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几岁要知道点历史常识.外国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8 19:53:15

点击下载

作者:刘艳辉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几岁要知道点历史常识.外国卷

20几岁要知道点历史常识.外国卷试读: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20几岁要知道点历史常识. 外国卷/刘艳辉编著.—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9(MBook随身读)

ISBN 978-7-5080-6537-3

Ⅰ.①2… Ⅱ.①刘… Ⅲ.①世界史—青年读物Ⅳ.①K10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1)第120712号

网 址:http://www.huaxiabooks.com

20几岁要知道点历史常识·外国卷

编 著 刘艳辉

责任编辑 武新华

封面设计 思想工社

排版制作 思想工社

出版发行 华夏出版社(北京东直门外香河园北里4号 邮编:100028)

总经销 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印刷 北京通州皇家印刷厂

开本 720mm 1020mm 1/32

印张 10

字数 140千字

版次 2011年9月第1版 2011年9月第1次印刷

定价 18.00元

书号 ISBN 978-7-5080-6537-3

本版图书凡印刷、装订错误,可及时向我社发行部调换前言 领略世界历史智慧 提升个人知识素养

历史长河奔腾而来,从来不曾为谁停留过,也从来不曾为谁改变过方向。在这条由岁月积淀而成的大河里,有些人和有些事随风而逝,我们再也无法追溯他们最初的轨迹;而有些人和有些事却被原原本本地记录了下来,时刻警示着我们,鞭策着我们。

如果可以用一个比喻来形容历史的话,那么历史就像是一个睿智的老者。他见证了一次又一次朝代的更替,也见证了无数惊心动魄、跌宕起伏的场景。他早已历经沧桑,却仍旧能保持着一颗纯真的赤子之心;他忠实地记录下鼎盛时期的繁华,也一字一句写下衰败时的萧条空寂。他静静地聆听着世间百态,然后找到了这样一个机会,告诉我们生活的智慧、人生的真谛。

历史,它不仅仅是属于过去的,更是属于未来的。只有了解历史、尊重历史的人,才能细细品味历史,并从中总结出独特的感悟,让自己受益一生。而历史也是没有界限的,是不分国籍、不分人种的,尤其是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时代里。了解自己的历史,了解国外的历史,有助于我们用更开阔的眼光来看待世界,而不是局限在自己的那一方小小的天地里。

本书就给了我们这么一个极好的机会,让我们看清那些神秘的历史人物,了解那些扑朔迷离的历史事件。本书用独特的视角,解读那些错综复杂的真相,让我们深切感受世界的发展,感悟世界独有的精神文化。

斯芬克斯为什么没有鼻子,所罗门的宝藏到底在哪里?相信大家对这些问题都很好奇吧,在本书的第一章节中,我们就对外国的一些奇人异事、千古之谜进行了探究。从某个角度来看,历史,就是用一场场战争堆砌出来的,朝代的更迭、帝王的交替、伟人的成长,跟战争都有切割不掉的紧密联系。本书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将那些影响了世界格局的战争一一道来,向大家呈现了一首首壮丽的史诗。

最受大家关注的,无疑就是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伟人们。作为曾风云一时的人物,他们身上总会有那么一些特质吸引着我们,让我们不禁要想更深入地了解他们。读这本书,其实就是跟这些伟人面对面地交谈,让自己和他们进行跨时空的交流,并在思想上、精神上受到激发。他们身上闪耀着的那些璀璨的光芒,一定会让我们受益匪浅。阅读本书,一定会带来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和碰撞,让我们了解不同文化的魅力,并且最终达到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目的。跟随着我们的脚步,大家的思绪可以随着书本自由驰骋、穿越千年。

不同于其他带着浓重说教意味的历史类书籍,本书是以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的新型历史读物,语言轻松易懂,希望大家在了解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同时,可以从中获得更多有价值的历史资源和文化资源,并且有所启发。相信有了这些历史知识的积淀,我们一定会对历史有更公正的评判,对自己也会有更中肯的评价,而这,恰恰就是我们阅读历史类书籍的目的,也就是历史的力量。第一章 史海探秘

斯芬克斯为什么没有鼻子?木乃伊是怎样制作的?谁创立了孔雀王朝?印加宝藏究竟在哪里?……世界历史留给人们一个又一个谜团,等待我们去探索。斯芬克斯为什么没有鼻子

著名的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位于埃及开罗市西侧的吉萨区,在哈夫拉金字塔的南面。斯芬克斯本是希腊神话中的带翼狮身女怪,在欧洲很多国家的古代雕塑中都有她的身影。吉萨的这尊斯芬克斯应是世界上最大最著名的一座,而且雕像是由一整块巨型岩石雕制而成。据说这尊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的头像是按照法老哈夫拉的样子雕成的,是看护他的永住地——哈夫拉金字塔的守护神。

现在的狮身人面像鼻子深陷,胸部和全身“肌肉”松弛,遍体鳞伤。

关于斯芬克斯的鼻子,流传着各种带有感情色彩的传说,但这些说法都没有确切的史料记载。

说法一:大规模修筑金字塔使广大人民愤恨不已,纷纷发动起义暴动。然而不幸的是,斯芬克斯成为了人们的出气筒,它的胡子、鼻子就是在古埃及时期被工人们敲掉的。

说法二:距今已有四千年历史的古埃及中王朝时期,有一个阿拉伯酋长用加农炮轰狮身人面像,轰的一声,把狮身人面像的笑容给打掉了。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人面狮身像,鼻边跟嘴角是稍有一点缺陷的。说法三:1798年,拿破仑入侵埃及时,趾高气扬,许多人都拜倒在他面前,唯有斯芬克斯雄视东方,毫无低头称臣之意。拿破仑大怒,命手下炮轰狮身人面像,轰掉了它的鼻子。

说法四:古埃及人在法老的威胁下,被迫向斯芬克斯低头朝拜。一些反对偶像崇拜的勇敢者用镐头破坏了它的面容,使斯芬克斯变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模样。木乃伊是如何完好保存的“木乃伊”是“干尸”的中文音译,此词译自英语“mummy”,源自波斯语“mumiai”,意为“沥青”。世界许多地区都用防腐香料保存尸体,年久干瘪,即形成木乃伊。

最早使用这种殡葬方法的就是埃及人。古埃及人有着发达的解剖学技术和强烈的宗教观念,他们认为人的灵魂是不会熄灭的。为了更好地让灵魂在另一个世界生存,他们在处理死者身体方面,表现出了非凡的创造力。

古埃及木乃伊的制作方法随着时代而变化,但总不外乎切除尸体的内脏,然后用松脂涂抹,再用细麻布包裹,最后才进行埋葬。

做好的木乃伊一般都置于封闭的墓室中,有的保存千年而不腐烂,可谓古代埃及人创造的一大奇迹。腓尼基为什么是紫红色国度

前13至前11世纪,在今天的叙利亚境内,西临地中海、东倚黎巴嫩山、北接小亚细亚、南连巴勒斯坦的地方,活跃着一个不知从何处来的民族,他们的名字叫腓尼基。“ 腓尼基”是希腊人对迦南人的称呼,据说,“腓尼基”是古代希腊语,意思是“紫红色”。

原来,当时埃及、巴比伦、赫梯、希腊的贵族和僧侣,都喜欢穿紫红色的袍子,可是,这种颜色很容易褪去。他们都注意到,居住在地中海东岸的一些人总是穿着鲜亮的紫红色衣服,似乎他们的衣服总也不会褪色,即使衣服穿破了,颜色也跟新的时候一样。所以大家把地中海东岸的这些居民叫作“紫红色的人”,即腓尼基人。⊙ 腓尼基人驾船浮雕所罗门的财宝究竟在哪儿

所罗门是古以色列国的第三任国王,在位约30年。所罗门统治期间,他统一了以色列12个支派,国家和平,国力强盛,农业发展迅速,商业兴旺发达。据《圣经》讲,所罗门国王用长达七年的时间在首都耶路撒冷建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这一宫殿造型美观、工艺精湛,成了远近闻名的教徒顶礼膜拜的神殿。在神殿的祭坛上,摆放着藏有《摩西十诫》和《西奈法典》的圣箱。这圣箱被人们习惯地称之为“神圣约柜”。在古犹太人心中,这“神圣约柜”就是维系民族命运和国家兴衰的“镇国之宝”。

据说,就在这个国宝的下面,有一条暗道通向一个很大的地下室,那里存有大量的金银珠宝。这就是传说中的“所罗门财宝”。

从前6世纪起,耶路撒冷经历了数百年的战乱,先后有巴比伦、马其顿、托勒密等国入侵。这些入侵者显然都是冲所罗门财宝而来, 但这些“来客”无一人有幸见到财宝。

那么, 这些财宝究竟藏在哪儿呢?

有人说,早在前6世纪,巴比伦军队开进耶路撒冷之前,这些财宝就被转移到不被人知的一个暗道里。1876年,一名英军上尉在耶路撒冷郊游时,曾发现一条通往城里的暗道,他以为这里会有所罗门财宝,可当他搜遍暗道,里面竟是一无所有。

据一些历史学家研究发现,所罗门在位期间,经常有船队远航,而每次回来都是金银满仓。后来,西班牙的一支考察队曾登上了被称为所罗门群岛的一片岛屿,岛上的居民全身都佩有金银饰物。这一消息不胫而走,那些朝思暮想的寻宝者蜂拥而至,可结果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所罗门财宝究竟在哪儿,至今还是一个谜,等待着我们去揭开。⊙ 描绘希巴女王向所罗门下跪的油画作品谁是悲剧之父

埃斯库罗斯出身于雅典的一个贵族家庭,是古希腊悲剧诗人之一。

相传他创作了70部悲剧,流传至今的只有7部:《乞援人》、《波斯人》、《七将攻忒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阿伽门农》、《奠酒人》和《报仇神》。埃斯库罗斯的悲剧除了《波斯人》之外,其他的都取材于希腊神话, 其中最著名的悲剧作品要属《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描绘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的油画作品《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英雄普罗米修斯曾把天上的火种偷来送给人类,宙斯为此把他钉在悬崖之上。埃斯库罗斯通过这一个剧本讴歌了人类的希望与理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首次打破当时的演出格局,把演员从一个增加为两个,加强了对话部分,使演员的对话成为主体,完成了从集体歌舞向戏剧的飞跃。所以说,埃斯库罗斯是古希腊悲剧的奠基人。他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悲剧作家,被称为“悲剧之父”。为什么日耳曼人要大迁徙

原住在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地带的日耳曼人是一个古老的欧洲民族,由若干部落组成。其中较重要的是法兰克人、汪达尔人、伦巴德人、东哥特人和西哥特人。日耳曼人东邻阿兰,南临罗马帝国,莱茵河和多瑙河大体成为他们和罗马的分界线。罗马帝国逐渐衰落之际,少数日耳曼人进入罗马境内,成为雇佣兵、手工工人,或在庄园劳动。另一方面,日耳曼各部落也和罗马进行过零星战争,互有胜负。

然而,4世纪末,匈奴人对日耳曼人领地的入侵,却使日耳曼人如潮水般向罗马帝国境内涌来,形成了一场日耳曼民族大迁徙运动。这场迁徙绵延二百余年,规模宏大,波及大半个欧洲和北非广大地区。在西罗马帝国的旧土上建立了许多日耳曼人的国家,书写了欧洲历史的新篇章。谁最先算出地球的周长

20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人用简单的测量工具计算出了地球的周长,这个人就是古希腊的埃拉托色尼。埃拉托色尼发现,离亚历山大城约800千米的塞恩城(今埃及阿斯旺附近),夏日正午的阳光可以一直照到井底,因而这时候地面上的所有直立物都应该没有影子。但是,亚历山大城地面上的直立物却有一段很短的影子。他认为,直立物的影子是由亚历山大城的阳光与直立物形成的夹角所造成的。从地球是圆球和阳光直线传播这两个前提出发,从假想的地心向塞恩城和亚历山大城引两条直线,其中的夹角应等于亚历山大城的阳光与直立物形成的夹角。按照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已知两地之间的距离,便能测出地球的圆周长。埃拉托色尼测出夹角约为7度,是地球圆周角(360度)的五十分之一,由此推算地球的周长大约为4万千米,这与实际地球周长(40076千米)相差无几。他还算出太阳与地球间距离为1.47亿千米,和实际距离1.49亿千米也惊人的相近。印度的圣物是什么

牛在印度教里被视为圣物,人们对它加以崇拜。

这种信仰始于前1000多年前的吠陀时代。

在古代印度,公牛可以屠宰当作牺牲供奉或食用,而对于母牛则动它不得。在雅利安人的经典之一——《梨俱吠陀》中写道:“母牛为女神,它是众神之母,因此严禁宰杀母牛。”这种单纯的动物崇拜到最初几个世纪被赋予了宗教色彩。当时规定杀母牛与杀婆罗门要治同罪。母牛崇拜还渗透进了宗教仪式中,在实行净化礼和悔罪仪式中,要使用牛奶、奶酪、奶油,甚至母牛尿和母牛粪。

母牛全身均为圣,由此可见印度人对母牛的崇拜至何等程度。什么是骨品制

骨品制是古时朝鲜半岛上的新罗国实行的一种严苛的以血缘关系决定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社会等级制度。

4世纪时,新罗用武力统一辰韩各部,以庆州为都城。统治集团为了巩固其特权地位,制定了等级制度,称为“骨品制”。朴、昔、金三家王族地位最高,称为圣骨,大小贵族依次分为真骨、六头品、五头品、四头品等四个等级。

骨品制度按个人骨品即世袭血统决定受尊敬程度,根据不同等级分别制定出担任官职的最高限度,达到一定骨品等级的,才可以授予一定的官职。圣骨、真骨贵族能继承王位。各骨品都自我封闭,互不通婚。不仅如此,骨品还决定了一个新罗居民可以居住的住所的大小。日本女人的名字为何都有“子”字“子”在日本一开始并不是和女子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最早是在男性中使用的。日本奈良时代以前,男性中用“子”的人还不少,一般兼作官称。在中世纪的日本,妇女地位极低,有姓名者寥寥无几,即使有取“子”为名的也只是限于地位很高的妇女。明治维新之后,政府鼓励贵族女性用“子”作为名字的尾语。到20世纪初的大正年间,天皇遴选九条节子为皇后。自此开端,“子”才成为日本女性名字中的常用字,并在一般庶民间开始流行起来。昭和时代以后,过半数的女子都是某某“子”。

为什么会衍生这种风俗呢? 因为平安时代(794~1192年)盛行阴阳五行,说女性是阴,阴又是穴,是四次元的冥府,创造万物的根源世界,而这个“ 阴” 的方位是“ 子” 。以时间观念来讲, “ 子” 是一天的结束,也是一天的开始。所有崭新的事物,都是从这个四次元世界创造出的,而“子”的中心所在,正是女子。⊙ 日本贞明皇后九条节子特洛伊城是如何被攻陷的

前12世纪初,希腊军队围攻特洛伊城,久攻不下。于是希腊人制造了一个巨大的木马,将一支突击队隐藏其中,并将其丢弃在特洛伊城外,而其余的希腊军队佯装撤离海岸。特洛伊人以为希腊人已逃之夭夭,便将木马作为战利品拖进了城里。藏身木马里的希腊人在夜里离开木马,打开了城门,将返回的战友放进城内,特洛伊城于是失陷。

特洛伊战争所使用的“木马计”是古代战争史上使用突袭和诈败战术最著名的一个战例。⊙ 特洛伊城遗址什么是巴比伦之囚

前10世纪,所罗门死后不久,以色列-犹太王国分裂。北部为以色列王国,建都撒马利亚;南部为犹太王国,仍旧以耶路撒冷为首都。前722年,亚述帝国国王萨尔贡二世攻陷了以色列王国首都撒马利亚,俘虏走27000多人,并把其他地区的居民迁移到以色列。存在了200年左右的以色列王国,便从历史上消失了。

面对亚述帝国的进攻,犹太王国的国王十分惊慌。于是,他以24吨黄金的代价,保住了国王的宝座,成为亚述帝国的附庸。这之后,希伯来人的王国就只剩下了一个犹太国。于是,希伯来人也就被称为犹太人。犹太王国断断续续地存在到罗马人统治之初。其间也是多灾多难,古埃及、新巴比伦王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西罗马都曾征服过它。尤其是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于前597和前586年,两次攻占耶路撒冷,灭亡了犹太王国。他下令把犹太人中所有的贵族、祭司、商贾、工匠一律作为俘虏,将他们成群结队地押解到巴比伦城,只留下一些极贫苦的人留在耶路撒冷修理葡萄园,耕种田地。这些犹太俘虏就是犹太历史上的巴比伦之囚。奥运会是怎么来的

古希腊奥运会开始于前776年,之后每四年举办一次。

古希腊战争连年不断,各个城邦都利用体育锻炼来培养身强力壮的武士,体育运动由此发展起来,并逐渐形成了有组织的运动竞赛,奥运会因此得以产生。古希腊人民厌恶战争,渴望和平,因此在奥运会举办期间,各城邦一律休战。古代奥运会到394年止,历经1168年,共举行了293届。⊙ 古代奥运会举办地奥林匹亚遗址什么是罗马元老院

元老院是古代罗马政府机构中历史最悠久的组成单位。前6世纪,元老院议员(约有300名)由罗马国王委任,并随时向国王提供咨询。到前5世纪末,庶民开始进入元老院。

前4世纪至前3世纪,在连绵不断的战争时期,元老院对外交政策施加影响的力量增大了。在罗马共和国最后两个世纪,即前2至前1世纪,通过一系列未成文的规定,元老院在外交政策、立法、财政、宗教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还有权给长官们分派任务,延长他们的任职期,指定设立元老院委员会以协助长官管理被征服的土地,以及根据人民的战争与和平的意愿指导外交关系。

在共和国最后几十年里,由于军事领袖崛起,元老院本身唯利是图、改革受阻以及重要成员的排外主义,元老院的威望和权力下降。前27年,屋大维恢复元老院的威望,并把它视为统治帝国的正式合作者。长官、主法官和法官的选举由公民议会转由元老院负责。然而,罗马皇帝对选举起很大的作用,并随意委任元老院议员,元老院恢复它作为统治者咨询机构的本来面貌。580年,罗马元老院被取消。⊙ 描绘罗马元老院开会的壁画什么是陶片放逐法

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雅典等城邦实施的一项政治制度,由雅典政治家克里斯提尼于前510年创立。约前487年左右,陶片放逐法才首次付诸实施。雅典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的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企图威胁雅典民主制度的政治人物予以政治放逐。什么是十二铜表法

前509年,罗马开始了共和时代,真正的实权掌握在由贵族把持的元老院手中。

前494年,平民赢得了选举保民官的权利。保民官从平民中产生,对元老院和执政官颁布的违背平民利益的法令,拥有否决权。“习惯法”是罗马共和国最初实行的法律,法律的解释权和司法权掌握在贵族手中。前454年,罗马元老院才同意制定成文法。前450年左右,罗马诞生了第一部成文法典,法典被镌刻在十二块铜板上,因而被称为“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后来成了欧洲大陆法系的起源。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谁的头顶上

前4世纪,西西里东部的叙拉古王迪奥尼修斯打击了贵族势力,建立了雅典式的民主政权,但遭到了贵族的不满和反对。这使他感到虽然权力很大,但地位却不牢靠。

有一次,他向宠臣达摩克利斯谈了这个问题,并且用形象的办法向他表明自己的看法。他为了满足一下宠臣达摩克利斯的贪欲,把宫殿交托给他,并赋予他有完全的权力来实现自己的任何欲望。

这个追求虚荣、热衷势利的达摩克利斯在大庆宴会时,抬头看到自己座位上方的天花板下,沉甸甸地倒悬着一把锋利的长剑,剑柄只用一根马鬃系着,眼看就要掉在头上,吓得他离席而逃。这时迪奥尼修斯便走出来说道:“(达摩克利斯头上)这把利剑就是每分钟都在威胁王上的危险象征,至于王上的幸福和安乐,只不过是外表的现象而已。”

后来,人们用“达摩克利斯之剑”借比安逸祥和背后所存在的杀机和危险。最早的慈善机构是谁创立的

在欧洲,为人所知的最早的慈善机构是前387年由柏拉图在古希腊首都雅典所建的柏拉图学院。柏拉图建立这一学院的目的主要是致力于对概念、理论、宇宙及认知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后来他将学院连同一片肥沃的土地作为遗赠留给其侄子,并规定所有这一切都要用于其门徒的利益。这实际上就是一笔用于资助他人的基金。因而,有学者认为柏拉图学院是最早的慈善基金会。谁创立了孔雀王朝

孔雀王朝存在于约前321年至前187年,即古印度摩揭陀国的王朝。

前325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从印度河流域撤走,在旁遮普设立了总督,留下了一支军队。这时,旃陀罗笈多(月护王)率领当地人民揭竿而起,组织了一支军队,赶走了马其顿人。前321年,他又推翻了难陀王朝,建了新的王朝,定都华氏城(今巴特耶)。⊙ 柏拉图雕像

由于旃陀罗笈多出身于一个饲养孔雀的家族,所以他创立的王朝也就叫孔雀王朝。什么是巴高达运动

巴高达的名称源于克勒特语“斗争”一词,意为“战士”。巴高达的队伍,主要由罗马统治的高卢奴隶和隶农组成。

269年,巴高达开始起义。不久,起义者围攻鲁格敦高卢的奥古斯托敦城。这个城市原与罗马城订有兄弟联盟的条约,于是向罗马求援。可当时罗马皇帝忙于同哥特人的战斗,无力援救。经过七个月的围攻,巴高达终于攻克了奥古斯托敦城,杀死了一部分奴隶主贵族,剥夺了他们的财产。这次起义坚持了三年多,后来被罗马皇帝奥勒良镇压。

但是,巴高达运动并未停止,从283年起,巴高达又展开了更大规模的斗争,这次斗争仍以鲁格敦高卢为中心。巴高达以农民为步兵,以牧人为骑兵,攻城陷阵,杀富豪,焚庄园,分地分财。他们选举两位首领埃里安和阿芒德为皇帝,自铸钱币。

罗马皇帝戴克里先于286年派共治者马克西米安前往高卢镇压。马克西米安几次被化整为零的巴高达挫败,士兵临阵退却。后来,马克西米安以十一抽杀法处罚退却士兵,才镇压了这次起义。此后,巴高达余部仍继续活动,直到5世纪末。日本武士道精神是怎样产生的

日本武士道精神是封建军事专制主义的产物。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在法律上废除了武士的等级,但是,这种武士道精神却一直被美化成日本民族的固有精神。后来,这种武士道精神同法西斯主义相结合,成为日本统治阶级进行侵略战争的精神工具。

日本武士道精神起源于地主豪强为保护庄园的安全而抚养的家人。这些家人依照血缘关系和主从关系组成弓马之家,由称为住久的地方豪族任旗头。弓马之家的成员就是武士。为了加强武士的战斗力,武士集团的首领们经常制定出一些家规、家法来管教武士。在幕府成立后,全国封建武士的领袖——将军又进一步制定出各种法规条款,这样逐渐形成了武士道德规范,也就是“武士道”。

武士道精神融合了儒教、佛教禅宗和神道的思想。在武士集团内部,上尊下卑,等级森严。为了维护这种上下关系,武士道精神强调“君道”和“臣道”。主君要庇护家臣,家臣对主君要保持忠心,必须做到绝对的、盲目的服从,要以能为主君献出自己的生命为荣。所以,武士为了表现自己的忠义而义无反顾地剖腹自杀,就不足为奇了。日本人为何要到唐朝留学

618年,唐朝取代隋朝。日本人凭借地理位置优势,络绎不绝地前往唐朝留学。天皇政府正式派出的遣唐使数目也大大增加。

中国古代经济文化在唐朝发展到了空前鼎盛时期,南洋、中亚、波斯、印度、拜占庭、阿拉伯各地大小国家纷纷派遣使节和商人前往唐朝学习先进文化,经营中国的丝绸、瓷器及各种工艺产品。相比之下,更有地理优势和进取精神的日本人更不会落后。为了学习中国的治国经验和文化制度,天皇政府派大批使臣、学者到中国参观学习。

日本政府对派遣的遣唐使极为重视。所有使团人员均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凡入选使团者一概予以晋级,并赏赐衣物。日本遣唐使极大地促进了中日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唐朝的工艺美术、生产技术、文史哲学、天文数学、建筑学、医药学、衣冠器物、典章制度等都陆续传到了日本。至今,日本民俗风情和生活习惯中仍然保留着浓厚的中国古代文化痕迹。撒尿小孩铜像有什么来历

小于廉就是撒尿小孩,是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市标。这座闻名于世的小男孩铜像是一座坐落于市中心步行区的小孩子像及喷水池。这个五岁小孩的雕像不大(身高约53厘米),但有将近四百年的历史。目前的这尊青铜小于廉像建于1619年,由比利时雕刻家捷罗姆·杜克思诺打造。

小于廉撒尿故事源于比利时民间传说,有好几个版本,主要情节类似,只是发生的历史背景不同。

版本一:1142年,哥特佛瑞德三世公爵领军对抗外敌,就在军队落败之际,公爵将自己的小儿子放在摇篮里,挂在树下,用来激励军队士气,最后得以击败了敌军,凯旋而归。

版本二:小于廉半夜起来尿尿,看到邻居的房子着火了。小于廉找不到水源灭火,灵机一动,就撒尿把火熄灭了。

版本三:古代西班牙入侵者在撤离布鲁塞尔时,欲用炸药炸毁城市。幸亏小于廉夜出撒尿,浇灭了导火线。

版本四:16世纪末, 法国企图把布鲁塞尔纳入自己的统治,向布鲁塞尔疯狂进攻,被击退后恼羞成怒。一天晚上法军潜到城边, 安放炸药,点燃了导火线,要炸毁城墙。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被一个从屋里跑出来准备撒尿的叫于廉的小男孩发现了。他用尿把导火线熄灭了。⊙ 布鲁塞尔撒尿小孩于廉铜像古印第安人的天文知识有多深

15世纪末以前,美洲的历史是独立发展的。远在西欧殖民主义者侵入美洲之前,印第安人就已创造出了十分灿烂的文明——堪与世界优秀文化媲美的玛雅文化、阿斯特克文化和印加文化。尤为突出的是他们惊人的天文成就。

居住在南美安第斯山区的印第安土著居民——基多人,在很远古的年代,就通过观察认定基多城北的卡史贝一带是太阳每年两次跨越南北半球的“太阳之路”,并且设立了标记。后来,经过法国和厄瓜多尔两国的科学家的测定,证明赤道的方位就在“太阳之路”的附近。

印加人还给许多星体和星座起了名字,并从观察天体中总结出自然界的规律。他们有太阳年和太阴年的概念。他们的太阳年每年分为12个月,每月30天,每年另加5天;而他们的太阴年则为每年354天。前印加时期的蒂亚瓦纳科文化,有一座以石造建筑而闻名的“太阳门”。整个建筑是用一块重达百吨的巨石雕成的,高2.5米,宽4.5米,中央凿一门洞。门楣上有一些精美的神秘的人形浮雕,有传说中安第斯世界造物主比拉科查像,还有其他各种图案和符号。据说每年的9月21日,黎明的第一道光总是准确地从太阳门中央射入。

此外,在纳斯卡地区,有被世人称为“世界第八奇迹”的纳斯卡地画。它们的用途是什么至今仍是一个谜。许多科学家认为,地画是古代印第安人描绘的一幅巨型天文历法图,地画中的动物图像可能是各种不同星群形状的复制图,而那些长短不一、形状各异的线条则代表星辰运行的轨迹。

总之,古代印第安人的天文学充满着无穷的奥秘。虽然有些人将他们的天文学成就与外星人的启示联系在一起,但他们神奇的天文学成就是如何取得的,至今仍是一个难解之谜。亚马逊丛林中的印加宝藏究竟在哪里

传说,在古代南美洲的亚马逊密林中,有一座神奇的黄金城,那里的金银翡翠堆积如山。古代印加帝国从这里运走了大批金银,用来装饰他们的宫殿和神殿。

到了16世纪,西班牙人攻占了印加帝国,当看到那么多的黄金宝石摆在眼前时,西班牙人都惊呆了。后来他们打听到印加帝国黄金的来源,立即组织了探险队向亚马逊密林进发,希望找到黄金城,占有全部的黄金。可是这些探险队员不是被猛兽毒蛇吃掉,就是掉进了吃人部落的陷阱。再加上密林中有毒的瘴气,许多人都丢了性命,而黄金城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终于有一支幸运的探险队找到了黄金城,还有一个传说中的黄金湖。可是到达黄金城时,这支探险队的716人中,已经有550人把性命丢在了亚马逊的密林中。幸存者找到了价值300万美元的宝石翡翠。但是在听了哥伦比亚印第安族最后一位国王的侄子介绍后,人们才发现,和黄金湖里的金银珍宝相比,300万美元的翡翠宝石就好比是沧海一粟。他向幸存者描绘了一段那里神秘而传统的国王加冕仪式:新国王全身都涂上金粉,好像金人一样,然后跳入黄金湖中畅游,把身上的金粉全部洗掉。臣民们也纷纷把黄金翡翠堆在他脚下,作为给他的献礼。新国王弯下身子,把所有的黄金全部抛进湖里,献给上帝。这种加冕仪式进行过无数次,致使湖底的黄金也越积越多。这个故事使欧洲人一直难以忘怀。1545年,一支西班牙的寻宝队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从较浅的湖底打捞出了几百件黄金用品,从此吸引了更多的人。

1911年,英国一家公司挖了一条地道,抽干了湖水。他们认为要把剩下的一层厚厚的淤泥清理干净,就可以看到黄金湖的全部宝藏了。但没想到,太阳把泥浆很快就晒成了又干又硬的大泥板。没办法,英国人只好回国去找钻探设备。但机器还没到,黄金湖又充满了水,这次花费巨大的打捞宣告失败。1974年,哥伦比亚政府派军队保护这个湖,从此,人们再也听不到黄金湖的消息了。撒哈拉壁画是由谁画的

1850年的一天,德国探险家因里希·巴思在撒哈拉的塔西亚高原惊奇地发现,当地砂岩的表面满是野牛、鸵鸟和人的画像。画面色彩雅致和谐,栩栩如生,不过上面没有骆驼。后来人们又陆续发现了更多前6000年到前1000年的岩画。这些岩画表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情景,如朴素的家庭生活、狩猎队伍、吹号角赶着牛群等。画面上还有大象、犀牛、长颈鹿、鸵鸟等现在只能在向南1500多千米的草原上找到的动物,但是另外还有一些显然是已经绝迹的飞禽走兽。在撒哈拉壁画群中,还有许多令人迷惑不解的手印、足印和稀奇古怪的图印,这给撒哈拉壁画群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在撒哈拉壁画群中,人们还发现两种特殊的文字。这种文字的特点是没有表示母音的符号,虽然可以读出,但其含义是极难理解的,这种文字可以上下左右任意自由地书写。

撒哈拉壁画如此丰富多彩、气势磅礴,那么,究竟是谁在什么年代刻制的?为什么会出现在极端干燥的撒哈拉沙漠之中?这些问题,迄今还无法解释。纳粹党徽“”是不是佛教符号

佛教的万字符号分左旋和右旋,即“卍”和“卐”,本意都是吉祥。

在现代,由于希特勒曾用一倾斜的右旋“”字作为纳粹党的徽号,因此,许多不明东方传统的西方人士,看见佛教也采用这个符号,便觉得很惊奇。其实那是不同的,佛教的“卍”字是中正平衡的,而纳粹党徽则是45度的倾斜。

另外,20世纪20年代,德国纳粹党即“国家社会党”成立。由于“国家”和“社会党”的德文字头均为“S”,两个“S”斜交而成“”字形。纳粹头目希特勒认为“”字象征“争取雅利安人胜利的斗争的使命”,因而于1920年用作纳粹党党徽,与佛教的意旨没有丝毫的关系。如此看来,“卐”字本是“幸运”与“吉祥”的象征,与血淋淋的纳粹党徽是毫无关系的。纳粹为何屠杀犹太人

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是德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屠杀犹太人呢?有学者认为,在欧洲歧视和迫害犹太人是一个长期的历史问题。由于经济活动的成功以及宗教信仰的不同,犹太人屡遭欧洲人的歧视。在古代就有犹太人要不时宰杀信基督教的小孩用来祭祀的传说。后来希特勒也鼓吹犹太人有杀生祭祀的习俗。他利用欧洲长期存在的反犹情绪,对犹太人进行血腥屠杀。

另外,犹太人历来善于经商,他们在欧洲的商业活动相当成功。希特勒早年从家乡林茨到维也纳时,发现城内的经济文化生活都被犹太人控制着,仿佛自己来到了一个外国的城市。就在这时,他开始考虑反犹的问题。

还有个别学者从心理的角度分析希特勒个人经历对屠犹政策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比尼恩认为,希特勒在一次大战中曾因英国施放芥子气中毒,福斯特尔医生以催眠治疗法治疗他的伤痛。他在治疗时的幻觉中想到他患有癌症的母亲是被犹太医生误诊而痛苦地死去的。于是,他就不自觉地把母亲的死归咎于犹太医生布洛施。同时他又在幻觉中把对一个犹太人的恨与对全体犹太人的恨联系在一起。⊙ 希特勒

对于是谁将排犹政策推向极端的,人们也有不同的看法。德国修正派历史学家推脱希特勒在其中负有的责任,认为是希姆莱在完全违背希特勒意志的情况下,下令从肉体上消灭这些犹太人,纳粹德国是因为迫于战局不利而日益孤立的处境才这样做。

而有些历史学家则明确指出这些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哈夫纳在《希特勒的含义》一书中指出,希特勒一生有两个政治目标——称霸欧洲乃至全球和消灭犹太人。在纳粹德国,没有希特勒的命令,大规模屠杀犹太人绝不可能发生。希特勒的罪行不是战争罪行,而是赤裸裸的谋杀。

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屠杀犹太人行径仍是让人难以理解的。第二章 历史发展

从南方古猿到新石器时代,从古罗马到哈布斯堡王朝,从英国议会的诞生到现代政党制度的兴起,从巴黎公社到欧洲联盟……世界历史的车轮一直滚滚向前,谁也挡不住它前进的脚步。南方古猿

南方古猿是已知人类进化系统的最早代表,是根据在南非发现的古人猿化石而定名的。

南方古猿生活在距今约500万至150万年前的南非和东非。南方古猿的头骨要比人类的短,其脑容量也要比人类的小,但脑结构已与人类相近。南方古猿大体可分为纤细型和粗壮型两类,其中纤细型后来进化成更进步的人类。

南方古猿已能直立行走,身体各方面也都不同于猿,具备了一些人的特征。⊙ 南方古猿源泉种化石晚期猿人

距今约150万年前,晚期猿人出现了。晚期猿人又叫直立人。其头骨扁平,骨壁厚,上脊粗壮,脑子明显增大,脑容量大约为800至1200毫升。直立人平均身高为160厘米, 其下肢结构与人类十分相似。这说明原始人类发展到这一阶段时, 直立行走的姿势已很成熟。印度尼西亚的爪哇猿人、德国的海德堡猿人、中国的北京猿人,都是古人类进化过程中比较典型的晚期猿人。北京猿人的发现比较明显地展示了从猿到现代人转化的中间状态。⊙ 北京猿人头骨复原雕像旧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出现在距今约250万年至1万年,这一时期可以视为从猿人到早期智人的时期。当时人类使用的石器多是打制成的砍砸器、刮削器和尖状器,制作比较粗糙。旧石器时代晚期,也就是人类进化进入晚期智人时期,石器加工日渐精致,还出现了不同材料的复合工具。欧洲旧石器时代

欧洲旧石器时代的考古工作开展得早,发现遗址多,研究也深入,19世纪以来已建立起旧石器文化分期的序列。

欧洲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可分为两大系统:一是手斧文化系统,包括阿布维利文化和阿舍利文化;一是没有手斧的石片石器文化系统,如克拉克当文化。两者大体是平行发展的。

旧石器时代中期以莫斯特文化为代表,其主要特征是修理石核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典型器物是比较精致的刮削器和尖状器。

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有奥瑞纳文化、梭鲁特文化和马格德林文化。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石器主要用石叶制作,有端刮器、雕刻器和钝背刀等;骨角器很发达,出现了鱼叉、骨针、标枪、投矛器等新工具;还出现了装饰品和绘画、雕塑等艺术品。西亚旧石器时代

西亚是欧亚非三洲的交界地带,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早期人类可能正是通过西亚跨洲迁徙的。

西亚与欧洲、非洲在文化上的关系很密切,石器的分类和命名多采用欧洲的标准。这一地区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以砾石砍斫器和手斧为主要特征。中期以石片石器文化为主要特征,广泛使用勒瓦娄哇技术,称为勒瓦娄哇-莫斯特文化,与欧洲莫斯特文化接近。晚期遗存主要是石叶文化,与欧洲的奥瑞纳文化比较相似,最后出现了细石器。非洲旧石器时代

迄今所知最早的石器发现于东非肯尼亚的科比福拉,以及埃塞俄比亚的奥莫和哈达尔地区,年代距今约250万年至200万年。

非洲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存在两大石器文化传统:奥杜韦文化和阿舍利文化。

旧石器时代中期,在北非有莫斯特文化和阿替林文化;在撒哈拉以南地区,有中非的石核斧类型文化,如山果文化和卢本巴文化,南非的彼得斯堡文化、奥兰治文化、斯蒂尔贝文化和班巴塔文化。

旧石器时代晚期,非洲气候极为干旱,发现的遗存数少。在北非有与欧洲石叶文化相似的代拜文化,在撒哈拉以南地区则有奇托利文化。东南亚旧石器时代

考古学家一般把东南亚地区的旧石器文化称为“砾石和石片石器传统”或“砍斫器传统”。

在这个传统之下,又可分出若干地方类型,如分布于缅甸伊洛瓦底江流域的安雅辛文化,分布于泰国西部芬诺河流域的芬诺伊文化,发现于马来西亚西北部霹雳河流域哥打淡地方的淡边文化,分布于印度尼西亚中爪哇南部海岸巴索卡河河谷的巴芝丹文化,分布于菲律宾巴拉望岛西南海岸的塔邦文化等。

目前,这一地区的旧石器材料,虽然从早期到晚期都有,但很不完备,存在许多地区和时间上的空白,不少遗址缺乏可靠的年代学证据。人类化石的发现也不平衡,除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外,其他地区十分稀少。母系氏族公社

旧石器时代晚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人们比较持久地结合,并且要求各集团之间保持一定的联系。已逐渐定居的人类,又为维持这种联系提供了条件。同时,人类在实践中已意识到兄弟姐妹之间的婚姻对人类体质的危害,于是排斥集团内部的通婚。这时不但禁止了不同辈之间的性交关系,并且兄弟姐妹之间的婚姻也被禁止。到一切兄弟与姐妹间,甚至母方最远的旁系亲族间婚姻关系被禁止的时候,就组成了一个坚固确定的母系血族集团,氏族便产生了。在氏族制度下,其成员已不可能在氏族内部找到通婚的对象,必须和另一个氏族的成员通婚,这就是族外婚制。两个互通婚姻的氏族构成早期的部落。在这种婚姻形态下,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氏族只能按母系来计算,所以称为母系氏族或母权制氏族。这是最早的氏族公社。在这样的氏族公社里,男女地位平等,妇女居于受到高度尊敬的地位。新石器时代

进入新石器时代后,磨光石器的广泛流传和陶器的制造,为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人们开始用自己生产的食品来代替大自然提供的野生食物,从而结束了狩猎和采集生活。随着定居生活的开始,房屋的建造和原始手工业也逐渐发展起来。原始畜牧业和农业的产生

原始的畜牧业是由狩猎发展而来的。在旧石器时代,人们已经开始驯养绵羊和狗。到新石器时代,猪、山羊、牛等动物也先后成为家畜。

在长期的采集生活中,人们还识别和选择了许多可供食用的植物,如大麦、小麦、稻等。这就是原始的农业生产。父系氏族社会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出现了农业与畜牧业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社会生产的专业化,使母系氏族社会迅速被父系社会所取代。男子在生产劳动中的地位急剧上升,而妇女的劳动则渐渐仅限于附属性的家务劳动了。男子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中成为谋取生活资料的主力军。相伴而生的是婚姻制度逐渐成为一夫一妻的婚姻形态。子女的出身与世系开始按照男子的系统来计算,其财产继承也按照父系家族划分。男子取代了女子而成了家族的核心。

在父系社会里,父系氏族由若干家长制大家族构成。家长制大家族是父系氏族社会的基本社会经济细胞,一个家长制大家族常包括好几代男系亲属。氏族公社内部还保留着民主选举的传统。氏族大会由全体成年男子组成,它拥有最高的权力。氏族议事会由各个大家族的族长组成,而族长则经民主选举,由深孚众望的男子担任。尽管如此,在父系社会里,已经出现了某些社会的不平等,如妇女丧失了与男子平等的地位,各大家族间也出现了贫富的差距。

父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导致了阶级的产生和国家的出现,一切共有的原始社会随之解体。金石并用时代

大约五六千年前,人们开始制造和使用金属工具,人类社会进入金石并用时代。

金石并用时代,又称铜石并用时代,是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之间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过渡性阶段。人们在寻找和选择石料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种敲不碎的“石头”——自然铜。人们将含铜成分较高的孔雀石和木炭一起放进窑里,用1000℃的高温烧制,就炼出了纯铜。但因冶炼技术较差,不能生成较坚硬的器物(纯铜硬度较差,但青铜合金技术较困难),因此,当时的人们仍然以石器为主要的工具,铜器则主要是装饰作用。军事民主制时期

随着私有制的进一步发展,以掠夺别人财富为目的的战争愈加频繁,氏族公社时期也因此逐渐过渡为军事民主制时期。

这一时期,氏族组织还有活力,但已开始瓦解。

军事民主制的民主机构是人民大会、议事会。而经常性的掠夺战争,使军事首长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社会公职。

民主与个人权力二者同时存在,相互矛盾。随着掠夺战争的持续进行,军事首长的财富和权力与日俱增,他们由原来的选举产生逐渐变为世代相传。国家的产生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分工和生产力的发展,人们能够生产出略多于维持生存的劳动产品。氏族成员的劳动量增加了,需要吸收新的劳动力,于是战俘转变为了奴隶。

私有制的发展,导致了氏族之间掠夺战争的产生,这使得氏族出现了军事首长。军事首长的财富权力与日俱增,而且由选举产生逐渐变为世袭制。

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出现,掠夺战争的发生,氏族的解体,世袭王权的萌发,这些条件导致了对内压迫、对外掠夺的国家机关的出现。古亚述

亚述城原是两河流域北部的一个商业据点,在两河流域南北交通贸易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受苏美尔、阿卡德人的影响,亚述人私有制和奴隶制逐渐形成。前30世纪末,亚述进入奴隶制社会,史称古亚述。从卡尼什出土的大批泥板书信中得知,古亚述是一个贵族政治城邦,最高权力机关是贵族会议,也有类似苏美尔城邦恩西的长官,称“伊沙库”。另外,每年要选出一人,以他的名字作为该年的名称,即“名年官”,或称为“里模”。名年官可能在贵族会议成员中选举产生,也有国王或地方官兼做名年官的。亚述的经济活动主要是以商业贸易为主。⊙ 古亚述浮雕阿卡德王国的兴亡

古巴比伦位于两河流域,分为两个地区,南部靠近波斯湾口的地区为苏美尔,苏美尔以北地区为阿卡德。两地居民分别被称为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

两河流域文明最早的创造者是来自东部山区的苏美尔人。前3000年,苏美尔人就在两河流域建立了众多城邦。⊙ 阿卡德人的乌尔南姆塔庙遗址

阿卡德人属于闪米特人的一支,非苏美尔人,大概于前2500年前后进入两河流域。阿卡德人进入两河流域时,苏美尔城邦文明已经进入尾声,各城邦之间斗争异常激烈。

约在前2371年,阿卡德王萨尔贡统一了苏美尔地区,建立了君主制的集权国家,定都阿卡德(即后来的巴比伦城),苏美尔城邦时代宣告结束。

阿卡德王国后期,中央集权已经趋于崩溃。约前2191年,蛮族库提人入侵,摧毁了阿卡德王国。乌尔第三王朝

乌尔第三王朝在现在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一带,北部古称亚述,南部为巴比伦尼亚。乌尔第三王朝又被称为乌尔帝国,在阿卡德王国几世纪后兴起。

阿卡德王国被从东北部山区侵入两河流域的库提人所灭之后,库提人在苏美尔地区的统治比较薄弱。苏美尔各城邦趁机复兴,乌鲁克和乌尔等城邦不断积蓄力量。约前2116年,乌鲁克人赶跑了库提人。不久,乌尔城邦兴起,又取代乌鲁克人的统治,统一了南北两河流域,史称乌尔第三王朝。

乌尔第三王朝统治时期,南部两河流域的生产力水平有了新的提高,私人奴隶制经济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约前2006年,埃兰人击灭了乌尔第三王朝。古巴比伦王国灭亡

前22世纪,闪族人的一支阿摩利人在两河流域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前1792年,汉谟拉比即位,统一了两河流域。

前1750年,汉谟拉比王死后,其国势由盛转衰。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奴隶逃亡斗争和租税债务问题突出。社会经济的紊乱和王权的衰落,导致了社会阶级矛盾的激化和社会秩序的混乱。

外族的不断入侵和骚扰,更加速了王国的衰落过程。在萨姆苏伊鲁纳统治时期,东北部山区的加喜特人日益强大,不时侵袭巴比伦,逐渐成为巴比伦的严重威胁。约前1595年,古巴比伦王国被北方入侵的赫梯人所灭。赫梯王国的兴亡

前2000年初,赫梯人进入小亚细亚地区,逐渐形成一些城邦。各城邦之间争战不断,后来,哈图斯(今土耳其博阿兹柯伊)成了各邦中心,联合各邦向外扩张。

前15世纪末到前13世纪初,赫梯达到鼎盛,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强大帝国。在此期间, 赫梯的城市商人与高利贷者在社会上地位显赫, 和埃及、腓尼基及爱琴海诸岛商业往来频繁。⊙ 前1760年制造的汉谟拉比法典碑

前13世纪,赫梯帝国不断受到亚述的进犯,国力衰弱,最终在前8世纪被亚述人灭亡。迈锡尼文明

迈锡尼文明是希腊青铜时代晚期的文明,它由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城而得名。约前2000年左右,希腊人开始在巴尔干半岛南端定居,从前16世纪上半叶起逐渐形成一些奴隶制国家,出现了迈锡尼文明。迈锡尼城是迈锡尼文明的中心,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北部。附近还有梯林斯城,是直属于迈锡尼的一个军事要塞。它们构成迈锡尼王国,在希腊诸国中最为强大。⊙ 赫梯时期的彩色釉砖浮雕

迈锡尼文明从前1200年以后渐呈衰败之势。经济衰落可能迫使统治者依靠武力掠夺,于是各国各城之间的战争也愈演愈烈。其中最著名的一次大战便是希腊同盟与小亚细亚富裕城市特洛伊的战争。此战打了十年之久,最后希腊联军虽攻下特洛伊城,实际上却是两败俱伤。

得胜的希腊各国( 以迈锡尼为首) 无不疲惫不堪,元气大伤, 一直难以恢复。⊙ 迈锡尼古城遗址

这为北方的多利亚人提供可乘之机。他们纷纷南下,攻城略地,逐步征服了除雅典以外的中希腊和伯罗奔尼撒各国,宣告了迈锡尼文明的灭亡。古埃及王朝的兴衰

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下游,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其创建的文化对世界造成了深远影响。大约在前3500年左右,古埃及地区的原始公社解体,奴隶制小国纷纷涌现。约前3100年,上埃及国王美尼斯征服了下埃及,逐步建立起统一的奴隶制国家。约前1720年,由亚洲侵入埃及的一支游牧部落喜克索人在尼罗河三角洲建立牧人王朝,并统治埃及100多年。

前16世纪中期,埃及进入空前强盛的时期。前15世纪,埃及成为奴隶制军事国家。前13世纪,埃及开始衰落,遭外族入侵,国家陷于分裂。前525年,埃及被波斯帝国所灭。前332年,埃及又被马其顿亚历山大占领,至此埃及已经历了31个王朝,并于前30年归入罗马。希伯来人游牧时期

前2000年前,一支游牧部落从东方进入埃及和叙利亚沙漠之间的巴勒斯坦地区。他们被当地迦南人称为“从河那边来的人”,即希伯来人。经过长期征战,希伯来人占领了迦南的许多地区。⊙ 古埃及壁画

希伯来人长期游牧四方,两河流域、埃及尼罗河三角洲都留下过他们的足迹。在埃及时,因不堪忍受法老的奴役,他们在领袖摩西的率领下逃出埃及,渡过红海,又穿越西奈沙漠,经过三四十年的艰难跋涉才又回到迦南。后来他们征服迦南,并与迦南人逐渐融合而定居下来。米诺斯王朝

前17至前16世纪,在希腊克里特岛诺萨斯建立的米诺斯王朝处于鼎盛时期,成为爱琴海地区的霸主。米诺斯王朝充分利用了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造船业,并建立了强大的舰队,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支海军。所向披靡的米诺斯舰队,使王朝能与埃及、叙利亚、巴比伦、小亚细亚等区域保持贸易来往,并成为海上霸权国家。爱琴海诸岛各国纷纷向米诺斯称臣, 雅典也得向它纳贡。

米诺斯王朝建立了规模宏伟的王宫。王宫占地两公顷, 大都是三层建筑, 设有供水和排水设备。宫中结构复杂,千门万户,阶梯走廊曲折相通,在古代神话中有“迷宫”之称。到前1450年左右,米诺斯王宫遭到毁灭性破坏,克里特文明也由此衰落。斯巴达国家的形成

斯巴达城邦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南部的拉哥尼亚。约在前1100年,一批多利亚人组成的希腊部落侵入了拉哥尼亚。他们在前10至前9世纪, 以5 个村落为基础,建立了一个新的政治中心,这就是多利亚人的斯巴达城。其后,斯巴达人向外殖民,逐渐征服了拉哥尼亚地区,又占领了整个美塞尼亚。到前7世纪,斯巴达国家逐渐形成。斯巴达是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国家。为了维持强大的军事力量,斯巴达国家实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制度。⊙ 米诺斯王宫内景雅典国家初步形成

雅典位于希腊的阿提卡半岛。前1000年,雅典成为古希腊的核心城市。⊙ 描绘斯巴达时期居民生活的壁画

从前9世纪晚期到前8世纪初,雅典已有豪华的贵族墓葬,铁器和青铜生产也发展迅速,达到建立城邦——早期的奴隶制国家的程度。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和氏族成员的分化,到前8世纪左右,雅典已经建立起了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雅典国家初步形成了。梭伦是雅典城邦的第一任执政官,庇西特拉图是他的继任者。在他们统治时期,雅典工商业有显著发展。前5世纪,雅典成为西方文化的摇篮。以色列王国

希伯来人在巴勒斯坦征服了原居于此地的迦南人。前11世纪末,扫罗和大卫联合希伯来各部落建立常备军,抗击腓利斯丁人的入侵,被北方中部推举为以色列王,并在其周围形成军事贵族集团。约前1000年,扫罗在同腓利斯丁人的斗争中兵败身亡。此后,犹太国王大卫彻底击败腓利斯丁人,统一南北巴勒斯坦,建立起以色列-犹太王国。

大卫之子所罗门王统治后期,南北方矛盾激化。

北方的耶罗波安在埃及支持下起兵反对所罗门,自立为王,建立以色列王国。以色列国立国的前几十年中经常同犹太王国发生战争,并曾遭受埃及的入侵。以色列国暗利王朝统治期间,局面较安定。暗利定都撒马利亚,同犹太、推罗联姻以抗衡叙利亚的阿拉美亚人。暗利之子亚哈在位时,以色列又曾联合叙利亚、巴勒斯坦诸国,抵制亚述帝国的西进。耶户王朝统治时期(前842~前748年),以色列受到亚述帝国日益严重的威胁。前722年,新亚述国王萨尔贡二世攻陷撒马利亚,以色列王国灭亡。新巴比伦王国

前630年,居住在两河流域南部的迦勒底人那波帕拉萨趁新亚述内乱之机,逐渐取得对巴比伦尼亚的控制权。

前626年, 那波帕拉萨自立为巴比伦王,建新巴比伦王国。前612年,那波帕拉萨攻陷尼尼微,灭亚述帝国。

在尼布甲尼撒二世统治时期,新巴比伦王国处于极盛阶段,奴隶制经济有较大发展。奴隶广泛用于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大奴隶主阶级分为军事贵族和商人僧侣两大集团。僧侣集团势力强大,首都巴比伦城的马尔杜克神庙僧侣在诸城神庙中居领导地位,在政治生活中有举足轻重的力量。

前539年,波斯王居鲁士二世攻入巴比伦尼亚,神庙僧侣迎居鲁士入巴比伦城,新巴比伦王国遂亡。⊙ 尼布甲尼撒二世王宫外景托勒密王朝

托勒密王朝是希腊人在埃及建立的王朝,还曾经统治过马其顿王国(前281~前279年)和昔兰尼王国(前163~前145年)。托勒密王朝由亚历山大大帝部将、留驻埃及的总督托勒密·索特尔所建。

前323年,亚历山大死去,托勒密成为埃及的实际统治者。前305年,托勒密正式称王,为托勒密一世。前3世纪是托勒密王朝的鼎盛时期。前1世纪末,托勒密王朝社会矛盾尖锐,人民起义不断,王朝开始衰落,到前30年终为罗马所吞并。⊙ 托勒密王朝时期的丧葬箱罗马王政时代

从传说中的罗慕洛斯建城到前509年罗马共和国的建立,这一阶段的罗马历史被称为王政时代。此时的罗马是一个大的部落联盟,所以又称为军事民主制时代。当时,全罗马共有3个部落。

王政时代的罗马实行“军事民主制”,它主要有以下机构:人民大会或库里亚大会,由全体氏族成年男子参加,他们有权通过或否决法律、选举高级官员等; 元老院,即长老议事会,由300个氏族长组成,相当于库里亚大会的预决机构,有权预先讨论各项新法律,握有收税、征兵等重要权力;勒克斯,或译为“王”,可能由选举产生,主要是军事首长、最高祭司和审理某些案件的审判长。

自前8世纪中期到前6世纪末这250年间,罗马共有七王,因此这一时期被命名为王政时代。王政时代结束后,罗马历史进入了共和国时代。⊙ 古罗马斗兽场波斯帝国

波斯帝国是兴起于伊朗高原的古国。波斯人在前2000年从中亚一带迁至伊朗高原西南部,有十个部落,曾一度处于米底统治之下。

前553年,居鲁士乘米底内乱,率波斯人起义。前550年,居鲁士领导波斯各部落推翻米底王国,建立阿契美尼德王朝,定都苏萨,是为波斯帝国之始。阿契美尼德王朝继而向外扩张,征服小亚细亚、两河流域、叙利亚等地,又向东占领大夏(巴克特里亚)、粟特等地。

其后,冈比西斯、大流士等人不断扩张,使帝国的领土东起印度河,西至爱琴海及非洲东北都,形成了空前强大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奴隶制大帝国。

前5世纪初(大流士一世在位时),波斯不断西进导致持续约半个世纪的希波战争,最后以波斯失败告终。波斯的统治激起各地人民的不断反抗,境内经常爆发反波斯统治的起义。

前4世纪以后,波斯国势转衰。前333年,大流士三世被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彻底打败。前330年,大流士三世被杀,波斯帝国灭亡。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