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社会文化与投资环境(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8 21:50:31

点击下载

作者:李轩志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柬埔寨社会文化与投资环境

柬埔寨社会文化与投资环境试读:

前言

柬埔寨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璀璨文明的东南亚古国,拥有“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吴哥古寺,是一个充满神秘感而又令人无比向往的地方。来到吴哥,人们可以充分感受到一座座由巨石堆砌而成、在密林中沉睡了数百年之久的古代神庙所带来的心灵震撼,真正领略到古高棉文明的神韵和魅力。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起持续了20多年的动荡政局和战火硝烟彻底改变了柬埔寨人民的命运,使得“战争”、“死亡”和“贫困”成为了其国家的代名词。

直到1993年,柬埔寨人民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和平与稳定,战后的第一次全国大选在联合国的监督下顺利举行。新的起点,新的开端,政局的稳定为柬埔寨的重建奠定了基础,新政府实行全面对外开放的自由市场经济政策给国家经济复苏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一个拥有高度市场化、自由化投资环境的新生国家逐步映入世人的眼帘。为了最大限度地吸收外国资金融入国家经济建设,柬埔寨王国政府为境外投资者提供了包括税收、土地使用、外汇管理等在内的最为优惠的投资政策,并给予内外资除购买土地所有权外的“同等待遇”,使得许多外国企业把柬埔寨作为投资和海外业务拓展的首选地。特别是自2004年柬埔寨宣布在西南领海海域发现石油以来,更是聚集了众多国际投资者的目光,根据柬埔寨官方2010年7月公布的消息,其第一桶石油预计将于2012年底正式出产。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投资柬埔寨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自古以来,柬埔寨就是中国的友好之邦,两国关系长期交好,有着良好的政府间合作,为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从地域上讲,中柬两国同处亚洲地区,虽然边境线并不接壤,但相隔距离不远,尤其是在交通发达的今天,从广州直飞金边只要两个多小时就能到达,而且投资与合作在时间上和习俗上都容易被双方认同。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中柬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一个更为全面、开放、广泛、稳定的柬埔寨市场呈现在中国企业面前!

本书参考了大量柬埔寨本土数据资料,对柬埔寨的国情文化、经济发展、法律法规、投资事宜及中柬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简要阐述,重点介绍了外资企业赴柬投资的程序、优惠政策、员工的工作生活以及经济特区的设立、证券市场的筹建和海上石油的发现等热点经济问题,力求使读者能够对柬埔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以期能为有意赴柬投资的中国企业提供一定的信息和帮助。

由于本人学历尚浅,水平有限,且受所掌握资料数量的限制,书中或有疏漏,欢迎广大读者及学界同仁不吝赐教。编者2012年3月第一章 国家概述本章导读☆柬埔寨全称“柬埔寨王国”(The Kingdom of Cambodia),位于中南半岛南部,濒临暹罗湾。以高棉族为主体民族,佛教为国教,拥有东南亚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和“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吴哥古建筑群。1993年大选后,确立实行君主立宪制,设立国会,1999年增设参议院,对外奉行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2004年10月,前国王诺罗敦·西哈努克宣布退位,其子诺罗敦·西哈莫尼继任王位。第一节 地理与气候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柬埔寨王国(The Kingdom of Cambodia)地处中南半岛南部,其疆域介于北纬10°20'至14°32'、东经102°18'至107°37'之间,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明的东南亚古国。柬埔寨国土总面积为181,035平方公里,在东南亚11个国家中位列第8。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柬埔寨共与3个国家陆路接壤,陆地边境线长2,000多公里,其东北部与老挝交界,边境线长约400公里;东部和东南部与越南相邻,边境线长约930公里;西部和西北部与泰国接壤,边境线长约720公里。柬埔寨的出海口位于其西南方向,濒临暹罗湾,海岸线长约460公里。

柬埔寨的地势为三面高,中间低,总体上讲,由北向南地势逐渐趋于平缓。其中,东、西、北三面多为高原和山地,中部是洞里萨湖周边区域的平原地区,南部为湄公河三角洲的冲积平原。北部地区的扁担山脉呈东西走向,平均海拔为500米,可以说是柬埔寨和泰国的天然边界线;西南部的豆蔻山脉和象山山脉是柬埔寨内陆地区和出海口的天然屏障,境内最高峰奥拉山就位于豆蔻山脉的东段,其海拔可达1,813米。中部和南部宽广平坦的平原地区土壤肥沃,物产丰富,是柬埔寨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和主要的农业产区,占全国面积的3/4以上。二、发达的水系

柬埔寨水资源丰富,境内水系众多,河道纵横交错,其众多地名中常见的“港口”一词便是最好的例证。湄公河是高棉人民的母亲河,也是柬埔寨境内最大的河流,它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唐古拉山的东北坡,在中国境内称为澜沧江,自北向南流经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注入南中国海,是中国及其流域的东南亚国家开展区域经济贸易合作的重要纽带。湄公河在柬埔寨境内长约500公里,部分航段可全年通航。

洞里萨湖位于柬埔寨的西北部,是中南半岛第一大湖,也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湖中富饶的水产资源是柬埔寨人民重要的饮食来源。洞里萨湖可分为三个部分:泥沼平原、大湖和小湖,它是柬埔寨淡水鱼类产品的重要来源地,因产鱼品种多、数量大而被赋以“鱼湖”之称。与之相连的洞里萨河是柬埔寨的第二大河流,全长155公里,由洞里萨湖向东南方向延伸,是湄公河和洞里萨湖相连的天然纽带。湄公河与洞里萨河在流经首都金边时相汇,而后又分成两支,这四条河流在王宫前汇聚成一片宽广的水面,被人们称为“四面河”,从空中俯瞰,酷似四支巨大的手臂向远方延伸,景色蔚为壮观,当地华侨给它起了一个形象的名字——四臂湾。

一年中,洞里萨湖的湖区面积和水深随季节而呈现较大的变化,雨季时湖区面积超过10,000平方公里,水深10~14米;旱季低水位时湖面约2,500平方公里,水深一般不到2米。洞里萨湖是湄公河天然的“蓄水池”,被当地人形象地称为湄公河的“调节器”,可以有效地控制湄公河的水量,起到防洪防旱的作用。雨季时水流沿洞里萨河由湄公河流向洞里萨湖,可以有效地减轻洪水对湄公河下游的威胁;旱季时水流则从湖中流出,保证了湄公河下游的水位和水量,利于灌溉和航运之用。三、宜人的气候

柬埔寨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气候湿热,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可达29℃~30℃,温差不超过6℃,平均降雨量约为2,000毫米。当地人习惯把一年分为两季,即雨季和旱季,其中5—10月为雨季,集中了一年中大约90%的降水量,且多在午后或夜间下雨,月平均降雨量超过200毫米;11月—次年4月为旱季,气候干热、雨量较少,其中12月和1月气候最为凉爽,平均气温约24℃,是旅游出行的最佳时机。通常说来,每年的4月是柬埔寨最为干燥炎热的季节,月平均气温可达35℃,个别地区甚至超过40℃。第二节 民族、人口与宗教一、民族与人口

柬埔寨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共有20多个民族,高棉族是柬埔寨的主体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80%,少数民族包括占族、普农族、老族、泰族、华族、缅族、马来族和斯丁族等。

柬埔寨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其人口总数在中南半岛五国中位列第四。根据2008年柬埔寨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柬埔寨全国总人口约为1,340万,其中城市居民约占19.5%,全国男女比例为1:1.056,人口密度为75人/平方公里。

近年来,柬埔寨的人口发展和分布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是增长速度在“高增长”的背景下逐渐趋缓。1953年独立以来,柬埔寨保持了较高的人口增长速度。根据1962年人口普查的结果,当时柬埔寨全国总人口仅为570万人,而到2004年时,全国总人口已猛增至1,309.1万人,是1962年的2.3倍。期间,其人口密度的增长速度也十分惊人,1972年为22人/平方公里,1990年为43.7人/平方公里,2004年为75人/平方公里,30年的时间里其人口密度增长了2.4倍。国内人口数量的过快增长给柬埔寨教育、就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2004年2月,柬埔寨正式颁布第一个国家人口政策,通过呼吁育龄夫妇有计划地生育、自由但负责地决定生育孩子的数量和间隔时间等政策手段,降低母婴死亡率、减轻人口增长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影响,以促进人口增长良性化,确保国家经济持续发展,进一步消除贫困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在一系列政策的影响下,2004—2008年四年的时间里,柬埔寨人口增速有所下降,全国人口仅增长约30.5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不足0.6%。

第二是人口地理分布极不平衡。柬埔寨居民主要分布在以首都金边为中心的中部平原地区、洞里萨湖周边区域和西南部经济相对发达的海岸沿线省份,平均人口密度分别为261人/平方公里、64人/平方公里和56人/平方公里,其中首都金边人口达132.76万人,人口密度为4,516人/平方公里;北部丛林及山地区域人烟较为稀少,平均人口密度仅为22人/平方公里;而位于东部边境地区人迹罕至的蒙多基里省,人口密度仅为2人/平方公里。

第三是人口年龄结构年轻化特点明显。根据柬埔寨王国政府2008年人口普查年龄结构表的最新数据显示,15岁以下儿童占总人口的比例为33.7%,尽管比2004年下降了4.9个百分点,但整体仍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65岁以上的人口所占比例有所增加,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3%。

第四是人口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但接受系统教育人群数量依然受到限制。1998年柬埔寨25岁及以上成人识字率为62.8%,2004年这一数字提高至74.4%,到2008年时已增至77.6%,其中25岁及以上男性识字率为85.1%,女性为70.9%。尽管人口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但25岁及以上年龄群体接受国家正规教育的人数比例依旧不高,据统计,该群体中小学未毕业人数比例占47.2%,持高中以上学历者仅占其总数的1.8%。表1-1 柬埔寨历年人口普查情况简表资料来源:总结自《列国志——柬埔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9月,第32~35页。表1-2 2008年柬埔寨人口普查总数及城乡、男女人口数量简表资料来源: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tistics,General Population Census of Cambodia 2008,August 2009,p.ix。二、宗教信仰

柬埔寨是一个虔诚信佛的国家,其王国宪法第43条明确规定:“佛教是柬埔寨国家的宗教(国教)。”在柬埔寨,有93%以上的居民信奉佛教,佛教在柬埔寨人民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现今柬埔寨人民信奉的佛教属上座部佛教教派,亦称小乘佛教,是在14世纪以后,随着外国的不断入侵和吴哥王朝的衰落而传入柬埔寨的,在之后几百年的时间里,小乘佛教在柬埔寨不断发展壮大,逐步取代了婆罗门教和大乘佛教的位置,成为了柬埔寨人民笃信的不可动摇的国家宗教。柬埔寨的小乘佛教分为两大派别,即摩诃尼伽派(Mohanikay)和达摩育特派(Thamayut),前者是传统的高棉佛教,在柬埔寨处于主导地位,尤其在普通百姓中流传甚广,拥有全国90%的佛教信徒和94%的寺庙,总部设在首都金边的乌那隆寺(Ounalom);后者则主要在王室贵族和高级官员中流传,重点分布在柬埔寨的13个地区,以金边最为集中,总部设在首都金边的波东华岱寺(Botumvadei)。两派都设有全国佛教会,国家元首是两派佛教会的最高领袖,但其职权只是保卫宗教。在传道方面,两派各有自己宗教的领袖僧王,僧王由国王任命,地位极高。两派僧王彼此独立,分管自己属下的僧众。

僧侣在柬埔寨有着十分崇高的社会地位,通常被人们视为最有学问、道德修养最深的人,他们不参加生产劳动、不受拘役、不服兵役、也不纳税,在任何场合下,人们都要对僧侣表现出极度的尊重,拜访僧侣时,一定要将鞋脱在室外。柬埔寨僧侣的生活相对比较简朴和清苦,一日两餐,主要靠化缘为生。每天清晨,僧侣们两人一组或是三五成群列队化缘,随后回到寺庙诵念佛经。人们可以通过僧侣持化缘用钵的不同方式区分他们所属的教派,摩诃尼伽派是把钵挂在肩上,而达摩育特派则把钵捧在手心。

在柬埔寨,几乎每个城市或村庄都建有一座或多座寺庙,且大多数寺庙位于环境较好的地段,或依山傍水,或闹中取静,每座寺庙都会建有一两座佛堂,由一名上级僧长任命的长老全权负责寺内各项事务。佛教寺庙在柬埔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自古以来,佛教寺庙不仅是柬埔寨宗教活动的中心和人们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而且还担负着地方教育和珍藏书籍的职责。在柬埔寨遭受外国侵略和殖民统治的艰苦时期,寺庙为高棉本民族文化的保存、传承和发扬作出了重要贡献,直到今天,一些偏远地区的孩子们依旧会选择到寺庙里学习文化,城市寺庙还会为那些前来求学的穷人家的孩子们提供免费住宿,在金边的寺庙里就有不少从乡下前往首都读书求学的孩子。

柬埔寨的男性佛教徒,上至国王,下至平民,无论地位高低,一生中都要有一段削发为僧的经历,时间可长可短,少则数日,多则几月。如少年出家为僧只需三五天便可还俗,但一般说来,成年男子出家时间往往为三个月,当然也可选择终身为僧。剃度受戒之礼对柬埔寨人而言是十分隆重和神圣的,很多家长都鼓励自己的孩子削发为僧,社会上也会将出家当和尚当作一件大喜事,一个人在出家之时往往会得到亲朋好友和邻里乡亲的热烈欢送,吹吹打打,场面十分热闹,这是因为在他们的眼中,出家为僧是人生的必经阶段,这样的经历一方面是对自己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另一方面则能够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操行和品德,而且人们往往会把剃度作为判断一个人修行品德的重要标准,男性在剃度还俗后求婚、就业都会比较容易。

柬埔寨是一个宗教自由的国家,尽管佛教在柬埔寨有着不可动摇的社会地位,但政府并没有限制其他宗教信仰的传播和发展。特别是在1993年大选后,王国政府奉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并将其明确写入宪法,但禁止各种宗教团体对18岁以下未成年人进行说教。目前,除小乘佛教外,柬埔寨的宗教还包括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原始宗教等,其中占族信奉伊斯兰教,少数城市居民信奉天主教。第三节 行政区划

柬埔寨全国分为23个省和1个首都直辖市,即干丹省(Kandal)、贡布省(Kampot)、茶胶省(Takeo)、柴桢省(Svay Rieng)、波萝勉省(Prey Veng)、磅士卑省(Kampong Spue)、磅清扬省(Kampong Chhnang)、磅湛省(Kampong Cham)、磅同省(Kampong Thom)、桔井省(Kratie)、戈公省(Koh Kong)、菩萨省(Pursat)、马德望省(Battambang)、暹粒省(Siem Reap)、班迭棉吉省(Banteay Meanchey)、奥多棉吉省(Oddor Meanchey)、柏威夏省(Preah Vihear)、上丁省(Stung Treng)、腊塔纳基里省(Rattanakiri)、蒙多基里省(Mondul Kiri)、西哈努克省(Sihanoukville)、白马省(Krong Kep)、拜林省(Pailin)和首都金边市(Phnom Penh)。(详见附录二“柬埔寨省、市一览表”)

根据柬埔寨国家垂直行政体系的划分,自中央政府以下可依次划分为省、县(市)、区、村,或者是直辖市、区、分区。

首都金边是柬埔寨目前唯一的直辖市,也是柬埔寨最大的城市,人口约为130万(截止到2008年)。“金边”一词在柬埔寨语中的发音可写作“百囊奔”,“百囊”之意为“山”,“奔”则是一位老妇人的姓氏,之所以把“百囊”和“奔”合在一起,用“奔夫人之山”来命名这座城市,是有一定渊源的。

传说在600多年前的四臂湾河畔住着一位老妇人,人们都称她为“敦奔”,在柬埔寨语中有“奔夫人”之意。她生活富裕,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1372年的一天,天气突变,阴云密布,雷电交加,大雨滂沱,河水暴涨。待到雨过天晴之时,奔夫人到河边打水,看见一棵大戈基树在水面上盘旋,于是她马上招呼邻居,用绳索套住大树并将其拖上河岸。就在奔夫人用水冲洗树上污泥的时候,她忽然发现树上有一个洞,里面有4尊铜铸佛像和1尊石神像。那尊神像矗立在树洞之中,一手握大棒,一手执法螺,头上挽着发髻。见此情景,笃信佛教的奔夫人和邻居们认为这是上天赐予之物,便把铜佛和石像洗刷干净,并以隆重的仪式将其恭恭敬敬地迎回奔夫人的家中,盖了一座小棚,暂时供奉起来。随后,奔夫人号召邻居们用土把她家西面的一座小山加高,把戈基树锯成柱子,在山顶建起一座寺庙,并把4尊铜佛像请至庙中供奉起来,而石神像则供在东山脚下的一个座位上,并请来僧侣住在西山脚下。后人为纪念这位奔夫人,就将这座山命名为“百囊奔”,即“奔夫人之山”的意思,山上的寺庙被人们称之为“奔夫人山寺”,也就是现今位于金边市北面的塔仔山,至于那个村庄,自然就成为了今天我们所见的金边市的前身。当时的华侨将其称为“金奔”,但在广东话里,“奔”和“边”发音十分接近,久而久之,金奔在汉语中便演变成了“金边”,并一直沿用至今。

今天的塔仔山已成为了金边市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也是金边市民休憩的好场所。山上建有佛塔和寺庙,上山的入口处有两个石刻的七头蛇神及怪鸟、狮子和佛像等。这里是金边市的制高点,登上山顶可以俯瞰整个金边市。第四节 资源分布一、农产品资源

柬埔寨是典型的农业国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以上。全国可耕地面积为670万公顷,其中可灌溉面积120.6万公顷,占全国可耕地面积的18%。柬埔寨的主要粮食作物包括稻谷、玉米、薯类、花生和豆类等,主要经济作物有橡胶、胡椒、棉花、糖棕、甘蔗、咖啡、芝麻、蓖麻、黄麻和烟叶。

粮食作物中的稻谷是柬埔寨最主要的农产品,种植面积占全部耕地面积的比例超过80%,主要分布在拥有“鱼米之乡”美誉的湄公河流域和洞里萨湖的周边地区;其次是玉米,主要分布在东部高原地区和首都金边附近,以磅同省和干丹省居多;橡胶是柬埔寨最主要的经济作物,种植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磅湛、磅同、桔井和腊塔纳基里省的红土地区,其中有90%以上集中在磅湛省;胡椒主要产于贡布、茶胶省的沿海湿润地区,其产量、质量曾一度位居世界前列。二、林业资源

柬埔寨有着丰富的林业资源,20世纪60年代,柬埔寨森林面积达1,300多万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的75%。之后由于战乱和滥伐现象严重,到90年代森林面积骤减至89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降至49%,但柬埔寨仍然是世界上林业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之一。据统计,目前柬埔寨的木材储量超过10亿立方米,种类达200余种,主要分布在东部、西部和北部的山区,其中不乏柚木、铁木、紫檀、红檀、花梨木、沉香等热带珍贵高级木种及多种竹类。此外,柬埔寨的林副产品和药用植物也很丰富,如豆蔻、胖大海、马钱子、藤黄、桂皮、檀香、树脂、樟脑和桐油等。三、水产资源

柬埔寨江河湖泊众多,水路纵横,有着丰富的水产资源。据统计,全国淡水鱼年产量在10万吨以上(不包括居民日常消费部分),其中约有50%产自西北部的洞里萨湖,主要产品包括乌鱼(生鱼)、白鱼(花斑)、金龙鱼(白花)、鲫鱼、青占鱼(无鳞)和笋壳鱼等,其中笋壳鱼为柬埔寨的特有鱼类,深受东南亚地区人民特别是外来游客的喜欢。西南沿海省份的戈公、云壤等渔港也是重要的渔场所在地,多产鱼虾,年产量在4万吨左右,主要盛产鲳鱼和沙甸鱼等。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失衡和过度捕捞,柬埔寨的水产资源有所减少。四、野生动物资源

柬埔寨山区分布很广,有许多未经人类开发的热带雨林地区,野生动物种类繁多,以兽类、鸟类和蛇类为主。既有大象、野牛、老虎、黑豹、熊等大型野生动物,又有鹤、苍鹭等多种野生珍贵鸟类,以及以眼镜蛇为代表的多种蛇类。五、矿产资源

目前柬埔寨已探明储量的矿藏有20余种,主要的金属矿产包括铁、金、银、钨、铜、锌、锡等,非金属矿藏有磷酸盐、石灰石、大理石、白云石、石英砂、黏土、煤、宝石等。但由于勘探工作滞后,柬埔寨至今尚未绘制出完整的国家矿产资源分布图,整个国家矿产资源的勘探及开采工作也还处于初级阶段。

现今柬埔寨以洞里萨湖为中心的中部以及东南部的整个湄公河三角洲地区在远古时期曾是一片大海湾,因而在整个这一带的平原地区至今尚未发现有价值的金属矿藏资源。目前已发现的金属矿藏资源主要分布在其东北部、北部、西部、西北部、西南部和南部的高地和山区地带。铁矿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磅同省、柏威夏省和上丁省等地;金矿主要是由前苏联和越南地质勘探队于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分布较广,主要在东北部的腊塔纳基里、桔井、磅湛、磅同和马德望等省份;铜矿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磅同、桔井和上丁等省;而少量已被发现的铅锌矿矿点则散布于磅士卑、桔井和上丁等省份。

柬埔寨非金属矿的分布较为广泛,已发现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磅同省、桔井省和上丁省,但蕴藏量不多,且煤层较薄,变化较大,只有上丁的他拉地区的两个矿点储量相对较大,但从总体上来讲,工业开采的价值十分有限;磷矿资源主要分布在马德望省和贡布省;石灰石分布较广,西北部的马德望、南部的贡布以及东北部的磅同、桔井、上丁等省均有发现;柬埔寨的宝石世界闻名,尤以红宝石、蓝宝石最为名贵,早在19世纪就有人开采,其主要分布在马德望省的拜林(珠山)地区、磅同省和腊塔纳基里省的博胶地区。六、油气资源

柬埔寨石油勘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在当时柬埔寨政府的请求下,中国派出石油勘探队对柬埔寨南部海域进行了石油勘探工作,并得出了地质构造具备产油条件的结论。但在接下去的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虽然曾有多家海外石油公司对柬埔寨进行了石油勘探,但均未取得有价值的勘探结果。因此,柬埔寨一直被世人认为是一个贫油国,其石油产品的消费也全部从国外输入。

直到2004年12月22日,经柬埔寨官方证实,美国CHEVRON海外石油(柬埔寨)有限公司勘探队在西哈努克市以南140多海里的柬埔寨西南海域发现了3处油井,且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石油蕴藏量约4亿桶。而且柬埔寨方还表示,此次发现石油的海域在柬埔寨主权领海范围内,并不是与泰国存在争议的重叠海域。

这一消息的公布创造了柬埔寨石油勘探行业的历史,也使得柬埔寨成为了世人瞩目的一个焦点。目前,柬埔寨领海海域上已经聚集了来自美国、法国、日本、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科威特、新加坡、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石油公司,其划分的6个区块的勘探开采权已全部被外国公司标得。第五节 政治一、政治体制

1993年5月23—25日,通过多方的共同努力,在联合国驻柬埔寨临时权力机构(UNTAC)的主持和监督下,柬埔寨顺利地进行了全国大选。参与此次选举投票的选民比例达到全国总人口的90%。根据6月10日公布的大选结果,奉辛比克党以45.44%的选票和58个国会议席的一般性优势取得了选举胜利,而人民党则获得了38.22%的选票和51个国会议席。9月21日,柬埔寨制宪议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柬埔寨王国新宪法,24日,西哈努克在新宪法上签字,成为柬埔寨王国国王,并任命拉那烈为第一首相,洪森为第二首相。根据宪法所确立的“国王治理国家但不执政”的原则,柬埔寨王室参政受到限制,王国制的国体和君主立宪制的政体基本得以确立。1999年的宪法修正案进一步限制了王室的作用。2004年10月,新国王诺罗敦·西哈莫尼登基,君主立宪制在柬埔寨得以维护和延续,并为柬埔寨内政在新时期得到进一步巩固和稳定,以及社会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二、宪法

柬埔寨现行宪法于1993年9月21日经柬制宪会议表决通过,经前国王西哈努克于同年9月24日签署后生效。1999年3月4日,第二届国会通过宪法修正案,新宪法由原来的14章149条增加至16章158条。根据王国宪法规定,柬埔寨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实行自由民主制、自由市场经济和多元化政策,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国王是终身制的国家元首、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国家统一和永存的象征,有权宣布大赦,在首相建议并征得国会主席同意后有权解散国会;国王因故不能理政或不在国内期间,将由参议院主席代理国家元首职务;王位不能世袭;国王去世、退休或退位后,由首相、佛教两派僧王、参议院和国会正副主席共计9人组成的王位委员会于7日内从安东、诺罗敦和西索瓦三支王族后裔中遴选产生新的国王。

2006年3月,宪法对关于议会重大决定的表决规定作出了更改,由原先的2/3绝对多数赞成通过改为50%+1的简单多数赞成通过。三、立法机构

柬埔寨的国家立法机构实行两院制,即由国会和参议院两个部门构成。

国会是柬埔寨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和立法机构,每届任期5年,下设9个专门委员会。首届国会于1993年成立,由120名议员组成,其中奉辛比克党58人,人民党51人,佛教自由民主党10人,莫里纳卡党1人,由人民党主席谢辛担任主席;第二届国会于1998年9月成立,由122名议员组成,其中人民党64人,奉辛比克党43人,森朗西党15人,主席一职由奉辛比克党主席诺罗敦·拉那烈担任,在第二届王国政府人民党和奉辛比克党联合执政的模式下,森朗西党拒绝入阁,成为国会合法的反对党;第三届国会于2004年7月成立,由123名议员组成,其中人民党73人,奉辛比克党26人,森朗西党24人,拉那烈连任国会主席,但2006年3月,拉那烈因故辞去国会主席职务,在接下来3月21日举行的国会全体会议上,国会议员通过投票选举原第一副主席、人民党名誉主席韩桑林为新任国会主席,人民党中央常委阮涅为第一副主席,奉辛比克党成员尤霍格里为第二副主席,12月27日,国会再次投票表决通过奉党成员洪逊霍为国会第二副主席;第四届国会成立于2008年9月,由123名议员组成,其中人民党90人,森朗西党26人,人权党3人,拉那烈党和奉辛比克党各2人,由韩桑林继续担任主席一职,阮涅为第一副主席,赛冲为第二副主席。

根据柬埔寨宪法的规定,所有法案必须经由国会、参议院、宪法理事会逐级审议通过并呈交国王签署后方能生效。参议院主席的礼宾顺序排在国王之后、国会主席和政府首相之前,属国家第二号领导人,在国王因故不能视事或不在国内时代理国家元首。柬埔寨首届参议院成立于1999年3月25日,任期6年,由61名参议员组成,人民党31人,奉辛比克党21人,森朗西党7人,另2人由国王任命,人民党主席谢辛任参议院主席,第一、第二副主席分别由奉党成员西索瓦·吉万莫尼拉和包本斯瑞担任;2006年1月22日,柬埔寨举行参议院换届选举,选举产生61名参议员,其中人民党45人,奉辛比克党10人,森朗西党2人,另外2名由国王直接任命,2名由国会委任,3月20日,柬第二届参议院举行首次全体会议,投票选举产生领导班子,人民党主席谢辛连任主席,奉辛比克党成员西索瓦·吉万莫尼拉当选第一副主席,人民党成员迪翁当选第二副主席。柬埔寨参议院下设总秘书处和公共信息与联络总局两个机构,另外设有9个专门委员会,即人权与投诉处理和调查委员会(第一委员会),财政、银行和听证委员会(第二委员会),经济、投资计划、农业、水资源、气象、农村发展和环境委员会(第三委员会),内政、国防、议会联络、监督和公共事务委员会(第四委员会),外事、国际合作、宣传和信息委员会(第五委员会),法律和司法委员会(第六委员会),青年、体育、教育、宗教事务和旅游委员会(第七委员会),卫生、社会福利、退伍军人、青年改造、就业、职业培训和妇女事务委员会(第八委员会),公共事务、运输、民航、邮政、电子通讯、工业、能源、商务、城市规划和建设委员会(第九委员会)。四、行政机关

柬埔寨王国政府是柬埔寨最高的行政机构,其任务是根据宪法所制定的基本原则,统一领导全国的行政工作,保证国家法律的有效执行和相关政策的顺利实施。第一届王国政府成立于1993年7月1日,内阁由35位成员组成,共设29个国家部委,由奉辛比克党主席拉那烈担任第一首相,人民党副主席洪森担任第二首相;第二届王国政府成立于1998年11月30日,内阁共有82名成员,设立25个部委和2个国务秘书处,在此次成立政府的选举中人民党跃居柬埔寨第一大党之位,由洪森荣登政府首相之职;在2003年大选时,作为柬埔寨第一大党的人民党实力倍增,得票优势愈加明显,为了与人民党进行抗衡,奉辛比克党和森朗西党结成联盟,试图联手争取更多的参政席位,这也使得选举后的柬埔寨政治陷入僵局,在经过近一年的谈判后,第三届王国政府于2004年7月16日成立,设立一个首相,继续由洪森担任,另设副首相7人,国务大臣15人,26个部委和2个国务秘书处,内阁成员增至186人;第四届王国政府于2008年9月25日正式成立,仍由人民党和奉辛比克党联合组阁,但各部委的主要负责人均为人民党成员。洪森继续连任首相,另设10个副首相,16个国务大臣,26个部和2个国务秘书处。(详见附录一“官方服务机构”之“王国政府各职能部门地址及联系方式”)五、司法机关

柬埔寨的法院分为初级法院、上诉法院和最高法院三级,柬埔寨并未单独设立检察院,而是由各级法院分别设立检察官职位,以行使检察职能。柬埔寨最高法官理事会是其司法系统的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监督法院的工作,拥有遴选、任免法官的职权,由国王、最高法院院长、总检察长、上诉法院院长和检察长、金边法院院长和检察长以及两位法官共计9人组成。六、主要政党

柬埔寨是一个多党制的国家,自由度相对较高,历届大选均有多个政党参与选举,1993年大选时共有40多个政党参选,1998年大选时有39个政党参选,2003年大选时有23个政党参选,2008年大选有11个政党参选。其国家主要政党有:(一)柬埔寨人民党(Cambodia People's Party)

柬埔寨人民党的前身为成立于1951年6月28日的柬埔寨人民革命党,1991年10月改为现名。人民党共有党员约410万人。1991年,柬埔寨人民党宣布实行自由民主多党制和自由市场经济,1993年大选后,该党顺应形势,同意恢复君主立宪制,与奉辛比克党联合执政。1998年大选获胜后,洪森出任首相。在2002年初举行的地方选举中,人民党获得绝大多数乡(区)长职位。2003年大选人民党获胜,获73个国会议席。2008年大选人民党再次获胜,赢得90个国会议席,洪森蝉联首相。该党主张对内维护政局稳定,致力于经济发展和脱贫,建立民主法制国家;对外奉行独立、和平、中立和不结盟政策,支持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支持加强南南合作、缩小贫富差距及加强区域合作,维护地区和平与繁荣;重视同周边邻国的友好合作以及与中、日、法等大国发展友好关系,积极改善同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关系。(二)奉辛比克党(FUNCINPEC Party)

奉辛比克党的前身为“争取柬埔寨独立、中立、和平与合作民族团结阵线”(按法文字母缩写简称为奉辛比克,Front Uni National Pour Un Cambodge Independent,Neutre,Pacifique,et Cooperatif),由柬埔寨前国王西哈努克于1981年创建,并任首届党主席。1992年改为现名,共有党员约40万人。该党信奉西哈努克主义,对内主张政治民主化、经济私有化,维护君主立宪制;对外奉行独立、和平、中立与不结盟外交政策,主张与世界各国和一切友好政党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与邻国的边界领土的争端问题。1993年大选奉党获胜,成为国会第一大党,由党主席拉那烈出任政府第一首相;1997年7月,人民党与奉党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拉那烈被罢免第一首相;1998年大选奉党获得43个国会议席和21个参议院议席,退居第二;2002年初举行的乡级选举中获10个乡(区)长职位;2003年大选奉党获得26个国会议席,居第二位,于2004年7月与人民党组成第三届联合政府;2006年10月,奉党召开全国特别代表大会,决定盖博拉斯美取代拉那烈任奉党主席,卢莱斯棱任第一副主席,西索瓦·西里拉任第二副主席,涅本才任秘书长。近年来,随着人民党的不断壮大和发展,奉党在柬埔寨国内的影响力有所下降,2008年大选时,该党仅获得2个国会议席。(三)森朗西党(Sam Rainsy Party)

原名高棉民族党,创建于1995年11月9日,1998年改为现名,森朗西任主席。该党推崇西方化的自由、民主、人权,主张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收回割让给邻国的土地,解决非法移民问题,要求铲除国家的贪污、腐败现象,大力发展自由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柬埔寨知识分子、工人、市民和青年学生中有较大影响力,共有党员约25万人。该党原主张共和,反对君主立宪制,但近年来立场有所变化。1998年大选中该党获得15个国会议席和7个参议院议席,拒绝参加政府,成为国会反对党。在2002年初举行的乡级选举中,森朗西党获得13个乡(区)长职位,在2003年和2008年大选中该党分别获得24个和26个国会议席。七、军事力量

1993年6月23日,柬埔寨三派武装力量联合组成柬埔寨武装部队,由西哈努克国王担任最高统帅。1993年9月24日改名为高棉王家军,划分为5个军区和1个特别军区,有12个主力步兵师,总兵力约13万人。王国联合政府成立后,迪班(人民党成员)和西索瓦·西里拉(奉辛比克党成员)出任联合国防大臣。1999年,洪森首相辞去柬埔寨武装力量总司令的职务,由原王家军总参谋长四星上将盖金延接替,波尔沙伦任副总司令兼总参谋长,密索皮任副总司令兼陆军司令,坎沙文和肯索潘为副总司令,翁桑坎为海军司令,森桑南为空军司令。2008年波尔沙伦接替盖金延任王家军总司令。在柬埔寨和平重建和经济大发展的阶段,王国政府制定并执行了阶段性的裁军计划,2001年10月,柬埔寨开始执行第一阶段的裁军计划,2001—2002年度共裁军3万人;第二阶段裁军1.5万人的计划也于2003年初完成。

2006年10月25日,柬埔寨国会通过了《兵役法》草案,规定18~30岁柬籍男性公民均有义务服兵役。据统计,2008年柬埔寨全国军队总兵力约11万人,军费支出约8,200万美元。八、对外关系

柬埔寨王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柬埔寨是独立、主权、和平、永远中立和不结盟的国家。”柬埔寨与邻国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平共处,不加入任何违背其中立政策的任何军事联盟或协议,不侵略任何国家,不以任何形式直接或间接干涉他国内政,同时也反对外国的侵略和干涉,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相互尊重国家主权,愿意以和平互利为基本原则,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与邻国的边界问题及国与国之间的争端。

1993年新政府成立后,柬埔寨确定了融入国际社会、争取外援发展经济的对外工作方针,不断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力求改善和发展与西方国家及国际机构的关系,以最大限度地争取国际经济援助。迄今为止,柬埔寨已经与世界上10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其中有62个国家已向柬派驻大使,在金边的常驻外国使馆共有28家;柬埔寨也向22个国家派出大使,并开设8家领事馆,任命了3个名誉领事。

柬埔寨最早加入的国际组织是国际电信联盟(ITU),时间是在1952年,之后又陆续加入了联合国(UN,1955年)、亚洲开发银行(ADB,1966年)、万国邮政联盟(UPU,1969年)、国际重建与发展银行(IBRD,1970年)和国际开发协会(IDA,1970年)等组织。

20世纪90年代后,为了尽快融入国际社会,促进国家重建和经济发展,柬埔寨王国政府加速了加入国际组织的步伐。1993年至2005年间,柬埔寨分别加入了世界卫生组织(WHO,1993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1995年)、国际金融公司(IFC,1997年)、多边投资保障署(MIGA,1999年)、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1999年)、国际劳工组织(ILO,1999年)、世界海关组织(WCO,2001年)、世界贸易组织(WTO,2004年)和解决投资争议国际中心(ICSID,2005年)。此外,柬埔寨还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刑警组织、联合国贸易和发展大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等国际性组织的成员国。第六节 柬埔寨:微笑的高棉一、国旗、国徽与国歌(一)国旗

目前柬埔寨的国旗使用的是1970年3月18日以前柬埔寨王国国旗的图案,是在1993年大选结束时恢复确立君主立宪制后被重新启用的。旗帜以红、蓝、白为主色,由三个平行的横向长方形相连构成,整体呈长方形,长宽比例是3:2。中间是红色宽面,上下均为蓝色长条,线条比例1:2:1。红色代表民族,象征吉祥与喜庆;蓝色代表王室,象征光明和自由;位于红色款面正中的白色吴哥窟镶有金边,象征着柬埔寨古老悠久的国家历史和灿烂光辉的民族文化。(二)国徽

柬埔寨的国徽图案为菱形,以托盘托举的王剑为中心线,寓意着至高无上的王权,两边呈现完全对称的图案,是由狮子守护的5层华盖,并附以象征着胜利的棕榈树。图案底部的饰带上用柬文写着“柬埔寨王国之国王”的字样,各个部分的图案组成一个富有涵义的整体,象征着柬埔寨王国在国王的领导下,是一个统一、完整、团结、幸福的国家。(三)国歌

现今柬埔寨使用的国歌是在1941年被最初确立的。1970年朗诺政变后采用了新的国歌,原国歌于1975年至1976年民主柬埔寨初期曾被重新启用,但只维持了一年时间又被更换。1979年柬埔寨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亦采用了自己的新国歌。1993年,新成立的柬埔寨王国政府重新启用了1941年版的国歌,这首国歌是以柬埔寨历史名地“诺哥列尔”来命名的,由琼奈(Chuon Nat)作词、F. 佩吕绍(Perruchot)和J. 杰克尔(Jekyll)作曲,根据柬埔寨民乐而创作的。歌词大意为:祈求神灵保佑我们的国王,愿圣体安康、如意吉祥,子民祈求国王圣德庇护,石窟和王国盛世缔造者的继承人。石窟隐秘在丛林中酣睡,铭记着古代王朝的辉煌,高棉民族如坚石般永存于世,我们希望,好运降临柬埔寨——一个古老的国家。朗朗的诵经声在寺院中响起,感谢佛祖的恩德,让我们忠诚追随先辈们的信仰,神灵必将恩惠赐予我们伟大的国家——柬埔寨。二、吴哥文明

提到柬埔寨,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吴哥窟”,这座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古代神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屹立于古寺最高层的五座“莲花”巨塔,以及雕刻在外围长廊墙壁上的精美神话故事和传说,令世人惊叹不已。每天,这座透着神秘气息的古庙都以它的雄伟和壮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参观者驻足观赏,人们在欣赏其高超的建筑技艺和精美雕刻艺术的同时,也在深深地感受着它所蕴藏着的古代高棉帝国的强盛繁荣和那段璀璨光辉的吴哥文明。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在一个叫“谷特牧”的岛屿上生活着的原始居民是高棉族最早的祖先,即高棉族或吉蔑族(khmer)。岛上的土著居民过着游牧部落的生活,起初部落之间不发生联系交往,在日常生活中,每个部落使用的是自己的语言,后来,岛上有一名叫“柳叶”的聪明美貌的女首领统一了诸部落,自立为王,后人称她为“柳叶公主”。之后,在公元1世纪时,一位名叫混填(混溃)的印度婆罗门教徒率众来到谷特牧岛,战胜了女王柳叶,并娶柳叶为妻,把相对发达的印度文化和文明带到了高棉的土地上,给这片古老的地域带来了发展的生机,成就了繁荣而强大的扶南王国。事实上,混填的出现还是有着部分神话色彩的,《晋书·扶南传》就记载了这段历史:“其王本是女子,字叶柳。时有外国人混溃者,先事神,梦神赐之弓,又教载舶入海。混溃旦诣神祠,得弓,遂随贾人泛海至扶南外邑。叶柳率众御之,混溃举弓,叶柳惧,遂降之。于是混溃纳以为妻,而据其国。”

然而,由于政治、经济及自然等多方面原因,从公元6世纪下半叶起,扶南开始走向衰亡,最终被属国真腊所取代,而后又历经了早期真腊、吴哥王朝和晚期真腊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吴哥文明。其中,9—14世纪的吴哥王朝为真腊王国的鼎盛时期,国力强盛,文化发达,其疆域版图几乎覆盖整个东南亚地区,北与中国相接,南至中国海,东起占婆,西抵缅甸的蒲甘。吴哥古建筑群中的大部分建筑都是这一时期的产物,给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文化遗产。吴哥窟可以说是高棉古典建筑艺术的最高峰,它结合了高棉寺庙建筑学的两个基本布局,即祭坛和回廊。祭坛由三层长方形有回廊环绕的须弥台组成,一层比一层高,象征印度神话中位于世界中心的须弥山。在祭坛顶部矗立着按五点梅花式排列的五座宝塔,象征须弥山的五座山峰。寺庙外围环绕一道护城河,象征环绕须弥山的咸海。吴哥窟的修建者是被称为“太阳护卫神”的苏利耶跋摩二世,这座伟大的神庙既是他生时的寝宫和最为神圣的宗教圣地,也是他死后的陵墓。吴哥窟供奉的是婆罗门教的毗湿奴神,它始建于1112年,直到1201年方才竣工,整个修建过程历时90余年,征调1,500万名劳工,凝聚了古代高棉人民的血泪和精湛的建筑、雕刻技艺,同时也是古高棉文明的代表之作。

吴哥文明的另一个体现便是“吴哥通”王城,位于其中心的巴戎寺也是城中的巅峰之作。巴戎寺修建于12世纪末期,其外观与吴哥窟颇有相似之处,同是建在三层基台之上,最高层基台呈十字形平面,中心为圆形平面的雕刻塔。三层基台周围都有独立的围廊,基台中部和围廊上共有塔49座,形成林立的塔群。每座塔雕都是象征着“高棉微笑”的“四面佛”,有人说是四面观音像,也有人说其雕刻的就是巴戎寺的建造者——阇耶拔摩七世,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宏伟壮观的塔像象征的是当时高棉王国的昌盛与繁荣。与吴哥窟不同的是,初建的巴戎寺是佛教寺院,它的整体构成是以传说中佛教最高境界的须弥山为样本的。

中国有句俗语叫“不到长城非好汉”,柬埔寨也有着“不到吴哥就等同于没有去过柬埔寨”的类似说法,如果把吴哥比喻为柬埔寨王国和高棉民族的灵魂,恐怕一点也不为过。随着岁月的流逝,辉煌灿烂的古高棉文明已逐渐衰落以致湮没,昔日繁荣的景象已无法再现,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依旧能够从历经沧桑的吴哥古迹中感受到浓烈的生命气息,仿佛把我们带回到那个强盛的时代,去领略高棉文明的神韵。第二章 经济概况本章导读☆1993年第一届王国政府成立后,柬埔寨确立了以“经济私有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导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完善经济管理体系,健全法律法规,改善国内经济环境。政府推行的“三角战略”、“四角战略”和“双赢政策”收效颇丰,实现了2005—2007年GDP的连续两位数增长,但出口结构的过于单一及对外资、外援的过度依赖使其经济增长呈现后劲不足趋势,政府正在通过推行贸易、投资体制改革,推进产业政策的现代化进程,加强轻工业、信息和通讯业等领域的发展,同时建立证券市场,拓宽融资渠道,以增强柬埔寨经济发展的区域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第一节 近代经济模式及经济政策的转变一、1953年独立后柬埔寨经济模式的转变

1953年11月9日,柬埔寨人民终于走出了90年法属殖民统治的阴影,迎来了期盼已久的独立与自由。政治上的独立使得柬埔寨的经济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代经济模式在原有的殖民地经济和封建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成熟起来。然而,柬埔寨的经济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接下来的50多年的时间里,随着国内政坛的风云变幻,柬埔寨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一条“驼峰型”的曲折道路,经济模式发生了由“混合型”到“计划型”,最终实现“市场型”突破的巨大转变。

1953—1970年的西哈努克时期,政治上奉行“中立”的柬埔寨在经济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王国政府通过成立计划委员会、发行货币、制定执行经济发展计划、兴建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农业、有效利用外国资本和保护本国民族工商业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初步建立起一个相对稳定、完备的经济调控体系。

1970年朗诺—施里玛达集团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了推翻西哈努克政府的国家政变,建立了所谓的“高棉共和国”。之后不久,美国在越南战争的战火染指柬埔寨,使得刚刚起步的柬埔寨经济再次受到沉重的打击,以至于完全陷入了“战争经济”的状态。为躲避战乱,大量国民流离失所,导致耕地荒芜,国家农业产量骤减。此外,朗诺集团还企图通过发行货币来解决军费开支和财政赤字猛增的问题,结果则致使国内物价巨幅上涨,通货膨胀严重。可以说,在朗诺集团统治的5年时间里,柬埔寨经济处于几乎崩溃的边缘,政府主要依靠美国的援助才得以艰难度日。

1975年4月,柬埔寨人民保卫国土、抗击外来侵略的战斗取得了突破性成就,朗诺政权被彻底推翻,以柬埔寨共产党为核心领导的“民主柬埔寨”政府正式成立。柬埔寨共产党的执政给柬埔寨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了根本性的改变,一套以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原则的“计划经济”体制被强制建立起来。“左”倾严重的民柬政府虽然制定了详细、全面的经济发展计划,但其所提出的计划内容、指标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却是不切实际、不合国情的。为强化合作制,民柬政府宣布取消货币和商品交易,取缔“私人经济”,实施完全的“国有化”和“配给制”,甚至以躲避战乱为借口将200多万城市居民驱赶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导致大批人员由于体力不支、饥饿或是疾病而死亡。这种“封闭锁国”的“左”倾政策不但没有给柬埔寨经济带来大发展,反而使得已经备受蹂躏、处于崩溃边缘的国家经济再度发生了严重的倒退。

1979年1月,在越南军队的支持下,以柬埔寨人民党为核心领导的“柬埔寨人民共和国”(金边政权)成立,并在越南和苏联的援助下开始了经济重建工作。金边政权虽然在经济体制上沿袭了民主柬埔寨时期的“计划经济”的模式,但在主要经济政策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调整,例如取消农业合作社,恢复贸易和城市生活,发行货币,允许和鼓励私营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从事经济活动等。1986年和1990年分别制定执行了两个关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即1986—1990年、1991—1995年),尽管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最终均未能实现,且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执行期间柬埔寨政局就发生了重大转变,但该项举措的确为柬埔寨的经济复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991—1993年间,柬埔寨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6.7%。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993年大选后,奉辛比克党和人民党联合执政的柬埔寨第一届王国政府正式成立,确立了“市场经济”模式和“发展经济、消除贫困”的经济政策与目标,柬埔寨开始全面步入经济复苏与发展的历史新时期。

首先,确立自由市场经济的模式,推行经济私有化和贸易自由化。1993年9月生效的柬埔寨王国宪法作出了“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明确规定。根据这一原则,国家把农村的土地分给农民,允许部分企业实行私有化且不对工业企业实行控制,允许外国资本从事除购买国家土地所有权之外的任何行业和领域的投资,保证外汇兑换和资金国际流动的自由。1995年国会正式通过《私有化条例》,进一步规范和加速了柬埔寨的私有化进程,私有化涉及领域也不断扩大,满足了柬埔寨经济发展的需要。

其次,制定国家发展计划,明确经济发展目标。西哈努克国王根据柬埔寨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为核心的经济建设方针。1994年5月,柬埔寨王国政府制定了《1994—1995年国家经济恢复发展计划》,对农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全面致力于国家经济重建。

第三,完善经济管理体系,设立专门经济管理机构,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王国政府在中央设立11个与经济事务密切相关的部委,并将相关工作人员派驻至全国各省、市、县地区,负责协调和监督国内的经济建设工作。同时,成立专门的政府机构和民间团体,促进投资和贸易的发展。1994年7月,柬埔寨发展理事会(CDC)和柬埔寨投资委员会(CIB)正式成立,以作为负责柬埔寨投资和重建发展综合事务的政府机构,协调各项投资与经济发展工作。在商业部指导下,“金边总商会”于次年的8月正式成立,在当时未设立柬埔寨全国总商会机制的情况下,该商会作为一个全国性商会组织,代表全柬各省市商会进行各类活动,行使各类职责,对国家经济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第四,加强经济立法,健全经济法律法规,稳定国内经济秩序,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1994年8月,《柬埔寨王国投资法》颁布实施,以优惠的措施和条件积极拉动外商赴柬投资。此外,1993—1997年间,柬埔寨王国政府还通过了一系列经济贸易法律,包括《柬埔寨商业制造措施和商业名册法》(1995年)、《外汇法》(1996年)、《柬埔寨王国公司法》(1997年)、《柬埔寨王国劳工法》(1997年)和《柬埔寨王国税法》(1997年)等。法律法规的健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柬埔寨投资的大发展,根据柬埔寨发展理事会的统计显示,1995年柬埔寨外国投资项目总额达22.892亿美元,是1993年的5倍还多,尽管在1996年这一数字有所下降,仅为8.66亿美元,但在1997年又再创新高,猛增至32.055亿美元。

经过新政府几年的实践,柬埔寨经济体制顺利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型,稳定的政治局势和积极的经济政策带来国内经济的平稳发展,尽管在1997年国内“七月事件”武装冲突的影响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柬埔寨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回落,但整体上依旧保持了向上发展的趋势。三、从“三角战略”到“四角战略”

1998年,柬埔寨第二届王国政府提出并实施了促进国家发展建设的“三角战略”,强调以“内政稳定”、“经济发展”和“重返国际社会”三个重要方面为支撑点,采取一系列措施整顿金融秩序,以加快国家经济发展的步伐。“三角战略”在维护国家和人民和平、稳定和安全的基础上,大力推动了柬埔寨的改革和经济建设工作的实施进程,力求尽快实现柬埔寨与国际金融机构关系的正常化,同时促进柬埔寨尽快融入国际社会。正是由于第二届王国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了“三角战略”的方针,把经济发展作为政府核心工作的主要方向,加上洪森首相提出的“双赢政策”,才营造了柬埔寨国内良好的经济条件和有利的投资环境,给国内外投资者带来了信心,也使得柬埔寨人民在坚持改革、摆脱贫困的发展道路上能够满怀希望地不断向前迈进。

2003年7月27日,柬埔寨第三次全国大选顺利举行,产生了新一届国会和王国政府。在继“三角战略”和“双赢政策”取得巨大成功之后,连任首相的洪森亲王又提出了一项引领柬埔寨走向快速发展之路的国家战略——“四角战略”,以作为第三届王国政府的最高政策措施。“四角战略”是“三角战略”的进一步延伸,是柬埔寨政府在新形势下进行改革和经济建设的新政,着重体现在实施各项改革的举措,实现促进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的目标及保持可持续发展,通过政府的有效管理与行政保证,确保实现柬埔寨经济增长,解决劳动力就业,保障平等与社会公正的目的。“四角战略”是第二届王国政府成功实施“三角战略”政策的延续,是柬埔寨政府实施的《千禧年发展目标》(MDGS)、《2001—2005社会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和推行的《2003—2005国家扶贫战略》的重要组合。其宗旨是改善和提高各行政部门的执政能力,增强管理水平,实现国家经济基础设施的现代化,以促进经济增长,为人民提供就业岗位,保障社会平等和增强公共领域的工作效率,以及保护国家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使之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减少贫困作出贡献。作为第三届王国政府经济政策的基础,“四角战略”既是王国政府施政纲领的反映和体现,也是其和发展伙伴及相关机构所采用的管理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讲,“四个角”代表着平稳和稳固,寓意将给柬埔寨带来稳定、持续和长久的发展。

所谓“四角”,实际上指的是政府工作的四个重点方面,四个方面之间既相互衔接、互相协调,构成一个全面高效的统一体,又独立完整、自成体系,形成各自独立的战略四角形。第一角的作用是提高农业生产力,主要体现在生产力的提高和农业多元化、土地改革及扫雷工作、渔业及水产业改革、林业改革;第二角的作用是恢复和重建基础设施,主要体现在交通基础设施的恢复与重建、水资源管理的加强和科学的水利系统的建设、能源发展和输变电网的建设、电讯和邮电技术水平的发展;第三角的作用是发展私人经济和增加就业,主要涉及巩固私人经济的发展并积极吸引投资、提高中小型企业的竞争力、增加就业并保障员工具有良好的工作环境、为公务员、职员与工人建立社会安全保障体系四个方面;第四个角的作用是培训人才和发展人力资源,主要通过巩固提高教育质量、搞好卫生医疗服务、实现男女平等政策和实施合理的人口政策四个方面的工作来实现。“四角战略”通过进行反腐工作、法律与司法体系、公共行政及军队系统四个方面的改革,优化了国家的行政管理,依托良好、有效的管理和更为深入的改革,促进了柬埔寨经济增长,解决了民众的就业问题,并且能够充分保障社会平等与公正,进而实现了为人民创造就业、维护社会平等和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目标。在该战略的推动下,柬埔寨的经济发展成绩卓越,连续三年实现GDP的两位数增长。

2008年大选产生的第四届王国政府宣布继续推行“四角战略”,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健全行政、财政和税收管理制度,加强金融和财政监管,维护金融运行的良好态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经济发展优先发展几大领域,涵盖了农业、水利、交通、基础设施、电力、人才培养、工业及工业品出口加工、旅游业、石油天然气、矿产开采、通讯信息业、贸易等方面。

从第二届政府的“三角战略”到第三届政府“四角战略”的施政纲领,王国政府始终坚定不移地把搞好经济建设当作柬埔寨政府和人民当前任务的重中之重,将经济建设摆在实际工作的首位。第二节 1993年以来的经济发展状况

自1993年大选取得成功以来,柬埔寨基本实现了国家内政的稳步发展,新王国政府所确立的开放自由的市场经济政策,给整个国家经济活动的开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营造了一个高度市场化、自由化的投资和贸易环境。随着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恢复和日益完善,柬埔寨的投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内外投资的不断增长带动了整个国家经济的大发展。农业在国家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基础薄弱的国家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旅游业的创收比例也在逐年增加,柬埔寨正在以一个崭新的形象走进国际投资者们的视野,努力从一个充满了战乱、饥荒和众多不安定因素的落后国家转变成一个内政稳定、优势明显、极具吸引力的投资首选地和国际新兴市场。

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推行经济私有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柬埔寨王国政府始终坚持以发展经济、消除贫困作为国家战略发展的首要任务,把农业、加工业、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及人才培训列为优先发展领域,不断推行行政、财经、军队和司法等方面的改革,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改善投资环境,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农业方面,柬埔寨是传统的农业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第一大支柱产业。2009年柬埔寨农业产值约占GDP总量的34.2%,其中以水稻种植为主,种植面积为229.8万公顷,总产量约590.6万吨,占GDP的10.9%,其他种植业占8.2%,畜禽养殖业占4.8%,渔业占7.3%(其中淡水鱼产量约为36.5万吨),林木业占2.9%。一直以来,柬埔寨政府都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目前,政府对农业发展定出了三大目标,即“提高产量”、“多样化”和“商业化”,力求通过发展有关农业生产设施、生产技术、土地改革、财政、市场、农民社区、建立协调部门等手段实现农业大发展。同时政府还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措施,以扩大农业稻谷种植,积极推动本国大米走向国际市场。

在工业方面,柬埔寨基础相对薄弱,门类单一。多年的战乱导致柬埔寨的社会基础设施十分落后,水、电、通讯、交通费用价格较高,而对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生产费用和成本过高。此外,由于柬埔寨生产技术和机械设备陈旧、对国际市场供应信息接收不畅、官员腐败、价格低廉的走私品对当地工业产生冲击等诸多原因的影响,柬埔寨的民族工业发展相当困难。服装纺织业虽然是柬埔寨的新兴行业,但其规模在工业门类中位居前列,是柬埔寨工业的主要行业,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其次是建筑业。目前柬埔寨经济增长对服装纺织业特别是成衣业的依赖程度日益严重,2009年柬埔寨工业产值约占GDP的21%,其中纺织和制衣业占GDP的9.2%,建筑业占GDP的5.6%,水电供应占GDP的0.5%,矿业加工占GDP的0.4%。

在旅游业和服务业方面,柬埔寨政府于2000年开始大力推行“开放天空”的政策,鼓励外国航空公司开辟直飞金边和吴哥旅游区的航线,同时加大在旅游行业的资金投入,充分利用国内丰富的旅游资源,加紧修复古迹,开发新的自然景观景点,不断改善旅游环境,促使旅游业有了较大的发展。2004年以来,到柬埔寨旅游的外国游客人数不断上涨,年平均增长比例超过20%。同时,旅游业的繁荣也带动了相关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据统计,2009年柬埔寨服务业产值占GDP的37.8%,远高于其工业产值,其中交通运输占GDP的7.3%,零售和批发占8.8%,酒店餐饮业占3.8%,住宅投资占6.3%,医疗和教育占1.8%,金融保险及不动产占1.4%,其他服务业占8.3%。

在对外贸易方面,2003年9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得柬埔寨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对外贸易空间,加速了柬埔寨贸易融入区域与世界经济体的进程,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制衣业与制鞋业的生产与外销。据统计,2004—2008年间,柬埔寨产品出口发展迅速,保持年年增长的势头,特别是2004—2007四年的贸易出口超额完成国家计划的143.91%,上交国库的款项达1.2亿美元。2009年,随着经济的衰退,柬埔寨的对外贸易额也出现了一定幅度的滑坡,全年进口54.5亿美元,出口39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20.5%和20.4%,其中出口成衣22.9亿美元,其他商品13.28亿美元,转口出口2.87亿美元;进口成衣原辅料10.82亿美元,燃油料17.61亿美元,其他食品饮料、化工、医药、化妆品和汽车及建材等23.64亿美元,进口转口2.39亿美元。

自1993年新政府成立以来,柬埔寨在总体上一直保持了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尽管在2009年因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导致经济一度低迷,但整体上升的经济发展趋势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经济形势在2010年已经出现好转。根据主要经济数据和国家政策的变化,大致可以将新时期柬埔寨的经济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即经济的复苏、稳步上升、高速发展和回归理性。一、柬埔寨经济的复苏和稳步上升

1993—1998年第一届王国政府任职期间,柬埔寨处于经济复苏发展的起步阶段。内政刚刚取得稳定的柬埔寨在经济上获得了初步的发展,特别是新政府于1994年颁布的《投资法》,以极其优惠的措施和条件吸引外资,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柬埔寨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外商赴柬投资额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但由于该时期的柬埔寨还处于两大政党——奉辛比克党和人民党联合执政时期,在政治上仍存在一定的分歧和不确定因素,且绝大多数在战争中遭到毁坏的社会基础设施刚刚开始修复,使得绝大部分国际投资者仅持观望态度,而柬埔寨政府也是主要通过争取外援的做法,以和平道路的建设和国家重建为旗号,先后从国际援柬会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机构和世界各国争取援助,以开展国家建设。截至1996年,柬埔寨协议投资总额达到了60亿美元。

事实证明,投资者们的担心是很有必要的。1997年7月,柬埔寨两大政党在金边发生了激烈的军事冲突,人民党以走私武器、与非法的红色高棉暗中勾结并图谋推翻政府等罪名对奉辛比克党实施了军事打击,这是自1993年大选柬埔寨获得稳定以来首次爆发的武装冲突,人们称之为“七月事件”。“七月事件”给柬埔寨的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特别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柬埔寨的国际形象和外来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加之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柬埔寨经济发展出现明显下滑,1998年GDP增长仅为2.1%,出现1993年以来的历史最低点。然而,随着政局的变化这一局面很快得到了扭转。在1998年的第二次大选中,人民党以41.4%的选票和64个国会议席取得选举胜利,洪森荣登首相之位,其领导的“经济政府”就此诞生,柬埔寨也自此步入了经济稳步上升的轨道。1999年,人民党地位得到巩固的柬埔寨实现了经济大增长,GDP增长首次突破两位数,达到10.8%。在接下来的4年时间里,尽管柬埔寨经济没有再次实现1999年那样的巨增长,但整体上一直保持了经济较好的增长态势,GDP年增长比例均超过5%,吸引外商投资总额近5亿美元。

2003年对柬埔寨的发展而言又是关键的一年,人们迎来了第三次全国大选,人民党领导执政5年来在经济发展层面所取得的成果为其在此次大选中的再次获胜奠定了基础,47.35%的选票不仅体现了人们对洪森所领导的“经济政府”执政能力和建设成就的认可与肯定,也为新政府再次大展拳脚,实现经济的高增长积蓄了动力。

然而,大选后艰难的组阁历程成为了柬埔寨发展过程中的一段小插曲。为了争取更多的权利和参政议席,奉辛比克党和森朗西党联合抵制此次大选的结果,使得新政府的成立耗时将近1年的时间,直到2004年7月15日才打破这一政治僵局。第三届王国政府和国会的正式成立使得柬埔寨政局实现了平稳过渡,尽管在经济发展方面受到一定的波及,但从主要经济指标来看,总体经济形势继续稳步上升。

根据柬埔寨相关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2004年柬埔寨国内生产总值(GDP)为45.75亿美元,同比增长6.0%,其中农业产值与服务业产值所占份额相当,各占约34%,工业产值约占26%,其他行业所占比例约为6%;通货膨胀增幅较大,达到3.9%,但汇率基本保持稳定,瑞尔兑美元的比率为4035:1;外汇储备增加为7.6亿美元,可保证2.7个月进口需要。

在国内收入方面,全国收入总额为5.11亿美元,与上年相比增长了13%,其中税收收入为3.69亿美元,增长16%,非税收收入为1.35亿美元,增长5.19%,资本收入为70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00万美元;财政支出为6.91亿美元,比上年减少6.6%,其中经常性支出为4.47亿美元(国防和安全为1.07亿美元,政府行政开支为3.40亿美元),资本支出为2.44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1.7%;财政赤字1.80亿美元,比上年减少63.3%,其中经常性赤字为5,700万美元,比上年增加31.5%。

在进出口方面,全国进出口总额达48.5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出口为27.94亿美元,增幅高达77%;进口为20.6亿美元,增幅为20%。其中,出口产品以服装为主,全年出口额为18.6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7%;进口产品主要包括纺织与制衣原辅料、燃料、汽车、机械和电器等。

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全国投资总额为6.76亿美元,比2003年下降9.47%,其中公共投资为2.45亿美元,私人投资为4.31亿美元。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构成是:工业列居首位,占52%(主要是制衣业和能源领域);旅游及酒店业排名第二,占26%;排名第三的服务业占17%;此外,农业投资所占份额最低,仅为5%。在当年的外商投资中,中国内地赴柬埔寨投资额为8,040万美元,占外来投资总额的37.06%,居各投资商之首;马来西亚为2,327万美元,占10.73%,位列第二;中国台湾为1,369万美元,占6.31%,列第三位;其他依次为新加坡、韩国、法国、加拿大、美国等。

在历经了10年的发展后,柬埔寨的经济建设的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据统计,1994—2004年全柬埔寨共有1,162个协议投资项目获得批准,投资项目协议金额达到121.95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协议金额72.01亿美元。1995—2004年批准并已开展经营业务的各类投资共计31.988亿美元,其中国内投资7.568亿美元,外商投资12.144亿美元,国内外合作投资12.276亿美元。1995—2004年批准注册的公司和项目974家/个,其中557家公司已经开展经营业务,14家公司在农业领域中投入1.582亿美元,432家公司在工业和制造业投入12.782亿美元,54家公司在基础设施和服务业中投资9.749亿美元,57家公司在旅游业投入7.875亿美元。一系列经济发展的数据指标再次表明,柬埔寨已经完全走出了1997年“七月事件”以来的低谷,克服了2003年“政治僵局”的影响,为实现国家经济全面发展、高速增长的态势铺平了道路,一个“蓄势待发”的经济发展格局已逐步成形。二、柬埔寨经济的高速发展

2005年,柬埔寨迎来了经济发展史上的巅峰期,王国政府采取的严格管理货币的政策成效卓著,营造出一个状态良好的公共财政环境,吸引了大量国外资金蜂拥而至,在极大的程度上推动了柬埔寨的经济发展。2005—2007年间,柬埔寨GDP连续三年实现两位数增长(详见表2-1柬埔寨2005—2009年主要经济指标简表)。其中2005年GDP增长呈现历史最高点,达到13.3%,人均GDP约为448美元,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12.4%和19.8%。据柬埔寨发展理事会(CDC)最新统计,2005年柬埔寨共批准私人投资项目104个,比2004年增加49个,增幅达89.1%,固定资产批准投资总额为10.48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383%,投资行业主要集中在工业(占84%,以制衣业和能源、资源领域为主)、旅游及酒店业(占10%)、服务业(占4%)和农业(占2%)。固定资产投资中内外商投资额都有大幅增长,外商投资总额为6.82亿美元,同比增长384%;国内私人投资共计3.66亿美元,同比上升382%。在外商投资中,中国内地为当年柬埔寨第一大外资来源地,协议投资额达4.52亿美元,占柬埔寨批准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3.12%;泰国为8,129万美元,位列第二位,占总额的7.76%;韩国为5,597万美元,列第三位,占总额的5.34%;之后为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台湾等。

2005年经济的巨幅增长给柬埔寨第三届王国政府的执政开了一个好头,尽管2006年并没有再现2005年经济迅猛增长的势头,但全年GDP的增长比例也达到了10.8%,比政府制定的6.1%的年度计划翻了将近一倍,其主要原因在于政府的正确领导、进出口贸易的大幅增长、工业的迅速发展和旅游业对国内经济的带动作用。首先,国内政局的稳定程度得到进一步巩固,政府的各项改革举措稳步推进;其次,进出口贸易同比增长突出,分别达到了21.8%和26.9%,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第三,以成衣业和建筑业为龙头的工业规模拓展迅速,增长比例明显,拉动柬埔寨的整个工业经济不断向上发展;第四,旅游业再创新高,全年游客总人数达170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20%,创造了14亿美元的产值,同时推动了服务行业持续增长。

此外,2006年柬埔寨经济的稳步发展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进出口不断增长,关税收入和财政支出有所增加;农业发展态势良好,稻谷产量继续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小幅增长,财政金融形势稳定;物价基本稳定,通货膨胀压力减轻。尽管如此,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连续两年实现GDP两位数增长后,柬埔寨经济发展的一些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如经济增长面狭窄,“外援经济”特点明显;经济增长基础脆弱,纺织工业和旅游业所占比例过高;外贸出口品种单一,工业投资和发展过分依赖制衣行业;消费品进口比例过大,导致旅游收入外流严重;基础设施建设增长缓慢,对经济发展速度制约明显;国内贫穷率居高不下,国民素质有待提高;各行业现代化程度普遍较低,缺乏区域竞争力等。

2007年是柬埔寨经济大发展的第三个年头,也是第三届王国政府执政的最后一年,此时的柬埔寨政治格局已相对成熟,洪森首相领导的政府的执政理念已得到大多数国民的拥护和支持,政府各项改革举措进展顺利,并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柬埔寨经济保持了第三年的两位数增长,在当年实现了10.2%的增长比例。与2006年相比,2007年柬埔寨各行业的发展有升有降,主要体现在:农业发展良好,呈现历史最好形势;服务业和建筑业发展较快,依旧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因素;进出口增长比例有所回落,但仍位于历史较高水平;工业增长放缓,产品出口结构单一的局面仍未得到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是柬埔寨旅游业连续快速增长的第4个年头,全年赴柬埔寨游客增至201.5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约18.54%,游客主要来自韩国(占16.37%)、日本(占8.04%)、美国(占6.84%)、越南(占6.23%)、中国大陆(占5.88%)、中国台湾(占5.86%)、泰国(占5.04%)、法国(占4.47%)和英国(占4.17%)。在旅游业的带动下,2007年柬埔寨服务业保持了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全年实现产值达36.16亿美元,同比增长16.7%。此外,柬埔寨政府还积极加强与发展对外合作伙伴关系,将之前每年召开的国际援柬咨询团会议改名为“柬埔寨经济发展论坛”,其意在加强维护国家主权,以争取和接受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据统计,2007年间,柬埔寨共获得各类国际援助及贷款支持总额达6.89亿美元,其中联合国机构援助为6,483万美元,国际金融机构贷款1.37亿美元,欧盟1.7亿美元,其他发展合作伙伴3.16亿美元。三、经济发展回归理性

2008年又来到柬埔寨的大选年,此次大选和往年有所不同,并没有再次出现之前那样的政治僵局,人民党毫无悬念地在选举中大获全胜,以90个国会席位的压倒多数优势获得单独组阁权。但不管怎样,换届选举都会或多或少地对柬埔寨经济的增长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连续三年的高增长比例已经使得GDP的基数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加之全球石油价格上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柬埔寨经济增长有所回落。

由于柬埔寨经济结构布局过分依赖制衣业和旅游业的原因,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柬埔寨的经济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全年政府批准的外国直接投资项目仅有100个,包括19个农业项目,65个工业项目和16个旅游业项目,协议总额仅为58.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46.2%,主要源于建筑业的明显下滑。中国位居各投资国之首,批准额达8.93亿美元,其次是新加坡、俄罗斯和越南。据柬埔寨商业部统计,2009年柬埔寨新注册的企业为2,045家,比2008年减少27%;全年倒闭企业34家,同比上升17%。另外,总的来看,全国出口额同比下降比例超过15%,其中,占出口总额90%的成衣业下降19.2%。尤其是对美国成衣出口仅为15亿美元,下降比例达到24.5%。出口额下降的直接原因是国外订单的不足,导致国内106家工厂倒闭,致使逾4.5万名工人失业;66家工厂因订单不足暂停生产,3.8万名工人临时失业;而新建工厂只有48家,新增就业机会仅为1.7万个,这就意味着有大约6.6万从事制衣行业的柬埔寨国民被失业问题所困扰。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给柬埔寨经济带来的影响,扭转经济发展受挫的局面,王国政府一方面呼吁有关国际机构和各国政府尽快落实2009年给予柬埔寨总额达10亿美元援助的承诺,以减少世界经济衰退对柬埔寨经济增长的影响;另一方面也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于2009年2月5日在首都金边召开“第三届柬埔寨经济论坛”,以“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增强柬埔寨竞争力以加快发展和减少贫困”为主题,与各方展开积极讨论,期望尽早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走出低谷,重启经济的高速增长。

洪森首相在论坛上作了主题发言,向与会各方介绍了第四届王国政府继续推行“四角战略”的方针,以及在宏观经济政策、体制和产业部门改革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应对危机的措施:

1. 宏观经济政策方面:继续执行谨慎灵活的政策以抑制通货膨胀和确保金融稳定,将商业银行最低存款保证金率由16%下调至12%,以适应通货膨胀率下降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取消对房地产项目贷款不超过15%上限的规定;提高2009年预算赤字占GDP比例至3.2%,加大对交通、水利建设的投入、增加农业产出、减少制造业成本和建设社会保障体系等公共领域的支出,以弥补金融危机形势下因私人投资减少而对经济造成的影响;努力增加收入,严格审核预算,减少不必要的开支,科学测算合理的政府开支,对油价等变化大的开支预算进行调整。

2. 体制和产业部门改革方面:在农业方面,重点关注大米的流通和进出口环节,进一步简化大米出口手续,增强管理机制,继续执行进口种子、化肥、杀虫剂和机械设备零关税的优惠政策,同时起草对农业投资优惠的法律条款,加大对农业领域的支持力度;在财政支持方面,向农业发展银行提供1,800万美元信贷,修改预算,建立“农业扶持发展基金”,并通过农业发展银行对私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中短期贷款;在成衣行业方面,在税收、简化法律程序等方面出台帮助成衣出口的政策的同时,由财经部和劳工部成立特殊职业技术培训奖学金基金会,为因工厂倒闭而失业的工人提供短期培训服务,并由政府呼吁劳资双方相互理解,共度难关;在旅游业方面,注意维持和平、稳定的社会秩序、加强旅客的安全保障及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健全和优化法律环境及旅游业发展环境,使旅游市场多元化,促进旅游业发展,同时呼吁旅游业者要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建议采用降低酒店价格与服务费等促销办法吸引游客,以应对金融危机造成的旅游业衰退。

从各方面最终公布的数字来看,2009年柬埔寨经济发展在诸多国际因素和自身问题的制约下出现了大的衰退,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都公布了柬埔寨GDP负增长的数字,但这一结果与柬埔寨官方公布的预测数字存在较大的偏差。柬埔寨国家银行在2010年1月18日公布的年度报告中表现出其对柬埔寨经济发展所持的乐观态度,该报告表明,预计2009年柬埔寨经济增长2.1%,国家外汇储备约26亿美元,可满足4个月的进口。尽管柬埔寨政府最终没有实现预期的2.1%的经济增长,但对于世行、亚行的负增长数字仍旧持有异议,根据最终柬埔寨官方公布的数字显示,2009年的柬埔寨的经济增长比例为0.1%。表2-1 柬埔寨2005~2009年主要经济指标简表资料来源:亚洲开发银行网站http://www.adb.org/Documents/Fact_Sheets/CAM.pdf,2010年。

总的来说,在经历了2009年经济大衰退的考验之后,我们应该更为理性地看待近些年来柬埔寨经济的飞速发展,一些在“高速度”、“大发展”的背景下暴露出来的问题日益凸显,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出口结构单一的局面尚需改善,经济发展过分依赖外部援助和国外资金,无法避免金融危机对其经济的巨大影响和冲击。

2. 企业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亟待加强,人均企业数量低于周边国家水平,急需建立一批抗冲击能力强的规模性企业。根据柬埔寨计划部国家统计学院公布的《2009年柬埔寨企业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2月,全柬埔寨共有企业37.7万家,员工近147万人,其中女工占57.4%。按人口计算,柬埔寨企业数量与全国人口比例是每1,000人有28.1家企业,仍低于周边其他亚洲国家,这一数字老挝是35,日本是46.3,印尼则高达96.7。就企业规模而言,柬埔寨仍然缺乏大企业,拥有超过百名员工的企业仅692家。

3. 缺乏配套的脱贫和社会保障计划及体系,教育投资和人力资源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以保证普通民众在面临失业问题时能够另谋职业,帮助那些最容易受危机影响的弱势群体提高生活水平和应对危机的能力。

4. 通过对贸易、投资体制的改革,优化经济环境,促进产业政策的现代化程度,改变过去单纯依赖成衣出口和旅游业的经济发展格局,加强轻工业、信息和通讯业等其他领域的发展,增强柬埔寨经济发展的区域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成为推动地区和国际经贸合作的加速器,也为柬埔寨开展区域经贸合作,尤其是对华合作开辟了更广阔和畅通的渠道,中柬双边贸易额和中国对柬投资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为扭转柬埔寨2009年经济发展不利的局面注入了一针强力兴奋剂。2月4日,首相洪森在商业部新办公大楼落成典礼上也提出了以切实利用中国政府提供的418种产品零关税待遇加强出口能力为主的五点建议;7月7日,王国政府公布根据“四角战略”第二阶段政策制定的《2009—2013年国家发展战略计划(修正案)》,旨在进一步推动各领域发展,使国家发展战略符合王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