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5 04:47:42

点击下载

作者:范永升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金匮要略作者:范永升排版:汪淼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8-01ISBN:9787513233293本书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 言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适应新形势下我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需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教材办”)、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下,在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专家指导委员会指导下,总结全国中医药行业历版教材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建设的经验,制定了“‘十三五’中医药教材改革工作方案”和“‘十三五’中医药行业本科规划教材建设工作总体方案”,全面组织和规划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鉴于由全国中医药行业主管部门主持编写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目前已出版九版,为体现其系统性和传承性,本套教材在中国中医药教育史上称为第十版。

本套教材规划过程中,教材办认真听取了教育部中医学、中药学等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相关专家的意见,结合中医药教育教学一线教师的反馈意见,加强顶层设计和组织管理,在新世纪以来三版优秀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正本清源,突出中医药特色,弘扬中医药优势,优化知识结构,做好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衔接”的建设目标,旨在适应新时期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和教学手段变革的需要,彰显现代中医药教育理念,在继承中创新,在发展中提高,打造符合中医药教育教学规律的经典教材。

本套教材建设过程中,教材办还聘请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三个专业德高望重的专家组成编审专家组,请他们参与主编确定,列席编写会议和定稿会议,对编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参加教材间内容统筹、审读稿件等。

本套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加强顶层设计,强化中医经典地位

针对中医药人才成长的规律,正本清源,突出中医思维方式,体现中医药学科的人文特色和“读经典,做临床”的实践特点,突出中医理论在中医药教育教学和实践工作中的核心地位,与执业中医(药)师资格考试、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工作对接,更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

2.精选编写队伍,汇集权威专家智慧

主编遴选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经过院校推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评审、编审专家组认可后确定,确保公开、公平、公正。编委优先吸纳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和一线优秀教师,集中了全国范围内各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权威专家,确保了编写队伍的水平,体现了中医药行业规划教材的整体优势。

3.突出精品意识,完善学科知识体系

结合教学实践环节的反馈意见,精心组织编写队伍进行编写大纲和样稿的讨论,要求每门教材立足专业需求,在保持内容稳定性、先进性、适用性的基础上,根据其在整个中医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学生知识结构和课程开设时间,突出本学科的教学重点,努力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临床的关系。

4.尝试形式创新,注重实践技能培养

为提升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配合高等中医药院校数字化教学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中医药教学改革,本套教材在传承历版教材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主体框架的基础上,将数字化作为重点建设目标,在中医药行业教育云平台的总体构架下,借助网络信息技术,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广阔的互动空间。

本套教材的建设,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的指导与大力支持,凝聚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集体智慧,体现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齐心协力、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代表了全国中医药行业为“十三五”期间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所做的共同努力,谨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致以衷心的感谢!希望本套教材的出版,能够对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教学的发展和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所有组织者与编写者竭尽心智,精益求精,本套教材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敬请各高等中医药院校广大师生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今后修订和提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6月编写说明《金匮要略》是中医学类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中医学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之间的桥梁课。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金匮要略》是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指导下,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组织有关院校专家联合编写的,供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等专业使用。

1340年元代仿宋刻本《新编金匮方论》(邓珍本)是现存《金匮要略》最早的刊本。198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何任主编的《金匮要略校注》(何任校注本)以邓珍本为底本、赵开美本和医统正脉本为主校本,旁参俞桥本及《脉经》《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诸病源候论》等校勘而成,是目前最佳版本之一,故本教材以何任校注本为蓝本。本教材在前九版《金匮要略》教材的基础上,继取近年来《金匮要略》教学、临床、科研的成果编写而成。全书之首有引导学习的绪言,继而对《金匮要略》前22篇原文采用分类编排方式,将对临床有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的条文、方剂列入正文,其余则作为附录。各篇之首有不列标题的概说,列入正文的每条或每段原文下均有【释义】,并根据需要设【校勘】【注释】【辨治要领】【临床应用】【现代研究】【医案举例】。其中【辨治要领】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张仲景诊治杂病的思路、方法、规律及其要领。【临床应用】介绍《金匮要略》治法与方药目前在临床上的应用。【医案举例】列举古今医家应用《金匮要略》方药的典型医案。这三个栏目都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金匮要略》的理法方药,拓宽视野,更快地适应今后临床工作的需要。每篇原文后均有小结,包括【关键词】【本篇要点】。【关键词】附有英文翻译,使学生在学习《金匮要略》的同时,熟悉专业英语词汇,有利于中医药国际交流。【本篇要点】则帮助学生提纲挈领地掌握《金匮要略》的主要内容。为保持原著原貌,仍保留“金匮要略方论序”,并附列杂疗方三篇于书后,供研究参考。条文在原著中的顺序,以(1)、(2)……形式标于条文之后。书末附有按简体笔画顺序编排的方剂索引。

本教材的绪言、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由范永升编写,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由钱俊华编写,百合狐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由曹灵勇编写,疟病脉证并治第四由吴洁编写,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由姜德友编写,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由卞华编写,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由吕翠霞编写,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由张静编写,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由丁跃玲编写,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由黄菊芳编写,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由吴晋英编写,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由喻嵘编写,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由刘宏岩编写,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由叶进编写,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由王庆胜编写,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由曲道炜编写,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由贾春华编写,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由李云海编写,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由吴洁编写,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由张琦编写,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由张建伟编写,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由马晓峰编写,杂疗方第二十三、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果实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由钱俊华校对。关键词的英译由浙江中医药大学柴可夫教授协助完成,谨致谢意。

本教材数字化工作是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支持下,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资助展开的。该项目(编号:GJYJS16010)由曹灵勇负责,全体编委会成员参与。

编写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金匮要略》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虽几易其稿,仍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希望各院校在使用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今后修订提高。《金匮要略》编委会2016年6月绪 言《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金匮要略》既有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更具有临床学科的性质。学习《金匮要略》,对于拓宽临床思路,提高综合分析和诊治疑难病症的能力有着独特的作用,因此是学习中医必读的经典著作。一、《金匮要略》的作者与沿革《金匮要略》原书名为《金匮要略方论》,其书名寓意深刻。“金匮”谓藏放古代帝王的圣训和实录之处,“要略”指重要的韬略,“方论”乃有方有论,以方言治,以论言理。《金匮要略方论》意指该书是论述杂病证治要领极为珍贵的典籍。由于本书在理论和临床实践上都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对于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和深远的影响,所以,被古今医家誉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是治疗杂病的典范。

张机,字仲景,东汉南阳郡涅阳(今河南邓县)人。约生于汉桓帝元嘉二年(152年),卒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其自幼聪敏好学,曾官至长沙太守。因久慕名医之术,从学于同郡名医张伯祖,尽得其传,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于205年前后完成了确立中医学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重要著作——《伤寒杂病论》16卷。《伤寒杂病论》问世后因战乱而散失。西晋·王叔和经过广泛搜集,将原书伤寒部分编成《伤寒论》10卷,而未见到杂病部分。到北宋仁宗时,一位叫王洙的翰林学士在馆阁残旧书籍里发现了一部《伤寒杂病论》的节略本,名《金匮玉函要略方》,共3卷。上卷讲伤寒病,中卷讲杂病,下卷记载方剂及妇科病的治疗。迨神宗熙宁时,国家召集林亿等人对此节略本进行校订。因为《伤寒论》已有比较完整的王叔和编次的单行本,于是把上卷删去,只保留中下卷。为了阅读方便,又把下卷的方剂部分分别列在各种证候之下,仍编为上、中、下3卷。此外,还采集各家方书中转载仲景治疗杂病的医方及后世一些医家的良方,分类附在每篇之末,名为《金匮要略方论》。后人将其简称为《金匮要略》或《金匮》(以下简称原著)。二、《金匮要略》的基本内容与编写体例(一)基本内容

原著共25篇,首篇《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属于总论性质,对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都以举例的形式作了原则性的提示,故在全书中具有纲领性意义。第二篇至第十七篇论述内科病的证治。第十八篇论述外科病的证治。第十九篇论述趺蹶等5种不便归类疾病的证治。第二十篇至第二十二篇专论妇产科病的证治。最后3篇为杂疗方和食物禁忌。

原著前22篇,计原文398条,若单以篇名而论,包括了40多种疾病,如痉、湿、暍、百合、狐、阴阳毒、疟病、中风、历节、血痹、虚劳、肺痿、肺痈、咳嗽、上气、奔豚气、胸痹、心痛、短气、腹满、寒疝、宿食、五脏风寒、积聚、痰饮、消渴、小便不利、淋病、水气、黄疸、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呕吐、哕、下利、疮痈、肠痈、浸淫疮、趺蹶、手指臂肿、转筋、狐疝、蛔虫,以及妇人妊娠病、产后病和杂病等。共载方剂205首(其中4首只列方名未载药物),用药155味。

在治疗手段方面,除使用药物治疗外,还采用了针灸疗法和食物疗法,并重视临床护理。在剂型方面,既有汤、丸、散、酒的内服药剂,又有熏、洗、坐、敷等外治药剂10余种。有的对煎药和服药方法及药后反应都有详细的记载。《金匮要略方论》是一部以内科学为主,包括妇科学、外科学及预防医学、护理学、营养学等方面内容的古代临床医学著作。(二)编写体例

原著分篇编排,共25篇,每篇内容以条文形式论述。首篇为总论,其余均可视为各论。除首篇及最后3篇外,其中第二篇至第二十二篇计21篇均采用以病分篇,因此,原著基本上是以病分篇的。

对于以病分篇,有数病合为一篇者,也有一病独立成篇者。其数病合为一篇者,大致有3种类型。一是以病机相仿、证候相似或病位相近的合为一篇。例如,痉、湿、暍3种病,都是外邪为患,初起多有恶寒发热的表证,故合为一篇。消渴、小便不利、淋病都属肾或膀胱的病变,病位相近,故合为一篇。这种情况最多。二是将不便归类的病合为一篇,如《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篇。三是分科合篇,如疮痈、肠痈、浸淫疮皆属外科病证,故合为一篇。这种数病合篇的体例,有利于区别相关病证的异同之处,便于掌握其辨证论治规律。原书以一病成篇的有奔豚气、痰饮病、水气病、黄疸病等。在这些篇章中,除重点论述本病的证治外,尚涉及一些与本病有关的病证,故其论述范围亦较广泛。例如,《水气病脉证并治》篇,因水、气、血三者在生理或病理上有一定的关系,故在论述水气病之后,还论及气分病和血分病,使该篇的内容除内科范畴外,尚涉及妇科病证。书中唯《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篇别具一格,主要论述五脏发病机理及证候、治法,与其他篇有所区别。

原著在条文的叙述上,常以问答的形式论述疾病的病因、脉象、症状及其治疗。例如,《痉湿暍病脉证治》篇第27条原文:“太阳中暍,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可见病因为“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脉象是脉微弱,其症状有身热疼重,治疗用一物瓜蒂汤祛湿散水。脉因证治合为一体,使人一目了然。

原著的条文言简意赅。例如,《痉湿暍病脉证治》篇第14条原文:“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又如《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第15条原文“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等言辞简练,寓意深刻,发人深思。此外,原著的写作方法具有下列特点:①开门见山与借宾定主。有时开门见山,给疾病以明确定义;有时借宾定主,托出疾病特点。②重视比较。有时把性质相似的条文列在一起,以类比其异同;有时将性质不同的条文放在一起,以资对比思索。③证以方略或方以证略。即有时详于方而略于证,示人当以药测证;有时详于证而略于方,示人当据证以立方。④略于一般与详于特殊。对人所易知的证候和治法,每多从略;对人所容易忽略的证候和治法,则不厌其烦,详细地加以分析、比较、鉴别。这些写作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启发医者真正掌握所述疾病的证治规律。故陈修园说:“全篇以此病例彼病,为启悟之捷法”,这是很有见地的。三、《金匮要略》的主要学术成就与基本论点

原著不仅对中医方剂学和临床医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充实与完善了中医学术理论体系,使中医基础理论、方药学、临床医学三位一体,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独具特色的辨证论治诊疗体系。其主要学术成就为:(一)建立以病为纲、病证结合、辨证论治的杂病诊疗体系

所谓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过程。所谓证是指疾病某一阶段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关系的病理概括。若单是辨病则对疾病各个阶段治疗的针对性不强;反之,仅仅是辨证则对疾病整个发展规律认识不深。原著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脏腑经络为理论依据,运用四诊八纲,建立了以病为纲、病证结合、辨证论治的杂病诊疗体系。首先,原著以病分篇的编写体例,确立了病名诊断在杂病中的纲领地位。其次,原著各篇篇名均冠以“病脉证治”,进一步示人病与证相结合、脉与证合参、辨证和施治紧密结合的重要意义。再从各篇条文论述方式来看,大多先论述疾病的病因、病机或基本症状,然后分列证候、症状、治法、方药。譬如湿病,原著首先指明风湿病基本症状是“一身尽疼”,正确的汗法是“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接着分别论述湿病表实证用麻黄加术汤,风湿表虚证用防己黄芪汤,风湿化热证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阳虚风湿在表证用桂枝附子汤,风湿并重表里阳虚证用甘草附子汤,使辨病与辨证论治有机地结合起来。又如《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篇:“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文中“按之心下满痛者”言主症,“此为实也”言辨证,“当下之”言治则,“宜大柴胡汤”言处方。“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文中“胁下偏痛……其脉紧弦”言脉症,“此寒也”言病因,“以温药下之”言治则,“宜大黄附子汤”言处方。这些在辨明腹满病的基础之上,又反映了将脉因证治与理法方药融为一体的杂病诊疗思路。原著建立以病为纲、病证结合、辨证论治的杂病诊疗体系,还体现出如下的基本论点:

1.重视整体,以脏腑经络为辨证的核心 原著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脏腑经络为理论依据来论述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以及诊断、预防和治疗的。因此,重视整体,注重脏腑经络变化,把脏腑经络作为辨证的核心是其基本论点之一。它的主要精神充分地体现在《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治》篇。例如,在病因上,以脏腑经络分内外,提出“千般难,不越三条”的病因分类方法;在发病与病理传变上,从整体观念出发,根据正与邪、人体内部各脏腑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以及“见肝之病,知肝传脾”等有关发病和病理传变的理论;在诊断上,通过四诊举例,结合八纲,把疾病的各种临床表现具体地落实到脏腑经络的病变上。同时,还贯穿于全书各篇,体现在具体病证上。例如,《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以在络、在经、入腑、入脏对中风病进行辨证;《水气病脉证并治》篇根据水肿形成的内脏根源及其证候,而有心水、肝水、脾水、肺水、肾水之分;在疾病的命名上,肺痈、肠痈与疮痈,虽然均名为痈,但由于在脏、在腑、在肌肤脉络等部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特征。这些都启示学者对于杂病应该注重脏腑经络的病机变化,并据此指导临床辨证。

2.据脉论理 脉象可以反映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吉凶顺逆。原著篇名大多冠以“××病脉证并治”,这就提示临床诊治疾病要脉症合参、证不离脉。原著论述脉象条文145条,占全书条文的1/3以上,诊脉部位除采用寸口诊法外,还有趺阳诊法和少阴诊法,故后世有“杂病重脉,时病重苔”之说。

原著的脉象,广泛用来诊断疾病、推测病因、确定病位、阐述病机、指导治疗、判断预后等。如《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篇“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以脉诊断虚劳病。《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篇“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用“微”与“弦”说明胸痹之胸阳不足、阴邪乘袭的病因病机。《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病人脉浮在前,其病在表;脉浮在后,其病在里”,以脉象确定病位之浅深。《黄疸病脉证并治》篇“酒黄疸者……其脉浮者先吐之,沉弦者先下之”,以脉象来指导治疗。《水气病脉证并治》篇“脉得诸沉,当责有水,身体肿重,水病脉出者死”,以脉症合参,判断预后。这些都可以看出据脉论理是原著的一大特色。

3.辨证论治 运用四诊八纲辨清证候,针对证候而治是原著诊治疾病的基本原则。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是这一原则的基本体现。同一种疾病,由于人体体质或病机上的差异,以及病位的不同,治法亦不同。例如,同为水肿病,腰以上肿者,当发其汗;腰以下肿者,当利小便。发汗散水者,有越婢汤以治风水之例;利尿行水者,有防己茯苓汤以治皮水之例。反之,多种不同的疾病,由于病因病机或病位相同,症状虽异,而治法相同。例如,原著用肾气丸者有五:一是《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用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二是《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篇用治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三是《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用治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者;四是《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篇用治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者;五是《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用治妇人烦热不得卧,但饮食如故之转胞不得溺者。以上五病,虽症状不同,但病机皆属于肾阳亏虚,气化功能减退,故均用肾气丸温肾化气治疗。又如葶苈大枣泻肺汤,既可用于肺痈,又可用于支饮。前者病因属于风热邪毒,后者病因属于饮邪留滞,两者病名虽异,但病机同为痰浊壅塞于肺,病位亦同,故均可用葶苈大枣泻肺汤。上述用法,形式上虽表现为一方可治多病,一病可用数方,而实质上仍然反映了病与证相结合的辨证论治精神。

4.扶正祛邪,重视正气 原著十分重视人体正气。对慢性衰弱疾病,尤为重视脾肾两脏。因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是先天之本,性命之根,内伤病至后期,往往出现脾肾虚损证候,进而累及其他脏腑,促使病情恶化。故调补脾肾,是治疗内伤疾患的根本方法。这种观点,从《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篇的小建中汤、肾气丸等方证中,可以看到大概。对于虚实错杂,正虚邪实的病证,则在注重扶正的同时,也不忽视祛邪。这种扶正兼以祛邪、邪去则正安的观点,可从薯蓣丸、大黄.虫丸等方证中得到体现。

对于邪实为患的病证,一方面注重“因势利导”的治法,即按病邪所在的部位,因其势而就近引导,使之排出体外。如《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篇:“脉数而滑者,实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宿食在上脘,当吐之,宜瓜蒂散。”均体现出因势利导以祛除病邪。另一方面,还注意“随其所得而攻之”的治法,即通过清除体内的痰饮、水湿、瘀血、宿食等病理产物,使邪无依附,达到治愈疾病。值得注意的是原著对于运用峻剂逐邪极为慎重,如用大乌头煎治疗寒疝时,方后注明“强人服七合,弱人服五合。不差,明日更服,不可一日再服”,旨在为了避免因逐邪而损失正气。因为杂病如出现邪未去而正已伤的局面,则治疗比较困难,这是治疗杂病的关键问题。

5.标本同病,分别缓急 急者治其标,缓者治其本,是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原著对一些复杂疾病的治疗十分准确地体现了这一原则。《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痼疾加卒病,是先治卒病,后治痼疾,为新旧同病时的一般治则;在里有下利清谷不止,在表有身体疼痛,则主张先救其里,后治其表,为急者先治。《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篇用厚朴七物汤治腹满发热,系表里同病,表里双解。

6.治未病 人体脏腑经络相互关联,某一脏腑病变可传至另一脏腑。《素问·玉机真脏论》说:“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各传其所胜。”首先,原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治未病方法,提示临床医生应根据疾病传变规律,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传变,阻止病位的扩大蔓延。这在临床上是很有指导意义的。其次,原著还倡导早治防变的治疗思想,即要求医生在疾病的初期阶段就及时治疗,防止疾病的深入传变。例如,《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曰:“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与此同时,原著还十分重视养生防病,强调“若人能养慎”,“若五脏元真通畅”,则正气旺盛,可防止疾病的发生。(二)创制应用广泛、配伍严谨、疗效显著的治疗杂病经方

原著根据《内经》制方的原则,针对杂病证候的特点,创制了众多的经方。这些经方配伍严谨,用药精当,化裁灵活,治疗范围广泛,临床疗效显著,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清·尤在泾概括为“其方约而多验”,洵非虚语。

1.载方205首,临床应用广泛 原著前22篇共398条原文,载方205首,足见其数量之多。这些经方按目前方剂学分类,大致可归纳为18类。解表剂如桂枝汤,涌吐剂如瓜蒂散,泻下剂如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大黄附子汤、麻子仁丸,和解剂如小柴胡汤、大柴胡汤、厚朴七物汤、乌头桂枝汤,温里回阳剂如大乌头煎、通脉四逆汤,清热泻火剂如泻心汤、白头翁汤,消痰化积剂如枳术汤、鳖甲煎丸,补益剂如当归生姜羊肉汤、八味肾气丸,安神剂如酸枣仁汤、甘麦大枣汤,固涩剂如桃花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理气剂如半夏厚朴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理血剂如大黄虫丸、桂枝茯苓丸、温经汤、黄土汤、柏叶汤,祛湿剂如茵陈蒿汤、苓桂术甘汤、防己黄芪汤、桂枝芍药知母汤、麻杏苡甘汤,润燥剂如麦门冬汤,祛痰剂如皂荚丸、苓甘五味姜辛汤,驱虫剂如乌梅丸,疮痈剂如大黄牡丹汤等,内容十分丰富,为方剂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些经方临床应用极为广泛。如胸痹心痛可用栝楼薤白白酒汤,肺痿可用甘草干姜汤,肺痈可用葶苈大枣泻肺汤,肝着用旋覆花汤,脾约用麻子仁丸,肾着用甘姜苓术汤,胃反可用大半夏汤,肠痈可用大黄牡丹汤,膀胱气化受阻的小便不利可用五苓散,气分病用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血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水逆可用五苓散,蛔虫可用乌梅丸。外科的金疮可用王不留行散,皮肤科的浸淫疮用黄连粉。妇人妊娠恶阻用干姜人参半夏丸,产后郁冒用小柴胡汤,梅核气用半夏厚朴汤,脏躁用甘麦大枣汤。这些都说明临床各科疾病都可以应用原著的方剂治疗。

2.组方严谨精练,化裁灵活 原著方剂的药物组成具有严谨精练的特点。如治百合病的百合地黄汤药仅两味,百合甘寒,清气分之热,地黄汁甘润,泄血分之热。主辅相合,药力精专。又如治胃反的大半夏汤,药共三味,重用半夏之辛以降逆止呕为君,佐以人参温气而补中,使以白蜜甘味入脾,三药相合,起到降逆和胃、补虚润燥的作用。其药味精练,配伍严谨,可见一斑。在组方用药时,原著既重视发挥单味药的功能,更注意药物经过配伍后的协同作用。例如桂枝,配伍应用于不同方剂中,可以从多方面发挥其效能。如桂枝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用以调和营卫;枳实薤白桂枝汤、炙甘草汤,用以宣通阳气;五苓散、苓桂术甘汤,用以温化水饮;桂枝加桂汤、桂苓五味甘草汤,用以下气降逆;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用以健运中气;乌头桂枝汤,用以散寒止痛;桂枝茯苓丸、温经汤,用以散结行瘀。又如附子,配合干姜,可以增强回阳救逆之力;配合白术,可以收到温散寒湿之效;配合薏苡仁,可以缓急止痛;配合乌头,可以峻逐阴邪;配合粳米,可以温中除湿,降逆止痛;配合大黄,可以温阳通便,攻下寒积;配合黄土、白术等,可以温脾摄血,用治下血。从以上举例可以看出,药物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经过适当配伍,可增强疗效,扩大适用范围。此外,原著的方剂常在大队热药中,佐一味寒药;或在大剂凉药中伍以少量的热药,起到相反相成的作用。如桂枝芍药知母汤在用附子、桂枝、生姜等多味温药的同时,佐以一味苦寒的知母;半夏泻心汤在用黄芩、黄连苦寒药的同时,配以辛温的干姜,均属这种情况。

原著遣方用药,加减变化,极为灵活。例如,治疗胸痹病,用栝楼薤白白酒汤;因水饮上逆而症见不得卧者,则加半夏以降水饮,为栝楼薤白半夏汤;“胸满,胁下逆抢心”,则加枳实、厚朴、桂枝,以降胸中胁下之气,为栝楼薤白桂枝汤。又如《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用小青龙汤治疗支饮咳逆倚息不得卧出现的变证,改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后的4次用药加减变化,都属于随证灵活加减的范例,充分体现了依法立方、据证用药的原则。所以唐容川曾说:“仲景用药之法,全凭乎证,添一证则添一药,易一证亦易一药。”这是完全符合实际情况的。此外,原著对于药物分量的加减,也是很讲究的。如桂枝加桂汤的加重桂枝,小建中汤的倍用芍药,通脉四逆汤的重用干姜,厚朴三物汤之重用厚朴等,体现了方剂的命名,亦含有辨证论治、据证用药的意义。

3.重视药物专用与药物炮制、煎煮方法 原著重视单味药独特的作用。例如,用苦参杀虫、除湿热以治狐病阴部蚀烂;用蜀漆疗疟疾;用百合治百合病;用茵陈、大黄利胆退黄;用黄连泻火解毒疗浸淫疮;用鸡矢白散治转筋入腹等,均寓有专病当用专药的意义。又如喘加麻黄,胃中不和加芍药,气上冲加桂枝,下有陈寒者加细辛等,既反映了仲景用药的规律,又体现了药有专用的特点。

原著还非常注重药物的炮制、煎煮方法。例如,附子用以回阳救逆者生用,且须配以干姜;用以止痛者多炮用,不需伍干姜。又如发作性的疝痛,或历节疼痛不可屈伸,则用乌头,因为乌头止痛作用较附子更强,但须与白蜜同用,既能缓和乌头的毒性,又可延长药效。又如用甘草干姜汤治虚寒肺痿,方中干姜炮用,辛开而兼苦降,开后世温上治下法之先例。再如茵陈蒿汤的煎药法,后入大黄、栀子,可以峻攻其热,先煮、久煮茵陈,则可缓出其热中之湿。这些方法,都是实践经验的积累,是行之有效的。四、历代研究《金匮要略》的概况(一)晋隋唐对《金匮要略》的传播

汉代《伤寒杂病论》问世后,因为战乱等原因,其杂病部分一度散失不全。晋代王叔和《脉经》第八、第九卷载录了原著的条文。这些条文虽与原著有异,但对研究、整理原著具有重要的价值。隋唐期间,《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著作中都载有原著的内容。这些对原著的保存和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二)宋元明清对《金匮要略》的编次和注释

宋代林亿对《伤寒杂病论》的节略本——《金匮玉函要略方》进行校订编次而成《金匮要略方论》。金元四大家等医家的著作中均载有原著的方论,尤以朱丹溪对原著推崇备至,称其为“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明代赵以德是注释原著的第一人。他以《内经》理论注释原著而成《金匮方论衍义》。清代周扬俊对《金匮方论衍义》进行了补注而成《金匮玉函经二注》。清代注释原著的有20余家,其中尤以“两大”“两小”具有代表性。“两大”即徐彬《金匮要略论注》、沈明宗《金匮要略编注》,各24卷,为大部注本;“两小”即尤怡的《金匮要略心典》、魏荔彤的《金匮要略本义》,各3卷,为小部注本。这四家注本各有特色,各有造诣。除上述专注以外,尚有部分散注。其中喻嘉言《医门法律》、徐大椿《兰台轨范》、王晋三《古方选注》、邹润庵《本经疏证》等,分别于论医、议方、说药时涉及原著,虽碎金片玉,但都是作者全神贯注所在,为研究原著不可缺少的文献。(三)近代对《金匮要略》的集注

吴考槃的《金匮要略五十家注》系广泛采集诸家注疏之说,编辑而成的大型《金匮要略》集注本。黄竹斋则精选注释而成《金匮要略方论集注》。日人丹波元简采辑徐彬等诸家之说,参考大量古今方书,细心校勘,并结合个人体会,编成《金匮玉函要略辑义》。丹波元坚则仿《金匮玉函要略辑义》而成《金匮玉函要略述义》。唐宗海《金匮要略浅注补正》开引入西医之说先河。曹颖甫《金匮发微》是理论结合临床较好的一个注本。陆渊雷则大胆地将中西医理论相互印证、阐发,而成《金匮要略今释》。(四)新中国成立后对《金匮要略》的研究

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后出版有关研究原著的著作近百种。在众多注解书籍中,说理透彻、通俗易懂、联系实际的,有秦伯未的《金匮要略简释》、任应秋的《金匮要略语译》、何任的《金匮要略新解》、陶葆荪的《金匮要略易解》等。

在校勘方面,工作做得比较细致的当推何任教授主编的《金匮要略校注》。该书以元代邓珍仿宋刻本为底本,细心校勘,力求恢复仲景的原书原貌,为当今《金匮要略》的最佳版本之一。

自50年代各地相继成立高等中医药院校以来,先后多次编写了金匮要略讲义。这些讲义分类清晰、评说公允、联系实际,对方便原著的学习乃至于推动临床应用,都起了很好的作用。

据统计,1950~2015年发表在各中医药刊物上研究原著的论文达3万余篇。其中占大多数的是运用原著方剂治疗临床疾病的经验总结,而且尤以原著方剂治疗疑难疾病引人注目。如用甘草泻心汤治疗白塞综合征,升麻鳖甲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鳖甲煎丸治疗肝纤维化,乌头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黄附子汤治疗尿毒症,桂枝茯苓丸治疗妇女子宫肌瘤等。

在方剂和药物研究方面,比较多的集中在对原著方剂药理作用的研究。如有人经实验研究证明大黄虫丸可促进实验大鼠腹腔内血块的吸收,对肠蠕动呈缓和持久的增强作用,证明本方的活血祛瘀作用与此两者有关。日本相当多的制药企业将原著一些方剂制成冲剂等剂型,以方便服用。我国也有以原著方剂或以原著方剂为主化裁而进行新药开发研究的报道。五、学习目的与方法(一)学习目的

本课程既有基础理论内容,又具有临床学科的性质,是一门整体性和综合性较高的理论提高课。书中所述内容从基础理论到方剂,从内科、外科、妇产科疾病的诊疗技术到临床思维方法,无所不有,对拓展临床思路、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和诊治疑难病症的能力有其独特作用。

1.掌握杂病诊治规律,拓宽临床思路 原著是一部论述诊治杂病的专书,毫无疑问,学习原著应掌握杂病的诊治规律。同时,学习原著还能拓宽临床思路。虽然,原著与《中医内科学》联系较为密切,但在许多病证上,原著所述内容有其自身特色。以虚劳病为例,一重脉诊,16条原文中,10条论及脉象的临床意义;二在辨证上,以五脏亏损为主,且五脏之虚尤重脾肾,然亦有虚中夹实之证,并非全为虚证;三在治疗上,以甘温扶阳为主,尚有滋阴养血、攻补兼施者,并非全用补法,创制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肾气丸、酸枣仁汤、薯蓣丸、大黄虫丸等临床行之有效的经方;四在选方用药上,无一与《中医内科学》虚劳病相重复者。可见,通过本书的学习,必然有助拓宽虚劳病证治的临证思路。

2.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和诊治疑难病症的能力 原著论述杂病证治多从八纲、脏腑经络展开并论及相关病证。例如,《水气病脉证并治》篇一是以病之表里虚实,肿势在上、在下为纲,对水气病进行辨治;二是提出妇人病水,当须分辨血分与水分;三是将黄汗列入水气病中;四是论及与水气病密切相关的气分病的证治。其病证范围、思路及内容的综合性,无论在深度与广度上皆有其自身的特点。这对于提高临床综合分析能力是很有禆益的。

原著不少治法和方剂对临床上一些疑难病症疗效明显。例如,苦参汤治疗狐,奔豚汤治疗奔豚,芪芍桂酒汤治疗黄汗,硝石矾石散治疗女劳疸等,用之对证,都是行之有效的。因此,学习原著能提高临床诊治疑难病症的能力。

3.提高把握治疗疾病全过程和阅读古医籍的能力 原著不仅论述杂病的辨证论治,而且重视易被医家忽略的、影响疾病诊疗效果的各个环节,包括药物的炮制、煎煮和服药方法以及药后反应等,并对此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如十枣汤方后“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平旦温服之”。栝楼瞿麦丸方后“饮服三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温为知。”麻杏苡甘汤后“温服,有微汗,避风”。防己黄芪汤后“服后当如虫行皮中……温,令微汗,差”。注意这些环节对于提高临床疗效有重要意义。另外,原著文字古奥,言简意赅,在写作方法上,亦有其时代特点。通过学习,可提高阅读古典医籍的能力。(二)学习方法

1.打好古文基础,注意文法特点 原著文辞古奥,言简意赅,不具备一定的古文基础,很难读通,更谈不上深入理解。因此,首先应通过学习《医古文》《古代汉语》等,提高自己的古文阅读能力。其次要注意原著的文法特点。原著中有许多省笔、倒装、夹注以及约略计算病程和瘥愈日数的方法,必须分清,才能正确理解条文内容。

所谓省笔文法,即条文中的某些语词省略,必须从下文中发现上文内容。例如,《黄疸病脉证并治》篇“阳明病,脉迟者,食难用饱,饱则发烦头眩,小便必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食难用饱”句下,当有“腹满”的症状,不然就不会有“虽下之,腹满如故”的记载。又如《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从“心下续坚满”之句,可确定其“病者脉伏”句下,应有“心下坚满”之症的存在。

所谓倒装文法,是条文中某些句子倒装排列。如《水气病脉证并治》篇云:“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这里的“越婢加术汤”句,应接在“故令病水”句下。如小便自利而渴,为亡津液的征象,不宜用此方,所以对这种文法应特别注意。

所谓夹注文法,指条文中某些句子又是另一些句子的注释。如《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篇说:“产妇郁冒,其脉微弱,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其中从“所以然者”到“阴阳乃复”,就是层层注释本节产后郁冒病证的发病和病愈机理。

关于约略计算病程和瘥愈日数,如《百合狐阴阳毒病脉证治》篇说:“百合病……每溺时头痛者,六十日乃愈;若溺时头不痛,淅然者,四十日愈;若溺快然,但头眩者,二十日愈。”说明百合病症见“溺时头痛者”为病较重而愈期较长;症见“头不痛淅然者”为病较轻而愈期较短;症见“溺快然但头眩者”为病更轻而愈期更短;“六十日”“四十日”“二十日”不是绝对之日数,否则就与临床实际情况不符。

2.方证互测,前后联系 原著文字简略,含义深刻,引人思考。这就提示我们不仅要从文字上理解,而且要前后联系,方证互测,领会其言外之意。(1)以方测证:即从方药推测证候、症状。原著中很多条文叙述的证候不详而包括在所用的方药中,这叫做“寓证于方”。例如,《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说:“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同一短气有微饮,其方治何以有二?这就必须从方药中找出两方的主治病证:苓桂术甘汤为温化中阳而利小便之剂,主治脾阳不振,痰饮停留,上凌心肺,因而气机升降不利,症状除短气外,又有心悸、目眩、胸胁支满、小便不利;肾气丸为温化肾气而利小便之剂,主治肾阳衰微不能化水,除短气外,尚有少腹不仁、腰痛、小便不利之症。(2)以证测方:即从病证推断其治疗方药。原著中有很多叙述病证较详细而未出方治的,这就必须从病证推测其方治。方治包括在病证之中,这叫做“寓方于证”。如《水气病脉证并治》篇说:“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有水,可下之。”可用十枣汤类下其水。又如《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篇说:“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当用下瘀血汤之类。(3)前后条文联系比较:对原著条文中的理解达到一定程度时,应以各篇的病证为单位,进行系统分析。对每一病证,找出病因、证候、辨证、治疗、预后等,这样才能对原文内容掌握得更完全,理解得更深刻。例如,《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说:“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须与该篇“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一条同读,才能更好地确定十枣汤治悬饮的具体适应证。该篇小青龙汤治支饮后药随证转的5条原文,更是需要紧密地连贯在一起理解。

此外,还须将前后条文、疾病、方剂进行比较,才能得出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进而掌握辨证论治的法则。例如,痰饮病和水气病,虽然都是水湿为病,在前者是水积体内,后者是水溢肌肤,临床上常互为因果,互相影响。

原著有时把同类性质的条文列在一起,以类比其不同;有时把不同性质的条文归在一起,以资对比说明;有时用许多条文解决一个问题;有时以一条原文说明许多问题;或详于此而略于彼,或详于方而略于证。因此,必须前后互参,相互比较,才能加深理解。

3.联系《伤寒论》,结合临床实际 《金匮要略》和《伤寒论》原为一书。据此,有些条文必须结合起来阅读,文义才易理解。如《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篇说:“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这两条文字虽有不同,但其所述证候均为“脉浮”“发热”“口渴”“小便不利”四症。在治疗上,前者使用五苓散发汗利小便,后者用猪苓汤育阴利小便。这就要联系《伤寒论》中“太阳病篇”的五苓散证和“阳明病篇”的猪苓汤证加以理解,以区别两者在临床上的不同证候。又如原著中论述黄疸病有谷疸、酒疸、女劳疸之别,结合《伤寒论》可以得出仲景治黄疸八法及其方证:如清法的茵陈蒿汤证、栀子大黄汤证、栀子柏皮汤证(《伤寒论》)、茵陈五苓散证;下法的大黄硝石汤证;消法的硝石矾石散证;补法的小建中汤证;汗法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伤寒论》)、桂枝加黄芪汤证;和法的小柴胡汤证;吐法的瓜蒂汤证(《黄疸病脉证并治》篇附方);温法虽未出具体方药,但“于寒湿中求之”(《伤寒论》),可知后世茵陈理中汤、茵陈术附汤之类可用。将两书结合起来学习,自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原著是一部临床实践性很强的经典著作,学习时应该从临床实际出发,领会其主要精神实质,不必拘泥于字眼。如《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篇说:“从春至夏衄者太阳,从秋至冬衄者阳明。”按文字表面意思,似乎说春夏衄血,皆在太阳;秋冬衄血,皆在阳明,但临床并非如此,应该理解为该条文主要说明衄血是由于血热上腾的道理,若患阳明里热证,则更容易衄血。

4.对照教学大纲,熟记重要条文 “金匮要略教学大纲”规定了学习目的和要求、课程内容、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凡“金匮要略教学大纲”规定需熟悉和掌握的内容,大多是原著中的重点。如《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治》篇应该掌握发病基本原理与相应的预防方法、治未病等治病法则,《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篇应该掌握肝着、脾约、肾着的概念及其证治,《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篇应掌握产后腹痛的辨证论治等。

原著398条原文,不仅十分简练,而且寓意深刻,有些重要的条文应反复阅读直至能够背诵,这不仅有助于对原文的深刻理解,而且有助于指导临床实践。如《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治》篇“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痉湿暍病脉证治》篇“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水气病脉证并治》篇“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等,都是应该熟记的。

此外,为帮助理解原著的精神及其方剂在临床上的应用,可适当选择若干种原著的注释本,作为学习时的参考。如清·尤在泾的《金匮要略心典》、曹颖甫的《经方实验录》等。

由于年代久远,辗转传抄等历史条件的限制,原著错误脱简在所难免。因此,在按照“金匮要略教学大纲”系统学习本书时,应重点掌握有理论指导意义和临床实用价值的条文,了解运用原著理论和方药取得的研究成果,以拓宽视野,从而在今后临床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金匱要略方論序

張仲景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今世但傳《傷寒論》十卷,雜病未見其書,或于諸家方中載其一二矣。翰林學士王洙在館閣日,於蠹簡中得仲景《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則辨傷寒,中則論雜病,下則載其方,並療婦人,乃錄而傳之士流,纔數家耳。嘗以對方證對者,施之於人,其效若神。然而或有證而無方,或有方而無證,救疾治病,其有未備。國家詔儒臣校正醫書,臣奇先校定《傷寒論》,次校定《金匱玉函經》。今又校成此書,仍以逐方次於證候之下,使倉卒之際,便於檢用也。又採散在諸家之方,附於逐篇之末,以廣其法。以其傷寒文多節略,故斷自雜病以下,終於飲食禁忌,凡二十五篇,除重復,合二百六十二方,勒成上、中、下三卷,依舊名曰《金匱方論》。臣奇嘗讀《魏志•華佗傳》云:“出書一卷,曰:此書可以活人。”每觀華佗凡所療病,多尚奇怪,不合聖人之經。臣奇謂活人者,必仲景之書也。大哉!炎農聖法,屬我盛旦,恭惟主上,丕承大統,撫育元元,頒行方書,拯濟疾苦,使和氣盈溢,而萬物莫不盡和矣。太子右贊善大夫臣高保衡尚書都官員外郎臣孫奇尚書司封朗中充秘閣校理臣林億等傳上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本篇以整体观为指导思想,对发病、预防、病因、病机、诊断、治疗、护理等均作了原则性的提示,相当于全书的总论,具有纲领性意义。《金匮要略》开篇题名脏腑经络,突出了脏腑经络在杂病辨治中的重要地位。脏腑经络之间关系密切,若发生病变可互相影响。“先后”二字提示临床需注意脏腑经络先后病的传变规律。同时,脏腑经络病变必然反映于脉症,故临床应根据患者脉症进行辨证,推断脏腑病变及其预后转归。一、发病、病因病机及预防(一)发病与预防【原文】[1][2]

夫人禀五常,因風氣而生長,風氣雖能生萬物,亦能害[3]萬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藏元真通暢,人即安和,客[4][5]氣邪風,中人多死。千般疢難,不越三條:一者,經絡受邪,入藏府,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竅,血脉相傳,壅塞不通,為外皮膚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蟲獸所傷。以此詳之,病由都盡。[6]

若人能養慎,不令邪風干忤經絡;適中經絡,未流傳藏府,[7][8]即醫治之;四肢才覺重滯,即導引、吐納,针灸、膏摩,勿[9][10]令九竅閉塞;更能無犯王法、禽獸災傷;房室勿令竭乏,服①食節其冷熱苦酸辛甘,不遺形體有衰,病則無由入其腠理。腠者,[11]是三焦通會元真之處,為血氣所注;理者,是皮膚藏府之文理也。(2)【校勘】

①遗:原作“遣”,据赵开美本改。【注释】

[1]五常:即五行。

[2]风气:指自然界之气候。

[3]元真:指元气或真气。

[4]客气邪风:泛指外来致病因素。

[5]疢(chèn衬)难:指疾病。

[6]干忤:此指侵犯。干,《说文》:“犯也”;忤,违逆,抵触。

[7]导引、吐纳:导引指自我按摩。吐纳为一种调整呼吸的方法。两者均为古代体育疗法,起养生却病的作用。

[8]膏摩:用药膏熨摩体表的一种外治法。

[9]九窍:眼、耳、鼻、口七窍,加上前后二阴,即为九窍。

[10]无犯王法:不要触犯国家法令,免受刑伤之患。王法,指国家法令。

[11]文理:文,通“纹”。《医宗金鉴》曰:“理者,皮肤脏腑,内外井然,不乱之条理也。”【释义】

本条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论述了发病原因与疾病分类、防病措施以及早期治疗。

人与自然关系密切。一方面,自然界提供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自然界亦存在致病因素,可使人发病。仲景以“水能浮舟,亦能覆舟”,生动地说明了这种关系。人体正气具有抗病能力。若五脏元气充盛,气血流畅,脏腑、经络等功能协调,人体就不易受邪发病;若元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则客气邪风等各种致病因素易侵犯人体导致疾病发生,甚至使人死亡。

临床疾病虽然多种多样,但分析其发病原因、传变、病位等,不外乎三种情况:一是经络受邪,传入脏腑,这是因为体内正气不足,以致邪气乘虚入内;二是病在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这是外部体表受邪所致;三是房室、金刃、虫兽等致病因素损伤人体。

为了预防疾病的发生,未病前当内养正气,外慎邪气。其具体措施包括:节制房事,勿令肾精竭乏;注意饮食有节,避免偏嗜;避免外邪、虫兽、外伤等致病因素的伤害。这样,机体正气充盛,病邪就不易伤人致病。若不慎发病,则应及早治疗。如经络刚受邪,就及时施治,以防病入脏腑;四肢才觉重滞,就采用导引、吐纳等法驱邪外出,勿使邪气深入,导致九窍闭塞。

本条关于健康与发病的论述体现了中医的整体恒动观,认为五脏元真通畅,气血流畅,脏腑功能协调,生命活动处于相对动态平衡,则人体安和,不易受邪发病,否则,致病因素易侵犯人体,导致发病。因此,内养正气,外避邪气,可防止疾病发生。

对于疾病,仲景根据病因、传变途径及病位分为三类。虽然宋·陈无择“三因说”源于此,但陈无择以外感六淫为外因,情志所伤为内因,根据发病方式将病因分内外,而张仲景主要以病位分内外,这是应该注意区别的。【辨治要领】(1)预防疾病发生、保持人体健康的关键是“五脏元真通畅”,“不遗形体有衰”,内养正气,外避邪气。(2)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是防病治病的基本原则。发病后,为防止疾病由浅入深,由轻转重,应及时治疗。原文“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就强调了这一原则。(二)病因1.反常气候【原文】[1]

問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過,[2][3][4]①何謂也?師曰:冬至之後,甲子夜半少陽起,少陽之時陽始生,天得温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温和,此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此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温和如盛夏五六月時,此為至而太過也。(8)【校勘】

①阳:原作“阴”,据《医统正脉》本改。【注释】

[1]未至而至:第一个“至”指时令,第二个“至”指气候。下同。

[2]冬至: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居“大雪”与“小寒”之间,约在每年公历12月21~23日。

[3]甲子:古代用天干、地支配合起来计算年、月、日的方法。天干10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12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互相配合。自甲子始,至癸亥止,共60个。此处甲子指冬至之后60日,正当雨水节气。

[4]少阳起:指冬至后60日开始为少阳当令之时。古人将一年分为三阴三阳6个阶段,各60天,自少阳始,至厥阴止。【释义】

本条列举了与时令不符的四种反常气候类型。一年四时,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这些与时令相符的正常气候,一般不会使人致病。若气候与时令不符,则为反常气候,易导致人体发生疾病。如冬至之后的60天,正当雨水节气,此时阳气开始生长,气候逐渐转暖。如未到雨水而气候已经温暖,这是时令未到,气候已到,为“未至而至也”;如已到雨水而气候尚未温暖,这是时令已到而气候未到,为“至而不至也”;如已到雨水,气候仍然寒冷,这是时令已到,而严寒当去不去,为“至而不去也”;如已到雨水,气候却像盛夏般的炎热,这是气候至而过于剧烈,为“至而太过也”。这些皆属异常气候,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2.疾病分类与病邪特性【原文】[1]

問曰:陽病十八,何謂也?師曰:頭痛、項、腰、脊、臂、[2]脚掣痛。陰病十八,何謂也?師曰:咳、上氣、喘、哕、咽[3]、腸鳴、脹滿、心痛、拘急。五藏病各有十八,合為九十病。人[4][5][6]又有六微,微有十八病,合為一百八病。五勞、七傷、六[7][8]極、婦人三十六病,不在其中。[9][10]

清邪居上,濁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裏,飪之[11][12]邪,從口入者,宿食也。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風中於前,寒中於暮,濕傷於下,霧傷於上,風令脉浮,寒令脉急,霧傷皮腠,濕流關節,食傷脾胃,極寒傷經,極熱傷絡。(13)【注释】

[1]阳病:指属外表经络的病证。

[2]阴病:指属内部脏腑的病证。

[3]咽(yē噎):指咽中梗塞。

[4]六微:指六腑。六淫之邪侵入六腑为病,较入五脏为轻,故名六微。

[5]五劳:《素问·宣明五气》和《灵枢·九针》均以“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为五劳所伤。

[6]七伤:《诸病源候论·虚劳候》指出,七伤为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形寒寒饮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恐惧不节伤志。本书《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篇有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荣卫气伤等七伤。

[7]六极:指六种虚损的病证。《诸病源候论·虚劳候》谓气极、血极、筋极、骨极、肌极、精极为六极。杨雄《方言》:“极,疲也。”

[8]妇人三十六病:《诸病源候论·带下三十六疾候》指十二癥、九痛、七害、五伤、三痼。

[9]大邪:指风邪。下文“小邪”指寒邪。

[10](gǔ谷)饪:指饮食。,同“穀”。

[11]五邪中(zhòng众)人:指风、寒、雾、湿、饮食五种病邪侵入人体。

[12]前:指午前。【释义】

本条论述了疾病的分类及五邪中人的一般规律。阳病是指头、项、腰、脊、臂、脚掣痛等六种在经络的病症。阳病中有营病、卫病、营卫兼病的不同,一病而有三,故曰阳病十八。阴病是指咳、上气、喘、噎、哕、肠鸣、胀满、心痛、拘急等九种在脏腑的病症。阴病中有虚与实的区别,一病而有二,故曰阴病十八。五脏病各有十八,谓五脏受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而为病,有气分、血分、气血兼病三者之别,所以说五脏病各有十八,合为九十病。六微谓六淫之邪中于六腑,腑病较脏病为轻。六微亦有气分、血分以及气血兼病三者之别,三六合为十八。六个十八,合为一百零八病。至于五劳、七伤、六极以及妇人三十六病,尚不包括在内,所以说“不在其中”。

病邪各有特性,侵犯人体后会出现不同的症状。风属阳邪,其性散漫,多在午前侵犯肌表,患者脉多浮缓。寒属阴邪,其性紧束,常在暮时中于经络之里,患者脉多紧急。湿邪其性类水,重浊下流,常伤于身体下部,或以流注关节为主。雾邪为湿中轻清之邪,易伤于身体上部,以侵犯皮腠为主。饪之邪如膏粱厚味等,易损伤脾胃,或形成宿食。原文中“清、浊、大、小、前、暮、上、下”都是相对的,不可拘泥。“极寒伤经,极热伤络”,当作极寒、极热均能伤及经脉和络脉来理解。因寒不仅能伤经,也能伤络;热不仅能伤络,也能伤经。这是原著互文笔法,应予注意。

本条对疾病的分类以脏腑经络分阴病、阳病,其中脏腑病又有五脏病、六微(腑)病、在气、在血或气血兼病之分。由于脏腑经络功能失常是各种疾病的病变基础,也是辨证论治的依据,因此对疾病按脏腑经络分类是有道理的。原文关于五邪中人致病一般规律的论述,对临床有一定指导价值。【辨治要领】

病邪各有特性,作用于人体后会引起不同症状,医者当掌握病邪致病的特点,这对于审证求因、正确地辨证施治有着重要作用。(三)病机【原文】[1]

問曰:經云厥陽獨行,何謂也?師曰:此為有陽無陰,故稱厥陽。(10)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