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荣格(堪比《红书》的神秘力作)(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5 20:27:22

点击下载

作者:杨韶刚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神秘的荣格(堪比《红书》的神秘力作)

神秘的荣格(堪比《红书》的神秘力作)试读:

序言:心灵的神秘与神圣

对于很多人来说,荣格依然显得神秘,包括其分析心理学。

尽管在中文语境中,“神秘”似乎略带“贬义”,尤其是将其置于当代“客观”与“科学”的范畴。

然而,就中文“神秘”之本义而言,则属于一种“神圣”。神者,《说文》释为“天神,引出万物者也;从示申”。如《尚书·大禹谟》所言:“乃圣乃神。”也如王弼注《易经》之用“神”:“神也者,变化之极,妙万物而为言,不可以形诘。”而汉字之“秘”,本也为“神”,《说文》释秘为“神也,从示必声”。

而在英文中,所谓“神秘”(mystery),则接近一种赞美。

心理学(Psychology)之本义,也即对灵魂或心灵的研究。因为其英文的词根,便源于心灵女神“普绪克”(Psyche)。

尽管当今的心理学,从心理到意识,到行为,到认知,到大脑……看似逐渐远离其本义,早已初心不再,但是,依然有真正的心理学家,比如荣格,依然守护其本来的意义,固守于“心灵”(Psyche)的奥秘与探索;其代表作之一便是《寻求灵魂的现代人》。

也即,灵魂或者心灵,看似神秘,对于我们当代人,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9年,荣格的私人日记《红书》问世,美国《时代周刊》称其为近百年心理学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我为《心理分析》期刊之《红书专辑》撰写序言,认为荣格《红书》不仅是荣格的私人日记,也是荣格写给我们的《新书》或《心书》(荣格将其《红书》命名为《新书》)……于是,阅读荣格,就是阅读我们自己,也是我们与心灵的对话,我们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体验心灵的传奇。

杨韶刚教授所著《神秘的荣格》,深入解析了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其集体潜意识、心理动力学、心理类型、人格发展,以及荣格与现实,分为六章阐释荣格心理学的思想与意义,呈现其多年研究的成果与心得。

30多年前,杨韶刚教授已开始了对荣格的研究,其硕士论文便以荣格为主题。我们一起参与和推动了荣格分析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历时18年,连续举办7届的“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国际论坛”(1998-2015),每次都有杨韶刚教授的大会报告与发言。我们一起翻译《荣格全集》(20卷标准版),而他则承担了其中最重要也是难度最大的部分:《心理类型学》《心理学与炼金术》《自性现象学研究》以及《神秘的精合》等。

在诸多西方心理学的理论,包括临床心理治疗的方法中,几乎唯有荣格与其分析心理学,始终以中国文化为重要基础。荣格曾与卫礼贤合著《金花的秘密》(以中国道家《太乙金华密旨》为基础的发挥),并为卫礼贤所译《易经》撰写序言,为《西藏度亡经》撰写评论,为铃木大拙《禅学导论》撰写序言……俨然是中国文化的国际推手。当然,《易经》与道家哲学似乎也显得神秘,但同样是神圣的,是中国文化的根基所在。荣格从《易经》发展出其“共时性”(原则),从《太乙金华密旨》中发挥其“积极想象”(技术),从《西藏度亡经》阐发其“集体无意识”与“原型”,从中国文化来充实其“自性”与“自性化过程”。

对当代世人来说,无意识仍然是神秘的,梦是如此,心灵也如是;然而,若无此神秘,以及神秘中的神圣,我们也将失去心理学的本义,甚至失去生活与生命的本质与内涵。

本来,心灵充满神秘,心灵具有神圣的意义。申荷永2016年8月于洗心岛

导言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道格拉斯(William Douglas)在《当代心理学》杂志的一篇论文中曾经说过:“如果你能把荣格的观点仔细[1]研究一番,你的观点绝不会再像过去那样一成不变。”事实的确如此。荣格的思想博大精深,有非常深刻的内涵。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致力于荣格心理学思想研究三十多年,也曾翻译过这位心理学大师的一些著作,目前正在和申荷永教授等人致力于《荣格全集》的翻译。虽然对他的学术观点、理论思想和实践还有很多不甚了解之处,但他深刻的理论思维却一直深深地吸引着我,也使我对心理学研究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思考。虽然我们在理论上把荣格划归精神分析学派,但实际上荣格的理论并不是纯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特有产物。相反,他的理论和思想主要来自他自己的生活实践和独立思考,是具有独创性的心理学理论,他所依据的是他对人类本性的独特看法和对那些不同于弗洛伊德的临床材料的解释。

但是,也正是由于他的思想晦涩艰深,他的著作中有很多方面让人一时难以读懂。即使在西方社会,人们对荣格的兴趣也是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我国学术界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大量翻译、介绍和评价荣格思想的著作问世,迄今已有百余种之多。人们普遍认为,荣格所揭示的人类经验的非理性方面——人类的集体潜意识——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一种非常深刻的思考。然而,我们的很多研究主要是在理论上进行的,很少有人写出一本既适合初学心理学的学生,也适合对概括介绍和评价荣格心理学理论感兴趣的一般读者的系统著作。本书旨在弥补我国学术界对荣格心理学研究的这种不足,根据笔者30多年来对荣格思想的感悟和所收集到的资料写成本书,希望它的问世能够引起那些对荣格感兴趣的学界同仁和读者们的认真思索和积极反响。作为一本入门性质的学术著作,本书比较全面地评介了荣格分析心理学的主要概念和观点,并且尽可能把近年来国外对荣格的理论假设进行实验验证的研究结果也收集在内,使荣格那些艰深晦涩的思想变成通俗易懂的思想启迪,使人们加深对荣格心理学内容的认识,加深对人类精神世界的理解。

荣格虽然主要是一位心理学家,一位努力探索人类心灵奥秘、试图解脱人类心灵痛苦的心理治疗学家,但我们也应看到,荣格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心理学领域。尤其是他对原型和集体潜意识理论方面的研究,对学术领域和科学领域的影响甚至大于对心理学本身的影响,例如在文学艺术领域、历史和人类文化学等领域,都可以看到荣格思想的影响。

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学院派的主流心理学家们对荣格的理论几乎不感兴趣。在他们看来,荣格不是严格的实验意义上的心理学家,而是一位诗人型的学者、直觉型的思想家,因为他的思想很难用现代心理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验证,而且他的研究和写作风格使很多人错误地认为他是一位神秘主义者。本书虽然冠之以《神秘的荣格》,但我们绝没有把荣格视为神秘主义者,因为我们认为,他是一个研究超越一般人类知识的神秘现象的人。而且,现代心理学已经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荣格的某些观点吸收到现代心理学体系中,但却常常意识不到这些观点就是从荣格那里起源的。例如,美国新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E.Erikson)把人一生的心理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岁);自主对羞怯和焦虑(1~3岁);主动对内疚(3~5岁);勤奋对自卑(5~12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岁);亲密对孤独(20~24岁);繁殖对停滞(24~65岁);自我整合对失望(65岁至死亡)。其中前五个阶段应归属于弗洛伊德的力比多(libido,即性本能)发展阶段,而后三个阶段则起源于荣格的个性化[2](individuation)概念,即人在成年之后的心理发展过程及其对自我实现的追求。

尽管在大学的心理学实验室里进行的研究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有很大差异,尽管两者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大不相同,但是,实验心理学家们已开始部分地接受和承认那些目前尚不能受实验控制的可观察资料。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实验法和统计学研究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人们对神秘的东方哲学、心灵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日益增长的兴趣。这种兴趣不仅在学术界存在,而且在广大民众中也表现得非常强烈。怀着对探索人类未知世界的极大兴趣,尤其是对人类心灵奥秘的强烈好奇心,不同领域的人们从各自的角度进行着不懈的研究。荣格心理学为人们认识人类心灵的奥秘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要理解荣格的心理学必须具备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基本知识。虽然荣格的思想与他自己的独立思考和长期实践有关,但他毕竟也受过弗洛伊德的极大影响。他从1907年在维也纳与弗洛伊德第一次见面,到1914年与弗洛伊德彻底决裂之后,阐发了很多与弗洛伊德有分歧的观点。我们在评介荣格心理学的时候,也必然会和弗洛伊德的某些观点进行比较。读者在阅读本书的时候,可以结合弗洛伊德学说进行对照,如果读者能够阅读一些西方心理学史方面的书籍,其中有关于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章节,或许可以从中获得许多有价值的思想,也可能会引发一些不同的看法。我真诚希望通过这种思想的交流,能促进我们对荣格心理学的认识和理解,进而促进我们对人类心灵的正确认识。

荣格是一位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也是一位心理学思想家和理论家。但是,在有生之年里,他却从来没有建立心理学理论体系的企图,尽管他的许多学生和其他赞赏他观点的人都希望他能这样做。荣格曾经说过,要完成建立心理学理论体系这样一项任务,“需要花费不止一生的时间”。然而,尽管荣格没有有意识地进行心理学理论体系的系统创建工作,但他一生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在他的许多著作中展现出一种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尤其是他在逝世前几周才写完的《人及其象征》(Manand His Symbols)一书,比较全面地概括了他的理论思想。在这本书里,他着重探讨了对象征作用的理解,象征在潜意识和在梦境中的显现,对人格类型理论及其个别差异的研究,对梦在弥补意识和潜意识之间裂痕方面所起作用的解释等。这些都涉及他的理论研究方面的主要内容,尽管这些内容还不是他的理论体系的全部。本书在全面地理解和分析荣格的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尝试把他的观点进行系统的梳理,一方面使那些从事理论研究的人能够全面地把握荣格的心理学理论,另一方面也使那些对荣格的思想还不太了解、但又对他很感兴趣的人增加对这位心理学大师的了解。因此,本书首先简要介绍了荣格的生平和思想发展历程,读者们可以从中发现这位心理学大师的人生轨迹和思想脉络。然后,以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为主线,着重分析人类精神的共同结构和成分,但同时也阐明由于人的态度类型和功能类型的不同,使人们的这种看似共同的精神结构也表现出很大的个别差异。人的精神结构是一个整体,各组成成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而使他们发生相互联系的是心理能量、自我调节、情结和投射等动力学因素。由于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而产生了诸如象征、共时性和心理机能失常。在一个人从出生到老年的发展过程中,各种心理成分、内外部因素的变化和动因都会影响人的心理发展和个性化。最后,本书还把荣格的心理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尝试用这些理论来分析和解释一些诸如人际关系、宗教、心理治疗、梦的解释以及社会和政治问题等。从这些理论分析和实践活动中,我们完全可以比较完整地了解荣格分析心理学的思想内涵。

除了荣格自己的理论观点之外,本书还引证了其他分析心理学家的观点,并且最后阐述了后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发展过程和基本思想,从而使读者对荣格学派的全部思想有一个清晰而完整的认识。当然,书中的很多观点是我多年研究荣格的一些思考,其中可能会有一些引发争议的问题,读者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学术的分析判断、选择和评析。【注释】

[1] 威廉·道格拉斯,《一个智慧的人和一门年轻的科学》,载《当代心理学》1959(4),第72页。

[2] H.F.Ellenberger,The discovery of the unconscious.New York:Basic Books,1970.第一章荣格与分析心理学

荣格心理学又称分析心理学(analytical psychology),是在20世纪20年代左右开始形成并逐渐发展起来的。但是,其早期雏形却是在他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初现端倪的。在这篇论文中,荣格对“情结”(complex)和“个性化”(individuation)概念进行了最初的探讨,这两个概念为他后来提出“集体潜意识”概念奠定了基础,也成为他的人格心理学理论的核心。

分析心理学与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的理论有密切关系,但是,这两种理论体系又有很多不同之处。荣格曾是弗洛伊德的亲密同事与合作者,但荣格并不是弗洛伊德的学生。弗洛伊德曾有心把他培养成为自己的接班人。但是,由于两人严重的理论分歧,荣格于1914年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开始逐步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这就是分析心理学。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最大贡献是他提出的集体潜意识理论。所谓集体潜意识是指人类世世代代遗传下来的“民族心理积淀”。它潜藏在人类心灵的深处,而且常常以各种原型、象征的形式在人类生活中表[1]现出来。在荣格提出的几十种原型中,“自性”(self)是一个最核心的原型,是一种起统摄作用的整体人格,其作用是把其他原型以及这些原型在意识和情结中的表现形式,都吸引到它的周围,在自性的引导下,它们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最终使人格达到最完善的统一。荣格认为这是每一个社会成员毕生所力求达到的目标,人们为实现这个目标的所做的一切,就是“自我实现”;人类追求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就是“个性化”过程。

荣格提出他的集体潜意识理论,绝非空穴来风、无因而至。我们知道,19世纪的欧洲正处在一个对心理现象充满浓厚兴趣的时代,许多哲学家、神学家、生理学家、神经症和精神病学家都从不同角度思考着决定人类行为的根本因素和导致心理疾病的根本原因。甚至在文学领域和自然科学论文中,人们也对心理疾病和精神病理学进行过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在对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中也时常包括所谓神秘体验和梦的研究。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荣格深受他所处时代流行的理智气候和社会兴趣的影响,尽管他对此并不完全赞同,而是多有批评之词。他不仅谙熟古希腊和罗马哲学家以及大主教的神学传统,而且非常精通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及哲学家的思想和学说,对康德、叔本华、尼采等理性主义哲学家的思想更是推崇备至。在科学研究方面,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和列维-布留尔(Lévy-Bruhl)的原始思维学说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在他和弗洛伊德亲密合作的日子里,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又使他受益匪浅。另外,荣格从小所受的家庭宗教影响、童年的生活体验、对许多原始民族生活的实地考察、他自己的医学实践以及他对精神病人和神经症患者的心理治疗,都使他深刻认识到,人格只有在朝向自我实现的追求中才能得到完善,自性只有在个性化过程中,才能最终得到完满实现。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荣格的生平和思想发展历程,从中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这位思想大师的理论内涵和实践基础。【注释】

[1] "self"一词在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中,很容易和“ego”(自我)相混淆,为便于区别,本书把“self”译成“自性”,把“ego”译为“自我”。但将其他心理学家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self”仍译作“自我”。第一节 荣格的生平与思想发展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于1875年出生在瑞士康斯坦茨湖南岸一个名叫凯斯维尔的小镇。他的父亲约翰·荣格是瑞士新教教堂的专职牧师,但同时又是一个非专职的古典文学爱好者和东方宗教的研究者。荣格的叔叔、伯伯以及外祖父也都是牧师。生活在这样一个宗教气氛非常浓厚的家庭里,荣格的思想受到强烈的感染和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荣格学说中的宗教色彩和神秘气氛与这种家族环境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但是,对他的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影响最大的,恐怕还是他的祖父老古斯塔夫·荣格。他的祖父是一位出生于德国的医生,为了逃避当时德国政府对主张统一德国的一部分大学生的政治迫害,老荣格先逃往普鲁士,后转往瑞士。1882年老荣格被聘为巴塞尔大学外科手术教授,后来又在巴塞尔创办了第一座精神病院和弱智儿童疗养院。可以说,他对小卡尔·荣格选择医生这个职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荣格4岁时,他的父亲被派往一个新教堂去做牧师,于是他们举家迁往荣格母亲的诞生地——位于巴塞尔郊区的克莱恩——许宁根。在这里,荣格开始接受学校教育。由于个人气质和家庭气氛的影响,荣格的性格比较孤僻,但他却是一个充满了幻想和丰富想象的孩子。他小时候曾患过严重的焦虑症,这使他体验到许多神奇的梦和幻想,也使他很早就亲身体验到神经官能症。荣格的母亲埃米丽·普雷斯沃克·荣格身体很不好,但却是一个热心肠的女人。她经常给荣格读歌德的诗,也经常拿一本画有印度佛像的小画书给他看。通过这本小画书,荣格很小就开始接触到东方宗教及其神话故事,这对他后来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影响。而荣格的父亲虽然是个牧师,却曾一度对宗教产生过理智的怀疑,他与小荣格经常对上帝的某些看法和体验发生冲突。父子之间虽曾试图进行思想交流,但始终没有获得充分的相互理解,因而经常发生争吵。荣格童年期间的这些生活经历、家庭影响以及他本人内向、孤僻、直觉型的人格特质,使他愈发强烈地把自己封闭在只有他自己才能体验到的令人愉快的想象世界中。

荣格在6岁时,就开始跟随父亲学习拉丁语。他是一个智力上早熟的孩子,加上性格孤僻,所以喜欢一个人静静地看书。经过长期不断地学习,他不久便能熟练地阅读很少有人通晓的古典书籍。在十几岁时,除广泛阅读过许多宗教方面的书之外,他也读过歌德的《浮士德》以及经院哲学家的著作,他还研究过古希腊哲学家以及近代哲学家如柏拉图、黑格尔、康德、叔本华等人的著作。后来在巴塞尔大学,他又对尼采的著作和思想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除对哲学和宗教感兴趣之外,荣格对自然科学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对动物学、古生物学、考古学和地质学尤为喜爱。早在大学预科和巴塞尔大学期间,他就被考古这门职业所吸引,但是,不久他就意识到他上不起开设这门课程的大学,而且这项职业也不能向他提供丰厚的经济回报。他想选一门既能保持他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又能使他过上优裕生活的专业,而医学正好符合这两个要求。1895年春,荣格被巴塞尔大学录取,经济上由他的父亲提供资助,他在巴塞尔大学也能获得一定的生活津贴。但是第二年他的父亲不幸病逝,荣格失去了父亲的经济资助,只好通过从事各种课余工作以继续他的医学学习。

医学课程也包括精神病学这门课,但荣格最初对这门课并不太感兴趣。直到最后一年,有人推荐他读了克拉夫特-埃宾(Krafft-Ebing)的《精神病学教科书》之后——这本书的第一章就使他的心灵受到了一种强烈的震动——他的研究兴趣才开始向心理学和精神病理学方面转移。因为此时他已经认识到,精神病学这门学科是把他的哲学兴趣与他对自然科学的热衷结合起来的一条途径,是实现他的理想和抱负的唯一学科。

对于荣格所做的这种选择,荣格的老师们都感到很奇怪,因为在当时,人们对精神病和心理疾病的本质了解甚少,也普遍瞧不起从事这门学科的医生,他们认为这是一门荒唐的职业,精神病医生也和他们所治疗的病人一样古怪而又不可理喻。但是,荣格却对此矢志不移。

荣格选择精神病学这门专业的原因,除了荣格本人的学术兴趣之外,也与他所经历的一些神秘体验和个人生活经历有密切关系。我们知道,荣格生活在一个宗教气氛浓郁的家庭中,早在童年时代,家庭生活的许多事件就常常在他的梦、幻想和神秘体验中,并以某种潜意识的形式显现出来。而且每当他面临重大选择时,这些潜意识活动常常在他的心灵中起到某种启示作用,使他对这种现象始终充满了好奇和强烈的探求欲望,而研究精神病人正好可以满足他的这种精神追求。

在医学院学习的最后一年,荣格在家里经历的两次神秘事件使他对人类在当时还无法解释的神秘自然现象发生了强烈的兴趣。第一次神秘事件发生时,荣格正在自己的房间里学习,突然他听见隔壁厨房里传来一声巨响,仿佛是有人用枪射击的声音。荣格急忙跑进厨房,发现他的母亲呆呆地站在餐桌旁发愣。荣格仔细一看,原来是家里那个已有70年之久的胡桃木餐桌从边缘到中心裂开了一条缝,但奇怪的是,这个裂缝并不是在榫头或接缝处,而是顺着坚固的木质断裂的,而且这种断裂又显然不是由于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导致的,这种违背自然规律的现象使荣格百思不得其解,而他那神经质的母亲则低声地说,一定要有什么事情发生了。

第二次神秘事件是在第一次神秘事件发生两周之后。那天晚上,荣格一回家就发现全家人都沉浸在极度不安的状态之中。原来,他的母亲、妹妹和女仆当天下午听到厨房里传来一声巨响,但是,大家找来找去都没有发现任何异常现象,因而深感不安。荣格又仔细检查了整个房间,最后他发现放在碗橱里的一把餐刀断裂成为四片,而且正好散落在碗橱的四个角上。荣格把断裂的餐刀拿出去给一位刀匠看,刀匠认为“这是一把好刀,钢材没有问题,一定是有人不知用什么办[1]法把它一点一点地折断了”。荣格询问了很多人,但谁也无法合理地解答餐刀突然断裂以及碎刀片如此分布的原因。这次事件同样给荣格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后来他始终保留着这把餐刀的碎片并把它们作为这次神秘事件的证据。

在这些事件发生几个星期之后,又一件事进一步增强了荣格对心灵学问题的关注。荣格在每个星期六晚上都要到亲戚家参加所谓的降神会。他观察到降神会上有一个文化程度很低、年仅15岁的小姑娘,她在精神恍惚的状态中能产生某些幻觉并接受所谓的巫术信息,产生通灵现象,而且在这种状态下,她能说出高雅的德语而不是她常说的瑞士方言。荣格后来认为,这种恍惚状态实际是人的一种本能,是人类潜意识在特定情况下发挥作用的结果。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荣格多次参加这种降神会,并对这个小姑娘的活动做了详细记录。这些记录便成为他1902年发表的博士学位论文《论所谓神秘现象的心[2]理学和病理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荣格是在1900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同年12月他被任命为苏黎世大学伯格尔斯精神病院的助理医师,这所医院是在欧洲久负盛名的公立精神病医院,著名精神病学家尤金·布洛伊勒(Eugen Bleuler)就是这所医院的首席精神病专家和院长。荣格为来到向往已久的苏黎世而感到高兴,也为自己能在布洛伊勒领导下从事他所喜爱的精神病学研究而感到庆幸。两年后(即1902年),他的博士论文发表,同年他被任命为该院的高级医生和苏黎世大学的精神病学讲师。他后来在博士论文中第一次提出了一个基本观点,即在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趋向“精神整体性”(to-tallty of the psyche)的自然的先天倾向。

1902年冬至1903年初,荣格来到巴黎,跟随法国精神病学家皮埃尔·让内(Pierre Janet)学习了一段时间。让内是“第一个建立起[3]动力精神病学新体系以试图取代19世纪精神病学体系的专家”,他对荣格的影响是很大的。后来荣格在他的自传中指出,一生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有三位导师:第一位是布洛伊勒,荣格从他那里学到了观察各种形式的幻觉和精神错乱的方法;第二位是让内,从他那里荣格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心理病理学知识;第三位则是弗洛伊德,是弗洛伊德指引他走上了精神分析的道路。

1904年,布洛伊勒让荣格进行字词联想测验(wordassocia-tion test)以发现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原因,荣格由此而开始带领一些同事进行这项研究(详见后文)。经过几年的实验研究,荣格发现,被试在对刺激词进行反应时经常出现不规则变化。荣格认为,这些不规则变化是由于他们在意识中所不能接受的一些情感上的联想群引起的,荣格用“情结”来说明和解释这些联想群。现在,“情结”一词已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日常术语,字词联想测验使他获得了稳固的国际声誉。1909年,美国克拉克大学校长斯坦利·霍尔(Stanley Hall)曾特邀他和弗洛伊德赴美演讲,他还为此而获得了该校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

荣格在字词联想测验方面的工作促进了他和弗洛伊德的交往和友谊,但后来由于理论观点的分歧和其他原因,最终导致他和弗洛伊德关系破裂。关于两人之间的交往和关系破裂,我们将在下一节详细评述。

1903年,荣格与艾玛·罗森巴赫(Emma Rauschenbach)结婚,他们生了四个女儿和一个儿子。艾玛终生密切配合荣格的工作,成为他忠实的生活伴侣和科学事业的合作者。

与他早年在医院和大学的同事一样,荣格在伯格尔斯精神病院工作期间也开私人诊所,结果门庭若市,这既给他带来了丰厚的收入,又扩大了影响力,但也十分花费时间。1909年,荣格索性辞去他在医院的职位,1913年,他又辞去了大学里的工作,专心进行分析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心理治疗。

荣格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之后的6年时间(1913~1919年)里,虽然他的生活表面上看起来一如既往,但他实际上正沉浸在一种强烈的自性探索和深刻的内省时期。他称之为“内部不确定性”或“定向障碍”阶段,美国分析心理学家亨利·艾伦伯格(Henri Ellenberger)把这种体验称为“创造性疾病”。值得注意的是,荣格在此期间花费大量时间研究自己的梦和幻觉,并且尽可能以日常生活的语言来理解和解释这些梦和幻觉的意义。荣格在此后创立的分析心理学,其中有许多基本观点都和这一段时期的反思有关。他说:“我所有的研究工作,我所有的创造性活动,都来自于1912年开始的那些梦和幻觉……我在之后所完成的一切早已包含在它们之中,虽然它们最初只是以情[4]绪和意象的形式出现的。”荣格从自己的梦和幻觉中发现了人的精神现象的历史基础,在他看来,这种基础并不存在于弗洛伊德所研究的个体潜意识之中,而是存在于具有更深刻内涵的人类集体潜意识之中。可以说,荣格理论中最有影响的集体潜意识学说就是在这时开始出现的。从1919年开始,他的创作潜能被充分展示出来,他撰写了大量关于人的个性、象征、神话、炼金术、宗教和心理学方面的文章和著作,其中大多数都是以个人随笔的形式写的。这些著作最终都被收集在《荣格全集》之中。

经过几年的自我分析和思索,荣格开始从个人的阴影中走出来,一个新的思想体系的萌芽开始在他心中酝酿。早年他曾多次到美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地旅游,游历为他增长了不少见识。从20世纪20年代起,荣格开始更广泛地接触原始部落来研究原始民族的心理学。我们认为,荣格这时已开始把强烈的个人灵魂探索和不屈不挠的经验科学研究结合起来。1920年,荣格到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游历,1924~1925年期间他考察了美国新墨西哥州等地的印第安人居住地,1925~1926年期间他考察了肯尼亚的阿尔贡山区的土著居民,后来他还专程考察了埃及和印度的东方宗教。通过这些游历及对各国风土民情的了解和比较研究,他发现,现代西方人的潜意识心理和原始人的神话与崇拜的某些心理表现形式,有着惊人的类似性。在1931年他写的《古代人》一文中,荣格说:“每一位文明人,不论其意识的进[5]展如何,其心灵深处仍然保有古代人之特征。”正是通过这些考察和游历,荣格对现代人与古代人、东方人与西方人的心理进行了独特的比较分析,才发现了现代人内心所具有的原始民族的心理特征。他的《寻求灵魂的现代人》(Modern Man in Search of a soul)、《分析心理学的贡献》(Contributions to Analytical Psychology)等著作,就是这一时期的思想倾向和理论观点的集中体现,他的人格结构和集体潜意识学说也在这些游历和考察中得到了进一步证实。他明确指出:“心理结构的理论不是来自童话和神话,而是植根于医学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植根于在这一领域中进行的经验主义的观察之中,它只是间接地通过比较象征的研究,在远离普通医疗实践的领域中获得了进一[6]步证实而已。”

在苏黎世,荣格经常举办研讨班,分别用英语和德语讲课。

这些研讨班的学生以及接受过荣格分析的人和他的一些同事,大都来自英国、美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其中有不少人成了第一代荣格分析心理学家。荣格举办的研讨班和对这些未来的分析心理学家的管理,成为1948年在苏黎世建立的荣格学院的基础,荣格担任该学院的第一任院长。时至今日,该学院一直坚持招收来自世界各国的学习分析心理学的学生,近年来我国的一些学者也到该学院学习,有的还获得了博士学位。

由荣格所开创的分析心理学目前已得到许多国家的公认,在欧洲许多国家、美国以及南美洲、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建立了不少荣格学院,而且也有越来越多的杂志宣传和评介荣格的分析心理学,1955年在伦敦发行的《分析心理学杂志》便是其中的一本。在荣格去世之后建立的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更是聚集了一大批旨在研究和发展荣格心理学思想的国际学者。在现代西方学术界乃至在我国学者中,人们对荣格学说的兴趣仍然有增无减,由此亦可看到荣格思想的魅力。荣格的最后一部著作是《荣格自传:梦、记忆和思考》(Memories,Dreams,Reflections),这是他死后出版的一部自传性著作,本书是在他忠心耿耿的秘书安妮拉·雅菲的帮助下完成的,雅菲成为荣格晚年必不可少的朋友和助手。1961年6月6日,荣格在他生日的前几周病逝于瑞士的库斯那赫特,享年86岁。【注释】

[1] 霍尔等著,冯川译,《荣格心理学入门》,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2页。

[2] 荣格于1895年进入巴塞尔大学学习,1900年获该校医学博士学位。1902年,他获苏黎世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3] H.F.Ellenberger,The discovery of the unconscious.New York:Basic Books,1970.

[4] 《荣格全集》英文版,第4卷,第36页。

[5] 荣格著,黄奇铭译,《现代灵魂的自我拯救》,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193页。

[6] 《荣格全集》英文版,第9卷,第1分册,第239页。第二节 荣格与弗洛伊德:观点的异同

一个人思想的发展和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如果说荣格的理智思想的发展反映了20世纪初瑞士巴塞尔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的心理境况的话,那么,弗洛伊德的理智思想的发展则反映了同时代奥地利维也纳的社会风气。维也纳是当时欧洲的文化、哲学和医学中心,而巴塞尔提供的却是一个稳定而保守的环境。因此,维也纳造就了弗洛伊德,而巴塞尔则造就了同样具有天才创造力的荣格。

为了更好地理解荣格的思想和理论,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他和弗洛伊德的关系。荣格比弗洛伊德小19岁,应该算是弗洛伊德的晚辈和学生,但是,荣格并没有依靠弗洛伊德的提携,早在他认识弗洛伊德之前,他就以一名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思想家的身份独立开展研究工作了。当然,荣格把弗洛伊德视为一生中对他影响最大的三位导师之一,这也是符合历史事实的。在与弗洛伊德交往的六七年里,荣格确实从弗洛伊德那里获益匪浅,对此荣格始终铭记在心,尽管他们在理论观点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

我们知道,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Die Traumdeutung)一书是在1900年正式出版的,荣格的导师布洛伊勒曾推荐荣格阅读这本书。直到三年之后,荣格在进行字词联想测验的研究时才认识到,这本书对于解释他在研究中发现的情结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情结背后的心理机制就是压抑。同时,他也高兴地发现,他研究中的许多结果和论点也都可以用弗洛伊德的压抑理论来解释。1906年,荣格给弗洛伊德寄去他写的《诊断联想研究:心理病理学的贡献》一书的第一卷。该书由荣格主编,主要内容是荣格及其同事在医院里进行的六项研究。弗洛伊德回了一封短信,并随信寄来他写的《神经病理学论文集》的第一卷。荣格在复信中一方面表示了对弗洛伊德赠书的感激,另一方面对弗洛伊德理论中强调“压抑来自潜意识的性创伤”提出了质疑。荣格在给弗洛伊德的一封信中写道:“在我看来,虽然癔症的根源主要是性的,但却并非完全由性欲引起,我对您的性理论也采取[1]同样的看法。”显而易见,荣格在同弗洛伊德建立联系的开始,就不同意“性欲是心理活动的唯一决定因素”的观点,尽管他们在许多看法上有相同之处。例如,他们都认为:神经症有一种心理上的原因;行为是受潜意识因素决定的;梦是有意义的,通过对梦进行分析和解释就能理解和改善人们心理上的痛苦。但是,他们两人在心理问题的性原因这个根本问题上的对立,却从一开始就埋下了分裂的种子。

1907年3月3日,荣格来到弗洛伊德维也纳的家中,两人第一次相会,交谈竟然长达13小时。在此后的六七年里,他们经常通信和见面,建立了一种亲密而又复杂的关系。通过书信交往和面谈,荣格逐渐认识到他和弗洛伊德之间存在着难以弥合的分歧。尽管如此,1910年,当国际精神分析学会成立时,在弗洛伊德的再三坚持下,荣格还是接受了精神分析学会第一任主席的职务,并担任了《精神分析与精神病理学年鉴》杂志的主编。弗洛伊德希望他终身担任这一职务,以成为他的“继承人”。

在和弗洛伊德交往的初期,荣格的思想比较拘谨,他小心翼翼地进行研究,竭力避免和弗洛伊德的思想发生冲突。但是在学术思想上,荣格有自己的主见,他不甘心永远做他人思想的奴隶。他和弗洛伊德的分歧随着其文章和著作的出版而愈益明显和公开化。1912年,荣格发表《力比多的转变和象征》,此书后来改编为《转化的象征》(Symbols of Transformation)。在这本书里,荣格表述了他对力比多的一些不同于弗洛伊德的看法。我们知道,在弗洛伊德看来,力比多是一种隐藏在心灵深处的带有性意味的潜意识心理活动,它常常驱使人去追求性的快感,而神经症的真正原因就是童年期的力比多受到创伤所致。但是,荣格认为,力比多是一个具有更广泛含义的概念,它指的是一般的心理能量,性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1913年,荣格出版了《精神分析理论》一书,进一步阐述了力比多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表现形式。荣格认为,在3~5岁之前的前性欲阶段,儿童的力比多主要表现为需要营养和发育成长,同时也萌发出“可以称之为性的兴趣和活动的标志。但是,这些标志仍然只有[2]儿童的无害的和天真的特点”。从5岁开始到青春期,儿童的力比多才逐渐地表现出性的形式。从青春期开始的成年阶段,力比多的性欲内容便占据了主导地位。而且,荣格的力比多是一种具有多种含义的欲望,他既可以表现为食欲、性欲,也可以表现为一些情绪的欲望。随着个体对这类需要的满足日益精通和熟练,或者当这类需要不再那么重要时,力比多能量便开始大量地投入到解决其他精神需要的活动中。由此可见,荣格的力比多在含义上比弗洛伊德要丰富得多,他不再像弗洛伊德那样把性欲当作唯一的力比多能量。这样一来,荣格和弗洛伊德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1913年,国际精神分析学会在慕尼黑召开第二次国际代表大会,荣格在大会上发表了一篇论心理类型的论文,这遭到了许多人的批评,会上也有人对他发表的其他著作和论文展开批评,精神分析内部的严重冲突引起了强烈的甚至是个人的敌意。荣格试图通过介绍他的类型理论来解决这场冲突,但并没有奏效。几个月后,荣格便辞去了《精神分析与精神病理学年鉴》的主编职务,1914年4月,他辞去国际精神分析学会主席的职务,同年又辞[3]去了会员资格。此后,荣格和弗洛伊德再也没有见过面。

弗洛伊德和荣格虽然都是主张以观察精神分析对象为出发点的心理医生,但不同的是,弗洛伊德所要建立的是一个能够经得起以后任何精神分析资料或数据考验的综合性理论,而且这种理论对心理学的作用就像万有引力理论对物理学的作用一样巨大。而荣格从一开始就认为心理现象不同于物理现象,心理现象需要的是一种适应性和灵活性很强,且完全能够充分考虑到人类经验的无限变化性的理论框架。这两种不同的出发点最终使两人形成了风格迥然不同的理论框架。弗洛伊德的理论朝着更加精确但又十分刻板的方向发展,而荣格的理论则易于接受新事物、易于修订,但却比较含糊不清。弗洛伊德似乎是在竭力寻求一种定论,试图得到一个封闭的体系,好像除此之外,在人类行为和经验方面再也没有任何新的东西可学了,因而许多人认为他是个教条主义者。而荣格则始终不断地提出各种有待验证的新假设,因为在他看来,心理学还是一门不成熟的科学,它正处在资料收集阶段,而不是得出结论阶段。从这一前提出发,荣格始终致力于收集许多难以观察、难以被别人再现的材料,在强调科学主义至上的西方社会,荣格常常被认为是一个“神秘主义者”。

弗洛伊德和荣格都曾深入分析过自己的内在体验,艾伦伯格戏谑地称之为“创造性疾病”。所不同的是,弗洛伊德的“疾病”是指身体方面的某些独特症状,以及对他人的某种特别强烈的情绪依恋。而荣格的“疾病”则表现为担心被强大的潜意识内容所压倒的特征,他把这些潜意识内容描述为原型。弗洛伊德的“创造性”主要集中在心理结构的描述,而荣格的“创造性”则是理解那些超越个人潜意识和曾经是意识内容的潜意识方面。可以说,正是由于他们两人都对潜意识感兴趣,才能相聚在一起;也正是由于他们两人对潜意识概念的不同理解,才又不得不分道扬镳。而荣格本人也说过:“弗洛伊德和我[4]本人之间的比较,追溯到本质上,就在于我们的基本前提不同。”

弗洛伊德与荣格的分歧还表现在对心理结构的理解上。弗洛伊德假设人的心理结构由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组成。其中潜意识完全是由来自个人经验的内容组成的,其中有些内容是易于被人意识到的思想和记忆,这些思想和记忆就是前意识;而另一些内容则被某种强大的力量完全压抑在意识之外,只有以梦和幻想的形式或者经过极大的努力才能进入意识之中。而荣格则认为,心理结构由意识、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组成。个体经验仅仅是潜意识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内容应包括产生于个体经验之外、来自人类世世代代遗传下来的原型内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基本上是病态的,而荣格的潜意识既有病态的内容,也有健康的,甚至有创造性的才智。

在发展问题上,弗洛伊德和荣格也存在明显的分歧。弗洛伊德只重视儿童早期(尤其是5岁之前)的发展,因而非常强调儿童时代的重要性。在他看来,人的心理发展似乎到了青少年时代就停止了。而荣格则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是终生的,其中,中年期的心理危机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而且随着荣格本人步入老年之后,他对人的后半生的发展更加重视。

荣格是一位独立性很强的研究者。他虽然承认自己受到弗洛伊德的影响,他也曾把自己称为“弗洛伊德的学生”,而且在他写给弗洛伊德的信中,他也表达了对弗洛伊德的忠诚。荣格还曾把自己在苏黎世领导的精神分析小组归类为“弗洛伊德学派”,但是,在他们的交往中,荣格始终对弗洛伊德的过度概括化的理论,特别是弗洛伊德把所有神经症统统归结为婴儿期性欲所致表示质疑和不满。我们已经发现,无论是在荣格与弗洛伊德相识和见面之前,还是在两人关系破裂之后,荣格都是在独立地开展研究,并没有依附于弗洛伊德。即便是在与弗洛伊德的交往期间,荣格也没有完全采纳弗洛伊德的观点,尽管人们总是把荣格的理论当作弗洛伊德学派的一个分支。我们认为,荣格是一个具有创造性思想和独立风格的思想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思想具有比弗洛伊德理论更加深刻的内涵,他发展了与弗洛伊德迥然不同的心理学理论体系、心理治疗方法和梦的分析,成为当代西方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的一个重要分支,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注释】

[1] W.Me Guire,"The Freud/Jung Letters",1974,PP.4-5.

[2] 《荣格全集》英文版,第4卷,第117页。

[3] 1938年,荣格曾派人转告弗洛伊德,表示愿意帮助他离开希特勒占领下的奥地利,但遭到了弗洛伊德的拒绝。后来,在英国大使和有关人员的调停下,弗洛伊德和他的全家才获准移居英国,1939年弗洛伊德在英国去世。两人的倔强性格和分歧之严重,由此可见一斑。

[4] 《荣格全集》英文版,第4卷,第284页。第三节 分析心理学与其他西方心理学:地位及影响1.分析心理学与精神分析

虽然荣格与弗洛伊德在观点上存在着许多无法弥合的分歧,但近年来他们的学生却不断地发现在两人的研究方法中有许多不谋而合的东西。例如,英国儿童精神分析学家梅兰妮·克莱因(Melanie Klein)的许多研究虽然是以弗洛伊德理论为基础的,但却在荣格理论指导下做了很多修改。例如,克莱因认为,儿童的心理活动更多地受到以原型为基础的幻想系统的影响,而不是受现实环境的影响。儿童的“潜意识幻想很早就出现了,它是动力性的,是普遍存在的,它影响着儿[1]童所有的知觉和对象关系”。或许正由于此,克莱因和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在儿童精神分析理论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人们之所以把荣格的观点归于弗洛伊德学派之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荣格发展或修正了弗洛伊德的某些观点。例如,荣格认为,梦就意味着梦者在梦中所说的话,就是说,梦的显意(即梦中表现出来的各种意象)是可以直接理解的;而弗洛伊德认为,必须通过分析这些梦的显意背后所隐藏的隐意,才能发现在梦的意象背后的潜在内容。目前,荣格的这种观点已开始在学术界取代弗洛伊德的观点,但迄今为止弗洛伊德学派的追随者们还很少有人认识到这种改变并不是弗洛伊德本人引起的。2.分析心理学与主流心理学

西方主流心理学是以自然科学为方法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因此,它主张必须以可观察的行为、统计常模或控制实验等为依据。显然,荣格的思想体系和研究方法与主流心理学有很大差异。所以,在分析心理学创立初期,它不仅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反而遭到心理学界和科学界的批评。其实,许多主流心理学家也早已发现,同样的批评也适合于弗洛伊德,但他们认为弗洛伊德的思想似乎更可以被接受。这是因为:(1)弗洛伊德提出的潜意识基本上经得起理性的解释,而荣格却把潜意识概括为创造性才智,是人类千百万年以来生物演化的心理积淀,因此是非理性的,是难以验证的;(2)弗洛伊德的著作大部分通俗易懂,而荣格的语言则晦涩难懂;(3)弗洛伊德提出了一个严谨而又连贯的理论,而荣格则始终坚持不断地探索,认为他所获得的只是一些初步的知识,还没有形成一种永久性的理论;(4)逻辑实证主义者接受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因为他们认为可以把科学原则运用于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但荣格的理论则让人难以接受;(5)弗洛伊德的追随者们喜欢贬低那些不赞同弗洛伊德观点和离经叛道的同行们。

或许正是由于上述原因,才使所谓正统的主流心理学迟迟不承认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及其合理性。在这一点上,主流心理学家们对待荣格的态度也有点类似于早期人们对皮亚杰学说的态度。我们知道,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和发生认识论既没有进行控制研究,也没有建立统计常模。他从精神分析“那里学到了一些重要的概念,后来发展为观[2]察儿童的方法,这就奠定了皮亚杰有名的‘临床法’的基础”。皮亚杰利用这种方法,深入到分析过程本身,获得了许多有益的成果。但是,他的著作最初并没有受到主流心理学的重视。只是到了后来,美国的儿童心理学家们再也无法否认皮亚杰学说的重要价值时,他们才开始迅速地对皮亚杰学说进行大量的实证研究,从不同的侧面来验证和修改。当然,荣格假设的变量比皮亚杰的变量要难控制得多。但是,许多研究已表明,“作为皮亚杰学说之基础的观察法当然也可以[3]用来检验荣格的假设”。

现在,人们对荣格及其分析心理学的看法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许多主流心理学家也从荣格学说中吸收了一些对他们有益的成果,或者对荣格的学说进行了必要的验证和积极的评价。实际上,荣格也使用过被主流心理学所高度重视的实验法。例如,荣格在认识弗洛伊德之前所进行的字词联想测验,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09年美国克拉克大学校长斯坦利·霍尔邀请他到克拉克大学演讲,就是因为他的字词联想测验。20世纪50年代后,西方社会对字词联想测验的兴趣再度复发。心理学家们对此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只是在研究的项目和内容上已和荣格早期的研究大不相同。现在人们研究的焦点主要针对人的言语行为和各种认知过程,而荣格当时主要的兴趣是临床诊断和情结理论。

荣格的字词联想测验对主流心理学产生影响的另一个方面是他对心理电流计的应用。荣格在实验中研究了被试的皮肤电反应,他曾想用这种方法发现犯罪行为,但没有成功。而现代科学在此基础上发明了测谎仪(即皮肤电流计),成为生物反馈理论的先驱,他运用的实验方法也赢得了那些实验心理学家们的赏识。显然,荣格的字词联想测验直接或间接地对当代心理学和科学研究做了贡献,正如玛丽·安·马顿(Marry Ann Matton)在评价荣格的字词联想测验时所说:“首要的是它的实际重要性……这项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它是对精神分析研究结果的第一次实验证实,证明了确实存在着弗洛伊德在他对梦和神经症的研究中阐述的抑制或压抑作用,存在着含有大量情结的性[4]质,证明了联想方法在发现这些情结方面的价值。”

荣格心理学对主流心理学影响最为深远的理论之一似乎是他的类型理论。现在,关于内倾与外倾态度类型的学说,已成为现代心理学中一个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概念。在很多文献中,人们都把内倾和外倾视为态度类型的一个方面。例如,英国著名人格心理学家艾森克(Eysenck)借助于因素分析,把内外倾作为人格的三大维度之一,另外两个维度是神经质和精神质,就连艾森克本人也认为,他的发现是对荣格学说的一个基本证明。当然,在功能类型的研究方面也有很多新的进展,我们将在后文进行专门讨论。

总之,近年来,主流心理学家们对荣格的理论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兴趣,这可能和以下几个方面的最新发展有关:(1)荣格的理论对那些希望借助于心理学来理解自己的主观精神世界的非专业人士的影响越来越大;(2)分析心理学比精神分析更适合于解释成人的心理发展;(3)荣格所使用的一些概念,如原始意象、集体潜意识等,在人类智慧的创造性方面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激励着人们不断地去进行探索。3.分析心理学与个体心理学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和心理治疗师。可以说,阿德勒既是最早加入精神分析阵营的人,也是最早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开创其个性心理学(individualpsy-chology)体系的早期叛逆者。和荣格一样,阿德勒也把自己的理论与弗洛伊德的观点严格区分开来,而且阿德勒的理论与荣格也大相径庭。但是,他们毕竟同样受到弗洛伊德的影响,又在一起共事多年,因此在观点上也有一些共同之处并相互影响。首先,荣格的情结理论影响了阿德勒的一些基本概念,例如,自卑情结,指一个人对自己身体(或器官)缺陷的心理反应。虽然人们普遍认为这是阿德勒理论的一个主要概念,但不能否认荣格的情结概念对它的影响。其次,在目的性概念上,两人有明显的相似之处。阿德勒认为,人的精神生活是朝向未来的,这是他的神经症理论的基础。换句话说,神经症的症状是作为达到目标的一种方式而表现出来的。这和弗洛伊德把神经症看作是个体在儿童期性创伤所致的理论形成鲜明对比,而和荣格的理论却比较一致。荣格也认为精神生活是有目的的,只不过他更强调这种目的的健康性和结构性方面,而不太强调它的神经症性质。另外,荣格和阿德勒都曾使用过“补偿”(Compensation)这个概念,但其理论内涵却相差甚远。阿德勒把补偿看作是一种应付身体缺陷、特别是器官无能的神经症方式,而荣格则把补偿看作是一种创造性心理的根源。4.分析心理学与人本心理学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主要来自他的心理治疗实践,这和同样依赖心理治疗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不谋而合,而且在荣格的理论中已表现出较明显的人本主义倾向,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也大都把荣格视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思想先驱。荣格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注重人的本性的研究。我们知道,自从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实验心理学,宣告了心理学的独立和诞生以来,传统的主流心理学主要是在实验室里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分析研究,虽然后来的机能主义、格式塔学派和行为主义的心理学家们都反对冯特的元素分析方法,但他们自己却往往以动物为实验被试,得出的结果和人类的心理现实有很大差距。再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社会的经济虽然在迅速发展,但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如犯罪、失业、道德价值观丧失、精神空虚、神经症发病率提高等问题严重地威胁着现代人的生活,反对把人物质化、机械化,主张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荣格就敏锐地认识到人性问题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他说:“人们普遍地厌倦了极其狭隘的专题研究,厌倦了唯理主义和唯智主义。人们想要听见的是这样一种真理,这种真理不是束缚限制而是开拓扩展,不是隐蔽遮掩而是启发照亮他们的心灵。这种真理不是像水一样不留痕迹地从他们身边[5]流过,而是一直深入到他们的骨髓之中。”在这里,荣格所说的真理就是对人的本性的探讨,就是启发人的精神世界。

在20世纪中叶之后兴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也是从心理治疗和健康人格的研究起家的。他们强调人的潜能和价值的重要性,主张把追求人格的健康和自我实现作为人生的目标。马斯洛(Maslow)曾经指出:“对人和人的本性做全面的定义必须包括内在价值,也就是[6]说,要把内在价值作为人的本性的一部分。”人本主义心理学与荣格分析心理学的这种一致性并不是偶然的巧合。虽然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并没有明确表述他们的观点师承于荣格,但他们显然间接地受到了荣格思想的影响。荣格在他的一生中,尤其是晚期写了大量论著,详细阐述了他对人类本性和灵魂奥秘的深邃洞见,而人本主义心理学正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兴起的。它明确反对行为主义只关注外部行为的研究,也反对弗洛伊德将意识与潜意识对立的观点。在这一点上,荣格认为意识与潜意识有一定程度的合作性的观点,这恰恰与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不谋而合的。虽然当时荣格的思想还不很流行,但这两种思想的部分一致性,既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特点,也反映了他们思想上的继承性。近年来,《人本主义心理学杂志》和《分析心理学杂志》中经常刊载相互论证双方思想的文章,尤其20世纪70年代以来,从人本主义心理学中分离出来的超个人心理学更是把荣格视为其思想的直接先驱。而且,荣格的集体潜意识中的原型在本质上就十分酷似人本主义心理学所研究的潜能,荣格的自性理论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自我实现理论中得到了更为详尽和通俗的论述。

第二,重视自性(自我)实现的激励作用。在分析心理学中,自性是人格的核心,自性实现(self-actualization)是人生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在荣格看来,自性实现者能够通过自性原型来影响、调节和控制一个人的人格,促使人格更加成熟和敏感。同时,自性实现者也会更加自觉地发展自己的感觉、知觉、理解力和生命的向度。但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