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的智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8 17:37:04

点击下载

作者:张超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王阳明:心学的智慧

王阳明:心学的智慧试读:

前言

清朝名臣曾国藩曾评曰:“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与曾国藩齐名的左宗棠也评价说:“阳明先生,其事功,其志业,卓然一代伟人,断非寻常儒者所能几及。”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甚至认为,王阳明是近五百年来儒家的源头活水。可见,王阳明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精神的传承和立新两方面的重要地位。纵观王阳明的一生,作为明代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立下不世之功,彪炳史册;作为思想家,他开创儒学新天地,成为一代“心学”宗师。自唐朝打破门户之见以来,兼学儒、佛、道三家而卓有成就者不在少数,但融众美于一炉、自成一家者不多,能将学问转化为能量、应用于实践而成就大事者少之又少,王阳明是其中难得的一位,是中国历史上的“全能大儒”。清代学者公认他“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在中国哲学史上,王阳明的“心学”产生了重要影响。王阳明学说的精髓在于,心即是理的人生论,知行合一的认识论,致良知的修养学说。王阳明的“心学”基本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但也含一些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思想。王阳明认为人心是根本的问题,是产生善与恶的源头。任何外在的行动、事物都是受思想支配的,一切统一于心。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是心学说的基本观点。他认为人心包含着无穷的智慧,具备认识万物的知识与规律的能力,每个人心中都深藏着一个宝库,潜力无穷。但由于我们的心灵被物欲、私欲、人欲所蒙蔽,致使我们无法挖掘出自身的潜能,并将其发挥出来。当一个人的心灵为自我和物欲蒙蔽,不仅不能获得那种本能的智慧,就连基本的观察判断能力也会丧失。因此,王阳明要求人们“知行合一”,通过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知识水平,去除自己的私欲与杂念,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运行,即所谓的“致良知”。良知人人都有,致良知就是让心回到“无善无恶”明洁的本真状态,是通过主体的意识达到自我道德的修养,规范自我的行为。致良知被称为王阳明心学的核心部分。当今时代,社会巨变,市场经济如火如荼,面对节奏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生活,人们的精神生活逐渐荒芜,心灵也越发孤寂。王阳明心学强调内心的力量,追求透明本心、胸中洒脱,对改善现代人的精神状态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对现代人个性的发展、思想的自由解放、事业的开拓进取也都有着有益的启示。可见,王阳明的思想并没有过时,甚至还能给现代被各种欲望所折磨的人以启迪。学习王阳明心学,能使大众获得一种前所未有过的轻松、自由,使生命挣脱束缚,展现精彩纷呈。第一篇 王阳明心学之心力篇:洞察自己,挖掘人心一点“灵明”王阳明认为,心为天地万物之主,人心包含着无穷的智慧,因而才有了“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的说法。王阳明正是在此基础上开创了心学。心的力量不容小觑,它充满了人类最真实的渴望,也隐藏着不为人所知的力量。顿悟了心的力量,我们将从中获得不一样的人生。“人之初,性本善”,王阳明认为心就是天理,人的语言、行为等外在表征,则多为其复杂内心的反映。欲使人的言行举止符合一定的规范或是达到至善的境界,则要从其内心入手,只有内心达到了至善的境地,其外在的言行举止才能表现出善的一面。关注内心,勿失本体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则意诚。——《传习录》心是什么?从医学角度来说,心为神之舍,血之主,脉之宗,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起着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但对于俗世的人来说,心是思想的主宰,人的一切行为都来源于心的指挥。身在浮世之中,总有很多人为追求物质享受、社会地位和显赫名声等身外之物而心力交瘁,疲惫不堪。他们怨天尤人、欲逃离而不得,皆因忽略了自己的内心,迷失了自己的本性。明代大儒王阳明早年习儒,在禅学上也有很深的造诣。他一生经历过百死千难的人生体验,在艰难困境中顿悟儒道之简易博大,“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海也,然后叹圣人之道坦如大路”,因此而创心学一派。王阳明把心学浓缩为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他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一天,了空禅师在外弘法,途经一条山路,被土匪打劫。了空禅师看着土匪们,扑簌簌地掉下了眼泪。匪徒们哈哈大笑说:“你真是一个胆小的和尚!”了空禅师说:“我不是因为害怕才流泪,对于生死,我早就不放在心上了。”“那你为什么流泪呢?”匪徒们好奇地问。了空禅师说:“你们年轻力壮,非但不为社会贡献,却在此拦路劫财危害社会,想到你们所犯的罪过,不仅遭人唾弃,国法难容,将来还要堕入耳鼻地狱,遭受苦难。我是为你们难过才流泪啊!”匪徒们听了,感动之余,竟然抛下贪婪之心,皈依到了空禅师门下,从此变成了虔诚的修行人,心性与行为也与往日大不相同。万恶的匪徒为何会弃恶从善?皆因他们本有良知,以前“失其本体”,现在回归正位,并没有变成另一个人,而是做回了真正的自己。王阳明用一生的经验总结出一句话:“心”左右一切。做好事来源于内心,做坏事也来源于内心。心中所想会影响我们的行为,正如王阳明所说:“心体上着不得一念留滞,就如眼着不得些子尘沙。些子能得几多,满眼便昏天黑地了。”“这一念不但是私念,便好的念头亦着不得些子。如眼中放些金玉屑,眼亦开不得了。”意思是说,人的心体上不能存留一丝杂念,就像眼里揉不得一点沙子。一点沙子没有多少,却使人满眼昏天黑地,看不清世界。这一念头不仅仅是指那些恶的私念,就是好的念头也不能存留。王阳明以此劝诫人们时时保养自己的良知,不让它被物欲所沾染。因此,我们要时刻关注内心的想法。不让世俗的虚名侵占自己的心灵,失去自我。只要我们每个人有自己独立的思想,那么在任何复杂的世界、任何复杂的时代、任何复杂的环境,都可以永远保持自己最初开始时的心境,保持自己的良知,并不断地按照良知来进一步“格物”,才可以真正做到“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意思就是获取知识的途径在于体察事物,体察事物之后,知识才能被自己真正理解。人入世久了,挫折受多了,艰难困苦经历了,或者心染污了,变得有杂质了;或者本来很爽直的,变得不敢说话了;或者本来很坦白的,变得拐弯抹角了;或者本来有抱负的,最后变得很窝囊了,凡事弄权耍奸,虚伪掩饰,活得很痛苦,活得虚伪。怎样才能摆脱这些呢?重返童心,找回心之本源人之心体,本无不明。而气拘物蔽,鲜有不昏……今必曰穷天下之理,而不知反求诸其心,则凡所谓善恶之机,真妄之辨者,舍吾心之良知,亦将何所致其体察乎?——《传习录》王阳明认为,人心的本体原来是明白清楚的,可由于气量的拘束和物欲的蒙蔽,逐渐变得昏暗模糊了。如果人们只是想要穷尽天下万事万物的道理,却不向自己的内心探求,舍弃了自我的良知,本心被蒙蔽,自然就看不清善恶的原因,体察不到真假的异同。只有当蒙蔽本心的那些物欲被清除,本心恢复纯明,才能真正激发心的巨大能量。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回归到纯朴自然的状态,回到初来人世时那头脑空空的初心之境,具体说就是重返童心,做回心灵上的儿童。这也是李贽后来在王阳明的“本心”之上衍生出“童心说”的基础。关于童心,继承王阳明思想的明代哲学家李贽作出如下解说:“夫童心者,真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在他看来,所谓童心,就是人在最初未受外界任何干扰时一颗毫无造作、绝对真诚的本心,不掺杂任何虚假的纯真,是人内心中的一念之本,是那瞬间萌动的“天真”。如果失掉童心,便是失掉真心;失去真心,也就失去了做一个真人的资格。而人一旦不以真诚为本,就永远丧失了完整的人格,心的巨大能量也就被压制了。儿童,是人生的开始;童心,是心灵的本源。心灵的本源怎么可以遗失呢?人们初临人世的时候,只是一个头脑空空的婴儿,只懂得饿了要吃,困了要睡,不懂得男女之间的色欲,不懂得功成名就、家财万贯的荣耀,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只以一颗纯真的初心,好奇地观望这个世界,享受这个世界带给他的每一丝欢乐。随着人们渐渐长大,原本纯洁的心沾染上世俗的尘埃。人在启蒙时期,通过耳闻目睹会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长大之后,又学到更多的理性知识,而这些后天得来的感性闻见和理性道理一旦进入主人的心灵,童心也就遗失了。久而久之,听到、看到的道理日益增多,所能感知、觉察的范围也日益扩大,从而明白美名是好的,就千方百计地去发扬光大;知道恶名是丑的,便挖空心思地来遮盖掩饰,这样一来,童心就不复存在。童心一旦失去,说出的话便是言不由衷;参与政事,也没有真诚的出发点;写的文章,也无法明白畅达。一个人如果不是胸怀美质而溢于言表、具有真才实学而自然流露,那么从他嘴里连一句有道德修养的真话也听不到。当你用虚假面对世界时,世界回应你的也只能是虚假。因为人一旦以虚假为本,一举一动就无不虚假,由此去对假人说假话,正是投其所好;跟假人讲假事,他肯定信以为真;跟假人谈假文章,他必然赞赏有加。这可真是无处不假,便无所不喜!满天下全是虚假,俗人哪里还分辨得出真伪。在这样一个虚假的世界里,看不到真相的人们难免做出错误的决定,走上错误的道路,做出错误的事情,而这一连串错误所累积而成的人生必将痛苦不堪。要想摆脱这虚假、痛苦的生活,必须寻回童心,从此时此刻起开始重返童心,真实地面对自己,面对世界。“良知”自在人心,无论道德判断还是成功方法,人人心中本来具有,无须外求,它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每个人只需发掘自己心中本有的“良知”,便可受用一生,根本不必向别人乞求真知。人人都有一颗圣人之心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王文成公全书》王阳明所说的“良知”,究其来源,就是孟子所说的“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尽心篇》)——从这个方面看来,良知便是一种先天的知识,良能便是一种先天的能力,它们都是人本来就有的“内在的道德性”,其本源都是人心。人人习性不同如同其面,本性则相同相通人人平等,士农工商,良知无异,都可以成德成圣。王阳明说:“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在王阳明的《咏良知四首示诸生》诗中,第一首便点出了“良知”的精髓: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面目,只是良知更莫疑。其意是说,每个人心里都有良知,不比孔子多一点,也不少一点。因为良知本是天生,不用学习和思考,自然而得,大家不多不少,只有“灵丹一粒”。那么,为什么孔子是大圣人,而大家只是凡人呢?因为孔子体悟了自己的良知,而大家还处于蒙混状态,将“灵丹”遗弃在物欲的垃圾堆中。王阳明这一说法与佛家认为“凡圣不二”意思相同,“佛是已悟的凡人,凡人是未悟的佛”,佛性人人本具,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减不增,不同之处只在一个悟字上。作为“先觉”者,其义务是帮助未悟者觉悟成圣,帮助的方法,并非将“良知”灌输给他人,而是引导他人发现自己的“良知”。同理,孔子引导“鄙夫”的方法,不是将良知像传授知识一样传授给对方,只是以没有丝毫偏见的平等心,引导对方反观自心,发现心中本有的“矿藏”。王阳明说:“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也就是说,无论是圣人还是俗人,古人还是今人,都根源于同一个良知,心之本体,本来就没什么分别。我们只要识得自己的良知,也就继承了古圣人的仁心。良知如同一座智慧的宝库,一向被认为是有圣人在保管。我们后人拼命翻账簿,以期能破解开启宝库的密码。有一天,我们发现自己原来与圣人共同享有着开启宝库的钥匙,我们还需要漫无目标地去寻找吗?当然,以智者为师也很重要,因为智者可以为你指点路径,帮你指出“宝库”所在,让你更快地领悟“良知”之妙!《庄子》认为,水静下来时,能够映照出人的须眉,而圣人的心静下来时,更可以作为天下万物的明镜,怡然自得,有条不紊地应对一切具体事物。“心如明镜”是怎样的一种境界?要以这种心态待物,又应该注意什么呢?心如明镜,才能随时而变圣人遇此时,方有此事。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讲求事变,亦是照时事,然学者却须先有个明的工夫。学者惟患此心之未能明,不患事变之不能尽。——《传习录》问:“圣人应变不穷,莫亦是预先讲求否?”先生曰:“如何讲求得许多?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陆澄问:“圣人能够应变无穷,莫非是预先研究探求过?”王阳明回答说:“圣人也是人,如何能研究得那么多?只是圣人的心如同明镜,明明朗朗,能随着自己的感受而灵活自如地应对事物,什么东西来到面前,都如实地映照出来。没有已过去的事物尚停留在心中、还没到来的事物预先存储在心中的情况。”王阳明认为,人只有认识了自己,心灵超然自在,才能在处理各种事务时优游自如,从容不迫,应变无穷。在今天这个信息量空前爆炸、日趋快节奏生活的时代,我们更需要以这种“心如明镜”的心态来应对,这样才会生活得更轻松快乐一点。现在社会上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我们拼命地努力,步伐越来越快。尽管我们被过快的生活节奏压得喘不过气,但就是不愿稍微放慢一点脚步,我们已失去了等待的耐心。然而,事物的发展规律是不以我们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尽管我们想快,但如果总是保持一种急躁的心理,我们就失去了冷静处理事情的能力,就会感觉不到快乐,就会以更糟的心情来对待生活。而这种消极、负面的情绪,只能带来低下的工作效率,令我们迎来更多的失败和不幸。试想一下,当我们饱受失眠的困扰,当我们精神涣散、心情浮躁时,我们能有多少把握做好当前的事情呢?精神上的压力,对于身心健康的损害是非常大的,压力长久地盘踞在心头,轻则使人情绪浮躁,遇事控制不住自己;重则会使人患上抑郁症,进而危及生命安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再永无休止地给自己加压了,因为人的心所能承受的压力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超过了这个限度,人的精神就容易崩溃,引发我们所不愿看到的后果。其实生命说到底就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追求心灵快乐与幸福的过程,如果人生中只剩下对物质欲望的追求,活得没有一点幸福感,实在是一件悲哀的事情。美国密西西比大学社会学家卡尔·里夫金考察中国后深有感触地说:“中国人活得太累了,他们的人生只有两个词,成功和拼搏……我很奇怪,他们连快乐都感受不到,却想追求幸福。”令人感到讽刺的是,我们在追求真正的快乐和成功的时候,却正在与快乐和成功擦肩而过。幸运的是,我们可以选择另外一种工作和生活的方式,就是把心灵的档次提升一个层次。在现实生活中,面对似乎已超出个人承受能力的繁重生活和工作,我们应该暂时放慢忙碌前进的脚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认识自己,改变自己,让心灵得到升华,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应对空前强大的生活压力。因为我们的心灵本来有着惊人的洞察力和睿智,在没有外物干扰、宁静平和的情况下,它能以更高的效率、更正确的方式来应对所遇到的一切事情。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这就要求我们每天抽一点时间出来反躬自省,与自己的内心多沟通、交流,那样我们就会多一分宁静和洒脱的心态,洞察力、智慧和能力也就会随之而浮现出来。俗话说:“一天之计在于晨。”清晨是一天中最重要的时刻,这个头开好了,一整天都会很顺利。早上起来时,暂时不要做什么,就那么静静地坐着,尽量放松全身,深长自然地呼吸,想象自己正坐在景色优美的大海边,一切思绪随风远去,整个意识停驻在身内的心窝那个地方,静静地观察自己的身体作为一个纯粹存在的客体……慢慢地,会感觉内心越来越宁静,意识好像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了一体,进入了一种能自己掌握自己、不受任何事物干扰的美好状态。就这样坐5~10分钟,当你从这种宁静的状态中出来时,告诉自己:“我一整天都能像这样保持冷静。”这样,你就能把大脑中的思想与内心中的宁静深深地联系起来。然后,你就可以带着自信、放松的心情开始这一天的生活了。在做每件事时,都要回想一下早上所体验到的那种状态。如此练习所带来的好处,是你难以想象的,它能让你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本性,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也不会迷失自我,保持必要的冷静和放松。如果我们能像明镜照物一样,事情来了就处理,事情过后就放下,那我们就能这样游刃有余地应付各种事情或问题。要想得到快乐和幸福,也就在我们的一念之间。我们把自我放下来了,不再去攀比和计较什么,心灵进入一种宁静从容的境界,这样才能使我们获得一种持久的、真正的快乐和幸福。而只有带着快乐的心情去做事,才可以获得更高的工作效率,为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打下基础。在滚滚红尘中,人们的心灵很容易被各种物欲蒙蔽,从而迷失了人生的方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着。有的人经常觉得心情十分压抑,有的人甚至对生活感到绝望,一碰上某些意外刺激就容易做出极端举动。这个时候,王阳明给我们的忠告是什么?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一学者病目,戚戚甚忧,先生日:“尔乃贵目贱心。”——《传习录》有一位学生患了眼疾,整天担心忧虑。王阳明说:“你这是重视眼睛,而轻视自己的心灵。”当然,王阳明的意思并不是说眼睛有病不要去治,而是借这个例子批评某些人,一个人眼睛有病就这么忧心忡忡,而那些更有价值的事物我们却注意不到,呼吁大家要珍惜自己最有价值的东西。因此,我们应该懂得珍惜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看清大局,不要为了一些琐事和小烦恼而影响了积极的人生态度。然而,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会犯这种毛病,他们往往看重那些次要的东西,反而将那些最有价值的东西放弃了。由于社会竞争空前激烈,人们所承受的压力很大,我们在各种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有人自杀身亡的消息。人贵为万物之灵,就在于人具有思想,而生命就是上天赋予人的最宝贵、最稀有的资源,一个人只有一次生命,而且逝去就永不复返,所以一定要珍惜生命。那些对生活感到绝望的人,他们意识不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哪里,换句话说,也就是看不到人生的希望,如果还有一点希望,他们就不太可能采取自杀这种极端的手段来对待自己的生命。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那些对生活感到绝望的人,也是因为他们的正确价值观一时被物欲所蒙蔽的缘故。一位年轻人失恋了,一心想要自杀,周围的亲戚朋友都劝他不要干傻事,但谁的话他也听不进去。实在没办法了,他的父亲只好向一位哲人求助。这位哲人见到年轻人后,笑着说:“不错,年轻人,你的痴情很令我感动。虽然我认为自杀并不能解决问题,但是我还是会帮助你自杀,谁叫我是你的朋友呢?不过,如果换作是我,我是不会做这种蠢事的,仅仅因为一个女孩拒绝了自己,就放弃宝贵的生命,太不值得了!俗话说,天涯何处无芳草。只要你把自己的事做好了,大丈夫又何患无妻呢?但是话说回来,如果你还是想自杀的话,我看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生命是你自己的,你有权决定你的选择!”然后哲人把年轻人带到自己家里,说要庆祝一番,然后看他怎么死。这时年轻人开始怀疑起来,因为哲人不像其他人那样去劝他不要自杀。然而哲人却故意催促他,叫他第二天早上四点钟准时起床,然后到一个美丽的地方去履行他的诺言。年轻人终于反感了,他说:“你到底是我的敌人还是朋友?我不想自杀!”哲人面带微笑看着他,说:“不遵守自己的诺言,这样不好吧?你真的自杀的话,那是很棒的!”年轻人说:“但是我并不打算自杀,你为什么要逼我?”哲人说:“我没有逼你!”于是年轻人就不自杀了。再后来他有了妻子和孩子,他感慨地说:“实际上现在我对那个女人拒绝我感到很开心,她并不适合我!我找到了一个更好的女人。”其实这位哲人只是用一种巧妙的方法,唤醒了年轻人被蒙蔽的心灵,让他发现自己的人生中还有许多更有意义的事物。在滚滚红尘中,我们很容易迷失自己,忘记自己的人生使命是什么。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在现实生活中,不顺心、不如意的事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又有什么事比我们活着更重要的呢?生命不应该浪费在无所事事或无关紧要的小事上面,我们应该去追求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王阳明是一个很有气场的人。很多时候,在他身上仿佛有一种无形的能量和磁力,把许多人吸引到他身边来。更为奇特的是,在一些独特的场合,这种气场,会有意无意地“迫使”别人认同他的意见……王阳明的气场,到底源于何处呢?为内心注入信心的力量先生曰:“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因顾于中曰:“尔胸中原是圣人。”于中起不敢当。先生曰:“此是尔自家有的,如何要推?”于中又曰:“不敢。”先生日:“众人皆有之,况在于中,却何故谦起来?谦亦不得。”于中乃笑受。——《传习录》在虔州时,王阳明曾和弟子于中、陈九川、谦之一起探讨学问。他对弟子们说道:“每个人心中都有个圣人,但许多人因为自信心不够,自己把圣人湮没了。”然后,王阳明指着弟子于中说道:“你心中本来有圣人。”于中慌忙站起来表示不敢当。王阳明却说:“这是你本来就有的东西,你为什么要推辞呢?”于中口说:“不敢。”仍旧推辞。王阳明又说:“这是大家都有的东西,又不只是你于中一人才有,为什么谦让呢?这可是不能谦让的啊。”听完这番话,于中才笑着接受了。于中不敢接受“胸中本来有圣人”的事实,根源在于他不自信。在王阳明看来,每个人都是神圣而伟大的,内心中都有一个圣人般完美的自我;每个人都是天地间的一个奇迹,只是由于我们不能相信自己,致使这个“真正自我”的智慧和能力(即王阳明所说的“圣人”)被埋没了。虽然“真正自我”远比现实中的自我更优秀、更有智慧、更有能力,但我们自出生以来,受各种负面因素影响太深,使得真正的自我被遮蔽了,我们看到的通常是不完善的自我,有很多的缺点。诸如心胸太狭窄,受到别人一点冒犯,便会暴跳如雷;遇到些许挫折,就会自暴自弃;生性懒惰,做事拖拉;意志不坚定,易受外界环境干扰……绝大多数人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认为自己能力欠缺、智商不高、不够优秀、不如别人。即便我们从小到大听过长辈无数次的教诲:“要对自己有信心,要自信。”可在关键时刻,我们还是会不由自主地怀疑自己:“我可以吗?我真的行吗?”在这些自我怀疑中,机遇一闪而过,于是我们又懊恼地抱怨:“如果当初坚持自己的看法就好了,自己明明是对的。”由此可见,我们是多么需要信心这种力量。信心是内心强大的力量,是来自生命力的不屈不挠的韧性,是内心的淡定和坦然。圣人孔子曾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能做到不忧、不惑、不惧的人,内心必然拥有强大的力量。因此他们才能不看重外在世界的纷繁变化,不在意个人利益的得与失,保持内心的强大与坦然,独立傲然于世间。世界著名的交响乐指挥家小泽征尔就是因为强大的信心一举成名的。在一次世界级优秀指挥家大赛的决赛中,小泽征尔按照评委会给出的乐谱指挥演奏。在演奏过程中他敏锐地发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起初,他以为是乐队演奏出了问题,就停下来重新指挥,但还是不对。再三考虑后,他觉得是乐谱有问题,于是向评委会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的权威人士无一例外地坚持说乐谱绝对没有问题,是他错了。面对众多音乐大师和权威人士,小泽征尔思考再三,最后斩钉截铁地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委席上的评委们立即站起来,对他报以热烈的掌声并不住地赞叹,祝贺他赢得了整场比赛。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此来检验指挥家在发现乐谱错误并遭到权威人士集体否定的情况下,能否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而不被权威言论干扰。前两位参加决赛的指挥家虽然也发现了错误,但终因不相信自己的想法而附和权威们的意见被淘汰。小泽征尔正因充满自信而摘取了世界指挥家大赛的桂冠。许多人之所以做不到最优秀的自己,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没有信心,缺少敢于担当的勇气,他们漫无目的地四处寻找别人的优点,而忽略了发掘自己最优秀的一面,一再地否定自己,也就失去了成为最优秀的自己的机会。正如萧伯纳所说:“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我们要相信自己的人生有着无限的可能,要相信内心有一种神圣力量的存在,尽力挖掘内在的潜力,才有可能达到应有的人生高度。内心拥有强大的力量,是走向成功、快乐、幸福的保证。当然,在拥有信心的同时,我们要认清自己,不能盲目自信。每个人都有优点,信心就是在内心提醒自己看到自己的优点,从而把优点变成行动力,而不是明知做不到却仍旧去做。第二篇 王阳明心学之淡定篇:畅达时不张狂,挫折时不消沉当我们有一颗不为功利所诱惑的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们就能拥有一个淡定从容的人生。当我们妄念不生,止水澄波,心兵永息,自然天下太平,这也是王阳明所推崇的不动心之境。老子说:“轻率就会丧失根基,烦躁妄动就会丧失主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守静乃抑制轻率躁动的根本。故而缄默沉静者,大用有余;轻薄浮躁者,小用不足。身在浮躁繁华的社会,守住内心的宁静,才不会为外界的浮华所左右。心在静处,不被荣辱左右夫妄心则动也,照心非动也;照照则恆动恆静,天地之所以恒久而不已也。——《传习录》“非宁静而无以致远。”静是什么?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是大胸襟,也是大觉悟,非丝非竹而自恬愉,非烟非茗而自清芬。如何才能进入静的境界?王阳明给出了一种答案:不要轻易起心动念。常人之所以和圣人有分别,完全因为起心动念。因此,万事万物呈现在心中的时候,寂然无我;而当达到了寂然无我的境界时,万事万物自然也会呈现在心中。紧张和焦灼的生活,很难让人品味到静的清芬与恬愉,甚至会渐渐浮躁起来,可是浮躁往往不利于事情的发展。因此,与其让浮躁影响我们正常的思维,不如放开胸怀,静下心来,默享生活的原味。毕竟唯有宁静的心灵,才不营营于权势显赫,不奢望金银成堆,不乞求声名鹊起,不羡慕美宅华第,因为所有的营营、奢望、乞求和羡慕,都是一厢情愿,只能加重生命的负荷,加速心灵的浮躁,而与豁达康乐无关。谢安乃晋朝名臣。晋简文帝时,权臣桓温想要简文帝禅位给他,简文帝死后,谢安等人趁他不在京都,马上立太子做了皇帝。桓温气急败坏,于是在宁康元年(公元373年)二月,亲率大军,杀气腾腾地回兵京师,向谢安问罪。并欲趁机扫平京城,改朝换代。眼见朝廷上下,人心惶惶,新帝司马曜也不得不下诏让吏部尚书谢安和侍中王坦之到新亭迎接桓温。二月的京城,春寒料峭,桓温的到来更给这里增添了一派肃杀气象。桓温到来时,百官都去迎接。文武百官纷纷跪拜在道路两旁,甚至连抬头看一眼威风凛凛从眼前经过的桓温的勇气都没有,这里面也包括那些有地位有名望的朝廷重臣。但谢安除外,面对四周杀气腾腾的卫兵,他先是作了一首咏浩浩洪流的《洛生咏》,然后才从容地说:“我听说诸侯有道,就会命守卫之士在四方防御邻国的入侵。明公入朝,会见诸位大臣,哪用得着在墙壁后布置人马呢?”桓温一下子被他镇住了,于是赶忙赔笑说:“正因为不得已才这样做呀!”他连忙传令撤走兵士,笼罩在大家中间的紧张气氛一下子消除了。接下来,他又摆酒设撰,与谢安两人“欢笑移日”。在这欢笑声中,东晋朝廷总算度过了一场虚惊。“泰山崩于面前而不惊”,如此的定力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具有的。谢安曾经在桓温的手下做事,面对这个杀气腾腾的上级,要想保持镇定,不仅需要在气势上胜过他,更要在内心上胜过他。可以说,谢安能够在桓温面前安然自在,是因为他自己保持了内心的宁静,在气势上胜过了桓温。王阳明良知的哲学思想中包含这样一层含义,即良知是生命本源的一种知觉。宁静作为一种功夫的意义就在此,它能够减去压在良知表面上的重物。宁静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充满内涵的悠远。安之若素,沉默从容,往往要比气急败坏、声嘶力竭更显涵养和理智。其实,真的不需太急功近利,不如将心跳放缓,随青山绿水而舞,见鱼跃莺飞而动。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把心常放在静处,荣辱得失,哪一样能够左右我?王阳明认为,一个有抱负、有修养的人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自己。面对外来的各种毁誉荣辱,不但不要被它们影响自己内心的安定,而且要将它们作为磨炼自己的品性、提升自己素质的工具,要以一种坦然自若的心情去对待,达到不动心的境界,以获得悠游自在的人生。修得不动心的境界心之本体,原自不动。——《传习录》王阳明曾在平定叛乱后,看见世风日下感慨道: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心中之贼便是“私欲”,“私欲”是一切万恶的源头。他认为一个人持有什么样的心态,就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也就能够拥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世间的事,纷至沓来,只有做到不动心,才能得到真正超然物外的洒脱。王阳明认为,心的本体,原本就是不动的。心不动,即便有三千烦恼丝缠身,亦能恬静自如。这就好比同样多的事情,有人为世事所叨扰,忙得焦头烂额,有人却能泰然自若地悉数处理完毕。生活的智者总是懂得在忙碌的生活之外,存一颗闲静淡泊之心,寄寓灵魂。后者虽因忙碌而身体劳累,却因为时时有着一颗清静、洒脱而无求的心,便很容易能找到自己的快乐。苏轼是宋代名士,有很深的文学造诣,他的思想兼容了儒释道三家关于生命哲理的阐释,虽如此,有时候他也不能真正领悟到心定的感觉。苏轼被贬谪到江北瓜洲时,和金山寺的和尚佛印相交甚多,常常在一起参禅礼佛,谈经论道,成为非常好的朋友。一天,苏轼作了一首五言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作完之后,他再三吟诵,觉得其中含义深刻,颇得禅家智慧之大成。苏轼觉得佛印看到这首诗一定会大为赞赏,于是很想立刻把这首诗交给佛印,但苦于公务缠身,只好派了一个小书童将诗稿送过江去请佛印品鉴。书童说明来意之后将诗稿交给了佛印禅师,佛印看过之后,微微一笑,提笔在原稿的背面写了几个字,然后让书童带回。苏轼满心欢喜地打开了信封,却先惊后怒。原来佛印只在宣纸背面写了两个字:“狗屁!”苏轼既生气又不解,坐立不安,索性搁下手中的事情,吩咐书童备船再次过江。哪知苏轼的船刚刚靠岸,却见佛印禅师已经在岸边等候多时。苏轼怒不可遏地对佛印说:“和尚,你我相交甚好,为何要这般侮辱我呢?”佛印笑吟吟地说:“此话怎讲?我怎么会侮辱居士呢?”苏轼将诗稿拿出来,指着背面的“狗屁”二字给佛印看,质问原因。佛印接过来,指着苏轼的诗问道;“居士不是自称‘八风吹不动’吗?那怎么一个‘屁’就过江来了呢?”苏轼顿时明白了佛印的意思,满脸羞愧,不知如何作答。身在人世操劳一生,却能心安身安,这着实是一件不容易实现的事。这需要我们转换对生活的态度,持一颗清静的心,不生是非分别,不起憎爱怨亲,这样就能够安稳如山,自在如风。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王阳明说人人都具有心力,大凡终日烦恼的人,实际上并不是遭遇了多大的不幸,而是自己的内心对生活的认识存在着片面性,心无力而已。真正聪明的人即使处在烦恼的环境中,也能够自己寻找快乐。在忙碌、纷扰的生活外保持一颗清静的心,这是每一个人必须谨记在心的真理。心中有青山,就算是忙,也永远是“气定神闲的忙”。生活,有时绚丽得美不胜收;有时却又残酷得让人不寒而栗。当面对顺境,喜不自持,而面对逆境,却又悲观苦恼。正所谓境由心造,当心得到净化,无论处于怎样的境遇,都能不为所动,从容面对。净化内心,不被身处的环境所束缚是有意于求宁静,是以愈不宁静耳。——《传习录》生活充满了种种偶然与不测,很多人的心情都容易因此受到影响,使得精神无时无刻不在忐忑不安之中。而要沉着冷静地去面对,则需如王阳明所说的涤荡内心。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静心不动。静心即净心。平常人想要净心的时候,往往习惯于用理性去控制,但这样做的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告诉自己“不能动心,不能动心”,这个时候心已经动了。提示自己“心不能随境转”,这个时候心已经转了。王阳明说,有意去找寻宁静,这个时候已经不宁静了。真正的净心不是特意去控制它,也不是刻意去把握它。什么时候都知道自己的心,心自然而然就不动了。心不动了,人就不会为外界的诱惑所动,从而净化自身。仰山禅师有一次请示洪恩禅师道:“为什么吾人不能很快地认识自己?”洪恩禅师回答道:“我给你说个譬喻,如一室有六窗,室内有一称猴,蹦跳不停,另有五只称猴从东西南北窗边追逐猩猩。猩猩回应,如是六窗,俱唤俱应。六只称猴,六只猩猩,实在很不容易很快认出哪一个是自己。”仰山禅师听后,知道洪恩禅师是说吾人内在的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和追逐外境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鼓噪繁动,彼此纠缠不息,如空中金星蜉蝣不停,如此怎能很快认识哪一个是真的自己?因此便起而礼谢道:“适蒙和尚以譬喻开示,无不了知,但如果内在的猕猴睡觉,外境的猩猩欲与它相见,且又如何?”洪恩禅师便下绳床,拉着仰山禅师,手舞足蹈似的说道:“好比在田地里,防止鸟雀偷吃禾苗的果实,竖一个稻草假人,所谓‘犹如木人看花鸟,何妨万物假围绕夕?’”仰山终于言下契入。为什么人最难认清自己呢?主要是因为真心被掩盖了。就像一面镜子,布满灰尘,就不能清晰地映照出物体的形貌。真心没有显现出来,妄心就会影响人心,时时刻刻攀缘外境,心猿意马,不肯休息。心不动才能真正认清自己,遇到顺境不动,遇到逆境也不动,不受任何外在的影响。现代人的状况大多相反,遇到顺境的时候高兴得不得了,遇到逆境的时候痛苦得不得了,这就带来许多痛苦。其实,我们遇到的任何外境都一样,如果我们能够了解这一点,就不会被六尘所诱惑,也不会被六识所蒙蔽。实际上,顺境跟逆境不过是一体两面而已,一个是手背,一个是手心。顺境时得意忘形,逆境时失意忘形,都是不对的,换句话说,是心有所住。有所住,就被一个东西困住了,就得不到解脱。要想真正解脱,并不是去崇拜偶像,也不是迷信权威,而是要心无所住,心不为动。这样,面对任何事情,物来则应,过去不留。外面再美的景致,也无法使我们的心得到真正的休息,反而白白浪费掉精力。王阳明启示我们,把浑浊、动荡的心澄清,不要刻意去欢喜、悲伤。就好像看一池生长于污泥中的荷花,池边的观赏者有人欢喜有人忧,可是一池的荷花却在那里,不动,不痴,也不染,荷花只是荷花。人如果也能像荷花一样,不被外物牵绊,活出真我,心便能回归寂静,生活也就不会被境遇随意差遣。静坐是古圣先贤都推崇的一种修身方法。谪居龙场时,王阳明日夜澄心静坐,借以摆脱各种利害关系的束缚,提升自己的智慧和洞察力,最后,终于借此打通了人天之间的一层隔膜,洞悉了隐藏于天地万物间的“道”的秘密。对于现代的人们来说,静坐还有哪些借鉴意义呢?保持内心的安定,从静坐开始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传习录》在《传习录》中,王阳明指出:教人做学问,不可固执某一边。刚开始学习时,内心浮躁,心如猿猴在跳,意如烈马奔驰,无法安静下来,他所思虑的,多是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因此就教他静坐,平息思虑。在这里,王阳明强调要善于排除私心杂念。其实不论干任何事,只有保持内心的安定,进入一种不为外物所动的状态,才能把事情做到完善的地步。静坐是一种东方独特的修身养性的传统方法,古代许多在事业或学术上取得卓越成就的名人,平常都爱好静坐,如李白、白居易、苏东坡、陆游等。通过悉心练习静坐,可以感悟人生,认识自我,医治心灵的创伤,并可促使注意力集中,开发潜在的智慧。大家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会有这样的体会,如果自己心中没有什么杂念,就会觉得精神很振奋,注意力集中,感官和脑筋都比以前灵动多了。其实这也是在排除了杂念的状态下,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得到发挥作用的原因。很多取得惊人成就的人,都善于排除杂念而保持高度的注意力。那些在事业中非常专注、经常因为专注于某件事而忘记周围事物的存在的科学家,通常都能取得伟大的成就。当他集中全部精力来思考某一问题时,就会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使他的思维只集中到一个点上,当然就容易出灵感。现在社会已进入到生活节奏空前加快的时期,尤其在大都市,工作氛围更是十分紧张,让人无法静下心来,时时有一种浮躁、焦虑的心情。带着这种心情去做事,效率自然不会高,因为许多事是要潜心思考才能做好的。而且,整天处于焦躁的状态,即使拥有富足的财产,生命质量也不会高到哪里去。所以现在很多名人,如一些明星和公司总裁、总经理,都喜欢抽空到一个特定的地方,静修一段时间,以提升自己的心灵境界,体验和谐、宁静的生命状态,获得更好的决策能力。古人认为“定能生慧”,就是说人在心意安定、注意力集中的状态下,能够产生比较高的智慧,如思维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大增等。有的人具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惊人本领,即为他的定力高、注意力高度集中,激发了潜在能力的缘故。《朱子语类》中记载了这样一则小故事。宋代人陈烈为自己的记忆力差而苦恼。一天,他读《孟子》,读到其中的“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这句话时,恍然大悟,说:“我没有将散放在外的心收拢回来,怎么能够在读书的时候牢记住有关内容呢?”于是把自己单独关在一间房子里,专心致志地静坐,在此期间不去读书或想别的事,以免分心。这样坚持了一百多天。从此之后,只要读过的书就不会再遗忘了。静坐得法,能增进记忆力,其原理并不神秘,不过是借此把注意力集中起来罢了。静坐这种方法还有助于创新发明。埃玛·盖茨博士是美国的大教育家、哲学家、心理学家、科学家和发明家,他一生中有许多发明。盖茨博士能够把这个世界变成更理想的生活所在,全靠创造性的思考。而他这种创造性的思考方法,也是靠排除杂念,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达到的。通常,他进行专心思考的地方是一间十分宁静的房间,这个房间里唯一的家具是一张简朴的桌子和一把椅子,桌子上放着几本白纸簿,几支铅笔以及一个可以开关电灯的按钮。当他遇到困难而百思不解时,就到这个房间来,关上房门,熄灭灯光,静静地坐在椅子上,让自己全副心思进入深沉的集中状态。他就这样运用“集中注意力”的方法,要求自己的潜意识给他一个解答,不论什么都可以。有时候,灵感似乎迟迟不来;有时候似乎一下子就涌进他的脑海;更有些时候,至少得花上两小时那么长的时间才出现。等到念头开始澄明清晰起来,他立即开灯把它记下。埃玛·盖茨博士曾经把别的发明家努力过却没有成功的发明重新研究,使它尽善尽美,因而获得了二百多种专利权。他就是通过静坐,集中注意力思考,从而获得别人在常态中无法想到的东西。通过静坐能够获得种种独特的效果,其境界也并非高不可攀。每天只要花十多分钟进行练习,慢慢地,就能够让自己达到心如止水的宁静境界。这种境界能使你保持平和的心情,更有耐心和智慧去处理各种复杂的事务。静坐的方法是很简单的。放松身体,暂时将各种事务也放下来,不理会了,好像自己身处一个环境优雅的世外桃源,与世隔绝了,再没什么牵挂,让心灵做一次彻底的放松。然后微微合上双眼,可以想象一处美丽的风景,轻轻地吸气,配合放松身体;缓缓地呼气,柔和地任气息向下沉去。让思绪与呼吸融为一体,反复练习,心态要尽量从容自然,就像在做一种悠闲自在的游戏一样。一个人只要有点耐心和毅力,在万事撼其心的日常生活中抽出一点时间,沉潜内心,摒弃那些平常干扰自己的琐事,让身心进入一种宁静和谐的状态,就有可能领悟到静坐的境界,并将其精神融入人生之中,从而达到提升心灵、开发智慧的目的。生活就是一个纷乱的大染缸,身处大染缸的人们难免会受其影响,或开心,或伤悲,情绪随着所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迷失了生活的方向。而王阳明告诉我们:拥有一颗清净的心,能够使我们摆脱世俗的眼光,不为外界的环境而干扰,即使身在困窘之地,依然能够悠然自得。拥有一颗清净心,摆脱外界环境的干扰问:“声色货利,恐良知亦不能无。”先生曰:“固然。但初学用功,却须扫除荡涤,勿使留积,则适然来遇,始不为累,自然顺而应之。”——《传习录》人类在任何时代都需要一颗清净心。也就是远离烦恼的迷惘,有了清净心,遇到失意之事能治之以忍,遇到快心之事能视之以淡,遇到荣宠之事能置之以让,遇到怨恨之事能安之以忍,遇到烦乱之事能处之以静,遇到忧悲之事能平之以稳。王阳明说:“扫除荡涤,勿使留积,则适然来遇,始不为累,自然顺而应之。”排除杂念,不为外物所累,追求心灵的自由。王阳明强调的是一种心灵的模式,拥有一颗清净的心,摆脱外界环境的干扰,完全沉浸、专注于当下所做的事情当中,用整个身心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而不是纠缠于自我。俗语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人若是专心致志,任何难题都能较好地解决,而深入研究问题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相关的问题,则能做到“触类旁通”,解决了此问题,便能解决与此相通的问题。反之,倘若三心二意,被外物所扰,再聪明的人也不能掌握真正的技术,不能学会更多的知识。从前,有个名叫弈秋的人,他的棋艺水平闻名全国。每隔两年,弈秋大师都招收两名徒弟,这一次,他的徒弟是两个年轻小伙子,一个叫东木,一个叫西木。弈秋讲棋有个习惯,总是闭着眼睛讲解,用手摸着棋子出招,并不监督徒弟们学习的态度,全凭他们的自觉来掌握棋艺。开始时,东木和西木都能够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有时,两个人还时不时打断弈秋的讲解,提出各种疑问。晚上回到住宿的地方,两人往往兴致未尽,在院子中互相切磋棋艺,二人水平不相上下,进步很快。一年后,东木和西木回家看望。经过一片林子时,他们恰好看到一个英俊的猎人,拉弓搭箭,一下子射落一只正在高飞的鸿鹰。这情景深深地吸引了西木,给他留下难忘的印象。回到老师身边,东木和西木学棋的态度有所不同了。东木学棋的兴致越来越浓,西木却感到整天学棋太枯燥了。东木听老师讲解棋谱时,专心致志,用心去领会老师说的每一句话;西木呢,他对猎鸟更感兴趣,总惦记着,鸿鹰是不是正在天上飞呢,有时,他还隐隐约约地听到鸿鹰的叫声,眼前不时浮现猎人射鹰的英姿。又一年过去了,东木和西木学艺期满。弈秋让二位徒弟对弈,检验他们的棋艺。结果呢,当然是东木棋高一筹,把西木“杀”得落花流水。弈秋大师看完两位徒弟的棋局,感慨地说:“初学时,我闭目教棋时听你们两人的回答,我认为你们同样的聪明;后来,我闭目教棋时只听到东木一个人的回答,西木的心已经飞走了,所以我明白东木才是我真正的徒弟。”清净心能够提高人的人生境界。清净之心就是一粒小小的种子,虽然外表看来微不足道,但其中蕴涵着最伟大的力量,凭借这种力量,人能够实现非常大的提升。诸葛亮五十四岁时写给他八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中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生活,若淡泊名利等身外之物,便可以真正明确自己的志向;若心无旁骛地投入某项你所钟爱的事业中,便可以实现远大的目标。这是诸葛亮一生的真实写照,亦是我们后人谨遵的警句名言。为世俗名利所困扰,就算成功了,得到的也只是物质丰裕的快感,缺少“闲居无事可评论,一炷清香自得闻”的那派悠然,按照王阳明所说的,我们若做一件事物,沉下心来好好地投入,研究它、发展它,把功名等泛泛之事都抛之脑后,终有一天,会收获兴致,还有成功。在紧张忙碌的日子里,拿出小小的空闲为自己净心,片刻的净心会带来片刻的安宁,无数个片刻积累起来,你就会获得一份悠然自得的心情,整个身心达到和谐的状态。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甚至没有时间停下观看自己所处世界。这一切,皆因心太躁动。纵然世间纷纷扰扰难以平息,拥有一颗清静的心,就能身在其中而不为所动。心不妄动,获得悠然自在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之外。——《传习录》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难免有理性和情绪上的斗争。这种“心、意、识”自讼的状态就叫做“心兵”。普通人心中随时都在打内战,如果妄念不生,止水澄波,心兵永息,自然天下太平。“我不看花时,花与我心同寂。我看花时,花的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我心之外。”王阳明认为外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心的存在。所以在面对人生中的诸多沉浮时,我们大可不必左右摇摆之,而是要以一种从容淡定的心情去对待之,并借此来修炼自己的心灵,达到不动心的境界,以获得一个悠然自在的人生。从容淡定,是一种活法,一番境界。有一则有趣的笑话,下雨了,大家都匆匆忙忙往前跑,唯有一人神态悠然,在雨中踱步,旁边大步流星跑过的人十分不解:“你怎么不快跑?”此人缓缓答道:“急什么,前面不也在下雨吗?”当人们在面临风雨匆忙奔跑之时,那个淡然安定欣赏雨景的人,正是深谙从容的生活智慧。在现代都市竞争的人性丛林中,从容淡定是一种难以达到的大境界,别人都在杞人忧天、慌不择路,只有他镇定从容。正如一首耳熟能详的歌中唱的那样:“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黄帝做了十九年天子,诏令通行天下,听说广成子居住在崆峒山上,特意前往拜见他。黄帝见到广成子后说:“我听说先生已经通晓至道,冒昧地请教至道的精华。我一心想获取天地的灵气,用来帮助五谷生长,用来养育百姓。我还希望能主宰阴阳,从而使众多生灵遂心地成长,对此我将怎么办?”广成子回答说:“你所想问的,是万事万物的根本;你所想主宰的,是万事万物的残留。自从你治理天下,天上的云气不等到聚集就下起雨来,地上的草木不等到枯黄就飘落凋零,太阳和月亮的光亮也渐渐地晦暗下来。然而谗谄的小人心地是那么褊狭和恶劣,又怎么能够谈论大道!”黄帝听了这一席话便退了回来,弃置朝政,筑起清心寂智的静室,铺着洁白的茅草,谢绝交往,独居三月,再次前往求教。广成子头朝南躺着,黄帝则顺着下方,双膝着地匍匐向前,叩头着地行了大礼后问道:“听说先生已经通晓至道,冒昧地请教,修养自身怎么样才能活得长久?”广成子急速地挺身而起,说:“问得好啊!来,我告诉给你至道。至道的精髓,幽深邈远;至道的至极,晦暗沉寂。什么也不看,什么也不听,持守精神,保持宁静,形体自然顺应正道。一定要保持宁寂和清静,不要使身形疲累劳苦,不要使精神动荡恍惚,这样就可以长生。眼睛什么也没看见,耳朵什么也没听到,内心什么也不知晓,这样你的精神定能持守你的形体,形体也就长生。小心谨慎地摒除一切思虑,封闭起对外的一切感官,智巧太盛定然招致败亡。我帮助你达到最光明的境地,直达那阳气的本原。我帮助趣入幽深渺远的大门,直达那阴气的本原。天和地都各有主宰,阴和阳都各有府藏,谨慎地守护你的身形,万物将会自然地成长。我持守着浑一的大道而又处于阴阳二气调谐的境界,所以我修身至今已经一千二百年,而我的身形还从不曾有过衰老。”黄帝再次行了大礼叩头至地说:“先生真可说是跟自然混而为一了!”广成子主要说的是怎样才能求得道,我们却可以从中体悟到“静”的作用,每个人想要得到幸福,都要保持自己心灵的平静,按住心兵不动。王维诗云: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描写的不仅是美丽的自然,也是诗人生命的美。如果一个人在喧闹的都市中,仍保持一颗清静无为的心,就能像王维那样体验到生命中蕴含着的花落、月出、鸟鸣的美丽,就能拥有一个诗意的幸福人生。从容不动心,能够让你在车马喧嚣之中多一分理性,在名利劳形之中多一分清醒,在奔波挣扎中多一分尊严,在困顿坎坷中多一分主动。从容是一种处世泰然,是一种宠辱不惊;从容是以一颗平常心接受着现实的凝重、琐碎、磨难甚至屈辱。王阳明一再强调“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他声称心是万物的主宰,一切都源于心,心是灵活多变的,你需要学会掌控。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让心兵慌乱,只需一种从容的淡定,一切便会豁然开朗。在人生的过程中,不断经历成功和失败,而每一个成功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每一次失败也都是为成功做准备。当面对成功与失败时,没有比开始下一段旅程的勇气更重要的了,无论再怎么好的计划与机会,不往前迈一步,就永远无法成功。面对失败,淡定是唯一的选择譬如行路的人,遭一撅跌,起来便走,不要欺人做那不曾跌倒的样子出来。——《传习录》王阳明认为,面对失败,要保持淡定,这就好像一个人在走路时突然摔了一跤,爬起来拍拍灰尘,检查身体没有摔伤后继续走路,而不要自欺欺人,装出没有摔倒的样子,更不要站在原地不敢动。辉煌与低谷、成功与失败都只是人生的一段旅程。今天的辉煌不代表日后的成功,今天的失败也不能代表日后的低谷。正是一段段不同的旅程成就了此时此刻的我们,塑造着以后的我们。然而在低谷和辉煌、失败和成功转化的过程中,每一个转折都需要我们从容面对,淡然处之,勇敢继续下一段旅程。贬谪龙场可以算得上是王阳明仕途生涯中的一次失败,但面对失败,他没有逃避,也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思考儒佛道思想,于艰难的生命波涛中寻找立身之本。他针对程朱理学越来越脱离人的生命而变得知识化、外在化的倾向,尤其是其未暴露出来的支离破碎的弊病,以更加简易直截的功夫与“先立乎其大”的入手方法,开辟了一条与程朱不同的成德之学,从而拓宽了主体自立自主的精神价值世界,展示了道德自律与人格挺立的实践精义及具体路径。正是因为王阳明淡定地面对自己的失败,学会从失败中汲取力量,才开创了心学。每个人都可能面对失败。面对生活的如意或不如意,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人生的际遇,而是思想的瞬间;成功或不成功,有时候也不是由个人的努力所决定,而是取决于意念的转换。当生活与感情皆陷入泥潭时,倘若连开启下一段旅程的勇气都没有了,那岂不是要陷在失败的泥潭中永远痛苦吗?一个秀才模样的人悠闲地走在路上,这个秀才背着诗词,摇着脑袋,一脸惬意的模样。秀才出门已经一年多了,他原先是进京赶考的,但是考场失利,名落孙山,他心情暗淡地度过了几个月的黑色时光,整日借酒消愁。两个月前,他和几个朋友共游,与一老者相谈,秀才倒出了心中的苦闷,老人听后,说道:“昨天早上与你说话的第一个人是谁?”秀才回道:“这个已经忘了。”“那明天你会遇到什么人?”“这个我哪里知道,明天还没来。”“此时此刻,你面前有谁?”秀才愣了一下,说:“我面前当然是您啊。”老人轻轻点头道:“昨天之事已经忘却,明日之事尚未到来,能把握的唯在此刻,你又何必对过去之事耿耿于怀?明天不可知,昨日已过去,不如放下挂念,平淡对之,你并没有失去什么,不过是重新开始。”秀才瞪大双眼,等着老人继续说下去。老人接着说道:“既然是新的开始,又何来执著于以前?如潺潺溪水,偶被沙石所阻,但终究万里波涛始于点滴。你可明白了?”秀才微笑着点点头,此刻的他,已经有了新的打算。在京城办完一些事情后,秀才告别朋友,踏上了回家的路途。他决定三年之后,再考一次。常人说,害怕失败,是因为想得太多,想得太多是因为情绪太盛,秀才考场失利后顿觉颓唐,也是同样的道理。好在他及时醒悟——心境归于平淡,目标得以重新确立。在这个秀才身上,我们看到的并不是放弃后的心如止水,两眼迷离,而是再度追逐的豁然。因为这种豁然,他不再对过去的遗憾耿耿于怀,不再对未知的将来作不确定的畅想,心落在当下,即此时此刻需要做的事以及如何将其做好。生命本是一段路,每一段旅程,都需要一个开始,都需要你自己去体验、去锻炼,去接受成功与失败。事实上,成功者能够不断获取成功不在于他们有多么智慧,而是在于他们无论是成功或失败都敢于往前迈一步,哪怕只是小小的一步,都是离成功更近一步。王阳明之所以鼓励人们在摔跤后爬起来继续走,是因为他深知淡定地面对失败,是从失败走向成功的最快的方法。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