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创新禁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9 20:51:32

点击下载

作者:刘昶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突破创新禁区

突破创新禁区试读:

前言

创新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国家、机构、学校和个人都迫切地想知道有关创新的基础知识,以尽快提高创新能力。关于创新,人们有很多疑惑和问题:—什么是创新?—创新的目的是什么?创新有什么好处?我不创新,让别人创新,行不行?—创新难吗?有多难?难在哪里?创新容易吗?如果容易,为什么我身边创新成功的例子很罕见?—学历和创新有哪些关联?创新需要高智商、高学历、高科技吗?高学历就一定会创新吗?—创新是靠发散思维和勤奋吗?聪明人就一定会创新吗?小聪明为什么会降低人的创新智商?—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创新的人才都有什么成长和教育背景?—各种媒体津津乐道的创新的例子和英雄有很多,从高科技到低端科技,从教授科学家到大学退学的学生,横跨很多领域。如何解读这些创新?他们的成长环境有哪些要素?他们的创新诱因和故事是什么?他们的成功有哪些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哪一个适合于我的情况?—国外(比如美国)的原始创新水平相对较高。中国要提高创新水平,应该做哪些事情?

创新不是易事。创新成功的例子有千千万,但失败的例子更多,且失败有一些共性。创新有几个重要的陷阱,可能是学校和家庭教育里没有系统讲过的。这些陷阱只要陷进一个,就可以让一个人一生连创新禁区的方位都找不到,更不用提突破射门了。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就在于理解几个重要的概念和思维误区。这些误区,有的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根据自我经验想当然归纳的,有的来自于报章媒体耳濡目染的片面报道。这些误区,降低了一个人的创新智商,足以把一个人的创新成功几率降为零。本书的作者,作为一个有深厚科学技术教育和研究背景的学者,对这些可能困扰创新者的误区有切身、明晰的体验。

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在大学里我是一个勤奋用功的学生,在动手能力、想象力,以及独出心裁的创造力方面都是很突出的。读博士的过程中非常刻苦,也写出了论文,找到了好的教职。我后来在美国的教学科研岗位上也写出很多论文,带出很多很好的研究生,同时申请过很多发明专利。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我也经历过成功和失败的成果转化。这些都让我深切发现科学研究和实际社会的影响力是有很大距离的。在苦苦的思索中,我发现不仅我自己,而且很多人,都对创新抱有肤浅、模糊、主观、不全面,以至错误的认识。很多有创新天赋和基因的人,从小就不由自主地陷入错误的思维定势,一生停留在做影响力很小的工作上或者在创新的路上做无用功。这种错误的认识危害非常大,但目前还没有对创新这一概念的透彻、全面、平衡、系统的讲述。

历史上重要的创新人物,其成功都具有偶然和必然的双重性。2011年,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逝世。作为一代人的创新偶像,他的逝世引起了社会上很多的思考和讨论。在当时遍布网上和书上的讨论中搜寻,就可以很容易地看出社会对创新这个重要概念的模糊和肤浅理解。有的人认为他是终极的创新者,不仅发明了计算机,而且创造出了消费者的新需求。有的人认为乔布斯的成绩不值一提,和其他发明大师(比如爱迪生)比起来是没有科学深度和历史影响力的。虽然持这些意见的人很多都不知道历史的全部细节,但是每个人都坚持己见。如果在创新这样重大的社会问题上,面对爱迪生和乔布斯这样相对家喻户晓的人物时,人们的思想和意见都有巨大的鸿沟,我们怎样才能教育儿童创新,怎样才能在各自的岗位上成功地创新?每个人都凭感觉去碰,是不会有任何效果的。

创新和创业有很大联系。社会上很多人关心的创新过程都是由创业人士演绎出来的。很多科学家和基础技术研究人员也热衷创新,甚至也热衷创业,可是不得要领。很少有人知道知识的创新和资本是如何对接的。很多人认为这个过程靠发散思维,靠逆向突破。很多人把任何“新”的想法都叫做创新,可是在市场中苦苦搜寻也找不到根基。有的人把创新误认为“创异”,自乱阵脚。

青年人是创新的主力军。很多世界上知名的创新创业人物都是年轻人。我在学校里接触很多年轻的学生。通过交流,发现这些人受的教育中严重缺乏和创新有关的正确熏陶。很多人的想法都有根本性错误,而且对自己的不成熟想法非常坚持。有的年轻人坚持认为创新靠发散思维和革命性思路。很多人把创新的过程简单化,认为新的主意是一蹴而就、没什么了不起的,反而自命不凡,不是抓紧分分秒秒努力去为创新做艰苦的工作。虽然这些年轻人随着岁月的流逝会逐渐增长阅历,但我觉得如果有一本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书能够在年轻人心中扎下正确的创新思维的根基,对他们学习和工作都有重要的益处,让他们在人生最重要的时段走出正确的路子。

本书为创新拨开雾障,让读者清晰地了解创新精神的精髓。这本书的构思、设计和内容本身就是创新,本书包容的创新理念的精华,没有被任何出版物系统地作过诠释。本书的编写有如下特点:—系统性地综合和升华与创新有关的重要概念和思维习惯。这些概念贯穿技术、商业、投资、消费者心理、公司运营,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博古通今,结合中外成功和失败的故事讲解这些概念,穿插大量的商业和技术领域创新创业的中短案例,以更贴切地解释创新中的环节;—针对不同人群(科技工作者、学生、公司从业人员和管理者)具体解释创新的优势、劣势、误区以及策略;—在每章结尾附思考和练习题供教师和个人使用。

本书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到第三章),介绍创新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理念;第二部分(第四章和第五章),介绍和解读重要的创新案例,让读者从实践中得出自己的结论并对创新理论加深理解;第三部分(第六章和第七章)为创新实践提供系统的思路、路线和方法。

在这里我要向我的学生,以及指导过的研究生表示感谢。在这里不能一一列出名字。学生们有时是我的老师,有时是我的一面镜子,让我的思想更加清晰。感谢我的家人Lu,Sophia和Alina对我的理解与支持。我还要特别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对我的这本书给予的鼓励与支持,在这里谨向出版社的张秋玲和冯昕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刘昶2011年11月美国芝加哥市郊(电子邮件:changliu8888@yahoo.com本书网址:http://imd-corp.com/innovationiq)第一章 本书的起因充满神秘感的创新禁区

创新的话题,现在在中国和全世界都被提到很高的位置。创新是发现新的方法满足社会和商业的需求。一个社会和国家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的高低,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很多人都明白,不会创新,就只能步创新者的后尘,失去科学发现的主导地位和产业先发制人的机会。

社会上流传的创新观点、英雄、故事、轶事不可谓不多。

科学是创新,科学家是创新。例子包括爱因斯坦、袁隆平以及诸多的诺贝尔奖得主。很多人认可他们做的是创新工作。可是,这些人对世界的主要贡献是增加世人对世界的理解。科学家一般不直接参与产业和产生产值。

企业家和创业者可以是创新。苹果公司的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联想的柳传志、星巴克的创始人舒尔茨(Howard Schultz)、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Bill Gates)、谷歌公司的创始人Sergey Brin和Larry Page、百度公司的李彦宏,中关村或其他技术孵化中心的创业者是很多人公认的创新者。他们在一个历史赋予的技术和商业舞台,演绎了新的技术、资本和社会元素。

发明家是创新。典型的例子包括美国发明家爱迪生(Thomas Edison)和美国西屋公司的创始人乔治·西屋(George Westinghouse)。发明家凭想象、推理和实践,为人类创造出新的工程元素。

象牙塔里的科学家或大学教授可以创新。比如北大方正的创始人王选教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高通公司的创始人雅各布(Irwin Jacobs)等,他们对社会、对产业的贡献巨大。

看似涉世未深,甚至没有接受过正式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可以创新。爱迪生就是一个一天正式学校也没上过的孩子。全世界学子们崇拜的微软总裁比尔·盖茨、脸谱公司(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戴尔电脑的总裁戴尔(Michael Dell),都是大学生创业创新的典范。这些人为了创新和创业,甚至可以停学、退学。

低科技或没有科技的创新也有很多。比如苹果iPhone手机上著名的“愤怒的小鸟”游戏,就是在苹果智能手机的平台上建立的商业成功。这种设计创新,显然与科学创新在方法和思路上截然不同。

创新是一个充满挑战但是会为创新者带来个人的喜悦和满足感的工作。创新为个人带来的满足,是知识的增加,是处理复杂的情况和挑战的机会,还有一种为世界作出贡献的精神享受,当然还有很多人从创新事业中得到个人的荣誉和财富。

虽然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存在,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创新好像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不知如何下手。打个体育方面的比方,很多人不知道球门在哪里,不知道禁区如何突破,甚至不知道如何开球。

我想本书的读者对创新是有兴趣的。读者可能会问一连串的问题,比如:—前面讲的这些故事,都是所谓的创新吗?—创新是一个泛泛的词汇吗?是一个空泛的口号吗?一个东西看起来有点新意,或者没有被别人做过就算创新吗?—到底什么是新?要多新、怎样新才是创新?—什么是最高层次的创新?—什么是中国最需要的创新?—创新难吗?创新容易吗?新是哪里来的?为什么产生新的东西很难?—创新行为的诱因是什么?如何开始和走完创新的过程?—创新是每个人都能做的吗?创新的起点在哪里?创新有秘诀和高效率的路径吗?—科学研究和创新是什么关系?做科学或研究工作就是自动在创新吗?如果是这样,中国有很多科学技术人员,我们培养了世界上数量第一的大学毕业生,为什么我们国家会担心创新力不够?—引进、消化、改进和提高——这些是创新吗?—什么是原创?怎样原创?—西方国家的创新是如何进行的?西方国家的创新概念是怎样来的?他们的创新竞争力是如何培养的?中国要向西方学什么?如何让中国的创新质量更高、影响更大?—爱迪生的创新秘诀是什么?美国硅谷的创新秘诀是什么?中国的中关村,以及遍布全国的高科技园,和美国的硅谷有什么区别?—创新是要每天刻意做的事情,还是每天过平常的日子,等待好主意突然跳到你的脑子里?—我很聪明,脑子快,充满想象力,点子很多。我是创新人才吗?我在创新方面有优势吗?—发明家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我努力工作,就能创新吗?—我是年轻人,我想创新。我要如何准备?这么多的成功例子,我要选择哪个轨迹走?是拿博士,当教授,做科学家,当企业家,做员工,还是马上辍学开公司?—我想做乔布斯、爱迪生、王选这样的创新者,我要如何行动?如何选择和抓住机会?—我是大学教授,我想创新?我要如何准备?如何执行?—我是企业的领导者和决策者。我要我的企业做世界级的创新。我要怎样做才能最好地增加成功的机会?—我不想赚钱。我对钱没有兴趣,也对赚钱的创新精英没有兴趣。创新都是为了钱吗?我只想造福世界。我应该怎样创新?—我只在乎思想和理想,只在乎科学。我如何创新?写科学论文是不是自动就算创新?—我只在乎钱。我想创业。创业是创新吗?创业是不是自动就算创新?—现在的很多创新,比如互联网上沸沸扬扬的社交网站和微博,都搞不清到底有什么用。这是创新,还是一种时尚风潮?这样的创新社会真的需要吗?—创新是可以教的吗?还是与生俱来的?一个社会如何系统地、可持续地培养会创新的人?

对创意和发明有些经验和了解的读者可能会问一些技术性更强的问题:—创新就是为世界提供新的、更好的东西吗?创新就是开发崭新的技术或科学领域吗?我怎样知道世界最需要什么?—创新和以下词汇有什么区别和共性:想象力,发明,创意,点子,科研,研究,原创,创造?—什么是创新性思维?什么是头脑风暴?创新思维和思想自由是一回事吗?原创的思维是怎么遇到、找到、推理或捕捉到的?—灵感是什么?灵感怎么才能产生?是坐在一个地方静思(比如苹果树下),还是像阿基米德一样坐在澡盆里?乔布斯、爱因斯坦、爱迪生的灵感是怎样来的?他们创新发明的诱因是什么?—我可以像苹果的乔布斯一样“发明”需求吗?—“山寨”是不是创新?“本土化”是不是创新?提高和改造算不算创新?

社会上传播的创新故事很多,可谓五花八门。浅浅地、泛泛地了解这些创新的人和故事,并不能提高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相反可能会降低人的创新能力,误导人的创新思维)。很遗憾的是,很多人头脑中的创新概念和创新故事都是不对的。很多人都想创新,但读不懂创新,不得要领,不知如何入手。

有的人觉得创新很难,很高深,所以不敢去试,也不想去试。

有的人觉得创新很容易,取得一点粗犷的创意就自我陶醉,或故步自封,或浅尝辄止。

有更多的人,没有精确包容的创新思维体系。这些人,有的盲目试验,不得要领;有的犯叶公好龙的错误,遇到困难就知难而退;有的把精力花在低端创新上。

创新者需要头脑“软件升级”

创新是一个难度不小的事业。要创新,先要承认创新是件很复杂、很难、成功几率有限的事情。世界上弹钢琴的人很多,但只有一个朗朗;打篮球的很多,但只有一个乔丹。提创新的人很多,但能突破创新禁区的人很少。

创新的成功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个人能力、团队、需求、商机和时机等。创新需要很多书本以外的能力,包括自纠正能力、自学习能力、综合能力、交往能力、锲而不舍的意念和强烈的好奇心。创新的成功需要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包括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业知识、商业知识、社会知识,以及领导力和亲和力。这些知识基于一个人对社会的全方位的成熟的理解。创新也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创新者需要团队,需要与别人配合。打个体育的比方,一个常胜的球队既需要球星也需要全体的配合,缺一不可。

在钢琴、体育和绘画这些领域中,没有一个人可以希望在没有任何正式训练、没有教练的基础上就凭运气、想象力、主观意志、自然观察学习和个人能力成功。创新也是一样。创新不是心想事成、无师自通的。

如果把创新比作一个体育运动,那这个运动的规则手册和训练手册现在是不存在的。很多对创新成功有深刻影响的想法和知识,散布各处,没有得到很好的综合和提升。在这本书里,作者会对这些统称为“创新智商”的知识加以系统的诠释。

作者通过长期的实践,认为创新最重要的屏障是人头脑中的定式。这些定式有的是自然形成的,有的是社会环境影响的。很多不好的定式,连人们自己都不知道,或不认同。这些思维定式,使得社会上的整体创新力很低,使创新成为很多人可想不可即的禁区。

创新不是高不可攀的,不是可遇不可求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创新需要正确的思维习惯。正确的概念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力。创新的概念是可以教的。一个人要提高创新力,就要对自己的头脑进行升级。这就像计算机和手机的硬件不变,但需要加装新的软件,提升能力。

为什么创新要讲规则?

和科研、技术、体育一样,创新也是有规则的,或者说是有规矩可循的。有的人不相信或者不愿意承认创新有规则。这里原因可能很多。有人认为没有规则更适合个人发挥,更容易。有人认为规则会抑制创新。其实这些都是不对的。

不同意创新需要讲规则的人大致持有以下几种看法。首先,制定规则好像是束缚手脚,有悖于自由精神。其次,任何的规则都有反例、特例。有的人说:“不要把规则讲出来,因为有很多特例。”再次,很多创新的规则是不能像数学公式一样证明的。有的人说:“你讲的规则,如果不能证明,那最好不要讲。”最后,还可能有人会说:“不要把规则讲出来,这样会让有些人失望。”

我认为规则是要讲的。规则的第一条,就是任何规则都有例外。但这些例外的概率很小。如果顾忌这些例外就不去讲规则,很多涉世不深的年轻人会对创新产生曲解。这样的害处是很大的。鼓励人去自由发挥,把特例当规则,盲目去效仿某人某事的成功,会降低一个人的创新能力。把小概率的成功当作成功的模板去效仿,就会陷入泥潭,永远攻不进禁区。旁白任何规则都有例外。比如说买彩票中奖是一件概率极低的事件。可以说,从统计学的角度上讲,中奖概率就是零。所以我们可以对读者说,任何人都不能靠每天买彩票去谋生。但是特例是有的。如果一个人看到电视里报道一个人第一次试手买彩票就中了千万大奖,这个事件就是一个特例,不是惯例。如果哪个读者看到这则报道决定明天就开始买彩票,相信自己会成功,那这个特例就会误人子弟。有关特例和规则的关系,我们在以后的章节中还会细讲。我在这本书里采取的策略是讲规则,但是让读者了解广义的事例和背景。

有人担心规则会束缚人的思维。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些典故,包括逆向思维、头脑风暴和出奇制胜,这些故事的特点就是让人觉得创新是一种靠聪明智慧的即兴发挥。创新的生力军是年轻人。但很多年轻人认为奇思异想、随意解放的思维就是创新,认为“新”就是创新的真髓,认为改变世界是创新的目的,认为需求和好的技术是遍地可拾的,认为创新是不费一点资源和些许时间就可以一蹴而就的。这种想法使很多人在创新几率很低的思维定式中徘徊不前,顾此失彼,但是对影响大、高效的创新正路不知道、不相信,或者不感兴趣。读者请相信,创新得法不会限制你的创造力,只会增加你创新成功的几率和影响,会让你在别人看不到路的地方找到路。

创新不是靠发散思维迸发的火花。创新不是创意,也不是创异。创新是有规可循的。创新不需要爱因斯坦式的智商,不需要大学教授级的知识。但是必须强调,简单的所谓的“聪明”、“机灵”、“灵机一动”、“拍脑袋”和“脑子快”对创新没有效力。

我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和科研,发现不仅创新很难,就连传授创新的概念都很难。如果学校里有“创新工程”这个专业的话,那比单纯的机械工程或电子工程都要复杂。同时,坐而论道并不能带给读者真实的切身的理解。因此,本书引用了大量的实例进行解说。这些实例,类似于商学院的案例,但和商学院的案例有本质的不同。本书的实例从技术、创新、投资、竞争和过程方面用多角度解读。即使是读者比较熟悉的人和事,本书也会引用新的、很重要但经常被忽略的信息。这些故事,不是简单地重复社会上的浅显了解,也不是像商学院案例一样只讲商业层面的信息。这些故事包含了不少重要的技术细节、个人细节和时代细节。很多短故事散布在书中,同时很多比较长的故事集中在第五章。书末附录中有所有案例的索引。

很可惜的是,对世界和社会的看法是很难教的,需要用生活经验去理解。为帮助读者在读书过程中对一些重要的问题产生思考,对重要的概念予以巩固,本书提供了一些练习题和思考题。这些题目包含很多方面,如技术、商业、工业、财经、发明和社会等。

我衷心希望这本书对创新者、对年轻人、对科学技术研究人员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本书不是讲技术的,而是讲看世界的方法。我给自己提的一个标准,就是如果我自己二十年前看到这本书,一定会因为这本书改变我的一生。我自己认为达到了目标,希望读者喜欢。一语道破创新不易。创新有道。创新不是一个自由思考、天马行空的过程。读者要知道,任何创新都有规则和特例。但是不承认规律存在,想自由发挥和盲目模仿别人的特例,只会将创新的能力降为零,自废武功。一段有关创新的对话

我想写这本书的想法可以说由来已久。我本人就是一个喜欢创新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人。我在中国接受的是经典的理工科教育,在美国做了15年的教授工作,使我对中国、美国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有近距离的观察。在加州理工学院这个小而精的世界顶尖学府的5年研究生经历,使我近距离接触了基础科学大师、应用科学的鼻祖和应用工程的巨匠。后来我在美国工程学院的一流学府——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做了十年的教学、科研和成果转化的工作。这些经历,使我对中国、美国的科学家,工程师,工程教育、技术人员,工业企业,创新企业和成果转化的过程有了深入细致而系统的第一手了解。

我在美国西北大学工学院教授一门全新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课程,和30个学生共处3个月,体会很多。他们的反馈以及同事、友人的反馈,对我写这本书也有很多的启发。我在书里,有时会结合课堂上学生给我的问题和反馈进行评论。我想这样比我空口说教、自说自话要更有说服力。

没有两个人对创新的解释是完全相同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创新的理解和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家庭影响、感情因素、性格因素以及教育背景是密不可分的。关于创新,确实存在很多的不同意见,很多疑惑,很多不同或不好的思维定式与习惯。比如:—很多人认为创新就是想出一个别人从没有想过的好点子,做别人没做过的工作。—很多有工程技术背景的人以为技术优越就是一切,产生好的、新的技术指标和功能就是创新。这些人认为提供技术改良和性能提高就是创新。—有的有科学背景的人不喜欢应用和赚钱,崇尚科学的自由精神和思想的创新。这些人更热衷于开创新的思想领地。—有些大众或媒体把所有的听起来新的东西都叫做“创新”,有的企业乐于给自己加上“创新”的桂冠。

创新的第一步,就是要知道创新到底是什么。在西北大学学期开始的时候,我向班里学生列举了几个熟知的人和事,然后让他们选择是否同意这些人和事是创新。以下简单介绍一下我的数据统计和发现。我给的几个例子中,包括发明家爱迪生、科学家爱因斯坦、苹果公司的史蒂夫·乔布斯、高通公司(Qualcomm)的创始人雅各布、脸谱的年轻创始人扎克伯格和星巴克公司的创始人舒尔茨。

我给学生们的提示和简介如下:—爱因斯坦,理论物理学家,教授,博士,相对论和光伏效应的发现者,诺贝尔奖得主。—爱迪生,美国发明家,无正式学历,发明实用电灯泡、留声机、电影放映机,一生拥有1000项以上的发明专利。—史蒂夫·乔布斯,无大学学历,和合作者伍兹尼亚克(Wozniak)创立了苹果电脑公司,并经营电脑动画公司,开创了电影业的新篇章。—雅各布,博士,前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创立手机通信的数学模型,离职开创高通公司,成为全球手机芯片的领跑者。—扎克伯格,哈佛大学计算机专业退学,创立脸谱公司,全球用户超过6亿(2011年1月统计),是世界上最年轻的账面亿万富翁。—星巴克公司的舒尔茨,中学成绩平平,大学体育特长生,销售专业毕业,以对用户习惯的独特观察力,把西雅图的一家小咖啡店办成史上第一、全球领先的连锁店。

我问学生一个问题:“你同意某某是创新者吗?”学生的回答是匿名的。我把他们的回答统计如下。

在学生投票之后,我又进一步让他们把最重要三个创新者列出来。他们选择的是:①爱迪生;②乔布斯;③爱因斯坦。

这三个答案和以上的单项数据排列稍有出入,但是也不奇怪。比如高通的雅各布被认为是很强的创新者,单项得分(82%)比乔布斯还高,但是最后大家还是觉得乔布斯更熟悉,也许学生们觉得乔布斯的影响更大。

我觉得这些学生的答案很有意思,耐人寻味。读者也一定会提出很多的疑问:—爱因斯坦是创新者吗?他不是一个科学家,教授吗?爱因斯坦没有任何重要的发明,也没有因为任何重大发明赚过钱。他的最大贡献,在于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星巴克和高通公司都是很创新的公司,改变了人们对特种咖啡和手机的看法。为什么这么多人(36%和18%)不同意他们是创新者?—脸谱创始人扎克伯格在2011年是个十足的风云人物。虽然在脸谱之前,已经有类似的互联网产业,但脸谱是一个新潮流的领跑者。为什么如此多的年轻人(50%)认为他不是创新者?

当然这些只是一个小的取样,而且是从一所美国工学院的研究生中产生的。美国的创新模式和中国不同。这些答案,只是反映了一部分人对创新的认识,只是一种粗浅的认同和意见。但是我们对这些结果也不能轻视。值得一提的是,我没有给学生作长篇累牍的介绍,以免他们受我的思想影响太多,学生们的回答基本表现了他们原始的认知状态。可以肯定地说,学生们都不是完全了解每一个人和例子,但这些数据对想要创新的人、对决策者很有参考价值(我建议每一个教创新的老师也先从本班学生搜集信息)。旁白在世界各个地方,不同背景的人的想法不会完全一致。2011年4月,通用电气对近900名即将毕业的英国工程学大学生调查后评出的“十大工程学人物”中,现代人熟悉的苹果公司前总裁史蒂夫·乔布斯排名第三,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位居第五。排名首位的是伊萨姆巴德·金顿·布鲁内尔(Isambard Kingdom Brunel,1806—1859),他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的土木工程师,设计了英国第一条铁路,以及很多的桥梁和隧道。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1947—)位居第二,戴森因发明不用吸尘袋的真空吸尘器而闻名。发明了交流电的美籍塞尔维亚科学家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排名第四。第六至第十位依次为航空涡轮喷气发动机之父弗兰克·惠特尔(Frank Whittle)、牛顿(Isaac Newton)、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发明早期引擎技术的亨利·罗伊斯(Henry Royce)和查尔斯·罗尔斯(Charles Rolls)二人组,以及爱迪生。

同样的对话,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和地球的各个地方同时进行着。定义创新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世人对什么是创新存在很大的分歧。即使在教育领域、科技领域、投资领域和工业界,对创新创业的评价也都很不一致,可以说有多少个人就有多少种看法。最好的一群朋友,也会发现自己对创新的认识差别很大,甚至完全对立。这是完全正常的,说明社会上对创新的认识很肤浅。很多人评论创新,都要加上个人的好恶,很多对创新的错误解读,来自于知识的不完整。对于创新这样大的事情,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第二章的目的,就是直面社会上对创新的不同理解,诠释创新的定义。思考和练习题

1.你最认可的创新者是谁?将以下人物按顺序排列。

在互联网或书上读一篇有关以下人物的介绍,了解这些人的简单生平:爱因斯坦、爱迪生、史蒂夫·乔布斯、扎克伯格(脸谱)、舒尔茨(星巴克)、雅各布(高通公司)、李彦宏(百度公司)和张茵(九龙纸业),将他们按你对创新的标准排序,最符合创新者条件的排在前面。写一篇两页的短文,描述这些人在创新方面的成就,并简单评论你为什么作这样的排序决定。

2.你知道爱迪生吗?

爱迪生是我们班里学生最认同的一个创新者和发明家,但是很少有人对他的生平有真正仔细、正确、全面的了解。很多人对爱迪生的了解都是来源于书上的只言片语。读第五章的案例(case 28),并在互联网的百科全书栏目查询如下关键词:“Thomas Edison”(“托马斯·爱迪生”),“Nikola Tesla”(“尼古拉·特斯拉”),“George Westinghouse”(“乔治·威斯丁豪斯”,或“西屋”),“War of currents”(“电流之战”)

读者可以用中文或外文同时查询信息。有英文功底的读者可以读外文的介绍。在读完这些故事后,写一篇一页的读后感。如果有机会、兴趣和时间,我建议读者可以在图书馆或书店找更深入的资料。

3.你了解爱因斯坦吗?

爱因斯坦是世界上最家喻户晓的科学家,是一个基础研究学者。他的科学发现是对世界和宇宙已知规律的理解。即使在强手如林的物理领域,他的成就也是如此显赫,以至于很多物理界的科学家说他是“科学的创新者”。你同意他是创新者吗?在互联网的百科栏目找到关于爱因斯坦的词条,详细阅读,写一篇两页纸的短文,回答如下问题:(1)爱因斯坦最重要的科学发现和对世界的贡献是什么?(2)爱因斯坦做的工作,对一个普通个人的直接影响是什么?(3)爱因斯坦最重要的成功要素是什么?(4)你觉得爱因斯坦是创新者吗?为什么?

4.你了解乔布斯和苹果公司吗?

乔布斯和爱迪生生于不同的时代,可是乔布斯的生平和爱迪生有很多相似之处。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把音乐带进千家万户。世界之所以喜欢爱迪生,是从他的留声机发明开始的。乔布斯的公司发明了iPod和iTunes等产品,把数字音乐广泛带给了互联网时代的用户。乔布斯没有正式的大学学历。爱迪生也没有正式的学历。

你了解乔布斯吗?你知道创建苹果公司的另一个史蒂夫吗?你知道和乔布斯同年诞生的另一个电脑业巨头是谁吗?你知道这个人和苹果的另一个史蒂夫是同一年从大学退学创业的吗?乔布斯开发原始的苹果机、NeXT计算机、Pixar数字电影制作公司、苹果牛顿(Newton)的故事你知道吗?你知道哪一个诺贝尔科学奖和苹果iPod的产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你知道乔布斯在产生iPod的想法之后,是谁在技术上帮他实现的吗?

仔细阅读本书第六章的案例介绍,并在互联网搜索或互联网百科中查询以下词条(如果读者不熟悉英文,可以只查中文):“Steve Jobs”(“史蒂夫·乔布斯”),“Steve Woziniak”(“史蒂夫·伍兹尼亚克”),“William Gates Microsoft”(“比尔·盖茨”,“微软公司”),“Apple Computer”(“苹果公司”),“NeXT computer”(“NeXT计算机”),“Apple Newton”(“苹果牛顿”),“iPod”,“iTunes”,“Digital Music”(“数字音乐”)

对科学技术感兴趣的读者,还可以查找更多的词条,比如:“巨磁阻效应”(“Giant Magnetoresistance”),“硬盘存储”(“harddisk”)

写一篇一页纸的读后感,写出自己受到的启发和感到意外的事情。

5.你了解数字计算机的创新吗?

2011年是IBM公司成立100周年。在网上的百科栏目中搜索有关IBM公司的历史。本题的目的在于引导读者发现在所有熟知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之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但非常重要的历史。

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搜索以下中英文条目:“IBM公司”(“IBM”)——了解著名企业IBM的开创和成长历史;“数字计算机”(“digital computer”)——了解计算机发展的过程;“微型计算机”(“micro computer”)——了解个人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写一篇两页纸的读后感,回答以下问题:(1)你认为IBM公司最重要的创新是哪一项?(2)IBM公司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曲折?承担过哪些风险?第二章 创新的定义什么是新?

对初涉创新的人,一定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简单通俗到很多人都不好意思问或不屑于问,这个问题就是:“到底什么是新?”

中文是一种含义丰富的语言,“新”字的含义很多。新是“旧”的反义词,同时,新也是“新奇”、“新颖”、“新潮”、“新锐”、“更新”、“革新”的部分。这些定义是比较模糊的,有的甚至互相矛盾。比如说,把一个50年前的概念拿到现在,也会有人觉得新奇,如果这样,为什么一个“旧”的东西又会“新”起来?

想创新的人可能会有更多的问题,比如:要有多“新”才算“创新”?让我们先来静下心思考一下这个“新”字。新有不同的表相。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甲公司开发出一种红色的塑料健身球,定价大约200元,放到高档体育用品店,生意很好。

乙公司快速跟进,但“创意”是卖蓝色的塑料球。

后来丙公司又做了一套球,表面喷涂彩虹的七种颜色。

丁公司发明一项技术,把彩球的制造工艺变化了,使得彩球的造价降低10倍(定价可以降到20元),一下子把这个产品从高端产品变成大众产品。

之后,戊公司又再接再厉,改进了制造工艺,使得造价变成15元。

之后,己公司受丁公司启发,发明一个新的加工方法,把球的价格再次降低。同时,己公司在球上打上赞助商标,免费把球送给消费者,靠广告收入赚钱。己公司生意如此之好,不仅在创业板上了市,而且竟然收购了甲公司。

之后,庚公司发明一项技术,做了5000元一个的带特殊光泽的球,专门卖给精品消费者。虽然销量小,但是售价高。

另一个国家的A公司,受己公司的启发,把这种球引进了自己的国家。

另一个国家的B公司,把球里装上传感器和嵌入式微机,使得球变成了新的互动健身游戏操作系统的一部分。

另一个国家的C公司,受到己公司的启发,在邮寄货物的包装箱上放上广告,为顾客免费运送商品,而向广告商收取费用。

亲爱的读者,你觉得这里面哪个公司做的是创新工作?以上几个例子,哪个是新?哪个最新?哪个是模仿?哪个是你最欣赏的创新境界?(注:这里没有标准答案。)这个球只是一个比喻。这个球可以是一个计算机,一个手机,一个新的信用卡,一个新的慈善机构,一个新的电视节目,或一个新的互联网赚钱模式。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具体例子,比如:—2001年,英国电视台首创唱歌选星的节目Pop Idol。2002年,美国福克斯电视台推出“美国偶像”(American Idol)节目,在美国持续轰动10年以上。2004年,中国的湖南卫视推出该节目的中国版——“超级女声”。这三个节目,哪个是创新?还是都是创新?—1769年,法国人Nicolas-Joseph Cugnot发明第一个由蒸汽机推动的自动车。1885年,德国人奔驰(Benz)发明现代汽车的最早原型。1902年,美国人Ransom Olds发明了现代流水线的汽车加工手段。1914年,美国人福特把Olds的技术加以大幅改进,开始把汽车大批量廉价制造。—1997年,MP3声音文件格式开始在计算机领域流行,mp3.com网站开始免费提供上千首歌。1999年,加拿大的一家公司推出黑莓手机,把电子邮件和手机第一次天衣无缝地结合起来。2001年,微软公司正式推出平板手提电脑(tablet PC)的操作系统。2001年,苹果公司iPod问世,把MP3音乐带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2007年,苹果公司iPhone问世,把手机上网带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2010年,苹果公司iPad问世,又把平板电脑带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世界上第一个社交网站Friendster.com,是由一个硅谷的工程师无意间偶然创造的。之后,另一家公司MySpace.com如法炮制,很快把Friendster的用户都吸引到自己帐下。之后一年,另一个小公司Facebook,又在校园内开发了新的社交网,发展迅速,又把MySpace的风头压了过去。

社会对创新的认识是多样性的。也许有人说:“管他呢?我做我的就行了,只要我觉得是创新就行了。”有的读者可能想,新与不新,就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不必细究。但我认为,有关“到底什么是新”这个问题,不是一个模棱两可、各持己见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有答案、有说法的。真正明白了什么是新,也就掌握了创新学1/2的深意。对“新”这个词的理解,决定一个人、一个企业和一个国家在创新的路上能走多远。如果把不新的东西当作新的,就会浅尝辄止、沾沾自喜,放弃进一步的努力,创新就会夭折。如果对自己的一点创意、一个点子视如掌上明珠,爱不释手,那就会陷入故步自封的僵局,在棋局的第一步就被自己缴械了。

新不是“新奇”,不是“新颖”,不是不同,不是改进

创新里的“新”字比以上这些词汇的内涵要更深一层。在我的工作中,有机会接触很多人,包括学生和科技研究人员。我发现,很多的人,尤其是涉世不深但充满希望和梦想的学生,都把和别人“不同”、“新颖”当作一种炫耀的资本,认为不同就是新。甚至有人创造出“创异”这个新名词。

我们在“创新”中所说的“新”,不是受别人的启发,作面上的改变和改进。和别人“不同”是很容易的。你可以改变颜色、材料、功能、价格或销售渠道。但不同不是新。新也不是简单的“更好”或改进。小的不同,变表不变里的改进,是不符合创新的定义的。比如把一个产品做得小10%,便宜10%,性能好5%,属性变一变,大多都是改进,不是创新。新必须代表新的知识、新的思想。而新的知识和思想不能是从已知的东西中显而易见地衍变出来的。图2-1 4个假想产品在性能-价格空间的分布

新不是简单的不同。“新”必须独特。创新的“新”不是因为主意新,而是因为结果不一样,严格来说,就是在价格、质量或便利性上寻求突破。如图2-1所示,如果A是一个已知的产品,在价格-性能的坐标系上占据一个位置。独特可以是价格的不同,也可以是性能质量的不同。B产品和A产品在性能和价格上比较接近,那么可以肯定地说B相对于A不是独特的。但是C产品相对于A产品在价格方面就是独特的,D产品相对于A产品在性能方面就是独特的。这些独特不是改进,而是突破,也就是和已知产品有质的区别。把一个数字相机的价格从300元降到250元,即使增加了几个花哨的功能,也只是一种改进。可是把价格从3000元降到300元,就需要创新。手机从最早的模拟手机进步到数字手机,对终端客户代表性能质量的巨变,对手机运营商代表价格的巨变(因为在有限的频带里可以承载数倍的通话通道)。数字手机对模拟手机就是突破,就是创新。为一个模拟手机增加一个新的计算器功能就是改进,不是创新。

独特还可以在其他的坐标系上表现出来,比如质量-便利性坐标系。质量是比性能更有包容性的参数(人们常说的“价值”就是质量和价格的比值)。便利性是一个用户使用壁垒的高低。比如说在互联网上买书,足不出户几分钟就可以订到一本稀缺的书,如果用传统办法就要一家店一家店地跑几个小时——这就是便利性。如图2-2所示,F产品和E产品在质量上没有独特的不同,但便利性比E产品好得多。G产品又在质量上比F产品有巨大的突破。这里G产品和F产品都可能是创新。例如从胶片相机到数码相机的革新——虽然照片和相机质量区别不大,但是数字相片免于洗印而且可以马上观赏,这些就是便利性的质变。内装动作传感器的数码相机可以检测人手的抖动,将图像自动对焦,这就是靠质量上的跃变成就的创新。图2-2 3个假想产品在质量-便利性空间上的分布

爱迪生的电灯发明是建立在很多人的研究结果之上的。但是爱迪生之前的灯泡都只能亮几秒钟,而爱迪生的灯泡可以亮数百小时。以这个标准判断,爱迪生的发明就是独特的。这个独特表现在质量上,也表现在便利性上(比如用户不用经常更换灯泡)。

在谷歌公司的搜索引擎问世之前,已经有很多网络搜索引擎存在。Yahoo、搜狐、微软、Lycos、AltaVista等公司都有自己的搜索引擎。大批的风险投资和政府投资建立了很多很大的公司,雇用了很多非常聪明的软件设计人员。很多人都认为搜索引擎已经没有技术进步可言了。但实际上这些公司都是变表不变里。谷歌的创始人,两个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的在读研究生,发明了一个不同的、新的算法,概念上很简单,但因为搜索质量高,一经推出马上得到好评。所有用过谷歌搜索的人,都会忘掉其他的搜索工具。谷歌的例子,就是一种“新”,因为它为搜索引擎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取得全新的结果,也为搜索引擎公司靠广告赢利的利润模式开了先河。

在美国,电影租赁是一个很常见的娱乐方式。你可以租电影回家看。在录像带时代,有一家公司叫Blockbusters Video的公司统治着美国家庭电影租赁的市场。有很多公司模仿Blockbusters。比如一个模仿对手叫Hollywood Video,它的运作模式和Blockbusters一样,只是靠地点、价格来竞争。1997年,随着光盘的日益降价和普及,一家叫Netflix的公司推出新的服务。它没有店面,只是用邮寄DVD盘的方式满足用户的订单。用户在网上选自己想看的电影,然后Netflix公司把一个光盘寄到家里。用户不用再为按时还盘担心,不用担心被罚款。Netflix公司相比Blockbusters来说,在电影收看质量上区别不大,在价格上稍微便宜,但是在便利性上的区别是很大的,实现了质的变革。

创新必须要独特。不独特的创新,风险小但是失败的可能性极大。我在这里举一个容易理解的假想例子。街头开着一家刀削面馆,生意兴隆。一个人如果想,这是块宝地,刀削面馆没有做炸酱面,我在旁边搞一家炸酱面馆,也会有好生意。这个主意是不是创新姑且不论,本身是很不可行的。看似简单而且保险的改进、变异,实际风险很大。即使你能借到钱,开了张,风险也很大。这个例子看来有点可笑。实际上,在当今高科技领域,跨国公司参与的竞争中,简单的“改进”也很难落脚,只是可笑程度不是那么明显就是了。

新不是标新立异“创新”这个中文词汇是一个造出来的词。创新不是凭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发出新的潮流。创新不是无中生有。创新也不是创造未来。如前所述,爱迪生和苹果公司的乔布斯是公认的创新家。让我们从他们的故事简单了解一下。

case 1:爱迪生(1)

爱迪生是创新者。他发明了实用、廉价、普通消费者可以接受的电灯泡。他在新泽西门罗公园市开设自己的发明实验室,雇用数百名员工(这个发明工厂本身就是一个新的模式)。他在电灯方面的主意是用碳化的竹丝做灯丝,再把碳化灯丝密封在超高真空里。爱迪生通过上百次的反复试验,发现碳化竹丝可行,这是技术层面实践证明出来的主意,不是他拍脑袋想出来的。一般人认为电灯是爱迪生脑子里智慧的闪念,事实恰恰相反。世界上99%的人不知道,电灯这个主意其实不是爱迪生的。电灯的主意(用电照亮)和技术细节(烧灯丝照亮、直流发电机)等都不是爱迪生自己的。爱迪生的贡献,是在和很多人的技术赛跑中把技术的性能和便利性做到极致,做到彻底实用,做到可以在社会上推广。有关爱迪生的详细故事,我们将在第五章中进一步讲到。

case 2:乔布斯(1)

苹果公司的乔布斯是创新者。他凭借直觉,加入了20世纪70年代非常火热的微机爱好者行列。他和史蒂夫·伍兹尼亚克开创了苹果电脑公司,很快就成为红极一时的创业公司。苹果公司在乔布斯的带领下,大胆和IBM个人电脑走完全不同的商业路线(IBM个人电脑是大众低端,而苹果是小众高端,这就是独特)。在和苹果公司分道扬镳之后,他还自创一个计算机公司(NeXT),并运作了一个电脑动画公司。在受命回到苹果之后,他带领公司研发了一个便携式音乐播放机,可以存储千首歌以上。乔布斯贯穿一生的主意,就是把别人成熟的技术拿来,做一个好用的东西——好用的计算机,好用的音乐播放器,好用的掌上电脑。计算机不是乔布斯发明的,音乐播放器不是他发明的,电脑动画不是他发明的。他把“好用”(即学习使用的便利性)做到极致,把别人发明出来的东西(如鼠标、计算机、数字音乐)做到了极致。“做到极致”和“好用”难道就是他创意的源泉?(有的人甚至认为乔布斯是个“抄袭”高手。但是且慢,说乔布斯的坏话并不能帮助任何人提高创新能力。)有关苹果公司和乔布斯的更多故事请见第五章。

看得出,即使最公认的创新者,也不是标新立异地发明新的需求。爱迪生和乔布斯的共性,就是他们都坚持向有用、实用和好用努力。这两个伟大的创新者都是为了独特的质量或便利性才创造性地想出来解决方案,两个人都大量借助前人的成就和别人的点子,在这些基础上作重要的提高。他们两个人都没有创造出新的需求,不是靠独辟蹊径蹦出一个聪明的点子,而是用新的、独特的手段圆满地满足了一种已知的需求。

温故才能知新

古人云,温故而知新。这句话在现在还很有指导力。要做新的东西,先要了解人类的科学技术知识是如何流动的。要想知道人类的知识如何流动,就必须了解历史。IBM公司的创始总裁华森说,要想了解未来,必须知道过去。

过去不是已经失效的往事。通过了解过去发生的事情,很多聪明人都可以通过逻辑分析预见短期的未来(比如明天)。这个推理性预见(deduction)是真实可行的,会预见的人,常被别人讲成有眼光、有洞察力,而不是单纯的聪明。中国人说一个人“见微知著”,就是这个意思。更进一步讲,如果你同意过去发生的事情决定了明天要发生的事情,你就会同意从明天发生的事情可以预见后天的事情。当然,突发偶然事件总是存在的,而且这些突发事件让我们对未来的预见的准确性随时间长度的增加而降低,但必须认识到,历史有很强的必然性和逻辑性。

虽然靠推理预见的准确性会越来越难,但这不意味着长久的未来是无法预见的。历史也有很大的重复性和周期性。未来不是一个断了线的风筝,知道过去还可以预见长远的未来。在世界历史的长河里,过去的故事也经常被重复。中国人有古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西方人也讲“what goes around,comes around”。

不知道历史,就无从知道什么是新的或什么不是新的,也就读不懂创新,更谈不上创新。这里讲的历史,不仅仅是风物变迁、王朝更替。创新者需要知道的历史,很重要的是知识技术的历史、商业的历史,以及人类思维和哲学的历史。非常可惜,这些历史都是常规教育里面没有系统讲述的。一个不懂历史、不知道科技发展轨迹的人,不尊重前人工作的人,是无法创新的。创新不是否定前人,不是创造未来,而是承认前人的功绩,尊重历史发展的必然和偶然趋势。

明天将要发生的创新,不论归功于谁,都是人类知识流的一部分。知识流是社会决定的,是不容任何人的意志左右的。本书的下一节,就是系统分析人类的知识流,从这里读者可以精细地搞清科学家、哲学家、应用工程师、基础工程师、发明家、研发人员等头衔的不同分工,也可以搞清大学、科学院、企业、企业研究所、商业、金融机构和消费者的内涵和彼此之间的关系。

新的程度

细心的读者从以上的讨论中还可以看出,新与新是不同的。创新的“新”,可以由三个方面来衡量:(1)与已有的东西的区别度;(2)创新的影响力(比如影响受众的多少);(3)影响的层面(比如产业链、系统、元件、材料)。

和已经存在的东西的区别度有以下几个层次:(1)改进换代的新:参照已知产品逐渐改进性能质量价格。这种创新的例子包括智能手机、Pixar电脑动画软件和网上游戏软件系统的更新换代。(2)模仿移植的新:把一个设计概念方法移植到别的领域或地域,比如美国有iPhone,中国有本土化的山寨iPhone;美国有大飞机,中国也搞国产化大飞机。(3)组合的新:把新的和已知的元素创造性地组合在一起。比如苹果公司的iPhone将新的硬盘存储技术、触屏技术、数字音乐管理、计算机界面结合在一起。(4)质变成长的独特的新:把已知产品或服务的性价比、可用性或市场规模突破性地提高。这样的例子包括谷歌手机操作系统Android代替旧式手机操作系统,亚马逊将互联网用于图书销售业,谷歌、百度的搜索引擎代替从前的搜索算法,星巴克通过连锁店把特种咖啡的消费者数量大幅增加等。(5)完全没有关联的新:在一般人看来没有任何明显先例或提示的产品或服务,比如互联网的诞生、半导体技术,以及第一个可以存放你所有音乐收藏的音乐播放器。这种完全没有关联的新就叫做原创。可以说,这样的新也是很多创新者要追求的最高境界。旁白模仿是创新的初级阶段。模仿移植有很多的表象。比如原样拷贝一个产品,叫照搬或山寨;学习别人的方法并把方法移植,叫复制。中国的创新不会一步跨入世界级原创遍地开花的境地,但是要尽快从简单的照搬中摆脱出来。

创新的影响力是不一样的。比如说谷歌和百度的创新,影响世界上10亿人每天的生活。读者如果发明一个永远不会爆胎的自行车车胎,可能可以影响1亿人的生活。读者如果创新一个新的中文教育网站,可以影响大约1000万孩子的教育。读者如果做一个新的生物兼容的流量传感器,可能会影响100万台医疗设备和它们的用户。影响的人越多,一般需要的资源也越大,创新需要的资金和难度也相对会增加,这是一件不说自明的事情。

新的、好的主意往往很简单

好的主意往往不是繁复的,听起来和看起来往往是简单的。但简单后面隐藏着复杂深刻的思考,比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是划时代的伟大发现,它说:力是质量和加速度的乘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继牛顿理论之后一个伟大的发现,它说:能量是质量和光速平方的乘积;—亚马逊网上书店是一个互联网时代重大的成功,它的主意很简单,就是“在网上卖书”;—星巴克改写了人类的历史,它的主意就是“建一个销售高端咖啡的连锁店”;—麦当劳的主意也很容易,就是“做一个只卖汉堡的连锁店”;—乔布斯的苹果数字音乐系统也很简单,它的主意就是“让一般人可以易如反掌地欣赏数字音乐”;—分众传媒的主意,就是“把液晶板广告放到电梯间里”。

最好的主意,让人觉得很简单。但这种简单是一种障眼法。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开朗基罗雕出大卫等绝世巨作,当人们问他雕塑的秘诀时,他说:“我的秘诀就是把一块石头上不该有的东西拿走。”

这里给读者一个判断新的“度”的一个简单标准。一般好的主意,可以得到别人不经意的称赞和表扬;再好点儿的主意,可能得到别人的研究和模仿;最好的主意,让每个人都说“这太简单了,我为什么没想到!”。最好的主意,不是技术,而是知识。最好的主意,不是把自己的点子拿出来炫耀,而是给世界一个新点子。

相反,很多失败的主意,在后来看来,都有过多的人工雕琢的痕迹。比如美国雅虎公司的主意,一开始非常简单,就是“做一个互联网的地址名录”。后来,雅虎成功了,为了追求极大的利益,开始做门户网站,也就是“把天下所有的信息都放在一起”。这个主意很大很复杂。就在雅虎专心做这件事情的时候,谷歌和百度公司异军突起,它的用户界面和雅虎形成鲜明对比,一下子抓住了用户的心。一语道破新不是旧的反义词。新也不是简单的不同和改进。新不是更好。一般的不同、改进、提高,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创新。10%或20%的好是不同,10倍的好是独特,是突破,是创新。要找新,就要从了解历史开始。向后看,而不要一心急于向前奔。创新=发明有用的东西

创新是一个听起来很简单的词汇,但要定义它实际上非常不简单。按中文字面上的理解,创新就是创造新的东西。按意引申,创新很容易被理解为追求变化和丢弃旧的,改造世界。但是这些中文字面理解是会带来误解的。更进一步,“创新”可能和很多其他中文词汇混淆,如创业、创造、创始、更新、原创、发明、点子、创意、设计、发现等。“创新”和这些词汇有很多关联,但也有本质区别。在英文中和创新这个词对应的是innovation。英文中的innovation和另一个词invention(发明)看起来很像,但是实际上,创新和发明、研究、制造有本质的差别。

创新有明确的定义吗?有些人可能说,我只要看到真正的创新,就会认出它来。这样讲,好像创新是可遇不可求的东西。有人会问,创新真的需要定义吗?为什么不能泛泛地讲?不道破不是可以更灵活?

把创新定义得广一点、粗一点是会误导创新者、降低创新效率的。对“创新”这个词的理解,必须非常精确。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和社会上的人谈起别的活动,比如弹钢琴、打篮球、商业谈判,都只有一种定义,一个成功/失败的评断方式。如果定义模棱两可,就会造成混乱,好心办错事。

每个人都可以创新。创新的起点,就是揭开神秘的面纱,抛弃模糊的概念。本书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为创新定义,澄清很多人对创新概念笼统的、听起来正确但实际不正确、不完全的定义。

本书给出的创新这个词的定义很简单——创新即发明有用的东西。在英文中,innovation这个词的对应定义就是“inventing useful things”。

在创新的定义中有两个词很重要,一个是发明,一个是有用。这两个简单的词都是耐人寻味的。首先,让我们看第一个重要的词——发明。发明的定义,就是创造从前不为人知的知识、方法、手段和设计。发明是一种新颖的创造,不是抄袭、沿用,不是简单明显的衍变、扩展、组合或引申。发明意味着创造的东西不是显而易见的,没有明显受别人启发的痕迹。比如说今天到专利局去申请一个音乐播放器加收音机的产品的专利,就很可能不被批准。单独的播放器和单独的收音机都已经存在,收音机和播放器的组合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一个“发明”连专利申请这关都过不了,那就显然不能称作发明了。)

有关“有用”这个词,我们在以后再仔细讨论。

能不能有别的定义?

不是每个人都会立即同意这个定义。在我的西北大学的创新课上,就有同学问,把创新定义为“产生一个新的主意”,行不行?把创新定义为“做新的东西”,行不行?这两种定义会有很多人赞同,因为这样可以包容更多的行为。这种定义的初衷虽好,但是有很大的漏洞。比如说当一个人产生一个新的主意,如何能够知道是不是只是一相情愿、自认为新的?一个人自以为新的东西,可能实际上并不新,也许别人也想过的。别人想过的主意你不一定知道。因为可能主意不好,被抛弃了;可能主意好,被别人用了,可是你不知道。这种情况发生的几率不是很小,而是很大。所以“产生一个新的主意”听起来不错,但是一个无法测试的标准。如果对创新的定义放宽,反而会误导很多人,把不是新的东西当新,把没用的主意当新,把不实用的主意当新。

读者可能要问,为什么不能就讲发明?为什么要把创新定义为“发明有用的东西”?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很多发明是不实际和不可行的。世界上每天的发明专利都成百上千地产生,但可惜的是大部分都是没有用的,很多是有待改进的。大多数发明有大的缺陷,不能变成产品,不能量产,不能产生利润,不能被用户接受,不能对世界造成影响和改变。申请到专利,只意味着专利局的某个特定的审查人员认定你的发明是新颖的、不是明显地受先例启发的、是独特的。申请专利成功并不意味着你的发明有用。

把创新定义为“把新的东西带给世界”,行不行(英文是“introducing new things to the world”)?这个定义好像很切合,也比较宽松,但是和上一个定义有同样的毛病。“带给世界”意味着什么?是把一个主意讲给镜子里的自己听?还是告诉一两个朋友?这些显然不叫“带给世界”。真正的“带给世界”,是把一个主意变成产品,做好,做实用,交给世界去使用、去评价。这个比较宽松的定义,从字面上是说得通的,但是会被很多人乱用和误解。

换个角度想:如果我们的定义不是“发明有用的东西”,而是以下几种定义,那会产生什么麻烦?比如我们可不可以把创新定义为:—发明没有用的东西;—发明可能有用的东西;—发明我自己认为有用的东西;—发明可能是新的东西。

把头脑中朦胧的概念说出来,就觉得明显不成立。如果把创新笼统地定义为发明或原创,那就会稀释创新的本意。如果一个人不用严格的创新定义要求自己,就会忙于自我欣赏,盲目发明,无目的、低效率地创造,那就会南辕北辙,犯叶公好龙的错误。

读到这里,当然一定还有持不同观点的读者。有的不同意的读者,可能会有如下的想法:—新的就是好的,好的人人都喜欢,当然会有用;—新的就有人喜欢,喜欢就有人会发现用场;—只要我觉得是有用的,我何必在乎世界怎样想?

这些都是侥幸的想法。世界上最伟大的创新家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是有用的东西。他没有发明新的用途,因为在爱迪生发明电灯之前,人类已经用煤气照明数十年了。爱迪生没有给人类指出一个新的需求,他只是用实际的发明去更好地解决了一个很多人都在攻关的问题。事实上,爱迪生申请的第一个专利——议会电子计票器,就因为没有需求而被彻底地否定了。认为发明一定有用,是一种一相情愿。

现代人敬佩的乔布斯是个创新家。乔布斯第一次想发明一个需求的例子,就是苹果公司发明的牛顿牌掌上电脑。这个产品太贵,没有人需要,最终被市场和消费者拒绝。一语道破创新不是为了做新的东西,而是为了做新的有用的东西。发明的东西没有用,不被接受,就不是创新。不要去满足不存在的需要;不要去“发明”需求,或满足自己一相情愿想象的需求。创新是顺应知识和社会的流动过程的一种创造活动。创新不是“愚公移山”,不是“盘谷开天辟地”,不是“开垦处女地”,不是“填补空白”,不是“创造未来”,不是“推陈出新”,不是“独树一帜”,不是“独辟蹊径”,不是自由发挥,不是“破旧”和“离经叛道”,不是无缘无故的“逆向思维”,不是“作先驱”,不是“改造世界”,不是“书写新的篇章”。创新更像是“承前启后”,“因势利导”。有用的最高境界就是有人买

创新是发明有用的东西。“有用”这个词,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定义。有用可以是对个人有用,对社会有用,对科学有用,对公司有用,对资本有用。有用可以是对现在有用,对5年后的将来有用,或对50年后的将来有用。科学家对世界进行深入的研究,为的是给人类带来新的知识,这是一种有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包括工人、农民、医生、警察、政府职员等,每天都在做坚实的工作,这也是一种有用。在这里,我只对在创新词汇定义中的“有用”这个词定义。怎样才能知道一个发明的东西有用?

有用的最高层的定义和最难达到的境界就是有人买

最直接的证明有用的准绳,就是有人买,有消费者为你埋单,有公司买或用你的技术。到最后,让消费者或商业用户从自己的腰包里自愿掏钱出来买你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而且是反复多次地买,是真正的硬道理。因为没有消费者会忽悠自己的钱。工业和商业用户也不会拿钱打水漂。

对一个东西或事物,有人恭维,有人吹捧,有人介绍给别人,有人会建立公司推销,甚至有人给你投资。这些都只是间接、不可靠的证明。有用决不是你自己以为有用,不是自己心血来潮臆测有用,不是别人告诉你有用,甚至不是很多人告诉你有用。不是别人恭维讨好你说的,不是别人敷衍你的。你的论文发表了,专利申请到了,公司搭好了,钱圈来了,公司上市了,你成了百万富翁了,成了社会名人,都不能代表你的东西真正有用,真正在社会上有了价值。

吹捧你的人可能并不真心,介绍你给别人是没有责任的,得到投资和建立公司只是意味着找到资源进行一种试验,而不是一个证明。赞扬是不费钱的,恭维是免费的,介绍是免费的,用别人的钱建立公司是对个人无害的。在20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经济过热的时候,有些互联网公司没有任何盈利(支出大于收入,或负收入),也可以包装上市,为创始人、投资者创造巨大的个人财富和利益。但到最后,没有消费者出钱购买服务,公司即使上市也可能失败。有用只能用一件事情证明,就是有人,很多人,自愿掏腰包买你的东西。旁白很多人知道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但很少有人知道爱迪生的另一句名言:“没有人会买的东西,我不会去发明。”(If it won’t sell,I won’t invent it.)爱迪生说这句话是有切身体会的。他自己的第一个发明就是因为没有需求而遭到失败的(详见第五章)。

可惜,这样一个简单明了的道理,有很多发明者、技术科学工作者和创业者都不明白。所以会有很多口口声声创新的人,达不到真正的创新成功。近一半的人,因为对“有用”的定义不对,在创新之路上还没有出发就已经倒下了,比如:—有很多人做的事情实际是要对自己有用:出名,赚钱,风光;—有的人,参与创新是想证明自己的能力;—有很多人认为“只要自己认为对社会有用的,就一定有用”;—有的人还没到终点,就认为“我离有用已经无限近了”,其实最后的一个坎可能是过不去的。

一个创新者的天职就是做有用的东西,就像一个篮球运动员的天职是把球送到篮筐里得分。如果“飞人”乔丹飞到空中扣篮,动作优美,但是球没有进,积分表上的比分值是不会变的,观众只会发出叹息和嘘声。走一半了,或者无限近了,并不意味着成功。古人云,行百里者半九十。影响创新成功的变数很多,不彻底完成对有用的证明,就是没有证明。

有些人会觉得,现在的社会是一个金钱物质至上的社会。为什么一定要用钱来决定创新的成败?这个担心是有道理的。有两点要说明。第一,有人掏钱买你的东西,说明你的东西对掏钱的人有益处,有贡献。别人买你的东西,是看中你的东西会带给他的益处。让别人掏钱,是要给别人益处的。更准确地说,是要带来的益处远远大于付出。所以说让别人买,是对社会贡献的证明。第二点,有人掏钱买你的产品和设计是最终极的捧场,是有代价的,造不了假的。用这个做“有用”的标准,是最容易让人保持诚实的。旁白财富是“有用”的副产品,不是目的。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是世界上靠技术创业的首富,他的公司的软件很受人欢迎。为什么盖茨有钱?因为有很多人花钱买微软的软件。为什么很多人买微软的软件?因为这些软件帮助人更好、更快地完成文书工作。不要把盖茨理解为一个坐着收钱的财主,而要把他理解为一个为世界提供优质服务的人。

case 3:慈善的创新家(1)

事情总有两个极端。我在西北大学的学生告诉我:“老师,我不想赚钱,我只想做好事,做慈善。”很多天真理想的年轻人会想:“我就想发明新的好的东西,免费给别人用不行吗?我能不能只负责产生点子?”有的人会问:“谷歌和百度这样有用的网站,不是免费使用吗?不是没有人付钱吗?难道它们不是创新?”道理是这样的:谷歌和百度提供给公司的广告服务,是收费的。对谷歌和百度而言,上网搜索的终端用户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消费者,而上网登广告的商家才是真正在为他们埋单的人。互联网公司的服务不是针对末端消费者的,而是针对公司的。公司和广告商,是互联网公司的消费者,而大众消费者只是互联网公司的“产品”而已。谷歌公司需要大众消费者的名字和个人信息赚取广告收入赖以生存。可惜的是,很多年轻人,看到谷歌送给每个人的“免费午餐”,也以为这是一个可以被广为效仿的模式。旁白你会花钱用互联网搜索工具吗?大家都用谷歌、百度、搜狐、雅虎、脸谱的互联网服务,比如电子邮件和互联网搜索。我问我班里的学生:“如果谷歌要求你交1分钱搜索一次,你还会用它吗?”以及“如果谷歌每月收5元钱使用电邮,你还会用吗?”答案是95%的人会停止使用。当然这并不单指某个公司。把谷歌的名字换成别的,我想答案是大致相同的。互联网是创新,可是绝大部分人并不为使用真正付费。为互联网公司埋单的,是广告商。

更有的学生,会不承认创新必须要有人埋单。他们甚至相信以下几个虚无缥缈的可能,比如:—自己的创新可以大量、无偿地提供给社会;—有用户会主动索要和接受;—有“非营利组织”会提供资源;—实在不行他们甚至可以自己组织慈善机构去“很容易”地解决钱的问题。

这些很纯洁美好的想法,对创新是有害的。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同样,想给别人免费的午餐也没有那么容易。即使免费的东西,也要别人接受、学习、相信才能采用。这个学习的过程就在考验人的惰性和天生的警觉。另外,你要免费给别人东西,可能要取代已有的东西或现存的习惯。别人会轻易答应吗?会有负面影响吗?再者,你要给别人免费的东西,也要通过各种制造、运输、渠道才能成功。拥有这些渠道的人,不能免费为你工作。

本节的目的,不是希望每一个读者都为钱去工作,为财富去努力。这里就是想告诉读者,把“有用”定义为“有人愿意付钱给你”,是一种很难被滥用、被错误理解的标准。一语道破创新和钱是很难分开的。一个创新者,即使自己不关心钱,也要从钱的角度审度自己的主意。要做有大影响的创新,就必须让很多人得益。要影响很多人,就必须用钱来摆渡。要找到钱来摆渡,就必须为给你钱的人和机构提供回报。要为投资者提供回报,你的创新必须最后有人埋单。这个世界上,没有空穴来风的创新。知识的流

创新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一种社会行为。创新的目的不是简单地制造产品或创造财富,而是为世界作独特的贡献。创新需要借助知识和思想,并且要最终创造新知识。创新者必须了解知识的流。

人类自文明以来,每天都在创造知识、积累技能,并用语言文字加以传播。知识在一代代人中生长、壮大、更新并传播。知识的流,以自己特有的速度,从大学的象牙塔,进入实验台,进入公司的实验室和生产车间,进入工商界的视野,进入商场的货架,再一直进入寻常百姓的生活。在这个流里包含丰富的基础知识、应用知识、生产知识、商业知识、销售知识、设计知识和工业知识等。

每个人在世界上都处在一个独特的时间和地点,有独特的教育背景和家庭影响,积累独特的经验和知识。我们生活在知识大爆炸的年代,信息很丰富,而且互联网使得知识传播速度加快。即使如此,每个人在有限的时间和知识背景下也只能了解一个窄的切面。大学四年,也就是了解了一个专业院系的基础课和专业课。上研究生五年,也就是对一个很具体的方向产生精细的了解。可以说,每个人对世界的了解都是不全面的,尤其对历史、科学史和创新史的了解是不全面的。这一事实造成的结果,就是每个人都理解知识流的一个局部和方面。在这里,我为本书的读者勾画一个知识流的总体框架,以便有关创新的讨论。

人类的思想和科学知识总是从基础科学到消费者流动。在这里我用以下的一个形象的比喻作介绍。读者可以想象一座位于海中的高山,与海岸遥遥相望。海中山上居住着科学家、技术研究人员和工业企业,对岸的海岸上居住着社会终端消费者。海水代表知识与社会之间的阻隔,如图2-3所示。

基础的知识像山头涌出的宝藏,从山头被挖出,被处在山坡上不同位置的人送到山下。从山上到山下的知识运动经由已经存在的知识体系(图中的水道)完成。在流动过程中,这些知识宝藏被一层层地学习、了解、研究和使用。知识通过山坡,流向山脚下,在山脚下产生的产品再被用船运到对面遥遥相对的海岸,送到终端用户的手里。

知识的产生和流动包含三层意思。第一,是山头宝藏的发现;第二,是山上水道的开通;第三,是宝藏沿着水道的流动。山头的宝藏,是自然科学的知识,是对世界的新的理解。水道的开通,是基础工程科学的贡献。山上开通的水道代表应用科学和工程的知识体系。图2-3 知识从基础科学到消费者的流动过程

知识“水道”的开创就是一个创新过程。水道没有形成,知识就不能向下流动,知识之间的综合和提升就会受到阻碍。有的时候,知识水道会长期停滞,比如古代苦苦寻找数千年的炼金术,现代人寻找高温超导体、聚变发电、量子计算机等技术,就是走走停停,很长时间没有下文,找不到重大的应用突破。即使有时有重大的发现,也不实际、不可用。很多时候,即使很多人、很多政府在搞攻关、做研究,也不能按人类的意愿解决问题。这样的停滞,我们在图中用一个小小的湖泊表示。湖泊里聚集的知识宝藏和潜力,需要新的下游水道的形成才能被继续向山下输送。很多著名的思想家、工程师,甚至商业人士,对人类的贡献就是开通这些知识的水道,让知识流动。水道的停滞和畅通,有的时候是不由人的意志决定的,虽然人的主观努力是很重要、不可缺少的。

这个形象的比喻没有现实世界的真实对应,但是有实际的指导意义。这个海中山按知识类别可以分为四层:(1)科学层面:山峰的最高处代表科学发现,含基础科学、哲学和自然科学;(2)技术工程层面:在科学的层面上产生的知识流向技术工程层面,这里包括基础工程科学和应用工程科学;(3)元件产品层面:在技术工程以下的一层是技术和商业的结合部,这里产生的是元件、系统、材料和制造工艺;(4)工业层面:在这里,技术、材料、方法被转变成终端用户可以摸得着的系统和产品。

阻隔海中山和对岸用户的水面代表商业层面,商业将工业层面的产品带给消费者,并把消费者的钱带给工业。钱是反方向流的。普通的消费者和终端用户是知识流中唯一有钱和对产品好坏的表决权的。即使是富可敌国的大公司、企业、政府等看似很有钱的部门,比起消费者的总体资产也是很少的,他们也是最终要有消费者认可才能长期生存和成长的。

人类群体在社会中的分工,可以从这张图上按层次一目了然。这是本图另一个作用。纯粹的理论、基础科学家住在山头,在社会中数量相对少。消费者、终端用户在对面的海岸,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工程科学研究人员住在山坡上。技术研究发展人员住在海中山的脚下。商业人士是海中的船员,负责把新生的技术和产品摆渡到对岸,运送给终端用户,并收取利润。山上人少,山下人多。山上有我们所熟知的大学和科学院,山下有各种企业、集团、公司,水域中则生存着银行、投资商、广告商、律师事务所等。我们在下一节具体描述这些分工种类。

在知识发展的舞台上,可以说每个人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进。有时发现和发明的过程会停滞不前很多年,但一旦条件具备又会如潮涌般在很短时间内蓬勃向前。

为保证人类的知识不断流动,每一个知识流动的层面都有健康的存在机制,比如:—没有山顶的科学家、基础研究人员,山头的源头就被关掉,新知识向山坡和海对岸的流动虽然不会马上停止,但宝藏没有了,知识流动迟早会减慢并停滞;—没有山坡上的应用科学研究,山顶上产生的原创宝藏就不能被加工,转变成消费者可以接受的新产品。如果这样,知识的流就在下游停滞,商业也就慢慢失去新的卖点;—没有山下的商业利益,商业和工业就会消失,长此以往,科学技术赖以长期发展的资源也就会荒芜。

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在海中山上的所有人,都不知道海对岸的终端用户是怎样想的。不论是山头的爱因斯坦,山半坡的爱迪生或山脚下的乔布斯,都不能预见创新和产品会不会被社会和消费者接受。任何科学技术的开发都是有风险、有代价的。任何商家在摆渡技术到对岸的终端消费者的时候都要承担风险。这个命题的重要性,会在以后细讲。图2-4 智能手机中的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技术

从煤球到智能手机

case 4:苹果手机里的技术

这里举一个读者可能很熟悉的例子。苹果公司的iPod音乐播放器,就是在“海中山”的山脚产生的一个工业设计创新。iPod是一个十足的高科技结晶,它的成功源于高新的技术,比如高清晰度的平面显示器、高速低能耗中央处理芯片、处理声音图像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储量高体积小的信息存储装置、高效高质的数字音乐解码器、高通量互联网,以及高能多次存储的电池。图2-4列出了和iPod密切相关的基础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应用技术开发。可以说,没有其中任何一个元素,iPod都不可能成功,都不可能被消费者广泛接受。试想,如果没有高能电池,iPod不仅会体积很大,而且还需要反复频繁充电,给用户带来麻烦;如果没有高通量互联网,用户下载音乐很慢、很贵,那结果是很容易想见的。这些技术结晶,如芯片、互联网、电池等,都源于几十年前科学家的发现。

没有1988年由一个德国团队和一个法国团队同时独自发现并获诺贝尔奖的巨磁阻技术,没有现代磁盘制造公司不懈的努力,就没有小巧、可靠、高存储量又价格合理的磁盘可以用来存储大量的音乐曲目和视频。

没有1947年由美国贝尔电话公司实验室科学家发明的半导体三极管(1956年诺贝尔奖)和1965年得州仪器公司和英特尔发明的大规模集成技术(2000年诺贝尔奖),就没有音乐编码和解码、容量压缩和低能耗电子器件。

1888年,奥地利植物学家Friedrich Reinitzer在植物研究中偶然发现了液态晶体效应,这是一个十足的“碰出来”的基础发现。随着大规模集成制造技术的发展,廉价、高分辨率的彩色液晶显示变成可能。如果没有今天的液晶显示技术,没有可触屏的液晶显示技术,就不会有现代便携手机必需的平面显示装置。

手机中的天线越来越小,越来越不被人注意,但天线设计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天线是1888年赫兹在麦克斯韦1865年设立的方程的预见下实验证明的。没有“二战”中以及之后数十年天线工程领域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就不可能有今天的高增益智能手机天线。事实上,今天的手机天线设计得如此之好,手机使用者根本就找不到天线,很多时候手机用户根本忘记了天线的存在。

电池技术决定了手机和智能手机会不会被消费者接受。早期的充电电池,电量低,蓄电次数很少,不可靠,而且老化很快。1970年,美孚石油公司(Exxon)技术研究院的化学家Wittingham采用硫化钛作为正极材料,金属锂作为负极材料,制成首个锂电池。锂电池原理的发现,使得人类第一次有了高电量、可以反复1200次充电、重量低、体积小的蓄电材料。没有锂电池,就没有现代的消费电子。

知识的流动是需要时间的。从半导体在美国贝尔实验室的发明(1947),到逻辑处理芯片,到手机中央处理器,到智能手机iPhone,中间经历了足足60年的光阴。在这期间,技术并不是在等待,而是以级数递增的摩尔定律趋势增长。即使这样,还是要等数十个年头,iPhone需要的低价格高性能的存储技术和解码技术等才瓜熟蒂落,一一准备就绪。而苹果的技术团队,则第一个把这些成熟的元素创造性地组合在一起。他们的创新成功,建立在这些知识的成熟,以及苹果公司的技术实力,当然还有乔布斯的商业慧眼之上。

case 5:从工业革命到信息革命

让我们把注意力从现代苹果公司的例子再放远点,看看从1700年到2000年间发生的一些事件。在1700—1800年,人类经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这次对人类影响深远的事件,起源不是哪个人的聪明预见,而是不起眼的煤球化学和制造技术。高燃高效型的煤球,是欧亚几百年炼金术和化学发现的结晶,是“碰”出来的基础发现。有了高燃型的煤球,炼铁技术马上有了大大的普及和提高。比铁更耐冲击的钢被技术研究人员开发出来。钢的出现,颠覆了机械零件、容器、能源的基础。有了钢代替铁,桥可以承载更大的重量,机械可以承受更大的冲击,机械元件可以承担更复杂的工作。在高燃煤出现之后,新的机械技术就不是“会不会发生”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发生”的问题。果然,1778年,瓦特发明了实用蒸汽机。蒸汽机引来了火车的发明。火车引来了人口的流动和对边远地区资源的开采。蒸汽机带来了更大更快的轮船。美国就是1876年独立的。读者可以把美国的开发当作一个偶然事件(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也可以当作一个必然事件(船大了、快了,美洲就被发现了;船快了,从欧洲去美国就容易了;大批的移民到了美国,从英国独立就是迟早的事情了)。

蒸汽机发明的同时,一场电的革命也正在进行。高斯、法拉第、麦克斯韦和安培等人在1700—1800年间进行了静电、磁、电磁领域的一系列实验,“碰”出来很多新的发明,比如发电设备、电动势元件、变压器和电报。图2-5 近300年主要技术成长的大致年代

电报和火车的发展分成两路,在海中山的山坡上沿着两个水道流动,并最终汇合。这一汇合既是意义上的也是形式上的。火车使人的距离变远,而电报帮助相隔很远的人保持联系。实际上,电报线和电报间总是和火车道重叠的。在这个时代,诞生了许多伟大的发明家,如美国的托马斯·爱迪生和亚历山大·贝尔。这些发明家的存在和他们的发明,既可以说是偶然的因素(比如个人创造力),也可以认定有时代的必然因素。爱迪生从小在火车上卖报,后来进入火车站旁边的电报室里实习,很快成为一名优秀的发报员。他和贝尔都加入到改进电报的洪流之中。贝尔在偶然的机会发现了用电报线传送声音的原理,从而发明了电话。爱迪生在改进电话的时候,又偶然发现了留声机的原理。从知识体系上讲,也可以说爱迪生挖了一个重要的水道,把电和娱乐联系起来。留声机的发明,引来了音乐、电影、娱乐界的地震。留声机不是受人为的驱使而产生的,而是撞出来的,它代表了人类知识的合流。

贝尔电话公司的迅猛发展使人们从电报(发送短信息)进入了电话(发送复杂的声音信号)的世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merican Telephone and Telegraph,AT&T)成为在电话领域执牛耳的大公司。AT&T贝尔实验室的基础工程科学家在1947年发明了半导体晶体管(后来荣获诺贝尔物理奖),其中的一个发明者,William Shockley,又辗转迁移到美国旧金山地区,并促成了英特尔公司的诞生(英特尔公司开发的硅半导体集成电路,使美国旧金山地区演变为今天世人皆知的硅谷)。半导体晶体管的技术,在英特尔公司和得州仪器公司技术研究人员的推动下,产生了平面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新工业。集成电路工业的诞生,为后来中央处理器、个人电子计算机、集成传感器和互联网的诞生铺平了道路。这些知识的流动,造就了我们今天的信息革命和信息社会。一语道破知道并有意研究知识的流动是很重要的。知识的流动,是一个几十年、几百年积累的过程。人类知识的积累和流动本身有不可抗拒的意志。创新者必须知道自己的位置和过去的历史。不知道过去,也就无法知道自己的主意是否新。知识、技术和商业同属一个大舞台

科学技术和商业不是相对独立的。技术是商业的前沿,商业是技术的延伸。读者不妨想想:我以后想在创新过程扮演什么角色?我会把我的事业驻扎在海中山的哪个位置?以下我们对知识流的每一个层次和每一个常见的角色作更多的详细论述。

第一级:基础科学和自然科学

创新流的起点是基础科学。基础科学是人类对自然、对世界的基础认知。这种研究工作一般是由科学家、哲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和材料学家等完成的。在中国,这种做基础研究的都是在大专院校、科学院和各级研究生院。纯科学领域的代表人物包括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天体物理学家霍金、哲学家牛顿、植物学家袁隆平、地质学家李四光等。这些人都是在所谓的“象牙塔”中,他们的创新是给全人类输送新的知识。

在山头上进行的基础知识开采工作,是和技术工作有本质不同的。基础研究的前提,是对世界提出一个基本的问题,在兴趣的驱使下去寻找答案。象牙塔中的人对社会的作用和任务,是发现新的知识,发现自然界隐藏的规律。就像矿业工程师找矿,石油公司找油一样。爱因斯坦是物理学家,他的伟大功绩,不是发明了相对论,而是发现了相对论。牛顿是伟大的科学家,他的功绩,不是发明了重力,而是发现了重力和引力,并建立了力、加速度和质量之间的关系。传说中阿基米德从澡盆里想出了浮力的理论,他大喊的是“尤里卡”,也就是“我发现了”,而不是“我发明了”。知识是被有准备并遵循科学发现规律的人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发现的,而不是按计划按主观意志发明或完成的。

纯科学发现的是世界最本质的内在关系。这些发现,往往对世界影响最长久、最深远。纯科学发现的结果,不局限在一种材料或一个有形产品,而可能是新的产业和新的时代。举例子讲,核能、无线电、互联网这些基础科学的发现,带给人类新的产业浪潮。举世瞩目的诺贝尔科学奖,也大多是发给纯科学工作者的。“山头上”基础科学的结果是“碰”出来的。基础科学不能像工程学和技术领域一样目标明确、时间性和功利性明显地进行。在重视创新的今天,一定要把纯科学当作最大的创新投资。旁白

碰上的比计划的要好如果一个人从事的工作是发现,而不是发明,他的结果多半就是“碰”上的,是发现者本人没有预料或计划的。这种碰,不是靠运气,当然事后看来总有运气的元素。因为这种“碰”不是以人的主观愿望去创造的,人们喜欢把这种发现称作“灵感”,英文叫epiphany。用“灵”这个字,并不是迷信,只是说这样的发现是“天意”,而不是人意。很多重要的发明创造都是在坚持努力之下“不经意”地碰撞出来的。和epiphany有异曲同工之意的一个词叫serendipity,就是不经意间恍然大悟的意思。

第二级:基础工程科学和技术

创新流的第二级是基础工程科学。虽然纯科学发现是偶然的,但知识一旦被发现,就会被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消化、采纳,并寻求应用。这一层包括大专院校和公司里的研究、发展、应用和技术人员。基础工程科学的代表人物,包括空气动力学家钱学森和冯·卡门(Theodorevon Karman),计算机领域的鼻祖山农(Clande Shannon),半导体材料专家约翰·巴丁(John Bardeen)。这些人介于爱因斯坦式的纯科学家和爱迪生这样的纯应用人员之间。这些人的创新,是给人类带来新的工程技术理念、理论和思想。他们的贡献和基础科学相仿。

第三级:元件、系统技术和科学

在这个层面进行的是典型的应用工程研究。这类研究的结果是元件和系统,这里包括机械、电子、化学、光学的复合系统。半导体、微机芯片、个人电脑、互联网和微集成传感器都是应用工程科学孕育出的结晶,是工业界或社会上看得见、摸得着的。

应用工程层面的代表人物包括美国发明家爱迪生、计算机专家王选、芯片专家邓中瀚和机械学家刘仙洲等。这些人,很多还是在大学的校园里,少部分在工业界的基础研究室。这些人的创新,在于给人类带来新的、面向实用的设计、加工、材料、控制知识,为大工业提供新鲜血液。比如中国正在大力发展的高速火车、大飞机、生物芯片、超级计算机,就都是科技含量很高的技术科学。

第四级:工业生产基础

有了新的材料、元件和系统,就有了工业化规模生产的基础和新的工业产业链的萌芽。在第三级产生的实验室里的技术与能够用来规模生产的技术相差可能很远。能做出一个性能很好的试件,并不意味着可以做很多、很廉价、很好的产品。社会上崇尚的很多创新者,都是把一个实验室的技术推广,廉价生产,使很多人受益。这些创新者奠定了工业产业链的基础。没有这些人,科学知识和技术只能在大学和研究所里等待出头之日。这个层面的创新者不是简单从事技术研究,而是把可行的技术和工业生产结合,设计出和工业接轨的解决方案、设计和手段。这个层面的代表人物包括现代汽车工业的创始人福特、联想电脑公司的创始人柳传志、无锡尚德光伏产业的施政荣等。

大家经常提起的知识产权,一般会在这个层面产生。因为太笼统的知识产权和专利,是保护不了的(比如数字计算机的专利就在1972年被美国联邦专利法院确定无效,这才直接引发了诸如微软公司等的崛起)。在这个创新层面上,很可能产生很多细化的技术、手段和可以维护的知识产权。

第五级:纯商业与工业

技术和科学流到纯商业和工业的环节,原本高深的原理、材料和设计都融入了系统和产品。原来的科学技术创新就已经不再是主要话题。技术是一个系统的一部分,一种手段,一种竞争优势,一个入门壁垒或一种商业运作的工具。做技术的人喜欢突出技术的特性指标,其实技术必须做到好得让人忘掉你。这个看似矛盾的要求,就是技术创新者面临的悖论。

商业也可以有创新。人类从金属货币到使用纸币和信用卡,每一步都是创新。现代生活中例子也很多,比如对冲基金、高速炒股、借贷融资和航空公司的飞行里程计划。

科学和技术,如果没有商业的推力或引力,是无法成功的。我们把知识的山放在海中央就是要提示读者商业环节的重要性。没有商业环节,技术产品只能堆积在山脚,达不到对岸的终端用户。技术再充分,没有商家摆渡,也不会产生影响。只有科学家和工程师聪明的脑子,但没有商业财力的支持,任何主意也转化不成社会的影响力。

第六级:消费者

创新流的最后一步,就是消费者。消费者使用产品并提供给商家一定的商业回报。没有广大消费者埋单,商业行为是不可能成功的。如果一个公司的最终产品不是民用产品,最后一步的“消费者”可以是别的企业(也就是企业到企业,company-to-company的模式)。当然,这些“别的企业”最后也是要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的。

case 6:微软Vista微机操作系统

微软公司是富可敌国的大公司,公司账面的现金就有几百亿美元。微软公司的文件处理系统,就是既面向消费者个人,又面向企业(如公司文件管理)。但不论微软多么强大,如果它的产品没有顾客埋单,马上就会陷入困境。微软2007年鼎力推出的新操作系统Windows Vista,就因为和Windows XP操作系统变化太大,有技术问题,被消费者排斥。微软不得不给用户提供一个把Vista“升级”到旧的XP的选择,才得以解决问题。在消费者面前,可以说再强大的公司也要低头。正所谓“顾客至上”,这句话不是说出来让消费者高兴的。

产品、系统和服务被消费者接受可是一门大学问。这可以说是创新、创业活动的最后临门一脚。以后我们会提到,消费者不会自动喜欢新的东西,消费者没有时间和耐心去吸收新的知识,这也造成很多成功的公司,最后最重要的创新不在技术,而在如何让消费者接受。成功的公司,会把复杂的技术简单化(比如苹果的电器、谷歌的用户界面),在提高便利性上下大工夫。这不是一种天真,而是基于对复杂的用户心理的深入了解。

创新是场大戏

创新是个大舞台,是场大戏,没有主角不行,但是只有主角也不行。每个人都要认识到自己是创新链条上的一个环节。在很多环节上都可以产生创新,比如:—科学基础知识的发掘和发现;—基础工程知识的发现和研究;—应用工程知识的发明和方法的发现;—器件层面的创新;—系统层面的创新;—实用工业设计的创新,比如产品的实用性、用户接受性和可制造性;—商业的创新(如商业模式、广告模式、金融模式);—在知识链上其他部分的创新,如品牌管理,法律和专利保护等。因为知识从海中山山头流到山坡和山脚的时间会很长,山下受益的企业和商家,以及社会上的消费者,很容易忘掉前人所作的基础贡献,以为这些东西都是天上掉下来的。这是正常的。但一个社会是不能容忍短视的。无论GDP多大,无论企业利润有多高,都要吃水想到挖井人,不要忘记继续投资在海中山的山头挖掘基础知识,用“碰”的模式耐心地去找宝藏。政府和企业的管理模式,也要鼓励科学技术人员可以义无反顾地投入山头的忘我的科研活动。

在山下的工业和商业不能忘记基础科学的贡献。同样,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的参与者也要意识到资本和商业的重要性。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别人的贡献,并要给予别人重要的承认和支持。印度古语讲,不要把你的成功和贡献归结于你自己,就是这个道理。一语道破科学是技术的前沿,技术是商业的延伸。技术必须经过商业摆渡才能到达消费者,才能有真正的影响。技术创新必须经过资本摆渡,必须为创新者和资本带来回报。消费者最后用自己的钱包为创新投票。创新是个大舞台。任何人都不要想“我是创新的主角”。从实验台到公司的过程和花费

技术从大学的实验室到用户手中摸得着的产品,需要走哪些步骤才能实现?需要多少时间,多少钱,多少人力?实验室实验台上的技术,很多有很好的潜力。科学家或技术研究人员做试验论证,理论解释,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假使这些都做了,都成功了,是不是距离消费者就很近了?

搞不清这个问题,就不能提创新。可惜的是,好多科学技术人员,尤其是年轻的人,对这些问题的答案知道的很少。大部分人严重低估了创新需要的时间和资源。这也不奇怪,因为这些信息在公开场合很少被提到。我们有时在电视上看到采访某个科学研究人员。科学家洋洋洒洒地解释技术的原理,技术的先进性、独特性和领先性。最后,采访人员一定会热心地问道:“您的技术这么好,什么时候才能放到用户手中?要多贵?需要多少资金?”(我知道,因为我被采访和问过很多次。)如果这个研究人员的回答是“5年,需要1000万元投资”,这个研究人员的答案比较靠谱;如果研究人员回答“1年吧!对用户是免费的,开发费用几万就够了”,这个人或者是完全不知深浅,或者是在自降门槛,夸大技术的成熟性。有些技术人员是有意低估,怕把可能的投资者吓回去,怕降低电视观众的热情和感触。

创新需要资金,没有例外

创新不是提出一个概念,不是提出一个主意。创新要把风险一一剔除,要在实践中把一个主意变成一个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才能彻底证明有用。创新的过程需要很多步骤,要做完才叫创新成功。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