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5 22:56:51

点击下载

作者:陈文伯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陈文伯

陈文伯试读:

前言

中医药学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学有着系统整体的哲学思想,内涵深厚的理论基础,行之有效的辨证论治方法,丰富多样的干预手段,以及注重临床实践的务实风格,既是中医药长期发展的宝贵历史积累,也是未来系统医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受到了海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繁衍生息,中医药的作用功不可没。当前,中国政府从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自主创新的战略高度,确定了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全面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战略方针,已将中医药现代化作为科技发展的优先领域列人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但是,要发展中医首先是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准确把握中医药的发展精髓和深刻内涵,继承其宝贵知识和经验,并使其不断发扬光大是我们的重要使命和共同责任。

继承包括书本经验的继承(前人经验)与临床经验的继承(现代人经验)两部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单位,是唯一的国家级中医药专业出版社,中医药出版社始终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所要求的,要把中医药出版社办成“弘扬中医药文化的窗口,交流中医药学术的阵地,传播中医药文化的载体,培养中医药人才的摇篮”而不懈努力着。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在《明清名医全书大成》、《明清中医临证小丛书》、《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编辑出版后,又策划了《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医家的遴选本着“著名”、“临床家”的两大原则。“著名”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3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为标准。“临床家”是指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具有丰富临床经验、有医疗特色与专长者。

本丛书正文主要分4部分,即

医家小传

、专病论治、诊余漫话及年谱。

医家小传主要介绍医家经历,着重介绍从医的经历及学术思想的形成过程。

专病论治以中医的病证或西医的病名统医论、医话、医案几部分内容,以病统论,以论统案,以案统话,即把与某一病证相关的医论、医话、医案放在一起,使读者对这一病证的经验有清晰全面的了解,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了解这一病证辨证、治疗的独特经验。

本丛书的最大特点是把笔墨重点放在医家最擅长治疗的病种上面,而且独特经验不厌其详、大篇幅地介绍,医家的用药、用方特点重点介绍,写出了真正临床有效的东西,写出了“干货”。

诊余漫话则主要是医家们的读书体会、用药心得等。

年谱则按照时间顺序,将医家经历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逐年逐月列出。

本丛书较为系统地总结了现代著名临床家的临床经验,并介绍了其从医过程,是现代中医学术发展概况的反映,它带有浓浓的时代色彩。本丛书的编辑出版是对现代著名临床家经验的梳理,也为人们学习、继承乃至发展中医学术奠定了基础。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年1月陈文伯陈文伯与御医后代吴定寰教授切磋学术陈文伯与名医董德懋进行学术交流陈文伯与院士董建华进行学术交流陈文伯赴香港与范徐丽泰进行医疗合作陈文伯与名医关幼波进行学术交流陈文伯为谷牧、汪道涵等领导诊病医家小传

耳濡目染,志在岐黄

我出生于中医世家,由于家境贫寒,我们兄弟6人与父母共8口人住在不足12平方米的一间平房里。先父只好长期住在北平平民医院内,在学龄时期,我得于先父对我的宠爱,每年寒暑假期间常跟先父一起住在医院的宿舍里,从而减轻房屋拥挤的烦恼。有时清早我看到许多贫困的病人围在中医眼科门诊候诊,好奇心使我走进诊室内,看到先父用神奇的“压葫芦”底部,装入中药水丸,兑入适量的白开水,使水丸溶化,将此药葫芦扣在患者的病眼上,十余分钟后,当患者感到疼痛较甚时,用长钝针在葫芦底部放气,把药葫芦拿下,眼病立即好转。先父告诉我说:此药葫芦可以治疗暴发火眼、内外障眼和其他一些常见的眼病,不同的眼病,可以用不同的水丸与热水混合后,利用其气,将药葫芦拔在病眼上,药物蒸发后,药到病所,病随药愈。当我在候诊室听到病人议论用此方法治疗眼病很快就好了时,我欣然地感到骄傲,有这样一位受病人称赞的父亲,我惬意地笑了。此后,在我心里埋下了一个强烈的愿望,长大以后也当一名为穷苦人治病的大夫。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北京全城沸腾,人人喜出望外。感叹前两年我和两个哥哥轮流排队买混合面的苦日子不会再来了。一次,我家邻居一个6岁的男孩得了“白口糊”(走马牙疳),如不及时治疗,不仅满口牙齿会烂掉,而且会危及生命。我的母亲着急地对我说:“人家孩子的妈妈来求医,你赶快去医院告诉你爸爸想想办法”。我急忙到了医院,把详情告诉了先父。晚上,先父把配好的中药散剂无偿地赠给病儿。待痊愈时,邻居全家到我们家来感谢,说:“陈大夫送来的药救了我们孩子的一条命啊”!那时,我虽然只有10岁,却正式地对先父说:“我长大了也当一个中医大夫”,先父微笑着说:“你现在还小,要好好地读书学习,不然你看不懂中医书,怎么当大夫呀?”我当时的成绩中等,贪玩,不是一个刻苦学习的孩子。自知理亏的我暗下决心:好好学习,将来当一个为穷苦人治病的好大夫。

1949年,北京解放。解放前北京“物价一日三涨,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苦日子不再会有了。但是我们兄弟6人全靠我父亲一个人的工资养活,6个孩子上中小学,的确感到难以维持生活。父亲严肃地对我说:“你从小就想当个中医大夫,现在就学中医吧”。我当时高兴地答应了。1949年6月,我13岁时,拜师京城名医、原北平国医学院董事、北平平民医院中医科主任陈世安先生门下学习中医。先师首先让我背诵《药性赋》、《汤头歌诀》,2年后,让我以《医宗金鉴》为蓝本,重点通读《伤寒论注》、《金匮要略》、《四诊心法》、《杂病心法》、《妇科心法》、《幼科心法》等。在此基础上通读《内经知要》、《温病条辨》、《神农本草经》原著,我对《内经》原文不理解而请教先师时,先师结合病证解释后,又耐心地教导我说:“看书要静下心来,心浮气躁难以读懂医书之理,要多读几遍,多看各家注解”。随后,我跟老师抄方,进入临床。先师诊治风热感冒时,让我背诵银翘散,诊治风热咳嗽时,让我背诵桑菊饮。这时我感到自己背诵的医书,在临证时真的用上了。经过一年四季的跟师诊治感冒与热病,加深了我对《伤寒论》和《温病条辨》的理解。

1954年,我加入了北京中医学会,成为预备会员,同时参加“中医讲习班”,随后考入了北京中医进修学校。3年系统的中医理论学习,使我对中医学的整体论、内因论及辨证论治的理论核心内容有了一个概括的了解。1957年4月我加入“报恩寺中医联合诊所”,担任中医师,不仅跟师进一步学习,而且受到原北平国医学院院长孔伯华先生的弟子刘学文和唐泽丰的“中西汇通学派”的指导,唐泽丰多次带来他在20世纪40年代跟师孔伯华先生的临证医案,使我大开眼界,获益匪浅,进一步认识到中医学的博大精深,各大学派均有独特的学术观点。8年的中医学习与初步的临床实践,使我真正地进入了中医的大门。此时,我如梦方醒,意识到今后的学习,尤其是临证看病,审证求因更加艰难。我暗下决心,在临床实践中苦读中医古籍10年。

勤求古训,勇于实践

1958年,在卫生局的领导下,我参加组建北京市东城区北新桥医院。这是一所基层的西医综合小医院,其中设有中医科、针灸科。我和先师都在中医内科工作。虽然,我已经能独立诊治病人,但是始终没有停止向先师学习。先师每日诊病门庭若市,而我一天没有几个病人。但这并没有使我气馁,而是更促使我认真跟师学习和努力研读古医籍。

1959年冬季,北京市麻疹流行,麻疹合并肺炎死亡率极高,尽管西医使用青链霉素,但是病儿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先师认为:“麻疹不出致使疹毒阻肺,治疗关键在于透疹宣肺,使毒邪外出则安”。我和先师经常一起在麻疹合并肺炎病房中会诊,采取中药治疗,获得良效。由于病人多,医院实施24小时值班制,我每日往诊病人家中数十次,用中药治疗麻疹合并肺炎,使死亡率大幅下降。几个月麻疹合并肺炎的防治工作是我认识到:看书学习固然重要,但在临床实践中的学习更加重要。

1960年,我国处于经济困难时期,全市很多人出现营养不良性水肿,当时运用健脾益肾中药治疗取得良效,受到当地政府的赞扬。说明中医理论必须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才能显示出它的活力。

1961年,我因饮食不节,起居无常,罹患化脓性阑尾炎,经上级医院外科主任确诊后,要求立即手术。此时,我想到以前曾以大黄牡丹汤加减方治疗急性阑尾炎取得良效,虽然没有治疗过化脓性阑尾炎,但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记载:“肠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我决意自己用中药治疗,处方为:薏苡仁、败酱草、冬瓜子、蒲公英、紫花地丁、桃仁、甘草。服此方一剂痛止,二剂身安,三剂痊愈,状如常人。

1962年,我从事中医门诊工作5年,求诊者日益增多。本院外科术后病人亦要求我会诊,如深部脓肿术后,新肉不生,形成凹陷,我采用外科消、托、补三大法则之补法为主治疗,一周后新肉迅速生长,痊愈出院。再如丹毒高热病人不能来院者,我到病人家中往诊,一般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方药治疗,多在一周内痊愈。我在门诊多以治疗内科热病、妇科、儿科疾病为主,同时仍坚持学习《外科正宗》、《外科证治全生集》等专著,以适应病人之需求。

1963年,在北新桥地区住着一位72岁高龄的“支饮”病人,西医诊为“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合并心衰,经住院治疗病情未减,出院在家,求余往诊治之。仲景先师以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治疗虚证之“支饮”病证,而此时病人已心衰,动则喘促不安,仰卧及坐起时面如白纸,心悸汗出,有欲脱之势。思之良久,以扶正祛邪法治之。仿仲景方,用西洋参、生黄芪补元扶正,以炒白术、茯苓、山药健脾祛痰,重用薏苡仁化饮祛邪,每日服3次。山药粥频服。半月后可下床行走,月余可骑自行车出行。

1964年,我的长子1岁半,因罹患“腺病毒性肺炎”,住儿童医院治疗半月余,因呼衰合并心衰,医院多次下病危通知,无奈只好将患儿接回家中。症见:身热已退,唯鼻翼煽动,昏睡,哭而无声,呼吸微弱,口唇紫绀,尿少,脉微细欲绝。证属邪阻心肺,正气欲脱。在先师指导下,急拟西洋参、藏红花、桃仁、杏仁、川贝母、麦冬、五味子、生甘草、蛤蚧尾。用滴管从口角处滴入,每日6次,每次10滴。3日后睁开双眼,尿量增多,仍哭声细微,大便稀少,脉沉细弱。继以前方加山药。7日后诸症悉减。前方加白术、生黄芪,每日仍滴6次,每次增至15滴,调理月余痊愈。在此一个多月内,我被迫阅读《幼科心法》、《幼幼新书》等多部儿科专著,倍感“临证用时方恨少”,特别是哮喘病篇,使我终生受益匪浅。至1969年,由于勤求古训,勇于实践,疗效不断提高,每日求诊者日渐增多。

全面继承,不断创新

没有全面的继承,创新就无从谈起。中医学术必须不断创新,否则就会停滞不前。中医药学是在我国五千年的优秀中华文化和科技生产力的实践中造就的,具有其独特系统的科学理论,在新世纪里,中医学必须按照自身的发展规律并辅以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自己。

我在20世纪70年代初主持中医科研工作时,亲自建立中医院急腹症病房,在收治“石淋”(肾结石)病人中,一般肾结石直径在1cm以下者以清热利湿、通淋排石法,2周左右均可排石,肾结石直径在1.5cm以上者,则必须采用“化石法”,尤其是肾结石在肾盏部位者。在前贤各家学说基础上,我提出“以石化石”法,重用鱼脑石、滑石、芒硝等,获得良效。有一例病人因双肾结石被切除一个肾,另外一个肾结石直径在1.8cm以上,无奈求助于中医治疗。我采用“以石化石”之中药方为主,治疗数月,结石从中间断裂成两块从而排除。至今许多经中西医排石疗效不佳者我以此法治之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病房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则以《金匮要略》中大黄牡丹汤、桃核承气汤加减化裁治疗,对化脓性阑尾炎则以薏苡附子败酱散为主方治疗。但对于反复发作的“肠痈”(慢性阑尾炎),则广泛吸取各家经验,结合自己临床实践,自拟“五子汤”(冬瓜仁、瓜蒌仁、甜瓜子仁、薏苡仁、桃仁)治疗,亦有良效。并通过多年临床实践的总结,自拟“肠痈通用方”:马齿苋、蒲公英、桃仁、丹皮、薏苡仁、冬瓜仁、生甘草,治疗肠痈屡用屡效,从而免除病人手术之苦。

20世纪70年代期间,我还主管中西医结合工作。在此期间,医院西学中医师以“中药剂暴露疗法”先后收治了800余例烧伤病人,其中深Ⅱ度病人进行植皮治疗,除1例因大面积深度烧伤面积达98%的病儿因气管黏膜脱落窒息死亡外,均治愈出院。在治疗过程中,为防止败血症的出现,从病人入院第2天起均服用我自拟的清心泻火、凉血解毒的中药汤剂,连服3天,无一例出现败血症,均平安度过了烧伤高热期,为日后的治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些经验在全国烧伤学术会议上进行了交流,得到了高度评价。另一位西学中医师在先师的指导下,用中药石灰、大黄配成制剂,用注射器注入淋巴结核瘘管内,使多年不愈的淋巴结核患者得到了根治,此项成果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由于我在主管医院中西医结合工作期间开展的“中医急腹症病房”、“中西医结合治疗烧伤”、“中药石灰、大黄治疗淋病结核”三项科研工作中突出中医特色,1971年被评为“北京市卫生系统科技先进工作者”。

1979年至1981年,我奉调至北京市卫生局中医处,负责中医工作。在此期间,我对全市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进行了调研,了解到在中医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尚有诸多困难,必须做到不跟风,不随流,不盲从,坚定地走符合中医自身发展的道路。

1981年2月,我被调到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担任业务院长(其间巫君玉任院长,他1983年调任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依据上级指示,“要把鼓楼中医医院办成名副其实的中医医院,而不是西医综合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鼓楼中医医院前身为煤炭部职工医院,后改为地方西医综合医院,1974年成为中医医院,但实际上只有中医、针灸、骨科3个中医科室。我认为:要成为一所名副其实的中医医院,首先要有中医用中药来为患者治病,要有中医的病房,要有24小时值班的中医急诊室,要有一定数量的突出中医特色的科室,要以中医科研为龙头,中医学术为基础,否则只能是不伦不类的“中医院”,中医并不能真正得到发展。

在此期间,我作为业务院长,身体力行,1981年首先建立了北京市第一家中医男科门诊。1982年在市卫生局直接领导下举办了第一期“中医急症理论学习班”,为北京市培训了50余名中医主治医师以上的从事中医急症工作的人才队伍。1983年3月1日,创立了北京市第一家“中医急诊科”。在科研方面,我主持立项“药膳‘合雀报喜’治疗男性不育”的市科委科研课题,通过对40例男性不育患者的临床观察,服用1个月的药膳,有效率达84%。证实药膳不仅对人体有补益作用,而且使80%以上的患者精子数量上升,其中2例服药膳后其妻受孕,1例经染色体检查证实:精子染色体中间断裂(其妻所生2女婴均因此夭折),服药膳1月复查:染色体中间断裂已消失。证明中药不仅可以改善精子活动功能和生发精子,亦具备修复受损的精子染色体作用,此结果于1984年见报后轰动了全市乃至全国。此外,鼓楼中医医院肠道门诊、肝炎门诊、肾病门诊全部由中医师接诊病人,设置了50张中医病床。

1984年,我在重庆召开的中医急症工作会议上宣读了“开展中医急症工作的经验介绍”。同年在病房内开展了中风、关格(肾衰竭)、真心痛(心梗)的中医诊治,院内制剂室研制了生脉饮肌肉和静脉给药制剂、增液汤静脉给药制剂,成功地用中药抢救了大面积心梗病人,研制了中药离子交换后保留灌肠治疗水肿病晚期(肾衰)病人,取得良效。陈氏“麝香止痛酒”局部外涂,使心梗病人心前区疼痛得到快速缓解。“痛经丸”使治疗妇科痛经病人得以迅速止痛。“解毒益肝丸”治疗慢性肝炎疗效显著。“鼻通丸”治疗鼻渊病(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三才降糖丸”治疗消渴病均取得良效。特别是“定喘搽剂”治疗哮喘有快速止喘之功,与西药氨茶碱对比,其肌注止喘效果优于氨茶碱,静脉给药与氨茶碱效果相似,从而为中医急症增加了新药,且该药为外用剂型,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外搽后30分钟即可缓解症状,60分钟后两肺啰音减少。长期应用配合内服“定喘散”,2年内大部分病人可以根治。该研究成果于1987年获东城区科委二等奖、北京市卫生局科技二等奖、国际自然医学科学研讨会优秀论文铜牌奖。1984年,我担任“北京热病组”副组长(组长为董建华院士),1986年获卫生部乙级重大科研成果奖。1984年,由于男科病人过多,我在总结治疗经验的基础上,研制了“生精赞育”系列药,如“温肾增精丸”、“益肾增精丸”、“滋肾增精丸”、“清肾增精丸”、“活血生精丸”、“通肾丸”、“液化丸”、“抗体平”、“清肾解毒丸”、“抗炎丹”(冲剂)、“振阳丸”、“固肾丸”、“阳痿灵”(胶囊)等市级批准的内部制剂,治疗男性不育病中的少精病、多精病、弱精病、死精病、无精病、滞精病、凝精病、畸精病、损精病等病种均有显著的疗效;对精浊、阳痿、早泄、遗精亦有较好疗效。其中治疗精凝不育病(免疫性不育)之“抗体平”至今仍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无论男女均有良效;“液化丸”治疗滞精不育(不液化)有效率在90%以上,仍居国内先进水平。以上中药治疗无精不育病(无精子症),特别是小睾丸无精子症,提示有可喜的效果。1987~1988年,《中外妇女》杂志、《健康报》公开发表“无精子症不是绝症”一文,使无精子症患者看到了曙光。值得提出的是,通过对鼓楼中医医院男科门诊病历抽查,95%以上的无精子病人均未按要求坚持服药,未按要求节制性生活、禁忌烟酒及辛辣食品。另外,各种环境污染造成男子生育能力的持续下降,特别是睾丸的自身病变至今仍有增无减,给治疗无精不育病的研究带来了极大困难。近30年的临床研究表明,其疗效仍不尽如人意。如何提高该病治疗的有效率在21世纪仍然是医学界的一个难点,有待于进一步突破。

容纳百川,自我发展

自古就是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两种不同文明共存于世界之中,中医学与西医学正是在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中孕育而生。因此,两种医学体系各有其特点和自身发展规律,这一客观规律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两种医学可以相互补充、借鉴,但不能相互替代,一切违反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方法都是不科学的。

几千年来中医学汲取了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医学经验与药物,可以说是容纳百川,使之融化于中医学体系之中,成为中医学的一部分。如从东南亚传入中国的药物,一定要按照中医学的理论观点,分析总结药物的四性、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方能成为中药。又如国外传入中国的“性传播疾病——梅毒”于明代弘治(1488~1505)末年首先在广东被发现并记载,当时称为“广疮”,依据中医的整体理论体系,按病证的特点“形似杨梅”,定名为“杨梅疮”,治疗以轻粉为主。建国初期,河北隆化县老中医盛子章用“三仙丹”、“清血搜毒丸”治疗全县1000多名杨梅疮病人,30天内治愈率达100%。

再如西医病名“乙脑”,中医名称则有干旱天气的“暑温病”,多雨天气的“湿温病”。如果不把“乙脑”融化于中医理论体系之中,不立中医病名,那么辨证论治就会迷失方向,其治疗效果轻者事倍功半,重者将有生命危险。

20世纪80年代初,我以“气厥”病辨证治愈1例西医称之为“脱髓鞘症所致多发性硬化症”;董建华院士则以“温热病”治愈此病;中医专家胡荫培又以“解毒”治愈1例煤气中毒诱发的脱髓鞘症均取得良效,说明运用中医理论,以中医病名为纲进行辨证论治,均可取得奇效。

2004年9月,我赴香港讲学,遇到“轮状病毒”感染的腹泻病人,辨证为暑热内蕴、寒邪直中所致“腹泻”病,用中药治疗后腹泻立即停止,轮状病毒感染至今西医尚无特效药物,而中医则依据中医的诊断,然后辨证施治,取得意想不到的佳效。

2003年广州、北京等地“疫毒肺”(SARS)大流行,中医按照“温病”进行了辨证论治,收到了良效。遗憾的是这一场瘟疫大流行,中医却忽略自身的病证结合、辨证论治的规律,至今没有确立“SARS”的中医病名。

我在1981年建立男科以来,近30年的临床、教学与科研的实践使我认识到:男性不育是一门涉及多学科、多病证的极为复杂的疾病。它涉及到内科病种中的心病、肝病、脾病、肾病、肺病;外科病种中的痈疽、痔疮;皮科病种中的湿疮,以及性传播病证等。为此,男性不育病证是一门系统科学,是男性学的轴心部分。尽管病因、病机、治法、用药十分复杂,但是我运用中医学的“肾命学说”,把男性不育分为阴阳两纲,精、气、水、火四目。其病因尽管极其复杂,无非是导致人体的阴阳两大物质的失衡,其病机尽管复杂,无非是人体“精气不足”而致不育。治疗此病,其大法无非是调和阴阳两大物质的偏虚偏亢,用药无非是滋添人体的水液(真阴、元阴之精、万物生长之源),点燃人体生命之火(水中之火、肾之动气、生命之火、万物生发之火),在治疗各种病证中,运用传统中医五行学说的理论,如治少精不育,在滋肾阴、益肾精的基础上,加用补肺金之阴精的南北沙参等药物,补其母而壮其子,同时加用补脾阴的石斛等药物以生金而达到补其祖而壮其子之功,以此类推加用补心阴之麦冬、补肝阴之白芍等,以达到补曾祖、太祖之阴而生肾阴肾精之效。因为,肾受五脏六腑之精气而授之,五脏阴精不足必将导致肾所藏之阴精不足。为此以五行配五脏之相生之法治疗肾阴精不足的少精病取得良效。此法在其他病证治疗中均可运用,如女性孕后死胎病证,我用此法治疗2~6胎停育而致死胎者均获良效。以男性不育病为例,虽然辅以现代医学诊断,但始终把精液常规检查、内分泌检查等各项检验都融化在中医理论之中。在诊治男性不育病证中均以中医病名为纲,以辨证论治为目。如以少精病、多精病、弱精病、死精病、无精病、滞精病、凝精病、畸精病、损精病等诊治男性不育。只有建立中医病名,才能有专病专方。滞精病(精液不液化)中医认为其主要的病因病机为“阴虚液少”,其治法多为育阴增液使滞精液化。为此研制了育阴增液的“液化丸”成药,治疗滞精不育病(不液化病)有效率在90%以上。合并精室湿热者加清热药物,精脉瘀阻者加活血药物。对免疫性不育症,依据中医理论体系,其主要病机为“气滞血瘀”为主体,方用理气活血中药使精子凝集状态化解而获痊愈。

总之,中医学要存“容纳百川”之胸怀。但一定要把现代科学的成果以及各种检测手段的数据融化在中医理论之中,以此不断推动中医学自身的发展,才是“容纳百川”的根本目的。

科教育人,著书立说

为了进一步发展中医男科事业,我们先后与首都师范大学生物系、原冶金部检测中心等多家科研单位开展了多项跨学科合作研究,开展了对患者内分泌激素测定、微量元素测定、精子运动电脑自动分析测定、临床常用药物动物实验等观察项目,先后证实“生精赞育丸”系列药可促进实验小白鼠生殖系统功能,并改善棉酚所致实验动物生育力损害状态,提高患者及实验动物睾酮等性激素水平,改善精液中锌、锰、铁、镁、钙等微量元素水平,对少精病、弱精病、死精病、无精病、滞精病、凝精病、畸精病、损精病等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又通过不同证型患者激素水平和精液微量元素测试,探索了上述实验指标与中医证候的关系,丰富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内涵。

近年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合作开展了精子冷冻蚀刻复形膜和精子超薄切片电子显微镜超微结构观察、精子超微弱发光等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的高科技检查项目。首次证实,陈氏“抗体平”具有改善精子膜蛋白颗粒分布、促进受损精子膜恢复正常的作用,对揭示中药治疗男性不育的机理有很大意义,使中药治疗男性不育的研究开始进入亚细胞乃至分子生物学水平。

我多次被邀请赴美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及香港、台湾讲学、巡诊。国内各大报刊(包括港澳地区、台湾《中国时报》、《大公报》、《商报》等)以及美、日、法、德、澳大利亚、东南亚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络均做过专题报道,先后多次在中央电视台“中华医药”栏目、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北京电视台、亚洲电视台等做专题采访和专题讲座。

为了使中医事业后继有人,我在完成繁重的临床与科研任务的同时,十分重视年青一代中医人才的培养,不仅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代培了3名硕士研究生,并培养了2名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习的台湾研究生,还带出了一批全面掌握中医男科疾病诊治规律、能系统进行有关科研项目研究的本院中青年中医。根据国家和北京市中医局的师带徒计划安排,先后带出6名弟子。我不仅在有关中医理论方面循循善诱,详细讲解,而且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临床经验传授给学生们。在繁忙的临诊之余,定期定时批改、检查学生的学习笔记,帮助他们提高理论水平,鼓励他们不断总结自己的体会,在学术上勇于创新,开拓进取,还要求他们总结老师的经验,掌握国内外学术方面的最新动态,大胆开展科研项目的研究,参与学术专著的撰写工作,独立完成新课题和学术论文,并在有关国际和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宣读并当场解答专家们的问题,锻炼了他们的能力。现已有2名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先后担任了中华中医药学会男性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性学会中医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际中医男科学会常务委员、北京市中医药学会男性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北京中医药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男性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多项职务,并有1人先后当选东城区政协委员、北京市人大代表,分别获得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跨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技术创新标兵、东城区有突出贡献的知识分子、东城区优秀青年知识分子、东城区跨世纪优秀人才、东城区优秀医务工作者等称号。

我在国内外医学杂志报刊公开发表文章200余篇,如“药膳‘合雀报喜’治疗男性不育40例临床观察”(1984)、“生精赞育丸治疗无精子症66例临床报告”(1987)、“无精子症并非绝症”(1988)、“生精赞育丸对男性不育患者血浆睾酮水平的影响”(1991)、“男性不育证治纲要”(1991)、“调和阴阳治则在男性不育症中的应用”(1991)、“‘抗体平’治疗免疫性不育的临床研究”(1991)、“生精赞育丸治疗棉酚所致男性不育的临床观察及动物实验”(1992)、“中医药在急症中的应用”(1990)、“定喘搽剂治疗哮喘”(1987)、“脑中风的中医药治疗经验”(1985)、“肝硬化腹水的中医治疗”(1997)、“肝癌的中药调治”(1999)、“基因组学与中医学的切入点”(1999)、“肾为人体生命之本论”(2002)、“中医药治疗‘非典’的科学性”(2003)、“论消渴病的中医治疗优势”(2004)等。我还先后撰著了《中医男科学》,主编了《中医男科丛书》、《男性性功能障碍》、《男科新论》、《男科临证新探》、《家庭药膳500例》、《糖尿病药膳》,与他人合编了《中国实用男科学》、《燕山医话》等专著。

我虽已年逾70,但仍在忘我勤奋地工作,坚持日常门诊,解除众多患者的疾病痛苦,始终实践着古人孙思邈《大医精诚》中的训诫:“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侧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获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饮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工夫形迹之心,如此可谓苍生大医”,并以“医以民为天”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专病论治

一、肺病证

(一)咳嗽

咳嗽为临床常见之疾患,常谓有声无痰谓之咳,有痰无声谓之嗽。因其常同时出现,故以咳嗽合论之。其病位在肺络,为各种原因所致肺气上逆之患。自黄帝内经即详述此病,专列《素问·咳论》一节,认为其病机既可因外感诸邪,“皮毛先受邪气”,伤及肺系,亦可因其他脏腑功能失调,致肺之宣发肃降失司,故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此后,自仲景《金匮要略》“痰饮咳嗽”、“咳嗽上气”诸篇起,历代医家亦多有论述。至明代张景岳将其分为外感、内伤两类,沿用至今。今人进一步细析,将外感而致者分为风寒、风热、风燥犯肺,其治多以疏散外邪,宣肺止咳为主,或散寒,或清热,或润燥,祛诸邪而还肺之清肃。内伤而致者分为痰湿蕴肺、痰热郁肺、肝火犯肺及肺阴亏耗等,其治分别为化痰浊、清痰热、平肝火、润肺阴诸法,以调节肺及诸脏腑之阴阳平和。然肺为娇脏,用药不可过于燥烈,宜清轻宣散,中病即止。深谙此法,皆以此绳之,但亦不泥于此,常根据患者年龄、体质、兼证之不同,将诸治法灵活化裁。治小儿外感注重轻灵,防过燥伤及肺络;治孕妇子嗽注重清宣安胎,防损其胎气;治久病体虚之人久咳,常于宣肺止咳之时,兼顾其虚,益气滋阴并用以固其本,故其效颇佳矣。

医案1 外感风邪犯肺咳嗽

陈某,男,2岁半。初诊:2005年3月18日。【病史】时时咳嗽,有白黏痰,昨日自托儿所回家后发热,头痛,咳嗽,怕到医院打针,求余诊治。【证候】发热38.7℃,恶风寒,头痛,口干,唇干口渴,鼻塞流涕,咳嗽痰多不利,尿黄,大便稍干。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数。【辨证】外感风邪犯肺。【立法】疏风清肺,止咳化痰。【方药】荆芥6g,薄荷3g,白茅根15g,杏仁3g。

上方2剂,水煎服。每剂药煎3次,每煎药液50ml,3次煎液合在一起计150ml,每3~4小时服1次药,每次药为30~40ml,食白米稀粥。

二诊:2005年3月20日。

服上方药汗出热退,他症好转,唯咳嗽尚有,鼻塞流涕。舌质红,苔淡黄,脉滑稍数。表邪未尽,肺热未清。继以宣肺清热止咳化痰治之。

白茅根15g,杏仁5g,薄荷3g,生甘草3g。

煎服法同上,仍以稀粥为主。

三诊:2005年3月22日。

药后咳嗽仍时有发作。舌质红,苔白,脉稍数。继以清肺止咳化痰治之。

白茅根10g,杏仁3g,川贝母3g。

上方2剂,煎服法同上。数日后告之,咳嗽已痊愈。嘱避风寒,饮食清淡,以防咳嗽再发。【按语】本案为幼儿外感风邪犯肺。咳嗽为儿科常见病之一,方中荆芥疏风退热,止咳祛痰平喘为君药;白茅根清肺热,泻肺火,味甘补脾而不伤胃,胃热除,中气自复,有寒不伤中、甘不泥膈之功,为方中之臣药;杏仁入肺与大肠,理气润肺,止咳逆上气,善解肌而达腠理,通皮毛发散,利肺气,有发散风寒,肃肺降气,解郁化痰之功,与白茅根为左右哼哈二将,为方中之臣药;薄荷辛凉疏风解热,祛邪止痛为佐使之药。四药合用,可疏风解表,清肺退热,宣肺止咳,化痰止嗽。二诊热退,减荆芥,加生甘草助茅、杏、薄清肺之余热,尚可助三药止咳、化痰、宁嗽之功,亦能补中,可解祛邪伤正之虑。三诊正气得复,减生甘草,加川贝母,可使肺脏行使宣发肃降之职,以除后患。笔者使用先师“茅根杏仁薄荷汤”,因人、因时、因地之不同适度加减治疗小儿风热咳嗽,通过50年来的临床实践证实,其确有殊功。

医案2 妊娠外感风寒咳嗽

王某,女,32岁。初诊:2004年3月16日。【病史】婚后4年余,3月初因闭经到妇科检查证实妊娠40余日。数日后外感身热,自服感冒药,身热已退,唯咳嗽不止,求余诊治。【证候】咳嗽不止,咽痒时咳甚,稀白泡沫痰,稍遇风寒则鼻塞流涕。舌质红,苔白,脉滑数,尺脉按之不绝。【辨证】妊娠外感,风寒咳嗽。【立法】散寒宣肺,止咳安胎。【方药】紫苏叶10g,前胡10g,杏仁6g,川贝母6g,生姜3片,生甘草6g。

上方5剂,水煎服。每剂药煎2次,第一煎煮沸后20分钟即可,第二煎煮沸后15分钟即可,煎药时间不可过长,以防降低散寒宣肺之功。

二诊:2004年3月21日。

服上方仍偶有咳嗽,他症均除,无腰酸下坠之感。舌质红,舌苔白,脉滑稍数,尺脉按之不绝。继以前法进退以收全功。

炒白术10g,杏仁6g,川贝母6g,生甘草6g。

上方3剂,水煎服。服法同前。

数日后告知,咳嗽已止,上班工作。【按语】本案为妊娠外感风寒咳嗽之“子嗽病”。方中苏叶辛温散寒解表,宣肺止咳,化痰宁嗽,和胃安胎为君药;前胡净表邪,温肺气,清痰嗽为辅助药物;苦杏仁为肺家要药,其功降气化痰,止咳平喘,为臣药;川贝母辛平,润肺止咳,化痰平喘,可防方中诸药辛温燥热伤肺,为佐使之用;生姜辛温,和胃安胎,止咳化痰;一味生甘草补中缓急,润肺止咳,调和诸药。全方合用散寒宣肺,止咳化痰,和中安胎。值得提出的是妊娠咳嗽在用药中对于妊娠禁忌的药物一定要遵守。如妊娠恶阻,古人也用半夏止呕,我个人认为一定要慎之再慎。依据王本祥主编《现代中药药理学》一书,经动物试验证实半夏有明显的抗早孕作用,抗早孕率可达100%,而3种半夏(生半夏,姜半夏、法半夏)都有致畸作用(《现代中药药理学》);薄荷在妊娠发热咳嗽中也不宜使用,经动物试验有“兴奋子宫,抗早孕及终止妊娠作用”;金银花可使“早孕大鼠血浆孕酮水平明显降低,证实有抗早孕作用”,亦不可在妊娠外感发热咳嗽中使用,医者一定谨慎用药,切不可鲁莽行事。

医案3 脏腑虚弱,肺热咳嗽

沈某,男,65岁。2005年3月2日。【病史】春节期间外感风寒发热,服中西药后身热已退,唯咳嗽不止。虽无大碍,但食不香,卧不安,致使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旧病沉疴日益严重,自感永无宁日,故求余诊治之。【证候】咳嗽痰多,痰白黏稠,胸闷结气,头晕目眩,纳呆食少,腰酸困倦,动则气短,夜寐不安,心烦急躁,尿黄便秘。舌尖红,苔淡黄白腻,脉弦滑稍数。【辨证】脏腑虚弱,痰热郁肺。【立法】扶正祛邪,清肺宣郁。【方药】生黄芪30g,白术30g,茯苓20g,淮山药30g,川浙贝母各10g,南北沙参各20g,桃杏仁各10g,二冬各10g,枇杷叶30g,前胡20g,清半夏10g,陈皮10g,紫苏子10g,炒莱菔子30g,黄芩10g,桑白皮10g,瓜蒌30g,丹参30g,远志10g,生甘草9g。

上方3剂,用单味中药免煎浓缩颗粒剂。将上24味浓缩中药颗粒混匀在一起,装入0.5g胶囊中。每次服5粒,日服3次,白开水送服。

服上方10余日,咳止痰平,头晕目眩、胸闷结气、动则气短诸症悉除,经医院检查血压、血糖均已稳定。【按语】五脏均可致咳,此例为内伤咳嗽。罹患久咳者,多为正不抗邪,为此久咳不愈。方中生黄芪、白术、茯苓、淮山药补肺健脾益肾,大补元气为君药;川贝母、浙贝母、南北沙参、桃仁、杏仁、麦冬、天冬大队清润肺阴,止咳化痰,活心血,通肺络,止消渴为臣药;枇杷叶、前胡、清半夏、陈皮、苏子、炒莱菔子清宣、寒温、升降并用,温可宣发,清可肃降,咳嗽可除;脾气健运,以化痰之源;肾气充足,可纳气归原。全方合用,标本同治,扶正可祛邪,祛邪可扶正,故久咳病者得以痊愈。

(二)哮病

哮证以发作性痰鸣气喘为主要特征,古人与喘证合并归于喘促门。《内经》即有“熏肺使人喘鸣”之描述。《金匮要略》更详述其证治,其证为“喉中有水鸡声”,病机为内有“伏饮”,其治以“射干麻黄汤主之”。至金元,朱丹溪首次提出哮喘之名,并指出其病“专主于痰”。明代张景岳进一步指出:“喘有夙根,遇寒即发,或遇劳即发者,亦名哮喘。未发时以扶正气为主,即发时以攻邪气为主”,提出了明确的治疗原则。今人认为,哮喘乃夙饮留痰内伏于肺,加之风寒风热等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不遂、久病劳倦内伤等因素,致痰浊阻于气道,肺气上逆不得肃降而成,以实证为主。日久反复发作,可伤及肺脾肾三脏,其证由实转虚,而肺虚不能化津则生痰浊,且卫外失司则外邪易侵;脾虚不能化水谷精微,则生痰湿可上贮于肺;肾虚则摄纳失常,或火衰水泛成痰,或阴伤灼津为痰,可上干于肺,形成恶性循环。其治,发作时应据寒热之不同,分别以化寒痰和清痰热以平喘促哮鸣;未发时应依病位之别,分别以补肺气固卫表、健脾气化痰浊、益肾气助摄纳,防其复发。我治此病即遵循此理,但更重视标本兼顾,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为防止久病痰瘀伤心、肺之脉络而出现肺气肿、肺心病,故治疗早期即加入活血通络之品。此为我治疗该病之主要特点,且贯穿始终。

医案1 寒痰阻肺,痰饮哮病

姜某,女,4岁半。初诊:1998年11月13日。【病史】自1周岁以来罹患哮喘,每年逢冬春季节,均因哮病急性发作住院治疗1~2次,至今已3年有余。求余诊治。【证候】哮喘痰鸣如水鸡声,子时喘甚,不得平卧,咯稀白痰,胸闷结气,舌质淡,苔白滑,脉浮紧。【辨证】寒痰阻肺,气机失畅。【立法】温肺化饮,止哮定喘。【方药】仲景小青龙汤加减。

麻黄3g,细辛1g,干姜2g,清半夏3g,陈皮3g,苏子3g,桃杏仁各2g,五味子3g。

上方3剂,水煎服。每剂药煎3次,共150ml,每4~6小时服一次,每次30ml。

二诊:1998年11月16日。

服上方后,哮止喘平,仍有轻微咳嗽。舌淡苔白,脉弦。继以温化痰饮治之。

麻黄1.5g,五味子3g,细辛1g,姜半夏3g,杏仁泥3g,生甘草1.5g。

上方3剂,水煎服。煎服法同上。

三诊:1998年11月19日。

上药服尽,一切均安。为巩固疗效以防哮喘再犯,拟扶正祛邪方:

生黄芪30g,山药30g,五味子10g,炒白术10g,茯苓10g,蛤蚧粉3g,川贝母6g,草红花6g,干姜3g,陈皮6g,桃杏仁各5g,生甘草6g。

上方10剂,用单味中药免煎浓缩颗粒剂,混匀后装入0.5g胶囊,每次服3粒,日服3次,白开水送服,以观后效。

四诊:1999年3月2日。

服上方近百日,哮喘未作,嘱仍需服药以固本祛邪。

五诊:1999年11月18日。

服上方药不仅哮喘未作,而且多次去游泳及野外活动,感冒亦远离其身,精神倍增,饮食睡眠均佳。继服上方,制成胶囊剂,每次服2粒,日服3次,白开水送服。

嘱平时仍要避风寒,少食鱼肉,多清淡饮食,以防伏痰再起,旧病复发。

六诊:2000年11月15日。

来诊时告之,服中药2年哮喘未再发病,嘱停药观察。

2006年春节来电告知:一切良好。【按语】本案为寒哮病。哮病虽有寒热之分,但北京地区或寒冷地区寒哮占十之八九。而热哮只占其一二。

此方遵仲景“小青龙汤”加减,其中麻黄温肺化饮,宣肺平喘为君药;干姜、细辛温中化饮,破痰定喘为臣药;辅以半夏温胃散寒,化痰平喘;陈皮、苏子止咳化痰,降气定喘;桃仁入血分而通气,止咳逆上气、喘急气促、胸膈痞满;杏仁入气分而通血,润肺化痰,止咳平喘;一味五味子补肾兼补五脏,摄气归原则咳逆气喘自除。全方合用可奏温肺化饮、止哮定喘之功。历代医家在寒邪咳喘初发,多不用五味子,误认为五味子酸而收敛,不利于寒邪外出。实际上,仲景先师在汉代就在“小青龙汤”中运用五味子与细辛、干姜相配伍,使辛、姜过度升发散寒之性得五味子而敛之,则升降司职而哮喘自止。《普济方》一书用五味子、白矾治“痰嗽并喘”;《鸡峰普济方》用“五味子细辛汤”治“肺络感寒咳嗽不已”;《全生指迷方》提出用“五味子煎”治“咳恶寒脉弦紧”,说明五味子绝非只适用于久咳虚喘。在临床治疗哮病实践中,无论是感寒而发的实证,还是久病虚证,只要配伍得当,药量适宜,用五味子均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哮喘病是本虚标实证,特别是已有多年哮病史者,绝非在短期内所能根治的。因为哮病内有伏痰,是本病的“夙根”。肺主气,寒邪束肺,则宣发肃降失司而成肺胀,肺胀则肺管不利,气道阻塞,故气上喘逆。再者,伏痰之生成在于肺不布津、脾不健运、肾不温煦,以致津液凝结,水聚而成痰饮,加之外邪、内伤、饮食不节、起居无常各种因素均可导致哮喘发作。

为此,三诊时用黄芪、山药、五味子、炒白术、茯苓、蛤蚧粉补肺气,健脾气,益肾气,扶正以除伏痰之内邪,共为君药;草红花、桃仁、杏仁活血通络,止咳定喘,宽中消痞可防肺脉瘀阻,以除肺气肿胀之虑,使肺脏行使宣发肃降之职为臣药;辅以干姜、陈皮温肺化饮,理气消痰;一味甘草调和诸药,助补中益气,温化寒痰,止哮定喘,合用以扶正祛邪,止哮定喘。

方中以单味免煎颗粒剂混匀装入0.5g胶囊,待病情稳定可以减少药量,但守方用药是根治哮喘的关键一环,此案例服药2年,哮喘未再复发。

医案2 正虚邪实,痰阻哮病

程某,男,16岁。初诊:1999年8月23日。【病史】哮喘反复发作已10年有余,经中西医药物治疗始终未愈,用激素类药物可以缓解,但仍时有发作。经友人介绍求余诊治。【证候】喉中哮鸣有水鸡声,胸膈痞闷,咳痰白黏,面色无华,动则喘甚,纳呆食少,夜寐不安。苔白黏腻,脉弦稍数无力。听诊:两肺散在哮鸣音,胸透两肺纹理未见紊乱,膈角锐利,桶状胸。【辨证】正虚邪实,痰浊阻肺。【立法】扶正祛邪,化痰定喘。【方药】方1:蛤蚧粉3g,红参粉3g,生黄芪10g,炒白术10g,茯苓6g,淮山药10g,五味子6g,远志6g,全当归6g,桃杏仁各5g,麻黄3g,细辛2g,姜半夏6g,陈皮6g,紫苏子6g,炒莱菔子6g,白芥子2g,款冬花6g,紫菀6g,炙甘草6g。

上方7剂,水煎服。日服2次,每次200ml。

方2:蛤蚧粉10g,红参粉10g,生黄芪30g,炒白术30g,茯苓10g,淮山药30g,五味子10g,远志10g,全当归10g,桃杏仁各10g,麻黄9g,细辛3g,姜半夏10g,陈皮10g,紫苏子10g,炒莱菔子10g,白芥子3g,款冬花10g,紫菀10g,炙甘草9g。

上21味研细末,合蜜为丸,每丸重9g,每次服2丸,日服3次,白开水送服。

服1方7剂,哮止喘平,即服2方丸药以缓图根治。

2005年春节期间告之,服丸药后至今未再发作。【按语】此案系久病正气已衰,寒痰水饮阻塞肺窍而出现哮喘重症。方中以蛤蚧补肺益肾,填精启阳,纳气定喘,红参可补五脏之虚,益气养血,活血通络,生黄芪补肺气、固卫气,与红参共为君药;炒白术、茯苓、淮山药健脾气,益肺气,纳肾定喘为臣药;辅以五味子、远志、桃杏仁、全当归补五脏,通心肾,活血定喘;麻黄、细辛、姜半夏、陈皮温肺化饮;苏子、炒莱菔子、白芥子降气宽中,理气化痰;款冬花、紫菀二药润肺下气,止咳祛痰。全方合用补五脏,益气血,通经络,祛痰定喘。

医案3 三脏俱虚,寒痰哮病

李某,女,46岁。初诊:2000年9月18日。【病史】哮喘发作10余年,兼有肺结核、慢性肾炎、浅表性胃炎等病史。每遇冬季则哮喘发作,曾服中西药物未能根治,故求余诊治。【证候】喘促不安,喉中有哮鸣音,胸膈胀满,腰膝酸楚,头晕耳鸣,时有偏头痛,夜寐梦多,纳呆食少,大便略干,舌红,苔白,脉弦细尺弱。【辨证】肺、脾、肾三脏俱虚,寒痰闭阻。【主治】补肺健脾益肾,化痰止哮。【方药】西洋参10g(先煎),生黄芪30g,炒白术10g,山萸肉10g,淮山药30g,五味子10g,茯苓10g,清半夏6g,陈皮6g,紫苏子10g,炒莱菔子10g,白芥子3g,全当归10g,桃杏仁各10g,浙贝母10g,生甘草6g。

上方10剂,用单味免煎颗粒剂,混匀装入0.5g胶囊,每次服5粒,日服3次,白开水送服。

嘱避风寒,少食肥甘,远房帏。

二诊:2000年10月9日。

服上方哮喘已平,食欲转佳,唯眼干涩,耳鸣如蝉,腰膝酸软,月经提前,量少,时有偏头痛,苔白,脉弦细尺弱。继以前法进退。【方药】当归30g,白芍30g,山萸肉20g,女贞子20g,川芎12g,生地黄30g,枸杞20g,五味子20g,桃仁20g,杏仁20g,川贝母6g,生甘草6g。

上方3剂,仍用单味中药免煎颗粒剂,混匀装入0.5g胶囊,每次3粒,日服3次,白开水送服。

二诊:2000年11月3日。

服上方头痛已减,经血如期而潮,唯头痛、胸闷、耳鸣尚存。舌淡红,苔白,脉弦,尺脉已有起色。继以祛风止痛,理气宽中,益精止哮。

全蝎9g,白芍30g,葛根30g,细辛3g,白芷10g,川芎12g,当归30g,山萸肉30g,生地黄30g,桃杏仁各20g,紫苏梗20g,全瓜蒌30g,生甘草6g。

上方3剂,仍用单味中药免煎颗粒剂,混匀装入0.5g胶囊,每次服5粒,日服3次。

四诊:2000年12月29日。

服上方头痛、耳鸣已除,胸闷症减。舌红苔白,脉弦缓。继以扶正祛邪法治之。

西洋参10g,生黄芪30g,淮山药30g,蛤蚧粉10g,全当归30g,炒白术30g,五味子20g,川贝母20g,桃杏仁各20g,生甘草12g。

上方5剂,仍用单味免煎颗粒剂,混匀装入0.5g胶囊,每次服3粒,日服3次,白开水送服。

2005年追访,哮喘未再发作。【按语】本案为哮喘合并肺结核、慢性肾炎、浅表性胃炎多种疾病。方中以西洋参益肺气,养肺阴,补五脏为君药;生黄芪、白术二药合用,益元气而补三焦为臣药;辅以山萸肉、淮山药、茯苓益肾以纳气归原,健脾以化痰之源;清半夏、陈皮、苏子、莱菔子、白芥子止咳化痰,降逆定喘,以祛痰饮之邪;五味子敛肺气兼补五脏,与半夏、陈皮、苏子、莱菔子、白芥子之辛散药物相配伍,辛散酸敛开合相济,以防辛散之品耗伤肺气;一味甘草调和诸药,和中化痰,止哮定喘。全方合用,可补五脏之虚,祛痰饮之邪,而达止哮定喘之功。

二诊服上方药哮喘已平,故减去半夏、陈皮、苏子、莱菔子、白芥子辛散化痰定喘之品。唯精血不足,见头痛耳鸣,腰膝酸软,月经量少,故方用四物汤加枸杞等补肝肾精血之品。三诊服药后,诸症悉减,但精血不足仍存,继遵前方加减治之。四诊服上方药精血渐充,诸症悉退,继以扶正祛痰定喘以收全功,配以单味中药免煎颗粒剂,便于守方观察后效,5年后经追访哮喘未再发作。

医案4 久病正虚,痰阻哮病

张某,女,48岁。初诊:1959年11月11日。【病史】哮喘20余年,经查未见肺气肿,肺心病。每年冬春季节发病严重,近数年以来,一年四季每遇风寒均可发作,形成混合型支气管哮喘。20余年来服中药汤剂及西药激素、氨茶碱、抗生素治疗,效不甚佳。经介绍求余诊治。【证候】咳喘持续发作,喉中痰鸣如拽锯声,胸膈不利,呼吸困难,动则喘甚,夜不得卧,唇甲紫绀。舌质暗,苔少,脉沉弦尺弱。【辨证】正虚邪实,痰邪阻肺。【立法】扶正化痰,止哮定喘。【方药】蛤蚧粉3g(匀2次冲服),生黄芪15g,炒白术15g,茯苓10g,麻黄6g,干姜3g,细辛3g,法半夏6g,陈皮10g,炒莱菔子6g,苏子10g,白芥子3g,桃杏仁各10g,沉香3g。

上方7剂,水煎服。

嘱常喝山药米粥,饮食清淡。

二诊:1959年11月25日。

服上方7剂,哮喘渐平,喉中仍有轻度哮鸣声,动则仍有气急喘息,唇甲紫绀略好转。舌质暗,苔少,脉沉弦,尺脉稍有起色。继宗前方加减治之。

蛤蚧粉3g(匀2次冲服),生黄芪15g,淮山药30g,炒白术10g,苏子10g,炒莱菔子10g,白芥子3g,姜半夏10g,陈皮6g,桃仁6g,苦杏仁6g,沉香3g。

上方7剂,水煎服。

嘱仍以山药粥、清淡饮食为主。

三诊:1959年11月25日。

服上方7剂,哮喘已平,唇甲已红润,脉沉缓。继以温肺化饮、健脾化痰、益肾纳气归原、导龙归海之剂。

蛤蚧1对,西洋参10g,生黄芪30g,淮山药30g,炒白术30g,茯苓30g,草红花10g,全当归30g,桃杏仁各20g,川贝母10g,五味子10g,生甘草9g。

上方5剂,研细末。每次服3g,日服3次,白开水送服。冀希根治。

嘱避风寒,远房帏,少厚味。

1960年5月中旬告之:冬春季近4个月哮喘病未再发作。直至20世纪80年代初告之哮喘病已痊愈。【按语】本案为正虚邪实哮喘发作期。方中以蛤蚧补肺益肾定喘为君药;黄芪、白术、茯苓补气健脾以化痰源,助君药化痰定喘;麻黄、干姜、半夏、细辛、陈皮温肺化饮,祛痰定喘;苏子、莱菔子、白芥子降气消痰;桃杏仁活血脉利气,疏通肺络;血降气行,痰随气转,则痰可去,喘自平。二诊服上方证虽减,但余邪尚存,宗前方减麻黄、干姜、细辛之品,继服7剂以除痰喘之邪。三诊服上方,哮喘已止,痰邪已去,继以扶正祛邪,巩固真元,可收全功。方中蛤蚧、西洋参、生黄芪、淮山药、炒白术、茯苓、五味子、全当归扶正气,益气血,桃杏仁、川贝母、生甘草活血通肺络,降肺气,痰喘自平。

医案5 寒邪束肺,痰饮哮病

程某,男,54岁。初诊:2001年4月26日。【病史】有哮喘家族史,过敏性鼻炎病史多年,每遇花粉异味等即可发作。近数月以来因咳喘到医院检查,诊为支气管哮喘,虽间断服西药仍未控制病情,为此,求余诊治。【证候】咳嗽哮喘,喉中有哮鸣声,稀白泡沫痰,鼻塞流清涕。舌淡苔白稍滑,脉浮紧。【辨证】寒邪束肺,痰饮内停。【立法】温肺散寒,化痰定喘。【方药】麻黄9g,细辛6g,姜半夏20g,陈皮20g,紫苏子10g,苏叶10g,白芥子6g,炒莱菔子10g,桃杏仁各20g,白芷10g,辛夷10g,生黄芪30g,炒白术10g,生甘草6g。

单味免煎颗粒剂5剂,混匀装入0.5g胶囊,每次10粒,日服3次,白开水送服。

二诊:2001年5月16日。

服上方胶囊剂,哮止喘平,鼻塞流涕已除,唯偶有咳嗽。舌淡苔白稍腻,脉弦。继以前法进退以巩固疗效。

西洋参10g,生黄芪30g,炒白术30g,茯苓10g,五味子10g,桃杏仁各10g,川贝母10g,陈皮10g,姜半夏10g,蛤蚧1对。

单味免煎颗粒剂10剂,混匀装人0.5g胶囊,每次服3粒,日服3次,白开水送下。

嘱远房帏,多散步,少厚味,避风寒。

三诊:2001年12月21日。

告之哮喘、鼻炎未再发作。

2005年春节转告一切均好。【按语】本案是有过敏性致病原的寒哮病人。方中麻黄、细辛、姜半夏温肺散寒,宣肺化痰,降气定喘为君药;苏子叶、白芥子、炒莱菔子、陈皮温肺化痰,降逆平喘为臣药;桃杏仁活血宣肺定喘,为辅佐之药;辛夷、白芷助细辛温肺通肺窍止鼻渊;黄芪、白术、甘草补肺和中,保卫气以御寒邪。合用可温肺散寒,祛痰定喘,通肺窍止鼻渊,防寒邪犯肺。二诊服上方单味中药免煎颗粒剂,哮喘、鼻塞流涕已除,再以扶正祛邪法缓图根治。方中蛤蚧、西参、黄芪、白术、茯苓、五味子六味药大补元气,气充则脾健肾纳,痰喘自平。桃杏仁、川贝母、陈皮、半夏活血脉利肺气,祛痰喘之邪。守方可见明显效果,故追访至2005年,而哮喘未再发作。

医案6 肺热痰阻,热哮喘病

刘某,女,60岁。初诊:1977年8月10日。【病史】哮喘病史已7年,经医院检查诊为支气管哮喘并发肺气肿。【证候】喘促不安,夜不得卧,喉中有喘鸣音,咳嗽痰黄不易咯出,胸膈痞闷,发热恶风寒。舌红苔薄白,脉浮数。【辨证】外感风邪,肺热痰阻。【立法】疏风宣肺,清热化痰。【方药】麻黄6g,杏仁10g,生石膏30g,生甘草6g,鱼腥草30g,枇杷叶15g,前胡10g,白前10g,桃仁10g,草红花10g,川贝母10g。

上方7剂,水煎服。

嘱避风邪,少厚味,不过劳。

二诊:1977年8月17日。

服上方发热恶风寒已退,哮喘已平,唯咳嗽少量痰,纳呆食少,胸膈胀满,腰酸乏力。舌红苔白,脉滑稍数。继以扶正化痰,止哮定喘。

生黄芪30g,西洋参10g,淮山药30g,炒白术30g,川贝母10g,桃杏仁各20g,五味子10g,枇杷叶30g,蛤蚧1对,草红花10g,浙贝母10g,生甘草9g。

上方10剂,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次服6g,日服3次,白开水送服。

三诊:1977年12月18日

服上方4月余,哮喘未再发作,饮食睡眠二便均调和。舌淡,舌边有齿痕,苔白稍腻,脉沉缓。继以前方加减治之。

蛤蚧粉10g,红参10g,生黄芪30g,炒白术30g,山萸肉30g,淮山药30g,五味子10g,桃杏仁各20g,川贝母10g,浙贝母10g,枇杷叶30g,全当归30g,草红花10g,生甘草9g。

上方5剂,研细末。每次服5g,日服3次,白开水送服。

嘱避风寒,少厚味,多散步。

四诊:1978年3月24日。

服上方散剂3月余,哮喘未作,但在寒冷之时胸膈仍胀闷,苔白稍腻,脉沉缓。继以前法治之。

藏红花10g,红参10g,蛤蚧1对,川贝母10g,桃杏仁各20g,全当归30g,赤芍10g,白芥子6g,麻黄6g。

上10味药浸泡在1000ml白酒(65°)内,每日将此酒瓶(罐)上下摇动数次,密封7天后,用棉签蘸药酒外涂,日行4次,涂下列穴位。

1.天突穴、膻中穴及前胸部位。

2.定喘穴、肺俞穴、心俞穴及后背部位。

以此外治法,坚持用药巩固疗效冀图根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