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现代著名作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5 05:35:33

点击下载

作者:冯平刘东岳牛江涛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西欧现代著名作家

西欧现代著名作家试读:

前言

马克思曾经说过:“文学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其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作家是生活造就的,作家又创作了文学。正如高尔基所说:“作家是一支笛子,生活里的种种智慧一通过它就变成音韵和谐的曲调了……作家也是时代精神手中的一支笔,一支由某位圣贤用来撰写艺术史册的笔……”因此,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社会生活的雕塑师。

文学作品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社会理想和审美观念,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经过提炼加工而后创作出来的。它既包含客观的现实生活,也包含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因此,文学作品通过相应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承载性,这就是作品的具体内容。

文学简史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这跟各国历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历史的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文学的发展也形象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

总之,学习世界文学,就必须研究世界著名文学大师、著名文学作品和文学发展历史,才能掌握世界文学概貌。

为此,我们综合了国内外最新的世界文学研究成果和文学发展概况,编撰了“世界文学百科”丛书。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本套书系内容全面具体,具有很强的资料性和系统性,是广大读者学习了解世界文学的良好读物,也是广大图书馆珍藏的良好版本。本书编委会壹 爱尔兰作家伏尼契

艾捷尔·丽莲·伏尼契,1864年5月11日生于爱尔兰科克市。父亲乔治·薄尔是英国著名学者、数学家兼伦理学家。在艾捷尔出生的同一年,父亲去世。母亲玛丽·埃弗勒斯是个有文化有教养的女子,丈夫死后,带领全家到伦敦谋生。

1882年,艾·伏尼契得到亲友的一笔遗赠,只身前往德国柏林皇家音乐学院学弹钢琴。1885年毕业后,她到瑞士和法国游历近一年,回到伦敦后,与当时流亡的意大利革命党人交了朋友,从他们那里她了解了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的情况,为后来创作《牛虻》积累了素材。当时,她还和革命导师恩格斯以及俄国的普列汉诺夫相识,受到了有益的影响,并曾到恩格斯家里作客。这期间,俄国作家赫尔岑与著名民粹派领袖兼作家的克拉甫钦斯基也在伦敦流亡,克拉甫钦斯基发现她善于刻划人物的特征和心理,对景物进行细致描写也具有独特才能,就极力鼓励她从事文学创作,并对她的创作进行具体指导和帮助。在他的支持帮助下,艾·伏尼契前往俄国彼得堡旅居两年(1887~1889),和当时彼得堡革命团体“民意党”人有过很多接触。她曾在一个沙俄将军家中担任家庭教师,教将军夫人学英语,并利用自己的外侨身份和将军家庭教师这一特殊关系作掩护,为在沙俄监狱关押的爱国志士送衣服、食物和传递信件。

1889年回国后,艾·伏尼契继续跟克拉甫钦斯基来往。后来有个曾受过她帮助的波兰革命者米·伏尼契从他的俄国朋友那里得到了艾·伏尼契在伦敦的地址,来到伦敦看望她。她对这个波兰革命者一见倾心,便结为夫妻(1892)。婚后,夫妇积极参加俄国流亡者的活动,艾·伏尼契除帮丈夫做好散发国外出版的秘密刊物的工作外,还担任过流亡者的杂志《自由俄罗斯》的编辑工作。

艾·伏尼契的文学活动始于19世纪90年代初。她先是作为一个翻译家而出现于英国文坛的。1893年她翻译出版了俄国作家加尔询短篇小说集;1894年翻译出版了斯吉普涅雅克的政论集,1895年翻译出版了《俄罗斯幽默》文集。她还翻译介绍过果戈理、亚·尼·奥斯特罗夫斯基以及莱蒙托夫的作品。

艾·伏尼契的主要作品是长篇小说《牛虻》(写于1889,出版于1897)。为了写好这部作品,作者曾亲往意大利,在档案库和图书馆对意大利解放运动历史资料进行了研究。这部作品通过主人公牛虻形象,艺术地反映了30~40年代意大利人民反对奥地利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热情歌颂了意大利革命者的爱国热情和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深刻揭露了意大利天主教会的伪善、欺骗和反动。大胆宣传了彻底的无神论思想。小说主人公亚瑟是个笃信宗教、热情幼稚的青年,上大学期间加入“青年意大利党”。在革命活动中,他和少年时代的女友琼玛相遇,并产生爱情。不久,被特务告密,以致他和战友被捕。同时,他得知蒙在里尼是自己的生父,他看到了宗教的伪善,抛弃了对宗教的幻想。出狱后,他受到兄嫂的侮辱,愤怒之下偷渡到阿根廷。13年后亚瑟改名牛虻,发表文章怒斥天主教,后来他不幸被捕,面对种种酷刑,他英勇献身。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给琼玛写信,鼓励活着的人团结起来,斗争到底;他视死如归,对自己献身的伟大事业和光明未来仍然充满自豪和信心,表现出高度的英雄主义精神。

由于作者的世界观和历史条件的局限,作品也有一些缺点,牛虻在对待其生父和爱情生活的态度上表现出很多不健康的思想。但这些缺点在小说中是瑕不掩瑜的,《牛虻》不失为一部具有进步思想和精湛艺术的优秀作品。作品主人公牛虻,是19世纪文学画廊中不可多见的革命者的典型形象,他顽强战斗的性格,坚毅不屈的精神,为革命视死如归的气概,一直对全世界革命人民起着巨大的鼓舞作用。

除《牛虻》外,艾·伏尼契还写了一些其他小说,如:《杰克·雷蒙德》(1900)、《奥丽维亚·拉塔姆》(1904)、《中断的友谊》(1910)等。这些作品同《牛虻》一样,都具有叛逆精神,但在思想性艺术性上都逊色于《牛虻》。《奥丽维亚·拉塔姆》是自传体小说,写一个英国少女嫁给一个波兰革命者的故事。《中断的友谊》记叙牛虻出走后流浪南美洲所发生的事情。以牛虻的曾祖母与祖母的生活经历为题材的小说《脱掉你的靴子》(1945),塑造了叛逆女性的艺术形象。

艾·伏尼契所写的《牛虻》是一件瑰丽的艺术珍品,但她本人却在英国资产阶级文学界受到冷落,在英国文学史,从没提过她的名字。1934年,70岁高龄的艾·伏尼契流寓美国,住在纽约市,生计艰辛,潦倒半生。

1960年7月28日,艾·伏尼契在美国逝世,终年96岁。叶芝

威廉·勃特勒·叶芝,1865年生于爱尔兰一个画家家庭。他是20世纪初叶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

叶芝一生以写作为职业。曾担任爱尔兰议员和教育视导员等职务。1910年前后,新芬党领导爱尔兰人民开展民族自治运动,叶芝对这一运动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当时,他和友人、剧作家葛拉高雷夫人以及约翰·沁孤等人发起了后来被称为“爱尔兰文艺复兴”的运动,他们共同创办了一个阿贝剧院,并上演他们自己创作的描写英国历史和农民生活的戏剧。

叶芝一生的诗风是在不断变化的。如作于1892年的著名抒情诗《茵纳斯弗利岛》,就是这种逃避现实倾向的代表作。叶芝在这首诗中写道:“我就要动身走了,去茵纳斯弗利岛,搭起一个小屋子,筑起泥巴房;……独个儿住着,荫阴下听蜂群歌唱。”这种倾向的诗歌较著名的还有《被拐逃的孩子》(1886),它召唤人们逃往仙境。这一时期,叶芝还创作了一些比较成功的情诗,如1893年为毛特·岗女士而作的《当你老了》一诗,故事情节生动感人。

在爱尔兰自治运动高涨的日子里,叶芝写出了一些优秀诗作。如《一九一六年复活节》(1916),歌颂了爱尔兰复活节的抗英起义,歌颂这次起义中的烈士们“带来了壮丽的美”,打破了当时死气沉沉的局面。这一时期他的创作风格已有了显著的变化,以明朗坚实的内容代替了唯美、虚幻的风格。

1920年,叶芝写了《基督重临》一诗。他用“一切都四散了,再也保不住中心,世界上到处弥漫着一片混乱”的诗句,来形容现代资本主义世界衰败没落的景况。但叶芝又从历史循环的理论出发,错误地认为西方文明今天已接近毁灭时期,基督将在世界末日重临人间来主持审判。200年内地球上将出现一种粗野狂暴的“反文明”,然后再向另一种贵族文明过渡。他的这种观点和现代先进思潮是不相容的。

爱尔兰在经过自治斗争取得自治地位之后,叶芝原有的贵族主义的保守观点又滋长起来了。他在《驶向拜占廷》(1928)、《拜占廷》(1929)等许多诗歌中,极力讴歌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皇帝治下的拜占廷王朝,认为它是贵族文化的代表,并指出那时的精神和物质,文艺与政教,个人与社会得到了和谐的统一。《驶向拜占廷》一诗,表达了叶芝对现代物质文明、情欲的厌恶和对古代贵族文明以及理性的向往。

叶芝是后期象征主义诗歌在英国的主要代表,他的诗歌创作及其诗风的变化,丰富了诗歌的艺术,对现代英国诗歌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叶芝还创作了《伯爵夫人凯塞琳》、《心愿之乡》、《滴漏》等剧本。并著有散文集《凯尔特的曙光》、《神秘的玫瑰》等。他的作品主要描写神话传说、古代英雄和农民生活,并注重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这些作品带有极浓的象征意义。奥凯西

奥凯西,1880年出生于都柏林的一个贫穷的基督教徒家庭,从小因患眼病而失学。14岁开始自学,在姐姐伊莎贝拉的辅导下读书。后进入工厂做工。1913年为反对厂方解雇工人和闭厂停工,杰姆·拉金领导工人举行总罢工。奥凯西在罢工中担任拉金的助手,并在拉金领导的爱尔兰公民军中任秘书。1914年辞去这一职务。1916年爱尔兰公民军发动复活节起义。奥凯西于1919年为它写了简史。

1902年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中,叶芝、格雷戈里夫人、辛格等人创办爱尔兰民族戏剧学会,并于1904年接管了都柏林的阿贝戏院,作为演剧中心。奥凯西于1918年开始写作独幕剧,曾有3个剧本投交阿贝戏院。虽然没有上演,但每次都获得鼓励。

奥凯西第一个被阿贝戏院采纳演出的剧本是《枪手的影子》(1923)。这是两幕剧,以1920年爱尔兰游击战为背景,写游击战中受苦受难的普通人民。第1幕的中心人物是爱尔兰共和国军士兵马圭尔,遭到英军的狙击而牺牲。第2幕的中心人物是一个普通女子明尼,因隐藏炸弹而牺牲。他们是真正的英雄。剧本的技巧不够成熟,但演出却很成功。奥凯西明白都柏林贫民的生活,他运用都柏林下层人民的方言作台词,刻画了悲喜剧的情节,这个特点表现了爱尔兰人民乐观、向上的精神。

奥凯西写的第二个剧本是《朱诺和孔雀》(1924)。该剧写博伊尔一家的悲剧。剧名来自罗马神话,朱诺是女神名,她经常让孔雀替她拉车,这里指博伊尔夫妇杰克和朱诺。他们的儿子约翰尼在1922年内战期间,站在共和党一边,最终又被自由邦派枪杀。女儿玛丽被教师本瑟姆始乱而终弃,而原来的爱人又拒绝同她重归于好。在这双重悲剧面前,朱诺表现得特别坚强,行动果断。她对儿子的死无比悲伤,她诅咒爱国口号,她对玛丽说上帝并非对所有的事都要负责。杰克却好吃懒做。在玛丽受到本瑟姆欺骗的同时,杰克也同样受骗。但他并没有从梦中醒来,照旧同他的同伴乔克塞喝酒作乐,自吹自擂。

第三个剧本《犁和星》(1926)是以爱尔兰公民军军旗命名的,蓝地七星,象征北斗。这个剧本以1916年复活节起义为背景。1926年2月首次在阿贝戏院演出时,观众反对奥凯西的语言,更反对他对宗教、男女关系和爱国主义的看法。尽管该剧引起骚乱,还是连续演了两周。《犁和星》共有4幕4景,前两幕发生在1915年11月,后两幕发生在1916年4月。第1、第4景是贫民窟的两间不同的房间,第2景是小酒店,第3景是街头。街头发生了决战,因此,这是全剧的重点。

瓦工克利西罗夫妇杰克与诺拉,是贫民窟的代表人物。杰克于战争中身亡,诺拉过度忧虑导致神经失常,卖水果的贝西同邻居吵架,但她很快变成一个可爱的人物。她帮着救护生命垂危的女孩莫尔塞,为了掩护诺拉而饮弹丧命。木工弗勒脱在枪林弹雨中寻找诺拉,表现得很勇敢,然而他又认为单枪匹马地去改造社会是无济于事的。

这部戏运用象征主义手法比较成功。莫尔塞的病体象征整个爱尔兰的状况。一个剧中人说,爱尔兰死于肺结核病的人比死于战争的人还要多。在剧终时,军队占领了贫民窟,百姓无立锥之地。《犁和星》上演后6星期,奥凯西获得英国霍桑登奖金。此后他几乎一直流亡国外。爱尔兰国内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之争,奥凯西站在社会主义一边,但民族主义势力占上风。因此,他不得不离开祖国。

奥凯西在30年代参加了共产党。在伦敦左翼团结戏院上演的《星儿变红了》(1940),是这个时期两个代表作之一,主题为歌颂反法西斯斗争。剧中朱莉娅因不能忍受辱骂,便打了法西斯黄衫队首领一个耳光,遭到鞭打。她的父亲赶来营救,反被枪杀。朱莉娅的男朋友杰克也在与黄队的搏斗中牺牲。幕落时,背景上的银星变成红星,大放光芒。

剧本采取道德剧的形式,部分人物没有姓名,只注明属于哪一种类型。这有利于说明剧作者的意图。但没有个性的人物失之抽象,缺乏感染力。布景具有象征性。第1、第3幕的景相同,是一对无名老夫妇的家,正中窗外,可望见教堂尖塔和闪闪银星并列,旁边有工厂烟囱。后墙的右边挂着主教像,左边挂着列宁像。第4幕的景是市长住宅,窗外的塔尖、银星、烟囱的位置不同了。银星和烟囱并列,塔尖变得很小、很远。

人物形象有些木偶化,老夫妇长子杰克是左派,次子基恩是右派。

奥凯西的另一部作品《给我红玫瑰》(1943)是他晚期一个较为成功的代表作。这部作品具有早期作品的优点,人物、情节都来自生活,使人感到亲切。这部戏有浓厚的自传色彩,是作者和他的母亲真实写照。为了提高工资,阿亚蒙·布雷登同工人计划进行罢工斗争。他的母亲和女朋友希拉劝阻他,都没有成功。为了破坏罢工,警察的马队向罢工工人冲杀而来,阿亚蒙中弹牺牲。当他的遗体抬到教堂前时,希拉把红玫瑰放在他的胸脯上。

阿亚蒙还是诗人,《给我红玫瑰》就是他写的歌词,这支歌表达了全剧的意义。阿亚蒙临死前说:“今天的工作完成了,明天的工作将重新开始。”这里指的不仅是都柏林,而是全世界。他要求不同信仰和不同职业的人都参加战斗,为光明的未来而献出力量。

奥凯西试图用抒情成分来丰富这个戏的内容。戏中有歌有舞,而灯光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第3幕的都柏林利菲河的两岸,从黑暗到光明,又从光明回到黑暗,阿亚蒙从中悟到了真理。1955~1956年在纽约演出中得到明确的证明。

奥凯西在后期除继续创作剧本外,还写了一系列自传,从《我敲门》(1939)开始,到《夕照与晚星(1954)止,共6卷,讲述了他一生当中所经历的大事。自传的写法内容新颖,在新的文学领域内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乔伊斯

乔伊斯,1882年2月2日生于都柏林一个穷公务员的家庭。1898年进入都柏林大学专攻现代语言。1902年毕业后赴巴黎学医。1903年,由于母亲病危暂时回乡,开始写短篇小说。1904年结婚后到意大利和瑞士旅行,并宣布“自愿流亡”,与天主教会统治的爱尔兰彻底决裂。他先后在罗马、的里雅斯特、苏黎世等地以教授英语为生,同时从事创作。1920年定居巴黎,专门写作小说。

乔伊斯认为,只有彻底摆脱爱尔兰宗教、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他才能完全客观地描绘都柏林的生活。他的第一部作品是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1914),通过描写形形色色的都柏林中下层市民日常生活中平凡琐碎的事物,揭示了社会环境给人们的理想、希望和追求所带来的幻灭与悲哀,对爱尔兰的社会风尚表现了蔑视与反感。《青年艺术家的肖像》(1916)是乔伊斯的一部自传体中篇小说,客观反应了当代西方文学对生活所产生的深刻的影响。

乔伊斯用了7年时间写成他的代表作《尤利西斯》(1922)。这部长篇小说的主人公利厄波尔·布卢姆是都柏林一家报纸的广告推销员,小说用许多逼真的细节描写故事情节,实质上是现代西方社会中人的孤独与绝望的写照。乔伊斯把小说的主人公和荷马史诗《奥德修纪》中的英雄尤利西斯(即奥德修斯)相比拟,把他在都柏林的游荡和尤利西斯的10年飘泊相比拟,而且全书18章一一和荷马史诗中的情节相对应,通过全面的对比渲染了现代西方社会的腐朽与堕落,突出了人的渺小与悲哀。

乔伊斯在《尤利西斯》中广泛运用了“意识流”的创作手法,形成一种崭新的风格,成为现代派小说的先驱。小说出版后,其中某些词句被认为“淫秽”而受到指责,因此长期被禁止在英美发行。直到美国法官沃尔西在1933年12月6日作出了解除禁令的决定后,这部巨著才公开与英美的读者见面。

乔伊斯在晚年几乎双目失明,但仍然埋头写作,经过十几年的艰巨劳动完成了最后1部长篇小说《为芬尼根守灵》(1939)。作者自称这是他的一部杰作。小说围绕着人类历史上死亡与复活的循环往复这个中心主题,描写了都柏林一家小酒馆老板伊尔威克(他代表一切人)梦中的经历,表现当代世界已进入死亡期的最后混乱。作品以多种方式使用多种语言,综合构成复杂的意义群,因而这部小说比《尤利西斯》更加隐晦。

乔伊斯的其他作品还有抒情诗集《室内乐集》(1907)和《一分钱一首的诗》(1927),剧本《流亡者》(1918)。

乔伊斯于1941年1月13日病逝。贰 葡萄牙作家格拉·容克罗

格拉·容克罗,1850年生于北方上杜罗省的一个富裕家庭。1868年进入科英布拉大学学习法律,1873年毕业。曾担任国家公职和国会议员。共和国成立后,曾任葡萄牙驻瑞士代理公使。格拉·容克罗受法国作家雨果影响,擅长即席赋诗。24岁他出版第一部诗作《若昂之死》,批判上层社会的放荡淫逸的生活。另一部诗集《埃特尔诺神父的晚年》(1885)则是反宗教的讽刺诗集。

格拉·容克罗1891年开始接受共和主义思想,写成《祖国的结局》,讽刺君主专制制度和与葡萄牙争夺殖民地的英国。5年后,他又完成了抨击布拉甘萨王朝的新诗《祖国》(1896)。格拉·容克罗的晚年隐居在本省的一个农场里。受到新兴的象征主义流派的影响,此时他抛弃了早期的现实主义,于1892年写成《单纯的人》。

此外,格拉·容克罗还著有《面包的祈祷词》(1903)和《光的祈祷》等作品。韦尔德

韦尔德,1855年生于里斯本,曾在里斯本大学文学系学习。他是葡萄牙19世纪改革传统诗风的重要诗人。他的诗作表达了葡萄牙新兴资产阶级的自由思想,在葡萄牙文学史上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诗的内容大多歌颂先进的机械、劳动和城市生活,描绘了里斯本从农村发展为城市的经过,对城市中受剥削的平民寄以同情。但作品中也常常反映出作者对当时社会发展前途感到迷惘的矛盾心理。

韦尔德的诗歌运用民间的语言和词汇,通俗易懂。开始时属于现实主义,后来成为高蹈派。1887年,他的作品汇编成《塞萨里奥·韦尔德作品集》出版。

韦尔德于1886年逝世。布兰当

布兰当,1867年出生于葡萄牙,1888年应征入伍,1912年退役。1890年前后加入波尔图市的一个象征派社团。1890年发表《印象与风景》,描写海洋与乡村的故事。他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葡萄牙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的特点是对被剥削、被侮辱者的深切同情,这在他的小说《乞讨的可怜虫》(1933)中得到了突出的表现。小说《一个小丑的故事(1896),反映了作者的理想和他的世界观。

此外,他还著有《闹剧》(1903)、《贫穷的人们》(1906)、《国王儒诺特》(1912)、《戈麦斯·弗雷伊雷的阴谋》(1914)、《森林沃土》(1917)、《渔夫》(1923)、《陌生的岛屿》(1927)等作品。

布兰当也写作剧本,著有《戏剧集》(1923),包括《驼子和影子》、《幻想中的国王》和《狂人与死亡》等剧本。帕斯科艾斯

帕斯科艾斯,1877年生于葡萄牙。原名若阿金·佩雷拉·特谢拉·德·瓦斯孔塞洛斯,是以文学期刊《鹰》为中心的“萨乌达德”派作家之一。表现“萨乌达德”(意为渴望)的感情为其诗歌的主要特色。这种感情在他的诗中扩展为异教和基督教结合的泛神论思想,被想象为包括一切的精神境界。“萨乌达德”就是思念和欲望,是爱的凝合力量的表现,就是凝合精神和肉体。

在他的诗中,词汇和观念经常发生奇特的变位。恶成为神圣的根源,人成为造物主,上帝成为其创造物。诗人把“萨乌达德”看作是一种思想,是人类进化的关键。这种思想在长诗《马拉诺斯》(1911)、《回到天堂》(1912)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萨乌达德”被认为是葡萄牙民族的性格,在葡萄牙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诗歌中都曾有所表现。帕斯科艾斯在诗中则予以现代化、哲理化、抽象化,成为一种泛神论的思想感情。

帕斯科艾斯的其他诗集有《为了光明》、《禁地》、《以太的生命》、《阴影》等。此外他还著有散文集《做葡萄牙人的艺术》(1920)和《帕斯科艾斯与乌纳摩诺通信集》(1957)等作品。卡斯特罗

卡斯特罗,1898年生于萨尔盖鲁什。12岁时他远渡巴西,到亚马逊河地区的森林里当橡胶工人,后来又到巴拉州的贝伦。1917年他发表第1篇作品《野心使他成为罪人》,并开始为南里约格朗德州的报纸撰稿。1919年返回葡萄牙。

1922年,卡斯特罗创办《钟点》杂志,曾担任《文明》和《魔鬼》周刊的编辑,在此期间发表了《饿肉》(1922)、《黑白》(1923)、《新世界游记》(1926)等短篇小说。1928年发表长篇小说《侨民》。1938年他和西班牙画家埃莱娜·穆列尔结婚。1958年曾被推选为葡萄牙共和国总统候选人。1959年访问巴西。1962年被选为葡萄牙作家协会主席。

卡斯特罗的创作可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是自传体小说,以《侨民》和《原始森林》(1930)为代表。在这两部作品抨击了非人的移民制度和剥削制度。第2阶段是记录作者多次旅行的见闻和感想的游记体小说,其中《环游世界》(1944)在葡萄牙和巴西影响很大。第3阶段的作品,如《道路的转弯处》(1950)和《使命》(1954),反映了更广泛的社会现实问题。他被称为葡萄牙第一位不系领带的作家。

卡斯特罗是葡萄牙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也是葡萄牙拥有最广泛读者的作家之一,他在创作上有创新精神。卡斯特罗的其他著作有《寒冷的土地》(1934)、《古老的文明》(1934)、《暴风雨》(1940)、《羊毛与白雪》(1947)和《片断》(1974)等。纳莫拉

纳莫拉,1919年生于科英布拉市孔德沙镇。1942年毕业于科英布拉大学医学专业,在家乡行医多年。1950年起在葡萄牙肿瘤学院任助理医生,长达15年。

纳莫拉年轻时开始文学创作,19岁发表小说《走遍世界》(1938)。1943年以发表描写科英布拉的青年学生的小说《黑夜之火》成名,随后发表了许多小说和随笔等作品,其中有《集体宿舍》(1945)、《一个医生的生活片断》(1949)、《小麦与毒麦》(1954)、《虚伪的人》(1958)、《九月的对话》(1966)、《山上的钟》(1968)等。这些作品有的反映农村的生活面貌,有的描写医生的生活,也有的反映人生的痛苦。

纳莫拉的诗集有《接力者》(1938)、《海藻的大海》(1939)、《土地》(1941)以及《冰冷的黎明》(1959)等。1959~1969年的诗作编成诗集《市场》出版。1977年发表美国游记《痛苦的旅行》。叁 比利时作家德·科斯特

德·科斯特,1827年出生于比利时。1847年同一些青年学生组成文学团体“快乐社”,开始写作。

1855年,德·科斯特从布鲁塞尔大学毕业,1856年开始给文艺周报《欧伦施皮格尔》写稿,以后又经常撰写抨击教会和维护工人利益的文章。1870年后担任法国文学史教授和美术课辅导教师。他热心研究佛兰芒民间故事。

他的《佛兰芒传说集》(1858)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而且风格独特,语言清新洗练,是19世纪比利时文学中的重要作品。1861年,德·科斯特又出版了《布拉班特故事集》,内收故事7篇。

他的代表作《欧伦施皮格尔的传说》(1867),全名为《欧伦施皮格尔和拉姆·戈查克在佛兰德和其他地方的光荣、快活、英勇的奇遇和传说》,是历史小说,也是1830年比利时宣布独立后的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该作品表现了作者民族意识的觉醒。勒蒙尼耶

勒蒙尼耶,1844年生于布鲁塞尔。1863~1881年他发表了许多美术论文、短篇小说和儿童文学作品。1881年成名作《男人》问世,该作品叙述了一个偷猎者在森林中的恋爱故事,受到法国自然主义作家左拉等人的影响,景色描写非常富有诗意,整部长篇小说具有浓厚的比利时民族特色。

勒蒙尼耶的的重要作品《死人》(1881)、《癔病患者》(1885)、《吕帕夫人》(1888)等揭露资产阶级的腐败和伪善。他每年为法国文学杂志《吉尔·布拉斯》撰稿,并写了一些长篇、短篇小说集,强调生理因素和生活环境的支配作用,仍受自然主义创作方法的影响。勒蒙尼耶有不少作品广泛反映了社会生活,如《肉食者》(1886)、《资产者的末日》(1892)反映了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深刻矛盾。《克洛迪娜·拉穆》(1893)描写歌女的生活,作者对她们寄予同情。还有一些作品则写得富有诗情画意,如《荒岛》(1897)、《风车中的风》(1901)、《潺潺的溪流》(1903)等。

勒蒙尼耶的著作丰富,全集约有70卷。艺术评论主要有《比利时美术史》(1887)、《生活的画家》(1888)、《绘画中的比利时派》(1906)和一些画家专论。此外,还有剧本、游记、回忆录等。他的巨著《比利时》(1888)表达出他对祖国人民的热爱。埃克豪特

埃克豪特,1854年出生在安特卫普。曾任编辑。27岁时参加刚兴起的《青年比利时》文学运动,后以观点分歧,同维尔哈伦、德莫尔德等另办杂志《红公鸡》。

他的作品大部分是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他倾向于自然主义,作品以故乡为背景,主角大多是庄稼汉、流浪者、亡命徒。1884年发表的《主保瞻礼节》写令人乐极生悲的乡村节日。代表作《新的迦太基》(1888)描写安特卫普城内富人的穷奢极欲,与穷人的困苦形成鲜明的对照。这部小说画面壮阔,各阶层的人物都跃然纸上。其他作品有《马林的被枪决者》(1891)、《安特卫普的不信教者》(1912);短篇小说集《另一种观点》(1904)以及晚期创作的小说《最后的主保瞻礼节》(1920)、《具体化的乡土》(1922)等。

他的创作始终保持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反对自私贪婪的资产者,但并没有提出改造社会的主张。他还著有《在莎士比亚的世纪》(1893),并翻译、改编了莎士比亚的某些剧本。维尔哈伦

维尔哈伦,1855年出生在圣阿芒镇一个小业主家庭。1868年去根特上中学,1874年进卢万大学读法律,与后来发起“青年比利时”文艺运动的一些作家和画家结识。1881年去布鲁塞尔当见习律师,开始写诗,最初是象征派诗人,后来才注意广泛的社会问题。

维尔哈伦的第一部诗集《佛兰芒女人》(1883)象典型的佛兰德画派那样赞美尽情享乐。接着发表的诗集《修道士》(1886)又鼓吹天主教的禁欲主义。这种两极摇摆说明他的思想尚未定型。1887~1890年间写的诗集《黄昏》、《瓦解》和《黑色的火炬》是倾诉世纪末的颓废心情的三部曲,反映出他对资本主义制度感到悲观绝望而形成的精神危机。克兰

克兰,1862年出生于列日省瓦莱费斯地区一个农民家庭,受过中等教育。曾充当助理报务员。1895年受聘为万国邮政联盟设在伯尔尼的办公厅秘书。1920年进入法国语言和文学皇家学院,不久当选为比利时作家协会主席。1890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曾与埃克豪特等合办《红公鸡》杂志。后陆续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好父母》(1891)、《狂人故事集》(1895)、《乡村的爱情》(1899),多半描写农民和小资产者,乡土气息浓厚。

他是现实主义作家,风格严谨、朴素,笔调较为阴暗、尖锐。长篇小说《黑面包》(1904)是他的代表作,它围绕一条铁路的建成,表现进步与落后两种势力之间的斗争以及一些小人物悲惨的命运。1908年发表《地方形象集》,收入6篇短篇小说。《我的朋友们》(1921)是他另一部重要的短篇小说集,文笔简练,获比利时皇家学院三年一度的法语文学奖。他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在麦田的中心》(1934)。此外著有《比利时作家肖像集》(1930)。梅特林克

梅特林克,1862年8月29日生于根特市,他中学毕业后学习法律,当过短时期的律师。1886年去巴黎,参加象征派文学活动。1889年发表诗集《暖房》和第1部剧本《玛兰纳公主》。

梅特林克是象征派戏剧的代表作家,他的剧本充满诗意,可以称为诗剧。早期作品带有悲观颓废的色彩,独幕剧《不速之客》(1890)描写一家人守护着病人,一不料死神却破门而入。同年发表的《盲人》讲述12个瞎子陷入莽莽的原始森林,等待着已经死去的教士来搭救。这时期的主要作品是《普莱雅斯和梅丽桑德》(1892),曾由音乐家德彪西改编为歌剧。老国王高罗在森林中遇见迷路的少女梅丽桑德,娶她为后,但梅丽桑德却爱上国王的弟弟普莱雅斯,形成一场悲剧。其他剧本如《阿拉丁和帕洛密德》(1894)、《丁达奇尔之死》(1895)、《室内》(1895)等都属同类作品。

1896年,梅特林克发表散文集《卑微者的财宝》。此后,他试图摆脱悲观主义,思索道德的价值,这种努力在剧本《阿格拉凡和赛莉塞特》(1896)中有所显露。接着,他又写了几部散文集,如《明智和命运》(1898)、《蜜蜂的生活》(1901)、《花的智慧》(1907)等,以唯灵论的观点研究一切生物的命运,写得细致生动。他用泛神论的思想对抗天主教,借蜜蜂和蚂蚁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个人主义。虽然他的思想有所发展,但由于根本的出发点是唯心的,仍然陷于神秘主义之中。

这时期梅特林克发表了3部重要的剧本,表现了他的哲学观点。3幕剧《莫娜·娃娜》(1902)接近于浪漫剧。比萨的指挥官吉都的妻子莫娜·娃娜为了全城免遭屠杀,答应敌将普林齐瓦尔的要求,单身前往敌营,不料普林齐瓦尔是她少年时代的好友琦亚尼罗,有意要援救比萨。梅特林克在剧中批判了吉都的自私,肯定了娃娜为国牺牲的精神,在爱情问题上提出了新的道德观。演出后曾引起热烈的争论。《青鸟》(1908)是梅特林克的代表作,是一部6幕的梦幻剧。青鸟象征幸福。樵夫的两个孩子蒂蒂尔和弥蒂尔在圣诞节前夕梦见他们受仙女白丽伦之托,为她病重的女儿去寻找青鸟。兄妹俩用一块有魔法的钻石,召来了面包、糖、火、水、狗、猫等的灵魂,在光的引导下走遍记忆之乡、夜之宫、树林、幸福之宫、坟地、未来之国,梦醒后,貌似仙女的邻居为她的生病的女孩来讨圣诞节礼物,蒂蒂尔决定把心爱的鸽子赠送给她,不料这只鸽子变成青色。原来青鸟不用跋山涉水去寻找,它就在身边。只要甘愿把幸福给别人,自己才会得到幸福。

1911年,梅特林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梅特林克出版了几部散文集,如《大秘密》(1921)、《蚂蚁的生活》(1930)等。还有几部剧本,其中包括一出以鞭挞资产阶级为题材的讽刺剧《圣安东尼显灵记》(1919)。

1932年,梅特林克被比利时国王封为伯爵,二战期间他流亡美国。直到1947年他才返回欧洲,两年以后于法国的尼斯病逝。埃伦斯

埃伦斯,1881年出生于布鲁塞尔。青年时期在根特学法律,后长期任国会图书管理员。埃伦斯先后发表了100多部作品。

埃伦斯早期他运用现实主义手法写出长篇小说《在死城中》(1905)、《潜伏的光明》(1912),以及三部自传体小说《幼稚的人》、《想望的少女》、《弗雷德里克》(1926~1935)等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他把根特描写成一座“迷人而堕落的,美丽而可恶的城市”,青少年们生活在这里,身心遭到巨大的摧残。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埃伦斯在法国的蓝色海岸住了较长一段时间,在这里他开始探索现代派的创作方法。1920年发表的梦幻小说《龙尾裸体的女神》成为超现实主义的最早作品之一。

埃伦斯于1925年发表的《上帝的眼睛》则是对流行的侦探小说所作的滑稽模拟。1931年,他出版了文艺论文集《荒诞的现实》,这个标题概括了他后期的创作特点,即采用一种将现实和幻想交织在一起的“魔幻现实主义”。

1941年埃伦斯又发表了文艺论文集《新荒诞的现实》和论文《现实的幻想物》(1967)等,说明他对“魔幻现实主义”写作手法的偏爱。他用此手法创作的主要小说有《分享的女人》(1929)、《海洋的微风》(1933)、《埃塞纳的回忆录》(1954)等,其中既有他对现实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物性格的深刻分析,又有荒诞的幻想。

诗歌方面,埃伦斯著有《昨天和明天的诗》(1932)等。他是20年代的文学杂志《比利时与法国的信号》和《绿盘》的创始人,又是1936~1939年布鲁塞尔文学家“星期一聚会”的组织者,对比利时现代的法语文学影响较大。肆 英国作家德莱顿

德莱顿,1631年生于北安普敦郡一个清教徒的家庭。他约在1644年进入威斯敏斯特学校学习,受到良好的古典文学的教育。1650年就读于剑桥大学,1654年毕业,获得文学士学位。

德莱顿于清教徒摄政政体结束前开始文学创作,曾把《纪念护国公逝世的英雄诗》(1659)献给克伦威尔。1660年,他写了《回来的星辰》一诗歌颂复辟及查理二世复位。他早期著名的诗歌《奇异的年代》(1667),写1666年伦敦大火、瘟疫以及荷兰战争等重大事件。

1670年,德莱顿受封为桂冠诗人,并在宫廷任职。此后,他写了许多政论诗。如《押沙龙与阿奇托菲尔》(1681),被认为是他的优秀的讽刺诗。《奖章》(1682)一诗攻击辉格党,嘲笑他们在煽惑人民。同年又写了讽刺诗《马克·傅莱克诺》(1682)。德莱顿原是清教徒。1682年他写的《俗人的宗教》一诗斥责天主教,歌颂英国国教,反对不信国教的人们。1687年詹姆斯二世企图把英国变成一个罗马天主教国家,德莱顿又改信天主教,并写了《牡鹿与豹》(1687)一诗赞扬罗马天主教会,把它比作洁净、不朽的牡鹿,辱骂英国国教为肮脏凶残的豹。

德莱顿最著名的两首短诗:《圣西西莉亚日之歌》(1687)和《亚历山大的宴会》,又名《音乐的力量》(1697),诗中把音乐颂扬为美妙无比的艺术。德莱顿的颂诗和讽刺诗标志着英国诗歌中古典主义的确立。

德莱顿还写了不少剧本,有将近30部喜剧、悲喜剧、悲剧以及歌剧。他主要模仿法国悲剧诗人高乃依,写了许多“英雄剧”。其中较好的剧作有《格拉纳达的征服》(1672)和《奥伦—蔡比》(1676)等。这些英雄悲剧的主题是爱情和荣誉之间的矛盾。德莱顿还把莎士比亚的悲剧《安东尼和克莉奥佩特拉》改写成《一切为了爱情》(1678)。他虽然仍采用无韵诗体,但严格遵守古典主义的三一律规则,写出一部完美的占典悲剧。

德莱顿著名的文学批评著作有1618年发表的《论戏剧诗》、1700年发表的《寓言集序言》等。他对乔叟、斯宾塞、莎士比亚、琼森、鲍蒙特、弗莱彻作出高度评价。德莱顿是英国文学批判的创始人,文学史家把他创作的时代称为“德莱顿的时代”。兰姆

兰姆,1775年生于伦敦,其父为法学院执事索尔特充当助手及家仆。兰姆自幼爱好读书,索尔特家藏书任他广泛浏览。他7岁入伦敦基督慈幼学校,与诗人柯尔律治、亨特同学,自此与柯尔律治结成终生莫逆之交。兰姆的《三十五年前的基督慈幼学校》(1813)一书,即这一段生活的回忆。15岁时他因口吃不利于言而辍学。17岁进入东印度公司任簿记员,直至1825年退休。

兰姆的姐姐玛丽患精神病,1796年9月忽然大发作,竟杀其母。他悲痛万分决定精心护理玛丽。玛丽发病时住疯人院,平素家居则头脑清醒,与他合作著述,对他的文学事业大有助益。兰姆当时虽默默无闻,但交游者大多是著名文人,其中包括葛德文、哈兹里特、胡德、华兹华斯和柯尔律治等人,对兰姆来说这种珍贵的友情成为他一生中生活的动力和乐趣。

兰姆的文学生涯从诗歌创作开始。他的诗深受柯尔律治的影响,个别篇章可能是与柯尔津治合写的。他的诗有《熟悉的旧面容》(1798)和《昙花一现的婴儿》等,但成就不高。他也写过剧本,有诗剧《约翰·伍德维尔》(1802)和闹剧《H君》(1806)。后来他与玛丽合写儿童文学作品,最成功的是《莎士比亚故事集》(1807),此外,他还写过一部悲剧故事《萝莎蒙·格雷》(1798)。1808年他出版的《莎士比亚同时代英国戏剧诗人之范作》是一部作品选集,收集17世纪各个著名剧作家作品的片断,附有简短的评论。当时英国人对莎士比亚及其同时代剧作家极为漠视。

兰姆所写的评论文章不多,其中《论莎士比亚的悲剧》一文表明他对莎士比亚剧作的人物很感兴趣。他唯一的一篇较长的评论文章,是评论华兹华斯的《出游》,其中说出了诗人的天才和独创性。他十分景仰17世纪的戏剧诗人和散文家福勒、布朗和伯顿,以及18世纪的小说家。他对写实作品很感兴趣,但是他厌烦造作和世外桃源式的田园诗,他不讨论作品的布局结构,而是讨论体裁形式。

兰姆最大的成就是随笔。其随笔的最大特点是笔调亲切,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情味。兰姆不象18世纪的散文家,爱讲大道理,阐发哲学思想,他好谈生活琐事和知识性题材,如《万愚节》、《古旧的瓷器》、《偏见一束》、《全世界背后的一部百科全书》等。他的随笔大多与他的经历密切相关,有的风雅幽默,有的则哀惋凄切。兰姆好推敲文字,爱用典故,注重细节,文体富有个人特色,但从中可以看到蒙田、伯顿和布朗等人的影响。兰姆的随笔后来收为两个集子《伊利亚随笔集》(1823)和《后期随笔集》(1833)。佳作多在前集中,后集的杰作只有《退隐者》一篇,写退休后的闲散生涯,颇富风趣。他以《随笔集》作者“伊利亚”见知于世。

兰姆还是英国著名的书简家之一。他的书信记载了他与同时代一些著名文人的交往,而他与他们每个人的友谊又各有特色,其次,他的书信富有随笔意味。他多以对文学见解、友人的消息和他本人爱好为主,最主要的是谈书。兰姆一生嗜书如命,在书信中历历可见。兰姆所有书信中贯穿着失意者的忧郁情调。

兰姆于1825年退休,因玛丽病情恶化而移居埃德蒙顿。1834年卒于埃德蒙顿。济慈

济慈,1795年10月29日生于伦敦。他的父亲以经营马车行为业,生活比较富裕。1804年父亲去世,母亲再嫁,济慈和两个弟弟被外祖母收养。1810年母亲病故,外祖母委托两名保护人经管他们弟兄的财产。1811年,济慈由保护人安排离开学校,充当医生的学徒。他喜爱文学,并在中学的好友查尔斯·克拉克的鼓励之下开始写诗,模仿伊丽莎白时代诗人埃德蒙·斯宾塞。1815年10月,济慈进入伦敦一家医院学习。这时他已热爱写诗,深受诗人亨特和华兹华斯的影响。

1816年5月济慈在亨特所编《检察者》杂志发表十四行诗《孤寂》。1816年7月,他通过考试获得内科医生执照,继续学习外科。同年夏他写成十四行诗《初读查普曼译荷马史诗》。10月间他经克拉克介绍,与亨特相识,并与雪莱、哈兹里特、兰姆等人来往。11月间,济慈决心从事文学创作,通知他的保护人,放弃学医。

1817年,济慈出版第一部诗集,其中大多带有模仿的痕迹,但也有佳作,如上述的读荷马史诗的十四行诗和《蟋蟀与蚱蜢》等,而《睡眠与诗》则表露了济慈的创作思想,诗经出版后得到好评。4月,济慈写作长诗《恩底弥翁》,以凡人恩底弥翁和月亮女神爱故事为题材,显示出他对美的境界的敏感和优美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此同时,济慈也形成了许多对哲学和艺术的观点,其中著名的有“天然接受力”的思想。

1817年冬,济慈在伦敦与华兹华斯相见。虽然他仍然钦佩华兹华斯的诗,却不喜欢他的为人。后来他和亨特也渐惭疏远。

1818年3月,济慈去外地照顾患病的弟弟托姆。这时他写成取材于薄伽丘的《十日谈》的叙事诗《伊萨贝拉》。长诗《恩底弥翁》出版后,有3家保守的杂志进行指摘,甚至对济慈进行人身攻击。但这并没有使他灰心,或像传说那样使他过早去世,他更加自信地向友人说:“我想在身后是能名居英国诗人之列的。”他立即开始写作以希腊神话中新神和旧神的争夺为题材的史诗《许佩里翁》,使用无韵诗体。在他弟弟去世前完成了两章。在这期间他认识了始终爱慕的女友芳妮·布劳恩。1819年1月,济慈写成长诗《圣爱格尼斯之夜》,这首诗采用了类似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的情节,绚丽多彩,表达了对托姆去世的哀悼和对他与芳妮关系的忧虑。1819年他又开始写《圣马克之夜》,但未完成。

1819年春夏之间,济慈写成他的传世之作,如颂诗中的《夜莺》、《希腊古瓮》、《哀感》、《心灵》和抒情诗《无情的美人》,十四行诗《灿烂的星,愿我能似你永在》等。它们和上述上述的《圣爱格尼斯之夜》以及早期的十四行诗《初读查普曼译荷马史诗》等,成为济慈诗作的精华,也是英国诗歌中的不朽之作。

同年,济慈开始写作以蛇化美女的神话为内容的抒情诗《莱米亚》,同布朗合写剧本《奥托大帝》,并改写《许佩里翁》。9月间他还写了《秋颂》。10月,济慈在伦敦同芳妮订婚。但他这时因看护托姆而传染了肺结核病。1820年7月,他的诗集《莱米亚,伊萨贝拉,圣爱格尼斯上夜和其他》出版,反应良好。9月间他遵医生之嘱,由友人陪伴去意人利休养,但终于不起,于1821年2月23日,在罗马去世。遵照他的遗言,墓碑上写着:“此地长眠者,声名水上书。”

济慈一生留下了很多著名的诗篇。他的诗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甚强。这和他的“天然接受力”的思想有密切关系。他在《伊萨贝拉》中对伊萨贝拉的两个贪婪的哥哥的3段描写,曾被萧伯纳称为集中表现了马克思谴责剥削者和剥削制度的思想。

济慈是英国最有才气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诗人丁尼生、布朗宁,以及后来的唯美派诗人都受他的影响。卡莱尔

卡莱尔,1795年生于苏格兰农民家庭。他早年深受加尔文派宗教思想的影响,反对教会的烦琐教义。1821年他开始学习德国文学与哲学,曾撰写《席勒传》(1823~1824),并翻译过歌德的小说《威廉·迈斯特》第1部(1824)。

1833~1834年,卡莱尔著《成衣匠的改制》,作品带有自传性质。它的第1部分讲“衣服的哲学”,作者认为整个宇宙是披盖着万物的一套衣服。第2部分叙述这个哲学家早年失恋后思想变化的3个阶段:“不断的否定”、“冷漠的中心”和“不断的肯定”。这部作品愤世嫉俗、幽默诙谐,几年之后才得到重视。

卡莱尔的基本哲学思想是:世界上一切现象都是“神圣的理念”的体现,因此是唯心的;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意识到了“神圣的理念”。他在生活十分困难之时开始写作《法国革命》一书,于1837年出版。他用唯心主义的观点,把法国革命解释为对王朝和贵族的愚蠢和自私的报应。

成名后的卡莱尔,曾到各地演讲,其中一部分讲演稿于1841年出版,书名为《论英雄、英雄崇拜和历史上的英雄事迹》。两年后,他在《过去和现在》一书中进一步阐述了他的英雄观,认为历史上强有力的人物推动历史的前进,发挥了值得称颂的作用,而当前19世纪的一些领导人昏愦、软弱,因此社会充满混乱。卡莱尔后来的著作,如《克伦威尔》(1845)、《普鲁士腓特烈大帝史》(1858~1865)等,也表达了他的这种观点。卡莱尔的文学评论也是来阐明诗人“神圣的理念”的。丁尼生

阿尔弗瑞德·丁尼生,1809年生于林肯州萨麦斯毕的一个牧师家庭,父亲是一个国立教堂的牧师,享受各家地主所馈送的教区俸禄。因此,丁尼生从小就跟英国宗教和经济界的守旧派有密切联系。

1829年,丁尼生在剑桥大学学习时,曾发表一册短诗习作《提姆巴克图》而获得奖章。1833年,又发表另一册诗集,其中《夏洛蒂贵妇》和《食莲人》等诗,显示了他运用中世纪和古希腊罗马故事的才能;《艺术之宫》表达了作者立志当诗人的抱负;《磨坊主人之女》和《五月皇后》等诗描写和赞美了英国农民的生活。

1836年大学毕业后,丁尼生移居伦敦近郊,和卡莱尔很接近,深受卡莱尔哲学观点的影响。1842年,他出版了两卷集的《一八四二年诗歌集》,在当时文学界大为震惊。随后,他又发表了大量诗歌集,深受资产阶级人物的赏识。

丁尼生在他最初的诗集《抒情诗篇》(1830)、《一八三三年诗歌集》(1833)、《一八四二年诗歌集》中,就已表现出思想保守、美化资产阶级社会和道德伦理、主张温和地改造社会等特点。1847年,他发表了论及妇女问题的长诗《公主》。作者在这部作品中流露出反对妇女解放的观点。

1850年,“桂冠诗人”华滋华斯死后,丁尼生承袭了“桂冠诗人”职位,并被封为贵族,获得男爵称号。他从政府领取一笔年金结了婚,婚后迁往威特岛居住,并继续从事诗歌创作。《纪念哈兰姆》(1850)一诗是丁尼生为哀悼大学时代朋友的去世而写的。这首诗充分体现了丁尼生的哲学观点。在对生活的看法上,他把宗教和当代科学这两个对立的东西调和起来。以爱情为题材的诗歌《毛黛》(1855),开始表现出露骨的沙文主义情绪。《伊诺克·阿尔登》(1864)一诗,在宣传向命运屈服、同人世祸害调和的同时,也宣传了沙文主义的思想。

丁尼生花了很多年时间惨淡经营的重要组诗《国王歌集》(1859~1885),是根据古代关于亚瑟王和圆桌骑士的传说而写成的,这个组诗通过骑士兰赛罗特和亚瑟王后桂尼维尔的私通,表达了人类由于罪恶的影响而堕落的基本思想。

丁尼生的晚期作品大都是取材于英国历史的戏剧,主要剧作有《玛利女皇》(1875)、《哈罗尔德》(1876)、《柏克特》(1884)、《六十年后的劳克斯雷厅》(1886)等。此外,还写有《狄米特》、《伊农之死》、《麦林与光明》、《航归大海》等诗歌。

丁尼生的诗歌取材十分广阔,既有古希腊罗马的神话传说,又有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故事,还有他所处时代的现实生活。除戏剧不大擅长外,他的作品形式丰富多样,有牧歌、歌谣、方言诗、悼亡诗、抒情诗和戏剧等。他善于汲取百家之长来铸造自己的诗篇,他的诗中,熔化着济慈的欢快,华滋华斯的朴素,柯勒律治飘忽神秘的意境和拜仑急风暴雨般的气势。但他的诗具有唯美主义倾向。盖斯凯尔夫人

盖斯凯尔夫人,原名伊丽莎白·克莱格霍恩·斯蒂文森。她出生于1810年,周岁丧母,寄养在纳茨福德姨母家里,14岁时她到附近的斯特雷特福德镇一家女子学校学习。她自幼受到父亲文学修养的熏陶,也受到父亲和姨母虔诚的宗教信仰的影响。22岁时,她与曼彻斯特唯一神教会的副主持威廉·盖斯凯尔结婚。她的作品都是在丈夫鼓励下写成的。作为下级牧师的妻子,她了解穷苦的生活与思想。这一切都形象地体现在她的优秀的现实主义小说《玛丽·巴顿》之中。

盖斯凯尔夫人共发表过6部长篇小说,《玛丽·巴顿》(1848)是第1部,它真实地反映了工人阶级的生活和斗争,在19世纪英国小说的发展中有重要的地位。马克思曾称赞狄更斯、萨克雷和盖斯凯尔夫人是“一批杰出的小说家”。《玛丽·巴顿》揭露19世纪中叶大英帝国“黄金时代”的背面广大工人群众的悲惨命运。故事发生在40年代经济萧条时期的曼彻斯特。玛丽·巴顿的父亲约翰·巴顿原来是个奉公守法的老工人,后来认识到工人阶级处于被剥削的地位,社会贫富悬殊,因而对资本家产生了仇恨,参加了工人运动。宪章运动失败后,资本家决定开工。约翰·巴顿等人杀死了工厂老板的儿子。这部小说反映了宪章运动时期的劳资斗争,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小说的结尾写约翰·巴顿向老板自首,得到宽恕,表明作者受宗教信仰的影响,想用博爱与宽恕来调和阶级矛盾。这不仅损害了主人公的形象,也降低了作品的积极意义。

盖斯凯尔夫人的另一部重要小说《克兰福德》(1853),用幽默的笔调描写了克兰福德小镇上目光短浅、幼稚天真的小市民中间发生的小小的悲喜剧,这部小说不再是塑造人物类型的代表,而是写某个或几个有个性的人。作者在写作技巧选材方面都有一定提高。

1853年,盖斯凯尔夫人发表了小说《露丝》,作品描写一个贫苦的女缝工露丝·希尔顿被资产阶级青年亨利·白林汉诱骗遗弃的故事。露丝于饥寒交迫中只身外出谋生,作者着重描写了当时手工业作坊的恶劣的劳动环境。在一次大瘟疫中,露丝不顾个人安危看护病人,博得群众的好评。白林汉染病后,在她的精心护理下,恢复了健康,而露丝自己却染病而亡。作者通过这一结局赞扬了露丝的高尚品质。

盖斯凯尔夫人的长篇小说《北与南》(1855),也写曼彻斯特的阶级斗争。她把经济落后的南方与工业发达的北方做了对比,并塑造了一个理想化的资本家,他既具有北方企业主的精明能干,又具有南方人的文化修养,并能调和劳资之间的对立,终于振兴了企业。

1863年,盖斯凯尔夫人的后期作品《西尔维亚的恋人》,讲述了强迫征兵所造成的家庭悲剧。《妻子与女儿》(1866)反映小城市中等阶层的家庭生活。她还以小镇生活为背景,写了很多中短篇小说。她的《夏洛特·勃朗特传》(1657)是一部优秀的传记作品。萨克雷

萨克雷,1811年7月18日出生在印度加尔各答附近的阿里帕。父亲是东印度公司的税务员兼行政官。1829年,萨克雷公学毕业后进入剑桥大学。曾去德国游学。1833年主办《国旗》周刊,1836年任伦敦《立宪报》驻巴黎记者。不久,《立宪报》停刊,他回国靠写稿谋生。婚后第4年妻子患病,从此精神失常。

萨克雷自1833年起在报章杂志发表了很多文章,用了不少笔名,也出了好几部书。但是直到长篇小说《名利场》问世,他才被公认是天才小说家。为了保障病妻和两个女儿的生活,他一部接一部地写作,自绘插图,分期在杂志上连载,又到英国各地和美国演讲。1857年他在牛津选区竞选下院议员失败。1859年他担任新创刊的《康希尔杂志》的第一任主编。萨克雷的早期小说有的描绘上流社会各种骗子和冒险家,有的讽刺当时流行的渲染犯罪行为的小说,其中主要的有《当差通信》(1838)、《凯瑟琳》(1840)、《霍加蒂大钻石》(1841)、《巴利·林登的遭遇》(1844)。

萨克雷的代表作《名利场》于1847年开始在《笨拙》杂志连载,副题是《没有英雄的小说》。女主人公蓓基·夏泼是个穷画家的女儿,父母双亡,在学校中受尽歧视,感到愤懑不平,离校后便开始投机冒险的生活。小说揭露了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社会中的利害关系和腐朽堕落的风尚。

萨克雷主张小说应当描摹真实,而当时风行的一些小说却很不真实。因此他写了《名作家的小说》(1847),摹仿、取笑风行的几部小说。《名利场》的创作方法则力求真实,在许多地方突破了当时写小说的常规。蓓基就是他塑造的19世纪初期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女冒险家的典型。这部小说结构宏大,足以容纳一幅浩瀚的社会全景,但失之于松散。作者采用讲故事的叙述方法,亲切随便,或幽默,或哀婉,且夹叙夹议,冷嘲热讽,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

小说《彭登尼斯》(1848~1850)是萨克雷模仿菲尔丁的《弃婴托姆·琼斯的故事》写成,主人公早期的经历有作者的影子。《亨利·埃斯蒙德》(1852)是一部历史小说,以18世纪初英国对外战争和保王党的复辟活动为背景。《纽克姆一家》(1853~1855)揭露了中产阶级生活的丑恶,同时塑造了纽克姆上校和埃塞尔小姐两个正面人物形象。《弗吉尼亚人》(1857~1859)是《亨利·埃斯蒙德》的续篇,写埃斯蒙德的后代在新大陆的命运。萨克雷的最后一部小说是《丹尼斯·杜瓦尔》,在他死时仅完成8章,1864年在《康希尔杂志》发表。

萨克雷还有一些散文集,其中以《势利人脸谱》(1847)最有名,这是由45个特写组成的英国社会各阶层势利人的肖像。《转弯抹角的随笔》(1863)收集了他为《康希尔杂志》撰写的一系列文笔隽永的小品文。他的演讲后来收在《英国幽默作家》(1853)和《四位乔治王》(1860)两个文集里。他的诗集有《歌谣集》(1849)。

1863年圣诞前夕,萨克雷因心脏病发作在伦敦逝世。德雷尔

德蕾尔,1912年2月27日出生于印度的贾明达尔。父母是爱尔兰人。11岁时回英国,后迁居巴黎。30年代曾与美国作家亨利·米勒一起编辑杂志。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及1941~1956年间任英国外交官,先后出使中东和地中海国家。

德雷尔的第1部长篇小说《黑书》(1938)深受亨利·米勒的影响,强调性的解放。他的巨著《亚历山大四部曲》(1957~1960)以现代人复杂的爱情生活为题材,探索性爱与爱情之间的关系。在小说的形式和写作技巧方面,他力图创新。全书分为4部,于1957~1960年间陆续发表,各以一个人物为中心。前3部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描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在埃及亚历山大港发生的事件,第4部汇合了前3部的故事线索,继续叙述大战以后的故事。小说以这种独特的时间结构,企图表现真理的相对性。作者强调小说的重要性,用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渲染亚历山大港的异国情调,使这个城市成为支配人物行动的一种神秘力量的象征。欧美的许多文艺评论家给予这4部小说以较高的评价。他后期的小说有《当时》(1968)及其续集《从来没有》(1970)、《先生,又名黑暗之王》(1974)。

德雷尔的抒情诗以表现地方情调见长,主要诗集有《一个私有的国度》(1943)、《城市、平原和人》(1946)、《懒树及其他》(1955)、《诗选,1935~1963》(1964)。

德雷尔还写过几部出色的希腊游记按时间先后顺序分别为:《普鲁斯佩罗的小屋》(1945)和自传小说《苦柠檬》(1957)。此外,还有诗剧《萨福》(1959)和《行动》(1962)。狄更斯

查理斯·狄更斯,1812年2月7日出生在英国南部次茅斯的波特西地区一个贫寒的小职员家庭里。他是英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

狄更斯的父亲因无法还清债务而入狱。无奈之下,年满10岁的狄更斯便去一家皮鞋油作坊当童工。父亲是海军会计处的小职员,为人轻浮,因挥霍无度,抚养不起8个子女而债台高筑,离乡背井;迁居伦敦后,为节省开支,母亲和弟、妹都搬进监狱和父亲在一起,狄更斯单独在外面,每逢星期日领到薪水,就买些食物去监狱看望父母弟妹。在这段时间里,他广泛接触了社会最低层的人们,对他们的苦难生活和悲惨遭遇产生了深切的同情,同时,对统治阶级和黑暗社会也怀有强烈的仇恨,这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后来,狄更斯的父亲得到一位远亲的一笔小小遗产,还清债务,被释出狱。狄更斯也离开了鞋油作坊,进一家小学读书。两三年后,那笔小小遗产花光了,狄更斯只好辍学谋生。为养家糊口,他从16岁始,就先后做过律师的抄写员、事务所的信差、法院的速记,1832年他又当了报社的采访记者。担任记者期间,他有机会常去国会记录辩论情况,目睹了资产阶级党派斗争的肮脏内幕,了解了辩论中揭露出来的上流社会的大量罪恶事实,这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搜集了丰富的生活素材。

狄更斯自幼就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童年时代,他就阅读了《鲁滨逊飘流记》、《天方夜谭》等大量小说。他的父亲很爱好戏剧,经常让狄更斯表演戏剧,还教他背诵诗歌。这种教育虽使小狄更斯颇吃苦头,却也培养了他的文学兴趣和刻苦学习的精神。狄更斯从当采访记者时开始文学创作。这时,他经常为伦敦的几家报刊撰稿,业余时间就到大英博物馆图书阅览室勤奋学习。在3年的时间里,他以“博兹”的笔名相继出版了两卷记叙伦敦风土人情的《特写集》(1833~1836)。他的讽刺的手法,丰富的语言和生动的文笔,使那些与他共事的采访记者惊叹,同时也引起了读者和文学界人士的注意。

1836~1837年,狄更斯分期发表了他的第1部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尖锐讽刺了资产阶级英国的社会制度及其假民主,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此后他脱离新闻工作,身负盛名登上英国文坛,开始了专门从事文学创作的生涯。1842年,他访问了美国。从1844年起,他常常携同家人在瑞士、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居住。1846年,他创办进步报刊《每日新闻》,并担任主编。1858年以杰出朗诵家身份在国内作朗诵旅行;1867~1868年再度访美。

狄更斯一生不知疲倦地写作,严重损害了健康,1870年6月9日,这位英国文坛上的“天之骄子”瘁然逝世,引起了全英国人民的哀悼。他的遗骨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的“诗人之角”。

狄更斯一生共写有20多部长篇小说,还写有大量中短篇小说、散文、书信和演说词,并写有2部札记和1部儿童读本的英国史。按照他的思想发展,其创作大致可分为3个时期。

第1时期(1833~1842)。这时作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矛盾认识肤浅,对统治阶级还抱有幻想,对医治社会疮痍还充满乐观情绪。这时期的重要作品除《匹克威克外传》外,还有描写孤儿生活,把人们带进痛苦世界的社会小说《奥列佛尔·特维斯脱》(一译《雾都孤儿》,1837~1838);塑造资产阶级强盗形象,揭露英国教育制度的《尼古拉斯·尼克尔贝》(1839);为小私有者崩溃叹唱挽歌的《老古玩店》(1841);以及描写1780年人民暴动的小说《巴纳比·拉奇》(1841)等。这些作品揭露了资本主义英国慈善机关的伪善和学校教育的黑暗,讽刺了资产阶级民主的虚假和政府机关的腐败,描写了青少年的悲惨命运,反映了小私有者在金钱万能的社会中的破产和历史上人民的反抗斗争。但这些作品对社会的批判比较温和,作品中的“小人物”往往得到“善良”资产者的保护,在历尽艰难之后得到美好的结局。

第2时期(1842~1848)。1842年的美国之行,打破了狄更斯对美国的幻想。他从美国阴暗、肮脏的社会现实中,看到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罪恶及其无法解除的矛盾。因此,他这时期的作品加强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力量,使其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访美回国后,狄更斯写了《美国札记》(1842)一书,揭发了美国国会和新闻舆论的假民主,抨击了美国的监狱制度以及黑暗的奴隶制。与此同时,他还发表长篇小说《马丁·朱述尔维特》(1843),揭露和诅咒美国资产阶级社会的贪污腐化、投机诈骗和种族歧视等丑恶现实。在这部小说中,以金钱为主题,作者出色地塑造了一个资产阶级的典型形象,他自小所受的教育就是“金钱”和“利润”,他的处世准则是“要先打挎别人,不然别人就会打垮你。”成年之后为了尽快继承家产,竟企图毒死他的父亲。作者入木三分地揭露了当时金钱对人的毒害。

1848年,狄更斯发表批判资本家的重要长篇小说《董贝父子》。小说主人公董贝先生是经营海外贸易的董贝父子公司经理,是个傲慢冷酷、惨无人道的资产阶级典型形象。他认为自己是统治全部世界的社会力量的代表者,认为他的企业是世界的中心,地球、太阳、月亮是专为董贝父子公司的活动而存在的。他深信钱的力量是无穷的。他虐待女儿,不准孩子拥有欢快的童年。儿子死后,他靠金钱的势力又买来美貌的贵族少妇伊迪丝,想重婚养子,继承公司事业。后来,伊迪丝无法忍受他的冷酷,便与他的助手私奔,董贝公司从此破产了。作品揭露了人性的丑恶,鞭笞了资产阶级的残忍和丑恶。

这时期狄更斯的重要作品还有一部《圣诞故事集》(1843~1848)。其中的代表作有《圣诞欢歌》(1843)、《钟声》(1844)、《炉边蟋蟀》(1845)、《生命的战斗》(1846)、《着魔的人》(1848)等。这些作品反映了作者的人道主义幻想和感伤情调。《圣诞欢歌》和《炉边蟋蟀》写有产者应和下层人民亲热相处,以改善自己的道德;《钟声》则着重抨击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马尔萨斯学说、曼彻斯特学派的自由竞争原则和边沁的功利主义。

第3时期(1848年之后)。这一时期是狄更斯创作的极盛时期。这时英国和欧洲大陆的革命遭受了挫折,资产阶级反动势力急剧加强。狄更斯认为社会罪恶是平等社会制度造成的。所以这时期的作品,不再抨击个别孤立的人物和事件,而是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政府机关、国家机器以及资本主义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大卫·科波菲尔德》(1850)、《荒凉山庄》(1853)、《艰难时世》(1854)、《小杜丽》(1857)、《双城记》(1859)、《伟大的期望》(1861)、《我们共同的朋友》(1865)、《爱德文·德洛德》(1870,未完稿)等。《大卫·科波菲尔德》是自传体小说,通过一个孤儿的遭遇,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对儿童的摧残和剥削,抨击了司法界的腐败和议会制度对人民的欺压。《荒凉山庄》通过戴德洛克夫人的家庭悲剧和庄迪斯家族争夺遗产的诉讼案,批判贵族和资产阶级的道德败坏,揭露英国司法系统残害人民、敲榨自肥的罪恶行径,讽刺了英国议会中两党争权和政府机关的荒唐腐朽。这部小说还以法院附近一家堆满破烂的旧货店自发起火、店主丧生来暗示黑暗的英国社会行将崩溃的前景。《小杜丽》通过主人公全家因负债而被关进监狱的遭遇,控诉了英国监狱制度的惨无人道,批判了资产者的利己主义和寄生恶习。《双城记》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通过梅尼特医生的亲身经历,揭露了农民所遭受封建贵族的迫害。作者还通过人民攻陷巴士底狱惩治压迫者的情节,说明革命必将到来。但作者对革命的意义和内容缺乏正确认识,把革命看成是单纯的报复手段,并攻击雅各宾专政过于“残暴”。《伟大的期望》描写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统治和犯罪行为。《我们共同的朋友》则批判了劳而不获、不劳而获的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艰难时世》是狄更斯最值得注意、最成功、最不朽的作品之一。这部作品是在英国宪章运动的积极影响下写成的。它以一个纺织业中心城镇焦煤镇生活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劳资矛盾,控诉了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描写了工人的凄凉生活,同时也显示了工人阶级觉悟的不断提高。作品成功刻划了国会议员兼教育家葛擂硬和纺织厂资本家庞得贝这两个资产阶级的典型形象。他俩狼狈为奸,紧密合作,控制着这个城镇的教育机构和经济命脉。葛擂硬是个凡事都讲“事实”,信奉功利主义的混蛋。他把人生看作一种“隔着柜台的现金交易”。为了获得更多的金钱,他强迫年仅20的女儿露意莎和50多岁的资本家庞得贝结婚,结果导致女儿的婚姻悲剧,他强迫儿子接受“事实”教育,希望儿子飞黄腾达,最终事与愿违,儿子沦为偷窃银行的逃犯。庞得贝是个阴险狡诈、毫无人性的工业资本家典型。他一面残酷剥削工人,一面又吹擂自己是白手起家,以掩盖剥削罪行。他用最卑鄙的手段娶了露意莎作老婆;他收买工人斯梯芬遭到拒绝,便将其开除,将银行失窃案强加于斯梯芬,被迫无奈,斯梯芬含冤而亡。总之,这部作品通过一系列典型形象和矛盾冲突,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50年代英国的社会状况和时代风貌。但作者宣扬阶级调和,主张以爱来解决矛盾,并且丑化了宪章运动的领导人物。

狄更斯的作品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描绘了英国19世纪上半叶广阔生动的社会画面,从各个角度刻划了当时英国“上流社会”的各种人物,揭露统治者的丑恶面目和肮脏灵魂。这是他以前和同时代的其他小说家所无法企及的。同时,他以生动热情的笔触,描写了下层阶级的人们及其苦难生活,并对他们的悲惨命运给予深切同情,从而掀起了真正的文学革命。

狄更斯的小说既是劳动人民的血泪控诉,又是刺向反动阶级的锐利投枪。但狄更斯的世界观具有尖锐的矛盾。他痛恨并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却不想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他同情工人和下层人民,却不同情他们的革命;他生活于英国工人阶级暴风雨般的斗争时代,却没有看到真正推动社会发展的先进力量。他主张用道德和教育来改造剥削者,幻想用仁爱宣传来感化资产阶级,促使劳资妥协,消除贫富悬殊。这些思想都渗透着浓厚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因素,这说明他基本上是小私有者的代言人。

在艺术上,狄更斯把英国小说的创作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以讽刺、幽默、夸张的手法和漫画式勾勒的技巧,来塑造人物形象;善于浮雕式地展示绚丽多采的生活画面,把所描写的自然景物或现实环境变成生动具体的形象,与笔下人物的情绪、内心世界溶合起来,从而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引起读者的丰富想象。

狄更斯的作品在当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不但被誉为“小说家中的莎士比亚”、“英国的巴尔扎克”,还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创始人和杰出代表。马克思曾说:“他们在自己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了今后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一起所揭示的还多。”特罗洛普

特罗洛普,1815年4月24日生于伦敦一个律师家庭。父亲性格古怪,业务不振。一家7口人便靠母亲写作赚钱以维持生计,母亲共写了41部小说和游记,这种坚强勤劳的作风对他发生深刻影响。

特罗洛普19岁进邮局,17年来一直从事枯燥无味的文书工作,时常还需借债。这种窘迫境况后来真实地反映在他的小说《三个小文书》(1858)里。以后他被派往爱尔兰管理乡镇邮务,情况有所好转,结婚成家,并开始业余创作。1851年,他又被派往英国西南部组织乡镇邮政,经常骑马驰骋于6、7个郡之间,熟悉民间风俗习惯,以及乡民和牧师的生活情况。1855年发表一部以乡镇教区为背景的小说《养老院院长》,因而成名。

特罗洛普一生勤奋写作,共写了47部小说和一些游记、传记等。前期的主要作品是6部一组的“巴塞特郡小说”:《养老院院长》(1855)、《巴塞特寺院》(1857)、《索恩博士》(1858)、《弗拉姆利教区》(1861)、《阿林顿小屋》(1864)和《巴塞特最后的纪事》(1867)。这组小说集中描写乡镇牧师和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含蓄地揭发了教会中人事倾轧和尔虞我诈,同时穿插了爱情故事,勾勒出新兴资产阶级虚伪丑恶的面貌。

特罗洛普成名之后,开始广泛结交,因此他后期转而描绘政界人士的生活。主要作品有6部一组的政治或议会小说,又名“巴里赛小说”:《你能原谅她吗》(1864)、《费尼斯·芬恩》(1869)、《尤斯达丝的钻石》(1873)、《费尼斯重返》(1874)、《首相》(1876)和《公爵的子女们》(1880)。其中以《首相》为最佳。

特罗洛普在《自传》中说,他作为小说家的名望若能成功地持久下去,在他塑造的众多人物当中,也许将依赖巴里赛首相和他的夫人格兰考拉以及克劳莱牧师这3个人物。不少社会学家从特罗洛普这一组政治小说中找到许多有关19世纪中叶维多利亚王朝社会真实情况的宝贵资料。

特罗洛普晚年作品针对当时社会上道德日趋败坏和资产阶级的生活腐化的现象,一部是无情讽刺金融家和投机商的小说《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1875),另一部是攻击私有财产和继承权的小说《斯卡包鲁一家》(1883)。

特罗洛普的作品文笔幽默,故事发展自然流畅,叙述生动感人。他对事物的观察十分敏锐,在作品中又注重对人物的心理分析,并注入高尚的道德教育意义,他曾说:“一部小说的描述应趣味性地将道德教育反应出来。”

在政治上,可以说他不是一个激进派。他虽然是个自由党人,可是在气质上更接近保守党人,因此他的小说也大多以喜剧来收场,善战胜恶,常情战胜非理性,安定的秩序战胜紊乱现象。

特罗洛普由于在《自传》中公布了他每日坚持写作3小时,每一刻钟需写出250字,因而被当时的评论家认为是个文字匠,名次被排列在同时代的狄更斯、乔治·艾略特、萨克雷等小说家之后;直到他逝世50年后,经过一些知名的评论家对他的重新评价,他的声誉才重新恢复,作品也再度畅销。

1882年12月6日特罗洛普因中风去世。勃朗特姐妹

英国著名的姐妹作家夏绿蒂·勃朗特和艾米莉·勃朗特分别于1816年和1818年出生于英国北部山区一个穷苦的乡村牧师家庭。

勃朗特姐妹的一生非常孤独、苦闷、短暂、不幸。最小的妹妹安妮还只有20个月时,母亲就去世了。母亲的姐姐勃兰威尔住到她们家中,帮着料理家务,看管孩子。他们和弟弟妹妹的青少年时代极度贫困,因无钱,8岁的夏绿蒂被迫和艾米莉以及2个姐姐到孤儿院式的学校度过一段童年。这是一所饥饿疾病和体罚相交织的学校。不久夏绿蒂的2个姐姐因患病,相继死去。她们姐妹也被接回家中,同弟弟几人随父读书。

母亲早逝,父亲双目失明,2个姐姐夭折,这些打击使她们十分早熟。为了减轻生活压力,她们开始作诗、画画、写小说。据盖斯凯尔夫人的《夏绿蒂·勃朗特传》记载,夏绿蒂13岁时,仅在1年多时间内就写了近200万字的诗歌、戏剧和小说。夏绿蒂21岁时,曾把自己写的诗寄给当时的桂冠诗人骚塞看过,骚塞对她的态度很冰冷,说搞文学创作不是女人的事业。后来夏绿蒂发表《简·爱》时,因怕人歧视,不敢用真实姓名,只用了“克拉·贝尔”的笔名。

为了谋生,夏绿蒂姐妹3人都先后离家出外,给有钱人当家庭教师。这种屈辱的生活使她们对有钱人家的太太小姐十分仇恨和蔑视。家庭教师的凄凉境况,姐妹分离的哀痛愁苦,使她们产生了改善自己生活的强烈愿望。她们打算在家乡创办一所寄宿学校,用自已的双手创造自由幸福的生活。为此,夏绿蒂特地带妹妹艾米莉到生活费用较低的布鲁塞尔去学习法文,并于19岁时当了寄宿学校教员。在布鲁塞尔,夏绿蒂爱上了女校长的丈夫海格先生。这种没有前途的相思在她心灵中留下了深深的创痕。沉痛的生活经历和冷酷的社会遭遇,给夏绿蒂姐妹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也陶冶了她们孤独、敏感、自尊,而又独立自主的坚韧性格。

勃朗特姐妹尽管经历了骨肉悲欢离合的辛酸和黑暗社会的冷遇,但从未停止过文学创作活动。1846年姐妹3人以凯勒(夏绿蒂)、艾丽斯(艾米莉)和阿克顿·白尔(安妮)的化名出版了一本小小诗集,其中以艾米莉的诗为最多。这时,夏绿蒂第1部长篇小说《教师》遭到出版家拒绝,未能发表。但她并不灰心,继续从事新的创作。1847年,夏绿蒂的小说《简·爱》,艾米莉的小说《呼啸山庄》以及安妮的小说《阿格尼斯·葛莱》相继问世。3姐妹同时出现在文坛上,并都有作品传诸后世,这在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是罕见的奇迹。可是,由于生活的贫苦,就在第2年,艾米莉和弟弟去世了;不久,最小的妹妹安妮也离开人世。姐弟6人最后只剩下夏绿蒂自己。1855年,夏绿蒂尼柯尔斯结婚,几个月后她也病逝了。她们的苦难和不幸,成了英国文学史上最悲惨最令人同情的篇页之一。《简·爱》是夏绿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从19世纪以来一直被公认为现实主义名著。

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中叶英国的一个乡村小镇。主人公简·爱是个在襁褓中就失去双亲的孤女,她被当县吏的舅父收养。舅父死后,她受尽了舅母一家老小的欺侮和虐待,最后被赶到慈善学校,继续遭人凌辱。她在那里熬过10年含辛茹岁的岁月,后来到庄园主罗彻斯特家中任家庭教师。简·爱在同罗彻司特不多的接触中,窥视到他愤世嫉俗的内心痛苦,而罗彻斯特也从简·爱的举止言谈中看出她气度非凡的精神境界和独立自尊的优秀品质。简·爱也深深爱上了主人,但当他们举行婚礼时,罗彻斯特早有妻室的秘密被揭露了。原来,被关在楼阁密室里的疯女人就是他的妻子。尽管简·爱热恋着罗彻斯特,但她不肯做他的情妇,忍痛逃离庄园四处流浪。后来,哀苦无告的简·爱在穷途中被牧师里弗斯兄妹收留,并为她觅得一个乡村小学校长的职务。这期间,简·爱得到死于海外的叔父留给她的大笔遗产,并得知里弗斯牧师原是她的姑表兄。里弗斯去印度传教,并向简·爱求婚,请求她一同前往。但简·爱心里始终只有罗彻斯特一人,她拒绝里弗斯,重新回到罗彻斯特家。这时,罗彻斯特庄园的厅堂楼阁已被疯女人纵火烧尽,疯女人坠楼身亡。罗彻斯特在营救疯妻时也受重伤,双目失明。但简·爱并不看重这些,终于以平等地位和他结了婚。

作者通过简·爱悲惨的生活经历及其为爱情幸福而进行的斗争,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新型的女性形象。她不是闺秀淑女,而是一个孤苦伶仃的小女子。她聪慧过人,感情挚热,世事明达,敏感自尊。舅母一家的虐待、慈善学校的侮辱、寄人篱下的悲苦——使她更加坚强起来。作者在简·爱这一形象中,倾注了自己不幸经历的辛酸和对世间崇高品质的深情。作品着力揭示简·爱的精神力量和内心境界的美,颂扬了她为自己的尊严、生存、地位而英勇抗争的品质和对爱情幸福顽强追求的精神,指控了资产阶级社会的伪善、冷酷和对下层人民的欺压,同时通过这一形象,无情抨击了资产阶级的婚姻恋爱观,有力表达了妇女的爱情理想和对自由幸福的渴望。《简·爱》出版后,因其题材新颖,感情真挚,情节诱人而引起当时评论界的关注,不久便在许多国家广为流传。1934年,这部小说就被翻译介绍到我国,以小说为蓝本改编而成的话剧也曾在我国演出过。1944年,美国20世纪福斯公司把它摄制成故事片,1970年英国鹰狮影片公司再次将它搬上银幕。电影《简·爱》已在我国上映。

夏绿蒂于1849年发表的另一部长篇小说《雪尔莉》是在病魔缠身的情况下写成的。作品描写一家棉纺厂工人捣毁机器的惊心动魄的斗争,反映了19世纪初英国的社会矛盾。作者以个性强悍、身世阔绰的雪尔莉和出身微贱、性情温柔的加罗琳这两个少女为描写中心,真切展现了当时地主贵族、资产阶级和工人的状况,谴责了工厂主对工人的残酷剥削,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1853年,夏绿蒂发表第3部长篇小说《维耶特》。它和《简·爱》一样,含有许多自传成分。它是以作者在布鲁塞尔学法语的一段生活为基础写成的。当时夏绿蒂和有妇之夫海格先生的那种微妙的感情关系,被女作家熔到了女主人公身上,成了这部小说的重要故事线索。

作品主人公露西·斯诺是个贫苦而独立的英国少女,她学习法语回国后,当了寄宿学校女教师,她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情操,对周围人们产生了良好影响,赢得了人们的普遍尊敬。作品还记叙了她冲破生活和爱情中的一切困难并取得胜利的经历,歌颂了她把全部力量都献给人民的精神和其他优秀品质。小说中法语教授保罗·伊曼诺埃尔是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他在同露西·斯诺的交往中,受到良好影响,改变了怪僻而专断的性格,显露出久受压抑的善良天性。据传,保罗·伊曼诺埃尔这一形象,是以当年向夏绿蒂教授法语的海格先生为原型而塑造的。

1855年,夏绿蒂去世后,她的早期作品《教师》也得以出版。这部著作也是作者以自传的形式创作的,写女教师费朗西斯只身闯入社会独立谋生的故事。此外,夏绿蒂少年时代的作品还有《秘密》(1833)、《莉莉·哈特》等。据传,这两部小说是她与姨母勃兰威尔合写的。

夏绿蒂·勃朗特的小说很接近于狄更斯式的现实主义。她的主要题材多写小资产阶级的个人奋斗与反抗,以及主人公在社会中的孤独生活。她塑造的人物,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常以动人的景物衬托人物感情世界。他的作品有强烈的激情,能够抓住读者的心灵。所以,她同狄更斯、萨克雷等著名作家一起,被马克思誉为“辉煌的一派”小说家。

艾米莉·勃朗特早年曾写有《女四》、《老禁欲者》等长诗。她一生只写了1部长篇小说《呼啸山庄》(1847)。这部作品以它奇异的想象力名振英国文坛,从而使作者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突出地位。故事发生在英国外省偏僻角落的一座暴风呼啸的山庄。山庄主人老恩肖从城里领回一个无家可归的吉卜赛弃儿希斯克里夫,将他收为养子,并跟自己的孩子一道教养。老恩肖死后,其子辛德力则视希斯克里夫为奴仆,常常进行侮辱,可老恩肖的女儿嘉瑟琳却与希斯克里夫相爱。辛德力认为妹妹嘉瑟琳,与这个穷鬼结婚会辱没他的家庭,于是进行百般破坏和阻挠。而嘉瑟琳也终因门第悬殊、金钱诱惑而准备嫁给阔少艾德加·林顿。

被抛弃了的希斯克里夫愤然出走,几年后他发了财,重回山庄,对夺去他幸福的人开始了不择手段的复仇。这时嘉瑟琳早与林顿结婚,婚后不久便死于难产。希斯克里夫便娶了林顿的妹妹伊萨贝拉为妻,他肆意虐待妻子和儿子,甚至加害于嘉瑟琳遗留下的女儿小卡瑟。他强迫病危将死的儿子和小卡瑟结婚,以便在儿子死后,他好独霸儿媳从父亲林顿那里继承的财产。辛德力由于不善理财,把呼啸山庄的全部田产都抵押给希斯克里夫。这样,肖恩和林顿两个富有家庭的全部财产都归希斯克里夫所有。复仇心理完全满足之后,他仍然无法医治心灵的创伤,他不想继续生活下去,实行慢性自杀,死后葬于嘉瑟琳的墓旁。

乍看起来,《呼啸山庄》是个单纯的复仇故事,其实它隐含着更深刻的思想内容。作品通过因地位悬殊而酿成的爱情悲剧以及主人公的遭遇,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中尖锐的阶级斗争,鞭挞了英国资产阶级社会的势利、虚伪和种种不平等现象。这部作品的人物营垒分明,一方是辛德力、林顿那样的统治者,另一方则是希斯克里夫和嘉瑟琳那样的叛逆者。作者通过希斯克里夫和嘉瑟琳悲惨的爱情故事,大胆地向传统势力挑战。这些都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但作品也宣扬了超阶级、超社会的个人复仇主义,希斯克里夫的复仇仅仅为了个人爱情,最后自己则成为一个剥削者。《呼啸山庄》曾被誉为一首发自女作家内心的抒情诗。在结构上它采用一个目睹呼啸山庄风云变化的老管家对陌生人讲故事的倒叙手法,把主人公的身世、经历及其相互关系的奥秘逐渐展现出来,因而增加了作品的神秘色彩。这篇小说反映的生活面比较狭窄,脱离实际,并有夸张造作、追求怪诞离奇和廉价戏剧效果的毛病。

夏绿蒂·勃朗特和艾米莉·勃朗特以其优秀作品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了纪念她们,美国在1946年曾拍过一部以夏绿蒂3姐妹生平事迹为题材的影片,这部影片多次搬上银幕。前几年,法国也拍了一部《勃朗特姐妹》的故事影片,来纪念这两位著名的姐妹作家。罗斯金

罗斯金,1819生于伦敦一个富裕的酒商家庭,父亲对艺术有很高的品赏能力。青少年时代,罗斯金受过良好的教育,并和全家一起乘车遍游了英、法、瑞士诸国。幼年时代,罗斯金对画家威廉·特奈的画十分喜爱。1843年,当他24岁时,就发表重要批评著作《近代画家》的第1册,以后的17年中,此书的其他几册相继出版。在这些著作中,对他的画人们给予很高的评价。其中最著名的有《建筑的七盏明灯》(1849)、《威尼斯城的石头》(1851~1853)等。这些作品研究了欧洲建筑的主要流派,主张艺术不能和生活割离,断言只有高尚的社会现实才能产生真正优美的艺术。他认为一切伟大的艺术,都来自社会的健全,高尚的生活环境和艺术家本人的道德天性。

罗斯金于1857年在曼彻斯特城发表了《艺术的政治经济》这篇讲演,强调艺术的崇高道德意义和巨大教育作用,并声称只有当艺术来自人民群众时,它才有真正的意义和地位。罗斯金关于艺术问题的著作和讲演,使他成为19世纪首屈一指的艺术批评家。

1860年,41岁的罗斯金完成了《近代画家》最后1册的写作,同时结束了他的艺术批评著作的写作阶段。从这时起,他开始借艺术来研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问题。他认为近代艺术衰落的原因来自英国社会的商业组织;劳资之间的问题是个道德问题,资本家不应凭其势力加重对工人的压榨,而应使工人过上较为独立的生活。

在《时至今日》(1861)、《经济学释义》(1862)、《芝麻与百合》(1865)、《野橄榄花冠》(1866)等重要著作中,罗斯金以唯心主义的审美观点批判了英国资本主义社会,认为英国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有害于艺术的发展;他要求改革社会,以使穷人免受富人的欺凌压榨;并主张“美”应该成为人类全部生活的有机构成部分。但是,他反对过分发展机械技术,提倡手工业劳动,认为机械技艺会扼杀工人的主动性,把工人变成复杂机器的简单附属品,并且推崇古代和文艺复兴前期的艺术,主张用道德和审美教育建立公平合理的社会制度,这暴露了罗斯金世界观上的局限性。

罗斯金的《芝麻与百合》是当时流传最广的一部作品。作者在此书的第1部《国王的宝藏》中,责备英国人只重视物质的成功,而忽视精神的成功。作者提倡精神的特别是由书籍中得到的财富,认为这是国王的宝藏。该书第2部《皇后的园地》则论及妇女问题,体现了反对妇女解放的思想主旨。

罗斯金晚年曾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帮助受苦受难的人们。从1871年起,他给工人阶级写了许多信,题名为《劳动者的力量》,信中也含有他对经济、艺术、宗教等各种问题的见解。1875年,他成立了一个乌托邦式的团体,以期恢复中世纪社会,实现他的经济理想和社会理想。他把自己全部财产捐献慈善事业,解决贫民的住所和教育问题,以致临死时手中分文莫名。这种对慈善事业的热衷和向往,表现出罗斯金学说中的改良主义倾向。罗斯金老年写了《过去时代》一书,用美丽质朴的文字追述了他童年与青年时代的生活。

罗斯金的作品富有浪漫主义的感情色彩,显示了作者对这种文体的惊人的驾驭力量。他作品中的许多篇章,如《威尼斯城的石头》中对圣马克礼拜堂的赞颂,《近代画家》中对于霞弗豪生大瀑布的赞美,以及《过去时代》里对于日内瓦龙耐河的赞叹等等,都是英国文学散文中的精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