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的青少年时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5 02:27:43

点击下载

作者:张殿兴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刘少奇的青少年时代

刘少奇的青少年时代试读:

一、耕读之家的“九伢子”

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乡的炭子冲,是人民共和国领袖刘少奇的诞生地。“冲”在湖南是指山水之间的小块盆地。炭子冲就是湖南千万个盆地中的一个。炭子冲位于湘潭、宁乡、望城三县的交界地带,西距宁乡县城30多公里,南面与毛泽东的故乡韶山冲相邻,东面距离长沙40多公里。这里属丘陵地带,山丘绵延起伏,层峦环拱,丛林茂密,堆青叠翠,粼粼靳水自西而贯,自然风景秀丽。小山冲长约一公里,从冲尾到冲口颇似一把展开的巨扇,冲口外阡陌纵横,田园一片,土地肥沃。

这条小山冲取名炭子冲,源于当地丰富的森林和煤炭资源。据当地老百姓说,数百年前,当地经常有人进山或伐木烧炭,或背煤挖煤,并以此营生,养家糊口。渐渐地,这个小山冲就取名为炭子冲了。

刘少奇的故居就坐落在炭子冲东侧的山坡下。这是一所典型的湖南风格的农家宅院,由正屋、偏房、外坪、内坪组成,大约共有茅、瓦屋20多间。可以看出,当年的刘氏家族曾是当地一个家业殷实、人丁兴旺之小康人家。

刘少奇的祖籍原为江西吉水,后来才定居湖南。大概是明朝中叶,刘氏家族先祖刘时显的长子刘宝因学识渊博,为人忠诚、多才,被朝廷派往湖南任资阳(现称益阳)县的知县,刘时显夫妇就随同儿子一起来到资阳。刘宝在任期间,勤政廉洁,政绩不凡,深得当地老百姓的拥戴,而刘家上下和当地百姓的感情也日益加深。刘宝离任后,当地老百姓挽留其居住资阳,加上刘时显夫妇也十分羡慕湘江之滨的秀丽山川,不舍得离开,于是,刘宝便带着家人定居到宁乡县城南的茅田滩。后来,刘氏家族后人再次搬迁到南塘炭子冲一带居住。此后,刘氏家族便世代安居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辛勤耕作,发奋读书,并以“耕读传家”,乐在其中,在当地颇有声望。清康熙年间,曾任宁乡县知事、后任朝廷都察院御史的陈嘉猷在为刘氏家族修谱作序时,曾对刘氏家风大加褒奖,称“南塘刘氏族虽不甚显,而族之人士俱极老成持重、耕读传家,汉书所谓孝弟力田、管子所谓秀民足赖者庶几近之”,因而陈嘉猷断言,未来的刘氏家族“必大且昌也”。在多年之后,刘氏家族不仅人丁逐渐兴旺,家业逐步富足,而且到第十三代上,果真出了刘少奇这样一位中华民族的杰出人物。

刘少奇的曾祖父叫刘再洲,是一个勤劳朴实的农民。由于先辈没有给他留下什么像样的财产,年轻时生活是十分艰难的。但这并没有动摇他让家境好起来的决心。他和妻子胡氏及独生子刘得云在离家不远的地方租种耕地,除种植粮食作物外,还种植烟叶等经济作物。一家人年复一年地起早贪黑,省吃俭用,辛勤劳作。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全家人的艰苦努力,不仅家境逐渐好转,而且还在炭子冲附近购置了少量田产。

到了刘少奇的祖父刘得云持家时,他继承了父亲勤劳俭朴的家风,继续辛勤耕作,家境更加殷实。到后来,他将刘氏家族在炭子冲的田产扩大到60亩,并将原来三间的茅屋改建成七间较宽敞的新茅屋。刘得云虽然读书不多,但为人诚恳,乐于助人,常常以钱粮来接济贫困的乡亲,深得当地群众的尊重。

刘得云生有两个儿子,长子刘秉林,次子刘寿生。刘少奇的父亲就是刘寿生。与父辈相比,刘寿生除具备了忠厚老实、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品德外,在刘家几代人中又是受教育最多的。这就决定了在对未来生活的设计上,刘寿生并不是很热心挣钱扩大田产和房屋,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子女的教育上。他认为,只要孩子能读些书,将来总有个出息。他的4个儿子在父亲的资助下都进私塾读了书,而且一个比一个读的书多。长子刘墨卿和次子刘云庭都读了4年左右私塾。后来,弟妹们一个个来到世间,家庭劳务越来越繁重,刘寿生便让他们哥俩回家务农。老三刘作衡后来读了6年私塾,与两位哥哥相比,知道的更多,能力更全面,操练得写算俱全,19岁就成了全家总管。

刘寿生最小的儿子就是刘少奇,生于1898年11月24日。刘少奇出生时,刘寿生夫妇已届中年,已经生育了三子两女。旧社会的中国农村盛行“多子多福”的观念,因此,刘寿生夫妇对这个儿子的降生自然十分高兴。按照刘氏家族规定的族谱,刘寿生给小儿子取名绍选,字渭璜。由于在刘氏家族叔伯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九,所以小时候族人中都叫刘少奇为“九满”或“九伢子”。作为家中最小的儿子,刘少奇得到的关爱也最多。儿时的刘少奇身体比较瘦弱,又是家中的满崽(湖南土语,即家中最小的儿子),常常得到父母和哥哥、姐姐的宠爱。有时候,为了照顾“九满”的身体,母亲会特意为他蒸一碗腊肉或煎一个荷包蛋。对于这份自己可以独享的可口饭菜,他总要与母亲、哥哥姐姐们共同分享。

刘少奇从小就聪明、善良,父母对他寄予的希望最大,要求也最严格。刘寿生决心要让小“九满”读更多的书,以光宗耀祖。因此,在病重去世之前,特地交代家人要让“九满”多读几年书,将来当个济世救人的中医师。父亲的支持是刘少奇自幼得以受到传统文化良好教育的决定性因素。刘少奇故居

刘少奇的母亲鲁氏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子,1864年大年三十出生在离炭子冲5里远的顾庐塘,父亲鲁桂和。鲁家在顾庐塘也算是一户富裕人家,拥有田产30亩,另租种别人的20亩田地。鲁桂和育有四子三女,刘少奇的母亲是鲁桂和夫妇最小的女儿,18岁时与刘寿生订亲,当时刘寿生的父亲刘得云正重病在床,一家人看着他的病情一天天加重,十分焦急,便按照当地“一喜消三灾”的迷信习俗,希望以儿女的婚事来“冲喜”。可是,迷信毕竟是迷信,“冲喜”的办法没能挽救刘少奇祖父的生命。就在鲁氏坐着花轿来成亲的那一天上午,刘得云便与世长辞。

尽管刘寿生的婚姻没能挽救父亲的生命,但鲁氏的到来还是给刘家带来了很大的变化。鲁氏虽然没有文化,却长得高大结实,聪明勤快。而娘家的大家庭生活早已把她磨炼得麻利能干,她不仅把一家老小的家庭生活调理得井井有条,也能替丈夫分担一大部分家务重担。在刘少奇的记忆中,母亲总是忙忙碌碌,十分辛苦。

刘少奇的母亲是一位开通的母亲。她一贯十分支持儿女读书。虽然在当时的条件下要供几个孩子上学是很艰难的,但在父母的支持下,刘少奇兄弟4人前后都读了几年私塾,这在当时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了。为了支持刘少奇读书,母亲还特意为他布置了一间学习的小屋,其实就是家中杂屋后面的一个小偏棚。屋内仅有一张旧桌、一把木椅、一只旧书箱,但在这间简陋的书屋中,文房四宝却是一应俱全。看着刘少奇安静地坐在小屋中埋头读书,母亲是无比欣慰的。

刘少奇的母亲性格坚强。刘少奇12岁时,父亲病逝。尽管丈夫英年早逝,丧夫之痛几乎将她击倒,但她还是没有令孩子们失望。她从悲痛中迅速解脱出来,坚强地挑起了家庭的全部重担,依靠几个逐渐成年的孩子,克服种种困难,不仅没有使家境衰败下去,生活条件还一天天地好了起来。刘家后来又先后增加了几亩田产,加修了几间茅屋。

刘少奇从小生活在这样一个幸福、勤劳、家规严格的大家庭中。父亲的通情达理、吃苦耐劳、乐于助人,母亲的善良、坚强、干练,哥哥姐姐们的俭朴、勤劳在刘少奇的幼小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瘦弱文静、聪明伶俐的他并没有因为父母和哥哥姐姐们的疼爱而养成好逸恶劳的习惯。相反,五六岁时,他就开始跟着哥哥们到田边去放牛、割草,跟着姐姐们到山上拾柴、挖野菜,或者帮助父母到稻田和菜园子里除草捉虫子,幼嫩的身体分担着力所能及的家庭生活重担,也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

等长到八九岁,刘少奇便要求跟着父母和哥哥姐姐们下田插秧了。由于年龄太小,往往会把秧苗插坏。于是,他便选择了往田间送茶水、汤粥,提秧苗,拾禾穗等轻活。禾苗长起来后,到田间去除草就是刘少奇能够做的农活。虽说这是比较轻的农活,但在6月的大热天,站在水田中弯腰扯草,一干就是大半天,仍然需要相当的体魄和毅力。好在刘少奇不怕苦、不怕累,他学着大人们的样子,埋头苦干,从不偷懒,常常得到大家的称赞。

生活于“耕读传家”氛围中的刘少奇,必然要受到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父亲的率直、忠厚、知书达理而又躬亲农事,母亲的坚韧、干练、任劳任怨和处理事情的有条不紊,哥哥姐姐们的勤勉努力等这些勤劳、节俭、忠厚、豁达的家风潜移默化地在刘少奇幼小的心灵打下了深深的烙印。由于少年时代的刘少奇生活在农村,既品尝到了农民劳动的辛苦,也感受到了农村生活的不易,特别是从小从事农活的亲身体验,使他小小的年纪就体会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切实含义。这些在他以后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当他日后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后,仍能够时刻体察民情,关心群众疾苦,而且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够坚定不移,勇往直前。

二、沉静好学的“刘九书柜”

1906年,刘少奇已经8岁了。望子成龙的父亲把刘少奇送到离炭子冲三里远的柘木冲一家私塾读书。从此,刘少奇开始了他的求学生涯。

20世纪初的中国,教育状况十分落后。尽管新式学堂已经出现,但仅在一些大城市才有,且学费昂贵。而广大的乡村,尤其是在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山区,读书识字的主要途径仍是中国传统的私塾。同绝大多数乡村孩子接受教育的方式相同,刘少奇的求学生涯也是由私塾起步的。私塾一般利用祠堂、庙宇或私人房屋做校舍,通常只有一位教书先生。主要传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若干经典性论著,而作为学生初入学堂的启蒙教材,则千篇一律都是《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

柘木冲与炭子冲遥遥相对,中间隔着大片稻田和一条小河沟。这里是朱氏人家集聚的地方,来这里读书的大都是附近的一些家境一般的农家子弟。授课的先生是朱赞庭,年逾六旬,不仅饱读诗书,且为人正派,颇受乡亲们的尊重,人们亲切地称呼他为朱五阿公。

虽然私塾里课程陈旧单一,先生的教学方法也简单、呆板,但求学欲望强烈的刘少奇还是学得很认真。由于他天生记忆力好,态度认真,所以总是提前完成先生布置的学习任务,考试往往是第一名。刘少奇学习有个特点,读书时喜欢默不作声,生怕大声念书会影响别人的学习。他不但认真学习,而且善于理解所学的内容。如《论语》讲的“吾日三省吾身”,《礼记》中的“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孟子》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等至理名言,他都能熟背牢记。他不仅以此为座右铭约束自己的行为,还时常用书中的警句勉励其他同学发奋学习。刘少奇有位堂兄,同他在一起读书,学习不用功,经常贪玩逃学。刘少奇就用《三字经》上的“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等勤学的道理和故事劝导他。

除了刻苦学习外,刘少奇还兴趣广泛,他喜欢利用课余时间制作一些小手工艺品。刘少奇的小书箱里有几件小巧的工具:凿子、剪子、小刀和小锤子。每逢课外或做完功课,他总爱搞些小制作,如将树根雕刻成一个陀螺,或者用剪刀剪出一只飞鸟。虽然手工技艺不那么精湛,形象也不十分逼真,但却体现出一个充满稚气的少年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期盼。除了这些手工制作外,刘少奇最喜欢与小伙伴们玩铜钱棋游戏。

在私塾里,刘少奇和他的伙伴们有许多有趣的故事被人们传颂,后来又被文人学者们记载下来。透过这些平常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刘少奇儿时的天真、活泼、聪明与懂事。

朱老先生家的房前屋后栽了许多果树。每当到了秋天,树上的累累果实成熟时,那红彤彤的大枣、红盈盈的石榴、黄澄澄的梨子挂满枝头,引得这群顽童馋涎欲滴,两手发痒。有几个胆大的小家伙趁朱老先生不注意,偷偷爬上树去摘果子吃,被朱老先生发现后,免不了得到一顿斥责。但刘少奇从不去摘这些果子吃,朱老先生发现后,便特地摘了两个熟透的桔子送给刘少奇。刘少奇谢过老先生后,并没有独自享用,而是手捧桔子来到教室,分给小伙伴们一起分享。

这一举动使在旁边一直观望的朱老先生大为感慨,他为自己有这样的学生感到高兴。因为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非常注重对学生的操行培养,主张“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作为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朱老先生,当然也希望别的学童都能像刘少奇一样懂事明理,成为谦谦君子。朱老先生以这件小事为例,因势利导,从刘少奇分桔子给伙伴联系到古时“孔融让梨”的故事,他语重心长地启发学生们:要树立做人的美德,要学会关心别人。学子们听了先生的话后深受感动,对刘少奇这位品学兼优的伙伴更加尊敬。朱老先生的教诲也在刘少奇那幼小的心灵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几十年之后,已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刘少奇曾经十分动情地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永远忘不了这位教我识字认字,教我做人的启蒙老师。”

刘少奇很喜欢老师朱赞庭,可是由于柘木冲路较远,第二年,就换到离家更近些的罗家塘私塾,在这里读了《大学》《中庸》等古代典籍。

罗家塘私塾的先生也姓朱,叫朱熙庭,是刘少奇父亲的朋友。在这里学习期间,刘少奇不仅专心诵读,努力记忆,学习成绩优异,而且与小伙伴们相处得十分融洽。由于罗家塘和炭子冲之间有一段距离,刘少奇每天要自带午饭在私塾里与同学们一道吃。幼时的他身体瘦弱,有时,父母疼爱这个“满崽”,会在他的午饭里放上几块腊肉、熏鱼,以便增加一些营养。与小伙伴们共进午餐时,他总是把自己带的好饭菜与伙伴们共同分享。

刘少奇还经常在学业上帮助伙伴们。朱老先生对学生非常严格,有些学生顽皮,读书不用功,学过的字认不出,念过的课文背不出,老先生就骂他们是“木脑壳”,还要用戒尺打手心和罚跪。为使伙伴们免受先生的责骂与处罚,刘少奇总是一遍又一遍地教这些伙伴认字、读书,直到他们会了为止。当这些小伙伴把书背好而免受处罚时,刘少奇就开玩笑地摸着他们的头说:“你并不是‘木脑壳’呀,只是不用功罢了。”刘少奇的这些举动深得同学们的喜爱和先生的赞赏。

到罗家塘上学虽近些,但他和几个小伙伴们却要翻过炭子冲西山坡,经过一个叫寻木塘的山坳。在这个山坳中,住着一户人家,这家养了一条狗,经常在林间小路上狂吠咬人,从这里经过的人都非常害怕。一次,刘少奇放学回家从此经过,冷不防被树林里蹿出的恶狗咬了一口,他非常气愤,便和小伙伴们商定,一定要教训一下这只乱咬人的恶狗。

一天放学后,几个小伙伴们绕道回家拿了扁担、柴刀、棍棒等“武器”,按计划来到了寻木塘的山坳间小路上。几个人故意大声说话,拨弄着树枝,想将狗引出来。“汪、汪、汪”,随着一阵由远而近的狂吠,那条恶狗果真从林子里蹿出,向孩子们扑来。面对着扑来的恶狗,小伙伴们立即分散开来,用手里的扁担、木棍和柴刀向恶狗打去,狗非常敏捷,小伙伴们的扁担和棍棒多次落下,都未能打着。伙伴们见手中的“武器”不管用,便从地上拣起石头来砸。谁知石头扔过去以后,都被恶狗一一躲过。

正当小伙伴们泄气的时候,只见刘少奇一声不响地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一团黑糊糊的东西,向狗扔去。恶狗照例一闪身,然后猛地咬住那黑糊糊的东西。片刻,恶狗“嗷嗷”地尖叫着,遍地乱打滚,随即便夹着尾巴逃走了。

小伙伴们不解地望着刘少奇,有人问道:“九满,你扔过去的是什么法宝呀?有那么厉害!竟然将那恶狗给制服了!”

刘少奇抿嘴一笑,不紧不慢地说:“你们猜猜看!”小伙伴们你一言我一语,猜了半天,始终未能猜着。

刘少奇见他们一时猜不出来,便笑着解释道:“那是一个刚刚用炭火烤熟的芋头!外面又黑又硬,里面则又烫又软又粘,恶狗一口咬住它,想吐,吐不出;想吞,又吞不下,能不烫得满地打滚吗!”

同伴们听后哈哈大笑,同时对机智勇敢的刘少奇也更加佩服了。

在罗家塘私塾之后,刘少奇又先后到月塘湾、洪家大屋、红米冲、花子塘等地私塾读书,差不多一年换一个地方。这其中最好的是洪家大屋。

洪家大屋距炭子冲约十公里。所谓洪家大屋,并非高楼深院,而是宁乡县芳储乡有名的洪家的宅院。因为它占地广,房子多,围墙高,很气派,当地老百姓都称它为洪家大屋。这所宅院的外面是池塘,里面又有整齐排列的平房,三排九栋,气度不凡。门前是一片开阔的田地,环境优美。这样的大院和普通人家的那些低矮的小茅屋相比,当然要气派得多。尤其是门口那一对石狮子,更显示出这家主人的地位和身份的高贵。洪家既是当地拥有很多土地的大户,又是世代书香门第。洪家先人洪葆卿是清代二甲进士,曾在陕西和甘肃做官,洪咏庐曾任翰林院国史馆进修,洪国良是清末最后一科的举人。由于洪家先人多通过科举为官,所以历来都十分重视对孩子的教育。那时,虽然科举制度已经废除,但重教的门风依然保留着。主妇周氏是个受过教育的女子,为了使独生子洪赓扬得到良好的教育,将来成为一个有出息有作为的人,洪家专门选聘了一位受过新式教育的杨毓群先生来家里开设学堂,并招收附近的农家孩子来伴读。

杨先生在当地是很有名气的学者,所以洪家开馆办学的消息传出,很多人送孩子前来就读。刘少奇的家人抓住这个机会送他来到洪家大屋。经过面试,洪家谢绝了其他求学者,收下了刘少奇。试读几个月后,洪母对刘少奇的各方面都比较满意,就正式认可了他的伴读资格。洪母还让刘少奇与他儿子以兄弟相称,按当地风俗结拜为兄弟。

洪家的学堂虽仍属于旧式学堂,但与别的私塾不同。先生杨毓群学贯中西,又对现代新式教育有所了解,教学内容和方法不因循守旧。让刘少奇最感兴趣的是,课堂上再也不用日复一日地诵读“四书五经”了,而是由杨先生教授国文、算术和自然科学知识。国文课也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子曰诗云”,而是一些有趣的寓言故事。杨先生的教学方法也一改以往先生的死记硬背,代之以启发式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在这里,刘少奇学到了过去没学到过的新知识。尤其令刘少奇感兴趣的是,学堂里有很多很有意思的故事书和图画书,比如,《今古传奇》《世说新语》《西游记》等,这些书在家里父亲是禁止他阅读的,而在这里可以随便看,不受限制。

在洪家大屋,刘少奇还有不少新的发现。他看到洪家的姑娘和男人一样,不仅男女可以同桌吃饭,而且妇女不必缠足,这使刘少奇感到很奇怪。因为他看到自己的母亲和姐姐以及周围的妇女都是小脚,而且在自己家里,母亲和姐姐是不能同男子一起上桌吃饭的。刘少奇对这些不合理的现象很反感,但却无可奈何。他想,为什么洪家的女子可以不缠足呢?既然洪家的女孩可以做到不缠足,别人家的女孩是否可以同样不缠足?同时,刘少奇还注意到,洪家的孩子放学后不用去放牛、割草,成年男人也不去下地耕田,洪家的家务杂活都由佣人来做。而且,洪家的生活要比别人家好得多。他从洪家大屋这个封建大家庭中,既看到了接受新思想、新文化带来的变化,又窥见到了社会上的一些不平等现象。刘少奇开始思考这些问题,但总是找不着答案。

在洪家学习和生活的日子里,刘少奇与洪赓扬同窗读书,洪家上下对刘少奇都很友好和关心,洪母和杨先生对他也十分满意,刘少奇在洪家大屋的学习也颇有收获,但一个农家孩子特有的自尊使他感觉到自己与这个大财主家隔着一堵无形的墙,每当闲暇的时候,刘少奇总有一种莫名的孤独感。他思念在家里辛勤劳作的父母和哥哥姐姐,思念过去同他一起放牛、割草和在课堂上一起背书写字的小伙伴。而当父亲得知杨毓群先生不重视教学生“四书五经”和洪家开明的家风时,颇为不满。于是,就让刘少奇停止了在洪家大屋的学习,在家附近为他找了个私塾继续学习“四书五经”,刘少奇觉得在那里学习的内容单调,教学方式死板,很不高兴。

从洪家大屋回来后不久,刘少奇父亲的肺病发作,而且一天天严重起来,由于当时没有治疗肺病的特效药,不久就撒手人寰了。一家之主的过早离世,使家庭状况顿感艰难。长兄刘墨卿接过了全家总管的责任,母亲鲁氏更是坚强地支撑起全家生活的重担。心绪不佳的刘少奇经受不住父亲去世的打击,大病一场。病愈之后,在刘少奇的苦苦要求下,母亲将他送到距炭子冲不远的花子塘二姐家寄读。刘少奇的二姐家里比较富裕,二姐夫去世后,为了教育好遗下的两个儿子,二姐省吃俭用,请来当地的一名秀才来家里开馆教书,同时还招收了十多个学生入馆学习。

这里的私塾先生叫杨寿吾,是个比较开明的人。他除了教给学生一些经书外,还讲些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的有趣故事。在这里,刘少奇的学业又有所进步。

随着学业的长进,在私塾里学习的内容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刘少奇的求知欲了。于是,他开始到处借书来读,成了远近闻名的“读书狂”。他最常去的是同学周祖三家里。

周祖三家住在与炭子冲一山之隔的首自冲,其父周瑞仙是位倾向进步的知识分子,在留学日本期间就加入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回国后,他先后在长沙、厦门等地任教。周瑞仙对孩子的教育既严格又灵活。他把自己以前在国内上学时读过的书、留日期间买的书都分类整理好,如国文、算术、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理卫生等,供孩子们阅读。刘少奇随同学周祖三来过几次后,发现了这个读书的好地方,于是常常来周家读书,几年里,他几乎成了周家的常客。周父见刘少奇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也很乐意让他与周祖三共读。对于渴求知识的刘少奇来说,简直就是发现了宝藏。

这年冬季的一天,天气格外寒冷,刘少奇仍照例按时来到周家读书。周祖三早已挺不住跑出去玩了,而刘少奇却仍然静读,因为太入迷,刘少奇的鞋被火盆烤煳了。周家妈妈闻到了一股烧焦东西的糊味,慌忙推门进来,发现刘少奇烤在炭火上的鞋子已烧着冒烟,可刘少奇却全然不知。

刘少奇不但经常到周家读书,而且还经常借书回家看。他读书非常专心,从不浪费时间。不仅吃饭时看,而且放牛时也手不离书。野外放牛时,有两件东西是必不可少的:一支竹笛和一本书。他一边放牛,一边看书,累了,就吹一会儿笛子。由于专心读书而导致牛走失或手里拿着书边看边走,不小心书掉在地上而导致牛受到了惊吓,撒腿就跑的情况经常出现。结果不得不请其他伙伴代为放牛。

为方便自己读书,在母亲的帮助下,刘少奇在远离厨房、堂屋的杂屋后面一个小偏棚里整理出一间小小的“书房”,每次劳动归来,刘少奇总是来到自己的小书房,聚精会神地阅读从老师、同学和朋友那里借来的图书,一看就是大半夜。刘少奇身体单薄,体质较差,为了防止他过度熬夜,家里只给他半盏灯油。为节省灯油,刘少奇趁家人夜间劳动时,在门口“借光”读书。等大人们都睡着了,他再点灯就读。

刘少奇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几年中,除了私塾中必学的《三字经》《诗经》《论语》《孟子》等传统典籍外,他还广泛地阅读了中国历史上的许多优秀作品和历史书籍,如《左传》《史记》《资治通鉴》《三国演义》等,更涉猎了许多关于民主思想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进步书刊,如《辛亥革命始末记》《新民丛报》等。通过阅读这些书籍,刘少奇不仅从古代帝王将相为政的故事中悟出了很多治国理政的道理,而且对卢梭、华盛顿、瓦特、达尔文等一批外国政治家和科学家的思想观点及康有为、梁启超等中国改良主义代表人物的事迹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虽然他对维新派改良主义的观点不完全理解,但却引发了他对中国现实社会的思考。尤其是当他看了有关湖南同乡谭嗣同的事迹后,既为他的“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而惋惜,也为他“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英雄气概所深深感染。刘少奇觉得做人就应该像谭嗣同那样,要有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小小年纪的刘少奇,立志要像谭嗣同那样,将来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不断积累,年幼的刘少奇开始成熟起来。有一次,他和几个小伙伴放学回家,路过一个小庙,见山门两边写了一副对联:“惠止南国,戴如北辰。”众人不明其意,于是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但是始终没有说出让人满意的解释。

刘少奇是个有心人。回到家,他立即翻书查证起来,并虚心向别人请教,直到弄懂了这副对联的含义方才罢休。

第二天到学校后,当同学们又谈论起这副对子的时候,刘少奇道出了自己的理解:这副对联反映了老百姓希望为官者勤政爱民、仁政廉明的意愿。他引用了《论语》中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的语录和《诗经》中赞扬周文王的典故解释说:人们对好官的爱戴如众星捧北斗一样。如果当官的都能施行这样的政德,那么,就一定会受到老百姓的爱戴,就如同无数小星星拥戴北极星一样。也只有这样,一个地方乃至一个国家才能兴旺起来。刘少奇的解释使在场的小伙伴们心服口服。

由于刘少奇整日废寝忘食地读书,积累了丰富的知识,谈起问题来,往往能够引经据典,颇有见地,再加上他在家又排行老九,所以小伙伴和乡邻们送了他一个雅号叫“刘九书柜”。“书柜”是对勤奋好学、知识渊博者的敬称。如宋代的吴时,由于酷爱读书,博通经史,遂得“书柜”之美名。而像刘少奇十二岁时即博得“书柜”之称号却也鲜见。

几年的私塾生涯不仅使刘少奇在学业上有了很大长进,而且在经历了许多事情后开始对社会也有了新的认识。父亲的病故和多次转学,使他感受到生活的艰辛;洪家大屋的所见使他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也看到社会的贫富不均;康、梁的改良思想使他朦胧地意识到社会变革的重要。这一切使刘少奇的内心世界开始发生细微的变化,为他的觉醒奠定了基础。

三、扶危济困,乐于助人

刘少奇的家也不算很富有,但由于父母亲的日夜操劳和几位兄长的踏实肯干,不仅日子过得不错,而且常有余粮可以对外出售。刘少奇因此常打自家的主意。遇到穷苦乡亲来,只要有机会,他总是有意周济,不是多给粮食,就是少收或不收人家的钱款。他的义举后来被兄长发现,骂他是吃里扒外的败家子。到底刘少奇用不同的方式接济过多少穷人,已无从考证。这里我们选取的几件事,足以证明他是富有同情心和扶危济困、乐于助人的好少年。

刘少奇从小聪明灵巧,在私塾读书的时候,不仅能写能算,而且非常懂事。刘少奇在家里又是最小的孩子,父亲和哥哥都很喜欢他,卖米时,不仅常常喊他去帮忙,有时还将算盘和账本交给他。

有一天,大门外来了个农民,问:“刘老先生在家吗?”

家里的人回答说:“不在。”

那个人叹了一口气,转身走开。刘少奇见他愁眉苦脸,身上的衣裳缝着几块补丁,就追上去,喊道:“叔叔,你找我父亲有什么事?”

来人告诉他:家里没有吃的了,想来买点大米。

刘少奇热情地说:“父亲不在没关系,我可以卖给你,说什么也不能让你空跑一趟啊!”

那人很高兴,掏出借来的钱,让刘少奇给他量了一斗米。正要扎口袋的时候,刘少奇说:“等等,我再给你量两升。”

那人摇摇头:“不,我没有钱啦!”

刘少奇说:“不要钱,这两升米是送给你的。”

买米的人很感激刘少奇。走出好远还回头说:“小先生,你真好!”

晚上,刘寿生回来了。知道了这件事,非常生气,以后再也不让刘少奇帮助他站柜台了。

大年三十那天,家家准备过年,孩子们忙着扎花灯,好好玩一玩,乐一乐。刘少奇吃过早饭,把饭碗一推,准备找平日的好伙伴平伢子一起做游戏。可是,当他到平伢子家里时,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平常爱说爱笑的平伢子像木头似的靠在墙边发呆,他的父亲耷拉着脑袋,不停地“叭嗒叭嗒”抽旱烟。

刘少奇关切地问:“大伯,怎么啦?”平伢子的父亲痛苦地摇摇头:“眼看着过年了,家里却揭不开锅啦。”“我家有米,去借一点嘛!”刘少奇心想,村里的远亲近邻去借点米是常有的事,父亲以往还是有求必应的。

平伢子的父亲说:“傻孩子,你不知道,平时可以借米,可年下都是只收账不借支,这是多年的老规矩啦!”

怎么办?刘少奇长叹一声,一屁股坐到了门口的矮凳上。这时,随着身子的震动,他听到了自己长衫的口袋里发出了响声——伸手一摸,嘿,有办法了!只见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银元和几个铜板,递给平伢子的父亲,说:“大伯,这是我爹给我的压岁钱,你快拿去买米吧!”

老人家不肯收。刘少奇急了:“大伯,我和平伢子是好朋友,我来你家没少吃烤红薯和野兔子肉,现在怎么瞧不起我了?"

老人家经他这么一说,才收下了那个银元,一再感激地说:“好吧,过了年等我上山打了野味,再卖钱还给你。”

刘少奇笑了。他扯起平伢子,连蹦带跳地跑了出去。

不一会儿,平伢子的父亲到刘少奇家买回了米,总算解了燃眉之急。

刘寿生老先生怎么也不会想到,平伢子父亲买米的钱原来是自己给儿子刘少奇的压岁钱。

有一天清晨,刘少奇正在外面练拳,看见一个肩挑箩筐的人来到他家门口,似乎要进去却又迟疑不决。刘少奇觉得奇怪,就走上前去打招呼。仔细一看,原来是以前经常来刘家帮助修盖茅房的工匠周师傅。“周师傅,这么早就赶来,有啥急事吗?”刘少奇很热情地问道。“我欠公堂两石积谷,现在团总催我还上,可家里仅有的一点早就卖光了,你看我上哪去凑这两石谷子,真是急死人了!”周师傅心事重重地低声回答。

听完周师傅的话,刘少奇心里一沉,片刻他悄悄对周师傅说:“你先回去吃早饭,吃完饭后,上午推一辆土车来,从我家运两石谷去还清好了。”“这……”周师傅犹豫着,像是有些不相信,又像是有些担心。

刘少奇看着他将信将疑的样子,就赶紧说:“不要紧的,上午我哥他们都出门做事,就我一个人在家,你快去快来吧!”

周师傅虽有些为难,但又没有别的更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只好按刘少奇说的办。他回家吃过早饭后,推着土车来到刘少奇家。这时,刘少奇早就打开谷仓在等着他。刘少奇帮周师傅装好谷子,送他上路。周师傅怎么也不相信,这么急煞人的事,在刘少奇的帮助下这么快就解决了。他流着眼泪感激地说:“是九爷救了我呀!”

除了在经济方面力所能及地接济穷人外,刘少奇还在其他方面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他帮朱大婶担水一事就被当地传为佳话。

刘少奇念私塾的时候,学堂旁边住着一位朱大婶。朱大婶个子不高,人也瘦,而且是一双小脚。但她每天都要自己担水,从水塘到家门口有一段距离,担水走起来摇摇晃晃的。

她家里没有男人吗?刘少奇看到她担水很吃力,就跟到她家里去打听。

原来,朱大婶有两个孩子,却先后被疾病夺去了生命,丈夫为了救别人而溺水身亡了。

刘少奇听到这个情况,不觉心头一动。他关切地问:“叔叔是怎么死的?”

朱大婶说,几年前,一个中秋节的晚上,他家男人替人家干完农活,又累又乏,天快黑了才往家走。走过山口外边的大水塘,忽听塘里有“扑通扑通”的声音,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人掉进去了,正在水里挣扎。

救人要紧!他马上脱掉衣服,一头跳进水中救人。不曾想,他刚刚靠上去,就被落水者死死抱住不放,自己也被拖入塘底。他费了好大的劲,才从落水者手中摆脱,扯着落水者往岸边游。后来,落水者爬到岸上得救了,而他自己却因为体力耗尽,慢慢沉了下去……

刘少奇见朱大婶越说越伤心,呜呜直哭,自己也感动得流了泪。他想,她的男人心肠那么好,抛下朱大婶没人管,这怎么行?于是,他安慰朱大婶说:“大婶,您别难过,今后有什么难处,找我好了!”

朱大婶擦擦眼角,望着这个满脸稚气的小学生,摇摇头说:“孩子,你能帮我什么忙呢?”

刘少奇认真地说:“别的忙我帮不了,可是担水砍柴之类我还干得来!”

朱大婶苦笑一下,说:“村里热心人不少,可是,他们不敢来帮忙啊!”“为什么?”刘少奇吃惊地睁大了眼睛。

朱大婶把脸转过一边,说:“因为我是寡妇,大家怕被说闲话。”

刘少奇生气了,他站起来:“这是什么理?人越困难,越应该得到帮助嘛!”

说完,他一把抢过水桶,大步流星往水塘走去。

朱大婶追出几步,喊道:“你担半桶水,别压坏了身子!”

刘少奇说:“没事,我担得动!”

不一会儿,刘少奇担了满满的一担水回来。

从此,刘少奇天天给朱大婶担水。

不久,这件事传到了同学的耳朵里,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刘少奇做得对,好样的。也有的说这是狗逮耗子——多管闲事。还有的说,念私塾的学生应当遵守礼教,给寡妇担水是违犯了什么老规矩,是“失格”,应该罚刘少奇给孔夫子的牌位叩一百个响头,检讨认错。

刘少奇一听,火了,他说:“给寡妇担水又能怎么样?人家的男人为了救人,连命都送掉了,我们为什么不该同情她?”

班里有个小胖子,最喜欢捉弄人。他想了想,就冒出一个坏主意。

第二天早晨,天还没亮,他悄悄地跑到水塘边,把大家担水、洗菜的跳板移开一下,掏空了垫在跳板底下的石头,然后在旁边的树林里躲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刘少奇又来水塘边给朱大婶担水。他双脚刚刚踏上石板,就哗啦一声连人带桶跌到水里去了。“哈哈,大家快来看哪!九满给寡妇担水受到老天爷的惩罚啦!”小胖子从树林里钻出来,拍着巴掌看笑话。

刘少奇的衣裳全湿了。他爬上岸来,知道是小胖子捣的鬼,就朝小胖子追去。小胖子东跑西跑,最后终于跑不动了,被刘少奇一把抓住。

小胖子吓坏了,怕刘少奇打他,两手哆哆嗦嗦,连连求饶。刘少奇没有打他,只是让他自己说,到底是他捣鬼还是老天爷捣鬼。

小胖子忙说:“是我,是我!我只是想开个玩笑……”

刘少奇用手扯住小胖子的一个耳朵,命令说:“今天我不揍你,走,你自己也来给朱大婶担一担水!”

小胖子哪敢不听,只好乖乖地从塘里担了水,一直送到朱大婶家里。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议论刘少奇担水的事了。而且在刘少奇的带动下,有不少热心的同学还跟刘少奇一道给朱大婶帮忙呢!

朱大婶逢人就说:“看,九满这孩子比大人还懂事。”

四、更名卫黄,立志报效国家

刘少奇读私塾期间,中国社会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事变。刘少奇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他只是听大人们说,朝廷的皇帝退位了,在长沙的巡抚大人被赶下了台,宁乡县的县太爷悄悄溜走了。他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变,但却隐隐约约地意识到,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变化。

1912年夏天,在外当兵多年的六哥刘云庭(刘少奇的二哥,叔伯弟兄中排第六)回家探亲。六哥的归来令刘少奇十分高兴。通过刘云庭的介绍,刘少奇了解到中国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

刘云庭从16岁就开始到外面闯荡,18岁时他加入了清政府编练的新军,并成为湖南新军的一个小头目。辛亥革命爆发时,他所在的部队参加了长沙起义,走南闯北让他见多识广,所以对这场变革比较了解。刘云庭告诉刘少奇,这场变革是由孙中山为领导核心的资产阶级革命党发起的,叫辛亥革命。这次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中国社会因此要发生更加深刻的变革。

六哥看到刘少奇勤于读书又善于思考,且关心社会变动,十分高兴。他鼓励刘少奇以后要多读新的进步书籍,并表示今后对刘少奇的学习要尽力支持。临回部队前,他给刘少奇留下一套《辛亥革命始末记》,该书主要讲述辛亥革命的详细经过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对于这套书,刘少奇真是爱不释手,一连读了两遍。从这套书中,他了解到辛亥革命推翻封建王朝的革命壮举,也知道了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和黄兴等在这场革命中的伟大贡献和曲折经历。从这时起,刘少奇便非常钦佩孙中山、黄兴等革命的先驱者,认为他们比维新派的康有为、梁启超等更伟大,更值得敬仰。

由辛亥革命带来的社会变革的思潮,撞击着少年刘少奇的心灵。他不再满足于平淡的生活,深深感到在封闭的炭子冲根本无法了解外面的世界和正在迅速变化着的中国社会。要了解社会就得走出去。而走出去的唯一办法是进正规的小学堂去读书,只有这样才能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1912年6月,刘少奇征得母亲的支持,踏入了离家二十多里远的西冲山芳储乡小学的大门。

在芳储乡小学,刘少奇和昔日的许多小伙伴又聚集在一起,格外高兴。此时,清王朝已被推翻,刘少奇从回家探亲的六哥刘云庭那里也得知了中华民国已经建立这一消息。也是在这时,刘少奇带头剪掉垂在脑后的长辫子,伙伴们也仿效刘少奇剪掉辫子,以此来表示与封建王朝的决裂和对共和制的支持。由于学习的目的更加明确,在芳储乡小学的一年时间里,他更加刻苦读书,学习成绩十分优秀。

1913年7月,刘少奇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终于走出了炭子冲,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取了宁乡县的玉潭学校,开始接受新式的正规教育。

玉潭学校是当时宁乡县颇有名气的新式学校。其前身是玉潭书院,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以后多次修复改建。1902年改名为玉潭高等小学堂。后来又改名为宁乡县第一高等小学校(简称玉潭学校)。改制后的玉潭学校开设国文、算术、历史、地理、物理、英语、体育、音乐、图画、手工等课程。任课老师大多是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毕业生,也有一些清末的秀才。由于这里的老师大多兼有旧学和西学的丰富知识,且不少老师受到维新改革思潮的影响,思想倾向进步。如该校校长黄锡炎、曾鼎三,地理教员梅冶成,历史教员肖叔为等,都是学贯中西、追求进步、深受学生尊重的老师。在这样的学校读书,正符合刘少奇的心愿。

初入学校,刘少奇一身土气,乡下穿着,大襟衣衫十分显眼,被大家称为“乡里伢子”。刘少奇对这些并不在乎,他暗下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要使那些“城里伢子”改变对自己的看法。

刘少奇对各门功课的学习都十分认真,成绩优秀。他的国文基础扎实,作文常被老师当作范文供同学们学习参考。此时的刘少奇不仅喜欢新鲜的自然和社会科学知识,尤其关注时事政治。每当上历史和地理课,老师讲解世界和中国的地域及面临的形势时,刘少奇总在思考一些令他困惑不解的问题:为什么中国这样一个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东方大国,后来却因为落后而备受欺凌呢?法国、英国、俄国、日本等这些列强凭什么要中国向它们割地赔款呢?今后世界形势将如何发展变化呢?中国怎样才能改变目前的这种积贫积弱的现状呢?等等。他在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刘少奇在学习中表现出的最大特点,就是他从不盲从、迷信,有独到的见解。比如,一段时间里,国文课恢复了尊孔读经的内容,这实际上是为袁世凯复辟帝制制造舆论。一时间,尊孔祭孔活动喧嚣一时。而一些比较激进的学生明确表示拒绝读“四书五经”。刘少奇虽不主张对孔子顶礼膜拜,但他认为对“四书五经”应作为一门学问来研习,对于孔孟的言论要分析鉴别。在刘少奇看来,儒家学说中关于“民贵君轻”、“为政以德”等观点,可以作为当政者的一面镜子;对待学问应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等思想,也是应当肯定的;而对于孔孟反对社会进步的思想则应当摒弃。这也体现了刘少奇早期的一种辩证思想。

由于在玉潭学校接受新思想新文化,刘少奇不仅知识更加丰富,而且他的世界观也逐渐发生变化。年幼时,他经常跟随母亲去庙里求神拜佛。这时,他开始用科学知识来解答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现实问题。

刘少奇到玉潭学校读书那年,家乡遭遇大旱。炽热的阳光直射大地,稻田被晒得干枯发白,池塘里的水早已干涸。正应了“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的诗句。为了挽救奄奄一息的禾苗,缺乏科学知识而又心急如焚的炭子冲乡亲们便“病急乱投医”,纷纷凑钱捐物,成群结队地到双狮岭的一座神庙去祈求菩萨显灵降雨。刘少奇见母亲和哥哥也要参与求神,就劝阻他们说:双狮岭庙里的菩萨早已被白蚁吃得面目全非,它连自己都保护不了,怎么可能靠它来挽救禾苗呢!要救田里的禾苗,只能靠我们自己。咱们一起挑水去吧,多挑一担水,就能多救一些禾苗。

整个暑假,刘少奇都同家人在一起进行紧张的抗旱劳动。

炭子冲的乡亲们忘不了刘少奇不怕“鬼”的故事。

那是在一个初秋的早晨,天降大雾,又浓又黑,将整个山林笼罩起来了,连房屋的窗子都像是挂上了黑色的帘幕。大雾之中还有些小小的雨点,给雾色又加上了一层黑暗。刘少奇和一名同学一起,早早地离开了炭子冲,赶往玉潭学校去读书。

两人走进一段狭窄的山路,眼前是灰蒙蒙的一片,能见度极差。走着走着,同学的脚步突然停下来,指着前面对刘少奇说道:你看,前面那是什么东西?

刘少奇定睛一看,前面不远处有一个黑影在移动,不像人,也不像常见的野兽。正在犹豫之中,身旁的同学突然尖叫起来:是鬼!

童年时代,刘少奇经常听大人们讲关于鬼的故事,但他不相信世上真的有鬼。听到同学突然的尖叫,刘少奇感到有些毛骨悚然,心里直打鼓。但他很快镇定下来,冲着前面高喊:前面是谁?

前面的黑影没有反应,继续缓慢地向前移动。

同学更害怕了。他拉着刘少奇要往回走。

刘少奇拉住同学,三步并作两步,快速地向黑影追过去。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位急匆匆赶路的人。那人头戴斗笠,晨雾中远远望去,好像没有脑袋似的。

刘少奇晨雾中识“鬼”的故事传开后,同学们更加钦佩他的勇敢。

在玉潭学校学习期间,令刘少奇最难忘的是亲身参加了宁乡人民反对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的爱国斗争。

1915年1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利用西方各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而无暇东顾的机会,以解决中日两国间的“悬案”为名,通过其驻华公使日置益,向袁世凯提出了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此时的袁世凯阴谋称帝,亟想取得日本的支持,派外交总长陆徵祥、次长曹汝霖与日本代表秘密谈判。经过3个多月的交涉,1915年5月7日,日本提出最后通牒,限四十八小时内答复。5月9日,袁世凯除对第五号声明“容日后协商”外,意欲将这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无理要求全盘承认和接受下来。

消息一传开,中国民众非常愤慨!一场声势浩大的抗日讨袁运动在中华大地迅速展开。

玉潭学校的师生听到这一消息后,群情激愤。刘少奇和贺执圭等同学刺破自己的手指,含泪在白纸上写下“誓雪国耻”、“毋忘国耻”的血书。在梅冶成等老师的支持下,玉潭学校的一部分学生在刘少奇等人的带领下首先走出校门。他们在县城各处张贴散发“毋忘国耻”、“取消二十一条”的标语和传单。同时,他们与县城各校联络,组织了轰动全县的游行示威运动。在游行队伍中,刘少奇身背“毋忘国耻”的牌子走在最前面。他个子高、声音洪亮,带领大家一遍又一遍地高呼“打倒卖国贼”、“不做亡国奴”、“坚决取消二十一条”等口号。游行一连持续了好几天,轰动了宁乡县城。除此之外,刘少奇还和其他进步同学组成了抵制日货小组,四处宣传讲解,号召广大群众团结一心,自觉抵制日货。

对于玉潭学校师生的这种爱国行动,宁乡县内袁世凯的走狗是不能容忍的。他们警告带头参加游行活动的学生,并扬言要捉拿支持学生开展爱国斗争的老师。这时的刘少奇已经成熟许多,他爱憎分明,不畏强权,并不害怕顽固势力的威胁。

为了表示要坚决保卫炎黄土地的志向,他干脆将自己当时所用的“刘渭璜”名字改为“刘卫黄”。他在自己的课本、笔记本的封面上都重新用工整漂亮的毛笔字题写了“刘卫黄”几个大字。他还利用课余时间精心雕刻了一枚“刘卫黄”的大印章。刘少奇此举,既体现出了这位年仅17岁的青年学生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也表明了他立志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奋斗终生的远大抱负。

同年年底,窃国大盗袁世凯竟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宣布复辟帝制,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更大愤恨,举国再度掀起讨袁浪潮。刘少奇率领进步学生,再次投入革命的洪流,他们除声讨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外,还积极声援和支持蔡锷等组织的讨袁护国军。在全国人民的一片声讨之下,袁世凯众叛亲离,在做了八十三天“皇帝”后,被迫取消帝制,并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一命呜呼了。

玉潭学校的反袁运动持续了一年多。作为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刘少奇在领导和参加运动的同时,并没有荒废学业。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除了参加爱国革命运动外,他还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努力学习各门功课。1916年夏天,刘少奇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从玉潭学校毕业。按照传统的习惯,学校派人敲锣打鼓把喜报送到他的家中。

仔细算来,从1913年入校到1916年毕业,刘少奇在玉潭学校整整度过了三个难忘的春秋。这里也是刘少奇在学生时代唯一读满了三年的一所学校。在玉潭学校,刘少奇不仅读书的时间长,而且收获也最大。如果说此前在私塾主要是学习儒家经典的话,那么在玉潭学校,他开始比较全面地接受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他在这所学校就读期间亲身参加了反袁爱国运动,对中国社会现状的了解更进一步,他看清了自己身上肩负的神圣使命,懂得了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奋斗是每个有志青年的共同责任。毕业时,这位来自炭子冲的“九伢子”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下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个大字,表明了他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雄心壮志。此时的刘少奇不仅知识更加丰富,远大的理想也开始树立起来。他正在一步步走向成熟。

五、习武健体,投笔从戎

刘少奇从玉潭学校毕业后,又面临着人生的十字路口。当时的中国正处在严重的社会动荡之中,袁世凯复辟帝制虽然失败,但国内军阀林立,战乱频仍,政治黑暗,民不聊生。中国的出路在哪里?怎样才能解民于倒悬之中?刘少奇在苦苦地思索着这些问题,但一时又无法找到答案。

护国战争的枪炮声再次唤起了刘少奇的爱国热情。回到炭子冲后不久,刘少奇不顾家人的反对,来到硝烟弥漫的宁乡县城,在玉潭学校梅冶成老师的指导下,他决定与贺执圭、任克俊等同学一起去长沙继续求学,为将来干一番大事业而打好坚实基础。

1916年6月的一天,刘少奇与贺执圭、任克俊等,背着简单的行李来到长沙。他们来到省城,顾不上欣赏长沙的美景,便寻找可以报考的学校。经过反复筛选,最后决定报了宁乡驻省中学,通过入学考试后,进入该中学深造。

初到宁乡驻省中学,正赶上驱赶汤芗铭的运动,刘少奇积极参与其中。汤芗铭为袁世凯的走卒,曾被袁世凯封为“靖武将军”。1913年以“查办使”的名义到湖南任职,后任湖南督军。汤芗铭主湘后,用极其残酷的手段杀害革命党人和群众一万多人,被当地人称为“汤屠户”。7月初,长沙市大、中学生和各界利用湖南护国军总司令程潜率部击败汤芗铭的军队之机,掀起了一场驱逐汤芗铭的群众运动。刘少奇对汤芗铭的暴行早已恨之入骨。因此,他到宁乡驻省中学后,立即投入到长沙各界驱逐汤芗铭的斗争之中。一连数天,刘少奇与同学们一起到街上游行示威,高呼“打倒军阀!”“打倒帝制余孽!”“汤芗铭滚出湖南!”等口号,并不顾卫兵阻拦,冲进汤芗铭的督军府。

长沙的驱汤爱国运动结束后,刘少奇又一心扑在学习上。在宁乡驻省中学,他是跳级到二年级学习的,首先面临的是如何将前面一年多的功课补上。文史课程对他来说不是大问题,最难的是数、理、化课程。因此,刘少奇把主攻方向定在这几门课程上。他认为,记住繁杂的公式、定理,是学好数、理、化的关键环节,只有先弄懂这些定理、公式的来龙去脉,方可在做习题时得心应手。为此,他把每天学习的公式、定理写在手心,随时默记。他还在纸条上写好公式、定理和外语单词,贴在床头,以便帮助记忆。

放寒假回到炭子冲,刘少奇仍然抓紧时间复习功课,练习书画。他曾在一个笔筒上精心雕刻了一幅松鹤图,并附有一首赞美诗:

挺然百尺之,松饶有生志。

舞是千年之,鹤德少尘心。“挺然百尺”,表达了刘少奇高远的志向和革命理想。如今,这个刻有“卫黄作”的珍贵笔筒陈列在革命历史博物馆里。

由于刘少奇天资聪明,加上刻苦认真,学习方法多样实效,很快就把前面的课程补上而且进入优秀学生行列。入驻省中学后,经过半年的努力,到期末考试时,他的各科成绩在全班均名列前茅。同学都十分钦佩他的刻苦精神,大家开玩笑说:“看来刘九书柜真是名不虚传!”并认为他将来可以成为一个有名的医生、工程师或者是教授,前途无量。

然而,刘少奇的志向并不是将来过一个比较安稳富裕的日子。这时,他已经18岁了。18岁正是充满着对未来憧憬的年龄。他的志向是报国。如何报国?如何才能为祖国的强大做出贡献?刘少奇经常思考着这些问题。

他回想起在玉潭学校梅冶成老师讲过的中国历史上苏武牧羊、班超“投笔从戎”、马援“马革裹尸”、岳飞“精忠报国”等爱国故事。他钦佩西汉苏武,东汉班超、马援等爱国壮举,赞叹南宋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一直把他们当作自己学习的榜样。再回头看看中国军阀混战,人民在痛苦中呻吟的悲惨现状,萌生了投笔从戎、以身许国的志向,决定走从军报国之路。

刘少奇决计从军救国,并非一时心血来潮,在玉潭学校读书期间,刘少奇曾有过习武以酬志的经历。

一天,语文老师用新的观点讲述《孟子》中的一段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也。”老师解释说:“人要承担国家民族的大任,必须要经过反复锻炼,积极进取,不能消极退让。”

听了老师的解释,刘少奇对这一段古训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当天下午,一位艺人在校园表演少林硬气功。他运足气后,抱起雪亮的钢刀,朝自己的腹部猛砍,不但没有受伤,连刀印也不曾有。通过这件事,刘少奇坚定了自己习武的信心。在他看来,只有文武双全方能救国。于是,在寒假里,刘少奇拜了两位师傅,练习“双拳打沙袋”等拳术基本功。时间不长,刘少奇就能打4个30斤以上的沙袋了。

刘少奇将自己准备参军的想法告诉了一贯支持他、关心他的六哥刘云庭,希望得到六哥的支持。此时的刘云庭在湖南参加护国战斗后驻扎长沙。刘云庭告诉刘少奇,现在部队里缺少有文化的人,只要他去参军,一定能干出个名堂来。其时,正赶上湖南省督军兼省长谭延闿在长沙开办陆军讲武学堂,刘少奇决定报考新办的湖南陆军讲武堂。

陆军讲武堂的报名条件有种种限制,一般要求湘军的下级军官或有条件的退伍军官才能报考。刘少奇请刘云庭帮忙,借用六哥一位刚退伍的战友刘丰生的证件报上了名,顺利通过考试,并很快接到录取通知书。

正当刘少奇准备进入陆军讲武堂学习之时,传来了黄兴、蔡锷两位爱国将领相继病逝的噩耗。黄兴1916年10月31日病逝于上海,年仅43岁,12月23日,葬于湖南长沙岳麓山之阳。黄兴病逝后仅八天,蔡锷也病逝于日本福冈医院,年仅35岁。黄兴、蔡锷都是湖南人,致力于资产阶级革命与反袁斗争,刘少奇从小就对两位爱国将领十分敬仰,得知消息,他禁不住失声痛哭。

1916年12月5日,蔡锷的灵柩运抵上海,举行追悼仪式后,于次年4月运抵长沙举行国葬。在长沙吊唁期间,刘少奇经常和同学们一起来到蔡锷的灵堂,缅怀他的爱国精神。一些赞颂蔡锷将军救国精神的挽词,如“百折不回古任侠,万金难买好头颅”;“赤手挽狂澜竟使共和光宇宙,丹心照霄汉长留英灏壮湖湘”等,刘少奇不但熟记于心,也激起了他对爱国将领的仰慕之情。出殡当日,刘少奇与同学们一起,怀着沉痛的心情为蔡锷将军送行,将他安葬于岳麓山上。

经过几个月的等待,到1917年4月,湖南陆军讲武堂正式开学,刘少奇放弃了他在宁乡驻省中学的学业,到讲武堂报到入学。5月1日讲武堂举行开学仪式,湖南省督军兼省长谭延闿到校讲话,这是刘少奇第一次听到省长发表演讲。

从一所普通中学来到湖南省内最高军事学府,从一个中学生成为军校的学员,这种跨越对他来说是人生旅途上的一件大事。令刘少奇激动不已的是,进了军校意味着他投笔从戎、报效祖国愿望的实现完全成为可能。他怀着对军事知识的渴求和对未来的憧憬投入了紧张的学习和训练当中。新的学习内容、新的环境使刘少奇的生活充满了欢乐,他常常不忘抽空回到宁乡中学和昔日的伙伴们共享这种欢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