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养育2岁孩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6 22:36:58

点击下载

作者:[意]玛丽亚·蒙台梭利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蒙台梭利养育2岁孩子

蒙台梭利养育2岁孩子试读:

编者的话

玛丽亚·蒙台梭利博士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是20世纪享誉全世界的杰出幼儿教育家。1870年8月,玛丽亚·蒙台梭利在意大利安科纳地区的基亚拉瓦莱小镇出生。父亲是军人,母亲贤淑文静,博学多才。

蒙台梭利从小受到非常好的教育,虽然是独生女,但父母对她从不溺爱。幼年起她便自律自爱,独立,同情弱者。13岁时,蒙台梭利选择米开朗琪罗工科学校学习数学,这在当时的女孩子中是很少见的。而她从这所学校毕业时,是成绩最优秀的学生。后来她学习了现代语言与自然科学,此后对生物学产生兴趣,于1890年进入罗马大学学习生物学。在学习生物学期间,她又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学医。由于当时保守的欧洲社会是没有女子学医的,她的决定不仅遭到父亲的反对,而且不被当时的教育体制所允许。但蒙台梭利凭着坚强的意志和不断的努力做到了,获准进入医学院。1896年,26岁的蒙台梭利获得罗马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成为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也许由于她自己的选择从来都遵从于兴趣,才有她后来的“教育要根据孩子兴趣捕捉孩子的‘敏感期’”的理论。

毕业后的蒙台梭利成为罗马大学附属医院的一名精神科临床医生。由于当时残疾和智障儿童的治疗是在精神病院进行的,蒙台梭利的工作就是治疗这些儿童。蒙台梭利对这些孩子发自内心地同情,认为他们不该被关在这里,他们所受到的粗暴对待是导致他们智力下降的重要原因。她对智障儿童教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心去帮助他们。在长期的研究与实践中,蒙台梭利总结出:儿童的智力缺陷主要是教育问题,而不是医学问题。这一认识使她能够从一位成功的医生最终转变成一代伟大的教育家。因为她发现,智障儿童虽然比同龄孩子差,但与更小的孩子在智力和行为能力上有许多共同点,自己为特殊弱势儿童设计的教育方法一定也适用于正常儿童。

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圣罗伦斯区建立了第一个“儿童之家”,她特意选址在罗马最贫困的地区,招收3~6岁普通儿童,用自己独创的方法加以教育。结果是惊人的:那些贫寒家庭的儿童,经过她几年的教育,全部成为聪明活泼、举止优雅、自信自强的孩子,心智较之前有了巨大改变。她这套教学方法立刻轰动了意大利甚至欧洲其他国家。到20世纪40年代时,蒙台梭利学校已遍布世界各地,仅美国就有2000多所。

1952年5月6日,82岁的蒙台梭利在荷兰去世。她的传记被列入12位“帮助世界的人们”传记丛书。她曾3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英国教育家称赞她为“20世纪赢得世界公认的推进科学和人类进步的最伟大科学家之一”。美国教育家称赞:“当前讨论学前教育问题,如果没有论及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便不能算完全。”德国教育家这样评论她:“在教育史上,能像蒙台梭利教育法如此举世瞩目的并不多见。”虽然经过了近百年,但她的名字和她革命性的教育观却延续下来,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蒙台梭利提出儿童发育“敏感期”的观念,认为无论是行走、语言、绘画,或是音乐、数学,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敏感期,孩子在这一时期具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并且能轻松学会任何他们渴望学习的事情。捕捉到孩子的敏感期,对他们加以引导,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没有到达敏感期,任何逼迫的学习都是徒劳的,而延误了时机,则会对儿童的发展造成障碍。

从出生到3岁,儿童会积极、专注且自发地吸收外界的一切印象。这期间的吸收,完全在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下。也就是说,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正在学习,他们吸收了周遭种种的习惯、风俗、生活习态等,并在他们的心中根深蒂固。这种特殊的精神状态,蒙台梭利称为“有吸收力的心灵”。

在3~6岁之间,儿童已发展出有意识的心智,可经由双手从外界环境中汲取经验。这时,儿童的感觉器官会变得十分敏感,透过感官所感觉到的事物,逐渐完成儿童的精神发展。因此,成人应该跟随孩子的兴趣去帮助他们学习,而不是强迫他们学习或是强行灌输知识。

到目前为止,蒙台梭利的著作已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在中国也有多种对蒙台梭利著作进行翻译、简写或改编的作品,但是按照儿童阶段发展进行编译的比较少,尤其是对学龄前儿童按年龄阶段进行编译的则更少。为了传播蒙台梭利的经典早教理念,我们将蒙台梭利的经典学术名著按照年龄阶段进行全新通俗化编译,策划出版了本套“蒙台梭利早教经典分段育”系列丛书。我们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对内容、结构进行了梳理,按照不同年龄段进行编译,这样做的目的是:

◎帮助读者根据自身情况更直接地获取相关知识;

◎减少阅读障碍,使读者享受轻松的阅读;

◎基于不同年龄,掌握蒙氏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本套丛书主要针对儿童早教,包括1~6岁六个年龄阶段,每个阶段的敏感期、学习的重点、教育的核心等皆不相同,据此,书中会给出蒙台梭利所倡导的不同教育策略和智慧。并且,在每本书的最后,我们还附上了根据蒙氏理论与中国儿童实际生活环境编写的早教游戏训练,旨在帮助读者将书中的理论更好地运用在实践当中。

读者既可以按照年龄阶段来进行阅读,也可按照问题进行阅读,这会减轻读者的阅读负担,节省时间和精力。但是,读者在阅读时需要注意,由于个体差异的关系,每个儿童的发展阶段并不能依年龄来强制划分。但前期的发展必为后期发展的基础,发展的过程是无法以跳跃的方式来进行的。这要求我们既需要有针对性的阅读,也需要对孩子和蒙氏教育有整体性的了解。

希望本书的内容可以对读者朋友的生活、学习或工作有所帮助,这将带给原作者及编译者最大的满足。在本书的编译过程中,得到了李好、李值、焦婷、刘斌、杨婷、刘绍勇、刘晨希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当然,本书肯定还会存在不少问题,再次恳请读者不吝赐教。刘妍2015年冬续表第1章成熟的历程1.儿童具有主导本能所有生物都具有令人震惊的神奇而非凡的潜能,能够在内在的指导下保护自己。这种潜能不同于生物在面对外界刺激时所表现出的本能反应,被称为“主导本能”。什么是主导本能

自然界有两种生命形态:一种是成熟的,一种是未成熟的。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甚至相互对立的形态。

从远古时代到现在,在自然界的进化进程中,我们发现所有的动物都必须努力、持续地适应和抗争,才能使自己远离天敌和危害,生存下来。在人类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他们也会遇到各种困难,他们还会因爱而结合。正如达尔文揭开的生物进化历程那样,进化就是指物种的逐步完善、适者生存、两性间的相互征服、物种之间的相互竞争。

生物学家研究生物幼年时的生活状况,帮助人们了解了大自然中最神秘、最复杂的一部分。他们研究发现:所有生物都具有令人震惊的神奇而非凡的潜能,能够在内在的指导下保护自己。这种潜能不同于生物在面对外界刺激时所表现出的本能反应,被称为“主导本能”。根据主导本能的不同目的,可以将其分为两个基本类型:●个体保护本能。比如,当发现危险时所做的自我保护。●物种维系本能。比如,两性的结合或对抗。主导本能如何发挥作用

生命本身所具有的各种功能跟主导本能是有关系的。我们可以把主导本能视为存在于生命内在的一种独特思维。这种思维能够帮助个体应对外部的环境,知识和智慧是其特征。它可以指引生物穿过时间的海洋,抵达永生的彼岸。婴儿成长的主导本能

主导本能给处于生命初期的婴儿提供了指导和保护方面的奇迹。在这个时期,婴儿远远没有达到成熟,但他们正处于充分发展的阶段。这时,婴儿还不具备物种特征,他们没有力量、没有耐性、没有生物的竞争武器,甚至连最终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希望都没有。他们只具备生存这一种能力。对他们来说,主导本能就像正在创造他们、帮助他们的母亲或教师。这些主导本能拯救了既没有力量也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的稚嫩的小生命。

实际上,大自然最伟大的奇迹之一就是让毫无经验的新生儿能够适应外面的世界,并保护自己远离外界伤害。新生儿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由于其在敏感期具有的某些本能的帮助。这些本能可以引导他们不断地克服各种困难,他们就像拥有某种不可抗拒的动力一样,不断地激发自己。大自然拥有独特的规律,它会密切关注这些规律是否被遵守。成熟的个人必须遵循主导本能的规范和引领,来保护自己的物种。TIPS:敏感期就像大自然给了人类一个指南针,让人类学会适应世界。儿童在敏感期拥有一种特殊的内在活力,能够以惊人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吸收和学习。母性本能

还有一种主导本能与母性有关,昆虫学家法布尔和其他生物学家将其视为维持物种生存的关键,它被称为“母性本能”。“母性本能”只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概念。它是指在主导本能中与维系物种相关联的一种本能。这种本能使得母亲和子女之间产生了爱,或者说形成了一种母子关系,它是所有生物都普遍具有的一种特征。母性本能不仅局限于女性,尽管她们是物种的生育者,并在保护幼崽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母性本能在父母双方身上都可以找到,这种关系还可能扩展到整个具有组织形态的社会中,涵盖整个种族群体。如果对母性本能进行进一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母性本能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是为了维系物种而存在的。

例如,母性本能会促使动物的成熟本能暂时消失。

一头凶猛的野兽会因此表现出不符合其本性的温顺和耐心。

一只鸟会时刻密切关注自己的鸟巢,不论它是飞到远处觅食还是逃避危险。它会选择任何方法躲避危险,但却绝不会丢弃自己的鸟巢逃走。

物种固有的本能会出乎意料地改变它们的特性。许多种族会建造避难的巢穴,它们建造的活动只是为了给后代准备一个“避难所”。它们的这种建造倾向,在其他时候却不会表现出来。一旦它们长大成熟,就会让自己去适应大自然。每一个物种都有自己必须履行的责任,没有任何一个物种会为搭建这个“避难所”草率地准备材料,也不会仅仅为了适应一个特殊的地方而改变自己。在这个方面,母性本能会给予它们固定的、准确的指导。观察鸟巢可以帮助人们判断这只鸟所属的种群。

昆虫是令人叹服的建造者:

蜜蜂:蜂房就是一座真正的王宫,蜜蜂将其建造得符合完美的几何曲线。

蜘蛛:蜘蛛会为敌人织出一张张巨大的蛛网。但是某一天,它会突然忘记敌人和自己的需要,开始一项新的工作。它会用蛛丝密密地编出一个防水的双层小袋,用以抵御栖息地的寒潮。蜘蛛会在这个小袋里产卵。当它产卵后,它会尽全力保护这个小袋,将其视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如果小袋遭到毁坏,它也会哀伤地死去。蜘蛛会将自己全部的爱都投注在这个小袋上,而不是在卵或孵化的小蜘蛛上,它可能甚至都没有注意到卵的存在。是本能指引这位母亲为其物种的繁衍进行工作的,尽管它可能并没有意识到是否有后代需要自己保护。因此,这只蜘蛛是在本能的指引下不由自主地工作着的。本能促使它去做自己必须做的,去爱自己必须爱的。

蝴蝶:在其一生中都以花蜜为食,它从不需要其他食物。但是当它要产卵的时候,却不会把卵产在花朵上。这时,它们会受另一种本能的指引。这种本能会替代蝴蝶的觅食本能。这时,蝴蝶会去吃另一种食物。这种食物虽然对蝴蝶本身没有任何益处,但却对即将孵化的蝴蝶幼虫有益。

瓢虫:瓢虫类昆虫也从来不把卵产在树枝的顶端,而是产在树枝较低的部位。在那里,刚刚孵化的幼虫能够吃到叶子并获得保护。

有许多不以植物为食的昆虫也会为了后代的营养去吃植物。它们拥有一种特殊的本能,知道什么是最适合自己后代的事物,并且还能预见太阳和风雨带来的危险。

昆虫就是以这种方式遵从大自然的指令的。尽管大自然的命令可能与它本身无关,但却有利于整个物种。

一种生物如果担负物种繁衍的使命,它就会改变自己和自己的习性。这时,引导它的生活规律就像停止了一样,它似乎在等待一个大自然的奇迹——孕育后代的发生。这种规律促使生物进行某种活动,并出现奇迹般的行为。

是主导本能,而不是爱或牺牲,维系了物种的生存和繁衍。主导本能源于生命的创造过程,它是所有物种得以生存的关键。生物在照顾后代时所产生的情感,使它们能轻松地完成大自然所赋予的使命。而且,它们在遵从大自然的命令时,还获得了特殊的乐趣。大自然的规律看起来好像是绝对的、不可变更的,但它却可能为了更高的利益暂停一小会儿。新的规律征服了原本起作用的规律,因为这些规律更有利于新生儿。因此,大自然的规律通过不断地暂停和更新,使生物能够永远存活下去。人类需遵循爱护幼子的主导本能

人是如何适应这些自然规律的呢?

人类是高等动物综合体,集中体现了所有较为低等的生物的自然属性和特点,并超越了它们,但是,人类为自己后代所做的却比蜜蜂或其他昆虫为其后代所做的要少得多。成人将全部心思都集中在征服和生产上,对他们来说,其他任何东西似乎都变得不重要了。人类的精力在竞争中被消耗殆尽。有些成人只从自己角度来看儿童,他们把儿童视为另类,并远远地躲避这些“无用”的生命。有些成人通过所谓的教育,努力把儿童强拉入自己的生活轨道。成人如果变成了蝴蝶,如果真能这样的话,他们肯定会戳破幼虫的茧,鼓励幼虫早早学会飞行。如果他们变成青蛙,他会把蝌蚪拉上岸,让蝌蚪在岸上呼吸,并设法把蝌蚪的皮肤变成绿色,因为青蛙自己的皮肤是绿色的。

成人或多或少在用这样的方式对待儿童。成人向儿童炫耀他们自身的成熟和完善,并让儿童以成人为榜样,希望儿童能模仿他们。成人没有意识到儿童所需要的是一种不同的环境和生长方式。

难道人类没有主导本能这种最高级和最基本的能力吗?难道人类在面对所有生物都具备的这种维系物种延续的本能面前,真的能够视而不见、无动于衷吗?人类曾在什么地方为儿童建造过一个适合儿童成长的环境?

那里应该是一片风景秀丽、远离外界污染的乐土,那里应该充满了丰富的、不求回报的爱。是否存在这样一片乐土,在那里,成人感到应抛弃他们习惯了的行为方式;在那里,他们能够认识到竞争并不是自己生活的必需;在那里,他们终于认识到挫败他人并不是生存的秘诀,而自我克制似乎才是生活的真谛。

这个世界是否存在这样一片乐土?人们想把锁住自己心灵的物质锁链砸碎,人们渴望拥有一种崭新的生活。在这片乐土上,人们渴望追求某种超越个体生命并能够达到永恒的东西。拯救人类的方法是:如果人们可以抛弃以前的推论,“乐土”真的可以存在。

这种情感只有当一个人拥有了自己的孩子才会产生。那时,他应像其他生物一样,放弃自己的行为方式,抛弃一些束缚自己的思想,这样才能使生命得以延续。

的确,在某些场合,当一个人觉得不再需要征服而需要对心灵进行净化时,他就会向往简单和安宁。在这种纯洁的安宁中,人们能够找寻生命的更新,在生活重负中获得重生的途径。

人必须拥有远离过去生活的伟大愿望。这些愿望代表了一种崇高的声音,只有它才能带领成人走进儿童的世界。2.心理成熟需要一个过程我们无法造就一个天才,我们只能帮助每个孩子充分地发挥他们的潜力。“成熟”是个体的发展方向“成熟”一词来自遗传学和胚胎学,是指生殖细胞在受精之后由不成熟到成熟这一发展过程。但是,在儿童心理学中,“成熟”一词具有更为丰富的含义。它是指成长的一种调节机制。这种机制可以确保各个器官以一种平衡的形式、正确的方向进行发展。

阿诺德·格塞尔对这一理论进行了进一步完善,他认为个体的发展必须遵循一定的法则。就像儿童与生俱来的天性和倾向会告诉他们应该如何学习、学习什么和什么时候学习,儿童的一些能力的获得不受命令左右。

从身体的发展上来讲,这个观点是正确的。事实上,在儿童的各种与行走有关的器官成熟之前,我们是无法教会他们走路的。同样,儿童在长到一定程度之前是不会说话的,这就像在他们学会说话之后,也没有人能够阻止他们一样。

熟悉我著作的人都知道,我一直捍卫儿童遵循自然规律成长这种观点。实际上,我将这一规律看成我教育理念的基础。格塞尔的说法从生物学的角度上看是正确的,但却并不适用于儿童的精神成长。根据他的理论,他认为“儿童大脑的成长就像身体发育一样,是一定发展过程的结果”,但这并不十分确切。如果把一个婴儿放在没有人烟的地方任其成长,不让他与人类接触,只供给他必要的食物,他的身体虽然会正常地成长,但心理却不能。

正如我经常说的那样,我们无法造就一个天才,我们只能帮助每个孩子充分地发挥他们的潜力。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接受“生理成熟”的过程,我们也必须做好准备接受“心理成熟”的过程。因为,两者在胚胎发展的过程中是同时进行的。

我们无法完整地认识器官的生长过程,器官的生长并不是一个有序的渐进过程。器官的生长都发生在与之相关的活动点出现时,这些活动点出现的时间非常短,在器官成熟之后就会消失。除此以外,在器官的成长过程中也存在许多敏感期,这些敏感期对指导动物行为、提高生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发现器官生长的敏感期与儿童的心理发展是非常协调的。这说明,生命的发展规律是与人类心理的发展相适应的。环境对心理成熟有重大影响“成熟”的过程不仅仅是基因作用的总和,除了基因的影响之外还有环境的影响。心理学教科书曾为“成熟”做了一个含义宽泛的定义:“成熟包括一些主要由遗传(受精卵染色体)而获得的结构变化,但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归因于生物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环境在“成熟”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心理的成熟只有通过“环境经验”才能实现。“环境经验”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会改变形式和内容,因为“有目的的行动”也在改变。●环境经验是以不断地重复的形式出现的。正是由于这种重复,一项新的功能会突然出现。这种特定的功能获得模式是以我们肉眼无法看到的方式建立的。这些不断重复的活动看起来与其所产生的功能没有直接的联系,并且它们也会在这些功能出现的同时消失掉。与此同时,儿童的注意力会立刻转到其他的活动上,以便为另一项功能的产生做准备。如果儿童不能根据自然的规律吸收环境经验,他对环境经验的敏感性也会随之消失。这会对儿童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继而影响到他们的成熟。

根据发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具有吸收能力的大脑结构体系在出生时就有一种力量——有目的的行动。这种力量在“敏感期”的指导下,在婴儿时期产生了变化。人类身体的成长和心理的发展受到具有吸收能力的大脑、敏感期等多方面机制的影响。这些都具有遗传性,是人类的特征。但所有这些机制都必须在环境中通过自由的活动获取经验,才能发挥作用。3.儿童的独特视角他们开始对我们不留心,甚至可以说不起眼、不容易感觉到的小东西感兴趣了。儿童的特殊兴趣

从1岁之后,儿童就不会再对漂亮的东西和鲜艳的色彩产生喜不自禁的冲动了,而这种冲动恰恰是儿童敏感期的特征。他们开始对我们不留心,甚至可以说不起眼、不容易感觉到的小东西感兴趣了。

我在一个15个月大的小女孩身上第一次发现了这种敏感性:

一天,我听见女孩在花园里哈哈大笑,这对一个15个月的孩子来说是很不寻常的。她坐在平台的砖地上,一副心驰神往的神态。附近有一个美丽的花坛种满鲜花,在骄阳下显得十分艳丽。但女孩并没有看花儿,她的眼睛盯在地上,显然那里有什么东西吸引了她的注意力。我被她那种奇妙神秘的神态打动了。

我慢慢地走近她,仔细观察那块砖,但没有发现任何特别的东西。正当我百思不解时,女孩用郑重其事的口气对我说:“那里有个小东西在动。”顺着她的手指,我看到了一只非常微小、颜色几乎和砖相同的昆虫,正在迅速地爬行。女孩由于惊喜发出的笑声比平时大得多。这份欣喜并不是来自灿烂的太阳或鲜艳的花朵,也不是来自她周围色彩艳丽的环境。引起女孩兴趣的就是这只会跑动的小东西。另一个与女孩年龄相仿的男孩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男孩很喜欢明信片。妈妈为他收集了很多色彩鲜艳、图案丰富的明信片。这些明信片上有的印着蜜蜂、狮子、长颈鹿和猴子等动物,有的印着各种鸟类和一些儿童非常感兴趣的家畜,如绵羊、猫、驴、马和母牛等,还有的印有各种风景和景物,如房子、动物和人等。妈妈希望能够借此让男孩学到一些知识。男孩很喜欢这些卡片,并时常拿着给我看。

有一天,男孩一边向我挥着一些明信片,一边用稚嫩的声音叫着“叭—叭—”,意思就是“汽车”。我意识到他是想给我看汽车的图片。然而,我知道男孩收集的明信片中并没有汽车的图片。我看着男孩手里的明信片,也没有看到汽车,于是我对他说:“我没有看到汽车。”他看了看我,然后拿出一张明信片,得意扬扬地说:“在这儿呢!”

在卡片的中间,是一只美丽的猎犬,远处有一个扛着猎枪的猎人,在一个角落里可以看到一间小屋和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旁边有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小黑点儿,男孩用他的手指着黑点儿说“叭—叭—”,我看出那确实是一辆汽车。这辆车画得如此之小以至于很难被注意,然而正因为小,它才引起了男孩的兴趣,并指给我看。

我想,也许男孩的注意力都被这些小东西吸引了,而没有放在学认明信片上那些漂亮和有趣的东西上。于是我挑出一张印有长颈鹿的明信片问他:“这有着长长的脖子的是什么呀?”男孩认真地回答:“长颈鹿。”我没有勇气继续问下去了。

可以说,1岁多的孩子,大自然会引导他的智力一步一步发展。还有一个例子:

有一次,我给一个20个月大的男孩看《新约全书》。这本书很美丽,书中配有很多插图,我翻到一幅插画,给男孩讲解:“耶稣召唤小孩到他身边去,这个小孩在耶稣的怀里,你看,其他的小孩把头靠着耶稣,所有的小孩都仰视耶稣、爱戴耶稣。”

男孩的脸上没有显示出丝毫的兴趣,他开始扭动起来,完全没有把注意力放在看画上。我开始翻书,突然男孩说:“他在睡觉。”

我对男孩的话感到不解,问他:“谁在睡觉?”

男孩认真地回答:“耶稣,耶稣在睡觉。”他示意我把书翻回到插画那页,我再看这幅画时才发现,原来耶稣正在俯视着小孩,他的眼睑下垂,就像在睡觉。可见男孩的注意力被吸引到成人根本没去注意的细节上了。

我继续讲解图片,并将书翻到印有拉斐尔名画《基督显圣》一页上。我说:“看呀,耶稣升天了,人们惊恐万分。你看这个小男孩是怎样转动眼珠的,这个女人怎样伸出手臂……”我意识到我选择了不合适的图画,我的讲解也无法吸引他的注意力。但我感兴趣的是观察孩子和成人对这样一幅复杂的画面的不同反应。男孩只是轻轻地咕哝了一句,似乎在说:“嗯,继续往下翻吧!”他的小脸儿没有显示出丝毫的兴趣。我又开始往下翻。这时,我看到他抓起了挂在脖子上的一个形状像兔子的饰物,然后叫着:“小兔子!”我以为他被那个小饰物吸引住了,但他又示意我往回翻书,我又翻了回来,发现在《基督显圣》这幅画的一侧确实有一只小兔子。

有谁会注意这只小兔子呢?很明显,儿童与成人拥有截然不同的视角,这不仅仅是程度和大小的差距。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对于成人来讲,儿童的心理就像是一道深奥难解的谜题,人们之所以感到困惑,是因为他们根据儿童的外在表现而不是内心的精神力量来进行判断。我们应该努力去理解在儿童行为背后隐藏着的原因。因为如果没有某个原因或某个动机,他们是不会做任何事情的。如果我们把儿童的每一个行为都解释成“一时兴起”是很容易的,但就算是“一时兴起”也包含着很多复杂的因素。

儿童的心灵是一个有待研究的课题,是一个还没有解开的谜。要找到答案可能很难,但这种研究也会是极为有趣的。如果一个成人想找到这个谜底,他必须改变对儿童的态度,增强对他的责任感。他要成为一个研究者,而不是一个思想麻木的统治者或一个专制的法官。在对待儿童的问题时,成人却常常扮演着这样的角色。

说到这里,我记得有一次,我与几位妈妈一起讨论儿童读书的问题。

一名年轻的妈妈带着18个月大的孩子来参加讨论。她说:“有些书很可笑,插图也很稀奇古怪。有一本书名叫《小黑人萨博》。书中的小主人公萨博是一个黑人小孩儿。在他生日那天,爸爸妈妈送给了他许多礼物,有帽子、鞋、长筒袜,还有色彩明艳的新衣服。“在爸爸妈妈为他准备丰盛晚饭的时候,萨博急不可耐地想炫耀礼物,于是悄悄地溜出了家。在街上,萨博碰到了许多动物。萨博很害怕,为了安抚它们,他就给了每个动物一件礼物。他把帽子给了长颈鹿,将鞋子给了老虎,等等。最后,他流着眼泪一件礼物不剩地回到了家。“但这个故事的结局是愉快的,因为在这本书的最后一页写道,萨博的爸爸妈妈原谅了他,还为他准备了丰盛的晚饭。”

年轻的妈妈把书传给其他的人看,但她的孩子突然说:“不,卢拉(Lola)。”所有的人都很吃惊。这个小家伙不断地重复着:“不,卢拉。”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年轻的妈妈说:“卢拉是曾经照顾过这个孩子的保姆的名字。”这时,孩子开始哭了起来,他喊着“卢拉”,声音比刚才更大了,神志好像陷入了迷乱。最后,我们把《小黑人萨博》放到了孩子手里,孩子把书翻了过来,指着封底上的一幅画。这时我们才明白“Lola”的含义。孩子把西班牙语的“Lora”(他在哭)说成了“Lola”。这幅画并不在书的正文中,而是在封底,画面上小黑人萨博正在哭。

孩子是对的,这本书的最后一幅画并不是一个愉快的画面,而是萨博在哭。没有人注意到这一点,孩子是在对妈妈所说的“结局愉快”表示抗议。这就完全合乎逻辑了。

很明显,孩子看书时比妈妈更仔细,他看到了最后一幅画是萨博在哭,虽然他还不能完全理解大人们的对话,但他准确的观察力却实在令人惊叹。

儿童的心理和成人有很大的差异,这不仅仅是一种程度上的差异,而是一种性质上的差异。儿童关注微小的细节,他们一定常常带着轻蔑的眼光来看我们,因为他们不懂得心理综合,而我们却要常常使用。

因此,在儿童眼中,我们多少会显得有些无能和迟钝。因为从儿童的角度看,我们无法正确地理解他们的需要,我们不够关注细节、不够精确。

如果儿童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一定会告诉我们,他们极不信任我们,就像我们不信任他们一样,这是因为我们和儿童的思维方式有如此大的差异,也是儿童和成人不能相互理解的原因。4.儿童的活动需求当孩子的行为被打断,他们的性格就会因此发生变化,做起事来也会失去目的性和积极性。源于内心的活动需求

这个阶段的儿童会努力地完成一项活动,虽然他们所做的事情在成人眼里可能显得有些可笑,但这丝毫不会影响他们要完成这件事情的决心。他们这样做源于内心的一种需求。当孩子的行为被打断,他们的性格就会因此发生变化,做起事来也会失去目的性和积极性。让儿童为自己要做的事情做好准备,并坚持完成它,是很重要的。不要干涉儿童内心需要

我们应该让儿童做完自己的事情。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一切其实都是一种形式的准备。我们在生命的整个过程中都在为将来做准备。我们可以发现,那些获得巨大成功的人在生命的这一阶段很少受到打扰。持之以恒的做事态度也可以被视为一种精神上的准备。

我们曾经讨论过,儿童往往用一种非常有趣的方式满足自身的需要。

我们会看到不满2岁的孩子毫无目的地去拿某个东西,而他们其实根本拿不动。我的一个朋友家里有很多非常重的工具,一个1岁半的孩子十分吃力地把这些工具挪过来挪过去。儿童往往都很喜欢帮助大人摆桌子。他们会兴致勃勃地去拿一屉比他们的个头还大很多的面包。他们会不停地把东西拿到另一个地方,直到累了才停下来。

成人经常担心孩子会累着,可心理学家指出,如果成人这时去帮助儿童,不利于儿童行为的发展,更会进一步影响儿童的心理发展。很多有精神问题的儿童可能都曾受到过这种打扰。

儿童经常要做的另外一件事情就是爬楼梯。成人爬楼梯是有目的的,儿童爬楼梯却并没有任何目的,他们爬到楼顶之后可能还不满足,然后会跑到下面重新再往上爬,这样不停地进行好几次。很多学校的操场上都有一些木质或水泥质的滑梯,儿童会去爬滑梯并不是因为他们要滑下来,而是要爬上去,他们在这种劳累中感受到了快乐。

大部分成人都会去干涉儿童的行为。心理学家们倡导专门为儿童开辟一片活动的天地,让他们可以在那里自由地做各种事情。营造适合儿童的环境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应该针对那些1岁半以上孩子的需求创立学校。

这里的所有东西都是为儿童特别设计的。那里可能有一个建在树顶的小房子,下面放一个梯子,儿童可以通过爬梯子上下走动。●这个房子是为儿童建造的。●它不是用于生活和休息的。●当儿童想要拿东西时,他们肯定会选择最重的一个,同样也往往会选择比较难爬的地方,并从中感受到乐趣。

儿童的这些行为没有什么明显的外在目的,只是给他们提供了锻炼自身协调能力的机会。身体肌肉的协调运动是儿童模仿成人行为的前提。完成这项准备工作,他们才能开始对成人进行模仿。这时候,外界环境才能对他们起到激发作用。比如,儿童看到有人在打扫地板或做蛋糕点心时,他们自己也会去做。新鲜的事情可以引起孩子的兴趣,激发他们的行为。儿童需要使用双手

儿童需要使用他们的双手,这是他们工作本能的一种表现。如果成人不能理解这一点,稍不注意就会对儿童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造成这种结果除了由于成人具有一种自我保护的防御心态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原因。

在成人眼里,儿童的某些行为是令人无法理解的。于是,成人总是忍不住对儿童“出手相助”。⊙当儿童发现一块桌布铺歪了时,他们就会自然地思考怎样才能把它铺直,并且会尝试把它铺平整。

对于这个发展阶段的儿童来说,这种发现和想法都是非常了不起的。这时成人只要陪伴在儿童身旁,无须帮忙,也不应该出手阻止,儿童是有能力自己把这项工作完成好的。⊙儿童想要自己梳头。

儿童有这样的想法也是非常值得高兴的。但有时成人不仅看不到它的可贵,还会埋怨儿童,因为他们知道孩子不可能像成人那样又快又好地把头发梳好,于是他们态度坚决地代替儿童,帮儿童完成,认为这样做既省时又省事。就这样,原本充满热情、想尝试自己动手的孩子,只好任由成人摆布了。⊙当儿童想自己穿衣服、系鞋带或者自己动手做其他事情的时候。

成人都会有同样的反应和表现,他们总是阻碍儿童实现自己动手。对于儿童来说,成人拥有着强大的力量,他们无法与成人进行争辩。儿童行动的节奏与成人不同

有时候,成人对儿童恼怒,不仅因为他们觉得儿童做的事情没有意义和价值,还因为儿童行动的节奏和方式与成人不同。

行动的节奏是一个人独有的行为特征,就像人们的体形不能随心所欲地改变。如果别人的节奏跟我们的相近,会令我们感到高兴,相反,被勉强着去接受别人的节奏,将是非常痛苦的事情。

举例来说,当我们被迫跟身体局部瘫痪的人以同样的节奏一起行走时,就会感到非常痛苦。同样的,当我们看到中风患者用颤抖的手艰难地举起杯子的时候,他们缓慢的动作与我们轻松自如的行动形成的对比反差,也会让我们难过。于是,人们总是想方设法用自己的行动节奏去代替行动不便的人的节奏,以为这样做可以帮助他们,但其实只是减轻了我们内心的痛苦和不适。

成人对儿童自己行动的态度跟这种情况有些相似,他们总是忍不住要阻挠儿童以自己的节奏进行的行动。在成人眼里,儿童那种自然、节奏缓慢的活动,简直就像苍蝇一样令人烦恼,成人不可忍耐,想把它赶走,从而摆脱困扰。其实,成人这样做不仅不能帮助儿童的心理需求,反而剥夺了他们做自己喜欢事情的权利和机会,甚至还会阻碍儿童的自由行动,这本身也成为儿童自然成长发展中最大的障碍。

然而,对于儿童强烈、迅速的活动节奏,成人倒是很乐于接受的。他们甚至能够接受活泼、好动的儿童在行动中扰乱秩序、造成混乱,可以不予干涉地在旁边观察,从而观察儿童到底在做什么。儿童的这种节奏状态在成人的心中是可以被理解和接受的。

有些儿童会用激烈的哭闹来表示他们不愿让别人帮他们洗澡、穿衣服或梳头发,甚至还会有一些歇斯底里。这些“任性”表现以及他们与成人之间的冲突都表示,儿童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成长。

或许大人们都忽视了一点,给儿童提供他们本不需要的帮助反而会给儿童造成心理上的压抑,这不利于儿童的成长,也会对儿童以后的生活造成不良的影响。5.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榜样的作用在于点燃希望和兴趣的火花。模仿的渴望或许能带来学习的动力,而要达到更高的层次,没有大量的训练是行不通的。1岁半儿童的模仿

儿童1岁半的时期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年龄段,这是教育上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在这一时期,儿童的上下肢开始为了进一步的协调做准备,他们的个性也开始发展,为了迎接随后到来的2岁的“语言爆发期”,他们开始努力表达自己的思想。总之,这是一个不断努力、具有建设性意义的特殊时期。

我们一定要格外注意,在这个时期,不要打乱儿童生命的自然发展规律。如果自然突出地表明儿童在这段时间需要不断的努力,那么我们就应该为提供帮助而做好准备。

我们普遍认为,成人一定要为儿童作出好榜样,榜样一定要具备良好的品质。由此我们强调成人的重要性,尤其是老师和母亲的作用。

可是,大自然并不遵循这样的逻辑,儿童的模仿跟成人的完美没有关系。成人的责任是在儿童开始模仿之前,为他们做好准备。它源于儿童进行的各种努力。这个道理适合于每一个人。成人所树立的榜样不一定会有良好的作用,它只能给儿童创造一个模仿的对象和动力。

事实是,儿童在模仿的时候一般会超过他们的榜样,比榜样做得更好、更精确。在某些方面的行为上,这一理论体现得非常明显。正如人们所了解的那样,要想实现成为钢琴家的梦想,儿童不仅要学会弹钢琴,还一定要反复练习,锻炼手指的各种技巧。但我们却总是让他们用单纯模仿的方法去达到更高的水平。我们总是给儿童讲各种英雄和圣人的故事,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他们也成为英雄和圣人。但是,在没有做好更深层的心理准备时,这是无法实现的。只会模仿,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伟人。榜样的作用在于点燃希望和兴趣的火花。模仿的渴望或许能带来学习的动力,而要达到更高的层次,没有大量的训练是行不通的。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模仿需要一定的准备。对此,儿童开始付出的努力是为了获得一种能够模仿的能力。这种间接的准备工作极为关键。大自然不仅赋予了我们模仿的能力,也给了我们不断改变自己、逐步向榜样靠近的能力。如果教育工作者想帮助儿童实现这个目标,就应该了解自己应该向儿童提供多大程度的帮助。要给孩子提供积极的模仿榜样

有一位和我很熟识的妈妈,她想要教导小女儿永远不要说谎。她向女儿描述了许多卑鄙的说谎行为,同时也在女儿面前赞美那些即使遭受责难、牺牲一切也坚持做正确事情的人,以及他们所拥有的勇气和坚定意志。妈妈想让女儿理解,一个小小的谎言最后可能会让人犯下一连串的错误。她还特别向女儿强调,一个身处在幸福、富裕家庭中的人,更应该维护尊严,为那些家境贫苦、没有条件接受良好教育的人树立榜样。

可是这位妈妈自己又是怎么做的呢?有一天,一位朋友打电话邀请她去听音乐会。妈妈一再地推托:“哎呀!真不好意思,我头疼得很厉害,实在没有办法去。”电话还没有讲完,她就听到隔壁房间传来一声尖叫,赶紧冲过去,只见女儿跌坐在地上,用双手捂着脸。她赶紧问女儿:“亲爱的,发生什么事情了?”女儿哭着回答:“妈妈,你说谎!”

女儿对妈妈的信任就这样被彻底瓦解了。从此,这个孩子和妈妈之间竖立起了一道屏障。

妈妈费尽心思才让女儿形成诚实的意识,而她却从未反省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习惯性的说谎行为。

那些费尽心思想鼓励孩子养成诚实品德的成人,其实常常让孩子被谎言所包围。而这些谎言有时不但已经超越了“小谎言”的界限,还往往都是一些有预谋地用来欺骗孩子的谎言。

提到欺骗,让我联想到一件与圣诞节和圣诞老人有关的趣事:

一位妈妈欺骗了孩子,她告诉孩子圣诞老人真的存在。她对此感到非常的内疚,于是决定向孩子说出事情的真相。当孩子知道自己过去一直都被欺骗后,感到失望极了。他整整一个礼拜都愁眉不展。

这位妈妈在和我说这件事的时候,还难过地流下了眼泪。

不过,类似情况并不一定都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

另一位妈妈也向儿子说了类似的话。男孩听了后马上笑了起来。他对妈妈说:“哎呀!妈妈,我早就知道世界上是没有圣诞老人的!”“可是你为什么从来都没有告诉过我呀?”“因为你每次说到圣诞老人都很高兴呀!”

此时,孩子和父母的角色完全对调了。孩子是一个敏锐的观察家,他出于对父母的爱,为了取悦他们,顺从了他们的心意。

很多父母都认为,孩子应该毫无异议地听从父母的话。不过,父母也希望得到孩子的爱。在这方面,孩子常常成为父母的老师,因为孩子的思想是如此的纯真,而他们的正义感又是如此的令人吃惊。

有一天晚上,一位好心的妈妈想让儿子上床睡觉。男孩请求妈妈让他将做了一半的事情做完后再去睡觉,但是,妈妈不肯作出一点点让步。儿子只得乖乖地爬上床。可是过了一会儿,他又爬起来想要把刚才没做完的事情做完。妈妈发现儿子竟然偷偷溜下了床,就狠狠地批评了儿子一顿。

儿子对妈妈说:“我没有骗你啊!我跟你说过我想把这件事情做完。”

妈妈不想再和儿子讲下去,就叫他道歉。可是儿子还想继续和妈妈理论,想说明他并没有欺骗妈妈,他已经告诉了妈妈,他想把没做完的事情做完后再去睡觉。

儿子解释说:“我并没有欺骗任何人,我不明白为什么我需要道歉。”“好吧,”妈妈接着说,“我懂了,你原来一点儿也不爱妈妈!”

儿子回答道:“妈妈,我真的很爱你,但是我并没有做错事情,我为什么要道歉?”

以上这番对话在我们听来,孩子的谈吐才像大人,妈妈反而像孩子一样无理取闹。

还有一个例子:

有一位当牧师的爸爸,他的小女儿每个礼拜日都会到他所在的教堂里去帮忙。一个礼拜日,牧师正在布道,讲的是耶稣的同情心。牧师说:“我们都是兄弟姐妹,穷人和遭受苦难的人也同样是耶稣的子民。如果我们希望得到永生,就必须去呵护穷人和遭受苦难的人。”女儿被爸爸布道的内容深深地打动了。

在离开教堂回家的路上,她看到路边有一个小女孩在行乞。那个可怜的小女孩身上还有许多伤口。她跑过去,爱怜地拥抱、亲吻小女孩。

牧师和妻子看到后吓坏了,他们一把拽回了穿戴整洁的漂亮小女儿,一边急急忙忙地拉着她走开,一边指责她的行为。

回到家以后,妈妈赶紧帮女儿洗了个澡,将她全身的衣服都换了下来。

这件事的结果是什么?

事后,女儿再听爸爸布道时,就如同听其他的故事一样,再没有被打动过了。

这类事情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其实,还有更多数不清的冲突发生在父母与孩子之间,或者说是由成人与孩子之间的不和谐造成的。不能让孩子一味地有样学样

除了上述问题以外,我们还发现了另一种弊病——被动模仿。孩子一味地有样学样,这与其说是一种自我完善成长的方式,还不如说是走向“堕落”的捷径。因为成长是一种自我的内在工作,光看别人怎么做是无法实现成长的。孩子内心的期望被压抑,就如同深埋在地下的宝矿一样,被永远地掩藏了起来,他们也永远无法知道这些期望的真正价值。由于它们也永远无法实现,也不曾有机会被掌控,而且时时存在于孩子心头,因此会一点点地吸引住孩子,并不断地诱惑着他们。

由于成人压制了孩子的自然冲动,孩子做正确事情的能力和发挥正常精力的能力也因此受到了妨碍。换句话说就是,在遵循自然法则发展的道路上,成人成了孩子的一块绊脚石。在学习上,孩子也因此走了很多的冤枉路,深陷大量的、毫无意义的学习用品和玩具里,在其中打转。孩子原本具有的克服困难的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孩子只好接受自己的命运,顺从成人的指挥。所有的事情在孩子眼中都变得索然无味了。

这些孩子在童年原本都拥有一对翅膀,但在他们振动翅膀准备飞翔时,他们的“翅膀”却被生生地折断了。孩子一旦接触不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他们的想象力就会失去自觉性,只能在物质世界里漫无目的地找寻。由于缺乏现实体验,孩子离真实的世界会越来越遥远,他们的生活也会变得偏离正轨,最后只能陷入毫无益处的神游之中。孩子通过“淘气”来反抗

孩子为了保护自己,他们弱小的灵魂仍然会不停地进行抗争。然而他们只能用躁动、任性、哭闹、发脾气、使性子等消极的方式来表达。孩子故意淘气实际上是他们表达愤怒和反抗的另一种形式。这时,孩子消耗掉的不是正常的精力,而是在缺乏想象力时表现出的令人生气的恶言恶行。

此外,这些让人无能为力、疲于管教的“小淘气”,还有可能成为其他孩子模仿的对象。而成人对付这些孩子的办法,就像对付那些无视律法闯入“圣地”的敌人一样。

孩子在和成人的对立冲突中,他们的神经系统首先会受到伤害。现在,很多医生已经开始认识到,孩子情绪失调的首要原因,就是他们在婴儿期曾受到的压抑。孩子在婴儿时代的一些早期表现,如失眠、做噩梦、消化不良、口吃等,大多是由情绪失调引起的。

在孩子出现这些不良反应后,父母会尽心尽力地帮助孩子调整情绪,改善他们性格上的欠缺之处。尽管父母为治疗孩子的疾病竭尽全力,但是要知道,孩子的这些问题其实都是父母造成的。

之所以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是因为家长错误地将对孩子的压迫视为爱的表现,忽略了孩子的真正需要。

我们一定要解放孩子受压抑的精神,让他们重获自由!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由此患上的各种病症奇迹般地消失。而剩下的那些没有治愈的疾病,则完全可能是由先天因素引起的。人性的弱点之一就是人们总觉得需要一个权威来告诉自己如何做才是正确的,指引自己走入正途。

当我们克服了上面这些困难后,也要避免走入另一个极端。虽然新一代的父母能够做到让纯洁天真的孩子自由地发展,但是父母千万不能将教育的自由偏颇地理解成放纵孩子。如果父母有这种错误的认识,将会使孩子觉得受到忽视,绝大多数孩子都会因此而产生情绪上的问题。在这里,我无意制定新的原则,只是想归纳出一些结论。但是,在应用这些结论之前,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孩子身上发生的问题究竟是什么,然后再斟酌该怎样做,这样才能够真正满足孩子心理上的需求。本章小结蒙氏养育观点所有生物都具有令人震惊的神奇而非凡的潜能,能够在内在的指导下保护自己。大自然最伟大的奇迹之一就是让毫无经验的新生儿能够适应外面的世界,并保护自己远离外界伤害。这个阶段的儿童会努力地完成一项活动。虽然他们所做的事情在成人眼里可能显得有些可笑,但这丝毫不会影响他们要完成这件事情的决心。我们应该让儿童做完自己的事情,那些获得巨大成功的人在生命的这一阶段很少受到打扰。持之以恒的做事态度也可以被视为一种精神上的准备。成人对儿童恼怒,不仅因为他们觉得儿童做的事情没有意义和价值,还因为儿童行动的节奏和方式与成人不同。行动的节奏是一个人独有的行为特征,就像人们的体形,不能随心所欲地改变。在成人眼里,儿童那种自然的、节奏缓慢的活动,简直就像苍蝇一样令人烦恼,成人不可忍耐地想把它赶走,从而摆脱困扰。孩子为了保护自己,他们弱小的灵魂仍然会不停地进行抗争,然而他们只能用躁动、任性、哭闹、发脾气、使性子等消极的方式来表达。蒙氏养育指导我们无法造就一个天才,我们只能帮助每个孩子充分地发挥他们的潜力。成人如果变成了蝴蝶,如果真能这样的话,他们肯定会戳破幼虫的茧,鼓励幼虫早早学会飞行。如果他们变成青蛙,他会把蝌蚪拉上岸,让蝌蚪在岸上呼吸,并设法把蝌蚪的皮肤变成绿色,因为青蛙自己的皮肤是绿色的。1岁多的孩子,大自然会引导他的智力一步一步发展。他们开始对我们不留心,甚至可以说不起眼、不容易感觉到的小东西感兴趣。儿童的行为没有什么明显的外在目的,只是给他们提供了锻炼自身协调能力的机会。身体肌肉的协调运动是儿童模仿成人行为的前提。当孩子的行为被打断,他们的性格就会因此发生变化,做起事来也会失去目的性和积极性。儿童在这一阶段开始对别人进行模仿。儿童的模仿跟成人的完美没有关系。成人的责任是在儿童开始模仿之前,为他们做好准备。第2章进入秩序敏感期1.秩序发展的敏感期一个2岁左右的儿童对秩序的敏感,是通过一种悄无声息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这种敏感性成为这一阶段儿童行动的指南。

儿童要经历一个非常重要而神秘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对秩序极其敏感。这段秩序敏感期从儿童出生后第一年就会出现,并一直持续到2岁。可能很多父母会觉得这个观点很奇怪,因为在我们的认识中,儿童的一个特点就是没有秩序感。儿童秩序的敏感期

儿童生活的环境是一个充斥着各种东西的封闭环境。当我们成人出于各种原因而时常移动和调整这些东西时,处于秩序敏感期的儿童是根本无法理解的,他们也无法对这些复杂的行为进行判断。他们所感知到的这些混乱就可能会成为其发展的一个障碍和心理紊乱的一个原因。

儿童的心灵是神秘的,照料他们的成人并不了解儿童的内心。想一想,有多少次,孩子毫无原因地哭泣起来,并拒绝我们给予他的所有安抚——这些都让我们不得不意识到:孩子其实有某些神秘的、未知的需要必须得到满足。

儿童对秩序的敏感在其出生后第一个月就已经表现出来了。当孩子看到一些东西放在“恰当”的位置时,他们就会感到兴奋和高兴。关于这一点,我可以举一个例子:

有一位保姆注意到,她照料的女婴居然对一面古代墙壁产生了非同寻常的兴趣,尽管这个女婴只有5个月大,而且她家的院子里遍地都是美丽的花朵。每当女婴看到那面灰色的、大理石建构的古代墙壁时,就表现得很高兴、很感兴趣。于是,这位保姆每天都得把婴儿车停在这面墙的前面,这给女婴带来了持久的快乐。爱发脾气可能是秩序敏感所致

儿童的这种敏感性在其遇到阻碍的时候,会表现得更加明显。在大多数情况下,儿童发脾气很可能就是由这种敏感性引起的。我可以列举一些这样的例子:

一天,一个6个月大的小女孩待在一个房间里,一位女士走了进去,并把遮阳伞放在了桌子上。小女孩开始变得不安起来,她对着那把伞看了好一会儿,然后开始大哭起来。那位女士以为她要那把伞,就拿起伞,微笑着递到她面前。但小女孩把伞推到了一边,继续哭着。那位女士试着安抚小女孩,但毫无用处,她变得更加焦躁不安。

怎样做才能让女孩不再哭闹呢?

正当这时,富有心理洞察力的妈妈把伞从桌子上拿走,放到了另一间屋子里,小女孩立刻安静了下来。原来,使小女孩感到不安的原因是那位女士把伞放在了桌子上,这件放错了地方的东西严重地打乱了孩子对物品摆放秩序的记忆。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一个年龄稍大一点儿的孩子身上:

一次,我和一队旅行者一起穿过那不勒斯的一个隧道。队中有一位年轻女士带着一个1岁半的孩子。

过了一段时间,小孩累得走不动了,妈妈把他抱了起来,继续行走。妈妈走得又热又累,她停了下来,脱掉外衣,并把衣服搭在了手臂上。在减轻负担后,她再次把小孩抱起来。但这时孩子开始哭起来,而且哭声越来越大。妈妈想尽办法希望能使孩子安静下来,但毫无作用。她已经累得筋疲力尽,并且变得不安起来。同行的游客也为他们母子二人担心起来,给了妈妈一些帮助。他们不时换人抱这个孩子,但孩子却变得更加不安了,所有的人都称赞他、鼓励他,但这却使情况变得越来越糟。妈妈没有办法了,只得选择把孩子带回去。但就在这个时候,孩子已经变得歇斯底里了,似乎到了绝望的境地。

这时,我走到这位妈妈的面前,对她说:“我帮您把外套穿上好吗?”她满脸惊讶地看着我,因为她仍然很热。她显得很疑惑,但仍然接受了我的建议。小孩子立即平静了下来。他的眼泪和不安消失了,并不停地说:“衣服……肩膀……”孩子的意思是“你的衣服在你的身上了”。是的,妈妈应该把衣服穿在身上。男孩露出了“你终于理解我了”的笑容,向妈妈伸出了双臂。

之后我们穿过隧道,完成了旅行,在这期间,这对母子再没遇到其他的麻烦。

衣服是用来穿在身上的,而不应像一块破布似的搭在手臂上——孩子在妈妈身上看到的秩序错乱是引起这场麻烦的原因。

还有一个我曾经目睹过的家庭场景:

妈妈感到身体不适,就躺在椅子上,背下垫了两个枕头。她年仅20个月大的女儿走到妈妈面前,要求她讲个故事。妈妈怎么能忍心拒绝女儿的要求呢?虽然她感到不舒服,还是讲起了故事。小女孩全神贯注地听着,但妈妈疼得无法再继续讲下去了,于是她叫来仆人将自己扶到卧室的床上,此时还留在椅子旁的小女孩开始哭泣起来。于是,家人理所当然地认为女孩是为妈妈的病痛而哭,都尽力去安抚她。当女仆把枕头从椅子上拿走送到卧室里时,小女孩居然大喊大叫起来:“不……枕头……不……”她似乎想说:“至少留一些东西在这儿。”

这时,家人哄着小女孩,把她带到了妈妈的床边。妈妈尽管很痛苦,仍硬撑着继续讲故事,以为这样就可以安慰女儿。但小女孩仍然抽泣着,泪流满面地说:“妈妈,椅子!”她想用这种方法告诉妈妈应该坐在那把椅子上。

小女孩对故事已经不再感兴趣了,妈妈和枕头都改变了原来的位置。故事的开头是在一个房间,结尾却跑到了另一个房间,这一切都在小女孩的心里产生了剧烈的冲突。

这些例子都表明,儿童的秩序敏感是如此强烈。而更令人感到惊讶的是,这种本能在儿童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来了。一个2岁左右的儿童对秩序的敏感,是通过一种悄无声息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这种敏感性成为这一阶段儿童行动的指南。

儿童对秩序的敏感表现也是我们的学校里一种最有趣的现象:当一件物品放错位置时,孩子会最早发现,并把它放回原处。而且,正是2岁左右的孩子会注意到这些最细微的不协调,而成人和更大一点儿的孩子却不会注意到这一点。例如,如果一块肥皂躺在洗漱台上而没有放在肥皂盒里,一把椅子放在不恰当的地方等,一个2岁的孩子会突然注意到它,并把它放回原处。

儿童的秩序敏感性,使他们在看到某些东西处于无序状态时,就像受到了某种刺激,收到了行动的指令。但这种敏感性所具有的意义却不仅如此,秩序感是一种心灵的需要,当它得到满足时,会为儿童带来快乐。

事实上,在我们的学校里,年龄稍大些的三四岁的孩子做完练习后,也会把东西放回到过去人们习惯放置的地方,这是他们最乐意做的事情之一。从小获得的秩序感使他们注意到每样物品在环境中所处的位置,他们记住了每件东西的位置。这其实也是一个人能够适应环境,能够在所有的细节方面支配环境的表现。一个人能闭着眼睛到处走,伸伸手就能拿到自己想要的任何东西,这样的环境才能使他感到平静和快乐,心灵才能与环境相协调。2.儿童天性是有序的人们正是在童年时期学会了怎样在将来的生活中指挥和引导自己。“在它该出现的地方找到它”

显然,儿童对秩序的热爱是与成人不同的。秩序带给成人的是某种外在的快乐,但对儿童而言就完全不同了,儿童对秩序的需要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儿童从出生开始,就要在自己将来所要支配的环境中找到适应的原则。因为儿童是由他们所处的环境塑造的,引导他们的原则应该是精确的、确定不移的,而不能仅是一些含糊的、建设性的模式。

从年龄很小的孩子们做的游戏中我们可以看出来,秩序会产生一种自然的快乐。这些缺乏逻辑的游戏曾经使我们非常吃惊,但游戏为孩子带来了极大的也是唯一的乐趣:孩子在安放物品时找到它们。

在对孩子的游戏进行详细介绍之前,我想先提一下日内瓦的皮亚杰教授对他的儿子进行的一项实验:

教授在一个椅垫下藏了一个东西,然后他请儿子离开这间屋子,又把这个东西拿出来,藏在对面的椅垫下。教授希望,当儿子在一个椅垫下寻找不到时,会到另一个椅垫下寻找。但是,当儿子回到房间后,他所做的就是掀起之前那把椅子的垫子去寻找,然后用自己不完善的表达方式说:“没了。”他并没有努力去其他地方寻找那件东西。

然后,教授重复了这项实验,他让儿子亲眼看到他从一个垫子底下拿出那件东西,并把它放在另一个垫子底下。但孩子还是像以前一样只翻开了第一个椅垫寻找,又说:“没了。”

皮亚杰教授据此得出结论:他的儿子有点儿傻。他不耐烦地掀起第二个椅垫对儿子说:“你没看见我把东西放在这里吗?”

这个小家伙的回答是:“我看到了。”而后他指着第一把椅子说:“但它应该在那里。”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让儿童感兴趣的并不是找到东西,而是在它该出现的地方找到它。显而易见,孩子认为不理解这个游戏的是父亲,如果东西不是放在它该在的地方,那这个游戏的趣味何在呢?

我曾亲眼看到两三岁的孩子所玩的一种捉迷藏的游戏,这个游戏让我惊讶不已,而孩子却玩得很高兴、很激动,对于自己所玩的游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