小要对青少年开展美学教育,但是,审美教育却不仅仅针对青少年,而是针对所有人,需要所有人“怡情养性”,在审美追求中建立高尚的、纯洁的人格涵养,完善自我的人生道路。因此,审美教育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事,也是任何有责任心的人都应大力传播的。每个人在自身的工作、学习之余,不断践行审美实践,不断完善自身的修养,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美对人的意义

美到底包含了什么内容呢?我们不妨听听朱光潜先生讲的关于古松树的故事。

在一棵古松树面前有三个人,一位是木商,一位是科学家,一位是画家。木商左看看,右看看,心里想的是它能用来做房屋的梁还是用来做家具,它值多少钱。科学家和他不一样,他量了量树有多粗,它的枝叶长得如何,它生长的土壤、光照、水分等,并取回了一些土壤样品,准备回去做一些研究,得出一个结论。唯独那位画家,在仔细端详之后,跑到和古松树有一段距离的地方,拿起了画板和笔,认真做起画来。木商想到的是利益,能赚多少钱,他是为了利益去的,这也是商人的本能,是实用的、功利的。科学家是要探求科学的真理,去研究并得出一个科学的结论,因此,他是求真的,没有其他企图。而画家抱着欣赏的态度去观察,他一不求赚钱,二不求得出什么科学的结论,他的心里是空的,是无任何功利目的的,他的画“无所为而为”,只求获得美的感觉,获得心灵的满足。因此,朱光潜先生说:“人的实用的活动全是有所为而为,是受环境需要限制的;人的美感活动全是无所为而为,是环境不需要他活动而他自愿去活动的。在有所为的活动中,人是环境的奴隶;在无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自己心灵的主宰。”画家之所以去画画,是因为,他在以往的生活中,已经有了审美的经验,他知道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在这种审美经验的驱使下,去创作一幅古松的画,他并不是将那棵古松原封不动地搬到纸上,而是经过了他的头脑,将他认为最好的一面画在纸上。这幅作品是一种新的表现,其中包含了他的审美内涵。有人会说,美到底有什么用,对于只想获得利益的人来说没什么用,对于只会寻求低级趣味的“俗人”来说也是没有用的。而对于希望“去俗”、希望获得完美人生的人,美则是必不可少的,是一生追求的目标。总之,“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朱光潜先生在这里强调的是,审美的人的心里不能有任何功利目的,去做无所为而为的活动,才能做到使自己成为心灵的主宰。真、善、美三者具备才可以算是完全的人。

还有另外一个人——宗白华先生,他也提到了人的三个方面,即“真、善、美”,三者皆备,缺一不可。他说:“哲学求真,道德或宗教求善,介乎二者之间表达我们情绪中的深境和实现人格的谐和的是‘美’。”文学艺术是实现“美”的。文艺从它左邻“宗教”获得深厚热情的灌溉,文学艺术和宗教携手了数千年。文艺从它的右邻“哲学”获得深邃的人生智慧、宇宙观念,以便能执行“人生批评”和“人生启示”的任务。

这两位美学大师对于“美”的内涵的阐述,都包含了“真、善、美”三个方面。真是实用的、真实的,这是生存所必需的手段,求知、工作、生活都是如此。善是道德的、精神的,这是人对信仰的执着,对理想的追求。美,她是从真实到精神这个过程中的一种体验、一种感觉、一种对美好情感的感受。美是一种情感的活动,不同于真实的求知、工作,也不同于道德的教化和对理想的追求,是独立的一种情感生活。真、善、美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三个方面。前两者我们每日都在践行着,唯独对美视而不见。没有美的人生是没有脱俗的,不具备高尚、纯粹和完美人格的人生,是缺憾的人生,也是不完美的人生。今天,社会呼唤美,提倡和普及美育教育,我们更有必要去学习和追求美。一个分不清什么是美的民族,是是非不分的民族、可悲的民族。只有善于追求美的民族,才是和谐的;只有懂得美的民族,才是高雅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要大声疾呼学习美学的意义。学习美学、追求美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即寻求“真、善、美”的境界。这种境界是超越了时代、社会、团体的一种精神家园,是属于自我的世界,是属于自我的完美人生。当我们每个人都寻求到了这个世界,我们的民族也将变得无比强大。学点美学知识

美学起先一直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后来人们发现,看到精美的艺术品,会在内心引起愉快、惊讶、恐惧、哀怜等情感波动,为了描述这种心灵的震撼使用了希腊语中的“卡特斯特惕克”一词,即“美”。

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讲人如何认识世界,即“真”。在《实践理性批判》中讲人的伦理规则如何,即“善”。前者的对象是现象界,后者的对象是本体界。在现象与本体之间,有一道不可超越的鸿沟,在鸿沟上架起一座桥,使得现象过渡到本体。这座桥梁,便是自然的目的性,即美感。《判断力批判》这本书详细地描述了这些内容。从此,美学作为一个单独的学科,被人们加以研究。

黑格尔集德国古典哲学之大成,居整个资产阶级哲学的高峰。黑格尔的美学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美学讲演录》一书中,“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黑格尔美学思想的核心,具有划时代的作用。

我国近代,从古典美学向现代美学过渡,有三个人不得不提到,他们是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

梁启超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杰出的政治革新家、启蒙思想家和学术大师。他融通中西,传承古今创成的《美学》,既是我国古典美学的终结,又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端。

王国维是清末民初时期的一位美学大师。他的《人间词话》总结了我们民族的审美追求,对“境界”和“悲剧”两个重要的美学命题进行了梳理与阐述。他的美学思想对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蔡元培是近代教育家,首次将德文Asthetische Erziehung翻译为“美育”,他1930年给《教育大辞书》中美育词条所写定义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他是我国“美育”的启蒙者与践行者。

在我国现代美学的研究与传播中,还有四个人不得不提到,他们是朱光潜、宗白华、李泽厚、邓以蛰。

朱光潜最早将西方美学介绍进中国,翻译了黑格尔的《美学》等一大批著作。他是学养深厚、治学严谨的大师,“心物论”可以作为他的美学思想的核心。20世纪50年代的第一次美学大讨论中,他作为“唯心主义”的代表受到批判与攻击。但是,他不断修正自己的学术思想。他的《关于人性、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问题》一文,在20世纪80年代掀起了美学的第二次大讨论。他80岁高龄在香港大学演讲时说“我不是共产党员,但我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表现了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高风亮节。

宗白华,长期任大学哲学系教授,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发表了《美学散步》《美从何处寻》等文章,最后都被编入他的《美学散步》文集中。在改革开放的20世纪80年代,被人追捧,他提出的“意境说”被认为是中国人审美的最高理想。他也是一位没有专著却被人称为大师的大师。

李泽厚,是仍然健在的美学大师,一位天才的哲学家、美学家。《美的历程》《美学四讲》《华夏美学》是他献给读者的精神大餐。近年来,他不断充实自己的学术思想,并提出“情本论”这个全新的哲学课题。“美学是第一哲学”“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最完美的展现,美的哲学是人的哲学的最高级的峰巅”“它是科学加诗”。

邓以蛰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之一,与同时代著名的美学家宗白华享有“南宗北邓”之美誉。邓以蛰的美学思想是始终坚持艺术——审美超功利性原则。艺术“有一种特殊的力量”,可以使人们暂时与自然脱离而“达到一种绝对的境界”,得到一刹那间的“心境的圆满”。“所谓艺术,是性灵的,非自然的;是人生所感得的一种绝对的境界。”

这些美学大师一直在探索美的真谛,美对于人的影响和人如何去追求美。读一读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美》等,读一读宗白华先生的《美从何处寻》,读一读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美学四讲》《华夏美学》,读一读邓以蛰先生的《艺术家的难关》,你会发现,文字是那么优美,又是那么亲切。与青年通信谈心,与你在美的世界里散步,与你从盘古开天地到各个朝代的艺术海洋中遨游,艰深的美学在优美的文字中流淌,新奇、惊艳、感知、兴奋,种种从未有过的感觉使你振奋、快乐。这就是审美的感受啊!你恨不得马上去感受这种未曾有过的经历,这就是审美的追求!快来吧,行动起来,让我们走进那美的世界。

从朱光潜和宗白华对于“真、善、美”的阐释中发现,虽然他们对于“善”的解释角度的不同,但是在人生三个方面都一致地包括了“美”,而这种美是一种情感,一种谐和的、丰富人格涵养的美好的情感。要获得这种情感就必须无任何目的性、无任何功利心,去“无所为而为”。审美追求是最重要的追求美的活动。美的发现,审美经验的积累,审美方法的逐步完善,审美的自觉追求,本身就是自我完善的一个过程。因此,要学习一点美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审美活动的实践,在体验中感悟,一步一步地完善自我。第二章 对美育的再认识孔子兴六艺以“德”育人古希腊以文艺培养“善”人席勒提倡游戏的冲动有别于教化与精神自由的情感才是人性之根本黑格尔以深邃的思辨将《美学》创成对真、善、美的呼唤成为人类理想中最美的心声对美育的再认识

人类在劳作、生活之余,需要娱乐,需要美的享受。自古以来,不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十分重视美育教育。中共中央1993年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美育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要提高认识,发挥美育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不同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美育活动。”美育教育,不是理性教育的一部分,她是独立于知识、伦理道德以及信仰、追求之外的世界,一个属于个人的情感世界。美育教育也不仅仅只包含对青少年的艺术技能的培养、训练,更为重要的是提升人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在艺术的熏陶中,去追寻美好的情感,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并逐步提升人格涵养,做一个完美的人。

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代,在国家掌管礼乐的机构中就有大司乐一职。大司乐是专门负责对贵族子弟进行教育的官员,通过对音乐、舞蹈技能的培养,使他们具有良好的礼仪和行为举止。

到了春秋时代,孔子对周代的礼乐进行整理并进一步发挥,在教育青少年时,即要求掌握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基本才能。这就是“通五经贯六艺”。学习《云门大卷》《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六套乐舞,也是一种学习歌舞的技能教育,通过对艺术技能的培养,来感化心灵,使人具有仁与善的品德。

孔子还十分重视通过学习诗经,来教化人的美德。他指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意思是人从小就要学习诗经,从诗经优美的语言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在礼乐中涵养出仁厚、谦让的品德,达到修身立德的目的。

他在《论语·阳货》中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在这里指出诗歌的艺术化语言,可以触发人的美好情感,可以使人精神振奋,可以客观地看待和评价社会上的事物,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更可以在家服侍父母,在外为君王和国家服务,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孔子通过礼乐、诗歌等形式来教化人,使人具有高尚的品德、高雅的谈吐、有节的礼仪、典雅的举止,并树立仁义的道德观,最终使人具有完美的人格。在这里,艺术化的教育是手段,目的是让人拥有高尚的仁德。

古希腊的先贤哲人历来重视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培养。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音乐是求心灵的美善的”。他还认为文学和音乐是教育的基础,青少年在接受正规的科学教育之前,应该首先接受文学和音乐的培养。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通过长期的研究发现,7~16岁,是青少年心灵成长的关键时期,此间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自律能力逐步加强。因此,在古希腊,幼童从7岁开始上学。在雅典,最初级的学校是文法学校和琴弦学校,儿童必须接受这两所学校的学习。文法学校学习文学和语言,还特别强调学习“雄辩术”。语言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的产物,演说还必须配合以表情和动作,所以演说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展现。古希腊具有荷马、伊索这样睿智的演说家,他们是青少年的楷模。亚里士多德对音乐同样十分重视,他指出,音乐的社会功能是教育、净化和精神享受,也是劳动之余的安静和休息。音乐对调节人的情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说,文学和语言的学习是德育的话,那么音乐的学习,则是美的教育。两者首先强调的是“善”,是为人的本分,而音乐对人情志的培养则是潜移默化的、深远的。

13~14岁,雅典青少年要进入体育学校学习,主要目的是让青少年具有坚强的体魄、健美的躯体和优雅的行为举止。在体育训练中,常常用音乐伴奏,使“身体的运动和声音的运动有一个共同的节奏”。总之,古希腊在青少年学习阶段初期,就进行了全方位的培养,智育与美育、体育与美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人具有健美的身体、高雅的行为举止、睿智的语言谈吐、良好的艺术素养和高尚的品德。

到了18世纪,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在《美育书简》(又译为《美育教育书简》)中提出:“追求人类本性的完善,提倡理性的自由。”这也是他美育教育的核心。席勒认为,在纯物质和精神方面,人均受到压力,所以人是不自由的,只有在游戏冲动下,才可以消除两方面的压力,使人回复到自由状态。他同时认为,游戏冲动的对象就是美(广义的美),而美就是“活的形象”。所以席勒又把游戏冲动称为“审美的创造形象的冲动”。席勒说:“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审美对于人的精神自由来说,对于人的人性的完满来说,都是绝对必需的。没有审美活动,人就不能实现精神的自由,人也不能获得人性的完满,“人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人在游戏的时候是一种忘我的状态,人在忘我状态下的欣赏、聆听、阅读等活动中,都可以获得情感的慰藉、精神的自由和美的享受。对这种自由情感的追求就是审美追求。美是在理性、伦理、道德之外的,属于人性本身的一个情感世界。人获得了美,即获得了完美的人性,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自魏晋南北朝以来,中国人认为追求心境的空灵与意境的创成全依赖平素的涵养。人格的修养在于平日的艺术修养与审美观照。美育教育不单是对艺术技能教育、培训、培养,更要加强对“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正确的审美观的指引下,通过学习、欣赏、观察、聆听、阅读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提升艺术素质,成为具有高雅的艺术修养和人格魅力的人。从广义上讲,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是青少年教育的一部分,也关系到整个人一生的追求。美的启迪

艺术、欣赏、审美等词汇,对儿童来讲是陌生的。但是他们会玩游戏,游戏是对他们进行美育教育的最好的启迪。席勒一再讲“游戏的冲动”,因为游戏的时候,内心是“空”的,什么也不想,只想着如何去玩,玩得痛快。

一个小孩在搭积木,玩得很高兴,大人过去说,你这样搭不好看,于是开始帮助小孩子搭,小孩子偏偏不让大人帮助,而是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搭。大人和小孩子争吵起来,大人说,你那样搭,房子不好看,要垮的。小孩子就是不依不饶地要自己动手。因为小孩子内心已经有了主意,要把心中的房子建起来。大人不懂这一点,争执自然少不了。其实,小孩搭积木是一种简单的艺术创作活动。艺术的雏形是游戏。游戏中包含了小孩子的创作和欣赏。幼儿画画也是如此。幼儿喜欢画人物,在他们的眼中,妈妈的眼睛特别大,头发也很长,所以就把眼睛画得很大,辫子长长的,身子、腿和手脚都没有地方画了。孩子捕捉的形象中眼睛、头发给他的印象最深,他要再现这一切。这也是孩子形象思维的体现。

像一切艺术活动一样,游戏把所欣赏的意象加以客观化,使它成为具体的情景。小孩看到了外面的房子,看到妈妈的脸,在脑海里形成了一个形象、一个兴趣的集中点,他欣赏的对象集中在这里。这时,他并不在意其他东西。而他搭的积木或者他的画,就是他脑海中的幻象表现在纸上,或者说他的杰作上。幼儿的这种游戏,已经不完全是自然的模仿,而带有几分创作的意味。大人要修改他的作品,以为是在教他,其实是扼杀了他的创作欲望。像艺术一样,游戏是幼儿心中的天堂。他聚精会神到了极点,虽然是在游戏,却完全沉浸其中,把假的世界当成了神圣的情景。这时,大人过来破坏了他的游戏,那完全是毁了他的天堂,一场哭闹则再也避免不了。这种情景和置身于此的感受,反倒是大人在艺术欣赏或者审美追求中所应该具备的。物是想象中的物,我是情景中的我,物非真物,我非真我,“物我两忘”不就是审美中所追求的境界吗?艺术也是移情的,小孩搭的房子,他早已幻想住在里面的感觉。小女孩抱着洋娃娃,会自言自语地和娃娃说话,她把自己当成了妈妈,这种场景就像舞台上的一场演出。这种游戏就是艺术创作的启蒙,也是演员情感投入的表现,只是幼儿天生就有这种模仿的能力。大人的越俎代庖恰恰破坏了幼儿的天性,将他们的形象思维扼杀在摇篮中。幼儿在游戏中臆造的空中楼阁,是他们的想象力没有受到经验和理智的束缚,逻辑思维还没有成熟所致。在大人看来无所谓的事情,他们会把玩得十分有趣,乐此不疲,逢人还会讲出其中的道道,编出一些离奇的故事。儿童是天才的艺术家,他们非凡的想象力,可以臆造出无数奇境。真正的艺术家往往“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始终不忘追求那颗“童心”。游戏就是艺术的雏形,游戏是对儿童形象思维的启蒙,也是对儿童最好的美育教育形式之一。

美育教育,对于少年而言则是兴趣的培养。这里所说的兴趣,不完全指对科学认知的兴趣,也应该包括对艺术的兴趣。如果说,儿童时期游戏是接触艺术的起点,那么,少年时期的兴趣更为重要。兴趣来自爱好,因此,爱好的天性是绝对不能被泯灭的。对艺术的爱好又来自好奇。

一般而言,少年对于绘画和舞蹈更有兴趣,这是因为,绘画和舞蹈可以自由发挥,无拘无束。在美育教育中,对于少年的艺术培养,主要集中在对艺术技能的引导、培训、培养,使其逐步掌握基本技能,提高艺术修养。但是,重视对艺术技能培养,轻视对审美的引导的现象比较普遍。在艺术技能培养上,有的过早强化训练,比如,美术培训时,过早地进行素描训练,强化了用逻辑思维去指导技法,过早地抑制了形象思维的发挥,有的还把艺术培训作为入学考试的必备手段,这些都偏离了美育的方向。掌握艺术技能是提高少年文艺修养的一种手段,但不是人人必备的;而审美的修养则是人人必须具备的。人们在看节目、听音乐、观赏景物时,往往只看到热闹的场面、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美丽的色彩,并不注重它的表演形式,这就止步于一般层面上的观看。因此,在美育教育中,适当地引导他们了解艺术的表现形式,表现形式与情节的关系,以及形式表达的内涵,诱发他们艺术欣赏的潜力,提升他们的兴趣,进而在知识不断积累的情况下,自主地学会如何去发现美、欣赏美。一生的追求

青少年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时期。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乃君子也。”也就是说,人如果仅仅外表美,那么看起来就很轻浮;如果人内心很质朴,但是外表却很随便,也会被认为是粗野;只有外面的仪表和内心的善良一样,那才叫君子。孔子在这里强调的是道德的美和外表的美的统一。但是在美育教育中,仅仅强调人不仅需要外表美,同时也需要内心美是不够的。美是有别于理性、伦理、道德、精神之外的另外一种无任何功利的、“无所为而为”的情感。要用这种情感去看周围的人、周围的事物,发现它们美的特质,用以涵养自己的人格。佛家讲“舍得”,讲“空”,即去功利的人格美。具有“美”的人,有别于一般“俗人”的行为举止,是举止文雅、高尚的、纯粹的、具有完美人格的“真正意义上的人”。

人的一生中,学习科学知识,是为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为社会的进步做出一点贡献,这是必须的,否则人就变成了一个吃饭的机器。人要生存,要不断改善自己的生活,工作,养家糊口,这是实用的,也是必须的,否则就会流离失所。除了科学的、实用的,还有一种有别于这两者之外的生活,即脱俗的、高雅的、追求美的生活。

人们喜欢参观各种各样的博物馆,去观看历史文物留下的印记,或者去欣赏祖先们制造的精美的艺术珍品,或者了解历史进程中的各种新事物。有的人或会走进美术馆徜徉在绘画艺术品的海洋中,细细地品味和琢磨。还有的人会走进图书馆,在浩瀚的书山文海中遨游,品味人生的欢乐与悲悯。也有的人会去音乐厅聆听美妙的音乐,交响乐的恢宏使人振奋,江南的丝竹之音令人陶醉。歌舞剧院的芭蕾舞热情奔放,民族舞蹈优雅甜美,都让他们沉醉。到世界各国旅游,欣赏异国的风情和独特的建筑和雕塑是他们的向往。在精湛的艺术品中流连是他们的享受,大自然的美景使他们陶醉。他们的生活丰富多彩而又富有情趣,他们享受着寻求这种趣味的过程,他们把生活艺术化了。

他们认为艺术是生活中的一部分,生活也是艺术。他们追求艺术、欣赏艺术,也不愿意脱离艺术枉过一生,所以他们更热爱艺术,也在这种追求中实现人生的艺术化。他们更懂得生活,更加热爱生活、享受生活。“严格地说,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反之,离开艺术也便无所谓人生,因为凡是创造和欣赏都是艺术的活动,无创造、无欣赏的人生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名词。”人生的艺术化,是因为艺术是情趣的活动,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有情趣的人,到处都能寻求到艺术的趣味,生活也就越发丰富。一幅画、一件漂亮的衣服、水中的一只船都能引起无限的遐想,越看越觉得画是美的,衣服是美的,船过之后,水中的涟漪也是美的。在欣赏之余,你心中留下的不就是愉快的感受吗?人生的艺术化是广义上的“美”,是人追求美的结果。美育的过程,不仅是启发、诱导人们去发现美的事物、去欣赏美,而且是引导人们自觉地、一步一步地实现“人生的艺术化”。

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朝代更迭,帝王如天上的流星般稍纵即逝,唯有大浪淘沙后留存的艺术品弥足珍贵,而创作这些艺术品的艺术家的名字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西方人懂艺术,懂得美,而我们的先人同样有“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的闲情雅趣,虽然他们和西方人的审美理念不完全相同,但是追求美的感受是相同的,希望在这个社会上做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的心态是相同的,这就是人格美。第三章 艺术欣赏艺术欣赏是审美的一次活动音乐厅里美妙的乐曲使人心动美术馆中壮美的场景气势恢宏雕塑像前静穆的形象格外凝重在浮想中腾跃幻化出诗一般的彩虹体验与联想使欣赏不再朦胧人格涵养的提升孕育在审美追求之中艺术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

艺术欣赏是在对艺术作品进行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想象与联想,将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分析和理解,从而获得审美享受、思想启迪和精神鼓舞等。在这一过程中,欣赏者以艺术形象为基础,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通过感受、体验、领悟,对艺术形象或意境进行再创造,既使艺术形象精神内涵更加丰富,也使欣赏者从中获得的审美感受更加强烈。

艺术家总是以审美的眼光面对生活,因而常常被生活所感动、激励和启发,于是产生了创作的冲动,并用自己熟悉的艺术形式将生活之美呈现出来。感觉由心而生,有感而发。音乐家为丰收而动情,画家为英雄而抒怀,舞台上演绎的一幕幕话剧是时代的礼赞。艺术家的创作,源自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艺术家的创作活动是将生活中的美集中起来,运用在作品中。

首先欣赏者要抱着一种积极的态度去欣赏。艺术欣赏本身是提升自我文化修养的一种实践活动,参加这种活动不仅是学习,更重要的是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去理解如何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其次,每件艺术品的评价是没有客观标准的,每一个人的感受都不相同,因此,只有细细地揣摩、认真地品味,才能逐步感受到艺术品的魅力。在艺术欣赏中,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士,往往可以看出门道。看画展时,他们可能要看每一笔的出处,会分析画家继承了谁的风格、师承是谁、特点是什么。但是,大多数欣赏者并没有那么多专业知识,他们可能是去看热闹。即使是看热闹也要去看,因为,在无数次看热闹的过程中,你会在比较中有所发现,会得出属于自己的评价。随着年龄的增长,你的经验会越来越多,追求从艺术作品中获得美感的情绪会越来越强烈,审美追求也就逐步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这个过程对每个人的成长都是必需的,也是必备的。

艺术欣赏是由浅入深,一层一层逐步深入的过程。它由最初的观看到观察,由观察到观赏,从观赏到感知,从感知到感觉,从感觉到品味,由此获得一种感悟,这种“审美观照”使人的感受一次次得以加升,精神获得愉悦与快感。然后,从感悟到联想,从联想到虚化,从虚化到幻化,进而进入一种境界,在这种意境中获得顿悟,感受到神韵的美感。这种审美“静照”使人的精神获得升华,达到“物我两忘”。这种境界的产生是审美经验积累的结果,也是人生阅历的感悟。每个人都不可能一步就达到这种境界,但是,从小做起,逐步深入,先学会观察、观赏,进而学会品味、想象和联想。在获得了更多的知识之后,再去感悟、寻求那种意境和神韵的美感,这不是人生的一件快事吗?诗是世上最美的东西,用诗来感物、念人、咏怀、寄托自己的情感,不仅是一种精神的追求,同样也是一种美的享受。在欣赏艺术品时,用诗来拟景,用诗来拟人,最容易产生横向的联想。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由乐曲联想到诗意,由音乐联想到画面,这种类比、比兴本身就是艺术创作的手法,同样也是审美追求中的一种手段,而且是回味无穷的享受。艺术欣赏是一次再创造

艺术表现的对象是人们直接的生活现实或者与人们生活紧密相连的东西。欣赏者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主要是凭借自身的生活经验对作品进行感知、判断和理解。由于生活经验不同,不同的人欣赏同一艺术作品时,其理解也不尽相同。儿童喜欢听欢快的歌曲,喜欢看色彩亮丽的图画,喜欢五颜六色的衣服,因为他们都比较单纯,有一颗纯洁无瑕的童心。反之,阅历比较丰富的人,他们比较喜欢色彩恬淡、疏朗的美术作品。像《二泉映月》这样比较忧伤的二胡曲,他们会听得有滋有味。他们在欣赏这些作品时,加上了自己的情感,进行了再创造,把作品与自己的经历结合起来,演绎出另一种更加深邃的情感。

艺术欣赏过程中对作品的再创造主要源于欣赏者的主观性和作品的可塑性。

主观性主要源于欣赏者的阅历。人们会根据自己的经历来理解作品的内涵,从作品本身出发,旁及其余,见人之未见。所以,同一件作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这是人主观意象的不同造成的,没有必要强求一致。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说,某某人的画好,哪部戏曲很好,是经典。但是,好在哪里却说不出来。人们常说的经典作品,是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比较认同的“美”的东西,这种审美趋同就把某个艺术品变成了一个“美”的标准。但是,如果不经过欣赏者在审美过程中的再体验、再创造,就不会变成自己的感受、自己的东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美经验、不同的审美理想、不同的审美价值观。所以,在欣赏中,对艺术品的再创造就有不同的理解和评判。中国人的审美追求的是恬淡、虚静、空灵、有意境。外国人追求的是色彩、真实、豪迈、华丽。因此,他们在欣赏艺术品时,再创造的映像、情感和兴趣也完全不同。再创造与人们的知识、艺术素养、审美经验密不可分。这一点,在书法作品上表现尤为突出。书法作品,本身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书法不仅是写字,它是画,所以有“书画同源”一说;它是舞蹈,所以形容书法可以用“龙飞凤舞”一词;它是音乐,有“抑扬顿挫”之分。欣赏书法不是去认字,更多的是去感受。至于,它在你头脑中的画像,可以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一位德国的抽象画家,到了台湾的故宫博物院,她对馆长说,我的时间很紧,只能停留两个小时,你能否把你认为最具特点的东西给我看看。馆长将怀素的《自叙帖》给她看。她一见大喜,着实让馆长大吃一惊。她一个汉字不识,但是满卷龙飞凤舞,刚健婀娜的线条,一下子就吸引了她。她一口气看完,向馆长再三道谢,说:“虽然我一个汉字也不认识,但是这一位中国书法家的心意我是完全明白了。”怀素的作品与这位德国抽象画家的心灵完全契合,这种艺术的魅力已经无法用语言表达,欣赏者已经能心领神会。自叙帖 怀素艺术欣赏是情感的体验“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人不仅会触景生情,而且人与人之间相处、交往也自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感情。感情使人类的精神世界丰富多彩,使人的生命充满了活力。感情首先表现为人的情绪,其次表现为人的心境,再次则表现为人的精神。

艺术作品首先影响人的情绪,通过影响人的情绪而改变人的心境,继而改变人的精神状态。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听到一首美妙的曲子,会立刻变得轻松起来,反之,听到一首哀怨的曲子,情绪可能会更加低落。艺术是创作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产物,创作者希望自己的作品也能将这种情感传达给欣赏者,所以艺术欣赏活动始终伴随着欣赏者的感情活动。

在欣赏艺术时,人们的情感活动是十分丰富的。比如乐曲欣赏。乐曲本身是由节奏的快慢、音调的高低、旋律的急缓组合起来的,艺术家通过这些组合来表达一个主题,或歌颂英雄的伟岸,或抒发诗人的哀叹。在没有人听的时候,它就是一本枯燥的乐谱。当听众欣赏时,这种情感会传达给听众,使人感到振奋,或者感到忧伤。这时,乐曲就变得有情了,这个情是乐曲传达给你的,同时你也将自己的情转移到了乐曲,与乐曲产生了共鸣。这个过程就是“移情”。难怪在《秋江》里,船翁的一只桨和陈妙常摇曳的舞姿可令观众“神游”江上。他在台上划船,表情、动作出神入化,台下的一位老太太突然昏过去了,原来她把她自己幻想成台上的人物,摇啊摇,摇得头都昏了。她把自己的情移到了台上的人物身上。艺术家的投入和欣赏者的投入,都“入了戏”。实际上,这是十分宝贵的审美体验,这种审美体验越多,审美经验也就越丰富,在以后的艺术欣赏中会更加自主地去追求这种美感。

同样欣赏自然美景的时候,也是如此。当人们欣赏园林的时候,一棵古松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心,他们在观赏的时候,把古松的价值抛在了脑后,只觉得形状很奇特、很美。根据以往的审美经验,他们联想到古松的高风亮节,在古松面前,一种正气在胸中油然而生。这时古松变成了一个高尚的人,欣赏者则变成了古松,物我同一。这种物我同一的境界恰恰是身临其境,移情所产生的,这是宝贵的审美经验。

距离产生美。当人们看到湖边的一棵树,并不觉得怎么样,但是当他们发现湖中树的倒影时,也许会惊叫起来。这是因为,身边的树,你看得多了,习以为常,产生了审美疲劳。但是,水中的倒影和你隔了一段距离,与你的实际生活没有了联系,你没有任何其他的想法,只顾专注地看水中的倒影,所以你感受到了美。这就是距离产生美感。当然这个距离要适当,太远了,太近了都不可能产生美感。在实践中,不断发现这种给你带来美感的现象,你的体会就会更多,体验就会更深,感受也就会越来越大。艺术欣赏是形象的思维

艺术作品是形象思维的产物,每一件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都始终伴随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活动。同样,艺术欣赏过程也总是伴随着一系列的想象和联想活动。每一个欣赏者在欣赏艺术作品时,都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经历、审美情趣,通过联想和想象,对作品的形象给予补充和丰富,使艺术形象更加具体地呈现在脑海里,从而对其进行感知和理解。在想象和联想的作用下,作品中原来比较模糊的东西变得清晰起来。一些不符合常理的东西也被转化为知觉意象。

艺术品可化静为动。通过想象和联想,可以使静止的东西动起来,使没有生命的东西活起来,这样就能从作品中获得更为强烈的审美体验。人们在画家的案桌上看到一只盛水的水洗,瓷制的水洗中画了一条鱼。水洗里面盛了水之后,定睛看时,会发现鱼在水中游动,十分有趣。鱼本来是不会动的,但是,你在观看时,注意力十分集中,脑海中幻想出鱼的游动,而且越看越像。你的想象和联想,把原来静止的东西,臆想成“动”的了。中国戏曲,舞台上的布景和道具很少,完全依靠演员的动作。两手轻轻地在空中拍两下,就是敲门的动作;一迈腿就是跨门槛进门的动作。观众并没有看见大门,但是演员的肢体语言告诉你他的动作的含义,你通过了自己大脑的想象,仿佛看见一个敲门和跨门槛的形象。这种想象和联想,中国人都知道,但是,外国人看不懂,不知道在干什么,这是因为他还没有这种审美经验。中外在审美方面的差异,只有在不断的文化交流中,相互融合,取长补短。

艺术品可以以小见大。艺术作品对生活的反映总是以小见大,见一叶而知秋,通过局部的描摹显见大的思想和情感。画家笔下的果实,使人联想到丰收的景象,音乐家一段优美欢快的旋律,把人们带到了百花盛开的春天。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画面上只有几只蝌蚪,顺着泉水形成的溪流而下,借以表现十里蛙声的景象。这是画家的隐喻,观者则想到小小的蝌蚪,顺流而下,流向江河,一路成长。欣赏者在这种想象中感到快慰。

它可以化假为真。任何艺术品都是经过了艺术家的创作表现出来的,他从生活的感知中,抽取出那些美的东西,加以提炼、虚构、组合形成新的艺术作品。艺术家的作品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人们欣赏时,从作品中引发新的联想,产生新的感受。《长江万里图》是艺术家胸中的山山水水,谁也不会说,那不是真的长江山水,相反,观看了这样一幅作品后,人们都会为祖国的大好河山而自豪。这种情感的变化,是你把作品的恢宏气势与自己的感想联系在了一起,你从审美中获得了新的感受。

艺术品可以由物及人。艺术作品都着眼于人的精神世界,但不一定要专门画人物。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由物及人是艺术家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很好的方式。郑板桥画竹,他是通过竹的骨节、叶子的遒劲表现人的风骨。所以人们常说,喜画兰,怒画竹。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这里完全是拟人化的形象,表现的是人的情操。这种欣赏,已经从艺术品的再现、观赏,提升到人格涵养的层面了。艺术欣赏是人格涵养的提升

真正的艺术家都是品德高尚、为他人负责、为社会负责的人。他们把社会中美好的东西再现或表现出来,极力地引导人们向前看、向上看、向美的地方看,使人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和信念,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可以说,凡是优秀的艺术品都具有启迪美化人格的作用。

欣赏者在欣赏优秀的艺术品的过程中,常常被作品中人物的事迹所感动,或者被人物的精神所激励,或者被真情所感染,被美化的事物所感召,由此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生命的美好,从而更加热爱生活,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这样一来,人与人之间就会多一份宽容,多一份关爱,多一份奉献,社会也就更加和谐。

北宋著名隐逸诗人林逋隐居孤山,终身不娶,“以梅为妻,以鹤为子”。艺术家创作的梅诗、梅文、梅书、梅画不胜枚举,他们咏梅、赞梅、画梅,将梅花赋予了人的品格。“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以励志;“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比喻高尚的情操;“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歌颂冰清玉洁的品质;“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表现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梅花遂被冠之以群芳之首,百花独尊的地位。梅花,已经不完全是梅花,艺术家赋予它的是中国人追求的情操。

屈原爱兰,“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身佩兰花,用兰花比喻高洁的品德。自古多少文人歌之,颂之。“幽谷芝兰,香风远,更无一点颜色。四季常青,玉般温润,表里俱澄澈,千古吟颂,高洁不与人说。”“兰章”喻诗文之美,“兰交”喻友谊之真。“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寻得幽兰报知己,一枝聊赠梦潇湘。”孔子赞“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的精神气质。兰之幽静,兰之内敛,兰之自守,兰之纯洁,为世人称颂。所以,以兰字为名的人很多,可见人之喜爱。

苏轼爱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王维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在人们面前展现出明月伴我的幽静与恬美。“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这是革命烈士方志敏的咏竹诗,革命者竹之气节、竹之风骨历历在目,令人敬仰。

陶渊明爱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花之隐逸者也。”屈原爱菊:“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足见菊之高尚、纯洁。

梅、兰、竹、菊被中国人誉为“四君子”。梅,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为高洁志士。兰,空谷幽放,孤芳自赏,香雅怡情,是为世上贤达。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清雅澹泊,是为谦谦君子。菊,凌霜飘逸,特立独行,不趋炎势,是为世外隐士。冰清玉洁 刘京涛“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青莲乃“清廉”,可见莲之廉洁。“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足见松之坚韧。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它们是刚毅、百折不回的象征。“四君子”也好,“岁寒三友”也好,这是艺术家赋予了它们人格的魅力,是高尚、高洁、风骨、气节、纯洁的代名词。它们是艺术家创作的不朽的源泉,是人们歌颂、赞美的对象,也是追求的目标。艺术家将它们赋予了人的品格,以此来教育人民、激励人民,这是艺术家的责任,同样也是艺术家所应该具有的品格。人们从艺术家的艺术作品中,获得了艺术感染。第四章 比较发现的奥秘比较在奥妙中追索发现是它们的伴侣西方人物画高大英武中国人只在山水中行旅恢宏的交响乐气势磅礴轻柔的丝竹似青烟缕缕戏曲的脸谱美声的歌剧异样的风采浪漫的诗句中西差异的文化追求的是不同的审美情趣在比较中发现

发现,是人类对于自身和自然的再认识。人类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发现,不断地发现,不断地进取,不断地前进。古希腊杰出的数学和力学奠基人阿基米德,有一天到澡堂去洗澡,当他躺进澡盆时,发现自己身体越往下沉,盆里溢出的水就越多,而他则感到身体越轻。突然,阿基米德欣喜若狂地跳出澡盆,甚至忘记穿衣服就直奔王宫,边跑边喊:“找到了,找到了!”他找到了什么呢,他找到了“浮力”的原理。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这件生活常识引发了他的探索,从而提出了著名的“牛顿定律”。这是科学领域的探索。在艺术领域里,不论是艺术家的创作,还是欣赏者在审美过程中的再发现、再创造,同样需要有这种探索发现的精神。而比较是发现艺术奥秘的钥匙。

一本书不可能涵盖世界各个领域的艺术品。在各个领域中都有许多专著对艺术作品做详细介绍,包括时代背景、艺术家生平、创作动机、表现手法、艺术特征,以及其艺术成就等,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理解作品的意义,从而更深入地感受它给人带来的美感,激发我们对艺术的热爱。但是大多数欣赏者,并不一定在某个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甚至也不具备很深厚的知识积累,处在学习的入门阶段,专著对于他们来说往往比较深奥,读完之后有惶惶然、不甚了了的感觉。人们渴望并积极寻找那把打开艺术宝库的金钥匙,比较或者说对比就是人们欣赏艺术的金钥匙。在比较中发现,在发现中比较,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春天花园百花盛开,有迎春花、山茶花、海棠花、牡丹花,各种花样子都不相同、颜色也各异,这是自然界赋予它们的特征。这些特征是人们比较的结果,这种结果在人们的头脑中留下了印象。下一次,看到它们,自然就可以区分了。

仔细观察海棠花,它有五个萼片,五个花瓣,而且每个花瓣的形状基本都是相同的,这些特征就像符号一样印在你的脑海中。一位画家来写生,他将海棠花画在了纸上,但是海棠花旁边的一片枯叶没有画上去。这是画家经过了思考,认为把那片叶子画上去会影响美观,所以他在纸上再现这朵海棠花的时候,不是原封不动地把他看到的东西都放到画上,他经过了取舍,他再现的这幅画是经过艺术再创造的。这是他比较的结果,也是他的审美经验告诉他的。人们欣赏他的作品时,觉得很美、很好看,不会在意它原来旁边是否还有一片枯叶子,是否真实。这也是欣赏者在比较的过程中获得的审美经验。如果,画上还留着那片枯叶,欣赏的人会说不好看。所以,艺术品是艺术家在不断的比较中,留下最美的,再现在作品中。它同时也告诉人们,这就是美的。人们在不断学习中,取得了这种经验,也会自觉利用这种比较的方法,去观察事物从而获得更美的情趣。紫金花很美丽,但是设计师用线勾勒出它的外形轮廓,变成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徽,人们一看到紫荆花,就会想到香港特别行政区,这就使得一朵真实的花变成了一种符号,这种变化的过程也是艺术家再创造的过程。欣赏者在不断学习中获得新的审美经验,审美能力自然也会不断提高。希腊人认为人体很美,因为人体的比例十分匀称,多一点就不好看,少一点也很别扭,所以希腊的人体雕像很多。在人体雕像的启发下,他们设计廊柱的比例就很有讲究,例如代表男人的柱子的比例是8∶1,代表中年女人的柱子是10∶1,代表少女的柱子是12∶1,只有这样才好看。埃及人设计的金字塔三面都是等边三角形,只有这样一种形式,看上去不仅比例恰当,而且十分稳重,给人厚重、庄严、力量的美感。国内外设计的桥墩子都是对称的、均衡的,因为不对称不仅力量不均衡,桥会垮塌,而且也不美观。所以,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人们认为对称、均衡的东西是美的,而且会自觉地按照这种原则去创造美。人们盖的房子,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都保持一定的比例,各方面都均衡,不偏颇。北京城市的建设是以中轴线为中心,两边展开,而四合院也讲究一正两厢的格局。艺术家创作时,也讲究对称与平衡,比如,画家在画面的右边画了半边山石树木,右边显得很重,于是就在左上角画了两只鸟,左边的两只鸟就像秤砣一样,这幅画就显得平衡了、美了。音乐家作曲,一个高潮过后,总要有些舒缓的旋律,才显得均衡、和谐,听着才舒服。人们在比较中发现的这些现象,变成了艺术家创作的基本规则,同时也成了人们进行艺术欣赏的共识。对称是美的,均衡是美的,和谐是美的,比例是美的,这些已经变成了人们生活的常识,也是人们进行艺术欣赏的基础。

音乐以声音为物质媒介,传达音乐家的意图,是听的艺术。音乐家对客观事物感知、感觉和体会,形成乐思,用声音的强弱、节奏的快慢、曲调的高低来表现音乐家的思想和情感。他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以随时间变化而产生的流动的音响来表现。耳听为声,但是眼睛却看不见,它是无形的。音乐家对客观事物体验越深,他所创作的音乐的情感就越丰富,感染力就越强。这种感染力是通过音调、节奏、旋律等音乐语言来表达的,它引起人们情绪的起伏和心灵的震撼,它的直观感觉十分强烈。

绘画是以笔墨、油彩、纸或者画布为媒介,通过线条、色彩、形体来传达画家的意图,它引起视觉的反应,是一种看的艺术。画家同样是在对客观事物观察和体验后,通过具象或者抽象的人和物来表达情感。他通过舞动的线条、五彩斑斓的颜色、明暗的光影变化、环境气氛的渲染等绘画语言,把不断变化的动态形象凝固下来,因此,它把动的、活的事物转化为静止的、凝固不变的事物,时间在这里停止了。它通过线条的长短、色彩的浓淡、光线的明暗直接冲击视觉神经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音乐与绘画看似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两种不同的表现手法,但是绘画的线条有节奏,色彩如同音阶,图形同样有强烈的乐感。绘画虽然是静止的,但它同样富有节奏感、韵律感。康定斯基的抽象画就是他脑海中的音乐感。同样,音乐在人们眼前浮现的可能是落日的余晖,江上的扁舟,渔歌唱晚的美丽景色。悠扬的旋律仿佛是淡淡的水墨,华彩的乐句像是湖面上一串串涟漪。在这里,音乐的音效与绘画的造型具有异质同构、相异同质的通感。在审美活动中,不论是视觉还是听觉,最后都传入了大脑,使实感与幻觉结合,虚实相生,不弃不离,相互映发。

音乐与绘画之间如此,音乐与建筑、雕塑之间同样如此。而绘画与舞蹈、戏曲之间也具有这种异质同构的通感。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比较,可以使人们在欣赏某一种艺术品时,产生更多的联想、更加美好的想象。梁思成先生绘制的山西应县唐代木塔的结构图,虽然只是一张黑白的勾线图,但是那弯弯的外形轮廓,那参差不齐的长短线,更像一只只跳动的琴键,一首悠扬的乐曲在广袤的空中飘荡。在一座雄伟的建筑面前,总感觉听到了一首雄壮的交响乐,所以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又何尝不是流动的建筑呢?不同的艺术形式之间的比较,让人们在感知后,更快地进入联想过程,而诱发更深层次的想象,进入一种新的意境,获得更高的境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