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8 16:00:05

点击下载

作者:洪向华

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

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作者:洪向华排版:情缘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7-01ISBN:9787509846469本书由北京东方资治文化传播中心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总序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洪向华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完成党的十九大确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党的十九大鲜明地指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段论述在十九大报告中虽然不长,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总纲领。纲举才能目张,只有深刻领会党的建设的总纲领,才能在总纲领指导下抓好党的建设具体工作。一、党的领导是全面的领导

党的十九大要求“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就是说党要对一切工作领域、一切工作部门实施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以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首先要在这些工作领域、工作部门设立党组织,这样才能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除了加强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的领导以外,在非公经济、新兴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也加强党组织的建设,开展了党的工作。楼宇党建、社区党建、弄堂党建等新的党建活动方式越来越抢眼。

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包括党对一切部门和一切领域的工作进行领导。也就是说,这些部门、这些领域的工作都由党组织牵头,制定规划,组织实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央层面“挂帅亲征”,担任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等多个领导小组组长,党中央进一步加强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军队和国防建设等工作的领导,使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保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关键要有一个全党和全体人民群众真心拥戴的领导核心,通过这个核心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新时代党确定的历史使命。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的核心地位,这是全党的共同意志,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为进一步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这也为我们完成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根本保证。二、建设主线强调长期性、先进性和纯洁性

十九大报告中把“执政能力建设”改成了“长期执政能力建设”,这是一个创新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始终把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主线。只有牢牢把握这条主线,才能增强党的建设的针对性,才能增强党的长期执政的能力,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三、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关系到党的性质是不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大问题,是关系到我们党的建设的大方向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把政治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既是一个创新性的提法,也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创新性的提法是指以前我们强调党的政治领导,但是政治建设强调不够。事实上,政治建设是一项最根本的建设,其他的建设都是政治建设在各领域的反映。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是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查处的200多位中管干部几乎都有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绝大多数都有政治问题和经济腐败相互交织的严重问题,所以十九大报告把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第一条。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对政治不过关的“一票否决”,这样一来,一批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的干部,政治可靠、敢于担当的干部,强力推动本单位改革事业的干部脱颖而出,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输送了执政兴国的中坚力量。四、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根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理想信念的重要性。他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根基就要按照党的十九大的要求,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五、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

党的事业是要靠党的领导干部带领全体党员和人民群众共同去努力奋斗完成的。全面从严治党并不是压制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相反,是要使党员干部在纪律的约束和上级指导下努力工作,以期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严格管理干部和热情关心干部结合起来,既要强调从严治吏,也要从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广大干部,从而充分地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这些都是调动党员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重要举措。六、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这实际上亮出了党的建设全部阵容: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

毛泽东提出党的建设包括思想、组织、作风三个方面。改革开放以后,党的十三大提出党的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延续了这一提法。党的十六大提出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党的十八大作了一个调整,把制度建设调整到最后,强调指出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党的十九大又作了重大调整,新增加了政治建设,而且还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同时又把纪律建设隆重提出来。

十九大报告第一次鲜明地提出要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的质量。以前,我们注重谈党员质量、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质量,但是从全党建设的角度提质量问题,还是第一次。这说明,加强党的建设,从政治建设方面讲,我们不仅要求党员干部执行党的政治路线,还要检查他们执行得怎么样;从思想建设方面讲,我们不仅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还要看武装得到位不到位;从组织建设方面讲,不仅要注重数量包括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数量,更要重视党组织和党员的质量;从作风建设方面讲,我们不仅要看三大作风落实了没有,还要看落实得怎么样;从纪律建设方面讲,我们不仅要看制定了多少纪律,还要看纪律执行的情况怎么样;从制度建设方面讲,我们不仅要看制定了多少制度,还要看这些制度和国家法律有没有冲突的地方,还要看制度执行的效力如何。七、建设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加强党的建设要有一个最终目标,党的十九大结合新时代的特点提出要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建设目标,这个目标契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特征。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新时代?十九大报告指出,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新时代,我们肩负着历史重任和光荣使命,如果不走在时代前列,就不能够带领亿万人民群众完成这些使命。

中国共产党是有着深厚执政基础的政党,这个基础就是人民。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所以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习近平总书记说:“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铁面纠风、铁腕反腐,“老虎”“苍蝇”一起打,去痈除患、斩恶除害,这本身就是自我革命的一种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要完成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只有勇于自我革命,才能永葆生机和本色。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和任务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也不会是坦途,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还会面临着“四大考验”。同时,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一些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实;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这些问题,必须着力加以解决,我们的党要经得起这些风浪的考验,我们的党员干部也要经得起这些风浪的考验。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起,已经成立97年,自新中国成立之日起已经执政69年。放在我们党要从事的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的视野来看,中国共产党风华正茂。风华正茂的中国共产党如果要长期执政必须永葆朝气,必须始终和人民站在一起。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永远做人民公仆、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就一定能够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引言努力打造“自身硬”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2012年11月15日,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同志,率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针对我们党新形势下执政面临的风险和考验,提出了“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重要论断。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鲜明提出“打铁必须自身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掷地有声,鲜明地表明了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信心、恒心。同时也对打造“自身硬”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提出了要求。

政策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的因素。干部素质高,本领强,自身就会过硬。否则,就会被认为不过硬。不过硬不但不会干好党的事业,而且很有可能贻误党的事业。当前,国际形势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国内改革发展任务繁重而艰巨,我们党面临着严峻的执政考验,广大党员干部如果自身学习不够、本领不强、作风不硬,是难以适应飞速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的。习近平总书记以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既表明了他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严治党、惩治腐败”的工作态度和决心,发出了铲除腐败、坚决把党员队伍中的个别腐败分子清除出党、永葆党的纯洁性的强烈信号,又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关爱和提醒,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要有清醒的认识,从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入手下大气力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和战斗力,做到“自身硬”。那么,“自身硬”包括哪些方面呢?

一是要政治思想过硬。这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是必须坚守、不可逾越的“思想底线”。领导干部要做到政治思想过硬,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理论自信,自觉用科学思想和先进理论武装头脑,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不断增强党性觉悟,坚定理想信仰、坚定政治信念、提高思想修养,无论身处何种艰难境地,遇到何种危机关头、何种诱惑,都不动摇、不退缩、不折腾、经得住考验,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自觉践行服务人民的宗旨,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立场,坚持原则,始终不渝地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毫不懈怠,矢志不渝,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二是要工作作风过硬。人心向背看作风。作风是党的生命,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国家前途命运。从总体上看,当前广大党员干部的作风主流是好的,但也要清醒看到,世情国情党情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执政条件、党员队伍构成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来自党内外的风险挑战和严峻考验前所未有,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一些问题还相当严重。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毛泽东曾经说过,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我们的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打扫和洗涤。领导干部要做到作风过硬,就要思想上认识到位,坚决克服轻视思想、观望心理、敷衍态度,甚至于己无关的想法,以战斗姿态投入到教育实践活动中;就要动真碰硬,敢于抛开面子、揭短亮丑,把问题找出来,号准血脉,找到病灶,治病救人;就要勇于带头,把自己摆进去,自觉接受监督,一级做给一级看,推动作风问题真正解决。

三是要能力素质过硬。领导干部要具有过硬的能力和素质。领导干部没有过硬的能力和素质,就没有勇于担当的底气。一个自身素质过硬的领导干部,就像一面高扬的旗帜,让广大群众从中看到希望与方向,充满信心和力量,从而激发斗志、凝心聚力,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领导干部只有自身过硬了,才能有号召力,才会得到群众的信任。领导干部要做到能力过硬,就要想干、会干、能干、善干,是行家里手,有善于克服困难、打开工作局面的能力,有卧薪尝胆、带领群众实现奋斗目标的能力,有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的能力,有与时俱进、掌控全局的能力。领导干部要坚持实事求是,不唯上、不唯书,有的放矢地学习、研究、创新理论,学会用科学理论和科学发展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自己的工作和实践,学习借鉴他人好的思路方法、创造性地把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应用到自己的工作中,不断在实践中锤炼自己,充分发挥共产党员政治思想坚定、工作作风扎实、勤奋敬业的优良品行。

四是要政治形象过硬。政治形象反映领导干部的政治思想修养和综合素质,是发挥共产党员先锋引领作用的前提和基础。领导干部要有良好的政治形象。“上山打虎要力量,下海擒蛟需技能。”作为领导干部,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形象,积极发挥领导干部的引领作用。正人必须应先正己,领导干部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要敢于亮明身份,带头发挥表率作用,勇于接受监督;要“吾日三省吾身”,时刻牢记党的宗旨,以身作则,密切联系群众,做亲民、爱民、为民和遵纪守法的模范。要用权上不私不滥,钱财上不贪不占,作风上不吹不拍,女色上不淫不乱,坐在台上敢说硬话率先垂范,走在路上身正心安不怕有人指指点点,光明磊落,胸怀坦荡,让人服气敬佩。  第一章 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

治国之要,首在用人。党的十九大提出,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

毛泽东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邓小平指出:“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一、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就三者关系而言,政治清明是我们在政治建设方面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是实现政治清明的前提条件,特别是干部清正更是具有基础性作用。(一)“三严三实”是新时代合格领导干部的基本标准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治国之要、首在用人,为政之道、要在得人。以什么样的标准用人、在选人用人的问题上树立什么样的导向,这是干部工作的首要问题和根本问题。2014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的审议时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可以说,“三严三实”是对德才兼备的细化与解释,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具体化,也是新时期党的干部的基本标准。1.“三严三实”是对党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在党的建设上形成了“从严”和“务实”的基本要求。回望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90多年的奋斗历程,“从严”和“务实”一直为中国共产党的历代主要领导人所强调,也一直为中国共产党全党所实践。

首先来看“从严”。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始终坚持从严治党,始终强调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纪律建设。早在1929年年底,毛泽东就在为红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所写的决议中提出要纠正极端民主化的观点和非组织的观点。在全面抗日战争开始之后的1937年9月,毛泽东在《反对自由主义》一文中列举了自由主义的11种主要表现,诸如“当面不说,背后乱说”“明哲保身,但求无过”“命令不服从、个人意见第一”“摆老资格,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等,并且指出了自由主义的严重危害,号召全体党员和革命同志起来反对自由主义。在1938年9月至11月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在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重申了党的纪律要求:“(一)个人服从组织;(二)少数服从多数;(三)下级服从上级;(四)全党服从中央。”在解放战争不断取得胜利的历史进程中,针对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地方主义思想和无政府状态等,中共中央在1948年以后连续发出指示,要求在全党各级组织中建立请示报告制度。请示报告制度的建立,对于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进一步统一党的意志和纪律,活跃党内民主生活,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起了重大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党面临更加艰巨的建设任务,处于更加复杂的国内外环境,面对国内党内出现的腐败现象和腐化苗头,开展了整党整风以及“三反”“五反”等运动,进一步严肃了党的纪律,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信心和决心。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明确指出:“对于违反党纪的,不管是什么人,都要执行纪律,做到功过分明,赏罚分明,伸张正义,打击邪气。”1985年11月,中共中央整党工作委员会发出《关于农村整党工作部署的通知》,在党的文件中首次提出要“从严治党”。党的十三大以后,“从严治党”作为党的一项工作方针出现在历次党代会报告之中,党的十四大把“从严治党”正式写入了党章,成为一项管党治党的重要方针和基本遵循。江泽民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围绕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问题,提出了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胡锦涛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一个政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党的先进性必须在实践中形成、在奋斗中坚持、在发展中创新,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重在建设。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视察时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并且把“全面从严治党”列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式宣布我们走向“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时期,这应该看作是党的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其次来看“务实”。近代的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社会形态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最大的实际”。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逐步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并最终带领全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然而,这些实践成果与理论成果的取得过程却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延安整风运动以前,中国共产党党内或多或少的存在着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主观主义错误思想。1942年至1945年,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普遍开展了以“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党八股”为主要内容的延安整风运动,为带领全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强大的思想基础。通过整风运动,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提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就强调不走苏联走过的弯路,并开始探索适合中国自身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但后来由于没有坚持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至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巨大的挫折。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这次会议上形成的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总结数十年的实践探索经验,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决策,同时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此后的40年中,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也打造了一支强大的能够担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干部队伍。

历史的车轮已经驶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国也已经进入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3月所提出的“三严三实”是关于培养、选用干部的“神圣宣言书”,是对党员干部身上的不良作风的“宣战书”,是对党的“从严”、“务实”的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2.“三严三实”是对干部标准问题的正本清源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对干部的要求都是明确的,可以说既有一以贯之的普遍要求也有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时代要求。在革命战争年代,能够英勇地冲锋陷阵、不怕牺牲的干部就是好干部;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懂政治、懂业务、又红又专的干部就是好干部;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支持、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大胆改革、锐意进取的干部就是好干部;在进入新世纪以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就是好干部。而忠诚于党、忠于人民、信仰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可以说是一些贯穿性的“普适标准”,即无论在什么时期都是适用的。然而近些年来,“由于受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的影响,由于一些地方选出来的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明显不合格,甚至出了一些‘带病提拔’、违规提拔的干部”,选出来的一些人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标杆作用,反而对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产生了消极影响,致使党内很多人对培养、选用干部标准的认识开始模糊了。比如说,要求党员领导干部懂政治、讲政治是指要求其增强执政意识、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守党的政治纪律等,但是在一些地方,懂政治、讲政治却变成了搞庸俗的人际关系、媚上欺下、弄虚作假,而办事坚持原则、公道正派反倒成了不懂政治。

近些年来,一些地方的党组织在把握党员领导干部的培养、选用的标准方面存在明显过宽过松甚至姑息纵容的情况。在干部队伍中,有的人在信仰问题上对共产主义心存怀疑,认为那是虚无缥缈、难以企及的幻想,甚至向往西方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有的人在思想上不信马列信鬼神,从封建迷信中寻找精神寄托,热衷于算命看相、烧香拜佛,遇事“问计于神”;有的人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是非观念淡薄、原则性不强、正义感退化,糊里糊涂当官,浑浑噩噩过日子;有的人在涉及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原则性问题的政治挑衅面前态度暧昧、消极躲避、不敢亮剑,甚至故意模糊立场、耍滑头;有的人在生活上奢侈浪费、纸醉金迷,沉浸于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中不能自拔;有的人在政治上摆不正身份、搞不清地位,把自己当成主人而把群众当成仆人甚至“傻瓜”,官僚主义、特权思想严重;有的人甚至在反腐败的高压态势下依然不收手、不收敛。而以上种种问题在一些地方不仅没有引起组织上重视,而且还有蔓延的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三严三实”可以说既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也有着很强的正本清源、划清标线的现实意义。(二)自身努力和组织培养是锻造新时期合格领导干部的基本手段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内因比外因更具有根本性。从领导干部自身来讲,在各个方面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业务水平是不断提升自己、锻造自己的主要手段;除此之外,从整个党的角度来讲,各种形式的组织培养是锻造新时期合格领导干部的主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从干部自身来讲,个人必须努力,这是干部成长的内因,也是决定性因素。1.领导干部要不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领导干部必须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增加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而需要终生努力。成为好干部,就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这番话深刻诠释了“以德为先”的重要性,鲜明地指出了“德”在领导干部的自身本领中所具有的引领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等都不是“假大空”,而是有着深刻而具体的内涵的,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定理想信念。共产党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首先就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上,如果这一点发生了动摇则等于说作为一名党员的思想基础发生了动摇,就没有资格做一名共产党员,更没有资格做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关于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就将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形容为共产党员精神上的“钙”,将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的原因归结为“信仰迷茫、精神迷失”,并强调:“全党要按照党的十八大部署,深入学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矢志不渝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2013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详细论述了领导干部加强自身学习的相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讲到学习的方向问题时说:“领导干部学习,要正确把握学习的方向。忽视了马克思主义所指引的方向,学习就容易陷入盲目状态甚至误入歧途,就容易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中无所适从,就难以抵御各种错误思潮。”同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讲道:“如果理想信念不坚定,不相信马克思主义,不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上不合格,经不起风浪,这样的干部能耐再大也不是我们党需要的好干部。”“干部要勤于学、敏于思,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正确判断形势,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同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又一次讲道:“新干部、年轻干部尤其要抓好理论学习,通过坚持不懈学习,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

第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为一个中性词和一种客观存在,政绩本身没有任何感情色彩,但是如果一位领导干部的头脑被不正确的政绩观所侵蚀、占据,则他在这种错误的政绩观的引导下所取得的“政绩”必然会遭人诟病甚至被讽刺为“华而不实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所以,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功成不必在我的正确的政绩观是至关重要的,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衡量一位领导干部能否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试金石,也是看一位领导干部是用权为民还是用权为己的试金石。习近平在担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时就多次讲到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2004年2月20日,他提出,必须要解决好四个问题: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如何考核政绩。同年8月5日,在杭州湖州嘉兴党建工作座谈会上讲到了要完善衡量、考核领导干部的原则和内容,强调:“在考核中,既看经济指标,又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切实地从单纯地追求速度,变为综合考核增长速度、就业水平、教育投入、环境质量等方面内容。”同年5月12日,在《浙江日报》的“之江新语”专栏中写道:“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而不能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就是一事当前先为自己打算,对权力、荣耀和利益津津乐道,而把党和人民的希望和重托放在次要位置上。”同年9月7日,在浙江省委党校2004年秋季开学典礼上又讲到了领导干部政绩观中的突出问题—“五重五轻”:重始轻终、重短轻长、重显轻隐、重易轻难、重局部轻全局。可以说“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领导干部自身努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领导干部要努力学习钻研业务,同时重视加强实践锻炼。毛泽东说:“政治家要懂些业务。懂得太多有困难,懂得太少也不行,一定要懂得一些。不懂得实际的是假红,是空头政治家。要把政治和技术结合起来。”政治家是如此,普通干部也是如此,要想真正“讲政治”“讲正气”必须首先“讲学习”,如果没有丰富的业务知识、专业知识,则“讲政治”就会成为一句又假又大的空话。早在2003年2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就在省委办公厅综合处党支部民主生活会上讲道:“一个优秀的政治家不能只懂一门知识,而应是一个大‘杂家’。……如果一个政治家除了本行,其他一无所知,讲不出道理,那就真正是我们常说的‘外行领导内行’。”2013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讲到学习的内容时说:“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社会、科技、军事、外交等方面的知识,领导干部要结合工作需要来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化、专业化水平。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领导工作、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各种知识,努力使自己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同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讲道,干部要“认真学习各方面知识,丰富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打牢履职尽责的知识基础”。

学习的最终目标是指导实践,不指导实践的书斋式的理论学习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理论学习必须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2013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讲道:“增强本领就要加强学习,既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增长解决问题的新本领。”“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同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讲道:“好干部除了要加强学习,还要加强实践。……只有经风雨、见世面,才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领导干部要将“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作为基本功。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历史证明,什么时候这三大优良作风贯彻执行得好则什么时候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取得巨大的成就,什么时候脱离了这三大优良作风则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遭遇重大挫折。在三大优良作风之中,“密切联系群众”体现着中国共产党根本工作路线—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攻坚克难的一大武器。1989年1月,时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分析了党的领导与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的相互关系之后讲道:“无论是从发挥党的领导作用,还是从调动群众积极性这两方面说,都要求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始终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血肉联系。这就是干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我们的干部都应当苦练这一基本功。”他还强调:“提倡领导干部要练好密切联系群众这个基本功,在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从后来所发生的情况看,不能不说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有着高度的预见性,而且到今天也依然没有过时。2.党组织要不断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培养

自身努力是领导干部锻造自身、强硬自身的重要手段,从领导干部自身来讲这一点是带有根本性的“内因”。除了靠领导干部自身努力以不断提升自己之外,锻造新时期的合格领导干部还要依靠组织的培养,这也是不可或缺的。就像一名在赛场上摘金夺银的优秀运动员一样,除了自身要优秀之外还要有一名优秀的教练进行指导与培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形势越变化、党和人民事业越发展,越要重视干部培养。”关于组织培养的具体内容与方向,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应该以加强党性教育、搭建锻炼平台和强化管理监督为三个主要的抓手。2013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详细讲到了培养干部的这三个主要抓手。关于“加强党性教育”,习近平总书记讲道:“培养干部,要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加强宗旨意识、公仆意识教育。”关于“搭建锻炼平台”,习近平总书记批评了在某些人头脑中“把实践锻炼当成镀金”的错误思想:“要强化干部实践锻炼,积极为干部锻炼成长搭建平台。实践锻炼不是去‘镀金’,更不是去走过场等着提拔,如果那样,必然会身子去了心没去,还是与群众格格不入,那就是弄虚作假了。”在讲到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工作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年轻干部经受实践锻炼的重要性:“年轻干部不经过千锤百炼、艰苦磨练,很难在关键时刻经受住考验,这方面的教训是有的。一些地方对要培养的‘苗子’百般呵护,为他们设好‘台阶’、铺好‘路子’,恰恰忽略了把他们放到艰苦岗位上去磨。现在形成了一种匪夷所思的怪圈,组织把谁放到艰苦岗位上、放到基层去锻炼,本人以及周围的人往往会认为是组织上不信任他了。这样的风气蔓延开来,我们培养年轻干部就会走弯路。一定要扭转过来。……要形成一种风气,年轻干部都争先恐后到艰苦岗位、到基层去,并以此为荣。”关于“强化管理监督”,习近平总书记讲道:“要加强对干部经常性的管理监督,形成对干部的严格约束。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是一条铁律。组织上培养干部不容易,要管理好、监督好,让他们始终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觉。对干部经常开展同志式的谈心谈话,既指出缺点不足,又给予鞭策鼓励,这是个好传统,要注意保持和发扬。”“对干部身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咬咬’耳朵、扯扯袖子,早提醒、早纠正,这是爱护干部,而不是苛求干部。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不能哄着、护着,防止小毛病演化成大问题。”有些领导干部不乐于接受监督和检查,认为监督和检查就是组织上对自己的“不信任”;而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必须改变“监督就是不信任”的错误认识。(三)聚焦高素质专业化,打造敢担当善作为干部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讲道:“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努力做到选贤任能、用当其时,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把好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培养干部的目的是使用干部,是为了让干部能够在需要的时间、需要的岗位上发挥应有的作用,而这就需要有一系列科学合理的选用干部的措施以确保将培养出的合格干部选拔到合适的岗位上。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干部队伍建设思想中,选用干部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项。1.党的组织部门要做到全面“知人”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用人得当,首先要知人。知人不深、识人不准,往往会出现用人不当、用人失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管干部”原则是中国干部制度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在这样的原则下,党的组织部门担负着对干部(包括干部候选人,下同)的推荐、提名、任免等多项职责。而这首先就要求党的组织部门对干部要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如果认知不到位则不可能做好选用干部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这一点。早在2003年11月3日,他在浙江省新任市县党政“一把手”民主集中制专题研讨班上就讲道:“首先,要擦亮自己的‘一双眼睛’,在实践中识人辨才,加强对干部的考察和了解,尽可能多地掌握第一手情况。……其次,要用好集体的‘多双眼睛’。有时候,‘一双眼睛’受视角和景深的影响,毕竟有一定的局限性,难免出现一些偏颇。而用‘多双眼睛’就能多视角、多侧面、多层次地识别一个人,可以尽量避免‘失真’现象的产生。”2013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讲道:“对干部的认识不能停留在感觉和印象上,必须健全考察机制和办法,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深入了解。要近距离接触干部。……要坚持全面、历史、辩证看干部,注重一贯表现和全部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还讲道:“要改进考核方法手段,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讲话中对自己十年前的讲话精神又做了扩展。2.选用干部要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是中国古人在用人用物的问题上所追求的目标。“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个干部都有着自己所擅长的一个或几个方面,故只有将干部派到合适的岗位上才能真正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才能对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产生最大的积极效应,否则就会出现“张飞绣花”的荒唐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批评了只管“论资排辈”“平衡照顾”而不管“谁更优秀、更合适”的思想,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讲道:“用什么人、用在什么岗位,一定要从工作需要出发,以事择人,不能简单把职位作为奖励干部的手段。我们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只有这样,才能使大批好干部源源不断涌现出来,才能使大家的聪明才智充分释放出来。”3.选用干部要形成合理的结构比例但不能“唯比例化”

一支强有力的干部队伍必然是由各方面专业人才、各年龄段的人才和党内外人才等方方面面的优秀人才所组成,不可能在专业知识结构、年龄层次或者党派、性别上是“清一色”的。2003年12月1日,习近平在浙江省民主推荐省级党政后备干部和中管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后备干部动员大会上详细讲了干部队伍中合理的结构比例的重要性,他讲道:“推荐时,不仅要考虑到人选个体素质的优良,还要考虑到队伍整体的素质,力争使推荐出来的人选能够形成一个合理的结构。”在强调了重要性的基础上,他详细论述了在推荐干部时要注意考虑知识和专业结构、年龄结构、推荐女干部和党外干部三个方面。针对近些年来,我们在领导班子配备中出现的简单化、绝对化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讲到了选拔年轻干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强调要改变“简单考虑班子年龄结构要求,不注意人选内在素质,忽视了必要的履职经历和岗位历练,把一些尚不成熟的干部放到领导岗位,甚至担任一把手”。由此可见习近平总书记不是无原则地“为了比例而比例”,而是将比例结构作为一项措施、手段放在一个更大更深远的背景中去考量的。4.注意研究选人制度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邓小平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邓小平的话可谓一语中的地点明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从国家整体发展的角度而言,无论什么事情最终都要靠制度发挥根本性作用,都要建立制度并建立与之配套的体制、机制;选用干部自然也不例外,也要有一套制度约束。早在2003年11月3日,习近平就在浙江省新任市县党政“一把手”民主集中制专题研讨班上讲道:“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最根本的是用制度选人,让群众选人。……落实群众在选人用人上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健全和完善公开选拔,考察预告,工作圈、生活圈考察,差额考察,任前公示,全委会票决等各项制度,努力营造选贤任能的良好氛围。”

制度具有根本性,但是任何的制度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处在由不完善向完善的发展过程之中,包括竞争选举过程中的票决制度、干部个人信息公开制度等都是如此,都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目的与结果不一致的现象。2013年6月28日,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有针对性地指出了现行干部制度在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关于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习近平总书记讲道:“一些地方和单位过度依赖票数、唯票取人,致使那些因拉票或当老好人而得票高的人得到提拔重用。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地方干部拉票或当老好人的不良风气愈演愈烈,拉票行为花样百出、屡禁不止,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选人用人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推荐票只是一个方面,只能作为用人的重要参考,不能作为用人的唯一依据。……要正确分析和对待票数。正常情况下,选人用人还是要从得票靠前的干部中去选,得不到大多数人拥护的人不能用,至于得票名次倒不一定太在意。但是,如果得票情况与党组织平常掌握的干部德才和实际情况相差悬殊,就一定要慎重对待。……要分清选任干部和委任干部的区别,弄清选票在不同类型干部管理中的分量,避免一刀切。……要坚决制止简单以票取人的做法。”

关于干部工作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肯定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探索价值的同时,指出:“干部工作公开,公开什么、在什么范围公开、用什么方式公开、公开到什么程度?需要认真研究、稳妥把握。”他批评了一些地方“侧重知识不侧重能力”“把笔试成绩作为第一道关卡”“无论什么岗位一律搞竞争性选拔”“凡提必竞”“一考定音”等做法,在批评的基础上强调“不能把竞争性选拔作为主要方式甚至唯一方式”、“竞争性选拔的方式方法也要改进……考出干部真水平、真本事”。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领导地位决定了党内必须要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唯有如此党才能很好地担当起应该担当的伟大使命,这也是党的历代主要领导人所多次强调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目标,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和改革开放一样,干部队伍建设也是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今天,全党特别是各级党委要认真学习、实践习近平总书记的干部队伍建设思想,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干部队伍,为“四个全面”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二、党的干部是中华民族传统政治文化与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本质的集中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强化底线思维。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能力可能有大有小,对党的事业贡献可能有差距,但是绝不能突破底线。一旦突破了底线,就谈不上对党的事业有没有贡献了,只剩下给党造成的损害有多大的问题。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进行座谈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清清爽爽、义无反顾地去当官。不要把当官作为一个满足无穷贪欲、获得无限私利的捷径,那样迟早要完蛋。”“当官发财、应当两道”的思想理念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干部队伍建设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念。习近平总书记在过去数十年中始终坚持并强调这一点并非空穴来风,也绝非仅是说说而已,而是有着深刻的背景和内涵的。(一)党的干部是中华民族传统政治文化的继承人和提升者

历史的发展是有着继承性的,任何一个当代国家想要完全割断历史、否认自身的发展历程在事实上是办不到的也是不可能的,强行否认历史只能堕入历史虚无主义的虚幻迷雾中。封建主义对奴隶主义、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都是一种“扬弃”的关系而非“全盘否定”的关系。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是营养丰富的营养剂,而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以及世界历史也是如此,也有着很多的“财富”(包括经验和教训)等着我们去“盘活”和利用,这其中就包括很多官员道德建设方面的“财富”。

2013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讲道:“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需要坚持发扬我们党在反腐倡廉建设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需要积极借鉴世界各国反腐倡廉的有益做法,也需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宝贵遗产。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我们党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是深刻总结了古今中外的历史教训的。”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深刻地阐释了吸收古代廉政建设经验的重要意义。“当官发财、应当两道”是古代中国的充满哲理的古训。春秋时期,季康子以盗贼多为患,向孔子询问解决办法,孔子说,假如你不过分追求财物,就是奖励百姓去盗窃,他们也不会干的。因为如果有权力者过分追求财物并可得到满足,而那些有同样贪欲却得不到满足的人,就会以非法的手段去偷窃。宋代政治家范仲淹主张为政者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是要求执政者要“戒贪、为民”。抗金英雄岳飞在和宋高宗赵构讨论国家怎样才能强盛时答道:“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则天下太平矣。”

当然,总体上来说,“当官发财、应当两道”在古代中国是无法真正实现的,能够达到这个境界的只是极少数人。“当官发财、应当两道”在古代中国只能是“可能的廉政文化”而没有成为“现实的廉政文化”,这是由剥削阶级本性决定的。今天的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能够而且也应该将这句古训真正落到实处的。学习“当官发财、应当两道”的古训并将其真正落到实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和时代担当,中国共产党有责任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中国古人没有能够实现的梦想、达到中国古人没有达到的境界。今天强调“当官发财、应当两道”,是将中国古代优秀政治文化融入新时期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之中,助推党的干部队伍素质的提升。(二)党的干部要践行党的宗旨要求

自古以来,“当官”与“发财”这两个词语之间的相互关系始终呈现出“剪不断、理还乱”的态势,议论甚至争论也是一直不断,直到今天也依然有很多人秉持着封建时期流传下来的“官本位”的思想残余,认为只要做了官就可以既有权又有钱甚至拥有想要得到的一切,从而把考公务员、成为政府官员乃至高级领导干部当成是提升自身经济地位的唯一手段和途径。这种错误的思想是导致腐败现象蔓延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意识原因。也有很多人坚定认为“当官发财、应当两道”是非常正确、非常给力的价值理念和治国理政思想,但是却不能从根本上解释清楚原因。其实“当官发财、应当两道”是由国家公权力的自身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自身性质所决定的,是有着深层次的理论原因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种国体下,中国共产党是唯一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故无论从国家公权力本身的角度来讲还是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来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公权力只能用来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利益、谋幸福,不能被任何人私用,更不允许被任何人当成谋取私利的工具而滥用,否则就会发生异化变质。党员干部只能把手中的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决不能用来发个人之财。(三)党的干部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集中体现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其社会制度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社会制度,作为党的干部,要始终遵循“当官发财、应当两道”基本要求,这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基本体现。“当官发财、应当两道”既是中国共产党的自身性质所决定的,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制度框架所决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明确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权、各级政府部门的各项权力、国家公务人员的各项权力(包括各种执法权等)都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全心全意为了人民群众去使用而不能被当成私权去滥用。

国家公务人员必须敬畏公权力、敬畏法治,严禁违法用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二条明确规定:“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国家公务员必须在法定职权内履行职责,法无授权不可为,严禁“越法用权”或者乱搞特权,不能把手中的公权力当成谋求一己私利的工具而加以滥用,当然也就不能利用手中的公权力去搞权力寻租或者权钱交易,而只可以获得法律允许范围内的合法的经济利益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