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新闻报道指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5 18:36:41

点击下载

作者:栗玉晨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社区新闻报道指引

社区新闻报道指引试读:

绪论 社区新闻在中国兴起的报业背景

作为一种新的报道理念和报道模式,社区新闻已经成为近年来新闻传播实践创新和理论探索的热点。社区新闻在中国的兴起,既有当今中国社会公共价值观演进的宏观背景,也有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现实要求,更与近年来报业探求突破新媒体围剿和同质化困局直接相关。

如何看待社区新闻在中国的兴起?中国报业近年来所进行的社区新闻的实践有着怎样的意义?这是我们解读社区新闻需要明了的基本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报业市场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期,多项指标增势强劲,报纸出版能力不断提高,报业已经成为中国近20年来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2006年中国出版报纸约1900种,其中日报约1000种,日报占报纸总量的比例由1990年的20%上升到2006年的首位,日报出版规模连续五年位居世界第一,成为无可争议的世界日报出版大国。而在这1000种日报中,都市报已成为报刊业中的主力媒体,是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媒体。新闻出版总署统计了39个中心城市的报纸,都市报在全国报刊的总发行量中占40%以上。都市日报的发展可谓是欣欣向荣。

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窘迫。而正是这种窘迫,成为社区新闻在中国兴起的报业内因。

窘境一:网络时代何以图存

据2007年1月2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底,我国网民人数达到1.37亿人,约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0.5%,北京市网民普及率首次超过30%。178家网络媒体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

当几乎所有的都市报都以自己的新闻能够在门户网站的首页与网民见面为豪的时候,当新浪、搜狐等以其海量、快捷、互动的新闻资讯逐渐成为年轻人首选的信息获得渠道的时候,都市报的决策者们发现,自己的读者正在流失,自己的广告增速正在放缓。

也就在这个时候,不断有声音从大洋彼岸传来。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的菲利普·迈尔教授的一本名为《正在消失的报纸:如何拯救信息时代的新闻业》的书与中国报人见面,书中预言:“到2044年,确切地说是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更是在他50岁生日当天预言:未来10年,纸张都将在事实上失去其作为信息载体的意义,大量信息将通过电子途径送达个人信息终端,“报纸的寿命还有50年”。

与这些预言相呼应,国内以京华时报社社长吴海民先生为代表的都市报掌门人发出“报纸寒冬论”的声音,在报界引发极大关注,面对新媒体分流成长型受众,分流支柱性广告,分流专业人才的严峻局面,报纸如何“网络化生存”,成为关乎生死存亡的必答问题。

2006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启动“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其出发点就是,推动报业主动迎接信息技术革命引起的多元化传播格局快速形成的挑战,采用数字化和互联网等新技术进行自身变革,延续报业作为主流媒体的地位。

于是,一批数字报纸开始试水,“手机报”成为现实。

令人遗憾的是,报纸网站也好,手机报也罢,都没能摆脱急功近利的特点,技术与内容的对接方式尚显单薄,赢利模式尚不十分清晰,影响力与过去的传统媒体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要支撑起报纸的新媒体理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这种情事下,报界开始思考,平面媒体以技术为核心的突围尝试,是不是忽略了一个同样重要的问题,报纸虚拟化的进程中,强大的新闻资源和采编力量是否也需要寻求突围?数字化是否是报业转型的唯一目标和唯一出路?在与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是否能够通过寻求长尾,实现报业本身的脱胎换骨?

在这种情事下,报界开始探索,在强大的新闻门户网站将都市、经济、国际、国内、娱乐、体育等传统新闻门类的各色资讯一网打尽之时,在门户网站的互动传播呈现巨大能量之时,有没有一块天地,既贴近市民生活,满足读者潜在信息需求,又尚未被新闻门户网站所真正开发。

于是,被门户新闻网所忽视的,过去被视为“鸡毛蒜皮”的社区新闻进入报界视野。社区新闻,这一在新闻教科书中很难找到的新闻品类开始越来越多地成为都市报的新版面。以“你家门口的新闻”进行受众细分,以市民私有财产增加,维权意识增强作为新闻诉求,社区新闻受到读者的认可。更有报人继续向前走了一步,直接将报纸定位为“社区报”,希望借此开拓一片崭新的市场。

社区新闻,在报纸与新媒体的鏖战中悄悄兴起。

窘境二:同质竞争何以求生

面对外部新媒体的围剿,都市报内部的同质化趋势同样引起报业同人的极大忧虑。

首先是受众定位的同质化。比如,在同一城市有两家晚报并不罕见,如北京有《北京晚报》、《法制晚报》,上海有《新民晚报》、《新闻晚报》,南京有《扬子晚报》、《金陵晚报》,沈阳有《辽沈晚报》、《沈阳晚报》,长春有《长春晚报》、《城市晚报》,济南有《济南晚报》、《齐鲁晚报》,太原有《山西晚报》、《太原晚报》,合肥有《合肥晚报》、《新安晚报》;等等。即使同一城市的几家报纸名字没有出现雷同,但是受众定位大多是普通市民,而且为综合性媒体。

其次是新闻内容的同质化。比如,某大城市,早报、晚报加在一起有7家,但每家报纸不仅版面设置大同小异,就是新闻稿件也多有同题,一家报纸的法制版面头条是严打黑车,翻开其他几家报纸的法制版,也在严打黑车;一家报纸的经济版报粽子涨价,第二天其他所有报纸的经济版都报粽子涨价。更有甚者,因为都市报都有新闻漏报处罚制度,一些跑口记者便结成发稿同盟,宁愿放弃独家新闻,也要保持发稿同步,人为加重了报纸内容的同质化。

最后是采访方式的同质化。都市报基本沿袭传统党报的采编部门设置,按照本市新闻、经济新闻、政法新闻、国内新闻、体育新闻等门类安排记者,记者分别对应政府相关委办局。这种记者分配方法使得报纸上政策发布性新闻多,百姓生活新闻少,数字新闻多,鲜活趣味新闻少。加之各委办局均设有宣传干事,预制稿件直接传给所有报社记者,使得一些采访变成了通稿转发,同质化也就很难避免了。

为扭转这种局面,突出报纸特色,做到人无我有,报业有识之士开始倡导并率先实践新的记者分布方式,以弥补“跑口制”之不足。比较典型的如北京的《法制晚报》,按照城市地域来切分其目标市场上的“社区”,将北京城分成东西南北四大块,并通过有针对性的版面,来构建它在各细分地域目标市场的社区新闻。东部社区包括:劲松、东直门、CBD、通州、红庙、潘家园、石佛营、朝阳园。南部社区包括:洋桥、马连道、亦庄、六里桥、方庄、大兴、新发地、南苑、草桥。西部社区包括:鲁谷、五棵松、八角、西直门、木樨地、中关村、三虎桥、玉泉路。北部社区包括:亚运村、望京、天通苑、上地、回龙观、柳芳、安定门、和平里、酒仙桥。记者进驻自己负责的管片,加强底端新闻采集、弥补跑口记者对下层新闻覆盖力的不足。

社区新闻的推出,使这份北京人的新晚报迅速蹿红市场。

社区新闻,在报纸同题化竞争中兴起。

窘境三:广告支柱何以多元

广告是当今所有媒体尤其是报业最重要的经济来源,广告收入至少占大多数报纸收入的70%以上。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报业经历了持续20多年的高速增长,但自2004年以来增长开始趋缓,增长率只有9%, 2005年则出现了负增长,以致有人惊呼报业的“冬天”来了。

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与宏观经济形势有关,即这两年国家对医疗广告的整顿、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以及汽车、通信等广告支柱行业增长的放缓,使得这些广告大户的广告投入急剧下降。另一方面,这也折射出报纸广告经营水平低下,仍处于粗放经营的阶段。

如何打破房产、汽车比较单一的广告支柱的状况,开拓新的广告市场,成为报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此时,一份名叫《斯塔藤岛前进报》的美国报纸引起国内报界的注意。斯塔藤岛是美国纽约的一个辖区,人口50万,竟有90%的家庭订阅该报,原因是,这是一张刊登大量充满人文关怀的社区新闻和广告的报纸。针对家庭主妇的大量超市、快餐、商场促销广告以及招聘、卖房、旧货交易等实用信息使之成为社区家庭必备的读物。良好的赢利状况使该报成为中国报人心目中社区报的典范。

社区报,第一次进入报界视野,而社区新闻,被认为是尝试社区报的第一步。以社区新闻带动社区广告并最终开办社区报,成为中国一些媒体选定的广告创新之路。

社区新闻,在将广告做大做强的欲望燃烧中兴起。

应该说,社区新闻在中国的兴起,是中国报业市场逐渐开放,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结果;是中国报人强化自身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报纸传播功能和优势特长的结果;是中国报业经营从粗放走向成熟的结果。有了这样的基本判断,对我们进一步研判社区新闻在应用新闻学中的位置,认识社区新闻的采编规律都会很有帮助。

在本书下面的章节中,我们将比较全面地介绍社区新闻得以兴起的社会背景,并细致梳理目前报界和学界对社区新闻的初步研讨结论,同时通过大量的案例,总结社区新闻实战经验,为有志于社区新闻报道的大学生和报界同人提供一条入门路径,希望以此推动尚是幼芽的中国的社区新闻早日长成参天大树。

第一部分 总论

第一章 社区新闻概述

要点1. 社区与住宅小区有何区别?社区的管理体系是什么样子的?2. 什么叫社区新闻?社区新闻与社会新闻是什么关系?3. 社区新闻有哪些特点?怎样判断社区新闻价值的大小?

先看一篇刊发于2005年11月1日《法制晚报》社区北部版上的新闻:

因为堵车,业主在2002年开始组织班车,几年来不少人成了朋友,目前——天通苑业主班车线路已有30条有的居民为了乘坐班车宁愿晚下班,班车已成不少业主商量周末活动的据点。说到业主班车,天通苑等大型社区的很多居民都很熟悉。这些班车不少都是业主组织包车,直接送居民从居住地直达工作地点,免受倒车、堵车之苦。而对于天通苑的很多人来说,业主班车已不仅仅是交通工具,在上班途中,有欢快的交流,有爽朗的笑声,更有感动的故事。今天早晨7时,记者乘坐一趟业主班车到国贸。乘客上车后就彼此小声聊天说笑,交流最近社区发生的事件和彼此的家常,而没睡醒的则趁机补觉。班车线路已有30条乘客李先生说,以前班车的座少没暖风,天冷时双脚冻得都快麻了,大家一边跺脚一边彼此开玩笑;在车上睡着了也不怕坐过,因为到站时自然会有人叫醒自己。“大家坐班车前谁都不认识,是班车让我们聚在一起,成了很好的朋友。”“其实组织联系的两位居民全是自愿的,他们没有任何好处,就是凭一颗为大家办实事的公心,我们能把钱交给他们,也是彼此信任。”李先生说,近几年天通苑社区有将近30条业主班车线路,主要分为东线、西线和10余条直达线路。班车已成活动据点东二线的组织者李先生对记者说,其实班车上还有很多丰富多彩的生活片段。大家在车上约定爬山、采摘和聚会,还集体组织参加社区举办的公益活动。“我们经常在上班途中约定周末去打球,或者去爬山,我们的班车故事不仅仅是局限在车厢里了。”孕妇车上交流胎教居民们乘坐业主班车时,彼此关心已成为一道风景。女乘客怀孕期间乘坐班车时,大家会主动提醒不要坐前排的座位。很多女乘客在车上还交流育婴和胎教经验,给还未出生的孩子起名,甚至还彼此订下娃娃亲。“很多时候都是玩笑话,但是听着感觉暖暖的,因为有这么多邻居在关心自己,真的很感动。”如今已是妈妈的李女士说。为坐班车不休哺乳假家住西一区的王女士更绝,去年生完孩子后,每天有1个小时的哺乳假,下午4点多就能下班。但为了坐小区的班车回家,她宁可待在单位。“同事问我干吗待在单位,我说有班车接,他们都很惊讶。在班车上的时光是快乐的,我宁愿和邻居们一起回家。”堵车逼出的“发明”记者了解到,天通苑社区最早的一批业主班车大约在2002年前后开通,当时仅有两三辆车。居民李先生告诉记者,2002年入住天通苑以后,由于距离工作单位较远,立汤路比较狭窄,堵车比较严重。“我当时在亮马桥附近工作,早晨7点半坐班车上班,最少得在路上堵1个半小时,有时候自己在车上打个盹,醒来一看车还在原地呢,上班迟到好几次。”为了解决堵车带来的麻烦,不少业主在社区网上展开讨论。受小区顺风车的启发,有的居民想出了集资包车上下班的想法,受到了众多上班族的热烈响应。文/记者 王楠

这是一篇十分典型的社区新闻,说它典型,主要有三个原因:新闻来源于社区;社区居民关注;由社区记者采写并刊发在社区新闻版面。在传统跑口记者笔下,我们很难见到这样的稿件,交管局、民政局和公交总公司都不会发布这样的新闻。社区与社区记者的出现使得这样的新闻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报纸版面上。

那么,什么是社区,社区新闻有哪些特点呢?

第一节 什么是社区

社区是社会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最早是拉丁语亲密伙伴的意思。首次将社区一词用于社会学研究的是德国社会学家F·滕尼斯。1887年,他在《社区与社会》一书中,将“社区”一词与“社会”进行了比较,用来说明社会变迁的趋势和两种不同的社会团体。滕尼斯认为,“社区”是由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守望相助、疾病相抚、富有人情味的社会群体。“社区”作为一个与传统、道德相关联,以血缘为纽带的概念,与“契约社会”相对立。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罗密斯第一次把该书翻译成英文,“社区”很快成为美国社会学的主要概念之一。

中文中的“社区”一词是20世纪30年代由以费孝通先生为主的燕京大学一批青年学生从英文community翻译过来的。费孝通在论文《二十年来之中国社区研究》中说:“当初,community这个词介绍到中国来的时候,那时的译法是‘地方社会’,而不是‘社区’。当我们翻译滕尼斯的community和society两个不同的概念时,感到community不是society,成为互相矛盾的不解之词,因此,我们感到‘地方社会’一词的不恰当。那时,我还在燕京大学读书,大家谈到如何找一个确切的概念。偶然间,我就想到了‘社区’这么两个字样,最后大家延用了,慢慢流行。这就是‘社区’一词的由来。”

一、社区的定义

从滕尼斯提出社区一词到现在,其含义发生了很大变化,据粗略统计,有关社区的定义有140多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美国学者R·E·帕克认为,社区是“占据在一块被或多或少地限定了的地域上的人群汇集”。“一个社区不仅仅是人的汇集,也是组织制度的汇集”。

美国学者F·M·罗吉斯与L·G·伯德格认为:“社区是一个群体,它由彼此联系,具有共同利益或纽带、具有共同地域的一群人组成。社区是一种简单群体,其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地域的基础上的。”

日本社会学学者横山宁夫指出:“社区具有一定的空间地区,它是一种综合性的生活共同体。”

费孝通先生将社区表述为:“社区是若干个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地域里形成的一个在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

社会学家郑杭生在其《社会学概论新修》中指出:“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这些定义的共同点是:一个地理区域、社会交往、一个或多个共同联系。

随着现代社会的流动性和新技术,一个新的定义由英国社会学家戴维·克拉克提出,他认为,即使人们不住在一个地理区域或相互之间不进行社会交往,社区依然存在。社区就是一个拥有团体凝聚力和集体认同感的人群。这样的人群通常被称为“兴趣社区”。

这些定义对新闻工作者来说很有用。

总结起来,我们认为社区的概念可以定义为:聚居在一定地域内,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具有共同的文化特征和心理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就像前面新闻稿件中提到的天通苑,这是一个位于北京旧城区北部的新建大型社区,人口大约20万,商业设施完善,白领和新北京人多,年轻人聚集,思维活跃,初步形成比较独特的有别于老北京胡同文化的社区属性。

二、从单位人到社区人——中国社区的诞生

既然社区概念由来已久,何以社区新闻在报章上出现已是2000年以后的事情?这其中的缘由不能不提到“单位制”。

单位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形成的一种社会组织方式和社会管理及动员体制,它将所有劳动者纳入各类劳动组织,由这些劳动组织根据国家的总体计划对劳动者进行分工,向他们提供各种生活必需品,并组织他们开展工作之外的政治和社会活动。

在中国单位走过的50年历程中,单位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一个成员在这里工作,在这里生活,单位是无所不能的家长,职工是单位的孩子,在单位里付出劳动并享受单位提供的生活资料。

2002年1月,中央电视台《人在单位》剧组联合新浪网共同发起《我和单位的故事》征文活动,在1000多篇文章中,应征者讲述了各自对单位的不同认识,诉说了人在单位里的酸甜苦辣。计划经济体制下,从政治前途,到衣食住行;从生老病死,到夫妻吵架;涨工资,评职称,分房子,转户口都离不开单位的真实记录令人感慨不已。

改革开放以后,单位组织无限扩张所需的财政支持出现危机,单位组织一元化格局逐渐崩塌,单位丧失了对个人社会化渠道的垄断权,一个开放的社会开始显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过去单位负责的医疗、住房、养老等福利制度逐步社会化,特别是住宅的私有化,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市民闲暇时间增多,老龄化社会来临,过去作为单位制补充的通过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进行地区管理的“街居制”开始面临职能超载、职权有限、角色尴尬等困境。尽管改革使我国的社区建设有所突破,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社区管理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娄成武、孙萍主编的《社区管理学》中,将目前社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概括为:

大政府、小社会的管理框架还未根本打破,多元主体的民主管理体制还未完善。社区成员对行政任命的社区管理主体缺乏认同感,对社区缺少归属感,积极参与社区管理和活动自主意识有待提高。

社区管理条块分割,缺乏系统性。县区政府,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及社区三级管理层之间管理脱节,效率低下。

社区管理忽视长远效益和软件管理,缺乏民主决策程序和制度规定,忽视以人为中心的软件管理。社区管理者老龄化、常换、兼职比较普遍,素质急需提高。

下面这篇由《苏州日报》记者陈秀雅采写的获得中国新闻奖的一篇社区新闻就生动地反映出我国社区管理的这种现实:台账“小巷总理”“上面千头线,下面一根针,可针眼那么小,哪里穿得进那么多线?”网师社区居委会副主任许卫亚如此感叹。昨天,记者在她的办公室算了笔账:6人组成的居委会,至少要做60本文字台账。社区办公室背墙而立的橱柜里塞满了台账,每本台账条目上注着“治安、文化、服务、卫生……”每个总条目下面还细分成很多支台账,只要搭得上边,就得做一本支台账。台账之多,橱里、桌上放不下,只得临时整理进硬纸箱,“现在除了要书面材料,还得增加一份电子版的”。网师社区书记蔡文龙说:“有多少台账就意味着有多少部门条线下社区。”一般说来,一个居委会要“接待”约20条线下社区。为此,社区工作者“身兼数职”是常事。在居委会工作了近7年的许卫亚,目前就身兼8职:民政、残联、双拥、优抚、低保、精神病防治、社区服务、工会。许卫亚感叹道,网师社区是由原来的带城桥、南石皮弄、相王路、友谊4个社区居委会合并而成,目前常住人口8800人,流动人口2000人左右。以前,社区里的家长里短,他们都摸得很清楚;但现在却几乎不可能,“整天应付检查评比,哪有那么多时间走到居民家里去啊”。“居委会是个缸,什么都往里装,还得滴水不漏,难啊!”蔡文龙坦言,上级政府部门要求做台账,主要还是为了应付各种评比、检查;而评比检查,几乎月月有、周周有。记者随机采访时,近80%的社区工作者称“白天忙社区居民的事,晚上加班加点忙台账,有时来不及更是拖上家人一起上”。沧浪区人大常委会曾就居委会工作开展调研,发现“七多一高”现象十分普遍:会议多、工作多、台账多、统计多、检查多、评比多、盖章多和要求高。人大代表指出,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某些政府部门对社区建设、居委会工作存在片面理解,凡是涉及基层、需要群众参与的,二话不说就“下社区”,而后开展五花八门的检查评比考核。“帮老百姓做事,我们打心底乐意。可现在却被台账、检查、评比所累!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把精力放在为居民服务上?”网师社区工作者的期待,正是目前很多“小巷总理”的心声。

单位制的瓦解使得街道和居委会的职能骤增,而街道办事处没有独立的行政执法权和完全的行政管理权,居委会群众性自制组织的地位被虚化,不能体现居民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种种矛盾促使社区制从提出走向逐渐完善。

1989年12月26日,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一次将“社区服务”的概念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固定下来。

2000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这标志着我国以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以社区自治组织建设为重点,以社区组织建设推动社区事业建设的全方位社区建设的新阶段的开始。

上面的图示就是目前我国社区的基本组织结构:

社区党支部是党在城市的基层组织,是社区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居民会议或社区成员代表大会,是社区成员表达自己意愿的组织形式,是社区的最高权力机构。社区居民委员会要在政府有关部门及政府派出机构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组织社区成员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物业管理区域内全体业主组成业主大会。业主大会应当代表和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全体业主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的合法权益。业主委员会是由小区内产权人、使用人通过产权人大会选举产生,代表该物业区域内产权人、使用人实施物业管理的主体。物业管理公司受社区物业所有人的委托,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以及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通过对房屋及与之相配套的设备、设施和相关场地进行专业化维护的物业管理企业。

以下案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区管理体系是如何运作的,作为社区记者,应该了解。北京:社区里的“人代会”——记鲁谷社区代表会议新华网北京9月17日电(记者崔军强、徐仁杰)在北京大大小小的城市社区里,鲁谷社区无疑是最独特的。这个由街道办事处演化而来的大型社区在更改称谓后,管理模式也彻底改头换面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去年成立的社区议事机构——鲁谷社区代表会议。这是北京市第一个街道办事处级别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它的233名经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的代表,成为社区事务管理的最高决策者。他们拥有广泛的权力与职责,包括提议案、考核社区行政官员等,并对派出所、城管分队、工商所等单位进行评议,开创了北京市社区“民考官”的先例。设计鲁谷社区改革方案的专家说,社区代表会议借鉴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模式,可以称得上社区里的“人代会”。街道办事处作为政府派出机构,长期以来只对上级负责,心里究竟是否装着群众利益一直没有客观的评价体系。鲁谷社区党工委书记崔章程说:“从街道办事处变成社区,我们的核心工作也由以管理为主变成以服务为主,群众满意不满意,要看社区代表会议打分高不高。”今年初夏,鲁谷社区七星园一段破损多年的马路终于修复了,34名验收者现场打分,结果满意率高达98%。这些验收者既不是公路管理部门的技术员,也不是市政部门的官员,他们的身份是鲁谷社区的居民代表。原来,鲁谷社区打算为居民办几件实事,通过召开专家咨询会拟定了12项便民工程,并公开征求意见。在居民代表的要求下,这条计划外的马路硬是挤上了榜。自社区代表会议成立以来,社区的事不论大小就一直由居民说了算。去年夏天,鲁谷社区打算在永乐西小区建设一个活动室。审批手续办好了,图纸设计完成了,施工队伍都到位了,可等效果图在宣传窗公示时,住在活动室周围18、19号楼的部分居民却提出了反对意见。居民代表与社区干部3天走访了260多户居民,但大家的意见分歧很大,于是此事的裁决权被提交给社区代表会议。社区代表会议认为,修不修活动室,这两栋的居民最有发言权,应该由他们讨论、表决。活动室最终被一块绿地取代。行使决策权力的社区代表会议能不能服众,关键看它是否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在选举居民代表时,有位曾组织群众上访的居民很希望当选,但又担心没有候选资格。社区党工委和他谈话后,并未干预选举。在他竞选成功后,党工委书记崔章程特意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告诉他,表示欢迎他为社区建设献计献策。崔章程说,居民代表会议是一个拥有广泛自治权的群众性组织,它的代表性越广泛,越有利于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这句话真实反映了街道办事处事务的繁杂,仅靠少量的工作人员很难落实。鲁谷社区把该由政府管的事情交给职能部门,把该由社会承担的工作转到社会保障事务所,把该由居民解决的问题交给居民代表会议,自身也成功实现了“消肿”。与北京市同类街道办事处相比,鲁谷社区的科室由17个减少至4个,公务员由90名减少至39名,职能减少了28项,每年节省开支百万元。一年多来,鲁谷社区代表会议落实了20多项代表议案,党和政府的亲和力大大提高。崔章程说,鲁谷社区党工委、行政事务管理中心及社区代表会议“三套马车”各行其道,各负其责,实现了“小政府,大社区”的城市基层管理改革目标。他感慨地说,自从社区有了“人代会”,居民们发牢骚的少了,献计献策的多了;损坏公共设施的少了,维护社区环境的多了;上访告状的少了,送感谢信和打感谢电话的多了;居民有了当家做主的感觉,我们的工作也越变越轻松了。

当住宅私有化逐渐普及,当居民自己建设自己的社区,自己管理自己的社区成为可能,社区新闻便有了生发的土壤和读者的信息需求。

三、中外社区特点的比较

既然社区是个舶来概念,并且国外城市社区建设无论从思路到操作手段都远远走在了我们的前面,那么,了解一些国外社区的基本情况,将十分有助于记者站在更高层次上关照我们所在的社区,有助于记者在日常的社区报道中从更加理性和建设性的视角看问题,因为,我们认为,国外社区的今天就是我们社区的明天。据北京市社区公共信息服务网(www.bjcs.gov.cn)介绍,目前,国外社区建设的功能定位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社区服务和生活支持。服务和支持的对象主要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学龄前儿童、无家可归者、低收入家庭、单亲家庭、移民、难民、失业人员等。服务的提供者主要是社区自治组织、社会中介组织、非营利机构和私人机构等。

第二,社区文化和体育设施。社区文化和体育是国外社区建设的普遍功能,主要是利用社区中心、展览馆、音乐厅、图书馆、咖啡屋等社区场地和社区内的各种文化、体育设施组织开展文艺、教育、科普、娱乐、健身等活动。各种设施的标准很详细。

第三,社区治安和警务。社区治安是全社区成员协同所具有的功能。社区警务是职业性功能,其功能发挥具有专业性:一是预防和打击犯罪;二是向处于危难中的人提供快速援助。

虽然不同国家的社区发展各具特色,但社区建设的参与主体却大致相同,主要是政府、社区自治组织、社区非营利组织、社区企业和社区居民,但社区建设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分配和关系各具形态,表现出自治型、政府主导型和合作型三种模式。

第一,自治型的社区组织运行机制以美国为代表。自治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政府行为与社区行为相对分离,政府的主要职能是通过制定各种法律法规协调社区利益主体之间关系并为社区成员的民主参与提供制度保障。社区内的具体事务则完全实行自主自治,依靠社区居民选举产生的社区自治组织来行使社区管理职能。社区服务则由分布全国的140万个非营利性组织(NGO)具体承担,政府根据服务成本和效果予以不同幅度资助。社区企业为居民提供私人化的市场服务和公益性的福利服务。

第二,政府导向型的社区组织运行机制以新加坡为代表。新加坡政府国家住宅发展局负责对社区工作的指导和管理,主要职能包括:(1)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和建造;(2)对社区领袖和社区委员会的领导人进行培训;(3)发起社区活动,倡导特定的社会价值观;(4)对社区建设和活动予以财政支持。

第三,合作型社区组织运行机制以日本和北欧国家为代表。日本社区运行机制的特点是政府与社区相结合。政府的主要职能是规划、指导和经费支持。日本的市政府设立社会部全面负责社区工作,基层区政府设立“地域中心”具体执行社区事务。北欧国家强调政府和社区的结合,政府建立高效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和高效的管理体制,社区组织一般是行业性和专业性的,以维护其成员的权益为主要职责。市政和社区的结合,形成了社区安定和谐的有序结构。

国外社区建设的经费主要来自政府资助。以美国为例,其他可动员的社会资源包括:(1)慈善捐赠;(2)志愿服务和居民服务付费;(3)企业社区发展项目。

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大城市社区发展国际比较研究”课题组提交的《大城市社区建设管理体制比较与借鉴》中,总结了西方国家社区管理模式的共同特点:

社区内都有社区委员会、顾问团等组织,并有法律明确规定社区组织的组成和权限。比如美国,每个社区委员会都有50个不领工资,有区长任命的委员,任期两年,社区顾问则由各专业职能部门代表、社区委员会主席、市议会中本社区的代表组成。社区委员会和顾问团是政府与市民的连接纽带,作用非常重要。

非营利组织的作用不可忽视。

社区志愿者队伍庞大。据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学者谢芳在其著作《美国社区》中介绍,美国18岁以上成年人参加志愿活动的大约占人口总数的一半,学历越高、收入越高参加志愿服务的积极性越大,而社区是志愿者活动的主要区域,开展义卖,进行义务教育,提供居民所需要的生活服务等等。

国外社区建设的成熟经验对我国社区建设有何借鉴意义?北京市社区公共信息服务网(www.bjcs.gov.cn)刊载的文章认为,国外社区经验至少在5个方面对我国具有很大借鉴价值。

明确政府、社区委员会及其他社区建设主体之间的关系。各社区主体严格定位首先有利于改变目前我国社区多头管理却最后无人承担责任的悖论;其次有利于基层政府加快职能转变,以居民需求为引导开发社区服务;再次有利于各级财政明确社区发展中的政府责任,加大社区设施投入、社区服务供给、社区福利和保障等方面的政府投入。

推动社区自治、保证社区居民委员会有效、代表社区居民的权益是社区建设的关键。目前,城市发展的速度加快,在社区规划、社区改造等重大事项面前,居民的利益容易被忽视,社区自治力量的重要性显示出来。

社区非营利组织是社区自治组织的手和脚,应该大力发展。美国经验说明社区自治组织只是居民的代表机构,具体的社区服务和管理依赖各种提供专业服务的非营利机构执行。另外,企业的社区发展项目也需要借助非营利机构。

塑造合格的公民,推动居民的社区参与。居民才是社区的真正主体。日本和北欧的经验强调,政府和公民是平等对话关系,所以,居民要像政府一样承担起社区建设的责任。可以学习美国的经验,培育公民的社区意识,通过贴近家庭生活的宣传、社区直接选举、开放讨论社区热点问题等方式吸引居民走进社区。

社区建设要有系统的立法保障。国外一切社区行为都依据法律、法规开展,所以社区建设井然有序。没有法律保障,社区的利益很容易受到侵害。我国近来社区矛盾多发,居民利益屡受剥夺,与各种社区投资和利益分享机制、社区成员之间的谈判、协商、公示、责任追究和利益补偿机制缺乏或没有权威直接关联。

至此,我们对社区这个概念形成,国内外社区发展的现状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为我们认识社区新闻,采写好社区新闻做了社会学意义上的铺垫,下面让我们开始认识什么是社区新闻。

阅读参考居委会“剥出”个服务站2009年,北京市选择朝阳、海淀2个城区的20个街道、600个社区,进行社区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试点社区成立社区服务站,专门承担公共服务职能。日前,记者走进朝阳区的一些试点街道社区,对“社区服务站”一探究竟。社区服务站干什么?政府在社区设立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承担100项任务,目前均不收费“真是太方便了,现在许多事儿不出社区就能办好了。”7月31日,在朝阳区团结湖街道中路北社区服务站,社区居民霍金香大妈深有感触地说。她告诉记者,她的手有残疾,两年前为办一个残疾证,跑了街道办事处、区残联、医院等,有些地方还不止跑一次。这次换发第二代残疾证,她将材料准备好,交给社区服务站专门负责此事的陈迪,“自己就一切都不用管了。”在中路北社区居民区的一幢小楼里,去年底刚成立的社区服务站就在一楼,大概50多平方米的房子内,有6个服务窗口:“人口计生与公共卫生”、“社区环境环保”、“社区综合事务”、“社区福利与劳动保障”、“社区治安与综合治理”、“社区公共文化”。居民办完事后,还可以直接对工作人员的服务进行评价。记者特意观察了一下,窗口前都粘了好几个珠子,都是表示满意的红色。翻看中路北社区服务站的每日工作情况统计册,“社区综合服务”专职工作人员闫苏萍6月9日下午的工作为:13∶40,收取一份卫生费;15∶00,给南区口腔医院送会员单位纪念品;15∶40,给团东里10号院小二楼租户送办好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社区服务站主要承担政府下延的、以前绝大部分由社区居委会代办的公共服务职能。”团结湖街道工委副书记周挺告诉记者,社区服务站是政府在社区层面设立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将社区其他各类工作站、活动站、服务站等逐步纳入社区服务站,实行综合管理。目前,朝阳区经过梳理,规定社区服务站具体承担6大类100项任务,包括开展重大动物疫情防疫工作,办理各类困难群体临时救助,社区绿地、树木管理监督与报告,出租房屋、流动人口登记管理,社区文化活动室设置与建设等。目前,这些服务均不收费。服务站与居委会哪不一样?居委会专职开展居民自治;服务站提供政策咨询、行政服务等改革前,社区居委会就如同政府的“腿”,每天都在为完成上级政府分派下来的大量的、无休止的、重复的任务奔波。团结湖街道中路北社区党委书记赵建平告诉记者,改革前他兼着社区党委书记和居委会主任,整天从早忙到晚,可许多“分内事”却没时间管,比如社区养犬的人多了,因之而起的矛盾也不断增加,可成立和完善社区养犬自律协会这事儿却一直顾不上。为规范社区管理、完善社区服务,北京市和各区县一直在探索。2004年,着眼于构建街道、社区两级为民服务体系,朝阳区就在社区设立了“社区居民事务代办站”,定位为街道一站式服务大厅在社区的延伸;2006年,提出为居委会和代办站确定相对独立的工作人员;2007年,根据全市统一要求,将居民事务代办站更名为社区服务站,并开展了社区服务站硬件的标准化建设。“虽然经过多次调整与完善,但在此次改革之前,社区服务站与居委会之间仍不同程度存在着职责不明确,居民自治与公共服务混杂的问题。”朝阳区区长助理、中共朝阳区委社会工作委员会书记王智玲说,成立社区服务站,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和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社区行政性事务全部转移到服务站,居委会得以“解脱”,由原来的“全职”变成现在的“专职”,可以集中精力开展居民自治工作;而服务站也可以更专业地为居民提供政策咨询、行政服务等。“三驾马车”如何协调运转?明确职责,无缝对接,实现1+1+1〉3“从实践来看,工作突破点是对社区工作任务进行全面梳理,明确各自职责和具体任务,难点是制定相关工作衔接制度。”王智玲说。为实现责权清晰,朝阳区在5个试点街道采取“双向梳理”方式,明确各自职责和任务。由街道各科室将需要社区党组织、居委会配合的工作和需要下沉到服务站的工作进行划分,列出明细;各社区党组织牵头,对社区目前承担的工作进行梳理、分类;而后由街道的领导小组集体进行研究,确定具体任务。在人员设置上,重视社区服务站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每个社区服务站设置了5至9名专职人员。除个别由原来的社区事务助理和协管员转变而来外,其余绝大部分实行公开招录,招录对象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下,学历在大专以上。前不久,北京市社会办在应届高校毕业生中公开招考社区工作者,朝阳区就招录了346人到社区服务站工作。职责清晰了,分工明确了,还要保证“三驾马车”无缝对接。朝阳区建立了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站紧密对接、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和三方联席议事规则,明确了需要共同商议的11类事项。联席会议每月至少召开1次,实行民主决策。一些社区还每天举行三方碰头会、每周召开例会,有效衔接工作。“社区三方就如亲兄弟,分家单过了,但仍是一家人。相互协调,相互补位,相互衔接,就能实现1+1+1〉3。”赵建平说。(《人民日报》王建新2009年8月3日)

第二节 社区新闻主要特征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论述商品属性时说:“最初一看,商品好像是一种很简单、很平凡的东西。对商品的分析表明,它却是一种很古怪的东西,充满形而上学的微妙和神学的怪诞。”

新闻也是如此。每天看报纸,读社区新闻版,不仅是读者,我们的记者、编辑真的能够将社区新闻的概念理解得很透彻吗?恐怕不一定。

一、社区新闻的定义

在给出社区新闻的含义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新闻”的定义。

据统计,国内外学者关于“新闻”的定义至少有几百种。比如,《申报》在1872年提出:“新闻则书今日之事。”邵飘萍在其《新闻总论》中说:“新闻者,最近时间内所发生认识一切关系于社会人生的兴趣、实益之事物现象也。”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认为:“新闻者,读者所欲知之事物也。”“新闻者,有人类之兴趣,与人类之生活及幸福上能发生影响之一切事件及观念等相关之原质的事实也。”李大钊在1922年《北大记者同志会上的演说词》中提出:“新闻是新的、活的、社会状况的写真。”美国学者乔治·穆托认为:“新闻是经过记者选择以后及时的事实报道。”美国华盛顿大学新闻系主任、新闻学教授莱尔·斯奥塞特持这样的意见:“新闻是任何及时的事情、意念或意见。它使一个社会中的大多数人感兴趣和受影响,并为他们所了解。”

概括起来,针对“新闻”的定义有五大类观点:

一是“报道说”,持此观点的典型是我国著名的宣传界领导人和理论家陆定一,他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提出:“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二是“事实说”,持此观点的典型是我国著名新闻记者范长江,他认为“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大事实”。

三是“功能说”,代表人物是日本新闻教育学家小野有雄,他认为“新闻是根据自己的使命对具有现实性的事实的批评和报道”。

四是“反常说”,代表人物是19世纪70年代任美国《纽约太阳报》编辑主任的约翰·博加特,认为“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五是“手段说”,代表人物是我国新闻教育家甘惜分,认为“新闻是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

新闻的定义纷繁复杂,至今也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能够涵盖新闻全部特征的定义,表明新闻作为一个新兴学科的不成熟性,尤其是新闻理论体系的不成熟性。因而,也为我们在研究新闻理论方面提供了很多机会,毕竟还未完全成熟的学科在学术空间上是很广阔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以博客、聊天室、维客、信息板、移动通信等新的方式对新闻进行传播,现在又出现了“公民新闻”。“公民新闻”的出现对传统的新闻学理论中的新闻定义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由于采写新闻不再全是经过训练有素的专业记者来做的,而且许多网民在散发新闻时把自己的情感兴趣不加专业修饰地夹杂在新闻当中,这对新闻定义的主要因素“客观性”提出了挑战。面对网络上的海量信息,新闻的受众也越来越依据自己的兴趣形成小众化发展趋势,新闻在公民网上呈现非一律的状态,即呈现个性化、社区化的特征,这对传统的新闻定义的外延给予了新的扩展。

尽管不同的研究者眼中有不同的“新闻”概念,但我们认为,当新媒体时代来临的时候,学界对“新闻”定义的研究应该有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科学的思维和更加缜密的判断。而对新闻的采集者而言,我们也需要对以上这些定义能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这对于我们认识新闻的本质和特点非常有帮助。

我们认为,新闻的本质是关于事物的某种信息,这种信息反映社会新近变动,它是自在之物,没有经过新闻媒介报道之前就存在着,是广义的新闻,是潜新闻;它经过新闻传媒报道之后就是显新闻,狭义的新闻就是对显新闻的传播。

回到社区新闻的概念上来,我们提出,社区新闻的定义是:

社区新闻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具有为特定区域受众及时知晓意义的信息的传播。

社区新闻的概念中,新闻是核心,社区是说明新闻对特定区域受众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地区的某些社区新闻可能不会引起另一个地区读者的兴趣。社区新闻这种对某个区域的较强针对性使之在新闻接近性上达到最大化,我们称社区新闻是“你家门口的新闻”。

请看案例,这是2005年8月11日刊发在《法制晚报》社区东部版上的一条新闻:

12栋居民楼只有一盏路灯 居民晚上不敢出门 多次反映没解决——小区没路灯 一黑十几年居委会:产权单位变更小区管理事务归街道 八里庄街道:正与相关单位协商本报讯(记者李子君)朝阳区延静里中街合成纤维厂宿舍的12栋居民楼没有路灯长达十余年,居民晚间出行困难。居民们对此有很大意见,居委会和街道办事处都表示尽力解决,但无能为力。昨晚8时许,记者来到延静里中街合成纤维厂宿舍小区,发现小区内漆黑一片,没有喧哗吵闹声,也没有行人,小区内的健身场所也是空无一人,非常安静。家住该小区的申大妈对记者说:“小区内没有路灯,晚上黑漆漆的,小区里的老年人都不敢出门,就怕摸黑走不小心摔跟头。”“现在只有小区的入口处有一个灯泡,到了晚上,整个小区漆黑一片。有的时候要是回家晚点儿,一个人都不敢走。”居民赵女士说,居民们经常向居委会反映没路灯的事,但问题一直没得到解决。相关说法社区居委会没路灯规划产权已变更据延静里社区居委会第一工作站的刘书记介绍,居委会也想帮居民解决没路灯的问题,但小区从建设初期就没有规划路灯。刘书记说:“小区以前的产权单位是原北京合成纤维厂,但这个厂子在两年前倒闭之后,就只有一个破产清算小组了。现在小区的一些事务应该被划归到八里庄街道管理,但交接手续还没有办下来。”相关说法八里庄街道正与相关单位协商解决对于该小区的路灯问题,八里庄街道办事处城建科副科长马凯表示,合成纤维厂宿舍的交接手续一直在办。但即便交接手续办理完,对于小区安路灯一事,街道也不是主要承办单位。马副科长说:“街道一直在和破产清算小组协商,但没有结果。街道近期将再次与破产清算小组协商,并要求其尽快作出答复,以早日给小区装路灯。”我们从这条普通的社区新闻中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社区新闻的定义中所强调的“特定区域受众及时知晓”的含义。对朝阳区延静里中街合成纤维厂宿舍的12栋居民楼中的居民来说,这是一条能够给人带来无限希望的好消息,尽管困难重重,尽管还没有解决路灯问题的确切时间表,但街道办事处的态度至少给社区居民带来了光明的希望。对于住在这里的居民而言,这是一条必读新闻。然而,对于不住在12栋居民楼中的其他读者来说,这则新闻的价值就十分有限了。这也是社区新闻最大的特点。

二、社区新闻的价值标准

那么,社区新闻作为整个新闻报道的一个独特品种,其新闻价值的标准与其他新闻有何差异,它的构成要素和特征是什么?

我们先来看目前新闻教材中最被认可的决定新闻价值的标准:

第二章 即时性:是新信息还是旧信息?

第三章 接近性:该信息和本地读者有关系吗?

第四章 显要性:是否有重要或知名人物涉及其中?

第五章 冲突性:信息中有无对立矛盾?

第六章 影响性:该信息对生活有无较大影响力?

第七章 趣味性:对受众性情和兴趣有无吸引力?

事物信息当中,谁具备上面这六个特性最多,谁的新闻价值就越大,因为,这六个特性是构成新闻的典型要素。社区新闻同样被这六个特性衡量,只不过,六个要素对一条社区新闻来说,分量、比例略有不同。

接近性和影响性是社区新闻的两个首要因素。正如大家在上面的实例中所看到的那样,事件是否发生在自己所在的社区,决定了该信息对读者意义的大小。新闻对本社区的影响有多大,决定该新闻对读者的吸引力。社区新闻没有宏大叙事,没有轰动爆炸,没有影响全国、全市的重大政策发布,也没有决定股市波动的年报季报,没有娱乐明星新戏新片的巧妙炒作,也没有欧冠意甲男足女排的声声呐喊。社区新闻记者的眼睛环视全球,但社区记者的双脚牢牢地站立在社区的土地上,耳朵时刻聆听社区居民的心声。新闻对社区有没有影响?影响有多大?是我们对社区新闻价值大小的首要评价。

就影响性而言,我们将其分为两种不同的影响力,一是新闻对社区生活的影响力,大致包括一项新的政策对本社区意味着什么?一项新的市政设施对本社区意味着什么?一件发生在别处的新闻会对本社区产生什么影响?等等。二是新闻对社区居民心理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稍微难以理解一些,《新京报》曾以《她以公益事为乐》为题刊发了一则社区人物新闻,我们通过这篇报道应当可以体会心理影响力的大致指向。她以公益事为乐对于公益活动,她像着了魔一样,仅去年一年,她就张罗了多次公益活动:为外籍患病小伙义卖、为兔唇儿童策划筹款、为患白血病孩子捐款等。在核实了一位网上求助者的真相后,她熬夜为社区网站草拟出全市首个社区网募捐帖管理草案。如今,在30多万人的社区居民里,一说起公益活动,多数网民都会指向她。在她带动下,社区做公益活动的人越来越多,她的网名叫明亮,真名叫吴戈。吴戈留着平头,圆脸上嵌着一双大眼睛,身着粉色的卡通上衣,经常被认为是20多岁的假小子。她是做动画设计的,2000年入住回龙观小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平时爱通过社区网与居民交流。“用我的努力,换来落难者得到救助。”吴戈表示,她每次帮助人后,比自己的事业取得成绩还开心。义卖春联挂件救助瘫痪小伙去年1月,在福建三明市第二医院,20岁小伙李新传患脊椎内血管畸形,身体从臀部以下完全瘫痪,手术后为避免并发症,需进行长期康复治疗,但小伙因家贫面临无药可吃的困境。吴戈称,她得知此事后,一夜没休息好,第二天就和朋友一同凑了1500元,到天意批发市场批发春联挂件。她将此事贴到网上并组织义卖,说服6家店铺成为义卖点。“我见人就让买对联!”吴戈回忆,那时她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尽一切办法筹款。令她未想到的是,三周之后,20多名网民成为义工,数百人购买义卖品,她共筹集善款4500余元,其中包括600元捐款,台湾一家制药公司主动为李新传提供5个月的免费药。现李新传已回家疗养,用捐款开了一个商店,“我会永远记着北京回龙观居民的恩情!”李新传在电话里向吴戈表示。筹集2万元救助兔唇童这个活动,让吴戈得到工作外的快乐,居民也对她充满了信任,同时,让原本未曾谋面的网友加强了认识。去年9月,一位河南女子抱着1周岁多的兔唇儿子王浩在城铁口哭泣寻找帮助,居民看到后直接反映给吴戈。吴戈了解到,侯苏静夫妇为治儿子的兔唇,背着债务来京求医,但因儿子发高烧无法做手术爱人想放弃治疗。而侯认为,如果回家,孩子就只能等死,所以留在北京不愿走。此事又感动了她,她通过与社区网站站长协商,熬夜做出微笑墙来募捐,因王浩身体弱,她送来电饭锅,为小浩煲骨汤喝。这次他们筹集了2万多元,相声演员李金斗闻讯还曾前往看望王浩。调查了解揭示求助帖真相去年11月,山西一个6岁的男孩王浩患白血病,来到儿童医院做了初步治疗后,王浩因无钱继续治疗,以致落到在楼道里蹭其他孩子床的地步,王浩的父亲在社区网上发了求助帖,被一位网友发现有抄袭迹象。便认为是骗子,有人劝吴戈“不要掺和”此事。“我们应该去考察一下。”吴戈称,凌晨1点30分许,居民打电话给她,要去问问事情的真假。居民张女士后来称,不经调查,就确定事件的真假是不负责任的。让她激动的是,她打电话给吴戈时,吴戈告诉她自己也早有去核实的想法。两人经过调查才了解到,原来是王浩的父亲因文化程度不高,看到网上一封求助信与王浩的情况差不多,就拿来改了一下自己用了。草拟社区网募捐帖管理草案回龙观社区网站长刘先生介绍,当晚11时许,吴戈还草拟了千余字的首个社区网募捐帖管理草案,并在网站公布。在吴戈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网民加入到公益活动中。吴戈的表示,就是因为这个误会,让她认识到网上募捐混乱不规范,也容易让捐赠者上当受骗,为此,她草拟了求助者必须有详细资料证明等内容的募捐帖管理草案。吴戈的爱人哈图表示,每次活动,妻子都是在结束时才告诉他,让他在繁忙的工作中“不时出现一个惊喜”,现在的每次活动,他也帮助妻子,两人也逐渐找到更多相同点和乐趣。文/本报记者 张伟峰

这是一则很有意义的社区人物新闻,因为它具备了我们所说的对社区居民的心理影响力。有一句俗话叫做:远亲不如近邻。现在,许多家庭和个人已经生活在钢筋水泥般的丛林中,他们可能有了独立的空间,但同时也被这“钢筋丛林”隔断了邻里之情和互助之情,致使居民之间相互沟通联系减少,人们在享受着宽裕的居住空间和繁华的都市生活的同时,却失去了温暖的邻里情谊和助人之乐,甚至出现多年生活在同一楼道的居民彼此间不知姓名的隔膜。这种状况能够改变吗?有人在尝试着改变吗?北京回龙观社区的吴戈利用社区网络优势,通过爱心救助的方式不仅帮助了困难中的人们,而且唤回了人们久违的邻里情、社区情,人们在奉献爱心的同时加强了彼此的联系,使社区居民从心理上更加认同自己的社区文化,为自己居住的社区正在形成的扶危济困的风气感到骄傲和自豪。

这恐怕就是社区新闻的心理影响力。

即时性和冲突性是社区新闻的两个重要因素。信息的新鲜性是所有新闻活动的逻辑起点。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激烈竞争的今天,谁赢了时效性,谁就在争夺舆论影响方面占了上风,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中,中央电视台在9月29日8时18分,通过“奥运号外”字幕新闻的形式,播出了“加拿大田径名将约翰逊因服禁药被取消100米金牌,他所创造的9.79秒世界纪录被取消,美国选手刘易斯获得金牌”的消息。这则号外是在组委会刚宣布,会议还在进行时抢发的,这则消息轰动整个奥运会,其影响超过任何一个事件,这件事树立了“央视”在观众中的形象。

那么,社区新闻的即时性因素如何把握呢?我们认为,社区信息能否成为社区新闻,从即时性上来判断,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点:从时间上看,表现为社区运行中刚刚被释放和表现出来的最新信息;从内容上看,具备新的特点、新的品质、新的风格、新的趋势;从受众来说,它是欲知、应知而未知的新鲜信息;从记者方面来说,它是别人尚未报道过的新鲜信息。

同时我们提醒大家,即时性虽然重要,但并不是万能的,它可能受到来自包括政策、宣传纪律等各种因素的制约,一条新闻的快速刊发与适时刊发之间永远都有一个临界点,找到这个临界点,记者就会获得成功,否则只能是劳而无功。从这个意义上讲,社区记者更应该关注事件为何会发生和如何发生,而不是着力于何时发生。有些好的社区新闻稿件没有太强的即时性,比如我们前面读到过的《天通苑业主班车线路已有30条》,稿件主体部分反映的是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情,即时性不突出,但仍不失为一个好选题。

所谓冲突性,是指信息中所包含的互相对立的矛盾因素和变化不定的发展状态。对于社区新闻而言,这种冲突性更多地反映在维权报道中,小区开发商与业主的冲突,物业与业主的冲突,业主与业主的冲突,开发商与物业的冲突,相邻小区的冲突,利益冲突、观念冲突、生活习惯冲突;等等。或许社区的发展可以被视为一项行进于冲突中的事业,在这些冲突中,人们分裂成不同的团体,这种和平的或不太和平的争论使冲突的解决成为可能。正像密苏里新闻学院的《新闻写作教程》中所讲的那样,冲突是新闻的一种特征,必须谨慎处理,因为:1.它有时以微妙的形式存在于最重要的新闻之中。2.它的真正原因与可能产生的后果甚至连参与者本人都不明白。冲突双方就是明白他们在为什么争执时,也未必就愿意将底亮出来。3.很少只有一方是对的——也许双方都不对。4.虽然冲突有了结果,往往不可能说谁赢,有时候没有人赢。

是的,就社区冲突而言,很少只有一方是对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后面在分论部分还会详细讲解。

趣味性与显要性是社区新闻的两个补充因素。新闻的趣味性主要是指其对读者兴趣的新闻吸引力。社区奇异事物、神秘现象、令人大开眼界或发笑的信息等等,都是极具趣味性的好题材,都能够感染读者的情绪。请看案例,这是一则刊发于2005年5月16日《法制晚报》社区东部版面上的新闻:怪鸟凌晨大叫“光棍好苦”专家释疑:怪鸟为益鸟——四声杜鹃 有人嫌烦欲打鸟 多数居民表示宽容本报讯(记者惠小红)“小区的树上有一只鸟,天天从凌晨开始大叫‘光棍好苦’,一直叫到天亮,害得居民们都睡不着觉。”今早,家住通州区科印厂宿舍区的居民宋先生向记者诉说了他的苦恼。“光棍好苦、光棍好苦。”记者于今早6时赶到该小区大门口,还没进院子,就听到了一阵阵响亮的鸟叫声,四声一顿,声音如哨子般清脆。“这鸟每年四五月份准时飞来,一直叫到深秋才走。”小区居民们告诉记者,这只鸟从前年夏天开始就出现在小区的树上,天天“光棍好苦、光棍好苦”地叫个不停。可气的是这只鸟偏偏喜欢在夜里叫,能从凌晨1时叫到上午9时。它的叫声清脆响亮,嗓门还出奇的大,叫声能在寂静的夜空里传出很远很远,整个小区几栋楼的居民都能听到它的叫声。“平时这只鸟总是在树叶里飞来飞去,只能听到它的叫声,但却很少看见它飞出来。”居民王先生说,有一次,他拿着望远镜在窗户边蹲守了几个小时,终于看到了那只鸟的样子:身体细长,灰色羽毛,很像布谷鸟,但它的叫声却不是“布谷、布谷”。记者走访发现,有些居民因为孩子考试或身体原因,对鸟的叫声影响休息表示反感,还曾有人因不堪其扰,试图用弹弓袭击该鸟,但大多数居民对它表示了宽容的态度。居民蒋大妈告诉记者,小区里的老树特别多,鸟儿来说明这儿环境好,也算是居民们的福气啊。北京师范大学动物学专家王教授告诉记者,根据居民们的描述来看,这只鸟应该是四声杜鹃,是益鸟,一般发出“割麦割谷”或“光棍好苦”的叫声。由于这种杜鹃常栖息于茂密的枝叶深处,很少飞出树林活动,人们只闻其声不见其鸟。四声杜鹃是候鸟,自己不筑巢,通常借灰喜鹊等其他鸟的窝产卵,由别的鸟代孵。北京灰喜鹊数量多,因而四声杜鹃的数量随灰喜鹊数量的增长而增加。

在科技新闻目前日渐式微的情况下,社区新闻中带有科普性质的趣味新闻比比皆是,其特点是:发现社区趣闻后进行科学解释,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社区居民科学素养。这样的新闻,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显要性对社区新闻来说是排在最后的一个价值特性,原因是,显要性通常是指权威发布和名人效应,而这两点在日常社区新闻操作中都仅占很小的比例,原因也很简单,权威发布的主渠道是各个“口”而不是社区,同时,社区名人的数量远比不上普通人,社区名人新闻的量在社区新闻总量中也仅占很小比例,除非这是一个名人汇聚的高档别墅区,可即便是高档别墅区,我们的记者又有几个能够住在其中,能够及时捕捉到名人新闻呢?因此,社区对明星的报道量绝对比不上娱乐和体育,最多是作为娱乐和体育的补充而已。我们不能因为一条社区新闻不是部委办局的发布性消息就贬低这条新闻的价值,同样,我们也不能因为一篇社区人物特写将目光聚焦到凡人小事就贬低它的价值。我们承认名人效应,但更在意这条新闻对本社区居民的生活影响力和心理影响力,我们认为,一件发生在本社区的明星绯闻的价值远比不上一位普通市民执著公益凝聚社区人心在本社区所产生的震撼力。

综上所述,社区新闻具备一般意义上的新闻所具有的新闻价值要素,但又有自身的一些特点,正是这些特点,使社区新闻能够以一个新的新闻样式而存在。

三、社区新闻的读者需求

美国传播学先驱拉斯韦尔在《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概括了传播活动的三大功能,即监测环境、联系社会、传承遗产。后来,美国社会学家赖特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一项功能——提供娱乐,从而形成了人类传播活动的“四大功能”说。社区新闻作为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品种同样具有这样的功能,并以自身鲜明的特点满足读者的需求。

美国皮尤社区报道中心(Pew Center for Civic Journalism)曾提出,社区报道的基本事实是:■ * 我们看到优质新闻报道也提高社区处理问题的能力。■ * 我们看到当你为读者提供行动的手段时,他们会付诸行动。■ * 我们从研究中看到社区报道所进行的努力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增

加了读者对特定问题的了解。■ * 我们看到社区报道的努力已从积极方面影响了人们对媒体的看

法。■ * 我们看到其他社区组织(如通过学习小组,行动小组)也采用他

们从由社区报道努力而促成的新闻机构参与中学到的公众参与的

模式。■ * 我们开始看到在接触社区报道初创之前从来不图官职的人们在

竞选公职。

尽管中国社区新闻的内容与美国有所不同,但通过这些基本事实我们还是可以看到社区新闻对受众而言,具有以下三大功能:

1.社区信息传播功能。这是社区新闻的基本功能。社区通常被人们理解成一个小型社会,是人们参与社会活动和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人们在社区参加选举和居民会议,参与社区自治,人们在社区享受教育就业、医疗保健、养老救助等服务,人们需要了解与自己生活直接相关的社区信息,需要了解在政府、居民和社区组织的努力下,整合社区资源、解决社区问题、推进社区进步的可能途径。社区新闻承担着传递政治信息、文化信息、服务信息、观念信息的功能。它是社区的耳目,及时发现和审视社区内发生的新动态、新问题、新趋势、新举措、新行动,并将这些信息及时传递给受众,从而使受众更好地适应社区环境。

2.社区文化维系功能。生活在社区里的人们,因为共同的生活方式、背景、利益而具有一种地缘上的归属感和心理文化上的认同感,这种归属和认同是维系社区成员关系的精神纽带。与此同时,社区可以将居民组织起来,从而保持社区乃至社会的稳定。社区新闻可以通过对各种社区人物,尤其是榜样人物的报道,使社区受众得以通过关注那些与自己处于相同社区环境的他人的新闻信息,校正自己的生活定位和社会空间。社区新闻可以通过对各种社区现象的报道,引导受众更多关注自己生活的社区小环境,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守望相助的社区氛围。社区新闻还可以通过报道各类社区文体活动、培训活动,加强社区居民之间的联系,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工作技巧,提高大家的文化素质。

3.社区舆论监督功能。通过报道的方式对某种社区事物进行披露、评价和议论,从而引发社区乃至社会的关注和议论,形成一种街谈巷议的公众舆论,最终达到对该社区事物进行监察和督促的目的。社区新闻在发挥监督功能时,尤其要注重发挥其立足社区、贴近社区、服务社区的特点,从建设性的立意出发,以媒体的权威性为基础,沟通政府、社区组织与市民三者之间的联系,促进公平正义与社区和谐。

从社区新闻这三大功能出发,我们将社区新闻划分为社区维权报道、社区人物报道、社区服务报道、社区安全报道、社区落点报道和社区调查报道六大类,后面将会分章节详细讲解。

第三节 社区新闻的独特定位

尽管国内外很多报纸都开设有社区新闻版,甚至出现了社区报,但我们到目前为止所能看到的关于社区新闻的专门教材少之又少,关于国内社区新闻的研究更是仅见于一些论文。与时政新闻、财经新闻、法制新闻、国际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民生新闻的研究相比,社区新闻研究接近于空白。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何在?社区新闻与民生新闻是什么关系?社区新闻在新闻体系中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地位?

一、社区新闻认识的误区

从社区新闻出现在中国到今天,人们一直对这个新闻品种存在一定的误解,我们发现,正是这种种误解延缓了社区新闻在国内的研究脚步,而理论的滞后直接影响社区新闻实践的完善与提高。

误区一:社区新闻目前在中国并不存在。持这种观点的人首先认为,在今天的中国,社区只是一个名词而已,真正意义上的社区还没有形成。既然社区都不存在,社区新闻也就无从谈起。持此观点的人举例说,美国存在社区,是其城镇发展的历史决定的,且与美国的政治体制密不可分。在美国,不同族裔、不同收入群体分区居住特点明显,大家对自己的权利极度关注,社区事物通常由社区最高权力机构——社区委员会进行自治管理。市政府可以就某项工作向社区委员会提供政策性指导和专业咨询,社区委员会没有义务被迫执行市政府决策。社区居民通过社区会议和社区听证会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相当高。在这种情况下,社区新闻产生并受到关注便是顺理成章的事。

而在中国,住宅私有刚刚实现,业主的概念还没有形成气候,各种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人们的社区意识还远未形成,人们对国际事件的热情远远高于对社区事件的热情,社区没有真正形成以前不可能出现社区新闻。

我们认为,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从社区新闻在中国的实践来看,读者不仅需要社区新闻,而且在一些大中城市,社区新闻正与社区一起形成和发展。在北京,以天通苑、回龙观、望京、方庄、新通州等大型新兴社区为代表,新北京人的社区意识已经开始成熟,在这一过程中,以《法制晚报》为代表的社区新闻特色媒体迅速崛起;在广州,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打造的《广州日报》社区报在广州雅居乐登场;在上海,《新民晚报》社区版以独立报号获准发行,在天津,在青岛,在深圳,随着社区建设的有序推进,都市报社区版与独立的社区报开始赢得市场的认同。我们认为,中国社区新闻的特色之一就是见证并推动社区的形成与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传播和谐社区理念,传递民主自治新声,在记录中国社区实践的进程中赢得自己的成熟与未来。

误区二:社区新闻是新闻价值很低的新闻。某一个社区的新闻,放在全市范围内考量,其新闻价值还能有多大?与《本市自来水价格明起上调》这一新闻比起来,《天通北苑自来水管网明起大修》的关注度是不是会变得很低?于是,有人认为,社区新闻过于“鸡零狗碎”,与黑板报无异,没有研究价值。

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忽视了社区新闻的特定区域传播特点。我们在社区新闻的定义中已经明确提出,社区新闻是对特定区域受众具有知晓价值的信息,以《天通北苑自来水管网明起大修》这条新闻为例,它对于家住天通北苑的读者来说,是一条必读新闻,管网大修将持续多长时间,在此期间吃水如何解决?是否有消防水车每天给居民送水?一天送几次?是否收费?洗澡怎么解决;等等,一系列问题需要回答。这条新闻的价值低吗?将这条新闻刊发在都市报社区版头条有问题吗?

作为社区新闻,《天通北苑自来水管网明起大修》这条新闻的价值很高,但刊发在一张全市发行的都市报的社区版头条是值得商榷的。

原因很简单,如果我们在天通苑办有社区报,这条消息刊发在版面头条甚至头版头条都没有问题,但如果将它放在一张全市性的报纸上,其价值就显得过于局部了,作为本市新闻,我们必须将落脚点放在本市这个区域内,天通北苑自来水管网大修对全市自来水管网意味着什么,是否是全市自来水管网大修的开始,全市有多少隐患自来水管网,何时大修完成。

结论:社区新闻的价值与都市新闻的价值没有很强的可比性,说社区新闻价值低是受了目前一些都市报社区新闻版面上刊发的某些新闻的影响。都市报社区新闻版的社区新闻选题与社区报社区新闻选题是不相同的,报纸派出记者住在社区的新闻采集模式与常驻社区采集“社区新闻”的模式也是不相同的。具体操作手段的异同,我们将在第三章详细介绍。

误区三:社区新闻就是热线新闻。目前几乎所有开设社区新闻版面的都市报都将其采编任务交给了热线新闻部门去操作,于是,有人便将社区新闻与热线新闻的概念搞混,并提出,热线新闻就是由读者提供线索的社会新闻,社区新闻就是发生在社区里的热线新闻,没有研究价值。持这种观点的人其实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在目前新闻研究的理论框架中,专业新闻学的分类方法里从来没有将新闻线索的来源作为新闻分类的方法,热线新闻这一概念是很不科学的。

从读者那里获得新闻线索,开辟“热线新闻”版,曾是都市报起家的时候引以为豪的技术手段,从10元炒到5000元的高额线索费使中国各大城市很快诞生了一批“职业线人”,职业线人的出现使热线新闻刚刚出现时的活跃局面发生了变化,同题报道这一过去只在跑口部门的新闻版面上出现的令都市报人头痛的现象也出现在了热线新闻的版面上,职业线人开始操纵甚至策划新闻,原生态的热线新闻开始弱化。有关新闻管理部门开始出台相关政策,规范热线新闻的线索费,热线的热度开始下降。

我们认为,热线新闻从诞生之日就注定是一种新闻操作手段,而不是一个新的新闻品种,就像电话采访、暗访一样,作为新闻采集手段可以,但作为新闻品种就显得不伦不类。它没有观察事物的特定视角,没有新闻生发的领域和地域特征,没有完整的新闻价值标准,火灾、车祸一度成为热线新闻的顶梁柱。因此,热线新闻只能作为被新闻教育家甘惜分教授定义为“反映社会生活中体现伦理道德的事件、社会风气、风俗民情以及自然界和社会上的奇闻逸事”的社会新闻的一个组成部分。

社区新闻则不同,按照国际、国内、都市、社区的新闻逻辑来看,社区在地域上是最贴近读者的,按照新闻发生的几率看,社区是新闻的高发区,既有针对性极强的服务报道,也有读者面极宽的突发事件报道,社区记者在自己负责的区域内,既可以深入挖掘社区人物新闻、趣味新闻,也可以承担以最短时间到达现场的突发新闻报道任务;既可以从区域内各部门拿到跑口记者遗漏的硬新闻,也可以在自己的社区内找到重大新闻的市民落点。

研究社区新闻的采编规律,将有助于探求新形势下应用新闻学的新进展,推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新闻学创新,带动其又好又快地科学发展,并有助于改进新闻从业人员的工作作风,真正落实“三贴近”原则,提高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舆论引导力、影响力。

二、社区新闻与民生新闻的关系

在社区新闻兴起以前,都市报最流行的新闻类型是民生新闻。从内容上看,民生新闻反映的都是平民百姓日常的衣食住行,从形式上看,从都市报到电视台,纷纷开设民生专版、专栏节目。与社区新闻面临的情况类似,学界对民生新闻也莫衷一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社区新闻,我们有必要对民生新闻进行简单的了解并将两者进行比较。“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明史·王家屏传》出现“国计民生,莫关圣虑”,这里的民,也是百姓的意思。孙中山先生在《三民主义》“民生主义”第一讲中对“民生”有精辟的概括:“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生计、群众的生命”。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也是“人民的生计”。尽管民生概念清楚明白,但民生新闻却很难找到一个相当权威、标准的答案。学界对以下结论基本认同:

一、民生新闻与媒介市场化相伴而生。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推荐,媒介市场化程度加大。1993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开播,“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拉近了国家电视台与普通人的距离被看做是“民生新闻”的萌芽。2001年,深圳特区报业集团创办的《晶报》明确提出“以民生新闻为特色”,武汉《楚天都市报》、成都《华西都市报》、广州《南方都市报》、南京《扬子晚报》等也先后打出了民生新闻牌,民生新闻报道席卷全国。

二、“民生新闻”不是一个有关新闻体裁样式的科学概念。只是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新闻,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形式上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拉近媒体与受众的距离。民生新闻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

三、民生新闻在操作上可以分为“小民生”和“大民生”,凡关注柴米油盐等生活信息和服务资讯的为“小民生”,凡关注国计的民生视角解读的为“大民生”。“小民生”与“大民生”都要以人为本,地位同样重要。

四、民生新闻的不足是:一味短平快,缺少深度;报道琐碎,缺乏对新闻事件的整体把握;出现资本逻辑的侵蚀,有些开始让人嗅到商业气息;同质化竞争,丧失多样性。

从民生新闻上面的一些特点可以看出,它与社区新闻有某种相似之处。其中最为异曲同工的便是报道立场的平民视角、题材选择的民生内容、价值取向的民本意识、报道方式的民众话语。由此我们认为,社区新闻与民生新闻具备某种“血缘关系”。那么,社区新闻与民生新闻有哪些区别呢?

一、受众不同。社区新闻的诉求对象是特定区域的市民,选题以特定社区为中心,满足特定社区居民的信息需求。民生新闻以全市读者为诉求对象,选题追求尽可能贴近都市报的所有读者。

二、涵盖范围不同。学界一般将城市版、民意版、实用新闻版、热线新闻版、服务新闻版乃至气象新闻版等均划入民生新闻范围,而社区新闻因以地域作为划分手段,辨识度更强,价值取向更加清晰。

三、采集手段不同。在不少报社,跑口记者占据绝大部分新闻资源,民生记者除根据热线线索生成选题外,只能“自食其力”寻找选题,疲于奔命,心态不佳,没有成就感,使得民生新闻走向选题枯竭,丰富性越来越差的境地。社区记者均常驻责任社区,整天泡在管片内挖掘鲜活新闻,随时随地倾听市民呼声,真正站在人文关怀立场上,用市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播报、评说新闻,真正为老百姓排忧解难。

四、发展前景不同。民生新闻的前景有两个,一是扩充民生新闻的概念,树立大民生观。即通过媒体搭建公共平台,培养普通百姓的公民意识和公共意识,引导公众在重大国计民生等公共事物中行使舆论权利。二是告别泛民生化和民生新闻的庸俗化倾向,建立以社区为中心的新闻采集体系,提升民生新闻的生存空间。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社区新闻是站在民生新闻的肩膀上向前发展的,它继承了民生新闻优秀的品质,摒弃了其在发展中产生的不适应当今社会新闻竞争态势的劣质,从报道定位、目标受众、价值取向、采集方式上初步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新闻传播范式。

三、社区新闻的地位

我国的新闻传播活动源远流长,而新闻学研究却相对滞后,新闻史家方汉奇认为,作为独立学科的新闻学,直到20世纪初才崭露头角。过去的新闻学研究过于局限在本学科的单线研究,理论框架由新闻基本理论、新闻史、应用新闻学、新闻管理学四大部分构成,缺乏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和辐射。

在应用新闻学的研究中,对生产流程进行研究的采访、写作、编辑专业,对报道体裁进行研究的消息、通信、特写、评论专业,对报道题材进行研究的时政、经济、法制、体育、财经专业均得到快速发展,一批最新的研究成果为21世纪的新闻教育增加了更加鲜活的内容,加之大量经典教材从国外的引进,许多理论、观点、概念都令人耳目一新,对更新我们的新闻观念、改进新闻业务都大有裨益。遗憾的是,应用新闻学领域中对不同报道区域进行研究的国内与国际专业却受到冷落,新兴的社区新闻正是区域新闻研究的一部分,同样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区域新闻研究的落后,与目前国内媒体,特别是都市媒体的国内、国际新闻操作模式有关。从目前都市报国内新闻操作的模式看,基本是新华社通稿加全国都市报稿件交换联盟的稿件,从图片到文字都少有自己报社记者原创的作品。而都市报国际新闻的操作更是绝对依赖于新华社,都市报派记者出国采访只能是偶一为之,在国外常设记者站更是天方夜谭。国内、国际新闻的“外包制”使得媒体自身对国内、国际新闻采访、编辑的内在规律的认识比较肤浅,也缺乏研究的动力,而实践一方需求的不足,直接导致学界对区域新闻研究的停滞。

此时,社区新闻出现了,这或许将为应用新闻学中区域新闻研究提供一次突破的机会,为新闻学研究与社会学科的辐射与融通提供机会。

社区新闻使区域新闻从“高大全”走向“精细微”,从而增强了现实生存活力。过去以国内、国际新闻为主的区域新闻模式,从内容上看以趣闻和社会负面新闻为主,可读性强而必读性弱,从形式上看,摘编或编译占了绝大部分,降低了区域新闻的技术含量。一些都市报曾尝试国内新闻的中央化操作和国际新闻的电话连线采访,即在国内新闻方面指定记者跑中央各大部委,力图重大国内政策的第一手发布,以加大国内新闻的自采含量;在国际新闻方面加强监控国外网站,力争在第一时间获取新闻信息,通过记者与事发地的电话连线,比较详细地报道事件全貌。这些尝试增强了都市报在国内、国际新闻上的主动性,但与新华社相比,都市报无论在级别上还是在世界影响力上都有很大差距,记者采访往往受到各种局限,难以实现重大新闻操作上的突破。社区新闻将视野转向市民生活的基本场所,将接近性放大到极致,剪除了民生新闻中庸俗化的内容,将可读性与必读性完美结合,从新闻生发面到受众面均力求精细化,使区域新闻的生存能力大大加强。

社区新闻增加了区域新闻的信息编码方式。新闻信息是通过媒介的编码,再通过信道传递给受众的,要接受新闻事实,受众还必须解码。在过去区域新闻的报道过程中,我们大多是站在政经高端对信息进行编码和传播的,在经济、法制、教育等专业新闻报道领域已经开始转变编码方式的时候,区域新闻好像仍然变化不大。社区新闻将特定区域内市民作为编码终端,传播他们关心、喜欢并能够理解的信息流。为实现这一目的,社区新闻将信息采集者放在编码终端身边,在新闻采访方式上完全突破摘编、连线的都市报区域新闻旧有模式。

社区新闻推动了新闻学与社会学的融通。社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社区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不断增强,社区是满足居民需求的第一空间,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与中国社区建设同步兴起的社区新闻,以新闻采编规律为指导,以社区发展规律为依托,以社会学原则为参照,探求新闻学的跨学科发展途径,并为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报业的诞生做好实践和理论上的初步准备。

我们认为,在当前社会转型期,传媒作为社会子系统之一,也正在进行着自身改革。而对于和谐社区建设而言,需要社会各方的协调努力,除了政策支持、财政扶助和人员配备之外,传媒可发挥独特而关键的作用——在实现自身转型的同时,着力促进和谐社区建设,使两者有机结合,共进互补。

第二章 社区新闻的发展与现状

要点1. 国外社区新闻呈现怎样的特点,采编模式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2. 社区新闻与社区报是怎样的关系?国外社区报经营状况如何?3. 国内近年来社区新闻与社区报有何成功案例,失败的原因是什

么?

2002年10月,一本名叫《走进美国大报》的考察记由南方日报出版社推出,立即在报界同人中引起极大反响。这部以深入采访美国著名报纸和报业集团负责人为手段,以全面介绍美国报业现状为目的的长篇调查报告,在令国内报界同人更加直观地认识发达国家媒体产业所走过的200多年历程的同时,极富远见地将一份当时国人尚不十分了解的社区报——《斯塔藤岛前进报》的经营理念做了生动的阐述。此后,大凡学者论及境外社区媒体时,均以该报作为例证。《斯塔藤岛前进报》只是国外社区媒体的一个缩影。仅以美国为例,2000年数据显示,美国报纸约9100种,日报约1400种,全国1500个城镇,全国性报纸10多种,城市主流日报800余种,其他的以社区报为主。美国约有2.8亿人,日均发行报纸5400万份,社区报的周发行量7100万份。在报纸广告中,美国全国性报纸和城市主流日报广告量占70%,社区性报纸约占30%。

本章将简要介绍国内外社区新闻及社区报的发展现状。

第一节 国外社区媒体概况

无论是学界还是报界,通过理论评说国外社区新闻与社区报的采编与经营方略的多,通过具体案例认识国外社区新闻与社区报的少;通过引述、分析谈论国外社区报的多,通过现场考察从操作层面讲述社区报的少。因此,在社区报仍然处于争议阶段的大背景下,国外社区报考察报告就显得尤为难得。

原汁原味的国外社区新闻我们很少读到,因此,本节我们仍然从实例开始。这是笔者在南非开普敦一份名叫《Tyger Burger》的社区报上读到的一条社区新闻,让我们从实例开始了解境外社区媒体:事实与数据不符“请不要被那些执法部门处理犯罪案件的统计数据给蒙骗了,也不要轻信那些犯罪行为正在减少或已被控制的说法。事实表明,犯罪量正持续增长。”这是Trevor Moodley观察的结论,他是Sanddrift地区的居民。近来,Sanddrift地区的居民向本报反映,当地的犯罪行为已严重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Sanddrift东部地区情况尤为严重。主要的犯罪行为是抢劫。去年11月该地区新建成一家购物中心,现在这个中心的周围成了抢劫案的高发区。Moodley说,不是警察不愿意曝光这些惊人的数字,就是受害人不愿意报案。他说:“我们这些目击者平常总能看到这些事件,我们都鼓励受害人向警察报案。随着抢劫案的增长,老人和孩子将成为最大的受害者,户外安全受到严重挑战。”Sanddrift东部的居民Rosaline Willams今年已经70岁,她也是受害人之一,她向本报讲述了那段可怕的经历。上个月的一天清晨,当她正在一个距购物中心百米左右的公交车站等车时,一名持刀歹徒抢走了她的财物。她回忆道:“歹徒什么也没说,但是他用刀比划出一个意思:要是我不立刻把手提包给他,他就砍掉我的胳膊。”更糟糕的事情是,Willams于当日下午到当地警局报案时,值班警长竟拒绝立案,只是让她下周一再去。居民和纳税人联合会,以及社区警察论坛主席Aubrey Creighton说:“由于某些警务人员的恶劣行为,越来越多的居民不愿意在发生意外事件时来警局报案。我现在已经了解了这些情况,我会把这些问题带到我们与警方的例会上去。”SAPS的事务交流官Dell对此回应说:“警局将就地区内最近的安全状况召开一个管理会议。但是,如果居民不来报案的话,我们就无法得知情况究竟有多糟。所以,我们希望社区能和警察协力改进目前的状况。”

一、南非的社区报

2007年8月,应南非媒体24集团(Media 24)邀请,笔者对南非社区报运作现状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说实话,此前我们对南非的印象仅仅限于曼德拉和钻石。南非驻华大使倪清阁先生说:“南非不仅有钻石、黄金、动物,还有其他。”此言不虚。

被喻为非洲大陆“动力火车”的南非,以其美丽的自然环境、多元的文化、发展的经济越来越吸引旅游者与投资者。踏上那块富饶神秘的土地,一种洁净、快捷、开放的现代感迎面而来。马路宽阔,交通便利,居民住宅社区以平房为主,组团清晰。南非白人除了少数经济情况不佳的住在公寓(flat)以外,其他大多数都住在这种大房子里。这些大房子的面积大都至少在两三百平方米以上,室内大都有客厅、厨房、餐厅及三四间房间,室外则有一个大花园及一个小型游泳池。有些经济情况较好的家庭,则是住在四五百平方米以上的别墅里,这些别墅除了室内房间多、客厅大以外,室外大都有大游泳池及网球场。几乎每一个从国内来南非观光的人,都会对南非人的居住质量羡慕不已,少数白人社区中建有带一点非洲传统风味的房子,其实那种房子与其他现代化的房子并无二致,唯一不同的是它的屋顶是用非洲传统的稻草盖成的,这种黑色稻草是用细长坚韧的稻草浸泡在柏油里制成的,用它做屋顶不但冬暖夏凉,而且美观大方、优雅古典。

人口仅有4000多万的南非有四家传媒集团,仅报纸就有100多家,居非洲各国之首。我们考察了全球最大的传媒集团之一的南非媒体24集团,在开普敦的总部,一流的工作环境、对本土文化与传统的重视、现代化的前瞻前景及多种肤色的工作人员,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南非正处于新旧转型阶段,经过了40年的白人统治之后,多种彼此相异但相互交织的文化正试图治愈种族隔离制度留下的创伤,实现国家的团结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宽容性、求同存异、思想方面有不同,平等——男女平等,所有人的平等,发展经济——是以工业为侧重点的发展以及和平、安全、机会无限,这都是新南非所追求的。

南非媒体24集团与中国传媒业早有渊源,其对外投资公司MIH于2004年12月,购入号称“中国传媒第一股”的北青传媒9.9%股权。腾讯控股同年6月上市时,已获MIH入股37.5%股权。2007年的3月2日,南非MIH传媒集团与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在北京签署合作协议,双方总投资逾6亿元人民币,组建新安文化有限公司。它让我们看到了地方性报业集团整体改革的一个新思路。通过引进境外传媒集团,借助外力寻求在报业的广告、印刷、发行等方面取得突破,然后再逐步深化到报业改革的方方面面,应该是让人眼前一亮的好思路。其实,这一路径与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大胆引进外资的办法可以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媒体24集团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该集团发行的报纸有40多种,付费电视频道包括电影播放权、体育节目传播权、开发高端电影,仅非洲的节目就有40个频道。新兴的手机电视正在试行之中。集团还出版书籍,办成人大学。开办社区报,致力于不同肤色的人们社区文化的交流、融合是该集团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

1.从社区版到社区报

在开普敦,媒体24集团负责社区报的出版人泰赛珂详细介绍了该集团社区报的出版情况。目前,该集团共发行4个报头,24个版本的社区报,每周的印刷量达75万份,覆盖开普半岛80%以上的家庭。

其中,以《Tyger Burger》报头出版的12个版本的社区报为集团最早的社区报,每个版本发行量在1.4万份到3.3万份之间,总发行28.3万份,覆盖开普敦北部郊区。2005年数据显示,《Tyger Burger》社区报80%以上的读者会从头读到尾,包括广告。

以《People’s Post》报头出版的9个版本的社区报覆盖开普敦南部郊区,每个版本发行量在2.1万份到8.3万份之间,总发行30.5万份。

以《City Vision》报头出版的两个版本的社区报主要面向黑人社区所在的两个城镇,发行量分别为5万份和3万份。

以《Blits》报头出版的是一份火车报,是开普敦唯一一份面向轨道交通通勤族的报纸,发行量8万份。

出版人泰赛珂在谈到社区报的创办时指出:“社区报的市场需要逐步摸索,在初期不宜大规模发展。以《Tyger Burger》为例,1978年3月创立的时候是作为都市报《DieBurger》的开普敦北部郊区特刊发行的,是个社区新闻版。1983年8月24日,《Tyger Burger》开始作为一份独立的社区报而与《DieBurger》分离独自经营。1984年4月,《Tyger Burger》的投递分为两个地区,出版东部、西部两个版本。2004年10月,《Tyger Burger》发展到8个不同的社区版本。目前,共有12个版本。我们从社区版到社区报用了6年时间,从一个版本到12个版本用了20多年。社区报的生存取决于社区市场的成熟程度,而都市报的社区新闻可以为社区报提供市场参照和人才支持。”泰赛珂说,他对中国社区的发展不是很了解,但他相信,社区媒体市场的规律是相通的。

2.从内容到广告均以社区为中心

在社区报总部,泰赛珂向我们展示了各种版本的社区报,每个版本针对一个特定社区,从新闻内容到广告都以这个特定社区为中心。“与日报相比,我们有7大优势。”泰赛珂说。

一是免费。这被泰赛珂称为社区报的一大特色。对此,笔者曾提出疑问,“免费”是否会造成受众注意力的贬值?因为当受众没有付出任何成本,免费获得媒体的使用时,他们必然会较少地给予有意的注意,从而使传播效果大打折扣。按照受众对媒介内容的认同过程:选择性接触→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若受众的注意力遭遇贬值,便无法进行到第三、第四阶段,最终导致受众对报纸的认同度降低,甚至丧失。中国有一份名叫《北京广播电视报》的媒体,从2005年1月6日起,该报每周给北京五环以内的城区家庭赠送一份报纸。此举使得该报的发行量陡然增加到240万份,成为北京地区发行量第一的大报。但随即因巨大发行成本而失败。同样是免费,南非社区报为何能够成功?泰赛珂回答:“社区报每个版本的版数是不同的,大致在24个版到80个版之间,广告的占版率在70%到75%之间,远远高于收费日报40%左右的水平。同时压缩人力成本,以《Tyger Burger》社区报为例,采编人员、广告人员加在一起只有21人,负责12个版本的出版工作,而每个版本都有56到80个版,效率相当高。与此同时,发挥集团化的优势,投递工作由集团内的自由公司负责,也相应降低了成本。”

二是方便。投送到门的服务使精确发行成为可能,传媒经济研究学者唐绪军认为,控制发行的基本做法是:“先确定报纸的主要读者对象和广告主,然后把报纸发行量控制在目标读者对象群之内,减少无效发行,达到节省发行费用的目的。”免费报纸要做的是把非目标受众控制在读者之外。广告商要根据自己的目标消费者选择投放广告的媒体,它所选择的媒体的目标受众应当是与自己的目标消费群体基本重合的一群人。因此,免费报纸获得广告商的关键在于有一个准确的目标定位。泰赛珂说:“社区报的广告商以社区附近超市、商场、家装店、手机店等为主,他们的目标消费者十分清晰,就是社区里生活的市民,当所有的报纸都被投送到目标读者群时,它对广告商的吸引力将大于都市日报。”

三是本地新闻。关注特定社区内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和社区活动。尽管都市日报也对社区新闻进行报道,但无论是从量上还是从针对性上都不如社区报。泰赛珂举了一个例子,就在笔者到达开普敦的一周以前,两位外国登山爱好者在攀登开普敦市内著名风景区桌山的时候出现意外,一死一伤。都市日报对此事进行了大量报道,而社区报桌山版本仅仅在2版做了一条500字的报道。“因为这件事与桌山社区市民的生活没有太大关系,这一期封面报道是桌山社区垃圾处理难题。”

四是社区记者。所有社区报的记者均住在自己负责的社区内,他们当中既有家不在管片内,因为工作关系租房的,也有特意在需要的社区内招募的记者。记者作为社区的一员,更能够及时发现社区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参加社区各种文娱活动,与市民打成一片。

五是非政治话题。以社区居民权益保护为中心,开辟非政治的言论园地,使居民能够有一个畅所欲言的空间。

六是社会责任。这主要是指社区学校体育活动的赞助,组织老年人喝茶聚会,社区居民患病后的基金辅助,呼吁解决被遗弃妇女和儿童的住房问题等以社区公民身份参与的公益事业。通过这些公益活动,提高报纸在社区内的影响力。

七是全覆盖。几乎100%的社区家庭投递率,远远高于任何一家都市日报。

3.社区报纸的版面设置

作家米勒说过:“一份好的报纸,我认为,是一个民族在讲述自己。”那么,一份好的社区报是什么呢?泰赛珂先生说:“一份好的社区报,就是社区的日志、相册、喉舌和声音。”

所谓日志,就是社区的大事记。因为社区报一般是周报,7天里社区内发生的大事小情都会在社区报上给予记录,就如同社区历史的草稿一般,一旦有一天需要写这个社区的历史,社区报就是最好的资料库。对居住在这个社区,每天因忙于工作早出晚归的人们来说,一周过去,自己居住的地方发生了哪些喜怒哀乐的人间戏剧,应该都有知道的欲望吧,日志,正是起到梳理一周,展望未来的作用。

所谓相册,就是为社区人物立传,大凡社区内的知名人物、特色人物、趣味人物都可以在社区报上留下印记。此外,社区所有活动的参加者都会有机会让自己在活动当中的风采长留报端。泰赛珂说:“对一般市民来说,名字、图片印在报纸上面几乎是不可能的,社区报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机会,这种机会对他们来讲吸引力非常大。”

所谓喉舌,就是为社区解决问题,利用舆论的力量,推动社区生活质量的改善。

所谓声音,就是为社区内市民观点的交流提供平台,相当于一个论坛、一次社区会议。大家针对社区生活发表各自的看法,展开交流和讨论,在这种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增进邻里感情,培育社区文化。

泰赛珂认为,优秀的社区报是一个时尚的中心广场,是一个交换物品的市场,是提出和解决问题的会场,它提升社区的重要性,人们看到了熟悉的面孔详细推荐,听到了关于他们的故事,“社区共同关注的事情得以公布,是任何一个市民让自己遇到的困难获得大家注意的渠道,是传递社会信息甚至玩笑的机会。社区居民在回家后与家人团聚时的谈资和有兴趣的话题。”

阅读参考社区报主要内容■ * 社区重要事件■ * 本区域内的犯罪活动■ * 针对犯罪采取的相应对策,比如安全措施■ * 地方性活动■ * 社区内的人物和居民■ * 当地所需的各种生活服务(包括各种杂工,如木工、花工)■ * 区域内的发展和变化■ * 区域内的就业机会■ * 当地的体育活动■ * 有关购物的信息,如特价促销、新店开业、广告推介等

4.社区报的采编

在媒体24集团的社区报之一《People’s Post》编辑部,主编丁安妮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社区报的采编情况。在丁安妮眼中,社区报与都市日报没有内容上的冲突,“我们的对手是其他社区报。在地域上创造个人认同感,突出社区特色,增强社区凝聚力,与合作伙伴形成良好的关系,就是我们需要做的事。”

在丁安妮的办公室,笔者见到一张开普敦地图,上面用红笔清晰地标明了《People’s Post》不同版本所在的社区。“记者都住在他们负责的社区。参与社区公益活动,提供社区问题解决方案。”每周出报日所有记者会来到报社,研讨下期报纸的内容,“我们对记者没有工作量考核,但每个记者每周平均都能够拿出5个左右的故事和图片。大家都非常努力。”丁安妮说。据了解,整个集团对记者都没有进行数量考核,但每年会对所有记者、编辑进行能力评估,不能通过评估的采编人员经过谈话、书面警示、全体大会三项程序后会被除名。

都市日报与社区报之间会有人才的流动,由于社区报是周刊,节奏相对慢一些,喜欢压力小一点的编辑和记者会从日报流向社区报,尽管社区报的收入会比日报少一些。也有年轻人一毕业就来到社区报的,因为这里可以做各个领域的新闻,可以参与报纸全程的制作,可以文字、图片都负责,对人的全面发展有好处。

阅读参考社区记者的功能* 进驻社区,与社区物业、学校、商业、警方等取得密切联系,建立线人队伍* 参与社区公益活动,成为社区公民* 提供社区问题解决方案* 组织社区活动,让读者形象、创作上报纸

优秀的社区报不是外面新闻的复制和翻版,而是社区本身的完整体现。下面是2007年8月一份《Tyger Burger》社区报的版面设置与大概内容:

头版:以《良好,更优,超棒!》为题报道9月1日,星期六,本地有名的手机商“第三网络有限公司”将在canal walk商业区开张南非最大的cell c(南非手机运营商)商店。

2—4版:cell c商店手机优惠销售广告。

5版:以《事实与数据不符》为题,报道了Sanddrift地区一家购物中心周围经常发生抢劫。

6版:报道社区的青年爵士乐团成功进入开普省音乐节。

7版:图片报道,祝贺本社区的Portia Olivier小姐当选“2007西开普聋人小姐”。还有一篇市政当局发出紧急通知,提醒沿岸地区要注意大白鲨季节性增多现象。

8版:汽车、洗浴设施广告。

9版:刊发了一篇题为《警惕城市水资源浪费》的报道,说的是一名市民注意到,虽然几周来阴雨连绵,市政自动喷灌系统仍然全面喷水。这位市民在邮件中气愤地写道:“照片拍的是我们办公室对面街道,喷水管正浇着那些被雨泡过的绿地。这是纳税人的又一张账单。”地区公园管理部的Altus回应此事说,一些流浪者偷走了灌溉控制器的机箱盖,偷的过程中踩坏了螺线管阀门,从而导致灌溉系统的开启。他说:“市政公园部门感谢热心市民报告水资源浪费现象。”

10版:CT学院将在9月1日举办首个校园开放日的活动预告。

11版:一家肉食商场的整版促销及新店开张广告。

12版:婴儿用品超市特卖广告。

13版:一个纳税人社团组织在某日某时开会的通知。

14版:《Northlink学院与美发业众精英的竞争》说的是这家社区美发学校的12名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一周以来精心准备模特、发型设计、配件和比赛技巧,9月2日至3日,他们将代表西开普省参加全国大赛。

15版:婚礼用品展览会广告。

16版:整版图片,报道社区年龄最大的居民Meyer庆祝她97岁的生日。她唯一许下的生日愿望就是,住在澳大利亚的儿子、女儿可以在第二天就来看她。

17版:《给老人以活力》,图文并茂地报道了上周二,一组警察局的女职员来到社区养老院。为了庆祝妇女月,警局的女职员们决定给养老院的老人们送去特殊的关心和照顾。“这是我们第二次来看望这些老妇人,我想让她们知道我们并没有忘记她们对这个社会的贡献,依然认为她们有很大的价值。”除了办一个小的演出,送出贺卡和美食外,女警员们还帮老人剪指甲。“就算我的儿子来经常看我,他也没有时间给我剪指甲。”一位老人对记者说。养老院的护士Spies说:“这里经常很安静,我真心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像这些女警员这样来奉献爱心,哪怕只是来和老人们聊聊天也会让他们很开心。”

18—24版:旅游、电脑销售、招生广告。

25版:社区言论版。

26—34版:超市促销广告。

35版:商店广告。

36版:介绍一位女摇滚明星,她的音乐风格、她的成就,她近期演唱会的时间地点和订票电话。

37版:汽车广告软文。

38版:公司软文。

39—41版:房产广告。

42—51版:分类广告。

52—54版:体育报道。

5.社区报的经营

社区报生存的唯一收入来源就是广告。我们在国内时就有一个疑问:免费报纸的广告依靠什么与都市日报竞争?媒体24集团负责社区报广告销售的总监史亿万认为,社区免费报纸带给广告商最大的吸引力就是“特定区域的版面形成多种多样的投放选择。”史亿万坦言,在开普敦,除外媒体24集团的4个报头24个版本的社区报,还有其他媒体办的社区报,竞争十分激烈,集团新发展的社区报《People’s Post》的某些新版本在广告淡季只能实现收支持平,但是,集团对这些新版本的发展前景十分乐观。

在南非,平面媒体广告约占广告总量的42.83%,电视约占总量的32.14%,电台约占16.16%,户外广告占5.26%,电影院放映广告占2.02%。2003年至2006年,都市周报广告量上升28%,都市日报广告量上升13%,社区报则上升了23%,版值每年上升6%—7%。面向全国的广告商在社区报投放的广告约占所有社区报广告的20%,本地广告商占到80%。“本地广告商看中的就是特定目标投放。”史亿万说,“对于小的零售商来讲,可以节约成本,对于大的零售商而言,我们可以提供24个版本的组合方案,在特定区域提供优质的服务。”

这种广告的针对性获得了良好的收益,专门的市场调查公司的追访结果显示,80%的读者将社区报的内容从头读到尾,包括广告。社区报41%的读者的月收入在16000兰特(1兰特约合1元人民币),而都市日报42%的读者月收入小于8000兰特,家庭主妇对社区报广告尤其青睐。

社区报广告经营人员大多与社区记者一样住在自己负责的社区内,每天奔波于商场超市与零售商之间,每月有业务指标,完成定额可以拿到基本薪金,超额部分按照不同比例进行提成。社区广告人的基本月收入平均为15000兰特,每年会有10%的上调。“一些全市乃至全国性的大零售商,一般由集团广告部负责,根据他们的需求,选择社区报还是都市报,如果选择了社区报,收入与集团进行分成。”史亿万解释说。

为了降低成本,吸引社区小的零售商,社区报的广告制作基本上由广告业务员、摄影记者、版面制作人员一起完成,但记者一般不会介入广告经营,广告业务员也不会要求记者撰写广告软文,对此,史亿万认为:“这样可以保证报纸的内容质量,保证新闻的客观公正。”社区报前30名广告客户

6.社区报的发行

媒体24集团社区报出版人泰赛珂在介绍社区报的发行时特别向我们更正道:“社区报是免费的,因此,我们不叫发行,叫投递,我们不提发行量,只讲投递量。”

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泰赛珂为了更好地说明社区免费报纸的投递,竟然提到了上海《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I时代报》,“这份在上海地铁沿线免费发放的报纸与我们的火车报十分相似,内容以新闻、广告为主。它与传统报纸的区别在于:读者不需要为阅读支付费用。”泰赛珂说。目前,世界上已经有20多个国家出现了免费报纸,仅Metro International S.A.就在全球16个国家,出版超过30个版本免费报纸,每日发行量达461万份,读者人数接近1300万。泰赛珂认为,免费报纸,既是新闻纸,也是信息纸。社区型免费报纸有句广告语:我们有本地生活的所有资讯。这种类似于电话黄页一样的指南功能,是传统报纸不具备的。免费报纸在内容上,以提供生活资讯为主,强调实用性。“内容的贴近和实用是免费报纸投递的基础,可保存价值可以避免人们拿到报纸后很快扔掉。”泰赛珂说。

社区报的投递由集团NLD24公司负责,NLD24与24支投递队伍签署投递合同,每支投递队伍包括一辆小货车、一名驾驶员、10名投递员,每千份社区报的投递费用是210兰特。

在开普敦期间,笔者随投递员一起发送了一次社区报,在一些开放式社区,投递员只要将报纸放在街边人家院门外的信报箱中即可,而对于一些封闭管理的社区,就比较困难了,如果社区大门口有每户的信箱还好,如果没有,投递员便通过住在这个社区里的熟人将报纸带进社区,帮忙投递到每家每户。一位投递员告诉笔者,在南非,封闭管理的社区越来越多。对于公寓式的住宅,需要跟管理公司或安保公司谈判,如果不成,一般雇用退休老人或者无业人员作为“卧底”,绕过保安在所在小区内投放。

为监督报纸是否被完全投递到户,集团聘请了5位退休职员作为投递监督员,开车巡视投递情况。“我们的记者也有监督投递的职能。投递的全覆盖毕竟是社区报的立身之本。”泰赛珂说。

二、美国的社区报

美国的社区自治模式的特点是政府行为与社区行为相对分离,社区事物完全实行自主自治,依靠居民自由组合、民主选举产生的社团组织来行使社区管理职能。那么,社区报刊是怎样影响居民做出自己的判断呢?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员谢芳在其《美国社区》一书中作了这样的描述。

1.社区报与社区

谢芳讲道,在一个繁忙的十字路口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当地社区报及时报道了这一事故,并指出,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同一地点已经发生了4起同样的事故。社区居民读罢文章,决定向市政府交通委员会请援,要求有关部门立即在他们的住宅前安装一个交通信号灯。

市政府交通委员会批准了他们的申请。但是,同一社区居住的另外一些居民不想在这个路口安装红绿灯,他们也向交通委员会递交请援书,提出如果在这个市中心地带设立红绿灯,会使交通速度下降,拥堵增加。社区报此时再次发挥作用,报纸上读者意见栏目刊登了该报评论员文章,支持安装红绿灯,并将反对者的来信一并刊出。随即,该报采访市长,他是反对安装红绿灯的,使社区居民听到各方面的声音。通过全面的信息服务和客观报道,为下一步召开社区听证会做好了舆论准备。

社区听证会上,各方面的意见有了面对面交锋的机会。最后,市政府交通委员会代表权衡所有人的意见,决定:安装新的交通信号灯。社区报对听证会及听政结果进行了报道。

据谢芳介绍,在美国社区,一般民众就是通过社区报纸了解与他们休戚相关的事情发生的真相的。社区报担负着将社区里发生的事情上通下达的使命,所以几乎美国城市中的每一个社区都有自己的社区报刊。社区报刊的经营通常采取非赢利的方式,报纸出版后被放在社区街道上设置的免费书报箱内,或是放在社区商店入口处的广告存放处,由居民随意索取。

2.《斯塔藤岛前进报》

社区报是一个古老的报种,在世界上有300多年的历史。作为世界著名的老牌社区大报,美国的《斯塔藤岛前进报》(Staten Island Advance)在其120多年的办报历程中,经历了诸多里程碑式的发展,并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营管理经验,形成了一整套有益的办报理念。

斯塔藤岛大约50万人,其中成人30万,《斯塔藤岛前进报》的发行量平日刊为7万份,星期天刊9万份,82%的成人阅读该报,90%的家庭订阅该报。该报平日刊一般对开40—50个版,分3—4叠,售价50美分。A叠12页,包括国内新闻、本岛新闻、社论、邻近市镇新闻、丧事新闻、天气预报等;B叠14页,是娱乐、电视、漫画副刊;C叠14页,是体育和分类广告。星期天刊一般240页,分成10多叠,内容极其丰富。

辜晓进在他那本著名的《走进美国大报》一书中,曾介绍这份报纸2002年1月26日的报道情况,这一天,该报用了5个版面来报道本区新闻,丧事新闻的头条是一位91岁的老环卫工人去世的报道,上面重点提到他曾经获得业余拳击冠军。天气版则用大量篇幅来报道本岛未来5天的天气情况,包括本岛昨日气温和天气,附近地区的天气走势,全国天气图、全国70个城市和世界35个城市昨天和今天的天气情况。副刊则报道本岛许多有趣的婚嫁迎娶信息,还配了插图。少年儿童版有当地孩子们丰富多样的校园活动,分类广告上有大量的当地招聘、售物、房屋租赁、旧货交易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如此丰富的报道内容,具有很强的生活性、贴近性和实用性的特点。《斯塔藤岛前进报》的规模并不算大,总共有工作人员400人左右,其中全职人员250人,兼职人员150人。400人中编辑部占150人,其中又有编辑40人,记者40人,还有25名钟点工。摄影部有7名全职摄影记者和3名临时记者。从人事结构上看,有总编、执行总编、社论版主编、编辑部主任、发行部经理、广告部经理、广告合作部经理、星期天刊主任和本市新闻部主编等,并不设副总编。

报社在奥尔巴尼(Albany)和纽约市政厅(City Hall)设有分社,在首都华盛顿也有组建在纽毫斯通讯社(Newhouse News Service)基础上的自己的常驻记者,专门报道与本岛相关的重大新闻。在本岛区,记者则以格拉斯玛(Grasmere)(报社总部所在地)为中心覆盖了整个地区,并在区内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和区政厅(Borough Hall)等新闻重镇设立分支机构。各个记者都有明确的采访分工,但没有固定的写稿发稿数量要求,只是在必要的时候才向他们下达采访任务。报社没有设立国际记者,但如果有与本地相关联的重大事件,仍然会不遗余力地派遣记者前去报道。

在《走进美国大报》一书中,辜晓进还介绍了该报的发行、广告概况,同样值得我们借鉴。《斯塔藤岛前进报》的发行经理下面是2名地区经理、2名零售经理和2名主管。地区经理各管8名社区经理(共16名),确保所管辖区全部报款回笼,跟踪处理投诉。社区经理负责有关社区发行量的增长,回收报款,通过对1150名投递员地管理,完成所有家庭的投递工作。零售经理各管2名零售账目经理,在其协助下负责与所有分销商合作,确保报纸及时、足数送达各个报纸零售点,并及时回收所有报款。2名主管中,1名为发行业务主管,负责指导3名员工处理所有账单并负责向外地邮寄报纸。1名客户服务主管,带领17名业务代表,负责电话征订和处理客户投诉。发行经理还负责管理一个拥有20辆卡车的运输队,保证报纸运送工作及时高效。该报有400多个设在超市或小商店的零售摊点。《斯塔藤岛前进报》专门与贝尔登咨询公司签订协议,委托其调查该岛人口分布、地理位置、消费习惯、商店分布、报纸读者成分、各类传媒的喜好等情况,有关资料由报社精心编印,客户一个电话,报社的市场部就可以免费寄出。报社的广告业务部还向客户提供免费编制广告宣传预算、广告设计、广告词撰写、预出清样等服务,其中,所有设计都是免费的。该报的广告合作部则专门与零售商等大宗客户合作,免费帮助他们进行各类策划、设计、制作等事宜。

3.《萨克拉门托新闻周报》

在2005年1月号的《新闻传播》杂志上,曾对美国名不见经传的一份社区报——萨克拉门托市的《萨克拉门托新闻周报》进行过介绍,该文是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杨殿军的一篇考察报告。笔者认为,国内报界同人对社区报的实地考察为我们更加真实地了解国外社区报经营特色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弥足珍贵,特摘编如下:《萨克拉门托新闻周报》有员工70人,其中采编人员12人,广告人员18人。由于是一份免费报纸,广告收入显得格外重要。报纸版面的60%是广告,2003年的广告收入达到500万美元。这份每期80个版左右的报纸,发行量是8.5万份。《萨克拉门托新闻周报》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几十年来,它们追求独树一帜。用报社董事长兼总裁杰夫·冯卡内尔的话说:“代表着反传统的声音。”目前,在这个160万人口的城市中,有1/4的人在看这份报纸。

冯卡内尔认为:这份社区报的使命,就是在主流声音之外提供不同的声音,供受众参考。“如果只有一个声音在说话,会带来社会灾难。”十月份正是美国大选最为关键的时期,两个竞选人旗鼓相当,两个阵营都拼命为自己摇旗呐喊,这时的《萨克拉门托新闻周报》,努力提供与其他报刊不同的内容。他说,在政府的决策中,也需要不同的声音作参考。因此,他们在民权、妇女、环保等方面提供更多与其他媒体不同的消息。

这样的报纸在内容上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服务周到。这家周报还在萨克拉门托以外的两个小镇出版地方版,它们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年轻人。内容以大量的社区新闻、本地资讯、服务性新闻为主,国内国际新闻比例较小,大部分是文化艺术、娱乐、体育、生活类资讯如服饰、家具、餐厅介绍等。

报道新闻的方式都很轻松,在政治新闻方面也不例外,轻松地报道政治人物和事件,对政治人物不仰视,以平等的甚至调侃的方式来报道,受到年轻人的喜欢。在发表当地人意见的时候,或者是编辑部的评论,有相当一部分意见是与政府和主流媒体不一样的观点。

尽管是社区报,报纸也关注总统和州长的竞选。但他们只是以社区的观点看选举,不去预测谁当选。社区报在全国还有一个网络,他们也会在网上看看其他社区报是怎样处理这类报道的。

在作者访问期间,正值扮演“超人”的著名影星克里斯托夫·里夫去世,中国各媒体的娱乐版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我们问他们是如何处理的,这份报纸的编辑说:我们是周六出版的周报,到那时已是旧闻,再登就没人看了。还是强调一点:更多的是从不同的角度报道与别的报纸不一样的内容。

这份报纸一开始创刊时也是靠订阅的,但效果不佳,因为这里的年轻人工作变动大,流动性大,没有长期稳定的订户,发行上不去,限制了广告收入,于是他们决定免费赠送。他们把报纸送到俱乐部、餐厅等年轻人活跃的地方,并根据人群流量在城市街头设置报箱供市民自由拿取,他们做了认真的读者跟踪调查,掌握不同地点需要放多少报纸的数量。

由于报纸受到欢迎,他们的广告收入甚至比当地的日报还要好。许多大公司的老板不同意这份报纸的观点,但也愿意在这份报纸上做广告。

在这个城市,有一家日报,六七家女性、青年、健康类的专业报。在冯卡内尔这里工作的记者编辑的年薪在3万美元至8万美元之间,年轻的记者编辑常常变换工作,所以采编队伍中有1/3是经常变动的,2/3相对稳定。他们还发展了20人左右的自由撰稿人。

冯卡内尔谈到了互联网对他们的挑战,但他认为,一份有活力的、受欢迎的社区报,可以保持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生命力。

4.其他美国社区报

社区报在美国等报业发达国家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大约是在20世纪60年代前后,美国的中心城市中心部位“同心化”大批的市民,特别是白领的市民外迁到郊区,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社区报纸发展进入高速增长期。

在第三届中国媒体经营管理论坛上,广州日报社社长戴玉庆先生曾将考察夏威夷的广告商报集团社区报的情况作过简要介绍,该集团有4份社区报,并拟扩大到生产7份社区报,他们的发行策略是“全覆盖、全免费”。已有的这4份社区报都进入了赢利期,利润率是平均10%。四份社区报所收的广告的价格也是大报的10%,就是以1/10的低价格来吸取零散的广告。他们所办的所有社区报现在都赢利,一份社区报的成熟期通常是两三年,短的也可以一年做到。

在北京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谢芳所作的《美国社区》一书中,曾对纽约市格林尼治村的社区报纸《村声》进行过介绍,该报创刊于1955年,主要版面有戏剧评论、诗歌评论、艺术评论、社会评论和新闻评论。这些版面都以曼哈顿下城独特的文化精神、新潮观念、在野政治、非主流艺术,再加上租房消息、招工广告、男女约会、饭馆评价等内容,深受读者欢迎,发行量23万份。由于格林尼治村社区的居民多为美国知识界精英,而《村声》每个版块的主编也都代表美国知识界顶尖水平,因此,该报文章经常被美国各大报刊转载、引用,成为美国社区报里比较独特的一分子。

美国的社区报付费与免费并行,主要以周四出版的周报为主。美国社区报协会(NNA)的统计数据显示,从1965年到2000年,美国的社区报发行量翻了三番,总发行量达到7100万份。在非都市地区,71%的读者固定地阅读社区报。1998年,全美社区报的读者总数超过15000万,并且预计每年将以3到5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加拿大的社区报主要是小报和周报,多数发行量在5000份左右。该国社区报协会(CCNA)统计显示,CCNA的成员中,677家报纸为周刊,105家为半周刊,还有28家一周三期;629种为小报版式,171种为大报版式;周发行量平均数为14091份。

三、加拿大的社区报

加拿大也是社区报比较发达的国家。加拿大社区报协会已有80多年的历史,到2007年已有742家成员,每周发行量达770万份。加拿大社区报协会意识到分众时代是社区报发展的又一黄金期,于是从2006年开始,为给广告商提供更具说服力的数据,协会每年委托独立的调查公司Combase给全国社区报做全景式调查。在第三届中国媒体经营研讨会上,广州日报社社长戴玉庆就曾经以加拿大多伦多的《新报》来说明报业转型问题。

多伦多的《新报》是一个集团。他们办了一份主报和95份不同类型的社区报,在2006年年度财务统计中,主报广告占总收入的1/2,另外95份社区报所得到的广告收入占这个集团广告总额的1/2,也就是各占半壁江山。但是,在成本支出方面,95份社区报的总支出才是主报成本总支出的1/3,换句话说,社区报以1/3的成本能够得来全集团1/2的广告收入,这笔账清楚地表明,社区报是一个低投入,高产出的买卖。

新斯科舍省南部的城镇Bridgewater的《公报》(Bulletin)创办于1888年,报纸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是目前加拿大为数不多的家族经营报纸。在《公报》网站,有“我们的市场”版块,介绍报纸辐射区域,以Bridgewater为中心,每周三出版,扩散到周边十几个城镇,发行量达1.2万份,根据Combase的调查,社区报在1.6万人中,能覆盖70%,而当地日报《先驱纪事报》(The Chronicle Herald)的读者覆盖率仅为35%,而且73%的日报读者会同时阅读社区报,《公报》的传阅率为1∶1.6,读者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等各方面数据都显示出相比于大众媒体的优势。

新闻的接近性被奉为社区报的金科玉律,以2007年10月5日的《公报》为例,6条新闻内容为:1. 当地企业赞助社区修建体育场馆;2. 当地救援人员在空难救援工作中表现神勇;3. 当地学校遭炸弹恐吓而停课,事后证明是虚惊一场;4. 当地政府考虑拨款给小学;5. 20岁残疾女孩赴上海参加残奥会;6. 两位居民携手制作录像,呼吁保护动物。

2005年,上海《新民晚报》的俞旻骁曾经在加拿大一份名叫《维多利亚新闻》的社区报实习考察,并于次年写出了比较详细的考察报告,通过这份报告,我们能够切实感受到社区报业在加拿大蓬勃的活力和成功的运作。《维多利亚新闻》就是一份面向7万多维多利亚市居民的社区报,每周分别在周三和周五刊出2次,每期的发行量大概有2万多份,全部为免费赠阅。《维多利亚新闻》是庞大的加拿大BLACK报系中的一分子,BLACK报系是社区报业的垄断巨头,拥有该地区绝大多数的社区报,几乎每个像维多利亚那样规模的城市都有一份社区报。这些社区报相对独立,有各自的采编和发行、广告等部门,但是它们之间也有非常紧密的合作。比如,为了吸引广告客户,集团常常将各报纸的周末版中部分版面统一编辑,冠以“温哥华岛新闻”、“大维多利亚新闻”等名字,在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社区一并发行,以形成广告上的规模优势。《维多利亚新闻》的新闻编辑部有10名记者,4名编辑,他们承担了每周两期几乎所有版面的采写和编辑工作。每个编辑平均一周编辑的版面达到20版以上,而每个记者每周完成的报道数量也在15篇至20篇。《维多利亚新闻》的广告部门总人数在20名以上,其中有联系社区广告客户的业务员,有负责广告内容编辑的职员,也有受理分类广告的职员。业务员的薪水主要靠提成,在底薪的基础上,每拉到一个广告客户就能拿到一定的提成。这部分收入上不封顶下不设底。《维多利亚新闻》的发行部门专职员工只有4人。但是这4人管理、掌控着2000多人的发行队伍,覆盖了整个维多利亚市。2000多人的发行队伍主要由当地的中小学生组成,他们在课余时间将报纸投递到维多利亚市的每家每户。据发行部门负责人介绍,《维多利亚新闻》能投递到居住在维多利亚市2/3以上的家庭,这也正是广告商看中他们的地方。

以2005年11月18日的《维多利亚新闻》为例,当天的报纸共有3叠对开40版。头版刊头左下方显著位置为公告栏,刊登着本周社区即将举行的活动等信息;头版其他3篇分别为维多利亚市市长选举、维多利亚圣诞慈善活动和维多利亚市流浪人员收容所迁址问题的相关报道。从A2版到A16版,大多为维多利亚本地新闻以及BC省的相关报道,如维多利亚市的紧急通信系统问题、社区老兵纪念地47个花圈被毁、维多利亚周边海域的海底遗留化学武器问题、维多利亚市渡口改建计划、学生要求政府提升公共交通服务等,此外还有一个社区居民的言论版和一些整版的广告版面。B叠类似我们报纸的专副刊,刊登园艺、电脑、装修等方面的实用文章。C叠主要是维多利亚市的文艺、娱乐、体育等报道。综观当天的报纸,一半以上的版面为各种广告所占据,每个版面上的文章一般不超过3篇,大部分文章是该报社记者自己采写的本社区的新闻报道。这其中,又有相当一部分是服务性的公告,告诉读者哪里有拍卖、哪里有晚会、哪里可以注射禽流感疫苗等。

作为一份免费报纸,《维多利亚新闻》的收入主要来自广告。在广告收入中,分类广告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根据他们的广告报价,最便宜的分类广告单元(可以刊出3次)只要15加元(约90元人民币),客户如果选择可以刊登48次的组合分类广告,也只需150加元。而且广告客户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传真或来访等方式,非常简单地完成预定手续。对于展示广告(即国内的半通栏以上的广告,主要内容为商店打折、产品介绍、品牌推广、汽车房产广告等),《维多利亚新闻》的收费标准也不高,一般来说1500加元就能做整版的广告。《维多利亚新闻》总编认为,他们报纸的影响力远小于当地的商业日报,只有通过薄利多销的方法才能吸引到足够的广告客户,赢得自己的蛋糕。当然,要征集到足够的广告以维持开销并取得赢利,广告部门人员的市场营销非常重要。据了解,《维多利亚新闻》广告部门的职员,深入到社区各个角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网络。《维多利亚新闻》有关人员透露,他们报纸的赢利情况不错,估计每年税前利润率在9%以上。

社区报适合城市人口外迁,以及分散化、社区化的居住特点。当前,中国的大城市,比如说广州、北京、上海都经历着一个中新城区“外迁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和发达国家非常相似,因此也说明我们传统媒体也面临着一个新的机遇,对于社区报的受众来说,他们不同于传统大报的受众,他们对于自己居住环境的关注,对于自家周边生活信息的要求,以及对于邻里氛围的一种体验和对于社区当中他们个人意见的表达,都构成了社区报存在的价值,这样来编报是有可读性、必读性的,这点也经过了国外同行们经验的证明。

第二节 从社区新闻版到中国社区报

有这样一个说法:在很多年前,世界上没有三明治这种食物,有的只是互不相关的切片土司和火腿肉。后来有人在两片重叠的面包上放一片火腿肉,后又改进为三片摞在一起的火腿肉,最后变成了以两片黑麦面包上下夹着几片长条火腿,并以芥末酱作为装饰,成功创造出了三明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社会上存在一些看似互不相干的元素,只要有心人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就能创造出惊喜。

中国社区新闻乃至社区报的实践何尝不是如此。

一、都市报纷纷开设社区版

2005年2月22日,《法制晚报》正式将北京分为东、南、西、北四大社区,并按照这样的划分构建版面的第二天,记者袁婷在该报南部社区版刊发了如下一篇报道:

平凡母亲安静离去

坚强性格给女儿留下无尽精神财富他、她,很多,曾在我们的生活中默默存在、默默付出爱的人们又默默地离去。他们存在时,我们忽略;他们离开后,我们才恍然发现:他们给了我们一笔精神财富,让我们有爱、有力量。2005年1月26日,离春节不到半个月,与白血病抗争了4年后,住在崇文区长青园小区的刘安莲安静地走了。直到今天,她的女儿张慧(化名)仍然觉得,母亲就在身边,她的坚强、朴实时刻鼓励着她。一个普通人悄悄地走了刘安莲生前是一家报社的话务员,在那里工作了32年。“她工作细心,报社各部门的分机号码都能记住。”在她的追悼会上,单位领导这样评价她。“她总是一只手捂着嘴笑,遇见熟人也害羞。她好像从不麻烦别人。她家经济条件不太好,但社区组织募捐她从不落后。”崇文区长青园小区的原居委会李主任说。也许因为她普通得完全不引人注目,她去世一周后很多邻居还不知道这个消息。人们只是看到,她的女儿和她一样安静地打理着自己的家。爱没挡住病魔侵来张慧说,母亲年近40岁才生下她,可谓老来得女。“小刘出门就牵着闺女的手,别的孩子找张慧玩,她也不放心。”邻居石阿姨说。即使这样刘安莲也没料到,苦难仍旧加倍压在女儿身上。2001年刘安莲被检查出患上白血病,不久后她的妹妹也被查出已到乳腺癌晚期。21岁的张慧从此开始同时照顾两位重病的亲人。张慧1000元的薪水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整整一年,没有同事知道她的母亲生病了。张慧说:“家里有一株很久没浇水的水仙突然开花了,妈妈很高兴,可惜她在医院里一直没看到。”朴实母亲留下精神财富“她是个老实人,她的女儿能够独立面对生活了,她走得安详啊。”参加刘安莲葬礼的老邻居说。“我会像妈妈那样老老实实地做人。”张慧说。在她看来,老实,意味着脚踏实地、意味着勤恳努力,这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生活态度,也是母亲留给她的最宝贵的财富。

在今天看来,这不过是一篇普通的人物报道,一篇发自社区的讣闻,但是,在2005年的早春,正是这篇普普通通的人物报道,正式拉开了北京社区新闻竞争的大幕,并且点燃了京城报人对讣闻报道的高度关注。就在这一年,《法制晚报》、《新京报》、《北京娱乐信报》、《北京晨报》、《北京晚报》社区新闻版纷纷亮相;就在这一年,《新京报》讣闻版与读者见面,大量来自社区的逝者信息将人们的视野扩展到对普通生命闪光点的敬重,身边有血、有肉、有感情的邻居从此远行,也许自己还从未与他打过招呼,是遗憾,还是伤感?讣闻就此成为社区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社区新闻兴起的一个重要推动者就是《法制晚报》。与已经有50多年历史,在老北京人中已经形成阅读习惯的《北京晚报》相比,《法制晚报》是个后来者,怎样才能实现“离你最近”的办报理念?如何才能利用北京城市化进程中逐渐形成的新特点发展自己?《法制晚报》总编辑王林将目光瞄准了社区。在他看来,《北京晚报》的跑口记者在各委办局的新闻资源短时间内《法制晚报》很难抢占,要想获取独特的新闻资源,只能从社区下手。他曾以两个金字塔来说明抢占社区新闻资源的重要性。一个是正金字塔,用以说明新闻的发生规律:位于塔基的社区层面的新闻最鲜活,发生几率最高,量最大;位于塔腰的区县新闻次之,发生几率和数量第二;位于塔顶的全市性的委办局新闻以政策为主,鲜活度最低,数量最少。另一个是倒金字塔,用以说明大多数都市报记者的分布情况。位于倒置的金字塔塔基的是跑市级部委办局的记者,数量最多;塔腰是跑区县的记者,数量略少;塔尖是跑社区的记者,数量最少。新闻发生规律与记者分布完全倒置,导致报纸同质化倾向严重,缺乏真正鲜活生动的散发浓郁生活气息的新闻。

王林认为,《法制晚报》要想生存,就必须改变这种记者分布方式,使记者的站位与新闻发生的规律相符合。随着新北京人的增多和住宅郊区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北京已经陆续建成了一些类似“卫星城”的大规模生活社区,比如“望京社区”、“天通苑社区”、“方庄社区”等。但是,这些“卫星城”非但没能缓解北京城市中心地区的人口和交通压力,反而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望京、天通苑的交通拥堵,服务设施匮乏,回龙观的看病难,方庄的基础设施老化等。外地移民在与北京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摩擦和矛盾,刚刚拥有私产的业主开始学着维护自己的各项权益。所有这一切,都使得社区难事、怪事、烦心事层出不穷,报纸立足社区为民解困必然会赢得读者的青睐。《法制晚报》按照城市地域来切分其目标市场上的“社区”,将北京城分成东西南北四大块,并通过有针对性的版面,来构建它在各细分地域目标市场的社区新闻。东部社区包括:劲松、东直门、CBD、通州、红庙、潘家园、石佛营、朝阳园。南部社区包括:洋桥、马连道、亦庄、六里桥、方庄、大兴、新发地、南苑、草桥。西部社区包括:鲁谷、五棵松、八角、西直门、木樨地、中关村、三虎桥、玉泉路。北部社区包括:亚运村、望京、天通苑、上地、回龙观、柳芳、安定门、和平里、酒仙桥。

记者序列里一个全新的称谓诞生了:社区记者。其职能就是加强底端新闻采集、弥补跑口记者对下层新闻覆盖力的不足。他的报道应该是这个城市最贴近、最鲜活的。他的名字可以进入这个社区家庭的电话簿。

从创刊之初每天两个版的社区新闻到一年后的每天四个版,《法制晚报》的社区新闻植根于普通百姓的身边事,报道社区居民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物业收费纠纷、停车难、小区临时停电、出行不便;装修噪音扰民,流浪猫、流浪狗的潜在危险,白领时尚宠物带来的问题;家有绝活、家有“神人”、家有窍门;社区集体采购、顺风车、第一批女保安。社区要紧事、感人事、有趣事、家务事成为《法制晚报》四个社区新闻版的重要卖点。

就在《法制晚报》正式推出四个社区版面两个多月后,《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刊载署名张大超的文章《法制晚报社区报道浅析》,对一年来《法制晚报》社区新闻的内容特色进行了简要介绍:

(一)贴近生活的要紧事。《法制晚报》从创刊初就一直做的“社区调查”已快近百期了,每一期都是记者对社区居民要紧事的深度关注。如:3月23日A20《社区早点想吃口好的挺难》记者通过调查新街口、大望路、望京等处的早餐点发现当地居民每天吃的早点不卫生不新鲜,并提出应对措施,直接关注居民的吃饭问题。再如3月31日A20社区北部《一出家门就对着拥挤车流》,记者调查了望京的路段、过街天桥,采访了街道办事处和专家,为解决望京老百姓回家就医难的问题支招。

(二)提供经验的家里事。社区版头条中关于小区业主论坛的新闻正与日俱增。城市居民通过网络交流生活经验,反映生活中的难题体现了网络已经普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通过报道装修、搬家、灭鼠等生活琐事,使各区居民从中增长经验。比如,对南部社区居民维权事件的报道,可以为东部、西部及北部社区居民提供可资借鉴的方法。让其他区的居民看到,维权可以这样做。

(三)百姓身上的感人事。“社区感动”栏目从人出发,强调人文关怀和平民视角,为老年读者营造一个温情脉脉的媒体环境,其故事性增强了可读性。如4月11日A19版《“只要房子不拆我就一直管它”》讲述了酒仙桥一位66岁的胡大妈36年如一日地打扫公共厕所,不怕脏不怕累的感人事迹,老人朴实的责任心的确令人感动。

(四)不同寻常的有趣事。《法制晚报》“社区发现”栏目特别讲究趣味性,如:3月31日A17版《商家妙用“暗语”防小偷》本来是小偷在暗处,这篇报道的引人之处在于,小偷“弃暗投明”,商家和顾客反而要“弃明投暗”,“反常现象”令人哭笑不得。“非常百姓”栏目经常报道一些反常事、出乎意料的新鲜事,极大地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

应该说,当时张大超对《法制晚报》刚刚诞生一年的社区新闻的总结基本到位,这也是该报经验第一次公之于众。此时的《法制晚报》已经在北京牢牢站稳了脚跟。也正因为看到了《法制晚报》的成功,京城其他报纸纷纷跟进,陆续开设社区新闻版面。《北京晚报》与北京18个区县的区县报主编结成联盟,这些主编成为该报社区信息员;《新京报》与京城主要社区的社区网结成联盟,社区网站的版主随即成为该报信息员;《北京娱乐信报》则将社区新闻融入经济报道中,以经济眼光审视社区的大事小情,令人耳目一新。

北京只是国内社区新闻勃兴的一个缩影。

在广东,《南方都市报》、《新快报》的社区记者经常在小区里碰面。《广州日报》设置了“小区讯闻”版,《信息时报》也在2006年改版时专门设置了“小区”版。

在上海,《新民晚报》加强社区新闻比重,并在此基础上酝酿出版社区报。

在重庆,《重庆晚报》对社会新闻进行了调整,将其细分为都市新闻、社区新闻、法制新闻、服务新闻几大块,重点打造社区新闻,每天4个版,单独成叠。他们给社区新闻的定义是:市民身边发生或与市民生活相关的事件或信息的报道。与传统社会新闻的区别是,内容不以突发事件、灾害事件、治安案件为主,而是主要反映邻里之间的感人事、家里事、有趣事。把普通市民作为报道的主角,通过他们的故事提倡相互关爱,弘扬人间真情,树立良好的社会伦理道德观和价值观,弘扬真善美和社会正气。《重庆时报》按行政区域划分进行分区报道,将主城9区按地域划分为五大片区,每天报道各区域内“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最有价值的新闻和信息”。在各区域内的大社区专版中,刊登了搭车上下班、交换物品、自驾游、爱心捐赠、团购物品等信息,再通过热线及专门论坛来补充和完善。社区专版上海量的有效信息,就像仓储货物一样,读者可根据自身的需求,找到各自需要的产品,不仅大大增强了都市报的服务性和适用性,还有利于促进街坊邻居关系。

在四川,《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均开辟社区民生专版,依据读者需要采编稿件,着力打造主流“市民新闻报”和大型综合日报。《绵阳晚报》以晚报社区工作站为基点,采编触角深入到社区及家庭,开辟“社区传真”、“街坊名人”、“左邻右舍”、“我爱我家”等栏目。

在山东,《鲁中晨报》新闻中心26名记者走进社区,在淄博市5个区、3个县共331个社区体验生活,扩大了社区新闻的影响力,增强了居民与媒体的感情。

在河南,《郑州日报》开辟“区街新闻”版,该版立体反映民情、民生、民意,全面报道区街政治、经济、文化新闻,写身边的人,报身边的事,助区街发展,为百姓服务。“区街新闻”版由三大板块构成:区街·时政、区街·民生、区街·热线,设以下栏目,如区街关注:以重大有影响力的时政经济类和民生新闻为主;区街瞭望:监督性的客观报道;区街动态:区街里的动态新闻;街谈巷议:活泼精致的小言论;信息播报:各种服务性信息;凡人小事:平凡市民的平凡人生;社区连线:反映社区新风及社区典型。另外还有小巷深处、街区趣事、邻里之间等。《河南商报》则于2006年正式单独设立社区版、指定专职社区编辑。在热线新闻采访部建立了专职社区记者队伍。

在福建,《厦门日报》推出“片区记者”。借鉴派出所的“片警”设置,在全市30个主要社区,设负责联系一个或几个社区的固定记者。其身份既是记者,又是社区工作者,他必须和社区群众经常交流,了解其酸甜苦辣,成为他们的知心人,增加“社区新闻”版面,并在“都市新闻”、“热线新闻”版面开设“党报记者到我家”、“片区记者在您身边”、“社区故事”、“社区人物”等栏目,刊出大量鲜活的社区新闻。

社区新闻以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鲜明特色已经成为都市报纸常设版面。新媒体时代,追求主流的都市传媒正在用实实在在的努力,提高自身的亲和力、感召力、表现力和公信力。

二、社区报的发端:《南山日报》

十年不是一个短暂的时间。对《南山日报》来说,十年意味着一段历史,一段用激情打造光荣与梦想的历史。《南山日报》(其前身《南山报》)几乎是与南山区同时诞生的。所以它和全区人民一起,从诞生的那一天,就满怀豪情地打造崭新的未来——它见证了南山高新区的创建,目睹了教育强区的进程,记录了旅游文化的浸润,展现了现代化海滨城区建设的矫健步伐。它的十年合订本,浓缩了南山建区十余年的所有激情。和所有南山人一样,《南山日报》的同人用青春和血汗在实践着自己的梦想,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光荣——他们敢为人先地打出城市社区媒体的口号,在最基层处实践着最先进的办报理念——“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固守着自己的编辑方针:“提倡建设性,反对破坏性;提倡积极性,反对消极性;提倡科学精神,反对封建迷信;提倡新闻的客观、公正、准确,反对哗众取宠和不负责任地一味追求轰动效应;提倡对社会焦点和热点的科学分析,反对简单地炒作、揭露、抨击、抱怨;提倡讴歌真善美,反对宣扬假恶丑。”通过一点一滴的努力,他们赢得了全区人民的厚爱,也把自己的根深深扎进了南山这片神奇的土地。在告别的时候,我们更多地想到了读者——没有你们的真诚相伴和支持,《南山日报》不会有今天的成就和影响。那些读者,他们中有为了订阅《南山日报》清晨跑步到本报的老人;有听到区委书记王毅说《教育周刊》将一直办下去就激动得热泪盈眶的小学生特约记者;有遭遇不平事就找本报评理的劳务工;有在飞机上看完《南山日报》就决定在南山投资的客商;还有因为没能及时收到本报就打电话来发脾气的村民……在这里,我们要真诚地对你们说一声谢谢,谢谢你们的厚爱与支持,谢谢你们的宽容与参与,谢谢你们陪我们走过十年激情岁月,谢谢你们和我们一起见证这十年的光荣和梦想。本报编辑部

2003年10月31日,这篇题为《光荣与梦想》的代停刊词的刊发标志着中国第一份社区报——《南山日报》告别读者。

南山,地处深圳经济特区西部,东临深圳湾,西濒珠江口,北靠羊台山,南至内伶仃岛和大铲岛,与香港元朗隔海相望。面积约182平方公里,1990年1月,南山区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下辖8个街道办事处和98个社区居委会。全区常住人口91.89万人,其中户籍人口30.28万人。2006年,南山区实现本地生产总值1248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25亿元,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500元。

南山区是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基地。2006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1260亿元。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重达57%。辖区拥有科技园、留仙洞工业园等大型高新技术园区及大批高新技术企业,聚集了包括3000多名博士在内的5万名高科技人才。南山区是深圳市现代物流基地。西部港区现有蛇口、赤湾、妈湾、东角头四大码头,2006年集装箱吞吐量达960万标箱,占深圳港的52%。随着深港西部通道的开通,西部港区作为华南地区集装箱枢纽港和大宗散货中转基地的地位将更加突显。

南山区是深圳市旅游基地。拥有世界之窗、欢乐谷、海上世界、新安故城、青青世界等主题公园和著名景点,形成了主题公园游、都市观光游、历史古迹游、度假休闲游、郊野生态游等多种旅游产品互补并存的格局。2006年,全区共接待中外旅客人数达1168万人次。南山区是深圳市教育科研基地。深圳大学、深圳虚拟大学园、深圳高职院、深港澳产学研基地等一大批教育科研基地落户南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一大批著名高等院校入驻大学城。全市11所高等院校已有8所驻扎南山,在校学生45000余人。作为全国教育改革、课程改革试验区和全省第一个教育强区,教育综合实力居全省前列。

市场经济前沿的改革热土上,总能生长出一些把握世界趋势、引领国内潮流的新事物。

2001年8月,南山区委主管、主办的《南山日报》正式公开发行。社长刘加说:“《南山日报》的历史从2001年8月是个分水岭,这之前是内刊,没有合法进入市场竞争的门票。2001年拿到公开刊号后,有了入场券,可以真刀真枪大干一场时,我们对报纸的定位想了很久,同质化重复、千人一面的类似报纸比比皆是,明显地缺乏生机,显得可有可无。深圳报摊上纵横交错的各类强势报刊多如牛毛,南山读者还需要一份报纸吗?还需要一份什么样的报纸呢?这些问题逼着我们回答。我们不想盲目地去凑热闹。”

此时的深圳,已有《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等党报,同时还有《深圳晚报》、《晶报》、《深圳都市报》等十多家其他报纸,外地报纸也纷纷进入深圳,报业竞争日趋激烈。作为一份区级党报如何才能在市场中站得住脚?《南山日报》在对国内外报业进行反复考察和思考后得出以下结论:①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我们不能走党报靠财政养活的老路,必须遵照市场规律,用社会效益驱动经济效益;②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应避免重复建设带来的同质化竞争,在媒体市场相对过剩的情况下,只有找准“不可替代性”,才能“差异化生存”;③深圳市是国内社区建设的示范市,南山区又是深圳社区建设的先行试点区,南山区这个大社区需要一份服务社区的报纸;④国外媒体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证明,社区报应是国内媒体的发展趋势。《南山日报》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将读者锁定为三个层次的人群:一是社区居民,二是公务员,三是知识阶层。目标则是为这三个层次的读者群提供最有个性化的信息。

在大胆创新,积极探索的同时,《南山日报》提出了“五变五不变”的办报原则(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可以变,坚持党性原则不能变;编辑方法、版面风格可以变,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能变;办报思路和侧重点可以变,“政治家办报”的原则不能变;报道的角度和方式可以变,发挥党和人民喉舌的功能不能变;经营机制可以变,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宗旨不能变)。确立了“六提倡六反对”(倡导建设性,反对破坏性;倡导积极性,反对消极性;倡导科学精神,反对封建迷信;倡导新闻的客观、公正、准确,反对哗众取宠和不负责任地一味追求轰动效应;倡导对社会焦点和热点的科学分析,寻求政府职能部门解决问题,反对简单地炒作、揭露、抨击、抱怨;倡导讴歌真、善、美,反对宣扬假、恶、丑)的基本价值取向。在信息配置方面确立了“五个非常”的标准化原则,即非常的社区化、非常的市场化、非常的服务化、非常的客观化、非常的个性化。《南山日报》4开套彩24版,主要版面有:要闻、现场、热线、民生、时事、体育、娱乐、地产、家具与装饰、健康、美食等。以2003年6月20日为例,头版是一幅透过装满荔枝的竹篮看到载歌载舞的女孩的大图片,图片说明为:“在21日举行的南山荔枝旅游周开幕晚会上,民俗文化村将拿出营造喜庆气氛的高质量节目。这是舞蹈演员在排练《荔枝姑娘》。”4到7版以《丹荔飘香品味南山》为题用4个版篇幅对南山荔枝旅游周进行介绍。2版要闻头条是《“服务超市”便利社区居民》;3版时政报道了《南山布阵防红魔》;8版社会以《文竹园居民挥拍酣战》为题报道了乒乓球俱乐部首现南山的消息;9版热线、10版情报全部是南山新闻,只有11版是中国和国际新闻。21到24版是娱乐和体育新闻。报纸的区域特征明显。除新闻之外,服务专刊特色的版面也坚持社区化,《南山日报》12到13版以《大嘴引路吃透南山》为题,以琳琅满目的图片和细致入微的文字介绍了南山餐饮特色,而16到17版的旅游,也紧扣本社区特点,突显服务性。《南山日报》关注社区发生的事,为社区居民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每一片居民小区,每一个社区单位都留下了《南山日报》记者采访的足迹:小区脏了,居民投诉,记者立刻赶到现场调查,在报纸的呼吁下,小区干净了;老人迷路了,读者打来热线电话,记者第一时间赶到,多方寻找,送老人回到亲人身边;小孩得绝症无钱医治,《南山日报》发起社区募捐;停水了、停电了、开学了、放假了……社区的生活,社区的故事,都在《南山日报》上充分展现,社区居民把《南山日报》当做自家人,自然成为《南山日报》的热心读者。《南山日报》还结合南山区是“教育强区”的社区特点,与南山区教育局联办面向学校和家长的《教育周刊》,一时之间,《南山日报》在学生、家长和老师中间成为抢手货。报界同行甚至把此举称为“从娃娃开始培养忠实读者”。

作为国内首家城市社区试点传媒,《南山日报》自觉承担起了社区建设的推动者的角色。《南山日报》专门开设“他山石”栏目,先后报道了广州、中山、澳门、上海、北欧等国内外社区建设的先进经验,为南山区以及深圳市社区建设提供了启发和借鉴。

在经营管理和发行广告方面,零售价5角的《南山日报》坚持市场化运作,不依赖任何行政手段搞发行,而是靠做好报纸内容,加强报纸的服务和营销,为受众和客户提供信息及增值服务,让读者自愿掏钱买报纸,让客户自愿掏钱做广告。《南山日报》采取订阅、零售和赠阅三管齐下的多元化发行策略。比如,在深圳航空公司飞往全国各地的航班上赠阅报纸;在南山区各大商场、酒店、餐馆等公共场所,设置一批“助残爱心”自动售报箱,市民在随时随地购买和阅读《南山日报》时,还可以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此外,南山日报还通过海外总代理,在港澳地区的南山籍量比上一年翻了两番多,自费订阅量在其增加的发行量中占60%,成为深圳特区西部发行量最大和覆盖密度最大的报纸,广告收入比上一年翻了一番多,超额完成业务考核量28.16%,商店折扣广告约占总量的1/6,分类和置业广告约占1/2,招聘、订票、装饰、医疗等约占1/3,营业收入达到近1000万。《南山日报》行业目标市场A.房产:地产、建筑、建材、装修、装饰、家具、物业B.汽车:生产、销售、修理、养护、洗车、加油、驾校、租车C.数字:通信(生产商、运营商、分销商)、IT(网络、电脑及相关数码产品、电子商务)、家电(销售、维修)D.餐饮:中餐、西餐、快餐、火锅、自助餐、小吃、地方风味、茶座、咖啡厅E.娱乐:影院、酒吧、网吧、迪吧、卡拉OK、桑拿、保健按摩、公园、图书馆、博物馆F.健身:健身馆、游泳、保龄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滑冰、足球、篮球G.购物:百货、连锁超市、婚纱/艺术摄影、时装、体育用品、旧货、批发、农贸、花卉、书店、艺术品、专卖店H.交通:火车、航空、出租车、长途汽车(客运、货运)、公交车线路I.旅游:旅游景点、旅行社、度假村、星级酒店、宾馆、旅馆、招待所、旅游商品J.医疗:医院(知名综合医院、口腔医院、肿瘤医院、皮肤病医院、其他医院)、卫生防疫、心理咨询、药店药市、药品药械K.生活:美容美发、家政服务、搬家、邮政、律师、公证、物流配送、征婚交友L.投资:金融(银行、保险、证券、期货)、彩票(体彩、福彩、足彩)M.职业:职业机构、职业洽谈会、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就业培训中心、个人求职N.教育:幼儿园、小学、中学、中专、职业中学、大专院校、外语补习、艺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招生考试、留学资讯O.商务:政府部门、商会协会、中介机构、拍卖典当、会展服务(来源:《社区报模式思考》)

曾经到《南山日报》调研的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一位领导说,随着大众传播的分众化和媒介市场的细分化,城市社区媒体代表着报业发展的主流趋势,而《南山日报》作为全国培育城市社区媒体的试点单位,它的意义不在于现有的规模和水准,而在于它所代表的发展方向。

遗憾的是,正当《南山日报》高速发展的时候,2003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减轻基层和农民负担的通知》精神,制定了实施细则,要求“县(市、旗)和城市区不办报刊,已办的要停办”。《南山日报》正好在停办之列。

中国第一份社区报就这样告别了读者。

三、国内社区报先行者标本

标本,指在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物。当社区报作为一种新报型逐渐被国内报界所认识的时候,也正是中国社区建设高速发展,社会结构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意识、行为模式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都市报竞争的日趋白热化,使勇于创新的报界同人开始尝试开辟一条彻底打破报纸同质化的可行之路。社区报的试验田,后来者继续耕种。

尽管,到今天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具有影响力的成功社区报,没有看到新的赢利模式的出现,但下面所有这些实验都在为中国社区报的明天铺路,我们向所有参与这项宏大实验的中国报人致敬。《华夏时报》:中国第一家商圈社区报

2004年3月17日,《华夏时报》第四次改版,由城市新闻报定位为——全国首家综合性日报+商圈社区报。华夏时报社社长王建南说:“我在英国的richmon生活了几年,那是一个只有9万人的小城市,但这个小城市的一份社区报却做得非常好,100多版,全部免费发送,完全能靠广告养活自己,回国后我就想,哪里给我市场,我就要去做一份社区报。”《华夏时报》以北京地区为发行广告战略重点,每日向CBD中央商务区、金融街、东单、西单、办公写字楼、商场、高档社区等泛CBD商务社区及全市3000多家书报刊亭摊位发行,据称发行量10万份。

商务中心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简称CBD,最初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意为商业会聚之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发达国家,城市中心区制造业开始外迁,而同时商务办公活动却不断向城市中心区聚集,要求一些大城市在旧有的商业中心的基础上重新规划和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商务中心区,纽约的曼哈顿,巴黎的拉德方斯,东京的新宿,香港的中环都是国际上发展得相当成熟的商务中心区。现代意义上的商务中心区是指集中大量金融、商业、贸易、信息及中介服务机构,拥有大量商务办公、酒店、公寓等配套设施,具备完善的市政交通与通信条件,便于现代商务活动的场所。商务中心区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和经济实力的象征,而且是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一个重要标志。

1993年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明确提出,在朝阳门至建国门,东二环至东三环一带,规划建设北京商务中心区。1998年,市规划局在《北京市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将北京商务中心区的范围确定为朝阳区内西起东大桥路、东至西大望路,南起通惠河、北至朝阳路之间约3.99平方公里的区域。

商圈社区报的策略是细分市场,差异竞争,将核心读者锁定为年龄在25—35岁出入于CBD写字楼的白领,用社长王建南的话说:“就是一群小资!”改版的报纸在3月18日头版刊发了对自己新定位的描述:“改版后的《华夏时报》,既做一份综合性日报,又精心打造中国第一份商圈社区报,将目光锁定在CBD、金融街等精英人士聚集社区,力求每天提供格调高雅、新鲜时尚的新闻和生活资讯、反映写字楼人群的喜怒哀乐、衣食住行。”《华夏时报》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自己的宗旨:“我们追求精度”——精练阅读、精准对接、精英人群。这三个精度具体到报纸上是这样表述的:

一是:国际潮流的实力派政经媒体。这句话是讲我们要为精英人群服务。

二是:黄金商圈的新生代资讯平台。这句话是说我们要通过个性化的报纸定位和精准化的报纸发行,把我们的报纸和商圈社区中的写字楼人群紧密结合起来。

三是:阳光轻松的写字间超薄读物。这句话是我们针对写字楼人群的一种人本化关怀。他们不堪工作的重负,因此也不希望承受更多的阅读疲劳。把茫茫报海中的新闻通过我们的精编提供给他们,这就是我们的差异定位。

改版之际,《华夏时报》要求员工抛开两个情结:一是都市报情结;二是传统的新闻纸情结。

社长王建南指出,都市报情结就是“大而全”的情结。“大而全”对于报人来说是一件很值得兴奋的事儿,大家都希望自己的报纸能够“大而全”,但是不能人人都做主流报,既然我们选择了商圈社区报,我们就要甘于“小而精”。“大而全”的结果可能“通吃”市场,但也可能被市场吃掉。因此,我们不去做那种“通吃”的奢想,而是脚踏实地的提出“不求替代他人,但求不可替代”。我们的记者只有理解了这样一种定位,去掉了传统的都市报情结,才可能把我们这个“小而精”的报纸做好。

抛弃传统的新闻纸情结,要甘于做一张实用纸。我们的报纸是一个很另类的读物,这个另类在于它既是“政经报+商圈报+数字社区”,又是“新闻纸+杂志+DM”。这样一种定位就是为写字楼人群做贴身服务的。我们最典型的象征是《金钥匙管家》,这个专栏就是我们的定位,也就是说我们要甘于做好写字楼人群的管家,而不是他们的教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把握住写字楼人群的需求,真正做到对症下药。

2005年11月,《华夏时报》结束了定位一年多的“中国第一商圈社区报”的历史,重新回到了都市报的行列,社区商圈报试验失利。刘新传在《中国报业》杂志以《华夏时报》为例,分析社区报陷入困境的原因:

城市化程度低,读报习惯存在差异。从中国报业史的传统角度分析,各省大中城市的日报是中国读者习惯阅读的主要报纸,并成为其获知天下大事和重要新闻的正式渠道,而对其他非主流渠道来源的信息认可度较低。这一传统与欧美国家大相径庭。西方自16世纪出现报纸雏形后,报纸就很快与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紧密结合,成为不可缺少的资讯工具。他们认为,报纸应是地方产品,新闻价值中的贴近性成为其选择报纸的重要标准,社区报的优势便得以发挥。可见,城市化程度低与中国人阅读报纸的习惯,成为社区报在中国遭遇困境的一个主要因素。

受众市场不成熟,缺乏赢利渠道。国内率先创办社区报的行动是媒体领导者以及一部分理念先行者的主动推行。他们创办社区报,主要是为了避免都市报的同质化以及恶性抢夺受众资源和广告市场所采取的对策,而非市场自行细分的结果。这样最终导致社区报不但没有满足大众多层次的需求,反而由于受众面变窄而失去了原有市场。

报人缺乏经验,受众认可度低。《华夏时报》既然定位于“商圈社区报”,在一系列转型中,报社内部的自身认知过程,即办报和经营方式的更新未能彻底完成;报社外部面对的经营对象,包括读者、广告商,还在用传统的都市报价值观来评价此报。《华夏时报》一直未能突破原有模式的重围。高度中心化是我国城市的特点和追求的目标,这导致城市周边的社区对中心有很强的依附性,缺乏各自独立运行的功能和机制。可以说我国现有的城市格局限制了社区报的发展。《巷报》:中国第一张全面市场化社区报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展现在你面前的《巷报》,天然挟裹着自信与豪气。我们的目标是,办好中国第一份社区报。我们的自信是,一种体察世界的新方式将在这里成熟。我们的口号是,创造并分享。我们创造梦想,创造财富,创造快乐,同时,创造一纸风行。《巷报》的出现,当然有它应运而生的理由。新时期中国报业发展的第一阶段,改革开放之初,晚报的复兴,成为一种娱乐性补充;第二阶段,是市场经济对应着都市报的勃兴与张扬,为新闻缺失的状况填空;而第三阶段,则是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从经济建设到制度建设的重大转变,这就需要新的媒体以全新的新闻理念和新闻实践与之相匹配。我们的机会,就在这里;我们的出发点,也在这里。

100多年前,梁启超创办的《知新报》在发刊词中说:“报者,天下之枢铃,万民之喉舌也,得之则通,通之则明,明之则勇,勇之则强,强则政举而国立,敬修而民智。”开启民智,推动社会,影响世界,这是每一个具有社会良心的报人都会心驰神往的境界。因此,我们不可能对当今报业繁荣之下日渐显露的公信力缺失的危机视而不见。民国时期名噪一时的《苏报》,在起初也“多载市井琐事和作奸犯科的社会新闻,文字粗陋猥亵”。在蔡元培、章士钊等人的努力下,《苏报》关注社会,关切民生,完成了一次成功的飞跃与转型,这一案例和斯蒂芬斯时代的美利坚新闻扒粪运动,都给我们以镜鉴,以启迪,以引领。

因此,短兵相接的巷战一旦开始,我们就将站在都市报的肩膀上前进。作为社区报,我们要重塑主流媒体形象。我们笃守这样一个信念:厚德载物。“厚德”就是人为努力与修养更加深刻地决定着命运的创造。一个人如此,一份报亦如此。我们谢绝血腥、怪异、残忍的小道消息,我们看重新闻与社区的贴近、互动和服务,突出亲和力与认同感。正如《美国国家地理》杂志首任总裁贝尔所言:我们关注世界万物。但我们又强调独特的新闻与有价值的信息。同质化没有活路与退路,差异化才是我们的诺亚方舟。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将不是我们的最高境界,而只是我们的日常规范。

我们与社会的政治关系,不再是紧张与对立,而是积极的互动与共生;我们将努力克服文化上的疏离感,而强调价值选择上的深度认同;我们细化市场,而不再粗放经营。我们以共同社区和邻里情感为基调,信守生活化和服务性承诺,进入以社区为重心的千家万户,熔铸亲和力。在我们的眼里,没有敌手,只有读者、新闻与社会。作为沟通者的我们,将始终把“三个代表”和“三贴近”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始终秉持公正、责任、关怀的立场,为读者、为社会提供优良的新闻产品和相称的职业担当。这样,我们才有资格宣示服务性、理性、建设性,最终,达成公信力。

因此,我们的预期读者,不再是都市边缘人,而是具有新时期、新生活、新身份、新阶层特征的新市民,他们构成了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流群体,即市民与公民双重概念的叠加。主流群体的特征是:财富的创造者,文明的呵护者,维护自身权益理直气壮,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乐在其中,同时对法律有信心,对制度抱希望,以积极的心态和建设性的批判完成着国家体认与社会共同价值的深情守护。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这样解读社区:守望相助,疾病相扶,价值认同。这就是最准确的社区及社区报的核心理念。

而“巷”,按其字源,“从邑从共”,恰好具备了社区的四个要素:人、地域、制度、文化。以社区为基地,我们愿意为中国的报业改革冲锋陷阵,我们愿意为中国报业发展的新空间提供范例,甚至,作为一个新品种,《巷报》的诞生与存在,本身就已成为了对中国报业史的巨大贡献。

这是2004年2月8日,中国“第一家全面市场化”的社区报——《巷报》刊出的发刊词,“一报风行,万象更新”的推广策划案令人激情澎湃。

2004年1月17日,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新文化报》成功更名《巷报》。《巷报》的主管单位是吉林省供销合作社。报社实行全面市场化,坚持服务性,以共同社区和邻里情感为基调,信守生活化和服务性承诺,进入以社区为重心的千家万户,立足长春市,面向东北三省广大城市和城镇社区,目标是办好中国第一份全面市场化的社区报。《巷报》的办报宗旨是:贴近生活,沟通舆情,倡导文明,服务百姓。在具体操作中,追求新闻的贴近性、互动性和服务性,突出亲和力和认同感,为广大社区读者提供独特的新闻和有价值的信息,在政治上形成良好的互动,在文化上倡导价值认同,在人与人之间、政府和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符合中国文化精神又趋向现代文明的亲密和谐关系,共建现代文明的社会理想。

A叠社区新闻。贴近本地脉搏。参与经济生活。洞悉国内大事。用富有创意的报道手段使被认为很“硬”的报道,在《巷报》的版面上变得可读、可信、可亲、可近。

B叠国际/体育/文化/娱乐。输出最优秀的国际新闻报道,从选择到编排都体现主流大报的风范。对当今世界脉搏及时、深透、准确、到位的把握,而不是偏向猎奇式的花边式的旁枝末节。输出快乐,是B叠的任务之一。

C叠经济社区和巷文化。这是一个引人思考,给人启发的版面,C叠也将是对行业最有影响力的版面。经济报道的魅力便在于只有在不断的提示过程中,真相才有可能逐渐地呈现出来。所有的经济报道都是系列报道、追踪报道,或者是调查性报道。《巷报》创刊之初非常活跃,为扩大影响,巷报社以1200万元人民币获得2004中甲联赛长春亚泰队的冠名权,长春亚泰队将正式更名为长春巷报亚泰队,双方合作期限为2004年一个赛季。据称,亚泰集团看中了《巷报》作为新锐媒体的主流意识和日渐壮大的传播力量;而《巷报》也全方位的与亚泰集团进行资源整合,共同打造新的长春巷报亚泰足球,推动长春足球事业的发展。同时,这也开创了中甲联赛史上由媒体冠名足球队的先河。

然而,好景不长,翌年,因投资方之一突然撤资,报社资金链断裂,《巷报》宣布休刊。新华传媒工场在分析报纸失利原因时认为,资金问题只是一个因素,报纸的内容设置、发行方式上逐渐偏离“差异化”定位,广告业务经营不善,无力造血,才是造成被迫停刊的根本原因。

另外,也有业界人士认为,创刊之初打出“社区报”的旗号,属于“概念先行”,为了以这个特别的理念来吸引读者和业界的注意,《巷报》其实并没有做成真正的社区报。《巷报》打出“立足长春、面向东北”的口号,读者对象瞄准“新时期、新生活、新身份、新阶层特征的新市民”,但并不局限于长春市的某个区,而把整个城市的社区居民都作为读者对象,力图“进入以社区为重心的千家万户”。因此,从地理意义上说该报针对的“社区”是泛指,指城市中广泛的社区,属广义的“社区报”。相当程度上,广义的社区报与当前中国大多数城市流行的都市报大同小异。《东方新报》:湖南第一家社区报《东方新报》是长沙晚报报业集团的一份子报,创刊于2000年10月17日,2003年底,陷入了经营艰难、资金短缺的境地。2004年初,经过双方多轮谈判,长沙晚报报业集团与南京斯威特集团所属公司联姻,签订了合作经营《东方新报》的协议,双方共同出资成立了注册资本为5400万元的湖南《东方新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为湖南第一家股份制传媒公司。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筹备,《东方新报》于4月18日改扩版后重新面市,日出4开56版。

2004年12月,为了应对资金紧张问题,突破激烈的竞争态势,《东方新报》决定改版、走差异化路线,提出要做“贴近读者的社区报”。总编辑梁勤俭表示,“新报将立足于为市民和社区服务,通过市民化视角实现新闻报道的最佳影响力,新闻的亲和力,深入以社区为重心的千家万户。这个定位,既是差异化竞争的需要,也是针对潜在的市场作出的决定”。

为了与“社区报”的定位契合,《东方新报》在常规的新闻版面之外,将A叠设置为社区读本,设置的版面多达16版,并在版名上全部冠以“社区”二字,如社区声音、社区关注、社区调查、社区要闻、社区百态、社区热线、社区理财、社区目击、社区民生、社区资讯、社区报告、社区故事等。由于定位于社区,社区新闻成为新报改版力推板块,平常人的不平常事、社区里面的人情冷暖、老百姓的千言万语。翻开社区读本,这些省内报纸不多见的新闻全都跃然纸上,长沙老百姓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小天地,主打民生新闻的鲜明特色也使新报显得更有活力和竞争力。在主打老百姓的家事、情感事的同时,新报这次改版还壮大了对全市各个社区每日发生新闻的关注。尽管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这些发生在社区的事都是小事,但社区市井百态也是社区生活的真实再现,也是长沙全速发展中正在进行的记录。这些新闻就是属于老百姓自己的“时政新闻”。

2005年元月1日,经长沙市公证处调查及数据监督,《东方新报》发行总量达到111142份,其中长沙市区居民家庭订阅《东方新报》达8.8万份。这个数据表明了《东方新报》的“城市社区报”概念已深入到长沙城区的大部分家庭。到3月份,发行量再一次增加,达到15万份。

发行量的增加并没有为《东方新报》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湖南的这一社区报实验最终也以失败告终。新华传媒分析师杨延方认为,尽管该报设置了一定数量的社区版面,但并非是一份社区报,“就像有了体育版不等于就是体育报,有了证券版不等于就是证券报一个道理。从这份份纸的发行和内容等方面来看,《东方新报》仍是一个以服务为主的都市报”。长沙的城市发展似乎也还没有到可以容纳社区报的程度。

第三节 国内大城市社区报试水高潮

尽管2004、2005年度对于社区报来说不是让人心情愉快的年份,但报界对这种新的媒介的兴趣丝毫没有降低,相反,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不断有消息传出,社区报的品种正在增加,规格正在提高。

其中,既有都市报竞争日趋激烈的原因,也有城市发展方向转变的元素。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都出现了人口郊区化现象,人口的迁移带动了大型住宅小区在大都市近郊兴起。在北京,目前已经形成望京、天通苑、回龙观、通州、方庄、世纪城等大型居住社区。新北京人在这些新兴社区中占据主导地位,他们年轻,年龄大多在25岁到35岁之间;他们具备消费能力,月收入大多在4000—8000元之间;他们热情,对社区活动热心参与,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在广州,随着“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城市规划总体框架的实施和番禺、花都(这两个区原来是广州管辖的县级市)撤市建区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广州的面积扩大到7000多平方公里,而原来远郊的南部板块和东部板块更是出现了以大工业发展为代表的人口转移,形成一个个依托广州又有自己产业特色的卫星城镇,如在广州番禺区的华南板块,同时出现7大房地产商集中建设大型小区住宅群的现象,在这些住宅区每个区都容纳着1000—3000户,人口在数万人以上,这些封闭小区设施齐全,有学校、运动场、商场和完善的物业管理,俨然一个完整的小型社会,而居住在此的有三种人,新兴的白领阶层,退休养老人员和在老城区已有一套房,周末到郊区度假的人群。另外,随着中心城区的功能转变,一些规模稍小的上千户住宅小区也开始崛起,如天河的CBD地区。这些人群都是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群,也是报纸争夺的优良读者。

一、北京的社区周刊

1.《望京社区周刊》

北京的望京社区是年轻白领和外国居民集中居住的社区,总人口约30多万人,其中有6万韩国人,占在京韩国人总数的九成左右,还有大部分朝鲜族居民和外国居民。2006年4月,《法制晚报》与北京天下通广告有限公司合作出版《望京社区周刊》,周刊以《法制晚报》C叠的形式在望京70个小区发行,每期8个版,发行量1到2万份,除随报发行外,还进行赠阅。这是2006年5月的一期《望京社区周刊》的内容提要:1版:封面,为导读、社区便民电话。2版:焦点,为记者调查《出租欲调价上班族追捧顺风车》,针对北京出租车调价的消息公布后七成望京人想搭顺风车的调查结果,进行法制层面的指导。3版:日志,将望京一周以来发生的大事进行梳理。4版:消费,头条以《重拾窈窕减肥开始》为题,报道了五一后望京地区15家健身馆的火暴场面。这个版上还将一周以来望京书店的热门书给予报道。5版:服务,主打调查《揭开北小河“闹鬼”真相》,对望京北小河经常发生溺水事件的原因进行了分析。6版:故事,三位生活在望京的普通人将新望京与老望京连接在一起:《望京古寺老和尚留守续佛香》、《1岁小美咿咿呀呀学“双语”》、《吕会杰当初创业深一脚浅一脚》。7版:生活,描述望京人的外语生活、艺术生活和宠物趣闻。8版:宝贝,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一位韩国美女恋上望京的故事。

周刊的广告占版率约40%,内容包括日常生活用品优惠报价的工商广告、按照行业细分的社区生活实用信息集纳、社区中小型商户的促销优惠、折扣券以及个人信息。

2.《读麦周刊》

2008年1月11日,国学大师文怀沙参加了一张“小报”创刊3周年的纪念座谈会。作为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道的居民,文怀沙先生对街道创办的社区报《读麦周刊》评价很高,他认为这份社区报是居民了解社会、学习知识的课本。文怀沙为《读麦周刊》题写了刊头,并在座谈会上赠送给街道办事处。

2005年2月3日,社区报《读麦周刊》正式创刊,现已出版140期,每期发行量为20000份,由各居委会组织楼门长投递入户。

国际化资源丰富、涉外氛围浓郁,是麦子店社区的最大特色:常住外籍人士占社区常住人口总数的20%以上,微软、爱普生、汉燕航空等跨国公司中国总部,长城、昆仑、凯宾斯基、希尔顿等涉外饭店,以及13个国家的使馆均坐落于此,中外企业2000多家。

麦子店街道工委负责人介绍,创办社区报的初衷是架设政府与百姓沟通的桥梁与纽带,建设和谐社区。《读麦周刊》以“服务街道办事处,服务社区居民,共创和谐社区”为宗旨,在办报实践中,传达了基层政府的声音,为百姓提供了各类生活实用信息,增加了社区群众的归属感。同时,社区报还拓宽了群众监督政府职能部门的渠道,丰富了地区文化建设,引导社区单位参与到地区建设中来。

据了解,2005年2月,麦子店街道工委邀请市属党报专业人士具体负责社区报工作,由专业团队按照新闻规律编辑出版社区报,这在北京乃至国内都可谓是创新之举。《读麦周刊》在传递工委声音、反映街道办事处工作大局的同时,充分体现出贴近居民生活、具有可读性的特点。《读麦周刊》现在不仅有固定的专职记者,社区兼职记者队伍也发展到10多人。《读卖周刊》已经从街道内部刊物成长为麦子店地区不可或缺的“社会角色”——传递信息、管理情绪、参与生活。

3.《东四奥林匹克社区周报》

面积1.65平方公里的东四街道分为东、西两片面积相当的特色区域,西片建筑主要是由北京25片平房保护区之一的四合院建筑群落组成;东片为近年开发建设的现代化危改小区。共有3万余户居民。是全国首个奥林匹克外语社区。2008年1月1日,东四奥林匹克社区的居民有了第一份属于自己的报纸,上面记录的都是居民身边的大小事。

周报的创刊号以图片为主,一幅幅图片都来自居民们的生活:彩虹工作室的阿姨们制作的各种手工艺品、社区火炬传递时热闹的场面、英语课堂上大家热烈的讨论……创刊号的一版主打图片则是第二届社区运动会时居民运动员百米冲刺的瞬间。虽然东四地区仅有1.65平方公里,但这里也蕴涵着各种有趣的“新闻”。

据街道宣传部工作人员介绍,报纸将设立人物专访、健康生活、奥运知识等固定栏目,虽然街道聘请了专门的记者,但居民们也可以自己采访投稿,把自己知道的胡同故事、邻里趣闻写成稿子投给社区报。《东四奥林匹克社区周报》每周五出版,免费向居民发行,为了照顾活动不方便的人群,每个住宅院的院长负责将报纸分发到居民家中。

4.《生活在回龙观》

位于北京北部的回龙观社区人口25万,是经济适用房住宅小区,因为最初小区是为中关村一带的高等院校教工修建的,所以定名为回龙观文化居住区。按最初的设计规划,是要把它建成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住宅区,居住人口约50万。

创刊于2005年7月的《生活在回龙观》杂志是北京第一本居民创办的社区读物。创办者于先生是做媒体出身的,对杂志有种天生的热忱。“在回龙观生活久了,就萌发出办一本文化类读物的念头来。”他回忆,那时他下了班就在社区闲逛、作调查。然后在业主论坛发帖子、征稿。接着是配图、做版、联系印刷和发行。第一期《生活在回龙观》印出5000本,分放在加油站、商场等人流集中的地方免费取阅。杂志开设栏目:大事,探讨和回龙观人相关的周边环境和配套问题;蓝色/粉色,小区内的感情故事;流行,生活中的有趣细节和资讯等。于先生认为,回龙观居民多为中关村、清河的IT和文教人士,应该有一本平面读物来积淀渐成风格的社区文化。刚出版的第二期中,有回龙观的发展问题、宠物问题等。不少业主询问能帮忙做什么。于先生说,等杂志出到50期、100期,摞在一起,就像回龙观发展的脚印集。至于杂志的费用,他说,虽然有些赞助,但远远不够。“只要收支平衡就可以,不指望赚钱。”

这是《生活在回龙观》2007年4—5期的要目:

观察:《回龙观七年繁华路》,讲述回龙观7年间怎样有了自己的词语、自己的商业特点、自己的足球联赛、自己的网站、自己的社区杂志、自己的无线电台。《不是上不来而是下不去》,讲述乘坐城铁的喜忧。《回龙观老头众生相》,讲述目睹回龙观的拾荒老人、健身老人、下棋老人后的感受。

话题:讨论是否要将公公婆婆接到北京长住。

事件:以《“八个八婆”八卦回龙观》为题,探讨11位女居民用诙谐笔调调侃观内生活并结集出版的事件的意义。

粉色:介绍护肤知识。

健康:连载小儿耳病防治知识。

视觉:回龙观人拍摄的图片作品。

职场:为住在观内的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

创业:介绍三位在回龙观创业的年轻人。

运动:介绍观内业余足球联赛。

万象:幽默故事和观里笑话。

二、上海的社区报

闵行区位于上海市的西南部,面积371.68平方公里,南北最长约30公里,东西最宽约31.5公里,人口67.8万,下辖9个镇、3个街道、1个市级工业区,是上海市重要的对外交通枢纽,上海西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技创业区、现代居住区和区域性商业、物流中心,是一个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城。

闵行区现共有工业企业3400多家,区工业经济为镇村、区属集体经济、私营经济(包括外资),现有工业行业30个,涉及电子通信、电气机械、新材料、化学制品、服装纺织、金属压延制品、食品等行业。

闵行区拥有麦德龙闵行店、乐购七宝购物中心、好美家梅陇建材装潢有限公司、易初莲花虹桥店、友谊南方商城5家大卖场,超市、便利店遍布镇、街道和莘庄工业区。主干道旁,大商城、大卖场等大型专业市场形成集群效应,行业类别已涉及建材装潢、汽车配件、电脑家电、轻纺服饰等16个门类,规模较大的有东方国贸西部批发城、红都建材市场、梅陇家庭装饰市场、九星综合批发城、莘庄旧车交易市场、七宝商城农副产品综合市场。

就是这样一个地区,诞生了上海第一家社区报。

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6)1109号文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新出报(2006)325号文批准,2007年3月7日后《上海家庭报》将改版成为独立发行的《新民晚报》社区版。该报是上海唯一获得国家批准的社区报。《新民晚报》社区版秉承《新民晚报》77年来一贯的“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办报文脉,以雅俗共赏的版面风格和精彩丰富的内容吸引社区众多不同层次的读者。《新民晚报》社区版与都市报的差异在于内容报道方面将更加深入百姓的生活,具体到小区、家庭、学校、商场、医院等,让百姓更能够了解自己身边的人与事,并积极参与到繁荣协调社区的发展建设中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报业市场,《新民晚报》社区版吸取当前国际报纸流行趋势,独辟捷径,其更精、更准、更快的新闻报道成为上海报业一道亮丽的风景,也成为各商家追逐的传播媒介。

根据2006年4月上海新生代市场研究公司完成的读者调查,《新民晚报》社区版主要读者数据如下:

读者主要是30—55岁的在职夫妇;以三口之家为主,平均传阅人数3人;平均家庭月收入5000元;女性读者居多,男女比例1∶3;根据调查,该报女性读者掌握着家庭日用品和耐用消费品牌选择的“大权”;读者中30%以上为大专以上学历;本报读者的忠诚度较高,《上海家庭报》读者中,90%为超过1年以上的读者。其中,读者阅读历史在3—5年最多,超过1/3。

从内容定位看,《新民晚报》社区版是上海唯一的家庭生活服务类周报。她以家庭新闻、主妇持家、居家布置、家庭教育、养生保健、美容服饰、家庭旅游、家庭收藏、家庭理财、家庭法律、两性问题、职场人生、情感故事等为主要内容,从栏目上看,她是一份实用性很强的家庭生活服务类周报。

主要栏目:

封面故事 综合新闻 特别关注 真情实录 心海方舟 情理与法缘起缘落 家长里短 主妇持家 两性私语 大手小手 时尚流行 居家布置 健康是福 家庭收藏 养生保健 职场人生 家庭理财/休闲旅游(隔周交替)午茶时分 分类广告 小楼书香 人间万象 海外传真 名人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海,还有很多“街镇报”,比如《滩坊社区》、《走进新华》、《四平经纬》、《璨灿徐家汇》、《枫林家园》等,这些报纸基本上没有公开刊号或内部报纸准印号,内容大致涵盖了街镇工作和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稿件来源主要是街镇机关、辖区组织、社区居民个人。由于街镇报不具备合法的报纸资格,也就不能经营广告。

如果街镇报是完全市场运作的社区报,那么愿意来投放广告的,基本上是这么两类广告客户:社区的商家,即以该社区为销售圈、附近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商家,如商场超市、饭店、健身中心、娱乐中心等;有意进入该社区开展“社区营销”的商家,如该社区中高收入者较多,那么针对此特点,银行、保险和基金公司可以借助街镇报策划、组织与社区居民的互动活动,以推销金融产品,等等。

街镇报的这一特点为今后社区报的大发展提供了基础平台,只要取得政策许可,立足这些街镇报的专业化、市场化改造,将大大缩短社区报的起步周期。

三、广州的社区报

2006年12月16日,《广州日报》刊发消息《量身定做社区报“飞”入万户百姓家》,12月15日,由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打造的《广州日报》社区报(试刊号)在广州雅居乐登场。广州雅居乐花园位于广州高级中央居住区——番禺华南板块内,规划用地面积314.29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近50%,未来总居住人口达10万以上。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小区。

首次与读者见面的《广州日报》社区报以赠阅的方式,主要在广州雅居乐小区内定向发行。与此同时,部分《广州日报》社区报也在祈福新村、丽江花园、华南碧桂园、广州碧桂园、华南新城、星河湾、锦绣香江花园等大型社区与居民见面。《广州日报》这样描述广州市民第一次读到社区报的情景:

雅居乐花园的业主杨小姐刚拿到报纸,立刻惊喜地叫出声:“妈妈!这是我妈妈!”记者凑过去一看,原来是社区报头版刊登了一张阿婆抱着小狗休息的照片,那位阿婆正是杨小姐的母亲。杨小姐非常高兴,连说“没想到《广州日报》会写我们小区的事”。得知本期社区报的内容全是关于雅居乐周边的衣、食、住、行时,杨小姐和家人纷纷表示“太好了”、“回去要仔细看看”。

业主段小姐刚刚在小区内开了一家湘菜馆。她将社区报翻到第四版,指着“商铺折扣大优惠”栏目中下方的一行字,笑眯眯地对记者说:“这就是我的餐馆,现在做活动,消费满200元打九折哦!”“希望明天多点客人来帮衬你啊!”记者也跟她开了个玩笑。

段小姐在雅居乐住了3年,但“以前从没收到过类似的报纸”。看完本期社区报后,段小姐表示最喜欢四五版跨版的专题策划《广州雅居乐花园一本便利生活全图》,其中“收费交通车班次表”尤其实用,比小区公告栏里贴的还详细,回去要“剪下来随身带着”,就不怕错过班车了。

记者黄茜在采访中发现,几乎每个拿到社区报的读者都感觉“很新鲜”,业主们说,社区报讲的都是小区里的事,身边的事,能了解更多信息,是“生活的好帮手”。雅居乐花园住户服务中心主任说,平常小区贴个通知出来,信息不一定能迅速地到达业主那里;业主们有意见、建议,也不一定专程到服务中心来说,但有了社区报这个平台,就为双方的交流、沟通提供了一个便利的渠道。希望社区报能多给点版面让物管和业主对话,共同建设和谐社区。《广州日报》社区报采用8开版面,全彩印刷8版,色彩亮丽,版式设计生动、活泼。版面涵盖了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社区新闻、生活资讯“无一漏网”。以试刊为例,二版的大型专题《回家,试试走新路吧》为业主们上班、出游提供了一份“交通全攻略”,四条“回家新路”图文并茂、一目了然。四、五两个版的《广州雅居乐花园一本便利生活全图》更是细致入微,甚至列出了小区内商业街各家店铺的折扣信息和交通车班次表。在工作之余,业主们娱乐休闲、品尝美食有什么好去处?近期有什么好书值得一读?业主们的意见、建议,物管有什么回应?六、七、八版的内容都给出了答案。

暨南大学校长助理、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导林如鹏教授认为,社区报比起面向全城发行的大报来说,有两个优势:一是内容上贴近百姓、贴近生活,二是受众定位很明确,服务性、实用性强,这些都是它受老百姓欢迎的地方。林教授建议,报社要和受众,即社区居民建立一种“共生共荣、互相促进”的关系,这样报纸才会有忠实的读者和长期的信息源。

第三章 社区新闻的采访

要点1. 社区新闻的采访有何窍门?与其他新闻的采访有何异同?2. 如何掌控新闻源?怎样提高社区新闻线索的数量和质量?3. 如何杜绝新闻失实?怎样提升社区新闻公信力?

朝阳泉发花园部分业主家常遭断电和停暖 郭达、濮存昕等明星也住该小区明星小区一个月断电14次业主:没交物业费怀疑因此遭报复 物业:可能是线路老化所致会及时派人修本报讯 近一个月内,朝阳区泉发花园小区的十几名业主家,包括著名小品演员郭达家在内,经常莫名遭断电和停暖。业主们怀疑,此事和他们拒交物业费有关。昨晚11时,记者来到泉发花园小区,该小区属高档别墅区,每一个业主都有一个独立的庭院。业主王女士说:“我家一个月内被断电14次,这次连续断了3天,我报警后,昨天才恢复供电。”王女士说,此前,她家的暖气还被停过一次。此外,家里有线电视的信号也被切断了。王女士说,因为前段时间物业未经业主同意就上调物业费,她和其他十几名业主认为不合理,就没有按时交纳物业费。她怀疑,供电、供暖和有线电视信号被人掐断,是物业在报复业主。小区业主委员会成员吴女士证实了王女士的说法,并说,她已经代表众多业主就物业费涨价一事和物业公司谈过多次,但至今没有谈拢。吴女士还说,著名小品演员郭达家也经常被停电。据了解,该小区内还住着濮存昕等演艺界明星。物业断电可能是线路老化所致今天上午,泉发物业公司前台的一名工作人员否认物业恶意掐断某些业主家的供电、供暖和有线电视信号一事。“断电可能是线路老化造成的。”该工作人员表示,物业公司近期经常接到业主的报修电话,反映家中断电、停暖的问题。物业公司接到报修电话后,每次都会及时派工人去维修,绝对不存在业主所说的物业公司对不交物业费业主的报复行为。当记者想核实关于小区物业费上调等问题时,该工作人员拒绝接受采访。截至记者发稿时,该物业公司经理的手机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派出所常接到业主报案崔各庄派出所的民警向记者证实,近一个月内,派出所总是接到泉发花园业主的报警电话,都是因为家中被断电和停暖,警方只能帮业主找物业修复。

2007年初,北京某报刊出了上面这篇社区新闻,说的是明星小区部分业主因拖欠物业费,多次被物业停水停电。文章见报后,立即引发文章中涉及的王女士、吴女士和物业公司的不满。本文的大标题所称“一个月断电14次”成为各方争议的焦点。

那么,“一个月断电14次”究竟出了什么问题?说得如此肯定,有什么根据呢?

文中是这样交代信息源的:“业主王女士说:‘我家一个月内被断电14次’。”

然而物业查停电记录后,并没有发现王女士家被停过14次电。

经向记者了解并听了采访录音,原来王女士并不是这样说的,王女士的原话是:“吴女士家也被断过电……一月有十四五次吧。”

原来“停电14次”王女士说的是别人家的事,记者却写成了是王女士家的事。这种“移花接木”的手法,不但造成了新闻失实,而且见报后王女士、吴女士、物业均表示不满。

结论:说“一个月断电14次”,“一个月”是从几号起到几号结束的?有文字记录吗?物业承认吗?都不清楚。当事人这么信口一说,便将这个关键情节写在了大标题中,这样处理实在过于草率。

社区新闻给报社带来的投诉量可以占到总体投诉量的四分之一。与跑口新闻相比,社区新闻没有新闻通稿,没有统一口径。事情往往琐细,牵涉面却很广,各方利益裹缠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观念冲突与代际纠葛混杂,法律纷争与道德矛盾相间,从新闻源头开始就具有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了记者的采访量。而在社区记者当中,不少人是刚刚从高校毕业的大学生,采访经验不足,社会知识薄弱,对社区生活一知半解,稍有不慎,不实报道便会找上门来。记者对新闻线索的基本判断如何,现场采访扎实与否,写作是否客观公正,后期编辑是否到位,是社区新闻能否发挥其独特民本取向的关键因素。

当社区新闻报道的宣传功能逐渐被告知所替代,解释性和服务性报道的比重便大大增加并且倾向于用更平常的语言呈现现实。当社区新闻的报道核心从“事本”向“人本”转移,读者的地位也就从简单接受演变为参与和互动。当以人为本,畅达民意,描述社区的生活环境,述说市民的生活状态,为百姓提供说话的机会成为新闻采编的常态,社区新闻的报道便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新的规律,其难点更多,对记者、编辑的要求更高。探究这些规律,掌握这些规律,将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操作社区新闻。

第一节 社区记者的基本要求

日本新闻学者武市英雄认为,要了解一个国家的新闻报道的特点,就必须了解那个国家从事新闻报道的记者的特点。我们在认同这一观点的同时,将其向前推进一步:要了解一个国家社区新闻的特点,就必须了解那个国家从事社区新闻报道的记者的特点。了解了社区记者的基本素养要求与其在都市报、社区报当中的不同定位,认识了社区记者与时政记者、法制记者、体育记者等领域记者在专业化方面的异同,将使我们更好地完成社区新闻报道使命,提高社区新闻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同时,也可以为媒体人力资源部门招聘与甄选具备社区新闻报道潜质的新闻人才提供参照系。

毫无疑问,社区记者是记者职业的一个特定岗位,除了理所当然地要具备记者的一些基本素质外,还必须拥有这一岗位所特别强调的若干独特的素质,这些独特的素质是建立在记者的基本素质之上的,不具备成为一名好记者条件的人自然也就无法将自己的职业目标定位为一名好的社区记者。

在新闻专业的中外教科书和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切身体会中,已经对记者的基本素质进行了比较细致的描述,这里只做简要的介绍:

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公民报》编辑保尔·麦卡利普在报纸基金会出版的职业指南中对申请新闻工作的人提出要求:“聪明,广泛的兴趣,进取心强,有技能,一丝不苟,讲求准确,适应截稿时间的能力,出色的文字功夫。”

美国著名新闻学者朱利安·哈瑞斯等在《全能记者必备》一书中说:“对一个记者来说,最重要的素质——除了写作的欲望和能力外,也许就是永不满足的好奇心、灵活及随和的个性、善于总结经验的本领、在截稿期限压力下工作的气质和接受客观事实的宽容心。记者还必须胸怀大志、生气勃勃、意志坚定,而且首要的是能约束自我。”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总编辑理查德·J·卡塔尼总结了职业新闻记者应当具备的素质,包括:“独立、高产、细致、愿作榜样、通才、权威性、进取心、乐于助人、视野开阔、敏感、深思熟虑、自信、有个性、直觉感强、可教、无私、责任感强、活跃、有条不紊。最后,他的忠告是:‘如果你不能做到一睁眼就开始写作,那就试试干点别的吧!’”

美国老一辈新闻教育名家利昂·纳尔逊·弗林特在《报纸的良知》一书中,对新闻记者及报纸所应具备的美德归纳了十三条。其中包括:独立精神和勇气、公正、公平、正义、诚恳、诚实、责任、值得信赖、乐观、进步、温和、均衡、审慎、无私、服务大众、遵守专业内部规则等。

中国老一代报人王芸生在《报魂》一书中说道:“新闻记者这种职业,就现在的情形看来,似乎人人都可以干,但要干得尽职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个能恪尽职守的新闻记者,他须有坚贞的人格,强劲的毅力,丰富的学识;对于人类,对于国家,对于自己的职业,要有热情,要有热爱;然后以明敏的头脑,热烈的心肠,冰霜的操守,发挥‘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勇士精神,兢兢业业地为人类,为国家尽职服务。”

曾任新华社社长的著名记者郭超人的《在写作技巧的背后》一书中说:“什么样的人当不了记者,什么样的人能当记者,什么样的人才能当好记者?我的回答是:大多数人能想到、能做到,而你想不到、做不到,就当不了记者。大多数人能想到、能做到,而你也能想到、做到,可以当记者,但不一定是个好记者。唯有大多数人想不到、做不到,而你能想到、做到,那么你就能当一个好记者。这几句话可能不太科学,但它们概括了我从事记者工作二十多年的深切感受和经验教训。”

应该说,以上这些对记者素质的基本要求具有相当多的共性,这是自记者这个职业诞生以来实践与理论相互促进,教学相长的结果,这些结论已经基本为业界所公认。社区记者毫无疑问地应该努力具备以上这些素质。除此以外,社区记者因为其工作特点要求,尤其要具备以下四点,或者说,在这四个方面的表现要比其他记者更加突出:

一、平和的心态

如果你决心从事社区新闻报道,首先必须具有平和的心态,社区新闻的性质决定了你可能一辈子成不了探访中国西北角的范长江,成不了揭开“水门事件”内幕的《华盛顿邮报》记者鲍勃·伍德沃德与卡尔·伯恩斯坦,成不了以一个“孙志刚案件”的披露促成中国收容遣送制度作出改变的《南方都市报》记者陈峰。

不仅如此,作为都市报的社区记者,你的稿子在大多数时候很难在头版头条与读者见面。面对跑口记者转发的政府部门通稿,你顶风冒雨走街串巷绞尽脑汁采写的稿件会轻而易举地败下阵来。作为社区记者,当你若干年后回头检视自己的新闻作品时,你会读到大量“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文章,少有揭露黑幕,少有捍卫正义,少有为民请命。作为社区记者,你身边更多的是大学刚刚毕业的年轻面孔,一旦他们熟悉了报社流程和新闻采编基本规范之后,就会离你而去,成为跑口记者。作为社区记者,你会看到跑口记者不用苦思冥想找选题,而是忙着出席各种新闻发布会,运气好每周还能拿一两个红包,为了感谢记者对口内工作的支持,每年或许还有机会参加各个口里组织的国内国外免费旅游。

面对这一切,你能够心平气和地接受吗?

如果你有机会成为社区报的记者,你会发现,自己所采写的新闻亲朋好友大多从未有机会拜读,因为他们大多并不住在你所服务的这家社区报覆盖的小区,而社区报在全市的各个报摊上是没有零售的。你还会发现,在这家报社,广告的占版率永远在70%左右,你无法长篇大论地渲染令你十分骄傲的选题的价值,而广告软文写作的任务往往也会由你承担。而同样的工作强度,你的收入可能不如你在都市报工作的同学高。

面对这一切,你能够心平气和地接受吗?

社区新闻是地域性新闻,其重要性体现在事件或人物对特定社区市民生活、市民心理的影响;其时效性体现在通过对当下新闻热点的追踪,反映特定社区居民行为方式的变化;其接近性表现为区域化采访与区域化投递。于是,社区记者应该是这样的人:他们时刻关注整个城市的发展,思考当代社会的走向,但脚步却从不离开自己分管的社区;他是自己负责社区的消息灵通人士,能够随便敲开某一个单元的楼门,与市民喝茶聊天;他不嫉妒别人拼抢到独家重大新闻,挖掘出深度内幕报道,不嫉妒别人拿红包,公费游,转发通稿也算工作量,不嫉妒别人成为全市皆知的名记者。他们知道,社区市民的喜怒哀乐自己最熟悉,社区市民的冷暖寒热自己最有体会,社区市民的难事烦事会跟自己诉说,社区市民的喜事乐事会与自己分享。自己与他们是一家人。天下事大则大矣,亦远则远矣,自己的工作可以直接为街坊邻里带来便利、带来快乐。通过自己的努力,一个怡然自得、守望相助的和谐社区正在慢慢形成,而每一个社区都是社会的细胞,推进社区的和谐也就是推进社会的进步。

没有凌空蹈虚,没有宏大叙事,有的只是为鸡毛蒜皮辩皮毛,为家长里短争短长。你要俯下身去,打心眼里想为社区做实事,抛开一切不切实际的诱惑。与“平天下”的宏愿相比,你的目标是“齐家”,社区就是一个大家;与那些所谓新闻理想相比,你的诉求是现实,与报纸大众传播的特点相比,你似乎更是在从事“小众”传播。从另一个方向推进社会的进步,你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平和的心态,背后的支撑是两个字:爱心。对新闻职业强烈的爱心,对社区公益强烈的爱心,对琐细生活强烈的爱心。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做记者,更不是每一个记者都适合做社区记者。在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今天,很多应届大学毕业生是抱着先找个工作安顿下来的想法走进报社的,他们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还缺乏规划,对记者工作也缺少必要的了解,一旦他们成为社区记者,就很难从中发现乐趣,很难创造性地完成工作。因此,媒体在进行人员甄选时尤其应该引起注意。那些目标远大,每天只是琢磨着成为伯恩斯坦的人,那些只是将记者工作看做职业跳板的人,都不适合做社区记者。

社区记者喜欢流行时尚也关心柴米油盐,社区记者喜欢好莱坞大片也爱看老头老太太扭秧歌,社区记者喜欢打抱不平更追求各种矛盾的建设性解决途径。社区记者会做饭,了解菜价的涨跌;社区记者会开车,体会过小区停车难;社区记者养宠物,知道遛狗人的心态,明白流浪猫的处境。社区记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是“SOHO”一族,吃住在管片,工作在管片,工作不再是负担,而是与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

平和心态的背后是记者内心与社区的贴近程度。在社会转型期,不同人群的利益、冲突交织在一起,人们思维日益活跃,渴望表达,渴望获得话语权。社区新闻、社区媒体尤其需要从价值观和社会心理入手,找寻新闻的核心价值,提升舆论引导力。记者内心对社区的认同可以使我们的传播内容形成内聚的一个磁场,不但使受众从道理上得到认同,而且从情感上得以共鸣平和的心态,使得社区记者每天在社区里微笑着面对每一个人。

平和的心态,能够使你在一张以周为出版周期的社区报中游刃有余,也能够使你在一张都市报的社区新闻部里得心应手。

二、发现的眼光

罗丹说过,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新闻也是如此。

记者都要有发现新闻的敏锐眼光,社区记者对这一标准的要求尤高。因为,与国计民生的重大政策新闻相比,社区新闻的影响面要小,与惊天动地的突发事件相比,其震撼力要弱。面对重大新闻,记者的兴奋感非常容易被调动起来,编辑、记者对重大新闻的判断基本一致,拼抢的热情高涨,而面对社区新闻,哪些值得写,哪些不值得写,哪些要做大,哪些要做小,判断起来更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些,记者的判断力就显得尤其重要。

由于我国社区建设历史尚短,社区新闻更是一片待完全开发的处女地,社区记者很难通过现成的新闻专业教科书获得更多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与此同时,社区新闻的传播不像时政新闻、财经新闻、法制新闻、娱乐新闻那样已经构成体系,宣传部门、公关公司、经纪公司对新闻宣传的极端重视,使得这些领域的新闻线索以新闻通气会、新闻发布会、特别专访安排等形式到达记者手中,记者按照自己所服务的报社的定位筛选出自己需要的线索,采访发稿。这虽然大大丰富了记者的选题资源,降低了记者发现新闻的难度。当然,这也造成了都市报跑口领域新闻同题率高,报纸同质化的现象。

社区记者没有现成的线索源,一切都要靠自己。目前我国大多数街道办事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的宣传意识还不强,社区里有意义的变化的新闻线索很难被传播者及时获取。与跑口记者筛选线索的工作状态不同,社区记者必须依靠自己的新闻发现力,捕捉自己管片内的疑难事、突发事、感人事和有趣事。没有发现的眼光,社区记者甚至会连一篇正经文章都写不出,更不要说优秀的社区新闻了。

在我们对社区记者进行招聘甄选时发现,一些应届大学毕业生对近期发生的国内外重大新闻都能够如数家珍,但当被问及:“你现在所在的房间的房间号是多少?”“红绿灯的颜色排列顺序是怎样的?”之类的针对被试者观察力的问题时,很多应聘者往往回答不出来。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新闻的第一步便是具备较强的观察力。请看下面这篇刊发于2006年10月13日《法制晚报》上的社区新闻:

蔬菜批发市场周围有多个社区 品种丰富菜色新鲜 记者发现——紧邻锦绣大地 养刁居民嘴居民:都愿去那购买 有时串门还会给朋友带一些 商贩:每天光散卖就能达千斤本报讯(记者谢薇 胡晓宁) 小区紧邻锦绣大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不仅给附近小区居民买菜带来了便利,同时也把周边社区居民的口味养得越来越“刁”。口感好 成了串门的备礼“我儿子只吃锦绣大地的蔬菜,那里的菜鲜、嫩、口感好。买别的地方的蔬菜,还真糊弄不了他!现在几乎每天都要去一次锦绣大地。”家住兰德华庭的张大妈拿着菜篮笑着说。锦绣大地位于西五环内田村路上,周围有不少像上城、兰德华庭、中国房子、晋元庄社区这些新老社区。甚至有居民只“认”锦绣大地的青菜。“锦绣大地的菜就是比菜摊上的新鲜,我家现在只在这儿买菜。”家住中国房子小区的李女士说,“开始以为只能批发,到那儿一打听,没想到零买也行。宁愿多走几步路也愿意到那儿去买菜。”她介绍,自己就怕逢年过节走亲戚串门,家里人做客吃饭时,总是对亲朋烹炒的蔬菜品头论足。现在,一家人到熟悉的朋友家做客,自己总不忘带上几种锦绣大地的新鲜蔬菜,还真大受欢迎。货品鲜 批发市场散客多昨天下午,记者来到锦绣大地批发市场综合厅。记者发现这里的黄瓜都顶花带刺、西红柿红得娇艳欲滴,看着就让人特别喜欢。一摊位小贩告诉记者,每天摊位批发出的蔬菜足有8000多斤。零售也在1000斤以上。如果遇到节假日,每天售出2000斤不成问题。锦绣大地批发市场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批发市场出售的蔬菜不同于专门供应超市包装精美的蔬菜,价格更便宜。现在批发市场的蔬菜水果厅每个摊位每天都能散售上千斤蔬菜,真没想到能吸引来这么多散客。”居民总结的买菜诀窍1.跟着老人走,老人经验丰富,跟着他们买菜准没错;2.买菜时要多看几家,不同的商贩进货渠道不一样,价格也不一样;3.傍晚去市场“淘菜”,此时菜价比早晨便宜许多。

这是一篇优秀的社区新闻,记者的发现能力非常突出。记者通过与社区居民聊天了解到,一些人买菜不去超市,改去附近的一家批发市场了。记者没有让这个蕴涵生活习惯变化的微弱信息流失掉,而是顺藤摸瓜,对批发市场进行深入探访,不仅挖出了批发市场散客多的鲜活新闻事实,还为居民总结出了买菜诀窍。这篇社区新闻,从“吃”这一个侧面反映出日渐精明的北京人的社区生活,鲜活生动,具有很强的亲和力。

社区新闻线索具有微变、潜隐、易逝的特点,社区记者必须具备见微知著的能力,从看似平常的现象中发现具有价值的新闻,从常态中看出异常,从点的不同看出面的变化,从重大新闻的烟幕中看出其对社区的影响,从发生在一个社区的偶然事件中看出必然性,并发掘出社区运行与管理中的规律性。

三、坚硬的脚板

记者必须能吃苦,社区记者尤其要能够吃苦。如果你准备成为一名社区记者,就一定要做好吃苦的准备。

网络时代,记者的采访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作为辅助方式的电话采访成为一些记者日常必须使用的采访手段,网络聊天的采访方法也被广泛使用。一些记者从网络论坛、博客上获得新闻线索,使用QQ工具进行采访,写完稿件后用电子邮件传递给编辑,使整个的采写过程完全通过网络完成,“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记者从第一天进报社便学会了“网来网去”的本事。

作为跑口记者,一旦他们与口内关系熟悉到一定程度,每天邮箱里通讯员的来稿就会源源不断,一些领域的政府部门更是直接告诉记者,我们要发布的信息你在政府网站上可以直接下载,记者不必每天到部委打探消息。不少发现选题能力弱的记者很快成为网络转发器,而且也能在报社干得如鱼得水。

极端一点看,现场采访,似乎已经成为报社热线、社区记者的专利。因为,读者希望读到自己居住的社区里的真情故事、服务信息,而这些内容是网络上面很少能够见到的,社区记者只有通过自己勤快的双脚,才能为读者捕捉到真正鲜活生动的社区新闻。《齐鲁晚报》的记者张刚是国内较早进行社区新闻报道的记者之一,他曾讲述了一篇社区小稿被国务院领导批示的故事:济南某部队的一位家属小蒋打电话给我说,部队附近村子里有人养泔水猪,每天傍晚焚烧垃圾熬泔水,空气污染非常严重,好多年也没人管,她丈夫因污染得病一直住院。接到小蒋电话的第二天,我和报社同事彭东装扮成收猪的商贩,骑摩托车进入了泔水猪养殖村里暗访,养殖户半信半疑,不停地盘问,大狼狗对着我们汪汪乱叫,面对这些我们没有退缩,不停找机会拍摄。正当我偷偷拍照片时,被一养殖户发现,他立即意识到我们是记者,大声喊:快来人,有记者来了!当时情势非常危急,我们急忙跨上摩托车向外跑,如果跑得再慢些,养殖户将狼狗放出来就更危险了,10多名养殖户手提大棒追了出来,我和彭东在撤退途中,一不小心摩托车撞进路边一个沙堆上,两个人重重摔倒在地,摔伤了腿!相机也摔坏了!就在这危急时刻,正好附近炮兵连训练的战士经过,将我们两人送到炮兵连医务室进行治疗。虽然摔破了膝盖、擦破了脸、摔坏了相机,但我们根本顾不上这些,简单包扎了一下伤口,就赶回报社写稿,重磅推出了《泔水猪追踪》系列报道。连续10多篇追踪报道,不但在山东省反响强烈,而且引起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的高度重视,他对这组报道亲笔批示,严厉要求山东省和济南市立即整治。随后,济南市畜牧局、工商局、卫生局、环卫局等8个部门联手,对泔水猪进行彻底整治。同时,此组报道还促成济南市环卫局紧急出台政策,对济南市全市范围内的泔水统一收集进行无害化处理,从源头上断了泔水猪的饲养原料,达到了根治目的。

作为社区记者,张刚和他的同伴在从社区获得新闻线索之后,不辞辛劳明察暗访,终于使问题得以解决。应该说,没有他们凭着硬脚板深入社区,与市民建立良好的“记民关系”,新闻线索就不会浮出水面,没有他们凭着硬脚板深入现场,就难以做出为社区办实事、办好事的重磅新闻。

社区发展日新月异,浮现出来的问题千变万化,在利益多元化的今天,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一部分人的利益,同时又是一部分人的损失。媒体如果不善于把握,很容易陷入某种思维陷阱,本以为是在反映群众的呼声,实际上却伤害了群众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要想尽可能地防止出现偏差,记者深入实际,深入社区,不畏艰辛,多方听取意见,大量掌握信息,客观冷静分析必不可少。“网来网去”不仅在社区报道中行不通,更是社区报道的大忌。

第二节 社区新闻采访的准备

张刚是《齐鲁晚报》的一名社区记者。他一天的生活是这样的:一大早,带一瓶矿泉水,骑40分钟的自行车从位于济南市历下区的报社赶往槐荫区,到了槐荫区,先去宣传部了解情况,然后就往小区里跑,看见居委会就往里钻。槐荫区的12个街道办事处、100多个居委会张刚都了如指掌。有时候,张刚一上午跑两三个居委会,到中午赶不回报社,就随便找个小摊吃点饭,然后又走街串巷,熟悉情况寻找线索。

2001年,齐鲁晚报《今日济南》版开辟“张刚在您身边”专栏,这是《齐鲁晚报》自创办以来第一个专门为记者开出的新闻类专栏。从此“走千街巷进万家门,忠实记录百姓酸甜苦辣”这一口号也随着张刚的脚步进入了千家万户。

张刚2000年7月走上工作岗位,社区一跑就是6年。第一次去五里沟办事处建立联系的时候,社会事务办公室的人说:“社区里不是没有新闻,而是没有记者。”第一次去振兴街社区,老主任韩大妈带着他挨家挨户地走访。渐渐地,张刚联系的社区里,居民们都说“有事找张刚”,不管是在社区里,还是在公交车上,经常有人拦住他反映问题,小区路灯坏了、选举不公平、没地方晨练……

张刚将老百姓关注的焦点问题做深、做细,小问题做出一系列大新闻。像《整治黑三轮堵还是疏》一稿,张刚以对开黑三轮的残疾人、做小买卖的商贩的出路为主线展开,报道后不少残疾人、商贩打来电话,感谢报社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关注。

为便于群众联系,张刚把自己的名片放大挂在德兴街社区,名片上面印有“有百姓的地方就有晚报记者”两行大字,下面是自己的联系方式。后来,别的居委会也竞相效仿,纷纷在显眼的地方挂上了他的大名片。

社区有了大名片,张刚的新闻源丰富起来,2001年5月份张刚一个月就发表了70多篇新闻稿件,其中一等稿12篇。

张刚总结出自己工作的“六字诀”:认准一个“苦”字,落脚一个“民”字,做到一个“实”字,坚持一个“廉”字,突出一个“新”字,咬定一个“学”字。

张刚用手中的笔,为群众解困解围谋福谋利。2004年,《齐鲁晚报》开设“张刚工作室”栏目。“张刚工作室”确立了“上替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工作宗旨,推出了一大批有影响的稿件,如关注困难群体的《冬夜,他们更需要关怀》,以小见大的《泔水猪追踪报道》、《小巷总理为何流失》等。

张刚的社区新闻采写实践对我们理解社区记者工作的特点很有帮助。

随着新闻采访学研究的不断深化,我们在对新闻采访一般规律进行总结归纳的同时,也开始针对不同的记者分工细化采访学研究,时政新闻采访学、财经新闻采访学、法制新闻采访学、体育新闻采访学,以及电视新闻采访学、网络新闻采访学等都涌现出一大批学术成果,这些学术成果将信息采集技术与行业特征、媒介特点相结合,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经验,已经开始指导现实新闻工作。

而社区新闻的研究者目前的重点仍然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和个案研究层面,缺乏将两者结合起来的社区新闻采编规律的研究,缺乏对社区新闻实践的理论化总结,也缺乏用新闻采编的普遍规律指导社区新闻采编的针对性指南。我们希望通过本节的探讨,为社区新闻记者提供切实可行的符合新闻基本采访规律的理论参照与实践招数。

一、社区的进入

无论是都市报的社区新闻部还是一份社区报的编辑部,都会安排记者进入到特定的社区之中。如果你的家就在这座城市,那么事情会变得简单一点,因为你已经对这个城市的生活特征比较熟悉,只要进入自己所负责的区域就好了。如果你是刚刚来到这座城市,我们建议你按照下面的步骤开始自己的社区记者生涯。

1.租房。明确了自己所负责的社区范围后,最好选择在这个范围内租房居住,这一方面是报社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方便自己的采访。社区记者一般在一年内不会安排换房,也不会突然将你调到跑口部门,因此,租房的期限最低不要少于一年。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找正规的房屋中介,虽然这样做会付出1个月的租金作为中介费,但是效率高,而且房源多,容易找到自己满意的房,也比较有保障,相对租金会略低于市场价。

如果你不愿意找中介公司,也可以到小区的物业管理或居民委员会询问,还有就是社区的老太太,她们有的很清楚谁家要出租房屋,这招适合在记者责任片内的社区做地毯式搜房。通过这种方法还有助于你尽快了解所负责的社区的基本情况。

在经济不宽余的情况下,可以在责任片内的学校附近找床位,这样比较安全,而且价格也可以接受。

租房一定要签租赁合同,这样对双方都有约束,尤其是自己找的房,一定要看房产证,押金的退还等要在合同中说清楚。一定要问清楚水电煤气的缴纳,尤其是暖气费,还有物业费,卫生费,什么收费标准谁来承担?交给房东任何费用,一定要他出具收据,避免以后出现问题无法证明。

交通是否方便对你来说十分重要,公共汽车、地铁、城铁将为你外出采访节约很多时间,毕竟在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拥有一辆自己的轿车还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房子里有没有电话,是否可以提供宽带上网?这个问题也应当进入你的考虑范围,你不可能总是用手机与别人进行联络,而网络的顺畅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你将来能不能顺利发稿和查阅资料。

你要谨慎决定是否与别人合租,尤其对与非新闻同事合租一定要慎重,因为你的作息时间可能会令你的室友不适应,长期合住对双方都是一件痛苦的事。

在选择房子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做饭的问题,你最好自己会做饭或学着做饭,不一定每天做,但一个星期最好做上一两回。这不仅可以为你省钱,还可以使你更加贴近社区的生活。

2.买地图。初来乍到,一本使用方便、信息量丰富的地图是必不可少的。在市政地图、旅游图、交通图每周都有新版本的情况下,选购一本城市生活地图册是必要的,你在里面可以发现自己所负责的管片内有哪些小区,小区周边有哪些学校、银行、邮局、医院、超市、餐馆、公园等设施,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和派出所在哪里,这些地方将来就是你的新闻信息源头。记住责任社区中各个小区的名称,这些名称有的是开发商为销售临时起的推广名,有的是项目登记时使用的正式名称,你要分清楚。熟悉那些街道、小店的名字。了解一些单位所在的建筑的名称或门牌号,这样,你就不会在一栋大楼里出现突发新闻时,简单地按照大楼门口悬挂的单位名称牌来标示事发地,因为你知道,那个单位仅仅在大楼里租了一层而已,事件与该单位无关。

3.了解社区概况。俗话说,入境问俗。当你进入社区住下来之后,就要开始了解自己负责的社区的大致情况。你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工具查阅过去的媒体如何报道你的责任社区的,在这个社区曾经发生过哪些大事小情,哪些社区人物最为活跃,哪些社区活动定期举办,哪些社区难题还有待解决。你还要到图书馆,查阅自己所在城市的历史沿革以及责任社区的前世今生,因为一个城市的特点从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社区的特点,市民的性格也是城市性格、社区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知道了这一切将有助于使你更深入地融入社区,更好地报道社区。

阅读参考记者笔记——北京望京社区望京地区东起京顺路、西至京承高速,南起北四环,北至北五环,共分为花家地、南湖、东湖三大片,其中花家地和南湖地区中老社区较多,划归望京街道办事处,东湖地区新兴社区和商业较发达,划归东湖街道办事处。总面积10.36平方公里。人口结构特点:望京是年轻白领和外国居民集中居住的社区,总人口约30多万人,其中有6万韩国人,占在京韩国人总数的九成左右,还有大部分朝鲜族居民和外国居民;名人多,人物圈子分明,比较难打进。小区概述:目前,望京地区共有31个成形的社区,且仍有不少楼盘在兴建中。主要社区包括:花家地南里、北里、西里、花家地西里三区、花家地小区、方舟苑、爽秋路社区、望花路东里、望花路西里(属花家地);南湖东园、中园、西园、南湖西里、圣星社区、夏都家园、大西洋新城、都市心海岸(属南湖地区);望京西园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望京花园、慧谷阳光、慧谷根园、CLASS、澳洲康都、丽泽西园、银领国际、宝星国际、融科橄榄城、国风北京(属东湖地区)。交通概述:望京素以“进易出难”著称,虽然近两年望京的交通已经有所改观,但交通问题仍是望京居民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只要是关于出行、交通方面的信息资讯,望京居民总是很感兴趣,这一点从《法制晚报》北部社区版及其《望京周刊》上都能有所反映。目前,阜通东大街已经和四环连通,并将在年底通车,此路可以从太阳宫直接通到三环(《法制晚报》社区北部版已作报道,可跟进作后续);除了地铁13号线,即将要通的地铁四号线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对象。商业概述:望京号称睡城,但与天通苑和回龙观这样的大型居住社区不同的是,望京属于高档社区,消费能力高,商业设施正在逐步完善,且商业面积有望超过西单。望京地区的商业分布主要集中在三大区域,大山桥北的望京国际商业中心周边、广顺南大街的阜通西大街交叉口的以华联为代表的商厦周边、南湖中街的旺角广场周边,三大商业区竞争激烈。主要商业设施:华堂商场、星美影院、香港新世界商场、亚奥海龙电子城(属望京国际商业中心);华联商场、嘉茂购物中心、沃尔玛、大西洋新城五星级酒店(修建中)、望京东亚第一中心、悠乐汇(属华联商圈)、旺角广场、京客隆(属南湖中街商圈)。此外,北四环与阜通东大街交汇处的宜家家居,正在修建中的位于广顺北大街的家乐福、六佰本、东湖湾也应该是重点关注的对象。教育医疗:望京地区除了几所大中专学校,中小学还不能完全满足需求,由于年轻家长居多,孩子上幼儿园和小学难是一个问题。目前,主要教育机构有:中央美院、社科院研究生院、民航干部管理学院、青年政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韩国国际学校、北京第八十中学、北京第94中、陈经纶中学望京分校、首师大附属中学望京分校;幼儿园较多,但除了望京新城幼儿园、西坝河第一幼儿园和大西洋新城幼儿园是公立,其他均为私立幼儿园。医疗方面,望京地区最大的医院属望京医院,此外,天使妇儿医院、惠兰医院、北亚医院、凌和望京医院,这些医院是望京居民的首选;望京居民去的较多的则是酒仙桥医院和朝阳医院。其他常规部门:南湖派出所、东湖派出所、花家地派出所、望京城管分队、东湖城管分队、望京工商所、酒仙桥工商所(分管部分来广营地区);消防(建设中,现在的大部分出警归酒仙桥消防中队,已建立联系);望京实业有限公司(下属首开物业、振安物业等望京地区多个小区的物业);望京科技园区管委会、韩国人会。

二、社区新闻的信息资源获取

社区新闻信息资源是以社区新闻传播者为主体、以新闻传播为目标的实践活动的对象,是社区新近发生的变化以及与变化相关的各类信息,是具有新闻传播价值的、表象和潜在的信息之和。社区新闻信息资源开发贯穿新闻报道始终,社区记者可以利用自身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对信息的甄别、重组和加工,使得社区新闻信息资源中蕴涵的价值得以充分开掘。

社区新闻信息资源具有变动性,凡是与社区、市民生活关系密切的变动信息,凡是刚刚发生的变动信息,都应当引起社区记者的高度注意。同时,社区新闻资源具有潜在性和快速衰败性,需要记者发现、开发,需要记者在第一时间将变动的信息传播开来。值得一提的是,社区新闻信息资源也同样具有“可伪性”,这种可伪性有些情况下是很难避免的。对此,媒体实务研究专家王朝晖在其《决胜媒体市场》一书中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和对策:

信息的不完全性可能带来主体对事物认识不全面,也可能使新闻信息资源开发者难以对信息的真实性作出判断。从这个角度说,记者出现失误是很难避免的;新闻信息所具有的强烈时效要求带来的伪性信息,这种伪信息可以通过提高记者的开发手段、观察分析能力并加强对信息的校核来避免;由于记者与客观变动之间存在空间距离而带来的伪性信息,记者可以通过深入生活,捕捉第一手信息来避免;为达到个人目的而人为制造的伪性信息,记者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新闻管理得到纠正。

社区记者必须通过对社区的深入认识来降低新闻信息的不完全性,必须通过与社区中意见领袖、社区组织、不同市民的大量接触拉近自己与社区的距离,必须通过拓展新闻视野,开发更多新闻信息来源,听取多方面声音,杜绝被人“当枪使”而出现虚假不实新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媒介的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焦点之一是对新闻信息源的占有和争夺。如何才能有效地开拓社区新闻信息源?我们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报社内部编辑、记者之间和谐的关系以及报社与社区之间的和谐关系。在《法制晚报》初创时期,曾经发动报社所有员工为社区新闻版面提供线索,此举对弥补社区起步阶段外来线索不足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社区记者与社区的人际关系是媒介获得新闻线索的重要基础,在各个媒介中都不乏通过私交获得有价值的独家信息的案例,记者名片进入社区家庭,记者在社区发展固定的新闻观察员,都有利于建立和维护良好的社区关系。与此同时,报社出面经常组织社区活动,报社领导经常接触社区主管部门有关人员,开展意见沟通和相互协作,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媒介形象和社会关系,从而又会获得更多的新闻信息源。

2.建立新闻热线。20世纪80年代初,《羊城晚报》率先启动热线电话征集新闻线索,同时为广大读者提供各种服务,该报推出的专栏“今日读者来电”以大量新鲜的独家新闻信息赢得社会的关注和一致好评,成为颇具声望的名牌专栏。目前,几乎所有新闻媒介都开设了热线电话及相应的专栏、专版。在传统媒介纷纷上网以后,网络传播进一步拓宽了新闻线索和信息的获取渠道,社区记者还可以从网站论坛、博客区获得更多的线索和信息,进行更深一步的加工。可以说,媒介自身的发展,无数倍地扩充了媒介的新闻信息源,社区记者如何更好地管理、利用这些新闻信息,特别是在媒介内部实现资源共享、整合开发,从而提升新闻信息资源的价值,是提高社区新闻价值与报道质量的有效途径。

3.建立新闻信息资源二度开发机制。社区新闻资源开发,不仅应重视原始新闻信息,还要重视对非社区新闻资源的社区角度的二度开发,即,分析社会热点新闻在社区的落点,分析在一个大的社会新闻场中社区的细微变动,社区的反应和应对。同时,对其他媒体的社区新闻进行二度开发,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一步开掘和表现新闻事实,即,给已报道的新闻以独家事实,给已报道过的事实以独家观点,给已报道的内容以独家编排。

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社区记者可以开始他在社区的第一步,也是必须要完成的一项工作——建立新闻线索员。在责任社区内建立线索员是社区记者开展工作的重要基础,他们是记者的耳目,与他们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将大大提高记者的出稿量,保证稿件的鲜活度。

三、新闻线人的培养与使用

在社区中培养新闻线人,是社区记者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也是社区记者长期要做的一项工作,因为与跑口记者相比,社区记者没有通讯员可以利用,无法实现新闻线索每天确定性获取,而热线线索大部分以车祸、火灾等突发社会新闻为主,适合社区新闻报道的不多,即使有一些典型的社区线索,也会因为线索提供人为多得线索费给多家媒体同时提供,造成同题报道的局面。在这种形势下,社区记者必须培养自己的新闻线人,扩大自己与社区的接触面,从而采写出独家社区新闻来。

目前,各家都市报的新闻线人基本分成三类:职业线人、兼职线人和客串线人。

所谓职业线人,是指向城市中所有都市报提供线索,并将提供线索当成谋生工具的人。他们的数量不大,以北京为例,大概有几十个人,但他们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有敏锐的新闻意识,了解各报纸的版面设置和出版流程,能够针对各个媒体的不同定位提供新闻线索。这些线人提供的新闻线索比较成熟,但一定不是独家。除一般社会新闻外,有的职业线人还提供深度报道线索,少数职业线人甚至还有自己的线人网。值得注意的是,个别职业线人偶尔会“制造新闻”,导演事件的发生和发展。

兼职线人基本是报纸的热心读者,他们有自己的职业或是稳定的收入。但他们比较注意收集新闻线索,只提供给自己喜欢的媒体,并希望运用媒体来表达自己的声音。

客串线人本身就是事件的当事人,因为自己碰到棘手的事情解决不了,想借助媒体的力量解决问题。比如被商家欺诈、拆迁问题得不到解决、工资被拖欠以及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其他麻烦事,等等。另外还有一些是对某方面不满出于正义感揭发黑幕客串“新闻线人”。客串新闻线人因为与事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提供的线索往往带有很强的倾向性。

社区记者在工作中,应重点发展兼职线人,原因是:兼职线人不会把挣钱看做是提供线索与否的最重要因素,他们出于对一家报纸的热爱提供线索,是真正的“铁杆粉丝”,是报纸核心的基干读者。他们与事件之间没有过多利益纠葛,或这种利益表现为社区的、群体的、长远的利益。他们与记者配合积极,并严守独家准则,使记者能够突破同题竞争的怪圈,写出真正具有社区特色的好新闻来。

培养和使用新闻线人需要社区记者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坐等线人上门。记者对一些与新闻线索源有密切接触的岗位要高度关注,尽可能发展这些岗位的人员加入到新闻线人的行列中。在这方面,《武汉晚报》的例子很有代表性。2005年6月1日,《武汉晚报》与拥有武汉市最多出租车的大通出租车公司联手,开创了武汉市首个媒体与企业联合新闻平台——大通新闻眼,同时成立了“武汉大通新闻110车队”,车队的200多辆出租车,400多名出租车司机,成了《武汉晚报》流动在三镇街头的新闻眼,充分发挥了出租车司机流动性大、社会接触面广、信息渠道多的优势,更多、更快、更好地获取最鲜活的新闻线索。

2006年,该报又与武汉市另一家大型出租车公司——华昌出租车公司取得了联系。派出记者专门到每一个车队登门拜访,与每一位普通司机建立联系。报社在该公司举办通讯员培训班,对该公司的通讯员以及在新闻线索提供方面比较积极的司机进行集中培训,力求能更好地与他们联动。通过与出租车司机的沟通,报社发现,在武汉市出租车行业里,有数十个自发组织的车队,比较有名的有“万文庆车队”、“爱心车队”、“见义勇为车队”等,这些车队中的成员来自各个不同的出租车公司。通过他们,报社的网络能够渗透到全市几乎所有的出租车公司,也就让记者能够有机会与武汉市的近3万名出租车司机建立长效联系,从而达到密织线人网络的目的。据统计,从2005年6月到2007年6月这两年时间里,平均每两天就能得到一条来自出租车司机的线索,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线索都能出现在《武汉晚报》各个不同的版面上。

尽管《武汉晚报》征召的新闻线人更偏重于热线线索的提供,但他们的思路同样可以给我们社区记者以启示:建立报社自己的乃至记者自己的新闻线人队伍是差异化竞争的必然要求,而在社区这块新闻园地里,尤其需要记者培育自己的新闻线人队伍,记者单打独斗式的新闻拼抢必将让位于集团作战。

社区新闻线人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街道、居委会工作人员。街道办事处是区级政府的派出机构,在辖区内行使相应的政府管理职能。居委会是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你所负责的社区的街道办事处与居委会内应该有你的线人,这一方面可以使你更加方便地开展社区工作,另一方面可以获取一些牵涉面较大的服务信息,毕竟全市性工作最后的落点就在社区,而街道和居委会又是这些工作的具体落实者。

2.业主委员会成员。随着住宅商品化,越来越多的居民成为房屋物业的所有人。社区成为居民重大利益所在。业主委员会是在物业管理区域内代表全体业主对物业实施自治管理的群众性自治组织。社区记者进驻社区后,要尽可能多地接触业主委员会成员,多听取他们对社区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与社区意见领袖和思维活跃人士取得联系,并将他们发展成自己的新闻线人。

3.物业公司工作人员。物业公司是接受物业所有人委托,对物业实施统一管理的经营性企业法人。物业公司有责任为业主提供高效细致周到的服务。社区内电梯正常与否,停车规范与否,绿地花园被侵占与否等等,你都可以在物业这里找到说法,有一两个线人在物业工作,将大大方便你对事件进行迅速核实。

4.社区组织成员。包括福利组织、志愿者组织、慈善组织、舞蹈团、健身队等的成员。他们往往性格开朗,热心公益,易于交往,可以为你提供意想不到的各方面信息。

5.社区内医院的工作人员。社区的生老病死都与他们相关,无论是突发事件的追踪报道,还是令人追忆的社区人物的故去,他们的配合将使你有可能挖掘出催人泪下的社区故事。

6.派出所工作人员。派出所里不光有警察,还有其他工作人员,如果你不能说服社区民警当你的线人,请其他工作人员客串一下也是可以的,社区的安全问题永远是你应该关注的焦点。

7.消防、城管队员。与警察相比,消防和城管队员更易接触,新闻对这些性格开朗的消防战士和每天巡查在社区街头的城市管理者具有吸引力,而且在他们的队伍中不乏摄影高手,关键时刻还能够为你提供图片。

8.退休人员。他们每天待在社区,对一草一木都很熟悉,社区的细节在他们眼中会被放大,年龄的增加与收入的减少使他们对身体健康和价格涨落十分敏感,他们互相交流节水节电经验,互相抱怨孙子没有好的幼儿园可以上。从他们口中,你可以获取大量生活气息极其浓郁的“活鱼”。

9.社区保安。每天你都会看到保安,但好像很少与他们打招呼。其实,他们也可以成为你的线人。同一保安公司的保安会被派往不同的社区,他们在不同的社区站岗感受也会不同,不妨写写这些感受。他们在第一时间知道发生在社区内的突发事件,抓住这些事件。他们对城里人怎么看?对自己的工作怎么看?将这些看法讲给社区里的人听。

10.其他可能成为你的线人的人。超市收银员、公园园丁、停车场看车师傅、银行保洁员、大学生,等等,凡是你认识的人,都将他们尽量培养成线人吧,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在什么时候会给你一个意外的惊喜。

告诉他们你需要什么。

告诉他们刚刚发生的事情价值最大,而事件影响的人越多对社区来说就越重要。

告诉他们要紧事、突发事、有趣事、感人事一样重要,如果涉及名人,新闻的价值会加大。

告诉他们社区中的敏感话题与利益冲突可以通过媒介的讨论被更多的人关注,然后求得解决。

告诉他们能够让人们会心一笑的幽默娱乐报道也是好新闻。

告诉他们如果谁做了一些特别的事情并会引起别人的兴趣,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都要告诉你。

告诉他们遇到疑难可以向你寻求帮助,你会通过报道帮助困境中的人们远离困境。

告诉他们小事也可能成为好新闻,比如具有参考价值的生活经验。

为线人订一份你所服务的报纸,看到自己提供的线索变成新闻报道,自己的名字变成了铅字,他们会十分自豪,同时,通过阅读报道,他们能够更快地学会向你高效提供线索的方法。

线人多起来之后,你要甄别哪些人提供的线索质量高、数量多,哪些人不再适合做线人,对骨干线人要保持热线联系,每两周至少见一次面,聊聊天,吃顿饭,联络感情,沟通信息。对非骨干线人,每周至少通一次电话,每季度至少见一次面,喝喝茶,聊聊天。

对线人的线索费一定记得提醒编辑按时开出,尽管线人们不会依靠这些钱生存,但按时、准确地发放线索费是报社、记者对线人高度尊重的表达,是对线人劳动的一种回报。对那些提供新闻价值非常高的线索的线人应适当提高线索发放标准。

当至少20名线人成为你在社区的耳目,日常社区报道任务基本可以顺利完成,下一步要做的便是保护好他们,不向第三方披露新闻提供者是国际惯例;善待他们,时刻记住他们向你提供线索不是义务;提高他们,及时向他们提供线索的反馈意见,告诉他们哪些线索是你最需要的。

第三节 社区新闻采访

在我国,“采访”一词始见于东晋史学家干宝的《搜神记序》,《晋书·干宝传》:“宝撰搜神记,因作序曰:若使采访近世之事,苟有虚错,欲与先贤前儒分其讥谤。”而将采访与记者紧密相连应该是在第一份近代报纸诞生之后的事了。

俄勒冈大学教授肯·梅兹勒指出,采访就是从信息源那里为一个无形的受众收集信息。我们认为,新闻采访是有关人员出于大众传播的目的,通过观察和访谈等手段,对可能受到广泛关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的搜集活动。采访是最能体现新闻记者职业活动特点的行为,是新闻工作的一项基本功。新闻机构的一切新闻活动都是从采访迈出第一步的,就一篇新闻稿的产生来说,它要经过记者寻找新闻线索,采集材料,确定题材,理出观点,提炼主题,安排结构,写出稿件等七个步骤。前四个步骤属于采访工作范畴,就是提炼主题的开始阶段,也是在采访中完成的。可以说,在采访中记者完成了新闻作品制作工序的一大半。

一、采访前的准备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记者采访前准备不足,一有新闻选题就直奔现场,采访时没有条理性,常常弄得自己很被动。其实,许多中外著名记者,他们在采访前都非常重视资料的准备。我国20世纪30年代著名记者范长江有一个习惯,每到一个地方采访,总是先搜集、查阅当地的地方志和史书。闻名世界的意大利女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在每次采访前,总是用几个星期的时间做准备,阅读与采访对象有关的材料和书刊,还要做笔记,写研究心得。她说,每一次采访之前都要像学生准备大考一样,准备几个星期甚至一两年。从这些著名记者的经验来看,采访成功与否和资料准备是否翔实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社区记者也一样,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熟悉社区情况或选题比较小就放弃采访前的准备,其实,“磨刀不误砍柴工”,社区人物各行各业,社区事件千姿百态,你不可能全知全懂,与其仓促上阵,不如提前将功课做足,深入细致地分析选题的新闻价值,深入细致地确定操作角度,精确设计问题和被采访人,然后进行实际采访,这将会大大提高你的采访效率。

1.明确采访目的,确定采访目标

无论是社区记者自己发现的线索还是线人提供的线索,新闻信息都还处于原始状态,要形成选题需要记者对其进行时效性、接近性、重要性、趣味性等的新闻价值分析,以及针对本报定位的新闻视角分析。比如,你在社区超市发现,啤酒价格出现上涨的现象,在厂商和超市均未对媒体发布这一消息的情况下,其新闻价值不言而喻。你要做的就是将这个线索变成选题,即采访前要明确自己想报道什么。你可以简单报道这一现象:《超市啤酒价格上涨五角钱》,也可以报道:《市民冷静面对啤酒调价》;如果你再向前走一步,可以报道:《超市啤酒为何涨价五角钱?》或者《啤酒涨价销量缘何不减》。如果你只是想简单报道这一现象,你在确定采访目标时或许会仅仅针对超市工作人员或前来购物的市民,但是,如果你想更深一步操作这一选题,采访目标对象就必须扩大到厂商甚至物价监管部门,还有经济学家。采访目的不同,采访目标的确定也就不一样。

因此,如果你想采写出优秀的社区新闻,在将线索变成选题时要慎之又慎,要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新闻经验,要对社会热点有清晰的了解,对时代的主旋律有清晰的了解,对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的利益诉求有清醒的认识。只有如此,你才不会在面对一个潜藏着深刻社会意义的新闻线索时轻描淡写地错过,更不会跟一个新闻价值极低的线索反复较劲,白白耽误采访时间。

2.外围了解

外围了解的目的是加深记者对选题的判断,从而为制定切实可行的采访提纲做好准备。选题确定以后,你应该进一步了解该选题的相关背景情况,通过查阅书面资料,网络搜索,求教知情人,与编辑沟通等方式使自己驾驭该选题的能力有一个迅速的提升。

针对事件选题,外围了解应该包括:该事件是否为社区首发,以前在别的社区是否发生类似事件,结果如何?该事件当事人背景调查。其他媒体是否报道,如何报道,还有哪些角度没有涉及?事件性质的初步判定。事件在政策或法律层面的大致界定等。

人物选题的外围了解应该包括:对将采访的核心人物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判断,知道他都经历过什么,避免问一些无效问题,浪费采访时间;你还需要知道他具有怎样的特点,是善谈的,还是沉默寡言的?是容易夸张的,还是比较低调的?是阅历丰富的,还是初出茅庐的?这样你可以知道你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接触他。你对他所从事的工作应该有所了解,以免说外行话,你对他的兴趣爱好也应有所知晓,免得谈话进行的过于严肃。

3.制定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就是你要采访对象回答的一些问题的罗列。美国内华达新闻学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在拟定采访提纲方面推出了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他提醒记者在设计提问时应该涉及下列一些具体的问题:

目标——你们(或组织)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的阻力是什么?

解决——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是否有解决矛盾的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是根据谁的意见提出的?

采访提纲用以规划我们的采访程序,保持我们清晰的思路,做到按计划进行采访,快捷地完成任务。采访提纲应该有以下几个内容:

首先,明确采访的目的,清楚自己想要了解新闻选题的哪些核心内容。

其次,规划好行走路线和采访时间。比如说打算采访什么人,是一个还是两个,谁先谁后。

再次,采访方式的确定,是面对面口头采访还是体验式采访,是视觉采访还是隐性采访,根据选题的不同特点,进行选择。有人统计,大约有99%的新闻是以向人提问为基础写成的,而人类获取信息80%要通过眼睛,因此,社区记者在面对面口头采访的同时,一定要将视觉采访融入其中,记者深入现场,用眼睛抓住最有新闻价值、最新鲜、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素材,可以使新闻报道形象化,增强报道准确性。

体验式采访在社区也经常会用到,社区记者以采访人和当事人双重身份,直接从事某种行业活动或亲自参加某一事件的全过程,可以更加准确地表现现实生活,使记者的心与社区贴得更近,有助于社区记者采写出真实感人、有血有肉的新闻报道来。

社区记者一般较少使用隐性采访,社区新闻的题材决定了记者做揭露性报道比较少,加上好的社区记者在责任社区内是准名人,已经不具备隐性采访条件。

电话采访社区记者尽可能少用,这一方面是因为面对面采访记者可以把握受访者的心理走向,可以通过察言观色随时调整自己的采访节奏,而电话采访一没有现场环境,二无法通过眼神、手势等身体语言进行沟通,甚至连电话另一端是不是你想找的人都不十分有把握。因此,电话采访只能作为社区记者在时间万分紧迫、实在无法进行面对面采访时方可偶一为之。

最后,确定采访要问的问题。这是采访提纲中最重要的部分。这是你进一步梳理和明确采访目的的过程,也是将前期准备转化为实际采访的过程,问题越多越好。这些事前准备的问题在实际采访中不一定都被问到,而且提问的顺序可能也与事前设计有所差异,这不要紧,设计好的,有针对性的提问一定可以引出有效回答,而不知所云的提问必然导致采访的失败。尼尔·科普尔在《深入的报道》一书中写道:“如果记者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提问,他在竞争中就能百战百胜。”

问题设计的方向有两个: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开放式问题不要求一个具体的回答,被采访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发挥;封闭式问题要求一个有针对性的回答,被采访人必须从一系列选项中选出自己的答案。举例来说:

开放式:您对居委会负担过重有什么看法?

封闭式:有人认为,居委会自认负担过重的原因在于,居委会干部素质不高疲于应对,您同意这种看法吗?

开放式问题:您认为我们小区连续停电会对居民生活有什么影响?

封闭式:一些居民认为,咱们小区连续停电是因为物业公司不作为,您认为物业与供电公司在停电问题上面谁应负主要责任?

在社区采访时,封闭式问题有助于记者快速了解情况,而开放式问题能够帮助记者顺利地展开采访,两者的交替使用,能够使你既得到核心的信息,又得到支撑的细节,既获得生动的直接引语,又获得立体的新闻背景。

布鲁斯加里森在《体育新闻报道》一书中提出了设计采访问题的13个原则,社区记者不妨也参考一下:

1)不要问对答案有诱导性的问题。

2)不要使用诸如“总是”、“从来不”等修饰限定词。

3)不要使用含混不清的语言。

4)不要重复同一问题,除非对方第一次没有回答。

5)不要害怕对一些基础知识提问。

6)不要懒得核实人名、数字和不熟悉的内容,如果必要,可以请对方重复之。

7)不要让采访节奏令对方难受。

8)不要提一些只能用“是”或“不是”来回答的问题。

9)不要让外界干扰采访。

10)不要使用第一人称,重点不是记者,而是被采访人。

11)不要采用匿名提供的信息。

12)不要偏听偏信,争议问题应采访当事双方和第三方。

13)不要忽视后期研究和进一步采访,采访最好与观察相结合,互相补充。

总之,好的采访提纲要成为采访的“蓝图”,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当然,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对一些相对简单的选题,这种写在纸上的采访提纲就可以写在心里了。

4.采访预约

不是每一个社区居民都愿意与记者打交道,也不是每一位街道主任、物业经理都愿意使自己的名字变成铅字,他们可能拒绝你的理由各式各样,因此,说服别人接受你的采访需要一些技巧。

俄勒冈大学的肯梅兹勒教授提出八个可以用来说服对方接受你采访的理由:

1)接受采访是一个能让公众认识自己并能提高自己知名度的机会。

2)接受采访是一个能够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

3)接受采访提供一个“为人师表”的机会,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那么一点小小的为人师表的愿望。

4)接受采访是一个表明自身立场或消除误解的机会。

5)接受采访是一个能对别人产生影响或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机会。

6)接受采访将会是一次新奇的经历。

7)接受采访将有机会把自己的语言变成铅字刊登出来,可以借此体会永恒的滋味。

8)接受采访是处于赞成新闻事业无私和高贵的动机,因为它可以教育公众。

采访预约的方法很简单,说明自己是谁,想干什么,你需要多长时间,说服对方接受采访,约定时间地点。在这个过程中,你要牢记两点:他人没有接受你采访的义务;了解一件事情前因后果的人肯定不会只有一个。记住第一点,你就会微笑面对拒绝,记住第二点,你就会继续寻找其他合适的采访对象,并按时完成采访任务。在预约采访时千万记住,不要承诺你的稿子可以发版面头条,而且除非真的需要,不可以隐瞒自己的采访目的,真诚地面对社区居民、社区官员、社区企业,将为你赢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阅读参考《红星照耀中国》采访提纲《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红星照耀中国》的写作。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下面是他的采访提纲:中国的红军是不是一批自觉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者,服从并遵守一个统一的纲领,受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指挥呢?如果是的,那么那个纲领是什么?共产党人自称是在为实现土地革命,为反对帝国主义,为争取苏维埃民主和民族解放而斗争。南京却说,红军不过是由“文匪”领导的一种新式流寇。究竟谁是谁非?还是不管哪一方都是对的?在1927年以前,共产党员是容许参加国民党的,但在那年4月,开始了那场著名的“清洗”。共产党员,以及无党派激进知识分子和成千上万有组织的工人农民,都遭到当时在南京夺取政权的右派政变领袖蒋介石的大规模处决。从那时起,做一个共产党员或共产党的同情者,就是犯了死罪,而且确实有成千成万的人受到了这个惩罚。然而,仍有成千成万的人继续甘冒这种风险。成千成万的农民、工人、学生、士兵参加了红军,同南京政府的军事独裁进行武装斗争。这是为什么?有什么不可动摇的力量推动他们豁出性命去维护这种政见呢?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基本争论究竟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同其他地方的共产党人或社会党人有哪些不同?这些战士战斗得那么长久,那么顽强,那么勇敢,而且——正如各种色彩的观察家所承认的,就连蒋介石总司令自己的部下私下也承认的——从整体说来是那么无敌,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是什么使他们那样地战斗?是什么支持着他们?他们的运动的革命基础是什么?是什么样的希望,什么样的目标,什么样的理想,使他们成为顽强到令人难以置信的战士的呢?说令人难以置信,是同中国的那部充满折中妥协的历史比较而言的,但他们却身经百战,经历过封锁、缺盐、饥饿、疾病、瘟疫,最后还有那两万五千里的历史性“长征”,穿过中国的12个省份,冲破千千万万国民党军队的阻拦,终于胜利地出现在西北的一个强大的新根据地上。他们的领导人是谁?他们是不是对于一种理想、一种意识形态、一种学说抱着热烈信仰的受过教育的人?他们是社会先知,还是只不过是为了活命而盲目战斗的无知农民?例如,毛泽东,南京通缉名单上的第一号“赤匪”,蒋介石悬赏25万元银洋不论死活要缉拿到他,他是怎样的人呢?那个价值这么高昂的东方人脑袋里到底有些什么名堂呢?或者像南京官方宣布的那样,毛泽东真的已经死了吗?称做红军总司令的朱德这个人的生命在南京看来具有同样的价值,他又是怎样的人呢?林彪这个28岁的红军天才战术家,据说在他率领下的红军一军团从来没有打过一次败仗,他又是谁?他的来历如何?还有其他的许多红军领导人,多次报道已经毙命,可是又在新闻报道中重新出现,不但毫发无损,而且仍旧在指挥着新的军队同国民党对抗,他们又是些什么人呢?红军抗击极大优势的军事联合力量达9年之久,这个非凡的纪录应该拿什么来解释呢?红军没有任何大工业基地,没有大炮,没有毒气,没有飞机,没有金钱,也没有南京在同他们作战时能利用的现代技术,他们是怎样生存下来并扩大了自己的队伍的呢?他们采用了什么样的军事战术?他们是怎样训练的?是谁给他们当顾问的?他们里面有一些俄国军事天才吗?是谁领导他们在谋略上不但胜过所有被派来同他们作战的国民党将领,而且胜过蒋介石重金聘请来的、以前由希特勒已故的国防军头目冯·西克特将军领导的大批外国顾问?中国的苏维埃是怎样的?农民支持它吗?如果不支持,那么是什么力量在维系着它呢?共产党在他们的权力已经巩固的地区实行“社会主义”达到什么程度?为什么红军没有攻占大城市?这是不是证明红军不是真正由无产阶级领导的运动,而基本上仍然是农民的造反呢?中国80%以上的人口仍然是农业人口,工业体系即使不说是患小儿麻痹症,也还是穿着小儿衫裤,在这样的国家怎么谈得上“共产主义”或“社会主义”呢?共产党怎样穿衣?怎样吃饭?怎样娱乐?怎样恋爱?怎样工作?他们的婚姻法是怎样的?他们的妇女真的像国民党宣传所说的那样是被“公妻”的吗?中国的“红色工厂”是怎样的?红色剧团是怎样的?他们是怎样组织经济的?公共卫生、娱乐、教育和“红色文化”又是怎样的?红军的兵力有多少?真像共产国际出版物所吹嘘的那样有50万人吗?果真如此,他们为什么没有夺取政权呢?他们的武器和弹药是从哪里来的?它是一支有纪律的军队吗?它的士气怎么样?官兵生活真是一样吗?如果像蒋介石总司令在1935年所宣布的那样,南京已经“消灭了共匪的威胁”,那么共产党到1935年在中国战略地位最重要的西北占领了一块比以前更大的土地,又怎样解释呢?如果共产党真的是完蛋了,那么,为什么日本在著名的广田弘毅第三点中要求南京同东京和纳粹德国缔结反共协定以“防止亚洲布尔什维克化”呢?共产党是真正“反帝”的吗?他们真要同日本交战吗?在这场战争中,莫斯科会帮助他们吗?或者,像著名的胡适博士拼命说服他在北京的情绪激昂的学生那样,他们的激烈的抗日口号只不过是争取公众同情的诡计和绝望的挣扎,是亡命的汉奸和土匪的最后呼号?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军事和政治前景如何?它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发展是怎样的?它能成功吗?一旦成功,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对日本意味着什么?这种巨大的变化对世界1/5的人口会产生什么影响?它在世界政治上会引起什么变化?在世界历史上会引起什么变化?它对英、美等外国在中国的巨额投资会产生什么后果?说真的,共产党究竟有没有“对外政策”呢?最后,共产党倡议在中国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停止内战,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地方相像,哪些地方不同?旅游者问的是,他们是不是留着长胡子,是不是喝汤的时候发出咕嘟咕嘟的响声,是不是在皮包里夹带土制炸弹。认真思索的人想知道,他们是不是“纯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读过《资本论》和列宁的著作没有?他们有没有一个彻底的社会主义经济纲领?他们是斯大林派还是托洛茨基派?或者两派都不是呢?他们的运动真是世界革命的一个有机部分吗?他们是真正的国际主义者吗?还是“不过是莫斯科的工具”,或者主要是为中国的独立而斗争的民族主义者?

二、采访的实施

一些社区记者认为,社区新闻都是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小事,不像与官员打交道的时政新闻和与黑恶势力周旋的揭露性报道的采访那么复杂和艰难,上手就可以完成。其实,社区新闻的采访绝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因为一个细节的把握不当得罪采访对象,使得整个采访泡汤的事在社区一样经常发生。与此同时,因为采访不扎实引发投诉和纠纷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请看案例:拉粪车每日来 粪渣露天散味 距小区百余米熏得居民难开窗粪便处理站日日乏味 激起民愤居民被迫将车挡在厂门外 曾整改但效果不佳 厂方:无法保证年内彻底除臭本报讯 小区邻近酒仙桥粪便处理站,每天上百辆拉粪车开过,这让附近的400户居民长年闻着恶臭。前天,难以忍受的居民把30多辆拉粪车挡在厂门外。记者赶往现场时,离东十里居住宅区还有1公里,就能闻到刺鼻的气味。记者看到,距离粪便处理站最近的小区有东十里居和七棵树西街,最近距离100多米,仅隔着一条铁道。“这个地方臭得够戗!”一名居民说,现在天气热了,就是不敢开窗,每天被臭味“熏”,连穿在身上的衣服都有一股怪味儿。居民告诉记者,酒仙桥粪便处理站的化粪车间两年前建成后,每天都有上百辆拉粪车开入厂子,厂子加工处理后,将粪渣子就倒在露天地上,臭味全散发至附近居民区。而居民为了除臭,不仅在家里点着檀香,有时候到饭点儿,甚至喷上空气清新剂来“除臭”。“我们已经多次反映过这个情况,但很多问题都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居民马先生说,把拉粪车拦住,也是希望此事能引起重视。记者了解到,目前此事已由东风乡将台洼居委会反映到了东风乡政府和朝阳区农委。政府部门曾要求粪便处理站整改东风乡政府信访办的一名工作人员说,乡政府已将此事反映到了朝阳区农委。朝阳区农委和政府部门实地考察过,并要求酒仙桥粪便处理站进行整改,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效果并不理想。酒仙桥粪便处理站已着手采取防护措施酒仙桥粪便处理站的工作人员说,他们确实作过整改,并已着手采取防护措施,但无法保证在年内彻底除臭。律师点评北京大地律师事务所的史光辉律师说,粪便处理站的技术处理不到位,导致周边居民生活受影响,从法律上讲,这属于精神损害,居民可以请求工厂给予一定的精神抚慰金。

文章还配发了现场示意图:《污水处理厂与小区示意图》。

此文的新闻线索说的是酒仙桥污水处理厂离居民区太近,每天都有拉大粪的车进出,居民多次反映无效,忍无可忍,将30多辆拉粪车拦在污水处理厂门外。

记者赶到现场时,拉粪车已经不在了,居民也已经散去,记者先找到居委会和一些居民,了解了大致情况,然后又来到污水处理厂,不过到了污水处理厂门口被保安拦住,保安没让进。记者便电话采访了污水处理厂。副标题和文中有污水处理厂的说法:“无法保证年内彻底除臭。”

为了使本文做得更全面、更有深度,文中还有政府部门的说法和律师的说法。

酒仙桥污水处理厂看到此文后极为愤怒,前前后后给报社打了数次电话,说这事儿与他们没有任何关系,该厂属于北京市排水集团,主要是处理城市污水,该厂既没有拉粪车,也没有散臭味。

那么拉粪车和臭味来自哪里呢?原来,纠纷发生在与污水处理厂一墙之隔的朝阳区清洁大队粪便处理站。记者误将两个没有任何关系的单位搞混了。

屎盆子扣谁头上谁也不高兴,何况还扣错了对象,污水处理厂的愤怒是可以理解的。

我们从这篇新闻的采访上来看,记者的反应不可以说不快,选题捕捉不可以说不准,采访选点不可以说不多,但仍然出了问题,犯了一个低级错误,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纠纷报道电话采访。我们前面讲过,电话采访只能作为补充手段,不可以作为主要手段,在纠纷类报道中尤其不要使用电话采访,特别要杜绝电话采访纠纷双方中的一方,而与另一方对面采访。这一方面使得被采访人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记者的意图,慎重回答提问,提高信息采集的可信度和权威度;另一方面可以使纠纷中各方都处在平等的地位上,提高记者稿件的公正性和平衡感。本文居民一方采取面对面采访方式,而处理厂一方采用电话采访,这本身就不是公正采访的做法,为后来的问题埋下伏笔。

2.先入为主。记者采访切忌先入为主,本文的采访者从一开始就按照线索提供人的思路将问题的源头指向处理厂,因此,尽管记者已经到达现场,尽管问题的真正源头就在记者身边,但我们的记者仍然没有质疑线索的准确性,仍然在既定的轨道上飞奔,终于离事实越来越远。

3.浅尝辄止。记者采访了居委会和部分居民,但却没有让他们带着到现场看一看,指认一下运输车的行踪,从而失去了第一个避免失误的机会;记者试图采访处理厂,但被拒绝,此时,记者应当再做努力,力争从其他途径印证自己的判断,遗憾的是,记者停步了,回头了,开始依赖电话了,第二个避免失误的机会也丧失了。因为记者的脚板不够硬,最终导致稿件的失实。

可见,社区记者必须掌握各种采访技巧,从报道操作的细节层面把握选题方向,从而确保新闻报道的准确性。

1.找对人是采访成功的关键

开始采访前,请你再次确认自己安排的被采访人都拥有“最合适人选”的头衔,比如物业问题,采访物业公司经理就比采访一般工作人员的权威度要高;比如纠纷,是不是要采访当事双方之外的第三方?如何确定第三方?要不要加入管理部门、社会专家、法律界人士的意见?所有这些问题请再次确认。社区小事,牵动千家万户,找到那些有权讲话也乐意讲话的人,尤其注意给那些涉及的但不愿讲话的人说话的机会,是保证采访客观公正的前提。当线索提供人就是事件当事一方时,要更加慎重地选择被采访人,尤其对当事一方推荐采访的单位或个人,要详加甄别,这将提高你的采访效率。

在此基础上,将采访提纲中的问题合理地分配给采访对象,使最适合的人回答最适合的问题。

2.准时赴约是采访成功的开始

与跑口记者应邀参加新闻发布会不同,社区记者的选题与采访安排的自主性很强,被采访人大多没有主动发布新闻的冲动。这就使得社区记者必须高度重视来之不易的采访机会,从采访准时赴约开始给被采访人一个好印象,为即将展开的正式采访铺平道路。新浪网曾进行过一项题为“中国人到底有没有时间观念”的调查,在3757名被调查者中:77%的人认为时间就是生命,另有10%的人选择时间是金钱,8%的人认为时间代表欢乐。64%的人表示自己从不迟到,并表示无法接受不守时的人。对时间的看重和珍惜,表明公众对高效率生活的追求,在现今社会以效率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参数的情况下,时间观念的增强对社会发展具有正向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社区记者的时间观念必须增强,一旦因为不可抗力使得自己无法准时赴约,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告知被采访人,真诚道歉并约定下次采访的时间和地点。

3.印象整饰是采访成功的基础

印象整饰是心理学家库利、戈夫曼等人提出的,是指人们试图管理和控制他人对自己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通常,人们总是倾向于以一种与当前的社会情境或人际背景相吻合的形象来展示自己,以确保他人对自己做出愉快的评价。具体到社区新闻采访中,是指社区记者运用恰当的语言、表情或身体动作以及仪表风度等使采访对象对记者产生“自己人”的效应,从而缩短采访对象与记者的心理距离,使记者顺利实现采访的目的。

印象整饰是社会互动的一个根本方面。每种社会情境或人际背景都有一种合适的社会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表达了一种特别适合该情境的同一性,人们在交往中总是力求创造最适合自己的情境同一性。

理解他人对自己的知觉与认知,并以此为依据创造出积极的有利于我们的形象,将有助于我们成功地与人交往。

1)发挥接近优势缩短心理距离。社区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具有先天优势,即地理上的接近性,在采访过程中,社区记者要充分利用这种接近,寻找同采访对象在时空上、兴趣上的接近点或相同点,缩短双方的心理距离,促使采访对象信赖记者,并在此基础上提供记者亟待获得的新闻事实材料。心理学研究显示,较小结构或比较封闭的空间、相同的年龄、地理环境比较容易引起人们对自己的经历和所熟悉的生活习惯的联想,与对方产生“自己人”的效应,在此情境中缩短交往双方的心理上的距离,另外,兴趣相同的交往双方比较容易找到共同语言,这些都可成为打开采访局面的有利契机。这就要求社区记者对自己的责任管片有深入的了解、对采访对象有深入的了解,并通过不断的学习,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丰富兴趣爱好,力争与各类采访对象都有尽可能多的交流内容。

2)展开情感攻势突破交流障碍。社区记者的采访对象基本上都是平民百姓,他们接受媒体采访的机会很少,或者根本没有过接受媒体采访的经历,因此,面对记者的采访,他们往往会感到紧张、不安、无所适从,这样即使他们是新闻事件的知情者,有许多情况要谈、并且想谈,也可能谈不出所以然。加之某些采访对象的文化层次、工作职位、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在记者面前可能产生自卑感,或者本来就性格内向,这些心理或性格缺陷都会使他们在接受记者的采访过程中产生人际交流障碍,这时记者就需要运用鼓励、亲和的表情、眼神和语调拉近与采访对象在心理上的距离,使他们消除自卑感和紧张感,打开心结,将记者当成他们的知心朋友,畅所欲言。

4.准确记录是采访成功的保证

采访留证是社区记者必须要做到的一点,无论是趣味报道还是人物报道,无论是否涉及纠纷,留证都是必需的。正面报道不会带来投诉和纠纷的想法是错误的。你从一开始采访就要准备将来上法庭打官司,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行为是规范的,经得起检验的。此外,采访时进行记录的行为本身也给被采访人一个心理暗示:记者很重视这个采访,很尊敬对方,他在回答问题时要三思而行。

社区记者采访记录的方法主要是笔记和录音,记者采访时,一般很少将采访对象的言谈原封不动地尽录笔下,而是有针对性地在采访本上记一些重点的、有意义的、主要的事实和内容或一些易忘的材料,如数字、人名、地名、物名、精彩的直接引语等。为提高记录速度,记者可以用一些自己可以识别的符号代替复杂的词句,比如居委会可以记录为“居——”,物业公司可以记录为“物——”等。

采访笔记的记录内容一般应该包括:被采访人的答问(事件的前因后果,人物的重要经历,精彩语言,数字、人名、地名等)、记者观察(事件发生的现场环境、人物的外貌特征、神情举止等)、重要背景(现场提供的材料摘抄、被采访人提供的可以印证事实的其他线索源等)、记者思考(疑问、选题思路调整等)。

采访录音的记录更加真实、准确,而且可以作为资料和证据;也便于记者腾出手来倾听、观察和思考,也方便用于隐性采访。缺点是采访对象不一定适应,后期整理比较费时,不利于快速成稿。现在记者使用的数码录音笔可以将录制的语音作上标记,回放时可以非常方便、精确地转到指定的位置,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数码录音笔体积更小巧,携带更方便,所录的语音信息可下载到电脑的硬盘里保存,即使是百年过后,只要你的硬盘不坏,你又不删除,语音信息就不会受损和丢失。

三、提问的技巧

提问,是社区记者采访获取新闻事实的重要途径。记者提问技巧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报道意图能否顺利实现。有效的提问,有助于开掘新闻事实的价值,使其报道的思想观点得以具体化、深刻化。因此,根据采访意图和对象随时调整谈话策略,灵活应用多种提问技巧,是社区新闻采访获取成功的关键。

与针锋相对的法拉奇式采访风格不同,社区记者的提问方式不能咄咄逼人,毕竟社区新闻的魅力在于激励和鼓舞社区成员爱社区、建社区的热情,凝聚大家的智慧和力量,推动社区工作的开展。因此,社区记者在提问时必须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先浅后深的原则。除非你与被采访人之间已经有过多次交往,彼此了解,否则,你不要一下子将要采访的核心问题直接抛出。以采访社区退休老人为例,见面先从身体健康谈起总是百试不爽的窍门,而爱絮叨几乎是所有老人的“专利”,在采访过程中,耐心倾听不要生硬打断看似与你的采访主题无关的话题的述说,不时应答一声,就很让老人满足了。听老人讲陈年旧事,听老人说血压高低,听老人埋怨世风日下,社区记者只有营造出一个交谈的气氛,下面的提问才有望顺利地得到答案。

2.先开放后封闭的原则。“您能不能介绍一下情况?”“您对社区停车难怎么看?”这些比较开放的问题应当放在采访开始时提出,这有助于激发对方的谈话热情,得到大量的信息,澄清事物的本质,这样的问题对被采访者而言,几乎感受不到威胁,更加容易回答。而像“经理,我们小区的经营性收入冲抵了多少物业费?”“停车位还会继续增加吗?”这样的封闭式问题则应随着采访的深入稍晚一点提出,因为封闭式提问的针对性更强,信息更加集中,对社区记者来讲,当然可以提高采访效率,但对被采访人来讲,封闭式问题造成的心理压力会比较大,尤其对那些本来就可能拒绝采访,或从未有被采访经历的普通社区居民来讲,可能会使其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采访的进一步展开。

3.先过滤后探究的原则。当某个小区起火以后,你赶到了现场,向一位采访对象提出“这是怎么回事?”采访对象开始绘声绘色地向你描述当时烟尘蔽日、火光冲天的惊险一幕,然而,事后你发现,小区起火时该人根本不在现场,所有描述均为道听途说。其实,防止出现这种情况的办法是有的:在采访现场通过过滤性问题再次筛选接受采访者“请问,小区起火时你在哪个位置?”同样,向坐在物业经理办公室沙发上的经理模样的人提出“请问您是物业经理吗?”也可以起到过滤采访对象的目的。当你确认站在面前的就是你最应该采访的对象时,挖掘事件或人物表面和背后的核心信息的工作就要开始了。

4.先暗访后明访的原则。尽管社区新闻当中揭黑的内容不是重点,但社区百姓遇到的某些疑难事、烦心事往往几年甚至十几年得不到解决,社区记者应该关注这些问题,通过自己的报道促使问题得到解决。社区记者在操作这类选题时,可以使用暗访手段,先以群众身份向有关部门提出问题,获得一种解答,然后再以记者身份进行一次明访,获得一种解答,两种解答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记者以此事实表达稿件意图,批评某些政府部门的不作为。切记,以群众身份进行的情况了解可以出现在稿件中,但一定要有以记者身份进行的采访内容,否则,有关方面会以记者没有进行采访为由投诉记者失实。

5.先提问后对话的原则。社区记者在提问的同时要注意把握采访的主动权,这种情况更多出现在采访社区官员的时候。由于他们工作在最基层,想法走向两个极端:有一部分人自我宣传的诉求比较强烈,记者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牵着鼻子走;另一部分人特别低调,好事坏事都不想让记者知道,记者稍有不慎就可能吃闭门羹。因此,社区记者在采访展开之后应先围绕中心话题提问,获取基本5个W一个H的信息,通过“我理解你的意思是”核实核心信息。在此基础上,记者可以就在采访本上进行过标记的某一问题与被采访人展开对话,丰富采访内容。切记,对话不是争吵,要保持合作的态度,提问、回答简明扼要。你在采访中是听者,而不是报告人。

6.听与看相结合的原则。记者在采访中不是被动地倾听,而应当主动地倾听,即对被采访者的回答要有反应,要适当追问,同时,不要忘记用眼睛进行观察,观察现场,观察被采访人的动作、表情、语气等,现场的细节将大大丰富你的稿件,使之生动鲜活起来。同时,如果被采访者声明有一些回答不可以见报,你还可以通过现场的观察用自己的角度描述一些事情,而又不违背对采访对象的承诺。

下面我们以一篇社区新闻稿为例,看看社区报道中采访提问技巧的综合运用:保姆扎堆 孤独老人被晒本报讯 一排坐着轮椅的老人,孤独地坐在健身乐园旁边,而本应陪伴在身边的保姆们却扎堆聊天嬉戏。每天下午,这一幕都会在天坛公园如期上演(记者选题发现很好,典型的社区选题,但“每天下午”的提法似乎支撑不足,是否应该采访公园工作人员,问一下刮风下雨,春夏秋冬是不是真的“每天下午”上演这样一幕)。昨天下午4时,记者在天坛公园东门附近的健身乐园看到,六七位老人正围坐在一棵松树旁,有的听广播,有的只能干坐在轮椅上,看着园内健身的人群。而由于身体行动不便,虽然只间隔不到一米,他们还是无法和身边“同病相怜”的伙伴交谈(记者来到现场,运用看、听的观察手段进行采访。采访对象的排序上采取先易后难的办法,安排合理。细节把握值得商榷,“下午4时”的提法过于准确没有必要,可加“左右”两字,老人究竟有六位还是七位,应该很容易数清楚,为什么要用虚数?间隔不到一米,真的不可以聊天吗?他们有聊天的欲望吗?这里应有老人的采访)。但就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几位保姆正在兴奋地闲聊着,或在健身器材上伸展手脚,或拿起手中的毛衣针钩钩编编。一位被晒在一边的魏大爷说,他已经在轮椅上度过3年了。“虽说每天下午保姆都会把我带出来遛弯,但是她从来不跟我说话,一到这里就自己去锻炼身体。”魏大爷说,一般1个小时后,保姆会返回他的身边,把他推回家(观察与提问相结合,获得了老人核心性直接引语)。记者看到另一位大爷的轮椅上系着一袋饼干,他说这是保姆拴上去的。“她一来这里就去找那些姐妹聊天,也顾不上照顾我,有的时候饿了我就会叫她,怕我打搅她聊天,所以干脆把吃的系在车上。”这位大爷说(记者通过观察,发现新闻细节,马上提问,事实被另一个信息源印证)。记者从一位姓王的保姆口中得知,因为经常来公园遛弯,她和其他几位保姆已经混熟了,经常约好时间在这里相聚。“每天憋在家里挺没意思的,就指望着下午这会儿出来透透气。”小王说,她一般不会坐在离老人很远的地方,“万一有什么需要,我能及时赶过去。”“请来的保姆却不照顾老人,就会聚在一起聊天,看着真可怜。”常来公园健身的朱大妈说,看着这些老人特别可怜,真怕自己有一天也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争议的另外一方出场,从侧面再次证实老人的话,缺憾是,老人与保姆之间是否试图进行交流?交流的困难在哪些方面?保姆上岗前是否进行过陪伴孤独老人的培训?这些本应向保姆提出的问题被放过了。朱大妈是争议的第三方,采访对象选择基本合格)。对于家里老人的情况,很多子女并不知情,家住东经路的陈女士的母亲由保姆照顾。“我并不清楚每天她们出去遛弯都会干什么,我妈也没有和我提起过”(追踪子女对此事的反应,继续使用直接引语似乎没有太大必要,全文的直接引语过多了,应精选)。

专家解读

阳光心理咨询的郭老师认为,首先是家政公司在对保姆的培养上缺乏心理方面的教育。“她们只知道在生活上照顾老人,而不太清楚老人心理的需求。”郭老师说,其次,子女可以定期帮老人报名参加一些活动,引发他们的兴趣。“子女与老人间的沟通很重要,不能认为和老人沟通起来有代沟,而让老人的精神世界越来越空虚。”郭老师说(为何没有采访家政公司,而是直接找了第三方,理由不足。郭老师的第一个意见属于主观臆测,他肯定没有家政公司没有对保姆进行心理教育的证据。所谓专家,一定要慎选,他们的意见要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性,而不能是大原则,要具有可操作的路径,这是专家的价值所在)。

阅读参考

让人喜欢你的六大秘诀1. 真诚地关心别人。2. 微笑。3. 记住一个人的姓名。4. 做一个善于倾听的人,鼓励别人谈论他们自己。5. 了解对方的兴趣,就他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谈。6. 使别人感到重要——并真诚地照此去做。

使人赞同你的十二种方法1. 赢得辩论的唯一方法是避免辩论。2. 尊重别人的意见,千万不要指责别人的错误。3. 如果你错了,迅速坦诚地承认。4. 用友善的方法开始。5. 使对方立刻说“是,是”。6. 使对方多说话。7. 使对方觉得那是他的主意。8. 真诚地从对方的观点来看待事情。9. 同情别人的想法和愿望。10. 激发人们高尚的动机。11. 戏剧化地表现你的想法。12. 提出一项有意义的挑战。

不伤感情而改变他人的九大技巧1. 从称赞及真诚的欣赏着手。2. 间接地提醒别人注意他的错误。3. 在批评对方之前,先谈论你自己的错误。4. 建议对方,而不是直接下命令。5. 使对方保住面子。6. 称赞最微小的进步,并称赞每一次进步。7. 给人一个好名声,让他为此而努力奋斗。8. 多用鼓励,使别人的错误更容易改正。9. 使对方乐于做你所建议的事。——戴尔·卡耐基的《沟通的艺术》

第四章 社区新闻的写作

要点1. 如何筛选新闻素材?如何把家长里短新闻写得生动可读?2. 社区新闻的写作原则是什么?有何禁忌?3. 消息、特写体裁在社区新闻中如何灵活运用?

美国新闻学学者威廉梅茨说:“新闻学是艺术与技巧的统一。艺术是指对语言的感受,对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敏感,对事件意义大小的辨别能力,以及对事件具有一种能够抓住成千上万陌生人的注意力的叙述能力。这些能力不是不可能,而是很难教授的;他们来自内在的冲动和才能,而不是由外界强加的。但是新闻写作技巧——如同任何其他技艺一样——却是可以由经验丰富的人传授给新参加新闻工作的人的。”

社区记者需要比一般记者更强的写作能力,因为他们所叙述的事件的轰动性远不及“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会,他们所描写的人物的社会知名度远不及拍摄虎照的周正龙和歌星李宇春。将家长里短和凡人小事写得“能够抓住成千上万陌生人的注意力”,毫无疑问,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办到的。

社区记者在采访中得到的材料可能是丰富多彩的,但也可能是杂乱无章的,需要社区记者对这些素材进行删繁就简,去粗取精,补充丰富,然后精雕细刻,制作出引人入胜的新闻作品。在这个过程中,记者的文字功底与其思想水平所达到的高度、采访的扎实程度一样重要。导语是否简洁凝练引人阅读,引语是否精确和恰到好处,背景使用是否交代到位,细节是否足够丰富又无堆砌之感,行文逻辑是否环环相扣,等等。一篇好的社区新闻报道尽管人微事轻,但同样能够震撼人心,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请看范例,这是刊发在2006年4月4日《北京晚报》上的一篇社区新闻:张品正带着“奶奶”出嫁25年

当年少女的一个善举结下了没有血缘的祖孙奇缘

本报讯(通讯员刘湘琼 记者孟环) 每天早晨6点多,52岁的张品正就会下楼到奶奶屋里,为99岁高龄的老“奶奶”梳洗穿戴、打扫房间,伺候老人吃完早饭才去上班。

张品正是北苑学校的会计,她的“奶奶”姓靳,熟悉的人都知道,靳奶奶其实与张品正毫无血缘关系,但张品正却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了靳奶奶32年。

靳奶奶原是张品正家的房客。1974年,靳奶奶的老伴去世了,老人撕心裂肺的哭声触动了张品正的心。张品正想,老人无儿无女,又没有房子,看着真让人心疼,从那以后就认下了这个“奶奶”。

1981年,张品正结婚的时候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带着奶奶出嫁。从那时起,她把靳奶奶接到了自己的新家,开始照顾起当时已70多岁的老人。孩子出生以后,住房明显紧张,张品正就和丈夫请人在楼下的空地上盖了一间小平房。从那以后,她和丈夫搬进了小平房,把楼房留给靳奶奶和孩子。

住了几年之后,靳奶奶说什么也不住楼房了,非要换到平房去住,万般无奈之下,拗不过靳奶奶的张品正才和老人换了房。“奶奶心疼人,其实她是不愿意让我们住在小平房里。”张品正说,“每天早上我来之前,奶奶都会把痰盂清理得干干净净,从不让我帮她倒,她说那东西脏。”

为了防止老人摔倒,张品正每次离开之前都会特意在屋里多放几把椅子,“她随手都能摸着,就不会摔了。”靳奶奶不喜欢穿套头的衣服,张品正就将老人的衣服一一改成了开衫。本来张品正不会针线活儿,但为了让奶奶穿上可心的衣裳,她还学会了做棉裤。

如今,北苑学校又新分给张品正一套房子,“本来我想把奶奶接进来住,可她就是不肯,非说房子是给我儿子结婚用的。”如今,每天下班以后,张品正总是在楼上的家里做好饭,然后送下楼和老人一起吃。20年来,她几乎没有和丈夫、孩子吃过一顿晚饭,“每次我外出时,都会先安排好送饭的人。”张品正说,“奶奶都快100岁了,我一定要让奶奶活一天就享一天福。”

这篇稿件行文感情充沛,文风质朴,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来布局谋篇,深入刻画了张品正扶老助孤、品行高洁的人格魅力。文章主题突出,选材精当,结构严谨,对细节的运用和把握独具匠心,颇具感染力。稿件见报后,读者纷纷来电来信,赞扬张品正行为高尚的同时,也称赞记者的写作内容翔实,表现力强,扣人心扉,许多人还表达了愿意与张品正一起照顾“奶奶”的愿望。这篇获得中国新闻奖消息二等奖的社区新闻证明,社区新闻的亲和力固然与记者的选题密切相关,但同时,写作的精当与否,繁简的有序与否,布局的精巧与否,文字的清新与否,也决定了其感染力的大小。社区新闻记者尤其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媒体在甄选社区记者时,文字功底如何必须予以考察,写作水平较高的社区记者将在工作中如鱼得水,否则,将会很快被淘汰。

第一节 社区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

社区新闻的写作角度是指新闻报道的着力点和侧重点。社区生活丰富多彩,记者思路千差万别,报纸定位高低错落,这就决定了社区新闻在写作之初的角度选择十分重要,同样的社区新闻,不同的记者去写,出发点不一样,稿件的高下就会有所不同,我们追求的是社会价值最高、社区居民最关心的那一个角度,那一个侧面,这种选择我们在采访开始时就已经基本确定,随着采访的完成,写作角度会有所调整,我们在整理采访笔记时,应对所有素材进行再度梳理,但无论如何调整和梳理,社区新闻写作的一些基本原则必须要遵守,只有这样,我们写出的稿件才有公信力、亲和力与影响力。

一、真实客观公正原则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中外新闻界普遍遵守的重要原则。不少刚刚走上社区记者岗位的大学毕业生却常常在这个原则上出问题,尽管他们认为,大学四年间,老师几乎天天在讲新闻真实客观的原则,自己已经具备采写出真实客观新闻的能力。可是,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发现,事情远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所谓“知易行难”。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往往是一个“检验”的概念,即报道发表以后与新闻事件的最原始记载反复验证后才可能被证实,“事前”确定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事。从2001年起,《新闻记者》杂志每年都要评选十大假新闻,从《上海将建300层、容10万人的摩天大楼》、《美国医生操刀换人头》到《女大学生捡剩馒头充饥近两年》、《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陈家镛逝世》,从《央视全面封杀米卢广告》、《地球生命只剩50年》到《宋祖英要揭央视“老底”》、《刘晓庆在狱中有空调有淋浴》,这些假新闻或捕风捉影、凭空编造,或夸大其词、违反常识,产生的缘由无非是一些新闻从业人员放松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未恪守新闻工作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为了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责任,将真实性原则让位于所谓“轰动性”,为了抓住受众眼球而置新闻真实、客观报道于不顾;有些一线记者作风漂浮,追逐名利,不愿深入采访,有的记者甚至根本不采访,随意编造或者“编抄”别人的稿件,成了虚假新闻的制造者。与这些假新闻不同的是,社区记者的问题容易出在稿件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上,他们往往不会直接参与假新闻的制造,而是常常受到不实报道的困扰。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但人们所能面对的“新闻”是通过人加工过的一种信息,而并非人类事件的实际过程。记者在采写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自己的知识结构,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角度、方法、价值观念、道德准则等的影响或制约。同一选题,社区记者在写作阶段使用哪些材料,放弃哪些材料,重处理哪些材料,轻处理哪些材料,直接关系到稿件的客观性与真实性。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注重实证精神的西方新闻界在肯定“真实性”作为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之一的同时,较多地强调新闻的“客观性”,他们认为,相对于一个需要事后复核方可确定的概念,“客观性”是一个比较容易实现满足的要求——毕竟,以什么立场去报道,如何处理报道主体和报道对象之间的关系,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在开始工作时都必然面临,必然解决的问题。从这个角度上讲,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关乎报道内容的“真伪”,是一个科学概念,而“客观性”则关乎报道者的立场、态度和职业素质,是一个伦理学概念。“客观性”立场是“真实性”内容的前提,而“真实性”内容则是“客观性”立场的可能后果之一。人们对新闻报道“真实性”的执著追求,常常首先转化为对报道者“客观性”立场的强烈关注。请看下面案例:

朝阳区来广营的时代庄园小区自主招标选物业上周五街道办事处却称业委会没资格——业委会“违法”自主招标被叫停

超半数居民支持现有业委会:成立之初11次发函邀请被拒

律师:办事处有越职嫌疑

坐落在朝阳区来广营的时代庄园小区,曾凭借“北京首家自主招标物业”一事,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就招标一事,本报曾多次进行报道。然而,上周五,朝阳区来广营地区办事处却以“小区业委会成立未依照法律进行,因此没有招标资格”为由将此事叫停。

今天上午9时,办事处工作人员再次到小区,“见证”现业委会将公章和小区资料上交居委会保存,并且将启动业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对此,很多业委会成员表示“不会参加”今天的活动。

居民反应

超半数支持现有业委会

自上周五,记者就曾3次对小区内居民进行了采访。在接受采访的120人中,60%的人对现业委会表示支持,超过七成的人支持此次招标。

业主们表示,业委会成立之初,曾经公开唱票,并且获得了70%的支持票,因此,现有业委会体现了广大业主的意愿,而自主招标的做法也符合广大业主的利益。

业委会

成立之初11次发函邀请被拒

对于此事,业委会成员表示“不理解”

据业委会主任芦岩介绍,去年底,业委会开始换届选举,在这个过程中,业委会曾先后11次派人或发函到居委会和街道办事处,要求到会指导,但他们却一直没有给予任何答复。由于没有签署意见,新业委会选举成立后至今无法备案。今年4月,由于对老物业长期不满,在广大业主的要求下,新业委会只好被迫自主招标选聘新物业。“下周选聘新物业的第一轮投票结果就出来了。”业委会主任芦岩说,“业委会成立半年多,如果现有业委会不合法,为什么非要在现在这个时候说?”芦主任说,目前,业委会已向国家、市里和区里的相关部门进行反映,并准备通过法律形式对朝阳区来广营地区办事处进行起诉。

街道办事处

不合规范按照文件依法办事

对此,来广营地区办事处民政科王科长表示,由于当时自己并没有负责此项工作,因此对当时的情况不了解。但按照规定,业委会成立应该在居委会和地区办事处指导下进行,而时代庄园业委会显然不合规范。“目前,我们也是按照‘上级部门’的文件和指示精神来配合小区进行选举工作。”王科长说,此事将在朝阳区房管局的指导下进行,办事处已成立相关指导组协助成立。

居委会

选举工作需要听从办事处安排

在采访中,记者听到居民反映,现居委会副主任与开发商有亲属关系,而老物业是开发商指定的前期物业。对此,小区居委会王主任表示,此问题无法回答,目前选举工作都听从办事处安排。

会议过程中,一名男子走进居委会发送材料被业主扣下。今天来参会的业主大多反对现有业委会。现有业委会成员无一人参加。

现场

会场冷清业委会无人到场

今天上午9时,在时代庄园小区居委会办公室,有十几名业主前来开会,而朝阳区房管局、小区办无人到场。

来广营地区办事处王科长表示:“今天这次会议主要是应业主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要现业委会上交早期的相关资料和公章,交由居委会暂时保存。”但现业委会并无一人到场。

竞标物业公司

静观事态发展不会影响招标

据了解,从今年4月开始,小区就采用邀标的方式招标物业,目前业主正在对6家竞标物业公司进行打分。但是近日,物业公司纷纷收到来广营办事处发来的文件,文件内容表示要重选业委会。

一家不愿透露名字的公司经理表示,如果印章停止使用的话,即使选出来也没办法签订物业合同。他表示会静观事态发展,但不会影响招标进行。

北京市建委

监督之下成立才有效

记者以业主身份咨询市建委小区办工作人员时,他表示根据相关规定,业委会选举应在小区办指导下,由居委会和业主代表组成筹备小组进行选举。在选举结果出来后,再去区县小区办备案后业委会才正式生效。时代庄园小区“业委会”不符合法定程序,因此需要选举新的业委会。

律师态度

办事处有越职嫌疑

丰禾律师事务所律师于启波说,按照现行《物业管理条例》规定,业委会成立及招标工作,的确需要接受街道办或居委会的监督和指导。但业委会是否合法,却并不是街道办或居委会必须对其决议进行“签字审批”作为判定。“选举业委会是业主的意愿表达,如果选举过程和参选人票数均符合相关规定,表决就是合法有效的。”于律师说,街道办事处认为有不合适的地方应及时提出,否则被认为是默认了这项决议。

此外,业委会行为的违法认定,应由房地产管理部门作出,并由业主大会或者业委会自行撤销。街道办事处根本无权认定业主大会决定的合法性。办事处出面进行组织的行为有越职的嫌疑。

专家说法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