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大地:三晋文化特色与形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5 05:48:52

点击下载

作者:高宇飞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三晋大地:三晋文化特色与形态

三晋大地:三晋文化特色与形态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三晋大地:三晋文化特色与形态作者:高宇飞排版:梦工厂出版社:现代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5-01ISBN:9787514324235本书由大华文苑(北京)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言三晋大地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的历程,推进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推进了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文化是立国之根,实现中国梦也是我国文化实现伟大复兴的过程,并最终体现在文化的发展繁荣。习近平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我们要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

如今,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攻坚和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面对世界各国形形色色的文化现象,面对各种眼花缭乱的现代传媒,我们要坚持文化自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传承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浩浩历史长河,熊熊文明薪火,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滚滚黄河、滔滔长江,是最直接源头,这两大文化浪涛经过千百年冲刷洗礼和不断交流、融合以及沉淀,最终形成了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也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而从没中断的古老文化,并始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中华文化曾是东方文化摇篮,也是推动世界文明不断前行的动力之一。早在500年前,中华文化的四大发明催生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地理大发现。中国四大发明先后传到西方,对于促进西方工业社会发展和形成,曾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华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到我们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我们民族的基因。中华民族的精神,也已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总之,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各族人民五千年来创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内容包罗万象,浩若星汉,具有很强文化纵深,蕴含丰富宝藏。我们要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首先要站在传统文化前沿,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弘扬和发展五千年来优秀的、光明的、先进的、科学的、文明的和自豪的文化现象,融合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精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族文化,向世界和未来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文化价值、文化形态与文化风采。

为此,在有关专家指导下,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古今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特别编撰了本套大型书系。主要包括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伦理道德、古风古韵的建筑遗存、深具内涵的自然名胜、悠久传承的历史文明,还有各具特色又相互交融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等,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文化底蕴和强大民族凝聚力,具有极强系统性、广博性和规模性。

本套书系的特点是全景展现,纵横捭阖,内容采取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叙述,语言通俗,明白晓畅,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古风古韵,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欣赏性、知识性和延伸性,能够让广大读者全面触摸和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中华儿女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并能很好继承和弘扬中国文化,创造未来中国特色的先进民族文化。2014年4月18日文明摇篮史前时代

三晋是战国时赵、韩、魏三国的合称。赵氏、韩氏、魏氏原为晋国大夫,战国初,他们分晋各立为国,称为“三晋”。

位置在后来的山西及河南中部、北部及河北南部、中部地区。因三晋之地大部分在山西,因此后世别称山西为三晋。

三晋地区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黄河流域文化的中心,从180万年前的西侯度文化、经匼河文化、丁村文化、许家窑文化、崎峪文化,到1.4万多年前的下丁川文化,呈现了旧石器时期原始文化发展的完整序列。史书记载,上古时期尧建都平阳,之后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以及夏王朝也诞生在这里。西侯度和匼河村文化

西侯度村位于山西西南部中条山西南麓,南距芮城风陵渡约10千米,黄河在这里拐了一个大弯,从西侯度的西侧和南侧流过。■西侯度动物头骨

这一地区在远古时期就成为人类优良的栖息地,约180万年前后,原始人类就繁衍生息在这里。西侯度文化遗存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文化遗存,其位于黄河中游左岸高出河面约170米的古老阶地上。

文化遗物和动物化石集中分布在平均约一米厚的交错砂层中,砂层夹在早更新世的砂砾层之内。砂砾层上面覆盖着中更新世的红色土,再上为晚更新世的黄土层。

动物化石有巨河狸、鲤、山西轴鹿、粗面轴鹿、粗壮丽牛、山西披毛犀、三门马、古中国野牛、晋南麋鹿、步氏羚羊、李氏野猪、纳玛象等。

在动物化石中,有一个保存两■西侯度尖状器段鹿角的步氏真梳鹿的头盖骨。它的左角靠近角节的主枝上,有一个横断面底部较窄的沟槽,其上具有明显的人为切割或砍斫的痕迹。右角也有刮削痕。丽牛 生活在早更新世到中更新世亚欧大陆的原始牛科动物,相对其他牛科动物,丽牛体型较为纤细,矮小,角细长而成扁柱状,雌性则没有角,在草原上群居生活。其中最大的种类可能是我国的粗壮丽牛。

这表明,当时人们可能已制作骨器。化石中还有一些颜色呈黑、灰和灰绿色的鹿角、马牙和动物肋骨,说明西侯度人已经学会取火,开始食熟食了。

遗址中的石器主要以石英岩为原料,类型有石核、石片、砍斫器、刮削器和三棱大尖状器。其中最大的石核为一件重达8.3千克的石片状石核,最小的则是仅有33克重的漏斗状石核。三棱尖状器是用以挖掘根茎类植物的工具,一般个体较为粗大,多用巨厚石片制成,从平坦的一面向背面加工,使背部成棱脊或高背状。西侯度人制造、使用的石器是旧石器时代人类常用的工具,刮削器可以用来刮削木棒、割剥兽皮;砍斫器主要用于砍伐,大型的砍斫器可以砍伐树木;三棱大尖状器是用来挖掘的工具,可以用来挖掘可■西侯度先民制作石器以食用的植物块根。

西侯度人制造石器是用直接打击法从石材上获得石片的,有采用手持石头打击另一石材的锤击法;有手持石材向一石砧碰击以产生石片的碰击法,有用石锤砸击地面上放着石材的砸击法。

他们对于打击下来的石片,有的还进行第二步加工。加工的方法大多是向一面一个方向打击,称为单面打击法,很少采用向石片两面打击的交互打击法。

他们对石片的第二步加工,并不在石片薄的地方,而是在石片的厚部,这说明,他们已不是简单地利用石片劈裂的薄处为刃部,而是有目的的加工某一部分,以供使用。

继西侯度文化之后,匼河文化是三晋另一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其地质时代约为60万至70万年的中更新世早期。

匼河文化主要分布于山西芮城县匼河村一带,而匼河村的位置大致处于风陵渡和西侯度之间,在西侯度以南,较西侯度村更靠近黄河拐角处。蓝田文化 旧石器时代初期的一种人类文化,又叫蓝田猿人文化,分布于陕西渭河流域。除发现蓝田猿人化石外,同时还发现一批打制石器,主要有单面加工为主的大尖状器、三门峡厚重尖状器大型多边砍砸器、中小型交互打击的多边砍砸器、小型单边砍砸器、刮削器以及有使用痕迹的石片和石器等。

匼河遗址由11个地点组成,它们分布在中条山西南麓的黄河左岸,南北伸延13.5千米。匼河一带冲沟发育,地层出露好,文化遗物埋藏在中更新世红色土及其以下的砂砾层或泥灰岩之中。

匼河文化遗址出土的石器工具,从用途来分共有五类,即砍斫器、刮削器、三棱大尖状器、小尖状器和石球,前三类,在西侯度文化中已经出现,石球在陕西蓝田文化中也已经出现,而小尖状器则是匼河人的发明,是匼河文化中比较精致的石器,可以用来割剥兽皮。

砍斫器数量较多,有“单面刃”和“两面刃”两种,加工比较粗糙,由于长期使用和反复修整,刃部片疤重叠。

匼河遗址发现的石器,也是以石片石器为主,在打割石片时,使用了锤击法、碰砧法和投击法。用锤击法打制石片,多以砾石平面做台面,也有特意打制台面或利用石片疤做台面的,这是匼河人的一项新创造。■匼河文化石器肿骨大角鹿 简称肿骨鹿,是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鹿科的一种。头骨粗壮,下颌有明显肿厚现象。角甚粗壮,眉枝垂直扁平,主枝圆筒状,但远端呈掌状分叉,臼齿大而低冠。在北京猿人洞穴堆积中曾发现其大量化石。

用碰砧法和投击法产生的石片宽而厚,形状多不规整,一些砍斫器和三棱大尖状器就是用这类石片加工成的。石核有用锤击法产生的和碰砧法产生的两种。石核上常常保留大部分砾石面,石片疤一般宽大于长。

对于打击下来的石片,只要有锋利的边缘,就不再进行加工而直接使用,大的用于砍斫,小的用于刮削,不能直接使用的石片,再用石锤进行加工,提高了石片的利用率。匼河人使用的石器的加工较为精细,也更适用于割剥兽皮。

与石制品一同的还有一小块烧骨,这表明匼河人也开始了用火的生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匼河文化是从西侯度文化和蓝田文化发展起来,其中存在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匼河先民缝制兽皮

匼河文化遗址动物化石多为中更新世的典型种属,不但有肿骨大角鹿、扁角鹿、德氏水牛、三门马等华北中更新世的典型种属,还有第三纪残留下来的三趾马和师氏剑齿象。

这些动物的共存,表明当时匼河一带有茂密的森林;鹿、马等食草动物的存在,说明附近还有开阔的草地;从水牛等动物判断,附近还有湖泊、沼泽和河流。

水牛和象喜欢温暖和湿润环境,而披毛犀喜欢干燥和凉爽环境,它们的同时存在,说明当时基本上属于温带气候。■捕猎石器

匼河人生活在这种自然环境中,使用挖掘工具三棱大尖状器和投掷武器石球,表明其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经济生活。

匼河文化与蓝田猿人文化和丁村文化较为接近,可以认为匼河文化上承蓝田猿人文化,并发展为旧石器中期的丁村文化。在文化发展上具有承上启下的性质。阅读链接匼河文化并不是在匼河一带孤立地存在,在它东面的垣曲县的官沟,东岭、中背岭、柴火疙瘩、西圆疙瘩、坪道、八角凹、小赵村、申家庄、型马南窑、晁家坡、许家庙、河西坡、冯家山等处,以及陕西潼关县的张家湾、卧龙铺,河南陕县的侯家坡、三门峡的水沟、会兴沟等处,都发现有属于匼河文化的石器地点。陕西的蓝田文化也具有这种分布范围广、文化遗址多的特点,在三晋地区,则以匼河文化为首。它说明当时的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得到了繁衍壮大,在有的地区还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原始人群落。而从石器地点的分布,再次证明了黄河流域的巨大作用。丁村和许家窑文化

丁村地处晋西南汾河中、下游临汾宽谷的南端,其文化遗址集中分布于以丁村为中心,南北长达11千米的汾河东岸第三阶地上,有旧石器地点11处,动物化石地点3处。

这里第四纪地层出露良好,人类化石、文化遗物和伴生的动物化石埋藏在10万年至15万年晚更新世黄土的“底砾层”之中。丁村人类化石包括3颗牙齿,一颗为上内侧门齿,一颗为上外侧门齿,另一颗为下第二臼齿,全是右侧的。其大小、形状、颜色和石化程度相似,并且出土部位相近应属同一个体。从磨损程度估计,为一个十二■人类牙齿化石三岁的少年。两颗门齿舌面呈铲形,有明显的舌面隆突和指状突,与北京人门齿有相近性质。但无论齿冠和齿根都远比北京人细小,舌面隆突和指状突也不如北京人的复杂。

这两颗门齿与现代蒙古人种没有明显差别,其中上外侧门齿与内蒙古萨拉乌苏遗址的河套人的十分相似。下第二臼齿的齿冠和齿根都远比北京人的细小,齿冠的相对高度远比北京人为大,咬合面的纹理不如北京人的复杂。

这些性质表明丁村人的臼齿比北京人的进步,但仍比现代人臼齿■丁村遗址石球原始。从3颗牙齿的形态可以明显看出,丁村人是介于北京人与现代人之间的人类。它虽与晚期智人阶段的河套人接近,但出土层位较早,所以属于早期智人阶段。北京人 又称北京猿人、“北京直立人”、“中国猿人北京种”,是生活在更新世的直立人。其化石遗存于北京市西南的周口店龙骨山。一般认为北京人生存在距今50万年前。北京人的颧骨较高。平均脑量仅1043毫升。身材粗短,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高突,鼻子宽扁,嘴巴突出,头部微微前倾。

丁村遗址有石器2000多件,有些石器被河水泡过,致使其表面常包有一层纯净的碳酸钙外壳。石制品的原料约95%为角页岩,余为燧石、石灰岩。

石制品中以石片和石核为多。石器分石核石器和石片石器两类,且以后者为主。石核石器有砍斫器、似“手斧”石器和石球3类。

砍斫器是用先进的交互打击法加工的,质量高,效果好,分为单边砍斫器和多边砍斫器。似“手斧”石器只有一件采集品。■先民所用的石斧

石球用石锤打击而成,重量从200克到1500克不等。石片石器有砍斫器、厚尖状器、小尖状器和刮削器。后来又发现新的器型,有双阳面石核、双阳面石片、大尖状器、斧状器、宽型斧状器、锯齿刃器、凹缺刃器、修背石刀、双阳面石刀和锥钻等。

石片多半用碰砧法和投击法产生,具有宽大于长、石片角大、打击点不集中、半锥体大且常常双生等特点,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片是用石锤直接打制的。在一些石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修理台面的痕迹,这是一种比较进步的技术。

石片砍斫器与石核砍斫器不同,绝大部分是一面打击的,并且刃部较薄。厚尖状器用大石片制成,又分成较厚的三棱大尖状器和较薄的鹤嘴形尖状器两种。

宽型斧状器和斧状器是一种大型切割工具。丁村人就利用这两样切割工具切割他们猎获的猎物。

三棱大尖状器是丁村文化中最富有特色的器物,由于是在丁村首次发现的,所以又称为“丁村尖状器”,多用厚大石片或砾石打制而成,器型硕大,尖端犀利,对称性高,具有厚实的底部和三棱形的器身。小尖状器都是用较薄的石片制成的,有的刃缘打制得相当平齐,反映了较高的工艺水平。

这里发现哺乳动物化石有28种,大部分为生活在森林和山林之中的种类。从砂砾层中还采集到鲤、青鱼、鲩、鲿、鲇等鱼类化石,皆属于在能经常保持一定大流量的水中生活的种类。

在砂砾层中还有大量软体动物介壳化石,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种大型丽蚌壳,这些情况表明,丁村人时期的丁村一带气候相当温暖,汾河的水量很丰富,水势很大。附近的山上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河旁平地上草木茂盛,各种动物成群地出没于森林、草地和河边。

丁村人生活在汾河两岸。在河滩上就地取材制作石器,在树林里采集可供食用的植物,利用石球等工具进行狩猎。■原始生活场景

许家窑文化遗址位于晋北部桑干河流域的阳高县境内,这里是距今约10万年前的原始人居住地,年代为中更新世或晚更新世初期。

许家窑遗址人体化石近20件,其中有头顶骨、枕骨、颌骨、臼齿等,它们代表着男女老幼10多个个体。从这些人骨化石来看,许家窑人与北京人有相似之处,应当是北京人后裔,而体质又有新的进步。

许家窑人的头骨骨壁较厚,顶骨内面较复杂,颅顶较高,头骨最宽大的部分比较靠上,吻部不太突出,下颌枝低而宽,牙齿粗大,齿冠结构比较复杂,其纹饰和北京猿人的牙齿相近。■普氏野马化石

许家窑人文化以石制品和骨角器为代表,石制品类有几万件,其中以刮削器数量最多,而且有直刃、凹刃,凸刃、复刃、龟背状、短身圆头等不同的类型,是根据不同用途进行加工的。普氏野马 野马的亚种之一。头部长大,颈粗,耳比驴短,蹄宽圆。外形似家马,但额部无长毛,颈鬃短而直立。夏毛浅棕色,腹部乳黄色;冬毛略长而粗,色变浅。栖息于山地草原和荒漠。性机警,善奔跑。一般结成小马群,游移生活。原分布于我国新疆准格尔盆地北塔山及甘肃、内蒙古交界的马鬃山一带。

尖状器发现的数量也很多,有齿形、椭圆形、鼻形、喙形等类型,它们的形体都很细小,其中最小的仅重一克,最大的也只有13克。另外,还发现了屋脊形和斜边形的雕刻器。

许家窑遗址发现的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类型复杂,种类繁多,是西侯度、匼河、丁村的砍斫器、三棱大尖状器系统的石器所无法比拟的,其体型的细小,也与大型石器群迥异。

其技术上大有进步,如可用厚石片加工龟背状刮削器,其形状劈裂而平直,背部隆起,周围边缘为刃口,可用于剥皮、刮肉、加工兽皮等操作。还有一种短身圆头形刮削器,圆弧形刃缘多经过精细的加工。

许家窑文化中另一类有特色的石器是石球,发现的数量多达1000多个,最大的重2千克,最小的重90克。石球是北京人文化中所没有的。

当时制造石球要先拣取较好的砾石,打击成粗略的球形,再反转打击去掉棱,使它成为荒坯,然后左、右手各持一个荒坯对敲把坑疤去掉,做成滚圆的石球。许家窑人制造石球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石球在使用时要用棍棒或绳兜进行投掷。用这种方法狩猎有很大威力,能猎取比较凶猛的和距猎人较远的野兽。

石球不但可以是旧石器时代具有典型意义的狩猎工具,同时,也可用来打制石器、砸击坚果和动物骨骼。石球的大量制造、使用,与细小型石器的大量存在是许家窑人以狩猎业为主要生活方式的反映。

另外,伴随人类化石和石制品的还有大量的动物化石,动物化石主要有普氏野马、披毛犀、普氏原羚、鹅喉羚、野猪、狼、虎等20余种。动物骨骸数以吨计,但未见一具完整的个体,甚至连一个完整的头骨也没有,而全部是人们食肉以后又砸碎的抛弃物。阅读链接汾河是山西最大的河流,也是黄河最大的两条支流之一。它纵贯山西中部,流经太原和临汾两大盆地,流域面积占山西地区面积的四分之一。丁村文化在汾河上、中、下游的广泛传布,不仅使旧石器时期的人类文化由晋西南扩展到晋中,而且影响到晋北。今天汾河源头和晋北桑干河的源头都在宁武县,管涔山是它们的分水岭,而两河的源头有的支脉相距很近,有相互交通、影响的便利条件,而汾河在远古时还有另一源头,今天的滹沱河源头在当时是汾河的源头,它实际已经达到晋北地区。因此丁村人也有可能经此源头影响到晋北桑干河流域的原始文化。朔州峙峪和下川文化峙峪遗址位于山西大同盆地西南角朔州县的峙峪村,桑干河上游的支流峙峪河绕峙峪村而过,西、北、南三面由群山环抱,东面是广阔的桑干河平原。遗址就在峙峪河与小泉沟汇流处的一个孤立的岛状沙丘中。峙峪遗址南北长100米,东西宽15米。从年代看,峙峪遗址属旧石器晚期文化遗址,距今约2.8万年。峙峪文化遗物包括石制品、骨■原始先民浮雕器和装饰品。石器有尖状器、雕刻器、刮削器、石镞等。石器主要是小型的,大型石器极少,砍砸工具也十分稀少。■先民制作石器场景

石器的打制方法,基本上与许家窑文化相似,峙峪人发明了间接打击法这一新的打制技术。间接打击法是利用一根带硬尖的棒状物对准石材的台面边缘,用石锤敲击棒的后端,而从石材上剥取石片。

用这种方法可以获得较小、较完整的石片,是一种相当进步的技术。扇形石核和小石叶都是用这种加工方法制作出来的。大同盆地 山西最大盆地,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位于山西境内北部桑干河上游,呈北东—南西向展布,长约200千米,面积约5100平方千米。盆地海拔大都为1千米至1.1千米。盆地边缘为冲沟分割的黄土台地和缓坡黄土丘陵,多为结构疏松的沙质黄土。

石器中有一件斧形小石刀用半透明的水晶制成,有宽约3厘米的弧形刃口,两平肩之间有短柄状呈凸形的突出。整个器型规整而小巧,小巧美观,外形似斧,可能是作为加柄的石刀来使用的,其凸出部分用于加柄或镶嵌。

石簇是用非常薄的石片制成的,一端具有很锋利的尖,另一端从左右两侧修整,形成短短的镞桯,可以夹嵌在细木杆上组成箭,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石器。峙峪人使用弓箭,缩短了与野兽的距离,增强了捕猎能力,扩大了自身衣食来源。在峙峪遗址中还发现一件石锯。石锯由刮削器发展而来,是把薄石片的一侧边缘修理成锯齿状刃口,敲击出来的刃缘比较均匀,刃口薄而锋利。这类“石锯”既可以锯截,又兼作刮削之用,可称之为“单边刃刮削器”。峙峪骨器中的骨尖状器是经细致打击而成的,有一些打制痕迹清楚的骨片,也可作为某种工具使用。此外,还发现一件骨制尖状器和许多有刻划条痕的骨片。遗物中有一件石墨做成的穿孔装饰品,光滑的一面和边缘都经过磨制,磨擦痕迹很清楚。■峙峪骨器中条山 位于山西西南部,黄河、涑水河之间。山势狭长,故名中条。主峰雪花山,海拔1994米,位于山西永济东南。东北端与王屋山相接的历山,海拔2322米,为涑水河发源地。中条山屏蔽着洛阳、潼关和中原大地,拱卫着西安和大西北,瞰视着晋南和豫北,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与石器、骨器伴随的还有大量的动物化石,动物化石有的密集成层,大多为单个的动物牙齿,总数达5000余颗,此外,还有大量被人工击碎的兽骨片。

哺乳动物化石中最多的是野马的化石,至少代表120个个体,野驴88个个体,这两种草原动物是当时峙峪人猎取的主要对象。峙峪人以弓箭和棍棒捕获这些草原动物,从事以狩猎为主的生产活动。

继峙峪文化之后,晋先人又在下川创造了灿烂的下川文化。下川遗址是山西境内最后一个旧石器时代遗址,距今2.4万年至1.6万年。下川位于晋南沁水县中条山主峰历山的东麓的垣曲、沁水,阳城3县境内。

下川文化所发现的石器有两大类:一类是粗大石器,主要有砍斫器、石槌、尖状器、刮削器;还有研磨盘,研磨盘用粗沙岩制成,为近似圆盘状,中间有研磨形成的圆坑,这是用来研磨谷物使其去皮的一种工具。它的出现,说明当时下川人采集业已取得较大发展,开始向着原始农业过渡。另外还有一种砺石,从上面留下的凹槽来看,是当时用于磨制骨器的一种工具。

还有一类是锛状器,外形呈三角形、舌形和梯形,底面平坦,顶面较隆凸;一端宽厚,陡直单向加工,是锛状器的工作刃;另一端缩窄减薄,用于装柄。

另一类是细小石器,细石器是利用黑色燧石制造的,类型复杂,代表了旧石器时代石器的最高水平。其中石核类的有锥状石核、楔状石核、柱状石核、漏斗状石核等,这类石器是采用压制法制造的。

石片类的有细小的石叶石片和薄长石片,这类石器多数是用先进的间接打击法剥取的。石叶和细石叶完整的很少,大多数截断了一头或两头,目的是为了作刀片使用,把这些截断的小刀片连续地镶嵌在骨把或木把上,使彼此接口平齐,减少间隙,便成为一件锋利而实用的骨刀或骨匕首。

从石器种类来看,雕刻器有3种,其中斜边雕刻器和屋脊形雕刻器是用压制法加工的;尖状器有6种,其中的扁底三棱尖状器,可能是安在木柄上使用的枪头;刮削器有5种,其中一种是将尖状器和刮削器结合为一体,它的一端可作尖状■牙齿化石器使用,另一端则为圆头刮削器;石镞有圆底石镞和尖底石镞两种。另外还有锥钻、石锯和琢背小刀。琢背小刀的出现,反映这一时期已经出现琢制技术,其中三角形琢背小刀,是镶嵌在木柄或骨柄上的石器。这类复合工具的使用促进了原始生产力的大发展,大大增强了下川人征服自然的能力。■下川石器下川人过着以狩猎为主、采集为辅的经济生活,下川文化上承峙峪文化和小南海文化,下开新石器时代早期高度发达的细石器工艺的先河。阅读链接山西境内与下川文化同时或关系密切的文化遗存还有几个分布区:汾河流域:已发现地点有古交石千峰,榆次大发和襄汾丁村。细石器文化内涵同下川一致。黄河流域:分布于吕梁山西麓和黄河东岸。已知遗址为蒲县薛关、吉县柿子滩和山西西北部若干采集点。这个区域代表性的器物有楔状石核、船底形石核、长型双尖尖状器、卵圆形弧刃刮削器。桑干河流域:阳高神泉堡遗址群含丰富的细石器文化,文化内涵与年代与其下游不远的虎头梁文化一致。上述细石器遗存除丁村与下川遗址外,其余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之末,或者已进入新石器的时代范围。鹅毛口、仰韶和龙山文化

距今1万年左右,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山西地区的新石器时代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3个阶段:仰韶文化以前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仰韶文化为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是庙底沟二期文化和龙山文化。

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很少,仅有10余处,绝大部分分布在临汾盆地。鹅毛口遗址是重要的一处新石器早期遗址,位于怀仁县西北鹅毛口村。

文化遗物有大量的石片、石核、石器,其中石片数量最多。鹅毛口人打制石片的技术还很落后,主要用砸击、摔击、锤击等方法。■鹅毛口石器■原始刮削器

一般打制厚大的石片用砸击法,将石片从巨大的岩块或岩体上用大石块砸击下来。那些较小的短石片,则是用扁形石核之类在石砧上摔击出来的,而较小的长而薄的石片,是用石锤从石核上的平面或有棱脊的台面上打击下来的。

遗址里的许多大型石器,如砍砸器、手斧、厚尖状器等多数是用歪尾石片进行加工的。歪尾石片的尾端均有向一侧歪斜的长尾,歪斜的方向有左有右。

石核一般指生产石片的石块,包括块状石核、石片石核两种。石核绝大多数疤痕短而深,仅有个别有长而浅的石片疤。由于在石核上从不同方面反复打制石片,所以石核具有多面多角的特点。

鹅毛口石器的种类很多,石器以打制为主,间有磨制的,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石锄、石镰等农具,另一类是狩猎和畜牧方面所需要的用具。

石器包括砍砸器、尖状器、刮削器、手斧、龟背状斧形器、石斧、石锄、石锤、石镰、弯尖状器、厚尖状器等。其中用于农耕的石锄数量最多,绝大多数呈长方形。一般较大的石锄长约20厘米,宽约9厘米,厚约4厘米,重约800克。

鹅毛口人在长期的采集和狩猎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终于学会了种植,创造了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刀耕火种有两个发展阶段,即刀耕阶段和锄耕阶段。鹅毛口人过着以农业为主,兼营狩猎、驯养业的经济生活。

鹅毛口遗址仅是一处大型石器制造场,周围有相对固定的人类居住,他们会经常来此地加工制作生活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石器。小口尖底瓶 仰韶文化典型器类,小口、细颈、溜肩、长圆腹、尖底,有的上腹部带双耳,器表多拍印纹饰。但因文化类型不同,所出器物略有差异。作用是汲水,因为其底尖,容易入水,入水后又由于浮力和重心关系自动横起灌水,同时,由于口小,搬运时水又不容易溢出,因此,成为重要的器物之一。■石器工具

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文化的中期阶段。仰韶文化早期文化遗址有20余处,分布山西各地。中期文化遗址有芮城县西王村遗址、翼城县北橄遗址、晋中地区遗址、大同马家小村遗址等。

西王村文化遗物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彩色陶器,最常用的色彩有黑、白、红三色,彩色图案多为弧线和圆点等几何形线条组成的花卉或禽鸟,造型生动。曲腹碗、盆和双唇小口尖底瓶是代表性生活用具。此外,遗物中还有大量的生产工具和动物骨骼化石。

北橄遗址位于翼城县城东10千米处,文化遗物包括石、骨、陶质的生产工具,主要器型有小口尖底瓶、钵、罐、釜、瓮、鼎、盆等。

晋中地区遗址的陶器的基本组合为重唇口尖底瓶、大口素面瓮,以及盆、钵、罐、缸等,彩陶十分发达,以黑彩的圆点、钩叶、弧边三角形构成植物花叶图案。■原始先民制作陶器

马家小村房屋遗址都是半地穴式的。器物最多的是陶器。陶器种类有常见的尖底瓶、盆、罐,也有比较特殊的四系罐、四系瓮。鼎 我国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后来,鼎成为国家和权利的象征,被视为立国重器。鼎还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旌表功绩,记载盛况。

在仰韶文化中期,庙底沟文化的遗存遍布整个山西,遗址分布相当密集,规模大,文化内涵丰富。庙底沟文化又可以细分为早、中、晚三期。

早期以翼城北橄遗址为代表,由枣园遗址的文化内涵发展而来,并且受到河南安阳后冈一期文化和西安半坡文化的渗透与影响。

中期是庙底沟文化鼎盛时期,在晋中、吕梁和雁北形成了庙底沟文化的地方类型。

到了晚期,庙底沟文化开始逐渐衰落,其标志是彩陶减少且构图单调,尖底瓶口开始退化,陶器中的篮纹大量增加。绳纹 古代陶器的装饰纹样之一,属于一种比较原始的纹饰,有粗绳纹和细绳纹两种。是在陶拍上缠上草、藤之类绳子,在坯体上拍印而成的,有纵、横、斜并有分段、错乱、交叉、平行等多种形式。从早期的磁山文化开始,几乎流行于整个新石器时代。

仰韶文化晚期,代表器物彩陶和小口尖底瓶数量锐减,灰色泥质陶和夹砂陶等日用陶器明显增多。陶器纹饰以附加堆纹和绳纹最多。

庙底沟二期文化距今大约4900年至4400年,共延续了500年左右,是中原地区从仰韶时期向龙山时期过渡阶段的遗存。

山西的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晋南的临汾、运城盆地,晋中及吕梁山区。庙底沟二期文化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

石器多采用磨制,规整而锋利。砍伐工具中的石斧多呈长方形,器体厚重。有些石锛的一面略显隆起,是为便于捆缠木柄而改进了制作方法。

此外,还出现了新的农业收割工具——磨制长方形穿孔石刀和半月形石刀。家畜饲养的规模在不断扩大,饲养的家畜有鸡、猪、狗、牛、羊,其中猪的数量最多。

大约公元前3000年,中原地区进入新石器时代晚期,这一时期的代表文化为“龙山文化”。

山西龙山文化遗址有芮城县西王村,平陆县盘南村,垣曲县东关镇、丰村和龙王崖,夏县东下冯,襄汾县陶寺,石楼县岔沟等。

陶器外表多装饰以篮纹,制陶业开始使用轮制技术。石器几乎都■石刀是磨制的,广泛应用切割法和管钻法等技术,石器种类和形态多样化,多数是作为农具使用。

石铲作为翻地用,形状多近长方形或双肩形,均较轻薄,刃部宽度一般不超过10厘米,很锋利,器身通体磨光。石刀是收割工具,形状多为长方形,多数穿一孔或两孔。砍伐工具石斧更加厚重。此外,还有手工工具石器,主要是斧、锛、凿和纺轮等。

这时期家畜饲养品种增多,有猪、狗、牛、羊、鸡等,渔猎活动占一定比重。住宅建筑在继承半地穴房屋的同时又有创造和改进,有平面呈“吕”字形的双间房基,双室间有过道相连,还有平面呈“凸”字形的窑洞,室内居住面都抹有一层白灰,多数还有白灰面墙裙。阅读链接山西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址,可分为磁山文化和枣园遗存两种类型。磁山文化代表物是山西长治武乡县石门乡牛鼻子湾村出土的一件石磨盘和一件石磨棒,遗物形制同河北武安县磁山遗址出土的石磨盘如出一辙,因此将这些遗存归属于磁山文化的范畴。牛鼻子湾村位于漳河流域,地理位置与磁山文化分布区相毗邻。枣园遗存位于山西翼城县北橄乡枣园村,枣园村在翼城县城东北约10千米处,滑家河、浇底河分别从村子的西北、东南通过。遗址中有不少用火烧过的兽骨、大量的陶片,以及部分石、陶质生产工具。这些文化遗存年代与磁山文化和老官台文化基本相当,距今约7500多年。农耕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大约在1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初期,农业才进入人类的生活领域。黄河流域特别是中游地区是我国粟作农业的发源地。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带,这里的先民以农耕著称,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他们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明。

三晋地区最晚的旧石器遗存有沁水下川、蒲县南关、吉县柿子滩等遗存,其中下川遗址中有锛状器和磨盘、砺石。这些器具是三晋地区较早跟农业有关的器具。■三晋地区出土的纺轮

三晋初始阶段的农业生产规模很小,一般是在居住地附近或其他采集地点进行的,种植方法也很原始。最初的农业生产工具主要为一些简单的石器和木器。石器为一些制作尚十分粗糙的斧、铲类工具。木器多为尖木棒。■原始人渔猎场景

经过长期的实践经验积累,在居住地不断扩展的基础上,三晋地区农业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大。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较以前均有了很大的改善。庙底沟文化 仰韶文化中期一个文化类型,因首先发现于河南陕县庙底沟而得名,遗址分布中心在河南、陕西、山西三个地区。陶器以深腹曲壁的碗、盆为主,还有灶、釜,甑、罐、瓮、钵及小口尖底瓶等。彩陶数量较多,颜色黑多红少,纹饰主要有花瓣纹、钩叶纹、涡纹、三角涡纹、条纹、网纹和圆点纹等。

生产工具的种类和数量大为增加。种类有斧、铲、锛、刀、凿、镞、纺轮等,质地有石、陶、骨、角,其中石质工具最多。生产方式,除了最初阶段的刀耕火种的方式,还出现了较为进步的耜耕农业。

耜耕农业的特征:一是普遍运用耒耜进行人工翻地,改变土壤结构;二是实行定期休耕和人工施肥,以增加地力,延续土地使用年限,即熟荒耕作制。

仰韶时期是三晋地区文化快步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从农业、家畜饲养业到手工业制作和家庭副业,从房屋建筑到狩猎采集,从物质生产到精神生活,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

这时期,三晋地区处于庙底沟文化范围内,从南到北,到处都有庙底沟文化的遗址发现。这种强大的农业文化为华夏文明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仰韶时代中期,生产工具数量繁多,类别丰富,工具的质地有木、石、骨、陶和角等,农业生产方面的播、种、耕、收、磨等工具应有尽有,特别是用于农业收割的陶刀和石刀数量很多,表明了农业发达的程度。

翻土工具石铲、石耜也有很多,说明耜耕农业耕种方式已经出现,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方式。

耜耕农业方式的出现,不仅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延长了土地使用年限,而且对开荒也有重要影响,原始农业逐步进入熟荒耕作阶段。

在石铲、石耜等农业工具的基础上,三晋先人又发明了耕作工具——石犁。石犁的出现表明人类社会开始了犁耕作业。

犁耕的出现,变原来的用耒耜上下间歇运动的耕作方式为水平连续运动的耕作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垦耕工作效率,减少了劳动的强度。

另外,仰韶文化时期,山西的先民对金属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初步掌握了冶铜术,为今后冶铜技术的成熟和金属工具的出现打下基础。■原始先民种植塑像

农作物方面,这个时期,山西先民种植的农作物种类有很多,谷子、高粱、豆类等农作物均已开始种植,另外,这个时期已经开始了蚕的养殖,蚕桑业开始发展起来。■狩猎场景炎帝 号神农氏,又称赤帝,华夏始祖之一,我国远古时期部落首领。炎帝功绩很多,制耒耜,种五谷,立市廛,首辟市场。治麻为布,作五弦琴,削木为弓,制作陶器,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与黄帝部落结盟并逐渐形成了华夏族。

山西地区民间流传着炎帝制耒耜教民于晋东南的传说。说上古时候,在炎帝之前,人们主要是靠狩猎和采集生活。到了炎帝时代,随着人口的增加,可供采集的植物的果实和可供捕获的禽兽,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果腹需求了。

一天,炎帝正在一个山坡上走着,一片嫩绿的小苗映入他的眼中。他轻轻扒开小苗周围的土,发现每棵苗的根部都有一个还没有腐烂的果实皮。炎帝沿路,又找到一些小苗,发现有一丛很奇特,就是果实样的东西在苗尖上顶着。

炎帝想,这些小苗一定都是由那些树草的果实变成的,而这些小苗长大以后,就又会结出果实,这样往复循环,发芽,开花,结果,人们不就解决了吃的问题了吗?现在的关键是要辨别出哪些是可以吃的,哪些是不可以吃的。

炎帝立即带上一些人,踏遍三山五岳,经过多年的辛苦,终于选出了黍、稷、麻、麦、豆这五种作物来,并教人类如何播种、如何管理。自此以后,人们才会种植和耕作农作物。

东汉时期,《神农百草》记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解之”,是说神农氏不仅发现了茶,而且总结出病毒可用茶等的草木进行解除的经验。■原始人耕种图

山西高平的羊头山,是历代皇族黍定黄钟之音的地方。明朱载育的《羊头山新记》说,“羊头山神指神农也。”又说“神农氏七十世有天下,轩辕氏兴,受炎帝参卢禅,圭参卢于潞,守其先莹。”羊头山,即炎帝尝百草定五谷之地。■嫘祖庙

养蚕据说始于嫘祖。《史记·五帝本纪》记载: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五帝本纪》《史记》全书130篇中的第一篇,记载的是远古传说中相继为帝的5个部落首领,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的事迹,同时也记录了当时部落之间频繁的战争,部落联盟首领实行禅让,远古初民战猛兽、治洪水、开良田、种嘉谷、观测天文、推算历法、谱制音乐舞蹈等多方面的情况。

嫘祖是养蚕缫丝方法的创造者。北周以后被祀为“先蚕”。《嫘祖圣地》碑文称:

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殁世不忘。是以尊为先蚕。

龙山文化时期,三晋地区农牧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生产工具虽然依旧以石铲、石刀等石器工具为主,但种类更加丰富,且精细度有所发展。V型石刀、犁状石器等均已经被应用。

养殖业方面,家畜的种类大大增加,养殖的种类有猪、鸡、牛、狗、羊等。农作物方面,这时期,农作物的主要品种初步显现,主要是以粟、高粱等禾本科作物为主,并且具有相当的种植规模。

农业和畜牧业虽然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状况,但毕竟生产力较为底下,其产品还是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因此,还需要一些采集和渔猎活动作为补充。

采集的植物种类有数十种之多,主要采集各种植物的果实、茎、叶和根部。此外,也采集河湖里面的贝类和鱼蟹。

狩猎方面,大型凶猛的哺乳动物如虎、狼、豹、野猪等,需要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捕获,而小型的动物,如羊、鸡等,则单个人即可捕捉。

这些动物的肉可以食用,皮毛可以用来御寒,骨骼可以加工成比较坚硬的工具,比如,骨针、骨耒等。阅读链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