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报告(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6 14:43:59

点击下载

作者:河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15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报告

2015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报告试读:

基本情况篇

河北省网络舆情引导研究报告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951万人,增幅较去年略有提升。互联网普及率为50.3%,较2014年年底提升了2.4个百分点。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较2014年年底增加6303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4年的85.8%提升至90.1%。这样的数字意味着网络愈发成为舆论生成和演变的重要平台,而现实也不断证明了这一点。2015年,全国大量舆论事件在网络生成并发酵,持续影响现实生活。如何看待和引导网络舆情已经成为摆在政府相关部门面前的严肃课题。河北省2015年网络舆情事件较多,有些事件持续发酵,影响较大。随着网络舆情应对意识的不断清晰和应对能力的成熟,2015年河北省网络舆情态势总体平稳,舆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呈现出舆情应对的正向发展。一、河北省网络舆情概况(一)议题结构特征

1.题材范围

从2015年河北省热点网络事件来看,热点事件话题涉及多个领域,话题主要分布在京津冀一体化、吏治反腐、涉法涉警、教育舆情、突发事故等方面。其中,关于京津冀一体化的热点话题主要为张家口成为2022年冬奥会举办城市。由于它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张家口以及河北经济的发展,也事关京津冀发展一体化,所以,一度成为河北网络热点话题。另外,关于吏治反腐的“河北检察官授课稿透露刘铁男、谷俊山等贪腐细节”也在事件发生后一度引起众多的关注。热点话题关于涉法涉警的事件,如:“石家庄灵寿县民警过劳殉职”一事。该事件的广泛传播,引起了广大民众对警察的深刻敬意和守法护法的决心。另外,关于教育的舆情也是历年来长盛不衰的热点话题,如“衡水二中教学楼装防护栏”一事,此消息在4月20日曝光后便引发了媒体的转载,事件持续发热了一周之久。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河北省热点网络事件中谣言诈骗、环保治污、食品安全等话题也引发了较大关注。比如:“河间假微信引来真爱心”,一条假微信引来了一场真的爱心行动;针对严重的雾霾,河北实行尾号限行措施,结果各市的限行尾号没有统一给大家的出行带来不便,“河北多市雾霾限行尾号不统一”的话题一度成为网络热点话题。此外,食品安全也是热点之一,“藁城作坊年产百吨假腰子”曝光后便迅速引发了媒体和网友的关注,当日即达到舆情热度峰值。

从河北这一年的网络舆论热点来分析,与2014年相比,涉冀负面舆情的数量略有下降,非负面舆情占据主流,占比达72%。虽说存在的个别负面舆情事件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总体的应对还是及时有效的,处在可控范围之内,并未造成很大的恶劣影响。

2.时间特征

2015年河北省热点网络事件中,大多数的热点产生的高潮呈现时间都较为集中,一般都是在事件曝出后持续三天左右的高潮,之后会慢慢回落。呈现为一段波峰后,开始直线下降。根据事件性质的不同,会有一些持续时间长度上的差别。在一些突发事件中,一般都是在媒体报道三天左右,形成关注和讨论的高潮,接着关注度就开始下滑,大致一周左右舆论就会不再。另外还存在个别的由于事件本身的性质或者后续的关注和发展在之后会再次出现关注的小高潮,舆论持续的时间就相对较长。这类事件舆论发生的时间较为分散,呈现小波浪段式的时间特征。

第一种,呈现短时间内单个波峰的案例:石家庄“2011年以来超九成房地产项目涉违法”事件。新华社在3月18日的上午发表文章,指出河北自2011年以来房地产的违法项目数量之多令人震惊,之后,迅速引起百余家网站关注、转载,其中包括腾讯、凤凰网等知名网络媒体。之后,在贴吧论坛等也引起热议,事件从爆发到形成舆论高潮仅仅在几个小时之内。紧接着舆论在高潮中发酵,大批量的评论文章出现,其中重量级的央视也在当天报道关注了这一事件。到第四天,舆论渐渐平息。这就是一般舆论出现的时间特征,事件发生被媒体报道后,迅速出现舆论高潮,在蜂拥的报道和关注中持续三天左右,而后走向平息。

第二种,舆论热点呈现时间分散和热度起伏的特点,表现为波浪式,分为几段高潮。这类事件主要是由于事件本身的发展、媒体的再次关注亦或者是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导致再次关注。比如:河北2015年的雾霾,一再将河北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首先刚入冬时,河北的空气质量在全国排名倒数,一度成为各大媒体报道的热点,比如腾讯网的《2015年上半年空气质量“倒数十名”河北占6席》,凤凰网的《河北2015年后两月雾霾日45.9天为历年同期最多》等,都是针对河北严重的雾霾情况所做的各个角度的报道。一时间河北、环境污染、雾霾等一系列关键词成为舆论热点。各大网站、传统媒体的报道让舆论持续。之后,随着报道的减少,讨论度逐渐下降。但在12月初,贴吧一则“北京的雾霾都是从河北吹来的”论断再度将河北雾霾推上舆论高潮,各大媒体开始纷纷针对此事进行评论。之后,人民网发表文章《专家正名:北京雾霾不是从河北飘来的》,河北的媒体也发声,长城网发表时评《我们都是雾霾的受害者》,针对这个议题发表观点,澄清事实真相,舆论才渐渐平息。所以,在关于雾霾这个再次出现的议题中,舆论引发事件也是呈现波浪式的几段高峰。

3.议题的长尾表现

目前,网络舆论事件呈现出的影响已远远超过事件本身,由于大量公共事件涉及民生,关注度较高,而相似事件的出现极易勾连出网民在以往舆论事件中积淀下来的情绪和情感,因此舆论事件的发生发酵以及结果往往并不终结于当下。尽管从表面看,事件已趋淡化,相关当事人的处理有了初步结果,网民高涨的情绪逐渐平稳,然而事件带给网民的心理和情感冲击并未结束,沉淀下来形成了深层的立场判断。尤其当事件处理结果和网民期望有差异时,负面情绪会变异成为“刻板印象”,从而在日后任何相似相关的事件出现时再度爆发。如此反复,刻板印象愈加稳固,极大程度上制约良好沟通的形成。

2015年,出现大量与舆论事件相关的网络热词,这些带有强烈情感情绪色彩高度约化的热词成为网民对于舆论事件最直接最有力的判断,不难看出,这些流行词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会不断地在各类场合反复提及,持续固化着网民对于新闻事件中涉及的人物、地域、部门。对于河北省而言,“雾霾”之于城市整体形象的荫蔽已经缓慢呈现,燕赵千年慷慨文化的符号化标识被天路之收费、天价蟹等伤害,应该引起相关部门关注。(二)网络舆情生成路径

网络舆情的传播主要通过两大媒介,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在舆情发生后,其生成过程中,根据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所起的不同作用,主要分为四大路径,包括:一、传统媒体触发,之后在网络媒体上形成舆论高潮。二、网络首先发声,紧接着传统媒体开始关注,从而引起舆论高潮。三、网络热点形成,传统媒体未曾介入或介入有限,但是网络讨论热度不减。四、传统媒体触发,网络反应平淡。

1.传统媒体触发—网络

在舆情的生成路径中,第一类就是从传统媒体到网络媒体而形成的一股舆论热潮。传统媒体凭借自身在信息的掌握以及对于事件深度的思考上所具有的优势,首先对事件进行报道,引起网络媒体的关注,网络由于本身具有传播信息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受众多的特点,对于事件一经转载报道,就会迅速引起各方的关注讨论,从而形成舆论高潮。

比如在“衡水二中教学楼装防护栏”事件中,作为传统媒体的《河北青年报》首先曝光此事,紧接着迅速引发网络媒体转发,新华网、光明网、中国新闻网、腾讯网、凤凰网等多家知名网站进行了转载,短时间内在网络上掀起了舆论热潮。

2.网络—传统媒体

在舆情的生成路径中,还有一种是事件的曝光源头来自网络媒体,紧接着引起传统媒体的关注,在其做了相关的报道后,各方关注度升高,从而形成舆论高潮。

比如“北京雾霾是从河北吹来的”事件中,首先就是在网络媒体中出现,一则名为“北京雾霾是从河北吹来的”的帖子霎时间引起热烈的讨论,紧接着就引起了传统媒体的关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对此事进行评论,并对所说的雾霾的来源进行解释,引发更多人的关注,使得舆情热度持续高涨。

3.网络热点形成,传统媒体未曾介入或介入有限,但是网络讨论热度不减

在热点的舆情中,还有一种是其产生、发展、高潮以及淡出人们的视线,整个过程基本上都是在网络上完成的,且讨论热度一直持续,但传统媒体未曾介入,或者介入的程度很小。比如“河北传媒学院老师被曝猥亵女生”事件。该事件自11月13日在网络曝出后逐步引发社会关注。在持续一周的时间内,微博、微信、论坛网站等网络上讨论的热度很高,并且在今日头条转载了相关报道后当日舆论热度达到峰值。只有少量的传统媒体提到了此事,但是没有广泛的关注。一直到河北传媒学院在官方微博回应称“将开展全面调查”,舆论热度才开始降温。所以,从整个舆论事件来看,其曝光、被关注以及最后的解决都是通过网络媒体的形式,传统媒体在舆情的生成上起的作用很小。

4.传统媒体触发,网络反应平淡

网络舆情生成路径中还包括第四种方式,即主要是通过传统媒体形成舆论热潮,引发人们的关注,而网络对于舆情的反应较为平淡。

比如“藁城作坊年产百吨假腰子”事件,该事件是作为传统媒体的《新京报》首先在4月20日做了专版报道,详细披露产自石家庄藁城区的用添加剂黏合而成的“包油”腰子的制售过程,引发了网友和媒体的关注。22日《新京报》再次刊文报道,27日北京、河北两地官方回应,出现两个舆情小高峰;随着相关查处工作的落实舆情热度才趋向平稳。纵观此次事件的舆情热度走势,传统媒体在此次的舆情生成中起了主要的作用,网民关注呈现时间分散和热度起伏的特点。(三)网络舆情生成过程中平台的表现

任何舆情的生成都需要依靠一定的平台,而在对2015年河北舆情生成的具体相关事件进行分析和研究后发现,其网络舆情的生成过程主要依托这三大类平台:第一类是传统媒体和新闻网站;第二类是论坛社区;第三类是微平台,包括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网络平台。

1.传统媒体和新闻网站

传统媒体和新闻网站,是网络舆情最主要的生成平台。由于这两种平台本身都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受众极为广泛,事件一经其关注和报道,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引起较大范围的关注。分析2015年河北省的舆情可知,大多数舆论的发酵、高潮都是在传统媒体和新闻网站的推动下生成的。

比如“沧州肃宁枪击案”“河北部分钢厂因冬奥会考察限产停产”等事件都是传统媒体的报道与新闻网站的持续关注转载,共同促成了舆情的高涨。

2.论坛社区

论坛由于本身所具有的内容丰富广泛、参与人群复杂、言论表达自由等特点,很多的舆情的源头都出现在这里。但是相对于传统媒体和新闻网站来说这个平台的权威性和真实性有待考量,所以,对于舆情高潮的出现其所具有的力量还相对较小。

如“石家庄北高营村村支书春节被枪杀”事件,其发生后就是最先被名为“热帖台有人”的网友在百度贴吧石家庄吧曝出的。帖子一发布跟帖就达到了六百多条,网友们纷纷质疑和答问,对于事件的真实性进行确认。有真实了解情况的网友就表示确有其事,当然还是有一些质疑声,所以,总体来说,事件是在小范围内引起了讨论。一周之后,中国新闻网登载该事件的相关报道,并被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纷纷转载,舆论高潮爆发。

3.微平台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在近些年成为舆论生发的重要渠道,微平台开始显示出越来越强大的力量。微博微信拥有较为庞大的群体,其使用者遍布各地,在信息传播上最为迅猛即时,并且由于其言论自由、传播自由,使用者可以对于事件随时进行评论、转发,利用强大的朋友圈和微博圈子,能够在短时间内将事件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比如河北邢台的“王宝强亲属在南和被撞身亡”舆情中,微博这个微平台就起了关键性的作用。王宝强作为名人,其微博受到的关注度比较高,所以当其在微博上对此事发表声明的时候,迅速引起了大量网友的转发关注,之后微信、秒拍等平台还流传一段王宝强在受害者家拍摄的视频,视频中王宝强称“撞了人了不认错,还去找关系”“这事儿不解决,我绝不回去”。在这样的基础上,网络媒体一经报道,不到半天的时间,就让事件达到舆论高潮。在此事件中,正是由于微博的广泛迅速的传播,微信、秒拍等平台的视频转发推动,才使得这一件看似平常发生的事情成为影响较大的舆论浪潮。微平台成为舆情发生、发展、高潮、平息的主要平台。(四)网络舆论事件中的受众分析

如今,网络媒体尤其是新媒体得到快速发展,由于其本身具有强大的互动性、开放性、平等性等传播特征,使得受众在网络舆论事件中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参与到其中,通过这些平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推动舆情的变化和发展。因此,受众是网络舆论事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他们对于舆情的进展起着关键性的推动作用。接下来主要从受众的人群结构、参与程度、参与心理三个方面来对其进行解析。

1.人群结构

网络媒体凭借自身的内容的开放性、传播的广泛性、互动性、活跃性等特点,拥有了大量的使用者和参与者,而这些使用者往往会参与到网络热点事件中,从而推动舆论的生成。在舆情传播的参与者中,人群的结构是相对较为多元的,主要包括三类:第一,与事件相关的当事人和家属;第二,与事件有关的利益共同体;第三,与事件有关的情绪共同体。

首先事件关联的当事人和家属肯定是舆情生成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所以主要来说明后两类人群。与事件有关的利益共同体包括经济共同体和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与事件的当事人有着类似的经历或者命运,把解决当事人的这件事当作是解决自己的经济利益的一种方式。而政治共同体是指与当事人有着共同的政治立场,希望通过参与这个事件,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从而进行政治参与的群体。他们都是舆论事件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

例如,在“内蒙古大量‘高考移民’家长为河北干部”事件中,舆论的推动者大多是一些与高考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学生、家长,他们大多对高考的公平有着强烈的追求愿望,对于高考的不公平现象敏感而排斥。在这篇报道的近乎八千条评论中,可以看到大多数的人群都是在讨论我国在各地的不平衡的高考政策,从热讨的人员来看,经历高考的学生和河北、北京、山东等地的关注高考资源和政策的人居多。他们与高考这个话题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利益,高考政策的平衡与否对于他们有着一定的影响,所以当事件发生后,这些人通过各种方式纷纷发表看法,也让舆情在短时间内形成。

第三类是情绪共同体,主要是指那些对于突发的事件有着相同的情绪感受,如怜悯、愤怒、兴奋等,他们本身和事件没有直接的关系,只是因为情感的触动而参与到其中,形成一种感情上的共识。他们利用有着共同情绪的人的参与,进行情感观点的阐发和宣泄,形成一种舆论氛围,很多时候是比较激烈的,或强烈支持、喝彩,或强烈反对、指责,往往能够对舆论的发展和转变起到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会影响舆论的反转。

比如,在关于张家口申奥成功的事件中,新闻一经发布,立即引起广泛关注,不论是张家口人还是河北人,亦或是其他各地的人,都将视角转向这里,关注着张家口这座城市。微博微信的个体、网站各个媒体转发相关新闻,发表自己对于此事的心情与祝福。这些人可能本身与张家口主办冬奥会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由于具有共同的爱国情感,一种油然而生的为国骄傲的情绪使得大家一起关注,从而与媒体共同促成一种舆论氛围。当然,这是一种较为正面的舆情事件,在这样的一次舆情中,这些情绪共同体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参与程度

在网络舆论事件中,受众参与这一点是众所周知的,但是不同的受众,其在事件中的参与程度是不同的。从总体上来分,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参与度较高,成为舆情的制造和推动者;二是参与度低,只是舆情发展中的一个围观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舆论的形成,但不是起决定作用。

参与度较高的这部分人,他们会直接参与到舆论事件的讨论中去,促进信息的传播,也可能会影响事态的发展。对舆论的生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类群体在网络舆论事件中主要通过微博、微信、论坛、QQ等方式进行参与,他们通过新闻事件的评价、转发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和影响他人的看法,尤其是具有意见领袖特质的人,其对舆论的影响力更大,从而会使得事件在短时间内形成一种强大的舆论效应。这类人群是舆情的主要参与者、推动者,甚至决策者。他们把自身都融入事件的发展进程中。

第二类人参与程度较低,他们可以说是事件的一个“观众”,对于事件的参与心理不强,几乎不对事件发表个人的见解,只是由于受到舆情的影响而去关注,并不对舆论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虽然其参与程度不高,但是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对舆论的形成有影响,他们是间接参与舆情的一类受众。

3.参与心理

在网络舆情的参与过程中,不同的受众有着不同的参与心理。主要包括三类:一是从众的“围观”心理,二是猎奇与求真心理,三是出于主体意识的表达的欲望。

网民心理出发点的不同,在舆论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也是各异。第一种是以一个看客的身份参与到事件中的人,他们对于事件本身并没有想要表达某种想法或建议,只是出于从众心态,对于大家都在议论的事情进行了解。他们的参与程度是较低的,只是抱着“看热闹”的心理来围观的。

第二类参与心理主要是针对事件本身,他们对于事件的好奇以及事件背后可能隐藏的一些事情充满强烈的了解欲望,他们的关注和参与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以及对于事件真实性的确定。因为如今的受众,已经不再简单地相信一些事件表面所传达的信息,而是愿意不断地对内容进行思考、鉴别、质疑,在满足自己猎奇欲望的同时,热衷于事件真实性的追求。比如在承德,“郑雪碧”被调查事件中,消息一经曝出,便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上引起了很大的关注,网站的转载也使得舆情在网络上持续蔓延。针对这个事件,网民的观点主要有这几类:一是对此人的名字进行调侃。这种参与心理更多属于我们说的第一种,围观心态。二是对于郑雪碧被调查背后所隐藏的原因、事实真相进行追问,对郑雪碧主政期间承德政务上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关注,这类群体就是属于我们所说的第二类参与心理。他们倾向于对舆情背后事实真相以及一些隐藏的事情进行挖掘和分析。比如在事件被报道之后,就有网友在微博和贴吧上开始分析郑雪碧近些年的所作所为以及他的不作为,对于其为什么被查,对他的工作、生活、感情等各个方面进行挖掘和分析。这些人是典型的出于好奇求真心理来进行参与的。三是属于我们即将说到的第三种心理,即舆论事件的参与者、导向者。他们意在通过自己的参与达到某种目标或愿景。

第三类参与心理已经超越事件本身,他们关注事件的进程,参与舆论的形成、传播,目的在于进行自我观点和意愿的表达,从而通过事件上升到一种更为本质的高度,是一种更为深刻的参与心理。这些参与者针对事件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其中既包括对于事件的分析、推测,也包括事件背后所涉及的相关部门责任的评介,还包括对于事件应该如何进行处理的建议。他们是以一个主人翁的身份主动地参与到舆情之中,目的在于希望通过这些小小的力量汇聚形成舆论的浪潮,从而使得事件朝着自己预期的方向发展,亦或对现实的一些不满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变,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舆情的参与。

比如,在“郑雪碧”被调查事件中,这一类的参与人群主要借郑雪碧被调查探讨河北乃至中国如何整治腐败问题。他们已经脱离这件事本身,而是看事件背后所涉及的更广泛的问题,以此事来反思应该如何面对这一议题,如何通过此事将腐败问题解决好。比如在新闻的跟帖评论中,有网友指出,就应该这样真抓实干地进行反腐败斗争,希望这样的一个行动是中国反腐斗争的好开端。并且对于接下来应该如何把反腐更好地实施下去提出一些建议。这些人的参与心态就相对来说较为久远,抛开了事件本身重其反映的一些政治或经济发展方向。二、河北省网络舆论引导概况

2015年,河北省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稳步推进,相较以往在引导方法、引导机制和引导效果上有较多改善。(一)引导机制

2015年和全国舆论生态环境相似的是,河北省也出现多起引发舆论强烈关注的新闻事件,既包括京津冀一体化这样的重要时政方针性议题,也包括藁城制作假腰子这样的民生事件;既有弘扬正能量的换肝医生韩文宝、救人民警张铁英等的英雄事迹,也有校园女中学生霸凌事件,可以说引发舆论的议题范围分布非常广泛。面对众多性质不同的舆论热点事件,河北省各级部门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疏导和缓解,总体分析,河北省引导舆论意识不断提升,能力越来越成熟。

1.不同议题的议程设置

议程设置是舆论引导的重要方式,互联网时代,众声喧哗,舆论方向分散,对于政府管理部门而言,唯有在大量公共事件发生时主动设置议程,才能占据舆论制高点,掌握舆论方向,从而保证社会秩序的平稳和公众情感心理的稳定。

从2015年众多新闻舆论事件分析,河北省各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和宣传部门、网络管理部门在议程设置领域有了更为清晰的意识和更为科学的方法,能够根据事件性质,根据不同议题特征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议程设置,从而保证事态朝向有利的方向发展。以草原天路事件为例,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反应迅速,统一口径和发布信息、批评不实传言三管齐下,张家口物价局及时发布公告,张北县旅游局对不实传言进行回应,从而较快平息事态。从2016年天路旅游情况看,2015年的事件未造成实质性影响。

2.议题转移

议题转移也是引导舆论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草原天路收费事件中,结合发布最新消息,批驳不实传言等方式,相关部门及时发布其他内容,如崇礼县冬奥会滑雪、张北草原风光等信息,转移公众注意,挽回相关损失。沧州市国富批发市场火灾事件发生后,舆论热议,救援不及时等声音较为强势,省内主要媒体通过设计报道方向等隐性方式转移议题,重点报道消防战士浴血奋战的感人场景,沧州发布制作火场救援视频,展示消防战士救援的危险与奋不顾身,很快扭转了舆论方向。

3.删帖等强力隔阻

目前,删帖仍然是省内热点舆论事件发生后,各级管理部门主要的应对方式之一。从2015年发生的所有舆论事件中,不难看到网络管理部门、宣传部门严防死守、删帖的行动,如保定孙大午微博发布《徐水公安局把堵路事件改成了打架事件,意欲何为》帖子后,相关部门介入,后来孙大午个人微博信息和网站一些过激言论帖子被删除。删帖是最为直接的网络管理方式,但是不应该成为主要甚至唯一的方式,因为长尾效应的存在,删帖从形式上删除了信息痕迹,但是对于公众的质疑和不满情绪而言,删帖属于强力对抗方式,运用需要谨慎小心,否则会引发公众更为强烈的负面情绪。(二)平台建构

1.传统媒体

网络时代,信息海量发布和传播,真假难辨,鱼龙混杂,而传统媒体因为专业规范的存在,其把关职能清晰,因此舆论事件发生后,报纸、广播、电视等仍然是重要和主要的舆论引导平台,对于河北省而言,亦是如此。2015年各类舆论事件发生后,传统媒体仍然担负着发布权威信息,引导舆论方向的重要职能。根据事件发生时间进程看,大多数事件在传统媒体介入报道、发布政府公告、呈现事件真相、给出事件解读之后舆论热潮会迅速降温。

2.论坛社区

论坛社区在当下仍然是较为活跃的网络平台,因此对于网络管理部门而言,熟悉论坛社区运作规则,培养意见领袖是引导网络舆论的重要方式。目前,省内各社区论坛活跃着一些意见领袖,在公共舆论事件发生后能够对事件发生发展给予理性判断,从而影响网民情绪和态度。但是从数量规模和影响力来看,还存在较大缺失。论坛社区还没有能够成为舆论引导的重要阵地,影响力和公信力还有待提升。

3.微平台

目前,河北省主要新闻媒体和政府部门都设置了微博、微信公众号、客户端等微平台,在自媒体发达的环境下,微平台的设置与传统媒体形成合力,以立体化方式构建舆论引导的全新机制。目前,长城24小时、渤海新闻网微信公众号、石家庄新闻网微信公众号、各级政府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微平台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受众群,在重大舆论事件发生后,成为政府舆论引导的有力保障。但是,缺陷在于与大量知名微博和知名微信公众号相比,河北省内各主要微平台的知名度稍弱,影响力不足。因此,在重大舆论事件发生后,往往反应不够快,引导手段不够突出,甚至有些不发声、不关注,缺少舆论引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相比较而言,政府部门设置的微平台比相关媒体的微平台在舆论事件发生后,反应速度要更快,引导意识也更突出。(三)引导效果

总的来讲,2015年河北省舆论引导取得良好效果,众多舆论事件得以顺利解决,舆论平息速度较快,没有造成大规模恶劣影响,显示出较为成熟的舆论引导机制和较高的舆论引导水准。

1.充分运用媒体与新媒体组合方式引导舆论,争取效果最佳

从平台方式分析,目前省内各平台舆论引导效果最好的仍然是传统媒体,虽然反应速度稍稍滞后,但是因为新闻报道深入全面,评论掷地有声,立场权威,所以引导效果往往立竿见影。

从组合效果看,传统媒体与微平台配合已经成为主要舆论引导方式,而且效果最佳,微平台以速度抢占先机,传统媒体以权威占据主动,从而最大限度优化引导效果。2015年河北省内各主要舆论事件从发生到发展发酵、平息的过程中,凡是传统媒体和微平台配合有力的舆论方向都能得以迅速扭转,舆论引导效果较好,反之则效果差一些。

2.充分利用知名媒体权威性和公信力引导舆论,保证效果最优

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媒体知名度和权威性影响舆论引导效果,知名度高,权威性高,转载量相应较大,从而在舆论事件发生后有较强的舆论引导能力。例如,秦皇岛游客买蟹遭恐吓事件中,澎湃新闻首发《山东游客称在河北买螃蟹被忽悠要求退款反遭短信恐吓》报道,迅速点燃舆论,而后发布《山东游客称在河北买螃蟹被忽悠恐吓工商局令卖者退全款》一文,被国内知名媒体网站迅速转发,很快舆情得以缓解,事件平息。

3.相关部门介入及时,为舆论引导奠定基础

舆论得以引导的前提是相关部门的积极介入,黄金四小时准则提示,只有第一时间占据信息主动,才能保证对舆论方向的把握。2015年之所以很多舆论事件得以顺利解决,一在于信息跟进及时,二在于管理介入快速。以秦皇岛买蟹事件为例,秦皇岛工商部门在事件发生后连夜调查,及时与媒体和消费者沟通,事件在两天之内几乎平息,与众多网友对青岛类似事件的负面评价不同,秦皇岛市工商部门的管理工作得到网友高度认可,从而极大挽回城市形象损失。三、河北省网络舆论管理存在问题(一)议程设置欠科学

议程设置作为舆论引导的重要方式,有其特殊的运作规律,议题的设置时间、设置方式、议题方向、议题走向等都需要精心考量和设计,才能取得最优化的设置效果。分析2015年各类舆论事件,可以看到各级管理部门在议程设置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够科学、不够合理,对新闻传播规律把握不足,新闻发布时间缓慢,发布过于官方等缺陷。

1.各县市级政府管理部门议程设置不够主动

如保定孙大午事件中,大量传统媒体和网站进行了报道和转发,网络舆论一时风起云涌,但是徐水县相关管理部门和新闻事件涉及的公安部门等机构反应迟缓,应对不及时,并未在最短时间内做出部署,导致事件早期舆论非常被动。

2.议程设置方式简单

从2015年河北省内主要舆论事件的发展进程分析,相关政府管理部门的议程设置方式仍然较为单调,在重大舆论事件发生后,较少运用新闻发布方式应对舆论危机;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现场,新闻发布内容的设置往往过于官腔官调,有意回避公众关注的核心信息,发布技巧明显不足,很少设记者提问环节,回避记者实际上是回避公众。这种方式往往弄巧成拙,反而容易引发媒体和公众不满。此外,官方微平台发布信息往往同样有意回避重要问题,轻描淡写,不触及实质。在信息海量、信息渠道多元的当下,直面公众关注,科学设计议程,约化和细化议题不同侧面,在满足公众知情基础上予以引导,才是打通两个舆论场的更优选择。(二)引导方式欠完善

自媒体异常发达的媒介环境中,公众接触信息规模空前巨大,信息路径空前多元,这就要求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舆论引导方式应更加完善和科学,才能保证对舆论方向的把握与控制。

1.培养舆论领袖力度不够,影响力不足

网络时代舆论领袖的影响力巨大,不仅能够有效为众多网民设置信息门槛,进行信息把关,更能够在热点事件中引导网民情绪情感和心理方向,成为舆论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因此,培养并提高专业型、盟友型舆论领袖对于舆论引导工作而言意义重大。目前,省内主要新闻媒体、网站和微平台的意见领袖群体尚未形成,一是盟友型意见领袖数量不多,二是已有意见领袖如网站编导、微信公众号编辑等影响力不足,权威性不足。从长城网、环渤海新闻网、秦皇岛新闻网等省内主要新闻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看,重大舆论事件发生后,能够在网民中享有威望,公正持守,与政府部门声音一致,能够有效引导舆论方向的意见领袖非常匮乏,往往是政府部门以权威身份表达立场和观点,而这往往造成两个舆论场的隔膜与断裂。

2.新媒体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

权威信息发布是舆论引导的基础和前提,黄金四小时原则清晰昭示新闻传播速度的极端重要性。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比较起来,快速、简洁是其天然优势,因此在重大舆论事件发生时,新媒体应第一时间占据信息高地,从而实现对受众的靶向性精准传播。此外,随着移动用户的快速增加,诉诸移动终端的新媒体内容不仅应发挥其信息先锋的功能,还应在事件评论解读、专题信息聚焦等方面承担职责。宏观审视2015年诸多舆论事件,不难发现受众利用新媒体发布、传播、接受新闻的速度和规模以及效果远远好于政府相关部门对新媒体的利用,事件发生后,官微跑不过个人社交媒体的现象较为普遍,主要表现在各省级市县级政府主流新媒体在事件发生后反应速度不够快捷,往往等靠上级领导指示,因而耽误信息发布时机;新媒体在发布信息方面尚有作为,但是在制作专题报道、深度解读事件等方面能力明显不足,从而导致引导效果大打折扣。(三)引导者角色定位模糊

1.宣传者角色

在大量舆论事件中,舆论引导主体往往以宣传者角色出现,表现出顽固的宣传者思维,比如报喜不报忧,发布会打官腔,回避现实矛盾、拒绝与公众沟通等。舆论热点事件往往是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关乎公众的生产生活乃至生命。公众对舆论事件的关注源于对自身处境的关注和担忧,因此要求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在舆论引导过程中,调整单纯宣传者的角色定位,成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者,上文下达,下情上传,本着关怀公众利益的原则进行舆论引导,才能标本兼治、符合社会发展和公众利益的长远需求。

2.管理者角色

目前,在重大新闻热点事件发生后,舆论引导的实质主体是各级政府管理部门,行政管理身份往往导致在舆论引导过程中使用惯常管理者思维,无论是面对各级新闻媒体还是公众,往往采取俯视视角,以管理者立场自上而下要求媒体配合,而不是充分发挥媒体新闻引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就造成一个舆论困境,舆论引导需要快速的时间反应和及时的信息发布以及明确而权威的官方立场,但是媒体和下级行政单位往往等待上级部门指示后才能采取措施应对公众舆论,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新闻口径一致,有利于舆论方向的把握与确定,但是不利之处在于层层上报、层层下达的结果往往是贻误最佳信息发布时间,也就是贻误最佳舆论引导时间,造成舆论被动,需要后期付出巨大代价才能平稳事态。

3.传达者角色

在众多舆论事件中,相关地方政府管理部门往往怯于主动设置议程,而是等待上级指示,只是作为上级部门和公众之间信息的传声筒而缺少舆论应对的个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尽管这样的做法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规避由于相关部门处理不当而造成次生舆论发生或舆论高度发酵,但是在信息传播速度竞争白热化的媒介环境下,等待往往使舆论陷于被动,新闻通稿和千篇一律的官方回答也容易引发公众的反感和质疑。(四)舆情应对失序

伴随网民数量进一步增加,网络成为舆论重要的甚至是主要的生成平台和传播平台,网络舆论成为舆论风向标。面对来势汹汹的网络舆论,各级政府管理部门显然准备不足,缺少舆情应对应有的坦然和勇气以及信心,因而出现一系列舆情应对失序表现。

1.网络舆情恐慌心理

害怕和恐慌是很多政府管理部门面对网络舆情时的心理状态,一旦发生舆论事件,往往如临大敌。在具体事件中,表现为雷语不断,应对失措,或者简单粗暴,以势压人。其实,网络舆情或者说舆论发酵本来是社会发展进程中常态事件,对于相关政府部门而言,直面问题,正面回应,有序引导,快速反应是正常不过的处理方式。政府部门应该适应网络舆论不断生成的舆情状态,不断提高舆情应对技巧,本着沟通对话的原则,以关注民生民情为宗旨,消除对网络舆情的恐慌和惧怕,将之视为检验政府管理工作效能的晴雨表,坦然面对,以政府权威立场予以解释、解读、解决,从而不断树立政府在公众当中的权威形象,才能真正在长远范围内成为舆论方向的真正掌握者和调控主体。

2.网络舆情应对失范

恐慌带来的结果往往是进退失据,应对失措。目前,在大量网络舆论事件中,相关管理部门应对舆论失策失范,不仅无助于问题解决,反而经常助推舆论进一步发酵,使事态不断扩大。衡水饶阳县城管碰瓷执法事件中,面对公众质疑,饶阳县城管执法大队以执法队员为“临时工”已被辞退应对舆论质疑,但是没有给出充分证明,由于“临时工”一词的特定网络内涵,这一回应不仅没有平息公众质疑,反而引发更大规模不满。

3.网络舆论依赖

一些地方管理部门患有网络舆论依赖症,缺少作为政府部门应有的行政权威性和舆论引导者的自信心,具体表现为对网络舆论不加分析和辨别,对其中非理性成分缺少直面交锋的勇气和锐气,一旦网络舆情生成,就以辞退、开除、停职等方式平息公众不满。这种方式长远看会助长网民非理性,不仅无助事件解决,矛盾平息,反而会在更深层次固化已有矛盾,损害政府权威形象和公信力。四、推进网络舆论引导的建议

1.提高网络舆情研判意识和能力

目前对网络事件的舆情应对与处理基本都是发生在事件之后,较为被动。在河北省2015年一些网络事件中不乏由于舆情研判意识不足而导致舆论被动的案例。大数据时代,应进一步提高网络舆情研判意识和能力,舆情应对不应该仅出现在事件发生过程之中和之后,而应该提前根据大数据统计做出预警方案,对于经常发生舆论事件的地域和领域做出判断并重点监测,时时追踪,从而在舆论事件发生时掌握主动权。网络舆情研判机制应在权威的信息平台基础上吸纳各种专业人士参与,如大学老师、社会科学院的学者、政府政策研究室、宣传部门舆情专家、资深新闻从业人员等。

2.提高对舆论规律和新闻规律的认知

舆论的生成与发酵、平息有其规律和规则,新闻报道也有其特有规范,对于政府相关部门而言,提高对舆论规律和新闻报道规律的认知是网络时代科学应对舆情的必备条件。舆论规律和新闻规律不同于宣传原则,因此不能够单纯按照宣传思路面对舆情。只有熟悉新闻规律,才能知道媒体关注的新闻点在哪里,公众和媒体的欲知和未知是什么?只有熟悉舆论规律,才能更清楚在不同舆论生成阶段的针对性方法和靶向性对策,从而真正平息事件,达成与公众和媒体的良好沟通。

3.加强官方新闻网站和微平台建设

官方新闻网站和微平台既是政府政务信息、提供网上服务、集纳社情民意、接受公众监督的有效渠道,也是政府舆论引导的重要阵地。在当下,尤其需要加强官方新闻网站和微平台建设以对抗自媒体带来的信息芜杂虚假的现实问题。加强网站和微平台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强化权威性和公信力。只有公信力和权威性才能保证对舆论阵地的坚守,因此河北省应进一步加强主要主流新闻网站和微平台的信息内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从而在海量信息中脱颖而出,才能在重大舆论事件发生后起到调控舆论方向的功能。

其次强化互动性。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微信、政务微博等不仅是信息发布平台,更是了解社情民意、传递民声的互动平台,它能有效弥补传统媒体在政府网络舆情应对中响应滞后、方式单一、传播单向等缺陷。目前河北省主要新闻网站和微平台互动明显不足,受众呼声得不到回应,政府发布信息,媒体新闻报道无人讨论和关注,公众没有能够有效参与到网站建设当中,相应的网站或者微平台对于公众的吸引力就会打折扣,长久看来会流失大量目标受众。因此,需要进一步强化互动机制,加强与公众对话,及时回应,化解民众疑虑。不回避社会矛盾,从维护公民知情权出发,直面现实问题,主动深入到舆论发生的现场开展调查,认真研究网络舆论扩散中民众的心态、诉求和需要,立足于有效化解矛盾,最终赢得公众信任。

第三,真诚对话,突出人文情怀。随着网络媒介发展和公民权利意识增强,大量网民通过网络参与社会舆论。面对通常由公共事件、群体性事件、敏感问题等引发的网络舆论,政府部门应改变“自上而下”的管理思路,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本着为民服务、坦诚相待的行政伦理,搭建政府、公众、媒体良性互动的平台,而不是简单粗暴以删帖方式强势遮蔽公众表达。在具体实践中,一旦遭遇突发事件,应尽快与公众和媒体沟通交流,认真回应民众意见,推动舆论危机化解,维护和提升政府公信力。

此外,在舆论引导过程中,注重人文情怀,通过各种方式倡导公序良俗,弘扬正能量,对事件当事人和广大网民予以精神安慰和情绪化解,从而解决危机,树立政府公信形象,形成良好口碑,最终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河北师范大学 王春玲

河北省移动政务新媒体发展报告

移动政务新媒体主要是指由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及公职人员运营的,通过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接收的微博、微信、APP等新媒体。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移动新媒体在政务管理中越来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2015年,我省移动政务新媒体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格局,政务机构不断“试水”新媒体公众平台,充分利用移动新媒体社会动员和私享性、亲密化传播的优势,全面深化政民互动交流,优化政务服务,使政务公开、民意表达和参政问政的渠道更加畅通。一、河北省移动政务新媒体的发展现状(一)政务微博

据新华网舆情中心发布的《2015年政务新媒体综合影响力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政务微博认证账号(含新浪微博、腾讯两大平台)达到28.9万个,累计覆盖人次达40亿。2015年粉丝量累计同比增长为17.6%。2015年,中国政务微博发布量达到2102.7万余条,转发评论量达2.7亿条。政务微博在社会管理创新、政府信息公开、网络舆论引导、倾听民众呼声、树立政府形象、群众政治参与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成为打通社会治理微循环的平台。

2015年,我省政务微博稳步发展,在创新应用、便民服务等方面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截至2015年12月31日,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中经过认证的河北政务微博有近6000个。从部门类别看,较之早期多以公安系统微博为主的发展期,目前开通政务微博的部门已经日趋均衡化,宣传、交通、教育、司法、旅游、气象等部门都已经成为政务微博的主力军。基层政务微博,特别是县处级以下政务机构开设的微博,是政务微博的主要类型。新浪河北和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根据政务微博的阅读数、发博总数、原创博文数、主动评论数、私信次数和人数、被转发、评论及点赞数等确立了传播力、服务力和互动力指标体系,发布了“2015河北省政务微博年度盘点”,@石家庄共青团、@河北省旅游局、@河北发布、@河北公安网络发言人、@微博保定、@河北天气、@河北公安交管网、@河北高速交警、@河北高速交警路况播报、@石家庄发布等被评选为2015年度“河北十大政务微博”。其中,“@石家庄共青团”从2011年起,已经连续5年获此殊荣。2015年还被评为“全国十大团委系统微博”“河北省最具活力微博”,成为我省政务微博的领跑者。“@石家庄共青团”积极运用新媒体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教育,打造网上共青团,截至2015年12月31日,“@石家庄共青团”的微博粉丝达到256万,发布微博68000余条,并积极与网络上的微博达人、意见领袖等良性互动,发挥了共青团在移动互联网中对青少年的团结、引领作用。针对在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的特点,“@石家庄共青团”官方微博以“邻家大哥”为昵称,运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语言和方式发布信息,通过开设话题、开展线上线下互动活动、志愿者招募和开展公益救助等,建立起与青少年的密切联系。同时,还开展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服务,接受网友咨询和求助,帮助青少年解难题、办实事,塑造了“人缘好、爱助人、时尚幽默”的网络形象。“@石家庄共青团”一直保持着日均发文30多条的记录(包括博文和回复网友咨询建议),在重大主题活动和话题讨论中,弘扬文明风尚,传播正能量,让共青团的声音在网络空间的青少年聚集地响亮起来。

伴随着政务微博的全方位发展,政务微博已经成为政府与民众沟通交流的常态渠道。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我省政务微博积极转型,利用移动互联网便捷、多样的服务功能,为群众提供实用性强的生活服务类资讯。《2015年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报告》中,石家庄首家网上警务室创办者、石家庄市安建桥警务站吕建江被评为“全国十佳惠民公职人员”。他的新浪认证微博“@老吕叨叨”自2010年上线以来,累计发表博文1.4万多条,这些博文多数是吕警官的出警信息,他针对社会治安中的危险因素,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开展法治教育,为防止群众上当受骗支招儿,深受群众的欢迎和喜爱。现在,“@老吕叨叨”已经拥有了超过2.3万粉丝,为维护社区治安环境、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做出了积极贡献,也在网民中产生了很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在不断提升自身传播力的同时,政务微博之间的联动性进一步增强,通过资源整合,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民生热点问题中强力发声,增强舆论引导力。“河北微博发布厅”已经在人民微博、新华微博、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上线,发布厅整合全省21家省直部门、31个地市部门、15个公安部门和6家省内媒体的官方微博,开辟“政务河北”“民生河北”“问政河北”三个版块,形成同声合唱的微博矩阵。(二)微信公众号

2015年,政务微信公众号发展势头强劲,成为领跑政务新媒体的新的增长极。根据腾讯研究院与微信开放平台共同发布的《2015微信政务民生白皮书》显示,截至2015年8月底,全国开设的政务民生公众号已经超过8.3万个。目前,从国家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部门组成覆盖广泛的微信公众号应用体系,政务微信服务民生的功能更加完善,更加常态化。

我省政务微信在2015年取得飞越式发展,2015年政务微信公众号总量为4774个,在全国省级行政区中排名第4位,较2014年前进14位。在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2015年政法新媒体排行榜》中,“河北信访”微信公众号以较高的活跃度、传播力和互动力位居全国信访系统第四位。2015年2月6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政务新媒体建设发展经验交流会。会上,“共产党员”等58个政务新媒体账号和河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9个地方网信部门受到表彰。“河北共青团”微信公众号被评为政务新媒体优秀公众账号。

2015年12月30日,清博指数发布《2015年政务微信排行榜》,“石家庄共青团”微信综合影响力保持在全国共青团系统前十名和河北省政务系统前十名。“邢台发布”微信公众号的总阅读量18406次,活跃粉丝超12万,位居全国宣传部门微信排行榜的第23位。由燕赵都市报新媒体中心联合清华大学新闻研究中心发布的《2015年河北微信影响力排行榜》中,“唐山交通微发布”“衡水交警微发布”均以超过10万的阅读量位居榜单前两位。

与政务微信公众号数量快速增长相对应,政务微信的传播力也越来越强,正在成为群众获取政务信息的主要渠道。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利用微信公众号这个成本低廉、方便快捷的民意沟通平台,发布政务信息、了解民意诉求、进行政策评估、吸纳群众反馈,在完善政府服务职能的同时,对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把握舆情走势、化解社会危机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政务客户端

2015年,政务新媒体向客户端的聚集趋势更加突出。考虑到运营成本和用户吸附能力,多数政府部门不再自建客户端,而是选择入驻网易、搜狐、今日头条等大型门户类客户端。2015年,入驻“今日头条”客户端的政务号高达3754个,总发稿量达23万篇,总推荐量超过109亿人次,总阅读量超过10亿次,覆盖了中央、省、市、县及以下各个行政级别和公安、司法、医疗卫生、教育、党团等各个领域。其中,民生服务类领域,诸如交通、天气、旅游等是客户端服务的主要内容。2015年,“今日头条”的“石家庄发布”政务号日均阅读量达到2.8万多次,名列“今日头条”客户端政务号的第14位。此外,“网信河北”“河北人社”“河北消防”“河北共青团”等政务号的日阅读量也均在5000以上。

政务机构与优势媒体联手打造政务头条号,推出客户端产品,不仅节省了成本,同时也提升了政务信息的发布效率。在政务机构缺乏专业化人才以及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借力媒体客户端平台,我省移动政务也开始驶入快车道。“河北发布”联合17家市、县(区)新闻办公室的政务头条号,在“今日头条”组建“河北发布厅”头条号,日均推送信息10条以上,热门文章的阅读量达到4万多次,成为传播河北声音、讲好河北故事、提高河北知名度的重要窗口。

总体来看,我省移动政务新媒体已经从初步摸索、选择性尝试进入全面布局、多“端”并举的发力时期,从中涌现出一大批具有较高影响力、感染力和号召力的政务新媒体。比如:新华网基于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三方平台上的数据,设立传播指数、受众指数、互动指数、内容指数、集群指数、成长指数等政务新媒体综合影响力评估体系,发布了《2015年全国政务新媒体综合影响力报告》。其中“石家庄共青团”凭借更新维护及时、传播形式新颖、活动精彩丰富等出色表现,在《2015年共青团政务新媒体综合影响力排行榜》中排名第5位。“河北高院”位列《2015年法院政务新媒体综合影响力排行榜》第8位,“河北高检”位列《2015年检察院政务新媒体综合影响力排行榜》第3位。

移动政务新媒体加强了政府机构与人民群众的沟通联系,为人民群众建言献策、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便捷渠道,有力推动了社会管理模式从政府施治向政民共管的方向转变,形成多主体、多元化的社会管理格局。移动政务新媒体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阳光政府”建设,把政府职能和权力运营向人民群众公开,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这对于保障人民民主,促进政务信息公开,提高决策科学性有积极意义。移动政务新媒体提供很多便民服务,开通各类新媒体“服务大厅”,使政府服务与百姓需求实现实时互动,在很多领域打通了政府服务百姓的“最末端神经”,更有利于畅通民意,建设服务型政府。此外,大数据技术在政务移动新媒体领域广泛应用,通过详细、全面的大数据分析,可以对政府决策、百姓拥护度、满意度等进行科学的量化分析,增强政府行政效率,促进智慧政府建设。二、河北省政务新媒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015年,我省移动政务新媒体从传播内容、传播形式到传播效果都在稳步提升,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这与我省各级政府部门行政效能的优化、政务公开的推进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互联网+”战略的强劲推动下,移动政务新媒体建设成为各级政府加快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引擎。从服务群众的力度、效度和体验度,从政策解读的广度、深度和权威性等方面来看,我省移动政务新媒体发展中仍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

1.内容生产力不足,缺乏原创内容和实用信息

调查发现,我省很多政务微博、微信和客户端发布的信息中,原创性内容少,超过半数的内容都是转载新闻媒体或其他自媒体,出现“只搭台不唱戏”的被动局面。“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政务新媒体的信息来源亟待疏浚和拓宽。由于对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和受众需求缺乏深刻认识,一些政务新媒体发布的内容多数是工作动态、领导活动,仅仅是把工作通告从部门网站搬到了移动端。这些生硬的、八股气息浓厚的官样文章,缺乏民生视角,既没有反应群众的关心关切,也与老百姓的话语体系格格不入,在移动新媒体平台上显得“水土不服”。还有一些政务新媒体只注重做表面文章,用大量鸡汤软文、“卖萌”表情或是网络流行语来博取眼球,背离了政务新媒体服务百姓的核心价值。事实上,政务新媒体需要树立的是公正、客观、权威的形象,相对于跟风和卖萌,网民更需要政府新媒体做到的是——“真实”和“担当”。

在表现形式上,目前政务微信推送的内容多以文字为主,视频、音频较少,表现形式较为单一,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传播的优势。

此外,一些政府部门将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外包给新闻媒体、文化传播公司等进行运营,由于外包单位对相关政策不了解、业务不熟悉,难以为用户提供有效服务。如果政府部门对外包公司发布的信息审核不严格,就极易出现不良信息,影响政府部门的公信力。邯郸某县团委的官方微博就曾连续发出多条涉及两性生活的文字和图片,被网友吐槽为“史上最开放官微”,造成极其不良的社会影响。

2.互动和服务意识有待提高,用户体验欠佳

微博、微信和客户端等移动政务新媒体的发展,激活了政府的信息收集和新闻发布机制,也进一步激发了公众对政务信息的知情权,对政务微信的运营维护提出了更高要求。据《2015微信政务民生白皮书》的数据显示,相对于我省政务微信公众号总量居全国第4的领先地位,我省政务微信的用户活跃度却排在了第15位,两者排名悬殊。这说明我省政务微信服务的功能有待完善、文章更新频率相对较低是活跃用户规模较低的主要原因。

由于很多政府职员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和信息应急处置能力,在运营政务新媒体时,不能及时有效地回应民众关切,尚未建立起与民众(用户)的良性互动关系。遇到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一些政务新媒体应对不力,不仅信息发布滞后,有时甚至出现权威信源失语或搪塞的现象,影响政务新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还有一些政务新媒体只强调政务职能属性,缺乏与民众的互动,仍给人以自我为中心,高高在上的感觉。以微信公众号为例,许多政务微信回复订阅者的方式以自动回复为主,不能及时、准确地解答群众咨询,还容易让用户产生距离感,难以形成温暖贴心的用户体验。

在移动政务新媒体的服务功能开发上,目前,我省大多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政务服务系统,有些只是搭起了平台,但与相关部门没有建立起协调联动关系,尚未实现一站式服务。与商业平台相比,政务新媒体的服务平台在功能开发、便民服务、亲民设计等方面还有很大优化空间。比如,一些政府部门的移动新媒体平台能查询水电费,但不能缴费;能查询车辆违法信息,但不能线上处理违章等。政务新媒体还需在开通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完善运营维护,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打通服务用户的“最后一公里”。

3.人才缺乏,新媒体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政务新媒体在发展初期,往往由宣传工作者运营。他们大多没有受过专业的新闻传播学教育,缺乏新闻学理论知识和新闻策划能力,仅靠原有的文字功底很难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任务。而且,移动新媒体的发展需要先进的技术做支撑,多数政务新媒体的工作者不会制作流行的H5页面、不懂VR技术,尚不具备“采、编、摄、传、播”一体化的全能型传播工作者的职业素养。

此外,我省还有很多政务新媒体没有独立的运营部门,是由其他部门的公职人员兼职或转岗运作,人员流动性大。政务新媒体的工作人员一方面要承担自己的本职工作,一方面还要兼顾微博、微信或客户端的运营。由于对政务新媒体的考核机制尚不健全,对于一线运营者来说,在政务新媒体平台上所积累的经验和业绩很难转化到他们的本职工作中。同时,政务新媒体的传播平台开放性强,关注度高,也更具风险性,尤其是在突发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的处置中,一些工作人员经常担心出现难以预料的差错,影响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追求形式上的“大而全”,资源整合利用率低

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政务”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于是,不少基层政府部门盲目跟风,新媒体越办越多,却没有真正将各类资源整合起来,微博和微信内容同质化、网站和客户端差异化小,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一味追求“大而全”,反而形成了“小而全”的分散作战状态,难以形成传播合力。还有很多政务新媒体运营不力,有些甚至成了“面子工程”。据调查,目前政务微信公众号中,“僵尸号”的比例在18%-19%左右。我省很多基层政府部门,尤其是县级以下部门的政务微博就处于停滞状态,发帖数量越来越少,与粉丝的互动更是微乎其微。

还有一些政务新媒体片面追求粉丝数量、点赞率等指标,忽视与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