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出生缺陷产前诊断的行业规范与指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6 01:30:37

点击下载

作者:贺林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常见出生缺陷产前诊断的行业规范与指南

常见出生缺陷产前诊断的行业规范与指南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常见出生缺陷产前诊断的行业规范与指南/贺林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ISBN 978-7-117-17755-9

Ⅰ.①常… Ⅱ.①贺… Ⅲ.①先天性畸形-新生儿疾病-妊娠诊断 Ⅳ.①R726.2②R714.1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235499号

人卫社官网 www.pmph.com 出版物查询,在线购书

人卫医学网 www.ipmph.com 医学考试辅导,医学数据库服务,医学教育资源,大众健康资讯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常见出生缺陷产前诊断的行业规范与指南

主  编:贺 林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邮  编:100021E - mail:ipmph@pmph.com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制作时间:2018年1月版 本 号:V1.0格  式:epub标准书号:ISBN 978-7-117-17755-9策划编辑:鲁志强责任编辑:鲁志强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pmph.com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序

出生缺陷近万种,大多与遗传变异有关,有的常见,有的罕见。凡是遗传变异所致的出生缺陷,理论上都可以找到病因,但实际上绝大多数复杂性出生缺陷病因不明,病因清楚的多是单基因疾病。

遗憾的是,单基因疾病即使知道了遗传学病因,但能够得到有效治疗的屈指可数,因此危害甚大。在当前没有有效治疗方法时,对明确病因的单基因疾病开展产前诊断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西方发达国家,对出生缺陷产前诊断实行的是实验室认可制度。从技术层面上讲,可以检测所有已知基因。美国大约已开展近2000种单基因检测,欧洲也类似。而我国对产前诊断实行的是产品许可制,即只有所谓的三证(经营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注册证)齐全基因检测试剂盒,才可以在医院使用。如此的规定,使得我国对出生缺陷的产前基因诊断数量只有区区数种,严重滞后于发达国家,甚至可以说是有天壤之别!

在这种情况下,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分会一方面利用各种机会呼吁改革对出生缺陷检测的限制,另一方面成立了“出生缺陷产前诊断规范小组”,由当时的主任委员贺林院士任组长。该小组的任务是针对我国相对常见而且病因明确的单基因疾病,制定出产前诊断的技术规范,供有关管理部门及有产前诊断资质的医院参考。通过近2年的努力,40种单基因疾病产前诊断技术规范终于完稿。该书的出版,不仅开创了国内产前诊断方面的先河,而且会为临床的产前基因检测工作提供范本。虽然此次收录的病种有限,但如果每1~2年再版一次,就会迅速拉近我们在产前诊断方面与西方国家的距离,真可谓善莫大焉!

当然,学会的工作无法代替卫生行政管理规定。我们殷切地希望,国家的卫生管理部门能够尽快调整对出生缺陷产前遗传检测的现行政策,让科学家们的努力尽早为成为现实,让每年2000万左右的孕妇及其家庭免除后顾之忧,让我们的民族更加健康!

此事意义重大,是为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主任委员2013年10月前 言

出生缺陷(birth defects)是指婴儿出生时就存在的各种身体结构、智力或代谢方面的异常,既可造成胎、婴儿死亡,又是造成存活儿长期残疾的重要原因,各个国家都极为重视。

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之一,每年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约占全世界的20%。2012年9月12日,原卫生部在京发布《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报告中指出,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出生缺陷发生率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接近,约为5.6%,每年新增出生缺陷人数约90万例,其中出生时临床明显可见的出生缺陷约有25万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危害儿童健康的传染性疾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出生缺陷问题开始凸显,逐渐成为影响儿童健康和出生人口素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报告显示,出生缺陷不但是造成儿童残疾的重要原因,也日渐成为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在全国婴儿死因中的构成比顺位由2000年的第4位上升至2011年的第2位,达到19.1%。同时,出生缺陷还加重了因治疗、残疾或死亡导致的疾病负担,严重影响儿童的生命和生活质量,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也是我国人口潜在寿命损失的重要原因。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人类遗传学的研究进入了黄金时期。除了常见出生缺陷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外,人们已经能够在出生缺陷的预防和干预方面有所作为。近年来,国内外在出生缺陷的基因筛选和克隆、发病机制、植入前诊断、产前诊断、出生缺陷与环境危险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出生缺陷人群干预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尤为重要的是,在过去的20多年,人们通过对人类单基因遗传性疾病的研究,成功发现了许多与人类出生缺陷疾病相关的基因,使得常见出生缺陷的产前诊断成为可能,并逐步走向成熟。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在医学遗传学会或临床遗传学会的指导和要求下建立了相关规范化的常见出生缺陷产前诊断实验室,而我国的基因病基因诊断工作虽然已开展近20年,但受医学教育体制的影响,从业人员缺乏必要的产前诊断训练,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至今缺乏统一的标准,常见出生缺陷产前诊断也缺乏标准化、规范化的行业指南。为全面加速我国出生缺陷产前诊断的发展,推动我国基因病诊断水平的提高,特制定我国出生缺陷产前诊断实验室技术规范体系和四十种常见出生缺陷的产前诊断体系。贺林2013年10月Table of Contents术语与定义 1.基因(gene)2.等位基因(allele)3.假基因(pseudogene)4.外显子(exon)5.内含子(intron)6.模板链(template strand)7.编码链(coding strand)8.单基因病(monogenic disorder)9.多基因疾病(polygenic disorder)10.先证者(propositus,proband)11.携带者(carrier)12.嵌合体(mosaics)13.系谱(pedigree)14.基因诊断(gene diagnosis)15.产前诊断(prenatal diagnosis)16.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PGD)17.遗传咨询(genetic counseling)18.基因治疗(gene therapy)19.分离定律(law of segregation)20.自由组合定律(law of independent assortment)21.连锁定律(law of linkage)22.点突变(point mutation)23.缺失突变(deletion mutation)24.插入突变(insertion mutation)25.无义突变(nonsense mutation)26.错义突变(missense muta tion)27.同义突变(synonymous mutation)28.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29.DNA印迹法(Southern Blotting)30.放射自显影术(autoradiography)31.细菌人工染色体(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BAC)32.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33.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34.多重PCR(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PCR)35.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36.DNA序列测定(DNA sequencing)37.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38.小卫星DNA(satellite DNA)39.微卫星DNA(microsatellite DNA)40.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41.连锁分析(linkage analysis)42.基因型分型(genotyping)43.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44.PCR-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PCR-SSCP)45.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46.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47.异源双链体(heterodu plex)48.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DHPLC)49.DNA芯片(DNA chip)50.插缺(indel)51.重复(duplication)52.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allele specific oligonucleotide probe,ASO)53.反向斑点杂交(reverse dot bloting)54.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llele specific PCR,AS-PCR)55.定量PCR(quantitative PCR,Q-PCR或real time PCR)56.PCR-RFLP第一篇 常见出生缺陷产前诊断实验室技术规范体系 第一章 常见出生缺陷产前诊断实验室场所要求与设备条件第二章 产前诊断实验室人员要求第三章 产前诊断实验室技术标准第四章 产前诊断实验室管理要求第二篇 常见出生缺陷的产前诊断规范 第一章 杜氏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产前诊断规范第二章 苯丙酮尿症产前诊断规范第三章 先天性耳聋产前诊断规范第四章 Huntington舞蹈症产前诊断规范第五章 多发性神经纤维瘤1产前诊断规范第六章 脊髓性肌萎缩产前诊断规范第七章 常染色体显性小脑性共济失调产前诊断规范第八章 血友病A产前基因诊断规范第九章 凝血因子Ⅺ缺乏症产前诊断规范第十章 地中海贫血产前诊断规范第十一章 结节性硬化症产前诊断规范第十二章 眼皮肤白化病产前诊断规范第十三章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产前诊断规范第十四章 糖原累积病Ⅰ型产前诊断规范第十五章 黏多糖贮积症Ⅱ型产前诊断规范第十六章 Williams综合征产前诊断规范第十七章 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产前诊断规范第十八章 黑斑息肉病产前诊断规范第十九章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产前诊断规范第二十章 锁骨颅骨发育不全综合征产前诊断规范第二十一章 先天性眼球震颤产前诊断规范第二十二章 先天性眼外肌纤维化产前诊断规范第二十三章 多发性家族性息肉病产前诊断规范第二十四章 遗传性多发性外生型骨疣产前诊断规范第二十五章 肝豆状核变性产前诊断规范第二十六章 脆性X综合征产前诊断规范第二十七章 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产前诊断规范第二十八章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产前诊断规范第二十九章 马方综合征产前诊断规范第三十章 Kallmann综合征产前诊断规范第三十一章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产前诊断规范第三十二章 Noonan综合征产前诊断规范第三十三章 遗传性腓骨肌萎缩症产前诊断规范第三十四章 Angelman综合征产前诊断规范第三十五章 Prader-Willi综合征产前诊断规范第三十六章 Rett综合征产前诊断规范第三十七章 Alport综合征产前诊断规范第三十八章 芬兰型先天性肾病综合征产前诊断规范第三十九章 薄基底膜肾病产前诊断规范第四十章 Fabry病产前诊断规范术语与定义1.基因(gene)

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一般指位于染色体上编码一个特定功能产物(如蛋白质或RNA分子等)的一段核苷酸序列。2.等位基因(allele)

染色体上等位片段的不同结构形式。3.假基因(pseudogene)

不产生有功能产物的基因。4.外显子(exon)

真核基因中与成熟mRNA、rRNA或tRNA分子相对应的DNA序列,为编码序列。5.内含子(intron)

初级转录物中无编码意义而被切除的序列。在前体RNA中的内含子也常被称作“间插序列”。6.模板链(template strand)

又称“非编码链(non-coding strand)”、“负链(minus strand,negative strand)”、“反义链(antisense strand)”。在转录过程中,作为模板指导新RNA合成的双链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核苷酸链。RNA链的碱基序列与模板链互补。7.编码链(coding strand)

又称“有义链(sense strand)”、“正链(plus strand,positive strand)”。与模板链互补的链,即基因中编码蛋白质的那条链。8.单基因病(monogenic disorder)

是指由于单个基因的突变而引起的遗传病。由于单基因病的发生多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位于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所导致的疾病遗传方式符合孟德尔定律,故单基因病又常称为孟德尔遗传病。9.多基因疾病(polygenic disorder)

是指受多个微效(或寡基因)基因调节,同时受多种环境因素影响的疾病,严格地说应称为多因子疾病(multifactorial disorders)或复杂性疾病(complex disease)。10.先证者(propositus,proband)

在家族中最先被识别具有某一特定性状或疾病的个体,在遗传咨询中,家族中投一个寻求服务的个体,可以是患者也可以是家属。11.携带者(carrier)

携带某一特定隐性基因的杂合子。12.嵌合体(mosaics)

一个由两种或多种具有不同核型的细胞系所组成的有机体,如果其不同核型的细胞系来源于一个合子者称嵌合体,不是来自同一个合子者成为镶嵌体。13.系谱(pedigree)

又称“家谱”。一个家系各世代成员数目、亲缘关系、特定基因和遗传标记在该家族内的传递、表达和分布的图解式记载。14.基因诊断(gene diagnosis)

检测致病基因或疾病相关基因的改变,或患者体内病原体所特有的核苷酸序列,以此作为疾病诊断的指标。15.产前诊断(prenatal diagnosis)

是指在出生前对有遗传疾病风险的胎儿在宫内进行遗传学诊断,确定是否罹患某一特定疾病,是现代医学有关遗传疾病预防的重要措施之一。16.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PGD)

是指用分子或细胞遗传学技术对体外受精的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遴选分析指标正常的胚胎,以备植入子宫。17.遗传咨询(genetic counseling)

为患者或家属提供与遗传疾病相关的知识或信息的服务。18.基因治疗(gene therapy)

将缺陷基因的野生型拷贝引入患者细胞或采用反义RNA、RNA干涉等策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9.分离定律(law of segregation)

又称“孟德尔第一定律(Mendel's first law)”。一对基因在杂合状态各自保持其独立性,在配子形成时,彼此分离到不同的配子中去,在一般情况下,F配子分离比是1∶1,隐性性状的F表型分离比是3∶1,F基122因型分离比是1∶2∶1。20.自由组合定律(law of independent assortment)

又称“独立分配定律”、“孟德尔第二定律(Mendel's second law)”。不连锁的基因座上的等位基因,当配子形成时,等位基因各自独立地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不同基因座的等位基因可自由组合。21.连锁定律(law of linkage)

又称“遗传第三定律”。摩尔根(T.H.Morgen)根据黑腹果蝇的研究于1910年提出的遗传学定律。认为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遗传时,联合在一起的频率大于重新组合的定律。重组类型的产生是由于配子形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局部交换的结果。22.点突变(point mutation)

基因内一个或少数几个核苷酸对的增加、缺失或置换所造成的结构改变。23.缺失突变(deletion mutation)

由于删除了相邻的许多核苷酸对所造成的突变。24.插入突变(insertion mutation)

因外源核苷酸序列插入而引发的突变。25.无义突变(nonsense mutation)

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突变为终止密码子,使肽链合成终止。26.错义突变(missense muta tion)

突变成编码另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27.同义突变(synonymous mutation)

编码同一氨基酸的密码子的核苷酸改变,但不改变编码的氨基酸,即不改变基因产物的突变。28.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

基因编码区内缺失或增加的核苷酸数目不是3的倍数而造成读框的移动。29.DNA印迹法(Southern Blotting)

由萨慎(E.M.Southern)于1975年建立。变性DNA从电泳凝胶通过毛细作用转移到纤维素膜等固相介质上,然后进行DNA杂交的操作过程。30.放射自显影术(autoradiography)

用放射性化合物标记生物大分子,再检测放射性化合物在细胞和组织中定位分布的技术。31.细菌人工染色体(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BAC)

由大肠杆菌单拷贝F质粒衍生而成的,可用于克隆基因组大片段DNA及构建基因组文库的克隆载体。32.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

用特定荧光如生物素等标记探针,与靶DNA进行杂交,通过免疫化学过程连接上荧光素标记物,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探针标记或位点的技术。33.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由穆利斯(K.B.Mullis)于1985年首创的一种在体外模拟发生于细胞内DNA合成的快速扩增特定基因或DNA序列的复制过程的技术。34.多重PCR(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PCR)

如果在PCR中使用一对以上的引物就称为多重PCR。其目的是同时扩增目的DNA中的几个片段,或在检测目标DNA片段有无时,设置多个内对照,以免因PCR失败而导致的假阴性。优点是同时可制备多个目标片段,节省模板DNA、节省时间和减少费用。35.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

扩增mRNA的一种实验技术。先将mRNA反转录为cDNA,然后再以cDNA为模板,用PCR的方法加以扩增。36.DNA序列测定(DNA sequencing)

测定D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37.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

由于核苷酸序列的差别(单个核苷酸差别或重复序列的重复单元数目不同,同一物种的亚种、品系或个体间基因组DNA受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作用而形成不同酶切片段长度的现象,是一种多态性,与基因的功能无关。38.小卫星DNA(satellite DNA)

又称“可变数目串联重复(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VNTR)”。短重复单元(6~40bp)串联重复(6~100次以上)而成的DNA序列。39.微卫星DNA(microsatellite DNA)

又称“短串联重复(short tandem repeat, STR)”。2~6个核苷酸组成的重复单元串联重复(10~60次)而成的简单重复序列。40.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

同一物种不同个体基因组DNA的等位序列上单个核苷酸存在差别的现象。41.连锁分析(linkage analysis)

研究某一基因与其他基因连锁关系的方法。42.基因型分型(genotyping)

又称“单体型分型(haplotyping)”,研究确定染色体上一些基因或遗传标记的单体型。43.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

等长的DNA单链分子因碱基差异而使其在非变性介质中构象不同的多态现象。44.PCR-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PCR-SSCP)

是一种DNA单链凝胶电泳技术。它根据形成不同构象的等长DNA单链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电泳迁移率的变化来检测基因的变异。45.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

在具有变性强度梯度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PCR产物在电泳中从低强度区域向高强度区域泳动,到达其相应的解链强度的凝胶区域后,DNA双链发生局部解离,部分解链的DNA发生构象改变,导致DNA片段迁移速度下降。当DNA片段中含有突变时,其解链强度可能发生改变,若是降低,双链在较低的变性区域渐渐打开,而野生型的DNA片段因其解链温度高而继续保持原来的速度前进,直到到达较高的解链强度时才发生解离,速度减慢;反之亦然。通过观察产物的迁移率即可判断是否存在变异。变性强度可以是温度梯度也可以是尿素甲酰胺的浓度,前者需要特定的电泳装置。46.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

一种有效分离蛋白质分子的电泳方法。SDS(十二烷基硫酸钠)是一种阴离子去污剂,在溶液中能与蛋白质分子的疏水部分定量结合,把大多数蛋白质拆成亚单位并带上大量阴离子。这些阴离子掩盖了蛋白质分子本身的大小及所带的电荷差异。所以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消除了电荷效应,而只保存了分子筛效应,蛋白质分子的电泳迁移率完全取决于分子量,迁移率与分子量的对数呈线性关系。47.异源双链体(heterodu plex)

不同组成的单链DNA分子杂交形成的杂合DNA双链。48.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DHPLC)

是一种用于快速、自动和高通量检测基因突变的技术平台。其在高压闭合液相流路中,将DNA样品自动注入分离柱,通过缓冲液的梯度变化,结合在固体支持物上的双链DNA解离成单链而从支持物上被洗脱下来,出现洗脱曲线的特异改变,实现对DNA突变的分析。49.DNA芯片(DNA chip)

一种将大量DNA片段按预先设计的方式密集排列在指盖大小的硅片、玻片或塑料片上以便进行高通量杂交检测的系统。50.插缺(indel)

一种基因突变类型,发生改变的基因区域既有碱基的缺失又有个别碱基的插入。51.重复(duplication)

基因突变区域位邻近DNA序列的重复,又不等互换或合成酶滑动所致。52.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allele specific oligonucleotide probe,ASO)

一种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序列,通常由19个核苷酸组成,与所检测的突变位点所在的序列互补,突变核苷酸位于寡核苷酸序列的中部,在控制杂交和洗脱温度的条件下,可以区分一个碱基的差别。探针通常为一对,分别针对突变型和野生型基因。53.反向斑点杂交(reverse dot bloting)

将针对一个基因或一类疾病的基因突变的ASO探针固定在固体支持物上,对待测基因的PCR片段进行标记,对探针阵列进行杂交,可以快速诊断患者的突变基因和基因的突变细节。54.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llele specific PCR,AS-PCR)

通过特定设计的PCR引物,控制PCR条件,实现对特定等位基因进行特异扩增。等位基因的特异核苷酸位于引物的最3′端,为了提高扩增的特异性,在引物设计时人为改变引物倒数第二位的互补碱基,更好地区分突变型与野生型基因。55.定量PCR(quantitative PCR,Q-PCR或real time PCR)

通过对PCR产物的荧光标记,可以在PCR过程中,实时测定特异片段的扩增量,进行检材中特定拷贝数的定量。56.PCR-RFLP

是RFLP的发展,用特定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PCR产物,通过电泳,检测其序列中导致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改变的核苷酸改变。引物的3′端为基因突变的核苷酸上游紧邻的一个核苷酸,这样PCR时将突变型和野生型的序列引入,在突变不导致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改变时,若通过引入错配的碱基可以人为引入一个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位点,也可进行突变基因的检测。

缩略词

DNA: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

RNA: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

mRNA:信使RNA(messenger RNA)

4cDNA:互补DNA(complementary DNA)

5SOP:标准操作程序(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第一篇 常见出生缺陷产前诊断实验室技术规范体系第一章 常见出生缺陷产前诊断实验室场所要求与设备条件第一节 产前诊断实验室区域设置原则

产前基因诊断是一项高科技的系统工程。产前基因诊断实验室的布局应遵循科学、集约的原则,根据不同的检测标本、检测方法和技术的不同要求按照下图进行布局。第二节 产前诊断实验室准备区一、标本接收室1.功能

外周血、绒毛、脐血、羊水、组织等标本的接收、登记与保存。2.设备要求3.布局4.工作制度

(1)所有送检的标本由物流窗口传入标本接收室。

(2)技术人员在接收送检标本时须检查核对标本的相关资料,包括患者病历和知情同意书,其中病历中须标注申请检测项目、医生签名和标本采集人员签名,知情同意书须有患者签名。对羊水、绒毛、脐血等产前诊断标本,还应有标本采集的手术记录。对资料不全或标本不合要求的不予接收(例如羊水有血性污染、绒毛形态不可分等)。

(3)技术人员收到标本后,应对送检标本包装的完整性以及标本状态进行核查,如发现标本包装破损或其他原因可能影响检测的结果,则不能予以接收,在退回的标本上需注明标本退回具体原因并做登记处理。

(4)对符合要求的标本在计算机系统中登记标本的相关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标本来源、标本类型、标本状态等,并按要求对标本进行编号。

(5)样本接收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送至标本处理区处理。对需立即处理的标本通过缓冲区的物流窗口送标本处理区进行处理;需暂存的标本保存在专用的冰箱内。

(6)登记本应该有本的标号和页码编号,不能撕毁。

(7)标本接收过程中的各项记录须完整,并有日报表,标本接收人需在记录后签名。标本接收记录要求真实、及时、准确、完整,防止漏记和随意涂改。不得伪造、编造数据。

(8)记录不得随意删除、修改或增减数据。如必须修改,须在修改处划一斜线,不可完全涂黑,保证修改前记录能够辨认,并应由修改人签字,注明修改时间及原因。

(9)记录应妥善保存,避免水浸、墨污、卷边,保持整洁、完好、无破损、不丢失。

(10)定期对接收记录整理归档。

(11)标本交接时需认真核对、填好交接记录并签名。

(12)要建立电子档案备份。5.场所要求2

使用面积不小于20m。二、试剂配制与保存室1.功能

用于试剂及PCR主反应液的配制和试剂、耗材的短期储存等。2.设备要求3.布局4.工作制度

(1)试剂配制与保存室应该保持干燥、整洁,严禁使用明火。

(2)做好每种试剂、实验耗材消耗的统计工作,按照一定时期内(如1个月)的实际使用量确定每种试剂、实验耗材的具体储存量,并按照分类、名称、规格、放在试剂柜/货架的不同区域以便查找、核对和拿取。

(3)试剂及耗材的验收按照试剂质检标准操作程序执行。

(4)强酸、强碱等强腐蚀性试剂应与其他试剂分开保存,确保试剂储存的安全性。

(5)用于基因诊断的许多试剂都需冰冻贮存。为避免因单次反应取液而频繁的冻融试剂,应分装、冰冻试剂溶液。试剂的分装体积根据一次实验所需的量来决定。现配现用的试剂应根据标本量确定配制量。

(6)规范试剂、实验耗材的领用制度。

(7)在试剂配制区配制试剂的过程中必须做好防护措施。

(8)试剂配制结束后必须立即对工作区进行清洁。使用可移动紫外灯(254nm波长),在工作完成后调至实验台上60~90cm内照射30分钟。

(9)实验室及其设备的使用必须有日常记录,所有仪器设备按照其特点进行定期校准;如在实验过程中仪器设备出现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登记并报修,并贴上停用标签,直到经检修恢复正常后方可继续使用。5.场所要求2

使用面积不小于40m。第三节 产前诊断标本处理区一、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制备室1.功能

羊水、绒毛、外周血淋巴细胞、组织等标本的培养以及染色体制备(FISH用)。2.设备要求3.布局4.工作制度

(1)从标本接收室接收到细胞标本后,认真核对标本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标本类型、标本状态、实验室编号、标本数量、诊断项目等,并对标本进行登记。

(2)进行无菌操作前打开超净工作台和无菌室紫外灯照射30分钟,同时打开空气净化装置。进入细胞培养室内,必须换拖鞋、戴口罩和帽子,更换无菌工作服,戴无菌手套等。

(3)与操作无关的人员不得进入细胞培养室,严禁将任何与实验无关的物品带入细胞培养室。

(4)每天定时记录温、湿度计读数以及培养箱温度和CO浓度,如2有异常,应进行登记并调节至正常。

(5)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不能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容器内,无菌物品一经使用后,必须再经无菌处理后方能再用,从无菌容器内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能再放回无菌容器内。

(6)无菌容器外应注明物品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列,以便使用,并放在固定地方,任何经灭菌的物品在未使用的情况下最多保存7天,过期应重新灭菌。

(7)进行无菌操作时如器械物品疑有污染或包被污染,即不能使用,应予更换或重新灭菌。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待检标本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污染。

(8)细胞培养瓶上应做好与登记标本相一致的标记,如实验室编号、姓名、性别、开始培养日期等。并将细胞标本分成两线以上进行培养,并放置于不同的培养箱内培养。

(9)做好细胞培养记录,以了解细胞生长情况,用于资料的分析和整理。

(10)细胞培养实验完毕,关闭超净台风机和电源,及时清理实验器材,应用1‰的新洁尔灭溶液抹台面,并打开紫外灯照射30分钟。

(11)离开培养室前,要关水、关电、关空调、关门窗,确保冰箱、CO培养箱等重要设备运转正常后方可离开,并将废弃物品带出培养2室。

(12)细胞培养室内应每周用乳酸蒸汽(或过氧乙酸)消毒1~2次。无菌衣每周清洗灭菌1~2次,拖鞋每月清洗1~2次,并浸泡消毒。

(13)染色体制备室须严格控制温湿度,并每天做好记录。

(14)在细胞学处理过程中,所用新旧试剂应交替使用,新试剂已证实质量达到要求后方能使用。

(15)每线标本从接种、培养到收获均应由同一技术人员完成。

(16)应避免染色体制备过程中的交叉污染,各标本的处理均应使用一一对应的吸管、离心管等物品。

(17)标本滴片时应该每个病例一个滴片板,分批滴片,并在滴片板上贴上标签,以防止患者玻片弄错而导致医疗事故,玻片烤干后立即编号,防止混淆。

(18)使用挥发性化学物质时,如冰醋酸、甲醇等,应在化学安全柜内操作。

(19)如在实验过程中遇到血标本等感染性材料外溅,实验人员应立即用75%的酒精擦拭消毒。

(20)染色体制备实验完毕,应关闭所用电源,及时清理实验器材,整理实验室,所有废物应按医疗废物处理制度进行处理。实验完毕后要打开紫外灯消毒30分钟,并关闭所有仪器,记录仪器使用时间和运行状态。

(21)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制备室的CO培养箱、水浴箱、鼓风干燥2箱等仪器按照常规应每半年校准一次;如在实验过程中仪器出现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该仪器,登记并报修,直到仪器恢复正常方可再次使用该仪器。5.场所要求2

使用面积不小于30m。细胞培养室洁净度应达100~10 000级。二、抽提及cDNA制备室1.功能

外周血、组织等标本DNA/RNA的抽提及cDNA的制备。2.设备要求续表3.布局4.工作制度

(1)从标本接收室或细胞培养室接收到细胞标本后,认真核对标本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标本类型、标本状态、实验室编号、标本数量等,并按要求对标本进行登记。

(2)标本的接收处理和保存按标本的管理制度及标本标准操作程序进行。

(3)进入本室前,操作者应更换该区工作服,戴手套、口罩、一次性帽子。并用移动紫外灯对工作台面消毒30分钟。

(4)不同样本核酸的提取和贮存,按相应检测项目的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或按试剂盒的操作说明书进行。

(5)RNA提取所用的所有试剂和耗材必须经RNA酶灭活处理,如可用0.1%DEPC水浸泡处理。标本的裂解和提取处理,应在生物安全柜上进行。加样时,应使用实验室专用的经过灭活无菌处理的加样器和带滤芯的一次性吸头。

(6)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发生气溶胶污染。使用过的离心管、吸头须置于盛有消毒液(例如含次氯酸钠溶液)的废液缸中。

(7)RNA提取完毕后,应立即进行cDNA合成,因为cDNA链较RNA稳定,保存相对容易。

(8)将cDNA和RNA样品分装,长期存储的标本应保存于70%乙醇中,并按规定存档入库。即用标本应用TE溶解,并暂存于4℃医用冰箱。所有保存标本必须标注标本编号,姓名,即用标本还应测定及标注浓度。

(9)实验完毕后要打开紫外灯消毒30分钟,并关闭所有仪器,记录仪器使用时间和运行状态。认真做好实验过程记录,按实验室清洁消毒程序进行清洁、消毒工作,并将废弃物品带出实验室。

(10)RNA抽提及cDNA制备室的PCR仪、振荡器、水浴箱、紫外分光光度计等仪器按照常规应每半年校准一次;如在实验过程中仪器出现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该仪器,登记并报修,直到仪器恢复正常方可再次使用该仪器。5.场所要求2

使用面积不小于20m。第四节 产前诊断实验室检测区一、核酸扩增室1.功能

进行核酸扩增与荧光定量PCR分析。2.设备要求3.布局4.工作制度

(1)工作人员在进入核酸扩增实验室前,应按规定更换工作服。

(2)样品和记录单通过传递窗口传入核酸扩增室;检验前必须认真核对待检者姓名、编号、检测的项目。

(3)工作人员使用仪器必须按规定进行登记。

(4)工作人员必须按照PCR仪和荧光定量PCR分析系统的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操作,并对操作步骤进行及时记录。

(5)实验结束后,所有的反应管禁止打开,及时将样品转分析室。

(6)定期按照标准操作程序校准微量加样器。

(7)反应完成后,利用移动紫外灯对工作台面照射30分钟。

(8)定期按照标准操作程序对PCR仪和荧光定量PCR分析系统进行校准和维护,并做好记录。

(9)核酸扩增产物通过传递窗传递到电泳室。5.场所要求2

使用面积不小于20m。二、电泳室1.功能

进行DNA测序、DHPLC、蛋白截短、FISH中实验样品的电泳预检测以及各种PCR产物、质粒DNA、酶切产物等实验样品的凝胶电泳。2.设备要求续表3.布局4.工作制度

(1)技术人员在进入电泳室前,应按规定更换工作服。

(2)检测标本以及实验记录一并通过核酸扩增室物流传递窗口传入电泳室。

(3)在电泳室进行凝胶电泳时,首先在凝胶制备区完成相应凝胶的制备。所有凝胶制备装置用后需放回凝胶制备区。

(4)电泳完后在凝胶染色区对聚丙烯酰胺凝胶进行银染。若为琼脂糖凝胶,推荐采用荧光染料法进行染色,若采用EB染色法,则应单独设置EB染色区。

(5)技术人员在电泳室进行的所有操作均须按照标准操作程序以及相关的仪器设备使用规定进行。

(6)在凝胶成像系统中得到的电泳结果图,其电子文档的名称应遵循“检测日期-标本编号”格式进行命名。

(7)电泳结果的电子文档通过实验室网络系统传输至结果分析室。

(8)在完成所有操作后,利用移动紫外灯对操作区进行30分钟照射处理。5.场所要求2

使用面积不小于30m。三、DNA测序室1.功能

对样本进行测序。2.设备要求3.布局4.工作制度

(1)工作人员进、出应按规定在更衣室更换工作服。

(2)测序样品和记录单通过传递窗口进入DNA测序室;检验前必须认真核对待检者姓名、编号、检测的项目、样本的浓度和量。

(3)测序上样编号应按“样本编号-引物编号”统一输入。

(4)工作人员应该按规定使用仪器并进行登记。

(5)工作人员必须按照PCR仪、DNA测序仪、离心机等仪器的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操作,并对实验操作步骤进行及时记录。

(6)工作台(A)为扩增区,工作台(B)为DNA纯化、测序区。操作过程中应遵循由工作台(A)到工作台(B)单向流动的原则,避免两个区域的交叉污染。

(7)检测完毕,利用移动紫外灯对工作台面照射30分钟。

(8)定期按照标准操作程序校准温、湿度计、微量加样器。

(9)定期按照标准操作程序对PCR仪和DNA测序系统进行校准和维护,并做好记录。

(10)测序结果通过实验室网络系统传输到结果分析室,电子文档的命名应遵循“检测日期-标本编号”格式进行。5.场所要求2

使用面积不小于30m。四、DHPLC室1.功能

基因缺失型突变的检测和基因点突变的筛查。2.设备要求3.布局4.工作制度

(1)本室仪器和设备由专人管理和操作。

(2)室内应保持干净整洁,室温应控制在4~35℃,相对湿度应控制在45%~85%。

(3)入室后,首先应进行使用登记(包括使用者姓名、使用日期及使用目的)和换液记录(包括A、B、C、D四种液体的配制、添加和更换时间)。

(4)DHPLC仪启动后,应对其运行状态进行记录。

(5)若出现系统压力剧增(大于2000psi)、过低(低于100psi)或漏液等现象,应立即终止并退出运行程序,按序关闭DHPLC仪,并进行检修。

(6)除管线接头松动,管路堵塞以外,其他仪器故障均应由专业工程师进行维修。

(7)D2紫外灯使用寿命为1000小时,当能量降低50%或低于150时,须订购备用D2紫外灯。

(8)一个DNA分离柱可检测4000个以上的样品,若其灵敏度明显下降且影响检测时,需及时更换DNA分离柱。

(9)检测结果(电子文档)应按“检测日期-标本编号”格式进行命名和保存,同时可通过配套打印机打印。

(10)检测完成后应关闭各仪器设备电源并打扫卫生,离室时需登记离室时间。

(11)DHPLC的日常用HO应达到18.2MΩ.cm。2

(12)A液只能储存5~7天,必须每周更新,以防细菌生长。

(13)每进96个样品或必要时进行一次PUC18标准品检测。

(14)每周或每200~300次进针,应进100μlDNA Sep Cartridge洗液,再进行一次PUC18标准品检测。

(15)每2~3周必须用75%乙腈对分离柱进行冲洗(60℃,0.9ml/分,30分钟)。

(16)室内各仪器设备每半年检修校正一次。

(17)乙腈为挥发性强的有毒物质,室内应通风良好,工作人员需加强自我保护。5.场所要求2

使用面积不小于20m。五、基因芯片室1.功能

基因突变、基因表达检测以及家系连锁分析。2.设备要求3.布局4.工作制度

(1)从DNA或RNA制备室获取样本,检验前必须认真核对待检者姓名、编号、检测的项目、样本的浓度和量。如发现不符之处,应将样本退还DNA或RNA制备室。

(2)应将样本退还gDNA或RNA制备室。

(3)基因芯片各功能实验室人员和物品应遵循单向流动的原则,即:①在芯片实验室(全基因组扩增)→②在芯片实验室(芯片杂交)→③在芯片实验室(样品信号放大和芯片扫描)。

(4)芯片实验室的温度和湿度的范围应控制在22~24℃和30%~60%之间。

(5)在基因芯片实验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芯片实验记录表要求记录。

(6)芯片实验室的96孔板孵育器、杂交炉、自动化移液加样系统、芯片扫描仪、恒温循环水浴箱、微量移液器和8道微量移液器按照常规应每半年校准一次;如在实验过程中仪器出现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该仪器,登记并报修,直到仪器恢复正常方可再次使用该仪器。

(7)检查结果电子文档的名称应遵循“检测日期-标本编号”格式进行命名,并通过实验室网络系统传输至结果分析室。5.场所要求2

使用面积不小于20m。六、FISH检测室1.功能

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检测,未知标记物或衍生染色体鉴定,间期核及单卵裂球的非整倍体及不平衡重排的检测。2.设备要求续表3.布局4.工作制度

(1)对待检标本进行检测项目的核对,编号后登记。登记内容应包括:检测编号,姓名,年龄,送检日期,送检原因,检测项目。

(2)完成标本登记后必须立即接种,所有细胞培养操作应在细胞培养室的超净工作台进行。每份标本至少建立两个独立的培养系统。所培养细胞要到报告出具之后才能终止培养。

(3)选择探针时,要在UCSC(http://genome.ucsc.edu)数据库中对探针情况进行查证并通过与正常人中期染色体进行杂交,确定所选择的探针区域正确。探针片段大小要在100kb以上,以保证足够的信号强度。

(4)所抽提的BAC-DNA总量不少于15μg,浓度以500ng/μl为宜。

(5)确保标记的探针片段在200~500bp,如未达到要求,必须重新标记。

(6)荧光检测试剂保存及相关操作要注意避光。

(7)对于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检测,复杂染色体重排的鉴定每个病例要观察10个以上的中期细胞核型,计数每个核型中的信号情况,选取分散较好,信号清晰的核型作为采图的对象。

(8)对于间期核的检测,每个病例要观察100个以上的间期细胞核,计数每个核中的信号数目,进行统计分析。

(9)开展PGD的检测要符合卫生部颁发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

(10)应保存每个标本的电子结果记录,按检测日期建立相应电子结果文件夹,电子文档的编号应遵循“检测日期-标本编号”的格式。所有检测结果均需通过实验室内部网络传输至结果分析室。

(11)定期按照标准程序对PCR仪进行校准。

(12)对实验过程进行详细、完整地记录。5.场所要求2

使用面积不小于50m。七、Southern Blotting室1.功能

用于样品的RFLP及甲基化分析。2.设备要求续表3.布局4.工作制度

(1)从DNA制备室获取样本,检验前必须认真核对待检者姓名、编号、检测的项目、样本的浓度和量。如发现不符之处,应将样本退还DNA制备室。

(2)Southern Blotting室各功能实验室人员和物品应遵循单向流动的原则,即:DNA酶切和转膜室(DNA的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真空转膜)→杂交室(非放射性标记的探针与固化的DNA杂交)→暗室(放射自显影)。

(3)琼脂糖凝胶建议使用荧光染料法染色后,凝胶系统成像;如使用EB染色,须单独划分EB染色区,避免污染。

(4)暗室中的X线片显影设备中的工作液应按工作量定期更换。

(5)Southern Blotting室的振荡恒温水浴箱、杂交炉、凝胶成像系统、真空转移仪、微量移液器、盖革计数器和恒温器按照常规应每半年校准一次;如在实验过程中仪器出现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该仪器,登记并报修,直到仪器恢复正常方可再次使用该仪器。

(6)检查结果电子文档的名称应遵循“检测日期-标本编号”格式进行命名,并通过实验室网络系统传输至结果分析室。5.场所要求2

DNA酶切和转膜室与杂交室的面积不小于30m。暗室的面积不2小于10m。第五节 产前诊断实验室结果分析区1.功能

分析检测结果并出具报告;实验室各区工作状态的监控。2.设备要求3.布局4.工作制度

(1)所有检测结果都应按“检测日期-标本编号”的格式,通过实验室网络发送到结果分析室的计算机。

(2)发报告前要核对标本编号、姓名、性别、年龄,检测项目,知情同意书及其临床资料。

(3)诊断结果应清晰易懂,明确客观,填写无误。诊断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患者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等;临床诊断、待检者家系情况;检测标本种类、送检医师及医院等;检测标本的特性和状态;检测标本接收的日期和进行检测的日期;检测的原因及检测的基因;检测结果及采用的检测方法;结果解释及遗传咨询意见,应分析漏诊与误诊的可能性;对待检者的建议,包括进一步筛查其他基因,家系其他易患个体的症状前诊断、携带者筛查与产前基因诊断等;检测人及审核人员的签字及签发日期。

(4)技术主管和实验室主任应对上述内容及实验结果进行核查,审核签字后交咨询医生最终签发。

(5)所有签发的诊断报告必须交专人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统一发送。

(6)报告签发后,技术主管必须在3天内将所有纸质和电子文件按标本编号归档。5.场所要求2

使用面积不小于20m。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