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写作:自我进阶的高效方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9 09:17:24

点击下载

作者:粥左罗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学会写作:自我进阶的高效方法

学会写作:自我进阶的高效方法试读:

内容提要

职场焦虑常常导致我们工作效率低下、人际关系恶化,甚至连生活也受到负面影响。因此,要成为高效能人士,首先要做的就是破除焦虑。焦虑管理研究领域领军人物、从事焦虑因果研究超过30年的著名心理学家德里克·罗杰博士,与美国创新领导力中心资深培训师尼克·皮特里携手,共同提出了“压力+纠结=焦虑”的公式,帮我们认清焦虑的本质,并提出了“唤醒、专注、超然与释放”四步解决方案,手把手指导我们构建韧性思维,帮助我们不断调整自己,进而使我们在多变、不安、复杂、模糊的新环境中脱颖而出。

本书适合所有管理者和领导者阅读,也适合想消除焦虑并实现高绩效的职场奋斗者阅读。

3年写了300万字后,我重新理解了写作的价值——写作能力是人人需要的底层能力

2016年过完春节回北京的高铁上,我刷了整整两个小时知乎,基本都在看一类主题:月薪X万是怎样一种体验?

虽然我当时还领着5 000元的工资,住在北京五环外,但看完“月薪2万元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的高赞回答,我还是觉得挺没劲的。

我继续刷:年薪50万的人是怎么过日子的?100万年薪的人生活是怎样的?年收入100万在目前中国属于什么水平?

这回越看越兴奋了,边看边幻想自己如何赚到50万、100万。

这个世界就怕你不敢想,仅仅过去两年,28岁、毕业3年多的我,实现了很多职场人需要五到十年才能完成的小目标:从月薪5 000元做了到年入100万。而且,那只是一个小开始,如今我已经有了自己的公司和团队,以及更大的梦想。

这一切来得实属不易。

我家三代务农,爸妈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连初中学历都没有。从我上小学开始到高中毕业,爸妈去干农活时,我只要说我得写作业,就可以不用跟着下地。我们家什么都没有,只有希望,而希望就是我能考上大学。

9年前,也就是2010年,经历两次高考后,我终于从山东泰安市下面的一个贫困村考到了北京读大学。

2010年9月6日晚,我坐着泰安到北京的绿皮火车去学校报到。从晚上11点多到第二天早上6点多,我几乎一夜没合眼。那天,我误以为通过20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命运的逆转。结果接下来,我在北京度过了焦虑、迷茫甚至自卑的4年。

直到今天,我还记得2013年我读大三时那段难熬的日子,对未来的恐惧让我整夜失眠。

2014年7月,我熬到毕业,但一切都很糟糕:毕业就成了北漂,迷茫、焦虑、看不到希望。

我住在北京北五环外10平方米的地下室,和一帮农民工兄弟做邻居,每天早上不到7点起床,带着100多斤的明信片坐十几站地铁去南锣鼓巷摆地摊。后来我在西单大悦城做服装销售员,一个月2 300块底薪卖着500块一件的短袖,从上午10点站到晚上10点。

每次爸爸打电话问“你现在还在北京给人家卖衣服啊”的时候,是我觉得自己最无能、最一无是处的时候。那时候晚上睡不着就会问自己:我是个垃圾吗?

一纸毫无含金量的学历并没有给我这个毫无背景和资源的年轻人带来什么。

那么,后来是什么改变了我?

写作。

2015年8月,我阴差阳错地进入一家叫创业邦的创投媒体做小编。当时我没有意识到,这竟是我职业生涯的一个关键转折点,从此我开启了开挂的人生。

2015年8月,入行新媒体后,我苦练写作能力,连续写出多篇10W+爆文,6个月从小编做到创业邦新媒体运营经理,月入2万。

2016年,我没投过任何简历,却因为写作能力,拿到5个月薪2万~5万的工作机会。

2017年3月,因为写作能力,我成功跳槽,跃升为年薪50万的内容副总裁兼首席新媒体讲师,线上课程销售额超1 000万,线下服务500强企业,一天课时费5.9万元。

2018年3月,我离职后创立自媒体公众号@粥左罗,在人人都说微信红利殆尽时,我靠爆款文章写作,3个月积攒了20万用户;8月发起成长社群,至今超6 000人付费加入,并成为年度优质社群;12月5日,我的公司正式成立,我在北京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和团队。

毕业四年,从没有工作到成功创业,从第一份工作月薪2 300元,到赚到第一个100万,支撑我一路走来的一个核心竞争力,是写作能力。

如果你想靠写作赚钱,以写作为职业,这就是最好的时代。

然而,我写作本书的初心,不仅仅是想帮助职业写作者更快地成长,更希望人人都能学一学写作。

3年时间写了300万字之后,我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感受:大多数人都对写作有误解,认为只有靠写作为生的人才需要认真打磨这项技能。其实,人人都需要学写作,写作能力是你经营人生的一项底层能力。

我想从六个维度,重新定义写作的价值,告诉你为什么人人需要学写作。

写作可重复销售自己的时间

两年多前,有个同事参加一位作家的新书签售,回来后送给我一本签名版新书,并悄悄地给了我该作家的微信号,但她补充了一句:“能不能加得上就看你了,反正我加了两次都没通过。”

真的有这么难吗?其实并没有,我一加就加上了。可当我告诉她我加上后,她又试了两次,还是没通过。

当时的我还毫无名气,在那个作家面前,我和我的这位同事都是陌生人,因此,决定是否通过的因素其实只有一个:申请加好友的话术写得怎么样。

沟通能力决定了你连接资源的效率。

有一次,几乎同一时间,两个学员分别发微信请我帮忙:第一个让我帮忙在朋友圈转发一篇文章,第二个让我帮忙给他公司的课程录一段推荐语做背书。

第一个简单,节省时间。第二个复杂,耗费时间。但是,我没有回复第一个学员,却认真帮助第二个学员录了推荐语。

二者区别在哪里?在于你想请一个人帮忙的时候,你是如何沟通的。

在我的社群里,大家都可以向我提问,但我发现很多人竟然连清晰地表达自己困惑的能力都没有。

有人想加入我的团队,在社群里私信我,或许他很有能力,但根本不清楚怎么沟通,只会写一句:“老师,你还要人吗?我能加入吗?”

每个人生存于社会中,都必须与人协作,连接资源,获取资源,为己所用,在此过程中最需要的技能之一便是有效沟通。一个人的沟通能力决定了他最终能获得的资源的规模和质量,以及获取速度。

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如今我们更多地在线上通过文字沟通,所以在这个时代,文字表达能力决定了你的沟通能力,成为你最重要的生存技能之一。

写作可重复销售自己的时间

我一直鼓励大家在我的社群里持续写作。为什么?因为写作是倒逼成长的绝佳方法。

作为写作者,我经常面临这样的状况:今天不知道写什么。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如果你今天没有学习,没有成长,没有对一件事进行深入的思考,你就不知道写什么;如果你每天都有东西写,而且写出来还不错,说明今天的你和昨天的你相比,又有了新的进步。一天下来,你有没有得写、写得好不好,正是检验你今天有没有进步、有没有成长的一个重要标准。

用输出倒逼输入,写作绝对是你逼着自己每天成长、每天思考的重要手段。

写作可重复销售自己的时间

之前,我跟朋友约定同时读一本书,读完后的某一天,我们一起聊读后感。

听完我的分享,他非常惊讶地问:“咱俩读的是一本书吗?为什么你读完收获如此之大,而我不仅没有你理解得深,还有很多东西读过就忘?”

我说:“你读,只是单纯地读。我读到启发特别大的地方,经常试着写写自己的思考,甚至还会发到社群里给大家看,和大家讨论,所以我的学习效率、吸收知识的效率可能是你的5倍甚至10倍。”

写作过程中你会发现,很多原以为自己想明白了的东西,其实并没有想明白,想不明白,就写不明白。

所以,写作会逼着你深度地思考、吸收、处理、输出知识,可以极大地提升你的学习效果。

写作可重复销售自己的时间

你有一项技能和别人知不知道你有这项技能完全是两码事。最理想的状态是:你有一项技能,同时很多人都知道你有这项技能。

写作就是这样一个工具,它是你个人能力的放大器。在社交媒体时代,你拥有写作能力,就相当于你在网上给自己安了一个喇叭,你可以时不时地喊一嗓子,亮亮相,让更多人注意到你,认可你,欣赏你,最终连接到更多的资源。

我创业后招的前两名员工,都是社群里的成员。这两个人自从加入社群后,就坚持每天写一篇分享,时间长了,他们的能力被所有人看到、认可,这就是写作分享的价值。

在这个时代,个人品牌很重要。如何打造个人品牌?简单来讲就是,技能定位+持续曝光,二者缺一不可。要持续曝光,就要借助你的写作能力。

连接人脉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你主动去连接,另一种则是被动连接即别人来连接你,写作就是高效进行被动连接的绝佳手段。

另外,从能力的多维度竞争来看,越是不靠写作为生的人,越需要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不信你组合一下看看:

一个厉害的程序员+会写作

一个销售达人+会写作

一个优秀设计师+会写作

一个产品运营+会写作

一个创业者+会写作

一个投资经理+会写作

……

每一种身份与写作能力相加,都能产生很有想象力的反应,这就是写作的魅力。

写作可重复销售自己的时间

你要知道,人和公司一样,都有商业模式,一个人的商业模式,就是他“售卖”自己时间的方式。按照这个定义,个人商业模式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同一份时间出售一次;

第二种,重复出售同一份时间;

第三种,购买他人的时间再出售。

第一种是大多数人的常态,第三种只有少数人能做到,第二种是每个人都可以立马动手优化的。

怎么优化?靠写作。写作就是在复制时间。

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

第一,你给一个人分享,和给一群人分享,讲的东西是一样的,但后者的效率是前者的十倍、百倍、千倍,甚至万倍。写作就是这样一种高效的交付工具,可以在同样的时间内成批量地交付你的价值。

第二,你给一群人做现场分享,花费2小时,下一群人想听,你又要花费2小时。但我一年前写的文章,到今天依然有人在看,明年还会有人看,不断有人在看,而我不需要再付出时间。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最宝贵的财富,一个人可以重复售卖的时间越多,他就能得到越大、越多的回报,因此,每个人都要学习写作,用写作复制时间,再重复销售你的时间。

写作可重复销售自己的时间

如果除了本职工作技能,你只能再选一项技能学习,那我建议你学习写作,因为它是抗攻击性最强的技能。

怎么理解写作技能的抗攻击性?

第一,写作技能是一项底层技能、一项普适技能,我一直倡导“写作+”,是因为它可以为所有技能赋能。

第二,写作技能是一项高保值技能,无论这个世界变成什么样,科技如何发展,各行各业如何变迁,写作这项技能都不会贬值,它只会越来越贵。

第三,写作技能具有极强的时间累积性,这样的软性技能越早开始积累越好,一旦形成,别人无法在短时间内超过你。时间就是壁垒,你要尽快开始写作,享受时间带来的复利。

了解了以上六点,我们重新理解了写作的价值,即人人都需要,人人可受益。

更重要的是,写作人人可学。

早在2017年我就开始做线上课教大家写作,2018年我开始内容创业后对写作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于是在2019年初,我基于过去300多万字的写作经验,重新梳理我的全部写作技巧,打造出一门50节的线上精品课《粥左罗教你从零开始学写作》,用音频+文稿的方式在我的公众号@粥左罗上教大家写作,让每个人都可以从零到一上手写作。

从2017年至今,有超过10万人通过音频课跟我学习写作,如今我决定用出书的方式,让更多人受益于写作。

如何学会写作?这本书就是最好的解释,而你需要做的就是马上行动,开始学习,开始写作。因为,这项具有明显复利作用的技能越早开始学习越好,一旦形成,别人无法在短时间内超过你,因为时间就是壁垒。欢迎你看书学习的同时,也来关注我的公众号@粥左罗,听听我的音频课,看看我写的文章。第一章写作认知:重新理解写作第1节 如何迈出写作的第一步

我的社群里有很多人想学习写作,新手普遍会问一个问题:粥老师,我特别想尝试写作,我该如何迈出第一步?

答案永远只有一个。

别废话,直接开始写。

别废话,直接开始写。

别废话,直接开始写。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是最正确的一个答案,但我知道有人听了这个答案还是无法开始写作,针对这一情况,我调研了很多一直想写作又一直没开始写作的朋友,终于挖出了这个问题背后的症结,接下来我给大家一一破解。

暂时接受你写得差这个事实

很多人不敢开始写作的理由竟然是觉得自己写得差。

合理的思路不应该是这样的吗:我现在写得差,所以要赶紧开始写,开始练。你现在写得差,就现在开始练,一年后,不就不差了吗?你现在写得差,但你又不开始练,一年之后,你不还是一样差吗?所以,你还有什么理由继续拖延,不赶紧开始写呢?

开始写作的第一步就是从心底接受你暂时写得差这个事实,然后尽早开始练习,这样才能尽快改变“写得差”这个现实。

社群里有人提问:“粥老师,我有一个很大的疑问,为什么你们能随随便便写出几千字,而我写几百字都很困难?”

我回答道:“如果有人说自己一开始就能随随便便写几千字,那绝对是吹牛。我高强度地写了3年,现在写五六千字的文章也得打磨半天。我清楚地记得,2015年我做小编时,第一篇发在公众号头条的文章差点把我‘逼疯’了,我写了一个多星期,写废了两篇,到第三篇才写成。”

知名作者@和菜头2004年时尝试写剧本,并且和一位编剧朋友打赌,称自己也能写出《老友记》那样的作品。他写了一集后自信满满地发过去,让朋友“跪读”,结果收到的回复是:“你知道你写的是什么吗?你写的就是屎。”

你要知道,别人没时间笑话你

我有一个朋友在投资机构做投资经理,他说:“这个行业,影响力非常重要。有一个可以快速提升影响力的方法,就是经常在知乎和公众号上发表文章,文章内容不限,可以是研究报告、行业见解等。”

我说:“你很适合啊,为什么不写呢?”

他说:“我想了一年了。我早就知道我应该写,就是一直没开始,因为我没有勇气公开表达自己的见解。”

我另一个朋友某天终于开通了自己的公众号,但她写了第一篇文章后就不敢再写了,因为她在后台发现有两个同事关注了她。

很多想写作又不敢写作的朋友都会有这样的顾虑:“哎呀,我写得又不好,发出来别人会怎么看?同事、朋友会不会笑话我?他们会不会觉得我的表达很幼稚?”

这绝对是多虑了。

首先,你要知道,你没有那么重要。大家都很忙,没时间笑话你。

其次,从心理学角度看,别人看到你写得好时,可能会挑毛病;而别人看到你写得差时,通常会鼓励你。有些人很奇怪,只有当你优秀到会损害他的优越感时,他才会“攻击”你。

从写好一段话开始你的写作

我玩滑板5年了,在业余选手里算滑得不错的。之前有不少朋友、同事跟我学滑板,大家学习时心态非常好,先练习站上去、站得稳,再练习慢慢滑行,然后练习转弯等,之后才尝试平地起跳或者U池滑行。

学习不就是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吗?为什么一到写作这件事上,很多人就妄想能一下子写出长文章、好文章呢?

所以,迈出写作的第一步不是从写长篇文章开始,而是从写好一段话开始。比如你今天学习了一个概念叫“刻意练习”,让你直接写一篇关于“刻意练习”的干货文章很难,但你可以先尝试写一段话,给别人解释“刻意练习”这个概念。

从写好一两百字的段落开始,每天练习,有一天你会发现,你竟然可以比较轻松地写三四百字了,再继续练习,有一天你就可以毫不费力地写出800字。

想要尽快开始写作,先从降低目标、调低预期开始,要知道,没有人一开始就能写得很好。

千万不要等你准备好了才写

很多人说:“等我把这门课学好了再写”“等我再多读点好文章后再写”“等我准备好了再写”。

可是,你一准备就是一两年,最后还是没开始写作。其实你就是打着准备的旗号,实则是在拖延。

对于写作,不要有完美主义倾向,好文笔是练出来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从这个角度理解,任何时候,你写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在为写好下一篇文章做准备。所以,写作的精进过程,就是你不断发现过去写得很差的过程。不要抱着“我先准备好,再一炮打响”这种念头学写作,要接受过程中的不如意,有句话说得好:先干起来,你就成功了一半。

坚信一件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你要坚信,用正确的方法持续训练,你一定会越写越好,这是一件必然会发生的事情。从开始写作的那一天起,我就坚信这件事,从没动摇。

我的助理之前从我的公众号第一篇开始看,觉得每一篇都好,就以为我是天才型的,后来看到我三年前的文章才明白,我也是练出来的。

在这个世界上,天才和智力不足的人各占1%,我们大多数人既不是前者,也不是后者,都是普通人,我们既做不到不写不练就能一鸣惊人,也不会持续训练却没有进步。

我的社群每周都会做一个精华内容星友贡献榜,有一个叫“星里浣”的成员几乎每周都在星友贡献榜的前三名,但其实他并不是一开始就写得好。我特意翻出他刚加入社群时写的文章,发现都很糟,篇幅短、“碎碎念”(碎碎念是从闽南语里音译而来的,表示重复说一些琐碎没有意义的事情)、没营养,但他不管写得好不好,就是“死皮赖脸”地每天写。仅仅用了三个月,他的写作水平就有了很大的进步,第四个月时,他从深圳来到北京,成为我第二个正式员工。

我负责给你正确的方法,你负责持续不断地训练,剩下的交给时间。你要坚信,美好的事情一定会发生。美好的事情不是指你可以比谁厉害,而是你不断地比曾经的自己更厉害,你最大的对手是自己。

迈出写作的第一步,重点不在技术层面,而在心态层面。你要从心底接受自己暂时写得差这个事实;要知道你最大的对手是自己,别人没有时间笑话你;千万不要等准备好了再开始写,先干起来,你就成功了一半;从写好一段话开始你的写作,坚持用正确的方法,持续训练,你一定会越写越好。第2节 支撑写作能力的三个核心要素

写作能力是什么?有人觉得很简单,写作能力就是文字表达能力。这个理解错了。若你是这样理解的,你可能一辈子都写不好。

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个问题。

只要你接受过正规的教育,词汇量够用,口头表达没问题,你的基础表达能力就是合格的。你能写800字的高考作文,就说明你可以写作,哪怕只是凑足了字数也说明你可以写。

人人都可以写作,但写出来的东西往往有天壤之别,你觉得自己写得不好,于是拼命练习表达技巧,训练遣词造句,努力提升文采,以求提高写作水平。

若只是这样练习,你可能一辈子都写不好。因为在写作方面,新手与高手的差距除了遣词造句能力,还有一个更核心的东西——思考水平。

面对同一件事,别人能看到一点,你能看到五点;别人能看到五点,你能看到这五点之间的联系;别人能看到这五点之间的联系,你还能看到这件事的五点和另外一件事的三点的内在关系,这样,你写出来的东西一定更好,哪怕你的遣词造句能力稍微弱一点,你的写作水平也更胜一筹。

知道了写作的内核是思考水平,于是你开始每天绞尽脑汁地思考,训练思维、提升认知,以求提高写作水平。但若只是这样练习,我依然可以说你可能一辈子也写不好。因为在写作方面,拉开大家思考水平的也有一个核心指标——你的输入。比如,现在让你围绕“逃离北上广”的话题写作,如果你没在北上广生活过,又不去读北上广的故事,还不去看根据北上广故事拍摄的电视剧、电影,也没跟在北上广打拼过的人聊过,你怎么可能写好这个主题?

也许你会说:我可以想象。但这种想法是错的,想象力是阅历的延伸,否则人想象出来的外星人和鬼,就不会都长得像人了。因此,没有持续、大量、优质的输入,你的思考和输出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写什么都有心无力。

讲完这些,我们可以给写作重新下一个定义:写作是对输入进行思考后的输出。因此,提升写作能力的三个核心要素是:输入、思考、输出。

提升你的输入效果

这几年,不管工作多忙,我每天都强迫自己做大量的阅读输入。因为学习成长本质上就是一个每天不断输入、思考和输出的过程。我们只有不断做高质量的输入,脑子里才有货,才能不断掌握新知,获得新观点,产生新思考,也只有这样,才能长期、稳定、高质量地输出内容。

如何提升你的输入效果?

1.提高你的输入强度

一句话,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在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相当的情况下,一个每年读500万字的人和一个每年读50万字的人,他们的写作能力注定是不同的。一年的输入差距就如此大,若是持续10年呢?那简直是天壤之别。因为前者已经读了5 000万字,后者只读了500万字。

一年读500万字有多难?

我们算一下,500万除以365天,大约每天只需要读1.37万字。1.37万字很多吗?如果是读3 000字的文章,你每天认真读5篇就够了。一般来说,认真读一篇3 000字的文章需要15分钟,要读完5篇,你每天只需要1个小时15分钟。这样一算,要达到一年500万字的阅读量真的不难。难的是什么?是坚持。所以,你不用每天拿出三四个小时来阅读,高手的战略是关注持续性和稳定性,坚持每天读1个小时。

2.提高你的输入标准

有一次,我和几个同学聚餐,吃完饭后去了一个同学家。闲来无事,大家说一起看部电影吧,同学翻出一部电影,我们就开始看。越看我越觉得看不下去,于是我问,这部电影豆瓣评分是多少?同学说他没查。我查了下,不到6分。

回家的路上我就在想,明明有成百上千部豆瓣评分达8分、9分的电影,为什么我们6个人要花2个小时看一部烂片?

我自己是个电影爱好者,看过至少 500 部电影。我每次看电影之前都要认真选,因为我知道,从 1895 年世界上第一部电影在法国诞生至今,光是好电影就有数千部、上万部,可能我们一辈子都看不完,那我为何还要浪费生命去看烂片?

阅读也是一样的道理,不要浪费时间读垃圾文章。

每个领域都有一些好的作者写的好书,选书时不要太随意,可以看看读者评价,看看豆瓣评分,看看业界口碑。选公众号也是一样,先把自己账号列表上低质量的号清理一番,多关注优质号。别问我优质号去哪里找,你只是没有意识,若有心找,这没有什么难的。从朋友圈里点开一篇文章,看看前两段,你就可以判断文章是好是坏,别不管不顾地往下读。另外,卸载只提供无营养信息的内容客户端也很必要。

3.提高你的输入效果

很多人说,我读的也不少,阅读标准也很高,但为什么还是感觉进步缓慢?

这是多数人的痛点。你可能每天都读十几篇干货满满的文章,但读完也就忘了,记不住什么,也学不到什么,这就是无效阅读。那么,如何提高输入效果?

记住一个大前提:读完不是目的,吸收才是目的。很多人把阅读目标定为“我这周要读完2本书”“我今天要看完10篇文章”。他的目标不是要通过读这篇文章解决一个什么问题、学习一个什么技巧、思考一个什么话题,对他来说,一篇文章读完了,任务也就完成了,这样的阅读是低效的,只是为了自我满足和发朋友圈炫耀。

我们该如何阅读?下面是我的几点阅读建议。

要带着目标和预期阅读;

要养成边读边思考甚至做笔记的习惯;

要更聚焦,进行主题式阅读;

好内容要反反复复读;

阅读时,要带着批判性思维和学习的心态;

在阅读过程中,要不断代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场景。

训练你的思考能力

在表达能力没问题的情况下,如果能深入思考,你就一定能做到精彩地写作。思考能力绝对是写作能力三个核心要素中最重要的部分。思考能力决定你的认知水平,认知水平决定你的判断力,判断力决定你的选择力,千千万万个选择构成了你的一生,决定了你一生的命运。思考质量高的人,注定会拥有更好的人生。

如何训练你的思考能力?

1.习惯性追问事物的本质

罗素说过,很多人宁愿死也不愿意思考。用脑思考是一件比搬砖还累的事,于是有人就可以接受对一件事模糊的认识。因此,提高思考力要从习惯性追问事物的本质开始,比如在看这本书之前,你有没有认真追问过自己,写作能力的本质是什么?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没有。

面对万事万物,你都要有一颗好奇心,你要去追问本质。比如大家都知道写作要制造共鸣感,但只有极少数人愿意追问到底什么是共鸣感;比如大家经常用“鸡汤”这个词,但只有极少数人愿意追问到底该如何定义鸡汤;比如近些年大家都在说消费降级,但只有极少数人愿意追问现在到底是不是真的消费降级了。

2.习惯性建立知识的链接

有个词叫融会贯通,我的理解就是把散落的知识点织成一张知识网,每一个知识点都和其他知识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你要习惯性地建立知识间的各种链接。当你学到一个新的知识点时,你要思考这个知识点可以被哪些知识解释,又可以去解释哪些知识;这个知识点又和哪些知识点相似。

举个例子,有一天我学到一个词,叫“漏洞营销”,比如肯德基有过一次漏洞,用户只要将账号个人信息中的生日改成某个日期 ,马上就能获得全家桶半价优惠券,一时间,大量用户疯狂下载、注册。很快,肯德基App就进入苹果商店热门App排行前50。其实,这个漏洞就是商家故意放出来的。于是我马上想到,可以用人性中一些不好的特质来解释“漏洞营销”,同时又可以用“漏洞营销”去解释“为什么说营销就是隔着屏幕看透人性”,等等,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训练你的思考力。

3.习惯性应用所学的知识

一切不被你应用的知识,都不真正属于你。你学到一个取标题的技巧后,可以马上找10个标题,用这个技巧去拆解、优化;你学到一个企业品牌的塑造方法后,可以问问自己,个人品牌的塑造是否可以应用这种方法;你学到一个爆款海报的设计逻辑后,逛街时可以想想,商场、门店的设计是不是可以参考借鉴这种设计逻辑。

应用知识的过程,便是提高思考力的过程。

强化你的输出能力

写作是呈现,是前两步的结果,但太多人只注重结果,而忽略了路径。所以我们先讲了输入和思考,最后来讲输出能力。

如何强化你的输出能力?

1.高频写,持续写

写作是一门手艺,手艺最重要的是手感,手感的产生和保持源于持续地做。我不建议你一天动不动就写五千、一万字,我的建议是:可以写得短些,比如一两百字,但最好每天写一点。

2.既学写故事,又学写观点

要想提高写作能力,就要磨炼写故事的能力。人天生就爱看故事,从远古到现在,从小时候到长大,我们一直是这样。想提高写作能力,还要磨炼写观点的能力。人内心还是追求进步、积极向上的,我们还是希望能在一件事中获得启发,使自己进步。

3.建立自己的写作流程

写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包括定主题、拟标题、搭框架、查资料、写初稿、排版、校对、打磨等非常多的步骤,不同人有不同的写作习惯,你要建立适合自己的流程。建立流程的目的是什么?提高效率和保证质量。

4.建立自己的反馈系统

你写得好不好,哪里好,哪里不好,有多少人看,有多少人喜欢,喜欢到什么程度等,这些都是反馈,只有建立一个这样的反馈系统,你才能根据反馈不断提升写作技巧。

为了强化输出能力,你需要先理解上述四个要点,我们会在后面的章节里告诉你具体该如何强化。

写作是对输入进行思考后的输出。写作能力的三个核心要素是输入、思考、输出,其中,输入是前提,思考是本质,输出是结果,学好写作,三者缺一不可。第3节 为什么你必须公开写作

我们在这里提到写作时,都是指公开写作,而非私密写作。如何区分公开写作和私密写作呢?

网上有人认为私密写作指的是写日记、随笔等。这是不准确的。有些人写干货文章也不公开,而有些人写日记都会发在网上。公开写作和私密写作的区别不在于写什么,也不在于写得好不好,而在于前者是为公开发表而写,后者是为自己私藏而写。

为什么学习写作要强调公开写作?因为公开是有力量的。

不妨拓展一下思路,比如有个女性朋友告诉我,很多女生宅在家里时,连脸都懒得洗,更别说洗头了,但女生一旦要出门,少不了一顿收拾,力求做一个精致的女孩。

这就是公开的力量。人是社会化的动物,极其在意外部评价。

再回到写作上,我通过四个要点介绍为什么必须养成公开写作的习惯。

借助外部压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标准

在进行私密写作时,你的表达没有接收者,因此,你也不会过多考虑表达的有效性,你更多的是在记录自己的想法,你想方设法想要满足的是自己,所以你在写作时可能不会在乎结构是否够好、逻辑是否严谨、语句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你会在无形中降低很多标准,因为你不需要对任何人负责,你只需让自己看懂就行。

公开写作则会给你的写作增加很多维度的外部压力,你会想如何让别人更好地理解我要表达的意思;如何传递更多价值,让别人读完有所收获;如何让更多人看到;如何让别人读得下去;如何排版让大家看得更舒服;如何让更多人喜欢……

对公开写作而言,无论是将作品发到朋友圈、公司群、学习社群,还是发到微博、公众号、知乎、简书,你会突然感受到很多外部压力,这些外部压力会让你更认真地对待写作这件事,进而提高你对写作的自我要求。

反之,将私密写作的日记藏在文件夹里不给别人看,这样的写作几乎不用承受任何压力。人在没有压力的时候,很容易放过自己、原谅自己,尽管你有能力写好,但往往你写得并不是很好。

借助外部反馈,提升自己的写作技巧

我有一个朋友,从我们一起读高中起,她就一直坚持写日记,一写就是10年。要说她写作水平一点没进步也不公平,但事实是,她那10年的进步没有她去年给一个大号投稿进步大。

何谓进步?就是不断强化你的优势,不断弥补你的劣势,不断发现自己的问题并解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局限,你写完文章不发表,就永远拿不到这个世界对这篇文章的真实反馈,你想改进都无从下手。

一篇文章公开发表后,你可以马上得到来自真实世界的反馈。你可能会说,我把文章发在朋友圈、微博,也没有人给我反馈。错,没有反馈也是一种反馈,这说明在你能触达的人群里,你没有打动任何人,这种反馈可以让你反思、进步。

反馈的维度有很多,比如点赞数、阅读数、分享数、评论数、好评多少、差评多少、好评主要在说哪方面好、差评主要是说你哪里有不足等。每一个反馈维度都可以帮助你提升写作技巧。

阅读数低说明你的主题不是大家关心的,点赞数少说明你的表达没能赢得多数人的认可,评论数少说明你没有想办法调动读者的参与感。有时候你以为写清楚了,但读者的质疑能让你发现不足并继续改进。

我主要在知识星球社群和公众号里写作。每一篇文章发表后,我都会关注点赞数、评论数,我会去看评论区的每一条留言,看大家说了什么。社群的留言区有互评的功能,我会看大家是如何讨论这个话题的。此外,我还会在公众平台看每篇文章的分享人数。

只有不断得到这个世界的真实反馈,你才能更加清楚地知道你是谁,你如何才能变得更好。

借助外部激励,驱动自己长期写下去

公开写作不是“自嗨”,而是为了创造价值,只要你能创造价值,你就一定能感受到外部激励。

写作对今天的我来说,不需要用“坚持”这两个字来约束。写作变成一件令我上瘾的事,为什么?因为有太多外部激励让我欲罢不能。每次在公众号上发表一篇文章,通过阅读量、点赞数、评论区的反馈,我都能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写这篇文章的价值,这使我充满了成就感,打磨一篇文章的辛苦瞬间烟消云散。偶尔更新慢了,很多用户会在后台催我更新;很多人说我写的每一篇文章他都看;有的人会把文章推荐给自己最好的朋友……这些外部激励,让我放不下笔。

在我的社群里,我不断鼓励大家分享自己写的东西,不少成员鼓起勇气开始分享,竟然获得了许多人的点赞、评论和鼓励,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喜欢并开始长期写作。我每个月都会拿出几千元打赏大家的分享,还在社群里做了一个每周更新的优质内容贡献榜,鼓励成员创作优质内容,这些外部激励让很多社群成员开始了持续写作。

以上这些外部激励只有公开写作才能获得,哪怕你私密写作写得再好,都不会接收到任何外部激励,很多人明明写得不错,却长期误以为自己写得不好,这是因为一直没有人告诉他其实他很有天分。

只有公开写作才是真正完整的写作

李安导演说,拍电影的时候力气不是光你出,观众也得分一半。

我认为写作也是这样。一次完整意义上的写作应该包括作者、读者、内容、互动,缺少这些要素中的某一点都是不完整的写作,新媒体时代更是如此。我写的很多文章都有上百条甚至上千条留言,其中有很多长评论,这些留言极大地丰富、补充了文章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也成了文章的一部分。

只有进行公开写作,你的文字才能帮助你打造个人品牌,帮助你高效连接人脉和资源。

如前所述,写作分为公开写作和私密写作,它们的区别不在于文体,不在于质量,而在于前者是公开发表的,后者是自己私藏的。我们一直倡导公开写作,它是作者和读者通过内容和互动共同完成的完整写作。通过公开写作,我们可以借助外部压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标准,借助外部反馈提升自己的写作技巧,借助外部激励驱动自己长期写下去。第4节 到底怎样才算好文章

我们在学习写作之前,先要了解好文章的标准,不妨回忆一下我们经常碰到的两种场景。

第一种场景,作为读者的我们经常在读完一篇文章后大呼精彩,然后将它推荐给朋友,但当朋友问这篇文章好在哪里时,你并不能很好地说出个一二三,也就是说你切切实实地觉得它好,却不知道怎么表达。

第二种场景,作为作者的我们,有时候认认真真打磨了一篇自认为很好的文章,发表后却反响平平,有时候随意构思的文章,自己并不认为写得有多好,发表后却备受好评。

这是怎么回事呢?

因为我们对“什么是好文章”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所有的判断都基于模糊的情绪体验,这种判断必然是不稳定的。

读者这样并无大碍,但作者有必要形成一套自己的判断逻辑。李笑来说过一句话:审美常常并不需要知道原理,但创造美的人必须有方法论,否则不可能持续创造。

我既是一个长期阅读的人,又是一个持续写作的人。我基于这些年对好文章的判断提炼出5条标准,接下来结合案例分别展开说明。

提供新知,创造价值

我经常说,写作不是自嗨,而是为了创造价值。想要创造价值,你得提供新知。新知的“新”很重要,你所表达的若是人人都知道,那读者不必读你的文章。阅读是读者的自我完善,他需要从你的文字中汲取他身上本来没有的东西。新知的“知”代表知识、认知,但新知也不局限于新知识、新认知,它也可以是新方法、新资料、新故事、新视角等。

我写过一篇被全网500多个公众号转载的爆款文章,题目是《湖畔大学梁宁:成就高的那批人,全都有同一种天分》。这篇文章为什么好?就是因为文章提出了很多人不曾有过的新知。比如,人人都想知道自己的天分,这篇文章提出,人最重要的天分是快乐。

上天安排一个人的命运,或者给一个人使命,其实是给他一个爱好,一种真实的喜欢。

人没法拒绝自己真实的感受,不论现实把他层层夯实在哪个轨道里,他总会一点点移开重压,腾出一丝空隙,让自己投入真实的快乐里。这种让人快乐的东西就是一个人命运的把手。所以,要找到那件能让你一直不厌其烦地做下去的事,就是你的天分所在。

长得漂亮、身体协调、智商很高……这些都是你的显性天分,更重要的是你的隐性天分——什么会让你快乐。

这篇文章还提出,痛苦是比快乐更重要的天分。当他不再痛苦的时候,也许他超越了,也许他就此平庸了。对于拥有巨大痛苦的人,欢愉是短暂与廉价的。

情绪是一个人的底层操作系统。其实我们后天学习的东西,都是理性的,理性是把人往回拉的力量。但是驱动一个人的,其实是他的内在感受、他的情绪,那是他的底层操作系统。

这就是我那篇文章中的新知,新知是能给读者带来愉悦感的东西,因为读者通过阅读吸收了他不曾拥有的东西。

信息量大且密度高

很多人经常问我:一篇文章写到多少字比较好?是不是太长了,读者就读不下去?新媒体时代是不是就应该短、平、快?

长短并不是判断一篇文章好坏的标准,判断文章好坏最重要的是信息量和信息密度。你写了1千字,但废话连篇,真正有用的东西只有200字,你能说这篇1千字的文章短吗?不短,它太长了,它应该删到200字。你写了1万字,段段精彩,全篇读下来没有任何一段多余,你能说这篇1万字的文章长吗?不长,你不能因为它有1万字就想删掉几千字。

2018年国庆假期的前一天,我写了一篇“干货”文章《如何科学安排假期,做真正会休息的高手?6 000字干货给你讲透》。这篇文章信息量足且密度大,不断冲击你的大脑,让你在阅读过程中产生高频的启发感。

一篇6 000字的文章,我用换脑、主动娱乐、被动娱乐、自控力、心流、边际效应、峰终定律等概念给大家介绍如何科学休息,读者读完大呼过瘾。

我喜欢写长文章,因为我觉得要把任何一件事讲明白都不是三言两语能完成的。“长”并不是阻碍阅读的因素。好多读者留言说,我的公众号让他们第一次有耐心认真读完这种长文。

当然,我从来不主张刻意写长文,大家在写作时也不要被篇幅限制。如果你能用精练的语言讲明白一件事,那自然再好不过了,至于长短,并不是判断文章好坏的标准。我们要用信息量保证文章的价值总量,用信息密度保证文章提供价值的效率。

逻辑性强,论证精彩

人偏爱有序,讨厌无序,有序就是有逻辑,无序就是混乱。

新手写文章不注重逻辑,在谋篇布局和语言组织方面都很随意,因此,读者读的时候会感到一头雾水,心里想:这个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

写文章时,提出一个观点并不难,写一个案例故事也不难,难的是将两者匹配起来,而高手能把二者结合得恰到好处,这其实就是看你的论证是否精彩。提出一个好观点,却没有好的案例去论证,会让好观点立不住脚;如果有好的案例,即便读者开始不那么认同你的观点,最终也可能被你说服。如果讲的人都不能自圆其说,听的人怎么会心服口服呢?

我有一篇全网千万级阅读量的爆文《我为什么建议你留在北上广深?一个8年北漂的4点思考》。这篇文章讲的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逃离北上广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这篇文章赢在哪里?

整篇文章的逻辑性比较强,用个人经历引出一线城市更有助于成长这一话题,然后从4个维度层层展开讲述,在每一个维度上都找最能证明这个观点的案例事实。比如在最后一个维度上,我写的是:如果你是一个“怪物”,一线城市允许你做自己。

这个维度的内容并不多,但成了整篇文章最经典的部分,在微博上还火了一把,原因就是我的每一句话都在论证上述观点。以下是那部分的节选。

30岁不结婚,你就是“怪物”。

结了婚不生孩子,你就是“怪物”。

好好的事业单位不干,你就是“怪物”。

你大学毕业后不考研,你就是“怪物”。

你夏天穿个超短裙,你就是被人说闲话的“怪物”。

你花俩月工资纹个花臂,你真是超级“怪物”。

你有钱竟然不买房,你简直是脑子进水的“怪物”。

说实话,小地方“怪物”真不多,为什么?

因为小地方不允许“怪物”存在啊,

你若是个“怪物”,你就完蛋了,

人人都要挽救你,教育你,随时随地,

为了你好,他们要你变成跟他们一样的人。

一个人教育你还好,

说不定你还能对抗一下,过过招儿,

但10个人、100个人都要教育你时,

孤立无援的你,会彻底崩掉,

每次被教育后,你可能都要经历一个

漫长得像一生一世的难眠之夜。

嘿,如果你是“怪物”,来大城市吧。

这里的人都很忙,没时间拯救你,

你唯一需要对抗的就是你自己。

别让任何人,糟蹋了你的人生,

……

容易理解,不能高冷

千万级大号“十点读书”的创始人林少在谈“什么是优质内容”时,有一段这样的描述:它不能高冷,不能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它不能低俗,不能只迎合人们的欲望。

如果从较长的时间段来看,就大众阅读来说,好的内容是那些社会中大多数人踮起脚尖恰好够得着的内容,它不会对大多数人的智力和学识构成严峻的挑战,同时又能让大多数人感受到阅读比自己水平高一点点的内容时的美好。

有个公众号叫@孤独大脑,我跟作者老喻也探讨过这个话题。

老喻的文章写得都很好,但也确实会对大多数人的智力和学识构成严峻的挑战。我喜欢他的文章,但同时我告诉他:你的文章,我读之前会先问问自己有没有两个小时,如果没这个时间,我就先不看了,因为太难读了。

老喻的公众号从2013年开始发文,但一直没有多少人看,肯定有这个原因。

2017年,罗振宇在一期节目中给大家推荐了一篇老喻的文章,这次推荐给老喻带来近5万名用户。基于这5万名种子用户,老喻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积累了约30万名用户,但同时,用户增长进入了一个瓶颈期,因为读这类文章的人本来就是少数。

当然,老喻坚持着自己的人群定位和内容偏好,这种坚持是好的,每个人都要坚持自己相信的东西。不过我们要探讨的是,如果你想让自己的文字被更多人读到,面向更多的用户,你就要在表达上离大众更近一点,更亲民一点。因此,人人都要学会把复杂的东西写简单,要写大多数人踮踮脚能够得着的内容,让80%的人都能看懂。

真诚沟通,不端不装

虽然我把这一条放在了最后,但其实这是我最看重的一条。

写作是一种表达,但最有效的表达往往在于沟通的姿态。

公开写作曾经是少数人的特权。在传统媒体时代,内容生产权把控在报纸、杂志、出版社手里,我们想要公开发表自己的作品,就要去投稿,作品能不能被发表或者出版,并不由创作者说了算,这使文字工作者面对读者时有了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而在新媒体时代,内容生产权下放到每个人手中,人人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写作者的优越感成了传播的毒药。

作者需要一种服务的姿态,而非说教的姿态,你要在字里行间让读者感受到你的真诚,不能端着,更不能装,否则读者不会喜欢你。创作者不能俯视读者,不能谄媚读者,应该真诚地与读者说话。

我写过一篇10W+(10万多点击量)的文章,那篇文章并不是大爆款,但在没有刻意引导的情况下获得了约1 600个赞。那篇文章最大的魅力不在于文字技巧,不在于谋篇布局,而在于满满的真诚。写作时,你对读者是否真诚,不用问别人,你在写的过程中自己就能感受到。我写这篇文章时的感受就是,我做到了对读者毫无保留,因此,发表这篇文章时,我在作者栏写的是“真诚献给10万用户”。

如何做到真诚?没有一条道路通向真诚,真诚本身就是道路。

审美常常并不需要知道原理,但创造美的人必须有方法论,否则不可能持续创造。对于写作者来说,我们要建立一套对好文章的评判标准:好文章要提供新知,创造价值;信息量大且密度大;逻辑性强,论证精彩;容易理解,不能高冷;最后是永远有效的两个字——真诚。第二章用户思维:写作是手段不是目的第1节 为什么你要有目的地写作

为什么讲写作中的用户思维要先讲写作的目的性?

写作是为了创造价值,通过文字内容,把价值交付给读者,同时得到想要的回报。因此,以终为始,先思考我们想要得到什么回报,然后来倒推应该提供什么样的内容。

写作之前,一定要问自己:“你要达成什么目的?”否则,很容易写出一堆漂亮的废话。

如何有目的地写作?写作之前,你要明确三点。

明确写作目的

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使命,都有核心目的,而且这样的使命最好只有一个。我举一些@粥左罗这个公众号上发表的一些文章。《写给每一个渴望向上生长的你》,这篇文章的核心目的只有一个:让每一个新关注这个号的用户在看完这篇文章后第一时间喜欢上这个号。《粥左罗开通一个新交流渠道,365天逼你学习、成长、赚钱(限时特价)》,这篇文章的核心目的只有一个:从公众号里筛选出同路人,组建一个成长社群。对这样的文章而言,阅读量没有任何意义,它的目的不在于传播。《211大学毕业后,我在北京摆地摊,月入2万的真实经历》,这篇文章几乎全部是自己的经历,采用“故事+干货”的形式,核心目的只有一个:打造个人品牌。《湖畔大学梁宁:成就高的那批人,全都有同一种天分》,你读过这种文章就会明白,它的核心目的一定是打造行业影响力,它可以提升一个公众号的品位。当然,这篇文章恰好阅读量很不错,但我想说的是,即便这种文章阅读量不高,我们也要写作并发表,因为它只需要影响行业里的精英人群。《半年学好英语,怎样才有可能》,这是一篇“英语流利说”的广告,该文的核心目的只有一个:卖课程。

你看,同一个公众号里不同的文章,写作目的都不一样,所以你在写每一篇文章的时候,都要先明确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比如我在知识星球里写的文章虽然都不长,但几乎篇篇是精华,在这里,我不用费尽心思想标题,只需要把内容做好就可以。为什么呢?因为在知识星球里写文章,核心目的只有一个:用最好的文章,服务好社群成员。所以对于所写的文章,不用考虑阅读量,不用考虑后续传播,我安心写好内容即可。

再比如在职场里的写作,你写邮件时要问自己:我写这封邮件的核心目的是什么?是感谢领导还是向领导申请经费?是汇报工作还是申请加薪?是让领导进行项目审批还是向领导提出建议?核心目的不同,表达的侧重点肯定不一样,否则你想要的是A,对方还以为你要的是B。

明确阅读对象

我的公众号上接过三个英语学习的广告。

英语流利说的广告题目是《半年学好英语,怎样才有可能》。

极光单词的广告题目是《不用“背”单词,1个方法牢记7 000单词:我是如何做到的》。

水滴阅读的广告题目是《知乎百万人热议:下一个10年,什么样的人最容易赚大钱》。

在这三篇广告软文中,阅读量最高的是第三篇,但如果我是广告主,我宁愿不要这篇的高阅读量。

很明显,点开前两篇文章的用户,都是想学英语、想背单词的朋友,而点开第三篇的,几乎都是想赚大钱的人。所以,从阅读对象上来说,第三篇文章不好,它的目标不够明确,而前两篇文章虽然阅读量没那么高,但读者都是广告主真正想触达的阅读对象,也就是那些想学英语的朋友。

阅读对象不同,你写作所要采用的表达方式就不同。

另外一个角度是表达的有效性,就是你的阅读对象是否真的可以接收到你的信息。比如我写了这样一段话。

最近接广告很难了,我准备尝试下CPS的,另外用户增长也很难了,我准试试广点通,然后少写点文章,多拿出点时间看看有什么新机会,前几天峰瑞资本的朋友说可以引荐我去做EIR,我觉得有戏,我还认识他们的一个LP呢……

如果我在同行微信群里这样写,可能没问题,但如果我直接在公众号里写这样的内容,可能会让很多读者抓狂,这段话里有太多行业术语。同样的内容,一群人能接收到我要表达的信息,未必另一群人也能接收到,这是阅读对象的差异性导致的。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聊天和写作时都会犯这样的错误:光顾着自己表达,不顾对方能否接收。

在职场中,针对同一件事情,你写给下属看的,不要直接发给领导看;写给自己部门的人看的,不要直接发给别的部门看;你给甲方看的,不要直接发给乙方看……同样的内容要根据阅读对象的不同,重新调整你的表达方式,否则,在表达有效性和目的达成率上都会打折扣。

明确阅读场景

任何东西都是在特定场景下运用才更有效。场景的维度有很多,比如空间、时间、功能……

比如,你写了一个关于公司的段子,比起平时,肯定是在年会或者团建的时候讲更有效,因为在那种场景下,大家都是放松的,能暂时忘掉KPI的压力,随时准备开怀大笑。这侧重于空间场景的变化。

比如,你写了一篇关于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炜玮的文章,比起平时,肯定是在美团收购摩拜时发出去阅读量更高,影响力更大。这侧重于时间场景的变化。

比如,你要写一份工作汇报,你要先明确是直接发给领导,让他们自己看,还是要在会议室用PPT给他们讲解。如果要直接发给领导,你必须写得足够详尽,才能让领导获得足够的信息,并且能使其更好地理解;如果你要用PPT讲解,写得太详尽反而会显得啰唆,这种情况下你只需要把框架性的东西展示出来,对于细节性的东西,现场讲解效果更好。这侧重于功能场景的变化。

不同的写作平台也对应不同的阅读场景。我现在将写作的内容主要投放在三处:一是公众号,二是知识星球,三是写作课。

在第一种场景下,几十万名用户在微信端阅读,我要考虑表达的普适性,因为用户构成相对复杂;我要考虑文章的趣味性,因为用户在微信端阅读干扰太多,他随时会关掉文章去看其他内容;我要考虑文章的可传播性,因为朋友圈里都是熟人,大家更喜欢转发能提高自己品位的文章。

在第二种场景下,几千名社群成员在知识星球App里阅读,我要保证内容短小精练,满足大家利用碎片化时间使用知识星球的需要;我要尽量弱化系统性,因为想让大家任何时候进来看任何一篇文章都可以,而不是必须看了前面的才能看后面的;我要更加在意互动,因为作为一个社群,这里要体现出更强的社区感。

在第三种场景下,几千名、数万名付费用户在听课时看课程讲稿,我要保证知识密度足够大,满足大家高效获取知识的需求;我要考虑系统性的问题,不能像知识星球里一样,因为这是一整套课程,要系统、循序渐进、有先后顺序。

写作是为了创造价值,即通过文字内容向用户交付价值,同时得到你想要的回报,因此,我们以终为始,先确定你想要得到什么回报,然后倒推你应该提供什么样的内容。有目的地写作要做到三点:一是明确写作目的,二是明确阅读对象,三是明确阅读场景。第2节 从单向沟通到双向沟通式写作

什么是单向沟通

单向沟通是指信息发送者发送信息,接收者接收信息。在整个过程中,只有发送者向接收者发出信息,而无接收者向发送者反馈信息,双方位置不发生变化。比如你的老板发微信、发邮件给你安排工作、下达指令,这基本属于单向沟通。

单向沟通有以下几个特点。(1)传播速度快。反馈信息与发出信息一样,需要花费时间。(2)传播过程简单。无须反馈信息,便减少了一些传播程序。(3)传播准确性差。没有反馈信息,因此信息发送者不知道信息是否被很好地接收。(4)信息接收者缺乏足够的积极性。

什么是双向沟通

双向沟通与单向沟通正好相反,在整个过程中,双方既是信息发送者,又是信息接收者。比如你跟朋友坐在一起聊天,肯定是你说我听或我说你听,这就是典型的双向沟通。

双向沟通有以下几个特点。(1)传播速度慢。一方发出信息后,都需要等待对方的反馈。(2)传播过程复杂。信息传递过程中会有大量的互动。(3)传播准确性较强。因为有及时的反馈,所以可以不断修正传播过程中不准确的内容。(4)双方均有足够的积极性。

写作最大的缺陷是什么

写作是典型的单向沟通。你写,对方读,或者对方写,你读,这就是写作最大的缺陷。

首先,你无法像老板给员工下达指令一样进行单向沟通,因为没有读者喜欢被安排、被指示、被命令、被通知。

其次,你的读者并不是非得看你的文章。职场上很多单向沟通是可行的,毕竟大家要彼此协调,完成同一个目标,但在写作时,你的读者并不是必须要配合你。

最后,传播的准确性不够,并且你很难有机会去修正,因为读者一旦觉得不爽,他就不会继续读你的文章。

写作者应该如何应对上述缺陷?只有用双向沟通的心态写作。

如何用双向沟通的心态写作

为什么是用双向沟通的心态写作?因为写作从形式上就注定了它是单向沟通,我们只能在心态上创造出双向沟通的效果。

单向沟通的形式保留了传播速度快和传播过程简单这两大优点,双向沟通的心态可以弥补传播准确性差和读者缺乏积极性这两点不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