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秘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9 13:25:01

点击下载

作者:三石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明太祖秘史

明太祖秘史试读:

总序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词是明代杨慎《说秦汉》的开场词,深沉悲壮,意境高远。后来罗贯中将其收入《三国演义》,更被广为传诵。

虽为《说秦汉》的开场词,但作者的视野却没有局限在秦汉两代上,而是高屋建瓴地从历史事件和人物经历中,概括出一些始终能让人产生共鸣的思想感情,比如“空”。古来多少英雄是非成败,犹如大浪淘沙转眼成空。字里行间抒发了对历史变迁、英雄故去的感慨:无数英雄豪杰长眠地下之后,生前的所有是非得失、荣辱成败又有什么意义呢?在横亘古今的“青山”面前,“夕阳红”不过是人生短暂的美好时光而已。一个“空”字,无限感慨,几多惋惜,尽在其中。

本序言为何以这阕词为引子?是因为笔者认为这阕词可称为“史论”。它综观历代兴亡盛衰,以英雄豪杰的成败得失抒发感慨,体现了一种旷达超脱的人生观和历史观。在这种人生观和历史观指导下,我们认识和了解本套书的诸多帝王才更有宏观感和穿透力。

中国正统朝代的皇帝,加上一些农民起义建立的政权,皇帝总数不少于四百位!如何在这么多君王中选出十二个,实在不是简单的事。丛书撰写组最终在名气、正史、评价等综合因素考虑下,遴选出了如下十二位帝王,作为“帝王秘史”的第一辑。这十二位帝王分别是:

统一六国,结束战国乱世的秦始皇嬴政;

起于亭长,击败西楚霸王项羽的汉高祖刘邦;

平定内乱,北击匈奴的汉武帝刘彻;

统一北方,奠定魏国基业的魏武帝曹操;

一统华夏,被西方称为“中国最伟大皇帝”的隋文帝杨坚;

文武双全,堪称帝王典范的唐太宗李世民;

毁誉参半的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

弯弓射雕,横扫欧亚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乞丐出身,推翻元朝残暴统治的明太祖朱元璋;

开创明朝辉煌时代的明成祖朱棣;

南征北战,在位61年的康熙皇帝玄烨;

在位60年,有“十全老人”美称的乾隆皇帝弘历。

这十二位帝王,毫无疑问都开创或推动了一个时代的文明与繁盛。无论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改变时代,他们都是华夏星空中熠熠生辉的历史“明星”。本丛书的每一分册,都在有限而真实的史料基础上,以生动的语言和独特的视角,叙写他们百转千回、波澜壮阔的一生,展示了他们的成功与失败、高潮与低谷、坚定与疑惑、气魄与迷茫……

每位帝王都曾抒写过一段历史,或雄壮或悲戚,给后人无穷的想象和感叹。你可以击节,可以唏嘘,更可以和篇首那阕词中通晓古今、豁达潇洒的“白发渔樵”一样,把古今多少英雄的是非恩怨、成败荣辱都化作可助酒兴的谈资,纵论古今、品评人物,笑谈之中,人生不亦乐哉!

是为序。第一篇风云际会 第一章痛苦时代中的翘楚

愤怒的陈友谅

陈友谅愤怒了,并且是出奇地愤怒了。这名出身于沔阳的渔家对自己对面的对手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食其肉、寝其皮。

几天之前,陈友谅还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之中,他已经成为皇帝,有了自己的文武百官,有了一支庞大的舰队,只要攻克应天,朱元璋就会同他以往的对手一样消失,而他将成为江南之地的新的主人。陈友谅如此自信还有一个理由,那就是在朱元璋军中效力的康茂才早已经成为了他的内线,他只需带着舰队去和康茂才里应外合,就可以杀朱元璋一个措手不及。

但是,一生自恃精明的陈友谅怎么也想不到,康茂才的间谍身份其实是朱元璋授意的。由于康茂才守的是江东桥,所以双方约定在此大桥处会合。而康茂才告诉对方江东桥是一座木桥,双方以“老康”为联络信号。所以在定下进攻路线之后,朱元璋便命人将江东的木桥改为了石桥,并布置好了天罗地网,只等着陈友谅的到来。

陈友谅如约而至的时候,他按照最初的约定呼唤着“老康”的名字,但是并没有得到任何的回应。而此时的陈友谅借着月光观察了康茂才所说的江东桥的时候,他惊奇地发现这不是康茂才在信中所说的木桥,而是一座结结实实的石桥。此时的陈友谅立刻觉醒到,自己中计了。心中一阵紧张的陈友谅并没有等到预想之中的伏兵,但是长期征战的直觉告诉他,这个地方并不安全。而这支舰队将要停留何处呢?

正在此时,陈友谅得到了另外一个情报,那就是他的弟弟陈友仁已经率领着数万人马在新河口北面的龙湾登陆了。这一消息无异是黑暗中的一丝亮光,陈友谅当即决定率舰队前去龙湾。很快,这支舰队就达到了龙湾,陈友谅开始组织士兵上岸,一切没有异常,他没有想到,在他下令士兵弃船登岸的时候,背后已经有一双眼睛正死死盯住了这一切。

正在这个时候,冷静至极的朱元璋摇起了象征着进攻的黄色旗帜。一时间,隐藏在龙湾附近的五路军队在徐达、常遇春等人的率领下,对汉军展开了轮番冲击。从军士的战斗素养上来讲,朱元璋以训练有素的骑兵为主,而陈友谅的军队则是习惯水战的步兵。面对突如其来的凶神恶煞,陈友谅军自然毫无斗志,纷纷奔向自己熟悉的船只。但是上天也帮了朱元璋大忙,此时正是退潮之时,船只搁浅。一片混乱之中,陈友谅找到了一条吃水较浅的小船拼命逃窜,一路逃到了九江。

这就是陈友谅愤怒的原因。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已经够足智多谋了,而朱元璋还是计高一筹。仅此一战,陈友谅损失了两万名士兵,还有将近一万人做了朱元璋的俘虏。除此之外,陈友谅这次所率领的100多艘大船和数百艘小船也悉数成为了朱元璋的财产。而对面只会偷袭的朱元璋几乎没有任何损失。

陈友谅的愤怒是可以理解的,他在乎的是并不是那些损失的士兵和战船。士兵没有了可以继续招募,战船没有了可以继续建造,他愤怒的是一直在水面纵横无敌的自己竟然遇到了这样一个对手。朱元璋仿佛是一名高明的猎手,将陷阱一点点地挖好,然后拿着一张大网准备猎物的到来。

狼狈离开的陈友谅一路一面咒骂着朱元璋,一面准备着另外一项计划。

与此同时,刚刚打完胜仗的朱元璋心情大好,他开始视察自己所管辖的这片土地,也就是应天。这也成为了他后来的习惯。

在无意之中,朱元璋来到了紫金山上的一座禅寺。在这兵荒马乱的时节,寺院也不是久留之地。朱元璋还是选择叩开了禅院的大门,希望能够在这里借宿一宿。看门的小僧见朱元璋手持宝剑,相貌又异于常人,不敢对其有所阻拦,朱元璋于是就很顺利地进入了寺院之中。

但是寺院里的住持对于朱元璋的到来却心存疑虑。在他眼中,朱元璋可能就是一个习惯打家劫舍的强盗。为了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谨慎的住持开始询问朱元璋的具体情况。心思缜密的朱元璋很快就明白了住持的心意。没有做过多的回答,朱元璋只是沉默不语。而禅师见状,继续向朱元璋讲述佛家的道理。希望能够用佛家教义来感化这位来路不明的恶汉。

朱元璋并没有恼怒,而是听完了老僧的讲述。朱元璋没有表示赞同,也没有表示反对。这种沉稳让一向镇定的禅师都暗自吃惊,他从未遇到过这样的香客。送走这位陌生的香客后,禅师自己也陷入沉思之中,他对香客的身份也产生了好奇,打定主意想第二天问个清楚。

第二天清晨,禅师准备把问题问个清楚的时候,客房里早已经空无一人了。而寺院的大殿之上,却留着一首被后世称为《愤题和尚诘问》的诗句: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哓哓问姓名。

老僧见状,若有所悟。按照正常识人与阅人的经验,老僧也可称得上是阅人无数了,但是他从来没有遇到过一个这般的香客。他仿佛是一汪并不起眼的湖水,但是却深不见底。老僧万没有想到,他与这位陌生的香客依然有一次见面的机会,只不过那是这位香客已经成为了高坐在龙椅之上的帝国统治者,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颠沛流离

在古今中外的所有帝王之中,朱元璋的出身可以说是最为卑微的。一般来说,很多人都愿意提及自己祖上的光荣事迹并以此来证明自己高贵的血统,但非常不幸的是,朱元璋的祖上并没有任何显赫的事迹,可以说是彻头彻尾的农民。

根据历史考证,朱元璋的高祖名叫朱百六。朱百六娶了胡氏后生了两个孩子,老大叫作朱四五,老二叫作朱四九。老二朱四九就是朱元璋的曾祖父。而朱四九后来又娶了侯氏,生下了四个孩子,分别叫作朱初一、朱初二、朱初五以及朱初十。看到这里,一些读者可能会有一些疑问,这是正常人的名字吗?事实上,这是朱元璋家族族谱上的名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一个:那就是穷。作为一个只能在土里刨食的农民,名字只是孩子的一个编号,并不具备任何的象征意义。古代礼仪传承下来的那一套对朱家来说宛如天书。除此之外就是宋元以来,普通的平民百姓如果不上学或者不当官就没有正式的名字,只能以父母的年龄相加或者以出生的日期命名。

到了朱元璋祖父,也就是朱初一的时候,他娶了王氏为妻,然后生了两个男孩。这两个男孩一个叫作朱五一,一个叫作朱五四。

在前面说,朱氏一族是在土里刨食,这并不是虚言。朱氏一族因为家庭贫困,他们这一族到金陵的时候,所从事的行业是淘金户。在一些人的眼中,淘金可能是一个迅速致富的行业,但事实并非如此。淘金在当时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苦差事。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按照当时元朝的户籍制度,每个人都有固定的户籍,而这个户籍基本上也规定了一个人所要从事的行业,并且这种行业不是可以随意改变的。这其中就包括有匠户、民户、医户、淘金户等诸多的类别。而朱元璋的祖辈们户籍上所规定的就是淘金户。所谓的淘金,并不是为自己淘金,而是负责给官府淘金。淘金户在泥沙之中淘取金子后然后用来缴税。随着时间的增加,淘金也变得越来越困难。为了维持生活,百般无奈之下,只得举家搬迁,移居到了现在被称为盱眙的地方。即便到了现在,如果有人去苏北,依然可以看到后来的朱元璋在盱眙为他的祖先修建的明祖陵。

朱五一在盱眙居住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在这里讨生活同样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无奈之下,朱五一只好率领着全家一路继续迁徙,最后到达了今天的安徽凤阳。没过多久,朱五四随后也来到了这个地方。一路不断漂泊的朱氏始终没有想到,这一支贫困的家族却十分多子。朱五一在盱眙有了三个孩子,分别是朱重一、朱重二、朱重三;而朱五四则在盱眙生下了朱重四和一个女儿。后来,朱五一家增加了另外一个男孩,名字叫作朱重五。继续漂泊的路上,这对食不果腹的兄弟继续着自己扩大子孙的计划,朱五四的后代很快就排行到了朱重六、朱重七,这期间还不算他又生下的一个女儿。

公元1328年,朱五四已经47岁了。长期糟糕的生活状态让这个年近半百的朱五四完全成为了一个老头。但是很难想到的是,在这样的年纪,他还是生下了另外一个孩子,这个男孩也就很自然地顺承了哥哥们的排行,家人称他为朱重八。

然而,这是一个没有被关注的生命,他的出生就像一棵野草,隐藏在元帝国不为人知的角落之中。对于朱五四来说,他早就过了喜得孩子就备感喜悦的年纪了。他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并不是这个孩子吃饭的问题,而是当时朱家穷得没有一块裹住自己身子的破布,幸好此时朱家人在河边捞到了一块红绸布,于是这块红绸布就成为了朱元璋最初的襁褓。在朱元璋称帝以后,朱家捡到红绸布的地方被后来的人们传得神乎其神,以至于后来此地的地名都改作“红罗幛”。

在出生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朱重八对生活最为深刻的感受就是一种刻骨铭心的饥饿。

身在社会底层的朱元璋对未来没有奢望,他生命中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放牛。不是此时的朱重八不懂得读书的重要性,而是他确实付不起先生的学费。最重要的是,他需要吃饭。当然,在放牛之余,朱重八还是有一些娱乐活动的。

明代王文禄的《龙兴慈记》曾这样记载:

圣祖幼时与群牧儿戏,以车辐版作平天冠,以碎版作笏,令群儿朝之,望见俨然王者。

在这个已经无从考证真伪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简略地知道这是一个天生具有极强领袖欲望的男孩。至于朱重八的文化活动,那基本就是听说书先生说书了。在隋唐、三国和杨家将等评书里,朱重八模糊地知道了“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同时也知道了在遥远的朝堂之上,有“忠臣”也有“奸臣”。朱重八在小小的乡村所能得到的资源仅仅也只能是这些。

史书上称朱重八自幼聪明,在《明太祖实录》中有这样的记载:

太后(指朱的母亲)尝谓仁祖(指朱的父亲)曰:“人言吾家当生好人。今诸子皆落落,不治产业。(指上曰)岂在此乎?”

从后来朱元璋的种种表现来看,他的智商以及情商绝对是高于众人的。但是,如果没有意外,朱重八的命运早早会被贫困和饥饿锁定在自己熟悉的土地之上。等到朱重八长到十几岁的时候,家人会找人做媒,找一个手脚勤快、能够干活的姑娘作为他的媳妇,然后生下自己的儿女。但是一场意外打破了小朱重八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屋漏偏逢连夜雨

元至正三年到四年,也就是公元1343年到1344年,一向不缺水的淮河两岸发生了干旱。田里的庄稼被晒得枯黄得就像一棵棵荒草,土地干裂得就像是一块块硬邦邦的石头,到处是裂缝,很多人在百般无奈之下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从里面舀上些水来。

但是干旱并不是唯一的灾难。就在人们的身体已经虚弱到极致的时候,一场瘟疫又在这片土地上降临了。对于这样的情况,大部分的农民并没有恐慌,而是打起包裹,走上了逃难的道路。

朱五四的一生可以说都是在逃难中度过的,如今他已经64岁了。按照当时的平均寿命,这已经是难得的高寿了。此时的他须发皆白,身躯佝偻。长期的营养不良已经让他丧失了再次逃难的能力。而瘟疫首先攻击的目标就是这些抵抗能力极弱之人。沾染上瘟疫的朱五四自然也没钱请大夫,只能默默等待着死亡的到来。

这一年的四月初六,朱五四结束了自己的苦难,撒手西去。然而,这对于朱家来说,并不是困难的结束,而是苦难的开始。就在朱五四去世之前,朱重八的哥哥朱重四也倒下了,然后同朱五四的命运一样,四月初九,朱重四去世。朱家的死亡名单并没有就此结束,大哥朱重四去世以后,他的长子也去世了。到了最后,朱重八59岁的老母亲陈氏终于给这个名单画上了一个句号。

此时只有17岁的朱重八,看着自己的亲人在一个一个死去,自己却无能为力。这或许就是人世间最大的痛苦吧。短短的13天内,连续失去了4位亲人。这种打击对于一个半大的孩子而言,不可谓不沉重。

事实上,在这次灾荒之前,朱重八的二嫂和三嫂都已经先后病故了。二哥的独生子也夭折了。一个原本人丁兴旺的大家庭转眼之间就剩下了朱重八和他的二哥朱重六以及大嫂王氏和她的一双小儿女。而大嫂已经带着儿女逃荒去了。这样一来,家里就只剩下朱重八和自己的二哥了。

此时朱重八唯一发泄的办法只剩下哭泣。但是哭并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要埋葬自己的父母和亲人。可是,朱重八所面临的状况是没有棺材,没有寿衣,甚至没有一块可以埋葬尸体的坟地。

走投无路之下,朱家仅存的兄弟俩只好厚着脸皮去央求地主刘德,希望刘德看在父亲给他当了一辈子佃户的分上,找个地方让他埋葬了自己的父亲。刘德想都没想,干净利索地拒绝了兄弟俩的请求。原因很简单,朱五四在耕种他土地的时候,给他干过活,但是他也给过朱五四饭吃。

吃了闭门羹的兄弟俩此时真的是上天无路,下地无门。自己的脚下就是大片的土地,但是没有一块是属于他们的。最后还是一位好心人看不过去,给了他们一小块荒地来埋葬自己的父母,朱重八这才让死去的双亲有了尺寸之地。年幼的朱重八此时并不明白,自己的父母在土地上辛勤耕作了一辈子,却在死后连入土为安都无法做到。但是,此时朱重八脑袋里并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考虑这个问题,因为他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吃饭问题。

家破人亡用来形容此时的朱重八是一个再好不过的词语了。面对这种困境,兄弟二人也准备延续家族的逃难历程。在这个世界上,穷人命如蝼蚁,甚至比蝼蚁更加脆弱。兄弟二人在分开逃难的前夕抱头痛哭,因为经此一别,或许以后永世不能再见。多年以后,已经成为皇帝的朱重八在《皇陵碑》中是这样回忆当年凄惨的景象的:

兄为我伤,我为兄哭,黄天白日,泣断心肠!

兄弟两人的哭声惊动了隔壁的汪大娘。这位善良的大娘给兄弟俩出了个主意。朱重八的二哥已经成年,出门逃难还可行,但是朱重八年龄太小了,不如到村头的皇觉寺里当个和尚吧。可是和尚也不是任何人想当就能当的,虽然自己本身也并不富裕,但是汪大娘还是掏出了压箱底的钱,替朱重八买了香烛礼品,把他送到了庙中。

落发皇觉寺

皇觉寺后来又改名为黄寺、龙兴寺,据说最早是在宋朝建立的,在金兵和元兵南下的时候几次遭到毁坏。此时的皇觉寺是元朝初年建立的,虽然规模不是很大,但是终归是一个可以让朱重八吃饱饭的地方。

朱重八来到了寺庙,原本的目的就是为了讨一口饭吃。在寺庙里,他从事的工作和长工是非常类似的。那些年长的和尚对他的态度和地主刘德差不多。这些和尚有自己的田地,平时也向附近的农民出租田地。虽然朱重八依然很辛苦,但是好歹是吃上了饭。可是好景不长,朱重八寄身的寺庙也遭到了灾荒的打击。没过多久,寺庙里同样也揭不开锅了。无奈之下,寺院的住持也只能让和尚们自己云游找食物去了。

对于刚刚入寺的朱重八而言,想要活命的出路只剩下乞讨了。只不过来到皇觉寺使乞讨的时间向后推迟了几十天而已。如果要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皇觉寺给了朱重八一个和尚的身份和一个比一般乞丐要体面的行头,这包括了一个木鱼,一只瓦钵。从这一天起,朱元璋开始了自己长达三年的流浪生涯。对于这段时光,后来他在自己写的《皇陵碑》中有这样的描述:

居未两月,寺主封仓,众各为计,云水飘飏。我何作为,百无所长,依亲自辱,仰天茫茫,既非可倚,侣影相将,朝突炊烟而急进,暮投古寺以趍跄,仰穷崖崔嵬而倚碧,听猿啼夜月而凄凉,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志落魄而佒佯。西风鹤唳,俄淅沥以飞霜,身如飘蓬逐风而不止,心滚滚乎沸汤,一浮云乎三载,年方二十而强。

这一百多个字,是关于朱元璋流浪生涯的唯一官方记载。这段话语言直白,情词并茂,把朱重八的流浪生涯表现得十分生动。但是,这并没有结束,这三年的流浪生涯可以说是改变了朱重八命运和性格的三年。

当朱重八背上破包袱,手拿木鱼和瓦钵的时候,他眼中的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在此之前,他自己只是被多个社会系统牢牢钉死的。无论是户籍本、家谱册乃至后来的和尚度牒,这都是社会对他个人身份的一种承认。他是大元朝濠州府钟离县太平乡的一个男丁,是朱氏家族亲戚关系中的一个结点,也是皇觉寺中的一名小僧侣。他的生活应该是恪守三纲五常、娶妻生子,或者一心念佛,生老病死。

可是,一场由饥荒引起的巨变可以说是扯断了他身上所有的锁链。父母已经寒酸地被埋葬,唯一的亲兄弟已经不知在何处逃荒,一切家族亲戚的关系就此被割裂,即便是他试图栖身的寺庙此时也无法再容得下他了。第一次,官府不再管他,长辈不再管他,甚至住持也不再收留他。此时的朱重八一无所有,同时也失去了自己的定位,仿佛一枚被遗弃的棋子。

艰苦的流浪生活就此开始。朱重八首先向南一直走到合肥,然后又向西走到了河南固始。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朱重八走遍了包括庐州、六安、汝州等地,具体来说就是包括今天的安徽北部、河南东部、江苏北部这一带。可以想象的是,一个刚从农村里出来,双眼还对这未知的世界充满迷惑的十六七岁的孩子,他要经历的饥饿、孤独和艰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我们可以简单地发挥一下想象力,流浪在外的朱重八吃过大户人家施舍的白面馒头,也曾以草根和野菜为食。至于住,他住过村边的破庙,也曾睡过山洞。

朱重八在外流浪的三年,等于是在社会上读了三年书。只不过这本社会的大书教给他的东西足够他受用一生了。毕业之时,朱重八的成绩是非常不错的。从起初的不适应,到成为了流浪的老手。

和以往挨饿但是平静的村庄生活相比,外面的世界实在是太过精彩也太过繁华了。他看到了在村庄里无论如何也不会看到的社会百态。三年的时间,让朱重八对当时的社会和纷繁的世相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在与各色人等都打交道的过程中,他感受过勇气和善良,也见识到了邪恶和冷酷。根据朱元璋晚年的回忆,他后来颇为得意地对自己的子孙说:其“阅人既多,历事亦熟”,“人情善恶真伪,无不涉历”。这种知人识人的本领,相当程度上就是在这三年流浪的生涯中历练出来的。

流浪的生活可以说改变了朱重八的命运,也改变了他的性格。虽然在村庄的时候,朱重八已经表现了与常人迥异的聪明和大胆,但是从本质上来说他还是一个性格质朴的农村少年。然而三年的漂泊和流浪可以说打破了这种质朴,对于几乎每天都在饥饿线上挣扎的朱重八而言,活着就是目的,吃饱就是价值。从此以后,实用主义的信条就深深植根在了他的脑海之中,并贯穿了他的一生。而随着一次次与死亡擦肩而过,在原本质朴的道德血液中又很罕见地注入了冒险元素。

如果说原本聪明伶俐的乡野孩子朱重八是深埋在穷山僻壤中的一块铁矿石的话,那么三年的流浪生涯已经将他冶炼成了一块上好的生铁,等着更险恶的环境将其进一步锻造成特种钢材。

三年以后,再次回到孤庄村的朱重八已经完全长大成人了,他的眼睛里不再有热情和天真,却多了些许阴凉和老练。对于这种变化,史书上有很清楚的描述,那就是:“志意廓然,人莫能测。”因此,这三年的流浪生活对后来的朱重八来说,无论怎样强调其重要性都不为过。从农民到流浪僧人的转变,不仅仅是衣着和身份的改变,更是一种心灵上的质变。

根据《皇朝本纪》中的记载,朱重八在外游历了三年后,决定重新回到皇觉寺。在皇觉寺,朱重八开始了自己全新的生活。具体来说就是他知道立大志、勤奋学习了。以前很少有机会读书的朱重八,在云游三年之后,开始了真正地阅读佛经和其他书籍。也正是这样的机遇让朱重八有了一个稍微平稳一些的读书环境。

但是寺庙里也并不平静,在一些野史的记载中,此时的朱重八已经显露出了一些异于常人的现象。

一个传说是当时的朱重八每天都要打扫寺庙的厅堂,而厅堂之上有很多佛像都在一起。有一次,他看见佛像的脚挡住了他打扫的范围,就随口说了一句,“赶紧缩回去”。结果这个佛的脚果然就缩了回去,给朱元璋让开了一条路。

还有一个更为离谱的传说。众所周知,一个佛像前面的蜡烛台被老鼠咬坏了。朱重八就心想,这个佛还有什么用,连自己面前的烛台都保不住。他就恶作剧般在佛像的背后写了几个字——“发去三千里”。这原本只是朱重八无心开的一个玩笑,结果没有想到这天晚上很多和尚都做了同一个梦,梦见那尊佛像前来向他们告别。和尚们都很奇怪,连忙问是什么原因。佛说是当世之主遣发我。而这个当世之主也就是未来要做皇帝之人。到了第二天清晨,和尚们开始检查这座佛像,发现有朱重八在佛像背后写的字才明白其中的原委。朱重八得知此事后很淡然地说:“这只是一个玩笑罢了,我已经赦免他了。”结果到了第二天晚上和尚们又做了一个梦,梦见这尊佛特意感谢朱重八的赦免。

这两个故事在今天看来是太过虚假了,但是这在明代王文禄写的《龙兴慈记》中是有着明确记载的。事情的真假早已经是无从考证,作者的动机后人也难以揣摩。但是无论如何,假如此时的朱重八在没有任何意外的情况下,凭借着他的聪敏,或许能够成为一代精通佛学的大师,传经布道,终老一生。 第二章金鳞出海

意外引发的恶果

其实就在朱重八“闭门读书”的这一段时间内,外面却发生了一件轰动一时的大事,这件事就是元政府终于要修黄河了。元至正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351年的四月二十二日,当时的工部尚书兼河防使贾鲁在汴梁组织了15万民工共计13路,会同庐州当地的戍军20000余人,从黄陵冈开始,西到阳春村,南到白茅口,准备一共挖出河道计280里,将黄河之水勒回旧道,以绝水患。

其实这件事的起因是在好几年前,在至正三年(1343)的时候,也就是朱重八的家乡还在饱受干旱灾害的时候,当时黄河在白茅口处决堤,次年四月下了一场暴雨,使得黄河水位暴涨,再次于白茅堤处决堤。六月的决堤,使得黄河两岸备受水灾之害。重修河堤是一个工程量浩大的事情,早已经对底层丧失了统治能力的元朝不敢也没有能力发动起这样的一个工程。

但是当时的宰相脱脱并没有想那么多,他简单地认为,河堤被冲垮了就要修,只有修好河堤后,流民才能回归家乡,社会也就才能安定下来。但是他将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当修河堤的命令从元大都里传下来的时候,各级官员是异常兴奋的,这倒不是因为他们有多么关心百姓的死活,只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放手捞钱的机会来了。但这些官员更加没有想到的是,那些早就对元政府心存不满的人也看准了这个时机。

果不其然,当这一浩大工程还在大量招集河工的时候,就走漏了消息,教韩山童得知后便派人四处去散播一个童谣:“石人一只眼,搅动黄河天下反。”暗中则命人事先凿了一个脸上只有一只眼睛的石人,悄悄埋在了黄陵冈那一地段。

这一天,当那些干活的河工们挖到了黄陵冈这一段时,挖着挖着,突然就在一棵树下挖出了一个只长着一只眼的石人,很多人都愣在了当场。一时间河工们当场色变。这不正说明,可以造反了吗?平日里,那些元政府的官员们总是七七八八地找出许多的理由来百般克扣他们的工钱,如今再加上那些人的一蛊惑,立马群情高涨,工地上闹翻了天,人人都双手合十口中念佛,因为一切都应验了那个童谣所言,也就是说他们翻身的日子就要到了。

另一方面,韩山童已经在白鹿庄内聚集了3000多人,他们在经过斩白马和乌牛祭告天地之后,他们纷纷高呼韩山童既然是宋徽宗的第八代孙子,那么就当为华夏大地之王。而刘福通既然是刘光世的后人,就要辅佐着韩山童起义,还大好河山于大宋王朝。这些人立马歃血为盟,纷纷将一块红巾戴在头上。可就在他们准备拥立新君起义的时候,不料大队的官兵涌至了白鹿庄。

原来事情不小心走漏了风声,被及时赶来的元政府官兵围住,结果韩山童一时间脱身不得,被逮了个正着,被官兵当场砍死。好在他的妻子带着儿子及时逃脱,从此隐姓埋名过起了安生日子,算是留住了韩家的一支血脉。

刘福通奋力抵抗,最后冲出了重围,看来已经等不到相约起义的日子了,刘福通把心一横,索性就地就时起义。在刘福通的带领下,义军很快攻占了颍州、上蔡、罗山以及正阳和霍山等地,随后又分兵攻取了舞阳和叶县等地方。

那些黄陵冈上的河夫们,在得到信号之后也是揭竿而起,他们杀死了监工的河官,头上包上了红巾。据探报的报告,据说当时到处是一片红,而众多河工在和主力部队会合之后,这支起义军已经成为了一支拥有着60000多人的一支大部队了。

艰难的抉择

在元政府看来,一向极为温顺的农民是不会也不敢造反的,毕竟造反这件事代价实在是太高了。但是,高高在上的元政府高估了民众的忍耐程度。当普通民众连像狗一样生存下去都是一种奢望的时候,反抗成为了维持个体生存最危险但也是唯一的一种方式。

当寺庙之外已经乱成一团糟的时候,朱重八依然在皇觉寺里老实做着和尚。在这里,他能够吃饱饭,而这相对于其他人来说,朱重八的处境已经非常之好了。从种种的迹象看,此时的朱重八并没有起兵造反的意思。虽然几年前的一场灾祸让朱重八几乎丧失了所有家人,但是他并没有将这一切都怪罪给元政府,他唯一所能埋怨的就是那个他看不见的老天爷。

但是佛门之地并非一处清静之地。在义军蜂起之时,元政府派出了大量的军队对义军进行了镇压。镇压的效果并不明显,这主要是因为义军有一个活动灵活的天然优势,还没有等到政府军前来镇压的时候,义军早已经不知逃离到了何方。此外,还有一点,义军是不需要后勤补给的,这对于正规军来说无疑是一个更大的优势。在交战的初期,正规军虽然装备精良,人数众多,但往往占不到任何便宜。但是正规军想要的是立功,想要趁机捞钱也不是没有办法,他们打家劫舍,掠夺财物。为了邀功,一些元军竟然抓了一些并没有参与造反的百姓来充做俘虏。在皇觉寺周围的一些村庄,好多村民都被元军当作俘虏杀掉了。见此情形,原本以为寺庙就是安身之所的朱重八对自己的命运产生了不确定感。如果哪天政府军为了凑俘虏人数,将自己拉过去充数,那自己就大事不妙了。

此时的朱元璋面临着人生之中一项极为重要的抉择。如果不参加义军,可能会被杀掉。而如果参加了义军,或许还能够有一线生机。就在朱重八左右徘徊之际,一封友人的信件让他心中的天平开始有了稍微的倾斜。

寄信的人是他幼年时期的好朋友汤和,信件的内容大概是说自己已经做了义军的千户,希望朱重八“速从军,共成大业”。接到这封信后,朱元璋的心情很复杂,在后来的历史记录中,他将这种情绪描述为“既忧且惧”,一时也没有特别好的处理办法。事实上,此时的朱重八也还没有拿定主意走上反抗的道路。

但是另外一个因素促使着他向前又迈进了一步。虽然朱重八在接到汤和的信件后很谨慎地将信件烧掉了,但是毕竟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万一哪个人向元军举报有义军向他写信,自己就很明显的是叛匪了。朱重八已经被逼上了绝路。当然,朱重八在离开皇觉寺的时候也不是那么义无反顾,而是自己给自己算了一卦。这段经历被朱重八后来写成了一篇叫作《纪梦》的文章,这篇文章详细记载了朱重八的心理变化:

岁在壬辰,纪年至正十二,民人尽乱,巾衣皆绛,赤帜蔽野,杀人如麻。良善者生不保朝暮。予尤恐之。特祝神避凶趋吉,惟神决之。若许出境以全生,以珓投于地,神当以阳报;若许以守旧,则以一阴一阳报。

从这个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朱重八用来算卦的工具是一个叫作“珓杯”的卜筮工具。珓杯是用竹或木做成的像杯一样的东西,杯口朝上是阳,杯口朝下是阴。两个杯抛起,落在地下,以阴阳来判别吉凶。

经过一番测算,卦象给朱重八的启示就是离开寺庙,开始新的冒险。既然神明和现实都逼着朱重八不能过安生的生活,那就索性到外面去冒险吧。

元至正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352年,一个穿着破烂的年轻和尚来到了濠州城下,向守门的士兵要求进城去,准备参加红巾军。守卫一看,来的人身材高大,大鼻子大耳朵大下巴,两眼炯炯有神。士兵见此,总觉得这个和尚身上有点与众不同的地方。面对着士兵手中雪亮的大刀,这个看似僧人又不是僧人的人没有丝毫的恐惧之感。

此时城外正元军密布,守卫很自然地认为这个人有可能就是元军的奸细。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是本着宁可错杀但绝不放过一个的原则,守卫叫来几个人按住了这个不明身份的和尚,准备当作奸细杀掉。

没有审判,也不会有审判,如果不出意外,朱重八会被拉到护城河边处斩。虽然说选择过来投军是有风险的,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他还没有当成兵就很有可能在下一刻成为刀下鬼。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只会埋怨自己来得不是时候,兵荒马乱的时节,人命如草芥,死也就死了。

但是朱重八没有慌张,他选择了大声呼喊。加上朱重八本身力气也大,和前来押送他的士兵扭打在了一起。他试图吸引更多军人前来围观,或许能有真正管事的人制止这几个守卫不问是非就杀人的行为。

谢天谢地,这个看似概率极低的方式竟然真的拯救了朱重八。此时正在城外巡视的起义军元帅郭子兴听到了这边有情况,连忙驱马前来,想看看这边出了什么事。此时正大敌当前,郭子兴的神经早已经绷紧了。从这个虽然年轻,但是长相奇特的小和尚的眼睛里,郭子兴没有看到任何的慌乱。从他的眼睛里,他看到的是沉着和冷静。郭子兴问了朱重八几个问题,此时的朱重八表现得神态恭敬,语言流利。不用多想,朱重八三言两语就使得郭子兴确信这个小和尚确实是为投军而来的。

朱重八的这一举动不仅挽救了他的生命,同时也可以说是开启了朱重八成功的序幕。郭子兴通过此事对朱重八的印象很深,他没有将朱重八编入到汤和的部队之中,而是把他调到元帅府做了自己的亲兵。

郭子兴没有看错人,在朱重八的身上,有一种出类拔萃的品质,这种品质就是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着手去做了,他都会全心全意地做好。此外,郭子兴从这个年轻人身上开始不断发现其他人所没有的品质:头脑清楚、做事周密谨慎,凡事想得极为长远。此外,他没有这个年龄段年轻人常有的轻浮和鲁莽,有的是这个年龄段的人极为罕见的沉着和老练。郭子兴交给他的任务,他都能够办得十分妥帖,挑不出任何毛病。出兵打仗的时候,这个长相奇特的年轻人作战的时候极为勇敢,史载“从旁翼卫,跳荡无前,斩首捕生过当”。在一个普通亲兵的角色里,朱重八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郭子兴尝试着让他带着小队出征,每次朱重八都身先士卒,得到了战利品也从不独吞,总是和众人平分。很快,年轻的朱重八就成功地树立起了自己的威信,自己也被郭子兴提拔为九人长,这是朱重八的第一个官职。

也正是在此时,朱重八将他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朱元璋。所谓的璋,意思是一种尖锐的玉器。朱元璋的实际意思也可以看作是“诛元璋”,此时的朱重八将自己比作诛灭元朝的利器,而他最终也没有辜负这样的一个称呼。

郭子兴知道自己碰到了一个极为难得的人才。逐渐从小事开始,郭子兴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就开始找朱元璋商量,让这个年轻人提出点儿自己的意见。朱元璋常常给出他意料之外的意见。然而,在经过朱元璋的分析和解说以后,郭子兴又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他对朱元璋十分欣赏,以至于没过多久,他就把自己的干女儿马氏许配给了朱元璋。

这个马氏是郭子兴的老友临终前将其托付给他的。郭子兴的第二个夫人张氏便将其收为义女,郭子兴更是对这个义女百般疼爱,两个人一直想给这个女儿找个好的人家。而恰在此时,朱元璋出现了。通过一段时期的考察,郭子兴更加认定朱元璋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一个可以真正辅佐自己的人才。即便是为了自己的未来着想,郭子兴也要培养一些真正属于自己的势力,而朱元璋无疑是最佳人选之一。

而也恰恰是这个决定,可以说真正改变了朱元璋的一生。因为这不仅是朱元璋政治身份上的改变,也是朱元璋家庭上的改变。至于这位马姑娘在年轻的时候具体长什么样子,后人已经无从得知。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幅画像,从这幅画像里我们可以看出,马姑娘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农村妇女,她没有倾国倾城的容貌,也不是受过很多教育的名门闺秀,但是她拥有作为一个女人最优秀的品质,那就是善良。关于这一点,我们在以后会有多次印证。

羽翼渐丰

郭子兴之所以要急着拉拢朱元璋,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的力量实在是太小了。濠州城里虽然郭子兴是名义上的统帅,但是这支部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团结。事实上除了郭子兴以外,濠州城里的头目还有孙德崖等四人,而郭子兴只是名义上的最高统领而已。但除了郭子兴以外,其他的四个人大多都是农民出身,也没有什么见识。但这些人不愿看到郭子兴一人独大,每次议事的时候,这四个人就联合起来,专门反对郭子兴的意见。久而久之,郭子兴就不愿参加会议了。

成了“朱公子”后的朱元璋不断四处征伐,一路飞黄腾达,很快就升任到了总兵官的位置。虽然朱元璋的战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郭子兴手下的其他总兵官却对朱元璋十分不满。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作为一个资历尚浅的上门女婿,即便立有战功,也很难得到其他人的认同。按照当时的规矩,朱元璋位列总兵官第一位,理所当然应该坐会议上的第一把交椅。但是一些资格较老的军官对此就颇为不服,在背后经常说朱元璋并没有多少真实的本事,只不过是依靠着自己是郭子兴的女婿而位列其中。

朱元璋得知此事后并没有以职位来压制他们,而是让小兵把议事大厅里的椅子都撤掉了,换成了长凳。这样一来,在下次举行会议的时候,每个人都可以自由挑选自己的座位。很快,在第二天开会的时候,朱元璋有意迟到,而那些按时进入会场的人见朱元璋没有到来,就自己先坐到了右边。因为那个时候是以右为尊,所以等朱元璋前来的时候,整个会场就只有最靠左的一个位置。朱元璋一句话没说就坐在了那个位置。等开会讨论的时候,同样按照惯例是坐在右边的人先发言,但是这些人并没有明确的战略分析,也没有具体的作战计划。最后一个轮到朱元璋的时候,他侃侃而谈,分析得合情合理。大家听了以后,不由得对朱元璋刮目相看。这样的情形出现几次之后,后来大家开会的时候,其他总兵官都自觉把右手的位置给他留出来了。朱元璋的威信就这样逐步树立了起来。

随着朱元璋能力逐渐被认可,孙德崖等人越来越觉得有了朱元璋的郭子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双方的矛盾也日趋白热化了。

一天,孙德崖派人抓住了正在濠州城里闲逛的郭子兴,然后堂堂的大元帅就被绑架了。奇怪的是,这些绑匪对索取酬金好像并不是很热心,明显就是奔着将郭子兴往死里打的目的。郭子兴在被一顿暴打之后给关了起来。

朱元璋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没有做任何的迟疑,立即准备回到濠州城解救郭子兴。对朱元璋来说,郭子兴不仅是他的上级和恩人,更是他的岳父。旁边的一些人开始劝说朱元璋,认为既然孙德崖已经拿下了郭子兴,朱元璋此次前去无疑是送死。但是朱元璋并没有任何的退缩,毅然决然带兵进入了濠州城。可以说,朱元璋的这一举动极大地树立起了他的威信,同时也彰显了他优秀的品格。此时的朱元璋不再是给口饱饭吃就很满足的放牛娃了,他还有更大的追求。而勇于承担责任则是自己跨出的最重要一步。

朱元璋回到濠州城后很快就弄清楚了事情的原委。朱元璋立即率领着自己的士兵包围了孙德崖家。孙德崖压根儿没有想到朱元璋还有胆量和勇气回来,一番质问之后,孙德崖无言以对。朱元璋派人对他家进行了搜索,最终在孙家的地窖里找到了快被打得半死的郭子兴。

经过了这件事,朱元璋确立和巩固了自己在濠州城内的地位。但是精明的朱元璋也通过这件事意识到,和这些人在一起恐怕是很难有前途的。而自从郭子兴被朱元璋救回来以后,他对这个女婿也不是很满意了。其中的原因也不难推测,郭子兴是一个习惯一人独大的统帅,他是不允许一个能力比他强,甚至有可能取代他的人长期在身边的。

很快,朱元璋就向郭子兴申请自己带兵出征,离开濠州。不出意料,自己的岳父在表面上看起来有些不舍,但是内心还是很高兴地批准了朱元璋的请求。也许是为了能够彻底不用再见到朱元璋,郭子兴给朱元璋下达的第一项作战任务是攻打定远。当时的定远有重兵把守,一般情况下,义军能够躲着元军就已经属于十分幸运的了,还没有多少人敢直接面对元军。但朱元璋既然领命了,就不得不硬着头皮上了。朱元璋不愧是朱元璋,他很快就找到了元军防守中的一个漏洞,很快就攻克了定远,在元军集中兵力围剿之前又安然撤出。定远的胜利给了朱元璋以及他所率领的将士极大的信心,乘胜追击,接连攻击了怀远、安奉、含山等地,一时势不可当。

取得这些成果以后,朱元璋并没有满足,他来到了自己的家乡钟离。在这里,朱元璋做了一件影响他一生的举动,那就是招募了24个前来投奔他的人。这些人在当地都是小有名气的,当这些人也来到朱元璋队伍之中的时候,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人就都来投奔朱元璋了。很快,朱元璋手底下能够直接管辖的人就有了700多人。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朱元璋所招募的20多个人,我们可以简单看一下他们的名字,因为这些人中的大多数还会多次出现。徐达、周德兴等人,以及郭英、郭兴、张温、张龙、张兴等兄弟,还有陈德、顾实、吴良、唐宗胜、王志、陆促亨、孙兴祖、丁德兴、陈桓、何福、耿君用、李梦庚、胡泉等人。

当朱元璋再次回到濠州的时候,他不仅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而且还多带回来了一支700多人的队伍。经过了攻打定远和招募兵丁的事情后,朱元璋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他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跟着郭子兴等人是没有前途的,要想在这样的乱世存活下来,必须要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为此,朱元璋回到濠州后很快又向郭子兴请辞了。这次离开的时候,朱元璋给郭子兴送了一份大礼,那就是将自己招募而来的700多名士兵全部都留给了郭子兴,而自己只是精心挑选了24人离开了濠州城。

离开濠州后,朱元璋听说定远附近的张家堡有一支自称驴牌寨的队伍,大概有3000多人。这是一支孤军,跟其他队伍没有什么联系,现在正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他们想要投奔义军,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朱元璋立即觉察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朱元璋为了能够得到这支队伍,亲自前去招降。到了张家堡以后,朱元璋巧舌如簧,对这支武装的首领可以说是封官许愿,一阵谈判后,对方大为心动,答应三天后前来投奔朱元璋。朱元璋心中异常高兴,然后就等待这支队伍的前来。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在朱元璋走后,又有另外一支起义军前去招降了这支武装,并且给出的条件比朱元璋给出的更加诱人。

这个时候的朱元璋也丝毫没有含糊,当机立断,很快就赶到了张家堡,派人去请首领,说是有要事相商。可是等首领一到,朱元璋立即缴获了首领的武器,然后把他关押了起来。在控制首领后,朱元璋派人到张家堡,向那里的队伍说首领已经变计,转投了朱元璋。张家堡的普通军士不知是计,于是就收拾装备东西来到了朱元璋的驻地。此时的首领见木已成舟,这三千武装就被朱元璋成功招降了。

在得到了这支队伍之后,朱元璋如虎添翼,挥师向东去夺取横涧山。

横涧山内有“民兵”两万人,主帅是缪大亨,这个人是定远人,他集结的是一股地主武装力量,也就是青军,在郭子兴进行濠州的战争中由于没占到什么便宜,所以才率军退到了这横涧山内,被元朝政府封为了义兵的元帅。为了得到这支队伍,朱元璋派花云领了一支队伍,他们摸黑将对方的军队围了起来,却并不开战,而是摇旗呐喊,元政府派来的监军张知陆军见此情景,骑上快马只身逃走了。

朱元璋的部下中有人与缪大亨有私交,便前去劝说,走投无路之下,缪大亨只好归顺了朱元璋。

如此一来,算上缪大亨的部队,再加上当地的几万精壮人员,朱元璋一下子增加了70000的大军。为此,他将这支大军进行了整编,从中选出了两万精壮士兵编成了一支队伍。出乎人意料的是,朱元璋没有对士兵说一些同生死、共患难之类的话,而是对这些士兵进行了谴责,朱元璋对这些军士们说:“你们的部队本来是一支十分庞大的队伍,为什么不费吹灰之力就被我收服了呢?原因其实很简单,你们以前没有纪律,平时又缺少训练。所以,我们如果想在以后能够成就一番大业的话,那么必定要从现在开始就遵守纪律,严格地去训练。只要未来建立了功业,大家都会有好处的。”这番话可谓是有理有节,新加入的士兵对这位新的统帅一下子有了好感。

也正是经过这次的改编,朱元璋的部队和其余的那些乌合之众的农民暴动军有了本质的区别。在定远,其实还有另外一支队伍,严格来讲,他们是一支真正的青军,因为这支队伍是由冯国用和冯国胜两兄弟组织起来的,他们在当地拥有着数百亩的良田,是当地的中小地主,可是由于兄弟俩喜欢研读兵书、兵法,红巾军起兵时,为了能够自保,这才组织当地的一些小地主和乡民,成立了一支“民兵”队伍,目的只是想自保。可是随着时局的动荡,他们却越来越感觉到自身力量的单薄,于是就想找棵大树来靠一靠。兄弟俩四处一打听,得知朱元璋的部队纪律严明,深得人心,便主动前来投靠。

一时之间,朱元璋的部队得到了空前的壮大。但是与其他队伍不同的是,这冯国用和冯国胜两兄弟却不比他人,由于从小喜欢读兵书,有着很深的谋略,对朱元璋日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行军路上的“偶遇”

元至正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353年,朱元璋率领着自己的军队准备攻打滁州,也正是这个时候,一个人走进了朱元璋的军营。起初,朱元璋并没有太在意这个人。朱元璋看此人温文尔雅,字也写得挺好,于是就将此人留在了军中当文书。这个中年人对于这样的安排也没有什么怨言,只是安安分分地做好自己的工作。直到有一天,朱元璋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四方战斗,何时定乎?”意思是说如今天天打仗,什么时候才能是个头呀?

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人非常从容地回答说道:“秦末混乱的时候,汉高祖刘邦也是普通百姓出身,但是他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仅仅用了五年就成就了帝王的事业。现在的天下已经不是元的天下了,元帅你的户籍现在濠州,距离刘邦老家也不是多远,就算不是王气所在,也多少能沾点边。”说完这句话后,这个中年人停顿了一下,然后说出了最关键的一句话:“只要元帅能够向刘邦学习,按照他的行为去做,将来的天下一定是你的!”

这句话对朱元璋的震撼无疑是极其巨大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朱元璋是没有明确而具体的目标的。他唯一想要做的就是在这样一个险恶的环境下生存下来。即便是招兵买马,其目的中还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源于自保。至于当皇帝,那是一件太过遥远也几乎没有想过的事情。

朱元璋很诧异地看着这个他以前几乎没有注意到的人。这个中年人的一番话彻底燃起了朱元璋的内心的渴望。是的,当皇帝才是自己的方向,既然刘邦做得到,我也能够做得到。想到这里,朱元璋调整了自己的坐姿,向眼前的这位中年人行了礼。

此人就是后来明朝开国的第一功臣李善长。

李善长也是定远人,他是听闻朱元璋的事迹后前来主动投城的。这个李善长可不简单,他并不是因为家庭贫困没地方吃饭才来投靠朱元璋的。他本就是地方上的一个知名人物,自幼读了很多书,料事如神。他出身于地主家庭,但良好的家境却没有让他沉迷生活,他有自己的追求,在诸多起兵造反的义军中,李善长认定了朱元璋。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朱元璋的确是一个值得他去辅佐的雄主。

李善长的到来可以说极大地刺激了朱元璋的雄心,他很快就任命李善长为记室,实际上就是自己的私人秘书。除此之外,朱元璋还交给了李善长另外一项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协调军中诸将之间的矛盾。朱元璋对李善长说:“如今天下大乱,群雄四起,没有像先生这样的人是不行的。我见群雄中管文案和参与谋划的人,往往利用机会毁谤左右的将帅,非常不利于人心的团结。希望先生以此为戒,协调诸将,同心同德,共谋大业。”

至此以后,李善长就成为了朱元璋最为倚重的谋士之一,并且担负起了军师和后方给养的任务。

按照原定的计划,朱元璋要夺下滁州。滁州是一个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地方。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曾写过“环滁皆山也”,此言着实不虚。

但滁州城内的守军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利用有利地形对朱元璋形成威胁。在双方开战之初,朱元璋手下的一员名叫花云的猛将就率领着数千骑兵以中央突破战术直冲元军阵地。元军溃败,朱元璋率军很快就攻入了滁州内。

在占领了滁州城后,朱元璋又迎来了人生中的另外一件喜事。他的军营里迎来了自己的亲人,分别是他的侄子朱文正、姐夫李贞和外甥李文忠。此时的朱元璋不可谓不得意。他拥有了滁州这个根据地,团聚了家人,手下既有强兵又有良谋。此时的朱元璋的眼界早已经超越了小小的滁州城,他想要得到的是整个天下。

这一年,朱元璋仅仅26岁。

道德和策略的制高点

正当朱元璋春风得意的时候,他的岳父郭子兴的日子并不是那么好过了。在朱元璋走后,郭子兴基本上就是一空头元帅了,很快就被孙德崖一伙人架空了。孙德崖几个人变得也更加嚣张,几次都想找个由头将郭子兴除去,只是心里一直顾忌着朱元璋在滁州的数万兵马,才没敢轻举妄动。但几个人一合计,想出了一条计策,想把朱元璋调来守盱眙,然后借机将他和郭子兴一起除掉。

朱元璋自然明白这是个陷阱,怎肯上当,便推托元军来犯,不敢轻易动用军队。接着又花钱买通了赵均用的几名左右,进言赵均用不要听从孙海崖等人的挑唆,应当好生用郭子兴,让他去开疆扩土,取城夺寨。纵使赵均用主意再坚,也经不住左右天天如此讲,心一软就放了郭子兴,让他可以带着本部人马去滁州。

到了滁州以后,朱元璋不仅没有对曾经为难过自己的岳父怎么样,而且还把统帅的位置让给了郭子兴。这不是简单地给郭子兴一个名头,而是实打实地将自己手下30000精兵的指挥权交给了郭子兴。这一举动让郭子兴百感交集,问朱元璋为什么要这样做。朱元璋诚恳地说,如果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今天,我不能忘恩负义。

得知这个消息以后,原先企图杀害朱元璋的人也都对他十分敬佩,这其中就包括了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

郭子兴的到来无疑是增加了朱元璋的实力,但是小小的滁州城一下子涌进了如此多的将士,粮食补给很快就成为了一个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朱元璋再次表现出了极为大度的品性,他带领一部分人马进攻和州,攻打下来后就居住在了那里,而将拥有天险的滁州交给了自己的岳父郭子兴。

危机很快就到来了。郭子兴离开濠州城后,濠州城内孙德崖的日子也不是那么好过。濠州城经营多年,士兵众多,而这些人又缺乏筹集粮饷的能力,久而久之,濠州城内的士兵就有了躁动的情绪。无奈之下,孙德崖只好带着队伍离开了濠州。郭子兴的滁州是不能去了,眼下唯一可以投靠的就属于身在和州的朱元璋了。朱元璋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正在万分头疼之时,却得到另外一个添乱的消息。身在滁州的郭子兴得知孙德崖无粮前去投奔朱元璋后,郭子兴心中暗喜,于是自己也带了数万兵马准备前去和州,要和孙德崖一决高下。

此时身处夹缝之中的朱元璋连忙在双方之间斡旋。而孙德崖也知道自己如果真的打起来,面对郭子兴和朱元璋的联手,自己没有丝毫的胜算。一番衡量之后,孙德崖表示自己愿意撤出和州。朱元璋一直等着这句话,当即决定为孙德崖送行。但是朱元璋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郭子兴对着即将溜走的猎物依旧恋恋不舍。

在郭子兴眼里,没有未来战略,没有轻重缓急,此时的他只记得孙德崖数次羞辱过他,而这是他报仇的最佳时机。他看到城内的孙德崖身边没有多少士兵,就趁着朱元璋不在的时机,命令手下的人将孙德崖抓了起来。

孙德崖的士兵闻说主帅被抓,第一反应就是朱元璋所指使的,很快就抓住了朱元璋。在抓到朱元璋后,孙德崖的手下开始找郭子兴谈判。郭子兴对孙德崖是恨之入骨的,但是他知道朱元璋对他将来或许有着更大的作用。仔细衡量一番后,郭子兴决定放人。经过一番交涉,孙德崖和朱元璋最终都平安地回到了自己的军中。

或许就是天命,郭子兴对于孙德崖从自己手头溜走一直怀恨在心,郁郁不得发泄。没过多久,郭子兴就一命呜呼了。郭子兴的死对于朱元璋真算不上什么坏事,虽然他失去了所谓的“岳父”,但是他终于能够完全放开手脚了。

一时间,郭子兴的部队便群龙无首,暂时由郭子兴的两个儿子郭天爵和郭天叙与朱元璋共同执管。但是很快,小明王的圣旨便到了,从此,郭子兴的这支军队再次有了新的元帅。

小明王就是当年策划“石人一只眼,搅动黄河天下反”的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当年韩山童的妻子带着儿子隐姓埋名起来,不想却在后来被刘福通在江苏的砀山夹河一带给找到了,于是将其母子接到了亳县。因当时刘福通跟随韩山童发动红巾军起义时,韩山童自称是宋徽宗的第八代孙子,所以这韩林儿也自然就成了宋徽宗的嫡传后人,被刘福通立为皇帝,又号“小明王”。

不管小明王韩林儿是否有实权,但所有的任命还是要经由他的手的,在张天祐到亳州面议之后,就带回了小明王的旨意:封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为都元帅,张天祐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

自大军占领和州之后,朱元璋可谓是一波三折,不仅兵权失而复得,甚至还险些丢了性命,但是最终他还是从郭子兴与孙德崖之间这条夹缝中钻了出来,并且真正成为了统领一方的左副元帅,真正名正言顺地掌握了兵权。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