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选修课教程:世界电影经典名片分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8 15:40:52

点击下载

作者:盘剑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高等学校选修课教程:世界电影经典名片分析

高等学校选修课教程:世界电影经典名片分析试读:

导言

电影是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它既具有属于所有艺术的一般特点,也有其独具的本质特征。电影诞生迄今已有一百多年,虽然与戏剧、舞蹈、文学、音乐、美术等传统艺术相比,其历史还远远谈不上悠久,但它对人类社会尤其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却一点也不逊色于任何前辈艺术。“走,看电影去!”曾经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成为现代都市市民时尚生活的重要构成和现代社会的“现代性”表现。即使是在网络时代的今天,电影仍然还是我们大多数人——无论普通人抑或网民——重点关注的一个焦点:一部又一部的影片以“票房”和“点击率”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神话”。

然而,不论过去还是现在,大多数人看电影还仅仅是一种娱乐消费,而且往往只是停留在故事和感性的视觉层面。实际上,作为独立艺术门类的电影,还可以并需要我们对其做进一步的分析和把握,化一般的“娱乐消费”为高层次的“审美消费”,这样电影的价值才可以更大化,人们“看电影”也才能够获得更大的愉悦。

当然,从审美的角度“看电影”,或对影片进行审美分析,需要进行专门的学习和训练,学会根据电影的本质特征从特定角度切入展开符合电影创作规律的阐述、评论,所以不仅是影视专业院校,几乎所有的高等学府都开设了有关电影影片分析、赏析的专业课、选修课。本书便是一部供各类高等院校开设电影影片分析(或赏析、鉴赏)选修课的专用教材。

作为一部有关影片分析的选修课教材,本书首先按照每学期18周的学时安排,设计了16讲内容,留出前、后各一周的课时供教师对课程进行总体概述和组织考试。其次,根据世界电影的发展格局,本书共分三大部分:美国电影、欧洲电影和亚洲电影,各选出若干部最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影片进行分析。第三,遵循电影艺术规律,对每一部影片的介绍、分析都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基本信息、故事梗概、类型介绍(限于美国电影,欧洲和亚洲电影不做类型分析)、内容分析、表演分析、影像分析、结构分析,力求为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讨论提供专业的视角和翔实的材料。第四,本书的总体框架是主编多年开设“世界电影经典名片分析”专业必修课和全校选修课的教学结晶,完全能够满足教学需求、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上编美国电影第1讲 《一个国家的诞生》● 基本信息

中文片名:《一个国家的诞生》

英文片名:The Birth of a Nation

其他片名:《同族人》(The Clansman )

导演:D.W.格里菲斯(David Llewelyn Wark Griffith)

监制:D.W.格里菲斯(David Llewelyn Wark Griffith)

编剧:小T.F.狄克森(T.F. Dixon)、法兰克•伍兹(Frank Woods)、D.W.格里菲斯(David Llewelyn Wark Griffith)

主演:莉莲•吉思(Lillian Gish)、亨利•沃尔索(Henry B. Walthall)、梅•马素(Mae Marsh)

音乐:约瑟夫•卡尔•布列尔(Joseph Carl Breil)

剪辑:D.W.格里菲斯(David Llewelyn Wark Griffith)、约瑟夫•赫纳贝瑞(Joseph Henabery)、詹姆士•史密斯(James Smith)、萝丝•史密斯(Rose Smith)、拉乌尔•沃尔许(Raoul Walsh)

发行商:纪元电影公司(Epoch Film Co.)

上映日期:1915年2月8日(洛杉矶)

片长:190分钟(帧率每秒16)

产地:美国

语言:默片

制片预算:约110 000美元

一个国家的诞生首次突破了电影短片的形式,以长达三个小时的放映时间使电影具有了商业的发展意义。故事发生的背景是美国南北战争及其之后,包含了大量的历史性元素,如林肯遇刺事件、南北由来已久的矛盾激化还有使影片备受争议的3K党情节,等等。影片把这些社会矛盾集中体现在两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当中,使观众在情感交集里体会着历史大潮的风起云涌。

该片由戴维•沃克•格里菲斯执导,纪元电影公司发行。影片汇聚了莉莲•吉思(Lillian Gish)、亨利•沃尔索(Henry B. Walthall)、梅•马素(Mae Marsh)等一批优秀知名的默剧演员,拍摄手法新颖,视角开阔,给当时的观众以全新的体验,因此在1915年2月8日于洛杉矶上映后大获成功,成为电影史上的里程碑。

电影是以汤玛士•狄克森的两部小说《同族人》和《美洲豹的斑点》为蓝本创作的,虽然在制作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却由于其鲜明的价值观态度而受到争议。休斯敦大学电影史学者史蒂芬•敏兹(Steven Mintz)将此片传达的讯息概述如下:“重建是一场大灾难,黑人永远不可能平等整合于白人社会之中,3K党的暴力行为则被合理化为重建正直政府的行动。”

时隔多年,我们在重新看待和评判这部电影的时候,可能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观点。当历史成为遥不可及的往事,我们更多地是需要一种包容和谅解的心态,因为局限不可避免,即使今天的成就,总有一天也终将交由后人评说。● 故事梗概

北方的斯通曼家族和南方的卡梅伦家族是老朋友,斯通曼家的儿子们受邀到卡梅伦家做客,这为平静的卡梅伦家带来了欢乐与爱情。在相处中,斯通曼家的大儿子与卡梅伦家的大女儿玛格丽特坠入了爱河,卡梅伦家的儿子班也暗恋上了斯通曼家的女儿艾斯。但由于南北战争的爆发,使得斯通曼家的儿子们提前回到了家中,两家的儿子们也全部参加了各自的军队,只不过在无情的战场上他们成为了敌人。与此同时,一支由白人军官带领的黑人民兵洗劫了南方,卡梅伦家也未能幸免,幸好他们躲进了地下室,才拖延了时间。在紧要关头,联邦军队及时出现击溃了民兵,也拯救了卡梅伦一家。

无情的战争杀害了斯通曼家的小儿子和卡梅伦家的两个儿子,班也在战争中受伤被俘,被送往了战地医院。巧合的是,这家医院正是艾斯工作的地方,这位“小将军”因祸得福,在这里遇到了他暗恋已久的艾斯。艾斯与前来探望班的母亲得知了“小将军”将被绞死的消息,她们决定一起前往总统府向总统请求宽恕并最终获得了赦免。

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告终。为庆祝胜利,林肯总统带着家人来到戏院看戏,岂料在戏院遭到了暗杀,这让老斯通曼等激进派众议员获得了大权。

老斯通曼派黑白混血儿林奇前往南方,希望能够实现黑人与白人的完全平等。他们通过左右选举的方式使林奇成为了副州长,林奇当选后竟假公济私,在南方的土地上无恶不作,剥夺了南方白人的所有权利。黑人控制了议会,拥有了武装,掌控了军队,白人无法使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班看到了黑人的恶行,决定要行动起来将他们赶出白人自己的土地。班受到小孩游戏的启发,想出了一个试图扭转南方白人悲惨现状的计划——组织三K党,通过暴力来捍卫自己的权利。而艾斯却始终站在自己父亲的立场上,她们的关系也因此决裂。就在此时,南方各地充斥着种族间的冲突与暴力事件,黑人控制的议会通过了允许黑人和白人通婚的决议。随后,一个性格凶残,企图占有白种女人的前奴隶格斯粗野地向只身一人前往山林打水的芙萝拉(班的妹妹)求婚,芙萝拉在逃避格斯的追袭中为了捍卫自己的尊严不被玷污,跳崖身亡。班担心妹妹出事,一路找来,却晚来了一步,他看到的只有奄奄一息的芙萝拉。3K党对格斯实行了私刑处死。林奇得知后,为了报复下令取缔3K党,四处搜寻3K党成员,并在卡梅伦家发现了3K党的所有装束,于是林奇派黑人民兵追捕卡梅伦一家,幸好两名前联邦士兵将他们收留在自己的小屋中,他们一行人在小屋中与众多黑人民兵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与反抗。

此时,林奇正逼迫艾斯嫁给他并企图占有她。3K党终于坐不住了,他们号召了所有的白人兄弟来到镇上,动用暴力将所有的黑人赶出了这片土地。他们解救了陷入林奇魔掌的艾斯,也解救了躲在老兵小屋中的卡梅伦一家,并在新的选举中,剥夺了所有黑人的公民权,重新统治了这片土地。在电影的结尾,斯通曼的大儿子与玛格丽特,以及艾斯与班两对恋人终成眷属,这也预示着美国土地上南方与北方的永远和平与团结。● 类型介绍

本片可归到史诗片的范畴。史诗片是强调景观和大卡司,通常有著名历史或圣经情节的电影。由于强调视野,许多史诗片都是以各种宽银幕拍摄的。史诗片是一种非常讨巧的电影类型:一方面,它跟动作片一样能轻易地跨越国界和文化的藩篱,另一方面,它比文艺片更受各大奖项评委们的青睐。

史诗片和任何一种类型电影一样,很难给出一个精确的定义和目录。它和历史片、爱情片、战争片都存在着交叉,且交叉的边缘严重模糊。一种观点认为:“当冯小宁的《嘎达梅林》也被归入‘史诗片’的范畴,而马丁•斯科塞斯的《纽约黑帮》则被称为‘黑帮史诗’的[1]时候,对于这个标签的讨论就不再有任何意义。”

实际上,从《伊利亚特》到《尼伯龙根之歌》,人类各民族历史传承下来的伟大史诗,大多数具有某种相同的特点,包括悠远的历史、宏大的场面、凸显的主角以及恣肆的人格。同时,史诗片中有对历史走向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若把同样的标准应用于电影领域,我们就得到了一个至少可以把握得住的、判断“史诗片”的标准。 其中,《特洛伊的海伦》和《奥德赛》毫无疑问将雀屏中选;而像《宾虚》、《埃及人》以及其他许许多多的影片,其内容虽然并非直接取材于古典史诗,但因其风格上的近似性,仍然可以归入“史诗片”的范畴。

史诗片的主要特点有:

第一,史诗片是一种表现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类型影片,具有纪实性与文献性的意义。其中,包括再现历史变革的风貌、成为形象的历史的教科书,同时也要求塑造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形象,这是史诗片最重要的艺术特征。

第二,史诗片真实地表现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历史冲突。无论在文学作品中或是在电影中,史诗中的人物一般一出场就投入艰巨的斗争,以反抗形形色色的威胁。史诗和悲剧有个共同点:人同各种可怕势力作斗争。但两者的差别是悲剧中的人物被那些势力所吞没,而史诗中的人则战胜了它们。因此意义这么理解,史诗中的人都是强者。

第三,史诗片追求气势美的艺术效果,是史与诗的融合。史诗的创作关键在于表现历史恢弘画卷时要有“气势美”。由于史诗片中主人公的业绩具有传奇般的气势,因此在画面构图上,往往让人联想到[2]人与大自然的冲突的全景镜头。

一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史诗片是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这部片子被视作电影制作正规化的始祖,也就是说这部史诗片将电影工业带上正轨。在此之前,无论是《火车进站》、《戏弄园丁》这样富有生活气息的写实短片,还是《月球历险记》这样带有科幻性质的风格化叙事,其主要目的都是展示电影技术和满足观众好奇心。格里菲斯直接选取本国历史,以南北战争时期两个家庭的命运和两家男女的崎岖爱情制作出完整的戏剧情节,并设置了“飞马救美”这样的经典情节,造成观众的关注和震撼。本片和之后的《党同伐异》的成功使不少导演得到启示并拍出了伟大的影片,这波热潮一直持续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战后电影界为了应对电视的挑战,发展出了宽银幕,开启了电影史上的新纪元。以《圣袍千秋》作为起始,这一时期的史诗片以真人演员为主,但也出现了《十诫》中摩西分开红海这样大手笔的特效。以《宾虚》的辉煌为代表,好莱坞达到了全盛时代,这也造就了史诗片的第二波热潮,50年代后期的奥斯卡最佳电影几乎都是史诗片。如果不是《埃及艳后》的惨败,估计这个热潮还会继续持续下去,直到另一个《埃及艳后》来终结。

这之后好莱坞就很少有史诗片问世:一方面是由于电影人工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越战的爆发也使人们不再沉迷于传说而开始关注现实。越战的惨败似乎使美国人心灰意冷,这种颓废的情绪表现在电影方面就是:即使是反战的战争片,也不如感伤的家庭片更受欢迎。

20世纪末21世纪初,《角斗士》的拍摄带来了史诗片的又一次热潮。雷德利•斯科特导演被一幅反映古罗马角斗场面的油画吸引,然后拍摄了这部片子。该片人物丰满,情节简单,视觉效果一流。罗素•克劳坚毅的眼神和导演无懈可击的节奏掌控吸引人心,于是所有人都被斗兽场的宏伟和男主角的英武震撼了。最后他的死亡更是将这一切升华。这一时期史诗片的特点是大量运用特技,并且和奇幻、玄幻混在一起。《魔戒》、《纳尼亚传奇》也被作为史诗片来看。

史诗片具有独特的时代背景和人物描写,为此与历史扯上联系。一个历史学家和文学家眼里的史诗与拍摄成电影的史诗有着不一样的审美特质,毕竟电影里的史诗需要符合大众市场需求,再加上电影制作和拍摄团队会以他们自身拥有的时代眼光,会带着自己时代的烙印来审视这些上千年前、数万里路的爱恨情仇。制作团队肯定会竭尽全力呈现符合原著的版本,但由于需顾及社会大众的接受和审美以尽可能最小限度地疏离观众群,另外还因为制作团队本身对于知识的局限,便会淡化了甚至歪曲了某些时代特征。故而,一部好的史诗片,是外行人看得热闹,内行人则看出门道。

若用中国的史诗片与好莱坞的史诗片做个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史诗片主要是用抽象概念超越具体行动的方法拍出的“英雄片”,过于强调其英雄主义,而往往缺乏人性的光辉。或者换个方式说,就是以人民普遍对“英雄”的潜在意识形态以及对于“英雄”的“神性”认知来描绘主角,有意识地拔高英雄的成就和神性光辉。

相反的,好莱坞的史诗英雄,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的话来说,是“用具体超越具体的拔高方式”来呈现的。他们同样具有高度的神性特质,也同样地具有传奇性的故事事迹,然而它们与中国史诗片最大的不同,就是在人性表现这一方面使用了不一样的表述手法。好莱坞把“英雄”、“反英雄”和“非英雄”放在一起来塑造英雄,用其不完美来衬托和显示出真挚的亲和力。好莱坞的英雄仍是生活在常态中的人,他们既追求爱情,爱护家庭,又为了社会、为了公众奉献自身。就如同美国影片《云梯49》中,消防员杰克•莫里森出生入死一是因为敬业,二是因为家庭,当他纵身火海时,头脑中浮现的是职责、尊严和心爱的妻子,这时候,一个丰富、丰满、立体、感人的英雄形象已经呈现在观众面前了。《特洛伊》来自古希腊神话,《亚瑟王》取自英国的传说,《亚历山大大帝》脱胎于历史。张颐武认为,西方的英雄史诗片延续了欧洲文明的主线,挖掘了西方传统中民主、平等、自由等优秀的东西。而中国史诗片无法突破的障碍也许就在这里。相较两者,好莱坞史诗片遵循一定的模式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内容,给观众截然不同的视觉感受,每部影片所反映出来的人性特质也不同,显然比宣扬单一意识形态的史诗片更加符合现代大众对于电影的需求。《一个国家的诞生》虽然不是史诗的题材,但却有着史诗的创作模式和表现手法,作为史诗片翻开了美国电影史和世界电影史的新的一页。● 内容分析

谈到《一个国家的诞生》这部电影,人们总是在艺术上将其视为美国电影史上的开山巨作,但一旦谈及电影的主题思想,有人便又会三缄其口,唯恐其“偏激”的思想倾向掩盖其艺术上璀璨的光芒。但是,电影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载体,其思想和内涵是人们不可不正视的一个话题。现在普遍的观点认为这部影片是一部典型的煽动种族主义的影片,歪曲了历史,缺乏历史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对于此,格里菲斯在片头就申明,这部影片纯粹是“对电影艺术的追求”;为了证明其合法性,在字幕中说“这种艺术的自由早已体现在了圣经和莎士比亚的作品中”(见图1-1)。从以上这段话可见,在格里菲斯的心目中本来是有着对于历史史实的评判的。不管这种评判在当下的眼光看来正确与否,它都作为一种既成的事实而存在着,并且体现在了他电影拍摄的过程中。所以,我们与其白费口舌地去诟病其对于历史“歪曲”的描述,不如冷静地去进行一番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歪曲”。历史从来就是人主观化的产物,所以从来就没有一部历史是真正客观公正的。因此,我们不妨跟着格里菲斯的思维,去看看什么是他们眼中的历史。图1-1《一个国家的诞生》的主体内容是美国内战和战后重建。电影通过着力描绘两个家族在内战中的种种恩怨,来展现作者眼中“真实”的历史。电影充满史诗意味的画面其实也体现出了作者的这种壮志雄心。而当我们作为局外人观看了这部影片之后却发现,它所要表达的内容,它告诉我们的历史,和我们之前在历史教科书中所看到的完全不同。比如对于南北方孰为正义孰为非正义,关于战争爆发的原因,关于3K党的性质,等等,我们站在自己既有的立场上会认为电影歪曲了历史,混淆了视听,是对于种族主义的煽动。但是,在当时美国白人的眼中,这部电影却是非常真实的。例如当时美国总统对于这部电影的评价。《纽约邮报》曾于1915年3月4日报道,当影片在白宫私下放映后,威尔逊总统曾作过如下评论:“它就像用闪电书写历史一样。而我唯一的遗憾是它太真实了。”(It is like writing history with lighting. And my only regret is that it is all so terribly true)。不论这样的说法是否具有历史的真实性,它至少反映了在当时人们眼中的种族问题状况。在当时,种族主义还并没有像现在这样是一个敏感的政治问题,所以格里菲斯才敢堂而皇之地拍出这样一部影片。但是就算如此,这部片子也引起了当时人们的不满,在很多城市遭到了禁映。所以,影片既是一种个人化的历史,也体现了当时美国社会的矛盾冲突与变化。因此,我们不妨将其放在美国种族斗争史的整体之中进行考虑,来评述其意义。

电影颠覆了人们对于南北战争的一些基本认识。比如对于战争的开始问题,一般的史学观点认为奴隶制是南北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也就是把南方人看作是美国内战中的挑衅者,但电影在最开始就通过画面和字幕说明,是北方人把奴隶带入了美国,因而也就“埋下了分裂的种子”(bringing the African to American planted the first seed of disunion)。影片认为奴隶制是一种“仁慈”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中,无论主人还是奴隶都过着满意而又幸福的生活。卡梅伦一家被描绘成有基督教德行、纯洁和有教养的缩影,而不同于北方的斯通曼等人。这些“和蔼的主人”慈善地统治着他们的领地,仅仅被小狗和小猫间的打斗所搅扰。十分清楚,格里菲斯不认为奴隶制是引起内战的原因。当斯通曼弟兄访问南方的朋友卡梅伦一家时,他们被盛情接待,参观了种植园。他们走过棉田,奴隶们在田间愉快地劳动着。当他们来到奴隶住所时,奴隶们用欢快的舞蹈迎接了他们。音乐停止后,他们中的一个人前去与奴隶们握手(见图1-2)。图1-2

在访问者发现住所中有奴隶时,一幅字幕解释道:“他们从早上6点到下午6点的工作日中有两小时午餐休息时间。”(见图1-3)图1-3

这样的一种描述不能说是完全脱离史实的杜撰。不同于那些代表着基督教德行、优雅举止的南方白人,电影中的反面人物奥斯汀•斯通曼成了他自己的色欲及一些“狡猾”的黑人的牺牲品。这个戴着假发、跛脚的角色是以宾夕法尼亚州激进派共和党人撤迪厄斯•史蒂文斯为原型塑造的。许多南方人认为他是造成激进重建时期越轨行为的祸首。他的虚构名字“石头人”(Stoneman)暗示他的铁石心肠,其肢体的残疾和笨拙的步态则影射他灵魂上的缺陷。这些描述都是在表现北方的冷漠、呆板和畸形,与南方的族长卡梅伦医生形成鲜明对照(见图1-4)。图1-4

对于黑人,电影暗示了他们有着不可改变的劣根性。那些甘心做白人的奴隶、保护白人的被认为是“好黑人”,而其他则被贴上了邪恶、顽劣的标签,他们明显不适合执掌职权或行使自决权。格里菲斯借用白人扮黑人的滑稽歌舞表演及早期电影中的黑人典型来表现片中的黑人,即汤姆、妈咪和黑人小孩。卡梅伦家的“忠实灵魂们”(loyal souls)包括一个汤姆和一个妈咪,他们都坚定地保卫卡梅伦一家,使其免遭叛乱者伤害。通过这些黑人及斯通曼弟兄访问南方时见到的生活幸福、欢快起舞的奴隶们等角色,格里菲斯竭力为奴隶制辩解,并使其看起来似乎是把非洲裔美国人从他们的兽性本能中仁慈地挽救出来了一样。对格里菲斯和狄克逊而言,国家的正确秩序是白人至上。而只有当白人处于统治地位、黑人安分守己时,社会才能正常运转。如果黑人战前的反常性和极端性仅为电影的第一部分增添了轻松的喜剧效果的话,那么在影片的第二部分《重建》时,他们的“劣根性”则不能再被颠倒了的社会秩序所遏制。他们把南方白人推下人行道,还剥夺其选举权。更为甚者,当他们在南卡罗来州众议院开会时,大吃大喝,还把赤脚放在桌上。这样的描述明显是带有极强的戏谑性和主观性的,而格里菲斯却在字幕中宣称这是对于历史的真实描述(an historical facsimile)。(见图1-5、图1-6)图1-5图1-6

而对于3K党,格里菲斯也给出了自己完全不同的认识。3K党(Ku Klux Klan,象声词,名称来源于枪子击铁的声音,缩写为KKK),是美国历史上和现在的一个奉行白人至上主义的民间组织,也是美国种族主义的代表性组织。3K党于1866年由南北战争中被击败的南方联邦军队的退伍老兵组成。被反叛的黑人所激怒,前南部邦联的支持者们建立了3K党。通过使其成员戴上头罩并笼上被单,该组织利用黑人病态的、或许是与生俱来的对鬼魂的恐惧来恐吓、迫害黑人(见图1-7)。图1-7

在其发展初期,3K党的目标是在美国南部恢复民主党的势力,并反对由联邦军队在南方强制实行的改善旧有黑人奴隶待遇的政策。1871年,尤里西斯•格兰特总统签发了3K党和执行法案,强行取缔了这个政治组织,可此后仍有不少此类暴行发生。第二次3K党成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普遍认为它的成立与伍德罗•威尔逊总统以及《一个国家的诞生》有着莫大的关联。这部影片是根据托马斯•迪克松的两部小说《同族人》(The Clansman)和《美洲豹的斑点》(The Leopard's Spots)改编而成的。原作者期望“通过重现一段美好的民主党历史来革命性地改变北方人观念”。许多社会底层的白人在观看此片后,都认为他们的贫穷是由黑人或者犹太银行家造成的。这部影片导致了3K党在美国全国的风行。在洛杉矶的试映式上,打扮成3K党成员模样的演员被雇作广告宣传员,而之后在亚特兰大的正式放映中,重新集结起来的3K党员走上街头欢呼雀跃。在有些地方,狂热的南方观众甚至朝舞台银幕开枪。

综上,影片所体现的主题相对于我们现在意识中的平等、自由等是具有极大的颠覆性的,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电影由于其特殊的感召力,对于社会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可能会对正常的社会秩序提出较大的挑战。而我们在分析其意义时,既要看到其局限性,又要明白这是当时一群人眼中“真实”的历史,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一些“真实性”,它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历史进行重新的审视,对于我们已经得出的结论进行不一样的考量。而这,不管其主题是否符合目前主流的史学观点,依然对于当下还是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表演分析《一个国家的诞生》中,有三个主要人物——艾西、小上校以及芙萝拉,分别由莉莲•吉思(Lillian Gish)、亨利•沃尔索(Henry B. Walthall)和梅•马素(Mae Marsh)扮演。

吉思被称为“默片时代第一女王”。她的表演细腻、到位。在影片中至少有三幕,她的表演十分打动我们。一幕是艾西与小上校捧着鸟儿亲吻它、而小上校时不时偷吻艾西的场面。艾西那种欲拒还迎、矜持却又渴望的心情,被她不断亲吻鸟儿向小上校发出暗示却又在小上校凑过来的时候猛地躲开的娇羞神态展露无遗,塑造出了一位含蓄、优雅、却又对爱情充满向往的少女形象。一幕是当她发现小上校是3K党人时义无反顾地与小上校决裂,但也表示她绝不会去告发他的情景,表现出了人物之前天真而单纯的思想、也体现了她对于父亲和小上校的情意的忠贞。一幕是当她被林奇逼婚时,她在屋中仓皇躲闪,脸上露出不可置信、惊厥、绝望的表情,细腻的神态使得人物后来思想的转变(支持小上校领导3K党)不会显得突兀,而是自然而然、顺水推舟。

沃尔索在《一个国家的诞生》片中的表演也大受赞誉,他处理得非常好的地方就在于清楚明白地塑造了小上校在他多重身份上的表现。小上校是孝顺的儿子、慈爱的兄长、热烈的情人、英勇的士兵、坚定的3K党领导人。而在这个人物每一个不同身份的转换之中,既有他一贯的品质在(正义、勇敢、明智、善良),又有人物不同的表现,比如,他面对艾西的儿女情长与面对黑人时的深恶痛绝就截然不同。

马素在影片中饰演芙萝拉。她的表演略显夸张,尤其是在听闻兄弟战死沙场时憎恨那一幕,表演得非常夸张、不够自然。芙萝拉这个人物在剧中是非常重要的。导演要用她的死,使得观影的人义愤填膺,同情白人,憎恶黑人,并认为3K党的行为是正当、正义的。因此,芙萝拉必须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热爱、热情的女孩。只有当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本身纯净无瑕的姑娘却惨遭无辜惨死时,观众们才会感到最大的悲恸。因此,在芙萝拉被逼跳崖自杀前,导演花了许多笔墨去塑造这一人物。比如说芙萝拉难过自己的裙子破破烂烂,于是用棉花和颜料做了看起来像动物皮毛镶边的裙子那一幕,女孩儿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呼之欲出,让人们真切地感觉到了她对幸福的渴望和天真烂漫的个性。

可以说,格里菲斯在影片中给演员们发挥演技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一是他安排了不少情节相似、只是发生时间不同的场景。比如南方的小上校的父母多次听闻自己儿子的噩耗,刚开始是悲痛欲绝,到后来却是绝望与无奈更占主要。比如小上校重归故里,芙萝拉在门口迎接他,小上校两次抱住她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刚开始他露出愤恨、铁一般冷峻的表情,是因为他想起了战争的残酷,想起了战争使他失去了多少而他现在几乎一无所有,而后他却露出了微笑,然后热烈地拥抱、亲吻了他的妹妹并拥着她走进家门,是因为在被仇恨席卷了心灵后,他意识到自己能活下来,还能与亲人重逢是多么难得的一件事情。第二是采用特殊的拍摄手法,多次进行面部特写,使得演员细致到表情的表演也能被观众捕捉到。第三则是通过展现人物之间的对比来让不同的人物个性给观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比如艾西与芙萝拉的对比。芙萝拉冲过来抱住艾西,热烈地亲吻她,而艾西一脸惊愕躲开,直到小上校解释那是他妹妹时才笑着与芙萝拉亲吻。这一幕强烈的对比就显现出了艾西的优雅与矜持和芙萝拉的天真与热情。比如,林肯与强硬派的争吵,显现了林肯的不卑不亢、坚持己见与强硬派的激烈和粗鲁。比如黑人和白人的对比,导演镜头下的白人女人常常是在屋里抱在一起互相安慰、一起祈祷,显现出她们的柔软、忠贞与善良,而导演镜头下的黑人女人即使穿着华丽的衣裙,举止却仍然粗鲁如同猴子一般。这种对比才能使得影片推崇的意识形态以最让人无法抗拒的姿态进入观影者的心灵。● 影像分析《一个国家的诞生》无疑是影像技术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第一部在多种技法上创新的电影,它真正进入了以镜头叙事的阶段,在景别调度、段落剪辑等方面作出空前的革新,开创了不同于戏剧的电影专属叙事剪辑模式;其中又以“蒙太奇”的叙事方法最为突出。对景别的调度和使用

电影中通过对景别的调度和使用,突破了戏剧中的传统表演模式,使得不同景别发挥了各自在渲染环境、交代关系、凸显细节等方面的不同作用。景别是指由于摄影机与被摄体的距离不同,而造成被摄体在电影画面中所呈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别,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整部影片在各个段落中综合运用多种景别,是电影史上前所未有的。片中芙萝拉在黑人的步步逼近中被迫自杀的桥段,就是很好的例子。

远景多用于交代大环境,片中芙萝拉独自一人从家里向森林走去,运用远景描绘出枯败的树林沐浴在阳光中的场景,静谧又略显寂寞,为随后发生的惨剧交代了自然环境。(见图1-8)全景则因其能够收入人物身或场景全貌,而多用于描写人物整体动作和人物、场景之间的关系;片中芙萝拉即将跳下悬崖时,使用全景表现小姑娘、黑人和环境的关系,清楚明了(见图1-9);此后又使用远景拍摄芙萝拉的纵身而下。中景摄取人物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局部,既能为画面人物提供较大的活动空间,又可以表现人物的细致神态(见图1-10)。片中表现小姑娘慌忙逃走、黑人步步逼近主要使用的就是此景别。近景摄取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表现人物容貌、神态、衣着、仪表。黑人在暗处注视芙萝拉时,使用近景,极暗的主色调下凸显了黑人的双眼,很好地传达出了画面人物急切、灰暗的心情。图1-8图1-9图1-10

大特写可以算是格里菲斯在景别使用上最为卓越的手法。特写是呈现人物面部或被摄对象细部的影视镜头或画面。在所有景别中,特写的视距最近,取景范围最小,画面内容单一,能将被摄对象从周围环境中独立出来。因此,特写的作用不仅在于细致刻画人物、景物细节,从而揭示人物性格心理和景物特征,更以一种强有力的方式将特定细节传达给观众,形成心理上的感染和冲击。例如在表现分配给士兵最后的粮食时,对分配者吝啬的那只手和粮食——烧焦了的麦粒,都有极为震撼人心的特写,深刻反映出战争的苦难境地。

此外,《一个国家的诞生》在剪辑上所开创的许多手法,也为电影的发展作出了非凡的贡献。“圈入圈出”、“淡入淡出”、“闪回”等技巧,都可以在这部影片中发现其滥觞。“最后一分钟营救”

就早期的电影来说,往往运用单一镜次,鲜少技巧性的剪辑;在那之后,一度盛行的连续性剪辑更注重叙事的连续,其叙事顺序与故事发展顺序基本一致,比当时已历经千百年磨练的文学和戏剧更为简单。直到格里菲斯导演开创的古典剪辑风格开始注重剪辑的戏剧化处理,使镜头成为电影结构的基本单位。

而他运用得最早、最出神入化的要属在叙述彼得斯堡战役时所采用的交叉剪辑和平行蒙太奇,在电影史上被传为佳话的 “最后一分钟营救”(Griffith's last minute rescure)。在这段20分钟的戏里面,一共有255个镜头,每个镜头的叙述时间短,所传达的信息少,但是经过交叉剪辑叙事和平行蒙太奇(平行蒙太奇,即不同时空,同时异地或同时同地发生的两条或两条以上情节并列表现,分头叙述而统一在一个完整的情节结构之中;或几个表面毫无联系的情节或事件互相[3]穿插交错表现而统一在共同主题中)的组合后,整段战役戏的时间被大大拉长,甚至超过其真实的战役耗时。在这个段落中,影片在叙事时可以浓缩或者延长故事时间,艺术化地处理叙事节奏,以叙事需要而非实际时间为标准。正因为此,图像的细节也可依导演个人的重视程度强化、弱化或者形成对比,在这场戏中,平行蒙太奇令同时凸显出战争的各个方面成为可能:充满力量的部队和弱势的人民。这也使得战争的形象更加立体,节奏更加紧凑,步调更快,增强了情感表达的能力。从空间上来说,这样的剪辑方式也释放了本身立体、具象的空间,和之前的电影制作以固定的远景为主不同,观众可以在同时看到多个相关的不同场面,包括内景和外景,真正实现在空间、时间上的艺术化处理。用光的歧视

格里菲斯本人是个一定程度上的种族主义者。而其导演的该部影片,也让这部影片蒙上了较为浓烈的种族主义色彩,使其“劣迹”昭

[4]彰。

影片在好莱坞的奠基地位与其种族主义内涵让后世影评人分析此片时往往一分为二,即称赞其技法与意义,否认其内涵。然而我们不能陷入这种形而上的分析中。影片在用光上的“歧视”是导演本人超越现代人类道德底线的一种体现。

这种渲染歧视很简单,即给白人镜头的时候都打正面主光,给黑人镜头的时候都打侧光或是背光。黑人所有的出场,都是从阴影处进入画面,而白人则与之相反,永远在主光或阳光下。这种用光上的不同,使得黑人在影片中永远给人阴暗、满腹心机、图谋不轨、混乱的意象,而白人出场的画面则相对唯美,体现出热情、勇敢、纯洁的情爱。

在芙萝拉被黑人所逼而跳崖的那场戏中,即使是相同的景别,芙萝拉所打的光与黑人所打的光,依然有明显的不同,场景的设计中,黑人也多处于树、石等的阴影中,并且从画框的角落进入画面,让人为芙萝拉的安危担心,同时加深了人们对黑人的厌恶与愤怒。

格里菲斯在拍摄《一个国家的诞生》时,由于找不到足够愿意拍摄此片的黑人演员,所以戏中很多黑人都是由白人演员涂黑来以完成扮演。这样的拍摄技巧同时可使穿帮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一个国家的诞生》是典型的格里菲斯式电影。导演总是会在影片进行到三分之一的时刻,出现大段字幕,以提醒观众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既可令从当中开始观影的观众了解他们错过了什么,又可以使对之前影片内容的理解产生困惑的观众更好地接受影片。

有趣的是,在影片结尾,3K党人冲入小镇的时候,有一个运动镜头,这也许是电影历史上第一个有意识的运动镜头的出现,亦可视为标志着作者电影诞生的标志。● 结构分析内容结构《一个国家的诞生》主要有两条线索构成,一条是美国当时的历史发展,另一条则是斯通曼和卡梅伦家族中两对恋人的恋情。关于两个家族的描写扩展了影片的内容,而不断加入的历史事件则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感。两条线索互相补充,共同推动着情节的发展。(见图1-11)图1-11 内容结构

从历史发展这条线索来看,影片可以被分为上下两段。上半段主要叙述的是南北战争,分为战前状况、战争期间和战后三部分。战前状况交代了南北方当时的社会制度,以及林肯总统等人所代表的北方政府决定废除奴隶制度。战争期间则表现了战争时的场面,最后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林肯被刺这一事件正式宣告上半段的结束,同时表现出了战后社会上依旧存在的一些问题,引出了下半段激进分子的上台以及为叙述者对于南北方态度的转变做好铺垫。

下半段则主要叙述重建时期。首先便是激进派上台后的大选,会场中坐满了黑人。大选后白人与黑人的社会地位颠倒,加剧了白人与黑人的矛盾。于是3K党的成立,与林奇所代表的“黑人政府”产生激烈冲突。最后3K党获得胜利,在之后的大选中剥夺了黑人的公民权。两个大选前后照应,加深了讽刺的意味。

在上半段,北方主张废除奴隶制度,最后北方获胜。如果上半段叙述者的立场还不算十分明显的话,在下半段,叙述者则明确表明了支持南方,反对北方激进派的主张。最后南方获胜。上下两段形成有趣的对比,让人思考战争的意义何在。两次社会的冲击和对抗,那么多人牺牲之后,黑人最终还是被剥夺了公民权,突出了战争带给人们的悲伤,强调了和平的主题。

在时代背景以外,南方的卡梅伦和北方的斯通曼家族的活动则构成了另一条线索,而这条线索中又由两个家族的政治立场和爱情故事两方面构成。剧中这两个家族分别代表了南方势力和北方势力,他们之间政治立场对立,但是在爱情上却有两对情人情投意合。两条线索的互相配合使影片的叙述更为自然、丰富和真实。导演从这个视角切入描写两个家族的活动,不仅解释了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使影片内容更为多元化,表现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痛。

两对恋人,即本•卡梅伦和艾斯•斯通曼以及菲尔•斯通曼和玛格丽特•卡梅伦。相比之下,电影对于前者的描写更为突出。他们之间的爱情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政治的变动而变动,贯穿了整部电影,不但使我们期待,而且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双方的分开象征着南北观念的不合,而最后走到一起则体现出南北方最终的融合。

两个家族在战争中都有伤亡,卡梅伦家的两个较小的孩子和斯通曼家的小儿子都在南北战争中死去,而在后来重建时期黑人与白人的对抗中,芙萝拉•卡梅伦也因为一个黑人的疯狂追求而跳崖,这个情节对后来的3K党以及小上校这一对情侣的感情发展有着催化作用。导演通过这样具体的事例以及家人们的悲伤来诠释历史,对战争进行描写,突出了对战争的批判和对和平的期望。

于是,两个家族成为历史背景的具体事例,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因素,而历史则奠定了故事发展的大方向。两条线索相辅相成,使影片在表达上更加丰满,在内容上更为完整。影像结构

影像结构总是配合着叙事结构而展开和进行的,同时,叙事结构也是依靠影像结构来塑造的。两条线索,两个家族,两对恋人,注定了《一个国家的诞生》在叙事上平行蒙太奇和交叉蒙太奇的大量运用。它们通过大量场景的切换,帮助导演进行叙事,使剧情更加连贯紧凑,使南北的冲突更加鲜明。(见图1-12)图1-12 影像结构

在剧中,导演对描述南方和描述北方的镜头进行平行以及交叉性组接,以在南方发生的镜头为主,穿插北方的镜头,解释和推动剧情的发展。例如影片先描述南方在听闻废除奴隶制的消息传来后不同人的各种表现,然后接上在北方林肯总统签署第一个宣言的镜头,紧接着镜头切到了南方,开始叙述斯通曼兄弟离开南方,萤火晚会以及南方的男人们从军前的一些活动。开始的两个镜头用平行的方式组接,发生在不同地点。而后北方的镜头和之后南方的镜头之间有着明显的因果关系,是典型的镜头的交叉性组接。由于南方的镜头主要关注的是家族活动,而北方的镜头主要关注的是政治活动,这种镜头上的组接就明显地体现出来内容结构中所提到的两条线索的主次,即以两个家族的活动这条线索为主,穿插以重要的历史事件。

除了描述南北方的场景之外,剧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场景就是战场,这是南北方矛盾具象的交汇处,也是南北两条线索的交汇点。影片中主要有两个战场,它们来源于两次战争,或者说是两次非常重要的冲突:南北战争以及3K党与政府的战争。影片开始时以平行蒙太奇的手法,交代了南方的奴隶制下的庄园生活以及北方的废除奴隶制的主张,这两条线索的冲突导致了南北战争,两条线索在影片中第一次有了交点。南北战争在爱情上促使小上校与艾斯相遇相恋,在政治上造成美国由“白人的国家”转为“黑人的国家”的局面。之后的激进党当政以及小上校创建3K党导致了影片的第二个冲突,也就是3K党与政府之间的冲突,这个冲突促使小上校与艾斯分手。通过战争与冲突,南北方两条线索得以互相影响,构成交叉蒙太奇。

在影片结尾的两个“最后一分钟营救”,一是小上校对艾斯的营救,另一个则是3K党对于小木屋中的卡梅伦家族中的诸位的营救。这两个“最后一分钟营救”在影片中构成了平行蒙太奇的两支,分别为家族活动和政治活动这两条线索的高潮,这两个高潮自然地引出了后面两条线索最后的圆满的结局。叙述时,影片以小上校的营救为先,3K党的叙述为后,在观众看到第一次营救时,其实就几乎可以预见第二次营救的胜利。后者与前者相比更加壮观,更有气魄,将影片的情绪和气氛推向最高点。

影像结构与内容结构相互结合,构成了本片复杂的情节以及人物关系。通过大量的平行蒙太奇和交叉蒙太奇的运用,影片不但叙述了两个家族中的爱情故事和美国南北方的历史,更凸显了战场与家园,战场上的士兵与家中的妇女对比,从而强调了影片的主题。注释

[1]网络资料: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28053.htm

[2]网络资源: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f8be190100b7rq.html

[3]盘剑:《影视艺术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页。

[4]李亦中、吕晓明:《美国电影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8页。第2讲 《西线无战事》

中文片名:《西线无战事》

英文片名: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导演:刘易斯•迈尔斯通(Lewis Milestone)

编剧: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 (Erich Maria Remarque)等

主演:刘•艾尔斯(Lew Ayres)、弗雷德•金尼曼(Fred Zinnemann)、本•亚历山大(Ben Alexander)、威廉•贝克韦尔(William Bakewell)

片长:131分钟

分级:USA∶Unrated

对白语言:英语 / 法语

发行公司:环球影业

上映时间:1930年

电影《西线无战事》根据同名小说改编,取材自第一次世界大战马恩河战役时期德国前线与后方的故事。一群热血青年在老师的沙文主义演说煽动下,纷纷投身战场,渴望着为国捐躯,建立功绩。当年轻的保罗•保尔怀揣着满腔激情,却目睹一场场残酷的杀戮后,那种失去挚友的痛苦、对人类生命践踏的自责、对家庭亲人的责任与担忧等,逐渐使他认识到了战争的本质。最后在追求象征美好的蝴蝶时,他不幸被流弹打中,失去了年轻的生命。

这是一部典型的反战片,也是奥斯卡授奖以来第一部具有强烈思想性的作品,也是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反战电影”之一,它揭示了惨绝人寰的战争实况,击溃了所谓的盲目的“爱国”迷梦。在第三届奥斯卡上,它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并且在1962年美国西雅图世界博览会评选的“电影诞生以来的十四部最伟大的美国影片”中名列第三位,成为电影史上最有思想深度的经典影片之一。

影评摘抄

在《西线无战事》中,导演以卓越的摄影技巧、写实的风格把战火、阵地、冲锋、肉搏,以及残酷恐怖、野蛮凶杀的场面拍得十分逼真,有声有色,《西线无战事》惊心动魄,具有印象派风格。同时,这部影片极高的艺术成就和丰富的内涵又使它成为了一部“优秀的博士论文”。——苏联著名电影艺术家谢尔盖•爱森斯坦《西线无战事》是最早采用混合录音的有声片,导演迈尔斯通很善于运用声音,他将对话、配乐及音响效果巧妙地剪辑于单声带上,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有些镜头,如保尔临死时一只手的抽动、垂落的特写镜头也拍得寓意隽永,被誉为经典之笔。这一系列的因素使本片既具备了无声片的动感,又拥有了有声片丰富的表现力。我们甚至认为,永久消灭战争的最好办法,就是把《西线无战事》在各国每年公映一遍。——好莱坞著名影评人肖恩•索普● 故事梗概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皇威廉二世的军队正在东、西两线与俄、法、英等国交战,战事十分紧张、激烈。德国后方的一个小城市里,在老年教师康托莱克沙文主义的煽动下,十九岁的保罗•保尔(Paul Bumer)想当英雄,怀揣着理想,毅然决然地决定去参军。随后,他的朋友凯姆利希、穆勒等人也都决定参军,其中,患有癔症的贝姆犹豫再三,在沙文主义的大环境下,在朋友们的影响下,也步入了军营。

但当这群年轻的孩子步入军营,才知道军营生活与他们的想像相距千里。他们看见了原来的邮递员史托斯,迎上去打招呼、调侃、嬉戏,史托斯却一脸严肃地训斥他们,并声称自己是中士、是教官,不听自己命令的将被枪毙。青年们也严肃起来,投入到紧张的新兵军事训练中去。他们起早贪黑,反复地在泥地里卧倒、匍匐前进,每天重复着列队、拿枪等军事训练,几经折腾,一个个都筋疲力尽。十个星期后,经过一次检阅,他们被派往前线,进入真正的战场。

此起彼伏的炮弹轰击声,一个个被担架抬走的伤员,忍受饥饿的痛苦,这些战场上真实的情景使这些青年们了解到战争的本质即残酷。他们的好班长卡特主动安慰他们,并教给他们在战场上生存的技巧。

贝姆被击中眼睛后发疯而死;凯姆利希的腿被炸断,也没能保住性命。凯姆利希那双用最好的牛皮做成的靴子传给了一个又一个的少年士兵,他们稚气的脸上因为拥有这双靴子而露出得意的笑容,这笑容却总是匆匆溜走,少年士兵一个个倒在冰冷的战场上。保罗在战场上杀了一个士兵,这使他开始思考“为什么要打仗”这个问题。

在一次战争中,保罗受伤了,他被送往一个天主教医院。由于战争时期医院床位非常紧张,伤重不治的病人会被送往一个房间——“太平间”,据说没有人能从“太平间”里出来。不过,保罗顺利地从“太平间”出来,并且在康复后被批准回乡探亲。

保罗回家后,病重的母亲见到儿子非常高兴,但心中也担心儿子下次是否能平安回来。保罗发现前后方差距很大。父亲带他去向朋友炫耀,大家都相信是政府宣传的那样,以为德国就要打赢了。这天,保罗路过母校,看到教师康托莱克依然在激情地动员学生们参军。保罗说出战争的真面目,希望这些青少年不要像他们一样受蒙蔽成为士兵,而离别家乡和亲人,去为军国主义卖命,却被学生们嘲笑胆小。保罗感到愤恨,可也无能为力。

保尔重返前线后,发现连队中来了一批像他们当年一样天真、幼稚的“娃娃兵”,而老战友却在他休假期间,差不多都牺牲了,只剩下老班长卡特一个人。保罗打听到卡特正在外寻找食物,就赶忙出去找他。卡特曾说过如果他死了,那么战争也结束了。保罗和卡特久别重逢。恰在这时,老班长被一架轰炸机投下炸弹的弹片炸伤了。保尔拼尽全力把卡特背到医疗站,但他已经在途中死了。

一天,西线异常平静,似乎是双方已经停战了。守候在战壕里的保罗发现了一只美丽的蝴蝶,保罗放飞自己去追逐美丽的蝴蝶,可当他的手慢慢接近蝴蝶,就要捉住蝴蝶的时候,突然一声枪响,保罗被击中倒下了。但是,在这天德军前线司令部的战报上,却清楚地写着“西线无战事”。

蝴蝶是美好的象征,保罗只是想追求那么一点点美好,却为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类型介绍

战争片亦称为“军事片”,在《电影艺术辞典》(修订版)中,关于“战争电影”(the war film)的阐释如下:“以描绘一场战争为主要内容的故事片,多着重于表现人在战争中的命运。”

1914年8月,欧洲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初期,虽然美国保持中立态度,但德国两次破坏美英之间的贸易,迫使美国与1917年4月6日对德国宣战。好莱坞为了泄愤,拍下了三部反映德国残暴行径的战争片,即《微型美国》(1917)、《卢斯塔尼亚号的沉没》(1918)和《恺撒——柏林之兽》(1918),影片深刻地反映了对德国的憎恨。

英国政府为了调动美国参战的热情,委托格里菲斯拍摄了一部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片,即派拉蒙公司的《世界之心》,这也促进了美国战争片的不断的发展。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第三年,在全世界范围内才掀起了拍摄战争片的高潮。第一次世界大战给电影带来了新的题材,为战争片的拍摄带来更大的创作空间。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两年半里,一直保持中立的立场。于是,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题到了1940 年还没有进入好莱坞。期间出现的战争片,都是反映内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内容。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好莱坞仍然保持着英雄主义的创作基调。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好莱坞的战争片才开始改变“我方即好人、敌方即坏人”的观点,“盟军”的人性得以真实展示,人物的性格缺陷也得以真实凸现,而德军、日军等人物也渐渐摆脱了简单的、“脸谱式”的抹黑。 至冷战结束,美国战争片发展的主题日渐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的倾向,主要有四大特征:

一、表现美国军人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

二、客观地审视当年的敌人。

三、反共、反苏和反核的战争片。

四、反思、反战片的出现。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这20年间,随着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拯救大兵瑞恩》的巨大成功,出现了新一轮的二战片热潮。这些影片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手法上,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 ) 1998年出品,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情有独钟,此前曾拍过《1941》、《太阳帝国》、《辛德勒名单》等。本片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逼真的战争片之一,许多“二战”老兵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它为“最真实反映‘二战’的影片”,尤其是长达26分钟的重现诺曼底登陆的壮观场面。这是一部肯定第二次世界大战又宣扬反战的作品,是一部赤裸裸表现极端暴力、但从骨子里赞美人性与和平的作品。《拯救大兵瑞恩》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百万大军登陆诺曼底海滩时,一小队由约翰•米勒中尉率领的美军士兵却深入敌区,冒着生命危险拯救一名士兵詹姆斯•雷恩。詹姆斯•雷恩是家中四兄弟中最小的孩子,他的三名兄长都在这次战役中相继阵亡。美国作战总指挥部的将领为了不让这位不幸的母亲再受丧子之痛,决定派遣一支特别小分队,将她仅存的儿子安全地救出战区。 有些战争是为了正义而战,有些战争是为爱情而战,有些战争是为了和平而

战,有些战争则只是为了欲望和名利而战。以上几种主题轮番出现在古今中外的战争片中。 《拯救大兵瑞恩》的主题则独具匠心,拯救瑞恩的战斗是为了一个饱受丧子之痛的母亲,即将破碎的心而战,因此具备了别样的人性光辉。我们甚至可以说,瑞恩已经不只是一位母亲的希望,而是整个人类的希望:和平与爱的希望。在如此残酷的战争背景下,八个人冒死去救一人,这值不值?八小于一,显然是不成立的,但是在战争中就成立了。影片有一句经典台词:对于世界,你是一个大兵;对于母亲,你是整个世界。这八个士兵,说穿了也都只是平凡的人,然而,在战争中,在人性面前,人无从选择。

八个人八种性格。影片用了四次特写镜头,突出表现了中尉颤抖不止的手。这是战争给人造成的心理恐惧。导演用中尉原本的职业是中学教师来进行对比。一个昔日的教师,为了自由,为了回家,为了跟妻子团聚,走向了战争,并不是他所愿的。 战争与和平这个永恒的话题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的文明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战争与和平交替纠缠的历史,《拯救大兵瑞恩》在浸染着血与火、爱与恨、生与死的战争中,考验的是人性。

其他值得记住的战争题材电影还包括:《现代启示录》、《细细的红线》、《卡萨布兰卡》、《太阳帝国》,等等。每部电影都是在严肃地探讨战争存在的意义,不断地警示世人远离战争。让人类能够有机会好好地审视自己的所作所为,思考一下战争的意义。

越战片是美国战争片中较为独立也较为独特的一个子类型,美国对越南发动的侵略战争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一场惨痛的灾难,除了它带给电影和其他艺术的深刻反思之外。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电影制作人拍摄了无数与这场战争有关的影片,它们被统称为“越战片”,其中较为著名的有《猎鹿人》(1978)、《现代启示录》(1979)、《野战排》(1987)、《生于七月四日》(1990)等,这些影片都获得过奥斯卡、金球奖等各项大奖,同时在其他各类国际电影节上也广获好评,它们同时也成就了一批好莱坞著名导演,如奥利弗•斯通(编导《越战片》、《生于七月四日》等影片)、科波拉(编导《现代启示录》等影片)。

越战片的兴盛是由《归家》开始的。这部由哈尔•阿什比导演、简•方达主演的影片虽然没有正面描写越南战争,但它从越战归来军官的家庭生活角度深刻反映了战争带给参战者的巨大心灵创伤。紧接着,由迈克尔•西米诺导演的影片《猎鹿人》又以扣人心弦的俄罗斯轮盘赌为隐喻,昭示了这场以生命做赌注的战争的残酷和非理性。1979年,导演弗朗西斯•科波拉拍摄的《现代启示录》标志着越战片对战争的反思与审视上升到了战争对人的异化的哲学高度。● 内容分析旗帜鲜明的反战主题

影片具有鲜明的反战主题,揭示了战争宣传的虚伪。影片中的战士们都是激情勃发的青春少年,他们的思想是单纯而美好的,身边的老师和外界舆论的宣传使得他们认为献身于国家是伟大而光荣的,而少年们恰恰就是需要这种肯定从而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被战斗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