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典故(中华文化与中华经典系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4 13:23:03

点击下载

作者:张林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华典故(中华文化与中华经典系列)

中华典故(中华文化与中华经典系列)试读:

内容提要

本书是交大附中开发的文化课程系列中的一本,主要从中华典故、中华典故与器物文化、中华典故与精神追求、中华典故与起名艺术、中华典故与典亲制度、课本中的典故、先秦诸子百家中的中华典故、中华典故的流变系方面,详尽介绍了“典故”这个中华文化中的瑰宝,为拓展中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拓展了新的途径。

总序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是上海传统的“四大名校”之一,地处宝山区高境镇。其地因庙而得名,据民国时期《江湾里志》记载:高境庙。在镇东北殷九图,祀汉陈曲逆侯。”该庙始建于元朝末年,原在吉浦河东侧,文革时因河流改道而划入校内。庙毁于文革时期,今为学校花园“仰晖园”。陈曲逆侯即汉朝开国功臣陈平,被封为曲逆侯,曾“六出奇计”助刘邦夺取天下。司马迁《史记》称其人“常出奇计,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正是在这样一位杰出历史人物的庙墟之上,交大附中走过了六十多载的风雨历程。

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交大附中就以其优秀的理科教学而闻名沪上,特别是物理学科在当时独树一帜,成为该校的品牌和特色。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一方面继续巩固理科的优势地位,一方面也逐渐重视文科的建设和发展。近几年来,该校文、史学科的高考成绩始终在区内名列前茅,学生在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以及上海市青少年科创大赛(社会科学)中也屡创佳绩,我想这与其“文化立校”的发展新策有直接联系。在学校新一轮的发展规划中,徐向东校长明确提出“要通过文化建设丰实办学内涵”的教育理念。他认为:“学校文化综合体现着一所学校的办学品质和学校成员的发展状态,因此,要创生卓越品质,我们需要将文化立校作为一条重要的发展策略。”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一套《中华文化与中华经典》丛书,就是学校为配合开展中学文化课程系列而精心打造的校本教材。

该丛书紧扣中华文化与中华经典的核心内容,即以经、史、子、集为分类传统的“四部文明”,旨在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培养兴趣,感知文化,陶冶身心。经部主要是儒家经典著作,如“四书五经”之类;史部主要收录历史以及政治、地理等方面的著作,如《史记》《水经注》等;子部涵盖了哲学、军事、天文、数学、医学、农业、艺术、工商等各方面的内容,如《老子》《庄子》等;集部主要收录总集、别集及其他各种文学作品。由此可见,“四部文明”不仅仅只是文学和历史,它包含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方面面,甚至还涉及自然科学。与此相应的是,本丛书也分为四册,曰:中华典故,曰:唐诗宋词拾趣,曰:前秦诸子导读,曰:四部经典导读。典故大多出自经、史、子三部,而诗词则是集部之精粹。因此,从读者的角度而言,学习典故可以夯实基础,阅读诗词可以激发兴趣,而诸子导读和四部经典的选读则是拓展与延伸,四册读本俨然形成了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四部典籍基本上都是古代文言著作,考虑到学生的语言阅读能力,本丛书所选主要以古文和诗词为主,并配以相应的注解和译文。因为古诗文不仅是高中语文的基本教学内容,而且代表了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百年大计,请从文化始。”我相信,这一套丛书的出版,必将对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的文科建设产生深远影响,也将对学生的文化教育和学校的文化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有效作用。故乐为之序。彭国忠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6年10月序

在文学作品中使用典故,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古人称之为“用典”,也叫作“用事”。南朝钟嵘《诗品》云:至于吟咏性情,亦何贵于用事?”上海市高级中学的《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对“用典”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理解典故需要把握两点:一是典故(1)本身的内容,二是典故在一定语境中的表达作用。而在上海市二期课改的语文教材中,也不乏一些以用典见长的文学作品。其中,既有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样的古典诗词,也有像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这样的现代散文。因此,在高考中也经常会出现与典故相关的题目,比如上海高考语文卷中就考到了王维《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诗中用典的情况。由此可见,用典不仅是文学作品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也是高中语文学习和考查的重要知识技能。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学习典故?如何通过阅读来积累典故?又应该如何来理解文学作品中使用的典故?甚至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融入典故?张林老师编写的这本《中华典故》,对于高中生学习典故和阅读典故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本书对于典故的定义、类别、来源、分类等均有简明的理论阐述,同时又从器物文化、精神追求、起名艺术、典章制度等角度分类解析了中华传统典故共计二百余则,并对昭君出塞、女娲补天、勒石燕然等著名典故进行深入研究,考知流变,体现了一定的学术思考和研究价值。作为《中华文化与中华经典》书系之一,本书紧扣“经典”和“文化”这两大主题,在内容和结构的安排上独具匠心,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根植经典。什么是典故?用国学大师启功先生的话来说,“典故一词,本是指‘书中的故事’。后来借用它来比喻、说明另一个问题或论点,被借用来的故事因出于典籍,所以叫做‘典故’。”(启功《比喻与用典》)所以,典故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词语或符号,它所牵连的可能是一段文字、一篇文章,甚至是一部典籍。因此,准确还原典故的原始出处就显得十分必要。本书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准确地提供了每一个典故的出处和原文,使读者能够尽量接近典故的历史语境,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典故的内涵和意义。这其实是在提倡一种阅读习惯,即阅读原典的传统。在这个“复制粘贴”的信息时代,我们接收获取的已不再是原始信息,而是经过别人加工或者处理后的二手甚至三手信息。我们的阅读也呈现出这样的“快餐”趋势,不再热衷于原典,而是被《××说唐诗》《× ×读本》这样的改编本所替代。这样的后果就是“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或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本书对于每一个典故的出处,先出具原文,再加以翻译或简介,这样不仅提供了原汁原味的经典文本,而且可以帮助不同文化水平的读者理解典故和原文。这其实就是在引导学生多读原文,多读经典。读者如能坚持下来,认真阅读每一条典故出处,不仅有助于典故的理解,对于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也会有一定的提升。作家王蒙曾提倡经典阅读,提倡读一些不完全懂的书,本书思路可谓与之不谋而合。(2)传播文化。本书的性质并不是语言类工具书,而是通过典故的学习来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言:典故反映中华的器物文化,我们可透过典故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探究古人的服饰、饮食、建筑以及器物等,进而探求古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其实,书中典故所涉及的岂止器物文化,凡举人名地名、典章制度、文学艺术等都与典故有关。在教育部公布的《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中,语文学科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这一新的要求。阅读典故,无疑是学习古代文化知识的一种有效途径。比如书中所举的“卧冰求鲤”“举案齐眉”“破镜重圆”等典故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家庭伦理,又如“兰亭会”“鲈鱼鲙”“陈蕃室”等典故则与古人的饮食起居有密切联系。典故言简意赅,往往是几个字的成语或俗语,但其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却是极为丰富的。如能熟读记诵书中这二百多个典故,对于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并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也是大有帮助的。(3)回归育人。古人认为人生有“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相对于建功立业和著书立说,古人认为道德的树立显得更为重要。本书编者不仅是语文教师,而且长期承担校学生处的工作,在教育工作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宝贵经验,本书是他通过传统文化来践行育人工作的进一步探索,即通过典故的学习来引导育人工作。因此,本书专门辟出章节来讨论中华典故与精神追求,如淡泊名利、忠君爱国、诚实守信、坚守气节、雄心壮志……这些中华传统美德与历史典故的有机结合,避免了古板的道德说教,取之以鲜活的人物事件,显然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交大附中作为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始终坚持文化育人的德育理念,即利用一切有效的文化资源,借助文化独特的育人功能,通过学生对文化教育资源的有效吸收和文化教育活动的有效体验,唤醒学生主体道德成长的主观能动性。《周易·贲卦》云: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的力量如此之大,其感化和教育的功能可见一斑。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是我的母校,也是我曾经短暂工作过的地方。张林老师又是我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他对我当时接近文学和日后研究文学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我愿意再当一次学生来认真拜读老师的这本著作,并向广大读者热忱推荐。

是为序。倪春军 教师、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2016年10月19日

(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编《上海市高级中学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试用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0页。/ 第一章 /中华典故第一节 典故的定义《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这是最早出现“典故”两字的句子。但这里的“典故”二字只是“典章制度”的意思。《辞海》中对“典故”的定义:①典制和掌故。②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典故的定义为:“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本书所谓“典故”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第二节 典故的类别

典故简单的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引用历史故事或者神话传说,简称为事典;二是引用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简称为语典。

事典是指曾经实所发生,能够还原和追溯出典故其人其事,有着明确的故事性内容结构,并且有着明确出处或记载的典故。

语典指那些并非着重强调其故事性内容结构,而仅是一种较为单纯的话语引用的典故。第三节 典故的来源

典故的来源大致有三个。第一,来源于民间故事、民间习俗、神话传说、历史上的著名事件,或是某个地名等。第二,来源于一些历史书上或文学作品中的故事和人物。第三,来源于佛经、圣经等宗教书上的故事、人物等。第四节 典故运用的分类

典故在古诗词中的运用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6种:明用、暗用、正用、反用、化用和借用。1.明用

所谓“明用”就是借其意而明用之,即对典故进行比较简单的概括或者引述,读者一看就能明白其中的意思。例如:

①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韩愈《答李翊书》)“门墙而不入于其宫”典出于《论语·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韩愈化用此语,意在其下二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谦言没有学问,此是明典。读者即使不知,见“孔子”也能知道此处在用典。

②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明用了诸葛亮最后一次率领大军北伐曹魏,战争尚未结束,却病死军帐的历史故事。杜甫借诸葛亮对蜀汉赤胆忠心直到生命最后一刻的悲壮故事来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极度苦闷之情。

③虽隙驷不留,尺波电谢,而秋菊春兰,英华靡绝。(刘峻《重答刘秣陵沼书》)“隙驷”出于《墨子·兼爱下》:人之生乎地上之无几何也,譬之犹驷驰而过隙也。喻时间迅速过去。周振甫《文章例话·引用》说:“从字面看‘隙驷’是用典,即明典。”

④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前一句话明用了谢灵运特制木屐的故事:谢灵运经常游山玩水,并且特别喜欢到高峻幽深的地方。他为自己特制了一种木屐,木屐底部装有可以灵巧活动的前后齿,上山时就拆掉前齿,下山时就拆掉后齿。2.暗用

所谓“暗用”就是作者把他想要表达的内心的思想感情暗藏在他所引用的典故之中,了无痕迹,从字面中看不出典故。

①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在此处暗用了典故,“折柳”原是指“折取柳枝”。相传长安东有一桥名灞桥,汉朝人送客到此经常折柳相赠,后来人们就习惯用“折柳”来表达赠别或送别之意。但从本诗“此夜曲中闻折柳”一句来看,这里的“折柳”实际上是一首曲子,即《折杨柳》曲的简称,这首曲子往往用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这是一处对典故的成功暗用。

②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青枫浦上不胜愁”中的“青枫浦上”暗用了《楚辞·招魂》中的:“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和《九歌·河伯》中的“送美人兮南浦”。这句话隐含着离别的意味。

③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不作典故解,也言顺意通,因此不容易看出“觅封侯”是典故。此典出自《后汉书·班超传》。班超少有鸿志,曾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后通西域有功,封定远侯。陆游用“觅封侯”将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自然地融化在词语里,又“了无痕迹”,可谓暗典妙用。3.正用

所谓的“正用”就是在诗文中出现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其原义基本不变,称之为“正用”。

①掷地刘郎玉斗,挂帆西子扁舟。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君王三百州。(辛弃疾《破阵子·为范南伯寿》)

此词作于张南轩请范南伯担任泸溪县令,范南伯“迟迟未行”之时,辛弃疾希望范南伯以国事为重出仕上任,“因赋此词勉之”。“掷地刘郎玉斗”典出《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上刘邦脱险回霸上,令张良赠玉斗给亚父范增。亚父痛感项羽“不足与谋”,“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挂帆西子扁舟”典出《吴越春秋》等书,越国谋臣范蠡施美人计,献西施于吴国,瓦解吴王斗志,最终吴亡。此后范蠡审时度势,携西施乘舟游五湖而不归。辛弃疾在词中以范增、范蠡比范南伯,希望范南伯为国竭诚尽智。两典皆取本义,都为正典。

②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中的“豆蔻”取自于杜牧《赠别》诗中的“豆蔻梢头二月初”,杜牧的这首诗是他为赠别一位相好的歌妓而作。“青楼”指歌妓的住处,而“青楼梦好”取自杜牧《遣怀》诗中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在扬州时,常去青楼游玩,姜夔在此处引用杜牧描写扬州的诗句来忆古伤今。如今,纵然有杜牧那样的才气,面对如此荒凉凄清的扬州,也无法写出“豆蔻”之类的诗句。姜夔在这里所运用的典故与杜牧《赠别》诗的题旨相符合,这一处是典型的正用典故。4.反用“反用”是作者根据自己表情达意的需要,对原来的“古代故事”或“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加工改造,使其意与原意相反,即所谓的“反其意而用之”。

①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夜半前席”“问鬼神”典出《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厘,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原文记载汉文帝在宣室召见贾谊,询问鬼神的原本。两人说话十分投机,直至半夜。文帝不自觉地在座席上“移膝靠近贾谊”。这一记载意在反映汉文帝喜爱贤才。李商隐《贾生》后两句“反其意而用之”,感叹汉文帝徒劳,半夜前席,不问贾谊民生大计,仅问鬼神之事,即明知贾谊有才却不用。李商隐反用此典,借古讽今,指责晚唐统治者荒于政事,不任贤才,不顾民生。

②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根据《列子·黄帝篇》记载,海上有个人与鸥鸟的关系十分亲近,他们从来不会互相猜疑,更不会想着去伤害对方。有一天,这个人的父亲硬让他从大海边去捉鸥鸟到家里来养,当他无可奈何地再次回到海滨时,竟然神奇地发现海鸥早已经飞得远远的,他顿时明白:是心术不正破坏了他和海鸥之间的密切关系。但王维在诗中则反其意而用之,变成了海鸥从来不怀疑自己,暗含了作者无欲无求、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由此表现了王维隐居山林、超凡脱俗的闲情逸致。第五节 典故运用的效果与方法

适当运用典故可以增强诗词表现力,在有限的词语中展现更为丰富的内涵,可以增加韵味和情趣,也可以使诗词委婉含蓄,避免平直。诗词史上,用典故多的尤以李商隐、苏东坡为甚。有人说李商隐“好积故实”,如《喜雪诗》,一篇中用了18个典故。事实上,因为典故的凝缩委婉和诗歌的简练生动有关,诗词与典故是密不可分的。

如果要正确地运用典故就必须熟悉掌握大量典故。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厚,社会生活中各种现象一般都可以找到相关典故。要准确理解有关典故的正确含义和使用方法,避免用错、用偏,产生笑话,影响意思表达。写诗词要特别掌握典故的活用,可以根据句子声韵及文字的需要变换调整,但是要注意关键字是不能改变的。要注意典故的生命力。诗词写出来是要给别人看的,典故运用是为了传达思想,因此,不可把过于冷僻生涩的典故写进诗词。

需要指出的是,近体诗是唐以后形成的,大量典故是唐以前的,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多,人们学唐宋诗词,也熟悉了这些典故,如果自己根据典籍另选其他典故写进诗词就须十分谨慎,特别是唐宋以后的事件,如果不广为人知,就难以作为典故在诗词中运用。/ 第二章 /中华典故与器物文化

典故反映中华的器物文化,我们可透过典故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探究古人的服饰、饮食、建筑以及器物等,进而探求古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第一节 典故与器乐文化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在古代称作“琴”,还有“绿绮”“丝桐”等别称。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据历史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琴者,情也;琴者,禁也。”古人亦说古琴“难学、易忘、不中听”,“琴到无人听时工”。其实古琴音乐淡静、虚静、深静、幽静、恬静最适宜于夜阑人静时弹奏,因为只有这样的环境才能与琴乐的风格和它追求的意境配合。这就是古琴音乐艺术所讲的“琴道”。操琴通乐是古代君子修养的最高境界,人与乐合一共同显现出一种平和敦厚的风范。1.“焦尾琴”的典故

据《后汉书·蔡邕列传》记载:“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初,邕在陈留也,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以酣焉。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试潜听之,曰:‘憘!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反。将命者告主人曰:‘蔡君向来,至门而去。’邕素为邦乡所宗,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怃然。弹琴者曰:‘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当之矣。’”

中国古代有四大名琴: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蔡文姬之父)的“焦尾”。其中,以焦尾琴最具传奇色彩,最能给人以审美空间。蔡邕死后,传说此琴入藏皇家内库,后传南唐李璟,再后又归宋室,继之明时昆山王姓人收藏此琴。其后,不知所终。后来“焦尾琴”泛指好琴。2.“绿绮”的典故

唐代李白《听蜀僧浚弹琴》中写道:“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其中的“绿绮”就是古琴的代称。相传绿绮通体黑色,隐隐泛着幽绿,有如绿色藤蔓缠绕于古木之上,因而名为“绿绮”。“绿绮”是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张琴。司马相如家境贫寒,徒有四壁,但他的诗赋极有名气。梁王慕名请他作赋,相如写了一篇《如玉赋》相赠。此赋词藻瑰丽,气韵非凡。梁王极为高兴,就以自己收藏的“绿绮”琴回赠。“绿绮”是一张传世名琴,琴内有铭文曰:“桐梓合精”。相如得“绿绮”,如获珍宝。他精湛的琴艺配上“绿绮”绝妙的音色,使“绿绮”名噪一时。后来,“绿绮”就成了古琴的别称。第二节 典故与中华医学

中医是我国传统的医学,反映中医文化的典故也为人们熟知,以下几个是常用的医学典故。1.“橘井”的典故

典故出于晋朝葛洪《神仙传·苏仙公》。相传苏仙公得道仙去之前,对母亲说:“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簷边橘树,可以代养。井水一升,橘叶一枚,可疗一人。”“来年果有疾疫,远近悉求其母疗之。皆以水及橘叶,无不愈者。”后因以“橘井”为良药之典。2.“杏林”的典故

典故出于晋朝葛洪《神仙传·董奉》。传说仙人董奉居于山间,不种田,为人治病,也不收钱,只让病人痊愈后在山上栽几株杏树,如此数年,计有十万余株,长成一片茂密的杏林。后以“杏林”指代医界。3.“仁术、仁寿”的典故

仁术、仁寿喻指医术。典故出于《孟子·梁惠王上》:“无伤也,是乃仁术。”孟子所谓的“仁”,本于孔子“爱人”之说。后世遂以医术比之仁术。《论语·雍也》:“知者乐,仁者寿。”《汉书·董仲舒传》:“尧舜行德则民仁寿。”故将仁寿比之医术。以此名书者,如明代张浩的《仁术便览》、清代孟葑的《仁寿镜》。4.“青囊”的典故

它的来源与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有关。据说,华佗被杀前,为报一狱吏酒肉侍奉之恩,曾将所用医书装满一青囊送与他。华佗死后,狱吏亦行医,使华佗的部分医术流传下来。据此,后人称中医为青囊。青囊为古代医家的书囊,喻指医书。唐朝刘禹锡《闲坐忆乐天以诗问酒熟未》云:“案头开缥帙,肘后检青囊。唯有达生理,应无治老方。”后遂将青囊喻医书。以此命名者,有明代邵以正的《青囊杂纂》、清代赵濂的《青囊秘效方》。5.“和缓”的典故

和缓喻指良医。医和、医缓,为春秋时秦国两个名医,后人常并称之为“和缓”。如晋挚虞《疾愈赋》曰:“讲和缓之余论,寻越人之遗方。”故以和缓喻良医。以此命名者,如清代全子久《和缓医风》。第三节 典故与中华饮食文化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在崇尚“民以食为天”的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与饮食行为有关的典故词语很多。这些典故词语,蕴涵“民以食为天”的饮食文化,如果不了解中华文化,则无法理解这些典故词语的内涵。1.“杜康”的典故

杜康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说文解字》载杜康始作秫酒。据民间传说和历史资料记载,杜康又名少康,夏朝人,是夏朝的第五位国王。相传杜康是酒的发明者,因此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尚书·酒诰》孔颖达疏引汉应劭《世本》:“杜康造酒”。后世因以“杜康”借指酒。三国时曹操写有著名的《短歌行》,其中有言:“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高度赞扬了杜康酒的美妙功效。2.“阮氏酒”的典故

典故出于《晋书·阮咸传》:诸阮皆饮酒,咸至,宗人间共集,不复用杯觞斟酌,以大盆盛酒,圆坐相向,大酌更饮。后因以“阮氏酒”为与家人共集畅饮之典。《三国志·魏书》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籍以世多故,禄仕而已,闻步兵校尉缺,厨多美酒,营人善酿酒,求为校尉,遂纵酒昏酣,遗落世事。”后世因以“步兵酒”“步兵厨”借指美酒、酿酒之所。3.“一饮三百杯”的典故

典故出于《世说新语·文学》“郑玄在马融门下”刘孝标注引《郑玄别传》:袁绍辟玄,及去,饯之城东,欲玄必醉,会者三百余人,皆离席奉觞,自旦及莫,饮三百余杯,而温克终日无怠。

估计郑玄当时饮了三百多杯,后谓痛饮为一饮三百杯。李白《将进酒》中写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4.“兰亭会”典故

典故出于晋朝王羲之《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晋代王羲之、谢安、孙绰等贵族高官42人在会稽郡山阴县(今绍兴越城区)兰亭聚会宴咏,晋唐后绍兴屡有举办兰亭盛会,后以“兰亭宴”“兰亭会”“会稽风流”“山阴豪逸”“山阴游”“兰亭修禊”等统称高朋聚首,饮宴游乐;或称群贤高会,儒雅风流。5.“鲈鱼脍”典故

典故出于《世说新语·识鉴》,西晋的张季鹰在洛阳做官时,看到秋风起,忽然想到吴中老家莼菜羹和鲈鱼脍的味道,叹息道:“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这里的适意,就是从心所欲,率性而为。为了这份适意,张季鹰辞官归故里。于是便有了思乡赋归的典故“鲈鱼脍”。6.“千里莼羹”典故

典故出于《世说新语·言语》,说晋代陆机去拜谒王济,王济正有几斛羊酪放在那里,指给陆机看,问:“你们东吴有什么可与之相比?”陆机答道:“有千里湖的莼羹菜,还不必下盐和豆豉。”后以此词形容家乡风味。7.“南橘北枳”典故

典故出于《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原意是指生长在淮南的橘树,移栽到淮北来种植就会变为枳树,比喻同一物种会因环境的不同发生异变,后人多用来比喻环境对人的影响。第四节 典故与中华居室文化

对于中华居室,很多典故也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一种选择和审美。1.“陈蕃室”的典故

典故出于范晔的《后汉书·陈蕃列传》:“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祖河东太守。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陈蕃字仲举。陈蕃15岁的时候,曾经悠闲地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他父亲同郡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孩子,你为什么不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蕃说:“大丈夫处世,当以扫除天下为己任,怎么能局限于整理一间房呢?”薛勤知道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认为他与众不同。陈蕃室是指志向高远者的居室。2.“青毡故物”的典故

典故出于《晋书·王羲之列传·王献之》:献之字子敬。少有盛名,而高迈不羁,虽闲居终日,容止不怠,风流为一时之冠。年数岁,尝观门生樗蒱,曰:“南风不竞。”门生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献之怒曰:“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遂拂衣而去。尝与兄徽之、操之俱诣谢安,二兄多言俗事,献之寒温而已。既出,客问安王氏兄弟优劣,安曰:“小者佳。”客问其故,安曰:“吉人之辞寡,以其少言,故知之。”尝与徽之共在一室,忽然火发,徽之遽走,不遑取履。献之神色恬然,徐呼左右扶出。夜卧斋中,而有偷人入其室,盗物都尽。献之徐曰:“偷儿,青毡我家旧物,可特置之。”群偷惊走。

东晋时期,有位大书法家叫王献之。他的书法、画技、琴艺皆高超,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二王”。他处世豁达,待人宽厚。有一天夜晚,他在书房里睡得正香,突然被一阵响动惊醒。睁开眼一看,有三四个人正在书房内偷东西。那几个小偷正把几件值钱的东西往一只口袋里装。王献之躺在床上,一声不吭,静静地看着。小偷见屋内没有值钱的东西可拿,就将一只大吊橱打开,在里面翻拣。当小偷从橱子里翻出一件陈旧的毡子时,王献之忍不住开口道:“伙计们,请高抬贵手吧,这件青毡子,是我们王家祖传之物。别的东西都可拿走,只把这件毡子留下就行了。”小偷们突然听见主人说话,吓得魂不附体,丢下东西,撒腿就跑。“青毡故物”泛指仕宦人家的传世之物或旧业。比喻家传的珍贵之物。3.“爱屋及乌”的典故

典故出于《尚书大传》:纣死,武王皇皇若天下之未定。召太公而问曰:“入殷奈何?”太公曰:“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不爱人者,及其胥余。”

周武王打败了殷商,但是对于怎样处置商朝遗留下来的权臣贵族、官宦将士,能不能使局面稳定下来,心里还没有谱,因此有些担忧。为此,他召见姜太公,问道:“该怎样对待商朝遗民呢?”太公答道:“我听说,如果喜爱那个人,就连带喜爱他屋上的乌鸦;如果憎恨那个人,就连带夺来他的仆从家吏。”“爱屋及乌”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4.“勾心斗角”的典故

典故出于杜牧的《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

其中的“心”是指宫殿的中心,“角”是指檐角。诸角向心,叫做“勾心”;诸角彼此相向,如戈相斗,叫做“斗角”。此典本意是形容宫室建筑的内外结构精巧严整,后人多用其比喻心机和明争暗斗。第五节 典故与中华服饰器物文化1.“被褐怀玉”的典故

典故出于《老子》第七十章: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本意是指身着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用以比喻出身贫寒却有真才实学之人。2.“披裘负薪”的典故

典故出于《论衡·书虚》: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来!”薪者投镰于地,瞋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视之下,仪貌之壮,语言之野也!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季之谢之,请问姓字。薪者曰:“子皮相之士也,何足语姓名!”遂去不顾。

春秋时期,吴王最小的儿子延陵季子季札经常出使各国。他出使齐国时在路边发现一块金子,叫路边砍柴人去拣。没想砍柴人说我五月天还披着皮袄,背柴禾,像那种拣金子的人吗?延陵季子感到遇到高人,非常惭愧。披裘负薪指穿着裘褐,背着柴薪。形容志高行洁的隐士。/ 第三章 /中华典故与精神追求

精神文化覆盖了中华民族宗教、政治、哲学、艺术等意识形态领域,是我们整个社会从古到今的集体精神财富。它反映的是人与自身的关系,在典故中往往有所折射。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典故,了解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财富,学习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智慧,铸就我们民族特有的心理素养。第一节 淡泊名利1.“许由洗耳”的典故

出于汉代蔡邕《琴操·河间杂歌·箕山操》:以清节闻于尧。尧大其志,乃遣使以符玺禅为天子。许由喟然叹曰:“匹夫结志,固如盘石。采山饮河,所以养性,非以求禄位也;放发优游,所以安己不惧,非以贪天下也。”使者还,以状报尧,尧知由不可动,亦已矣。许由以使者言为不善,乃临河洗耳。樊坚见由方洗耳,问之:“耳有何垢乎?”由曰:“无垢,闻恶语耳。”坚曰:“何等语者?”由曰:“尧聘吾为天子。”坚曰:“尊位何为恶之?”由曰:“吾志在青云,何仍劣劣为九州伍长乎?”樊坚方且饮牛,闻其言而去,耻饮于下流。

传说,上古时代的尧,想把帝位让给许由。许由是个不问政治、清高的人,不但拒绝了尧的请求,而且连夜逃进箕山,隐居不出。

当时尧还以为许由谦虚,更加敬重,便又派人去请他,说:“如果坚决不接受帝位,则希望能出来当个九州长。不料许由听了这个消息,更加厌恶,立刻跑到山下的颍水边去,掬水洗耳。

许由的朋友樊坚也隐居在这里,看到许由在洗耳朵,就询问缘由。许由就把原因告诉了他。樊坚正在让牛喝水,听了许由的话就牵着牛离开了,因为对于在下游饮水感到羞耻。

许由结志养性,优游山林,听到尧让位给自己而感到耳朵受到了污染,因而临水洗耳;樊坚或巢父更以许由洗耳的水为秽浊,不愿让牛在其下游饮水。后遂以“许由洗耳”“巢由洗耳”“巢父洗耳”“洗耳”等表示以接触尘俗的东西为耻辱,心性旷达于物外;用“巢由耳”称不能容忍身心蒙受尘俗;用“洗耳翁”“洗耳高人”等指超脱尘俗、不问世事的人;用“幸可饮牛”指未受污染或污染未及的地方。2.“淡泊明志”的典故“淡泊明志”的典故出于诸葛亮五十上岁时写给他八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中提高自身的修养,用节俭来促进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在干扰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学习要安静,才能是从学习中来的。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加才能,没有志向就无法成就学习。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龄随日月飞驰。意志也同时流逝,最后枯败,大多不接触世事,悲伤坐在家中,到时悔恨怎么来得及呢?“淡泊明志”的典故是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3.“梅妻鹤子”的典故

典故出于宋朝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二》: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良久,逋必棹小船而归。盖尝以鹤飞为验也。

据史料记载,林逋(967-1028),字君复,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出生于儒学世家,是北宋时代诗人。早年曾游历江淮等地,后隐居于杭州西湖孤山之下,由于常年足不出户,以植梅养鹤为乐,又因传说他终生未娶,故有“梅妻鹤子”佳话流传。后作为典故,比喻隐逸生活和恬然自适的情操。第二节 报国爱国1.“庶几无愧”的典故

典故出于《宋史·文天祥传》: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数日,其妻欧阳氏收其尸,面如生,年四十七。其衣带中有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论曰:自古志士,欲信大义于天下者,不以成败利钝动其心,君子命之曰“仁”,以其合天理之正,即人心之安尔。

文天祥临刑前很从容,对看守他的士兵说:“我的事情完结了。”朝南方跪拜而死。几天后,他的妻子欧阳氏去收拾他的尸首,脸色像活着时一样,终年四十七岁。他的衣袋中有一篇赞说:“孔子说杀身以成仁,孟子说舍身而取义,只有尽到义,才能达到仁。读圣贤人所著的书,所学到的就是这些道理,从今以后,心中差不多没有愧疚了。”评论说:自古以来的有志之士,想要在天下伸张正义,不会因为成功失败、顺利或不顺利的不同而改变自己的心志,君子称之为“仁”,因为他们的做法合乎天理,顺应人心。

文天祥抵得住利诱,不怕牺牲。“庶几无愧”为文天祥殉国自勉的话,后来常借以泛指对人或事尽到责任,于心无愧。2.“中流击楫”的典故

典故出于《资治通鉴》卷八十八: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咨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自强奋发,大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中流击楫”的典故比喻立志奋发图强。3.“鲁连蹈海”的典故“鲁连蹈海”的典故出于《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鲁连见新垣衍而无言。新垣衍曰:“吾视居此围城之中者,皆有求于平原君者也;今吾观先生之玉貌,非有求于平原君者也,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鲁仲连曰:“世以鲍焦为无从颂而死者,皆非也。令众人不知,则为一身。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即肆然而为帝,过而为政于天下,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所为见将军者,欲以助赵也。

鲁仲连见到新垣衍后,没有首先开口。新垣衍说:“据我观察,居住在这个被围困的都城中的人,都是有求于平原君的。可现在我一见到先生的仪容相貌,不像是有求于平原君的人,为什么久留在这个围城之中而不离开呢?”鲁仲连说:“世上那些认为鲍焦(周时隐士,嫉世愤时)是不能自我宽容而死去的人,都是错误的。现在一般人不了解鲍焦的死因,认为他是为了自身利益而死的。秦国,是一个抛弃了仁义礼制而崇尚杀敌斩首之功的国家,以权术驾驭臣下,像奴隶一样役使它的百姓。如果让秦国肆无忌惮地称了帝,然后再进一步以自己的政策号令天下,那么我鲁仲连只有跳东海自杀了,我不能容忍做它的顺民。我之所以要见将军,只是想对赵国有所帮助。”“鲁连”,即战国名士鲁仲连;“蹈海”,蹈东海而死;“鲁连蹈海”表示宁死而不受强敌屈辱的气节、情操。第三节 诚实诚信1.“尾生抱柱”的典故

典故出于《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尾生迁居梁地,他在那里认识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两人一见钟情,君子淑女,私订终身。但是姑娘的父母嫌弃尾生家境贫寒,坚决反对这门亲事。为了追求爱情和幸福,姑娘决定背着父母私奔,随尾生回到曲阜老家去。那一天,两人约定在韩城外的一座木桥边会面,双双远走高飞。黄昏时分,尾生提前来到桥上等候。不料,突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吼,雷鸣电闪,滂沱大雨倾盆而下。不久山洪暴发,滚滚江水裹挟泥沙席卷而来,淹没了桥面,没过了尾生的膝盖。“城外桥面,不见不散”,尾生想起了与姑娘的信誓旦旦,四顾茫茫水世界,不见姑娘踪影。但他寸步不离,死死抱着桥柱,被活活淹死。“尾生抱柱”后用以比喻坚守信约。2.“裴公还带”的典故

典故出于唐朝丁用晦《芝田录·裴度》:唐时人裴度,字中立,河东闻喜人。他少时游香山寺,拾得三条玉带、一条犀带。这些珍贵物品是一妇人为营救她父亲出狱特地向别人借的,不幸丢失。裴度在原地守候,果有一妇人仓皇来寻,裴度问明,将带还之。后以“裴公还带”表示拾物不昧的优良品德。明朝沈受先《三元记·毁券》:“你的阴功比范氏麦舟,也不数裴公还带。”第四节 坚守气节1.“嗟来之食”的典故

典故出于《礼记·檀弓下》: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饥饿的人来吃。有个饥饿的人用袖子蒙着脸,无力地拖着脚步,莽撞地走来。黔敖左手端着吃食,右手端着汤,说道:“喂!来吃吧!”那个饥民扬眉抬眼看着他,说:“我就是不愿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最后饿死了。“不吃嗟来之食”表示在穷困的地步依然保持自己的气节。2.“田方赠”的典故“田方赠”的典故出于刘向《说苑·立节》:子思居于卫,缊袍无表,二旬而九食,田子方闻之,使人遗狐白之裘,恐其不受,因谓之曰:“吾假人,遂忘之;吾与人也,如弃之。”子思辞而不受,子方曰:“我有子无,何故不受?”子思曰:“伋闻之,妄与不如遗弃物于沟壑,伋虽贫也,不忍以身为沟壑,是以不敢当也。”

子思住在卫国,穿着破破烂烂的袍子,二十天里只吃了九顿饭,田子方听说后,派人给子思送去白狐裘,又担心他不接受,就叫人对子思说:“我借给别人的东西后就会忘记;我给别人东西,就如同我丢掉了一样。”子思拒绝,不肯接受。田子方说:“我有,而您没有,您为什么不肯接受呢?”子思说:“我听说,与其胡乱送给别人东西,不如把东西丢到沟里去,我虽然贫困,但还不愿意把自己当作是丢弃东西的沟壑,所以不敢接受。”“田方赠”的典故指人穷志坚,不愿接受弃赠。第五节 雄心壮志1.“夸父逐日”的典故

典故出于《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相传在黄帝王朝的时代,夸父族的一个首领想要把太阳摘下,放到人们的心里面,于是就开始逐日。他口渴的时候喝干了黄河、渭水,准备往北边的大湖(或大海)去喝水,路途中被渴死。他的手杖化作邓林。“夸父逐日”表现了古代先民企图超越有限生命的束缚以及对生命永恒的渴求的精神。2.“鲲鹏展翅”的典故

典故出于《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在那很北的北面,有一片大海。海中有一种鱼,它的名字叫鲲。这个鲲很大,说不清楚有几千里。后来变成了一只鸟,它的名字叫鹏。这个鹏很大很大,仅它的脊背,就说不清有几千里。它鼓起翅膀振翅而飞,翅膀像是遮天的乌云。这只鸟啊,在海上飞翔,是要飞到南海去。“鲲鹏展翅”常用鲲鹏比喻一些宏伟之事,一句俗语曰:“学做鲲鹏飞万里,不做燕雀恋子巢。”“鲲鹏展翅”也指人胸有壮志,前程远大。3.“揽辔澄清”的典故

典故出于《后汉书·党锢列传》: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范滂,字孟博,是汝南征羌县人,从小磨砺出高洁的节操,受到州郡和乡里人的钦佩。冀州地区发生饥荒,盗贼纷纷而起,于是(朝廷)任用范滂为清诏使,派他前去巡行查办。范滂走马赴任,慷慨激昂,有澄清天下污秽的志向。到冀州后,太守、县令知道自己贪污受贿,听说范滂来了,都自动辞官而去。

揽辔:拉住马缰;澄清:平治天下。“揽辔澄清”的典故表示刷新政治,澄清天下的抱负。/ 第四章 /中华典故与起名艺术第一节 典故与人名

典故用作人名。这种现象在汉民族比较常见。这与汉民族文化心理有关。汉民族有崇尚权威、重视人的因素和价值的人文心理倾向。名字是伴随人一生的符号,自然人人都非常重视,不仅重视平仄,叫得响,又要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发人联想,能从名字的背后品出浓浓的文化韵味来。同时让人看出取名者的文化品位。所以很多人尤其是有相当文化修养的人名字中含有典故因素,表示有所寄托。(1)孙过庭,唐代书法家,擅长草书。名用“过庭”典故,源出《论语·季氏》“鲤趋而过庭”句,义为“受到父亲的教诲”。(2)耶律楚材,字晋卿,辽皇族,初仕金,后仕元。“楚材”一词源出《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声子通使于晋。还如楚,令尹子木与之语,问晋故焉。且曰:“晋大夫与楚孰贤?”对曰:“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才,晋实用之。”联系耶律楚材字“晋卿”,初仕金后仕元的经历,着实别有一番味道。(3)方鸿渐,钱钟书先生小说《围城》中男主人公。“鸿渐”源出《易经》“渐”卦,“渐”训为进。义为飞鸿渐进于高位。故后以“鸿渐”喻仕进。《汉书·公孙弘卜式儿宽传》赞曰:“公孙弘、卜式、儿宽皆以鸿渐之翼困于燕爵,远迹羊豕之间,非遇其时,焉能致此位乎?”通过取名字,可以寄托取名者的愿望,也体现了取名者的修养。(4)孟浩然,“浩然”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这种浩然之气,及其浩大有力量,所以就应该用坦荡的胸怀去培养它、滋养它而不加以伤害。(5)白居易,字乐天。“居易”出于出《中庸》第十四章: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端正自己言行不去乞求别人,这样就没有怨恨,上不报怨命运,下不责备别人。所以君子居心平正坦荡等待上天使命,小人则想以冒险求得偶然的幸运。又《礼记·哀公问》:“不能安土,不能乐天;不能乐天,不能成其身。”白乐天取名“居易”,符合其晚年的“中隐”思想。(6)陆九龄,“九龄”出于《礼记·文王世子》:文王谓武王曰:“女何梦矣?”武王对曰:“梦帝与我九龄。”文王曰:“女以为何也?”武王曰:“西方有九国焉,君王其终抚诸?”文王曰:“非也。古者谓年龄,齿亦龄也。我百,尔九十。吾与尔三焉。”文王九十七乃终,武王九十三而终。“九龄”指90岁,后引申为长寿。(7)余日新,“日新”出于《大学》: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成汤刻在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做到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第二节 典故与地名

地名文化也是文化语言学的研究领域。因为地名的形成可以找到历史文化理据。通过对地名典故色彩的分析,可以看到人们命名时的心理历史背景及地名沿革的概貌。(1)渭阳里:《三国志·后妃纪第五》:(明)帝思念舅氏不已……又于其后园为像母起观庙,名其里曰“渭阳里”,以追思母氏也。(2)拙政园:今在江苏苏州市。园址本为唐代陆龟蒙故宅。明嘉靖中,御史王献臣在遗址上建别墅,以自托潘岳《闲居赋序》“拙者之为政也”,命名为“拙政园”。(3)“鸡黍”作为地名,今在山东金乡县,范式就是“山阳金乡”(今山东会乡县)人,此地即是由“鸡黍”而得名。“鸡黍”,来源于《论语·微子篇》:“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但是《后汉书·独行列传》载:“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后汉书》所载“范张鸡黍”的故事更是为后人所熟知。(4)“宝鸡”,今陕西省宝鸡市。秦陈仓县地,唐乾元元年改名宝鸡,以相传秦文公在此得陈宝鸣鸡,故名。《史记·封禅书》云:“文公获若石云,于陈仓北阪城,祠之。其神或岁不至,或岁数来,来也常以夜,光辉若流星。从东南来,集于祠城,则若雄鸡,其声殷云。野鸡夜雊。以一牢祠,命曰陈宝。”(5)“灞桥”,本作“霸桥”,《三辅黄图·桥》:“灞桥在长安东,跨水做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送别。”后形成折柳送别的风俗,“柳”与“留”谐音,以示不舍之意。灞桥两边,长柳依依,住在长安的人送别都至此桥。文人墨客借景抒情,所作诗文大多抒发离愁别恨,所谓“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就是这些文学作品的概括。又名“销魂桥”。(6)“云阳”:《史记·秦始皇本纪》:“韩非使秦,秦用李斯谋,留非。非死云阳。”汉朝桓宽《盐铁论·毁学》:“李斯相秦,席天下之势,志小万乘,及其囚于囹圄,车裂于云阳之市,亦愿负薪入东门,行上蔡曲街径,不可得也。”李斯妒才,害韩非于云阳。秦赵高奸,谗使李斯车裂于云阳。后来的文学作品中,常以“云阳”代称行刑地。第三节 典故与书斋名

很多名人的书斋也很有典故的文化底蕴,包含了中华的深厚的文化。(1)“知不足斋”是清乾隆年间安徽歙县鲍廷博藏书斋名,取《礼记》“学然后知不足”为义借以劝学。(2)“龙虫并雕斋”,著名语言学大师王力的书斋名,由“雕龙”“雕虫”这两个典词而来。“雕龙”源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后以“雕龙”喻善于文辞.南朝梁刘勰取其意名其文论为《文心雕龙》;“雕虫”与“雕龙”相对,用来讥讽文人雕辞琢句,亦常用作文士自谦之辞。源出杨雄《法言·吾子》。(3)“人境庐”是清代黄遵宪的书斋名,出于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4)“笼鹅馆”是明朝王与纹的书斋名,出自《晋书·王羲之传》:王羲之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

王羲之生性爱鹅,会稽有一位孤老太太养了只鹅,叫声很好听,他想买而未能得,于是就带着亲友去观看。谁知老太太听说他要来,竟把鹅烹煮了,准备招待他,他为此难过了好几天。当时,山阴有位道士,养了一群鹅,王羲之去观看时非常高兴,多次恳求道士要买他的鹅。道士对他说:“你若替我抄一遍《道德经》,这群鹅就全部送给你啦。”王羲之欣然命笔,写好后把鹅装在笼子里回去了,一路上乐不可支。他任情率性到这个地步。/ 第五章 /中华典故与典章制度

制度文化,即文化的制度层次,是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制度、风俗以及相关的理论、规范等等。它所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制度文化也要靠语言为载体固定流传下来,所以对一些典故词语进行考察,透过语言的棱镜可以观察到制度文化的一些情景。第一节 典故与家庭伦理

中华民族十分重视家庭伦理,重视孝悌忠信,认为这是维护秩序的基础,也是制度的体现这也反映在典故里。1.“卧冰求鲤”的典故

典故出于《搜神记》卷十一:王祥字休征,琅邪人。性至孝。早丧亲,继母朱氏不慈,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每使扫除牛下。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

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疼爱,总是让他打扫牛棚。一年冬天,继母朱氏生病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解衣卧于冰上,忽然间冰化开,从裂缝处跃出两条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2.“举案齐眉”的典故

典故出于《后汉书·逸民列传》: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女之,鸿并绝不娶。同县孟氏有女,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择对不嫁,至年三十。父母问其故,女曰:“欲得贤如梁伯鸾者。”鸿闻而聘之。女求作布衣、麻屦,织作筐缉绩之具。及嫁,始以装饰入门。七日而鸿不答,妻乃跪床下,请曰:“窃闻夫子高义,简斥数妇,妾亦偃蹇数夫矣。今而见择,敢不请罪。”鸿曰:“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鸿所愿哉!”妻曰:“以观夫子之志耳。妾自有隐居之服。”乃更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鸿大喜曰:“此真梁鸿妻也,能奉我矣。”字之曰德曜,名孟光。……遂至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梁鸿字伯鸾,是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市西北)人。由于梁鸿的高尚品德,许多人想把女儿嫁给他,梁鸿谢绝他们的好意,就是不娶。与他同县的孟家有一个女儿,长得又黑又肥又丑,而且力气极大,能把石臼轻易举起来。每次为她择婆家,就是不嫁,已三十岁了。父母问她为何不嫁。她说:“我要嫁像梁伯鸾一样贤德的人。”梁鸿听说后,就下聘礼,准备娶她。孟女高高兴兴地准备着嫁妆。等到过门那天,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哪想到,婚后一连七日,梁鸿一言不发。孟家女就来到梁鸿面前跪下,说:“妾早闻夫君贤名,立誓非您莫嫁;夫君也拒绝了许多家的提亲,最后选定了妾为妻。可不知为什么,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