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典民间聊天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9 19:00:14

点击下载

作者:周治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世界经典民间聊天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聊天故事试读:

前言

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题材广泛的叙事体故事。它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某种关系。就像所有优秀的创作一样,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不局限于现实生活。它们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民间故事经过人们一次又一次口口相传,变成了各式各样的版本,但无论怎样改变,它都会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

民间故事可分五类,即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

幻想故事(或叫民间童话)包含丰富的想象成分,以及无比浪漫的感情色彩。这类故事的主人公多为普通劳动者,但其中的情节、事物和部分人物却有超自然的性质。作者或故事传播者常把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当作可能实现的事情表现出来。幻想故事的情节常采用"三段结构法",人物、情节、语言基本定型,在不同地区时略有变异。

动物故事以动物为主人公,动物常被拟人化。创造故事的人有的借动物间的纠葛表现社会现象、人际关系;有的解释动物的习性,动物的生活规律;有的则借动物的种种习性嘲讽生活现实,寄寓自己的思想和抱负。

生活故事取材于现实生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虚构。此类故事现实性较强,常常以扬善抑恶为基调。它一般篇幅比较短小,人物性格单纯,多运用对比的手法强化人物形象。这类故事有时也采用三段结构法,风格较为朴实、明快。

民间寓言是广大人民创作的有明显教育意义的口头散文故事。先秦的著作中记录或引用了不少寓言故事,如《揠苗助长》、《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等。这类故事风格含蓄、幽默、发人深省。

民间笑话是幽默、滑稽的短小故事,大都是讽刺人们日常生活和性格缺陷的搞笑作品。

民间文学不仅能表现千万人民的痛苦和希望﹐也能表现他们永不磨灭的典范人格和崇高品质。这种精神财富﹐将永远成为我们各民族人民思想﹑品格修养的不竭源泉。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世界经典民间佳话故事》、《世界经典民间传说故事》和《世界经典民间聊天故事》等3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第一章 工匠趣闻

华佗发明麻沸散

华佗是我国东汉时期的名医,他最早发明了麻醉药,当时的药名叫麻沸散。

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你争我夺,战争连续不断,经常打仗;再加天灾人祸,军队和老百姓受伤得病的很多。这一带当时属谯郡(今亳县),归曹操管辖,打仗多在长江两岸,这里是后方,因而伤病员大都运到这里。华佗是有名的外科医生,当然都要请他去治疗。华佗是惜贫怜苦、有求必应的人,不管是兵是民,只要找到他,他都给医治。经他治好的病伤员,有锯腿的,有截手的,有剖腹的,有缝补的,啥样的伤病都有。可是,那时没有麻醉药,每当进行剖腹、截肢等大的手术时,病伤员忍受不了手术的痛苦,有的晕厥了,有的痉挛了,呼爹喊娘的惨状真使人目不忍睹啊!华佗看了也很心疼,咋办呢?为了治他们的病,为了救他们的命,只有咬着牙、含着泪为他们精心治疗。伤病员看到华佗那种不怕脏、不怕累,认真为人治病的精神,无不感动地流下泪来。

华佗为了减轻伤病员的痛苦,想了许多办法,做了不少试验,总是收不到预期的效果,一次一次地失败了。但华佗并不灰心,在治疗中继续摸索和试验,他定要悟出个减轻病者痛苦的办法来。

有一次,华佗为一个患烂肠的病人剖腹开刀,由于病情严重,肠道坏死太多,前后忙了几个时辰,才把手术做好,病人得救了。手术做好后,华伦却累得筋疲力尽。为了解除疲劳,他便叫老婆打了一斤酒,炒了两个菜,自斟自饮地喝了起来。谁知,华伦因劳累过度又加上空腹多饮了几杯,一下子喝了个大醉,弄得人事不知。他老婆可吓坏了!她知道华佗是个谨慎的人,从来没有喝醉过,今天为什么突然喝醉了呢?莫非他是得了什么急症?!她当时很害怕,就用扎银针的办法进行抢救。人中穴、百会穴、足三里都扎了,可是华佗仍没有什么反应,好像失去了知觉似的。他老婆看了更是着急,随手摸摸脉搏,按按心窝,跳动的还都正常,这才放了心,知道他是真的喝醉了。

过了两个时辰,华佗醒了过来。他老婆就把刚才他醉后给他扎针的经过讲了一遍,华佗听了甚为惊奇!为什么给我扎针我不知道呢?难道说,喝醉酒能使人麻醉失去知觉吗?

第二天,华佗就对他老婆说:“今天我再喝醉酒试验一下,你再给我扎针,看看我有没有感觉?”试验结果,开始扎针时还是没知觉,后来肌肉打哆嗦,最后才知道有点痛了。就这样,又反复地试验多次,得出结论,酒也有麻醉人的作用。华佗后来给人动手术时,就叫病人先喝些酒来减轻痛苦。可是由于手术时间长,刀口大,流血多,光用酒来麻醉还是不能解决问题。

有一次,华佗到乡下行医,碰到一个奇怪的病症:病者牙关紧闭,瞪着眼,口吐白沫,睡在地上不动弹。华佗上前看看神态,按按脉搏,摸摸额头体温,一切正常;又问问病者过去有过什么疾病?病者家里的人说:“他身体非常健壮,什么疾病都没有,就是今天他误吃了几朵臭麻子花(又名洋金花),才得了这种病症的。”

华佗从病者家人的介绍中,得到了一些线索,他说道:“快找些臭麻子花拿来我看!”

病者的家人就连忙把一棵连花带果的臭麻子花送到华佗面前,华佗接过臭麻子花闻了闻,看了看,又摘朵花放在嘴里尝了尝,顿时觉得头晕目眩,满嘴发麻:“啊,好大的毒性呀!”

华佗摸清了病人得病的原因,就对症下药,用清凉解毒的办法把病者救了过来。华佗临走时什么也没要,就要了一捆连花带果的臭麻子花。

华佗把臭麻子花背到家,高兴地对老婆子说:“这回我找到能麻醉人的药物了。”

他老婆一看说:“嘿,我还以为你得了什么宝贝呢,原来是臭麻子花!有什么稀罕,这东西我娘家庄前屋后到处都是。”

华佗说:“那好呀,你赶快到你娘家去,尽快地再多收一些臭麻子花来,让我配制麻醉药。”

他老婆听了把嘴一撇说:“你今个试验,明个配制,也不知你哪一天能把麻醉药配制好!”

华佗听了笑笑说:“‘世上无难事,就怕有心人。’只要我不死,就一定要把麻醉药配制出来。”

从那天起,华佗开始对臭麻子花进行试验,他先尝叶,后尝花,然后再把果根嚼。试验结果,臭麻子果的效力最好。华伦又到处走访了好多医生,收集了一些有麻醉性的药物,经过多次不同配方泡制,终于把麻醉药试制成功了!最后他又把麻醉药和热酒配制,麻醉效果更好。因此,华佗就给它起个名字——麻沸散。

华佗制成麻沸散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各地,“有了麻沸散,治病如神仙”,这话可一点也不假。华佗自从制成麻沸散以后,不论是开刀,还是剖腹,他先让病人喝麻沸散,失去知觉后,再开刀动手术,这样病人就减少了痛苦。手术动好后,在刀口上敷些金疮膏,病人的伤口就愈合得快多了。真是妙手回春呀!直到现在,这一带的人们都很怀念华佗,都说他是神医。只可惜,华佗没有把他的麻沸散配方流传下来。

李时珍的传说

传说,李时珍刚开始行医时,出过一次很大的差错,还差点闹出人命来。有一天,有一个病人,高烧不出汗,头痛得厉害,请李时珍去诊断。李时珍赶到他家,茶不喝,水不饮,就坐在病人床沿上切脉看病。他诊断病人患的是伤风病,首先应该发汗,于是他就叫病人在药抓回来之前先煎些生姜水喝,然后裹紧被子睡一觉,出出汗,病就会减轻。

李时珍开好处方准备走了,病人问他:“伤风病能不能吃鱼?”李时珍一抬头看见病人家里挂着一条乌鳢鱼,就笑着说:“用生姜煮乌鳢鱼吃无妨,只要发了汗就行。”

李时珍辞别了伤风病人就到别处去诊病,等他忙了半天回到家里,刚坐在板凳上,病人的儿子就喘着粗气赶来说,他老子吃了生姜煮的乌鳢鱼后,眼眶子变大,脸色变白,舌头打结,喘气不匀。李时珍一听急了,心想:不好,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幸好这时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老先生挖药回来,一听说这件事,抓起几样草药就和李时珍一起心急火燎地赶到了伤风病人家中。

李老先生也是个老中医,他让病人煎服了解毒的草药,等病情好转些再煎服治伤风病的草药,只三天工夫,病人就能起床干活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李时珍问他父亲。父亲告诉他,生姜煮乌鳢鱼能使人中毒。这件事对李时珍震动很大,他一连几夜都没睡好觉,伤风病人中毒的情景总是在他的头脑里打转转。他暗下决心,为了替天下人治病,弄懂所有中草药的药性,他一边采药行医,一边四处求拜名师。工夫不负苦心人,他后来终于成了“医圣”,写出了《本草纲目》。

直到现在,还有些地方不用生姜煮乌鳢鱼吃。

雌雄剑

春秋时期,越国被吴王打败,越王勾践负辱在吴,卧薪尝胆,终于取得了吴王的信任,被放回越国。勾践记恨在心,他一面继续讨好吴王,贡奉古木修筑姑苏台,选送绝代佳人西施给吴王,巧施美人计;一方面富国强兵,暗自铸造精良兵器。勾践为使自己有一把世上独一无二的宝剑,特意挑选了当时最好的工匠郑勤来为他铸造。郑勤和他的儿子郑刚凝聚平生心血,整整用了七七四十九天时间,终于锻铸出一对雌雄剑。那天深夜,郑勤按照越王的吩咐,刻好“超王勾践自作用剑”八个字后,便对他儿子说:“我明日早朝,将雌剑献给越王,此去必然凶多吉少,性命难保,或许连你也要受到株连,你赶快带着这把雄剑,连夜投奔楚国去吧。”说完父子俩抱头痛哭,洒泪而别。

第二天早朝,越王勾践传郑勤献剑。郑勤递上剑,越王将剑拔出剑鞘,只见光芒四射,耀眼夺目,越王顿时喜形于色,众大臣也赞不绝口。勾践为了炫耀一番,手执宝剑,对着大臣的兵器,初试锋芒,果然削铁如泥,锋利无比。越王得意之余,心想:郑勤若再造出如此好剑,我勾践岂能称雄于世?想到此,他陡然声色俱厉,命武土将郑勤推出午门斩了,并通缉全国捉拿郑刚。郑刚听说父亲被越王杀害,悲痛欲绝,又见到处有通缉自己的告示,感到身佩宝剑易于暴露,只好将宝剑埋藏在雁荡山中,并乔装打扮成一渔女,日夜兼程逃出越国,只身投奔楚国去了。

郑刚来到楚国后,把从小随父亲学到的冶炼手艺,精心传授给楚人。很快使楚国的冶炼业得到发展和提高,与越齐名不相上下。郑刚从而得到楚王的赏识,被封为冶炼吏。这时,楚国进一步广征役卒,大造精良兵器,一时国威大振。之后,楚王亲率数十万大军去讨伐越国。楚军英勇善战,只杀得越兵丢盔弃甲,抱头鼠窜,很快就攻破越都,直追王宫。越王见大势已去,只好用那把雌剑自刎而死。恰巧楚王一步走来,连忙从地上捡起了越王剑。楚王久闻此剑盖世无双,真是梦寐以求,本想留作自用,但又觉得它已不是吉利之物,便灵机一动,把它赏给了一位立了战功的武官。后来,这位武官病亡,越王剑就成了他的殉葬品。

郑刚定居楚国后,虽然被楚王封为冶炼吏,但他怕再引起杀身之祸,一直没把铸造雌雄剑的事说出来。因此,那柄被郑刚埋在雁荡山中的雄剑,至今下落不明。

余裁缝巧制慈禧衣

清朝年间,慈禧太后执掌政权,垂帘听政。她穷奢极欲,挥霍无度,却不关心民间疾苦。在她七十大寿之际,竟不惜工本,命全国各地高级裁缝进京为她精制一件万寿锦衣。很快,几百个有名的裁缝会师京都。根据祖传规矩,一齐奏请慈禧:要量体后再裁料制衣。不料慈禧听后大发雌威,拍桌吼道:“反了!反了!小小百姓,竟敢要量我龙体,这……这……这还了得!统统与我绑出去斩首示众!”话一出口,立时就把这批高级裁缝全部斩尽杀绝,又征调一批裁缝进宫制衣。后来的裁缝匠再也不敢提量体之事,大家瞎猜瞎想瞎剪瞎裁。制出来的锦衣一件也不合慈禧的心意。这样,人杀了一批又一批,可谁也没法把万寿衣缝制出来。转眼,寿期临近,慈禧斥责手下宫娥太监:“如再不赶快找到裁缝,制出我如意的锦衣来,定将你们一同问斩!”这消息传到镇海,大小裁缝匠吓得目瞪口呆,有的竟偷偷改了行。有位姓余的裁缝听后十分气愤,一定要为同行解除这杀身之祸,就毛遂自荐,只身冒死进京制衣。宫娥太监们大喜过望,以为来了救星,照例捧出大匹大匹的锦缎绸料给他动手赶制。谁知一连三日,余裁缝只是吃饭睡觉,不裁不剪。急得宫娥太监们连连催促:“裁缝师傅啊,你再不动手,耽误了太后寿期,可要杀头的呀!”余裁缝听后呵呵大笑说:“我死不足惜,只恐太后锦衣制不出来,连你们也逃脱不了这杀身之祸啊!”“是呀!这可如何是好呀?”宫娥太监们吓得脸色青白,连连叩头向他讨取计策。余裁缝不慌不忙在他们的耳边如此这般地吩咐了一遍,官娥太监实在无可奈何,只得点头应允。

第二天,慈禧在万寿宫垂帘听政,在众多的随从中,余裁缝早已乔装改扮成一个太监,站在珠帘外远远地观察着她的身影。一片参见声中,宫娥太监们有意扶着太后起立并徐徐转体三次,余裁缝看清慈禧身影微呈弧形,恍然大悟:“喔,原来如此!”当天就迅速开剪,制出一件后襟长,前襟短的锦衣来。慈禧拿来一试,非常合体。赏了余裁缝许多银两。

原来,清政府腐败无能,慈禧一见洋人就点头哈腰,时间长了,变成一个驼背老太婆。怪不得其他裁缝做出来的衣服不合体呢。

“神医”扁鹊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名医生名叫扁鹊,他医术高明,妙手回春,被人们称作“神医”。

有一年,齐国的国王生了一种怪病,终日昏昏沉沉,蒙头大睡,叫也不醒。皇宫里的御医用了不少好药,仍不见好转,文武大臣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皇后和太子也愁得日夜啼哭。

大家都想不出好办法时,有个太监说:“听说扁鹊是个神医,何不请他来看看,也许可以治好。”

皇后和太子立即派人把扁鹊请来。扁鹊看了看齐王,搭了搭脉,对皇后和太子说:“大王的病可以治好。不过,我治好了大王的病,大王会处死我的。”

皇后和太子连声说:“哪有这个道理,你治好了大王的病,感谢还来不及呢,哪会处死你呢!”

扁鹊说:“既是这样,隔几天我再来。”

一天,天下大雨,扁鹊来给齐王看病。一路上,扁鹊既不坐轿,也不打伞,冒雨步行,弄得一身是泥水。

扁鹊走进皇宫,来到齐王寝宫,只见齐王仍然闷头大睡,叫了几次也没叫醒。扁鹊既不脱鞋,也不脱衣,就爬到了齐王床上,把齐王推过去翻过来地折腾开了。齐王睁开眼睛一看,见一个浑身泥水的人趴在床上摆弄他,顿时怒火中烧,坐起来指着扁鹊破口大骂。外面的文武大臣听了,连忙赶进寝宫,齐王见了,再望望湿淋淋的扁鹊,觉得有失威严,更加生气,大喝道:“来人哪!快把这无礼野人拉出去斩首示众!”皇后和太子上前前求情,齐王根本不听。

武士把扁鹊推了出去,扁鹊对皇后和太子道:“大王今日发了此番大火,病已不治自愈,不必再服药了。我犯了辱君之罪,大王要处死我,我早就想到了。不过,我有个请求,不要杀我的头,把我罩在大钟内闷死好了。”皇后和太子把扁鹊的要求回报了齐王,齐王同意了。

扁鹊被罩在钟内,知道时间一长就要闷死,就用手在钟边挖泥土,掏露出一个通气孔道,自己就端坐在钟内静气养神。

三天以后,齐王的病彻底痊愈。他想起被他下令处死的扁鹊,心中十分后悔,便同皇后和太子一同来到钟前,叫人把大钟吊起来,只见扁鹊正端坐养神,面孔红润,平安无事。

齐王见了很是惊讶,皇后和太子问扁鹊为什么要用那样粗野没礼貌的办法给大王治病,扁鹊说:“大王之病,乃因操劳国事过度,把许多烦恼之事闷在心头。积郁成疾,名为‘郁症’。这种病只有激发他生气狂怒,把胸中积郁发泄出来才会好。”齐王和文武百官听了点头称是,赞口不绝,大摆宴席,款待扁鹊,并且赏赐了他许多金银财宝。

华佗拜师

现在,人们称赞医生的高超技术经常用“华佗再世”这个词语,充分体现出华佗的医术的高明,下面讲述一个华佗学艺的故事。

华佗的师傅是个老郎中,这人脾气古怪,与众不同。那时候,各行各业师傅收徒弟,是把徒弟当奴仆使唤,洗衣煮饭,扫地倒尿,什么累活脏活都做。这老郎中不是这样,他在书房门口贴了一副对联:不倒尿,看水穿石悟诀窍莫洗衣,见病如亲学功夫

谁要是来学艺,就先到书房门口对联下来“考”一下。

这天,华佗来投师,老郎中还是不改老规矩,把华佗带到门口,让华佗看了对联,问道:“华佗,你记住吗?”

华佗说:“记住了:不倒尿,看水穿石悟诀窍;莫洗衣,见病如亲学功夫!”“好。你懂这个意思吗?”“我不懂。我慢慢学吧!”“好!”

老郎中高兴了,因为好多年轻人来投师时,都说:“懂。”一懂就坏了,老郎中就不收了。因为讲起来简单,做起来复杂啊!

于是,老郎中带着华佗到后园,指指水檐下一块青石说:“什么时候,水滴石穿,你就学好了。”“嗯!”

第二天,老郎中开始门诊了。一天下来,老郎中看了五个病人,全要华佗把病例记下来。记一个,老郎中问一下:“华佗,你怕麻烦吗?”“不怕。”“华佗,你怕辛苦吗?”“不怕。”

吃了晚饭,老郎中把华佗叫到跟前,说:“华佗,你把今天五个病例,查对一下医书,看看用药有无差错处。”

华佗在灯下,对着病例,翻着医书,一行一行地看着。五个病例弄好,也差不多二更鼓尽。华佗伸个懒腰,打着呵欠,感到疲劳。于是脱衣上床。刚好上床,老郎中来了,他说:“华佗,我来给你讲课。”

华佗只得起来。讲完课,老郎中说:“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你自己看吧!”

于是,老郎中向外踱着,学着老夫子的腔调,哼着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用功时……”

华佗听着老郎中的诗,不觉舌头一伸:“好严的老头儿,这比洗衣倒尿难多啦!”又用心地看下去……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老郎中都这样要求着,华佗勤奋学习,毫不松懈。

一年下来,华佗的病例已记了一千五百多个。这日,老郎中问道:“华佗,一千五百多个病例中,有多少黄疽病?”华佗说:“三十二个。”

老郎中又问:“这三十二个用药都相同吗?”“没有一个相同。”“为啥!”“根据老师教导,因为病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初患和复发等不同情况,因此用药各不相同。”

华佗像背书一样地回答,老郎中高兴得直点头。直到晚年,他才收了这么一个称意的徒弟。华佗的功夫过细、过深,使他佩服,老郎中戏谑地说:“看样子,快水滴石穿快了!”

华佗谦虚地说:“早咧!”

一天,一个产妇难产,去请老郎中和华佗。老郎中到了产妇家,没费多大工夫,孩子就生下来了,可是落地没有声音。老郎中招呼华佗说:“这是羊水闷的……”

华佗没等老郎中说完,就弯下腰,用嘴吮吸着胎儿嘴里的羊水,孩子“哇”的一声哭了。产妇全家高兴极了,热情地款待了师徒俩。

师徒俩高高兴兴地回到家,走到檐下,老郎中指着青石说:“细水滴穿青石,全靠功夫深啊!”

华佗点点头!

走到书房门口,老郎中指着那对联说:“华佗,如今你领会了吧?”

华佗望着老郎中,恳求他说:“老师啊,我还是领会不深。”

老郎中高兴地说:“你的话对啊,学无止境嘛!当初我行医时,就遵循两条:一是多熟读医书,多临症;二是对病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你如今两条都已具备,就出师去闯吧!常言说得好,‘只有状元的学生,没有状元的老师’,我相信你将来会大有作为的。”

华佗牢记老郎中的话,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师傅。果然,他后来行医出了名,名气比他的师傅还响,还大,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刘师阁”的传说

隋朝末年,在河南汝州的庙下镇东,有个刘氏家族居住的地方——刘家馆。这里有一个美丽天真的少女,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备受亲邻的喜欢。随后父母相继过世,少女便随在长安做官的哥嫂来到长安定居。隋朝灭亡后,哥嫂相继谢世,独留她孤怜一人无处可去,又兼看破红尘,竟出家做了尼姑。

出家时,少女将原来家院里亲手种植的白牡丹带到庵中,以表献身佛家,洁身自好之意。在她的精心管理下,白牡丹长得非常茂盛,美丽。一株着花千朵,花大盈尺,重瓣起楼,白色微带红晕,晶莹润泽,如美人肌肤,童子玉面。观者无不赞其美,颂其佳,故每逢四月,众多信女纷纷前来此庵拜佛观花,且以花献佛为乐,香火愈旺。

因此花出自“刘氏居之阁下”,故名为“刘氏阁”,又叫“刘师阁”。后来,此牡丹品种又传到四川省天彭,山东荷泽等,芳香远播。

孙思邈行医

有一天,孙思邈到远处去出诊,当他经过一个村口时,正巧见几个人抬着一副棺材,匆匆地出了村子,后边还跟着几个送葬的人,情景甚是凄凉。孙思邈见棺材抬过来,便站立在路旁观看,当棺材从他身前过去时,他看到棺缝里还在向外滴血,血的颜色鲜红鲜红的。

孙思邈清楚地看到这种血色后,不由地思考起来,他想:人死了,血为什么还这样的鲜红呢?根据他自己的经验判断,这个人可能还没有死。救人之心驱使着他,不能再作犹豫,他便立刻赶上前去大声问道:“棺材里装的是什么人,死了多长时间啦?”棺材后边一位送葬的青年农民,忽然看见有人来问,便说:“这是我的妻子,半夜里生孩子,头一胎遇到难产,到天明就死了。孩子也没生下来,还问这干啥!”孙思邈说:“我从棺材缝里流出的血色来看,不像死人的血,你让棺材停一下,叫我看看情况,或许还能够把人抢救过来呢!”

人已经死了,怎么还能够救活?大家都不相信他的话,仍然抬着棺材匆匆地向前地走。后来在孙思邈的再三说服下,青年农民才让抬棺材的人把棺材停在大路旁边。

打开棺盖一看,那位青年妇女的脸色像黄裱一般,没有一点血色,样子显得十分可怕。孙思邈伸出手来,摸摸她的脉搏,果然不出所料,青年妇女的脉搏还在微弱地跳动着。孙思邈很快选好了穴位,给她扎了几针,又从药包里取出一点药,给她灌进了口里。这时,大家都用怀疑的眼光看着,等待着……

抬棺材的人蹲下吸了一锅烟的工夫,青年妇女就生下了一个胖娃娃。在婴儿的哭声中,产妇也慢慢睁开了眼睛,苏醒过来了。大家看到孙思邈根据对血色的判断,救活了两条性命,都感到十分惊奇,说他是神医下凡,非常佩服他。产妇的丈夫看见妻子活了,又安全地生了孩子,于是由悲变喜,紧紧拉着孙思邈的手,半天才说道:“我一家三口人,怎么报答你的恩情呀!”孙思邈说:“不必谢我了,赶快把人送回去好好调养。”说罢,便大步向前走去,给远村病人看病去了。人们看着远去的神医的背影,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木匠捉弄富人

木匠尼玛和一个富人门对门。富人经常欺负木匠。一天,木匠为了报复,悄悄把富人家的大门砸坏了。富人没看见是谁砸的,只好叫木匠来重新做一扇大门。木匠说:“做大门需要好木料。”富人拿出一堆木料,刚刚够做一扇门。

富人整天在家里算账。木匠进来问:“门做好了,还要做什么?”富人以为还有剩余的木料,说:“做一扇窗户。”木匠把刚打好的门拆掉,做了一扇窗户,然后去问富人还要做什么,富人以为还有剩余的木料,说:“再做一个锅盖。”木匠把窗户拆了,做了一个锅盖。又去问富人还要做什么,富人说:“再做一个砂壶盖。”木匠把锅盖拆了,做了一个砂壶盖。最后,富人问剩余的木料还够做什么,木匠说:“可以做一个鼻烟盖。”他把砂壶盖拆散,做了一个小小的鼻烟筒盖。

一天,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木匠拿着鼻烟壶盖对富人说:“木料全部用完了,我们是好邻居,工钱我就不要了。”富人咧开大嘴笑着说:“我今后会考虑给你工钱的。你真是个好木匠,没有浪费一点木料。现在,你把大门、窗户、锅盖、砂壶盖、鼻烟盖全部交给我的管家吧。”木匠好像十分惊讶,“主人啊,你说什么,我用那些木料做好了门,问你还要做什么,你说做一扇窗户,但没再给我木料,我只好把门拆了做窗户,然后又把窗户拆了做锅盖;把锅盖拆了做砂壶盖;把砂壶盖拆了做鼻烟盖。瞧,鼻烟盖在这里。”木匠说完,把小小的鼻烟盖交给了富人。

猫儿桥

从前,杭州琵琶街拐弯的地方有座桥,桥边住着一个老皮匠。老皮匠是个孤老头儿,家里养着一只猫。这只猫通身光秃秃的没有几根毛,难看死了,它不会捉老鼠,懒得连叫也不高兴叫,一日到夜闷声不响地伏在老皮匠脚边打瞌睡。邻居们看着不顺眼,都劝老皮匠:“趁早丢了它吧,养只癞皮猫有啥用场呀!”但老皮匠听了,总是摇摇头:“我家里冷冷清清的,养只猫也好作个伴哩。”

一天,有个采宝客经过这里,恰巧一只靴后眼走掉了,便拐进老皮匠的修鞋铺子,叫他修理一下。采宝客等在旁边,东看看西看看,一眼看见子老皮匠脚边的癞皮猫。他盯着猫看了半天,就问老皮匠:“老伯伯,这只猫是你养吗?”老皮匠点点头。采宝客又问:“给你三百两银子,把它卖给我吧!”老皮匠只当他寻开心,就说:“你买这样的猫去做什么?”采宝客说:“买去做什么你不用管,只要答应给我,就一手交银一手取货。”老皮匠听了摇摇头:“没有说过有三百两银子买只猫的!我不卖,我不卖!”

旁边看热闹的人都劝老皮匠说:“老皮匠呀,你辛辛苦苦活了大半辈子,连三两银子也没积下过,这下有了三百两银子,往后的日子就穷不着啦,快把这癞皮猫卖给他吧。”

老皮匠并没有动心,他慢吞吞地说:“我大半辈子也穷过来了,只要苦挣苦做过日子,能有碗饭吃就好,决不指望这只小猫发横财!”

人们都笑老皮匠是个呆子。

你一言,我一语,大家正在纷纷谈论,刚好羊坝头的恶习霸瘌痢头阿五经过这里。瘌痢头阿五听说有这样便宜的事,急忙挤进人群,向采宝客拱拱手,说:“客人请了!你要这瘌皮猫不难,只要把猫的用场讲出来,这件事包在我五爷身上!”

人们一见来了瘌痢头阿五,就纷纷避开了。采宝客看这人在地方上是有势面的,料想有他出场,这只猫不怕买不到手,就说:“五爷,你仔细看看这只猫,虽说只有几根黄毛,却在太阳底下闪闪发亮,这是一只金丝猫呢!五爷不知道,钱塘江旁边的六和塔顶上,有十二只玉老鼠,半夜里会出来在塔顶上玩耍。那玉老鼠乃是无价之宝,只有这金丝猫才能捉得到它。”

瘌痢头阿五听得心痒痒的,肚皮里早已另打了算盘,嘴巴上却道:“好呀,好呀!”

采宝客一摸身上,偏巧带的银子不够,就向瘌痢头阿五说:“五爷,和你一言为定,我马上拿银子去,夜晚再来抱猫。”说着,穿起刚钉好的靴子,急急忙忙地走了。

瘌痢头阿五见采宝客走远了,回过头来对老皮匠说:“老头儿,把猫借给五爷用一用,等捉到玉老鼠再来还你。”老皮匠慌忙护住猫,答道:“开头我是舍不得这只猫,如今倒舍不得那十二只玉老鼠。宝贝是大家的,应当让它留在塔顶上,你凭什么要把它捉去!”

瘌痢头阿五一听歪了嘴巴,把袖子一捋,三拳两脚将老皮匠打昏在地上。他从老皮匠身边抱起猫,一声吆喝,扬长而去。

天黑下来后,瘌痢头阿五喝得醉醺醺的,独个人抱着猫,一摇一摆地往钱塘江边走去。他爬上小山,来到六和塔脚下,等到半夜三更月亮当空的时候,抬起头来一看,哈!果然有十二只晶莹光亮的玉老鼠,正绕着塔顶,跳来跳去地玩耍呢。瘌痢头阿五急忙从怀里放出猫来。说也真怪,这只猫平时只会眯起眼睛打瞌睡,这时却忽地精神抖擞起来:昂头竖耳朵,躬身翘尾巴,瞪起两只眼睛,忽闪忽闪的,那模样就像是一只刚出山的小老虎。它朝着塔顶“咪呜,咪呜”叫了两声,就一纵身蹿上塔顶去了。

玉老鼠一见金丝猫,一只只都吓得从塔顶掉下来,跌得粉碎粉碎。瘌痢头阿五赶过去,不见了玉老鼠,还以为逃了,一个箭步往外窜出去。因为他喝醉了酒,头脑不清醒,再加上用力大,脚一滑,“咕碌咕碌”地滚下山坡,“扑通”一声响,跌进钱塘江里去了。

再说,采宝客回家取了银子,先拐到市上买了一张大网和一大捆丝绵,再到老皮匠鞋铺里来抱猫。一看,老皮匠昏倒在地上,那只金丝猫早不见了。他心里一捉摸:不对,一定是瘌痢头阿五先下了手!就急急忙忙追到钱塘江边来。原来,采宝客在瘌痢头阿五面前卖了个关子:只讲出金丝猫的用场,却不教捉玉老鼠的方法。捉玉老鼠的时候,要先在塔下张开大网,铺上厚厚的丝绵,然后才放出猫来。这样,玉老鼠就不会逃掉,也不会摔碎了。

当采宝客赶到六和塔跟前,玉老鼠已经跌碎,瘌痢头阿五也死在江里了。他一见这情形,又是顿脚,又是叹气;但事情已无法挽回,只好自认晦气,背起大网走了。

从此以后,六和塔上就没有这十二只玉老鼠啦。

老皮匠修鞋铺子旁边的那座桥,因为当年出过这件事情,就被叫成了“猫儿桥”。

梅花碑

早年间,杭州有心灵手巧的老石匠。这老石匠凿了一辈子的石头,雕了一辈子石头,胡须头发都白啦。别的什么也没有,只落下一身好手艺,在杭、嘉、湖三府出了名。

老石匠年纪老了,背驼啦,眼也花啦,但他仍旧天天上山。有一天,老石匠在南山脚下发现一块白花花的石头,那石头仿佛映着一株树影子,老石匠疑心自己眼花,揉揉眼睛再仔细看看,可不是!清清楚楚地映着一株梅花影子,就像长在石头一般。老石匠伸手在石头上摸摸,平平的,光光的,那石头好比姑娘媳妇刺绣的白绫,才描上花样儿还没动手绣呢。老石匠越看越喜爱,越看越舍不得离开,便使出全身力气,把那块石头挖起,一步一踉跄地背回家来。

老石匠对着石头看了三个月,摸了三个月,又想了三个月,才动手在石头上雕刻起来。这石头好坚硬呀!一凿下去只崩起一粉未,一锤下去只冒出几颗火星。但是老石匠不灰心,没馁气,只管一锤一凿地雕下去。锤呀凿呀,十日雕个瓣,百日刻朵花,过了一月又一月,过了一年又一年,老石匠一天不停地雕,白日黑夜地刻,终于把那株梅花雕在石头上了。

梅花雕成了。多美的梅花啊,迎着春风,向着朝霞,白玉似地开满一树。老石匠的心血呕尽了,老石匠死在梅花边。

老石匠没有儿女,也没有产业,大家都敬重他,便把他埋在一块公地里,将他最后雕成的这块梅花碑竖在坟顶。

年代过得久了,奇怪的事情也就出现啦!石碑上的梅花变得会开会谢,每年春天,别的树上梅花才含苞,石碑上的梅花却已经盛开;夏天,别的树儿刚青,石碑上梅树早已一片葱郁;秋天,别的树上叶儿落得一片不剩的时候,石碑上的梅树才开始落叶;冬天,西北风把别的梅树乱和七歪八斜,只有石碑上的梅树挺立在那里一动不动。

这块石碑还能预报天气:天要晴时,石碑上明晃晃、亮光光的;天将阴时,石碑上雾雾、潮卤卤的;天快要下雨时,石碑上阴沉沉、湿漉漉的。人们从这块石碑上就可以知道时令节气,天晴落雨。有了这块石碑,农家犁地下种就不会错安排;出门人该歇该行心里有定准。大家都很喜爱这块石碑,把它当做宝贝。

有一年春天,杭州来了一个大官。大官早听说过这块奇妙的石碑。他到杭州不久,便带着一群手下人,一到了老石匠的坟地,一看,雕在石碑上的梅花果然盛开着。他高兴极啦,回去和狗头师爷一商量,就在老石匠坟地旁边造了一座衙门,筑起一堵围墙,把那块石碑围进后花园里,还堂而皇之地贴出布告说:这是一块公地,公地官有,庶民不得进入。

说奇怪也真奇怪,这块石碑被围进大官的花园里,不到两天,碑上的梅花便渐渐隐谢了。以后,不论天晴落雨,石碑上始终是阴沉沉、湿漉漉的。慢慢地,石碑上爬满了青苔,不但没有一丝光彩,而且变得难看极了。为了这事,大官闷得饭不想吃,愁得觉睡不着,整天在石碑前后打转转。狗头师爷见了,便过来献计:“老爷,我看这是地气潮湿的缘故,如果在石碑脚下架起火来烘一烘,烘干潮气便会好了。”大官听听有道理,边忙叫人搬来干柴木炭。在老石匠的坟顶上烧起来。

火苗一舐到石碑,轰的一声,便爆裂开来,熊熊的火焰喷射得好远好远;一眨眼的工夫,衙门和花园都烧了起来。大官和师爷想逃也逃不及,便烧死在里面。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把衙门烧成一片瓦砾,只在大门前面剩下半截焦烂的旗杆。

这块奇妙的石碑是就这样毁掉的!如今,在杭州东城还留下两处地名:一处叫“梅花碑”;另一处叫“焦旗杆”。

一线天

不知在多少年前,诸暨有个年轻人,名叫石娃。他既聪明又健壮,不但是种田能手,还是个手艺出众的石匠。每天早晚,他总是带着榔头、凿子,招呼村里的青年们一起,到山上去打凿岩石。不管春夏秋冬,不论风霜雨雪,一天也没有间断过。慢慢地他把村边的山头都有变得玲珑俊秀,景色特别美丽。

石娃住的村子里,有个姑娘名叫花妹。花长得像一朵刚开放的牡丹。她心灵手巧,绣花绣得好极了,没有一个姑娘能赶上她的,每天,花妹和村里的姑娘们一道,坐在窗口绣花,绣呀绣呀,她们把所有美丽的花朵都绣在锦上,再把这些美丽的锦绣做成衣裳穿,大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花妹还会唱歌,只要她开口一唱,花儿就会开放,鸟儿就会飞舞,村里的男女老少都有会欢笑。石娃在山上凿石头,听到她的歌声,颈头更大了。

石娃爱着花妹,花妹喜欢石娃,他俩有一个共同的心愿;一定要等到石娃把山上的石头都凿完。等到花妹把四季的花朵都绣完,到这时候,他俩才成亲。全村人都喜欢花妹和石娃,说他们是天生的一对。

好日子终于盼到了,这一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石娃凿完最后一块石头,花妹也绣完最后一根丝线,他俩双双跑到村外的小溪边。花妹撒开自己的辫子,让清清的泉水冲洗着长发。花妹的长发浸在水中,溪水就打起漩涡来了,“哗啦,哗啦”不住地欢笑;溪边的那棵桃树,见了美丽的花妹,便在树顶上开出一朵特别鲜艳的桃花来。石娃攀上去,摘下桃花,插在花妹第一次挽起的发卷上。月亮当空照,星星眨眼笑,天上的仙女们一个个都探头张望,谁不羡慕这人间的这一对呀!

站在云头的雷神也看见了;石娃和花妹是那么快活,那么亲密。他越看越眼红,恨恨地想:人间竟有人比我活得快活,那可不成,这样美丽的姑娘应该是属于我的呀!于是他抹了一下黑脸,变成一个粗大的黑脸汉,到地下来了。

花妹打扮好了,和石娃双双地回到村里来,村里人把他俩拥上最美丽的一座小山上,在那里,大家已经给他们盖好了一座新房。全村的男女老少,在山上欢天喜地过了一夜,直到快天亮的时候,才渐渐散了回去。

客人散尽了,石娃和花妹正想进屋去,突然,月亮不见了,乌云压住头顶,只听得从远处滚来一阵可怕的声音,雷神在山头上出现了,雷神嘻皮笑脸地去拉花妹,说道:“美人儿,随我到天上去吧,”花妹又急又气,一伸手“噼啪”打了两记耳光。石娃赶过来。一膀子把他撞得老远。雷神挨了打,怎肯罢休!他眼珠子一转,就是两道闪电,嘴巴一张,就是一声响雷;他袍袖一挥,狂风刮来了,暴雨落下来了。闪电刺得人眼花,响雷震和人耳聋,狂风刮得人站不住脚,暴雨打的人抬不起头。花妹和石娃紧紧依偎着,誓死也不分离!雷神用手在石娃和花妹中间一劈,“忽”地一道青光闪过,山头劈成两半;雷神以吹了一口气,花妹站着的这一半山头,立刻就飞将起来。石娃机灵地纵身一跳,攀住这半边山头上树藤。飞呀,飞呀,愈飞愈快,愈飞愈高。石娃只听到耳边呼呼风响,渐渐地,他的头晕了,眼花了,他的双手不知不觉变成了两只翅膀,再也攀不住了。他就用牙紧紧地咬着树藤不放;可是,他的嘴巴也越来越长,越来越尖,越来越硬……最后,这半边山头飞到了杭州灵隐的上空,“轰隆”一声落到地面上,把石娃震得昏晕过去了。

石娃清醒过来,看看自己已变成了一只长嘴巴的鸟儿,觉得很伤心。这时,他隐隐约约地听到一阵歌声,多熟悉的歌声呀!于是,他就展翅飞到山头上,朝四周看看:山上的石刻是自己领头雕的,山上的树木是自己领头栽的,他下就认出来了,这就是从他的家乡飞来的那半边山头呀!他把耳朵贴在岩石上听听,歌声更清晰了,再厚的岩壁也隔不断花妹的歌声呀,花妹一定在这山头底下!石娃听好了一个位置,便在岩石上啄起来,啄了一天,又啄一天,啄得岩石直冒火星。

花娃正在唱歌,忽然隐隐地听到头顶上有“笃,笃”的声音,他屏住呼吸静静地听,一点也不错!声音一声比一声清晰,一声比一声响亮,这一定是石娃在凿石头!花妹高兴极啦!就拔下头上的银钗,对着洞顶发出声响的地方挖起来,他要让石娃少费一点力气,早点把岩石凿穿。这样,石娃上山顶上啄,花妹在山洞里挖,石娃尖喙啄破了,花妹的银钗也磨得只剩短短的一截了。过了不知多少时候,石娃一啄啄到一支银钗,岩石终于啄通啦!一线和煦的阳光射进黑洞,石娃从来这一线缝隙飞进洞里去,在花妹的身边飞了三圈,花妹立刻也变成一只美丽的鸟儿,双双迎着太阳,向天空飞去。

飞呀,飞呀,石娃和花妹冲破蓝天,穿过白云,一直飞到天上。他们找到了雷神,一齐拍拍翅膀冲过去,“笃,笃”两声,把雷神两只铜铃眼都啄瞎了。从此以后,雷神成了个瞎子,只能在天上吼叫,再也不敢到地下来为非作歹了。

至今诸暨城外还有一座“半边山”;从那里飞走的另外半座山,就是现在杭州灵隐寺的“飞来峰”。飞来峰上有个小孔叫“一线天”,那就是当年石娃把花妹救出来的地方。

石香炉

有一年,山东的巧匠鲁班,带着他的小妹,到杭州来。他们在钱塘门边租两间铺面,挂出“山东鲁氏,铁木石作”的招牌。招牌刚刚挂出,上门来拜师傅的便把门槛都踏断了、鲁班挑挑拣拣,把一百八十个心灵手巧的年轻后生,收留下来做徒弟。

鲁班哥妹的手艺巧极了,真是鬼斧神工:凿成的石狗会管门,雕出的木猫会捉老鼠。一百八十个徒弟经他们一指点,个个都成了高手。

一天,鲁班哥妹正在细心给徒弟们教生活,忽然一阵黑风刮过,顿时天上乌云乱翻,原来有一个黑鱼精到人间来作祟啦,黑鱼精一头钻到西湖中央,杭州一个三百六十丈的深潭。它在深潭里吹吹气,杭州满城鱼腥臭;它在深潭里喷喷水,北山南山下暴雨。就在这一天,湖边的杨柳折断了,花朵凋谢了,大水不断往上涨。

鲁班哥妹带着一百八十个徒弟,一齐爬上了宝石山。他们朝山下望望,只见前面一片汪洋,全城的房屋都泡在臭水里,男女老少都逃到西湖四周的山头上。湖中央,转着一个老大老大的漩涡,漩涡当中翘起一只很阔很阔的鱼嘴巴,鱼嘴巴越翘越高,慢慢地露出整个大鱼头,鱼头往上一挺,蓦地飞起一朵乌云,升到天上。乌云飘呀飘呀,飘到宝石顶上,慢慢落下来,里面钻出一个又黑又丑的后生。

黑后生滚动圆鼓鼓的斗鸡眼珠,朝鲁妹瞟瞟:“哈!漂亮的大姑娘,你做的啥行当?”

鲁妹说:“你问姑娘啥行当,姑娘是个巧工匠。”

黑后生把鲁妹从头看到脚:“对了,对了!我看你亮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想必能绫罗绸缎巧裁剪。走,跟我去做新衣。”

鲁妹摇摇头。

黑后生把鲁妹从脚看到头:“对了,对了!我看你苗条的身材纤巧的手,想必有描龙绣凤好针线。走,跟我去绣锦被。”

鲁妹摇摇头。

黑后生猜来猜去猜不着,心里想一想,眯起眼睛说:“漂亮的大姑娘,不会裁剪不要紧,不会刺绣不要紧,你嫁到我家去,山珍海味吃不完,乐得享清福哩。”说着,伸手来拉鲁妹。

鲁班一榔头隔开他的手,喝声:“滚开点!”

黑后生仍旧咧开大嘴,嘻皮笑脸:“我的皮有三尺厚,不怕你的榔头!大姑娘嫁了我,什么都好讲;大姑娘不嫁我,再涨大水漫山冈!”

鲁妹心里想:倘若再涨水,全城人的性命都保不住了。她眼珠儿转两转,办法便有了,对黑后生说:“嫁你不急,让阿哥替我办样嫁妆。”

黑后生一听开心了:“好姑娘,我答应,你打算办样啥嫁妆呢?”“高高山上高高岩,我要叫阿哥把它凿成一只大香炉。”

黑后生高兴得拍大腿:“好好好!天上黑鱼王,落凡立庙堂。有个你陪嫁的石香炉,正好拿它来收供养!”

鲁妹拉过阿哥商量了一阵。鲁班对黑后生说:“东是水,西是水,怎么办呢?你先把大水落下去,我才好动手。”

黑后生张开阔嘴巴一吸,满城的大水竟飞了起来,倒灌进他的肚皮里去啦。

鲁班指指山上的一块悬崖问黑后生:“你看,你看,把这座山劈下来凿只香炉怎么样?”“好哩,好哩。大舅子,你快凿,凿得越大越风光!”“香炉高,香炉大,重重的石香炉你怎么搬呢?”“喏喏喏,只要我抬抬脚,身后就会刮黑风;小小的石香炉算得了什么,就是一座山我也吸得动!”

射避在四周山上的人都回家去了,鲁班他们便爬上那倒挂着的悬崖。鲁班抡起大榔头,在悬崖上砸下第一锤:他一百八十个徒弟,跟着砸了一百八十锤。“轰隆”一声,悬崖翻下来了。——从此以后,西湖边的宝石山上便留下了一堵峭壁。

悬崖真大呀,这边望望白洋洋,那边望望洋洋白,怎么把它凿成滚圆滚圆的石香炉呢?鲁班朝湖心的深潭潭瞄瞄,估好大小,就捏根长绳子,站在悬崖当中,叫妹妹拉紧绳子的另一头,“啪嗒啪嗒”绕着自已跑了一周,鲁妹的脚印子便在悬崖上画了一个圆圈圈。鲁班先凿了大样,一百八十个徒弟按着样子凿。凿一天,又一天,一共凿了七七四十九天,悬崖不见啦,变成一只顶大顶大石香炉。圆鼓鼓的香炉底下,有三只倒竖葫芦形的尖脚;尖脚上,都有个三面透光的圆洞洞。

大石香炉凿成了,鲁班朝黑后生说:“你看,你看,我妹妹的嫁妆已办好,现在就请你搬下湖!”

黑后生要新娘子。鲁班说:“别忙,别忙,你先把嫁妆搬去摆起来,再打发花轿来抬。”

黑后生高兴死了,一个转身就往山下跑,他卷起的旋风,竟把那么大的一个石香炉咕碌碌吸在后面滚。黑后生跑呀跑呀,跑到湖中央,变成黑鱼,钻进深潭潭;石香炉滚呀滚呀,滚到湖中央,在深潭潭旁边的斜面一滑,“拍得”一下子倒覆过来,把深潭潭罩得严严实实,不留一丝缝隙。

黑鱼精被罩在石香炉下面,闷得透不过气来;往上顶顶,石香炉动不动;想刮一阵风,又转不开身子,没办法,只好死命往下钻。它越往下钻,石香炉就越往下陷……

黑鱼精终于闷死在湖底了,石香炉也陷在湖底的烂泥里,只在湖面一露出三只葫芦形的脚。

从此,西湖留下一个奇妙的景致:每年中秋节夜里,人们划船到湖中央去,在炉脚上那三面透光的圆洞洞里点烛火;烛光映在湖里,就现出了好几个月影。后来这地方便叫“三潭印月”。

奇妙的石礅

相传,薛河上的西仓桥,是在明朝时候兴建的。这座三孔石拱大桥,据说是皇家工程,规模很大,征调的能工巧匠很多,征用的民工就更多啦。建桥的时候工地上很热闹,像个小集市。

一天,从外地来了个白头发的石匠老头,给河北涯一家打石碓窝儿。他一连打了好几天,歇着的时候,就到工地上转悠转悠,看人家雕刻水兽、石狮子和桥栏石柱。高了兴还跟石工门扯上几句,就连那工地上的头头们,他也偎上去唠叨几句。大伙都说这个老头迂魔,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老石匠把石碓窝子打成了,他跟主家说:“你有这么多石料,我再给你打个石墩,坐着舂粮食多方便。”主家很乐意,就让他接着打了。

打这个石墩时,老石匠别提多细心啦,他量了打,打了量,有人问他:“一个石礅子,费这么大的劲儿干什么?”老石匠听了,光笑不说话,就知道低头干活。石礅打成的这天,正赶上大桥石拱圈要合龙门。不知因为什么,垒到最后,正好缺一小块石头碰不上茬儿。当时天阴得很厉害,眼看要下大雨,石拱圈不马上合好龙门,一场大雨,几个月的工就白搭啦!可现打制也来不及呀!石工们和掌管工程的官员,急得团团转,活像热锅上的蚂蚁。就在大伙犯难为的时候,这个老石匠又遛了来。他看了看缺口,对工程人员说:“我那里有一个石礅,你们看看放到这儿合适不。”石工们听了,马上跟老石匠把石礅搬了来,往中间一放,竟一丝一毫不差,扣得严严实实。

大桥建成了,官员们都很高兴。当想起去找老石匠道谢时,可哪里还有老人的影子!光看见碓窝子跟前,有一张大红字条上写:

施工马大哈,桥拱出误差。

鲁班来相助,银两谢农家。

看了字条,人们才知道那个石匠老头是鲁班暗地里帮助皇家工程。官员们按鲁班吩咐,赏给打石碓窝儿的那家二十两银子。

厨师扎西旺堆种珍珠

扎西旺堆是国王的老厨师,他不仅有绝妙的烹调手艺,做出的饭菜叫国王和他的宾客啧啧称赞,而且为人正直,从不在国王的耳边说这说那。想不到他这种行为,引起了首席大臣晋美刀登的忌恨。

有一天,王宫里举行盛大的典礼,来自各地的头人、牧主、商人,正排列两边,轮流向国王献上金银、粮食、茶叶、牛羊。厨师扎西旺堆,进来给臣民倒茶,无意中放了一个屁。首席大臣抓住这个机会,向国王进言道:“国王啊!今天全国臣民,都高高兴兴地向陛下敬献差赋,只有厨师扎西旺堆,居然在大庭广众中放屁,来发泄对陛下的不满,您不能不管呀!”

国王虽然喜欢扎西旺堆,可是经不住晋美刀登的恶毒挑拨,便把他叫来质问。扎西旺堆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头,说:“尊贵的国王,我刚才的行为,决不是故意的。请陛下看在我多年侍候您的份上,原谅我的无礼吧!”厨师这么一说,国王的怒气消了一半,臣民们也纷纷替他讲清,眼看这桩风波就要平息了。

这时候,晋美刀登从座位上站起来,愤愤不平地说:“在国王面前放屁,就是叫国王吃大便,这样的叛逆行为不受惩罚,国家还成什么体统?王法还有什么尊严?我这个首席大臣还有什么意义?国王呀,请允许我辞职吧!”

最后,国王同意了晋美刀登的主张,判处扎西旺堆死刑,立刻在城楼下面当众活埋。晋美刀登实现了多年藏在肚子里的阴谋,快活得快要疯了。

接着,国王和大臣们登上城楼,看见楼下已经挖好了一个牦牛大的土坑。不久,扎西旺堆带着几十斤重的枷锁,被二十个刽子手押到土坑边。只等晋美刀登一个手势,扎西旺堆就要被推到坑底,铲土掩埋。忽然,他回过头来长叹三声,眼睛里滚出两颗豌豆大的泪珠。国王十分奇怪,问道:“厨师扎西旺堆,你还有什么话想说?”扎西旺堆双手合十,对着城楼高声回答;“国王啊,刚才我流泪叹息,并非对人生还有什么留恋。只是我从小学得一门绝技,就是能在地上种出珍珠,早想种出几十驮珍珠,充实陛下的宝库。谁知今天要突然离开人世,我这门绝技只有带到西天极乐世界去了。”

国王听了,又惊又喜,问道:“你,你真的能种珍珠?”扎西旺谁说;“国王啊,我在您身边服务了四十年,马尾巴那么小的谎没撒过。只要我把珍珠撒在地里,当年就能长出珍珠树,第二年就能结满珍珠粒。如果我讲了假话,请国王加重处罚我好了。”

于是,国王命令刽子手放掉扎西旺堆,规定他在一个吉祥的时日把珍珠种下。到了规定的一天,王城里比过年还热闹,比过节还欢腾,国王、王后和大臣们,还有全城的百姓,早早就来到选定的地方。扎西旺堆更是神气十足,穿着崭新的衣袍,牵着两头用绸缎和羽毛装饰的耕牛,燃香礼佛、祷告天神,什么都准备停当,就是不肯动手播种。国王十分焦燥,走过来催问:“扎西旺堆,为什么还不开始?”老厨师连忙跪在地上,禀告道:“尊贵的国王,我一切都准备好了,就是差一个播种珍珠的人。当年师傅告诉我:这个播种的人,一定要从娘肚子生下来就没有放过屁的,不然,珍珠就长不出来。请国王替我找一个这样的人来播种吧!”

国王觉得这个要求十分简单,便对着臣民们高声宣布:“大伙听着,如果谁从娘肚子里生下来没有放过屁,赶快站出来帮助扎西旺堆撒种!”等了一顿茶工夫,没有一个答应。“那么,请首席大臣晋美刀登来吧!”老厨师向国王提出请求。“我不行,不行!”晋美刀登想起自己放过的屁,绝不少于自己胡须的数目,而且都很响。“我看,只好有劳陛下……”扎西旺堆朝国王深深地鞠躬。“天哪!我也放过许多屁呀!”国王大声喊起来。“这就对了!”老厨师诚恳地说:“前几天我倒茶的时候,不小心放了一个屁。首席大臣硬说我是对国王不满,让陛下吃大便。现在看来,连首席大臣都不止一次地放过屁,这应该怎样惩处呢?”

国王觉得扎西旺堆讲的很有道理,认定晋美刀登是个在牛奶里掺鲜血的家伙,当场免去他的职务,用乱棍赶出王宫,并且提议扎西旺堆担任首席大臣。扎西旺堆连连推辞说:“国王呀,我确实没有当首席大臣的能力,还是让我干自己的厨师活吧!不过,我希望那种把白说成黑,把黑说成白的刑法,不要再实行了。”

赵州桥的传说

古时候的赵州,就是现在河北的赵县。赵州有两座石桥,一座在城南,一座在城西。城南的大石桥,看去像长虹架在河上,壮丽雄伟。民间传说,这座大石桥是鲁班修的,城西的小石桥,看去像浮游在水面上的一条小白龙,活灵活现,传说这座小石桥是鲁班的妹妹鲁姜修的。这两座桥修得可好啦!舞台上演《小放牛》,还有这样的唱词:“赵州石桥鲁班爷爷修,玉石的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这里就唱到了鲁班修赵州桥的传说。

相传,鲁班和他的妹妹周游天下,走到赵州,一条白茫茫的皎河拦住了去路。河边上推车的、担担的、卖葱的、卖蒜的、骑马赶考的、拉驴赶会的、闹闹攘攘,争着过河进城。河里只有两只小船摆来摆去,半天也过不了几个人。鲁班看了,就问:“你们怎么不在河上修座桥呢?”人们都说:“这河又宽、水又深、浪又急,谁敢修呀,打着灯笼,也找不着这样的能工巧匠!”鲁班听了心里一动,和妹妹鲁姜商量好,要为来往的行人修两座桥。

鲁班对妹妹说:“咱先修大石桥后修小石桥吧!”

鲁姜说:“行!”

鲁班说:“修桥是苦差事,你可别怕吃苦啊!”

鲁姜说:“不怕!”

鲁班说:“不怕就好。你心又笨,手又拙,再怕吃苦就麻烦了。”这一句话把鲁姜惹得不高兴了。她不服气地说:“你甭直嫌我心笨手拙,今个儿,咱俩分开修,你修大的,我修小的,和你赛一赛,看谁修得快,修得好。”

鲁班说:“好,赛吧!啥时动工,啥时修完?”

鲁姜说:“天黑出星星动工,鸡叫天明收工。”一言为定,兄妹分头准备。

鲁班不慌不忙溜溜达达往西向山里走去了。鲁姜到了城西,急急忙忙就动手。她一边修一边想:甭忙,非把你拉下不可。果然,三更没过,就把小石桥修好了。随后她悄悄地跑到城南,看看她哥哥修到什么样子了。来到城南一看,河上连个桥影儿也没有。鲁班也不在河边。她心想哥哥这回输定了。可扭头一看,西边太行山上,一个人赶着一群绵羊,蹦蹦窜窜地往山下来了。等走近了一看,原来赶羊的是她哥。哪是赶的羊群呀,分明赶来的是一块块像雪花一样白、像玉石一样光润的石头,这些石头来到河边,一眨眼的工夫就变成了加工好的各种石料。有正方形的桥基石,长方形的桥面石,月牙形的拱圈石,还有漂亮的栏板。美丽的望柱,凡桥上用的,应有尽有。鲁姜一看心里一惊,这么好的石头造起桥来该有多结实呀!相比之下,自己造的那个不行,需要赶紧想法补救。重修来不及了,就在雕刻上下功夫盖过他吧!她悄悄地回到城西动起手来,在栏杆上刻了盘古开天、大禹治水,又刻了牛郎织女、丹凤朝阳。什么珍禽异兽、奇花异草,都刻得象真的一样。刻得鸟儿展翅能飞,刻得花儿香味扑鼻。她自己瞅着这精美的雕刻满意了,就又跑到城南去偷看鲁班。乍一看呀,不惊叫了一声。天上的长虹,怎么落到了河上?定神再仔细一瞅,原来哥哥把桥造好了,只差安好桥头上最后的一根望柱。她怕哥哥打赌赢了,就跟哥哥开了个玩笑。她闪身蹲在柳棵子后面,捏住嗓子伸着脖,“咕咕——”学了一声鸡叫。她这一叫,引得附近老百姓家里的鸡也都叫了起来。鲁班听见鸡叫,赶忙把最后一根望柱往桥上一安,桥也算修成了。

这两座桥,一大一小,都很精美。鲁班的大石桥,气势雄伟,坚固耐用;鲁姜修的小石桥,精巧玲瑰,秀丽喜人。赵州一夜修起了两座桥,第二天就轰动了附近的州衙府县。人人看了,人人赞美。能工巧匠来这里学手艺,巧手姑娘来这里描花样。每天来参观的人,像流水一样。这件奇事很快就传到了蓬莱仙岛仙人张果老的耳朵里。张果老不信,他想鲁班哪有这么大的本领!使邀了柴王爷一块要去看个究竟。张果老骑着一头小黑毛驴,柴王爷推着一个独轮小推车,两人来到赵州大石桥,恰巧遇见鲁班正在桥头上站着,望着过往的行人笑哩!张果老问鲁班:“这桥是你修的吗?”鲁班说:“是呀,有什么不好吗?”张果老指了指小黑驴和柴王爷的独轮小推车说:“我们过桥,它经得住吗?”鲁班瞟了他俩一眼,说:“大骡于大马,金车银辇都过得去,你们这小驴破车还过不去吗?”张果老一听,觉得他口气太大了,便施用法术聚来了太阳和月亮,放在驴背上的褡裢里,左边装上太阳,右边装上月亮。柴王爷也施用法术,聚来五岳名山,装在了车上。两人微微一笑,推车赶驴上桥。刚一上桥,眼瞅着大桥一忽悠。鲁班急忙跳到桥下,举起右手托住了桥身,保住了大桥。

两人过去了,张果老回头瞅了瞅大桥对柴王爷说:“不怪人称赞,鲁班修的这桥真是天下无双。”柴王爷连连点头称是,并对着才回到桥头上来的鲁班,伸出了大拇指,鲁班瞅着他俩的背影,心里说:“这俩人不简单啦!”

现在,赵州石桥桥面上,还留着张果老骑驴踩的蹄印和柴王推车轧的一道沟。到赵州石桥去的人,都可以看到,桥下面原来还留有鲁班爷托桥的一只大手印,现在看不清了。

驯鸡能手贾昌

公元780年的一天,长安(今西安)许多市民在骊山脚下等着看一场特技表演。一会儿,一个英俊少年领着一群雄鸡进场了。少年个头不高,头戴花帽,身穿锦袖短褂和绣花长裤,手里拿着用羽毛扎制的短鞭。少年在场中站定,向众人挥手致意。然后挥动短鞭,雄鸡两两分开,一对对雄鸡竖起羽毛,振动翅膀,准备参加战斗,又一挥鞭,各对雄鸡斗起来了。

只见一只鸡梗着脖子,拍打着翅膀扑过来,另一只鸡猛低头,往对方肚子底下一钻,向上一挺,上面的鸡没扑着,下面的鸡也没拱到,回头再斗。斗鸡场上鸡毛乱飞,腥风血雨,杀气腾腾。慢慢地,各对鸡有了胜负。这时少年挥起鞭子,全场停斗,鸡群又把队伍站得整整齐齐,胜者在前,负者在后,跟着少年退场。

人们不禁要问,这少年是谁?为何鸡都听他的?

相传,少年名贾昌,人送外号“神鸡童”。他7岁时就能攀树爬高,在鸟群里辨听鸟语。他还酷爱斗鸡,因家贫买不起鸡,只好用木头做的假鸡斗着玩。一次,唐玄宗出游,看了贾昌斗假鸡的表演,拍手叫绝,遂把贾昌召进宫,叫他喂“御鸡”。贾昌和鸡交上了朋友,细致观察,精心饲养,他对每只鸡的强、弱、勇、怯,健康状况,毛的色泽,啼叫的声音,吃食的爱好,饮水的时间等等,都了如指掌。他还能模仿鸡叫的声音、动作,对鸡发号施令,小小年纪便成了驯鸡能手。别人夸他是“神鸡童”,他却说:“我不神,只是我养鸡特别用心罢了。”

老石匠与年轻人

古印度,有一个青年,他看别人每天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心里很羡慕,他也想过过这种生活,可是他没有钱,他为此特别苦恼,他总幻想着自己有一天能成为富翁。“要是我能有一大笔财富,那该有多好啊!到那个时候,我的生活多快乐呀!”他总是哼这样的老调。

有一天,一个老石匠从他家门口路过,听到这个青年人的话,就问他:“你抱怨什么呀?其实,你有最大的财富!”“我还有财富?”年轻人惊讶起来,“我有什么财富呀?”“你有一双眼睛!你只要拿出一只眼睛,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任何东西。”石匠说。“你说到哪儿去了?”年轻人说,“不论你给我什么宝贝,我都不会拿眼睛去换的!”“那好吧,”石匠说,“那就让我砍掉你的一双手吧,你也可以拿这双手去换许多黄金!”“不行!我不会拿自己的手去换黄金的!”年轻人说。“现在你知道了吧,你是很富有的。”老石匠说,“那么,你还抱怨些什么呢?相信我的话吧,年轻人!一个人最大的财富就是他的健康和精力,这是无论用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老石匠说完,就离开了那个年轻人。

那个年轻人听完老石匠的这番话后,深有感悟,从此以后,他每天都辛辛苦苦地工作,再也不抱怨自己穷了,也不再羡慕别人的花天酒地的生活了。

聪明的磨石工

古时候,有一个浪得虚名的修道院长,他自以为自己了不起,对什么事都放在眼里,骄傲得很。

有一天,国王把他召去,对他说:“听说你是个聪明人,很有学问,我有三道难题问问你。第一道,海有多深?第二道,我骑着马绕地球一圈需要多长时间?第三道,天地之间有多长的距离?限你三个礼拜内作出回答。”

修道院长走回家,挖空心思地想啊,想啊,可怎么也想不出答案来。眼看二周过去了,脑子里还是空空的。

只剩最后一天了,修道院长茶不思,饭不想,连向上帝祷告的心思也没有了。因为他知道,到国王面前丢丑,就等于宣布自己末日的来临。

一个磨石工看到修道院长愁苦的样子,禁不住问道:“老爷,什么事把你难成这个样子?”修道院长看看衣服褴褛的磨石工,无奈地叹了口气。“国王给我出了三道难题,要我在三个礼拜内回答,明天是最后一天期限,可我一道还没答上来,这下子,我的名声要完了。”接着把三道难题告诉给了磨石工。

磨石工一听,笑了笑说:“老爷是个有学问的聪明人,怎么让这么三道题给难住了!”

院长忙问:“你能回答?”

磨石工说:“明天我替你去见国王。”

第二天,磨石工打扮成院长模样,到了皇宫。国王开门见山地问:“请回答吧,第一,海有多深?”

磨石工说:“在海里投块石子,海的深度正是石子从水面到海底的深度。”

国王点了点头,又问:“我骑马绕地球一圈要几天?”

磨石工说:“国王陛下,世界上没有比太阳走得慢的了,我们几乎感觉不到它在动。如果你的马跟太阳走得一样快,在太阳升起的时候上路,只要24小时就又回到太阳升起的地方,刚好绕地球一圈,时间并不长。”

国王和大臣们听了,连连点头。“最后一道题,天地之间相距多远?你可别含糊其辞,我要听精确的答案。”

磨石工回答说:“天地相距十二万九千八百七十二公里六米五分米四厘米三毫米。”“精确得实在惊人,你是怎么算出来的?”“请国王陛下去量一量,如果发现有半点差错,我情愿让您砍掉我的脑袋。”磨石工很自信地说。

国王很赞赏磨石工的回答。他又问:“你的学问很高,你能猜出我现在在想什么吗?”

磨石工轻松地笑笑,说:“我知道,国王陛下,你正在想,我们的修道院长到底名不虚传,聪明过人,学识渊博。”

国王十分惊异地看着磨石工心想:“他怎么能如此准确地知道我在想什么呢?”“不过,国王陛下,”磨石工说:“请你宽恕我的大胆,冒昧,我不是修道院长,我是个干粗活的磨石工。而您的那位修道院长是个大草包,他因为答不出您的问题,根本不敢来见您。”说完,脱去了修道院长的外套,扬长而去。

唐赛儿与林三

明朝初年,山东有一个很出名的农民起义首领叫唐赛儿。她不仅双剑技艺高超,而且她的飞剑还长着“眼睛”,指到哪里就打到哪里,像有神气儿,因此,人前称她为“神剑”。有人问,她这飞剑是咋学的呢?她总是回答说,偷的。

唐赛儿年轻时,常年住在青州(今山东益都)西南山区的姥姥家。这年,山里来了一位名叫林三的年轻铁匠,一住半年没走,整天给山里人人打斧头什么的。唐赛儿不知在他身上发现了什么,就装扮成一个后生,假说自己名叫道益,跑上门来,非要跟他学手艺不行。

林三开始还想推辞,后来见这后生执意要学,就说:“你先试上三天,看看再说吧。”他心想:恐怕三天不到,你就要自己跑掉。

头一天,林三教她打斧头,第二天教她做铁链。铁链是牛车套绳上用的,必须非常坚固。

第三天,林三说:“今天你要自己做活了。日落前,做出三十六条铁链,四十九把斧头。一定要做得够数,做得好!”唐赛儿心里明白,做不好,就要被赶走了。

她二话没说,答应一声就干起来。“叮叮当当”,一天没有停歇。黄昏的时候,林三来了。他向地下打眼一瞧,嗬!六条铁链一行,摆了六行;七只斧头一排,搁了七排,如数做齐。他再弯腰细看,更是惊讶了:铁链做得工工整整,斧头做得规规矩矩,真是无可挑剔!

可是,林三还是捡起一条铁链,端详着:“结实吗?”说着,他用手一扭,“啪!”拧下了一个环儿。接着“啪啪啪”,一挂铁链让他拧成了一堆破铁。他正色地说:“这么孬,怎么用?”

原来,这林三练有高深的气功,他在故意刁难唐赛儿呢。唐赛儿丝毫不觉得难堪。她抿着嘴儿笑着说:“师傅做的,也是这样孬哇!”她取过一条林三做的铁链,像捏着针儿缝衣服似的,手腕一弯一弯,不一会就把那大铁链扭得粉碎了。唐赛儿拍着手上的铁屑,说:“铁链怎么经住手捏,老牛拉不断不就行了吗?”

林三不由得暗暗称道这位徒弟的功夫,可他又觉得自己的“下马威”没有使尽,于是又捡起一只斧头,用力一捏,安斧柄的斧眼就扁了。他向唐赛儿面前一送:“这斧眼怎么不圆不方?”

唐赛儿又笑了笑,接过斧头,用两个手指向斧眼儿里轻轻一戳,斧头又恢复了原样。她掂着斧头轻巧地说:“看,这不是很好吗?”

林三知道难不了她,只好说:“我收下你这个徒弟了。”

师徒二人开始做活了。林三很怪,平日从不讲话,每天中午都要让唐赛儿自己学活,他去睡午觉。一到晚上,他总是催她快去休息。

唐赛儿睡觉去了,林三大眼一瞪,来了精神。他从床下拖出个鼓澎澎、沉甸甸的麻袋,往腋下一夹,来到南山下。只见他选了个宽敞的地方,先打了两趟拳,活动了一下筋骨。接着掏出一支香烟点着,插在一百步外的石壁上。他又从麻袋里倒出一堆核桃大小的铁蛋蛋,冲着香火扔起来。他的手臂像风车,不停地转。一会儿就把铁蛋蛋全打出去了。他走近石壁一看,香火左边打出了碗口大小的深坑。他叹了口气,显出不满意的样子,捡回铁蛋蛋又扔。这次,香火右边被打出了拳头大小、半尺深浅的小洞。他这才得意地笑了。

林三就这样天天夜里去那儿练“偷功”。不知不觉,山坡上满树的柿子变红了。半年过去了。这天晚上,月亮又圆又亮,林三又照样到山上。不知为什么,他刚到山半腰,就听到两只乌鸦在天上喳喳直叫。他掏出个的蛋儿循着声音扬手向天上扔去。按理说,铁蛋儿应该击中乌鸦,听到惨叫。可是谁也想不到,铁蛋儿飞到半空里,竟传来“当啷”一声脆响,同时炸出一团火星。

林三猛一机灵,呼地窜到一棵大树后面。他知道:身后有人!乌鸦就是那人惊飞的。刚才他向空中掷蛋打鸟的时候,一定是那人冲他铁蛋儿扔出了暗器。暗器击中他的飞蛋儿,才“当”地一声,迸发出了那团火星。他很清楚,来人的武艺远远在他之上。这飞丸术是他的祖传绝技,外人怎么也会呢?

这时,他心儿紧缩着,厉声地喊:“有胆量的站出来!”

随着“咯咯咯咯”一阵笑声,走出一个人来,林三定睛一看,见是自己的徒弟道益。他满腹狐疑,板着面孔说:“你来干什么?”

唐赛儿微笑着:“半年前,我不是就告诉你了吗。”

林三一怔:“告诉我什么?”“我的名字叫‘道益’,就是“盗艺”,偷盗武艺!”

林三顿时明白了:原来她每天都跟着我,偷学我的飞丸术啊。他气得双眉凝成了疙瘩:“我要把你杀死!”

唐赛儿歪着脑袋,笑嘻嘻地说:“如果我没偷你的飞丸术呢?”“没偷?”“是啊。我这是飞剑。”她说着,取出两柄系有彩绸的短剑递给林三,“请看看吧!”

林三接过一看,恍然大悟:他不但偷去了我的飞丸术,而且利用我午休的时候,悄悄将铁丸改制成了飞剑。这就像短棍和长剑相比一样,有刃的家伙当然要厉害得多了。

常言说:“自古豪杰爱英雄。”林三瞪着这位又聪明又有才学的弟子,对她倒有几分爱慕了。他忙问她到底叫什么名字。唐赛儿没有言语,向旁边一棵柿子树踹了两脚,柿子像冰雹一样,“吧嗒吧嗒”地落下了一片。她捡着柿子,左右开弓,向远处一道高大的石壁扔去。林三借着月光走近一看,红彤彤柿子写出了三个大字:“唐赛儿!”林三简直呆了。

唐赛儿一把扯下自己的蓝巾帽,露出了姑娘的装束:“怎么,不相信俺是巾帼英雄吗?”

林三喊着“师傅”,一下跪在了唐赛儿面前。

唐赛儿说:“你是俺的师傅啊。”

林三说:“我听说你的双剑天下无敌,特地赶来找你拜师。可一直没找到你。”他向唐赛儿拱着手说, “刚才徒弟莽撞了,请您恕罪!”“好,饶你这一次!”唐赛儿弯着腰,模仿着林三的声音说,“我收下你这个徒弟了!”

从此,这二人互教互学,武艺进步很快。后来,他们还结成了恩爱夫妻呢。唐赛儿起义以后,多次用这飞剑杀死朝廷大将。官兵由于怕她才叫她“神剑”;百姓由于爱她,也称她“神剑”。

造船人富尔敦

美国工程师富尔敦,在一百多年前,他发明了轮船。虽然他制造的第一艘轮船用的是英国的机器,但世界上都认为发明轮船的人。

富尔敦小时候读书不太用功。只爱画画,并且画得挺好,而别的功课可差劲啦!

老师对富尔敦说:“你很聪明,图画得不错。可是别的功课不好,会留级的。”

富尔敦根本不把老师的话放在心上。除了画画就是玩。玩耍的时候,倒是很会动脑筋,碰到问题,还喜欢琢磨。

一天早晨,富尔敦划着小船去钓鱼,船划到半路上,遇上了大风,划起来可费劲啦!他想怎么样能使划船不费劲呢?船为什么顶风就划不动?有没有顶着风也能行船的办法?

第二天,富尔敦又到河边去玩,他坐在一只空船上,又琢磨起昨天想到的那些问题。他身子坐在船舷上,两只脚不停地在水里搅动。脑子里想呀想……不知不觉,小船儿已经荡到河中心了。多奇怪啊!他惊喜地发现,两只脚在水里不断地搅动,就能把船划动了。“能不能用机械来代替两只脚的搅动呢?”富尔敦想这是可能的。譬如,在船上装一个风车似的桨叶。使桨叶在轮子上不断转动,这不是像双脚捣水一样,能使船身前进吗?

想是这么想,但是真要造出一个能推动大船的带桨叶的轮子,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虽然富尔敦会画画,能画出一个带桨叶的轮子来,但光靠画图不行呀!还要计算,还要懂得很多很多的科学知识。这时富尔敦才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听老师的话,把各门功课都学好。从此,他读书非常用功,不仅补上了以前落下的功课,还刻苦专研地学习造船的科学知识。在1807年,富尔敦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艘轮船,成了世人都知道的科学家。

鲁班和张半

鲁班有一个徒弟,他学手艺非常快,其他徒弟学三年才出师,他只学了两年就差不多了。因此,鲁班人前人后总是夸奖他。谁知道张半经不住夸奖,日子长了,竟不知道天高地厚,方圆几十里的木匠他都不放在眼里。

鲁班师傅知道了这个情况,心里很难受。好端端的一个小伙子咋变成这样儿啦!可决不能看着他朝岔路上走不管啊!

这天吃过早饭,鲁班把张半叫到自己的作坊里,指着木头跟张半说:“限你三天给我做两张桌子,一张方的,一张圆的,你看行吗?”张半哈哈一笑说:“哪用得了三天?下午你抬桌子来吧!”说罢,“叮叮哐哐”,不到半天两张桌子便做成了。鲁班来了一看,桌子做得要方不方,要圆不圆,便沉下脸来说:“重做!”说罢就走了。张半仔细一看,也觉得自己做的桌子不像样子,顿时脸红得像块大红布一样。

第二次张半再做桌子,活就细致多了,雕呀,刻呀,把看家本领都使上啦。两天后,两张桌子又做成了。

这次鲁班师傅看了看桌子,接着解下腰里系袍子的细麻绳儿,把方桌的四边量了量,又调角量了两下,脸一沉说:“不方。”量罢方桌,又量圆桌。把圆桌的外圈围着扯了一下,又从圆心纵横打十字地调扯了两下,然后眉头一皱说:“不圆,都不行,还都得重做!”说罢转身又走了。

张半这时真觉得作难了,心里说:“这样好的桌子上哪儿找去!我吃奶的劲都使上啦,还落个不方不圆,不知道师傅是咋量的!”说着便走去问师兄师弟,师兄师弟也都觉得莫名其妙。这咋办呢?要知心腹事,须听背后言。张半寻思:要不今夜里到师傅窗根底下去偷听一下,也许能听出个究竟来。

到了晚上,张半便偷偷躲到师傅窗根底下。约摸到月亮偏西的时候,只见鲁班师傅还没睡着,原来他趴在桌上不知画啥图样呢。师娘正坐在桌对面纳鞋底,只听师娘对师傅说:“小半那孩子怪好嘛!你难为他做啥哩?”鲁班师傅慢腾腾地说:“你哪里知道,近来他变得光觉着自己‘天下无敌,世上无双!’木工这行手艺,要浅有浅,要深有深,怎么能够轻看呢?他年轻轻的就这样眼里没人,像这样下去,不光日后手艺不能长进,还怎么做人哪!咱可不能看着他朝岔路上走不管呀!”“不过,我看小半做的方桌方方的,做的圆桌圆圆的,怎么叫你绳子一扯,就打回去啦?”“那就应该骄傲啦?方中还有方,圆中还有圆,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嘛!小小年纪,就认为自己挺能耐,那还行!我量的那叫‘方五斜七,圆三径一’所谓方五斜七,意即正方形的边长为5时,对角线略大于7。而圆三经一则是圆周长度略大于直径的3倍,这是我最近才揣摸出的新道道,等我把小半的傲气好好调治一下再教给他,这样我才放心呐!”

张半听到这里,禁不住满眼热泪扑簌簌地掉了下来,心里苦辣酸甜啥味都有,他再也耐不住了,推开房门惭愧地走到师傅跟前,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从这以后,张半老实多了,一直到出师都很虚心。

张半出师以后,便回到自己的家乡伏牛山。这里木匠缺,像张半这样技术出众的人更是独一无二。所以这里的人对他非常尊重,有的人家甚至把他当成活神仙一样地供奉起来。这下张半又不知天高地厚啦,最后他竟在自己的大门上挂了一块横匾,上面写了“天下无敌”四个大字。

鲁班得知这个信儿,不大相信,便换了一身叫花子衣裳亲自到张半门口去看,一看果真有这么回事。鲁班很生气,可是又一想:帮人要帮到底,救人要救个活嘛!就一步迈进了张半家的大门。走进院子里一看,张半没在家,就他媳妇一个人推磨呢。鲁班走上去说:“掌柜的,寻点吃的吧!”那媳妇进屋给他取了几个馍叫他吃起来。他边吃边说:“推磨多费劲呀,我来给你砍个木驴吧。这驴不吃草不吃料,拉起磨来奔奔跑跑!”张半媳妇半信半疑,就指着院里一根槐木桩说:“那不是木头,想做你就做吧!”

鲁班真个取出斧头,“嚓嚓”几下子,木驴就做成啦!这木驴还带着一身斧头印呢,鲁班把它牵到磨道圈套上,吆喝一声,那木驴真的“咯噔咯噔”地拉开了。张半媳妇一下愣住了,等扭身再找老头时,老头已经没影儿了!

张半回家来,不说木驴做得巧,只说:“多不光溜!”叫媳妇把木驴卸下套来他又刮了几刨子。他这一刨,刨的倒很光,谁知道再套上,木驴就不会走啦!活活的木驴经他这一刨变成死木驴了。“说刨两下子吧,却把驴刨死了!……”张半寻思着寻思,顿时明白过来了:“唉呀!这是鲁班师傅造木驴警告我来啦!自己的手艺还差得远哩!人到啥时候都应该虚心可不能骄傲呀!”张半二话没说,抓起斧头,扛起梯子,跑到大门口,把梯子搭好后,急忙爬上去,狠狠地照着大门上“天下无敌”四个字“叮叮哐哐”几斧子,就把横匾砍下来当柴烧了。

从此,张半虚心学习,手艺越来越精,人们非常尊敬他。

鲁班造伞

从前,世界上并没有伞,那时候,人们出门很不方便。夏天,顶着个大太阳,皮肤被晒得火辣辣地痛。下雨天呢,衣服给淋得湿漉漉的。后来,鲁班动了好多好多的脑筋,终于发明了伞。

鲁班从小就跟着爸爸学木工。他很聪明,又很用功,学了几年,就会造房子了,还会造桥。造桥,造房子,都是露天的活儿。他想:我们做工,难免雨淋日晒,那出门赶路的人,就更苦了。要是能做个东西,又遮太阳又挡雨,那才好呢。鲁班开始动起脑筋。他跟几个木匠一起在路边造了一个亭子,亭子的顶是尖尖的,四面用几根柱子撑住。接着,他们隔一段路造一个亭子,造了许多亭子。这样,走路的人就方便多了,雨来了,躲一躲,太阳晒得难受了,歇一歇,喘口气儿。

鲁班给大家办了件好事,大家都很感激他。可是鲁班自己挺不满意。他想,要是雨下个不停,那该怎么办呢?人们总不能老蹲在亭子里不走吧。

还得再想办法!要是能把亭子做得很小,让大家带在身上,该多好啊!可是得用什么法子才能把亭子做得非常轻巧呢?为了这个事儿,他吃饭不香,睡觉不甜。

一天,天气热极了,他一边做工,一边抹汗。忽然看见许多小孩子扑通扑通跳到荷花塘里去玩水。过了一会儿,他们上岸来,都摘了一张荷叶,倒过来顶在小脑袋上。

鲁班觉得挺好玩,就问他们:“你们头上顶着张荷叶干什么呀?”小孩子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鲁班师傅,您瞧,太阳像个大火轮,我们头上顶着荷叶,就不怕晒了。”

鲁班抓过一张荷叶来,仔细瞧了一瞧,荷叶圆圆的,上面有一丝丝叶脉,朝头上一罩,又轻巧,又凉快。鲁班心里一下亮堂起来,赶紧跑回家去,找了一根竹子,劈成许多细条,照着荷叶的式样,扎了个架子;又找了块羊皮,把它剪得圆圆的,蒙在竹架子上。“好啦,好啦!”他高兴得叫了起来: “这玩意儿挡雨遮太阳,轻轻巧巧。”

鲁班的妻子听见他大呼小叫,赶紧从屋里跑出来问他:“出什么事了?”

鲁班把刚做成的东西递给妻子。他妻子说:“不错,不错。不过,雨停了,太阳下山了,还顶着这个玩意儿走路,可就不方便啦。要是能把它收起来,那才好呢。”“对,对!”鲁班听了很高兴,于是他跟妻子一起动手,把这玩意改成一个可以活动的东西,用着它,就把再它撑开;用不着,就再把它收拢起来。这东西是什么呢?它就是今天人们所用的伞。

织布工的智慧

国王正坐在他高高的宝座上,突然一个远方的使者来到王宫里,他二话没说,只绕着国王的宝座走了一圈,就垂手站在旁边。

国王对使者的举动感到莫名其妙,就问大臣们这是什么意思,但他们也不懂,只是互相耸耸肩膀。国王感到很羞愧,因为在他的国家里连一个有才智的人也没有。于是他便下了一道严厉的命令:如果找不到一个具有才智的人,他将下令把自己王国里的所有人处死。于是国王的侍从们出发去寻找具有才智的人。他们遇到一座房子,便走了进去,看到一个婴儿躺在摇篮里,家里连个人影也没有,而摇篮在自动摇摆。他们又走进相邻的一座房子,看到屋子里也没有人,可摇篮却在摇摆着。他们又登上另一座房子的屋顶,发现——屋顶上晾晒着洗得干干净净的黍子,旁边插着一根芦苇,虽然一点风丝也没有,它却前后左右摇动着驱赶飞来的麻雀。他们感到奇怪,便从屋顶上下来走进屋里,他们发现——那里坐着一个织布工,他正在织布。一根线绑在梭心的一端,另一根线绑在另一端,而第三根线则绑在梳篦上。

布在增长,接在摇篮和芦苇上的线在运动着。这的确是个普通的织布工,但却是个具有聪明才智的人啊!

他走到那人跟前,向他讲述了事情的原委,说有个异乡人来到国王面前,他只绕着国王的宝座走了一个圈,一句话也没说,可谁也不明白他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他说:“我们一起到国王那里去吧,如果你能够猜出这个谜,国王定有重赏。”织布工稍微考虑了一下就答应了。他带上一只公鸡,两只羊拐子就和侍从们一起来到王宫里。他从衣兜里把两只羊拐子掏出来,扔在异乡人面前。那个异乡人就从衣兜里掏出一把黄米,撒在地面上。于是织布工又放出那只公鸡,公鸡很快就把黄米吃光了。异乡人见此情景,穿上自己的外衣就走了。

大家问织布工,这是什么意思。“此人的来意,是要说明他们国王要包围我们的国家,向我们宣战——他问国王是投降还是抵抗。我把两只羊拐子扔给他——意思是,你们,还有孩子们,一起去玩羊拐子的游戏吧,在那里我们和你们可以争个高低。他把黄米撒在地面上,表示他们的军队不计其数,我把公鸡放出来——意思是,我们的人能够消灭你们的全部军队。”

国王重赏了织布工并任命他为宰相。织布工只拿少许赏赐品并且请求国王准许他继续当一个织布工。“啊,陛下,我只有一个请求,”他说,“你要记住:在你的侍从当中并不缺少比大臣还要聪明的人;织布工和鞋匠虽然是普通人,但他们都各有各的才智。”

不幸的商人

古时候有一个阿拉伯商人在市场上赶上了好买卖,所有的货物都卖完了,钱包里装满了钱。他现在要回去,想在天黑之前赶到家。他把钱包装在旅行袋里,放在马上,骑着走了。

中午,他在一个饭店里吃饭,当他又要起身的时候,家仆把马牵到他面前说:“主人,马的右后脚的铁掌缺了一个钉子得马上钉上。”

商人回答说:“那有什么关系呢?让它缺着吧。我只要再走六个钟头,铁掌一定不会掉的。我很忙,没有时间钉马掌。”

下午他又停下休息时,仆人到客房里来说:“主人,你的马右后脚缺一块铁掌。我是不是把它牵到铁匠铺里去钉一只?”

主人回答说:“让它缺着吧,还剩不几个钟头,马一定能坚持住。我很忙。”

他骑着马走了。走了大约一个钟头时,马开始跛行。跛行不久,就开始颠仆。颠仆不久,就倒下去,折断了一条腿。商人只得让马躺在地上,解下旅行袋,扛在肩上,步行回家,夜里很晚才到家。他自言自语地说:“所有的不幸都是可恶的铁掌搞出来的。”

贪心的商人

从前有一个商人,做生意赔了本,便开始出门远游。

这天,他来到了一片森林。这片森林由一头狮子统治着,一只羚羊和一只野牛被狮子任命为自己的重臣。因为他俩跑得快,和善且又能主持公道。当狮子在森林里一眼瞥见商人时,不禁大怒说:“你竟敢踏进我的国土?你要用性命来抵偿你的大胆行为!”

羚羊和野牛看见商人发抖的样子很是同情。野牛赶紧对狮子说:“大王,你的威名传到了人间,你应该高兴才对呢!”羚羊在一旁应和着说:“出于对国王您的信任,这个人才来到您的林子里,他只是来看看,我们动物在您的保护下是多么幸福。因为人类没有您这么一个公正而仁慈的国王。”野牛又赶忙补充说:“看那人对您是多么的敬畏,他竟不敢同您攀谈了!”一番话说得狮子乐滋滋的。

狮子让商人走近些。羚羊悄悄对商人说:“要想活命的话,赶快在他面前跪下!”野牛也低声说:“吻他的脚!”吓得半死的商人一切照办,这才合了狮子的意,还高兴地邀请商人到林子里面去做客。

狮子让商人讲讲人的情况,谈谈他自己的情况。商人终于悲伤地把自己的情况讲了出来。野牛充满同情地说:“瞧,国王,绝望和困境逼他来投奔您了!”狮子曾劫持过一个商队,因此拥有无数的珠宝、黄金和钱。狮子把这一切都放到商人面前说:“你喜欢什么,尽管拿吧!”商人从没见过这么多的钱财,便贪婪地大把大把装着,把全身的衣袋和背兜都塞得满满的。他再三地谢过狮子后,便踏上了回家的路。回到家,商人偿还了所欠的债务,买来了新的货物,他的生意又兴隆起来了。可自从他过上好日子后,却一天也没忘记狮子的财宝。他老是后悔自己当时太胆怯,竟没有把那些可爱的财宝都拿来。因此,他决定再去拜访一次狮子。

当商人来到森林边时,遇到的竟是灰狼和胡狼,他们不管商人如何解释,依旧十分粗暴地把他拖到了国王那儿。

灰狼显出负责的样子说:“国王,您的规定是不准人类入内,可这个家伙却把戒令当儿戏!”胡狼也满腹牢骚地说:“大王,虚伪的人类我们已经领教过了,他们总是用卑鄙的手段追杀我们,大王您能饶恕这个违反您戒令的家伙吗?”狮子在灰狼和胡猴的挑唆下也来了火,便恼怒地对商人说:“你这个贪婪的家伙,是不是又来要我的财宝?”商人吓得一句话也说不出。”

就在这时,羚羊和野牛从远方跑来了,明知商人来林子的目的,但也不愿意眼看着狮子把他杀了,因此瞪羚羊赶紧恳求说:“大王,无论是天上飞的、地上爬的,还是海里游的、陆上跑的,可都在称颂着您的英明。如您把这个人杀了,那会给您带来怎样的声誉呢?”羚羊趁机又说:“大王,我看不如把这个人放了,也免得玷污了您的声名!”

这一番话,大大减轻了狮子的怒气,于是狮子说:“两位大臣,你们说得很对,虽然我知道这家伙是为了什么而来的,但我仍要再次放了他,免得玷污了我的好名声!”因此,狮子又。对灰狼和胡狼说:“你们两位再把他赶出森林去吧!”虽然一路上灰狼和胡狼对商人很是粗暴,但商人依旧为自己能活着出来而感到高兴。

钱百笑耍弄刁商

清朝乾隆年间,上海城内来了位教书先生,逢人自称钱百笑,他最不喜欢别人问他的来历,他最爱帮助别人。

一天,钱百笑在街上闲逛,只见有个瘦弱的中年男子蹲在墙角痛哭。出于好奇,钱百笑踱步上前,问他为何如此痛哭。

男子告诉钱百笑,他在一家古董店当杂工,除夕夜,店主祭祀祖宗,他上供时,不慎碰落桌边一个酒壶,刁钻刻薄的店主硬诬他败坏财气,赖掉他全年工钱,将他赶出了门。

钱百笑听罢,请男子到自己住处,开箱取出白银20两相赠,又从书桌上拿起一只陈漆斑驳的砚台盒盖,郑重地其事交给男子,再三叮咛他千万保存好。

莫名其妙的男子傻瞪双眼盯着钱百笑,钱百笑神秘地微笑着说:“不必多疑,日后登门讨回纹银50两,不赖账就好。”男子越发糊涂。钱百笑也不多说,让男子拿着钱赶紧回家。

年关刚过,钱百笑衣冠华贵来到那家古董店,唤出店主,漫不经心地递上纹银30两,打开随身带来的一个绸缎包,指着包内的无盖砚台盒,摆出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吩咐店主道:“店家,这是我们王爷新弄到的宝物,可惜盒盖流落民间;如能找回盒盖,王爷愿出白银500两,先付30两,限时三个月要货,你能办到吗?”

店主闻言,两眼放出贪婪的光,怎肯放走这请都请不来的活财神呢?他连忙点头说:“包在小人身上,定叫王爷称心如意。”钱百笑见店主满口应允,便扬长而去。

第二天,古董店贴出醒目的大招牌,写明出银80两,收买一只能与店内砚台匹配的盒盖。这条新闻很快传了出去。

古董店高价收砚台盒盖的奇闻传到男子耳里,他寻出那只放在杂物堆里差点被遗忘的盒盖,想碰碰运气。急得眼睛发红的店主,见来者拿出一只与砚台盒完全相配的盒盖,喜悦万分,吩咐伙计赶快拿80两银子收下。男子拿着银子,立即拿出50两去钱百笑家登门拜谢。钱百笑叮嘱男子必须守口如瓶,千万莫将此事张扬出去,男子如梦初醒,连连应允。

古董店店主日夜监守砚台盒,一天好几次扳手指头计算交货期限还有几天。

期满那天上午,钱百笑借匹马骑到古董店。店主见活财神登门,点头哈腰请钱百笑进屋,巴巴结结恭敬地献出砚台,静等钱百笑拿银票出来。钱百笑接过砚台盒盖,认真查看后,忽然沉下脸喝道:“店家,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欺骗我,砚台盒是红木雕成的,盒盖为何却是柏木的?王爷面前,你吃罪得起吗!”

店主闻言,惊出一身冷汗,双手颤抖着接过砚台盒盖,细细一看,果然如钱百笑所说的那样,吓得他连连赔罪。钱百笑气呼呼地接过定银,拿上其实值不了几个钱的没盖的砚台盒,昂首出门,骑马离去。

店主发财梦破灭,倒赔银两,心如刀割,他在怨恨着自己,后悔当初没仔细看盒盖,就花了80两银子把它买了下来。

偷胡桃的两个窃贼

从前,有一只神气活现的老虎,在自己的领地内到处夸耀他爷爷和爸爸的丰功伟绩。而他就是他们的接班人,所以这个国家里的所有的动物都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他。

这天,老虎路过一棵非常美丽的胡桃树。几棵熟透了散着香气的胡桃落在了老虎非常漂亮的皮毛上,这使老虎十分讨厌,因为老虎从不知道胡桃的美味。

突然,老虎听见一只松鼠在对另一只松鼠说:“我不是好几次向你说过了吗?这可是最好的胡桃,全世界也没有第二棵这样的胡桃树!”老虎听后心想:“难道说我还拥有一棵世界上最好的胡桃树?可我一点也不知道呀!我一定要看好这些美味的胡桃,有谁再拿一颗我一定要惩罚他!”便高声喊道:“喂,喂,小偷!快放下那些胡桃,滚蛋,并且告诉你所有的同伙,谁再敢动这棵树上的胡桃,我就处死他!”那些松鼠听后迅速逃走了。

小河边,有一只乌龟正在晒太阳,他听到了老虎的命令,便想:“既然老虎不让大家靠近这棵胡桃树,那说明这胡桃一定十分味美,我倒真想品尝品尝!”乌龟想着,便向他的朋友,一条又高又壮的狗爬去。它对狗说:“老朋友,你是否已听到了老虎的命令?”狗说:“这不关我什么事,我对胡桃可不感兴趣!”乌龟向朋友建议说:“让我们捉弄一下老虎好吗?他不让去,我们倒偏要去偷胡桃!”狗摇了摇尾巴说:“那有什么困难?我们明天早上开始吧!”两位好朋友就这样约定了。

第二清早,狗来到小河边,唤醒了还在酣睡的乌龟。乌龟拿了条旧口袋递给狗说:“拿着,等会我们装一口袋胡桃!”说完,他俩开始朝胡桃树走去。在路上,乌龟对狗说:“老朋友,到了胡桃树下,一定有不少胡桃正在不停地落,如果砸在我们的背上那是很正常的,我们可不能大吵大嚷惊动了老虎!”狗生气傲慢地说:“你把我想得太懦弱了。你以为我不知道老虎的耳朵很灵吗?”乌龟又说:“我亲爱的朋友,你四条腿跑得飞快,可我却一步一挪,老虎来了可怎么办呢?”狗骄傲地说:“怕什么?有我在呢!”

当他们来到胡桃树下时,看到树下已落了许多胡桃。乌龟慢慢地收集着,而狗呢?也觉得收集胡桃挺有意思,便一边拾一边不停地玩耍。乌龟不停地警告着他的老朋友说:“小声点!小声点,老虎会听到的!”

这时,突然起了一阵大风,树枝“唰唰”地响着,胡桃像下雨似的落着,掉在了狗的身上。这下把狗吓得扔了口袋,一边喊叫着一边迅速逃命去了。而乌龟呢,也吓得爬到了树叶底下,连气都不敢喘。老虎猛扑过来,看到树下那只装着胡桃的口袋,便怒气冲冲地说:“啊!有贼!我会慢慢搜查你们的!”老虎便仔细地搜查起来。他推开枯叶,直愣愣地看着乌龟的两只惊恐万状的眼睛,便说:“原来是你这个短腿贼!这下我可要让你吃吃苦头;竟敢和我作对!”说完,便把乌龟扔进了装胡桃的口袋里,接着就背着口袋回家去。

乌龟很快便镇静了下来,意识到了自己十分危险的处境,便急中生智想了个办法:他迅速取下身上的一片又薄又尖的龟片,把口袋划了一个洞,便从那洞里爬了出来,落进了草丛里,没发出一点声响,老虎一点也没发觉。乌龟便不停地拨动着他的小腿,迅速向家里爬去,决心去找他的朋友,向他痛痛快快他说出他的心里话。

老虎一会儿就回到了家,便吩咐仆人去喊他的老朋友,以便共同来分享这只偷胡桃的乌龟的肉,当朋友们来到坐好后,老虎面带笑容解开了口袋,可他却突然惊呆了,发现口袋开了个洞,乌龟不见了。

当老虎发觉口袋里的乌龟不见时,脸土露出了傻样,朋友们看到他那可笑的样子便忍不住笑了起来,可有些朋友以为老虎是在捉弄他们,因此便生气地走了。

贪得无厌的订货人

从前有一个非常想订做一顶帽子的人。有一次,他来到帽匠家,并且带来了一张绵羊皮,他请求帽匠说:“请用这张绵羊皮给我做一顶帽子好吗?”“好,”帽匠说,“我一定给你做!”

订货人走出店铺,心里想:“这张绵羊皮挺大的,也许,它能够裁出两顶帽子。”

他又返回帽匠那里,问:“请告诉我,师傅,你能不能用这张绵羊皮缝制出两顶帽子呢?”“怎么不能呢!”帽匠回答,“完全可以。”“如果是这样,那你就给我缝两顶帽子吧。”

过了不久,他想了又想,又一次回到帽匠那里,问:“师傅,你能用这张绵羊皮缝出三顶帽子吗?”“怎么不能呢!”帽匠回答,“我给你缝三顶帽子。”

订货人兴致勃勃,心花怒放,又问:“你缝四顶帽子行吗?”“好的,我给你缝出四顶帽子!”帽匠回答说。“五顶行吗?”“我给你缝出五顶帽子!”

订货人走了,可是到半路上,他又返回来,问:“师傅,你能缝出六顶帽子吗?”“我能给你缝出六顶帽子!”“你能缝出七顶帽子吗?可能,你能缝出八顶帽子呢?”“怎么不能呢?八顶帽子我也能缝出来!”帽匠回答说。“那么,你给我缝出八顶帽子吧!”“好,给你缝出八顶帽子。一周后,你来拿货。”

一星期后,订货人来见帽匠,问:“我的帽子做好了吗?”“做好了。”帽匠回答。

帽匠叫来自己的学徒,说:“去吧,把他订的帽子拿来。”

学徒拿来八顶小帽子,可是这些帽子不能戴在人的头上,只能戴在苹果上!

订货人看着这些帽子,惊奇地问:“这是些什么玩意儿?”“这是你向我订制的帽子。”帽匠回答说。“哎呀,师傅!为什么这些帽子这么小呢?”“你自己去想想吧!”帽匠回答。

订货人拿走了八顶小帽子,回到家,他沉思了许久,一直没想通他为什么最终得到的是这么一些小帽子?”

水泡做花环

从前有个国王他有一个小公主,平常,他对小公主百般宠爱,要星星不敢给月亮,一天他们正在外面玩耍,天空下起大雨,地上积了很多水,雨落在上面,溅起无数水泡。

一直深居在宫里的公主从没有见过这样的水泡,感到很新鲜。这些水泡有大有小,亮晶晶的,公主越看越高兴。便对国王说:“这水泡真漂亮,我要把它用线串起来,做成一顶花环。”

国王一听,笑道:“你真是个傻孩子,这水泡是拿不起来的,就是能拿起来,也会立即破来的,更不用说用线串起来做花环了。”

公主哪里肯听,她听国王这么一说,当时脸就往下沉,嘴巴翘得老高:“如果不能做,我就不吃饭,不睡觉!”

国王着了急,又无可奈何,想了想,对公主说:“这事不要急,我广召天下工匠,一定为你做一顶世上独一无二的花环。”公主这才露出笑脸。

几天后,一些当地有名的工匠们在官司府的点派下,陆续来到国王面前。国王对他们说:“你们都是能工巧匠,没有不能做的事情。现在你们立刻取水泡来,用它给公主做一顶花环。如果办不到,小心你们的脑袋!

工匠们一听,个个面面相觑,谁也没听说过能用水泡做花环的!他们一个个“扑通、扑通”跪在国王面前,哀求道:“陛下,我们无能,实在没办法用水泡做花环,请陛下恕罪!”国王大怒道:“什么能工巧匠,只是徒有虚名罢了,留着何用?”就在这些工匠性命难保的紧急关头,一位老工匠大声请求道:“陛下,放过他们吧!我能为公主用水泡做花环。”

国王马上找到公主,对她说:“你要的花环终于有人能做了,你就亲自去看看吧。”公主一听,异常高兴,蹦蹦跳跳地跑出来观看。

这时,老工匠恭恭敬敬地走到公主面前,说:“我很乐意为公主做一顶举世无双的花环。但我有个要求。我人老了,眼也花了,怕分不出水泡的好与坏。我想要做就要做最完美好的花环,所以,我想请公主自己去挑选最美丽的水泡。”

公主一听,就高兴地答应了。由于要花环心切,她根本就没想,当她去抓水泡的时候,却傻了眼:还没抓到手,水泡就破来了,折腾了半天,也一无所获。最后,她厌倦了,只好对工匠说:“水泡太不实在了,你还是给我做一顶永远宵会枯萎的金环吧!”

老工匠一听,微微一笑说:“对,还是公主聪明,水泡是虚假的东西,而公主哪能佩带虚假的东西呢?公主要的是永恒的东西,像金子一样贵重的东西。不过,这事还需请示一下国王。”

公主一听说道:“不用,你别怕,父王一定听我的。”

于是,老工匠为公主精心制作了一个紫金环,得到了国王的赏赐。

老鼠的南瓜房子

夜里越来越冷,那只大黄南瓜也越来越着急。附近没有别的南瓜了,他觉得特别孤独。他特别想成为一只灯笼,灯笼上映着人的脸面。但是,像他这样独自地呆在树林里,怎么能成为一只人面灯笼呢?

这个南瓜藤本来是应该生长在邻边的玉米地里的。但是,去年春天,一群小鸟啄了一些农民的种子储存在树上高高的鸟窝里。有几粒种子,从鸟窝里落在肥沃的林间土地上,于是很快就长出小芽。没有小虫来打扰这棵长得茁壮的小藤,因为他身上长满了又尖又细的茸毛。宽大的瓜叶下边开出了小小的黄花,后来,小黄花就变成了可爱的大南瓜。

现在,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有褐色的,有红色的,还有金黄色的。过不了多久,那个南瓜就会盖上一条彩色树叶织成的毯子。那时候,还有谁能发现这个可爱的、想成为人面灯笼的大南瓜呢?

一天,老鼠米莉发现了那只南瓜。“哎呀,这儿有我们大家的一顿美餐!”她自言自语。

她咬了一小口,就蹦蹦跳跳地去叫她的家人来参加宴会。

所有老鼠的家人都沿着南瓜底部啃,啃了一个大洞。这样一来,南瓜看起来就像在咧开嘴笑一样。

松鼠奶奶看见老鼠一家在啃南瓜,也决定去看看热闹。“哎哟,”她想“我为什么不储存一些南瓜籽过冬呢?”

想到这儿,她就在南瓜上咬了一个特别大的洞,从这个洞里可以取出一些瓜籽来。“你们在干什么呢?”啄木鸟叫着问。“我们正在准备过冬的食物。”松鼠奶奶说。“嘿,这南瓜看起来真是一顿美餐。”啄木鸟说。他也在南瓜上啄了一个圆洞。

啄木鸟大声啄南瓜的声音把啄木鸟夫人引来了。她又开始啄另一个洞。不一会,南瓜就变成了一个像人脸一样的大灯笼。他有两只圆眼睛,一个大圆鼻头。最妙的是,他还有一个大嘴巴,它总是笑呀笑的。

经过几天的工作之后,松鼠和老鼠们就吃掉了南瓜里所有的瓜籽。太阳温暖地照耀在微笑的人面灯笼上,把它全晒干了。树叶不断地飘落下来,像一条毯子一样盖在南瓜身上,南瓜觉得又温暖、又舒适。“喂,米莉,”一天,老鼠莫里莫说,“这个南瓜可以做我们的家。他指着南瓜微笑的嘴巴说:“这儿还有一个又大又宽阔的门呢!”他又指着南瓜灯笼上的鼻子和两只眼睛说:“上边还有几扇窗户可以通空气。”

米莉仔细地打量那个南瓜。“对,对,我觉得你的主意真不错!”她说。

老鼠米莉和老鼠莫里莫赶紧收集松针和其它树叶做了个窝。不一会儿,他们就在南瓜灯笼房子里安家了。

大黄南瓜高兴极了,他不仅成为一个人面灯笼,而且,还成了一间房子,里面住着一家人呢。

葫芦的用法

魏王得到了一粒神奇的大葫芦种子,把它送给了惠子。他说:“这种子可非同一般啊!在四海之外,有座山,它的名字叫姑射山,有一位仙女就住在那里。她不吃五谷杂粮,只是吸风饮露,已经活了八千年了。有一次,她出游归来,在长满奇花异草的庭院里,偶然看见一株葫芦幼苗。这株不起眼的小苗,勾起了她对故土的怀念,于是她时时用甘露浇灌这棵幼苗,不久竟长成了参天大树,枝干上结出一个硕大无比的大葫芦。大葫芦很大,里面却只有九粒种子。仙女为了报答故土的养育之恩,把九粒种子撒到九州大地。”“托苍天的福,”魏王继续说,“寡人也得到了一粒种子。因为你是全国最聪明能干的人,所以我决定把它送给你栽培。”

惠子感激地接受了魏王的赠送,把种子种在自己的菜园里。说也奇怪,种子埋在土里,三天就破土而出,长出粗壮的身子;十天就枝叉蔓延,覆盖整个架子;一个月就结出许多大葫芦。这葫芦可大了!足足有磨盘那么大。这下子可使惠子犯难了:把葫芦掏空了用来盛水吧,太重了,两个人也抬不起来;把葫芦剖开当水勺用吧,又没有那么大的水缸容纳它。怎么办呢?几只大葫芦堆在院里,连走的地儿都没有了。惠子真恨不得把大葫芦一个个砸碎。

聪明的惠子没有了办法,找到了他的老朋友庄子,请庄子拿个主意。

庄子听了惠子的叙述,哈哈大笑,说:“朋友,你没有听说朝生暮死的菌类,不知道早晨和傍晚是什么滋味,夏天的蝉不知道还有春天和秋天不同的光景。你这是不善于用啊!”庄子顿了顿,又小声地说:“既然你有了这么大的葫芦,还愁没用场吗?为什么不把葫芦连结起来,这是一条多好的大船!你可以乘坐着葫芦船飘游江湖,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而你却发愁葫芦太大没处放,你的心眼真是像莲蓬一样不通啊!”

工钱的用法

从前,有个爱问问题的读书人外出旅游。

他经过一个地方,看到一群民工正在那里挖土修路,其中有一个人累得满头大汗,于是就走过去问那个民工:“你干这么重的活,挣的钱一定不少。那么,你的工钱是怎么用的呢?”

那个民工答道,“我挣的钱分三部分用:第一部分还债,第二部分放债,第三部分才是我和我妻子用的。所以,我每天过着半饥半饱的日子。”

读书人心里想:既然要还债,为什么还去放债?既然有钱可以放债,为什么还要借债还债呢?

他左想右想实在想不出来,认为这个修路的民工一定是在哄骗他,便生气地说:“你这个人也真是的!我好心好意地问你,你却来捉弄我。”

那民工抹了一把汗,苦笑着说:“我哪会捉弄您呢?我的工钱就是这么用的嘛!”于是他又解释道:“我的第一部分钱是用来养活父母,也就是替自己还债;第二部分钱是用来抚养自己的孩子,也就是放债给他们;第三部分才供自己和妻子吃饭,所以只能半饥不饱的。”“噢,原来如此!”读书人听了恍然大悟。他同情地朝民工点点头,叹息着走了。

这材料不能省

爷爷种珊瑚树和法国冬青节省了土地,喜爱花草树木的小布洛克也想像爷爷那样,搞出点名堂让爷爷大吃一惊。

这一天,爷爷又外出了。布洛克见种藤萝的时候总是为藤萝单支架子,又费材料又占地,能不能让藤萝缠到大树上呢?这可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小布洛克说干就干,他把爷爷新种的藤萝移到了大树的下面。

正在他干得正起劲的时候,爷爷回来了。爷爷吃惊地问他:“布洛克,你为什么要这么干呢?”

布洛克说:“让藤萝缠到树上,省材料又省地方。”

爷爷摇了摇头:“这材料不能不处!”“为什么?”布洛克疑惑地问道,“你不是也让珊瑚树和法国冬青也相互利用吗?”“这和那不同,”爷爷解释说:“你知道,藤萝长得极快,它们很快就会把大树缠绕起来,越缠越紧,这样,树干从上往下输送养料的筛管和从下往上输送水分及无机盐的导管就会被‘截’住,所以,种藤萝必须搭架子,这材料千万不能省。”

聪明的修针人

一天,有一个人来到地主家门口,高声吆喝着: “修针,修针——”

地主一听,连忙拿出很久以前用豁了鼻子的针,让修针的给他修。那人接过针说:“客官,不瞒你说,我从西庄来到你这里饭还没吃,肚子早就饿了,你派给我这么多活,我撑不住,请你弄点饭,我吃完再干。”

地主想:等修完针,我把饭钱算在工钱里,只要会还价,准合算。就说:“行。”

吃过饭,那人磨磨锈针,说了一句话,地主就主动不修针了。

请问,那人说了一句什么话呢?

谜底:那人说:“请客官把针鼻儿掉下来的那半拿来。”

地主说:“使坏的时候,我没拾。”

那人把摊一收,说:“没有那半我怎么修?有了那半,我

焊上就行。”

地主只好不修针了。

动工日期

很早以前,有一条河水浪大流急,给当地居民的生活、生产造成很大的不便,于是人们商量要凑钱在河上造一座桥。他们请来一个造桥的师傅,但师傅却不熟悉河水涨落的规律,因而无法确定动工的时间。后来,师傅听说当地有一位常年在河上摆渡的老艄公,便派人去找他询问。

派出的人很快就回来了。告诉师傅说:“去了以后,老艄公一句话也没有说,只在一张纸上写了一字,让我带回来。”说完便把纸条交给师傅。师傅展开纸条一看,上面写着一“醋”字。他琢磨了一阵后,紧皱的眉头舒展开了。然后,根据老艄公的意见,确定了动工时间。

小朋友开动脑筋想一想,老艄公所指的动工日期是何时?

谜底:二十一日酉时

女艄公的姓

话说从前有个自以为是秀才,总以为自己才气过人,常常舞文弄墨考究别人的文才。一天,秀才外出,来到河边,一位年轻美貌的女艄公送他过河。途中,女艄公问秀才贵姓,秀才答道:“小生姓高家头,李家脚,陈家耳朵颠倒着(穿)。”女艄公听罢不假思索地说:“原来是郭家公子,小女子这厢有礼了。”接着,秀才也问女艄公贵姓。女艄公答道:“小女子姓三斗三升六,六斗六升四。”秀才听罢,苦苦思索,却猜不出谜底。片刻,小船已到岸,秀才还是想不出答案,只得红着脸灰溜溜地上岸了。

当晚,秀才躺在客栈床上唉声叹气,想不到自己堂堂一个饱学书生竟被一村姑考倒,真是羞愧万分。这一晚,秀才几乎通宵未眠,女艄公的谜语总是在他脑际回旋。直至天明,秀才起床,正准备梳洗,偶见对面书僮的卧床下有一个量米的木斗。秀才突然眼睛一亮想了出来。

试问,那女艄公究竟姓什么呢?

谜底:秀才想到:三斗三升六,六斗六升四,加起来不等于一石吗?这女艄公原来是姓石呀!昨天我连这点都想不到,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做菜隐唐诗

相传很久以前有位厨师,喜欢诗词与做菜。经他手做的每一道菜,都隐含着优美的诗句。

一天,有位秀才故意出题难他,给他两个鸡蛋、一把青菜,要他办成一桌酒席,并且每道菜要表示一句古诗。

厨师欣然接受,很快就做好四道菜,端到了桌上:

第一道菜是:两个纯蛋黄,几根青菜丝;第二道菜是:把蛋白切成小块,排成一溜,下面铺了一张青菜叶子;第三道菜是:几根青菜切成碎块堆在一起,上面覆盖着蛋白;第四道菜是:一碗清汤,上面浮着四大片蛋壳。

秀才看了,深表敬佩。这四道菜又是四个实物谜,你知道谜底是哪四句唐诗吗?

谜底: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商人智救国

很久以前,曾发生过一个商人智救自己国家的故事。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古时候,一个小国的商人赶着一群牛准备到邻国去卖。刚走到国界,他突然发现一个大国的军队杀气腾腾地朝自己的国家开了过来。

商人明白,这支军队一定是去袭击自己的国家的。自己的国家小,又没有准备,打起仗来一定会吃亏。

只是这支军队连旗帜都没有举起来,行进时也静悄悄的!对了,他们一定是想偷袭!他们虽然是大国,但路程远,这次来的兵不多,如果不是偷袭,他们也没有取胜的把握。

这时,敌军将领已经到了商人面前。

正想着,商人便急中生智地对敌军将领说了一番话,竟使敌军原路返回了。

请问商人究竟是怎样巧计救国的?

谜底:商人对敌军将领说:“我们国君早就听说你们要来,已经做好了欢迎的准备。为了慰劳远道而来的贵客,我们国君特地让我在这里迎候,把这些牛送给贵军,略表示一点心意。”敌军将领一听这话,以为这个小国早已做好战斗准备了,打起仗来恐怕占不到便宜,只好退兵了。

买一送一

集市上一个卖瓜人假惺惺地喊道:“瓜便宜卖,买一个送一个!”很多人买了他的瓜,回家切开一看,里面已经变质。

苏格拉底从邻居那里听说了这件事很气愤,他说:“这卖瓜的家伙真坏。他不该欺骗人,我要好好地教训他一顿。”

第二天,苏格拉底遇见了那个卖瓜人又在卖瓜了,他赶上前去问:“这瓜好不好吃?”“请问你一共有多少个瓜?”“五十个,正巧是五十个。”“我全买了。”苏格拉底话音刚落,挑起所有瓜的担子就走。“先生,你还没有付瓜钱哪!”卖瓜的人不让苏格拉底把瓜挑走。

苏格拉底一本正经地回答卖瓜人:“你不是说过买一个瓜送一个瓜吗?我买五十个瓜,你就得送我五十个瓜,这里的五十个瓜先作为你送我的那部分,至于要买的那部分你还没有给我,我怎么能够付瓜钱呢?”

卖瓜人这时瞠目结舌,不知怎样说才好。

你能说一说,苏格拉底运用了什么道理教训了卖瓜人吗?

谜底:苏格拉底运用了假言推理,他选取了结论里有利于自己的、能够击败对方的内容,可以按下面的说明解释:

如果买一个送一个,那么买几个,就得送几个。现在只有50个,而且要买50个,所以这50个,既可以看作买部分,也可以看作送部分。

绝妙的画

富克西斯和帕尔哈西奥斯都是古希腊的著名画家。他们是一对好朋友,但也经常为绘画的问题争论不休。由于他们各有所长,因此他俩的绘画作品经常难分高低。

一日,他们又聚在一起讨论绘画问题,双方各执己见,互不服气。为争个高低,他们最后相约各自作画一幅,公开展览,让众人评说。

两人遵约,各自开始构思自己的绘画作品。

富克西斯画的是一个孩子头顶一筐葡萄,那孩子的像画得十分逼真,大有呼之欲出的感觉,葡萄画得更是鲜嫩水灵,简直让人垂涎三尺。画好后,他站在自己的杰作前,左顾右盼,觉得满意极了,便用挡布遮住了画面,他心想,这次比画,自己必胜无疑了。

再说帕尔哈西奥斯,自从和富克西斯许约后,便开始考虑究竟画什么才好。他先后构思了好几幅画,都不满意。忽然,他一拍脑门——有了,就画它吧。想好后,他便挥动画笔,刷刷地在画板上作起画来,没用多久,一幅妙画便完成了。

展览这天,广场上挤满了闻讯而来,准备一睹两位画家杰作的人。富克西斯首先揭去自己画架上的挡布,人群中立即爆发出一阵惊叹声,画上的葡萄如此逼真,居然还引来了几只叽叽喳喳的麻雀去啄画上的葡萄。人们赞叹不已,富克西斯也不免洋洋自得起来。

帕尔哈西奥斯被观众冷落在一旁,默默地站在自己的画架边一声不吭。观众向他高声嚷道:“把挡布取下来吧,让我们也看看你的杰作。”

可帕尔哈西奥斯仍然呆呆地站在那里。富克西斯见状也着急了,他走上前去说:“你磨磨蹭蹭干什么?还不赶快把挡布拿下来,让大家瞧瞧你的画!”说完,伸手就去扯那块挡布……突然,他如电击般怔了一下,随即发出惊叹声,然后宣布:“这次绘画比赛,我认输。”

聪明的读者,你知道帕尔哈西奥斯画的是什么,才得以让富克西斯服输的吗?

谜底:原来,帕尔哈西奥斯画的正是富克西斯要扯去的那块挡布。

拒用麻醉药的人

1916年重庆临江门外,有一家私人医院。诊所主治医生沃克,是位德国人,毕业于柏林医科大学。

一天早晨,沃克刚刚上班,忽然走来一个个头不高不矮,身体结实粗壮的约二十四五岁的年轻人。他头上缠着纱布,右眼和小半个面孔被遮盖了。他走到沃克面前,从容地说:“请大夫给我看看眼病。”沃克打开纱布一看,不由一愣:这眼睛是被子弹打坏的。由于时间过长,肌肉已发炎坏死,只有动手术,把所有的腐肉割去,否则有生命危险。

护士把病人带进手术间。但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沃克强压住怒气,对那年轻人说:“病人到这儿要听医生的,你懂吗?”病人歉意地笑笑说:“我懂。”

沃克医生说:“你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腐肉一刀刀地全割掉。你忍得住吗?”

病人抿了抿嘴唇说:“试试吧。三国时大将关羽,没有用麻药敢刮骨疗毒,我也有这个信心。”

沃克被说服了,他让病人躺到手术台。手术开始了,沃克的手竟然有些发抖,这是他从医20年来的第一次。病人好像看透了医生的心思,反过来鼓励他说:“下刀吧!我挺得住!”

手术开始了,刀子下去了,肉割开了,眼珠摘出来了,腐肉割掉了,病人一动不动,额头上大滴大滴的汗珠滚落下来,但始终没有哼一声。相反,他一刀一刀数着,一共动刀64次。当病人把数的刀数告诉沃克医生时,沃克惊呆了。他走遍大半个世界,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坚强的人!他说道:“你是一尊会说话的铜像,按我们德国人的看法,你堪称为‘军神’!”

是呀!有谁见过这样的手术呢!有谁见过这样的人呢!你知道这位“军神”是谁吗?他为什么拒绝使用麻醉剂?

谜底:他是我国已故的刘伯承元帅。他拒绝使用麻醉剂,是因为他认为,眼睛离脑子太近,怕施行麻醉会影响大脑。

聪明的律师

有一个富有的律师拥有11辆古董汽车,每辆价值5000美元。律师死时留下了一个奇怪的遗嘱。他把11辆古董汽车分给3个儿子。把其中的一半分给长子,四分之一分给次子,六分之一分给小儿子。

大家看了遗嘱都感到迷惑不解。11辆汽车怎么能分成相等的两份?或分成4份、6份呢?

3个儿子正在为怎么个分法争论不休时,一位聪明的律师驾着车过来了。

律师说:“小伙子们,你们好像碰到了难题。需要帮忙吗?”

小伙子们向他诉说了原委。

律师说:“这好办!”他一下子就把11辆车分好了。

你能猜出他是怎么分的吗?

谜底:律师把车停在11辆古董汽车旁边,下了车,叫小伙子们数数总共有多少辆车。小伙子们一数有12辆。于是律师就把汽车的一半给长子(6辆)。老二分得到12辆车的四分之一,即3辆。小儿子得到12辆车的六分之一,即2辆。6辆加3辆再加2辆正好11辆,余下一辆是律师的车。

聪明的经理

新加坡皇冠大剧场的王经理,为组织春节节目,根据新加坡华人多的特点,决定邀请香港的A明星、台湾的B明星和日本的C明星同台演出。这样,既能赚一大笔钱,又可提高剧场的知名度。

经过联系,三位明星都表示同意,但又都提出一个条件:演出期间,剧场门口必须用霓虹灯的大字亮出演员的名字,而自己的名字绝不能排在别人的后面。王经理被难住了,因为名字无论是横着或竖着排列,总有先有后。

怎样排才能不分先后呢?

王经理苦苦思索,怎么也找不出妥善的办法。

这天,王经理从朋友家出来已是深夜,因多喝了几口酒,觉得有点热,他放下车窗,靠在窗口看街景。

时近农历新年,一路上,华人都按自己的风俗,在家门口贴上了鲜红的对联,有的人家还挂着彩灯,有漂亮的宫灯,有转动的走马灯……王经理突然从中受到启发,想出了名字排列不分先后的办法。

演出前,三位明星的霓虹灯名字在剧场门口闪烁,谁也说不出哪一位在先,哪一位在后。

王经理是用什么办法,把三位明星的名字排成不分先后的呢?

谜底:把3个名字的霓虹灯排成一个圆圈,如同走马灯一样使它转动,3个名字不断轮番出现,就分不出谁先谁后了。

少年马倌的智慧

在蒙古草原上,一支马队在广阔无垠的大地上行进。这是一支多灾多难的商队,在前一天宿营时,他们遇到了一股士匪,不仅物资和食品被抢走了,连水囊也被劫走了。他们饥渴忍。由于出发时,每人怀里都揣着几个干粮,可以勉强充饥,但饮水问题无法解决。如果再找不到水源的话,就要被困死在草原上了。

忽然眼前出现了一片绿色,“啊,绿洲!有绿色肯定有水。”马队赶紧向绿色靠近。这里果然有一片片小得可怜的绿洲,而且有一潭清水,水潭很深,但很小,他们赶紧伏下身子掬水解渴,精神顿时为之一振。

人的饮水问题解决了,但马无法饮水,随身带的水桶也被土匪抢走了,整个马队没有一件盛水的用具。有的马被牵到水潭边,由于水潭深陷下去,离开潭口有一段距离,站立的马无法饮到水,也无法使它们像人一样,伏在地上,探头饮水。如果用手去掬,漏去的比留下的还多,这可怎么办呢?商队里有个少年马倌,他想了一个办法,使马喝到了水。

他想了什么办法呢?

谜底:少年马倌脱下了衣裤,“扑通”一声跳进水潭。水位顿时上升了,接近了潭口,马匹就能探头饮水了。

巧语服老板

从前在黄河边上有一个船老板。他有万贯家财,是附近有名的大富翁。可他对雇用的船工却非常刻薄,一天到晚不让他们停手住脚,而且只给他们吃一些南瓜和夹带沙子的糙米。

一天,老板和他的老婆乘自己的船进城。在路上,他俩吃鱼吃肉,却把鱼尾和骨头留给长工,老板娘笑道:“你们两人托主人福,今天也可以美餐一顿了。”船工看见这样,真是气坏了,就把残羹剩饭都倒入河里了。

傍晚,老板和老板娘在城里办完事,吃了饭以后,乘船回家。船工说: “敢情你们吃饭了,我们还饿着哩!”老板马上解释道:“你俩上午吃鱼吃肉,一顿顶两顿,晚饭免了。”两个船工听说气极了。

第二天,船工送货去城里。他们把卖货得到的钱拿到店里喝酒吃肉,用光了。这一来,既解饿,又解恨。船工回到家里,老板早就急着找来,问道:“看你俩吃得这样东倒西歪的,今天运货,收了多少钱,还不交账吗?”

船工说:“今天赚的钱都花光了。”老板听说,气急败坏地说:“船是我的,卖货的钱也是我的,你们敢私自乱用!”船工学着老板的腔调说了两句话。老板听了,气得目瞪口呆,不知该怎么办好。请你猜一猜,船工都说了些什么?

谜底:船工说:“昨天你们进城,已经一天挣了两天的钱了,今天的就免了吧!”

推销员

一个化妆员推销员到琼斯太太家来推销产品。“夫人,请要点护肤膏吧,这是新产品。”“对不起,我正忙着,没空。”“忙的时候,您可以用一点爽身粉呀。”“我正在看侦探上说,不想买东西。”“您看什么书?”“《医院谋杀者》,对不起,你快走吧!”“这书我看过,确实很紧张。您可以用点面膜,使眉头不皱出皱纹。”“真讨厌,快离开这里!”“您如果不买东西,我可要说一句使你后悔的话。”“见你的鬼去吧!”

推销员气愤地说了一句话,转身而去。它虽没伤害琼斯太太,却真的使她后悔莫及。

猜猜他会说些什么?

谜底:他说:“凶手就是院长!”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