喃喃自问(犯难篇):留学的12个关键问题(电子杂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4 22:02:37

点击下载

作者:史梦苏、邹凌、杜静一、刘曼雪、孟娜、蔡汶臻

出版社: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喃喃自问(犯难篇):留学的12个关键问题(电子杂志)

喃喃自问(犯难篇):留学的12个关键问题(电子杂志)试读:

本书简介:

你还在纠结出国留学,还是国内保研?

有了心仪的学校却发现同校校友都在申,要怎么突围而出?

学校牌子对留学申请有多重要?

在坚持自我和现实之间,如何调和……

在申请留学时,让我们犯难的问题无所不在,为了帮助更多的准留学生,本期「喃喃自问 犯难篇」,带大家认识留学中大家经常遇到的12个关键问题,从过来人的角度帮助你认清留学,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留学之路。

澳洲语言学博士、美国MBA学姐、国际名企专家、CIS硕士、武汉大学英语/大学硕士……

他们是天道资深顾问,背景均为海内外顶尖名校硕士博士和业界精英专家,他们平均咨询时间5年以上,经验丰富,帮助数万位国内的在职人士,大学生,高中生申请人成功地进入自己梦寐以求的欧美亚名校,包括哈佛、耶鲁、斯坦佛、麻省理工、哥伦比亚、牛津、剑桥、东大等世界超一流名校。

你想知道的留学问题,他们帮助解答,带你驰骋留学沙场,深藏功与名!

在美国读硕士到底是上课还是搞科研?

文/ 杜静一

现在,想去美国读硕士的同学越来越多了。很多人就问,我去了那边,学校是安排我天天上课呢?还是让我泡在办公室搞科研?“就业导向”与“科研导向”的硕士项目

其实,美国的硕士是分两个类型的。你要是想毕业后接着读博,或者做科研类的工作,就可以选择“科研导向型”的硕士;如果想毕业后直接找(跟科研没关系的)工作,就可以去读“就业导向型”的硕士。

像社会学、人类学、文学等文科类的硕士,就是典型的“科研导向型”硕士。这类硕士项目的数量非常少,而且录取标准高,一般是比照同专业博士的标准来录取的。学生被这类项目录取之后,通常要完成一些科研项目,还要写出论文,才能获得硕士学位。

像商科硕士,比如金融,会计、物流、市场营销一类的,就是典型的“就业导向型”项目。读这种硕士主要就是上课。课上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是案例教学,通过这个来提高学生的应对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当然,也有一些专业的项目既照顾科研,又照顾就业。比如杜克大学有个东亚研究项目,既培养能从事东亚相关工作的人才,也为博士项目输送人才。

在美国读硕士,一般一到两年就能毕业。像商科,基本上都是一年,甚至九个月。而国内读硕士一般都是三年。所以说,很多人去美国读商科,主要是为了节省时间。我有个学生去美国留学,不到三年就拿到俩硕士学位——这效率在国内根本做不到。

申请美国硕士的时候,你得写一份自己的未来职业目标。选了“科研导向型”硕士,你就得写自己打算毕业后接着读博啊,读博期间要研究什么内容啊,将来想进科研机构啊等等。选了“就业导向型”硕士,你要把自己的就业目标明确写出来。学校会根据你的这份职业目标来判断你的情况和他们提供的教育是不是相匹配。比如说,你本科是英语专业的,将来想研究二语习得并当上领域内教授,那你就应该申请“科研导向型”的应用语言学,而不能选培养普通英语老师的英语教育项目。硕士项目和博士项目的区别

有的同学又问,那硕士项目和博士项目有什么区别呢?我到底应该申硕还是申博呢?

其实,很多“就业导向型”的专业并不设置博士学位。至于“科研导向型”专业,申博还是申硕,得看你具体选的什么专业、自身条件如何。实际情况是,因为“科研导向型”的硕士项目很少,为了申请成功,大部分学生会同时申请硕士和博士,甚至还要加上临近专业的“就业导向型”硕士项目。

另外,大家都特别关心一个问题:我在美国读完硕士以后,能在美国找到工作吗?读什么专业更容易在美国找到工作?

坦白说,目前来看呢,几乎没有什么专业保证得了你毕业后能留在美国。现在美国那边的中国留学生越来越多,你想留下,就要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所以啊,同学们在美国读研的时候,要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一切机会和条件,给自己争取未来的工作机会!

比如,美国所有大学都会提供career service。通过career service center,你可以完善简历、提高应聘面试能力、得到实习和工作招聘会的信息。另外,有些硕士项目的课程里就带着实习。比如罗切斯特大学的会计硕士项目分为2个track,一个是11个月不带实习的track,还有一个是17个月带实习的track。如果被带实习的track录取,不但能延长在美国的时间,还能利用实习积累经验,甚至是拿到实习单位的正式工作offer。今年MIT的金融项目也增加了这样一个track,叫做pilot track,也为学生提供了实习机会。

总之,要想在激烈的应聘竞争中胜出,你得付出相当多的努力,得反复打磨简历、提高表达与交流能力,并且尽量多参加实习才行。杜静一 (Helen DU)

北京研究生首席顾问,清华大学中外文化综合专业学士,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La Trobe University)语言类型学专业博士,获澳洲IPRS及LTUPRS全额奖学金。2011年加入天道,擅长文商类专业策划与文书创作,帮助数十位申请人获得哈佛、芝加哥、哥伦比亚、宾夕法尼亚、杜克、康奈尔、伯克利等名校录取。

攻读博士PhD是个坑吗?

文/ 杜静一

经常有同学问我,什么样的人适合读PhD?听说博士不好就业,还不如硕士,这是真的吗?针对这些问题,我就来讲讲博士的那些“人生大事”。如果你读了一个博士学位,在哪些方面会变得很牛?

通常呢,选择读博的学生,都是对某一问题有非常大的热情,或是想要投身于对某一问题的研究中。

我曾经帮一个女同学申请到了文学类的PhD。这个女生对德国文学家黑塞非常感兴趣,在课上与课外都花了大量的时间来读黑塞的德语原著。她在PhD的proposal中就提到,希望能研究黑塞在某个时段写出某部作品的原因。还有一个申请语言类PhD的学生,他希望自己读博期间能研究大同方言的声调系统。

可见,读PhD意味着,你要花很长时间去专注研究某个领域的某个细节问题。

还有的同学问,学校对博士的培养计划是什么样的?一读就是好几年,中间都需要做些什么呢?

博士的学习状态,在美国、欧洲和澳洲都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澳洲,你想申请博士,就必须先拿到硕士学位。这样,底子扎实了,博士在读期间就不需要上课了。我当年在澳洲读语言类型学的PhD,只需参加博士的研讨会并完成自己的论文就行。那时候我主要在外面做田野调查,中途随时回澳洲参加研讨会,跟导师、同学讨论一些感兴趣的语言学问题,并在最后按时完成毕业论文。澳洲这边没有论文答辩,而是由三个论文评审员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即可拿到博士学位。

美国的情况跟欧洲和澳洲都不同。在美国读博,前两年要上几门必修课,修完后,学校会组织一个博士候选人的资格考试。只有通过考试的人才有资格继续做研究、写论文。

此外,如果你对某个学校的PhD培养计划感兴趣,也可以去学校官网上看它的PhD requirements,里面有非常详细的规划,你看了就知道读博期间要做些什么了。读完博士之后毕业了,你能干些什么?

通常,读博的人在毕业后会选择当教授,或者去研究所做科研工作,也就是说,进入学术界。这种情况下,职业路径通常从博士后开始,下一步是拿到正式教师职位,然后从讲师慢慢做到副教授、教授、系主任,乃至副校长。

当然,博士毕业后,并不是只有搞学术这一种选择。前方还有无数条路可以走。

比如我认识一个物理化学专业的博士。他在校的时候主要研究微纳米颗粒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毕业时,刚好赶上中国大范围雾霾,他就创建了一家环境科学相关的公司,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成功设计了多款适用于我国国情的空气净化器和新风系统系列产品,拿到了多项国家专利,成功完成了由科学家到企业家的身份转换。

如果你既有创业精神和技能,又对金融领域感兴趣,就可以进入风投行业。你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对市场的了解,去发掘一些创业团队,帮助他们在市场上获得成功。

当然,风投只是金融领域的其中一部分。我们以前认为金融是一个应用型的学科,不需要博士,但现在情况已经变了,像华尔街很多金融机构都会雇佣金融工程、金融数学、金融与经济、统计学等专业的博士毕业生,请他们去做一些关于投资的建议。所以说,这也是博士生未来的一个就业选择。

如果你对政府部门或公共事务感兴趣,就业范围一样会非常广。比如之前我们有个教育类专业的学生,留学回国之后去了教育部,做教育政策的制定与评估工作。如果他选择留在国外,也可以在NGO或智库做教育相关的工作。我还认识一个应用金融学专业的博士,他留学回国后,在体育总局做体育政策方面的工作。当然,如果他去了医疗机构,或是选择帮运动员制定运动计划,也是不错的选择。现在在国外,运动机能啊、体育啊这些领域越来越受重视,如果你是相关领域的毕业生,自然有机会在国外找到好工作。

此外还有很多很多领域,博士们都可以去尝试。比如说法律这一块吧,我们现在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如果你的专业在生物制药等领域会涉及到非常多的专利申请,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利用你的专业知识在法律领域找到一份工作。

其他如销售领域、技术转让领域和写作领域,都能够发挥你在博士期间练就的技能和专长。拿写作来说,每个人都可以尝试以写作为生,但相比之下,博士毕业的人因为受到过博士论文撰写的专业训练,所以比一般人更擅长。比如生物制药的博士毕业生可以为学术杂志撰写科普性文章,或者为生物制药公司进行宣传工作,等等。

看完了上面举的这些例子,你应该已经发现,读博并不会把你的未来局限在学术界,相反,你在博士阶段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将在非常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并为你的职业发展提供无穷的可能性。杜静一 (Helen DU)

北京研究生首席顾问,清华大学中外文化综合专业学士,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La Trobe University)语言类型学专业博士,获澳洲IPRS及LTUPRS全额奖学金。2011年加入天道,擅长文商类专业策划与文书创作,帮助数十位申请人获得哈佛、芝加哥、哥伦比亚、宾夕法尼亚、杜克、康奈尔、伯克利等名校录取。

选择出国留学,还是国内保研?

文/刘曼雪

关于毕业后的再发展,很多本科生都会纠结这样一个问题:我既可以保研,也可以出国留学,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到底该选哪一个?——实际上,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个人、不同目的等实际情况来分析和决定。

咱们可以用天平来模拟这个分析过程:把每个考量因素根据重要性换算成轻重不同的砝码,再一个一个地往天平上加。这个砝码,我是放到出国这边,还是保研那边呢?第二个砝码呢?第三个呢?……等砝码全都放到天平上以后,你再看看,天平是向保研倾斜,还是向留学倾斜,这时你自然就知道自己该选哪一个了。

本文主要说说这天平上的砝码(也就是考量因素)具体都有哪些。

总的来看,考量因素分为三类:专业相关的因素、个人相关的因素、职业发展相关的因素。专业相关的因素方面,主要是看国内外的科研水平和相关业界发展现状。比如公共管理这个专业,中美的教科研水平差距明显,业界的活跃度也无法相提并论。所以说,如果你真想在这个领域有所进步和提高、获得更好的机会,最好还是出国看看。

与个人相关的因素,是指你的未来生活规划、个性特点甚至性别。这一部分,需要你给自己方方面面的情况做一个综合考量。这个分析过程会比较细腻,而且千变万化。像我们每年都会遇到很多优秀的理工科孩子,他们的想法大都非常简单,就是毕业以后找一份技术性的工作,安安稳稳地过中产阶级的生活。像他们这种个人情况,就特别适合出国试试。

最后就是职业发展的考量。如果你将来想去企业,就得考虑国内外企业的发展状况。举个例子,物流专业在国内也算方兴未艾,但如果和国外相比,其行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就差得很远了。你若想做一个职业经理人,或者是行业内的技术型工作的话,最好能到美国学习或工作一段时间,这能为你的职业生涯加分不少。

如果你想将来创业,那我们建议你,除了本行业,你还要考虑宏观经济发展的形势。现在我们再换一个角度考虑:比如你本科是985学校的,那么,你已经接受到了中国最高水平的高等教育,也已经得到了足够的机会去获取你们学校所能提供的资源和帮助。也就是说,再读一个硕士,你在学术上和人脉上的边际收益是大大降低的。这样一来,这个砝码自然要加在出国这边。

当然,有的同学会说,这两个选择带来的经济负担也有很大差别呀!保研三年我花多少钱,出国我又要花多少钱。那我就想提醒你了,别光想着花多少钱,还要想你未来能挣多少钱呀!再说何止未来,说不定你一走运,三个月长暑假的实习工资就能cover一年的学费了。不过当然了,在经济这方面,最终能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取决于你的风险偏好,并没有对错之分。

好了,现在的砝码都加上了,你的天平倾向了哪一边呢?刘曼雪(Maggie Liu)

北京研究生首席顾问,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并拥有Dalhousie University MBA学位。曾供职于百时美施贵宝,弗若斯特沙利文,艾美仕等国际知名企业,有多年品牌管理、市场营销,及数据分析、医药市场研究、策略咨询工作经验以及IT行业管理工作经验。进入天道以来,专注于美国名校申请,涉及专业广泛。

学校牌子对留学申请有多重要?

文/ 杜静一

大家一定都听过那些平凡生逆袭进入国外名校的故事。这不禁让人想问:既然不是学霸也不是名校生都能进国外名校,那留学申请时学校的牌子是不是就不重要了呢?学校牌子的作用之一:提供简单明晰的衡量标准

国外学校的逻辑很简单——我对你一无所知,怎么判断你能不能在我们这儿顺利完成学业?最简单明了的衡量标准就是看你本科上的哪所学校。国外学校也知道,国内名校出来的学生,平均水平都比较高。因为一方面,你能进入国内名校学习,说明高考成绩一定不错;另一方面,名校的师资和教学质量比一般学校好,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过几年的学生,一般来说也会比非名校的学生水平高。学校牌子的作用之二:出国氛围浓厚,信息资源丰富

国内名校一般会有出国的传统,比如清北复交这些学校的学生,很多都选择留学。一所学校有出国的传统,对你有什么好处呢?首先,在这样的环境里,你会耳濡目染了解到很多跟出国申请有关的信息,相应地就会早点着手准备出国所需要的材料。就拿我来说吧。我刚上大学那会儿正值90年代末期,之前对出国留学完全没有概念;一上大学,发现身边的人都在准备出国考试,我的心也就痒痒了。如果不是当初学校有这样的环境,我后来大概也不会选择留学。

第二,你可以从师兄师姐那里得到第一手的资料和信息,甚至得到已经在留学的师兄师姐的指导和推荐。我今年有一个学生申请芝加哥的公共管理项目,刚好她上一届有个学姐被这个项目录取了,我就鼓励她去联系这位学姐,请学姐针对她的自身情况给出一些文书撰写方面的建议。这最终这个学生如愿拿到了芝加哥大学的录取通知。

说到这里,有同学就问了,是不是国外学校只认国内名牌大学的学生?我不是名校出身,就不能申请好学校了吗?告诉你,当然不是!

本科毕业学校只是外国学校在录取时参考的其中一个因素。录取委员会会全面、综合地考虑申请人各方面的情况。你的GPA,GT成绩,科研成绩,实习经历,课外活动,公益活动,推荐信,每一项都将在你的申请中起到重要作用。比如我之前有个学生,本科就读于一所普通的财经类高校,除了这一点外,其它方面的条件都非常好——GPA达到了3.9,GRE超过了330分,还有特别出彩的实习经历。这些条件最终帮助他成功申请到了哈佛肯尼迪学院,打败了跟他同届申请的许多名校学子。所以说,学校知名度高确实会对申请有所帮助,但并不是决定因素,想被美国名校录取还要提高自身综合能力,而这才是关键。

名校的名气是靠一代代学生的努力积淀出来的。国外学校招收一个中国学生,这学生的表现很可能就会影响到该学校今后招收中国学生时的看法。如果这个学生非常优秀,表现也很好,即使他的本科学校不是国内名校,下一年录取时招生官也还是会考虑再招收这个学校的学生。说到这里,大家还要注意,很多同学在拿到多个录取后拿不定主意,其中有些人犹豫来犹豫去,就忘了及时给学校回复;或者交了订金,跟学校信誓旦旦地保证会去入读,最后却选择了更好的学校。这些行为都可能对学弟学妹的申请造成不好的影响。

学校的牌子固然重要,但个人的努力更重要。不要等着名校来成就你,用你的努力去成就未来的名校吧!让我们一起努力!杜静一 (Helen DU)

北京研究生首席顾问,清华大学中外文化综合专业学士,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La Trobe University)语言类型学专业博士,获澳洲IPRS及LTUPRS全额奖学金。2011年加入天道,擅长文商类专业策划与文书创作,帮助数十位申请人获得哈佛、芝加哥、哥伦比亚、宾夕法尼亚、杜克、康奈尔、伯克利等名校录取。

海内外背景的申请人同台PK,有哪些不同?

文/ 史梦苏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先跟大家分享几个学生的案例。他们的共同点是,都在留学申请前因背景不同而出现了定位差异。海内外背景差异发挥了什么作用?

同学A,因为高中信息奥林匹克竞赛而被保送到清华软件学院读大学本科,GPA成绩3.3,想申请美国学校的硕士。而跟他关系很好的一个同学,高中时成绩不如他,本科上的是美国一所排名在50左右的大学,GPA达到3.7,去年拿到了UCLA的硕士录取。A同学认为,在美国读本科很容易拿高分,而自己不仅本科学校更有名气,科研能力等等各方面也比他的同学强。所以选校的时候,他认为自己应该能拿到比UCLA更好的录取,从而选的都是排在UCLA 之前的学校。

同学B,在武汉一所大学就读。该学校与美国一所综合排名100多的学校有合作关系,因此每年都有若干名额可以让学生通过学校的3+2自费项目去美国读硕士,而且GPA要求低,平均分在75以上就可以申请。B同学的GPA在82左右,他觉得以自己的能力一定能申请到比合作学校排名更好的学校,就没有选择这个合作项目。自己申请的时候,他了解到这所合作学校从他所学的电子工程领域来看,专业排名还是比较靠前的,在30名之内,所以他选校时选的都是排名在这所学校之前的。

另外一个同学C,是女生,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读本科。这个学校排名并不高,综排在200左右。好在C同学成绩还不错,GPA3.75,在班里属于前10%。准备申请硕士前,她向自己的课程老师咨询,其中有一位教授就鼓励她申请常春藤的学校。其实她也认为自己美本的背景会给申请带来优势,所以最后选的大部分都是哈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