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洁医案精华(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9 07:11:32

点击下载

作者:刘密,王超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严洁医案精华

严洁医案精华试读:

前言

本书是在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湖湘当代名医医案精华》重大专项课题的资助下,依托“全国名老中医严洁传承工作室”,历经两年精心著述编撰而成。

严洁教授为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学二级教授、湖南省首届名中医、第五批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现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学术带头人。严师从事针灸的教学、医疗、科研50年,其针灸治病特点为“穴精而效显”,并将其科研成果推广运用于临床,善于运用特定穴治疗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对应点上下交叉刺激治疗各种软组织损伤;针灸结合热熨、刺络拔罐等治疗颈肩腰腿痛及各类瘫病;针药配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轻捻转加震颤手法治疗高血压病;针刺配合隔药饼灸治疗高脂血症等。本书从“严师小传”、“治学理念”、“医案精选”和“疑难病例讨论”等方面,较全面地反映了湖湘名医严洁教授的临床经验、学术思想和主要治学理念。“严师小传”简要地叙述了严洁教授从青年求学到参加工作,始终保持兼顾针灸教学、科研、临床三方面齐头并进的“领头人”精神。她以赤诚的爱国之心和强烈的报国之志深深扎根于湖南中医药大学这块热土中。她就像一块磁石,以博学严谨、思维敏锐、豁达谦和、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着身边每一个人。“治学理念”从六个方面总结归纳了严洁教授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即“业精于勤,全面发展”、“继承创新,古今结合”、“针药并用,注重辨证”、“辨证施治,用穴精少”、“博采众法,集思广益”、“诲人不倦,言传身教”。简要地勾勒了严师的学术观点和临证经验。围绕“经穴-脏腑相关”核心理论,学术上提倡继承创新、融贯古今、中西结合,临床上注重辨证施治、针药并用、穴精效显。“医案精选”精选了严师擅治的病证共计90案,目录按照针灸临床诊治特点分为“脏腑病证”和“经脉病证”两大类,为了保持医案的中医特色,所载医案均以中医病证名为目录。每例医案采用西医疾病诊断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方式,客观完整地记录了患者就诊的全过程,体例包括一般资料、就诊时间、主诉与病史、现在症、重要检查资料、诊断辨证分析、针灸治疗方案、复诊情况与治疗效果、按语等。两案以上的病证由严师亲自点评,而一案的病证则汇集后由严师综合点评。每案均由跟师随诊的学生记录整理,并经严师仔细审修。“疑难病例讨论”选自严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中风专科查房后的疑难病例讨论,选录肠易激综合征、脑梗死、吉兰-巴雷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偏头痛等为代表,反映严师临证注重针药结合、融贯中西的诊治特点。

全书由严师修改审定,许多章节更是由其亲笔撰写。因此,本书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了严洁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对广大中医针灸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实用参考价值。

本书完稿后,承蒙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名誉院长石学敏院士和原湖北中医学院副院长、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孙国杰教授作序,使之增添光辉,在此一并深表感谢。全国名老中医严洁传承工作室2014年11月名医传记一、严师小传

严洁,女,1941年农历二月初二出生于美丽的江城武汉。1963年毕业于武汉中医学院中医医疗专业(五年制本科)。同年8月分配到湖南中医学院(现湖南中医药大学),从事针灸的教学、医疗、科研至今50年。曾任湖南中医学院针灸学教研室副主任、主任,附属第一医院针灸科副主任,湖南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室主任。1985年任中医系副主任;1988年后任针灸系副主任、主任、针灸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首届名中医、湖南省第二届优秀中青年专家;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过湖南省先进女职工、省教育系统十佳师德先进个人、巾帼建功标兵、模范共产党员、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曾兼任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经络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针灸学会会长、湖南省女医师协会理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初评专家及第八届、第九届终审评委,国家“973”计划等评审专家。

现为湖南省名中医、第五批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全国名医传承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国家科技部“973”计划——“灸法作用的基本原理与应用规律研究”及“经脉体表特异性联系的生物学机制及针刺手法量效关系的研究”等特聘专家;湖南针灸学会荣誉会长,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学术带头人,吉首大学医学院特聘教授;《中国针灸》、《针刺研究》、《中华中医药杂志》编委。

严师从事针灸的教学、医疗、科研50年。1975年开始,以“经络研究”中“经脉脏腑相关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为主攻方向,开展了40余项课题研究。曾担任国家“七·五”攻关、“八·五”攀登、“九·五”攀登预选项目“经络的研究”课题中“经脉脏腑相关”专题组长、子课题负责人及“九·五”经络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主持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三等奖8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出版个人专著《图解中国针灸技法(英汉双解)》(1992年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部,主编《针灸的基础与临床》、《针灸推拿学》(中专教材)等各1部,副主编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针灸学》(1997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及配套著作《针灸学学习指导》、《针灸学》(教学参考丛书)、《针灸学》(高级参考丛书)等共4部,主编整理、点校出版针灸医籍4部,参编著作6部,主编出版针灸挂图、卡片图各一套。发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100余篇(SCI收录19篇)。先后主持国家级课题9个(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性基础理论计划课题、面上项目、国家科技部“973计划”课题,国家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等)。培养博士30余人,硕士20余人,其中指导2名博士获得省优秀博士论文。

严师于1996年出席了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以下简称“世界针联”)在美国纽约举办的第4届世界针灸学术交流会,其大会发言的论文《针刺足阳明经穴对胃窦容积变化的观察》被评为优秀论文(总计17篇,其中中国代表3篇)。此外,于2000年、2004年、2009年分别出席了“世界针联”在意大利罗马举办的第5届、澳大利亚黄金海岸举办的第6届、法国斯特拉斯堡举办的第7届世界针灸学术交流会。并作为第6届、第7届中国代表参加了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的会员代表听取了本届“针联”工作总结,投票选举了下届“针联”主席,讨论了下届“针联”的工作计划。严师还于1997年赴马来西亚槟城各地宣讲针灸按摩的康复保健,为广大华侨、华人患者开展了针灸治疗,深受好评,当地《光华日报》曾多次予以报道,为针灸的国际学术交流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1.平淡做人,认真治病,虚心求教,继承发扬祖国医学

严师从小受父亲教导:“医生乃为了人类健康服务之高尚职业”、“不为良相,愿为良医”。故立志做个为患者解除疾苦的好医师。毕业后服从组织分配来到湘江之畔的湖南中医学院,一干就是五十年,由风华正茂的青年至两鬓斑斑的老教授,始终以“平平淡淡做人,踏踏实实工作”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要求自己对技术精益求精,对病人极为负责任。一次暑假在浏阳出差,至县城的一角,发现一卖桃的青年农民,蜷缩在地上不停呻吟,严师立即上前询问,得知其腹痛难忍,且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浑身冒汗。幸好随身小包内带有一盒毫针,凭着经验诊断为急性胃肠痉挛,顾不得消毒,遂立即针刺其双侧足三里,捻转得气3~5分钟后未见缓解,加刺耳穴(胃、交感、大肠、小肠、皮质下),腹痛立即缓解,留针约5分钟腹痛消失,面色转红,四肢转温,患者面带笑容,连连称谢,严师嘱其避免太阳直射,少食生冷,小心上路。20世纪70年代初,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患者,多方求医效果不显,于是前来一试求治针灸。此类病来针灸科治疗的实属少见,患者为一木模工,主诉浑身无力、短气、四肢不温、食欲不振,每日仅食2~3两米饭,夜尿清长且次数多,伴失眠、精神萎靡,体重下降,在当地县医院曾服激素类药物,症状稍有缓解,后期效果不太明显,长期服用补中益气类中药,上述症状依旧。观其患者面部黧黑,尤以口腔、唇舌牙龈等黏膜部黑色素沉着更为明显,其舌淡微胖,苔白滑,脉沉细无力。恰好有三个“西学中”的医师随同实习针灸,其中一名为部队医院内科副主任,严师与其相互切磋:“‘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又称‘艾迪生病’,除用激素治疗外,方法不多,针灸若能有效,实不简单,值得攻克。”遂问病人既往病史,其否定结核以及恶性肿瘤。建议查其尿17-羟-皮质类固醇与尿17-酮类固醇。结果显示:尿17-酮类固醇(3~5mg)/24h,尿17-羟-皮质类固醇3mg/24h,均明显低于正常值。根据该情况,严师一面虚心请教西医,一方面查阅大量医籍。该病属于中医学中“黑疸”,始见于《金匮要略》黄疸病篇第7条:“酒疸下之,久久为黑疸,目青面黑……”乃酒疸下之不当,导致湿热内陷,邪入血分,久久熏蒸,血为瘀滞,则变为黑疸。《灵枢·五阅五使》:“肾病者,颧与颜黑”。黑为肾之本色,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应为久病肾虚元阳亏损,治以补肾、健脾、扶正为主,佐以化瘀祛湿。治宜体针与耳针相结合辅以中药调治之。体针选穴:①脾俞(双)、肾俞(双)、肺俞(双)、命门;②膻中、气海、血海(双)、足三里(双)、关元、内关(双)、丰隆(双)、复溜(双)。上穴两组交替针刺,每日一次,留针30分钟,每间隔10分钟行针1次,其中脾俞、肾俞、气海、足三里、复溜用捻转呼吸补法,其他穴位行平补平泻法;气海、关元温针灸。耳穴选穴:肾上腺、皮质下、内分泌、交感、脾、肾、神门,每日针刺1次,每次留针30分钟,两耳交替治疗。梅花针:背部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背正中线旁开1.5寸)从头、项、背、腰及骶部常规叩刺,至皮肤微红,重叩肺俞、膈俞、脾俞、肾俞、次髎,隔日一次。中药:金匮肾气丸加减,熟地20g、山药15g、山萸肉15g、茯苓10g、肉桂3g(后下)、制附片10g(先煎)、炙黄芪30g、红参10g、丹参15g、补骨脂10g、薏苡仁20g、炙甘草10g、大枣5枚。依照上述治疗原则,经半年的精心治疗,患者食欲增至每日5~6两,精神好转,体力增强,夜尿明显减少,面黧黑,黏膜黑斑颜色转淡,查尿17-羟-皮质类固醇5mg/24h,尿17-酮类固醇6mg/24h,均明显升高。患者高兴地返回原籍,嘱其在当地随时复查,按上法继续巩固治疗,并坚持太极拳锻炼,若有变化,随时来长沙转治。

严师在临床医疗实践中,对颈、肩、腰腿痛等一般经脉的痛证,除按局部与循经取穴相配合治疗外,更擅长运用中医互刺的理论进行对应点的针刺并配合运动(疗法),常收到明显的治疗效果。严师认为针灸乃临床各科的一门治疗手段,故对脏腑疾患尤为重视,如采用针刺四白、梁门、足三里对胃肠疾患的治疗。注重心脑血管疾病、妇科病的针刺调整作用的远期疗效观察,和对精神情志疾病的针药结合治疗。

2.踏实工作,严于律己,无私奉献

20世纪60年代初期,严师作青年教师,严格服从组织安排,认真做好助教工作,随堂跟班听时任针灸教研组组长尹国荣老师的讲课,并做好笔记,担任学生的辅导答疑,不厌其烦,不计时间查阅古今针灸文献、资料,分门别类做好文摘卡片,为自己的教学、临床做好铺垫。并随同尹老师三下浏阳教学、医疗,虚心求教。严师常常说:“尹老师对工作认真负责,对专业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对青年老师与学生的爱心,使我受益匪浅。”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期,身为教研室主任的严师不计辛苦,除聆听本教研室全体教师的讲课外,凡学院教学效果好的老师上课(如中医基础理论的张瑞麟老师,伤寒论的沈更生老师,温病的刘行知老师,方剂的付瑞卿老师,中药的王吉坤老师,金匮的张海清老师,内科的李吉康老师,外科的彭泽南老师,以及高德、周衡、郭国华老师等)均跟班听课,做好笔记,学习其教学之长,认真备好课,讲好课。1982年被评为“教学效果好的老师”。

20世纪60年代青年教师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70年代下连队(当时每个班级按连队编排)带领学生下到县基层边教学、边医疗。大量的巡回教学和医疗锻炼树立了严师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理念。80年代在老一辈专家李聪甫、欧阳锜、刘炳凡、谭日强、夏度衡、张海清等的呼吁与支持下,建立了针灸系。严师被委任为筹备组负责人及针灸系系主任,深得当时院领导的重视与扶持。严师既不放弃业务,又不负“江东父老”的期望,夜以继日地工作,在老系总支书记的配合与支持下,重用骨干教师,创建了国内首家针灸陈列馆,拜访了近代针灸学家承淡安先生之女承为奋、陆瘦燕先生之女陆焱垚,以及当时健在的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鲁之俊、王雪苔,前任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所所长朱琏的相关晚辈等,收集了大量的文物资料供展出及保存。并收集了近代名家程莘农、王雪苔、李鼎等及有关领导如鲁之俊、吕炳奎、陈敏章、刘志坚等的题词,中央有关领导人胡乔木为之题写了馆名。针灸陈列馆的建立,深受国内外同行的赞扬。此外,严师还结合近代对针灸经络研究的重视及我校针灸经络研究的主攻方向,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在原经络研究电生理室的基础上建立了针灸生物信息实验室,1991年经湖南省教育厅批准针灸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90年代初期,经湖南省编委、教委批准成立了“针灸经络研究所”,与针灸系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从1988年针灸系的成立到1997年,近十年的光阴,弹指一挥间,严师在踏踏实实工作,严于律己默默地奉献,完成了当初担任系主任时许下的心愿,没有愧对“江东父老”。从系主任位置退下来后,全身心的指导研究生,并置身于临床医疗中,将自己多年来的研究成果“三段取穴法”用于临床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中,并教导学生取穴要少而精,不能把病人扎得像刺猬,要将课堂所说的知识用于临床实践中。要想当个好的针灸师,首先必须是一个合格的中医师,不能只是个“针灸匠”。严师严于律己、踏实工作,对技术精益求精、对病人极端负责任的态度,深得患者的好评。难怪有病人说:“严教授,我是您的粉丝!”不为名,不为利,发挥余热,能为患者解除疾苦,是严师晚年最大的心愿和乐趣。二、治学理念(一)业精于勤,全面发展

古今中外,许多科学家均认为: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与否,是“百分之一的天才,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的结果。时间是有限的,能紧紧地抓住它,合理、有计划地利用它,是事业成功必不可少的。反之,虚度年华,碌碌无为,到头来只能感叹“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年轻时的严师,十分注意知识的积累,20世纪60~80年代,电脑、网络不发达,更无普及。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去图书馆,翻阅逐年的期刊杂志或文献索引,然后将自己需要的内容,分门别类地做成题录、文摘卡片,获取相关知识和信息,以供教学、临床、科研之参考。为自己储备“粮食”。利用寒、暑假及课题教学之余去医院上临床,在教学、临床实践中动脑筋去发现问题,总结分析。如前来针灸科求治的病人,多为颈、肩、腰腿痛,经仔细询问,许多均兼有一些脏腑及妇、外科杂病。严师就动员并帮其用针灸治疗。如兼哮喘、胃溃疡的患者,采用穴位埋置羊肠线;肺结核、心脑血管病、更年期综合征以及一些妇科疾患与皮肤病,运用辨证选穴、针药结合治疗,常收到药所不及的效果。严师将这些实例与体会补充在教学中,并为日后的科研做好前期工作。70年代初,严师曾被借调在卫生厅整理“针刺麻醉”的会议交流资料,利用此机会严师得知“针刺麻醉”是一些麻醉师、外科医师以及从事生理学的专家,在“针刺镇痛”的启发下创立的,并开展了大量的镇痛机制的研究。于是在当时卫生厅领导与学院领导的支持下,开展了本院针灸前所未有的全方位的科学研究。组建了一个团队,摸着石头过河,虚心向相关从事“针刺麻醉”、“针刺镇痛”的省内外专家求教,开展了“经络的研究”。为适应科研的需要,必须拓宽知识面,严师于是下决心自觉阅读相关的痛觉生理、生物物理等方面的知识,一次看不懂,两次、三次,乃至无数次,由不感兴趣强迫阅读,到一知半解,虚心向有关专家如李云霞、吴峰、孟昭威、胡翔龙、周逸平、关新民等请教,在他们的指导帮助下,严师刻苦钻研,直至成为该领域高级专家,并进入了这项研究领域的国家队。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以“经脉与脏腑相关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为主攻方向,开展了针灸对胃肠疾病,心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疗效机制的研究。为此将临床与教学结合、临床与科研相结合,不但提高了教学质量、医疗水平,还进一步全面地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二)继承创新,古今结合

严师牢记自己出身于中医,继承与发扬中医学遗产是自己自始至终的奋斗目标。没有继承就谈不上发扬,没有发扬就无所谓前进。她寻求古训,带着教学、临床中出现的问题熟读古典医籍,从《黄帝内经》、《难经》中深入了解并掌握经络理论、针刺手法、特定穴以及泻南补北等的临床运用,结合《伤寒论》、《金匮要略》了解其对针灸经络理论的运用,通读《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针经指南》、《针灸聚英》、《针灸大全》、《针灸问对》等,了解古代针灸学家的学术思想及有关临床运用。结合多年的研究方向及科研课题的申报、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的需要查阅大量的近代文献,掌握研究的动态,启发研究思路。培养和建立了一支在国内同类研究领域中颇具影响的科研团队,以及有着一定建树的博士、硕士们。他们成为了一些兄弟单位的科研、教学、临床骨干,被同行们誉为“严家军”。除此之外,严师还将科研成果用于教学与临床中,如《经络学》课堂教学实验中的“知热感度测定”、“经穴低阻抗的测定”等临床上引用实验研究成果,开展针刺四白、梁门、足三里的三段取穴法治疗胃肠疾病等,为继承发扬中医学遗产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三)针药并用,注重辨证

针灸是临床各科的一种治疗手段,它通过刺激相应的经穴而起到对人体各系统功能的自身调整。故其除了治疗经脉的痛证,如颈、肩、腰腿痛外,尚能治疗人体各系统发生的疾病。针与药各有其治疗特点,若能二者结合,则对一些用单一治疗方法难以获效的病证,收到理想的效果。严师一再强调:要当好一个针灸医师,首先应当好一个中医医师。要掌握和运用中医脏腑生理功能及病因病机特点,结合四诊、八纲理论,对各类脏腑疾病进行辨证取穴施治。对各部位产生的经脉痛证,应予以辨经取穴施治,切不可当个简单的“针灸匠”。历代著名的医家,如神医扁鹊针“外三阳五会”给虢太子治尸厥;以外科闻名于世的名医华佗,亦精于针灸,除用针灸给曹操治头风外,还创立了著名的“华佗夹脊穴”沿用至今;医圣张仲景以六经论伤寒,在其著作《伤寒论》中,不仅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治病的经典方,在其全书397条条文中,涉及针灸的就达41条之多。此外,如淳于意、葛洪、孙思邈等均注重针药并用。严师在针灸临床中,也十分注重辨证施治,针药并用。如一患儿,因过食生冷,复感风寒,而出现上吐下泻,去某医院急诊,诊断为急性胃肠炎、中度脱水,给予静脉补液、口服抗生素等,2天过后任未见好转,诊断为病毒性胃肠炎,遂以中药葛根芩连汤配合治疗。4天后腹泻次数稍见减少而出院,观其患儿面色白无华,四肢不温,少力,小便短少,色清,大便仍水样,7~8次/日,偶有食物残渣,精神欠佳,思睡,且每日小便时即水样大便随之排出。近两日来每至凌晨5点左右腹泻,量不多,舌淡苔白,脉沉弱,根据患儿发病于深秋,同年5月患过菌痢,结合舌苔脉症,诊断为久泄脾肾阳虚,采用健脾温肾、固涩止泻法,遂用针刺中极,利小便实大便,针命门、肾俞,灸神阙、关元温补肾阳,针白环俞、长强以增强肛门括约肌收缩。另以中药四神丸、附桂理中汤加减煎服,一周后,痊愈。(四)辨证施治,用穴精少

来针灸科求治的病人,大多为经脉痹阻的疾患,如面瘫,偏头痛,颈、肩、腰腿痛,以及中风偏瘫等。目前大部分针灸医师为了迎合针灸收费及经济指标,医生变成了“针灸匠”,采用局部围刺、排刺,或哪里痛扎哪里,往往一个病人身上可有几十支针,有人形容像刺猬。久而久之,患者也习惯多针,甚至认为交了钱,针扎的少不划算,错误地认为针扎得越多越好。严师提倡以经穴理论为基础,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以局部与循经取穴相结合,取穴少而精。如六阳经均通过肩颈部,落枕疾患一定要找准压痛点及活动障碍部位,判断其归属何经。若属于少阳经,可取输穴中渚或经穴支沟;手太阳经取输穴后溪或经穴阳谷;手阳明经取输穴三间或经穴阳溪;足阳明经取输穴陷谷或经穴解溪;足少阳经取输穴足临泣或经穴阳辅,或常用筋会阳陵泉;足太阳经取输穴束骨或经穴昆仑。五输穴中的“输穴”主“体重节痛”多用来治经脉的痛证,“经穴”既治经脉病又可治脏腑病。治疗时根据初步判断所属经脉,选取远端穴位,要求得气并配合运动与深呼吸,若疼痛减轻,活动度明显加大,为有效,再于局部针刺或刺络拔罐放血,往往收到立竿见影之效果。若效果不显,可能为经脉判断不准有关,再改针刺其他经远端穴位,按上法进行治疗,每次针3~5针而见效,既减少了患者多针之痛苦,又避免了针灸治疗过程中穴位的“拮抗”。(五)博采众法,集思广益

严师治病注重辨经与辨证的施治特点,又能虚心求教,博采众法,集思广益,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如其参考靳瑞教授的治疗特点,结合解剖,对眼肌无力的患者采用前发际神庭、曲差、头维三穴向后沿皮透刺,以提高额肌、颞肌之肌力;参考蒲智云教授的腹针疗法,对体质虚弱或胃肠功能低下的患者,针气海、气旁(位于气海穴旁开0.5寸处),灸神阙,以益气扶正,提高患者的免疫力,调理胃肠功能。除此之外,对面肌痉挛患者采用轻刺激小幅度捻转加震颤手法;四肢软组织损伤采用左右交叉针刺对应点配合运动;火柴棒灸治疗腮腺炎;棉球闪火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头针、耳针、体针结合治疗脑源性疾病及疑难杂症等。如运用针四白、梁门、足三里及内关、公孙,结合针气海、气旁,灸神阙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针百会、四神聪、神门、内关、太冲、气海、血海、足三里,配合针耳穴如心、神门、交感、皮质下、枕、肾、内分泌,以及梅花针叩刺背部常规区,重叩心俞、膈俞、肝俞、八髎穴综合治疗抑郁症等,均获得较好的疗效。(六)诲人不倦,言传身教

严师时刻注意言传身教,不厌其烦地教导学生要做合格的针灸师,就应以中医理论指导针灸临床治病,注意发扬中医“辨证施治”特点,以及经络学中的“一经司控多脏”与“多经调控一脏”,针灸学中的“一穴多用”与“同病异治”等,结合西医学对人体生理、病理、解剖知识以及多途径的思维模式,这样才能达到继承和发扬中医学遗产的目的。如在每年的研究生开题与论文答辩中,有学生整篇报告内容,除了沿用几个中药名、方剂名、针灸穴位名外,通版均是照抄西医的内容,看来很前卫很新潮,但是没解决或涉及本学科的实质问题,看不出其研究目的到底要解决中医针灸领域里的什么内容,其研究指标之间是如何达成联系,最终为研究中的哪方面内容提供依据,在研究目标中起什么作用等。针对这些情况,严师总是谆谆教导学生:继承与发展中医学遗产,突出中医的特点、特色,需要沉下心来做学问,其方法和途径也是值得深思和探索的。医案精选一、脏腑病证(一)眩晕三案眩晕案一

颜某,女,48岁,保育员。

1974年就诊:头晕目眩1年余,加重3天。自觉眼前发黑、视物昏花、不能抬头,若抬头则觉外物旋转、人欲倒地,眩晕加重,平卧闭目可缓解。伴心烦口苦,失眠,焦虑,善太息,耳闭如气堵塞不通,腰膝酸软无力,面色无华,月经时有紊乱。苔薄少津,舌红,脉弦细。【诊断】

1.中医诊断

眩晕(肝肾阴亏)。

2.西医诊断

梅尼埃病(待查)。

辨证分析:患者岁值七七之年,眩晕久发不已,视物昏花,眼前发黑,人欲倒地,面色无华,腰膝酸软无力,月经不调,乃因肝肾亏虚,精血不足,脑髓失养所致。心肾不交则致心烦口苦,焦虑失眠,舌红苔少,肝胆失于疏泄则耳中闭塞,善怒太息。【治疗】

治则:疏肝理气,滋补肝肾。

1.体针

取穴:太冲(双)、曲泉(双)、复溜(双)、百会、中渚(双)。

治法:太冲、中渚用泻法,曲泉、复溜用补法,百会、平补平泻,留针15分钟,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

2.耳针

取穴:肝、肾、交感、心、皮质下、三焦。

治法:留针15分钟,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

3.温和灸

取穴:百会。

治法:将艾条燃着一端,在百会穴悬灸,至患者感觉局部温热舒适而不灼烫,即固定不动(一般距皮肤约3cm)。每次灸15分钟,每日1次,一般7次为1疗程。

经治疗7次后,上述症状基本消除,仅时而轻微耳鸣,能正常上班工作。【按语】

眩晕最早见于《内经》,称之为“眩冒”。《内经》中对本病的病因病机作了较多的论述,认为眩晕属肝所主,与髓海不足、血虚、邪中等多种因素有关。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海论》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丹溪心法·头眩》中则强调“无痰则不作眩”,提出了痰水致眩学说。《景岳全书·眩晕》中指出:“眩晕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强调指出“无虚不能作眩”。本案患者证属肝肾不足而致髓海空虚发为眩晕,针刺太冲、中渚以清泻肝胆,疏理气机,补肝经母穴曲泉、肾经母穴复溜,以滋补肝肾,配合灸百会以升清阳,耳穴治疗则是辅以调节内分泌。患者为本单位幼儿园临时聘用的保育员,无公费医疗,未曾去医院诊治,经义务治疗后自觉症状基本消失,一年之内未见复发。眩晕案二

高某,女,54岁,会计。

初诊:1993年5月,患者诉近日来头晕,感头重脚轻,后头项时有胀痛,偶有手指麻木。健忘,心胸烦闷,易怒,睡眠欠佳,月经已绝,食欲、二便基本正常,舌红苔微黄,脉弦数。观其面部潮红,BP:160/100mmHg,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心电图见ST段下移,T波平坦。胸透未见异常。【诊断】

1.中医诊断

风眩(肝阳上扰)。

2.西医诊断

原发性高血压病。

辨证分析:患者乃系肝阳升发太过,血随气逆,冲扰于头,则头晕,后头项时有胀痛;气血上冲于面,则面部潮红;亢奋之阳扰动心神,则心胸烦闷,易怒,睡眠欠佳;肝阳亢于上,则肾阴亏于下,上盛而下虚,木旺耗水,水不涵木,阴不制阳,则头重脚轻。舌红苔微黄,脉弦数为肝阳上扰之征。【治疗】

治则:疏肝理气,调养心神。

1.体针

取穴:①风池(双)、曲池(双)、足三里(双)、太冲(双);②百会、内关(双)、三阴交(双)、行间(双)。

治法:太冲、行间用泻法,余用平补平泻。2组穴位交替针刺,留针20分钟,每日1次,2周为1个疗程。

2.耳针

取穴:降压沟、肝、心、神门、交感、内分泌、皮质下、肾。

治法:每次4~5穴针刺,每日1次,2耳交替。

患者恐有副作用,暂拒服降压药,连续治疗2个疗程。

二诊:监测患者血压基本维持在(140~150)/(90~95)mmHg,头晕后项胀痛,头重脚轻基本消失。【治疗】

1.体针

取穴:①风池(双)、曲池(双)、足三里(双)、太冲(双)、心俞(双)、阴郄(双);②百会、内关(双)、三阴交(双)、行间(双)、膈俞(双)、丰隆(双)。

治法:太冲、行间用泻法,余用平补平泻,留针15分钟,每日1次,两组穴交替。

2.耳针同上

3.梅花针

沿背部两侧膀胱经常规叩刺至皮肤发红后,重扣心俞、膈俞、肝俞至微出血,隔日一次。

4.嘱患者忌食辛辣、油腻食物,遵守作息,上法继治2疗程。

2个月后复查,BP:(130~140)/(70~80)mmHg,血脂正常。3个月后追踪观察,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病情血压基本稳定,嘱其注意定期监测血压,不适随诊。【按语】

风眩是风邪或风痰上扰清窍,以眩晕、头痛、脉弦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相当于西医学的高血压病。风、火、痰、虚、瘀皆可引起清窍失养,而致眩晕,临床上尤以肝阳上扰型最为多见。本例患者为肝阳上扰型风眩,针刺以风池驱风,行间、太冲平肝泻火,曲池清热降压,足三里健脾化痰,肝俞滋阴潜阳,丰隆化痰祛湿,膈俞益气活血,百会、太阳清利头目,心俞、内关、神门宁心安神等。故面色潮红、心胸烦闷、易怒等症消除,血压恢复正常。眩晕案三

陈某,女,45岁,教师。

2012年12月就诊:患者年幼时曾煤气中毒,一直在空气不通、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感觉缺氧,头部蒙而不舒,时有晕倒之感,但无出汗、恶心之感,睡眠欠佳,多梦,舌胖,苔白,脉弦细微滑。颈椎曾行MRI诊断为颈椎病,具体不详。【诊断】

1.中医诊断

眩晕(心脾两虚)。

2.西医诊断

颈椎病。

辨证分析:髓海不宁为眩晕之病机,治疗应首选巅顶之百会穴,百会穴入络于脑,可清头目、止眩晕;太阳为近部取穴,可疏理头部气机;患者曾诊断为颈椎病,其部分症状与中医的“眩晕”病症相同,故采用颈夹脊穴疏理局部气血,使脑窍得以濡养,从而使眩晕症状得以减轻;患者睡眠欠佳,多梦,舌胖,此乃心脾两虚所致,故用郄门养心补虚,用足三里调理脾胃,以助气血生化之源;且患者年幼时曾有煤气中毒史,不排除至密闭空间引起的精神紧张所导致的缺氧眩晕,故用郄门缓解其紧张情绪,患者脉象弦细,说明患者可因肝血亏虚而至项痹,足三里又可生血养精,故用郄门、足三里可谓一举两得;患者脉微滑,则用丰隆化痰。【治疗】

治则:调心理脾,通络止眩。

体针

取穴:颈夹脊、足三里(双)、郄门(双)、丰隆(双)、太阳(双)、百会、心俞、脾俞。

治法:针刺以平补平泻为主,留针15分钟,百会穴针后配合艾条悬灸,每日1次,1周为1个疗程。【按语】

本案患者诊断为颈椎病且幼年曾有煤气中毒史,故在确认颈椎病的同时不排除患者因精神心理因素所导致的眩晕,综合舌象、脉象、失眠多梦等症可知其心脾两虚且有痰,治疗应首选巅顶之百会穴,百会穴入络于脑,可清头目、止眩晕;太阳为近部取穴,可疏理头部气机;针对颈椎病病史选用颈夹脊穴治疗,通经活络加强止眩之功效;足三里养血生源,郄门、心俞调理心神、脾俞健脾,丰隆祛痰。诸穴共用以达调理心脾、祛痰通络之目的。严师点评

眩晕泛指头晕目眩,是一种自觉症状,见于临床多种疾病中,多与肝阳上亢,肝风内扰,髓海不足,痰蒙清窍有关。

该三案中,病因病机病理特征不一,治疗方案皆有侧重。案一:根据脉证属肝肾阴亏所致,疑为西医之梅尼埃病,除疏肝理气通调少阳运用太冲、中渚外,又根据“虚则补其母”原则,宜补肝、肾之母穴曲泉、复溜,配合局部治眩要穴百会温通清阳,使气机运行通畅。案二:根据脉证,属肝阳上扰之“风眩”,结合西医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2级),治则侧重于疏肝理气,调养心神,用太冲、行间疏肝,内关、阴郄、心俞调心,风池驱风通络,因肝阳上亢,风痰上扰清窍致头重脚轻而取丰隆祛痰,血会膈俞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理,曲池、足三里清热和胃理脾为降压之经验穴,百会潜阳镇脑。案三实为颈椎病,兼有煤气中毒史,结合脉证乃“心脾两虚”之眩晕,与原脑部缺氧加之颈椎压迫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关,故治疗当根据实际,以取颈夹脊穴为主,并配合调理心脾。以上三案提示,虽主症均为眩晕,百会为其必选之穴,然还得根据具体情况注重辨证施治。(二)不寐二案不寐案一

李某,女,41岁。

2012年7月就诊:患者诉夜间睡眠障碍3月余。近几个月来夜间入睡困难,或睡而易醒,难以再睡,每晚睡眠2~3个小时,平素不愿与人招呼,性格多疑。现:夜间无睡意、入睡困难,腰痛,浑身乏力,精神差,时头晕,心悸,口干,面色无华,苔白舌淡、脉沉细。原有痛经史,月经量少,每次一天左右。【诊断】

1.中医诊断

不寐(心脾气虚)。

2.西医诊断

抑郁症。

辨证分析:患者中年女性,气血已渐亏,血不养心,肝气不舒,加之平素性情内向,郁久化热,以致肾水不能上济心阳,阴阳不调,故夜寐不能,头晕、口干、腰痛,脉沉细;脾虚运化失常,四肢、脑髓失养故浑身乏力,精神不振,月经量少,舌淡苔白。【治疗】

治则:疏肝理脾,调心安神。

1.体针

取穴:内关(双)、神门(双)、三阴交(双)、血海(双)、太冲(双)、关元、复溜(双)、气海。

治法:关元、气海、复溜用补法,余穴用平补平泻,均留针15分钟,每日1次,1周为1个疗程。

嘱其放松心情,保持心情愉悦,适度加强体育锻炼,多与亲朋沟通交流。

2.梅花针叩刺

循足太阳经,从头至背腰骶部常规叩刺至皮肤微红,重叩心俞、脾俞、肾俞,每日一次。

接诊6次后,诉夜间入睡改善较明显,已可睡5~6个小时。【按语】“不寐”,即所谓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或入睡困难,或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不深,严重者彻夜不眠为特征的病证。常见于西医学的神经衰弱、神经症、抑郁症等疾病中。针刺能调整心率和呼吸频率,有利于平息患者的焦虑不安和烦躁心情;可通过外周神经、血管的调节作用影响到中枢神经的活动和某些化学物质如5-羟色胺、多巴胺等的产生,从而达到镇静安神,增强大脑皮质抑制功能的作用。本例患者失眠3个月就诊,辨证为肝气不畅,心脾气虚,血不养心,取内关、神门、调心安神;血海、三阴交、太冲疏肝理脾,通调气机;复溜补肾,滋脑调神。气海、关元培补元气。配合梅花针叩刺使全身气机得通,肝气畅达,心气平和,脾气得健肾气得补,诸症减轻。不寐案二

章某,男,63岁。

初诊:2012年7月,患者诉入睡困难10年余。曾服用中西药物治疗效缓,几年前曾接受针灸治疗,效果不显。每天服安眠药也只能睡2~3个小时。现仍夜间入睡困难,睡而易醒,醒后难再入睡,时自觉头上生热,怕热,平素易惊,焦虑。舌淡苔黄腻,脉弦,口干,二便、食欲尚可。【诊断】

1.中医诊断

不寐(心肾不交)。

2.西医诊断

失眠(神经衰弱型)。

辨证分析:患者年高,肝肾亏虚,失于滋养,加之失眠日久,燔灼阴液,阴虚内热,煎灼肾水,肾水亏虚不能上滋心火,心火亢于上,故头上热,畏热,口干,虚阳浮越,阳不入阴,故入睡困难,易惊。【治疗】

治则:滋肾调经,通经活络。

1.体针

取穴:内关(双)、神门(双)、三阴交(双)、太冲(双)、心俞(双)、肾俞(双)、太溪(双)、照海(双)、四神聪、安眠(双)。

治法:太溪用补法,余穴均平补平泻,留针15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嘱其放松心情,保持心情愉悦。

2.梅花针叩刺

循督脉,足太阳经从头项腰背及骶部常规叩刺至皮肤微红后,于心俞、肝俞、肾俞加拔火罐,每日一次。

二诊:经一疗程治疗后,觉燥热入睡困难减轻,口不干,继用上法配合耳针心、神门、肝、肾、皮质下、交感,一日一次,留针20分钟,两耳交替。

继治一疗程后,上述症状均得以缓解,每夜能入睡5小时左右,心情较开朗。【按语】

本例患者失眠多年,心火亢于上而肾水亏于下,故治疗以心经为主。首选心经原穴神门、心包经之络穴内关宁心安神,心俞、太冲、三阴交、太溪、照海补心养血,安神定悸,滋阴降火,滋下清上,调补心肾。四神聪、安眠健脑益髓,镇静安神。配合梅花针调理整体,畅达全身经气,共奏安神定惊,解虑之功。严师点评

不寐又称失眠,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内经》称之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难经》称为“不寐”。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或入睡困难,睡眠时间不足,易醒及醒后难以入睡,早醒,多梦,严重时彻夜难眠等,多见于西医学中的“神经衰弱”、“神经症”、“抑郁症”等疾患中。其发病率在我国人群中占40%。中医学认为,其病因病机与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肝郁化火,扰动心神;饮食不节,胃气失和而卧寝不安;久病血虚,心血不足,致心神不安;素体阴虚,水火不济,心火独亢;心肾不交而神志失宁;心胆气虚,神魂不安有关。总之病位主要在心,次与肝、胆、脾、胃、肾等关系密切。本病证所选两案中,案一为心脾气虚,重在疏肝理脾,调心安神;案二为心肾不交,重在滋肾调心。治疗“不寐”除根据具体证候与舌脉辨证取穴外,尚均配合梅花针从头至后项背腰部的督脉、足太阳经分布处常规叩刺至皮肤充血,并结合具体证型选取相关穴位重叩,以加强刺激。背部膀胱经为五脏六腑之背俞穴所分布之处,又有人曾在8例成人尸体解剖中发现足太阳经之背俞穴均与其交感干或交通支有关。为此用梅花针常规叩刺可以起到调理人体整体功能的作用,配合相关穴位的重叩可使其失衡的功能得以平衡。故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又有人称之为“神经刺激疗法”。(三)哮喘三案哮喘案一

张某,女,15岁,学生。

1965年严师带学生在浏阳北盛巡回医疗兼实习。一日上午见一中年男性农民,带着女儿前来北盛区卫生院就诊,言及女儿常扯吼,发作时气促、喘息,时有咳嗽,咳嗽时痰多黏稠色白,咳唾不爽,伴胸满闷,面色白,口黏不渴,食不甘味,二便正常,舌红苔白腻,脉弦滑。胸部听诊两肺可闻及干、湿啰音。【诊断】

1.中医诊断

哮喘(痰浊阻肺型)。

2.西医诊断

支气管哮喘。

辨证分析:痰浊阻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则咳嗽,气促,喘息,咯痰多黏稠色白,咳唾不爽;痰气搏结,上涌气道,故有喉中哮鸣有声;痰浊凝闭于肺,肺气不利,故胸满闷;苔白腻,脉弦滑为痰浊阻肺之征。【治疗】

治则:肃肺化痰,降逆平喘。

1.挑刺法

取穴:定喘(双)、肺俞(双)。

治法:施术穴位局部消毒后,用1%盐酸普鲁卡因皮内注射1ml左右,使局部皮肤产生直径1~1.5cm大小皮丘,麻醉后以手术刀划破施术穴位皮表1cm左右,继用持针钳夹持4号缝合弯针挑断其切口皮下白色纤维样组织数根,止血消毒后,用消毒无菌敷料保护创口,胶布固定3~5天。嘱患者保持施术局部卫生,防止感染。

患者经挑治后喘息立即减轻。

2.体针

取穴:足三里(双)、丰隆(双)、内关(双)。

治法:平补平泻,留针15分钟。

数日后得知其喘息基本平息,咳嗽、胸闷减轻。【按语】

哮喘是一种以发作性喉中哮鸣、呼吸困难甚则喘息不得平卧为特点的过敏性病症。其基本病机为宿痰伏肺,遇诱因引动而触发,以致痰壅气道,肺气宣降功能失常。本例患者因痰浊阻肺而致哮喘,治疗上以挑刺治法为主。使穴位产生一个较强的刺激从而激发相关的脏腑经气。定喘穴顾名思义,有平喘之特效,肺俞疏理肺气,共助平喘之功;胃之合穴足三里,络穴丰隆以和胃健脾除痰;内关理胸中之气以除烦满。哮喘案二

罗某,男,58岁,干部。

1983年10月就诊:患者原有喘息性支气管炎病史,近日来因感受风寒,兼工作疲于劳累,而致喘息发作。症见:呼吸急促,不能平卧,夜间只能靠坐床头,呼多吸少,张口抬肩,动则加重,兼咳嗽痰液清稀,肢冷汗出,腰膝酸软无力,痛苦面容,面色白,饮食二便尚可。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胸部听诊:双肺可闻及弥漫性哮鸣音,吸气时有中小湿啰音。【诊断】

1.中医诊断

哮喘(肺肾气虚型)。

2.西医诊断

喘息性支气管炎。

辨证分析: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司呼吸,肾主纳气。肺气虚,呼吸功能减弱,则咳嗽痰液清稀,呼吸急促,喘息发作;肾气虚,不主摄纳,气不归元,则呼多吸少,动则加重;肢冷汗出,腰膝酸软无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为肺肾气虚之征。【治疗】

治则:补肾、纳气、理肺。

1.体针

取穴:定喘(双)、复溜(双)、膻中、气海、太渊(双)。

治法:先针定喘穴,用轻捻转兼小幅度提插震颤手法,每穴连续2~3分钟,喘息立即减轻;继针复溜、太渊,用捻转、呼吸补法,膻中、气海平补平泻配合艾条悬灸,留针30分钟。一日1次,10次一个疗程。

2.中药:金匮肾气丸合玉屏风散加减

生地10g,山茱萸10g,淮山10g,茯苓10g,丹皮10g,桂枝6g,制附子6g,炙黄芪15g,白术10g,防风6g,甘草6g。10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按语】

本例患者年过五旬,原有喘息性支气管炎病史,肺肾气虚而致哮喘发作,除用定喘平喘外,兼取手太阴肺经、足少阴肾经之母穴太渊、复溜以补肺气纳肾气,另以气会膻中及气海等穴加强其补气纳气之功。配合中药金匮肾气丸合玉屏风散加减内服。针药结合增强其疗效。治疗一疗程后,喘息、汗出、肢冷基本缓解,患者觉呼吸较前通畅,轻松。哮喘案三

吴某,男,28岁,工人。

初诊:1974年10月,患者诉曾有哮喘病史7年,多为夜间发作,每次发作时,都在军区医务室注射麻黄素、肾上腺素等平喘药而控制,此次因天气变化发作,不能平卧,觉胸闷、咳嗽气喘、痰多呈白色黏液,时有心悸、失眠、食欲不振、面色无华、体质偏胖,查:苔白腻、舌胖边有齿痕、脉弦滑。【诊断】

1.中医诊断

哮喘(肺脾气虚、痰湿中阻)。

2.西医诊断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