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外科手术并发症预防与处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5 02:07:26

点击下载

作者:张福先 张玮 陈忠等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血管外科手术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血管外科手术并发症预防与处理试读:

前言

我国血管外科事业起步于20世纪40年代,在70年代前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无论是诊治水平还是普及程度都是非常有限,很多医生根本不知道血管外科专业的存在,学术水平与国际上相差甚远。进入80年代后,通过广大医务工作者的积极努力、刻苦钻研和辛勤耕耘,同时伴随着部分留学国外的优秀医生陆续回国,一些新观点、新理论、先进的技术被应用于临床,使我国的血管外科水平得到了迅速发展和提高,以至在90年代硕果累累,受到了各国学者的认可和尊敬。当时代的步伐跨越2000年后,血管外科事业在我国呈现出灿烂辉煌和空前的普及,全国多家医院纷纷成立血管外科专业学科,血管外科专业医生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同时与其他各学科专业的横向联系在不断扩大,过去的一些梦想如今已变成了现实。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新型技术的不断引进,同时新的设备在临床上的应用,造就了一批中青年医生,既往临床应用多时的传统方法如今或被废除或被取代或被改进。医学界的格局在悄悄发生变化和划分。但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明确自己的追求方向,时常冷静反思自身的医疗行为,在临床实践中努力做好永驻精彩,避免和重复教训与尴尬。作为一名血管外科医生,我们除了具备良好的医疗道德和掌握血管外科特有的基本原则以外,更重要的是以病人的利益和病情为基础,反复推敲,循证医学,不懈努力。我们的目的是通过高度的责任心,精湛的技术使病人摆脱病魔的纠缠,避免不良并发症的发生,重新获得和享受健康带来的快乐。《血管外科手术并发症预防与处理》一书是在2005年首次出版十年后的修订版。它保留了原版的一些精彩内容,同时更改和增加了很多新的内容,特别是腔内诊治部分(第一版为19章66节,本书为23章115节)。该书由来自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50余位著名血管外科专家、教授参与编写,系统的描述了在临床中常见血管疾病诊治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以及预防和处理方法。它凝聚了这些著名血管外科专家多年来的临床工作精华和宝贵经验,重点叙述了该类疾病的诊治技巧和科学处理方法,以及如何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的发生,为大家提供了良好的启迪和借鉴。

在科学领域中,任何事情都是在不断变化,普遍性孕育着特殊性,特殊性滋生于普遍性。虽然我们怀着良好的愿望将本书奉献给大家,但书内难免会有各种错误和不足。诚请广大读者赐教批评,以便能及时改正。2015-10-17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国际血管外科的世纪回眸与展望

外科学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血管外科是其中最年轻的学科之一。尽管在20世纪中叶以后才获得生气蓬勃的发展,但在20世纪后期,发展最快,并为生命科学写下了光辉篇章。一、回顾

在20纪前,人们对血管疾病几乎束手无策,特别是在外科手术中,由于出血、凝血、感染等种种原因,血管被视为禁区。直到1902年Carrel发明了三点式的血管吻合技术,为血管的重建开创了先河,为此,他于1906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同时,他还进行了有关脏器移植的有关研究,并首次使用自体大隐静脉进行移植,并获得成功。1920年,Matas首次施行了假性动脉瘤的经腔内缝补术,并于1940年报道了620例的个人经验,由此他享有血管外科之父的美称。1927年,Moniz首次进行动脉造影,所做的是经颈动脉穿刺的颅内动脉造影(此法至20世纪60年代,在北京协和医院还在沿用)。1929年,Dos Santos直接经腰部穿刺主动脉造影成功(此法至1981年笔者在美国旧金山加州大学的Mofitt医院时尚看到它备受美国血管外科先驱和大师Jack Wylie教授所推崇和由他本人进行操作)。1933年,Murray发现了肝素的抗凝功能,为多种血管外科的手术重建和心脏手术打下了不可缺少的基础。1953年,Seldinger创用经股动脉穿刺、经导丝向主动脉进行插管和进行动脉造影的技术,现已构成了血管腔内外科的基础,被后人称为Seldinger技术。

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由于缺乏合适的血管代用品,血管外科仍然发展缓慢。在20世纪50年代,人工血管的诞生是血管外科发展的第一个重要的里程碑。1951年,Dubost首先使用同种异体胸主动脉成功地治愈了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20年后,他成为法国科学院院士。随之许多医院以此法施行了腹主动脉重建术。我国北京协和医院曾宪九教授于1955年也开展了以同种异体主动脉施行了同样手术获得成功。但由于同种异体主动脉移植物的严重缺点,退行性改变,术后易形成假性动脉瘤,其中协和医院的另一例,不仅发生了破裂,在抢救手术中尚发现破裂部以远的同种异体移植动脉已变性和粘连,已无法寻及,笔者参加了此手术;此种移植物的3年闭塞率可高达70%。因此,开发合成血管成为顺理成章。1954年,Blakemore和Voorhees用尼龙布缝制成管状进行血管移植取得成功。但无孔的血管无法移植成功,Voorhees提出了人工血管的网孔原理,认为人工血管上必须有微孔,以使宿主的细胞能够长入。但微孔过大时,移植后出血明显。并设定在120mmHg下压力,每分钟的漏水量为孔度(porosity)。在20世纪50年代,各种合成血管得以研制,例如,腈纶、维纶、涤纶、奥纶及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以及我国在同一时期自行研制的真丝人工血管和由苏州织带厂研制的国产涤纶人工血管均起了重要作用。随着基础研究的深入、临床应用的扩大和工艺水平的提高,合成血管以涤纶、膨体PTFE为材料被血管外科医师广泛接受。在生物型人工血管中,一种带外包网的Dardik脐静脉血管代用品也被广为应用。同时,由Kunlin、Oudot和DeBakey最早提出了一系列用于全身各部位的血管架桥手术得到广泛的应用。Linton所倡导的大隐静脉倒转移植术也得到广泛的应用。DeBakey提出的主动脉夹层临床分型和DeBakey术式,至今仍是血管外科医师的经典。Staford提出了夹层动脉瘤Ⅰ和Ⅱ型的分类法均起到积极作用。1963年,我国陈中伟教授等成功地施行了世界首例断肢再植,为显微外科和血管外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生物物理学的进步,如人工心肺呼吸机的出现,使大动脉外科进展迅速。随着影像学的快速发展,血管疾病的诊断手段大有提高,如DSA、彩色多普勒超声、MRI和CT三维成像和腔内超声、血管内镜等仪器的出现,腹腔镜和机器人也已开始使用,血管外科得到极大的促进。

在静脉外科方面,尿激酶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等溶栓药物的问世,为急性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治疗带来了生机。Kistner首先提出的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致下肢静脉反流的概念及下肢静脉反流的分级和瓣膜修复的方法,有腔内和腔外两种,极大地促进了外周静脉外科的发展,使下肢深静脉瓣膜成形术及耻骨上大隐静脉转流术相继应运而生。激光用于腔内对大隐静脉曲张、用于体表对毛细血管扩张、草莓状血管瘤等的治疗方法简单而疗效好。

1978年,我有幸成为我国教育部向国外派出的首批学者,回国后积极开展工作,尤其是在我国巴德-吉(基)亚利综合征的研究、诊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对病因、病理生理、流行病和多种转流术式、根治疗法、腔内疗法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良好成绩,使之步入世界领先地位。此外,还在大静脉重建方面做了贡献,在20世纪80~90年代的内皮细胞种植人工血管在静脉重建上的应用更有创新意义。在20世纪80年代与王吉秋在青岛医学院研究了冷冻主动脉,为治疗巴德-吉(基)亚利综合征应用到大静脉转流,得到了临床的成功;现在冷冻技术又得到了青睐,我们得将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对先天性血管畸形进行了新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在汉堡召开专门会议,对它的命名提出了著名的Hamburg分类法,为以主干和外周动脉、静脉、动静脉为主的中心和外周型等8种分类,使许多争论不休的问题取得了共识。

另一方面,血管介入治疗学作为血管外科的一个分支,得以迅速发展。1962年,Dotter首先使用血管腔内扩张术治疗血管狭窄。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血管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得到广泛的推广。激光、旋切和旋磨等技术在这个时期也曾获大量开展,尽管它们并未保持住开始时的势头。在20世纪90年代,Balko等以实验研究发明了支架型人工血管经血管腔内治疗腹主动脉瘤。Parodi于1991年用于临床。使血管外科发生了又一场新的革命。该技术在国内于1995年已有临床成功,那是以自制覆膜支架治愈了股动静脉瘘。在早年,病例总例数不多,唯认识到主动脉夹层及夹层动脉瘤中的大多数病例中,以腔内带膜支架人工血管为好的观点由我国学者首先提出,在2000~2002年,曾应西方国家邀请做报告10次。目前,已发展到分支和开窗型腔内人工血管和所谓杂交(Hybrid)手术,即手术和介入的联合应用,唯导致截瘫等问题尚未解决。

在基础方面,血管疾病的研究已深入到分子和基因水平,不少新的抗凝和溶栓药物问世,如低分子肝素的应用,使术后抗凝的出血风险明显减少,而rt-PA的应用,使溶栓药物向基因水平推进了一步。尤其是人工血管腔面生物化,内皮细胞和骨髓细胞的表面衬里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础研究的重点。目前已发展干细胞治疗缺血性疾病。而小剂量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有抗内膜增生的发现,均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和提高人工血管的远期通畅率。二、展望

在21世纪,血管外科的基础研究将取得突破性进展,有效的抗动脉硬化、抗血管内膜增生措施可望在前列环素、抗5-羟色胺、氧自由基、一氧化氮、抗高脂血症、抗糖尿病、促血管形成因子、干细胞移植和基因疗法等方面得到长足发展。新型抗凝剂(抗Ⅹa因子)有望为患者提供更为安全的抗凝治疗。在人工血管方面的研究仍还会进一步加强,随着新型高分子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开发,合成血管的生物相容性、抗血栓形成性和机械特性方面可望得以精化,尤其是在人工血管表面生物化或改性方面将会出现一个崭新局面,内皮细胞(特别是带抗凝基因的内皮细胞)、干细胞种植人工血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等转基因支架也有望用于临床,以期阻止人工血管血栓形成、内膜增生和提高支架植入后的远期通畅率。3D打印技术的应用为复杂组织构建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技术选择。

腔内血管学将是重点发展的方向。由于它具有微创、危险性和痛苦小的特点,会被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和患者所接受。新一代的介入治疗设备将会日益完善,其生物和机械性能进一步提高,植入的装置和技术会更加先进。覆膜大支架后释放技术对支架准确定位有更积极的帮助,分支型支架血管、烟囱技术、支架开窗技术等应用,使原来介入技术的禁区得以开放。载药球囊的应用可望进一步消除了支架材料长期慢性刺激的弊端,多种形式的斑块旋切技术得到发展,为支架内再狭窄和关节部位的血管病变提供了新的技术。目前常用的许多手术将会被其逐渐地被代替。更重要的是介入和手术治疗将会有机地结合起,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创伤,减轻患者痛苦。可降解支架的研制具有特征,但要研究在逐渐降解和失却贴壁力时将会发生什么。腹腔镜和胸腔镜下进行血管手术的技术也会进一步提高,在腹腔镜下施行各种主-髂动脉手术的技术,由Dion等于1991年在加拿大首先取得成功,并在逐渐推广,也有其发展前景,对于不适合于腔内患者也许可加以应用,因而其前景也属可观。

在21世纪,国人生活水平将得到更大的提高,以期与世界先进国家持平,吸烟在人口中的比例可能有增无减,因此由动脉硬化导致的阻塞或扩张性血管疾病方面的发病率将有增无减。此类疾病目前在欧美国家的发病率已达顶峰,尽管在新的世纪里,随着认识的提高和相应措施的采取,该病的发病率在欧美国家将会降低。但就全球而言,动脉硬化所致的血管病变,仍将是血管外科医师主攻的重点,而微创、组织工程、干细胞治疗、3D打印技术和基因疗法则将是开展新局面的主要手段。为解决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等,腹腔镜以及机器人技术也会应用在血管外科领域中。(汪忠镐)第二节 我国血管外科的发展历程一、回顾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代,古代中国人就已经有了关于血管系统和血管疾病的初步认识。著名的医学名著《黄帝内经·素问》(写于公元前305~240年)里有这样的描述:“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合川……诸血皆属于心……夫血脉营卫,周流不息”。这是当时的医师对人体血液的来源和血液循环所作的精辟见解。在《黄帝内经·灵枢经》里则有一段现在称之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tis obliterans,TAO)或Buerger病的描写“发于足指,名脱疽,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

1800年前汉代名医华佗对脱疽病作了更详尽地描述“此病发于手指或足趾远端先痒而后痛,甲呈黑色,久而溃败,节节脱落……”,并提出应用大剂量的解毒活血药(金银花、元参、当归、甘草)水煎服治疗,一直流传至今,被誉称为“四妙勇安汤”。

西方医学大约在18世纪末被一些传教士传入我国。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前是以外科闻名的广济医院,可追溯到1865年。20世纪初,以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及其附属医院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医学院校和医院纷纷建立。20世纪30年代,以加拿大医师白求恩和印度医师柯隶华为代表的一批著名的国际主义战士,作为国际红十字会援华医疗队的成员,相继来到中国,在治疗战伤、组织战时营救系统、组建战地医院等方面为我国人民和我国卫生事业作出巨大贡献,同时也为我国带来了先进的西方医学技术。但就现代血管外科而言,当时所能做的却只是一些截肢手术和对血管创伤和动脉瘤施行的血管结扎术。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血管外科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它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早期至80年代后期的起步阶段,以及80年代后期至今的快速发展阶段。新中国的医务人员,在不断学习国外先进医疗技术的同时,努力发掘和整理祖国医药学遗产,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疾病,积极开发国产人工血管、国产支架以及其他血管外科专用器械、设备,以适应我国广大患者尚难以承受昂贵的进口器材这一具体国情。上述适应我国国情的努力,在当时起到了很积极的作用,决不能视而不见。此后,我国血管医学在中医中药治疗血管疾病、显微外科、断肢再植、巴德-吉(基)亚利综合征的研究和治疗、真丝人工血管和内皮细胞种植人工血管的研制以及血管腔内技术方面均达到国际水平。以下就我国在血管外科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和特点分述如下。(一)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我国古代医学在TAO的治疗方面已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许多医学研究机构对该病进行了更深入地研究,从现代医学角度阐明了“血淤”的本质和“活血化瘀”治疗的原理,并提出辨证施治,从而创造了许多中医药治疗TAO的新方法。

1963年吉林医科大学报道,采用中药四妙活血汤为主治疗TAO,获得肯定疗效。1971年,广东华县医院和广东中医院报道应用中药毛冬青治疗TAO。1995年上海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在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滴注治疗TAO,亦取得较好疗效。另外,全国各地还有许多其他不同的组方和传统方剂加减治疗的经验。TAO的手术治疗主要有腰交感神经切除术、血栓内膜切除术、旁路转流术、静脉动脉化以及大网膜移植术等,在国内许多大医院都有开展,取得一定疗效,但远期效果尚不满意,静脉动脉化术尤其受到质疑。在不少基层医院,以上手术尚欠普及,活血化瘀治疗TAO仍不失为一种可择之良法。(二)血管移植物的发展

1954年底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广慈医院进行髂股动脉瘤切除和同种异体动脉移植术,是国内首例成功的异体血管移植。1957年,上海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首创以纺绸真丝血管进行动物实验,获得成功。1959年与上海市丝绸研究所协作,创制成功我国独特的真丝人造血管。经多次动物实验研究证明,真丝人工血管网孔适度,组织反应轻,形成的新生内膜较薄,约0.3mm,物理、化学性能稳定,耐煮沸或高压蒸汽灭菌消毒,耐弱酸及弱碱消毒,纤维强力耐久,无致癌作用。真丝人造血管以其价廉物美,深受我国广大血管外科医师喜爱,在其后的一段时间里应用于临床。20世纪80年代与王吉秋在青岛医学院研究了冷冻主动脉,为治疗巴德-吉(基)亚利综合征应用到大静脉转流,得到了临床的成功;现在冷冻技术又得到了青睐,对已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十分重要。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为了提高静脉移植物和小口径动脉移植物的远期通畅率,有关新生内膜、人工血管材料表面改性、内皮细胞种植人工血管的研究以及最近的人工血管基因修饰的研究相继在国内得到开展,并取得一定成功。(三)显微外科和断肢再植

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开展了小血管吻合和断肢再植的动物实验研究。1963年1月,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陈中伟、钱允庆为一名右上臂完全离断的工人成功地进行了再植手术,并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断肢再植的临床经验,这在再植外科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64年,Malt及Mckhann才报告了他们于1962年做的另一例断肢再植手术。

显微血管外科的发展为断指再植以及其他部位组织器官(如头皮、阴茎等)的再植成功提供了可能。1965年,上海中山医院在国内报道了首例离断拇指再植成功。1966年,杨东岳首创缝合血管的第2趾移植再造拇指术。目前,断指再植已成为县级及其以上医院普遍开展的手术,再植成功率达到73%~97%,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技术上,我国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在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和肌皮瓣移植的研究方面,我国同样处在世界领先水平。1973年,上海华山医院首先报道了一面颊部缺损应用带血管游离皮瓣移植修复获得成功的病例。同年,美国Daniel及我国杨东岳分别报告腹股沟游离皮瓣移植术的成功。1981年杨果凡等首创前臂游离皮瓣移植术及二级皮瓣移植修复面、耳、鼻部等缺损和进行阴茎再造术,被誉称为“中国皮瓣”。到20世纪90年代,又相继设计和开展了多种新皮瓣、开创了多种新的移植手术。(四)巴德-吉(基)亚利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巴德-吉(基)亚利综合征是由肝静脉和(或)肝后段下腔静脉阻塞性病变所引起的一种肝后性门脉高压症,在中国主要以后者为主。汪忠镐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一直致力于“巴德-吉(基)亚利综合征”的研究,对这一威胁人类健康的顽症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包括流行病学、病因、病理、临床分级及诊断和治疗。1987年普查山东省东平县68万人口的发病率为6.4/10万。在治疗上进行了大量工作,摸索出了一整套合理的治疗方案,20年间共收治患者1000余例,甚至包括河南、山东和安徽向其学习过的三位协作者,到2003年,病例数达2654例以上。该病中有一种类型是由下腔静脉长段阻塞或狭窄所引起,晚期常有大量腹水或胸腔积液,患者呈慢性消耗状态,常伴有反复呕血,治疗极为困难,汪忠镐经历了胸导管-颈内静脉重新吻合,经右房破膜,前径和后径肠腔转流,肠房和脾房转流,侧径根治切除,导管扩张,支架疗法,一期半介入法,腔静脉病变介入法加二期肠腔转流,肠系膜上静脉与颈静脉的胸骨后转流,肠系膜上静脉和腔静脉同时与颈静脉的胸骨后转流等术式,其中多种术式为其首创,取得80%以上的远期疗效,20年以上的转流血管通畅者已不少见,为高危患者的治疗开辟了新径,并为世界少有。从而确立了我国在巴德-吉(基)亚利综合征研究和治疗上的国际领先地位,并由此把我国血管外科推向世界。(五)腔内技术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在未见过任何设备、装置之时,已写出了有关的文献。自20世纪80年代初逐渐引进和研制了腔内血管外科技术,包括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激光辅助的球囊成形术、旋切成形术、超声溶栓术及静脉瓣膜成形术等,相继在国内一些大医院得到开展。1984年,李峻亨和汪忠镐等在激光血管成形术方面做了大量的动物实验,可惜其远期疗效不佳而放弃。

1983在北京协和医院汪忠镐与放射科杨宁医师一起为一位患大量腹水的18岁女性巴德-吉(基)亚利综合征患者施行下腔静脉破膜术达到消除腹水结果,从而为以腔内方法治疗重症血管病酝酿了新思维。1991年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首先应用国产支架置放于下腔静脉治疗巴德-吉(基)亚利综合征。1995年首先用国产支架型人工血管以微创法治愈股部创伤性动静脉瘘。1996年以同法治愈已发生偏瘫的创伤性颈内动脉-颈内静脉瘘。同年,先后为1例降主动脉瘤和3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通过半开放方法以国产支架型人工血管施行治疗,简化了吻合技术,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1997年首先以国产腔内移植物治愈了肾动脉平面以下的腹主动脉瘤,采用的是直型带膜型人工血管。随后以半开放法成功地施行了全主动脉置换术。

主动脉夹层和夹层动脉瘤发生在主动脉上是最灾难性疾病,1999年初以来,汪忠镐首先提出了主动脉夹层和夹层动脉瘤为(自制)支架型血管移植物治疗的最佳指征。现此观点几乎已广为国内外学者所广泛接受。几年来,此法已推广到全国,总病例数在千例以上,其前景远较以同法治疗肾动脉平面下腹主动脉瘤为好,因后者并不对血管外科医师构成挑战,而前者却是一种很大的挑战。在2000年完成的1例以1枚升主动脉支架型血管治愈全主动脉夹层、狭窄、3处撕裂和冠状动脉缺血和另1例由车对撞引起的主动脉弓降部破例及其治愈已13年则属于国际领先。汪忠镐和李潮的主动脉分支型腔内移植物和孙立忠在主动脉换弓时以带支架人工血管代替象鼻手术中的象鼻部分是我国学者的创新。(六)多发性大动脉炎的治疗

多发性大动脉(takayasu disease)又称高安病,多发于中国、日本、朝鲜、印度等亚洲国家,是以发生在年轻女性为主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动脉疾病,主要累及主动脉和(或)其主要分支。汪忠镐发现该病常引起颈部4支动脉的完全性闭塞,但尽管造影多不能显示其远端流出道,手术探查时发现绝大部分患者,其颈内动脉仍几乎正常,从而为升主动脉-颈内动脉重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认为此术适用于大多数病例,但脑部再灌注损伤仍是一项严重而未解决的难题。在颈部4支动脉病变病例,如有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可先行升主动脉与腋动脉架桥术,以使处于血液逆流状态的椎动脉血流方向恢复正向灌注,从而为大脑增加了血供,如需要,可施行由人工血管至颈内动脉的二期架桥术,此法对预防术后再灌注损伤颇有帮助。而颈动脉-锁骨下动脉搭桥术,因其加重脑部缺血,在大动脉炎病例不拟施行。(七)颅外动脉性脑缺血

1953年Eastcott首先施行颈动脉血栓内膜切除术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获得成功;而中国学者早于1938年以颈内动脉结扎法治疗同样的病变。1983年汪忠镐首先在国内获颈动脉血栓内膜切除术的成功。此后,以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和支架植入治疗颈动脉硬化,新近在保护伞保护下,使操作更为安全。此外,在颈动脉重建和颈动脉体瘤方面的临床研究我国学者也走在世界的前列。(八)外周静脉疾病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rimary deep venous insufficiency,PDVI)的概念由Ksitner在1980年首先提出,从而被确立为一类独立的疾病,在国内发病率较高。1981年张培华、孙建民等在Pasthaki手术,即“股薄肌和半腱肌肌袢代瓣膜术”的基础上,创用了“半腱肌-二头肌腱袢代静脉瓣膜术”,尽管此术存在争论。张柏根等通过静脉造影发现PDVI患者股静脉口径的扩大,虽然瓣膜存在,但已造成瓣膜的相对关闭不全,据此提出了“股静脉壁环缝术”以缩小扩张的静脉管腔,以恢复静脉瓣的功能。陈翠菊等则依相同的原理创用“带戒术”治疗PDVI,取得了较满意疗效。另外,其他一些手术方式如由Kistner提出的直视下股静脉瓣膜修复术以及带瓣膜臂静脉段游离移植术以及正常的带瓣膜股静脉段与患侧相应静脉段的交换移位术等均在国内得到开展。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外科治疗目前有溶栓和手术取栓两种,许多新型溶栓剂的开发为提高溶栓的成功率和减少毒副作用创造了条件。腔静脉滤器的置放减少了致命性肺栓塞的危险。由于DVT患者大多存在血液高凝状态,溶栓或取栓后很容易复发,特别是放置了腔静脉滤器的患者,再发的血栓往往延伸至滤器,最根本的治疗应该从血栓形成的病因着手。目前,对DVT患者几乎常规地放置了腔静脉滤器是一种较过分的做法,目前难以解决。在笔者50年以上的医疗实践中,包括手术结扎、折叠下腔静脉(20世纪60年代)在内和放置腔静脉滤器的总数不过20例。如何正确估价是否要放滤器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所涉及问题太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就是当前放腔静脉滤器过多。可回收滤器是一种进步,它的发明本身就说明了长期置放会发生问题。

另外,对于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治疗,大隐静脉耻骨上转流术和大隐静脉原位转流术有其地位。汪忠镐发现在股白肿(慢性DVT)病例,股深静脉几乎均通畅,为前者提供了基础;而后者则只适用于股静脉阻塞病例。又颇早认识和报道股青肿为重症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及其外科治疗方法。

总之,在广大血管外科专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血管外科事业在近半个世纪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是基础和临床研究工作仍较薄弱,研究人员和研究经费不足,技术单纯。其次是从事血管外科的专业医师仍偏少,特别是在基层医院。目前偏多的血管外科工作由普外科和心外科医师兼做,或者竟是内科或放射科医师在代理。由于在不少场合,血管外科医师未经过专门的培训,使得许多血管疾病在基层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再者,国内大医院中才拥有独立的血管外科,培育的研究生少,又少愿离开大城市者,同样不利于血管外科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二、展望

21世纪必将是科技超速发展、超过人们想象的新时代,各行各业将毫无例外。血管医学无疑将得到飞速的发展,在基础研究方面必将有重大突破,尤其是基因疗法将用于动脉硬化的防治和抑制新内膜增生。干细胞、组织工程研究和生长因子(VEGF、PDGF、TGF、IGF)等血管再生基因的日益扩大应用,基因治疗可望在治疗缺血性病变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一种策略是向阻塞动脉远端注射具有促进内皮细胞分裂、血管再生作用的生长因子基因,利用其生物学特性,促进大量新生血管形成,以增加或重建缺血组织的血供。在血管形成和血管再生问题上将作出重大贡献。在防治血管再狭窄方面,目前基因治疗的手段是外源基因通过支架或人工血管等转入病变血管内,用以阻抑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和增殖,从而达到抑制内膜增生的目的,其代表基因有TK基因、Rb基因、p53基因、NOS基因等。以上研究终将会用于临床,并为患者带来疗效。

人工血管:内皮化人工血管,特别是骨髓或脐血干细胞内皮化了的人工血管的研究将会更加深入。内皮化人工血管基因修饰的研究将取得重大进展。总之,新型人工血管,无论是优质的常规人工血管或各种腔内人工血管必将出现,尤其是后者。

腔内血管外科适用于全身任何部分的血管系统,又因其具有微创的特性而使患者受到的痛苦少、安全性高,而且方法相对简单易行,深受广大血管外科医师和患者的喜爱,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新一代的介入治疗设备及其性能将进一步提高,植入装置和技术会更加先进。血管外科将会出现概念性的改变,更多的手术将会被微创所替代。

腔内血管可有分支或开窗型的,可有长度可调节的,可有在不同时间内得到吸收的,可有在遥控下释放并调节长度、内径和弯度的,以至可进行选择性开孔的腔内移植物。而且,腔内疗法一定会和手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最大限度发挥二者的优点,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实现最佳疗效。随着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开发,合成血管的生物相容性、抗血栓形成和机械特性将进一步改善。组织工程将在血管医学领域中大有所为。更有效而少副作用的纤溶方法必将出现。抗血栓基因,如t-PA基因、血管环氧化酶基因、eNOS基因等将有助于攻克血栓难题。腹腔镜和胸腔镜下进行血管外科手术的技术必将得到开展,此技术于1991年在加拿大由Dion教授首先获得成功,并在逐渐推广中,其发展前景也甚为广阔。机器人操作在血管外科手术中也必将占有一定的地位。

在21世纪,我国必将考虑到和十分重视以预防为主的方针,着眼于防病的发生。尽管如此,由于国人生活水平将得到更大的提高,并将与发展中国家持平,但吸烟者在人口中的比例可能是有增无减,因此由动脉硬化导致的阻塞性或扩张性疾病的发病率可能将进一步提高,几乎会与欧美国家的发病率相似。以“富贵病”著称的血管系统疾病在21世纪上半叶将发展成为国人血管疾病病谱中的主要疾病,这既是对我国血管外科发展界的一种挑战,也是对该病的预防和治疗寻求更佳方法的一个良好的契机。而且,随着国家科研经费的不断投入,血管外科专业人员的增多,研究手段的更新,我国血管外科在21世纪必将迎来光辉灿烂的明天。(汪忠镐)第三节 介入医学的历史与发展一、介入医学历史简介(一)开创

1964年1月16日,一位83岁的妇女患者,因左脚和脚趾疼痛并坏疽,卧床不起6个月,心脏功能差,患者却拒绝截肢,这就给了Charles Dotter机会,为她施行了第一例血管腔内介入成形手术,术后患者疼痛消失,逐渐痊愈,此后她依靠自己双腿毫不费力的行走(图1-3-1),直到3年后因其他疾病去世。1964年,Dotter在《Circulation》杂志上发表论文,把这种手术称为动脉硬化性闭塞的腔内疗法,以便与外科的腔外治疗相区别。图1-3-1 Dotter与同轴导管法作血管成形术A.Charles Dotter于1963年;B.同轴导管;C.术后患者症状消失;D.术前血管造影见股动脉局部闭塞;E.第一次用中间的较细扩张管成形后造影;F.第二次用外面的较粗扩张管成形后造影;G.成形术前足趾缺血坏疽;H.成形术后坏死足趾脱落,局部痊愈,免除截肢

在Dotter的论文发表后,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us intraluminal angioplasty,PTA)在欧洲得到立即响应,他们把这一技术称为“Dottering”,并获得迅速发展,以后逐渐形成了一门在医学影像引导下诊断与治疗同时进行的新学科,这就是介入放射学。这一成就被誉为革命性的改变。从此,在医学史上不仅有无创的内科治疗,有创伤的外科治疗,更有疗效良好、操作简单、安全、痛苦小而并发症少而轻又不破坏组织结构的介入治疗。(二)定义

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 radiology,IR)是一门在医学影像设备(如X线机、CT、B超乃至MRI)的监控指导下,以影像诊断学和临床诊断学为基础,利用介入独特的器材,经皮或经腔插入针具和(或)引入导丝、导管等器械作抽吸活检,或注入对比剂等方法,以获得病理学、细胞学、生理生化学、细菌学和影像学资料,完成一系列诊断方法;同时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结合临床治疗学原理,通过介入放射学器材对各种病变进行一系列的注射、消融、引流、造瘘,或对管腔、血管等做成形、灌注或栓塞等既诊断又治疗的一门临床与微创诊疗医学科学。(三)命名

自从Dotter开创了第1例血管介入手术之后,各种介入器械与手术不断出现,大量放射诊断医师开始从事介入治疗手术,品种繁多,在放射界中有了一批善于从事治疗的医师,他们掌握着新的技术,形成了一支新的队伍。

于是有人把它称作为“Invasive or aggressive Radiology”、“Remedial Radiology”、“Operative Radiology”、“Therapeutic Diagnostic Radiology”,名称繁多。美国放射学家Alexander Margulis在1967年对它作了归纳,把它称为“Interventional Dignostic Radiology”。后来美国放射医师Sidney Wallace建议定名为“Interventional Radiology”,他说服了很多同仁,欧洲放射学会于1979年由葡萄牙J.A.Veiga-Pires联合M.Martins da Silva和L.Oliva召开了第1次InterventionalRadiology的国际学术大会,并由Sidney Wallace作了“The Evolution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的专题报告,他对以上名字进行了逐个分析,并说“Intervention起自于拉丁文Intervenire,这是‘to come between’(中文意思是好干涉的、爱管闲事的人、介入、手术、第三者等)”。又说“公认的事实是:搞诊断的放射医师成了居于外科手术与放射诊断之间的医师了”,据此,最后他认为“Interventional Radiology”是最合适的名字,他还进一步对介入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从此被大家所公认。

1981年我国贺能树、吴恩惠最早把它翻译成“介入放射学”,同年荣独山、孔庆德、林贵等翻译成“手术放射学”或“介入放射学”,李麟荪与老师王钟琪翻译时也把“手术放射学”放在首位。但“手术放射学”一名当时未被接受,后来不少人认为“介入放射学”这一名词缺少公认性,但仍习惯性使用至今。

由于介入治疗的优点,介入放射学发展很快,它的工作性质已由诊断为主转向为治疗为主,它必须要有发展空间,需要大量专业人员从事这一工作,但旧式体制的束缚,使它无所作为,它没有像核医学从放射学分出去那样,因此,很多内、外科医师开始从事这一事业,他们也学习并掌握影像知识与介入的技能,结合他们的专业知识,开展了介入治疗。为此,笔者以为“介入医学”可能更为合适。(四)分类

分类的方法比较复杂,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从它包含的范围上,介入放射已分为血管性与非血管性两大范围,它们的发展各有自己的历史与方向。

2.从学科系统上分为心脏介入、神经介入、血管介入、泌尿介入、呼吸系介入、消化道介入、骨关节介入等。

3.有不分系统的肿瘤介入、急症介入及儿童介入等之分。

4.从技术上分为栓塞术、球囊成形术、支架植入术、药物灌注术、药泵植入术、异物取出、引流术、造口术、腔道开通术、椎间盘取出术、椎体成形术等。

5.从消融技术分又再分为射频消融术、微波消融术、冷冻消融术、高频超声消融术、无水乙醇等药物注入消融术,最近又有纳米刀电打孔术消融术等。

6.从引导设备又可分为CT介入、超声介入、MR介入等。

7.此外,心脏介入开展了电生理介入等。二、介入医学发展历程(一)介入放射学诞生前介入医学发展历程中几件大事

1.Roentgen射线(X线)的发现

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ilhelm Conrad Roentgen)(图1-3-2)发现了一种射线,命名为X线,并制成了第一代X线机,为他的同事Kolliker教授(有人说是伦琴夫人的)拍摄了第一张手部X线片(图1-3-3)。为此,伦琴于1901年获得了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如果没有X线技术,就不可能有介入医学的成就。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