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古典名著普及文库)(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6 09:41:12

点击下载

作者:吴楚材

出版社:岳麓书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古文观止(古典名著普及文库)

古文观止(古典名著普及文库)试读:

前言

《古文观止》是适应读者需要的影响最大的传统散文选本。我们编选这本分类评注本,是为了进一步适应读者的需要,帮助读者提高阅读古典名著的能力,打牢国学基础。

中国传统文学,重视抒情与实用,以抒情诗与散文为正宗。中国传统诗文长篇作品很少,而短篇作品的数目浩如烟海,汗牛充栋。一般读者不可能阅读作家的专集,只能通过阅读选本而掌握诗文中的精品。为了适应读者的需要,于是有大量选本出现。正如鲁迅所说的那样:“评选的本子,影响于后来的文章的力量是不小的,恐怕还远在名家的专集之上,我想,这许是研究中国文学史的人们也该留意的罢。”(《选本》)各种选本相互竞争,就产生了最适合一般读者需要因而最流行的选本。诗歌中最流行的选本,大概是《唐诗三百首》;而散文中最流行的选本,则非《古文观止》莫属。《古文观止》是清朝康熙年间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两人所编选并加以评注的。他们说,编选的目的是“正蒙养而裨后学”,即帮助青少年掌握古代的文言散文。他们还编写了普及历史知识的《纲鉴易知录》,帮助青少年掌握古代的历史知识。他们是有功于青少年教育的。吴楚材、吴调侯自负地把他们的这个古文选本取名为“观止”。“观止”二字来源于《左传》的“季札观周乐”,意思是说,囊括了精华,无以复加了。这虽然有自夸之嫌疑,但是,《古文观止》的编选,的确颇有特色。书中所选的文章既有代表性,又都是精华。所选的二百二十二篇文章,上起东周,下至明末,中华两千多年间各个朝代(除了秦朝与元朝)都有作品入选。在时代与作家方面,《古文观止》突出了先秦、西汉和唐宋;在每个时代,又突出了重点作家。这是因为,先秦为中国散文之源头,西汉发展了先秦的优良传统,所以《古文观止》选了先秦、西汉时代所产生的《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等名著中的篇章(按:《古文观止》没有选先秦诸子的文章,这是古代选家的传统);唐宋则总结先秦西汉古文与六朝骈文的相反相成的经验,既重视文章的思想内容,又注意写作技巧与语言的锤炼,把记述、写景、说理、抒情熔为一炉,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所以《古文观止》选了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唐宋名家的篇章。而且,《古文观止》既突出重点时代,又不忽视其他时代,既突出名家,又不忽视名篇。在文章体裁方面,《古文观止》所选作品体制多样、应用性强、风格各异、篇幅适宜、语言精练、易于记诵。所以,直至目前,还没有其他古文选本在读者中的影响超过《古文观止》。《古文观止》问世几百年以来,一直作为启蒙教本流传城乡,雅俗共赏,在帮助读者掌握文言散文方面的确起了巨大作用。现代文学大师巴金,回顾一生创作道路时,多次坦诚地说,《古文观止》中的文章实在是终身难忘之启蒙导师。他在《谈我的散文》中说:“我后来写了二十本散文,跟这个启蒙先生很有关系。”“像《桃花源记》、《祭十二郎文》、《赤壁赋》、《报刘一丈书》等等。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能慢慢地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能慢慢地摸索到文章的调子。”现代语言学大师王力在《怎样学习古代汉语》中说:“学习古代汉语,我看要多读些好文章。可以读读《古文观止》。”《古文观止》有各种版本,我们这本书有什么特点呢?

一是精选。学习古文,以熟读多少篇为宜呢?《古文观止》有222篇文章,对于课务繁忙的当代青少年,似乎难以做到篇篇精读,所以只能优中选优。王力先生说,应该从《古文观止》中选择六七十篇左右的文章熟读。我们就按照王力先生所说的这个数目进行选择,从《古文观止》中精选出68篇作品。这68篇文章,不仅最脍炙人口,而且具有代表性。《古文观止》所选的中国散文史上的名家名篇和骈文、辞赋,都保留了。如果能够熟读这几十篇文章,就既可以熟悉散文史上的重要作家,又可以熟悉文言文的基本词汇与句法。有了这样的基础,深造也就不难了。

二是补充。《古文观止》所选的古文,截止到明朝末年,没有清朝的文章。其实,清朝的古文是颇有成就的。不仅产生了影响文坛的桐城派,而且产生了不少反映近代社会变革的著名篇章。因此,没有清朝古文,《古文观止》就还没有“止”。近现代曾经出现《续古文观止》《清文观止》等,就是想弥补这个不足。所以,我们补充了黄宗羲、方苞、姚鼐、陶澍、魏源、曾国藩、龚自珍、梁启超、孙中山等所写的12篇古文。目录上有*号标记的文章,就是我们补选的篇目。《古文观止》选文,有时跟原作有差异。我们补充了相关文字。

三是分类。鲁迅说:“分类有益于揣摩文章。”本书所选80篇文章中,散文占65篇,骈文占7篇,辞赋占8篇。散文又再分九小类:叙事散文、记人散文、论说散文、写景散文、书表、序言、赠序、祭文、碑记。其中,书表、序言、赠序、祭文、碑记等五个小类是照顾古代文体分类习惯,跟前四小类是交叉关系。骈文仅7篇,辞赋仅8篇,所选的篇目少,不分细类。我们在每类文章之前,都简要地介绍了该类文体的特点与历史。

四是随段评点。随文评点,是学习揣摩文章的一个可以借鉴的传统。《古文观止》本来就有随文评点(见映雪堂本)。我们继承这个传统,并吸收原来评点中的精华。每篇文章除了全文导读,都有都分段注释、评点,跟读者一道探讨文心。这样做,也许更能帮助读者掌握文章的命意、布局、遣词、造句。

五是诵读指导。群众中流行一句谚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熟读,就是通过反复诵读,掌握诗歌的三昧。学习古代散文,也跟学习诗歌一样,必须反复诵读。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够培养出语感,才能够把握诗文的精髓。所以,本书加强了诵读指导,并且在书后附录了“古文诵读的基本常识”。

此外,书后还附录了“文言文今译方法”,并举了三篇例文。读者应熟读原文,译文只是供练习参考而已。

笔者自20世纪80年代初,受马积高师的推荐,应岳麓书社喻岳衡先生邀请,为岳麓书社审读言文对照的《古文观止》,从此30多年中跟岳麓书社与《古文观止》结了不解之缘。现在编选这本融入笔者心得的《古文观止》(分类评注本),是为了进一步适应读者的需要。第一类叙事散文《古文观止》的选文,以应用文为主体,叙事文基本限于先秦时代史书《左传》、《国语》和《战国策》中的文章。这是因为,史官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突出地位。《汉书·艺文志》说:“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在我国古老的甲骨文、金文中,虽然已经出现叙事文,但是,成熟的叙事散文最早出现在《左传》、《国语》和《战国策》中。《左传》是《春秋》三传之一,《国语》又称《春秋外传》,它们发展完善了春秋的记事传统。《战国策》则记载策士们的事迹。阅读叙事文,要注意事件发展的线索(起因、经过、结局),注意时间、地点的变换,特别要注意对有关人物的刻画。诵读叙事文,要抓住这些方面的重点语句。郑伯克段于鄢《左传》隐公元年

导读《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古代相传:孔子根据鲁国史书编定《春秋》,大纲式地记叙鲁隐公等十二位国君在位期间的历史;鲁国优秀史官左丘明,又按《春秋》的编年大纲,详尽生动地记叙了当时的历史故事。《左传》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外交活动,不仅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也是一部文学性很强的优秀散文作品。

本文记述的是郑国庄公时代家庭内部的一场激烈斗争。郑是姬姓诸侯国,伯爵,其地在今河南新郑一带。第一代国君是郑桓公(周宣王的弟弟)。本篇主角郑庄公是桓公的孙子,他在位时郑国日益强大,多次取得对外战争的胜利,他成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春秋》记载郑庄公跟其弟之间的权力斗争,仅有六个字:“郑伯克段于鄢。”《左传》却原原本本地记叙了事件的起因、经过、结局。本篇记述这个事件是从追述开始的,用“初”表示追述;接着用“及(庄公即位)”、“既而”、“将”等标明事件的发展脉络。

本篇叙事具体生动,用词简劲,有条不紊,善于突出人物的特点,对于涉及的七个历史人物,都写得各有特色。如:郑武公冷静理智,姜氏偏私任性,共叔段恃宠骄纵,祭仲、子封,忠心为国,颍考叔善于讽谏。特别是郑庄公,处变不惊,老谋深算,在政治上高人一筹。本篇刻画郑庄公以及祭仲、子封、颍考叔等的形象,主要是通过他的话语。所以,诵读本篇,要特别注意人物的语言。

原文1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2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3公弗许。

译文

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来妻子,她就是“武姜”。生了庄公和共叔段两个儿子。庄公出生时难产,惊吓了姜氏,所以取名叫“寤生”,因此,姜氏就厌恶他。姜氏喜欢共叔段,想要立他做太子。屡次向武公请求,武公不同意。

注释

1 初:当初。古文追述往事的常用词。郑武公:姓姬,名掘突。申:国名,姜姓,在今河南南阳市。武姜:“武”表示丈夫为武公,“姜”是她娘家的姓。2 寤生:逆生,即胎儿出生时先下脚。寤,通“牾”(wù悟)。恶(wù务):憎恨,讨厌。3 亟(qì气):多次。弗许:不同意她的请求。

评点

原评:“一‘遂’字,写尽妇人任性情况。”“以上叙武姜爱恶之偏,以基骨肉相残之祸。”应注意“恶”字、“亟”字的读音。此段追述事件的远因。诵读时,“初”字后应停顿,并应读得略长一点,以突出追述。

原文12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3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译文

等到庄公即位后,姜氏请求把制这个地方封给共叔段。庄公说:“制是很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其他地方就听从您的吩咐。”姜氏替共叔段讨封京地,庄公就把共叔段封在那里。人们于是称共叔段为“京城太叔”。

注释

1 制:地名,又名虎牢,是军事上的险要之地,在今河南巩义市东。2 虢(guó国)叔:东虢国的国君。制,原是东虢国的领地。公元前767年郑国吞并东虢国。3 京:郑邑名。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南。大:音、义同“太”。下同。

评点“他邑唯命。”说明庄公既无可奈何,又已经胸有成竹。应该读得缓慢而清晰。请注意“大”字的读音。

原文12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3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4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5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6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译文

祭仲对庄公说:“都会的城墙超过了一百雉,便成为国家的威胁。先王的制度,都会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都会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的五分之一,小都会的城墙不能超过九分之一。现在京的城墙不合法度,不合先王的制度,您将要受不了。”庄公说:“姜氏想要这样,又怎能够避开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哪里有满足呢?您不如早点做好安排,不要使共叔段的势力滋长蔓延;蔓延开来,就难以对付了。蔓延的野草,尚且难以铲除,何况是您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如果做多了不义的事情,就一定自取灭亡。你暂且等着吧。”

注释

1 祭(zhài债)仲:郑国的大夫。大夫是辅佐君主的要职。大夫的“大”,旧读dài(代)。2 雉(zhì至):量词。古代计算城墙面积,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3 参:同“三”。4 辟:“避”的古字。5 滋蔓:滋长蔓延。6 毙:倒下去。

评点

庄公的回答:“姜氏欲之,焉辟害?”是表示无可奈何的语气。“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语气舒缓,表示处变不惊。

原文12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3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

译文

不久,太叔命令郑国西部、北部边境的城邑,既从属于朝廷,又从属于自己。公子吕对庄公说:“国家不能忍受这种两属的情况,您打算怎么办?如果要把郑国送给太叔,那就允许我侍奉他;要是不把郑国送给太叔,那就请您除掉他。不要使百姓产生二心。”庄公说:“不用除掉他!他将会自食恶果。”

注释

1 鄙:边境地区。贰:两属,两方管理。2 公子吕:字子封,郑大夫。3 无生民心:不要使民众产生不安之心。使动用法。

评点“无庸,将自及。”语气沉着,表示已经有安排。

原文1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23。”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译文

太叔又把已经两属的地方全部收归自己所有,势力扩展到了廪延。子封对庄公说:“你可以采取行动了。他势力雄厚了,将会得到更多的人拥护。”庄公说:“他既然不合礼义,人们就不会拥护他。势力大了,反会垮台。”

注释

1 廪延:郑邑名。在今河南延津县北。2 厚:指势力雄厚。3 昵:亲昵。

评点

祭仲、公子吕都是忠心为国的大臣,但是性格有差别。祭仲老成,说话依据典章;子吕质直,说话直来直去。因此,诵读祭仲的话,可以舒缓、凝重;读公子吕的话,可以紧张、高亢。

庄公说“不义不昵,厚将崩”,语气坚定有力,表示稳操胜券。庄公的五句回答的话语,每句都语气不同,可以细心体会。

原文1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2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3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译文

太叔积极修筑城墙,储积粮草,制造铠甲、武器,训练步兵和战车,将要偷袭郑国的国都。姜夫人也准备做内应,将替他打开城门。庄公得知太叔袭郑的日期,便说:“可以行动了!”于是命令子封率领二百辆战车去征讨京城。京城的人都背叛太叔,太叔逃跑到鄢。庄公又追到鄢去征讨他。五月辛丑日,太叔便逃到共地去了。

注释

1 缮:修理,制造。兵:兵器。卒:步兵。乘:兵车。2 鄢(yān焉):郑地名,在今河南鄢陵县境。3 五月辛丑:鲁隐公元年夏历五月二十三日。古代用干支纪年、纪月、纪日。辛丑是当年五月二十三日的干支。共(旧读gōng工):古国名,在今河南辉县,后来被卫国吞并。段出奔共,故称共叔段。

评点

共叔段步步进逼,却逃不过庄公的手掌心。“可矣!”语气斩钉截铁,表示时机已到。“京叛大叔段”,印证了“不义不昵,厚将崩”。

原文1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

译文《春秋》写道:“郑伯克段于鄢。”为什么这样写呢?因为段的所作所为不像个做弟弟的,所以不说“弟”。因为称郑伯,讥失教也。2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像是两个敌国的君主打仗,所以叫做“克”。直称庄公为“郑伯”,是讽刺他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不说太叔“出奔”,是责难他呢。

注释

1 书:指《春秋》隐公元年原文的记述。2 谓之郑志:传统解释说,这是郑伯的意图,暗指郑伯存心驱逐弟弟。但是,把“郑”解释为“郑伯”,违反训诂的原则。可以存疑。

评点

此段解释《春秋》的笔法,即解释《春秋》原文的用意。要读得缓慢,以便理解。

原文12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3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4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56。”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7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8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译文

庄公于是把姜氏安置在颍城,并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再见面。”不久,又后悔不应该这样。

颍考叔是主管颍谷疆界的官,听到这件事,就去给庄公进献物品。庄公赐他吃饭,他吃时把肉留着。庄公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我有母亲,我孝敬她的食物都吃过了,就是没有吃过国君赐的食物。请您让我把肉带回去献给母亲。”庄公说:“你有母亲可献食物,我独没有啊!”颍考叔说:“敢问这是怎么说?”庄公说明了缘由,并且告诉他自己很后悔。颍考叔回答说:“您何必为这件事情忧虑呢?如果挖地挖到出现黄色泉水的深度,再打一条地道在里面相见,还有哪个说不符合誓言呢?”庄公听从了他的意见。庄公进入地道时赋诗说:“大隧道里面,母子相见,多么融洽啊。”姜氏走出地道时赋诗说:“大隧道外面,母子相见,多么舒畅啊。”于是母子便像从前一样。

注释

1 城颍:郑邑名,在今河南临颍县西北。2 黄泉:地下深处的泉水,引申为墓穴。3 颍谷:郑边境的小邑。在今河南登封县西南。封人:管理疆界的官。4 羹(gēng庚):有汁的肉食。5 遗(wèi畏):留给。6 繄(yī医):语首语气词,无具体词义。7 阙:挖掘。8 泄泄(yì yì亦亦):和上文的“融融”,都是形容快乐的样子。

评点

此段补述后来的事情。“既而悔之”,表现了庄公性格的另一个侧面,可以读得缓慢一点。颍考叔善于劝谏,“敢问何谓也?”必须读出故作惊疑的语气。

原文1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2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译文

君子说:颍考叔可算是个真正的孝子。爱他的母亲,又扩大影响到庄公。《诗经》上说:“孝子的孝心没有穷尽,永远影响和感化同类的人。”大概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吧。

注释

1 君子曰:这是《左传》作者用以发表评论的方式。2 《诗》:即《诗经》。引文见《诗经·大雅·既醉》。匮(kuì溃):穷尽。锡:赐予,给予。这里是影响的意思。尔类:你们一辈人。朱熹把“类”解释为“善”。引文意思是,孝子对人们的良好影响是永远不会穷尽的。

评点

此段高度评价颍考叔,推崇“孝”道。曹刿论战《左传》庄公十年

导读

鲁庄公八年(前686),齐国内乱。荒淫的齐襄公被杀,他的弟弟公子纠逃到鲁国,另一个弟弟小白逃到莒国。次年,小白先回国继位,他便是著名的齐桓公;鲁国派兵送公子纠回国即位,被齐军打败,并按齐国要求杀了公子纠。庄公十年(前684),齐国再派兵侵犯鲁国,在鲁地长勺开战,鲁军以弱胜强。长勺之战,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

本文体现了《左传》善于描写战争与刻画人物的技巧和特点:详于战前决策,略于战况描写。本文对战况描写非常简略,只用“齐师败绩”四个字概括。本文着力刻画的是对战争胜利起决定作用的人物——曹刿。在国家危难时刻,他挺身而出,为国分忧;在分析决胜条件时,他不重视少数亲信与神明,而重视民心,表现了具有进步意义的民本思想;临战之前,他重视士气,能抓住最好的战机;追击之前,又细心观察,从而稳操胜券。最后的“论战”,把前面设置的引人入胜的悬念,逐个解开,颇有画龙点睛之妙。原评:“未战,考君德;方战,养士气;既战,察敌情。步步精详,着着奇妙。”诵读时,可以突出曹刿决策与论战的语句。

原文123

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4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遂入见。

译文

齐国的军队攻打我国,庄公准备应战。曹刿要去见庄公。他的乡亲们说:“国家的事,有享受丰厚俸禄的大官谋划,你又何必去参与呢?”曹刿说:“享受丰厚俸禄的的大官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他进见庄公。

注释

1 我:指鲁国。《左传》作者为鲁国史官,故称鲁为我。2 曹刿(guì桂):鲁国谋士。《史记·刺客列传》作曹沫。3 肉食者:指高官。当时大夫以上的人,方能每日食肉。4 间:参与。

评点“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表示曹刿自信而胸有成竹。是本段重点句。

原文1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23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45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6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译文

曹刿问庄公凭什么条件作战。庄公回答说:“衣食一类养生的物品,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说:“小恩小惠不能遍及全国,群众是不会跟从你的。”庄公再说:“祭祀用的牲口、玉、帛,我从不敢虚夸假报,一定以诚心去祭祀神灵。”曹刿说:“小小的诚心不能得到神的信任,神不会降福给您。”庄公又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一一彻底查清,但一定要根据实情去处理。”曹刿说:“这才是为百姓尽心做事的表现,可以凭借这个条件作战。开战时,请求让我随从。”

注释

1 弗:不。专:独享。2 牺牲:祭祀用的牲畜牛、羊、猪。玉帛:祭祀用的宝玉、丝织品。3 加:虚夸。意即以小报大,以少报多,以恶报美。4 孚:为人所信服。5 狱:案件。6 情:通“诚”。

评点“未……,弗……”,表示否定性的因果关系。“可以一战”,表示信心,语气肯定。用平庸见解衬托高深主张,突出了民本思想。此段“论”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原文12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3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译文

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兵车,两军在长勺开战。两军刚相遇,庄公就要击鼓进兵。曹刿说:“不行。”齐军擂了三次鼓,曹刿说:“可以击鼓了。”结果齐军大败。庄公要指挥兵车追击。曹刿说:“不行。”他跳下车察看齐军的车轮痕迹,又登上车扶住车前横木观望齐军败退情况,然后说:“可以追逐了。”于是追击齐军,把他们赶出了鲁国国境。

注释

1 长勺:鲁地名。在今山东莱芜东北。2 鼓之:击鼓进兵。古代作战,击鼓是命令军队前进。3 轼:古代车前作扶手的横木。

评点“未可”,表示阻止,语气坚定。“可矣”,表示决断,语气果敢。“下”、“登”表示细致观察。“下”字、“登”字后,应该停顿。此段写战争过程。

原文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12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3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译文

打了胜仗之后,庄公问曹刿为什么要这样指挥。曹刿回答说:“打仗全靠勇气。第一次擂鼓,士兵勇气大振,第二次擂鼓,勇气衰退,第三次擂鼓,勇气就消失了。等敌人的勇气消失了,我军擂鼓进攻,勇气正旺盛,因此打败了齐军。他们败走,但是大国的情况难以捉摸,怕它有埋伏。所以,等我看到他们的车迹混乱,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才追击他们。”

注释

1 作:振作。2 再:第二次。3 靡:倒下。

评点

此段“论”战争中的措施。“夫战,勇气也。”是全篇主脑,要读得清晰高亢。“一鼓作气”、“再衰三竭”已经成为成语。宫之奇谏假道《左传》僖公五年

导读

晋国、虞国、虢国都是周朝王室的后代。晋国封地在今山西省西南部,春秋时期不断扩大地盘,成为强国。虞国、虢国邻近晋国,晋国扩大地盘时首当其冲。晋献公在鲁僖公二年(前658),曾向虞国借道攻打虢国,侵占了虢国的夏阳。三年之后,又第二次借道攻打虢国,虞君不听贤臣宫之奇的劝阻,竟然答应晋国的要求,因此遭致亡国。

本篇反映了春秋时期政治思想的变化,由重视亲族血缘关系、重视神灵,转变为重视道德和民心。虞君思想落后,宫之奇洞察历史变化,虞君与宫之奇的对话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关于地理政治形势。虞君贪图小利而不顾大局;宫之奇陈述形势,用“辅车相依、唇亡齿寒”比喻虞虢关系,说明保护邻国不受侵犯同时也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侵犯。第二层关于宗族关系。虞君迷信宗族关系;宫之奇说明政治利害关系早已经撕破宗族间的温情脉脉的纱幕,揭露晋国对宗族的无情和残暴。第三层关于神与民的问题。虞君迷信神灵;宫之奇指出存亡在人不在神,应该实行德政,警惕敌人。宫之奇的分析深刻详尽,层次井然。原评:“宫之奇三番谏诤,前段论势,中段论情,后段论理,层次井然,激昂尽致。”

原文123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45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为甚,其可再乎?谚所谓6‘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译文

晋侯又一次向虞国借道去攻打虢国。宫之奇劝阻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一亡,虞国必然随着灭亡。晋国的贪心不可助长,外部的敌人不可忽视。借道一次给它,就已经过分了;难道还可以借第二次吗?俗话说:‘面颊和牙床,是互相依存的;没有嘴唇,牙齿就要受冻。’这正是说的虞和虢的关系。”

注释

1 晋侯:晋国是姬姓侯爵诸侯国。其始祖是周成王的弟弟。此时的晋侯是晋献公。复:又。假:借。虞:国名。周武王时封大(tài太)王次子虞仲的后代于虞(在今山西平陆县东北六十里)。虢(guó国):国名。为周文王之弟虢仲的别支(在今山西平陆县)。2 宫之奇:虞大夫。谏(jiàn):进忠言规劝。3 表:外面,屏障。4 寇:外来的敌军。玩:忽视。5 再:二次。6 辅:安装在车轮外侧的保护并加强车轮的木条,引申为保护牙床的面颊。车:牙车,即牙床。

评点

宫之奇分析地理政治形势,提出“寇不可玩”、“一之为甚”、“辅车相依,唇亡齿寒”,都是令人警觉的深刻的政治见解。

原文1

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2345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67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89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亲以

10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

译文

虞公说:“晋君是我的同宗,难道会害我吗?”宫之奇回答说:“太伯、虞仲,都是周太王的儿子,太伯不依从父命,放弃了继承王位。虢仲、虢叔都是王季的儿子,做了周文王的卿士,对王室建立过功勋,记载他们功劳的典册,还保存在官府里。(虞国是虞仲的后裔,虢国是王季的后裔,可见虢国与晋国的关系比虞国和晋国的关系更加亲密。)晋国竟然打算把虢国灭掉,哪里还会爱护虞国呢?况且,虞国跟晋国的关系,能比得上晋献公的曾祖桓叔和祖父庄伯的后裔吗?晋君对桓、庄两族本来是应该爱护的,但是桓、庄两族有什么罪过,竟遭到杀戮!不就是因为他们使晋献公觉得受到威胁了吗?晋献公对至亲的人,仅仅因为他们地位尊宠而形成威胁,尚且杀害了他们,何况我们是另外一个国家呢!”

注释

1 宗:同祖为宗。晋、虞、虢均为姬姓国,同一个祖宗。2 昭、穆:古时帝王死后,宗庙里设有神位,始祖居中,后世祖依次左右排列。排在左边的称“昭”,排在右边的称“穆”。昭位之子在穆位,穆位之子在昭位,这样左右更叠,分别辈次。周朝建立后,追封周文王的祖父为“太王”。大(同“太”)伯:太王的长子。虞仲:太王的次子。周文王的父亲季历(王季)是太王的第三个儿子。在宗庙中,周始祖后稷居中,太王处于穆位,所以太王之子太伯、虞公、季历处于昭位;虢君是季历的儿子,所以处于穆位。3 不从:不听从继承王位。太伯是长子,本应继承太王的位,但他认为小弟季历的儿子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有“圣德”,能使周兴盛强大,所以自己就出走到吴地,好让季历继承王位传给姬昌,所以说他“不从”。4 不嗣:太伯出走后,当然没有继承太王之位,所以说“不嗣”。5 虢仲、虢叔:虢的开国祖先,是王季的次子和三子,周文王的弟弟。虢仲封东虢,已在周平王二年(前769)为郑武公所灭。虢叔封西虢,即本文中所指之虢。6 卿士:执掌国政的大臣。7 盟府:主管盟誓典策的官府。8 桓、庄:桓叔与庄伯。桓叔是晋献公的曾祖,庄伯是晋献公的祖父,桓庄之族是晋献公的同祖父的兄弟。9 逼:迫近,威胁。10 宠:尊贵。

评点

宫之奇说:“将虢是灭,何爱于虞?”这说明,政治利害关系早已经撕破宗族间的温情脉脉的纱幕。又说:“亲以宠逼,犹尚害之”,揭露晋国对宗族的无情和残暴。

原文12

公曰:“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34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56‘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则78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9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

译文

虞公说:“我祭祀鬼神的祭品丰盛洁净,鬼神一定会保佑我的。”宫之奇说:“我听说鬼神并不对人人都亲,只依附有德行的人。所以《周书》上说:‘上天没有至亲,只辅佑有德行的人。’又说:‘并不是祭祀的稷黍能够远远散发出香气,只有显著的德行才芬香远闻,得到鬼神的辅佑。’又说:‘人们的祭物虽然相同,但只有那有德者供的祭物,才为鬼神享用。’这样看来,如果没有德行,人民就不会和睦,鬼神也不会来享用祭品了。鬼神所依凭的,就在于德行了。如果晋国并吞了虞国,修明德行,再把丰洁的祭品奉献给鬼神,鬼神难道还会吐出来吗?”

注释

1 享祀:祭祀。用食物祭鬼神叫享。2 据:依附。既依附,则必保佑。3 实:是,提前宾语。4 《周书》:古书名,已亡佚。伪《古文尚书·祭仲之命》袭用了这两句。辅:助。这里指保佑。5 黍稷:泛指五谷,是祭祀用品。馨(xīn):散布很远的香气。古人以为,鬼神闻到香气就是享用了祭品。这两句见伪《古文尚书·君陈》篇。6 繄(yī医):语气词。这两句见伪《古文尚书·旅獒》。今本《尚书》“民”作“人”,“繄”作“其”。7 冯:通“凭”。依靠。8 取:夺取,即灭掉。9 馨香:这里指散发芳香的祭品。

评点“享祀丰洁,神必据我。”虞公迷信,代表落后的天道观与政治思想。“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代表了新兴的天道观与民本思想。

原文1

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23晋不更举矣。”冬,晋灭虢。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4公。

译文

虞公不听宫之奇的规劝,答应了晋国使者借道的要求。宫之奇便带领他的家族离开虞国,他离开时说:“虞国的灭亡到不了举行腊祭的日子。晋国灭虞就在这次行动中,用不着再发兵了。”

冬天,晋国灭掉了虢国。那是晋军回师时,停驻在虞国,于是发动袭击,把虞国灭掉,并逮捕了虞公。

注释

1 腊:一种年终的祭祀典礼。2 更(gēng耕):再次。举:起兵。晋将用灭虢的军队来灭虞,不需再起兵了。3 馆于虞:晋兵驻在虞国。4 执:捉住。

评点“弗听”,不可救药。事实证明了宫之奇的预见,事实也为后人留下历史教训。宫之奇“以其族行”,见机而作,果断的行为源于敏锐的政治眼光。烛之武退秦师《左传》僖公三十年

导读

郑国是一个中等国力的诸侯国,而且郑庄公去世后,内忧外患相继发生,国力日益衰弱。它的地理位置处于中原的核心地区,北方是强大的晋国,南方是强大的新崛起的楚国,它是晋楚争霸的必争之地;而且东面还有强大的齐国,西边有强大的秦国。所以,郑国只好在大国之间周旋,或被迫屈服于晋,或被迫屈服于楚,有时依附一边,又暗地里讨好另一边。鲁僖公三十年(前630),晋国用两条理由作借口,联合秦国,进攻郑国。

本篇是《左传》中外交辞令的代表作之一。在国家存亡的危急关头,烛之武临危受命,用巧妙的外交说辞化解了战争灾难。他的说辞妙在哪里呢?妙在处处从秦国切身利害出发,为秦国着想,使秦穆公不得不接受。妙在面对强国君主,不亢不卑,利用秦晋矛盾,从容进言。他向秦国陈述了五点利害:一、灭了郑国,秦国不可能越过中间的晋国占有郑国的土地;二、灭了郑国,就扩大了晋国的势力,这等于削弱了秦国;三、晋国一旦统治郑国,进一步扩张的侵犯对象就是秦国;四、历史证明,秦国即使对晋国有恩惠,晋国也不会对秦国讲信义;五、如果秦国能保存郑国,对秦国在东方的事业,就大有好处。这五个方面,都分析得入情入理,使秦伯不得不听,不得不撤军。

原文1234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5秦军氾南。

译文

晋文公和秦穆公围攻郑国的都城。这是因为郑国以前对晋文公无礼,并且有了二心,暗地里依附了楚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注释

1 晋侯:晋文公。秦伯:秦穆公。周朝分封诸侯,晋国是侯爵,秦国是伯爵。2 无礼于晋:指晋文公为公子时在外逃亡,经过郑国,郑文公没有按礼节接待他。3 贰:有二心。此指僖公二十八年(前632)城濮之战时,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攻打晋国。4 军:驻军。函陵:郑地。在今河南省新郑市北。5 氾(fàn泛)南:在今河南省中牟县南。

评点

形势逼人,疾风知劲草,为后文作了铺垫。

原文123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4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译文

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很危险了。假如派遣烛之武去见秦国的国君,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走。”郑文公听从了他的建议,去请烛之武。烛之武推辞说:“我年富力强的时候,尚且不如他人;现在年老了,没有能力办事了。”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你,如今事情危急了才来求你,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你也不会有利吧!”烛之武便答应了去见秦国的国君。

注释

1 佚之狐:郑国大夫。郑伯:郑文公。2 烛之武:郑国大夫。3 师:军队。4 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评点“师必退”,充分相信烛之武,语气肯定有力。“壮”、“犹”、“老”,是逻辑重音,推辞中表现感慨。

原文1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郑亡而23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45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678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9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101112。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13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译文

晚上,用绳子缚住烛之武的身体,从城墙上放了下去。他求见秦穆公说:“秦、晋两军围攻郑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了郑国而对您有益,那我就不敢麻烦您接见了。不过,如果越过另外一个国家,把偏远的地方做秦国的边境,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那么,您又何必灭亡郑国去扩大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晋国的实力雄厚了,就等于您的力量被削弱了。您假如留下郑国,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的使者来往经过,郑国可以供给他们所缺少的物质,这对您秦国也没有什么害处啊!况且您曾经对晋君有恩德,晋惠公答应酬谢您,割给您焦、瑕二地,可是他早晨渡河回了国,晚上就在那里修筑城墙了,这是您所知道的。晋国哪里还有满足的时候?晋国既然灭了郑作为它东边的疆界,就一定想极力扩展它西边的疆界,那么,如果不损害秦国,还能从哪里取得土地呢?这种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的事情,究竟怎么处理,我请您好好考虑一下。”秦穆公听了很高兴,便和郑国订立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驻扎在郑国的都城,自己就带军回秦国去了。

注释

1 缒(zhuì缀):用绳子缚住身体,从城墙上往下放。2 执事:手下办事人员。避免直接称秦伯。这是委婉的说法。3 鄙远:把远方的郑国作秦国的边邑。鄙,边邑,这里作动词用。4 东道主:东方道路上招待食宿的主人。因郑在秦东,所以这么说。5 行李:使者,也作“行理”。6 共:通“供”。7 尝为晋君赐:指秦穆公曾经帮助晋惠公回国即侯位。赐,恩德。8 焦、瑕:晋国的两个地名。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一带。9 朝(zhāo招):早晨。济:渡河。版:筑土墙用的夹板。设版,指筑城备战。10 封:疆界。肆:扩展。11 阙(quē缺):损害。12 说:通“悦”。13 杞子、逢(páng庞)孙、杨孙:都是秦国大夫。

评点

原评:“越国鄙远、亡郑倍邻、阙秦利晋,俱为至理。古今破同事之国,多用此说。”“若郑亡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焉用亡郑以陪邻”、“夫晋,何厌之有”、“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这几句话分析利害关系,句句打动秦穆公。烛之武真是不凡。这几句话要读得从容舒缓,其中“若”、“焉”、“何厌之有”、“唯君图之”重读。

原文12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

345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

6去之。

译文

子犯请求晋文公追击秦军,文公说:“不可以!没有那个人(指秦穆公)的力量,我就不会到这个地位。依靠过人家的力量,却去损害人家,这是不仁;丢掉了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用互相开战的混乱,替代两军同心协力的严整,这不算武勇。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撤走了。

注释

1 子犯:晋大夫,即狐偃,晋文公的舅父。2 微:非,没有。夫(fú扶)人:那个人。指秦穆公。此句指秦穆公在晋惠公死了之后帮助晋文公回国继承君位的事。3 敝:败坏、损害。4 知:通“智”。5 乱:指秦晋两国同盟破裂,互相攻战。整:指秦晋两国和睦相处。6 去:离开。

评点“不仁”、“不知”、“不武”,重读,晋文公不愧是一代霸主。召公谏厉王止谤《国语》周语上

导读《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史。相传春秋末期的史官左丘明,写了《春秋左氏传》和《国语》,一为编年体,一为分国史料,所以《国语》又称《春秋外传》。全书二十一卷,分别记录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史事,侧重于记录杰出人物的言语,故名“国语”。记叙时间大致起于西周末期迄于春秋、战国之交。

本篇选自《国语·周语上》。周厉王是西周晚期的暴君,公元前877年至前841年在位,他贪婪而残暴,禁止臣民发表议论,终于被臣民赶下台,西周王朝也元气大伤,江河日下。召公是一位有远见的政治家,厉王垮台后,他与周公(周公旦次子的后代)共同掌权,史称“周召共和”;后又辅佐周宣王,使周朝一度中兴。

本篇以“弭谤”为中心,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厉王采取弭谤的行动,第二部分写召公分析弭谤之害,第三部分写弭谤的恶果。文章的重点是第二部分召公分析弭谤危害的言论,召公的分析,有巧妙的比喻,有典章制度的引用,有正反的对比。可惜愚顽的厉王却一意孤行,听不进忠告,终于自食恶果。

原文1234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王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

56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7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译文

周厉王暴虐,国都的人都议论他的过失。他的大臣召公告诉厉王说:“人民受不了你暴虐的政令了!”厉王听了很生气,找来一个卫国的巫师,叫他监视议论自己过失的人。只要那巫师报告议论的人,厉王就把那人杀掉。从此,国都内的人谁也不敢说话了,在路上相遇,只用眼神示意。

注释

1 周厉王:名胡。周夷王的儿子,西周第十代国君。2 谤:议论,责备。“谤”在文言文里面是个中性词,含义是公开议论指责别人的过失。它不同于现代的贬义词“诽谤”(恶意中伤)。3 召(shào邵)公:召公奭的后代召穆公,姓姬,名虎,周王的大臣。4 堪:受。不堪,受不了。5 卫巫:卫国的巫者。6 道路以目:人们在道路上相遇,以眼神示意,形容敢怒而不敢言。7 弥(mǐ米):止,消除。

评点“虐”、“怒”、“杀”、“喜”几个字,便活脱脱地勾勒出了一个凶残愚蠢、刚愎自用的暴君形象。仅用“道路以目”四个字,写出人民不敢言而敢怒。这些字应重读。

原文12

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345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678910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111213141516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1718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19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

20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译文

厉王高兴了,告诉召公说:“我能制止议论了,他们不敢说话了。”召公说:“这只不过是堵塞起来罢了。堵塞人民的嘴巴,比堵塞江河的后果还要严重。河水堵塞起来一旦决口,伤害的人必然很多,堵人民的嘴巴也是一样。所以,治水的人,应该疏通河道,使它通畅;治理民众的人,也应该开导民众,使他们敢说话。所以天子办理政务,要大臣以及有地位的士人进献讽谏的诗篇,要盲乐官进献反映民意的歌曲,要史官进献可资借鉴的史书,要乐师进献箴言,然后要盲人朗诵公卿列士所献的诗文;还要百官进谏,让普通民众的意见可以间接地传达给王。左右近臣各尽规谏的职责,同宗的大臣弥补和监督王的行为、过失,乐师和史官用歌曲或史事对王进行教诲,王的师傅和朝中老臣再把乐师、史官的教诲加以修饰整理,然后由王斟酌取舍,付之实行。因此,王的行为就不至违背情理。人民有嘴巴,就好像大地有高山河流一样,人的财富用度都从这里出来;又好像大地有各种高低平洼的土地一样,人的衣食资源都从这里产生。放手要人民讲话,政事的善恶好坏都能从这里反映出来。好的加以推行,坏的加以防范,这是使财用衣食能够大大增多的办法。人民,在心里想,用嘴巴说,想好了就自然要说出来,怎么能堵塞呢?如果堵塞人民的口不让说话,那又能得到多少民众的拥护呢?”

注释

1 障:筑堤防水叫障。引申为阻隔。2 壅(yōng佣):堵塞。3 为川者:治水的人。4 导:疏导。5 宣:放开,开导。6 听政:处理政事。7 公卿:三公九卿,指朝廷的大臣。列士:古代一般官员都称为士,较高的称为列士。诗:这里是指讽谕朝政得失的诗篇。8 瞽:盲人,掌音乐的太师。古时乐官多由盲人充当。此言乐官进献反映民意的歌曲。9 史:太史,掌礼法的官。献书:史官陈献奏章,陈述往古政治得失,作为借鉴。10 师箴(zhēn针):少师进献箴言。师:少师,一种乐官。箴:寓有劝诫意义的文辞,与后世的格言相近。11 瞍(sǒu叟):没有眸子的盲人。赋:朗诵。指朗诵公卿列士所献的诗。12 矇:有眸子而看不见东西的盲人。诵:指不配合乐曲的诵读。13 百工:百官。一说指各种手工艺者。14 庶人:平民,老百姓。传语:老百姓是没有机会见到国王的,所以只能把意见间接地传达给国王,叫“传语”。15 尽规:尽规谏的职责。规,进谏,规劝。16 亲戚:指与国王同宗的大臣。补察:弥补王的过失,监督王的行动。17 耆、艾:古称六十岁的人为耆,五十岁的人为艾。这里是指国王的师傅和朝中老臣。修:修饰整理。18 悖(bèi贝):违背,谬误。19 原:高爽而平坦的土地。隰(xí习):低下而潮湿的土地。衍:低下而平坦的土地。沃:肥美的土地。20 阜:增多,丰富。

评点

召公说词可分三层,一层用比喻讲堵塞言论之害,二层讲对待言论的历史经验,三层再用比喻讲开放言论的必要。“壅”与“导”对比,“防”与“宣”对比,把壅防之危害与宣导之利益,说得十分透辟,入木三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是千古至理名言。这些词语应重读。

原文1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译文

厉王不听召公的劝告。这样,国内的人民都不敢说话了。只过了三年,大家就把厉王放逐到彘地去了。

注释

1 流:放逐。彘(zhì滞):晋地名,在今山西霍州市境内。放逐周厉王的事发生在公元前842年。

评点“流王于彘”,写了人民力量的爆发,也总结了暴君弭谤的后果。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齐策一

导读《战国策》是战国时代以纵横家为代表的谋臣策士游说各国的言论的汇编。今本经过刘向整理,有33篇,按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分国编纂。其文长于铺叙,气势充沛,并爱运用寓言和比喻说理。齐威王,前356年至前320年在位,是齐国一位有为的国君,他能纳谏,能用人,终于使齐国兴旺强盛。邹忌在齐威王十一年(前346)以鼓琴见威王,被任命为相,次年封“成侯”(见《史记·六国年表》)。

本篇写邹忌以家事比喻国家,巧妙讽劝齐威王广开言路。全篇以“讽”为线索,以去“蔽”为中心展开。首先写邹忌从家事中悟出一条人生哲理:对自己偏爱的人,对自己畏惧的人,对自己有所求的人,都会偏心或违心地吹捧自己。只有核对事实,自己照镜子,才会有自知之明;否则就会受蒙蔽。这是写讽谏的起因。其次,写邹忌悟到国事也与家事一样,国君也会受蒙蔽,于是入朝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讽谏齐威王,其特点是以小喻大,连类而及。文章最后写齐王纳谏,广开言路,除弊兴利,赢得了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诸侯归服。这是总结讽谏的效果。

全文成功地使用了三叠复沓手法:邹忌与妻、妾、客,三问三答;邹忌进谏,三种对象,逐一类比;齐王悬赏,分为三等;进谏人数由多而递减,分为三个阶段。

原文123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4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5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6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熟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7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译文

邹忌身高有八尺多,仪表出众,容貌漂亮。一天清晨,他穿戴好了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的徐公,谁漂亮?”他的妻子说:“你漂亮极了,徐公哪能比得上你呀!”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自己不相信,又问他的妾说:“我跟徐公比,谁漂亮?”妾说:“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呀!”第二天,有位客人从外边进来,邹忌坐着同他聊天,问客人:“我和徐公谁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您漂亮啊。”

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打量他,自己认为不如。照着镜子看自己,更觉得不如,相差很远。晚上,他躺在床上认真思考,终于悟出了一番道理:“我的妻子说我漂亮,是因为偏爱我;我的妾说我漂亮,是因为怕我;客人说我漂亮,是因为想求我帮助。”

注释

1 修:长,身高。先秦时代八尺约相当今一米八。2 昳丽:漂亮,有风度。3 朝(zhāo招):早晨。服:穿戴。4 孰与:表示比较。5 旦日:明日。6 若:如。7 美我:认为我美。美,形容词作动词。

评点“私我也”、“畏我也”、“有求于我也”,应该重读。妻、妾、客三人的回答,应读出不同的语气,表现私、畏、有求的心理。

原文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1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2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

于是,邹忌进朝廷去见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怕我,我的客想求我帮助,都说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方圆一千里,城池一百二十座。宫里的后妃和左右侍候的人,没有谁不偏爱大王;朝廷上的臣子,没有谁不怕大王;国境之内,没有谁不希望大王请求帮助。根据这种情况看起来,大王受到的蒙蔽可厉害啊。”

注释

1 宫妇左右:宫廷里面的后妃以及左右侍候的太监宫女等。2 蔽:蒙蔽。

评点“王之蔽甚矣!”是全段之纲,“蔽”要重读。“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跟“私我”、“畏我”、“有求于我”一一对照。这三个重点语句,要读得抑扬顿挫。其中“莫不”重读。

原文1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23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4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文

齐威王说:“好!”就下了一道命令:“文武百官和百姓能够当面指出我的过错的,受上等赏;写信规劝我的,受中等赏;能够在公共场所议论我让我听到的,受下等赏。”命令刚下达时,群臣纷纷进谏,宫门口和院子里像闹市一样人来人往;几个月以后,要隔一些时候,才间或有人进谏;一年之后,虽然有人想说却没有什么可以进谏了。

燕、赵、韩、魏各国听到这情况,都向齐国朝见。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里战胜了对手”。

注释

1 刺:指责。2 谏:劝阻。3 谤议:指责议论。市朝:指公共集会场所。市,做买卖的场所;朝(cháo巢),百官集会的地方。4 期(jī基)年:一周年。

评点“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形成纵向对比,要读得舒缓清晰。注意“期”的读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