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国学大典·论语(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6 07:28:33

点击下载

作者:陈耀南,张燕婴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信国学大典·论语

中信国学大典·论语试读:

版权信息

书名:中信国学大典·论语

作者:陈耀南,张燕婴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8-01

ISBN:9787508639390

本书由中信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出版说明

为什么要阅读经典?道理其实很简单——经典正是人类智慧的源泉、心灵的故乡。也正因如此,在社会快速发展、急剧转型,也容易令人躁动不安的年代,人们也就更需要接近经典、阅读经典、品味经典。

迈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影响不断扩大,国际社会也越来越关注中国,并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另外,受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也都会空前地引人注目,这其中,中国文化无疑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相应地,对于中国经典的阅读自然也就拥有了不断扩大的潜在市场,值得重视及开发。

于是也就有了这套立足港台、面向海内外的“中信国学大典”的出版。希望通过本套丛书的出版,继续搭建古代经典与现代生活的桥梁,引领读者摩挲经典,感受经典的魅力,进而提升自身品位,塑造美好人生。

中信国学大典收录中国历代经典名著近六十种,涵盖哲学、文学、历史、医学、宗教等各个领域。编写原则大致如下:(一)精选原则。所选著作一定是相关领域最有影响、最具代表性、最值得阅读的经典作品,包括中国第一部哲学元典、被尊为“群经之首”的《周易》,儒家代表作《论语》、《孟子》,道家代表作《老子》、《庄子》,最早、最有代表性的兵书《孙子兵法》,最早、最系统完整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大乘佛教和禅宗最重要的经典《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中国最古老的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游记《徐霞客游记》等等,每一部都是了解中国思想文化不可不知、不可不读的经典名著。而对于篇幅较大、内容较多的作品,则会精选其中最值得阅读的篇章。使每一本都能保持适中的篇幅、适中的定价,让大众都能买得起、读得起。(二)尤重导读的功能。导读包括对每一部经典的总体导读、对所选篇章的分篇(节)导读,以及对名段、金句的赏析与点评。导读除介绍相关作品的作者、主要内容等基本情况外,尤其强调取用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当代眼光,将这些经典放在全球范围内、结合当下社会生活,深入挖掘其内容与思想的普世价值,及对现代社会、现实生活的深刻启示与借鉴意义。通过这些富有新意的解读与赏析,真正拉近古代经典与当代社会和当下生活的距离。(三)通俗易读的原则。简明的注释,直白的译文,加上深入浅出的导读与赏析,希望帮助更多的普通读者读懂经典,读懂古人的思想,并能引发更多的思考,获取更多的知识及更多的生活启示。(四)方便实用的原则。关注当下、贴近现实的导读与赏析,相信有助于读者“古为今用”、自我提升;卷尾附录“名句索引”,更有助于读者检索、重温及随时引用。(五)立体互动,无限延伸。配合图书的出版,开设专题网站,增加朗读功能,将图书进一步延展为有声读物,同时增强读者、作者、出版者之间不受时空限制的自由随性的交流互动,在使经典阅读更具立体感、时代感之余,亦能通过读编互动,推动经典阅读的深化与提升。

这些原则可以说都是从读者的角度考虑并努力贯彻的,希望这一良苦用心最终亦能够得到读者的认可、进而达到经典普及的目的。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慨然应允担任本套丛书的名誉主编,除表明先生对出版工作的一贯支持外,更显示出先生对倡导经典阅读、关心文化传承的一片至诚。在此,我们要向饶公表示由衷的敬佩及诚挚的感谢。

倡导经典阅读,普及经典文化,永远都有做不完的工作。期待本套丛书的出版,能够带给读者不一样的感觉。

《论语》导读

陈耀南

巨著宝典,影响时代;而哲思与伟人,也都是时代的产物。所以,论世然后知人,知其人、知其书,然后知其短长得失。《论语》的研习,也是如此。

一、释“论”“语”

论语,两个“言”旁的字,一本记录言语、反映时代的儒学圣经,活现了孔子“言教”与“身教”,代表中国人贡献给世界文化的伦理宝典。

读了《论语》所记录的孔子以及门徒高足言行,有志之士,便知道如徐复观先生在《学术与政治之间》(甲集)所谓:“程文之外,另有学问;科第之外,另有人生;朝廷之外,另有立脚地。”有史以来,没有人能成功否认:孔子是东亚文明的典范,中华文化之光;让人见到这光的书,便是《论语》。

直言曰“论”,答难曰“语”——这是《周礼·春官·大司乐》贾逵《疏》引《说文》的讲法。“论”是直接陈述,“语”是答复询问。《论语》邢昺《疏》,以“经纶世务”释“论”,又等于“圆转无穷”的“轮”。依此,有人主张据《说文》二徐本惟载“卢昆”切而读平声。不过,段玉裁说古无平去之别,赵翼《陔余丛考》卷四说:“语者圣人之遗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常时读了去声,也未为不通了。其实,研习《论语》,主要是在通义理、学为人,所以,语音与字义既都通转,在此也不必多费笔墨了。

总之,这本把孔子自说和答问的话,连同附带资料,编纂流传的记录,就称为《论语》。

二、《论语》的时代《论语》的时代,是周代文制动摇而价值重估的时代,是孔子出而百家随之并兴的时代。《论语》表现孔子。孔子自觉的社会使命,是复礼兴仁、拨乱反正,以处理“王纲解纽”的时代问题。继起的那批思想家也有同样的使命感,如后来《文心雕龙》所描述,他们“身与时舛,志共道申”,于是开创了诸子百家时代,形成了以后二千多年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有史可据的第一个灿烂时期,就是春秋战国那几百年,政治上列邦竞存,思想上百家争鸣的世代。《汉书·艺文志·诸子略》承刘歆《七略》而论“诸子出于王官”,今人虽不尽从,其实也并非凭空设想。由于人性与时代条件,以管理知识为专利,以学术资料为禁脔,自然是当时世袭掌权者(即所谓“贵人”、“君子”、“世族”)的必然做法。到争夺战乱而使贵族地位不保,特权崩坏,《庄子·天下篇》所谓“旧法世传之史”的垄断局面无可维持,学术就流入民间,才俊就纷纷兴起了。沦落而有才有德的贵族,传授学术以营生和栽培后继者;不甘贫寒愚昧的平民,奋斗学习以攀升社会阶梯,为了荣身、为了华国、为了救世,他们纷纷努力,薪火相传,于是推进了文化。由于社群处境与个人才性的不同,自然有诸子百家的分别。到秦汉一变自古以来列邦并存而为帝国一统,政治上或强势之合,而文化随而定于一尊;或弱势之分,而思想得以异葩耀采。二千多年来,由“先秦诸子”而“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乾嘉朴学”而现代的中西交流,相荡相激。这样,溯始探源,自然不能离开作为首要重镇的孔子与《论语》。

诸子百家兴于春秋,盛于战国,合起来便是周朝的下半场——东周。自平王东迁(公元前七七〇年)到六国尽灭(前二二一年)这几百年间,夏、商、西周二千多年来的贵族世袭封建政治逐渐动摇衰废,代之以秦、汉以迄明、清又二千多年的君主世袭专制、郡县中央集权,然后进入民主共和的现代。生于春秋后期的孔子(前五五一年至前四七九年),所耳闻目睹的大动乱、大转型,就是“王纲解纽”。

所谓“王纲”,就是王朝的纲纪:西周建政,行封建、立宗法、社会藉以维持、人心因而安顿的礼乐文化。所谓“解纽”,就是这种种的纽带组织,崩坏松弛,于是社会动乱不息,人心普遍难安——怎么办?

作为开启诸子时代的第一人,孔子主张:正名辨分,安定秩序,恢复与振扬西周建政的礼乐文化。

政治礼文的设计者、示范者,是孔子梦寐敬佩的姬旦——周公。周公旦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孔子所属鲁国的始祖。他伐商、东征,制礼作乐,建立和稳定西周王朝,不过,最值得想慕钦崇,还在于克制政治人物必然强烈的权力欲望,而遵守自己所参与制定、于是也应当制约于其中的那套秩序规矩。

胜利则骄狂,专权则纵滥,人情大都如此。不过,人性也有高贵难得之处,就是:理智清明以自警自制,宅心仁惠以爱众安民。孔子之敬慕周公在此,《论语》之垂教后世也在此。周公所言所行,见于《尚书》中最可信的《周书》各篇。不论对周国臣民、友邦之君,抑或殷商遗族,周公都反复叮咛,谆谆告诫,总不外申说小周之能代大殷,都是天命与天意之归于有德;如果承命者也失德,照样会重蹈殷亡之鉴。所以有国者必须勤政爱民、修身立德。这种省勉训诫,代表一种新的时代共识,就是:要保持忧患意识,要知道“天命靡常、有德居之”,别让胜利冲昏了头脑。于是,在周公领导之下,他们就努力以表现人本人文的礼乐制度,代替前朝所特别看重的——甚至可以说“偏重”的——几乎无日不做的宗教献祭。殷商敬祀,周人尚文,时代精神是不同的。

殷商即使在盘庚迁都之后,游牧渔猎仍然是重要的生产方式,西方的周,国虽未大,土地农耕已较先进。灭商之后,就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理念,进一步以具体严密的政治策略封土建国,来安养同姓亲族,酬庸异姓而立大功的臣属,和为数较少的前代帝王之后,以及原先存在而不得不封的盟友部族。同姓异姓各国间杂而居,以利通婚与制约。爵位军力都有规定。仅次于王的公爵尊而极少,以下侯伯子男四等以侯为尚,所以称为“诸侯”。周王称为天子,有事则诸侯勤王,丧德败政,则天王号召各国共讨。国君之下,卿、大夫立家,各有采邑,提供财赋与武力。贵族最基层的士,则承上级之命以临民为治,若有失职,可遭废黜。广大的庶民,就耕织制作以至简单商业以事贵族,命亦系之。此之谓“封建”。

农耕安土定居,宗族乡里家庭组织亦远较游牧稳固。各国之间以至君臣上下,皆异姓为婚以繁衍后代。君长继承,亦不再兼行“兄终弟及”而一律“父死子继”——而且尽量是嫡长子,以安天命而减纷争。嫡庶长幼,因此必须严格分别。嫡长子是“百世不迁”的“大宗”,其余则是“小宗”,五世亲尽而迁,另开支派,自为大宗,以后再开若干小宗,这样一路广远地繁衍下去。此后三千多年,自天子以至庶民,都是如此。此之谓“宗法”。“宗法”与“封建”两种制度交织,用亲情、血缘、亲疏、利害为基础,制定辈分、等级种种关系,就构成西周建政推行的礼文。一切从个人生命最先的依靠——父母兄弟开始。《论语》首篇次章记有所谓“孝悌”是“仁之本”,次篇孔子引《尚书》记“孝友”即所以“为政”。这样,由家而国而天下,以天子为永远的、最高的地主、最大的族长,领导王朝万邦,人人各安其位,一切井然有序,加上农业生产发展,于是有周初的“成康之治”和稍后的和平安定之世。所以,孔子虽是殷人之后,也称赞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就是说:周以夏商二代为鉴戒,修正、改善、建立了种种文化礼制,于是一切都上了轨道,一切都美好!

可能不美的是世事与人性。世事常变,而人性不改。人性有“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论语·里仁》)——道德自觉的一面,更有“见富贵而争先、见掠夺而恐后”——动物的一面。以“宗法”而论:亲情有厚薄,关系有亲疏,为长上者资以服众的才德势位有高下;以“封建”而论:土地有肥瘠、疆域有大小、人民有众寡,基础本来就已难平。天时不定、地利不均、人力的欲望与智愚勤惰不齐,列国以至卿大夫(其实可说是所有人)之间随着生产的发展,贫富强弱的差距必然越来越大。大到礼法制约不来,既定的秩序便不能维持,大侵小、强凌弱、众暴寡、智欺愚,种种乱象就越来越多了!《礼记·礼运》篇视为比乱世好得多的“小康”之治,也是“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本来也是出于自然而保障于法律、视之为当然的“私”;那个时代,又远远未想到由长期血的教训而培育成功的“民主宪政”这个迄今为止最好的想法和办法,又怎能防范、制裁、消弭由另一部分人性而来的、更强烈、更原始的贪求与争夺呢?

周康王之后,昭王经略南方不返,可能是被当地人沉舟而谋杀之于江上吧。穆王远游四方,留下不少神话,跟着厉王无道,监谤以压制舆情,结果发生民变而被逐。周召二公共和行政之后,宣王号称中兴,周室威德仍然未足服人,继任者幽王又无道,废申后而宠褒姒,烽火戏诸侯,结果被申侯与犬戎联攻,诸侯不至,于是死于骊山之下,镐京残破,平王东迁洛邑,开始了东周。

这时,列国因兼并而疆域日大、数目渐减,周则直辖王畿相形见绌、成势更堕。其始,郑国勤王有功,庄公初成小霸,即竟与桓王战而射之中肩,已视同诸侯。到楚兴于南,甚至北上而问鼎轻重,有志取代。齐桓公应时而起,用管仲之策,官山府海,以渔盐农矿充裕国力,以尊王攘夷令诸侯,首为盟主以开霸政。死后内乱,国势稍衰,宋襄公欲继之而败。跟着,晋以北方之强,文公北并群狄,东阻秦穆,南败强楚,霸业为春秋之最。其后楚亦败晋而称霸,两强缠斗,互有胜负,众国依违其间,郑的处境尤难,赖有名相子产贤能,内政外交,扬声国际。宋向戎以战频民苦,倡“弭兵”之议,而干戈终不能息。这就是孔子青少年时的世局。到稍后吴越争雄,就已是春秋末期了。《春秋》本当时列国编年史之通称,孔子据鲁史所记编为教本,于是亦成所记上起鲁隐公元年(前七二二年)、下至哀公十四年(前四八一年),凡二百四十二年的时代之称。司马迁《史记·自序》承《淮南子》、董仲舒等说在此期间,诸侯各国“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时世之动荡、百姓之痛苦可知。周初封国四百余,服国八百余(《吕氏春秋·观世》),到春秋晚期,大小诸侯减到一百以下。后来再到战国,只剩七雄,事态的必然发展,明显地趋向统一,孟子就清楚肯定地如此说(《孟子·梁惠王上》)。不过,他想不到最后竟然统一于最残暴善战的秦,更无论在他之前百余年、想保持秩序不再坏下去的孔子了!

为时代、为人类而焦心苦虑的人,也不只孔子。卫大夫石碏劝谏庄公:“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是所谓“六顺”;“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是所谓“六逆”;如果“去顺而放逆,招祸必速”(《左传·隐公二年》)。结果是:“弗听”——不信邪!忠言逆耳、明知故犯的人,为数又岂少呢!

逆而不顺,从个人到国家都必然战争。战争靠臣下出力卖命,自然论功行赏。到赏不胜赏、“尾大不掉”,功高权重势大者控制了财富与人民,臣下就必然由“震主”而“代主”了。春秋与战国之间,震动当时的天下大事:“三家分晋”、“田氏篡齐”,实在是理有固然、事有必至。在此之前,孔子所深深慨叹:“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论语·季氏》)可说是历史的总结,也是历史的预警。

以当时的鲁国而论,政权实操于“三桓”,亦称“三家”(不是后来分晋的那三家)。鲁桓公除嫡长子继为君主外,又有仲庆父、叔牙、季友三子,下开“仲孙”(又称“孟孙”)、“叔孙”、“季孙”三家,自宣公九年(前六〇〇年)起,轮流为执政之卿,其中季孙一族(简称“季氏”)为时最久,势力最大。但三桓实权,又渐下移于家臣之手。层层上逼,逼得号称一国之君的鲁侯形同傀儡,寝食不安,时时恐慌被害,也刻刻伺机回击,于是情况日劣,两败俱伤,其他各国情况亦似。只有秦用商鞅变法,中央集权(“强公室”),削减私家武力(“杜私门”),卒之尽灭六国,废封建而行郡县,这更是孔子所梦想不及了。到这时,经过一传以至若干传弟子的补充增订,作为孔子言行记录的《论语》,也已编成了。《论语》是首创的民间私修之书,正如孔子是最超卓的私人办学之始。如前所说,夏商西周以来学术,本属王官专守、贵族所习;到封建崩坏,一批又一批贵族流落民间,他们之中的有学有志者,出其所能以自养,甚至培训后起,于是学术就渐渐流入民间了。没有人可以查考谁是如此作为的第一人,不过,最先开风气、最有超卓成就、最广受敬爱、久被尊崇的,肯定是孔子。

三、孔子生平与及门弟子“孔子”是二千多年来世人对他习常的尊称。

自称其名:“丘”,人称其字:“仲尼”。

有人私底下、甚至公然称他“孔老二”,表现了轻薄与不服气——甚至嫉妒、狂妄、不知地厚天高。

孔子,一位失败的周文维修者;一位成功的全民教育创始者;一位永受尊崇的人性发现者。

孔子是人,所以不可愚昧地、别有用心地神化。

孔子是三代礼乐的承传者,中华文化的集成与教导者,所以,应当平心研孔,不该无知地丑孔、狂妄地诋孔。

孔子是人类良知的发扬者、伟大的教育家,所以,应当尊孔。

先交代这位先师、圣人的家世。

要讲世系、遗传,理应兼顾父母两系——就如基督教《圣经》的耶稣家谱。不过,中国旧日传统,实际只有父系。有史以来,妇女的教育权、参政权都微不足道。说起来实在羞愧。直到现代才有改变。连《论语》中也有两句孔子稀有地被人指责的话:“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阳货》)“有妇人焉,九人而已。”(《泰伯》)

并非不可以辩解。这里的“小人”,是论位非论德;“女子”与之并列,也只因为“难以应付”;武王母后太姒不与其他九位功臣并列,因为参问政治是“妇女不宜”——这真是时代的错、社会的错——也因此,没有人可以获得满分,包括孔子。

无奈地,讲孔子家世,仍然只能从他父、祖说起。

孔子先世,就是他所熟悉而痛心的、一部典型的贵族兴亡史,男人主导的相争相斫史。

孔子先代是殷商贵族,“子”姓。纣王无道,庶兄微(国)子(爵)启(名)出走。武王灭商,初封纣王子武庚以承祀。武庚勾结管、蔡以反周公,既被诛平,周乃改封微子启于殷之故都以奉先王祭祀,这就是贵为公爵的宋。

宋开国四传到涽公,长子弗父(字)阿(名)让国于弟而降为卿。再传数世,至孔父(字)嘉(名),依礼制:五世别开新公族,改“子”姓而以“孔”为氏。据传因妻美,孔父嘉为太宰华父督所妒杀,殇公亦遇害,其子木金父逃鲁,孔氏从此再降为士,也从此便是鲁人了。

鲁是周朝开国元勋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典籍文物保存得最佳。到传统学术随贵族政治之崩坏而渐次下移,就替孔子思想学问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渊源与凭借。

孔子父亲,被称为叔梁(字)纥(名),曾做陬(又作“鄹”、“郰”,今曲阜东南)大夫。

叔梁纥年过六十连生九女,娶妾得子孟皮又生而残足,于是求婚颜氏,长次二女皆拒,独幼者征在允嫁,历史称为“野合”——前人或解为未合礼仪、或释以年龄差距太大,总之没有确定的说法。

孔子生于昌平乡陬邑,在今曲阜泗水两县之间。名丘,据说是因头顶中平而四周如阜,又或说父母祷于曲阜东南之尼山而得,故名“丘”,字“仲尼”。不久父亡,墓在何处母亲讳之,跟着更迁回曲阜城中阙里,加起来只是二十岁多点的孤贫母子,便从此相依为命了。这几年间的实录太少,后人随“尊孔”或“诋孔”以至“诬孔”的动机而各骋想象,随意解说,唯一只表现了讲者自己的见识与人格,对事情真相以至孔子的贡献与评价,毫无影响。对此而作太多研究,也并无意义。

没有人能离开父母以至祖先的影响。父母对孔子的遗传,是高大健壮的躯体和坚毅的意志;殷宋以来父系祖先的影响,是礼法的娴熟与持守。孔子自幼喜欢习礼,早年入太庙而每事问(《论语·八佾》),其后就以此为出发点,因研“礼”而知“义”(礼法背后的义理),循义理而探“仁”(义理根本在仁心)。人之所以为人,就在道德价值自觉(“仁”),因之而有行为合宜的途径(“义”),实现为具体的典章制度以至生活仪节(“礼”)。细则基于原则,原则出自内心,这便是《论语》全书所透显的、以孔子为宗师的整个儒学的最基本架构——这便是儒学,这便是《论语》,这便是孔子!——“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有人不服气这个文学性的赞叹,只证明他自己不欣赏夸饰修辞艺术,更不明白中华文化!

孔子一生事迹,自古以来研习多、传扬广、争论少、查考易,这里分为四阶段列成表解,简要地交代,系以可能有关的篇章——例如《为政第二》篇第四章,就是2.4,如此类推。(一)成长与教学(二)从政与挫折(三)周游列国(四)归鲁与终老(五)孔子与鲁国地图(六)及门弟子

孔子教学早、年寿高,化育宏广,声誉远播。以当时传播条件,已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的盛况。《史记·仲尼弟子传》考其显有年名及受业见闻于书传者居半,无年及不见书传者亦四十二人。孔子以“文、行、忠、信”(7.25)为教,弟子就各自才性志向发展。其最卓异者,后世因有所谓“四科十哲”(11.3):

这也只是大概的模拟,并非如此判然四途。忠、信其实都是“德行”之一;而大贤子张、曾子,都不在所谓“十哲”之内。就《论语》所见,著名弟子略如下表:《论语》所载孔门著名弟子表(年岁序)

孔子既逝,门人结庐守墓三年,如父丧哀思,子贡甚至六年方归。他们跟着就各本所学,或散游诸侯,达者为王佐卿相;次者结交贤俊,教育人才;未遇者隐在民间,待时养备。最著名者,除子路在卫而殉职于孔子卒前外,子张居陈。澹台灭明居楚。子贡善辞令外交,货殖甚富,终老于齐。子夏居西河,教学年寿均久,化泽甚众,仕于明君魏文侯之贤人田子方、殷干木,以至战略名家吴起、墨翟之徒禽滑厘等,都出其门下。

到了生存竞争更残酷的战国时期,儒学自然被视为迂阔,不过有志于仁义根本者仍然诵习不绝,特别是齐鲁之间,继承曾子、子思一系的孟子,以善学孔子为任,声誉最隆,宣扬最切。

后来,生于赵而卒于楚的荀子反对他而另倡性恶、隆礼,特尊仲弓,法家的韩非、李斯,都出门下。不过他仍然宗奉孔子,年寿既长,教化亦广,其影响经秦而入汉,群经传授,渊源都可溯源于荀子。

暴秦焚书禁学,备受迫害的儒生,就在陈涉起事时,带着祭孔的礼器往归,表示:拥戴他为文化与人心的正统所归。孔子八世孙孔鲋就任他的博士,并且同死。刘邦破项羽,唯有曲阜因曾被羽封为鲁公,所以弦歌不辍而坚守,到确知羽死,才与众归降。

汉兴,干戈未息,用叔孙通制朝仪,参与的儒生渐渐抬头,不过跟着的文景之世,重黄老虚静无为,与世休息,所以儒者未见大用。跟着是汉武亲政,尊崇儒术,风气于是大改——这时《论语》也就渐有定本了。(七)孔门人物称谓《论语》所见孔门人物名字称呼,也就是当时和以后二千多年来中国社会文化的礼仪规矩,即是:一、“子”或“夫子”是直接呼唤对方时的尊称。(清汪中《述学》卷六说“子”本是小国之君,相当于大国之卿,于是作为尊称云云。)在《论语》中,除了少数例外,一般就是称孔子。二、自称或称卑晚辈用本名——所以孔子自称“丘”,称弟子为“回”(姓颜)、“由”(姓仲)、“赐”(姓端木)。三、称平或长辈用别字——《论语》记述者提及孔子门人,例如上述三位,称“颜渊”、“子路”、“子贡”。名与字意义相发,深“渊”之水“回”旋,“由”是田出之“路”,“赐”与“贡”都关资财,诸如此类。后世如诸葛“亮”字“孔明”,秦观(少游)与陆游(务观)名字对易,现代如张学良字“汉卿”(张良开汉功臣)等等,佳例不胜枚举。四、姓名直书,是纯然第三者或后人提及时的一般语气。《论语》并非一时一人所记,由于辈分、关系、情感等等因素,有时又碰到姓氏雷同或名字近似,须加分别,于是便有变例。譬如:颜渊、樊迟、公冶长、闵子骞……是“姓字直书”。又有“名字直书”,甚至连姓。譬如:宰我又称宰予,冉有又称冉求,陈子禽又称陈亢。《论语》首篇次章就出现的有若,《论语》全书仅曾子和他称为“子”。后来《孟子》和《史记·仲尼弟子传》更提到他“似圣人”,孔子既卒,门人一度以“事孔子”之礼事之,唯有曾子不从,他也因不胜任、不堪当而退下。——究竟是姓“有”名“若”抑或字“有”名“若”,甚至曾否受业于孔子,都可以考究。

四、《论语》的成书与流播

甲、《论语》的篇章组织

谁编《论语》?什么时候?确实已无从考定,更不必臆度;总之是孔子某些得意门生的一传再传弟子。他们怀念师教,经过多次收集、讨论,把公认可信可传的宝贵事迹与教训记录下来,化各人心中的个别回忆为天下后世的宝典,这已经是孔子卒后好多年的事了。《论语》的话题,主要是“天”(天道与命运)、“人”(人性与人生)、“政”(政经与伦理)、“教”(教育与学习)四类。特别是“仁”(人类特有的道德价值观念核心)、“礼”(人际交往规范准则)理念的阐扬,“君子”(由“有位治民者”而“有德服众者”)、“小人”(由“平凡卑微者”而“道德低下者”)的分别等等,着意最多。形式上,有孔子话语的单独记录(包括自述和评说古今人物),孔子与门人或者时贤的问答,入门弟子对先师的怀念、评述,以及彼此间的讨论。

今本《论语》一万二千七百多字,分章近五百,辑为二十篇,各依首章首句“子曰”以下二三字作篇目。(此后其他先秦子书也大都如此。)

值得特别注意的几点:(一)篇内章数,此依元明清七百年士人科举必读的朱熹《集注》,后来各家稍有出入(如※各篇),有些是重出的各章不计,有些是章中首或末句属上属下意见不同。第十篇《乡党》(※※)朱熹只作一章,他人或分若干章,所以章数并不一致。(二)第十篇《乡党》不记言而只述起居琐事,似《论语》初编至此拟告总结,其后续有新辑,所以又有以下各篇,故文字风格与前九篇稍有不同,末五篇词语尤异。篇末又每有文义不类或无关孔门的杂散文字,似属后人利用竹简剩处空白补记,而再后又羼入正文者,在于上古,此属常有。(详见崔述《洙泗考信录》、梁启超《要籍解题及其读法》、钱穆《论语要略》等书。)(三)《公冶长第五》多评论弟子与其他人物;《先进第十一》多评论门人;《子张第十九》皆子贡、子张、子夏、子游、曾子等最著名孔门高弟的语录;《尧曰第二十》章数特少而首章特长,言尧舜禹汤圣王承传之事,显似最后附录。

除此之外,各篇内容大同小异,皆言为学为教为政为人之道,后世学者屡屡尝试综合大意而再次分类分篇,往往细碎而层次难明,更不可取代原典。(四)现代编者或仿基督教《圣经》西人之法,篇章分别系以数码(例如《

学而第一

》首章是1.1,《尧曰第二十》末章是20.3),简便清晰,乐用者渐多。此法亦宜推广于其他典籍。(五)清代大学者赵翼(瓯北)名著《陔余丛考》卷四:“战国及汉初人书,所载孔子遗言轶事甚多,论语所记,本亦同此记载之类。齐鲁诸儒讨论而定,始谓之《论语》……于杂记圣人言行,真伪错杂中,取其纯粹以成此书,固见其有识,然安必无一二滥收者?固未可以其载在论语,而遂一一信以为实事也。”(详见本《导读》下节)钱穆《论语要略》援引此语以叮咛读者,值得记取。(六)《论语》是现存有关孔子言行最可靠的记载,最值得旁参的是《左传》之中性质相同的史料,再次就是《史记》。除此之外,从战国到汉初,许多同道后学(如《礼记》中各篇,特别是《大学》、《中庸》)、异路以至敌对学派(例如庄子、墨子、韩非子)种种或引申发挥、或假托拟设、或造作嘲讽、或栽赃诬陷,主要是借以申抒各自的思想与情感,极少数是不可不信,有些是不宜轻信、不必尽信,甚至不值一哂。总之最好以《论语》作为稽考——当然,对《论语》本身,尊重的同时,也要冷静、理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智)也。”(《为政》2.17)

乙、《论语》的流播《论语》流传,自然从孔子的故乡开始。汉初,有《鲁论》二十篇;《齐论》与《问王》、《知道》,共二十二篇,各篇中章句,时亦稍多于《鲁论》。两种本子,都用当代流行的隶书(“今文”)。又有据说是出自孔子旧宅、因鲁共(恭)王欲扩建而坏之于是发现的,用秦统一前东方六国文字(“古文”)的《古论》二十一篇。没有《问王》、《知道》而多一《子张》或《从政》,篇章次第亦异。汉成帝在位时(公元前三十二年至前七年),安昌侯张禹以帝师的尊贵势位,据《鲁论》而汇合《齐》、《古》二本,号《张侯论》,于是天下从之。后汉晚期灵帝熹平(一七二年至一七八年)所刻石经,即用此本,而他本渐废。汉末郑玄即就此为注,可惜已佚,今所能见只有敦煌残卷。另外,魏何晏有《论语集解》,梁皇侃有《疏》,后来也渐微而佚,今所见者清乾隆时自日本流回。又有赵宋邢昺《义疏》,即《十三经注疏》所采之本。

最普及而有政教权威的是南宋朱熹《集注》本。这位理学大儒,四十八岁时,萃尽精力,集前人心得,撰《论语集注》十卷,与《孟子集注》、《大学章句》、《中庸章句》合称《四书集注》。元仁宗时,诏复科举,出题考试即以此为准。明清沿之,七百年来成为士人必读、官民共遵,视作礼教规范。到学风甚至政风改变,自然也受到质疑、修正甚至批判了。

宋明理学重哲思而轻训诂,疏失之处,赖清人缜密的考据补之正之。晚清刘宝楠、恭冕父子先后勉力逾三十年,成《论语正义》,融汇汉宋,旁采子史,集清儒之大成,补《集注》之不足,至今仍推为典范之作,不过那时国家民族以至文化危机,又甚于孔子之时了!

晚清政昏世乱,列强交侵,为了救亡图存,学风又改。二十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儒学以至孔子都备受抨击,至六七十年代间乃达巅峰。出于种种动机而丑诋污蔑孔子与《论语》者不少,也就是世道人心的印记。相形之下,中国艰苦抗战期间,困守北平的程树德(一八七八至一九四四),以贫穷病瘫之身,处敌伪暴虐之区,口述而赖亲戚笔录,奋斗九年,成《论语集释》一百四十万言,引书六百八十余种,翔实精备,嘉惠士林,实可谓“时穷节乃现”,不只是《论语》以至中华文化的大功臣,更真正活现了孔门之教!《论语集释》一九六五年初版于台北,一九九〇年初版于北京,其后“孔子学院”遍设世界,虽然重在教习语文,未涉哲理,至少不再在文化上长城自毁。学风既随政风趋于温和而稍复正常,重刊或新著有关孔子《论语》之作,也纷纷出现。以大陆地区而论,得力于传统训诂而出之以简要者,如杨伯峻《译注》;博采西人近现代哲理而间出己见者如,李泽厚之《今读》、李作干(金纲)之《鼓吹》;以至许多其他有关书刊篇章,都对学术与人心有所裨益。此外更有女士之作,因现代传媒而及于西方。如果孔子有知,也会喜欢时代不同,对女性要刮目相看了!至于台湾、香港以至海外地区,几十年来,孔子与《论语》平稳地受到近乎冷漠的认识与尊重,其间尊孔知儒的少数学人始终不懈地努力教研,以承先启后。当然,主要的希望与前途,还是看整体的华人自己了!

现代华人面对的是整个世界,特别是欧风美雨的冲击。西洋文化汇合自“希伯来一神信仰”与“希腊爱智罗马法律精神”,精分析、崇功利、尚商战、贵科研,与中国传统大异其趣。西人一向对《论语》以至整体东方学术,兴趣和了解都很贫弱肤浅。晚明耶稣会士来华,思想初有交流。十七八世纪,启蒙学者伏尔泰(Voltaire,一六九四至一七七八)等崇理性而疏宗教,于是推介儒学,不免热情有余而了解不足,兴趣并不持久。大哲康德(I. Kant,一七二四至一八〇四)、黑格尔(G. Hegel,一七七〇至一八三一)等更对儒学不知其长而只轻其短。晚清嘉庆、道光间,新教马礼逊(R. Morrison,一七八二至一八三四)东来,精力瘁于译经传道,未遑了解儒学真相。并且中国衰败病弱已显,跟着一败再败,挟工业革命所得的军事、经济优势,几乎就要沦中国为非洲之续,以供其宰割瓜分,连绝大多数传教士在内的西人,都充满种族偏见与文化优越感,更谈不上对中华文化有什么了解和尊重了!

其间只有马礼逊后继者理雅各(J. Legge)用助手而译《四书》、《五经》,膺牛津大学首任汉学教授,但终极目标仍在传教。至于非基督教国家,意识形态既异,其评估儒学《论语》、孔子等等,又自不同。二十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与中国政治局势一改再改,美国首当其冲而资源最足,培养人才、广搜典籍,研究《论语》以至整体汉学的成绩,较之欧陆,又渐有积薪之势了。

总之,中国人对世界文化,固然最好不可无知;对本土传统学术思想的得失优劣,更应先有自知之明,然后他山之石,可以为助。否则随人轻重,彼云亦云,甚至是非颠倒,那就可叹可悲,而不只是可哂可笑了。

五、《论语》的文本问题

孔子学不厌、教不倦,德望崇隆、化泽广远,当时评论与身后追思者无数,言行记录自然在去世后一段长时期再辑三辑。那时既没有一个人可以有理想的统筹编整的条件,作为“语录”体之祖的这本《论语》,虽然比之其他古籍,已经绝大部分是可珍、可信,不过,所记内容的详略先后甚至真假问题,还是不能没有。

最明显的是“上论”(前十篇)思想较纯粹,文法较清简;“下论”(后十篇)内容较驳杂、文例较驳杂。最后五篇情况,尤其特别。分述如下:(一)前九篇非孔子和门弟子之言不录。《乡党第十》纯记孔子行事,似作总结。后来再有收录,于是续编。后十篇各篇之末,往往有无关孔门之事,杂记古人之言,似《礼记》(特别是《檀弓》)而与前十篇不类。(二)篇目方面:前九篇即首章首句而除去“子曰”、“子谓”等字;后十篇即以发端二三字为目,而且都是人名。(三)篇幅方面:前十篇每章大都二三十字,时或更短;后十篇则一般较长,最长者《颛臾》章(16.1)二百七十四字,《侍坐》章(11.26)四百一十五字!(四)语气方面:前十篇简朴直接,后十篇波澜曲折较多。孔子答问,也往往先极简略,再问方作详解。(五)称谓方面:前十篇只言“某人问某一德行”,称“子曰”,面对孔子单称“子”,背面作第三人称“夫子”;后十篇则每有“某人问于孔子”的句法,称“孔子曰”,面对时称“夫子”。(六)词语方面:前十篇孔子答君问称“孔子对曰”,答卿问称“子曰”,礼序分明;后十篇皆称“孔子对曰”,似是后来卿位益高的时代痕迹。前十篇只言“君卿大夫问”;后十篇连门人亦有“问于孔子”,参差不一。(七)最后五篇问题更多,依次再分数项观察:① 《季氏第十六》文多俳偶。首先《颛臾》(16.1)章,孔子之言既繁且曲,情事亦多可疑。子路曾主堕三都,不应曲从季氏之擅权扩张,此其一。其为季氏宰,不与冉有同时,此其二。《左传》并无颛臾为鲁臣、为东蒙主、见伐于季氏等等记载,此其三。末章《邦君之妻》(16.14)显是后人注释,不似正文。② 《阳货第十七》纯驳互见,《武城》(17.4)章于孔子前称“夫子”,似战国时言语。《公山弗扰》(17.5)章,季氏家臣叛鲁而竟召时为司寇的孔子。《佛肸》(17.7)章,晋范氏家臣叛而召周游列国、向主正名崇礼守分的孔子。都违情理,亦背史实。③ 《微子第十八》、《楚狂》三章(18.5,18.6,18.7)有道家隐士讥嘲儒者意,虽孔子结语仍归用世,但亦更见后起之迹,不一定是孔子子路当时的实际记述。末四章(18.8—12)更杂记古今轶事,或无涉孔门。④ 《子张第十九》皆弟子之言,而称孔子为“仲尼”,与他篇异。⑤ 《尧曰第二十》最特别,只有三章;首章特长,述前代圣王相授与为治要诀,或附会以孔子继之,其实似是断简无所属,而附于书末者。

推考其原因,大抵如下:① 孔子没有留下无可怀疑的自传或系统性论述,要考究他的思想情况,自然大费工夫。② 当初记者未必亲闻,又以撰写条件所限,力求简略,往往只记其言而不记其所以言,极少交代时空环境与后果前因。③ 当时著述与传播条件,远不能和今日相比,《论语》不出一时一人之手,又没有条件极超卓者的统筹,各则记录,既非依时序,又无法清晰谨严地分类,时间一过,后人即使想作较有系统的整理,亦难免劳而寡功,甚至无从着手。④ 清晰准确的标点符号,现代才有。原文模棱欠解之处,后人无法裁决,聚讼不休。⑤ 社群感情、地域偏见、贤者不免。即如前六八五年相齐的管仲,齐人或尊之爱之,鲁人或贬之辱之,即孔子亦可能因个别时空环境不同,而有相异评价,形诸记述,在《论语》中就似乎前后并不一致。⑥ 上古简重帛贵,刀刻漆书不便,篇末空白往往缀记若干附录文字,非必有意作伪,后来辗转传抄,就混入正文,久而难辨。上古典籍类此者甚多。⑦ 战国至汉初,百家并起,先行而热心用世的孔子自然成为标靶人物,道家嘲之戏之,法墨诋之排之,甚至污蔑诬捏,割裂曲解其言以为己用,无所不为。⑧ 汉初《齐》、《鲁》、《古》三论并行,倘皆流传,后人便可考较是非,明其得失,遇张禹巧侫之人而官高宦达,合为一本,时人靡然从之,于是他本皆亡,难以取证。⑨ 秦汉一统以迄明清,长期君主专制,加以儒学早成利禄之途,读书应试,粗心、不用心、欺心、瞒心者多,细心怀疑、独立思考者少,或谓“曾经圣人手,议论安敢到”,于是以讹传讹,欺人自欺。及宋人尚理好思,清人考证细密,前述《论语》可疑之处,袁枚、赵翼等已有发现,崔述《洙泗考信录》尤多创获,近人梁启超、钱穆等承其绪,今人读书,于是大得启发。《论语》近五百章,编成于二千多年前,比之相近年代、分量相近之其他中外典籍,词句歧义已算不多了。

六、《论语》所见孔子儒学及其得失

这个课题,古今谈论的早已汗牛充栋,只就几大套清代的《经解》再撮录出来,也可以另成一套大丛书。“五四运动”以前二千年,崇扬歌颂的占了绝大多数,这也不在话下了。

不过,即使像本篇这样,作为简介性质的一本书的导读,如果罗列许多道德项目,许多与各大宗教大同小异的伦理条款,而彼此之间本末层次不明、逻辑关系不清,也难免零碎散漫,徒乱人意。其实,《论语·述而篇》(7.6)有几句话极重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简要地解释:目的:志于道——探求天地不变之道,人之所以为人之道。以人道表彰天道。以天道监督、训示、培养人道。依据:据于德——这是就整体来说:以人得于天赋的生命本性为依据。人是理性的、群居的、社会的动物,这就是人所以别于其他生物的德。依据:依于仁——这是就核心来说:人的生命有个价值中心观念,就是伦理道德自觉。方法:游于艺,“涵泳”于各种智能技艺汇成的文化海洋,有左右逢“源”、如鱼得“水”的乐趣,所以贵在一个“游”字。

换句话说,《论语》与孔子之学的——总旨:是尊天爱人;基础:是本心原性;始端:是孝亲敬长;方法:是勤学尚思;功能:是兴仁复礼;典范:是君子、圣、王。

以此为纲领,归纳全书的有关言论,大抵可窥全貌了。

春秋之世,贵族政治动摇而尚未崩溃,人心纷乱,社会不安。孔子主张重振周初文化礼制精神,以维持纲纪,恢复秩序。其实,贵族与非贵族,即传统所谓“君子”、“小人”,本质就是少数的、特权的,与绝大多数的、非特权的;而权势地位之产生,又源于血缘和武力。随着社会与民族发展,其间的矛盾怨毒,自然渐多。不过,人的品性、才能,天生就不等不同;而人情的亲疏厚薄,又是无可奈何的现实。孔子于是顺应时势,把《诗》《书》以来“君子”、“小人”的意义,由“势位”渐变而为“才德”,此所以《论语》之中“君子”、“小人”之别,也时以德分、时以位别,要看上下文理和语意情境而别,显现了时代转型之迹。此所以后来孟子尊崇称誉之为“圣之时者也”。

当然,“亲亲”与“尊贤”这两大用人原则,后来《礼记·中庸》所谓“九经”的头两项,到最后必然矛盾而难以两全,直到现代民主宪政取代终身君主专制独裁,然后松解。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孔子,也就无可奈何了!

比起前代文献,《论语》中特多“仁”“礼”两字。“仁”既有时与“人”同音通假,又有“核心”之义,就孔子看来,人之所以为人的核心价值,就在“见贤思齐”而作“君子”,“见不贤而内自省”(《里仁》)于是耻作“小人”的那个道德价值自觉心,此所谓“仁”。人类社会的教育与政治,就在“把人当人”、“勉人为仁”、“以仁树人”、“使人心安”的文化内容。在此之前,“礼”原本是“不下庶人”、平民只能仰望而无可参预的贵族生活方式。孔子从小即以知礼著名,“入太庙每事问”(3.15)——问的不只是“然”,而且是“所以然”;不只是“何如”,而且是“何以”。探索研问礼的仪文秩序何以如此?自然就找出背后的义理,再问义理何据何来?自然就发现所根所源的道德价值自觉,即所谓“仁心”。简言之:因仁而有义,因义而有礼。所以,“君子义以为质”(15.18),“克己复礼为仁”(12.1),所以,仁为万德之本!

春秋以前,甲骨、金文之中,都罕有“仁”字,到《论语》所见:论仁者五十八章,“仁”字出现凡一百次。孔子勉励门徒,要做“君子之儒”,勿为“小人之儒”(6.13)。儒也就由赞襄礼仪的一种谋生职业,提升而为读书教学、致君泽民的终身事业了。

从《论语》所见,孔子的理论贡献,可以分成三个层次——人文精神的发扬、尚德传统的建立、心性主宰的显现。换一种说法来说也可以,就是:根据良心、建立道德;凭着道德、表现人文。这便是儒学的精蕴。

首先,是“人文精神的发扬”。

上古人类,都震怖于自然变化,想象于万物精灵,俯伏于神鬼赏罚。希伯来信仰,纯化之为独一真神,犹太、基督、伊斯兰三大宗教于以建立。中国古代,殷人尚鬼而好祭祀,到西周代兴,鉴前朝之弊,重修德、兴礼乐,人文精神跃起。在《诗》《书》文献中已见端倪。到孔子仍然敬鬼神、信天命,但更强调人的知命守义,博文约礼,以尽其在我。山林隐逸之士讥讽或者惋惜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14.38),其实真正显示他所说的“鸟兽不可与同群”(18.6),因此要珍重人之所以为人的生命尊严和努力。

其次,是“尚德传统的建立”。

人文精神,可以表现于高举智慧,可以着重在律法典章,中国自古传统则是崇尚伦理道德。孔子之所以承周文而垂教后世,就在这里。儒学把一切勇力、财富、知识、艺术成就,都统辖在道德之下,以规范人心,维系社会,其作用几乎等同宗教。至于因此而对道德以外的文化表现——诸如科学精神,艺术精神等等的发展,有若干制约,这也是历史的现实了。

最终而最高,是“心性主宰的显现”。

独神宗教信仰上帝为万有之本。唯物主义者以物质为第一性,认为真理只在科学。《论语》所见孔子之教,尊天敬神,而又虚之远之,一切为学、成德、立教、化民的努力,都归本于人类自觉良知——即所谓“仁心”。由此而开展义理,构组礼制,达至最高的仁的境界。因此,“仁”是成终,也是创始,一切发动于本身的意念。所以,《论语》有几句话最为关键:“苟志于仁矣,无恶也。”(《里仁》4.4)“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7.30)“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12.1)“内省不咎,夫何忧何惧?”(《颜渊》12.4)

人本,而不是神本;主要靠自力,而并非他力,这就大异于独神信仰,而与原始佛教相似。不过佛教讲一切山河大地、万事万法,都不外人心幻化,因缘生灭,并非真实,所以必须戳破迷执。这个理论推展至极,必然以“无善无恶”为心之本体。这又与儒学的“道不远人”(《中庸》)大异其趣了。至于不论儒家的“开物成务”也好,佛教的“舍离解脱”也好,作为价值与力量根源的“心”,是否“自有永有”?能不能“自本自根”?这就是最高层次的、耐人思考的哲理核心问题所在了。

连智慧高、学问广、成就大、敬爱孔子又真诚热切的子贡,也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5.13)。孔子的主要兴趣,还是“学不厌、教不倦”(7.2)地探究、维持与改良伦理现实。他一生努力最久、贡献最大,也就在于教育。“学”也就是《论语》首章首句的第一个字。幼学之先,就在孝悌,既长而学,优则仕(19.13),以致君泽民,为元首者,更以“内圣外王”为最高境界,这便是二千多年来以孔子为圣人,以《论语》为宝典者的共识了。

逃避不了的问题是:

孔子为什么终无所遇?

汉武帝开始以君王之尊而独崇儒术,两汉皇帝以“孝”为谥,此后直至民初,执政者大都尊孔——他们的真正用心何在?

二千多年来,士人都读《论语》,百姓也都祀孔子、尊儒学,不过,孔子与《论语》的崇高理想到底实现了多少?主要困难在哪里?

从秦汉一统直到明清,君王专制的病害为什么愈演愈烈?权力的腐败,人性的贪婪、自私,儒家为什么无有效的对策?乱臣贼子,治之以圣君贤父;但是,君父而终身绝对权力,又竟然(在大一统之国、至高无上的皇帝尤其“易然”甚至“必然”)“父不父”“君不君”,又有何对策?靠阴阳五行所假借的吓之以宗教迷信吗?像黄老之术所教导的,诱之以自然虚静、垂拱无为吗?这些,两汉行之四百年,如果有效,就不会有“外戚”、“宦官”、“党锢”等等大祸了。天下兴亡,生民休戚系于一身一念,而又庸弱或者昏暴之君,根本“贤臣”、“小人”不辨,甚至更以近贤为苦、亲佞为乐,那么,即使公忠睿智如诸葛孔明,除了力疾从公,还撰《出师表》,垂涕泣而道君臣语亦父子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外,又能做什么?还侥幸他碰到的是不能不倚赖他、信靠他的阿斗,而并非秦二世、隋炀帝,或者自毁长城、到死不悟的崇祯!

南北朝隋唐,外来的佛学变成最大的宗教信仰,以“一念悟迷”来消融苦乐,以“轮回报应”来解释人生,问题是虚诞难凭,无补现实!儒者要抗“佛老二氏”而有宋明理学,结果也滑入“谈心论性”、抽象玄秘的哲学探究。清儒要矫其弊,提倡“朴”实之学,又怯于政治高压,不敢接触社会“实”务,更囿于传统,不知穷究自然“实”物之理,于是只能自困于语言文字和古史的考据之中来求实证,同样是象牙之塔中的埋首沙堆!

晚清以来,列强交侵,国家民族、社会文化,都面临“数千年未有”的危难!为了救亡图存,不得不痛苦检讨,才发觉自己既不“民主”,也缺“科学”!

于是人们质疑:

孔子说仁者“爱人”,后来孟子更说“民贵”君轻,理论上被爱被贵的人民,为什么二千多年来都不被擢升、被培养、被承认可以(而且应该)作“主”?即使现代“民主”、“共和”早成共识,为什么实际发展,还是迟迟牛步?

历史上,儒学对人类良知的发扬、个人私德的培训,功高效广,炳耀千秋;可是,对掌权者的“君德”,对社会整体的“公德”,督导、维持的成绩又如何?

现代政治剧变,儒学饱受轻视、打击,再加上经济上和某些外来思想上的因素,人民道德大滑坡,中国早已愧称“礼义之邦”。对此,是否复兴儒学即可有效改善?实现孔子之道的过往困难既然仍在,当今情况如此,又如何“复兴”?

传统文化偏重“尚德”,于是“尚智”之效不彰,有实用“科技”成就而基础的、抽象的“科学”精神仍然亏缺。一百五十多年来,西潮激荡,于是事事落后的情况明显,对此,仍然只知“无事袖手谈心性”者,是否就可以更新儒学?如何“开出”科学、“转出”民主?

人类既有两性,谈“心”说“人”,自应男女兼及。不过,以上云云,传统云云,都绝大部分似乎单为有史以来就掌权作主的男性而言,妇女的教育权、参政权,直到现代才提升到平等。不必“诉诸他恶”地辩说:“人家西方也是近世的事”,如果不是人家的打击与传教,我们还不会“见贤思齐”而奋起直追,我们还继续以“阴阳”“尊卑”的理论来欺人自欺,来掩饰不公不义!

……

以上种种思想的、文化的基本问题,我们当然不应对“是人,不是神”的孔子求全责备,当然不能让二千多年来早已“曲突徙薪”、“补苴罅漏”以艰苦经营、撑持那“人文化成”大局而弄得焦头烂额的儒家良士独任其咎,当然对同样责无旁贷的、以逍遥观赏为高、以舍离解脱为能的其他重要思想放过不讲。——讲公道话:如果没有孔子的栖栖遑遑、教诲开示,如果没有《论语》的记录言行、流传百世,没有历代读圣贤书者的薪尽火传、成仁取义,一切更不堪设想!

不过,要反省、要深思的是:单就儒家来说,是否对人性过于乐观,所以方法欠周密、观察不通透?

早在汉初,杂家而近于老庄的《淮南子》批评儒者:“不本其所以欲,而禁其所欲”,“是犹决江河之源而障之以手也!”(《精神训》)实在是生动、深刻而精到!

当然,道家也只是冷静而高逸地惋惜、讥嘲,自己并不提出,也拿不出什么办法。二千多年来的历史早已说明这点。现代我们怀念而尊敬孔子、珍惜而研读《论语》的人,要怎样思想?尝试一些什么办法?学而第一

本篇导读《论语》一书共二十篇。各篇的命名并没有特别的用意,只是选用该篇开始的两三个字作为一篇的题目,这种类型的篇题在先秦时代的典籍中比较常见。《论语》全书二十篇中以“子曰”起首的有七篇,因此这些篇的篇名就选用“子曰”之后的两三个字,以便相互区别。“学而”篇可分为十六章。包括孔子语录九章,有子三章,曾子两章,子夏、子贡各一章。内容涉及学习、为人和修养道德等方面,也有一些论政的语录。包括“学而时习”的学习方法,孝弟为本的仁学基础,不断反省的进德手段,节用爱人、使民以时的治国手段,先道德后文化的学习进程,“无友不如己者”的交友原则,过则能改的君子气度,“慎终追远”的行孝规定,“温良恭俭让”的行己作风,安贫乐道、敏行慎言的君子之德,推己及彼、举一反三的治学能力等。

读此篇即可初步了解孔子作为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的多重身份。[1]1.1 子曰:[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3]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注释[1]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论语》一书中“子曰”都是孔子所讲的话。[2]说:同“悦”,高兴、愉快的意思。[3]愠(yùn):怨恨。

译文

孔子说:“学了,然后按时实习,不也是很高兴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相会,不也是很快乐的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并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赏析与点评《论语》开篇,首标学”、习”,诚是孔子反复讲述的要义。孔子多次提到,有生而知之者,有学而知之者,并称自己也是学而知之者。圣人犹须学,普通人怎么可以不学!习”本义为雀鸟学飞,所以应该重视实际经历,非一般所解读的温书而已。[4]1.2 有子曰:[5]“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注释[4]有子:孔子弟子。姓有,名若。《论语》中记载孔子弟子时一般称字,只对曾参和有若尊称为子,据此有很多人认为《论语》一书是曾参和有若的弟子记录而成的。[5]弟(tì):同“悌”,遵从兄长。

译文

有子说:“为人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却喜欢冒犯上级,这种人很少。不喜欢冒犯上级,却喜欢造反作乱,这种人从来也没有过。君子致力于根本性工作,根本确立了,正道就随之产生。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这些内容,大概就是施行‘仁’道的基础吧。”1.3 子曰:[6]“巧言令色,鲜矣仁。”注释[6]令色:好的脸色。这里指假装和善。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面貌伪善的人,仁德是很少的。”

赏析与点评孔子认为“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真实本质。孔门固然有“言语”一科,也重“文”,但那皆是行有余力而后修习的,基本倾向是重“质”、贵诚而贱伪。现代人,讲究言语动听、交际广泛,不能不体察根本。[7]1.4 曾子曰:[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注释[7]曾子:孔子弟子。姓曾,名参,字子舆。[8]三省(xǐnɡ):多次反省。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替别人谋划事情是否尽心竭力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诚实相待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认真复习了?”

赏析与点评曾子善反省,终生不懈。他一天之中,就要多次反省自己。后世儒家大力发挥“尽心”、“诚意”之说,也是强调先修己而后放之四海。如果我们能常常坦诚、恳切地追问自我,后悔的事情估计就很少了吧。1.5 子曰:[9][10]“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注释[9]道(dǎo):“导”的古体字,治理。千乘(shènɡ):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称为一乘。春秋战国时代,国力的强弱以该国所拥有的兵车的数量来计算。孔子生活之世,“千乘之国”已算不上是诸侯大国了。[10]以时:按时,这里指不违背农时。

译文

孔子说:“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工作,言而有信,节约用度,关爱百姓,不在农忙时节役使百姓。”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

孔子说:“年轻人,在家就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就要尊敬兄长,行为谨慎,言语有信,博爱众人,亲近仁者。这些都做到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去学习文化。”

赏析与点评儒家之教,道德教育在一切之先。孝、悌、信、仁,由近及远,一一实行,再学学“文”,那就可算是文质彬彬一君子了。[11]1.7 子夏曰:[12]“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注释[11]子夏:孔子弟子。姓卜,名商,字子夏。[12]致:给予,献出。

译文

子夏说:“看重实际的德行,尊崇才德,代替了恋慕容颜。侍奉父母要竭尽全力,服务君主要奉献自身,与朋友交往要说话诚实有信。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说他学习过了。”

赏析与点评儒家之学,重本不重末,重实践而非仅仅重“学”之表象。故子夏云,能尽孝、尽忠、有信,便有学之实。世上许多人,恐怕是“虽曰已学,吾必谓之未学矣”。1.8 子曰:[13][14]“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注释[13]固:固执己见。[14]“主忠信”以下三句与前两句意思不相连贯,又见于9.25章,疑是错简重出于此。

译文

孔子说:“称得上君子的人,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知道学习就不会自以为是、顽固不化。恪守忠诚信实的道德要求,不与道德上不如自己的人交往,有了错误就不要怕改正。”1.9 曾子曰:[15]“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注释[15]终、远:曾子以继承和传播孔子有关孝道的思想闻名。这里的“终”、“远”分别指长辈丧亡之事和对于远祖的祭祀。

译文

曾子说:“恭敬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静穆地追祭历代的祖先,老百姓的道德就会趋向敦厚了。”[16]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17]“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注释[16]子禽:陈亢(kànɡ),字子禽。子贡:孔子弟子,姓端木,名赐。[17]夫子:古人对于做过大夫的男子的敬称。孔子曾是鲁国的司寇(掌管刑狱的官员),所以他的学生称他为夫子,后来沿袭成对老师的称呼。在一定的场合下,又可以专指孔子。

译文

子禽问子贡说:“夫子每到一个国家,一定能够听到那个国家的政治状况,是求教得来的呢?还是人家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先生温和、善良、恭敬、谨慎、谦让,是凭着这些德性得到的。先生求取的办法,大概不同于别人求取的办法吧?”1.11 子曰:[18][19]“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注释[18]其:指代父亲还是儿子,历来有不同说法,这里取“子”之意。[19]没(mò):死去。

译文

孔子说:“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儿子的志向。父亲去世之后,要观察儿子的实际行动。如果能够三年不变父亲传下来的正道的话,就可以说是尽孝了。”1.12 有子曰:[20]“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注释[20]用:施行。

译文

有子说:“礼的施行,以和谐为美。前代君王的治道,最可贵的地方就在这里,大事小事都遵循这个道理。如果有行不通的地方,只是知道和谐为贵的道理而一味追求和谐,不懂得用礼来节制的道理的话,也是行不通的。”1.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21]亦可宗也。”注释[21]宗:尊重,推崇而效法。

译文

有子说:“许下的诺言如果合乎义的话,这样的诺言就是可以遵循实践的。恭敬的样子如果合乎礼的话,就能够避开耻辱。依靠的人中不缺少关系深的,也就可靠了。”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22]焉,可谓好学也已。”注释[22]就:靠近。正:匡正。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吃饭不贪求满足,居住不贪求安逸,做事勤敏,说话谨慎,求教于有道德的人来端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赏析与点评古之君子重道,不以满足肉体本能为人生理想,今之君子何如哉?虽然世易时移,人们的价值取向不再单一,不过保留一些形而上的追求总是有益的。[23]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24]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注释[23]谄(chǎn):巴结,奉承。[2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中的句子。这里比喻治学、修身要精益求精。

译文

子贡说:“贫穷却不谄媚,富有却不骄纵,人能做到这些怎么样呢?”孔子说:“可以了。但是不如贫穷却能怡然自乐,富贵却能谦逊好礼。”

子贡说:“《诗经》里说:‘像雕琢玉器一样,切割、磋治、雕琢、打磨’,大概就是说这类反复修治、精益求精的事吧。”孔子说:“赐呀,可以和你讨论《诗经》了。告诉你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另一件事。”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啊!”

赏析与点评“没有人理解我”似乎是古往今来青年们的共同心声,孔子也常常听此抱怨,《论语》里遂常见夫子教导学生:不要担心不被了解,应该先去了解别人,或者应该学习并掌握被别人认可的德行、能力等等。

为政第二

本篇导读

本篇分为二十四章,全部都是孔子的语录。提及的人则有鲁国国君、鲁国大夫、孔子弟子等,据此可以了解孔子为众人师表的情况。

本篇论及为政、教化、学习、修养、孝道等方面的内容。孔子主张德政礼治:认为治政必须以教化百姓为首任,从政必须以学习为前提,对于有疑问之事采取谨慎的态度;国君要任用正直之人来辅政,当政者都要从修养自身做起,以使社会形成普遍的道德风气:友爱、孝悌、讲信用。还指出了教学科目的特点,概述了自己为学进德的经历,提倡学思并重的学习方法,反对研习具有极端倾向的学说。2.5-2.8章对孝道的含义做了集中阐释:能够按照礼的规定办事,无论是父母在世时的赡养义务,还是父母去世后的悼念程序,这样就是尽孝。孝敬父母突出在这个“敬”字上,这种感情是人类所特有的,要在日常与长者的交往中显示出来。虽然在孔子的时代,敬顺之情明显是受到等级制的影响而产生的,时至今日则完全可以用对于长者的尊敬来代替。2.9-2.10章谈到考察人的品性要以行动为依据。2.12-2.14章分析了君子的特点:多才多能,堪当重任,积极实践,言行一致。[1]2.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注释[1]共:通“拱”,环抱、环绕之意。这里是以北辰比喻最高领袖,以众星比喻臣民。

译文

孔子说:“当政者运用道德来治理国政,就好像北极星,安居其所,而其他众星井然有序地环绕着它。”2.2 子曰:[2][3]“《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注释[2]《诗》:《诗经》。三百:概举整数而言。《诗经》实有三百零五篇诗,连同有题无辞的六篇笙诗,共三百一十一篇。[3]思无邪:《诗经·鲁颂》中的句子,诗篇原意描写鲁侯牧马之盛,一切纯出自然。“思”是发语词,并非“思想”。后人解作“不涉邪念”,虽似合于儒家德治理想,其实并非原意。

译文

孔子说:“《诗》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总括它,就是‘思想主旨纯正无邪’。”

赏析与点评此语是孔子针对《诗经》,或说文学发出的重要评论。“思”,本是无意义的发语词,即是说《诗经》的最大特质是“无邪(心念集中)”,后人则联系孔子重德,发挥为“不涉邪念”,这条充满道德训诫的原则就变成了儒家文艺评论标准。2.3 子曰:[4]“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5]礼,有耻且格。”注释[4]道:同“导”,引导。政:法制,禁令。[5]格:至,来;正规、规范。

译文

孔子说:“用政令来训导百姓,用刑罚来整饬百姓,百姓只会尽量地避免获罪,却没有羞耻心;用道德来引导人民,用礼教来整饬人民,人民就会有羞耻心而且归顺。”

赏析与点评社会不能没有“刑法”;不过,唤起道德自觉的“教育”,始终是根本。2.4 子曰:[6][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8]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注释[6]有:通“又”。古人十五岁为入学之年。[7]立:指立身行事。[8]知天命:懂得天命是上天给予人类的使命和限制。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依照礼仪的要求立足于世;四十岁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能乐天知命;六十岁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地行事,而又从不超出规矩。”

赏析与点评此语可算是夫子对人生不同阶段追求目标的总结与期望,后来也成为历代士人君子的人生坐标。[9]2.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10]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注释[9]孟懿子:鲁国大夫。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shì)号(死后所得的尊号)。[10]樊迟:孔子弟子。姓樊,名须,字子迟。

译文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要违背礼的规定。”樊迟为孔子驾驭马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向我询问怎样才算是孝,我回答说,‘不要违背礼的规定’。”樊迟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在世的时候,按照礼的要求来服侍他们;去世以后,按照礼的要求来安葬他们,按照礼的要求来祭祀他们。”[11]2.6 孟武伯问孝。子曰:[12]“父母唯其疾之忧。”注释[11]孟武伯:2.5章中孟懿子的儿子。姓仲孙,名彘。“武”是谥号。[12]其:指子女(或解父母)。

译文

孟武伯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父母对于子女,只为他们的疾病担忧。所以要善体亲心,保重自己。”[13]2.7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注释[13]子游:孔子弟子。姓言,名偃,字子游,吴人。

译文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就能够养活父母而言。说到狗、马这些动物,都能被人饲养;如果对父母没有敬顺的心意,用什么来区别孝顺与饲养呢?”2.8 子夏问孝。子曰:[14][15]“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16]为孝乎?”注释[14]色:指敬爱和悦的容色态度。[15]先生:年长者。馔(zhuàn):吃喝。[16]曾:乃,竟。

译文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保持敬爱和悦的容态最难。遇有事情,年轻人替长者们效劳;遇有酒食,让给长者享用,仅仅这样就算是孝了吗?”2.9 子曰:[17][18]“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注释[17]回:即孔子弟子颜回。字子渊,鲁国人,孔子所喜爱的最聪慧最有修养的一个学生。[18]退:指放学回去。私:独处。这里指独自钻研和自我实践。

译文

孔子说:“我给颜回讲学,他整天从不表示异议,像是一个愚笨的人。等回去之后,省察他的钻研和实践,又能发挥所学的内容,颜回并不愚笨啊。”2.10 子曰:[19][20][21][22]“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注释[19]以:作为,行动。[20]由:经由,经历。[21]安:习惯。[22]廋(sōu):隐藏。

译文

孔子说:“注意看他的所作所为,观察他的一贯经历,考察他的秉性习惯,一个人怎么能隐藏得住呢?一个人怎么能隐藏得住呢?”2.11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而能在其中获得新的体会,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赏析与点评此句,国人可谓耳熟能详,作为求学的一条法则。但不要只是“温习旧书”,为学要“日新又新”,倘若为师,就更须如此。2.12 子曰:“君子不器。”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只有单一的用途,而且没有自己的思想。”2.13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

子贡问怎样才能算是君子。孔子说:“先实践所要说的话,然后再把话说出来。”

赏析与点评不慎思,不明辨,读书越多越糊涂;不踏实,不虚心,想象越奇特越闯祸。此语对于浮躁的现代人,可谓切中肯綮。2.14 子曰:[23]“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注释[23]周:合。比:齐同。

译文

孔子说:“君子团结而不勾结,小人勾结而不团结。”2.15 子曰:[24][2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注释[24]罔(wǎnɡ):无知的样子。[25]殆(dài):疑惑。

译文

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罔然无知。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2.16 子曰:[26][27]“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注释[26]攻:从事某事,进行某项工作。异端:历来的注疏多释为错误的学说或危险的思想,而与孔子本人的学说相对。实际上,汉以前的古书没有以“邪说”为“异端”的记载。另外,《论语》中“异”字凡八见(“异端”一词除外),多数情况下可释为“不同的”,因此此处的“异”作“不同的”解为佳。端,顶头,极。所以“异端”应该相当于“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见9.8章)中的“两端”,也就是“过犹不及”(见11.16章)中的“过”与“不及”这两端。[27]也已:语气词连用,表示肯定。

译文

孔子说:“攻治两极的学说,这是一种祸害啊!”2.17 子曰:[28][29]“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30]。”注释[28]由:即仲由。孔子弟子,字子路,卞(在今山东)人。[29]女:通“汝”,第二人称代词,你。[30]知:同“智”。

译文

孔子说:“由,教导你的内容都知道了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有智慧啊。”

赏析与点评实事求是,对人、对事、对学,都要忠诚,这是防治“假、大、空”之法。不过,夫子这句简明的大实话,知易行难,有多少人能切实奉行呢?[31]2.18 子张学干禄。子曰:[32]“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注释[31]子张(公元前五〇三至?):即颛(zhuān)孙师。孔子弟子,字子张。干禄:干,主动探求;禄,官俸。[32]尤:过失。

译文

子张向孔子学习求仕的方法。孔子说:“多聆听,对于有疑问的地方保留不言,其余有把握的地方,谨慎地发表意见,这样就可以少犯错。多观察,对于有疑问的地方保留不言,其余有把握的地方,谨慎地采取行动,这样就可以少后悔。言语方面少犯错误,行动方面避免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面了。”[33]2.19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34]“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注释[33]哀公:鲁国的国君。姓姬,名蒋,公元前四九四至前四六六年在位。“哀”是谥号。[34]错:放置。枉:邪曲不正。

译文

鲁哀公问道:“怎么做才能使人民服从呢?”孔子回答说:“选用正直的人,让他们居于邪曲之人的上位,这样百姓就会服从了。如果选用邪曲之人,让他们居于正直之人的上位,百姓就不会服从。”[35]2.20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注释[35]季康子:即季孙肥,鲁哀公时的正卿,是当时最有权力的政治人物。“康”是谥号。

译文

季康子问道:“要使人民敬顺、忠诚又勤勉,应该怎么做呢?”孔子说:“当政者对待百姓庄重,百姓就会敬顺;对待父母孝顺,百姓就会忠诚;提拔好人,教导能力不足之人,百姓就会勤勉。”2.21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36]‘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注释[36]“孝乎惟孝”三句:是《尚书》的佚文。施:延及。

译文

有人对孔子说:“你为什么不从事政治?”孔子说:“《尚书》说:‘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用这种风气去影响当政者。’这也是从事政治了,为什么一定要做官才算从事政治呢?”

赏析与点评他人质疑孔子理论一堆,却不出仕从政,颇有“假打”之嫌,夫子回答:躬身行孝即是推行政治。古人观念中,治理之道相通,后来《礼记·大学》总括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影响国人思想深远。2.22 子曰:[37][3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注释[37]輗(ní):车辕与驾辕的横木相衔接的活鞘。[38](yuè):车辕前端与车横衔接处的关键。

译文

孔子说:“人如果没有信用,不知道那怎么可以。大车如果没有安装横木的,小车如果没有安装横木的,怎么能够行车呢?”

赏析与点评仁、义、礼、智、信,道德之根基,信更是维系社会群体的黏合剂。夫子用“輗”、“”(好比卡车之间的挂钩),比喻人际互信与互动,实在贴切。2.23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39]“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40]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注释[39]因:承袭。[40]虽:即使。

译文

子张问道:“今后十代的情况可以知道吗?”孔子说:“殷代承袭夏代的礼仪制度,废除的和增加的是可以知道的。周代承袭殷代的礼仪制度,废除的和增加的是可以知道的。如果有继承周代统治的政权,即使有百代也是可以知道的。”2.24 子曰:[41]“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注释[41]鬼:一般指死去的祖先而言。

译文

孔子说:“不该自己祭祀的鬼神而去祭祀他,这是谄媚的行为。遇见正义的事却袖手旁观,这是没有胆量。”

八佾第三

本篇导读

本篇分为二十六章,其中二十五章是孔子的语录,一章是仪封人对孔子的评价。

本篇各章内容多与礼、乐有关,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礼乐思想。3.1、3.2、3.6、3.22章反对鲁国、齐国大夫僭用国君之礼。3.3-3.4章论及礼的本质是仁德,是真实的情感,而不是礼仪乐律、铺张奢侈的形式。3.5章陈述当时各国君主名存实亡的状况。3.8章讲礼文与美质的关系。3.7、3.16章谈射礼,3.10-3.13、3.17、3.21章谈祭礼。3.9章讲到夏商两代的古礼已失传,3.14章讲周礼煌煌可观。3.15章讲入太庙之礼,3.18-3.19章讲事君尽礼。3.20章讲音乐表达感情应当适度,3.23章讲演奏音乐的程序,3.25章评论音乐。[1]3.1 孔子谓季氏:[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注释[1]谓:说,用于评论人物。季氏:鲁国的大夫。[2]八佾(yì):古代乐舞的行列,一行八个人叫一佾。按照礼的规定,天子用八佾,即六十四人的舞蹈队伍;诸侯用六佾,四十八人;大夫用四佾,三十二人。季氏为大夫,只能用四佾的乐舞队伍,他用八佾,就是破坏礼制。

译文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规格的八行乐舞队伍在庭院中表演,如果这种僭礼的事情可以容忍的话,还有什么事情是不可容忍的呢?”[3]3.2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4]“‘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注释[3]三家:鲁国当权的三卿:仲孙、叔孙、季孙。三家都是鲁桓公的后代,又称三桓。《雍》:或作“雝”,《诗经·周颂》的一篇,是周天子祭祀宗庙后撤去祭品的乐歌。[4]“相维辟公”两句:是《雍》中的诗句,恰好点明了此诗是天子之歌。三家擅用天子之歌,是对礼制的破坏。

译文

仲孙、叔孙、季孙三家祭祖结束时演奏天子之歌《雍》诗来撤除祭品。孔子说:“‘助祭的是诸侯,天子肃穆地主祭’,这歌辞哪一句适用于三家祭祖的厅堂呢?”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译文

孔子说:“人如果不仁的话,怎么来对待礼呢?人如果不仁的话,怎么来对待乐呢?”

赏析与点评没有了仁爱,礼乐有什么意义?基督教义,没有了仁爱,动听的语言不外是“鸣的锣、响的钹”,壮观的架势是涂了白垩的坟墓,比喻生动深刻。[5]3.4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6]“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注释[5]林放:鲁人。[6]易:弛,铺张。

译文

林放问礼的本质。孔子说:“你的问题意义重大呀!就礼而言,与其奢侈,宁可俭省;就丧礼说,与其铺张,宁可悲伤。”3.5 子曰:[7][8]“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注释[7]夷狄:概指中国四周的少数部族国家。因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于中原地区的国家,故向来有“华夷之辨”的区分。[8]诸夏:中原夏族(华族)各诸侯国。亡:无。

译文

孔子说:“就连夷狄之国都有君主,不像中原各国,君主已经名存实亡了。”[9]3.6 季氏旅于泰山。[10]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11]“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注释[9]旅:祭山。在当时,只有天子和诸侯才有祭祀名山大川的资格,季氏只是大夫,而要祭祀山岳,显然是僭礼的行为。[10]冉有:孔子弟子。姓冉,名求,字子有。当时做季氏的家臣,对季氏的僭越行为不加制止,所以孔子责备他。[11]曾谓泰山不如林放:按照古人的理解,山川之神有灵,对于祭祀者、祭品能够做出要不要接受的选择。林放,从3.4章来看,孔子认为林放是懂得礼的人。

译文

季氏将要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不能阻止这种僭越的行为发生吗?”冉有回答说:“不能。”孔子说:“哎呀!你们竟然认为泰山还不如林放懂得礼,会接受这种不合规矩的祭祀吗?”3.7 子曰:[12]“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注释[12]射:射礼。起源于人们借田猎而进行的军事训练活动,进而发展成为以习射观德、求贤选能为目的的礼仪形式。

译文

孔子说:“君子没有可争夺的事情。如果有所争,一定是比赛射箭吧!不过在射箭的时候,要作揖辞让后才登上台阶,下台阶后又共同饮酒,这种竞赛活动不失君子风范。”[13]3.8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14]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15]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注释[13]“巧笑倩兮”三句:前两句见于《诗经·卫风》,第三句是佚句。[14]绘事后素:绘画的工作在素地上进行。素地就是女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容貌,绘事则指粉黛、钗环、衣裳等修饰。有了美丽的容貌,再加以适当的修饰,就达到了锦上添花的效果。[15]起:启发。

译文

子夏问道:“‘微笑的面容美好动人啊,美丽的眼睛黑白分明啊,洁白的底子上绘有文采啊。’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先有素色的底子,然后绘画。”子夏说:“那么礼是不是产生于美质之后呢?”孔子说:“启发我的是卜商啊!从此可以跟你谈论《诗经》了。”3.9 子曰:[16]“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17][18]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注释[16]杞(qǐ):国名,夏禹的后代所建,故城在今河南杞县。[17]宋:国名,商汤的后代所建,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南。[18]文献:文指典籍;献指贤才,即通晓历史掌故的人。

译文

孔子说:“夏代的礼,我能说得出,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为证;殷代的礼,我能说得出,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为证。这是因为两国的文籍和贤才不够用的缘故,如果够用,那么我就能引以为证了。”3.10 子曰:[19][20]“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注释[19]禘(dì):祭名,指王者禘其祖所自出。此礼属大祭,只有天子才能举行。而这里鲁国的国君僭用禘礼,所以孔子不想看。[20]灌:本作“祼(ɡuàn)”,祼祭,祭祀中的一个程序。用活人(一般为幼年男女)代替受祭者,叫作“尸”。禘祭要向尸献酒九次,第一次献酒叫作祼。

译文

孔子说:“禘祭的礼仪,从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想看了。”3.11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译文

有人向孔子询问禘祭的理论。孔子说:“我不知道。知道的人对于了解天下事来说,就像把它们展现在这里一样清楚吧!”一面说,一面指着自己的手掌。[21]3.12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注释[21]“祭如在”一句所祭祀的对象应该是“鬼”(死去的祖先),以与下句“祭神如神在”相对举。

译文

祭祀祖先的时候就好像祖先在跟前一样,祭祀神的时候就好像神在跟前一样。孔子说:“我如果不能亲自参加祭祀,就好像不曾祭祀一样。”[22]3.13 王孙贾问曰:[23][24]“‘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注释[22]王孙贾:卫灵公的大臣。[23]奥:屋内的西南角叫作奥,为室内最尊贵的处所。[24]灶:灶神。祭灶神为五祀(户、灶、中溜、门、行)之一。

译文

王孙贾问道:“‘与其献媚于屋内西南角的神,不如献媚于灶神’,这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对。若是得罪了上天,祈祷也没有用了。”3.14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译文

孔子说:“周代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两代,多么丰富而有文采呀!我赞同周代的制度。”

赏析与点评孔子常常比较三代的文化、制度优劣,认为夏尚忠、殷尚鬼、周尚文,周人礼乐文化灿烂丰富,所以他虽身为殷人之后,却主张从周。[25]3.15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26]“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注释[25]太庙:古代开国之君叫太祖,太祖之庙叫太庙。周公旦是鲁国的始封之君,鲁国的太庙就是周公的庙。[26]鄹(zōu):地名,又作陬,据说故地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南十里的西邹集,是孔子的出生地。鄹人:指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纥曾经做过鄹邑的大夫,古代经常把某地的大夫称为某人。

译文

孔子进入太庙,每件事都要问一问。有人说:“谁说鄹人叔梁纥的儿子懂得礼呢?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一问。”孔子听到后,说:“这就是礼节啊。”3.16 子曰:[27]“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注释[27]射不主皮:不专以是否射中箭靶子的中心为善。射礼所要考察的除了射箭的技能高低之外,更重视射箭时的仪态是否合于礼,动作节奏是否合于乐。皮:指箭靶子。

译文

孔子说:“射礼的比赛不只重视射中箭靶子的中心,因为每个人的力气大小并不是同一级别的,这是古老的规则啊。”[28]3.17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注释[28]告朔:每个月的第一天即“朔”日。告朔是古代的一种制度。每年秋冬之交,天子把第二年的历书颁布给诸侯,历书中说明那一年有无闰月,每月的初一是哪一天,这个过程称为“颁告朔”。诸侯接受历书后藏于祖庙,每逢初一日,以一只羊为牺牲祭于祖庙,这个过程称为“告朔”。饩(xì)羊:活羊,作为牺牲的活物称为“饩”。在子贡的时代,鲁君已经不再亲临祖庙举行告朔之祭了,只是保留了杀死一只活羊作为牺牲的形式。为此子贡认为不必保留此形式。孔子却认为,尽管这是残存的形式,保留下来总比什么也不剩好。

译文

子贡想免去每月初一告祭祖庙用作牺牲的一只活羊。孔子说:“赐呀!你可惜那羊,我舍不得那礼。”3.18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译文

孔子说:“侍奉君主尽到礼数,别人却以为是在谄媚呢。”[29]3.19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注释[29]定公:鲁国的国君。姓姬,名宋,公元前五〇九至前四九五年在位。“定”是谥号。

译文

鲁定公问道:“君主使用臣子,臣子侍奉君主,各自应该怎么做?”孔子回答道:“君主应该按照礼的规定使用臣子,臣子应该忠心地侍奉君主。”

赏析与点评孔子推崇“君君臣臣”的秩序,也认为君、臣应各守其分,《荀子·臣道》篇引“传曰:从道不从君”,《子道》篇更说“从义不从父”,儒家忠孝,本非愚忠愚孝。3.20 子曰:[30]“《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注释[30]《关雎》:《诗经》的第一篇,这里指乐章而言。淫:过分而失当。

译文

孔子说:“《关雎》这一乐章,欢乐而不过分,悲哀而不伤情。”

赏析与点评这八个字成为典型的儒家文艺标准:温和、节制。与夫子提倡的“中庸之道”、“过犹不及”仍是一以贯之。[31]3.21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注释[31]社:土神,是国家的象征。这里指社主。古代在祭祀土神时要立一个木制的牌位,称之为“主”。此章所问就是制作牌位所用的木质的问题。宰我:孔子弟子。姓宰,名予,字子我。

译文

鲁哀公向宰我询问社主所用木质的问题。宰我回答说:“夏代用松木,殷代用柏木,周代用栗木,意思是使人民战栗害怕。”孔子听到后,说:“完成的事情不再劝说了,终了的事情不再谏阻了,已经过去的事情不再追究了。”

赏析与点评鉴往,但更重要的是知来、追来。所以,孔子赞同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反映出他一贯重实际、向前看的风格。[32]3.22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33][34]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35]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36]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注释[32]管仲:春秋时齐国人,名夷吾,曾做齐桓公的相,使齐国称霸诸侯。《论语》中多次提到管仲,孔子对他既有肯定,又有否定,从大处而言还是赞扬的。[33]三归:市租。市租按常例应该由国君收取。齐桓公称霸后,对于管仲恩赏有加,就将收取市租的权利给了他。[34]摄:兼职。管仲为相国,有俸禄,又收取市租,等于有兼职。[35]树塞门:树,门屏风,立在门前或门内用来遮蔽内外的短墙,犹如后世的照壁(影壁)。这里用作动词,即树立门屏风。[36]反坫(diàn):坫,用以放置器物的设施,用土筑成,形似土堆,建于两楹之间。献酬饮之后,将酒杯放回坫上,即反坫。

译文

孔子说:“管仲的器量太小啦。”有人问道:“管仲有约束吗?”孔子说:“管仲有权收取市租,做官的人不应该兼职,怎么算得上有约束呢?”又问:“那么管仲懂得礼节吗?”孔子说:“国君殿门前立了一个照壁,管仲也立了照壁。国君设宴招待外国的君主,在堂上设有用于献酬后回放酒杯的台子,管仲也有这种台子。管仲如果算是知礼的,还有谁不懂得礼呢?”[37]3.23 子语鲁大师乐,曰:[38][39][40]“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41][42]也,绎如也,以成。”注释[37]大(tài)师:乐官之长。[38]翕(xī):盛。[39]从:通“纵”。[40]纯:和谐。[41]皦(jiǎo):明晰。[42]绎(yì):连绵不断。

译文

孔子告诉鲁国太师演奏音乐的奥妙,说道:“音乐,那是可以通晓的:开始演奏,繁盛热烈;展开以后,纯一和谐,皦然清晰,绎绎不绝,然后终结。”[43]3.24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44]铎。”注释[43]仪:地名。封人:边界守官。[44]木铎(duó):铜制木舌的铃铛。古代颁布政令时要摇木铎,召集大家来听。

译文

仪地的边界守官请求拜见孔子,说道:“所有到过此地的君子,我从来没有不得拜见的。”孔子的随从弟子让他拜见了孔子。他见后出来说:“诸位为什么要为失掉事业的努力目标而忧虑呢?天下无道的状况已经持续很久了,上天将要起用先生,借他来澄清政治,号令百姓。”

赏析与点评木之铎,是警醒和聚集世人听教的铜铃。以夫子为木铎,可见时人对其的尊重和期许。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也应有自己的尊严和自我期许。[45]3.25 子谓《韶》:[46]“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注释[45]《韶》:舜时的乐曲名。孔子对于《韶》乐赞美至极。[46]《武》:周武王时的乐曲名。周武王发动战争讨伐商纣王获得帝位,虽然是正义之战,但毕竟使用了武力,所以不能称“善”。

译文

孔子评价《韶》乐,说:“美极了,也好极了。”评价《武》乐,说:“美极了,却还不够好。”

赏析与点评“尽善尽美”,语出孔子对《韶》乐的赞美。艺术价值,归宗于道德主题,是儒家的一贯立场。3.26 子曰:[47][48]“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注释[47]宽:宽厚,指行德政。[48]临丧:哭丧,吊丧。

译文

孔子说:“居上位而不宽厚,行礼时不严肃,吊丧时不悲哀,这种样子我怎么看得下去呢?”

里仁第四

本篇导读

本篇分为二十六章,包括孔子语录二十五章(其中一章含曾子的解说),子游一章。

本篇各章大多论及道德修养的问题,包括仁、义、利、礼、孝、言、行、事君、交友等内容。4.1-4.7章论仁,指出有仁德的人爱憎分明,结交善友,安贫乐道,尽力有为。4.8章讲闻道之于人生的重要。4.9章讲致力于追求真理的人不应畏惧贫困。4.10章论义,指出义是人一切行为的依据。4.11、4.16章讲君子与小人的区别。4.12章讲仅追求实利的人怨恨多。4.13章讲应以礼让治国。4.14章讲要有立身的本领。4.15章讲可终身实践的忠恕之道。4.17章讲以贤者为模范,不贤者为警戒。4.18-4.21章讲孝事父母的做法。4.22、4.24章讲要言行一致。4.23章讲要约束自己。4.25章讲有道德的人必有善友。4.26章讲事君待友要遵守礼数,不可过度。4.1 子曰:[1][2]“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注释[1]里:居处。[2]知:通“智”。

译文

孔子说:“居住在仁德之地为好。选择住处而不居住在仁德之处,怎么能算是聪明呢?”4.2 子曰:[3]“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注释[3]约:贫困。

译文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可以长久地处于贫困的境地,也不可以长久地处于安乐的境地。有仁德的人安于仁,聪明的人从仁中获利。”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译文

孔子说:“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够正确喜爱人,或厌恶人。”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译文

孔子说:“假如立志于修行仁德,就不会再有邪恶了。”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4]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5]?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注释[4]恶(wù):厌恶。[5] 恶(wū)乎:于何处。

译文

孔子说:“富有和尊贵,是人们所期望的;不用正当的方法获得它,君子不居有。贫穷和低贱,是人们所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方法抛弃它,君子不摆脱。君子离开了仁德,怎样还能成就自己的名声呢?君子不会在哪怕是一顿饭那么短的时间里远离仁德,紧急的时候也一定遵循仁德,困顿的时候也一定遵循仁德。”

赏析与点评孔子欣赏安贫乐道的人,但对于富贵,他并不是简单否定。他说过,富贵如果可以谋求,哪怕是驾车、执鞭之类的卑微工作他也不介意,但若非谋求可得,则他将从心所好。同时,他更强调,谋取富贵须有“道”,放在今天,就是应在法律道德的框架内追求利益。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译文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喜好仁德的人和厌恶不仁的人。喜好仁德的人,没有比这更好的了;厌恶不仁的人,他修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的东西出现在自己身上。有谁能够在一天之内尽力修行仁德呢?我没有见过这种人力量会不够的。也许有这样的人吧,我不曾见过罢了。”4.7 子曰:[6][7]“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注释[6]党:类。[7]仁:通“人”。

译文

孔子说:“人的过错,各属于一定的类型。观察一个人所犯的过错,便可以知道他是什么人了。”4.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领悟了真理,晚上死去都可以。”

赏析与点评生命的意义,即在价值自觉——知道“为什么”。知道了,并且有机会在朝夕之间实行,哪怕生命随之终结,也值得了。4.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

孔子说:“士人立志追求真理,但又以自己穿破衣服、吃粗粮为羞耻的话,这样的人不值得跟他共谋大事。”4.10 子曰:[8][9][10]“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注释[8]适:可以。[9]莫:不可。[10]比:依靠。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不会一律肯定,也不会笼统否定,一切都按照义的规定为依据。”4.11 子曰:[1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注释[11]惠:实惠。

译文

孔子说:“君子关心的是道德,小人关心的是土地;君子关心的是法度,小人关心的是好处。”4.12 子曰:[12]“放于利而行,多怨。”注释[12]放(fǎnɡ):依据。

译文

孔子说:“依据实利来行事,会产生很多怨恨。”4.13 子曰:[13]“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注释[13]何有:有什么困难的。

译文

孔子说:“能够用礼让来治理国家吗?这有什么困难的。不能用礼让来治理国家,又怎样来对待礼仪呢?”4.14 子曰:[14][15]“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注释[14]所以立:可以立身的本领。[15]为可知:能够被别人所知道的本领。

译文

孔子说:“不担心自己没有职位,担心自己没有可以立身的本领;不担心没有人了解自己,担心自己不具备让人知晓的本领。”

赏析与点评夫子反复申说自立、自强,反求诸己而非怨人之旨,那些因“怀才不遇”而悲愤叹息者,应借此勉励、疏解。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16]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注释[16]忠:相当于6.30章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真心诚意地为别人着想和做有利于别人的事。恕:相当于15.24章的“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不要让有害的事发生在别人身上。

译文

孔子说:“参呀,我的学说有一个中心思想贯穿其中。”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学生们问曾子说:“这话是什么意思?”曾子说:“先生的学说,忠、恕两个字罢了。”

赏析与点评这是夫子对自己学理核心的自道。忠恕作为孔门“心性”至理,示众人以社群的共同规范、即是“一贯”之道。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

孔子说:“君子通晓的是义,小人通晓的是利。”

赏析与点评君子、小人分野,义、利之辩,是历来士人的热门话题。此处君子小人若是以品德之分为说,固然易于立论,但也易流为高调,无补于实际。夫子论政,常讲对民众要先庶之、富之,而后教之。升斗小民“喻利”自足,贵族君子喻义“以为民表率,理所宜然”。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要和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是不是也有类似的问题。”

赏析与点评嫉妒憎恨?抑或奋斗自强?就在自觉心的一念之转。4.18 子曰:[17][18]“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注释[17]几(jī):趁着时机微妙委婉。[18]劳:忧愁。

译文

孔子说:“侍奉父母,对他们的过错要机巧委婉地规劝。看到自己的规劝没有被听从,仍要恭顺他们,不加违抗,担忧他们但不怨恨。”4.19 子曰:[19][2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注释[19]游:游历,外出求学或求官。[20]方:去向。

译文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去远方游历。如果要去,一定要有去向。”4.20 子曰:[21]“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注释[21]本章文字已见于1.11章。

译文

孔子曰:“多年不改变父亲传下来的正道的话,就可以说是尽孝了。”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译文

孔子说:“父母亲的年龄不可以不记在心里。一方面因为他们高寿而高兴,一方面因为他们年事已高而忧惧。”4.22 子曰:[22]“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注释[22]躬:自身。逮(dài):及,达到。

译文

孔子说:“古时候,言语不轻易说出口,是怕自己的行动跟不上而感到羞耻啊!”4.23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译文

孔子说:“因为对自己有所约束而发生过失的,是很少见的。”4.24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

孔子说:“君子言语上要谨慎迟钝,行动上要勤快敏捷。”

赏析与点评孔子时常针砭“巧言乱德”,因为“为之难”,“耻其言而过其行”,所以“仁者其言也讱”。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者和他做伴。”

赏析与点评孔子时常感叹,未见好仁者、好德者,但又曰“德不孤”。既有对社会风气的不满,又不乏自勉、自励。在现实环境中,若没有德行芳馨之友伴,也应保持或唤起如孔子一般对人性的信心。4.26 子游曰:[23]“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注释[23]数(shuò):频繁。

译文

子游说:“侍奉君主频繁无度,就会招致侮辱;与朋友交往过于频繁,就会遭到疏远。”

公冶长第五

本篇导读

本篇分二十八章。

内容以评论人物为主。包括孔门弟子,如公冶长、南宫适、宓子贱、子贡、冉雍、漆雕开、子路、冉求、公西赤、颜回、宰予、申枨等十二人;同时代的政治人物,如孔文子、子产、晏婴、臧文仲、令尹子文、季文子、宁武子等七人,遍及卫国、郑国、齐国、鲁国、楚国;其他历史人物,如伯夷、叔齐、微生高、左丘明等四人。论及人物的修养水平、处世风格、政治才能、学习能力、性格特征等方面。5.12章介绍孔子学问的内容。5.22章涉及孔子在陈国游历的经历。5.26章反映孔子和弟子们的政治理想。5.27章指出人应勇于作自我批评。5.28章强调要好学。[1]5.1 子谓公冶长:[2][3][4]“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注释[1]公冶长:孔子弟子。姓公冶,名芝,字子长。[2]妻(qì):嫁与为妻。[3]缧绁(léi xiè):捆绑犯人的绳子。[4]子:古时儿子女儿都称为子,这里指女儿。

译文

孔子评价公冶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曾被关在监狱中,但不是他的过错。”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公冶长。[5]5.2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注释[5]南容:孔子弟子。姓南宫,名适(kuò),字子容。

译文

孔子评价南容,说:“国家政道清明,总有官做,不会被弃用;国家政治混乱,能够免遭刑罚。”把兄长的女儿嫁给了南容。[6]5.3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注释[6]子贱:孔子弟子。姓宓(mì),名不齐,字子贱。

译文

孔子评价宓子贱,说:“这个人是君子。如果鲁国没有君子的话,他从哪里学得这样的好品德呢?”5.4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7]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8]曰:“瑚琏也。”注释[7]女:通“汝”,你。[8]瑚琏(hú lián):古代祭祀时盛粮食用的器物,实用而又贵重。这里用来比喻子贡是可以重用的人才。

译文

子贡问道:“我是怎样的人?”孔子说:“你就好比是一个器皿。”子贡说:“是什么器皿呢?”孔子说:“宗庙祭祀时用来盛粮食的瑚琏。”5.5 或曰:[9]“雍也仁而不佞。”子曰:[10][11]“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注释[9]雍:孔子弟子。姓冉,名雍,字仲弓。[10]口给(jǐ):口齿伶俐,有辩才。给,丰足。[11]不知其仁:即不仁的委婉说法。

译文

有人说:“冉雍这个人有仁德,却没有口才。”孔子说:“为什么要有口才呢?靠能言善辩来对付别人,常常会受到别人的厌恶。我不知道他是否称得上仁,但为什么要有口才呢?”[12]5.6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注释[12]漆雕开:孔子弟子。姓漆雕,名开,字子开。

译文

孔子让漆雕开去做官。漆雕开回答说:“我对此事还未能树立起信心。”孔子听了很高兴。5.7 子曰:[13]“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14]“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注释[13]桴(fú):用竹或木编成的小筏子。[14]取材:选取,裁度。材,通“裁”,裁度事理。

译文

孔子说:“如果我的主张行不通,就乘坐小木筏在海上漂流。跟从我的人,大概是仲由吧?”子路听说后,很高兴。孔子说:“仲由这个人的勇敢还超过了我,我们怎样能够取长补短呢?”

赏析与点评儒与道,常常是传统士人的一体两面,儒学意志一懈便近道家,所谓“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夫子偶尔也说泄气话,但更多的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勉力直行。5.8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15]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16][17]“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18][19]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20]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注释[15]赋:兵赋,包括兵员和装备。[16]邑:古代居民聚居地的通称,小的只有十家,大的可有上万家。这里的千家之邑,也可算得上是大邑了。[17]家:大夫的封地采邑。[18]宰:地方最高长官,这里指总管。[19]赤:孔子弟子。姓公西,名赤,字子华。[20]束带:整束衣带。古人平时绶带,低在腰间;在郑重的场合才束带,高在胸部。这里指上朝做官,因此需要束带。

译文

孟武伯向孔子问,子路算不算有仁德?孔子说:“不知道。”又问了一遍。孔子说:“仲由嘛,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可以让他来掌管军事,不知道他算不算有仁德。”又问:“冉求怎么样?”孔子说:“冉求嘛,千户居民的大邑,拥有百辆兵车的采邑,可以让他来做邑长,不知道他算不算有仁德。”又问:“公西赤怎么样?”孔子说:“公西赤嘛,穿着整齐的礼服在朝廷之上,可让他用外交辞令接待宾客,不知道他算不算有仁德。”5.9 子谓子贡曰:[21]“女与回也孰愈?”对曰:[22]“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23]“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注释[21]女:通“汝”。愈:较好,胜过。[22]望:比。[23]与:同意,赞同。

译文

孔子对子贡说:“你跟颜回两个人,谁强一些呢?”子贡回答说:“我呀,怎么敢跟颜回比呢?颜回,听到一件事能推知十件事;我呢,听到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孔子说:“不如他啊!我同意你的看法,不如他啊!”5.10 宰予昼寝。子曰:[24][25]“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注释[24]杇(wū):建筑时用来抹墙的工具。这里用作动词,指抹平,修饰墙面。[25] 诛:谴责。

译文

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经不起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嘛,有什么可责怪的呢?”又说:“最初,我对别人,听了他的话就会相信他的行为;如今,我对别人,听到他的话还要考察他的行为。由于宰予,我改变了态度。”

赏析与点评朽木不可雕也,可算千古“名骂”。孔子批评学生恳切、尖锐,却又不忘总结教训,“听其言”、“观其行”云云,实是观察人物、判明真相的至理。5.11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26]“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注释[26]申枨(chénɡ):字周,孔子弟子。

译文

孔子说:“我没见过刚毅不屈的人。”有人回答说:“申枨就是这样的人。”孔子说:“申枨啊,有贪欲,哪里能够刚毅不屈呢?”5.12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译文

子贡说:“我不希望别人强加给我的事,我也希望不要强加给别人。”孔子说:“赐啊,这不是你所能做到的。”5.13 子贡曰:[27]“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注释[27]性:性命,即命运。天道:古时所说的天道,一般是指自然和人类社会吉凶祸福的关系。

译文

子贡说:“先生关于文献典籍的学问,可以听得到;先生关于命运和天道的言论,我们就听不到了。”

赏析与点评孔子言论,多涉诗书政教,对形而上意义的心性、天命之类,很少谈及。这既是儒家重实践理性的特色,也是一短,后来宋明理学就多在这方面补充发挥,以抗衡佛道。[28]5.14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注释[28]有:通“又”。这里反映了子路重视实践和急于实践的学习态度。

译文

子路有所闻,还没有来得及付诸实践的话,就唯恐又有所闻。5.15 子贡问曰:[29]“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注释[29]孔文子:卫国大夫。姓孔,名圉(yǔ)。“文”是谥号。

译文

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要给他‘文’的谥号呢?”孔子说:“聪明而好学,不以向下请教为耻,因此给他‘文’的谥号了。”

赏析与点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八字箴言,对于有志于学者来讲,至少应努力做到后四字。[30]5.16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注释[30]子产:春秋时郑国大夫。姓公孙,名侨,字子产。在郑简公、郑定公时执政二十二年,使郑国虽处于晋国、楚国争霸的夹缝中,仍然获得了应有的生存空间,堪称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论语》中孔子对子产的评论都是褒扬之词。

译文

孔子评价子产,说:“他具备君子之道的地方有四点:他自我修养严肃认真,他侍奉君上恭敬谨慎,他教养人民多用恩惠,他役使百姓合乎道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