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刺络放血疗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8 11:42:14

点击下载

作者:郭义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刺络放血疗法

中医刺络放血疗法试读:

编写说明

刺络放血疗法,古称启脉、刺络脉、刺络、刺络俞、刺络穴、刺血、刺血脉、刺血络等,是用三棱针、梅花针、毫针或其他工具刺破人体某些腧穴、病灶处、病理反应点或浅表小静脉等部位,放出适量血液而治疗疾病的方法,是针灸的传统技术方法之一。放血疗法历史悠久,作为人类最初的医疗手段,曾被世界各地人民所使用,如中国的藏、蒙、回、苗等少数民族,和古埃及人、古希腊人、古罗巴人、玛雅人和阿兹台克人,甚至南美洲和新几内亚,以及后来的英、法、美等国家。

刺络放血疗法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利用砭石刺破皮肤放血治病的方法,到《黄帝内经》时业已成熟,有较全面的论述,如《素问·离合真邪论》曰:“疾出以去盛血,而复其真气……刺出其血,其病立已。”《灵枢·小针解》曰:“菀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灵枢·官针》曰:“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始刺浅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其对刺络放血疗法的作用、部位、操作、工具、放血量、适应证、放血后的反应等均作了详细的记述,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刺络放血体系。随后的各个时期对刺络放血疗法的理论和应用多有所阐发,1949年以后刺络放血疗法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近20年来,刺络放血疗法的著作相继问世,如《刺血疗法》、《刺血医镜》、《中华刺络放血图》、《中华络脉放血》等,刺络放血疗法的研究和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8年,中国针灸学会刺络与拔罐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刺络放血疗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刺络放血疗法操作简便、副作用少、疗效显著,近年来其适用范围不断扩大。《黄帝内经》各篇所述刺络放血疗法可治疗腰痛、疟疾、癫狂、热病、风痉、癃闭、厥证、厥头痛、衄、喘、颔痛、心疝暴痛、男子如蛊等十多种疾病。有专家搜集了1960~2003年327篇有关文献,发现刺络放血疗法治疗疾病遍布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伤科、眼科和耳鼻喉科,可治疾病达120种。

为了满足广大针灸临床工作者以及刺络放血疗法爱好者学习和临床实践的需求,我们编写了本书。

本书编写特点:

1.详细介绍了刺络放血疗法的理论基础,以做到“有理有效”;在理论指导下,开展刺络放血疗法的临床应用。

2.重视络脉的辨识,突出刺“络”之“络”的证治。

3.编写内容在注重知识性的同时,更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将操作放在首位。另外,强调操作的安全性,突出实用性。

4.刺络放血疗法的临床实践资料较丰富。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力求选择相对公认的、切实可靠的资料为素材,内容有一定的规律性、结论性。在设计和编排上注意使相关的理论知识联系临床实际,指导临床实践。

本书第一章绪言由郭义、杨佃会、崔建美、石田寅夫、小野泰生、朴楠羲编写。第二章刺络放血疗法的基础由高希言、朱建国、许云祥、赵欣纪、赵中玮、李迎红编写。第三章刺络放血疗法的操作方法由贾春生、崔建美编写。第四章刺络放血疗法的适应证、注意事项及禁忌由何天有编写。第五章刺络放血疗法的临床应用,第一节内科疾病由崔瑾、徐放明、林栋编写;第二节外科疾病由翟伟、杜艳军编写;第三节妇产科疾病、第四节儿科疾病由甘君学、田阳春、樊旭编写;第五节五官科疾病由孟向文、朱艳编写;第六节皮肤科疾病由王彩虹、张颖新、黄银兰编写;第七节中暑和中毒性疾病;第八节传染病由岳增辉、孟云风、王海军编写。第六章刺络放血疗法的现代研究进展由王升旭、金荣疆、陈泽林编写。全书由正、副主编参与修改和统稿,最后由主编定稿。

本书主审石学敏院士、刘保延教授和喻喜春教授对本书的编写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设性意见,特别是本书所引用的许多络脉图,来自喻喜春先生的专著,为先生多年临床收集积累而来,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另外,鉴于编写时间紧迫,编委会未能广泛征求所引用文献原作者的意见,深表歉意,并表示感谢!《中医刺络放血疗法》编委会2012年10月第一章绪 论

中医刺络疗法源远流长,萌芽于远古,奠基于秦汉,发展于唐宋,提高于金元,成熟于明清,活跃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世界其他传统医学中也使用放血疗法,如印度、古欧洲、美洲等,放血部位、放血工具等各有特色。可以说,放血疗法是世界许多民族传统医学中的共通疗法,代表了人类对生命、疾病和治疗的某些原始认识。

第一节 中医刺络放血疗法的历史 1

一、萌芽于远古1  四、提高于金元2

二、奠基于秦汉2  五、成熟于明清3

三、发展于唐宋2  六、活跃于中华3

第二节 世界其他传统医学中的放血疗法 4第一节 中医刺络放血疗法的历史

刺络放血疗法是指用三棱针、皮肤针等针具,在患者浅表血络或一定部位放出适量血液,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一、萌芽于远古

刺络放血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萌芽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远古时期,先人们就已经使用砭石来刺血放脓以治病 (图1-1)。关于刺络疗法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 《脉法》,其中的“以碧 (砭)启脉”,即以砭石刺破络脉。又如 《五十二病方》记载了“,先上卵,引下其皮,以砭穿其脽旁”,即用砭石将阴囊后部的外皮刺破以治疗疾病。图1-1 砭石——最早的放血工具二、奠基于秦汉

到了秦汉时期,《黄帝内经》的诞生标志着刺络放血疗法理论的形成,为刺络放血疗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主要表现在对刺络理论、针具、刺法、取穴、主治范围、禁忌证和治病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如 《素问·血气形志篇》云:“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伺之所欲,然后泻有余,补不足。”《灵枢·小针解》云:“菀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文中指出了刺络放血的作用机理在于出恶血、辟浊气、通经脉、调血气。《灵枢·官针》则有“络刺”、“大泻刺”、“毛刺”、“赞刺”、“豹文刺”等方法。《灵枢·厥病》载:“厥头痛,头痛甚,耳前后脉涌有热,泻出其血,后取足少阳。” 《素问·刺疟篇》曰:“酸痛甚,按之不可,名曰胕髓病,以镵针针绝骨出血,立已。”该篇又曰:“疟发身方热,刺跗上动脉,开其空,出其血,立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血实宜决之。”《灵枢》还专设“血络论”一节,对于刺血过程中的晕针、血肿、血少色黑、血薄色淡、面青胸闷等现象进行了讨论。《史记》记载扁鹊用针砭法治疗虢太子尸厥证“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图1-2),后人考证是取百会穴。另外该书记载他为齐桓公治病时又提到“病在血脉,针、砭石所及也”。名医华佗曾在头部针刺放血治疗曹操的头风证,收效神速。图1-2 扁鹊为虢太子用刺络法治病三、发展于唐宋

晋唐时期刺络疗法被广泛应用,发展迅速。晋代皇甫谧著 《针灸甲乙经》专设“奇邪血络”篇,论述了奇邪留滞络脉的病变及刺血络引起的不同反应等内容。东晋葛洪在《肘后方》中载以“针角”之治法,提到“疗急喉咽舌痛者,随病所左右,以刀锋截手大指后爪中,令出血即愈”,这种方法至今临床上依然在用。《千金要方》提出,刺委中出血不仅可以治疗腰痛,而且可使“久痼宿疹皆立已”;“胃疟……令人病善饥不能食,食而支满腹大,刺足阳明、太阴横脉出血”。《千金翼方》也记载“喉痹,针两手小指爪纹中出血,三大豆许即愈,左刺右,右刺左”。唐代王焘 《外台秘要》也记载了刺络拔罐疗法。唐代御医张文中、秦鸣鹤,针刺百会及脑户穴治愈了唐高宗李治的头目眩晕病证。四、提高于金元

金元时期刺络疗法得到了提高和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所突破。刘完素在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药略》中记载了“大烦热,昼夜不息,刺十指间出血,谓之八关大刺”和“热无度不可止,刺陷谷穴出血”。八关大刺至今仍用于治疗实热证。张子和虽不专攻针灸,但对刺络疗法的运用却颇具心得。他倡导用十二经气血多少的理论来指导刺络疗法,并将刺络法作为汗法的一种。在 《儒门事亲》记载的针灸医案中,几乎全是针刺放血取效。如治“夫小儿丹瘤、浮肿毒赤走引遍身者,乃邪热之毒也,可用磁片拨出紫血,其病立愈”,还有治湿癣“于癣上各刺百余针,其血出尽”。李东垣对刺血疗法亦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经验,不仅用于实证、热证,而且还用于某些虚证,如“于三里穴下三寸上廉穴出血”治疗气血亏虚的痿证,扩大了刺络疗法的治疗范围。朱震亨在临证中对热证、急症多取三棱针刺络放血,以泻其实。元代王国瑞在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中提出针刺委中出血,可以治疗浑身发黄、风毒隐疹、遍身瘙痒、抓破成疮、青盲雀目、视物不明等疾病。元代危亦林 《世医得效方》中取“耳后红筋”,用挑刺的方法治疗“赤眼”,既是挑刺疗法的早期记载,又是刺耳后穴出血治疗“赤眼”的最早文献。五、成熟于明清

明清时期刺血疗法不断完善,取得了新发展,尤其是对瘟毒疫疠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使刺络放血疗法日趋成熟。明末杨继洲著 《针灸大成》,记载了许多刺络的穴位和刺络救治“中风”、“小儿猢狲劳”等疾病,有关刺络内容十分丰富,称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的急救作用为“起死回生之妙诀”。明末清初,瘟疫流行,叶天士、赵学敏等将刺络疗法用于瘟疫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清代医家郭志邃著 《痧胀玉衡》,提倡用刮痧放血法治疗痧证,堪称刺血治疗急症的专著,对后世影响极深。清代徐灵胎在 《医学源流论》中提出:“凡血络有邪者,必尽去之,若血射出而黑,必令变色,见赤血而止,否则病不除而反为害。”

民国年间,由于西方医学的传入以及对旧文化的批判,中医针灸学受到了排斥,甚至面临被取缔的危险。但在民间,由于刺络放血疗法简单易行、疗效显著,仍得到广泛采用。如1931年刊印的温主卿所著 《中国简明针灸治疗学》一书,载有“放痧分经诀”一节,对于不同经脉的痧证,取相应的四肢末端穴位予以“放痧”,即放血治疗。原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出版的 《针灸治疗实验集》也记载了治疗鼠疫流行,取“十二井穴、尺泽、委中、太阳,各刺出血”,“发疮者于肿毒处三棱针出血”;治疗霍乱,针十指尖、曲池、尺泽、委中、昆仑、内关、中脘出血;治疗“脚气冲心症”,“刺腿部静脉管出血甚多”。方慎安所著 《金针秘传》载,治疗脚面毒瘀,“在委中放毒血盈升”。六、活跃于中华

新中国成立后,刺络放血疗法迅速发展。经过进一步挖掘、整理和总结,刺络放血疗法的专著 《刺血疗法》、《刺血医镜》、《民间简易疗法刺血》、《放血疗法》、《中华刺络放血图》和 《中医络脉放血》等相继出版,使刺血疗法的研究和应用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刺络放血疗法的临床应用进一步扩大,特别是中国针灸学会成立了刺络与拔罐专业委员会,形成了全国刺络放血的研究与应用的网络体系,使刺络放血疗法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接受,为人民的保健事业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第二节 世界其他传统医学中的放血疗法

许多世界传统医学治法中都有关于放血疗法的记载。公元前1500年左右的古埃及就有用水蛭吸吮以排出污血的记载 (图1-3)。印度医学史上外科具有很高的成就,而放血疗法作为常规的外科手术之一,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印度著名医学经典 《阇罗迦集》中记载当病人误服毒物时,可放血解毒。印度 《妙闻集》中详细记述了放血疗法的使用器械、操作方法、放血部位、适应证、禁忌证以及术后护理等。在放血治疗皮肤炎症、头痛等疾病时,有使用手术刀者,也有使用水蛭者,放血部位相对固定,且出血量大。在中国藏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中就详细介绍了古印度名医龙树的治病经验。古希腊医圣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学说认为,构成人体的体液成分有四种,即血液、黏液、黑胆汁、黄胆汁,疾病是由四种体液失衡引起的,放血可以排除多余液体,调整身体平衡。古罗马时期的医学大师盖伦继承发展了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学说,他的动物解剖实践 (脉管中充满着血液)以及病因理论 (饮食的寒热偏性通过不同体液引起寒热不同的疾病)更为放血疗法提供了理论依据。盖伦认为放血疗法可以将体内腐烂的有害物质排出,这种疗法几乎可以适用任何一种疾病,包括出血和虚弱等,并指出女性之所以比男性较少患如痛风、关节炎、癫痫等疾病,是因为她们将多余的血通过月经和哺乳排除的结果。其放血部位已包括了动脉或静脉,病灶局部或远端。他将不同部位的血管划归不同的内脏,如放右手静脉血液可以治疗肝病、放左手静脉血液可以治疗脾病;越严重的疾病放血量越多,发热是需大量放血治疗的典型疾病。当人们对疾病的认识转变为血液过剩或者多血症时,放血疗法在医学中的地位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图1-3 水蛭吸吮放血治疗

中世纪的欧洲,随着血液循环的发现,放血疗法在欧洲医学上占据了主导地位,许多医生认为放血疗法适用于炎症、发热以及出血类疾病 (图1-4),还认为“无用的多余的血”是所有疾病的基本病因,放血多用柳叶刀 (图1-5)、杯吸法或水蛭。欧洲中世纪没有专业的医生,一般疾病用放血疗法治疗,而理发师就充当放血师。现在理发店的标志中,据说红色代表动脉,蓝色代表静脉,白色代表绷带,沿用至今 (图1-6)。随后,放血疗法从欧洲传入美洲。1793年费城爆发黄热病,美国精神病学之父本杰明·拉什 (BenjaminRush,1745—1813年)用大量放血方法治疗该病,奠定了其在美国医学史上的地位(图1-7)。该方法在当时的风靡程度超出人们的想象,使得放血疗法一度被滥用,导致了一幕幕惨剧的发生,于是放血疗法被淘汰,直到1900年左右,因对肺炎、风湿热等疾病显示出疗效显著,使得该方法又再次兴起。图1-4 欧洲放血图图1-5 柳叶刀(Lancet)——欧洲放血工具图1-6 放血理发标志图1-7 本杰明·拉什

阿拉伯放血疗法又叫Hijama),即放血拔罐治疗,是传统医学的疗法之一。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很多地区的传统医学都应用这种疗法。一千年前伊朗的著名医生Avicenna著《医学经》,详细论述了拔罐放血疗法的原理及治疗范围。直到17世纪,欧洲的医学院校里仍在教授 《医学经》。穆罕穆德 (Sallalahe vasallam)曾明确提出放血疗法是对身体有益的,故在伊斯兰世界,即使没有任何病症,也应“圣行”每年做2~3次Hijama,以防病健身。

412年,日本允恭天皇时代有“破身治病”的记载。“破身”就是“泻血疗法”。平安时代,丹波康赖编撰了日本最早的医学专著 《医心方》(图1-8),全书引用唐以前的中国医学文献,是研究日本刺络疗法重要的文献之一。室町时代,随着 《黄帝内经》等许多介绍中国刺络疗法书籍的不断传入,日本许多学者或是远赴中国,或是将传入的刺络疗法有关书籍翻译刻版发行。室町时代后期,医者田代三喜从中国学成回国,将中国元明时代的医学引入到了日本,为其后日本医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他的弟子曲直濑道三的 《启迪集》中有一部分记载了刺络疗法。在《启迪集·卷三·腰痛门》中对于瘀血腰痛的治疗,以补阴丸加桃仁、红花,服用以后再在委中穴处放血进行治疗。江户时代中期,日本刺络疗法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兴盛的局面,其因有二:一是 《痧胀玉衡》于1691年传入日本,影响并促进了日本刺络疗法的发展;二是室町时代从葡萄牙传来的南蛮医学和其后传来的荷兰医学,由于两种文化背景不同的医学发生碰撞,推动了日本在刺络放血研究方面的新进展。山胁东门把荷兰的泻血疗法和中国医学的刺络疗法结合起来形成了新的刺络疗法。明和年间,荻野元凯基于《黄帝内经》的学术思想,结合荷兰的泻血疗法,著成 《刺络篇》一书。在理论方面他认为不论虚实皆有气血“郁”阻不畅,通过疏通“郁”这一疾病的重要环节,就可以治愈疾病。这个“达郁”的思想对于日本刺络疗法的影响很大。图1-8 丹波康赖编著 《医心方》

明治时代,被称为日本现代刺络界第一人的东洋医学会评议员工藤训正,从事刺络临床研究多年,他的代表作 《图说刺络治疗》影响很大。丸山昌郎主张刺络后用火罐尽量多吸血,以增加治疗效果。这两人是近代日本刺络界最著名的人物,并称为日本近代刺血大师,现在日本有名的刺络专家几乎都是他们的门生。1957年,两人合著 《刺络治疗法》。该书是以西医学为基础所写的一本系统的刺络学专著,是一本很有实用价值的书。工藤成立的“刺络研究会”是现在日本“刺络学会”的前身,他的许多关于刺络理论和技术方面的论述成为现在日本刺络疗法的标准。

17世纪,韩国医家许俊编纂 《东医宝鉴》,其中便提到了刺络疗法。之后,许多介绍中国刺络疗法的书籍不断传入韩国,如 《医学精义》中提到“凡治疗疮毒气攻心欲死,以针刺其疮向心行处,但觉有血处下锭子,若屡刺至心侧近皆不痛无血者,急刺百会穴,痛有血者下锭子”;《医学纲目》里提出“痈如椒眼数十粒,或如蜂窠、莲房而脓出,痛不除,宜以铍针横直裂之,则毒血夹脓出而愈”。韩国许多学者继承前人的学术思想,开始推广刺络疗法,对韩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如今,韩国有3万多医师,他们也经常使用刺络疗法,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在民间,根据韩医学的理论基础,韩国发展了独特的刺络疗法,其中主要包括谷云刺络疗法、东氏刺络疗法以及心天泻血疗法等。第二章刺络放血疗法的基础“病在血络”是刺络放血疗法的主要作用依据,“血实宜决之”、“菀陈则除之”是刺络放血疗法应用的基本原则。刺络放血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及扶正祛邪等作用,具有适应证广、疗效迅速等特点。其作用机制在于出恶血、通经脉、调血气,改变经络中气血运行不畅的病理变化,从而达到调整脏腑气血功能的作用。刺络放血主要针对血实之证,常用的放血部位有耳穴、阿是穴、反应点和浅表静脉等。

第一节 刺络放血疗法的作用基础 7

一、络7  二、血11

第二节 辨络识血 12

一、辨络12  二、识血12

第三节 刺络放血疗法的作用 16

一、刺络放血疗法的作用 16  二、刺络放血疗法的作用特点 17

第四节 刺络放血疗法的取穴 17

一、刺络放血疗法的取穴特点 17  二、刺络放血疗法的配穴原则 18

第五节 刺络放血的部位 18

一、耳穴18  三、浅表静脉(脉络)19

二、阿是穴、反应点 19  四、常用经外奇穴及经穴 19第一节 刺络放血疗法的作用基础“病在血络”是刺络放血疗法的主要作用依据。《素问·血气形志》说:“凡治病,必先去其血。”刺络放血刺之在“络”,放出的是“血”。三棱针点刺出血、皮肤针叩刺出血、刺络拔罐等疗法,都是直接刺激络脉或络脉的分布区 (如孙络、浮络之所在)。因此,中医的“络”和“血”及其相关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就构成了刺络放血的主要依据。一、络

络者,络脉也,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之络,包含“经络”之络与“脉络”之络。经络之络是对经脉中横而旁出的分支部分的统称;脉络之络系指血脉的分支部分,脉络在《灵枢》也称为“血络”。狭义的络仅指经络的络脉部分。刺络放血所涉及的络是指广义之络。

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两部分,其中纵行的干线称为经脉,由经脉分出网络全身各个部位的分支称为络脉。《灵枢·经脉》说:“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意指经脉的位置较深,而从经脉横行别出位置较浅的分支则称为络脉。

络脉有气络、血络之分。《类经·藏象类》说“血脉在中,气络在外”,明确指出了络脉应有气络、血络之分。在病理上,湿热、瘀血、痰饮或其他致病因素,均可导致气络不舒或气络受阻而发病。如 《形色外诊简摩·卷下·外诊杂法类》云:“凡人胃中与前阴,病湿热腐烂,或瘀血凝积作痛者,往往人中见赤颗小粟疮,或常见黑斑,如烟煤晦暗者,知其气络有相应也。”气络与血络相伴而行,共同成为气血运行的载体。气络、血络由干别支,从大到小,分成无数细小分支,网络遍布全身,将气血渗灌到人体各部位及组织中去,对整体起调节作用。

络脉也有阴络、阳络之异。《临证指南医案》认为,络脉有阴络、阳络之分,“阴络”即脏腑囊下之络,如“肝络”、“胆络”、“胃络”等,“阳络”即浅表的皮下之络。实际上,今人所言络脉之“阴络”、“阳络”,大抵浮现于体表者就是阳络;深隐于体内者,尤其是深藏于纵深之处、横贯行走于脏腑内部者,就是阴络。(一)络脉的构成

络脉的循行沿经布散,纵横交错,从大到小,呈树状、网状广泛分布于脏腑组织之间,形成一个遍布全身内外的网络系统,弥补了经脉线性分布的不足,是脏腑内外整体性协调联系的重要结构。《针经指南》说:“络一十有五,有横络三百余,有丝络一万八千,有孙络不知其纪。”明代针籍 《人镜经》云“十二经生十五络,十五络生一百八十系络,系络生一百八十缠络,缠络生三万四千孙络”,在络脉的网络层次增加了系络、缠络。清代喻嘉言 《医门法律·络脉论》也说:“十二经脉,前贤论之详矣,而络脉则未之及,亦缺典也……十二经生十二络,十二络生一百八十系络,系络生一百八十缠络,缠络生三万四千孙络。自内而生出者,愈多则愈小。”

可见,络脉分为别络或大络,又逐级细化分为系络、缠络和孙络等网络层次,统称为络脉系统。

1.别络 别络是较大的分支,共有十五条,由手足三阴三阳经在腕踝关节上下各分出的一支络脉,加上躯干部任脉之络、督脉之络及脾之大络所组成,故又称十五别络、十五络脉。

十五络脉的循行分布是有规律的。十二经脉的络脉从本经络穴别出后,均走向相表里的经脉,即阴经别走于阳经、阳经别走于阴经。任脉的别络散布于腹部而下行;督脉的别络散布于腰背部而上行;脾之大络别出后散布于侧面胁肋部。

十五络脉具有沟通表里经脉之间的联系,统率浮络、孙络,灌渗气血以濡养全身的作用。

2.浮络 浮络是络脉中浮行于浅表部位的分支,即“诸脉之浮而常见者”。在全身络脉中,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称为“浮络”,它分布在皮肤表面。其主要作用是输布气血以濡养全身。

3.孙络 从别络分出的最细小分支称为“孙络”,《素问·气穴论》称之有“溢奇邪”、“通荣卫”的作用。

络脉分布广泛,无处不在,皮、肉、筋、脉、脏、腑、骨、髓均有各自的所属络脉,以支持其功能活动。(二)络脉的生理功能

经脉之所以能“行血气,营阴阳”、“内灌脏腑,外濡腠理”,实际上也主要是通过络脉来实现的。正是由于络脉这种密如蛛网、遍及全身的组织结构和分布特点,才实现了经络之贯通营卫、环流经气、渗灌血气、互化津血等众多的生理功能。因此,可以说络脉气血是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物质基础。

1.络全身,通内外 络脉分支细小,遍及周身,比经脉的分布广博致密,可以说是四通八达,无所不及。这就进一步强化了脏腑经络系统之间的联系。正如张介宾所说:“络脉所行,乃不经大节,而于经脉不到之处,出入联络以为流通之用。”

2.渗气血,养全身 络脉与络脉之间相互吻合,“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灵枢·经脉》)。络脉从大到小,分成无数细支遍布全身,将气血渗灌到人体各部位及组织中,使在经络中运行的气血,由线状流行扩展为面状弥散,对整体起营养作用。

3.溢奇邪,通荣卫  《素问·气穴论》说:“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以通荣卫。”张介宾云:“表里之气,由络以通,故以通营卫。”可见营气虽然行于脉中,但盛满之后必然通过络脉而渗出脉外;卫气虽然行于脉外,但游走窜透也可进入血脉之中。二者通过络脉,主要是孙络、浮络互相转化。津血也由水谷精微化生,在运行输布过程中,血渗于脉外而为津,津入络内则为血。(三)络脉的病理变化

络病病机虽各有不同,但其病理机制的共同之处在于络脉输布渗灌气血的功能受到障碍,即“不通”是络脉病变的共性。络脉病变的产生,可由外感六淫、跌仆损伤,或由内伤七情、饥饱劳倦等因素引起,其基本的病理变化,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

1.络脉阻滞 邪气犯络,致络中气机郁滞,血行不畅,或津凝痰结,阻碍络道,均可影响络中气血的运行及津液的输布,从而产生一系列络脉阻滞的病理变化。此外,络中气滞、血瘀、痰结之间常相互影响,互结互病,以致病邪胶结凝固,缠绵难愈。

2.络脉空虚 即络中气血不足,络脉失充。络脉具有渗灌血气、互化津血、环流经气等功能,而络中气血的充实是完成这些功能的重要条件之一。若气不足则血行迟滞,血不足则络脉失养,络脉空虚。所谓“最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处”,络愈虚,邪愈滞,以致虚实夹杂,正虚邪恋。

3.络毒蕴结 经病、脏病日久,病邪累及络脉,血瘀痰凝,混处络中,壅阻络道,痰瘀互结,郁蒸腐化,久则凝聚成毒。邪毒留滞,伤津耗气,动血留瘀,损伤脏腑,败坏形体,因而变生诸症,加重病情。毒邪致病不仅有暴戾的一面,还有久滞的一面,邪毒久郁深伏于孙络、缠络,则形成病势顽缠、反复难愈的病理特点。

4.络脉损伤 络脉损伤系指络脉受到直接损伤而言。如跌仆坠打或针刀刺伤等都可致络伤血溢,气随血乱,形成络病;或郁怒气逆,或热灼血络,或饮食失节致脉络受伤,血溢络外。正如 《灵枢·百病始生》所指出:“卒然多食饮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可见,络脉损伤的基本病理变化即叶天士所谓“离络留而为瘀也”(《临证指南医案·吐血》)。

5.络脉绌急 络脉绌急是指感受外邪、情志过极和过劳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络脉拘急、收引状态,表现为卒然疼痛。《素问·举痛论》曰:“脉寒则缩踡,缩踡则脉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

6.络息成积 络息成积是指邪气稽留络脉,络脉瘀阻或瘀塞日久,瘀血与痰浊凝聚形成的病变。《灵枢·百病始生》云“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著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著孙脉,或著络脉”,指出邪气久居络脉、稽留不去、息而成积的病理变化。西医学多种脏器病变,如器官纤维化、脏器肿大、风湿性关节炎、肿瘤等,不仅包括了脏腑之阴络瘀阻、瘀塞络息成积的病理变化,也包括了由于络病引起的继发性病理改变如细胞外基质 (ECM)增生沉积等,同时包括发生在脏腑组织内的占位性病变。(四)络脉的病变特点

络脉病变的范围广泛,涉及临床各科,形成的原因较为复杂,病理及证候学上亦有相应的特点,其主要的临床特征可概括为“广”、“久”、“顽”、“痛”、“形”、“杂”、“出血”等。

1.广 发病部位广泛。络的全身分布决定了络病部位广泛的特点,外而肌肤,内而脏腑,皆可发生络病。

2.久 络病多久病、慢性病,病延经年,病位深锢,绝非一般的浅表病证,多属沉疴痼疾。吴鞠通曰:“病久者必入络。”邪初中损伤气分,病久则渐入络中血分,深入下焦,留伏较深,而成为坚结不散之痼疾。

3.顽 络病多病根深伏,病情顽缠,久发频发,正邪胶着,不易速愈,不易传变。张聿清曰:“直者为经,横者为络,邪既入络,易入难出。”络横而细小,不若经脉竖行而粗大,故邪中于经传变甚速,中于络则不易传变。如湿热为患,多伤于络脉,病情缠绵难愈,热邪久羁不出。叶天士曰“伤寒多有变证,湿热虽久,在一经不移”,即因络病难传之故。

4.痛 络脉细窄易滞,故络脉为病均有不同程度的气郁、血阻或痰结等“络瘀”表现,如叶氏曰“久病在络,气血皆窒”,且络因邪闭,不通则痛,或“络虚则痛”,故在络病的某一阶段常可伴有局部疼痛的症状。

5.形 多为有形之积滞。络细而密,血行迟慢,一旦邪客,多致气滞血瘀,或痰浊留结,成为有形之滞。吴鞠通在 《温病条辨》中以“有形无形”、“散与不散”为标准来鉴别是经病还是络病,他认为络病“久而不散”,如果病证表现为“痛胀有形,痛止无形”就不可当做络病治疗。

6.杂 络脉有深浅,络中有气血,络邪有久暂,故络脉病证多虚实互见、寒热并存,临床表现多样,病变复杂。热邪易伤阳络,《金匮要略》云“极寒伤经,极热伤络”。

7.出血 阳络又称“血络”,一般指分布于上部、浅表可见的络脉。络在外属阳,热为阳邪,故邪热多伤人阳络。阳络伤轻则发斑发疹,甚则络脉损伤,血外溢而成咯血、衄血、牙龈出血等症。二、血

血是循行于脉管中红色的液体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对机体具有非常重要的营养和滋润作用。血的失常包括血虚、血瘀、血热和气血不和等,其中血瘀、血热、气血不和与放血疗法关系紧密。

血瘀,是指血液的循行迟缓和不流畅的病理状态。气滞而致血行受阻,或气虚而血运迟缓,或痰浊阻于脉络,或寒邪入血、血寒而凝,或邪热入血、煎熬血液等,均足以形成血瘀,甚则血液瘀结而成瘀血。所以,瘀血是血瘀的病理产物,而在瘀血形成之后,又可阻于脉络,而成为形成血瘀的一种原因。血瘀的病机主要是血行不畅,所以,血瘀而阻滞脏腑、经络等某一局部时,则发为疼痛,痛有定处,得寒温而不减,甚则可形成肿块,称之为癥。同时,可伴见面目黧黑、肌肤甲错、唇舌紫暗以及瘀斑、红缕等血行迟缓和血液瘀滞的征象。血瘀反过来又可加剧气机的阻滞,从而形成气滞导致血瘀、血瘀导致气滞的恶性循环。

血热,是指血分有热、血行加速的病理状态。血热多由邪热入血所致,也可由情志郁结、五志过极化火而导致血热。《素问·调经论》有“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的论述,人体由皮肉、筋骨、经络、脏腑等组织器官所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进行,主要是依靠后天所化生的气血津液,通过经脉输布于全身,营养各个脏腑组织器官,以进行功能活动而实现的。人体的气血,在生理上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在病理上,气血的失常,必然会影响到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所以,脏腑发生病变,不但可以引起本脏腑之气血失常,而且也会影响全身的气血,从而引起全身气血不和的病理变化,如气滞血瘀、气虚血瘀等。“菀陈则除之”则是刺血放血疗法的理论基础。第二节 辨络识血一、辨络《素问·经络论》说:“阴络之色应其经,阳络之色变无常,随四时而行也。”临床所见,络脉的诊察主要是从皮肤浮络的颜色而看的,受外界季节气候的影响很大,冬季略为青黑,夏季略为红,为正常络脉。(一)辨络色 (图2-1~图2-12)《素问·经络论》曰:“夫络脉之见也,其五色各异,青、黄、赤、白、黑不同,其故何也……五色俱见者,谓之寒热。”《素问·皮部论》曰:“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则寒热也。”说明观察浮络颜色的变化,可诊断疾病:色青主痛;色黑主痹而不通;色黄赤主热;色白为寒;五色俱见主寒热。《灵枢·经脉》曰:“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又曰:“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以上论述说明,凡诊络脉色青的,是寒邪侵袭、气血凝滞而产生疼痛;络脉色赤的,说明有热象;胃中有寒的,手鱼之络多见青色;胃中有热的,鱼际之络呈现赤色。若手鱼际络突见黑色者,是邪留日久之痹证。总之,观察人体表面浮浅络脉的颜色,可诊断其病邪属性。(二)辨络形《灵枢·经脉》曰:“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邪气实则血满脉中而明显可见,正气虚则脉络陷下而难见。

邪气留于大络,治疗时采取左病刺右、右病刺左的缪刺法;上实下虚的,应该先切脉,随后再行针刺,要寻求络脉郁结所在,刺出其血,以通其气,换言之“结络脉”为络形的变化,是“上实下虚”的诊断依据。《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踡,缩踡则脉绌急,则外引小络。”以上论述说明,寒邪客于脉外,就收缩拘挛,且牵扯在外的小脉络,会突然疼痛,得热痛止。若再受寒邪侵袭,疼痛就难治了。综上说明观察人体表面络形,可诊断其病性并为治疗奠定基础,特别是“索其结络脉”,必以“刺出其血”的方法治疗。二、识血

外邪入侵首先伤于络,传导入经脉再达于脏腑。而脏腑生疾,也外现于络。可以看出,经络与脏腑的联系十分密切。所以,内疾而影响血行、血色变化;外邪入经络而扰乱血行,迫使血色改变。故刺络出血,辨血可了解相关疾病变化。图2-1 赤色——肝掌图2-2 赤色——蜘蛛痣图2-3 黑色——右腘窝畸络图2-5 黄色——左腕部畸络图2-4 黑色——舌下络脉图2-6 黄色——右小腿畸络图2-7 黄色——左小腿畸络 (1)图2-8 黄色——左小腿畸络 (2)图2-9 青色——左手鱼际畸络图2-10 青色——左足背畸络图2-11 青色——右腘窝畸络图2-12 青色——双腿畸络(一)识血色

血色会根据不同疾病变化而变化。识血色,是指辨识针刺放出的血色,根据颜色的变化区分病情。

1.深红色 多属于热证。若外热犯内消耗阴血,津液不足,可使血呈深红色。若内热由脏腑产生,热入血脉,使人身热、烦躁不安,血亦呈深红色。如中暑,多因外热侵扰,内阴不固,阳气乱窜,内热亦生,气血受外热与内热侵犯,亦可使血呈深红色。

2.黑红色 刺络出血后,血的色泽为黑红色,可分为外伤、内伤进行辨证。外伤可使局部气血瘀滞,血行不畅,故往往局部青紫,出血亦呈黑红色;内伤多伤在脏腑内,呼吸、咳嗽活动时,患部常隐痛,外表皮肤无红肿、青紫瘀痕,有的在阿是穴重压时有痛感。四肢深部内伤,多因瘀血阻滞经络。头、身躯部内伤,多因恶血聚集脏腑,一般是在该脏腑部位疼痛。若在该经刺出黑红色血,是该经之病或该脏腑之病。

3.淡红黄色 一般在肘部、膝部关节处针刺出血时多见。血的色泽是淡黄色,多为风湿痹证;血微红黄呈水液状,是轻度风湿痹阻于四肢关节部;血呈浅黄紫色,是风湿内窜脏腑、外扰四肢经络。凡风湿痹证受寒邪入侵者,局部皮肤会出现一定湿度,并有严重风湿痹证现象。此证宜结合拔罐,以散寒除湿为主。

4.青紫色 在背部、腹部、十指等部位针刺出血,色泽为青紫色者,多因寒邪入侵,伤及脏腑,使气血瘀阻不通所致。脾胃虚寒的患者,胃部多出现凉感,四肢不得暖,出血亦可见青紫色。(二)识出血的动态

临床上,无论是用三棱针或梅花针进行点刺出血时,出血的清淡、凝结、急促、缓慢均与人体内的虚实、寒热有关。

1.清淡难凝 当针刺出血时,血液清淡不易沉凝,是血虚的表现,即清者为营虚。因卫气盛而营血弱,多出现头眩等症。由于体内血虚,运行不达四肢,多见肌肤干燥、毛发枯燥不润泽。

2.沉凝易结 针刺出血后,血液容易沉淀并凝结,可因气虚所致,也可见于实证。营血盛而卫气弱,多见血沉易凝。另外,阴津不足,血行易滞,亦可见血沉凝易结。

3.出血缓慢 针刺肌肤后,出血缓慢,需多几次刺血,仍断断续续出血,多因气亏血虚、脏腑气机衰弱所致。

4.出血急促 针刺肌肤后,血出急促,多为热盛。因邪热过盛,热邪内扰脏腑,迫使气血受热外窜,故针刺后血流急促。(三)辨其他

除对针刺出血的血色、动态辨识外,还可以从针刺排出的脓汁、黏性白液、白色粉质物、透明性水液和水珠悬罐、罐中气暖等进行辨证。从这些特殊的针刺排出物质和拔罐的水、气进行分析,有利于辨证论治。

1.血夹脓汁 凡在针刺部位出现脓血,多因外伤、热毒犯内或种种内伤化脓所致。如毒蛇、虫叮咬伤身体,恶毒窜入经络或留阻血脉,体内气血循行瘀阻而成疮肿。

2.黏性白液 凡在四缝穴、背部、胸部、鱼际等处挑刺出白色的黏性液体,多因小儿疳积、脾胃虚损而水谷运化失调、气血机能不畅、局部络脉供血不足所致。

3.白色粉质物 在四肢腕部、脚背上的肿结,触之不疼,用针刺肿结,可挤压出粉质似的白粒。此为络脉长久瘀血阻结,在肌肤内转化而成。

4.透明性水液 在患者局部刺络后,肌肤流出透明水液,此病多为浮肿,可分为虚实两证:实证多因外邪侵袭,肺失宣降,膀胱气化失常所致;虚证多因脾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所致。

5.水珠悬罐 在刺络放血后,用火罐拔吸,或直接用火罐拔吸。如果罐壁上有水珠悬挂,这种现象多属于体内寒湿过重,因寒湿窜入机体,流入络脉之中。当针刺拔罐时,腠理宣开,寒邪湿气随之被吸入罐内,故出现水珠悬罐。另外,风湿过重,湿气外泄入罐,也会在罐壁上呈水气状。

6.罐中气暖 刺络后,用火罐吸拔,取罐时手伸进罐内,有温热感觉。此种情况多属体内湿热过重或热毒壅盛。第三节 刺络放血疗法的作用一、刺络放血疗法的作用

1.泻热解毒 阳热内盛,火热内扰,可致多种病证。常表现为心烦不安、口舌生疮、肢体疼痛肿胀、急躁易怒,甚至出现发热、神昏、谵语等症状。刺络放血疗法可以直接使火热之邪随血而泻,适用于多种实热证。如因毒火亢盛而致的“红丝疔”以及毒邪浸淫而生的疮疡痈疽,放血不仅能使机体的毒邪随血排出,而更重要的是,通过“理血调气”的作用,使人体机能恢复正常,以抑制病邪的深入。

2.消肿止痛 肿痛多由于气滞血涩,使经络瘀滞而造成。刺络放血疗法可以直接通过放血,使经脉中瘀滞的病邪得泄,经脉畅通,肿痛即止。临床许多急性病,例如咽喉肿痛及偏头痛等,使用放血疗法后,均能迅速收到很好的消肿止痛效果。

3.祛风止痒 皮肤瘙痒多由风邪留滞血脉所致,故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疗原则。刺络放血通过理血调气,使血脉畅通而风邪无所留存,起到祛风止痒的作用。

4.醒神开窍 对卒然昏倒、惊厥不省人事的闭证而言,刺络放血能醒神开窍,起到急救的作用。

5.止呕止泻 急性呕吐多属胃热炽盛、肝气横逆犯胃或食滞停留,放血能泄热平肝降逆,并有疏导肠胃使积滞下行的作用,故能镇吐止呕。而对于肠胃积滞化热而成的实热泻,或者感触流行时疫造成清浊不分的泄泻等,应用放血疗法则可以涩肠止泻,其机制是泻火降热以达到升清降浊的目的。

6.缓解麻木 气虚不能帅血达于四末,或者血虚失于濡养,则往往出现麻木的症状。用毫针点刺患侧肢体的穴位,使其出少量血,可使气血得通、麻木得解。二、刺络放血疗法的作用特点

1.适应证广 刺络放血疗法历史悠久,治病范围较广,有显著疗效的疾病就有五十多种,如急性扭伤、腰痛、疟疾、跌打损伤等;取得较好疗效的疾病近百种,如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轻度精神分裂症、脑震荡后遗症、咽喉炎、腹泻等。

2.疗效迅速 刺络疗法能在较短时间内减轻或控制主要症状,特别是在抢救休克或中暑病人时,几分钟或几小时内就能控制症状;而且退热较快,一般持续不退的高热,通过放血可以迅速降温。

3.操作简便 刺血疗法的操作相对简便,一般不需要特殊的用具,简便易学,容易掌握。应用的时候应特别注意无菌操作和防止交叉感染。

4.副作用少 如果操作规范,除针刺时有疼痛感,一般无副作用,不会引起患者的不适与其他副作用,具有安全无毒的特点。

5.协助诊断 医生还可以根据刺出血液的性状及其他病理变化来协助诊断,例如血色的深浅、出血的难易、血质的稀稠等。第四节 刺络放血疗法的取穴一、刺络放血疗法的取穴特点

作为针灸特色疗法之一的刺络疗法,除了必须遵循传统针灸疗法的三大取穴原则 (近部取穴、远部取穴和辨证对症取穴)选取常用的十四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外,还可根据刺络放血的特殊要求选取相应络脉等。

1.循经刺络放血 是经络学说在刺络放血疗法中的具体应用。如急性扁桃体炎、咽炎刺少商、鱼际、商阳;选取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穴位处的血络,可治疗头面五官、脏腑之疾病等。

2.局部刺络放血 根据传统穴位的近治作用,身体某部位发生的病变,可以选取病变所在部位或邻近部位的有关穴位来治疗。如 《疮疡全书》治丹毒,“三棱针刺毒上二三十针”,即为直接于病灶处刺络放血。现代针灸临床常用于丹毒、带状疱疹、软组织损伤、牛皮癣、急性乳腺炎等的刺络放血治疗。

3.辨证刺络放血 主要是根据疾病的性质,按脏腑经络辨证选用穴位。例如肺实热证取尺泽、少商放血,目赤肿痛取太冲放血等。

4.对症刺络放血 是针对某些疾病的症状来选用一定的穴位,如腰痛取委中,头痛取太阳,痛经取三阴交,高热取大椎、耳尖,脱肛取长强、承山等。二、刺络放血疗法的配穴原则

刺络放血的配穴原则包括按经配穴、按部配穴和按功能配穴等方面。(一)按经配穴

按经配穴是以经络循行的理论为指导而进行的一种取穴方法,分本经配穴、表里经配穴和同名经配穴等。

1.本经配穴 即病在何经,就取何经穴位放血。一般是在病变的经脉局部和邻近部位及远离病变局部的本经穴位,即“三部配穴法”。

2.表里经配穴 即某一脏腑、经脉有病,除选取本经脉的腧穴外,同时配以表里经有关腧穴进行刺络放血治疗。

3.同名经配穴 是在同名经同气相求理论的指导下,以手足同名经腧穴相配。如治疗牙痛、面瘫、阳明头痛,以手足阳明经的曲池、内庭相配进行刺络放血治疗。(二)按部配穴

1.前后配穴 又称为“腹背阴阳配穴”之法,是以身体前后部位所在腧穴相互配伍的方法。如膻中、天宗刺络放血治疗急性乳腺炎,可起到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作用,以达到协调阴阳的目的。

2.左右配穴 是为“缪刺”之法,是针对络脉病变而采用病在左则刺其右、病在右则刺其左的交叉取穴刺络放血方法。

3.上下配穴 上指腰部以上,下指腰部以下。临床上将 《灵枢·终始》所说“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足者取之腘”综合运用,即为上下配穴。例如风火牙痛,上取合谷,下配内庭。(三)按功能配穴

某些有特殊功效的配穴组方刺络放血,对某些病症有特殊疗效。如大椎、合谷、曲池刺络放血退热,委中、阿是刺络放血治疗急性腰扭伤,皆为历代医家根据临床经验总结的有效功能配穴。第五节 刺络放血的部位一、耳穴

耳穴中常用的有耳尖、肝、上屏尖、肾上腺、肺、扁桃体、轮1、轮2、轮3、轮4、耳背沟 (降压沟)、耳背静脉、相应敏感点等,其他耳穴也可使用 (图2-13)。图2-13 耳穴二、阿是穴、反应点

阿是穴是指“以痛为穴”;反应点的范围较广,除了包括传统的腧穴外,还包括压痛点、热敏点、光敏点、磁敏点、电敏点、皮肤异常改变点等一些部位在感觉、色泽与正常体表部位不同的点。三、浅表静脉 (脉络)

浅表静脉主要是指一些体表明显露出的相对细小静脉,如肘窝、腋窝、腹股沟、腘窝、手腕、足背、会阴等处,多选取暴露怒张之静脉血管刺血。四、常用经外奇穴及经穴

1.经外奇穴(1)头面部

①太阳【定位】在头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横指的凹陷处 (图2-14)。【功效】疏风泄热,通络止痛。【主治】目赤肿痛、目翳、头痛、眩晕、牙痛、口眼斜等头面部病症。图2-14 耳尖、太阳图2-15 金津、玉液【操作】点刺、散刺,可配合拔罐。

②金津、玉液【定位】在口腔内,当舌下系带左右两侧的静脉上,左为金津,右为玉液 (图2-15)。【功效】调气机,利口舌。【主治】口疮、舌肿、舌强、呕吐、消渴等病症。【操作】点刺出血。

③耳尖【定位】在耳郭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郭上方的尖端处 (图2-14)。【功效】清热明目。【主治】目赤肿痛、目翳、头目眩晕、偏正头痛、高热、咽喉肿痛、喉痹、乳蛾等病症。【操作】点刺出血,或用小眉刀割治。(2)上肢图2-16 十宣、中魁图2-17 四缝图2-18 八邪

①十宣【定位】在手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 (指寸),左右共10穴 (图2-16)。【功效】泄热,醒神,镇静,活血。【主治】昏迷、癫痫、癔症、小儿惊风、热病、中暑、咽喉肿痛、手指麻木、疼痛等病症。【操作】点刺出血。

②四缝【定位】在手指,第2~5指掌面的近侧指间关节的横纹中央,一侧4穴,左右共8穴(图2-17)。【功效】消食化积,止咳平喘。【主治】小儿疳积、腹泻、肠寄生虫、百日咳、咳嗽气喘等病症。【操作】点刺,挤出少量黄白色透明样黏液或血液。

③八邪【定位】在手背,第1~5指间,指蹼缘后方的赤白肉际处,左右共8穴 (图2-18)。【功效】清热解毒,通络止痛。【主治】手指麻木肿痛、头痛、项痛、咽痛、齿痛、目痛、烦热、疟疾、毒蛇咬伤等病症。【操作】点刺出血或出黏液。

④中魁【定位】在中指背面近侧指间关节的中点处 (图2-16)。【功效】理气和中。【主治】噎膈、呃逆、反胃、呕吐、鼻衄、牙痛、白癜风等病症。【操作】点刺出血。(3)下肢

①阑尾【定位】在小腿外侧,当犊鼻下5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 (中指)(图2-19)。【功效】行气通腑。【主治】急慢性阑尾炎、胃脘疼痛、消化不良、急慢性肠炎、下肢痿痹等病症。【操作】点刺、散刺,可配合拔罐。图2-19 下肢穴位图2-20 八风

②八风【定位】在足背侧,第1~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一侧4穴,左右共8穴(图2-20)。【功效】活络调血。【主治】脚气、足跗肿痛、趾痛、毒蛇咬伤、疟疾、头痛、牙痛、胃痛、月经不调等。【操作】点刺出血或出黏液。

2.经穴(1)手太阴肺经

①尺泽【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中 (图2-21)。【功效】清泄肺热,和胃理气,舒筋止痛。【主治】发热、咽喉肿痛、咳嗽、气喘、咳血、胸胁胀满等呼吸系统病症;膝髌肿痛、瘛疭、身痛、腰脊强痛、肘臂挛痛、手不能伸等运动系统病症;小儿惊风、中暑等神经系统病症;急性吐泻、咯血等消化系统病症。【操作】点刺、刺络,可配合拔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