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版·2016党政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考试:笔试一本通(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7 02:56:21

点击下载

作者:李永新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公版·2016党政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考试:笔试一本通

中公版·2016党政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考试:笔试一本通试读:

编写说明

遴选公务员就是采用考试、考察等形式,把基层优秀公务员选拔到上级党政机关工作岗位上来,它也是各级党政机关内部竞争性选拔转任的一种形式。2013年5月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公务员公开遴选办法(试行)》,为建立公开遴选长效机制提供了制度保障,标志着公开遴选公务员工作已经步入常态化开展、制度化推进阶段,对于畅通和规范基层公务员“上行通道”,建立来自基层的公务员培养选拔链,具有重要意义。

遴选公务员消除了人才流动的壁垒,完善了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遴选公务员同时也是创新公务员激励机制的有效手段。通过遴选这种形式,“不拘一格降人才”,把大批有理想、有知识、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特别是有基层实际工作经历与才能的公务员选拔到机关中来,有助于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有助于推进政府体制改革创新,有助于提升基层公务员的工作幸福感和爱岗敬业、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伴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进程的进一步推进,遴选考试的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考试组织越来越规范、科学,难度也越来越高。

本套遴选考试用书针对遴选考试的以上特点进行编写,具体说来,本书的编写具有以下特点:

一、紧扣考情,科学严谨

本套书是集数十位中公教育遴选研究资深教师精心打造而成的,科学合理,具有极强的指导性。编写教师长期从事遴选试题研究与授课工作,信息全面,经验丰富,对考试命题趋势分析全面,使备考的考生能够真正做到掌握考试规律、融会贯通、成竹在胸,真正为备考的考生指点迷津。

二、集腋成裘,体系完备

国内关于遴选考试的研究是比较零散的,试题资料更是寥如晨星。中公教育遴选研究资深教师通过数年对中央及数省遴选考试的指导、培训与研究,将零散的遴选信息汇总起来,不断总结遴选考试的特点和规律,分析命题趋势,逐渐形成了以考试形式为“经”和以考查内容为“纬”的完备体系。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对提高考生的备考针对性、有效性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用。

三、与时俱进,内容新颖

本书的编写,坚持了“与时俱进”的原则,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体现了时效性、新颖性。在内容上,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十八届五中全会、“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的新观点、新思路和新目标,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将热点梳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在形式上,以近年的中央机关遴选和地方遴选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编排。

四、讲练结合,提升能力

本书对每篇章的理论知识进行了详实的讲解,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了深度讲解和分析,将遴选考试的基础知识全面、准确和详细地展现在考生面前。讲练结合,有助于考生提升能力,因此本书在节末附有精选习题和答案详解,并特辟“历年真题精解”和“全真模拟预测”两篇内容,为考生应对此类其他题目提供方向指引,让考生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真正能提升考生的实践能力,这点通过多年的教学培训与学员反馈得到了有效的佐证。

五、适用面广,读者受益

本书内容适用面广,可使广大的读者受益。本书的内容主要是公职类考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对各类公职考试都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所以本书不止针对遴选公务员考试,而且适用于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军转干考试等。另外,在职公务员可以将其作为学习读本,这在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方面大有裨益。

鉴于时事政治内容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同时近年来我国法律法规更新也比较快,请各位考生平时多关注时政新闻和相关领域法律法规的更新,同时可登录“book.offcn.com”网站,在“图书增值服务区”中及时获取最新的备考资料。中公教育教材编研团队2016年2月第一篇遴选笔试相关知识第一章 公开遴选一、什么是遴选(一)广义的遴选

广义的遴选,主要是“慎重地选拔;谨慎选择”的意思。这个词主要用于正式场合,如公文写作、投标竞标、干部选拔。

王安石《辞男雱说书札子》:“一介之任,必欲因能;讲艺之臣,尤为遴选。”

雷绍性《名说》:“其遴选代表,为国民任事,较今统领之任期为尤短。”

陆游《代乞分兵取山东札子》:“以十分之一,遴选骁勇有纪律之将,使之更出迭入,以奇制胜。”《世说新语·言语》:“陶公疾笃,都无献替之言,朝士以为恨。”南朝梁刘孝标注:“按王隐《晋书》载侃临终表曰:‘……伏愿遴选代人,使必得良才,足以奉宣王猷,遵成志业。’”《新唐书·贾曾传》:“玄宗为太子,遴选宫僚,以曾为舍人。”(二)狭义的遴选

狭义的遴选,专指遴选公务员考试。

遴选公务员考试,就是把基层优秀公务员选拔到上级党政机关工作,是各级行政机关内部竞争性选拔转任的一种考试形式。二、遴选与公务员统招、公选的联系与区别(一)遴选与公务员统招的联系与区别

1.二者的联系

根据中组部《关于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党政领导机关干部的意见》的有关规定,二者都是选拔基层和生产一线的优秀干部和人才的途径和方法。

根据党政领导机关干部结构和职位需求,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选拔基层和生产一线的优秀干部和人才:

——公务员录用。市(地)级以上党政领导机关录用公务员,要坚持凡进必考,并明确录用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的比例。乡镇机关要拿出一定职位,专门招考选聘到村任职两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和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

——公开遴选。各级党政领导机关要有计划地面向下级机关公务员进行公开遴选。——摘自《关于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党政领导机关干部的意见》

2.二者的区别(1)招考对象有区别

遴选公务员的报考对象要求是基层行政机关中已进行公务员登记备案且在编在岗公务员。公务员考试的报考对象一般是其他不具有公务员身份的社会在职人士或高校应届毕业生。(2)考试科目有区别

公开遴选强调“干什么,考什么”,其考题更侧重遴选对象是否在基层通过锻炼具有实际的工作能力。统招公务员时的考题侧重考量应试者是否具备公务员所需基本知识。

如2015年中央机关公务员遴选考试按职位级别分A、B、C三卷考试,正处级职位和副处级职位考案例分析、策论写作,主任科员职位考案例分析,试题内容贴近相关级别职位工作实际,以考能力为主,重点测试考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政策理解执行能力和公文写作能力。

而2016年中央国家机关招录公务员考试则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门公共科目。(3)测评内容与侧重点有区别

就难易程度而言,地方遴选介于普通招考与公选科级领导干部之间,遴选更侧重于对考生运用理论解决遴选岗位实际问题能力的测评,更强调考生的岗位专业性与适应度、匹配度的考查。(4)招考规模有区别

遴选公务员的招考时间不定期,遴选人数相对较少;而统招公务员的规模较大,每年的招考时间也相对固定。(二)遴选与公选的联系与区别

1.二者的联系(1)二者都是选拔基层和生产一线的优秀干部和人才的途径和方法

根据党政领导机关干部结构和职位需求,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选拔基层和生产一线的优秀干部和人才:

——公开选拔。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时,要有一定比例的职位用于选拔基层和生产一线的优秀干部和人才。

——公开遴选。各级党政领导机关要有计划地面向下级机关公务员进行公开遴选。——《关于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党政领导机关干部的意见》(2)二者考试组织实施流程和考试形式基本相同

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工作在党委(党组)领导下进行,由组织(人事)部门组织实施,应当经过下列程序:(一)公布职位、资格条件、基本程序和方法等;(二)报名与资格审查,参加公开选拔的应当经所在单位同意;(三)采取适当方式进行能力和素质测试、测评,比选择优(竞争上岗也可以先进行民主推荐);(四)组织考察,研究提出人选方案;(五)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六)履行任职手续。——《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公开遴选按照下列程序进行:(一)发布公告;(二)报名与资格审查;(三)考试;(四)组织考察;(五)决定与任职。——《公务员公开遴选办法(试行)》

由此可见,公选和遴选考试的组织实施流程基本一致,均采用报名、资格审查、测试、考察、决定与任职等环节。

考试是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环节之一,一般包括公共科目笔试、专业科目笔试和面试。——《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

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公务员公开遴选办法(试行)》

根据《大纲》和《办法》,公选、遴选的考试形式相同,均采用笔试、面试的形式。(3)注重“考什么,干什么”,测查要素基本一致,重在能力考查

遴选考试和公选考试都以“考什么,干什么”作为考试宗旨,注重对考生能力的考查,测查要素集中指向政策理论水平、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

2.二者的区别(1)考试性质有区别

遴选考试的性质是平级调动,招考对象一般要求现任职位与遴选职位相当,考试并不带来职位的升迁,而是工作单位的变化。

公选考试的性质是升职选拔,要求担任相应领导职位达到一定年限。(2)考试依据有区别

公选考试的依据为中组部2014年发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中组部2009年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与竞争上岗考试大纲》,而遴选考试的依据为2013年出台的《公务员公开遴选办法(试行)》。(3)考试难易程度有区别

遴选考试难度较公选考试为小,普通遴选考试难度介于科级领导干部公选和公务员考试难度之间,中央机关遴选难度最大不超过处级领导干部公选考试的难度。(4)招考范围有区别

遴选考试包括中央统一招考和地方组织两种。中央统一招考即中央机关遴选,遴选对象面向全国;地方组织的遴选考试,其遴选对象多局限于本地。

公选考试多是地方组织部门自行组织,其招考对象一般是面向该省、市、县,偶尔有面向全国范围的招考。三、公务员公开遴选(一)概念

1.纯粹意义上的公务员公开遴选

根据《公务员公开遴选办法(试行)》,公开遴选是指市(地)级以上党政机关从下级机关择优选拔任用内设机构公务员,是公务员转任方式之一。具体来讲是指党政领导机关(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相关政策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公开考试和平级转任的方式,从已经具备公务员资格的人员(机关公务员以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民团体、群众团体和事业单位符合条件的工作人员)中选出符合组织或相关部门要求的部门工作人员,一般面向下级机关(基层)选拔,是党政领导机关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纯粹意义上的公务员公开遴选主要是指地方公务员遴选,遴选机关包括省直机关、市直机关、县直机关,遴选范围多局限于某一省、市甚至县,遴选职位多为非领导职位。

2.广义角度的公务员公开遴选

广义角度的公务员公开遴选,包括公务员遴选和领导干部遴选,是在纯粹意义遴选的基础上,把中央机关遴选涵盖在内。中央机关遴选与地方公务员遴选的区别主要在于其遴选范围是面向全国公开招考,遴选职位除非领导职位外,更多地为领导职位。(二)我国公务员遴选制度实施背景、意义、现状、趋势

1.实施背景(1)公务员交流的新渠道——公务员遴选制度的确定

1993年颁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对公务员的交流制度做了详细的解释,当时的交流制度有调任、转任、挂职锻炼和轮换。

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下简称《公务员法》)将交流的方式减少为三种,分别是调任、转任和挂职锻炼,可见已经撤销轮换这种交流方式,由于轮换和交流的性质和结果是一样的,都不改变公务员的身份,只引起行政职务的变更,因此轮换就与转任合并,统称为转任。

在200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章第65条规定:“公务员在不同职位之间转任应当具备拟任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在规定的编制限额和职数内进行;对省部级正职以下的领导成员应当有计划、有重点地实行跨地区、跨部门转任;对担任机关内设机构领导职务和工作性质特殊的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应当有计划地在本机关内转任。”要注意的是,转任是在公务员队伍内部进行交流的方式,不涉及公务员身份的变化。

2009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党政领导机关干部的意见》,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政府人事厅(局),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人民团体干部(人事)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组织部、人事局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在该《意见》中明确把“公开遴选”作为党政领导机关选拔基层和生产一线优秀干部和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2009年12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中央各部委,国家机关各部委党组(党委),解放军各总部、各大单位党委,各人民团体党组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建立起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激励、严格监督、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推行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制度”。

201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明确将“统筹推进党政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主要任务之一,要求“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改革方针,树立坚定信念、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扩大干部工作民主,加大竞争性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力度,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提高干部工作科学化水平,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实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百千万工程’。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党政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注意从基层选拔大批善于做群众工作,能妥善应对复杂局面,有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优秀干部充实各级党政领导机关,这是一项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战略任务。”

2013年,《公务员公开遴选办法(试行)》颁布实施,标志着公开遴选工作进入常态化开展、制度化推进阶段,为建立公开遴选长效机制提供了制度保障。公开遴选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打破基层公务员成长的“天花板”,为基层公务员向上流动开设了“专车道”,以类似于竞争性选拔的方式,建立来自基层的公务员培养选拔链,公开公平公正地选用干部,为那些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基层公务员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成长平台。(2)遴选制度确立的背景

①新进入国家党政机关的公务员经验少,难以较快地适应党政机关的新环境

新进入的国家党政机关的公务员多为刚毕业的应届大学生,经验少,难以较快地适应党政的新环境以及处理党政新工作。高层次机关“三门”干部多,基层干部比例偏少的现状总是为人诟病。由于近年来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应届大学生成为主力军,他们从家门—校门—机关门的“三门”弊端显现,没有工作经验钳制了他们的实际工作表现,基层公务员是我国公务员的宝贵财富,应该发挥他们的重要作用。

②作为级别层次较高的上级党政机关,更需要优秀的基层工作者的加入

作为高层次机关的公务员需要肩负决策和领导的责任,基层工作者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的建议和意见是来自基层的声音,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和政策实施的可行性,优秀基层工作者的加入,使得上级机关的活力显现、公共决策能力提高。

③相配套的和补充的公务员录取资格规定出台

近年来应届毕业生越来越多地进入公务员队伍,“考碗热”持续增温,但是公务员招考却出台了新政策——自2012年起,公务员招考出台了新政策,即“省级以上机关录用公务员,除部分特殊职位外,均应从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录用”;同时健全从大学生村官、村党支部书记和工人、农民等基层一线人员中考录公务员的制度,积极鼓励和引导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机关工作。这为公务员遴选制度下的基层公务员提供了后备军。

④公务员遴选试点工作的成功

早在2009年,青海、银川等实施了吸收“草根”进入公务员队伍的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紧接着上海、深圳等地的公务员遴选工作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些试点的经验有利于我国全面遴选工作的开展。

2010年,重庆、湖北、江苏、河南等省份开展了公开遴选试点工作,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总结省级机关公开遴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国家公务员局于2010年8月12日发布《2010年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公告》,决定在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开展公开遴选试点工作,从省级以下机关遴选优秀公务员到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工作。

2011年5月16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2011年中央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公告》,决定在中央机关开展公开遴选公务员试点工作。

⑤公开遴选公务员全面开花,成为大势所趋

2012年中央机关统一组织开展公开遴选公务员转入正式实施后,增加了职位数量,提高了职务层次,扩大了选拔范围。可以说,公开遴选公务员工作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不断深化和推进中,各项工作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

2013年,中组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了《公务员公开遴选办法(试行)》,公务员公开遴选工作进入制度化、常态化的轨道。目前,全国各省区市均开展了公开遴选公务员工作。

2.公务员遴选制度确立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提出:“注重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这是中央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公开遴选是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公务员制度要求的重要创新,有利于领导机关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扩大选人用人视野、规范选人用人方式、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对于畅通和规范基层公务员“上行通道”、建立中央与省市县乡各级机关相互联系的公务员培养选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1)消除了人才流动的壁垒,完善了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

公务员遴选是上级党政机关补充人员的一种合理方式,与岗位相匹配的人才得到录用,提高了选人用人的质量。这是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政府机关的体现,充分挖掘基层公务员的潜力是遴选制度的应有之义。(2)是创新公务员激励机制的有效手段

从现实调查层面看,公务员工作尤其是基层公务员的工作单一枯燥,经常重复一件事情,规范化程序化的特征容易使公务员感到身心俱疲。从激励理论来看,根据激励体制的显示方式可以分为显性激励和隐性激励。在隐性激励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工作激励。工作激励的方法有工作轮换和交流。工作激励在公务员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积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遴选制度是对基层公务员的一种激励和认可。(3)有助于提升基层公务员的工作幸福感和爱岗敬业、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著名心理学家、管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理论反映了人的需求由低到高的五个阶段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并且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因此关注公务员情感上的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显得十分重要,遴选制度为基层公务员展开了一项新的视野,有利于其对人民服务的宗旨的实现。(4)形成了公务员队伍结构更优化的机制,是国家行政体制改革的创新之举

由于基层公务员的遴选方式是在考试竞争中被择优录取到上级党政机关工作,利用竞争手段是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中共中央2014年新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50条规定,“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方式之一”。有序的竞争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和整合资源,作为中国最特别的关系到国家建设和百姓幸福的公务员职业,竞争是有效地选拔人才的方式。

公务员制度的创新,体现了我国政府科学管理中提高工作效率、激励下层公务员以优化公务员结构所做出的努力,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创新中的重要的一笔。继续推进实施基层公务员遴选制度是大势所趋。当然遴选制度在我国才初步实施,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还会有很多问题,应本着方向不变,形式创新的原则来积极地应对,使我国公务员制度更加完善和富有活力。

3.实施现状(1)中央机关遴选

2011年,中组部、人社部和国家公务员局在中央机关组织开展公开遴选公务员试点,探索从基层选拔领导机关公务员。有了试点的经验,2012年中央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由“试水”阶段转入正式实施阶段。2013年《公务员公开遴选办法(试行)》颁布实施,为公开遴选提供了制度化保障。2013年的中央机关遴选,已经进入制度化、规范化阶段。

试点以来,中央机关公开遴选的规模也逐渐扩大,职务层次也由主任科员扩展到副处级和正处级。在中央机关首次统一的公开遴选中,有63名基层公务员脱颖而出;2013年,这一数字已经上升到120名,其中包括10名处长、副处长和110名主任科员;2014年公开遴选和公开选调共253人;2015年公开遴选和公开选调共400人,人数达到历史最高。

另外,各级别职位考生分卷考试、缩短面试开考时间、重视考察环节等举措,也体现出考试组织的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以及公正性。

随着“今后,在职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不能报名参加中央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政策的实施,今后,中央机关面向基层机关选拔公务员,将主要通过公开遴选的方式。这个变化说明,中央机关遴选公务员,在招考思路上突出面向基层的政策导向,将更加重视公务员在基层工作的经历和实践,从而也会鼓励更多的年轻公务员到基层一线锻炼成长,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地方遴选

经过2009—2011年的试点和总结,地方遴选的范围逐步扩大,遴选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据不完全统计,2009—2011年,实施遴选试点工作的省份数量分别为:4、14、18。招考规模也由几十人发展为2011年的两千多人。

2012年,在中央机关遴选的带动作用下,在近几年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地方遴选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共有26个省份组织实施了遴选考试,范围已经基本波及全国,据不完全统计,招考人数已经达到了近五千人,超过了过去几年地方遴选人数的总和。

2013年《公务员公开遴选办法(试行)》出台,标志着公开遴选向常态化推进。地方遴选纷纷响应中央政策,加大了遴选考试的力度和规模,招考人数也随之增加。地方遴选在效仿中央机关遴选考试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中逐步发展演变出自己的特色,呈现出遴选考试本土化的趋势。

目前,地方遴选已经朝着常态化、规范化和更加多元化的方向不断向前发展。

4.趋势预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打破干部部门化,拓宽选人视野和渠道,加强干部跨条块跨领域交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注重从基层选拔、从艰苦地区选拔、从经受过重大考验的干部中选拔,真正选出一批合格领导干部。中央的这些要求是今后开展遴选工作的政策导向,也是未来遴选考试的趋势特点。(1)遴选考试规模越来越大

通过近几年中央机关和地方遴选规模的变化来看,在遴选作为基层干部晋升的一项基本制度固定下来之后,今后的遴选规模将越来越大。各遴选单位将拿出更多的职位和名额来进行遴选,其考试规模将会逐步赶超公选考试。(2)遴选涉及范围越来越广

在过去几年,遴选的范围仅仅局限在中央机关和有限的几个省份。如今,遴选的范围已经扩展至全国26个省份,范围大幅扩展。有部分省份的市级单位也已经开始了遴选考试组织,在今后的发展进程中,将有更多的市级单位、县级单位加入到遴选行列中来。

另外,引人瞩目的是,从大学生村官中遴选公务员、领导干部也已经加入到遴选行列中来,进一步丰富了遴选的表现形式,扩大了遴选的范围。(3)遴选考试组织越来越科学、规范

科学、规范的流程是考试组织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无论是中央机关遴选,还是地方遴选,各单位均经历了多年组考工作的洗礼,已经走过了最初的探索阶段,踏上日渐成熟的轨道,必将促使遴选组考工作朝着更加科学、规范的方向奋力前进。(4)遴选考试的地方特色越来越明显

由于遴选考试起步较晚,并没有形成十分完备成熟的体系,可供借鉴的经验也较少,因此,在各地开始试点遴选考试之初,多以中央机关遴选为准绳,同时借鉴与本省情况相类似的省份遴选考试的经验,这就造成早期遴选考试的类同性。但是,随着实践的深入,经验、教训的积累,考试组织流程的确立,各地对于遴选考试的认知与体会也越来越深,更多地注重结合省情、市情、县情来组织考试,凸显本地特色,遴选出真正符合本地选人用人需求的基层干部。这必将带来地方特色日益凸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遴选考试局面。(三)我国公务员遴选的主要特点

1.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遴选公务员的共性要求“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我国政府选人用人的基本标准,也是各级遴选考试的共性要求。

必须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以素质论人才,重实绩用干部。促进年轻干部健康成长,实现领导班子成员新老交替制度化。——《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

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严格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干部选拔任用有关规定,切实把政治素质好、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基层干部和人才选拔到党政领导机关。——《关于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党政领导机关干部的意见》

公开遴选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公务员公开遴选办法(试行)》

2.专业素养、职位匹配是遴选公务员的个性特征

公开遴选公务员考试十分注重对考生专业素养和职位匹配度的考查,在考试环节会相应设置有关专业科目或者相关试题进行测查。比如,2014年上半年重庆市市级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考试,遴选机关要求进行《职位业务水平测试》的,由遴选机关自行组织,主要测试遴选职位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管理知识和专业政策法规等。

3.综合考察、严格程序是遴选公务员的组织保障

公开遴选考试一般遵照发布公告、报名与资格审查、考试测评(包括笔试、面试等环节)、体检与考察、公示与办理相关手续的流程,在各流程和环节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遴选考试的公平性。

考察与公示环节,是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指导下对考生进行的一次全方位的考察和监督,注重实绩,全面了解考察对象德、能、勤、绩、廉等方面情况,确保遴选出真正德才兼备的好干部。

目前,遴选考试的组织实施已经越来越突显考察环节的重要性,部分省市还将考察环节进行量化,以分值的方式体现。比如,2013年山东省东营市某局遴选工作人员的考察环节,主要考察报考人员的德才素质及其对报考岗位的适应程度,考察结果量化为具体分值,占综合成绩的25%。

4.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遴选公务员的表现形式

在公开遴选公务员考试的具体组织与实施中,各省因地制宜,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如中央机关遴选笔试全部采用主观题型,基本题型只有案例分析与策论写作;2014年北京市市级机关遴选则要求在考试测评阶段有所创新,在笔试、面试基础上,增加综合评价环节。第二章 笔试考什么一、测评要素(一)理论素养

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领导工作中需要的其他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的能力。(二)知识素养

知识素养包括公共知识素养和专业知识素养。

1.公共知识素养

公共知识素养主要是对履行领导工作职责应具备的公共科目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具体应用的能力。

2.专业知识素养

专业知识素养主要是对选拔职位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的能力。(三)政策法规水平

政策法规水平包括公共政策法规水平和专业政策法规水平。

1.公共政策法规水平

公共政策法规水平主要是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关法律法规的理解掌握程度和结合实际贯彻执行的能力。

2.专业政策法规水平

专业政策法规水平主要是对党和国家有关专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理解掌握程度和结合实际贯彻执行的能力。(四)领导能力

1.分析判断能力

分析判断能力,即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

2.决策应变能力

主要包括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公共危机理论运用能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综合协调能力。

3.总揽全局能力

主要包括领导科学、领导决策、领导用人、领导授权、领导沟通、领导应变、计划、组织、指挥、监督、控制力等。(五)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主要包括综合分析能力和专业管理能力。

1.综合分析能力

综合分析能力主要是对领导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分析,抓住问题实质,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的能力。

2.专业管理能力

专业管理能力主要是根据选拔职位要求,运用专业管理知识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六)文字表达能力

以规范、准确、简练、清晰、严密的文字表达思想观点的能力。(七)选拔职位需要的其他相关能力

该项具体测评要素根据不同职位的要求,经职位分析确定。二、基本内容(一)基本理论知识

1.政治

主要包括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总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共党史、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时政热点。

2.经济

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和国际经济。

3.法律

主要包括法律基础理论、宪法和部门法。

4.管理

主要包括管理基础理论、行政管理、公共政策、领导学。

5.科学技术

主要包括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常识与科学前沿问题、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

6.历史、国情国力

主要包括历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当代史、世界历史)、国情国力。(二)笔试考试科目

遴选笔试主要分为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

通过总结2015年中央机关遴选和各省直、市直系统遴选考试内容,我们发现:层级笔试考查内容笔试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统一组织,主要测试政策理论水平、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处中央机关长、副处长公开遴选职位考案例分析与对策性论文一遴选科(A类),公开选调职位考案例分析与对策性论文一科(B类),主任科员以下公开遴选职位考案例分析一科(C类),满分均为100分各省直、市主要测试报考者的政策理论水平、分析和解决实际问直题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系统遴选

1.公共科目笔试(1)考试范围

公共科目笔试考试范围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学技术、历史、国情国力、公文写作,主要测试应试者胜任相关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特别是运用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2)试卷结构

测试方式为闭卷,试卷满分为100分或150分,测试时限为150分钟或180分钟。

试题内容比例根据选拔职位对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试题类型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等;主观性试题包括辨析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写作题、申论题等。

2.专业科目笔试(1)考试范围

专业科目笔试范围包括选拔职位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管理知识和专业政策法规知识,主要测试应试者胜任选拔职位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特别是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2)试卷结构

测试方式为闭卷,试卷满分为100分或150分,测试时限为150分钟或180分钟。

试题类型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等;主观性试题包括辨析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

3.笔试考情介绍

在遴选考试的实际组织中,遴选单位在笔试环节多采取一卷制的方式,这又表现为两种形式。(1)笔试侧重对公共科目的考查,将对考生专业素养的测查留在面试环节。(2)笔试侧重对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的综合考查,将二者相关测查内容融合在一套试卷中。

另外,遴选考试试卷结构中,一般以主观性试题为主,选拔职位的职级越高,主观性试题的比例越大,比如,中央机关遴选考试,由于遴选职位的职级最低为主任科员,笔试全部为主观性试题。第二篇综合基础知识第一章 政治第一节 哲学【复习指导】

纵观近几年的遴选考题,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在试题中所占的比重是比较大的,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革命和建设中作为指导思想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因此,这部分绝对是我们复习的重点。

在众多的考点中,哲学的基本问题为必考点,每年的试题中都不会缺少它的身影,如考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划分的标准、唯心主义的派别、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等。此考点由于划分的多样性和抽象性,很容易失分,因此是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其次是物质与意识,对于这个考点的复习,重点是把握住物质与意识这两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一般考查物质的定义、意识的起源、本质与作用。最后就是矛盾问题,由矛盾概念引申出的发展、联系、三大规律等问题,也是我们复习的重中之重。对于哲学部分其他考点的复习,可以依托以上三个重难点来展开,都是具有内在联系性的,如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可以影射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等等。

分析近几年的考题情况,对于哲学考点中涉及“本质”“根本”“性质”“标准”等问题的考点,如意识的本质、国家的本质、检验真理的标准、物质的根本属性等,一般都以单选题的方式来考查。而设问方式上,部分试题以考查名言警句、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哲学原理来呈现;而对于作用、概念间的关系及意义则多以多选题和主观题的方式来考查,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历史人物的作用、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及意义等。因此,根据以上分析,如果想获得好的复习效果,关键是将这些考试特点融入我们的复习当中去,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练习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习近平同志用经典语句反映出的哲学原理,与其他三项不一致的是( )。

A.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B.天下之理,有张必有翕,有强必有弱,有兴必有废,有与必有取

C.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

D.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2.“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是我们党的一大祸害。从哲学角度看,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共同点是( )。

A.主观认识脱离客观实际

B.否认正确思想意识的指导作用

C.违背党的宗旨和原则

D.以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和结论为出发点

3.经济全球化密切了各国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国际间的合作。然而经济全球化在促进各国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同时,也使得原来区域性的传染病成为全球性灾难的风险大大提高。这说明( )。

A.矛盾具有普遍性,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B.矛盾具有客观性,要区分内因与外因

C.矛盾具有对抗性,防止传染病就要遏制全球化

D.矛盾双方相互转化,要注意分析转化的条件

4.一艘轮船在航行中遇到了风暴,逐渐下沉。船长大声喊道:“谁会祈祷?”船上的一名神父自告奋勇地回答:“我会!”船长说:“那好,你就开始祈祷吧!其他的人都套好救生圈等待。因为正巧缺一个救生圈!”从哲学角度看,船长的做法( )。

A.是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表现

B.是对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讽刺

C.是对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肯定

D.是对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讽刺

5.自主创新,不是自我创新。一字之差,大不一样。自我创新,是什么都自己来。而自主创新,是在开放的前提下创新。借助前人的肩膀,吸收世界好的东西,在此基础上进行模仿加创造,这是经济规律。从哲学上看,自主创新与自我创新大不一样,表现在( )。

A.是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是否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

C.是否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D.是否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6.“一时之强弱在于力,千古之胜负在于理。”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永远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B.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

7.犹太人有句名言: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卖豆子的农民如果没卖出豆子,可以加水让它发芽,几天后就可以卖豆芽;如果豆芽卖不动,干脆让它长大些卖豆苗;如果豆苗卖不动,可以移植到花盆卖盆景;如果盆景卖不动,那么就把它移植到泥土里,几个月后,它就会长出许多豆子。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遭遇人生挫折是偶然的

B.要正视前进道路的曲折性

C.把握人生机遇是必然的

D.要正视社会环境的复杂性

8.牛顿的经典力学,曾经被认为是物理学的“绝对真理”,但是在更广阔的空间,牛顿力学理论被证明是不适用的,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为人们又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这一事例告诉我们( )。

A.人们难以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B.每个人的认识能力都是无限的

C.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具有可知性

D.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的特点

9.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揭示了( )。

A.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形式和状态

C.事物发展的不同趋势

D.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10.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语所蕴含的哲理是( )。

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要把握事物的度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要把事物作为一个整体

二、多项选择题

1.纳什在《大自然的权利》中提出:“人们对自然的了解越多,就越难以接受那种认为宇宙是为人类而存在的观点。与其说人类是自然的主人,不如说他是自然共同体的一个成员。”这说明( )。

A.人与自然应当遵循和谐的整体发展目标

B.人与社会的发展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C.必须从整体生态系统中去考察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D.自然历史的变迁永远为人类所主宰

2.碘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但是统一在食盐中添加碘的方式可能导致“补碘”过量,某些非缺碘地区增售无碘盐,人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自主调节摄碘量。该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

A.做事情要掌握分寸

B.看问题要力求全面

C.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D.做事情要突出重点

3.《蒙娜丽莎》这幅画,在儿童眼里看到的是母爱,在情侣眼里看到的是甜蜜,在朋友眼里看到的是真诚,这说明( )。

A.人的理性指导着感性

B.人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C.理性认识可以离开感性认识

D.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4.抗生素的发明和使用,使病菌一度不再是人类的致命威胁。但是,在人类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同时,病菌的耐药性也在增加,由于滥用抗生素,出现了目前难以控制的“超级病菌”。上述事实表明( )。

A.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B.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C.事物始终处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

D.事物经过辩证的否定实现了向自身的回归

5.茶叶因生长环境的差异而带有不同的味道,一些品茶专家根据多年的经验品一品便知茶叶的产区在哪里。这表明( )。

A.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就在于矛盾的特殊性

B.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自觉反映的特性

C.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的深化和发展的

D.主观认识指导实践

6.下列选项中,体现发展的实质有( )。

A.因祸得福,祸福相依

B.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

C.培育出新优质种子

D.原始社会的公有制经过私有制到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7.割裂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会导致( )。

A.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

B.唯心主义先验论

C.相对主义诡辩论

D.形而上学不变论

8.下列论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 )。

A.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

B.天命主宰人间世界

C.理是万物的本源

D.存在就是被感知

三、判断题

1.发展揭示了新陈代谢这一宇宙间普遍的、永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发展的本质是增长。( )

2.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最根本的是看这一事物是否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认可。( )

3.一些新加入公务员队伍的基层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害怕矛盾、进而回避矛盾的表现违背了矛盾的斗争性原理。( )

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 )

5.马克思指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人们总是依据生产工具以及分工状况来建立一定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 )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错误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根本分歧是什么?

五、辨析题

1.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辨析下述观点:在科学活动中,为了客观公正地观察和分析事实材料,避免“戴着有色眼镜看问题”,应当排除头脑中已有的理论认识和哲学的指导,使人们在观察中对一切已有的理论持“中立态度”。

2.保持社会稳定违背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参考答案与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解析:A选项讲的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选项讲的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D选项讲的是矛盾的特殊性,用以说明办事要因时、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故ABD三个选项体现的哲学原理都属于对立统一规律的范畴。C选项这段话通过耳闻—目见—足践的对比,由远及近再到现场,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故本题答案选C。

2.【答案】A。解析:形式主义脱离实际内容,实质是主观主义,官僚主义主要表现在高高在上,官气十足,主观武断,强迫命令,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两者的共同错误是主观认识脱离当时当地的客观实际。故本题答案选A。

3.【答案】A。解析:题干的描述强调的是经济全球化既给各国带来了利,同时也带来了弊,这体现的是矛盾具有两面性。矛盾具有普遍性: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矛盾,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的始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时时有矛盾。故本题答案选A。

4.【答案】D。解析: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本原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本原是意识,物质是意识的派生。题干中船长的做法主要是在讽刺神父,宗教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虚幻的反映,属于唯心主义世界观。A、B、C项观点不符合题意,应选择D项。

5.【答案】D。解析:自主创新是政治中常考的内容,属于长效命题。此题与一般设计不同,通过自主创新与自我创新做比较,来考查考生对自主创新的认识。从材料可以看出,自主创新既强调发挥自己的潜能,又重视外部条件的作用,是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表现,而自我创新忽视了外因的作用,D项是正确的。A、B、C项不合题意。

6.【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一时之强弱在于力,千古之胜负在于理”的内涵,这句话表明了最终决定胜负的是人民群众,是内在规律,因此B项符合题意,A项不符合题意,C项不准确,D项没有体现。

7.【答案】B。解析:本题题干的中心是“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这启示我们看问题时要能正视前进中的曲折性,相信前途是光明的。

8.【答案】D。解析:人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某一阶段的人们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就整个人类来说,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A、B、C项都是错误的。

9.【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辩证法规律的作用。唯物辩证法是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它们各自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其中对立统一规律作为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出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质量互变规律则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10.【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度的把握。对事物的把握“过犹不及”,“过”与“不及”都是没有把握好“度”。本题中就没有把握好对人物描写的度,使得“刘备似伪”“诸葛近妖”,从而显得人物不真实。所以选B。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C。解析:这段话主要在说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非自然的主人。A、B、C都在说明这一问题,D项与该观点正好相反。

2.【答案】ABC。解析:碘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但是统一在食盐中添加碘的方式可能导致“补碘”过量,因此补碘应把握“度”,注意掌握分寸。故A项正确。有的地区缺碘,有的地区不缺碘,这要求我们要全面地分析问题,不应盲目补碘。故B项正确。人们根据具体情况自主调节摄碘量,体现了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的哲学原理。故C项正确。故答案应选ABC。

3.【答案】AB。解析: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把所获得的感觉材料,经过思考、分析,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和改造,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飞跃,它反映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CD两项明显错误,理性认识不能离开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故本题答案为AB。

4.【答案】AB。解析:人们对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超级细菌”的出现,体现了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同时说明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必然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故A、B两项表述正确。C的表述不符合题意,不选。D的表述是错误的,其否定了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不选。因此,本题答案为AB。

5.【答案】AC。

6.【答案】BCD。解析:正确回答此题,关键是要明确发展的实质的含义。辩证法所讲的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因此,只有BCD体现了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而A项只是说明了矛盾以及矛盾的转化。

7.【答案】AC。解析:BD两项不是否认必然与偶然的辩证关系而出现的错误观点。唯心主义先验论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认识论观点,主要是说,人的认识先于经验,是人的认识自生的。形而上学不变论否认事物是运动变化的,因此也就谈不上运动变化的趋势问题。而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变化的趋势问题。因此,不应选择BD两项。

8.【答案】AD。解析:选项BC都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三、判断题

1.【答案】×。解析:发展不同于增长,它不仅是指数量的增加,更是指结构的改变和优化、质量的完善和提高,只有发展才能产生新事物,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答案】×。解析:识别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最根本的是要看它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而不能只看它出现的时间上的先后,也不能以形式上是否新奇为依据,得到大多数人认可的也未必就是新事物。

3.【答案】×。解析:实际工作中害怕矛盾、回避矛盾违背了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4.【答案】√。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从认识与实践、主体与客体的多重矛盾关系的统一中把握认识活动及其成果的本质规定性,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指出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于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5.【答案】√。解析:马克思认为,劳动资料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生产工具、劳动资料的状况不仅直接决定着劳动生产率,而且直接决定着分工的状况,并通过分工决定着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社会关系。换言之,人们总是依据生产工具以及分工状况来建立一定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

四、简答题

1.【参考答案】这是符合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正确论断。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包括正确的意识或思想,也包括错误的意识或思想,它们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内容都来自客观世界,只不过错误思想是对客观存在的歪曲、颠倒的反映罢了。错误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是指:第一,错误思想有其产生的客观“原型”,如神、鬼等错误观念的客观“原型”就是人自己,是人这一“原型”的主观变形。第二,错误思想不是主观自生的,而是有其产生的客观物质根源,在阶级社会有阶级根源。第三,错误思想也随客观存在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在分析和克服错误思想时,就要分析这种错误思想产生和存在的客观前提和根源。

2.【参考答案】(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第一,唯物辩证法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第二,唯物辩证法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世界。第三,唯物辩证法用全面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用片面的观点看世界。(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五、辨析题

1.【参考答案】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又能动地指导实践。人们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的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总是受一定思想的支配,带着头脑中已有的思想观点开始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对实践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和方法。人们的哲学观点决定着对世界的基本看法,也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方式和水平,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活动的结果。

科学活动是人们有目的地探索客观规律的实践过程,必须以正确的哲学理论为先导:根据一定的理论来制定计划、设计方案、分析结果、总结经验、得出新的结论。科学活动如果脱离理论的指导,只能是盲目的实践,不可能取得成功。

理论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用来指导科学活动的理论必须是正确的理论。“戴着有色眼镜看问题”一般是指带着某种先入之见去歪曲客观事实的做法,它和以尊重客观事实为前提、以正确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的科学活动不能混为一谈。所以,以避免“戴着有色眼镜看问题”来否定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是错误的,在实践中完全排除已有的理论认识也是不可能的。

2.【参考答案】这一观点是错误的。此认识曲解了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本质含义。(1)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认为,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这种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是需要一定条件的,而且必然地表现为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2)社会稳定就是社会发展的量变期,是为发展积累条件的客观过程,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一种潜在形式的发展,不是社会停滞不前;(3)对于领导干部来讲,要从哲学和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社会稳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尽职尽责,防患于未然,保持社会稳定的大局。同时,又要利用社会稳定这个有利条件,积累实力,抢抓机遇,推动社会发展。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