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这样学习最高效:优秀学生都在用的67个学习方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4 17:54:57

点击下载

作者:石娟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小学六年,这样学习最高效:优秀学生都在用的67个学习方法

小学六年,这样学习最高效:优秀学生都在用的67个学习方法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小学六年, 这样学习最高效: 优秀学生都在用的67 个学习方 法作者:石娟排版:昀赛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04-01ISBN:9787564074500本书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 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前言 要想学习好,首先就要方法好

春节期间,我们一家三口回老家过年。很多在外地工作的同学也纷纷赶回老家过年,于是,在分别了十年之后,我们这十几个铁哥们又聚在了一起。

大家聚在一起,忆往昔,思过去。

分别十年,岁月已经让我们的身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十几年前的傻小子、傻丫头都已经变为另一副模样。虽然说不上事业有成,可是,一个个都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我们的小学班长,更是令人羡慕——他在一家上市公司做总监,年薪50万元。

很快,大家便将话题转移到了他的身上。

同学甲说:“真是羡慕你啊!在小学时候就是我们的班长,数你最优秀,没想到工作之后依然是这样。”

班长谦虚地笑笑:“我可是你们的班长,做不好工作不是给咱们班丢人嘛!”

呵呵呵……一桌子的人都笑了!我知道,在这种笑声里,除了戏谑,更多的是佩服。

要说起我们的班长,没有一个同学不佩服的!小学时期,为了考上理想的中学,我们都铆足了劲,争分夺秒地学习,只有这位班长却不紧不慢。可是,就是在这样的慢悠悠的状态中,他居然考上了重点中学。继而,又是在这种不紧不慢中,考上了全国知名学府北京大学……毕业后直接工作,几年之后,便有了现在的成绩。

我好奇地问他:“上小学的时候,我们根本就没见过你怎么努力,你是怎么考上重点中学的?”其他同学附和着:“是啊!看你黏黏的,可是……没想到啊!”

班长说:“没有秘密!我也和你们一样,也是靠努力进取的。”

我知道,班长没有说实话,便接着问:“你肯定有秘密,给我们说说。是不是有什么好的方法啊?”

班长又是一笑,舒缓了一下语气说:“其实,要说方法,还真有!现在,咱们已经不是竞争对象了,我可以告诉你们。小学的时候,你们都在努力,其实,我也没有停止不前。只不过,你们中的绝大多数采用的都是死记硬背的方法,而我却有一套自己的学习、复习方法。因此,虽然我没有费多少力气,可是成绩依然不错!”

听了班长的“表白”,同学乙大呼一声:“你怎么不早说啊!早说了,不就和你一样考上重点了!”

班长摇摇头,说:“现在说出来也不晚啊!等你们孩子上了小学,可以参考我的这种方法来学习。”

……

是啊!虽然我们不能将别人的学习方法搬来直接使用,但可以作为参考。班长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学习需要技巧,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单纯地依赖死记硬背是提高不了成绩的!

学习虽然是个“苦差事”,可是,如果掌握了其中的方法和技巧,也能变苦为乐!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只能是“白下功夫瞎受累”!小学阶段的主要任务不应该以学习知识为主,应该以培养习惯、积累方法为重。

小学是孩子们养成学习习惯、积累学习方法的黄金时期;如果错过了这个重要时期,进入中学后就会面临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如果将学习过程比喻成渡河,那么高效的学习方法就是“船”。如果没有有效的学习方法做支撑,要想渡过河去,谈何容易?即使凭借力气游过去了,也会枉费很多精力,筋疲力尽、苦不堪言,身心劳累。事实上,对于小学生来说,主要任务并不是渡河,而是要修建好渡河用的“船”。

优秀生之所以优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掌握了科学、实用的学习方法,学习时往往能事半功倍,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自信心也越来越强,从而进入一种良性循环。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经说过:“真正受过教育的人是那些学习过如何学习的人。小学阶段,是孩子打基础的阶段,对于小学生来说,一时的成绩并不重要,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最重要。”为了给小学生提供帮助,我们特意编写了这本书。

这本书从预习、听课、做作业、复习、语文学习、数学学习、英语学习、考试等决定小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8个关键点入手,详述了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每篇文章不仅有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还有实用具体、通俗易懂的方法,结尾处还设置了教会小学生运用方法的栏目,所以,本书一定能够对小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Chapter 01 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前预习掌握主动

一些同学错误地认为,课前预习根本就没有必要,反正老师上课时会讲,上课专心听讲就行了,何必事先多费脑筋,还浪费了许多时间。应该说,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著名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后教的知识都要根据先教的知识,即理解新知识需要旧知识作基础。”预习可以使自己发现旧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并在上课前迅速补充这部分知识,为听课扫清障碍。不经过预习的听课,只能是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分不清难点和重点,失去了听课的目的性和选择性,成为被动的接受。

课前预习既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才能积极地去实践;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最终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课间就是预习的好机会

在正式学习之前,有一个很重要的过程,那就是预习。很多小学生都会利用空余时间对新学的内容进行预习,比如,有些孩子会在晚上预习,有些孩子会在中午的时间预习,其实,还有一个时间是可以用来预习新课程的,那就是课间休息的时间。

课间,是学生休息的时间。其实,这段时间,也是一个提前预习的好时机,如果能够将这段时间利用好,也会对学习有所帮助。学习中的小故事

李楠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性格开朗,喜欢独立思考问题,是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更重要的是,李楠的学习成绩非常优秀,而且,学习起来很轻松。当其他同学在刻苦努力的时候,他却在一边玩跳棋。

李楠有一个学习好的秘密,主要体现在每学一篇新内容,他都会提前预习好,这是妈妈教给他的一个好方法。在正式升入小学后,李楠妈妈便经常督促他要提前预习,而且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预习新课程。虽然对于其中的道理李楠不是很明白,可是,看着自己优良的成绩,李楠知道,这种方法是可行的、正确的。

每次在上课之前,李楠都会将下一节老师要讲的内容,提前预习一遍,这样,对于新知识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他就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了。

这天,在上数学课之前,李楠又将数学书本拿了出来。他翻看“时、分、秒”这一课,仔细读起来。接着看上面的插图和自己的手表,李楠很快就掌握了大概的知识。

李楠知道,这节数学课会学得很轻松,因为关于钟表的知识他早就有了了解。可是,他也提醒自己,不能麻痹大意,不能翘“小尾巴”,更不能忽视老师的授课。

下午回到家里后,李楠拿出自己的小狗闹钟,一边看书,一边摆弄闹钟,开心极了。科学解析

只要接受过学校教育的人都知道,在每节课之间,会给同学们提供十分钟的课间休息时间,每个人大概都会经历这样的时间。这是一段短暂而又可贵的“十分钟”时间,同学们一般都会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来做各种事情,比如,出去玩一会儿,出去喝水,出去上厕所,准备好下节课要用的课本……其实,如果能够利用好这十分钟时间,在这十分钟的时间里对新课程进行预习,是非常有利于新课程的学习的,对新课程的学习是非常有意义的。

有人说,课间十分钟是让学生解除疲劳、放松心情的重要时间,拿来预习新课程只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其实,不是这样!因为良好的预习习惯也是从课间十分钟开始的!学生不仅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积极的休息,还要静下心来看看下节课要讲什么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方法支招

利用课间十分钟来预习下节课要上的内容,既能充分利用时间,不浪费,又能做到印象深刻,对于新课程的学习是利大于弊的。那么,在这段时间该如何进行提前预习呢?

1.低年级,从题目和插图入手了解全文

假如你是一个小学低年级的学生,阅读速度可能不是太快,为了了解新课程的大概内容,可以先看一下课文的题目,比如,《黄山奇石》。一看到这个题目,就可以发现,这篇课文是写石头的。哪里的石头?黄山的!主要写什么?奇!了解了这些,新课程学习起来也就轻松多了。再如,《图形的拼组》。从题目中,可以发现,这节内容是关于不同图形的拼组的。

课余时间是短暂的,如果没时间将整篇课文都读完,可以先看看课文中的插图。在小学低年级课本中,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都会配备一定的插图。通过这些插图就能够对新课程多一些了解。即使不想阅读文字,只要看一下其中的图片,就可以大致了解会涉及哪些图形,比如,《图形的拼组》中,涉及的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圆、长方体、正方体等。

2.高年级,尝试着阅读每一自然段的第一句

假如你是一个中高年级以上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利用课间十分钟预习语文的时候,除了先预习一下题目外,还要尝试着阅读每一个自然段的第一句。

一般来说,自然段的第一句都有着总括性的作用,即使没有时间阅读后面的内容,只要先阅读第一句话,就可以对每一自然段的中心有个大致了解。然后,如果时间允许,想多了解一些相关的内容,就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浏览一下课文,让自己拥有对新课程的第一印象。

数学课中,虽然没有概括性的第一句,可是却有每部分的小标题,同学们完全可以从这里入手,对新课程进行预习。比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分数的意义,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等。

3.对细节进行预习

如果时间允许,自己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已经有了一定的预习经验,就要对新课程进行整篇阅读了。事实证明,这样的预习也是最有效的!

一般来说,不同的科目预习方法是不一样的,具体来说见表1-1。表1-1 不同科目的预习方法方法扩展

课间十分钟,是一个重要的时间段,预习的时候,如果发现需要一些教学工具来配合,完全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出去寻找。比如,学到“10以内加减法”的时候,一般都需要准备一些小木棍、火柴棒之类的,同学们完全可以去操场上找些来。实在没有的,可以撕些纸来,揉成条状,以备上课的时候使用。先和课文“见一面”

在预习新课程的时候,最好将新课程浏览一下,如果实在没有时间,即使“见一面”也能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在正式上课之前,很多人都会和课文“见一面”,混个“脸熟”。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可取的。这样,可以让同学们提前做到心中有数,学起来也就不会感到完全陌生了。学习中的小故事

路安11岁,正在上小学5年级,是班里的语文课代表。关于路安的语文课代表之路,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其实,上小学之后,路安是不喜欢语文的,每次考试都不理想。一看到密密麻麻的文字,路安就“头疼”;一上语文课就“浑身无力”,只不过慑于老师的威力,自己不敢“反抗”而已。路安妈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当她听到谁谁家的孩子考了班级前三名的时候,总会在心中小声嘀咕几声——“我家儿子什么时候能这样啊!”

这一天,路安的表姐来他们家做客。路安最佩服这位表姐了,她毕业于北京大学,家里人经常用她来作榜样教育其他的孩子。当表姐听说路安学习成绩不好的时候,和路安有了这样一次谈话:

表姐:“听说,你的成绩不好?怎么回事啊?”

路安:“是啊!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表姐:“难道,你一点都不喜欢学习吗?不想考得好成绩吗?”

路安:“当然想了,可是,一看到那些密密麻麻的字,一听到老师讲的‘云山雾罩’,我就心烦……”

表姐笑了笑,说:“呵呵,是不是方法不对?”

路安说:“大家都是这样啊!上课听讲,下课完成作业……有什么不对吗?”

表姐问:“平时,你预习吗?”

路安说:“没有。”

表姐说:“这可能就是问题的所在。这样,从今天开始,每学新课程之前,你都读一读新课文,混个‘脸熟’。”

路安:“这样,就可以了吗?”

表姐:“只要你能坚持下来,肯定会有改观的。”

……

这次谈话之后,路安学乖了。不管是语文,还是数学、英语,只要是新课程,他都会阅读一遍。开始的时候,路安对这种方法还将信将疑,可是,一个月之后,效果很快就出来了,不仅上课提起了精神,成绩也一点点地提高了。等到他升入五年级的时候,还被同学们推举当上了语文课代表。科学解析

有些孩子在预习新课程的时候,不会做什么详细的认知,仅仅和新课“见一面”,混个“脸熟”。可是,事实告诉我们,这种方法是非常有效的。虽然仅“见了一面”,可是,就能够对新课程做一个大概的认识,这样,学习起来就会轻松很多。方法支招

在学习任务紧,空余时间少的情况下,该如何实现预习的目标呢?答案便是——“见一面”!同学们要充分利用“见一面”之缘的机会,对新课有一个大概的认识。那么,在和新课短暂的“见面”之中,学生应该重点抓住哪些问题呢?具体来说,不同的科目,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1.语文——了解新课的作者、主要内容

对于语文来说,粗略地读一遍课文是很难将课文的主旨和中心思想了解到的。这时候,就可以从新课的主要内容入手,对其有个大概的了解。

比如,在预习《紫藤萝瀑布》的时候,从题目就可以知道,这篇文章主要是写紫藤萝瀑布的。通过课前的提示,就能够明白,这篇课文是一篇抒情性的文章。

2.英语——了解新的单词、语法

对英语新课进行了粗略的预习之后,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明显地发现其中的生词和新语法。一般来说,这些就是新课的重点,也是其中的难点。了解了这些之后,要提醒自己:上课的时候,要认真听老师讲课,争取将其各个攻破,不要留“尾巴”。

比如,在预习《My Classroom》的时候,一看就知道,这篇课文主要是介绍教室的,必然会涉及很多的教室专有名词,比如,黑板、粉笔、课桌凳。遇到不熟悉的生词和语法可以先做好标记;如果实在不理解就直接跳过去,那么上课时就要认真听,为课上的学习打下基础。

3.数学——看看新课主要要讲哪方面的内容

预习数学的时候,只要先和新课“见一面”,就能对新课的主要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首先,通过标题,可以让同学们明白新课的主要内容,比如,预习《长度单位》的时候,只要一看标题,就对主要内容一目了然了——这节内容是主要介绍长度单位的。

然后,通过后面的情景对话和练习,就可以发现,主要介绍的长度单位有米、厘米;主要涉及的丈量工具有尺子、卷尺等。方法扩展“见一面”的预习方法,强调的是“脸熟”,并不需要深入了解,只要将新课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有个大致的了解就可以了。事实证明,这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可以巧妙利用。在假期,新教材一般都会发到学生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提前阅读一下新书的内容,既可以充实假期生活,又可以混个“脸熟”。把阅读中的“障碍”揪出来

预习新课文的时候,一般都会遇到一些难点,比如,生字、生词,难以理解的内容等。在预习的时候,如果能够将这些“障碍”揪出来,可以极大地提高预习的效率,有利于课文的学习。优秀生一般都会这样做!学习中的小故事

为了提高班里的整体成绩,班主任在五年级班上实施了一个重要的学习政策——“拉帮结队”,优秀生帮助后进生。班主任将班里单科成绩不好的同学找出来,然后又抽几个单科成绩好的,鼓励他们结成“对子”,从而有效促进班级成绩整体提高。

一直以来,周波的英语成绩都不太好,不仅考试不及格,口语还说得非常差。升入五年级后,想到自己很快就要小学升初中了,周波也想将自己的英语成绩提高上去,可是,苦于找不到其中的秘诀。在老师的安排下,最后,周波和前桌的小林结成了“对子”。

小林不仅英语成绩好,而且口语特别好,曾经还代表学校参加过区里举办的英语比赛。从那以后,每天下课之后,都能看到周波和小林在一起的身影。他们两人约定,每个周末都在一起学习。

每到周末,他们两就会背起书包,来到事先约好的地方。他们一起写作业,一起复习,遇到问题,周波都会主动向小林请教,小林也毫无保留地教授他。

渐渐地,周波发现,小林每学一篇新课,都会提前阅读一下,而且,每次都会在一个小本上记录下一些东西。周波搞不明白,问小林这是在做什么?小林直言相告:“每次预习的时候,我都会将其中的重点、难点,搞不明白的地方找出来,然后记录在这个小本子上。等到上课的时候,重点听这些方面的讲解。课堂时间有限的,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是有限的,既然这样,为什么不能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些不懂的知识点上呢?如果在注意力集中的时候,听了一些容易搞懂的内容;而当自己注意力开始分散的时候,再来听其中的难点、重点……是不是太亏了!”

周波想了想,小林的这番论调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便学着小林的样子做起来。后来,每次学习新课的时候,他也会阅读一下新课文,然后将自己搞不明白的地方用铅笔在书上标出来。渐渐地,周波便体会到了其中的好处。

果不其然,使用这种方法确实对学习是非常有利的。通过和小林的“对子”学习,周波不仅提高了英语成绩,其他科目的学习也出现了可喜的变化。科学解析

在预习的时候,同学们会遇到很多的障碍,比如,搞不明白的地方、不理解的生词,这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这些“点”勾画出来,让它们醒目地出现在自己面前。方法支招

预习的时候,难免会遇到自己不会做的题目。如果遇到了“障碍”,该怎么办呢?答案便是将其“揪出来”。那么,如何“揪”呢?可以采用以下的一些办法:

1.不理解的词加双下划

不管是语文,还是英语,每课都会涉及一些生字和生词,为了提醒自己,就可以在这些词语的下面加上双下划,引起自己的注意。

比如,预习《怀念母亲》的时候,会遇到一些生词,这时候就可以用双下划标注出来:

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

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个叫阿根廷的孤寂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的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2.不明白的句子加横线

在预习语文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不理解的句子;预习英语的时候,会遇到不明白的语法,这时候,就可以在这些句子下面画上横线,使之醒目地提示出来;同时,还可以将自己的疑惑用文字标注出来。

比如:预习《唯一的听众》时,遇到不理解的句子就可以这样标注出来:

一束阳光透过叶缝照在她满头的银丝上。“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问:“老人真的耳朵聋了吗?她为什么会说自己聋了?”)

我指了指琴,摇了摇头,意思是说我拉得不好。“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再如,预习英语《My family》的时候,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Come on!

Who's that woman?(问:语序为何是这样的,不是“That woman is who?”)

She's my mother.

Who's that man?(问:语序为何是这样的,不是“That man is who?”)

He's my father.

3.有疑问的语段加括号

预习数学的时候,如果遇到不理解的定理、定义,就可以用括号括起来,提醒自己多加注意。

比如,预习《面积》的时候,遇到疑问可以这样表示:“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1)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2)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3)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方法扩展

预习的时候,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还要抓住关键词语,用圈划批注的方法深入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遇到不理解的语段、词语,还可以采用其他的符号将其标示出来,比如,三角形、五角星、勾、叉等,只要能和课文中的文字区别开来就行。预习时把旧知识也联系起来

知识和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即便是不同的科目之间,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联系,在学习新课的时候很多时候都会运用到旧知识。因此,在预习的时候就有必要将旧知识联系起来,否则是不利于新课程的学习。学习中的小故事

这天下午,放学回到家里后,小薇就钻进了书房。自从升入六年级后,小薇每天都是这样,因为,马上就要参加“小升初”的考试了,她也想考入一所理想的中学。

小薇经过一个小时的紧张后,写完了作业,然后便拿出了课本预习了起来。按照学习进程,数学明天该学《圆柱与圆锥》了……就在她正要预习的时候,听到了妈妈叫吃饭的声音。正好利用吃饭的时间休息一下,小薇这样想。

小薇走出书房,很快便来到了餐桌边上,边吃边和爸爸妈妈聊了起来。爸爸问:“眼看就要参加中考了,你有什么计划吗?”小薇回答说:“等所有的科目都学完了,我就给自己制订一份学习计划。”

爸爸看了看她说:“你的学习情况,我们还是比较了解的。要根据计划将自己的学习成绩提高才行。数学现在学到哪了?”小薇回答说:“该学《圆柱和圆锥》了。”

爸爸听完,说:“圆柱和圆锥,是不是和圆有关系?”小薇说:“看起来是的。”爸爸启发她说:“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如果你在学习新内容的时候,能够将以前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不仅能够对旧知识加以复习,还能加强对新知识的理解。”

小薇没想到,自己这个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爸爸居然能说出这样有道理的话来。可是,转念一想,到可以试一试。回到屋里之后,小薇预习完数学内容之后,从书架上取出旧课本,翻开了关于圆的内容。前后联系起来后,小薇突然发现,这些知识都是相互递增的。

后来,按照这种方法,每学一课新内容,小薇都要翻翻旧书。这样的方法虽然有时候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可是等到她们讲完六年级的课程之后,小薇已经将大部分的内容都复习了一遍。这时候,等到进入“小升初”复习阶段,当其他同学都在“翻箱倒柜”地翻阅旧书的时候,小薇在头脑中已经建立了一套复习体系。科学解析

任何一门课程都是一门系统性的学科,在上新课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用到之前学习过的知识。因此,在预习新知识的时候不要把目光仅仅局限在新课内容上,还可以把之前学习过的旧知识翻出来复习一遍,同时还可以适当地围绕新知识扩展一些内容。这样,不但可以理清新旧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同时也可以帮助自己深化对新知识的理解。

在阅读记忆中,要尽量让新课知识与学过的旧知识建立其联系,也就是说,在预习的时候,要先复习一下有关的旧知识。这样不仅为新课学习做好了知识准备,还有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记忆起来也容易多了。方法支招

学科之间的知识是有联系的,如果在预习中能够将前后的知识联系起来,能够将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起来,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预习的时候如何进行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呢?

1.数学课,做好预习设计

数学知识的前后联系非常强,一般来说,新授课的预习设计可以分为两步走,首先,是“旧知链接”或“知识链接”环节。在这一环节,主要可以设计一些建构新知所需的旧知练习,或者可以设计一些与新知识点相关的知识背景。

比如,在预习《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时候,可以这样进行预习设计:(1)链接旧知识。

①约分:先寻找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然后再约分。

②回忆整数、小数乘法意义:

15+15+15+15=( )×( )表示( )个( )相加的和;

1.5+1.5+1.5+1.5=( )×( )表示( )个( )相加的和;

……

设计与本课教学相关的知识内容,就会勾起学生对约分、整数乘法意义、相同分数相加等旧知识的回忆,这就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其次,要根据新授内容设计关键的提示,让自己跟着提示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差的学生可以在书本或家人的帮助下进行自主探究。(2)探究新知识。

举个例子:用米丝带做小花,要做4朵这样的小花,一共用几分之几米丝带?

可以用(  )计算,列式计算:

也可以用(  )计算,列式计算:(提示:乘以4这是新知识,你能运用以前学过的什么知识来解决?)

小明做了6朵这样的花,一共用了几分之几米丝带?(问:用乘法计算可以怎样算?)

计算课的新知探究题,一般都是模仿例题来进行设置的,当学生遇到困难后,可以直接向书本请教。这样,不仅可以将问题解决掉,还不会失去兴趣,同时,更便于及时消化掉自学内容的相关内容。

如果是从未接触过的知识性强的教学内容,而且是学生能看懂的,一般都要设计阅读提纲,提示学生顺利完成对新知识的获取;对于探究性、体验性很强的内容,一般不会安排看书任务,只会设计一些对相关知识、学习经验的回忆和探究活动所需的准备。

2.英语课,前后联系举一反三

英语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十分注重前后知识的联系,预习的过程,不仅能让学生主动运用已有的旧知来获取新知,还能让学生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预习时,要结合有关的旧知识,作出总结、归纳或对比。预习之前,复习一下与新课内容有关的旧知识,不仅可以保证新知识的顺利进行,还可以有效防止负迁移的干扰,促进正迁移的产生,比如,学习新词组have a look、look like、come out、get down、go home、go to school、stand up、sit down、go to the classroom 等的时候,都可以这样做。

在预习新语法项目时,要注意与旧知识的联系对比。比如,学习过去进行时,在课前预习时,要先预习一下已经学过的一般过去时和现在进行时这两种时态;然后,还要对三种时态的语法意义、构成和时间状语的类似性与差异性加以区别,加深理解。

3.语文课,按章预习

单元预习(或称按章预习)是在每个单元(章)复习前,对整个单元(章)知识内容进行总结,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学习。小学语文学科每一章的内容都不是很多,阅读课文的时候要细一些,要及时发现知识的缺欠,提前进行弥补和补救。

语文学科知识的逻辑性、前后联系性都比较强,许多新知识都是旧知识的综合。旧知识是新知识的着生点,学习新知识必须有旧知识做基础,否则,无异于“空中阁楼”,这样的预习是无效的,甚至是无法进行的。方法扩展

预习的时候,可以将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起来,比如,预习语文的时候,如果发现了新词,可以想一想用英语该如何表达。这时候,要充分调动自己的脑子,将已经学过的英语单词通通“调动”出来。在预习英语的时候,如果新内容是关于现在进行时的,同学们可以想想,这种语法用语文是如何表达的。这样融会贯通,学习也会变得容易很多。掌握预习的“四字诀”

如何来实现预习的真正目的呢?首先就要用好“四字诀”——读、画、写、记。在预习的过程中,每个字都是非常重要的。要想达到理想的预习效果,就要将这四个字掌握好,并熟练运用。学习中的小故事

灿灿是个三年级的女孩,长得乖巧伶俐,是个人见人爱的小姑娘。灿灿非常喜欢读书,不管是百科类的,还是故事类的,只要一看到就会选些感兴趣的内容读起来。

暑假里的一天,灿灿来到舅舅家。舅妈正在给小弟弟童童讲故事。童童今年刚满周岁,可是已经会简单地说些双音词了。看着童童一张一合的小嘴,灿灿一阵好笑。见灿灿进来,舅妈停了下来。

舅妈对灿灿说:“多读读,有利于语言的表达,可以丰富词汇量。”灿灿说:“听我妈说,在我小时候,她也经常这样做。”忽然,灿灿想到了什么。

回到家里后,灿灿打开书包,她想了想:如果在预习的时候,加上一项读的内容,将要学的内容读一遍,会怎么样呢?灿灿尝试着做了一次,果然神清气爽了很多,舌头也感觉灵活了。

灿灿将自己的发现打电话告诉了舅妈,舅妈说:“这就对了!预习是个综合过程,需要读、画、写、记,落掉任何一项都会让预习效果大打折扣的。”舅妈是一个初中老师,对这一点是深信不疑,灿灿更加确定了这种预习方法的正确性。

从这以后,每天晚上都能从灿灿的房间里传出琅琅的读书声。科学解析

灿灿的故事告诉我们,预习的时候,不掌握一定的方法是不行的!

古人说的好:“授人鱼,不如授人渔。”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一个人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如同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所以,要想具有自学的本领,就要掌握一定的预习方法。预习时,可以按“读、画、写、记”四字口诀来进行。方法支招“读、画、写、记”是预习新课的一种重要方法,它们之间并不是彼此孤立的,预习的时候,要将这几个方面都做到。那么,如何来理解这四个字呢?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读——课前预读

读,是指课前预读,也就是说,在正式上课之前,要阅读一遍新课教材和参考资料,必要时还要阅读一遍与新课有关的已学课文,还要有针对性地复习一下新课可能涉及的旧课知识。

研究发现,要进行预习,必须学会读书。而且,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学习,应有不同的读书方法和要求。

课前预读,对阅读的理解层次要求不高,如果将读书划分为粗读、细读和精读三个层次,那么课前预读的时候,只要达到由粗读到细读的层次就可以了。(1)所谓粗读,就是用较快的速度概览全篇课文,观其大略,了解概况,从而对新课有一个粗略和直观的印象,并对课文中讨论的主要问题做到心中有数。(2)细读,也就是仔细地阅读。细读过程中,要弄清楚课文的重点、难点及个人的疑点所在,要能把握住中心,对课文要有一个初步的理解。

粗读课文以后,往往会产生一种“欲知后事如何”的感觉,这证明对课文内容的思考已经有了一定的意识指向,它会驱使自己的思维向更深入的方向发展。这时,要回过头来从本节课文的开头分节细读。

预习前,最好能拟写一份预读提纲,然后根据预习提纲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和理解课文。预习提纲可以根据与现行教材配套发行的各学科教学目标手册去拟定。如果是教师安排的课堂预习,一般都会为学生提供预习提纲。刚开始进行课前预习的同学,最好能配合使用这种预读提纲和思考题,促使自己跟上课程节奏,提高自己对预习的信心。

2.画——做好批注

也就是说,阅读时要对课文中有关概念、定理和重点圈点画线,或者是注眉批、分段落。必要时还需要准备一本专用的练习本,特别是预习理科教材的时候,阅读时准备好一支笔和一本练习本是很有必要的。(1)圈点画线。

圈点画线虽然并没有统一的规定,但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会使用一些习惯性的标记方法。比如:

——用惊叹号(!),表示自己非常欣赏的语句;

——用问号(?),表示对课文中有关问题的质疑;

——用波浪线(~~~~~),表示关键性的语句和段落;

——用加重点(………),表示段落中关键性的字;

——用双圆号(oo),表示一段精彩内容或语句的结束;

——用几个并列三角形(△△△),表示课文中几个并列的观点或事务;

——用单直线(-)、双直线(=)和三直线(≡),表示课文中不同的概念或定义的重要程度。

为了区分阅读层次,每次阅读时,可以使用颜色不同的笔加以勾画。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见解和意义,更能让同学们的理解步步深入。

需要注意的是,有所不画,才能有所画。阅读中也不要到处去勾画,勾画的太多反而有碍于重点的突出。一个善于阅读的人会有一套自定的习惯记号,每种记号很自然地表达了它所要表达的意义,既简便明确,又可以节省了书写的地方。(2)眉批。

有时,仅仅依靠符号是不能完全表达其意义的,这时就需要眉批。

一般来说,在书的天头、地脚、段尾或篇末的空白处都可以随读随写。

内容可以是这样的:段落篇章的简单提要、阅读中的个人见解、一闪而过的思想火花和对课文中的问题产生质疑等。

眉批的语言要简短精练,抓住要害(即重点),不要期望把一切问题都写透,也无须对个人见解加以发挥。

需要注意的是,阅读中不要急于加批语,一知半解的批注,不仅毫无意义,而且会造成误批或浪费空白。

3.写——写预习笔记

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习要求以及个人自由支配时间的多少,预习笔记中的书写也有着不同的方式。(1)最简单的预习笔记,是只写出本节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个人的初步见解以及阅读中提出的疑难问题。而一些比较简单的课文预习,或是在学习时间比较紧张阶段的课文预习,只要完成“读”和“画”两步程序就可以了。因为通常在“画”的过程中,就已经将课文的重点、难点、个人的见解画出来了。(2)最复杂和要求最高的预习笔记,则是在自己对课文已经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写出的阅读笔记。这种笔记能反映出全篇课文的知识结构以及各知识点的内容提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能达到这种高标准要求的,一般是有充足的课前预习时间或有较强自学能力的学生。当然,对那些比较简单、理解程度要求不高的课文,多数同学的笔记也能达到这一要求。

在写预习笔记时,要留出一定的空白,以便听课时把教师讲授的有价值的内容补充进去。对于有一定难度的课文,一般只写出简单的预习笔记就可以了。预习时,要把更多时间用在阅读和思考上,等到上课听讲时再按老师的讲课思路写出课堂笔记。

4.记——进行记忆

预习的最后阶段,要对新课重点知识进行记忆,比如,重要的词、句和段落,重要的概念、定理和结论等,都要求基本记住。

分段细读后,为了整理自己的预习思路,可以把课文从头至尾再细读一遍,或者是合上课本,闭目反思,把新课内容从头到尾过一遍。这时,如果感到知识连贯、脉络清晰、有条理,就说明对课文的内容概况和中心思想已经比较熟悉了。

有的小学生记忆东西非常快,一般阅读3~5遍就可以记住一段文章。这其中的奥妙在哪里呢?其实很简单,他采用了尝试再现法。即把所要记忆的材料看过之后放在一边,然后试图回忆所记内容;再回过头来重点看一遍没有记熟的内容……这样反复两三次就基本上记住了所学的内容。方法扩展

预习有很多种方法,由于预习中需要材料不多,且对预习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来学习一些适宜的预习方法。可是,不管怎样,都不能离开预习的“四字诀”,如果脱离了这四个字,预习也就变得毫无意义了。为了提高读的能力,可以选一个空旷的地方大声地进行朗读。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朗读的练习,还有利于语音的练习。从“自读提示”中了解新课内容

有些教材增设了“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专栏,这对学生学习课文大有好处,它既可帮助学生分析理解课文,又可节省教师许多“口舌”,有时甚至还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应重视“预习提示”和“自读提示”。学习中的小故事

姚笛是个六年级的小学生,成绩优异,这主要归功于她的课前预习。每次,预习新课的时候,她都会仔细阅读课前的“自读提示”和“课后练习”,因为她知道,这两部分内容都隐含了该课的重点;如果将这些问题提前了解,课上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了!

这天,语文课上,老师给他们讲“古诗词三首”。首先,老师给大家有感情地朗读了诗歌;然后,便给学生描述起诗歌的背景。通过老师的讲述,姚笛对这三首诗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当老师让他们将诗歌中描绘的情景讲述出来时,姚笛举起了手。

姚笛对于诗歌的主要内容把握得很好,而且她还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有些情景进行了润色,受到了全班同学的一致好评。

姚笛的成绩不错,很多同学都向她讨学习的秘密。姚笛毫不隐瞒,便将自己的学习秘密告诉了他们——重视预习,重视“自读提示”和“课后练习”。她说:“每次预习新课的时候,我都会对这两方面的内容进行一些思考。虽然,很多同学都在预习,可是,有些人都只是读读课文,缺少思考。我呢?通过这样的方法也就了解了新课的重点!”

同学们恍然大悟,纷纷向她学习,果然,学习起来轻松了很多。科学解析

现行教材,每篇课文之前都增设了“预习提示”(讲读课)或“自读提示”(自读课),用来帮助学生预习、阅读、理解课文。因此,要重视“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充分利用它的价值,把重点放在会学的这一方面。

教材中的“提示”,不仅仅揭示了课文的重点或难点,还包含着诸如学法指导、学习习惯的培养、智力的开发等内容,同学们要根据“提示”的具体内容来确定预习内容的取舍。

每课的“课前提示”,本身就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揭示了本课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基本线索,为同学们准备好了本课的学习提纲。掌握了它,便掌握了教材的基本框架,是非常有利于对具体问题的回顾与记忆的。方法支招

课前提示语长则百余字,短则不到六十字,言简意赅,内涵丰富。课前提示是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好教材的关键,那么,在预习过程中该如何充分发挥其作用呢?下面就以新教材中国历史第一册第十三课《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为例,作一说明。

1.可作为预习提纲

新教材的“课前提示”本身就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它揭示了本课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基本线索,为学生准备好了本课的预习提纲。

如提示中的“赫赫一时的秦朝为什么会迅速灭亡?”提出了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是怎样发生的?对历史起了什么作用?”提出了农民战争的爆发经过和意义。而“楚汉之争是谁同谁的战争?”则指出了推翻秦朝后的结果。这样,本节的基本内容、基本线索,通过课前提示就清楚地揭示出来了。

2.指出了重点、难点

大部分课前提示往往是围绕本课重点、难点提出要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都是本课重点、难点,在预习中要高度重视。比如,“秦朝为什么会迅速灭亡?秦末农民战争是怎样发生的?对历史起了什么作用?”就是本课的重点,而“楚汉之争”则是本课的难点。了解了这些知识,对本节的重点也就掌握了,学习起来也就容易了很多。

3.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

新教材中,很多“课前提示”都注重每一个时期的特征,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深化和升华了教材内容。通过残暴的秦朝被农民起义推翻的课前提示,可以培养学生树立起这样的一种思想: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集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这时候,只要结合前一课的课前提示中“怎样评价秦始皇的功过”,就可以让同学们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

4.可作为课后小结的依据

结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是不可忽视的最后环节。好的结尾,不仅可以使知识得以概括、深化,还能使整个课堂教学结构更加严密、紧凑、和谐、完善。

在预习完本课后,可以按照“课前提示”进行归纳、概括、总结,并指出:由于秦朝繁重的赋税徭役、残酷的刑法,人民忍无可忍,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领导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了,继之而起的项羽起义军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公元前206年,刘邦进逼咸阳,赫赫一时的秦朝迅速灭亡。随后,项羽和刘邦为了争夺帝位,又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由于刘邦的约法三章,善于用人,又以汉中为根据地,终于在公元前202年建立了汉朝……这样继秦国灭亡后,一个强大的西汉建立起来了。方法扩展

课前提示语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编者精心设计的,主要通过两种形式呈现出来:一是采用叙述与提问相结合的方式,如“大洲和大洋”的课前提示语:“……地球仍然是目前我们认识到的唯一适合人类生活的星球,那么地球是什么样子呢?”另一种是采用陈述形式呈现,如“多种多样的社区”的课前提示语:“我们生活在各种各样的社区中,不同的社区……人们才需要沟通、交流与联系。”对于这两种形式,预习的时候,要多加注意。不会的字,先查字典

字典是同学们常用的工具,在预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不会或不认识的字,就要充分将这种工具利用起来。千万不要一看到问题就去问家长,或者同学,否则会让自己成为一个懒惰的、被动的人。要充分利用手中的字典,将一个个不熟悉的生字解决掉,逐渐提高预习效率。学习中的小故事

在每篇新课文里,都会涉及一些生字,作为小学生首先要掌握的就是这些生字的读、写。李红深知这一点,也体会到了字典给自己学习带来的便利,当然功劳还主要在于她爸爸。

李红升入小学之后,每次遇到生字,或者模棱两可的字,她都会去问爸爸妈妈,可是,爸爸觉得这样的学习方式不太好,便教给他一些学习方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让她学会独立预习。其中的一项,便是查字典。

一天,李红打开了新课文——《鸟的天堂》,刚读到第一段,便遇到了“拦路虎”——“灿烂”怎么读?李红打开字典,首先找到部首“火”字旁,然后数了“山”的笔画——共3画。很快,正确读音便查出来了,原来“灿”读“càn”。接着,她又用同样查字典的方法,找到了“烂”的正确读音——“lán”。

就这样,每当遇到不认识的字,李红便查字典,反复几次之后,终于成功地将所有的生字都消灭掉了。

李红合上书,将字典拿在手里。看着这本厚厚的《新华字典》,李红感慨万千。很难想象,缺少了这样一本工具书,自己的预习会变得怎样?或许是由于用的时间太长了,字典的封面已经有了稍许的磨损。

李红取出一张厚纸,认真地给字典包了一个书皮。她要认真地保护好这本字典,因为它伴随着自己已经走过了四年的时间。李红想,即使今后这本字典用不着了,她也会好好珍藏起来,绝不会将其送给他人,更不会将其丢掉!科学解析

字典,是按一定原则进行编排的,对其中的单词进行了逐步注释。它是学习文化和汉语规范化的重要工具。学会查字典,养成查字典的习惯,是培养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重要内容。

阅读时,如果遇到某个字,只知道它的读音而不了解它的意义;或只知道它的字形而不知道它的读音和意义;作文时如果要运用到某个字,只知道它的读音而忘记了该字的写法……都可以向“字典”寻求帮助。方法支招

一般来说,在阅读时遇到了不认识的字,可以采用“部首查字法”查出读音和意义;如果遇到的生字,既不知道读音,也看不出部首,可以用“数笔画查字法”查询;在写作时遇到了不会写的字,则可以采用“音序查字法”。那么,怎样才能迅速而准确地从字典中找到这个字呢?

1.音序查字法

很多字典或词典是按汉语拼音字母的顺序编排的。小学生还要根据一个字的汉语拼音的首字母,就可以在“汉语拼音音节表”中找到这个字的拼音音节在字典正文中的页码;然后,再按照这个字的声调继续查询,便可以将生字找到。

一般来说,凡是要查只知道读音而不知道写法或意义的字,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但必须熟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和汉语拼音音节。

正常的按音序查字要经历4个步骤:判断要查的字的音节;翻开音节表,找出对应的第一个大写字母;在该大写字母下面找出相应的音节和对应的正文页码;根据页码在字典正文中找出相应的字。显然,这样查字是比较麻烦的。能否简化这些程序呢?

其实,字典中的字头是按其读音的拼音字母顺序排列的,同学们完全可以采用“音序查字快捷法”来查询,从而提高查找速度。如果仔细观察,很快就能发现以下一些规律,见表1-2。表1-2 查字典的规律

由此看来,只要掌握了上面的这几条规律,查字典就会方便很多、快捷很多。根据规律(1),可以大致判断出要查的字在字典中的大概位置(页码)。如音节以“a”开头的字,一定在字典正文的开头几页,因为“a”是拼音字母中的第一个;而音节以“m”或“n”开头的字,则在字典正文的中间部分。根据规律(2)和(3),就可以在大概位置的基础上,决定往前翻还是往后翻,从而找到要查的字。

如果要查“学”字,根据规律(1),就可以知道它的音节(xue)第一个字母“x”是字母表中倒数第三个,这时候就可以在字典最后页码的地方查找;假如翻到的是“ya”这一页,那就必须再住前翻;如果翻到的是“wu”这一页,就必须继续往后翻;如果翻得较准——翻到“靴(xuē)”则往后找,如果翻到的是“血(xuè)”则要往前找。这样,很快就可以查到要查的“学(xué)”字了。

2.部首查字法

有些字典或词典是按照部首编排的,按音序编排的字典也往往附有部首检字表。采用这种方法查字的时候,首先要确定这个字的部首,然后从字典的“部首目录”中查出属于这个部首的字在部首检字表中的页码,然后就可以按照这个字除部首以外部分的笔画数,从正文中找到它了。

有些字在检字表中分别放在不同部首下,例如,“功”,在“工”部和“力”部中都可以查到。凡是要查只知道写法而不知道读音和意义的字,都可以用这种方法,但必须熟悉汉字常见的部首。

用部首查字法的规定如下:(1)部首的常见位置在字的上、下、左、右、外。

今(人部) 啬(十部) 厥(厂部)──部首在上;

忍(心部) 眉(目部) 且(一部)──部首在下;

务(矛部) 匙(是部)临(丨部)──部首在左;

新(斤部) 昶(日部) 欧(欠部)──部首在右;

固(囗部) 威(戊部)巨(匚部)──部首在外。(2)常见位置没有部首的,查中坐;中坐没有部首的,查左上角。

夹(大部) 串(丨部) 办(力部)世(一部)──中坐;

疑(匕部) (耳部) 整(束部)嗣(口部)──左上角。(3)一个字具有几个部首的,按照下列次序确定部首。

①上、下都有部首的,取上,不取下。

含(查人部,不查口部) (查厂部,不查足部)

②左、右都有部首的,取左,不取右。

相(查木部,不查目部) 划(查戈部,不查刂部)

③内、外都有部首的,取外,不取内。

闷(查门部,不查心部) 医(查匚部,不查矢部)

旬(查勹部,不查日部) 因(查囗部,不查大部)

④中坐、左上角都有部首的,取中坐,不取左上角。

坐(查土部,不查人部) 半(查丨部,不查丶部)

⑤下、左上角或右、左上角都有部首的,取下、取右,不取左上角。

渠(查木部,不查氵部) 帑(查巾部,不查女部)──取下,不取左上角

肄(查聿部,不查匕部) 凯(查几部,不查山部)──取右,不取左上角

⑥在同一部位有多笔和少笔几种部首的,查多笔部首,不查少笔部首。

章、竟、意 ──部首有:丶、亠、立、音,查音部

⑦单笔部首(即:一丨丿丶乙)和复笔部首都有的,查复笔部首,不查单笔部首。

吾(口部)──上下都有部首,一是单笔部首,口是复笔部首,查口部,不查一部

旧(日部)──左右都有部首,丨是单笔部首,日是复笔部首,查日部,不查丨部

3.笔画查字法

数笔画查字法是指根据汉字笔画的多少来分类编排进行查字的方法。一般来说,笔画少的排在前,笔画多的排在后;笔画相同的排在一起,再按起笔的类型排列先后。当在学习中遇到不容易确定部首,又不知道读音的字时,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例如,“甩”字,这个字的笔画为五画,第一笔是“丿”,可以在“五画”“丿”中找它。由此可见,只要看清字典中的页码,就可以查这个字的音、义了。方法扩展

四角号码查字法也是一种方法。把每个字分成四个角,每个角确定一个号码,再把所有的字按照四个号码组成的四位数的大小顺序排列。它把汉字笔形分为十类——头、横、垂、点、叉、插、方、角、八、小,再分别用数字0~9表示。每个字四个角的笔形按其位置左上、右上、左下、右下的顺序取号。查字时,按四位号码大小查找该字。不同的学科,预习要领不同

有些小学生在预习的时候,会使用同样的方法来对不同的科目进行预习,可是结果却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就在于,每种学科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不同学科都有自己的重点和难点;每门科目使用的语言都不同,不同的学科预习的时候,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于这一点,在预习的时候,一定要加以重视!学习中的小故事

李辉是个五年级的小学生,学习成绩平平。为了提高儿子的成绩,李辉爸想了很多办法。可是,效果却不怎么理想。李辉爸感到很纳闷,自己拿着研究生的文聘,可是儿子怎么就这样不争气?眼看还有两年就要升初中了,李辉爸决定,多花些时间在儿子身上,先引导儿子学会预习,然后再一步步地引导儿子进行全方位的学习。

自从听了爸爸的建议之后,李辉每天写完作业后,都要预习一番。妈妈看在眼里,很是高兴,可是,没过多长时间,爸爸便发现了其中的问题——儿子居然采用同样的方法预习不同的学科!李辉爸知道,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预习方法是不同的,如果不及时提醒儿子,不仅会浪费儿子的时间,还会加重儿子的学业负担。

这天晚上,当李辉正在预习英语的时候,爸爸走进了他的房间。爸爸看了看他的课本:“在预习英语!”李辉点点头。

李辉爸问:“你每次预习英语的时候,都做些什么?”儿子回答说:“不就是读一读吗?每科都是这样预习的啊?有什么问题吗?”

李辉爸说:“其实,不同学科预习方法是不一样的。对于英语来说,预习的重点是阅读和语感。首先要把文章通读一遍,尽力将文章的大体意思找出来。然后,要对照单词表或查字典,搞清楚生词的发音、拼写和用法……很多孩子在学习英语的时候,都会将外语课文全背下来。”

李辉说:“这么麻烦啊!”

李辉爸接着说:“这没有什么麻烦的,习惯了就好了。在预习语文的时候,重点在于基础知识和阅读。预习时,首先,要把课文中不认识的字、不会解释的词、不好理解的句子用笔画下来。对于要学的新内容,要尽量利用书上的注解或工具书(字典、词典)等自行解决。

语文阅读,重在阅读理解。要顺着文章作者的思路观念和情感来理解,提炼出课文的中心思想、立论要点、结构层次和材料组织等内容。”

听了爸爸的话,李辉这才明白了,他没想到预习竟然有这么多的学问。李辉爸说:“各学科有其不同的预习内容,等你上了中学,还会涉及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等课程,每门课的预习方法都会有所改变,更需要你不时地变换方法来进行预习。”科学解析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预习时,不能千篇一律。各门课程都有各自的特点和规律,因而预习方法也不尽相同。若是在预习前就把握了课程的特点,那么预习的效率也就会大大地提高。方法支招

由于学科的特殊性,对于不同的学科,就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来预习。如果将预习语文的方法用在数学的预习上,效果一般不会太好;如果将预习英语的方法用在数学上,也不能取得理想的预习效果。那么,对于不同的科目该如何来预习呢?

1.预习语文的方法

语文课,绝大多数都是由一篇一篇内容上不关联的文章组成的,其知识的连续性主要表现在字、词、句的含义和语法上。预习语文的时候,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步骤:(1)默看。

学习一篇新课文,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会遇到一些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第一次读课文时,可以采用默读了解的方法。初次默读的要求有两个:

一是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比如,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介绍了一个什么人,描摹了一些什么景,告诉了我们哪些知识,抒发了怎样的感情等。

二是准确地找出全部生字,标出不理解或不是很理解的语句。(2)查问。

通过查阅字典、词典或问别人(包括同学、老师、家长),将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对不理解的词语,有个大致的了解。(3)朗读。

生字认识了,就可以放声诵读了。俗话说的好:“眼过三遍,不如嘴过一遍。”大声诵读,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都有好处。

通常情况下,预习的朗读可以读三遍,第一遍的时候,重在巩固生字的读音,要把课文读通、读顺;第二遍的时候,要注意文章的内容、思想意义,了解文章写的人、事、物、景和作者想说明的东西;第三遍的时候,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方法。

相信,经过这几遍的阅读,其印象肯定会比“一默看”时深刻得多。(4)摘抄。

摘抄就是把应该积累的词语句子和自己认为值得学习、借鉴的词句摘录下来。“嘴过三遍,不如手过一遍”,动手摘录,眼、手、脑并用,取得的效果一定比读更好。(5)思考。

通过一系列的预习活动,学生就会对课文的内容、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时,还应该静静思考一下——这篇课文在文字、语句、内容、知识、思想意义等上面还有哪些问题不太清楚,需要在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老师讲或向同学和老师请教的。对这些问题,有的可以直接在书上做记号,有的最好在笔记本上写下来。

2.数学的预习方法

数学课的重要特点是知识的连续性特别强。所以,虽然数学也可以做及时预习,但集中时间做阶段预习、学期预习,学习效率会更高一些。绝大多数小学生在预习数学的时候,会采用以下一些方法:

首先,阅读课文,理解定理、定律、公式、常数等。定理、定律、公式、常数等,是学习数学课程最重要的内容,预习时要重点理解,牢牢记住。

其次,扫除“绊脚石”。数学知识连续性强,前面的概念不理解,后面的课程就无法学习下去。预习的时候,如果发现学过的概念有不明白、不清楚的,一定要在课前搞清楚。

最后,试做练习。数学课本上的练习题都是为巩固所学知识而列出的,可以用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预习效果好,一般书后所附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