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图解战舰知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6 18:07:15

点击下载

作者:瀚鼎文化工作室

出版社:航空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百科图解战舰知识

百科图解战舰知识试读:

编者的话

在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各种各样的武器,其中,体积最大、火力最强的就要数“军舰”了,其所拥有的战斗力远不是单兵枪械、陆战坦克、空中霸主战斗机所能比拟的。

不论是军事狂热爱好者,还是普通读者,军舰都能以其巨大的身形、压倒性的力量和在茫茫大洋上悠游的美丽身姿令我们陶醉。由于军舰必须要有很多乘员通力协作才能有效发挥其实力,因此武器本身会成为日常生活的场所,这也是比其他武器更有趣的地方。

在过去,军舰常被国家视为决战武器,成为攸关国家战略的机密,加上其活动范围被限制在大洋之上,对我们而言,这就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未解之谜。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了解军舰相关知识的欲望的不断高涨,我们决定以此书为大家打开探究军舰秘密之门,本书从军舰的建造、武装、动力等基础知识开始,逐步将军舰上乘员的作战、生活等相关情况展现在大家面前。通过对比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军舰和现代军舰,对一些主题进行较为深入的讲解,以期能尽可能的解答关于军舰的入门知识。《百科图解》系列丛书是瀚鼎工作室倾力打造的“明仔玩军事”大家庭的一员,是在搜集国内外大量兵器知识后,整理编写而成的涵盖古今中外的军事知识的科普性图书。内容涉及到舰船、枪械、冷兵器乃至现代军用装备等多种类别,希望令广大读者能全面地认识不同时期不同武器装备对战争甚至是历史进程的作用。第一章军舰基础知识No.001 什么是军舰

军舰并不是所有具备武装的船只的总称,而是依据国际条约来严格定义的武器。

属于军队的船只

军舰的定义。“军舰”一词最早出现在1958年根据国际法所制定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1994年在根据此法发表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二十九条中对军舰的定义进行了明确的、正式的规定。

军舰的定义有几个基本信息,“隶属于一国军队的舰船”“必须悬挂所属国家的标识(军舰旗帜、国旗等)”“必须接受所属国家正规军军官指挥”“必须服从所属国家军队的命令”等。但实际上,满足以上一些定义的不一定就是军舰,像海盗船(悬挂旗帜但并非由军官指挥)、发生叛变的船(不服从命令)、我国的海警船(有武装并听从政府管理,但由非军官指挥)等都不是军舰。不过,海警所属船舰常被视作准军舰,实际上也多被当做军舰看待。

军舰必须遵守的规定和权利

军舰若是处于他国领海或港口,不会受到除通航与检疫等法令之外的他国法律约束,但当其想进入他国港口(紧急状况除外),必须先征得他国许可,而途径他国领海时,即使是潜艇,在洋面上航行也需要悬挂所属国家旗帜。要是闷不吭声地进入他国领海,则将被视作侵犯他国领海的行为。

军舰在本国领海或公海上享有对他国船只进行临检、缉捕、追踪等行为的权利。

19世纪在军舰发展历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军舰在这一时期完成了由古代战船向现代军舰的转变。先后产生了蒸汽动力军舰、螺旋桨战舰、木制装甲舰、铁甲舰,到1906年英国的“无畏号”战舰下水,标志着现代军舰时代的开端。

军舰的定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94年生效)【第二十九条 军舰的定义】

为本公约的目的,“军舰”是指属于一国武装部队、具备识别军舰国籍的外部标识、由该国政府正式委任并名列相应的现役名册或类似名册的军官指挥和配备有服从正规武装部队纪律的船员的船舶属于军队的船只不属于军舰的船只

海盗船:虽具备武装,但不属于一国军队

叛变船只:不服从正规军指挥

可疑船只:未悬挂可供识别所属国家的标识No.002 军舰分为哪些类型

军舰按其不同用途分为航空母舰、水面舰艇、潜艇等。

军舰的类型

航空母舰,简称航母,是以舰载机、舰载直升机为主要武器并作为其海上活动基地的大型水面战斗舰艇,自其出现便成为战争的决定性因素。航母可以根据作战任务、动力类型、排水量大小适当分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段时期内,还曾出现过进攻型航母、防御型航母等。

战列舰,它装备有多座大口径舰炮,具有很强的防护装甲,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止都属于主力舰,但随着来自空中打击力量的不断增强,战列舰已经成为历史。

巡洋舰,它虽然火力比不上战列舰,但其速度与续航能力都比较优秀,常担任舰队护卫、海上通商破坏、侦察、舰艇编队指挥等任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出现了重巡洋舰和轻巡洋舰。我们现在所说的巡洋舰多指比驱逐舰大的水面舰艇,非明确定义。

驱逐舰,是以鱼雷、舰炮为主要武器,具有多种作战能力的中型水面战斗舰艇编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主要担任其他舰艇的护卫工作,因此损耗严重。现在的驱逐舰属于主力舰,搭载的武器也升级为可以用于远程攻击的舰舰导弹。简易型或小型的驱逐舰有时会被细分为护卫舰,与其相似的巡逻舰,比驱逐舰更小,划分依据按各国规定有所不同。

潜艇,又称潜水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用于侦察、攻击水面舰艇,而在现代不仅可用于打击水面舰艇,还能攻击其他潜水艇、搭载导弹进行反舰、对地攻击等。

其他,还有进行登陆作战用的两栖攻击舰、登陆舰、导弹艇等小型战斗舰艇,扫雷艇、补给舰等属于支援舰艇。

军舰的类型舰种与舰种记号一览表

舰种记号后加N表示核动力舰艇

以上标记以美国海军的分类为基础,根据国家与时代的不同,分类也会有所差异No.003 军舰对战争的作用

国家依靠军队的军舰取得制海权,即维持我方对自己海域的自由使用权、而敌方无法使用的状态。

军舰的存在意义

19世纪末美国海军大学校长阿尔弗雷德·马汉(Alfred Mahan)和20世纪早期在英国海军大学执教的朱利安·柯白(Julian Corbett)将海军的战略思想加以理论化,提出“确保制海权”。这是指保卫本国海上交通线(Sea Lane),让本国船舰或民用船只能安全航行、接受补给,且可以随时阻止非我方船只航行。要想确保制海权,我们离不开军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之前,击败敌方舰队是确保制海权的唯一方式;而二战中飞机的发展令舰队受到了来自空中的威胁。想要确保制海权,不仅要击败敌方舰艇,还需击垮其空军力量,这样的情况在多次海战中屡见不鲜。

另外,即使我方无法取得制海权,也须设法阻碍敌方确保制海权。潜艇正是为此而生的,虽然不指望靠它来确保制海权,但是却能对敌舰航行造成威胁;在己方舰队实力较弱的情况下,会尽量避免与敌方舰队直接战斗,以此确保拥有可供作战的战斗舰艇,对敌方海军予以牵制,阻止其获得制海权。

二战后,大国之间以冷战为主,海军也很少会发生大规模冲突,因此军舰所扮演的角色逐步发生改变。对现代海军而言,不再将与敌方舰队海战作为主要任务,更多的是对陆战进行支援(战力投射),或是反恐与解决区域冲突,在平时则扮演执行护卫、临检、扫雷、示威等角色。

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中途岛海战

日军偷袭珍珠港以后,掌握了西太平洋的制海权和制空权,并发起了一连串的攻势,美、英盟军节节败退。仍感不足的山本五十六企图通过夺取中途岛歼灭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日军出动了包括8艘航母在内的200余艘舰艇,试图偷袭中途岛。由于美军已经破译了日本海军的密码电报,早已布置好了优势兵力以逸待劳,最终大胜日本海军。

军舰的作用阿尔弗雷德·马汉(1840~1914)

美国海军军人

著作:《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880)《海军战略》(1911)等朱利安·柯白(1854~1922)

英国海军史学家、地政学者

提倡从海洋向陆地投入战力的重要性

著作:《日俄战争中的海洋作战》(1914)《海洋战略的诸原则》(1911)等制海权No.004 军舰是如何建造的

建造军舰的基本程序除了必须装备武器、保密防谍外,与一般船舶是相同的。

船台建造与区段建造

建造军舰首先要决定其“基本样式”,军方会先将所需建造的舰艇形式与要求告诉设计师,设计师将以“基本设计”的方式决定舰艇的诸多元素。一般基于预算情况、来自战争第一线的要求,甚至有时会加上政治性的限制,军舰的设计需要开多次会议讨论才能通过。确定好基本设计后,就可以开始绘制详细的设计图。

绘制好详细设计图后,开始在船坞或船台上进行军舰建造,施工方法多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二战之前的主流——船坞建造式。这种方法先在船坞上安放相当于船只脊梁骨的龙骨(Keel),然后再接上像肋骨一样的横向肋材。

第二种是二战前后开始流行,并在战后成为主流的区段建造式。这种方法是先将各个区段单位的船体部位打造好,再将其放在同一船坞中进行连接。由于各部位的建造是同时进行的,因此可以大大缩短工期,不过由于船体的部件有可能是不同地方生产的,连接时需要有更高的作业精密度。

等船体完成之后,就可以让其下水,并装备武器及动力等设施了。

一般接合船体部件的方法有铆钉式和电气焊接式两种,电气焊接要比铆钉更为先进。

铆钉式是在两个组件重叠的地方打入铆钉使之连接在一起,虽然比较结实,但由于是属于点状结合,承受冲击力的能力较弱,而且还有使用较多铆钉而增加重量的缺点。

电气焊接式可以缩短工期、减轻重量,且属于线状接合,对冲击的承受能力较强,不过其对工业技术能力的要求较高。

军舰建造流程建造流程建造流程船体部件接合方式No.005 军舰的大小靠什么定义

军舰的大小以吨位,即排水量来表示,这种方法有些复杂。

测量大小的方法

舰艇的大小都以吨位来表示,不过商船与军舰的关于吨位的定义完全不同。

以商船为例,多使用代表船只全部容积的总吨位、所载货物容积的净吨位、所载货物重量的载重吨位来表示。

相对于此,军舰则以“舰体本身的重量”来表现,舰艇的吨位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出来的,在假想军舰是浮在水面上的状况下,用以表示其所排开的水的质量——排水量。排水量有几个不同的种类,官方数据资料会根据时代而有所改变。“正常排水量”是指搭载了全部乘员、3/4的弹药、1/4的燃料、1/2备用锅炉水、1/2消耗品时的状态。这样的载重是假想军舰在战斗中的状态。在1922年签订《华盛顿海军条约》之前,官方所使用的就是这个数值。“标准排水量”表示满载乘员、弹药、消耗品(不含水和燃料)的状态。根据《华盛顿海军条约》,各国会统一以此数值为标准,因此从条约签订后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一数值一直被当做官方数据使用。“满载排水量”指满载乘员、燃料、弹药、备用锅炉水、消耗品的状态,是现代军舰的世界标准数值。“公试排水量”指在执行公试(竣工后的性能测试)时的状态,各国的标准皆不相同。

当军舰通过巴拿马运河等一些收税的运河时,并不是按照文章中的几种排水量计算方式来收费,而是会计算经过时的实际排水量。

军舰的大小

排水量的吨位:依据阿基米德定律,当军舰浮于水上的时候,其所排开的水的质量No.006 军舰的大小由谁决定《华盛顿海军条约》与休斯顿海军会议将以往五花八门的舰艇标准加以统一。

对舰种加以定义

在以前,各国因其所拥有的科技实力、经济实力,以及喜好的不同来设计建造军舰,由于久而久之会形成习惯,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有标准存在的,只不过舰艇分类以各国的自由提案来各自表述。

但当需要以海军条约来限制军备时,需要将各国的舰种标准加以统一才行,因此在《华盛顿海军条约》(1922年)中,依据标准排水量与主炮尺寸为战列舰、航空母舰、巡洋舰下定义,成为军舰史上的里程碑。

之后,由于庞大的战列舰和航空母舰被禁止建造,主炮口径也受到限制,导致拥有世界最大火炮——406毫米炮的舰艇就只剩下七艘而已。这七艘舰艇为日本的“长门”、“陆奥”,美国的“科罗拉多号”(Colorado)、“马里兰号”(Maryland)、“西维吉尼亚号”(West Virginia),英国的“纳尔逊号”(Nelson)、“罗德尼号”(Rodney),这七艘舰艇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的舰艇,被称为“Big Seven”。

由于《华盛顿海军条约》并未对巡洋舰的建造加以限制,此后世界各国开始争相建造巡洋舰只,最后又召开伦敦海军会议(1930年),以针对限制1万吨以下的军舰各国应保有的吨数进行讨论。通过这次会议,不仅仅是巡洋舰,就连驱逐舰、潜艇等辅助舰艇也都获得了详细的定义。

因此可以说,军舰的种类与大小由海军条约决定。《华盛顿海军条约》是华盛顿会议一系列议题的一部分,华盛顿会议后构成的世界格局体系称为华盛顿体系,这一体系承认了美国的的优势,也为日后美日之间在太平洋地区日益激烈的争夺埋下了伏笔。

军舰的大小由条约决定《华盛顿海军条约》(1922年)

保有舰艇的标准排水量总和

各种舰艇的定义

战列舰:主炮口径406毫米以下,标准排水量不超过35000吨

航空母舰:不得安装超过203毫米口径炮,标准排水量27000吨以下

可建造两艘33000吨以下航母

10000吨以下的航空母舰不受限制

巡洋舰:主炮口径127~203毫米,标准排水量不超过10000吨伦敦海军会议(1930年)

保有舰艇的标准排水量总和

各种舰艇的定义

航空母舰:10000吨以下也列为限制对象

重型巡洋舰:主炮口径155~203毫米;10000吨以下

轻型巡洋舰:主炮口径127~155毫米;10000吨以下

驱逐舰:主炮口径小于127毫米;600~1850吨

潜艇:备炮口径小于127毫米;2800吨以下

限制外的舰艇:备炮不超过4门,口径不超过155毫米;600吨以下No.007 军舰是怎样命名的

一般来说,军舰会以固有名词命名,而各国选择军舰名称常会根据固定原则,选取对民众比较亲切的名称。

来自人名或地名

世界各国军舰的命名大多都来自人名或地名,除此之外,还有用上气象、动植物、星座、宗教设施、一般名词等名称。一般同型舰大多会采用统一的命名方式命名。

以使用人名为例,大多会冠上各国军人、伟人、历史名人的名字,也有像意大利潜艇“李奥纳多·达文西号”以文化人的名字来命名。

级名与冠词

为了节约预算、减轻补给负担,在建造军舰时常会制造多艘有着相同设计的舰艇,这类舰艇被称为同型舰,其中会以最早动工或竣工的那艘当做命名舰(Nameship),并以此舰舰名将同型舰分为××级(Class)或××型(Type)。

使用冠词是一部分国家的传统。像美国海军将USS(United States Ship)接在舰名前作为正式名称。

在小说与动漫作品等虚构世界中出现的军舰,也常依据此类规则命名。

我国海军舰艇命名规则

1978年11月18日,海军公布了《海军舰艇命名条例》;1986年7月10日,海军对该条例又作了补充和修改。根据条例规定,巡洋舰以上的舰艇由国务院特别命名;巡洋舰以行政省(区)或直辖市命名;驱逐舰则以大、中城市命名;护卫舰多以中小城市命名;补给舰则以湖泊命名,如“微山湖号”补给舰。

军舰是怎么命名的伦敦海军会议(1930年)

虽然美军也有细分命名规则,但近些年却没有那么注意了英国海军的命名规则德国、意大利、俄罗斯海军的命名规则No.008 军舰的寿命有多长

军舰的寿命不仅会受到船体本身耐久性的影响,还会被运用方法等外界因素所左右。

造成长寿舰或短命舰的原因

现代军舰船体使用钢铁制造,寿命约为30到40年,若对其进行改装维护寿命会更长。实际上,美国“中途岛号”(53400吨)曾服役52年,而美军核动力航母的现役时间也设定在50年。

军舰使用寿命的长短不仅仅取决于其本身的性能,更多的是靠运气决定的。且不说在战场上不幸被击沉,就是在其他情况下,军舰也可能会成为“废舰”。

在战争时期有些军舰因无法被拖回修理就会自沉,还有一些军舰即便是回港,也会被判定为无法修复而被当做废舰处理。

而部分军舰则是由于海军条约等政治因素必须被当做废舰处理,特别是在签署《华盛顿海军条约》后,各国都有许多军舰被强行处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裁军的缘故,美国军舰舰艇也出现过很多提前退役的情况;有些国家则由于维护军舰的费用过于昂贵而把军舰转卖或者解体。

有军舰寿命被人为缩短的情况,自然也有军舰寿命被延长的例子。有些军舰在退役后会被再度出租或转卖给其他国家继续服役。对于自行建造新军舰有困难的国家,对军舰进行改装维护可以使其服役期增长。

世界上服役时间最长的军舰“拉贾·胡马邦号(Rajah Humabon)”是菲律宾海军最大的护航驱逐舰/护卫舰,是菲律宾海军的旗舰,该舰从1943年8月交付美国海军,几经转手进入菲律宾海军,它是菲律宾海军乃至全世界最古老的现役舰船。

军舰的寿命护卫舰“村雨号”(日)

第一代村雨护卫舰,标准寿命核潜艇“亚伯拉罕·林肯号”(美)

乔治·华盛顿级核潜艇航空母舰“中途岛号”(美)

一艘大型航母,后接受改装成为现代化航母,曾参与越南战争和海湾战争驱逐舰“约翰·罗杰斯号”(美)

二战期间量产的弗莱彻级驱逐舰,后来卖给墨西哥海军,服役时间很长护卫航母“圣乔治号”(美)

一开始租借给英国,战后成多余舰只,早早就被拆除No.009 军舰依靠哪些动力

以前军舰的动力来源多采用蒸汽轮机,近些年来,燃气轮机与柴油机逐渐成为主流。

军舰的主机

军舰的发动机被称为“主机”。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现代,主机大多采用蒸汽轮机,这种发动机以燃烧重油,用锅炉烧出高温高压水蒸气以推动涡轮机旋转。优点在于即使使用品质很差的燃料也能驱动,且发挥出的性能较为平均;而其缺点则是体积较大、驱动较慢。

核动力发动机是将蒸汽轮机的重油燃烧系统换成核反应堆,在制造与运用上会需要较高的科技手段,费用也相当高昂,但因其功率极强、可以长时间无补给运作,因此美、英、法、俄、中这些大国都装备有核动力舰艇,核动力发动机主要应用在航空母舰或大型潜艇上。

柴油发动机是通过让活塞在汽缸内运动来产生动力,原理与汽车发动机相似,缺点在于其产生的噪声比蒸汽轮机还要大,可靠性较差,振动也不小,但其也具有一些不容忽视的优点,如体积较小、装配较轻松、即使使用品质很差的重油也能驱动,还能做出细微的调整,这些特性使其受到一些中小型舰艇和潜艇的欢迎。

燃气轮机是以回旋式的压缩机来将空气吸入,并让空气与燃料一起燃烧,以其产生的燃气来推动涡轮旋转,与喷气式发动机原理相同。使用这种发动机会产生较大噪声,燃料只能采用轻油或喷射燃料,且须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不过由于其功率非常高,被用作新锐舰艇的主机。

电动机是用柴油机或核反应堆来发电,将其储存在蓄电池内,以驱动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相当安静,可以对出力进行细微调整,要切换前后进也简单,但其效率极差,只会用于潜行时无法操作燃烧机关的潜艇、要求静音性的海洋勘探船、需要频繁切换前后进的破冰船等特殊舰艇。

军舰的动力蒸汽轮机柴油机燃气轮机No.010 何谓核动力军舰

核动力舰艇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被付诸实行的技术,可算是大国的象征。由于其核动力装置在运行时不需要空气,因此非常适合用于潜艇。

实现理想的核潜艇

1946年,美国开始研究将核能应用在船舰推动装置上,核动力潜艇“鹦鹉螺号”(Nautilus) (水下排水量2980吨)于1954年开始服役。在此之后,许多现代航母与潜艇都改用核反应堆取代锅炉的涡轮装置,将船舰之前的涡轮装置锅炉部分换装成核反应堆就成了核动力舰艇。

核反应堆采用压水式反应器,用被加压一次的冷却水使二次冷却水沸腾,并靠其产生的蒸汽力量推动轮机旋转。蒸汽经过冷凝器再度变回水继续成为二次冷却水,这种装置与一般的核能发电厂的核反应炉构造上并无太大差距。

由于核动力装置出力很高,所以即使是再大的船舰在进行高速航行时也能为其提供足够的动力。而核燃料的补给只要隔数年更换燃料棒即可,甚至在某些新型舰艇上已采用可算是半永久型的免交换式反应堆。

相对于其优点,由于核反应堆要求船舰具有相当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所以搭载船舰难以小型化,且其静音性能不佳,乘员也需具备核反应炉专业知识,否则一旦发生事故,造成的损害是难以估计的,想正常运用也很困难。

但即使如此,核动力装置的优势还是相当大的,就拿其“能够在水下长期航行”这一点来说,就远胜于其他动力,但是就现实而言,乘员是无法忍受长期航行造成的心理压力的。另外,使用核动力,潜艇能更好地保持其隐秘性。

美国不仅将核动力应用在潜艇上,还用在了航空母舰上,在冷战时期,美苏两国还曾将核动力装置使用在巡洋舰上,但现在俄罗斯除了基洛夫级(Kirov)之外,其他的核动力船舰均已退役。

核动力潜艇核动力装置压水堆核能发电厂差异No.011 军舰如何行进

虽然大多数军舰依靠螺旋桨行进,但也有些军舰会采用其他较为先进的推进装置。

战后发展起来的各式推进装置

由于军舰也算是船舶的一种,因此也像其他船舶一样是用螺旋桨行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部的军舰都是依靠螺旋桨。

对于采用蒸汽轮机、核动力轮机、燃气轮机等较难对旋转进行微调的机关而言,高速旋转的动力轴就必须要通过减速涡轮才能调整至适合螺旋桨的回转数,且由于涡轮无法反向旋转,因此有时需要使用能反向旋转的涡轮。近年来曾出现过装备可变螺距的螺旋桨,可以在不用反转大轴的情况下向后方前进。

若是军舰装设可轻易调整回转数或进行反转的电动机关,就不用再装上庞大的减速装置,而能让动力直接连接至螺旋桨。

水喷射前进,则先吸取四周的水,再将其向后喷出,以高速水喷流达到前进的目的。这样不仅可以做出螺旋桨难以达到的高速行进,静音性也相当,但因其能量效率不太理想、不适合低速行进,因此有些船舰会将其与螺旋桨配合使用。这种技术属于最新技术,现阶段只有导弹艇或高速运输船等需要高速行进的舰艇才有搭载。

气垫船(Hovercraft)从上方吸取空气,再传送到船体下方,以空气压实现浮升目的。由于这样只能使船体浮升,因此要装上使船体行进的螺旋桨才能前进。这种船噪声很大,能量效率与燃料使用率较差,装备起来也很困难;但由于其推进方法与众不同,船体不会承受来自水的阻力,可以高速行进,在平坦的陆地上也能运行,可以直接从海面转移到陆地上,常被用作高速登陆艇。

军舰行进方式螺旋桨推进可变螺距的螺旋桨水喷式推进No.012 给军舰涂装迷彩有用吗

就像战车和战斗机一样,军舰上也可以通过涂装迷彩来欺敌。

各式各样的欺敌方法

大多数军舰常被涂成灰色,这是为了要使其更好地融入水平线中,也就是说这种被称为“军舰色”的灰色也是一种迷彩涂装,而且这种灰色可以根据活动地域与自然条件等进行相应调整,像英国与日本的军舰在色调上就会有一些微妙的差异。

除了灰色,还有其他的颜色可用于军舰涂装。

其中之一就是航空迷彩色,一般涂在舰艇的顶部,以雷伊泰湾海战中日本航空母舰为例,其在飞行甲板上分区涂施深浅相间的绿色和木甲板色,目的是让敌人能因此误判舰种与前进方向。

另一种是在船身侧面涂上对舰迷彩涂装,以确保自舰不被那些只能通过一瞬间目测确认目标的潜艇发现。这类迷彩在德国军舰上比较有名,其作用就是使敌人误判舰种,希望靠几何学的花纹使敌方难以推测前进路线。

另外,德国海军还有一种较为独特的方式,就是让战列舰俾斯麦级(Bismarck)(41700吨)、战列舰香霍斯特级(Scharnhorst)(31500吨)、重型巡洋舰希佩尔海军上将级(Admiral Hipper)(14050吨)在舰型上看上去很相似,企图以此来混淆敌方视线,且其在设计阶段就已开始准备好涂装迷彩,在实战中也确实达到了预期效果。

军舰的迷彩涂装并不是用以隐藏自身存在,而是为了要在战术上使敌人产生误判。大多数在近岸活动的舰艇与停泊在海港内的船舰,也需进行陆军式迷彩。

现在,由于雷达与各种探测器技术的不断进步,只能欺骗肉眼的迷彩涂装不再起作用,因此不再在军舰上进行迷彩涂装。

军舰上的迷彩日本轻航母“瑞凤”德国军舰的迷彩No.013 什么是军舰的装甲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常将添加镍与铬的特殊钢材在表面进行硬化处理,当做军舰装甲使用。

制造很费力的装甲板

19世纪末登场的装甲舰上所采用的装甲是一种耐弹能力比铁或软钢还强的特殊钢,由于这种钢由英国维克斯(Vickers)公司和德国库鲁伯(Krupp)公司生产,因此又称为VC甲板和KC甲板。世界各国海军大多采用的都是这两种装甲,或是将之国产化。

日本于1910年进口VC甲板,在进行分析后开始自行制造。VC甲板是一种在高纯度的铁中添加碳、镍、铬来精炼,以大型轧延机加工成必要的大小之后,再送进加热炉中进行渗碳热处理(让甲板表面渗入碳),使表面硬化而制造出的钢铁。

由于这种甲板制造需要耗时一个月,因此并不适合量产,其常会结合不需要经过渗碳的NVNC甲板使用(NVNC甲板在巡洋舰等装甲较薄的舰种上被广泛采用)。由于日本并不出产镍,因此制造出添加钼或铜的甲板来代替。

在制造战列舰“大和号”的时候,日本使用的就是把VC甲板改良而成的VH甲板,这种甲板把用于进行表面硬化的渗碳加工改成以淬火的方式来硬化,可以发挥出比VC甲板更优秀的强度。

另外,在军舰的构造材料上也使用过一种称为DS钢(Ducol Steek)的特殊强度钢材,这是一种添加了锰的钢材,拥有可以充分吸收、分散施加于船体上力量的特性。

现代军舰并未使用特殊钢,而是以一般钢材制成,虽然有一段时间也采用过铝合金来当做材料,但由于其耐热性不强,在维护上也很难处理,到现在已不再使用。

依据国家的不同,有时为了增强防弹效果,还会在表面贴上凯英拉纤维等新材料。

军舰装甲装甲板的制造法“大和号”甲板使用情况No.014 军舰需要防御的重点在哪里

军舰容易受到攻击的部位随时代的改变而不断变化,由于不能将其完全包裹在装甲中(会过重),防御方式只能随其防御重点改变而不断变化。

直接与间接;垂直与水平

炮塔、轮机舱、弹药库等都是军舰的重要位置,也是其弱点所在。对于这些被称为要害舱区(Vital Part)的区域应运用装甲以增强其防御能力,这种防御方法被称为“直接防御”。由于不能对军舰整体施以装甲保护,所以会将要害区域以外的地方分成小舱区,以减轻损害,这种防御方法被称为“间接防御”。驱逐舰等级以上的军舰多是兼具两种防御方法,而此级别以下的军舰则仅采用间接防御。

在军舰上加装装甲最早出现在19世纪,由于当时的交战距离约在5000米,其主炮的弹道较为接近水平状,因此舰体的侧面常会受到较多的攻击,而在舰体侧面加装装甲可以提高其防御能力。这种防御舰体纵向立面的防御方式被称为“垂直防御”。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种防御发生了变化,1916年的日德兰海战中,英、德两舰队距离15000米左右开战,火炮射角(击发炮弹的角度)约为15°,炮弹会从斜上方下落,致使英军有3艘战列巡洋舰由于被炮弹击穿未进行过强化的甲板、引爆弹药库而爆炸沉没。

经过这次惨痛的教训,军舰开始重视“水平防御”,即要加强船体顶面的防御工作。除此之外,为了对付在船舰周围水面下爆炸的炮弹,船只出现进水或发生火灾时的应急处置方法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在《华盛顿海军条约》失效后设计出来的军舰,其水平防御与多层次的水下防御都比较完备,还加强了排水装置、注水装置等设备。除此之外,其他舰艇在改装,提升其防御能力。

不管船舰如何改装,来自空中的打击力量的逐渐增加,飞机的攻击成为令军舰头疼的大问题,而随着反舰导弹的出现,靠装甲增强防御的方式已经逐渐被淘汰。

军舰的防御重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