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6 08:20:35

点击下载

作者:马健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温病学

温病学试读:

前言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适应新形势下我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需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教材办”)、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下,在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专家指导委员会指导下,总结全国中医药行业历版教材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建设的经验,制定了“‘十三五’中医药教材改革工作方案”和 “‘十三五’中医药行业本科规划教材建设工作总体方案”,全面组织和规划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鉴于由全国中医药行业主管部门主持编写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目前已出版九版,为体现其系统性和传承性,本套教材在中国中医药教育史上称为第十版。

本套教材规划过程中,教材办认真听取了教育部中医学、中药学等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相关专家的意见,结合中医药教育教学一线教师的反馈意见,加强顶层设计和组织管理,在新世纪以来三版优秀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正本清源,突出中医药特色,弘扬中医药优势,优化知识结构,做好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衔接”的建设目标,旨在适应新时期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和教学手段变革的需要,彰显现代中医药教育理念,在继承中创新,在发展中提高,打造符合中医药教育教学规律的经典教材。

本套教材建设过程中,教材办还聘请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三个专业德高望重的专家组成编审专家组,请他们参与主编确定,列席编写会议和定稿会议,对编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参加教材间内容统筹、审读稿件等。

本套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加强顶层设计,强化中医经典地位

针对中医药人才成长的规律,正本清源,突出中医思维方式,体现中医药学科的人文特色和“读经典,做临床”的实践特点,突出中医理论在中医药教育教学和实践工作中的核心地位,与执业中医(药)师资格考试、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工作对接,更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

2.精选编写队伍,汇集权威专家智慧

主编遴选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经过院校推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评审、编审专家组认可后确定,确保公开、公平、公正。编委优先吸纳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和一线优秀教师,集中了全国范围内各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权威专家,确保了编写队伍的水平,体现了中医药行业规划教材的整体优势。

3.突出精品意识,完善学科知识体系

结合教学实践环节的反馈意见,精心组织编写队伍进行编写大纲和样稿的讨论,要求每门教材立足专业需求,在保持内容稳定性、先进性、适用性的基础上,根据其在整个中医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学生知识结构和课程开设时间,突出本学科的教学重点,努力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临床的关系。

4.尝试形式创新,注重实践技能培养

为提升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配合高等中医药院校数字化教学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中医药教学改革,本套教材在传承历版教材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主体框架的基础上,将数字化作为重点建设目标,在中医药行业教育云平台的总体构架下,借助网络信息技术,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广阔的互动空间。

本套教材的建设,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的指导与大力支持,凝聚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集体智慧,体现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齐心协力、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代表了全国中医药行业为“十三五”期间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所做的共同努力,谨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致以衷心的感谢!希望本套教材的出版,能够对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教学的发展和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所有组织者与编写者竭尽心智,精益求精,本套教材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敬请各高等中医药院校广大师生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今后修订和提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6月

编写说明

温病学是一门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的重要学科,温病学的理论和诊治方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指导临床诊疗工作的实际意义,温病学教学对于加强中医专业学生的中医理论基础和提高临床诊治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温病学一直作为中医专业的主干课程而列作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温病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诊治温病的基本技能,为诊治外感热病和其他有关疾病奠定基础。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温病学》的编写,以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中医学专业教学大纲和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为依据,根据本套教材“更新观念、科学总结、尊重规律、完善体系、创新发展”的总体要求,按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汲取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温病学》的精华,充分吸收近年来相继出版的各种本科教材的合理创新之处组织编写。

本教材采取纸质教材与数字化课程同步出版的方式。纸质教材力求既充分体现中医温病学体系的系统、完整、原汁原味,又体现理论性、实用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结合,充分反映当今温病学理论与临床研究的最新成果;强化温病辨治理论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辨证治疗指导的内容,提高教材对临床的指导价值,方便学生理论联系临床。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温病学》数字化教学改革项目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资助展开。该项目(编号GJYJS16011)由马健负责。数字化教材包括知识导图、名家医案、教学图片、微视频、知识拓展、自测题、教学PPT等内容,期望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拓展教学内容,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利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先进教学理念的实现。

鉴于各地用药剂量有一定的差别,加之临床情况复杂多端,难以确定统一的标准剂量,同时也为了突显前人组方用药的匠心独运,故本教材中所选用方剂的药物剂量一律沿用原著所载。由于古代度量衡制度在各个历史时期有所不同,古方用药分量可查阅“古今药量参考”(《方剂学》),学习者在具体运用时可因地、因时、因人、因病确定适当的剂量。对于本书所引用方剂的出处,是方源者直接标明书名;非方源而温病学家使用时对剂量、用法上有所调整者,则标明引某书。

本教材的编写云集了全国24所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温病学专家与学者,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中第一章由马健、李鑫辉编写,第二章由周语平、刘林编写,第三章由杨爱东、万海同编写,第四章由郑旭锐、赵岩松编写,第五章由冯全生、张炳立、陈文慧编写,第六章由艾军、朱叶、邱丽瑛编写,第七章由靳红微、刘兰林编写,第八章由吴智兵、杨爱东编写,第九章由刘林、周语平编写,第十章赵岩松、郑旭锐编写,第十一章由靳红微、刘兰林编写,第十二章由张炳立、冯全生编写,第十三章贾志新、岳冬辉编写,第十四章由鲁玉辉、李鑫辉编写,第十五章由朱叶、艾军编写,第十六章由马健、李海波编写,第十七章由张思超、赖明生编写,第十八、十九章由郭选贤、高恩宇编写,第二十章由赖明生、张思超编写,第二十一章由岳冬辉、贾志新编写。赵岩松负责上篇统稿,周语平负责中篇统稿,郭选贤负责下篇统稿,全稿由马健负责统稿及定稿。在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得到许多温病学老前辈的指导,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张之文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的杨进教授对本书的编写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并对编写内容进行了精心的修改。南京中医药大学的祁明明老师及本专业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在协助本教材的编写方面做了许多具体工作,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学科发展较快,使用中如发现存有不足之处,敬请各院校在使用过程中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再版时修订提高。《温病学》编委会2016年5月上 篇第一章 绪 论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方法的一门学科。主要是阐明温病的病因、发病、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及其预防和治疗措施。温病学理论不仅对外感温热病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同时又是中医内、外、妇、儿各科临床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因此,温病学是学习中医学的必修课程,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温病学的研究对象是外感疾病中温热性质的一类疾病,一般称为温病或温热病。温病是临床上一类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男女老幼皆可罹患。因其发病与四季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故又称为四时温病。温病不仅包括种类繁多的急性传染性或感染性疾病,而且还包括一些非感染性发热性疾病。温病大多病种起病急骤、发展迅速、病情较重,甚至导致死亡,或留有后遗症,尤其是近年来新发传染病的不断出现,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已经成为当今临床医学一大棘手难题。

温病学是历代医家防治温病的经验积累和理论总结,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温病学的理论和经验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长期以来一直指导着临床实践,运用温病学的理论和经验,治疗多种包括急性传染病在内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及其他一些发热性疾病,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近年来,在新发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人猪链球菌病、人禽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引起了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并获得好评。今后,必将更紧密地结合各种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防治的重大需求,拓展传统温病学的研究空间,进一步推动温病学理论和温病防治水平的提高。

温病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阶段:一、萌芽阶段(战国~晋唐时期)

这一时期《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先后问世,中医学形成了初步理论体系,并已有一些温病的相关论述。《内经》中首次提出温病病名,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有“气乃大温,草乃早荣,民乃厉,温病乃作”的记载,并有多篇原文与温病关系密切,如《素问·热论》《素问·刺热论》《素问·评热病论》《灵枢·热病》,另如《素问·本病论》《素问·刺法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等,虽未以热病作篇名,但论述了许多有关热病内容,涵盖了温病因症脉治等各方面。在病因方面,除了认为时令之气异常可以引起温病的发生外,《素问·生气通天论》还有“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论述,这是温病伏邪病因学说的最早理论根据。在证候表现方面,《内经》突出了温病的温热特征。如《素问·评热病论》说:“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急,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灵枢·论疾诊尺》也有“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的论述。在治疗方面,《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热者寒之”“温者清之”等,是治疗温病的基本原则。在温病预后方面,《素问·玉版论要》提出了“病温虚甚死”。在预防方面,《素问·刺法论》提出了预防疫病的关键在于“正气存内”和“避其毒气”,强调一方面要增强人体正气,以抵抗外邪入侵发病;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外来“毒气”的侵袭。但限于当时的认识水平,只将温病归属于伤寒的范畴,如《素问·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难经》也把温病归属于广义伤寒之一,如《难经·五十八难》中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伤寒论》将外感热病初起热象偏盛者视为温病,如“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该书虽然没有明确指出温病的治疗方药,但论中所述的清热、攻下、养阴等治法、方药确可适用于温病,这对后世温病治疗学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晋唐时期的文献对温病的病因做了进一步的探索,如晋代王叔和提出:寒邪“中而即病为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还有医家认识到温病的病因是一种特殊的致病因素——“乖戾之气”,如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说:“岁中有厉气,兼夹鬼毒相注,名曰温病。”《诸病源候论》中也提出温病是“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在治疗上,《肘后备急方》《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文献记载了许多治疗温病的方剂,如黑膏方治疗温毒发斑、葳蕤汤治疗风温、大青汤治疗温病热盛阴伤、犀角地黄汤治疗蓄血及出血证等,这些方剂一直为后世医家治疗温病所沿用。同时,上述文献中还收录了许多预防温病的方剂,如屠苏酒预防温病交相染易、太乙流金散熏烧辟瘟等。《千金要方》也明确指出:“天地有斯瘴疠,还以天地所生之物防备之。”此即说明可以用药物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由此可见,唐代以前对温病虽已有了一定认识,但论述比较简单,在理论上比较朴素,在概念上把温病隶属于伤寒的范围。因此,从战国到晋唐时期是温病学发展的萌芽阶段。二、成长阶段(宋~金元时期)

从宋代开始,随着对温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有关温病的治法和相关理论有了新的进展和突破。在温病的治疗方面,开始突破了法不离伤寒、方必遵仲景的藩篱。自《伤寒论》问世以后,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对外感热病的治疗,基本上都是以《伤寒论》的理法方药为依据。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和交通的逐步发达,城市的不断兴起,人口流动和集中也大大增加,致疫病的流行及外感病的病种也不断增多。许多医家在实践中体会到完全遵循《伤寒论》经方已经不能适应临床治疗的实际需要,因而提出了发展和变革的主张。如韩衹和在《伤寒微旨论》中批评对仲景方“竟不能更张毫厘”的做法,提出治疗热病可“别立方药而不从仲景方”的主张。宋代朱肱在《类证活人书》中也提出运用《伤寒论》麻黄汤、桂枝汤等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热病不能一成不变,须因时、因地、因人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他说:“桂枝汤自西北二方居人,四时行之,无不应验。江淮间,唯冬及春可行之,自春末及夏至以前,桂枝证可加黄芩一分,谓之阳旦汤,夏至后有桂枝证,可加知母半两,石膏二两,或加升麻一分。若病人素虚寒者,正用古方,不在加减也。”这对突破当时医家墨守经方、拘泥不变的局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于温病的病因,宋代有医家认为并不限于“冬伤于寒”,如郭雍在《伤寒补亡论》中所述:“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提出发于春季的温病,既有冬季寒伏而后发者,也有感受春季时令之邪而发的。后世认为温病有伏邪、新感两类,实即导源于此。

金元时期中医学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对温病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特别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河间,在热病的治疗方面大胆地创新论、立新法、订新方,他提出伤寒六经传变皆是热证,六气皆从火热而化,因而在治疗上强调热病初起不可纯投辛温,创制了双解散、防风通圣散等表里双解之剂,将解表药和寒凉清热药配合运用,主张治疗应以寒凉为主,故被后世称为“寒凉派”。为了克服热性病初起滥用麻、桂辛温之弊,刘氏的这些见解为后世建立以寒凉清热药为中心的温病治疗学奠定了基础,是温病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故有“伤寒宗仲景,热病崇河间”之说。

元代已有医家对温热病的证治作了规律性的提示。如罗天益在《卫生宝鉴》中按邪热在上、中、下三焦及“气分”“血分”不同部位分别制方用药,这对后来温病学辨治体系的形成有着一定的影响。元末医家王履在《医经溯洄集》中更进一步从概念、发病机制和治疗原则上把温病和伤寒予以明确区别。他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认为伤寒和温病的发病机制迥然不同,温病属里热外发,即使有表证亦多为里热郁表所致,因而主张对温病的治疗应当以清里热为主,解表兼之,并认为亦有里热清而表证自解者。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称其“始能脱却伤寒,辨证温病”。至此,温病开始从伤寒体系中分离出来。

总之,这一时期的特点在于更加关注温病与伤寒的区别,逐步从理论、治法、方药等方面进行变革,创立新说,使温病渐渐从《伤寒论》体系中分化出来,为以后温病学的自成体系奠定了基础。因此,这一时期是温病学的成长阶段(表1-1)。表1-1 宋金元时期对温病学创立做出贡献的主要医家及其学术观点三、形成阶段(明清时期)

温病学发展到明、清时期已渐趋成熟。诸多医家在继承、总结前人有关温病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各自的实践体会,对温病的认识更趋深化,理论日益完善,治法不断丰富,创造性地总结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从而使温病学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明代医家吴又可编著了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著《温疫论》,对温疫的病因、发病、治疗等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在病因方面,他认为温疫并非风、寒、暑、湿等六气所感,而是自然界中独特的致病物质“杂气”所致,其中致病暴戾的名之“疠气”,这是对温病致病因素的一大创见。在流行特点方面,提出了温疫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无问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感染途径是由口鼻而入。在治疗方面,强调以祛邪为第一要义,并创疏利透达之法。这些认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确是重大的创新性发展,与传统“六淫”病因学说不同,更接近于现代的病原微生物学说。其后,清代戴天章《广温疫论》、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余师愚《疫疹一得》等,均在吴又可《温疫论》基础上,对温疫的病因、病机、诊法和辨治方面做出了补充与发展,并创制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剂,形成了温病学中的温疫学派。此外,清初喻嘉言在《尚论篇》中提出瘟疫的治疗应根据上、中、下三焦病位以逐秽解毒为主,并倡导“秋伤于燥”,对秋季燥邪为病的病机和治疗作了深入的论述。

清代,温病学形成了以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在清代众多的温病学家中,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为代表医家,被称为“温病四大家”。被誉为“温热大师”的叶天士,其门人据其口授整理而成的《温热论》,是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在这篇著作中,叶氏系统阐述了温病的病因、病机、感邪途径、侵犯部位、传变规律和治疗原则等。他指出温邪从口鼻而入,犯于人体肺卫,在病程传变中有顺传和逆传的不同,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发展了温病的诊断方法,如辨舌、验齿、辨斑疹白等。此外,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还记载有治疗温病的大量病案,为温热病的辨证用药提供了范例。与叶天士同时代的医家薛生白编撰《湿热病篇》,倡导水湿三焦辨证,对湿热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论述。此后,温病学家吴鞠通在叶天士学术成就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编著了系统论述四时温病的专书《温病条辨》,创立三焦辨证理论,以三焦所属脏腑的病变,分析温病的病理变化,提示证候传变,确立治疗大法和方药,使温病学辨证论治的内容更趋完善。王孟英则“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汇集了具有代表性的温病学著作,并参合自己的实践认识编著成《温热经纬》,对温病学的文献作了较全面的整理,系统梳理了温病学理论体系。此外,陈平伯的《外感温病篇》、柳宝诒的《温热逢源》、雷丰的《时病论》及俞根初的《通俗伤寒论》等,也从不同侧面丰富充实了温病学的内容。

由此可见,温病学发展到明清时代,通过温病学家的努力,总结了新经验,创立了新理论,制定了新治法,在理法方药方面已形成完整的体系。在中医治疗外感热病方面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直到现在其依然有效地运用于临床实践,指导着温病的辨证施治。所以,明清时期是温病学的形成阶段(表1-2)。表1-2 明清时期对温病学形成做出贡献的主要医家及其学术成就四、发展阶段(近现代)

晚清、民国时期,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给包括温病学在内的中医学的发展带来极大冲击,但温病学在防治急性传染病方面仍取得了一定成绩,涌现出一批卓有成就的温病学家,对开拓温病学的运用领域做出了贡献。代表性医家和温病学著作有吴瑞甫所著《中西温热串解》《八大传染病讲义》;丁泽周所著《喉痧证治概要》《孟河丁氏医案》;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何炳元著《重订广温热论》《全国名医验案类编》,并勘校《重订通俗伤寒论》等。民国时期,随着中医私人办学的兴起,江苏、浙江、上海、广东、湖南、四川、湖北、江西、山西等省市创办了中医学校、国医学院,编写了温病学教材,如时逸人编著《温病全书》等。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对中医药的重视及各地中医院校、中医研究机构和中医院的建立和发展,温病学得到长足发展,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临床研究、温病文献和理论研究、实验研究等多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这些均促进了温病学的蓬勃发展。在防治包括急性传染病在内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和其他发热性疾病的实践中,广泛地运用温病学的理论和经验,取得了新的成就,显示了中医学在治疗急性热病方面的优势。1954年,石家庄地区运用温病学理论和方法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展示了中医治疗急性传染性疾病的效果,引起了医学界的重视。此后,温病学的理论和经验更广泛地运用于防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麻疹、白喉、细菌性痢疾、肠伤寒、钩端螺旋体病、肾综合征出血热、肺炎、急性胆道及泌尿道感染、艾滋病等急性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仅如此,近年来运用温病学理论认识一些新发传染病并指导其防治,亦取得显著成效。如1988年上海地区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根据温病学理论,以清热解毒和清热化湿为主要治法,运用板蓝根和甘露消毒丹等方药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2009年甲型H1N1流感在国内外暴发肆虐,运用温病学理论,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防治上述新发性传染病,在缩短病程、减轻病情、降低死亡率、减少西药的毒副反应方面优势明显。

在理论研究方面,通过系统研究整理,特别是结合教材编写,使温病学基础理论更加系统、规范、科学。温病学界相继对一些温病重要概念和理论展开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和讨论,如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的关系、卫气营血和三焦病机实质的研究、新感与伏邪的争论、“寒温之争”及统一外感热病辨证纲领的研究、温病治疗中的“截断疗法”、温病伤阴及养阴治法等,活跃了学术气氛,促进了温病理论的发展。在温病学文献研究方面,对温病学古代文献进行深入、系统整理,重印、校注和译释大量温病古籍;在整理古代文献、总结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编著出版了一批高质量的温病学专著及名老中医研究温病的专著、医案、医话等。以上这些充分体现了对温病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有力地推动着现代温病学理论的发展。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温病学,也是提高温病学学术水平、发展诊治手段、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途径。如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根据卫气营血辨证的理论,联系现代医学对传染病的认识,对温病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及其本质进行探讨;运用现代生理学、病理学、组织学、生物化学等知识和方法对温病的舌苔变化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包括各种急性传染病在内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及其他的一些发热性疾病的辨证分型、治疗规律进行了探索和总结;对温病治疗的有效方药,在肯定疗效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实验研究以阐明其药理作用。特别是通过对温病中常用的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攻下通里、益气养阴、开窍固脱等方药的系统研究,研制出一大批疗效确切、质量稳定、使用方便的新药和新制剂,广泛运用于临床,显著地提高了临床疗效。如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在研究黄花蒿抗疟效果的过程中,得到了葛洪《肘后备急方》的启发,改换了提取方式,成功获得了有活性的青蒿素。青蒿素的发现,使疟疾患者的病死率显著降低,挽救了几百万患者的性命,获得美国拉斯克医学奖后又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医药送给世界的一份礼物,为中国的科学界争了光。在欣喜之余,也应该清醒地看到,面对仍然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的感染性疾病,病原体耐药性和抗生素的滥用现象,如何进一步加强温病的理论与临床研究,规范中医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辨证、治疗的标准;提高综合抗感染的生物效应,进一步挖掘针对病原体的特异性治疗;开发更多疗效确切、能多途径给药的新制剂等,都给温病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温病学已经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需要继续努力,以促进温病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总而言之,温病学是研究四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和诊治方法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既有全面而系统的理论,又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因此,它既具有基础课的功能,又具有临床课的性质。学习好温病学,对提高温病诊治水平,适应当前包括感染性疾病在内的发热性疾病防治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由于温病学理论对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肤科、急症科等各科均有广泛指导意义,因而,学好温病学理论,对这些临床各科疾病的诊疗均有重要价值。在学习过程中,首先应注意系统地掌握温病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明确概念,弄懂原理。在此基础上,重点掌握温病的各种病证特点,以及不同温病的证治规律。并且还要注意前后内容的联系和比较,以求融会贯通。同时还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致力于运用基础理论知识指导临床病例的分析和诊断治疗,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结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方法的一门学科。主要内容是阐述温病的病因、发病、病理变化及转归,以揭示温病的本质,并进而研讨其诊断方法、预防和治疗措施,从而有效防治急性感染性疾病。温病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大致可以分成以下4个阶段:战国~晋唐时期为萌芽阶段,这一时期的医家对温病虽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论述比较简单,在理论上比较朴素,在概念上把温病隶属于伤寒的范围;宋~金元时期为成长阶段,这一时期的特点在于更加关注温病与伤寒的区别,逐步从理论、治法、方药等方面进行变革,创立新说,使温病渐渐从《伤寒论》体系中分化出来,为以后温病学的自成体系奠定了基础;明清时期为形成阶段,以清代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温病四大家等确立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为核心的理论体系为标志,在理法方药方面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从而创立了新的独立的学科;近现代为发展阶段,随着国家对中医药的重视以及各地中医院校、中医研究机构和中医院的建立和发展,温病学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临床研究、温病文献和理论研究、实验研究等多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这些均促进了温病学的蓬勃发展。思考题

1.温病学与《伤寒论》在学术体系中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2.为什么说王履“始能脱却伤寒,辨证温病”?

3.谈谈吴又可创立“疠气”病因学说的启示。

4.简述清代温病四大家对温病学形成的贡献。

5.简述学习温病学的现实意义。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

温病是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温病的病因是外界的温邪,温邪可通过多种途径侵入人体而导致发病;温病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发热,各种温病在病变的不同阶段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温病的病理特点是在病变过程中热象偏重,且很容易损伤阴液;温病不是某一种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总称,属于外感疾病的范畴。第一节 温病的特点

各种温病在病因、发病、病机和临床表现方面具有共同特点,这些特点对于揭示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掌握温病的诊断辨证方法、确立温病的防治原则和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致病因素的特异性

温病之所以不同于风寒类外感疾病,更有别于内伤杂病,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温病有不同于其他疾病的致病因素,即温邪。温邪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致病物质,通过皮毛、口鼻等途径从外而侵入人体,故与内伤杂病的病因不同;温邪具有阳热性质,所以由温邪引起的温病有发热,热象偏重,且容易伤阴等临床表现和病机特点,从而有别于伤寒、中风等风寒性质的外感疾病。温邪包括范围较广,凡是从外界感受的,具有温热性质的病邪,均属于它的范围。除了四时六淫之邪从热而化的风热、暑热、湿热、燥热病邪及寒邪伏藏化热的温热病邪外,还包括了具有温热性质的疠气和温毒之邪等。

古代医家对温病的病因有多种认识,如《内经》从“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论出发,把寒邪作为温病的病因。金元时期的医家刘河间认为“六气”皆能化火,“六淫”之邪化火化热是外感疾病的主要致病原因。明代医家吴又可继承了前人关于疠气致病的病因理论,提出了“疠气”是引起温疫的原因。另外还有医家根据某些温病初起可见局部红肿溃烂或透发斑疹等热毒表现,而提出了“温毒”病因说。叶天士综合前人的认识,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体会,在《温热论》中明确提出了“温邪”的概念,对温病的病因给予了高度的概括。二、多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一)传染性

传染是指疾病在人群中的相互感染。大多数温病具有程度不等的传染性,其致病因素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在人群中传播。古代医家有称传染为“染易”。如《素问·刺法论》中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易,即移的意思;染易,即指温病之邪可在人群中移易传播。其后刘河间《伤寒标本》中称疫疠为“传染”,并列有传染专节加以讨论。吴又可《温疫论》中对温疫病的传染途径作了具体描述:“邪之所着,有天受,有传染。”其所谓“天受” 是指通过空气传播,“传染”则是指通过与患者的直接接触而感染。

温病的传染性是针对大多数病种而言,也有少数温病并不具有传染性,如大叶性肺炎,以及夏季常见的中暑、夏季热等。温病的传染程度强弱差异很大,有的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有的则传染性较小,主要取决于温邪的性质、毒力和人体对病邪的反应状态,亦即正气的强弱。虽然大多数温病具有程度不等的传染性,但并不是所有具有传染性的疾病都属于温病,如狂犬病、破伤风和部分寄生虫病等传染病因不具有“温热”的特征,故不属温病范围。(二)流行性

流行是指疾病在人群中连续传播,引起程度不等的蔓延、扩散。由于大多数温病具有传染性,所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在人群中引起程度不等的流行。古代文献中将流行称为“时行”“天行”。 王叔和在《伤寒例》中说:“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这指出了流行的特点和成因。庞安时在《伤寒总病论》中说:“天行之病,大则流毒天下,次则一方,次则一乡,次则偏着一家。”这说明外感疾病的流行程度强弱悬殊,有大流行、小流行和散在发生等不同情况。温病流行程度的强弱与病邪性质、致病毒力的大小及病邪的传播条件等有关。(三)季节性

温病的发生大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故有“四时温病”之称。所谓季节性,是指某些温病在特定季节条件下发生或流行,如春温发生于春季、暑温发生于夏季、秋燥发生于秋季等;或某些温病多发生于某一季节,如风温多发于冬春、湿温多发于夏秋等。这主要是由于各种温邪的形成及其致病与四季的不同气候条件密切相关。不同季节由于气候特点及变化不同,所形成的温邪也各不相同。如春季气候温暖多风,易形成风热病邪,故多风温之病;夏季气候酷热,暑气炎蒸,易形成暑热病邪,故多暑温之病;长夏天气虽热,但湿气亦重,易形成湿热病邪,故多湿温之病等。另一方面,不同季节不同的气候变化,可对人体的防御功能发生影响,造成人体对病邪反应性的差异。如冬春季节肺卫功能降低,容易导致风热病邪侵犯肺卫,病变以上焦为主;夏秋季节热盛湿重,人体脾胃功能呆滞,易导致湿热病邪侵犯脾胃,病变以中焦为主。由此可见,温病的季节性特点,主要是由于不同季节气候变化对病邪产生、传播和对人体功能影响的结果。(四)地域性

温病的发生和流行还常呈现地域性特点,即某种温病在某一地域较为多见。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差别很大,从而影响到温病病邪的产生和传播。另一方面,不同地域居住的人们在生活习惯、卫生条件、体质类型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也会对温邪的感受、传播、流行等产生不同的影响。如叶天士《温热论》中说:“吾吴湿邪害人最广。”陈平伯在《外感温病篇》中也指出:“东南地卑水湿,湿热之伤人独甚。”这些都提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地势低平,河网稠密,湖泊众多,夏季炎热潮湿,湿热类温病易于发生。

总之,温病以上特点均与特异的致病因素有着必然的联系,而且四者之间又相互关联。温病的传染性与流行性主要由温邪的特性和致病力所决定,而季节的变化和地域的不同也是促使其传播和流行的条件;温病的季节性和地域性主要与气候变化和地理环境有关,但邪气的性质和致病力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三、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温病的病程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这是温病区别于内伤杂病的重要标志之一。温病病程的阶段性,是由在温邪作用下,卫气营血与三焦所属脏腑的功能失调和实质损害具有规律性变化所决定的,故这种病变过程的阶段性变化,可用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以及上焦证、中焦证、下焦证来概括。叶天士《温热论》:“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吴鞠通《温病条辨》:“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此皆论述了温病的发展规律和阶段特征。温病病变初期,温邪大多袭于肌表,表现为恶寒发热等表证的病理改变,多为正盛邪轻;温病中期阶段,邪正剧烈相争,属正盛邪实,多表现为高热、神昏、斑疹、出血等里实热证的病理改变;温病后期阶段,多属邪少虚多,干咳少痰、口干咽燥、舌光红少苔等肺胃阴伤或低热颧红、咽干齿燥、舌干绛枯痿等肝肾阴伤的证候表现较为突出。总体而言,温病前期阶段邪在卫分、气分,病变以肺、胃、大肠为多,多以人体的功能失常为主;中后期阶段,病邪入营动血,深入下焦耗损肝肾阴精,则病变多以实质损害为主。

温病的病变发展趋势,一般为病位由表入里,病势由浅入深,病情由轻转重,病性由实致虚。即温病发病初起,大多从卫分表证开始,病位较浅,病情较轻。随着病程发展,病邪内传入里,病情随之加重,出现里热实证。如病变继续发展,则可出现邪热更甚而正气虚衰,或邪热虽退但正气衰败的危险证候。四、临床表现的特殊性

温病的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些表现既是区别于其他疾病的客观依据,也是各种温病的共同特征。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一)起病急,传变快

温病大多起病急骤,传变迅速。所谓起病急骤,是指患者有较确切的近期发病时日。病变过程中传变较快,变化较多,病情严重者,可一日一变,甚或“一日三变”。这与一般内科杂病的起病情况和演变过程明显不同。不过,某些湿热类温病如湿温起病相对较缓,传变较慢,所以上述的“急”“快”也是相对而言的。(二)以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

发热是温病的主要见症,各种温病自始至终都有发热表现。只是不同类型温病和在温病的不同阶段,发热的性质和具体表现有所不同。所谓热象偏重,不仅是指热势较高,还包括了烦渴、尿赤、舌红、苔黄等一系列“热”的征象。如温病初起邪在卫表时,即表现出发热重恶寒轻、舌边尖红、脉浮数等特点,邪热入里后则更是热势壮盛,并伴有心烦、小便黄赤短少、苔黄舌红、脉数等邪热亢盛征象。(三)易化燥伤阴

温邪为阳热之邪,易于灼伤阴液,尤其是热邪炽盛高热不退时,很容易出现阴液损伤的表现。正如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所说:“温热阳邪也,阳盛伤人之阴也。”所以在温病过程中易于出现口渴、舌干、唇焦、齿燥、小便短少等阴液受伤的表现。在温病后期,阴伤的表现尤其明显。一般来说,邪在上焦、中焦或卫分、气分阶段,多易损伤肺胃之津液,阴伤的程度尚轻,以口鼻唇咽的干燥征象为主要表现;邪入营血或深入下焦,则阴伤程度较重,常表现为全身性的津枯液涸,肝肾阴精耗竭。

与温热性质的温病不同,湿热性质温病的初起阶段湿重热轻,湿热蕴蒸,化燥伤阴的病理变化并不明显,故较少出现阴液耗伤的干燥征象。一旦湿热化燥化火,其病机变化随即演变为与温热类温病相同,化燥伤阴的病理特点即会显现。(四)易内陷生变

温邪袭人传变迅速,病程中常因邪热炽盛,正不敌邪,致使邪热深陷于里,出现一系列急重、险恶证候。如热陷血分,迫血妄行所致的皮肤斑疹密布,腔道出血;热邪内闭心包产生的神志昏迷;热陷肝经,热盛动风引起的手足抽搐;邪陷正脱造成的气阴外脱、阳气外脱或内闭外脱,且闭窍和动风常可同时出现。以上见症均属温病严重而危急的证候,如不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可进一步引起邪热内陷,正气溃败外脱的严重后果而危及生命。温病过程中这些急速出现的重险表现,亦是区别于一般内科杂病的重要特点之一。第二节 温病的范围及命名一、温病的范围

温病属于外感疾病的范畴,外感疾病中除了风寒性质以外的疾病都属于温病的范畴。根据历代中医文献记载,温病范围是随着温病学的发展而逐步扩大的。在明清之前,温病所指范围较小,大多数医学文献都是根据《素问·热论》所载的“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的认识,把温病仅看作是发生于春季的一种性质属热的外感病。明清以后随着温病学的发展形成,温病的范围逐渐扩大,包含的病种不断增加,如清代温病学代表著作《温病条辨》提出:“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将一年四季的多种外感热病归属于温病的范畴。本教材所论述的温病范围,就是以吴鞠通所提出的病种为主要依据,结合其他医家的见解而确定的。包括的病种有:风温、春温、暑温、湿温、秋燥、伏暑、大头瘟、烂喉痧、温疫、疟疾、霍乱等。当然温病所涉及的病种并非仅限于此,如内科中的湿热痢、湿热黄疸等,儿科中麻疹、水痘、百日咳、白喉等,外科中的疮疡痈肿等具有全身发热症状时均可归属温病的范畴,但现已分别按其特点归属于其他学科,故本教材不再予以论述。

西医学中的多种急性感染性疾病,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感、人禽流感、伤寒、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热及登革出血热、麻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钩端螺旋体病等;少数非感染性的急性发热性疾病,如中暑、夏季热等,具有温病的性质和特点,也可归属于温病的范畴。温病虽然与急性感染性疾病有密切的关系,但温病的病种与急性感染性疾病的病种并不完全相同,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如狂犬病、破伤风等不具有温病的性质,不属于温病的范畴;有些温病如高温中暑、夏季热等,虽具有温病的特点,但不属于急性感染性疾病范畴。二、温病的命名

对温病的命名大致有5种方式。一是根据发病季节命名,如发生在春季的春温、发生在冬季的冬温。二是根据四时主气命名,如风温、暑温、湿温等。因为春天的主气是风,故称风温;夏天的主气是暑,故称暑温;长夏季节的主气是湿,故称湿温。三是把发病季节与主气相结合命名,如秋燥因其发病季节是秋季,秋天的主气是燥,故名秋燥。四是根据特殊的临床表现命名,如大头瘟即是因其头面肿大、灼热疼痛,而定名为大头瘟;烂喉痧即是因其咽喉红肿,甚至糜烂疼痛,肌肤丹痧密布,故命名烂喉痧。五是根据流行特点命名,如将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甚至引起较大流行的一类疾病称为温疫。第三节 温病的分类

临床可依据不同温病所具有的某些共性特点,加以分类,有利于临床掌握规律,执简驭繁,指导辨证施治。温病分类的方法大致有以下两种:一、根据病证性质分类

温病按其病证性质是否兼湿可分为温热与湿热两大类。温热类温病有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等。这类温病虽发病季节和感受的病邪不同,但都是温热性质的病邪为患,所以大多发病较急,发展较快,发热显著,易损伤津液,病情严重者可出现热邪内陷,引起昏迷、抽搐、斑疹、出血等危重证候,治疗以清热保津为原则。湿热类温病有湿温、伏暑等。这类温病的病因是湿热相兼为患,湿为阴邪,性质腻滞,缠绵难解,一般起病较缓,发展较慢,初起发热和伤津征象均不显著,治疗重在化湿清热。值得注意的是温热类温病在病变过程中有时也可兼夹湿邪为患,如暑温病可见暑热夹湿之象,但是以温热为主,兼湿为次。而湿热类温病虽为湿与热合,但在发展过程中随着湿邪化燥,热邪化火,其病证性质也可由湿热相兼转化为纯热无湿的火热之证,临床表现和病机变化也就与温热类温病殊途同归。所以虽有温热、湿热之分类,但不能把其完全对立起来,温热与湿热的区分只是相对而言。其实际意义在于掌握温病温热、湿热的病证特点,有助于抓住不同类型温病的辨治要领,从而正确地进行辨证施治和把握其发展转归。二、根据发病初起的证候特点分类

温病按其发病初起是否有里热证可分为新感与伏邪两大类。新感温病是指初起病发于表,以表热证为主而无明显里热表现的一类温病,如风温、秋燥等。伏邪温病,又称伏气温病,是指初起病发于里,以里热证为主的一类温病,如春温、伏暑等。新感温病初起一般出现表证,其病机传变一般多为由表入里、由浅入深,治疗当以解表为主。伏邪温病初起以里热证为主,其病机传变有两种情况,一为病邪进一步深入,一为病邪向外透解,治疗当以清泄里热为主。区分新感与伏邪的主要意义是在于区别温病发病初起的证候类型,揭示病变的浅深、病情的轻重、传变的趋势,从而有助于临床的辨证论治。第四节 温病与相关概念一、温病与伤寒

温病与伤寒都是感受外邪而引起的疾病,都属于外感热病的范畴,二者在概念上有密切的联系,但在病因、感邪途径、病机、证治等方面却有很大的区别。

伤寒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凡由外邪引起的外感热病都属于伤寒的范围,其中既有风寒性质的,也包括温热性质的。正如《素问·热论》所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难经·五十八难》更具体地指出:“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中中风、伤寒属于风寒性质,湿温、热病、温病则属于温热性质。由此可见,“伤寒有五”之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即为“广义伤寒”,而其中之一的伤寒,则为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属“狭义伤寒”。

温病的范围是随着温病学的发展而逐步扩大的。在《内经》时期,温病只是指发生于春季的某些特殊的外感热病,如《素问·热论》中说:“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其所说的“病温”是专指发于春季的伏气温病。而《难经·五十八难》则把温病作为广义伤寒中病种之一,与中风、伤寒、湿温、热病并列。宋代郭雍《伤寒补亡论》中则把温病作为春季多种外感疾病的总称,其中包括了“冬伤于寒至春发者”,也包括了“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还包括了“春有非节之气中人为疫者”。至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明确了温病有9种,包括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由此可见,随着温病学理论的发展,温病的范围逐步扩大,目前已成为多种外感热病的总称,包括了外感热病中除了风寒性质以外的所有病种。

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而温病作为外感热病中性质属热的一类,应当归属于广义伤寒的范畴,但温病与狭义伤寒是有明显差别的。在温病学发展的早期阶段温病与因感受寒邪引起的狭义伤寒,两者是并列关系。但随着温病理论的发展,温病的范围逐渐扩大,外感热病中的大多数病种包括在温病之内,因此它与狭义伤寒的这种并列关系也就不对称了。在晋唐以前一般都把“寒”邪作为引起外感病的主要病因,从而把一切外感热病都统称为伤寒,认为“寒”虽为冬令主气,但可引起四时外感病。冬感寒邪即时而发的即是伤寒(狭义伤寒);冬感寒邪伏藏体内至春、夏化热而发的则为温病、暑病。金元以后,随着对外感病认识的加深,开始主张寒温分论。明清以后,温病学形成独立体系,从伤寒中脱离出来,其范围也明显扩大了,目前温病已成为多种外感热病的总称。

温病与狭义伤寒虽同属外感热病,但因证脉治完全不同,临床必须严格鉴别。在病因方面,温病是感受温邪而发病,伤寒是感受寒邪而发病。在感邪途径方面,温邪多从口鼻而入,先犯手太阴肺经或中焦脾胃;寒邪多从皮毛而入,先犯足太阳膀胱经。在病机方面,由于温为阳邪,化热极速,易伤阴液,故病之后期易出现肺胃阴伤或肝肾阴涸之证;寒为阴邪,化热较慢,易伤阳气,故病之后期易出现太阴、少阴阳衰之证。在证治方面,由于温病包括了一年四季发生的多种外感热病,与狭义的伤寒难以进行全面比较,因此这里将温病中风温病与狭义伤寒作一鉴别。风温病初起,邪犯肺卫,肺气失宣,表现为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欠润、脉浮数等,治宜辛凉清透以疏散风热;伤寒初起,寒邪束表,卫阳被郁,表现为恶寒重、发热头痛、关节疼痛、口不渴、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等,治宜辛温发汗以祛风散寒。二、温病与温疫

温疫是温病学中具有特定含义的疾病名称,它与温病在概念上既密切相关又有所区别。

疫是指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疾病。《说文解字》说:“疫,民皆疾也。”“疫”作为疾病名称,主要是突出疾病的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这类疾病在性质上亦有寒、热、湿、燥的不同,包括范围较为广泛。

温疫是指温热性质的一类疫病,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引起流行的病种。另外,在古代文献中还有“瘟疫”名称的记载,它与温疫的含义不同。其所说的“瘟”实与疫相同,亦是指疾病的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而不是指疾病的温热性质。所以瘟疫为一切疫病的总称,它既包括温疫,也包括寒疫、湿疫、燥疫等。

温病是所有具有温热性质外感疾病的总称,既包括了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一类温病,也包括了传染性、流行性较小及少数不具传染性的温病。温疫则是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一类,所以温疫属于温病范围。为了体现其传染和流行的特点,区别于一般温病,所以称为温疫。王孟英在《温热经纬·湿热病篇》中引喻嘉言的话说:“湿温一证,即藏疫疠在内,一人受之则为湿温,一方受之则为疫疠。”就是说温病中湿温病,在散发的情况下,则称为湿温,若引起大范围传染流行时,则可称之为疫疠。由此可见,温病与温疫概念的区别就在于其传染性和流行性的强弱方面。三、温病与温毒

温病与温毒在概念上的关系和温病与温疫一样,亦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古代中医文献中,有关温毒的含义大致有两种:一为病名,即指具有独特表现的一类疾病,即温毒疾患;二为病因,即温热毒邪。本节主要阐释前者,后者将在病因章中讨论。

温毒作为疾病名称主要是指因感受温热毒邪引起的一类具有独特临床表现的急性外感热病。它除了具有一般急性温热疾病的症状表现外,还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甚则溃烂,或肌肤密布斑疹等特征。包括了多种温热疾病,如大头瘟、烂喉痧、痄腮等。如雷少逸指出:“然有因温毒而发斑、发疹、发颐、喉肿等,不可不知。”可见,温毒是包括了多种具有“毒”的特殊表现温病的统称。

古代医家对温毒疾病概念的认识不尽一致。温毒之名最早见于王叔和《伤寒例》,该书载:“阳脉洪数,阴脉实大者,更遇温热,变为温毒,温毒为病最重也。”其意是指冬伤于寒,伏而未发,过时又遇温热之邪而发病,临床症状较严重的一种疾病。《肘后方》中明确指出了“温毒发斑”的临床特点为肌肤发出斑疹。其后,郭雍《伤寒补亡论》中对温毒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作了较系统的论述,认为温毒一病,既非伤寒,又非温病,为冬季先感受冬温不正之毒,又感受寒邪,毒为寒所折,毒不得入,亦不能退,到天气暄热去其外寒而温气得通,郁于内的热毒得以向外而伤及肌肤,致皮肤出现斑疹如绵纹,或烂为疮。除此以外,有的医家认为温毒是发生于温病、伤寒之中的一种特殊病证,如熊立品在《瘟疫传症汇编》中所说:“温毒:凡伤寒、瘟疫并各种温病,初感外邪未得解散,留滞经络、肌肉、脏腑,杳无出路,常于颈、项、胸、胁、腰、膀、胫中忽然焮肿,或小如李实,或大如覆杯,坚硬红晕,痛如锥刺,畏寒作热,脑闷头昏。”而《温病条辨》则把大头瘟、蛤蟆瘟等作为温毒:“温毒,咽痛喉肿,耳前耳后肿,颊肿,面正赤,或喉不痛,但外肿,甚则耳聋,俗名大头瘟、蛤蟆瘟……”可见,不同的医家对温毒所指的范围及其临床表现的描述不完全一致。

因此,温病为温热性质外感热病的总称,温毒因其具有显著温热性质这一特点而隶属于温病范围,即为温病中具有肿毒或发斑表现的一类特殊病种。小结

温病是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温病的共同特点包括:有特异的致病因素,多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和地域性,病理变化有规律性,临床表现有特殊性。温病属于外感疾病的范畴,外感疾病中除了风寒性质以外的疾病都属于温病的范畴。温病可根据病证性质分为温热与湿热两大类,也可根据发病初起的证候特点分为新感与伏邪两大类,以便执简驭繁,指导临床辨证治疗。温病与伤寒都是感受外邪而引起的疾病,都属于外感热病的范畴,从概念而言,温病属于广义伤寒范畴,与狭义伤寒是并列关系。温疫与温毒均是温病中具有特殊表现的一类疾病,属于从属关系。思考题

1.如何理解温病的概念?

2.简述温病的特点。

3.怎样理解温病病机变化的规律性和临床表现的特殊性?

4.温病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对临床有何指导意义?

5.简述温病与伤寒在概念上的联系与区别。第三章 温病病因与发病

温病的病因是温邪,而人体感受温邪以后能否发病还取决于人体正气的强弱,并与自然、社会因素等有密切关系。掌握各种温邪的致病特点,有助于把握温病的病机演变规律,对温病的辨证施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一节 温病的病因

温病的致病原因是外感温邪。所谓温邪是指外邪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这类病邪除了风热、暑热、湿热、燥热等病邪外,还包括了传统称为“伏寒化温”的温热病邪、温毒病邪及疠气等。这些导致温病发生的邪气具有共同的特性,主要表现在:①从外侵袭人体,多由口鼻或皮毛而入,致病迅速。②致病与时令季节相关。各种温邪的发生及致病多有一定的季节相关性,故又称之为时令温邪,或简称时邪。③温热性质显著。温邪致病后,会出现发热及相关热象。④不同温邪初起入侵人体的部位有别,如风热病邪首犯手太阴肺经,暑热病邪侵犯足阳明胃经,湿热病邪多以足太阴脾经为主要病变部位等。

古代医家根据“外感不外六淫,民病当分四气”的认识,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亦主要是四时“六淫”为患,只是在性质上具有属热的特点。传统六淫学说是根据四时不同的气候变化,联系发病的季节性和临床特点,而对病因作出的理论概括。它贯穿了人与自然相适应的“天人相应”和“审证求因”的思想。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古代医家逐步体会到,温病的发生之所以具有独特的规律而有别于内伤杂病,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的病因是感受外界致病之邪。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对外邪的认识只能根据临床观察和实践体验,把人体能明显感觉到的气候变化看成是外感病的致病原因,从而形成了“外感不外六淫”的病因学说。同时,传统中医既把“六淫”作为外感病的主因看待,又通过症、舌、脉等分析,在实践中已形成了一套“审证求因”“审因论治”的理论体系,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从现代角度分析,温病涉及包括大多数急性传染病在内的感染性疾病,其致病原因主要是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同时,由于四时气候的不同和变化,可影响自然界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传播媒介,并可影响机体的体质和防御能力。除此之外,还有包括环境等其他因素也可作用于机体,导致温病的发生,如外环境的辐射、地理位置、高温工作环境等。因此,今天对传统外感“六淫”的认识,不能简单归咎于单纯的气候变化,而应看成是包括了气候、病原微生物、辐射、地理和生活、职业环境等在内的多种生物、物理、化学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是限于历史条件,古人不可能全面认识罢了。

同时,还应该认识到,“六淫”病因学说的意义实际已不仅限于阐明温病的发生原因,更重要的是在于指导临床治疗。它已成为中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