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商聊天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0 09:03:13

点击下载

作者:张超

出版社:文化发展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高情商聊天术

高情商聊天术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高情商聊天术作者:张超排版:Lucky Read出版社:文化发展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11-01ISBN:9787514218787本书由北京磨铁数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言高情商聊天术让你在未来有机会

我们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大爆炸时代,互联网带来的科技变革已经在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也必将改变每个人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性质。当机器越来越先进,而且越来越便宜的时候,人,靠什么与机器竞争呢?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读者产生疑问:这与我们会不会聊天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写作这本书的时候,我更希望,那些认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与聊天没关系的朋友能看到这本书,因为没有什么能够保证你的工作是安全的,甚至不管你有多么努力,你都不能保证你的公司或者你的行业不会在短短的三到五年间发生巨变。不是你足够努力就能保得住你的工作,因为很有可能,行业遇到新技术的冲击,一夕之间,你所在的行业都没有了。

如果我们目前所从事的工作和行业都不是安全的,也就没有什么能够保证它们永久存在了。我们每个人就更应该具备灵活的处世方式和技能。作为在人类社会中参与竞争和合作的每一个个人,我们还可以依靠什么?

有句话叫“聪明的脑袋再也不是刚需,但是有趣的灵魂依然万里挑一”。人依然是丰富和宝贵的资源,不过对人的情商的要求提高了。你得有料、有趣,还得有“聊天力”。语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力量。

从对未来的战略决策来说,高情商的聊天术会在你所在的行业都没有了的时候,依然成为你的帮手。

比如,一个人现在努力地学习本行业的知识,但是他所在的整个行业都没有了,被迫进入新的行业,他怎么和机器、和那些比自己年轻或者资历深的人竞争呢?所以,除了学习本行业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学一学如何聊天、如何更好地与人交往。这样,你就会比同种处境的人多一分机会。李嘉诚早已说过这样的话:“读书并不直接帮助你的财富增加,但你机会更加多了,你创造机会才是最好的途径。”聊天也是如此。

从目前的工作来说,你当下的工作也需要让影响你前途的人知道你做得有多好。对大多数人来说,会聊就等于会干。有太多人抱怨:“我的老板就是喜欢能说的人,根本就看不到我做了多少工作。”

老板有错是他的事,我们的错误是自己的表达能力不好,白白把机会拱手让给了别人。当老板和你聊天的时候,或者你知道怎么说能给他带来一种“你是一个可靠、扛得住压力的人”的时候,他会倾向于相信你在工作中也能拿得下任务,未来也将是中流砥柱。你就比不会聊的、谦虚的人多了竞争优势。

即使面对当下每一天的生活,你也需要提高口头战斗力:你的新客户需要在短时间内感到你可信,你的老客户需要你的情感维护,你的家庭需要经营,你的伴侣需要在你看似轻松的几句闲聊中就能帮他做出决定,你的孩子需要在你轻松的话语中感受到爱,而不是你知道自己心中有爱,口头却无力表达。

当然,语言表达能力有不同的形式和层次。

在本书里,我们更多地选择了聊天的语言案例,让大家感受日常话语的力量,因为在我看来,聊天的能力比辩论的能力更为重要。很多辩论高手都让人心生畏惧,他赢了对方,却输了朋友。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真正会聊的人,他们是高情商的人。

我们可以一星期不辩论、一个月不谈判、一辈子不主持,但很难做到一天不聊天。聊天可以让人发现别人的更多面,发现自己最深的一面。高情商的聊天让自己更加具有主动性,却没有攻击性,能够从容地把讨论、分享、探究的方式加入自然的聊天状态里,真正懂得共情和对抗的艺术。

尤其要强调的是,互联网时代,大家大多靠网络沟通。此时,人与人之间面对面对话的能力都在退化。此刻,不是不需要高情商聊天的能力,而是物以稀为贵,令会聊天变得更重要了。

让本书陪你一起提升势能——当别人和你聊几句,或者你和别人聊几句,你就能让复杂的问题变成没有问题,能说服别人而不让别人感觉自己是在被说服,对方始终爱和你在一起聊天的时候,你就是有魅力的人。这样的人,人们愿意去支持、信赖和依靠,这和他懂不懂人工智能、会不会做财务报表、能不能纵横捭阖,都没关系。第一章开口就能不一样让你在对方的认知系统里升级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

在当今这个时代,人与人的见面和认识变得容易起来,但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并不多。

我们期待别人能记住自己,甚至有人说,“宁可给人留下‘怪印象’,也不要没印象”。例如,故意把领带折起来,或者在初次见面聊天的时候就力求一语惊人,又或者在行动上更加积极和刻意制造热闹气氛。可是,这三种方式的效果并不够好,要知道“这个人很怪”的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再想树立正常、可靠的形象就困难了。

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第一,让自己说有趣的话,变成有趣的人。

我们遇到的人越来越多,可是,有趣的人却越来越少。与其徒劳奔走,不如让对方被你的有趣吸引。这样,对方自然对你感兴趣。

你可以通过学习一些有趣的笑话,令对方“闻所未闻”、印象深刻。当然,这么做的危险是对于初次见面的人,“玩笑而不伤人”是困难的,因为一句玩笑说出口,你根本不知道你的笑点是不是对方的痛点。

在这里,我们提到一种高级的有趣,也就是并不是普通的讲笑话,而是说出令对方感兴趣的话。

具体怎么操作呢?

人的复杂性决定着人有很多面:一个外表极为热情和开放的人,内心一定有某一个角落也是不能对人言的,或者有着不为人知的痛苦;一个极其安静、从容的人,也许某一刻正在拼命地压抑自己内心涌起的暗流。

我们在和陌生人接触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指出人的这种矛盾性,对方将感觉“你真是懂我”。

比如对一个内向、不善言谈的人说:“你今天虽然没有说太多话,但我感受到了你的支持。”

对一个外向、开朗的人说:“你今天的每一个沉默都是一种态度,我知道你内心是有自己的坚持的。”

这就是“说出内向的人的外向性,说出外向的人的内向性”,让人感受到你的细致、温暖与关注。

第二,投机的人越来越多,肯耐心准备的人却越来越少。

当我们去见一个人的时候,如果能够提前将对方的资料和信息进行搜集和整理,你说话的时候注意把相应的话“嵌”进去,对方自然会对你有好感。

1.你说话的时候,引用了对方说过的一些很有战略思想或者和别人不一样的观点,那就是对方的得意之处。只要你提出来,对方就会自动接话和延伸话题。你说:“我留意到您在充满了变化的当下,提出了一个职业人士还是要做至少三年的职业规划……”对方接下来和你绝对有的聊。

2.提问的时候,结合对方的个人经历来提问题。你说:“您以前是名技术人员,后来成功地自我创业。请问在您看来,从技术岗位转移到领导岗位,需要克服哪些问题呢?”

3.在自我介绍的时候,先介绍你们两人共同的特点。聊天时,哪怕你说“您是安徽人,我也是……”也比没有共同点要好得多。

第三,急功近利的人越来越多,第二次留下印象也是种策略。

有时候,我们在面对一些很有社会地位和成就的人时,被他们对外宣传的形象和气质所蒙蔽,尤其对年轻人而言,在自己崇拜的人面前,甚至会有点“害怕”和他们说话。事实上,这只能证明自己见过的人还不够多。

多年前,我想找一位知名的企业家谈项目合作。他在报纸上的形象是那么严肃、一丝不苟,我也看到过电视上的他:说话很慢,也很少,有时候观点很尖锐,不给人留情面。

第一次见面,是在一个公开场合,他来去匆匆,我的确没有找到机会上前进行自我介绍。

第二次见面的时候,我去他的企业拜访,我发现他私下和外界的形象并不一样。他很随和,还很客气,当场送了我一支刚在国外买的钢笔,表示初次见面,要互相支持。

我接过钢笔,表示了谢意。同时,顺着他的话开始聊,我说这并不是我们第一次见面,只是他对我没印象了,但是他却给我留下了一个思考。我说起上一次见面的场景:“当初参加那个企业家谈创新的活动就是为了听您的观点。当时,您提到了自己的企业也在寻找新的模式。我在想,您把企业做得这么好,还一直在努力和寻找新的突破,令我很感动,也对您更加尊敬了。”

听完我的话,他因为对我的毫无印象而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同时因为听到我对他的印象之深而对我也有了印象。后期,我们谈得很愉快,也有了成果。

当时,我就懂得了一个道理,有的人和电视上是不一样的,不要被电视上对方的犀利而吓到,那可能只是一种传播自己和对外塑造自己必要的手段。

有很多人缺乏安全感,只愿意和脾气不好的人合作,因为在对方的强势和自负的包装下,他们才觉得项目可靠。

在那一次的拜访中,我还深深地领悟了一句话:“人们不在意你说了什么,除非你说的让他知道你对他有多在意。”

说话是为了表达,不论你对人有多真诚,如果你无法恰当地表达出来,对方都不会感动。除非你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你就牢记住对方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哪怕你只记得对方的帽子或者眼镜的颜色,你在第二次见面的时候,只要把你的观察说出来,你也能和别人不一样。花样赞美人人爱

很多人都说自己并不喜欢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赞美,那只是他们不喜欢听到重复、老套、空洞的赞美。如果说话的时候,你能让你的赞美真诚和巧妙一些,那么对方一定会听得“上瘾”。

好的赞美有哪些特点呢?

第一,好的赞美要真诚,并且发自内心。我听到很多人赞美别人的时候,都唯唯诺诺、声如蚊蚋。这种态度不可取,如果你用这样的态度和语气来赞美别人,那么宁可不要去说。我们观察那些成功的销售人员,会发现他们夸赞别人的时候,都大大方方、不做作。有时候,明知道对方是为了你口袋里的钱,你还是会不由自主地高兴。要知道,当一个人心情好的时候,大脑就会活跃,思考事情的时候就会倾向于积极的一面,这种积极会推动和加速两个人的互动关系。所以下次,哪怕你只是要夸对方的形象很儒雅,你也要大大方方,大声地说出来。

第二,好的赞美要令人放松,让人觉得不夸张。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我们夸赞了某个人之后,他和我们的关系非但没有变得亲近,反而还疏远了,对方想见我们的积极性反而越来越低了。

人们在自己的行为中追求一致性,如果你的赞美表现出一种只是给对方“戴高帽”的感觉,对方就会因为难以达到你的赞美,而与你保持距离。

例如,你对一个人说:“您真是个好人,每次当我需要您的时候,您都会义无反顾地支持我。”不是这个赞美不真诚,而是你的赞美中暗含着一种要求:对方“每次”都要“义无反顾”地支持你,这样才能符合你说的“真是个好人”的标准,这真是极高的期待和要求!

正确的赞美应该是就事论事地提到,这次对方的帮忙有多么及时。只要你把自己当时面临的艰难处境说得令人感同身受,对方就能知道这是你对他热心帮忙的赞美。

第三,好的赞美要灵活、有花样。

1.可以配合一个小礼物进行赞美。我有一个朋友收到了下属的一个礼物,是一条领带。这个礼物选得有品位,又不夸张。更有意思的是,这个朋友还听到下属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谢谢您一直以来的信任,希望您继续领着我、带着我,一起成长和进步。”哪个领导会拒绝这样送来的“领带”呢?

2.满足对方的多个需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人的五大需求,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

其中,社交需求是人对友谊、爱情和社会关系的需求。一个人感受到了别人对自己的需要,从而感受到自己的社会价值。一般情况下,只要你向对方表达了感谢和赞美,都能够满足对方的这种心理需求。

尊重需求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如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等。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又包括他人对自己的尊重。

看似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有重合的地方,但在实际运用上却有大大的不同。你对一个人说“老王是个很有能力的人”,和你对着一群人说“老王是个很有能力的人”,对老王的刺激当然不同。所以,你可以使用“在公开场合表达对对方的赞美”这一招。这样,你让对方的两个心理需求都满足了!

好的赞美需要以各种形式扩散,你当着老王的面赞美老王,和你背着老王去赞美老王,在当事人心中,感受又不一样。一个人在别人背后赞美他,会显得没有功利心,这会让一句平平常常的话变得更加真诚、令人感动。相信我,不要以为背后表扬人不会传到当事人的耳朵里,它会比你想象中的传达速度更快!

3.赞美越含蓄,才会显得越高级。

赞美可以很具体。对方完成了一项工作,你与其大声吆喝说他太厉害了,不如将他的工作难点进行拆分。当你努力说这个工作原本有多么难,而对方能够克服困难完成的时候,你就已经是在赞美对方了。

明贬暗褒有转折。你可以这样说:“我刚认识你的时候,对你有距离感,因为通常一个能力像你这么强的人,都会看不惯别人,对其他人没有太多包容性。后来,我和你一接触,发现你真的太难得了,你对自己要求很高,但是待人却那么宽厚!”

赞美可以“曲径通幽”。你对一个人说“您是一个有社会地位的人”,对方一定会听过就忘,甚至有的人还会反感,觉得他是否有地位不必由你来评价和论断。但是,如果你了解他的家庭结构,你说:“这次的事情多亏您帮忙。对于您而言,真的是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除了工作伙伴,就是在家庭生活中,您的家人也一定会因为有您在身边而感觉特别踏实和安心吧?”这样的赞美,不但是赞美,还延续了话题。接下来,你们从工作就聊到了家人,从而迅速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找出令对方兴奋的话题

我们和自己不太了解的人说话,想开启一个话题是有些冒险的,甚至是那些我们好久不见的朋友,因为我们对对方的信息掌握得不全面,一开口都有可能造成尴尬。

再会说话的人也会遇到尴尬的场面,也会有自己当下解决不了的问题。说话是一辈子的功课,在面对一些陌生人的时候,永远都要有谨慎的心态,尽量多掌握对方的信息。

当我们掌握了对方的一些基本信息的时候,该怎么聊天能让对方产生兴奋的感觉,愿意继续和我们聊下去呢?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聊对方最看重的事情。

总有一些话题,能涉及人们的共性,也是比较容易把握的话题。只是如果我们不学习,我们就会忽视这些话题。生活中,我常常遇到这样的提问:“为什么我和一个人聊天,开始的时候聊得还挺好的,后来慢慢地,不知道为什么,对方就没热情了,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我们看如下一段对话:

小李:“关于这次合作的细节,杨先生让我和您联系。”

某客户的市场部负责人苏女士:“好的,欢迎谈合作。你们公司在业内很知名,早就听说过。”

小李:“那太好了,我们约个时间,我去拜访您吧。”

苏女士:“我们尽量安排在工作日吧,周末我想在家里照顾孩子。”

小李:“您有孩子啦?”

苏女士:“是的,呵呵,一儿一女。”

小李:“那您下周一方便吗?”

苏女士:“下周我要出差。”

小李:“那您什么时候回来?”

苏女士:“说不准,我有时间了再联系你。”

这是我看到过的一段真实的聊天记录。在这段对话里,我们看到了两个人的形象:一个是有些焦急,又有些冷漠的小李,一个是苏女士。两个人的对话在苏女士回答“一儿一女”之后,发生了急速的变化,苏女士的态度迅速冷了下来,因为小李在对话中,让苏女士产生了很不好的感觉。

也许有读者要问,小李的话看上去很斯文,没有什么错误。可是,对苏女士而言,完全不是如此。小李开始的时候做得不错,调动了苏女士的热情,让她愿意分享自己的私人信息。可是,当一个女人聊到自己的孩子的时候,你不回应几乎就是在“打对方的脸”,尤其是当苏女士主动说自己有“一儿一女”的时候。小李如果能够简单地回应:“您太幸福了,儿女双全。”或者说:“您太厉害了,抚养两个宝贝,还能做这么多工作,真让人羡慕。”甚至可以说:“那我见面的时候,可不可以给两个宝贝带上一套睡前故事书呢?”如果有这样的一种互动,两个人的关系只能随着对话升温,绝不可能出现瞬间冰冷的局面。

我们聊天的时候,要在乎对方看重的事情:对于老人来说,他们在乎健康;对于男人来说,他们在乎事业的发展机遇;对于女人来说,聊到孩子几乎就根本停不下来。

第二,聊对方骄傲的事情。

当我们接触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人都有一种不太好的习惯,就是看轻别人的得失,而看重自己的输赢。如果我们能够克服内心的狭隘,多看重别人,让别人多聊点儿他们骄傲的事情,少聊点儿自己有多完美,你就可以靠这一点点和别人的不一样,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好。

有的人会说,可是我的聊天对象真的就是个平凡的人,估计他也没有什么骄傲的过往可以聊,怎么办?其实,没有一个人会真心觉得自己平凡到和任何人都一样,因为每个人都要在生活中克服诸多困难。至于我们具体从哪里开始展开话题,能让对方感觉自己很骄傲,我建议从对方的工作开聊。

例如,当你知道对方的工作是“报关”,你就可以以请教的姿态问对方,这个工作的难点是什么,听说报关的相关证书非常不好考……

当你聊到这样一个话题时,你就进入了对方熟悉的领域。他自然就会兴奋起来,哪怕他的工作实际上做得很一般,他在你这个外行人面前,也是标准的内行。他做得再一般,懂的也一定比你多得多。

你会发现对方聊着聊着,脸上就露出了一些得意的表情,也不自觉会出现专家般的状态。当一个人自我感觉非常好的时候,他看你也就越看越顺眼、越看越贴心。

第三,在对方兴奋的话题里找机会。

一次痛快、热络的聊天显示了一个人说话的能力,可是,你有没有发现,有的人很擅长制造这样的氛围,也很会聊天,但是交际能力却真的很一般,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和别人聊了一次,别人觉得他很好,但是聊完就聊完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样的聊天是被浪费掉的,我们聊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和交际。说话只是一种手段,交际才是目的。

在对方聊得很兴奋的话题里,你要寻找下一次见面的机会。例如,有一次,我想约一个老领导吃饭。可是,不能一上来就对他说想约他吃饭,他一定会拒绝。于是,我就和他聊起了他的业余爱好,他说他平时就喜欢钓鱼。

我一听就蒙了,坦白讲,我是完全不懂钓鱼的,我也不可能陪着他去钓鱼,钓鱼太浪费时间了。可是,我当时问了一下他习惯去哪里钓鱼。他告诉了我一个位置,我知道那儿附近有一家很好的素食餐厅,正好也很适合他。于是,我就主动问他下次是否约到那里吃饭,他很痛快地答应了。

在一些看似平平常常的话语中,给自己寻找机会,让自己真的会聊天。比如,当对方聊到自己的日常保健时,你可以多问一些细节,下次见面的时候送对方一件他正缺的保健器材。又如,如果对方聊到自己的孩子正在高考,你可以约对方一起去拜访你认识的某一位高中老师。

诸如这样的对话和聊天都很有意思,虽然没有什么惊人之语,但是在不知不觉中会让你的目的达成。不会说话不是好理由

有的人这样评价自己:“我心地很好,就是不会说话,总是惹别人生气。”或者说:“我这个人就是心里藏不住事儿,看到别人的缺点总想指出来。”还有人说:“我脾气不好,一生气的时候就爱骂人,但是我的坏脾气只要一过去,我就忘了之前说过什么了。”

在我看来,这些都是不留口德的人给自己找的种种借口。一个人对自己没有要求的时候,其实是给对方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们总是以一种不成熟的态度要求别人能体谅自己的缺点,而自己不改进,这绝对不是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这样的态度只会带来他人与我们的疏离,因为人们不会真正在乎那些在语言上不尊重自己的人。

反之,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恰到好处的说话技巧能够让对方对我们更加信任。我们可以从三种情况来理解会说话的重要性,并能从中体会到会说话有时候不仅仅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懂得为他人着想的“厚道”。

第一种情况,会说话意味着不会把压力转移给对方。

恋爱中的男女在一起聊天,女人问:“你现在处于创业期,我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不过我发现你现在根本不能给我提供我想要的生活。”

男人应该如何回应?

初级说法:“我现在就是没钱,你再怎么不满意也没用。”

升级说法:“我现在的状况就是需要往项目里不断地投钱,我知道自己挺对不起你的。”

高级说法:“我将来会给你想要的生活,但是现在的情况就是需要我们一起熬过去。”

在三种话语中,我们感受到的并不只是会说话和不会说话的差距,我们看到的是三种面孔和三种品性。

使用初级说法回应的人,他心中只有自己,对对方的感受选择性地忽视,他们妄图把自己创业的压力转移给对方。使用升级说法的人,他看到了对方的不满意,但是并不想改变现状。使用高级说法的人,一定是个情商高手。他并没有巧舌如簧地给对方勾勒未来的蓝图,但是在他的回应中,他把自己和对方视为一个整体。而且,他的回应中还暗含着对彼此的一种承诺,在平实的语言中体现了自己的雄心和厚道。

第二种情况,会说话才能让对方真正测量到你的实力。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事,在我的团队中需要培养一个副手,有两个同事的表现很突出,我需要决定给其中的一位升职。

平时,我很留心两个人的表现,于是在我稍作考虑后,给其中的一个人升职了。

另一个人很委屈,对我说:“张总,我们一起共事三年了,我不明白为什么你这么一个公道、聪明的人,也会喜欢那种就会耍嘴皮子的人。”

因为这名老员工是踏实肯干的人,也的确是团队中的核心员工,听他这么说,我很愿意和他开诚布公地聊一次。

我说:“你对余副总有看法?”

他说:“我觉得我和他相比,自己具备几个优势:第一,我的业绩并不比他差;第二,我和同事的合作比他要顺利,他和同事起过冲突,我一次也没有;第三,他总是夸夸其谈,想法很多,但实现得很少。”

我听他这么说,才发现这位一向沉默寡言的老部下一定是思虑很久,才有备而来。

我说:“你的这些想法一定把自己折磨了很久吧?”

他本来很有气势,但一听我这么说,他默默地点了点头,说他只是想和我推心置腹地谈一谈,就是想知道我对他的看法究竟是怎么样的。

我说:“我认可你的工作能力,我觉得余副总也需要你的协助,才能一起把团队带好。但是,我并非是因为余副总只会耍嘴皮子才让他升职的。如果是这样,你对我也是没有信心的。针对你对他的看法,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看。第一,你们业绩相当,也就意味着余副总的业务能力也很强。第二,他和同事起冲突固然不对,但是你这么多年是怎么工作的,我比你更懂得你的委屈。很多时候,你为了回避和同事的矛盾而委曲求全,让自己承担了太多的任务和压力。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让你升职,你这么在乎人情味的一个人,可能会在新的工作中更受委屈和更被动,这对你未必是好事。第三,在你看来,余副总提出了很多建议,平时也很能夸夸其谈。可是,表达能力也是一种领导力。此前,我没有给他更多机会让他把想法投入项目,是因为他还不是这个部门的决策人,但当一个人成为一个领导之后,他就可以带着团队实现更多的创新了。因为一个好的领导不是听他的领导告诉他接下来要做什么,而是他要告诉所有人,接下来他要做什么。显然,他平时已经对自己有了这样的要求和训练,而他只是欠缺这样一个机会而已。”

这位同事听到这些话后,是很平静的,表示出了一个团队老大哥惯有的忠厚和虚心。他是个厚道的人,但是脑子转得并不慢,他随即就表示一定会继续好好支持我和余副总的工作,也会在团队中积极地起好带头作用。

第三种情况,会说话有时候意味着他能对自己的一切负责任。

我有一个朋友,有一段时间,大家听说他遭受了家庭的打击。据说,他的伴侣携带了他所有的资金去了国外,和他分道扬镳了。

我们几个朋友约他喝酒,大家谁都不提他的痛处,倒是他自己轻描淡写地说了几句:“最近心情不太好,不过好在金钱上没有什么损失,大家都不用担心。”并表示“家庭生活出现的烦恼他有能力解决”。

一番话说完,大家都松了口气。

可就在当晚,他独自一人到了我家,烂醉如泥,痛哭流涕。当晚,我知道他的全部资金都被转移,他遭受的巨大打击和欺骗是只有时间才能疗治的创痛。

第二天早上,我借了一笔解燃眉之急的钱给他,然后什么都没有再提,就送他离开了。

经历了这一次的事情,我知道我的这位朋友一定能再站起来,因为他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依然保持了冷静和理性。

他在极为失意的时候依然是一个很会说话的人,他的会说话体现在有的事情是不能全部说出来的:他的朋友中就有他的客户,客户如果知道他出事了,难免对他的信任会动摇;大家不但帮不了他,还有可能给他造成压力。但是,他又没有对朋友们撒谎和掩饰,这让大家也都觉得他是一个表里如一的人。他没有否认自己的状态,还是把所有人都当作朋友的。最后,他找了能够帮助自己的人,也就是对当时手头资金还相对宽裕的我,将实情相告。我会因为他“独有一份”的信任,而愿意帮助他渡过难关。

这样看来,会说话的人就是会生活和懂生活的人。他们既能用话语为自己争取到更好的利益和更好的处境,又能在失意和低谷之时,用话语保护自己的权利,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力量。让小动作配合你的请求

当你和一个人聊天时,对方接触到的其实是你一整套的反应系统。你的小动作也许你自己不注意,但对方却尽收眼底。

我们在面对一个人的时候,“说了什么”和“做了什么”都非常重要。那么,如何让自己做的和说的匹配起来,向对方传达统一而友好的信息呢?尤其是在我们请求对方帮忙的时候,更需要一些小办法。

第一,模仿对方的小动作,引起对方的好感。

这里并不是拙劣的模仿,例如当对方摸鼻子的时候,你也摸鼻子。这样的模仿非但不会引起对方的好感,还会令对方产生误会,以为你在取笑他的动作不雅。

这里提倡的是,当我们和对方谈话的时候,能够把握住对方的心理,毕竟每个人都希望和自己交谈的对象能够与自己处于同一频道上。具体的操作方式是,当对方出现放松的状态时,如果他解开了西装上的一粒扣子,你不妨也可以往沙发的后背上靠,表示和对方有同样的状态和感受。当对方支起胳膊,托着头思考的时候,你不妨向对方靠近一些,微微皱起眉头,也处于一种思考的状态。

这样,除了你们之间说的话,你们的状态也都是一致的。这样会让对方觉得和你聊天能够“聊到一起去”。

第二,求对方帮助的时候,让环境替你加分。

当你想请对方帮忙时,不管你说得有多诚恳,但是你能想象你坐在一个高高在上的椅子上,向对方说:“请您一定要帮忙。”对方会觉得你特别需要他吗?

你可以这样操作。首先,找个舒服的环境为自己争取表达的时间,例如你让对方坐在一个软软的沙发里。沙发足够软,他就不太容易起身,无形中就会多给你一点时间听你说。

不要小看多出来的一点时间,如果让你看一部长篇小说,你会发现,当你看到反面人物的描写越来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把他的行为合理化,对这个人物有更多的体谅和理解。

然后,你可以先坐在对方的位置,提前观察一下他所能看到的风景。如果在一个包间里,对方的视野非常开阔,他的心情就会舒畅;如果你约在一个熙熙攘攘的餐厅,他看到你的背后有来来往往的人,他的视线会乱,心情也会受到干扰,就无法专心听你说话了。

最后,当你对别人说出请求的时候,要让自己的位置比对方低一些,要让对方看你的时候视线往下走。对方无形中就会感受到自己是掌握主动权的一方,这样会满足他内心的优越感。如果他的感受好,自然就容易答应你。

第三,在你具体说事情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制造停顿,用小幅度的动作表达内心丰富的感受。

很多动作都暗含着一些情绪,我们看电影的时候,如果留心就会发现,演员会使用各种小动作来表达情绪。例如,一个男孩要抚摸心爱女孩的头发,为了显示他内心的紧张、羞涩,他的手会有一些表演。刻意地让自己的手哆嗦一下,就能完成这样的表演。

说话的时候也是如此,人们常常说,说话利索的人适合做销售,事实却未必如此。在我的朋友中,有一位金牌销售老李,他说话非但不快,有时候你认真听,还会听出来他有一些口吃。可在他的客户看来,老李在说话上的这个缺点却是和他的整体形象配套的:老李给人一种老实敦厚,永远不会花言巧语的感觉。

还有一些电视节目主持人,你初看他们的时候,不觉得他们的外形有什么特别大的优势,听他们说话也听不出有太多的内涵,甚至感觉不到他们的反应有多快。可是,有的节目需要的就是他们的这种感觉:毫无攻击性,令观众感觉此人很有眼缘;没有倾向性,把更多的表达和抒发观点的机会留给嘉宾。

我们在请求别人帮忙的时候,更需要这一点。你当然不必模仿口吃,但是却可以在言谈中制造一些停顿,让自己的话说得没有那么快。这样做至少可以起到两个作用:第一,让对方感受到你内心是不愿意给他添麻烦的,你也是鼓足了勇气才提出请求的;第二,让对方的神经由紧绷到放松,当他放松的时候就更愿意接受你的请求了。

例如,你说:“我有一个提议,只是不知道可不可以。”

对方说:“你说吧。”

你不要立即提,而是停顿一下,说:“嗯……”

对方此时进入到一个紧张的等待状态,他会说:“没关系,你先说说看。”

此时,你说:“我希望这个周末,你能陪我去看一场电影。”

如果你是一位女士,这样的对话会显得你是含蓄、不轻浮的;如果你是一位男士,这样的对话则显得你是一位略显紧张、害怕被拒绝的优雅绅士。

当对方这样看待你的时候,就会对你产生一种不忍伤害之心。这样,不管他是否答应你的请求,你在对方心目中的良好形象都没有因为这个请求而遭到破坏,反而更加深了对你的好感。拒绝一览无余的直白呈现

在很多场合,我们都会被一些有趣的人所吸引。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我发现,有趣的人之所以有趣,往往是从说第一句话时就很有趣、很特别。当他们说第一句话“抓住”别人时,就能牢牢地吸引住别人的注意力,接下来会让人发现他们内在的更多吸引人的方面。

有一次,我参加一个朋友的生日会,有一位女士非常引人注目,围绕着她的男男女女时不时爆发出爽朗的笑声。

有一个人问她现在是不是单身,她说:“像我这样充满了各种各样缺点的人,我得找个没有缺点的老公,来中和我的生活。”

围绕着她的人,尤其是女士们都笑着说她在做“白日梦”。(这不是典型的“想得美”的案例吗?)

她接着说:“我希望他年轻、富有,对人宽厚又足够潇洒,非常体贴又具有魄力。”(男士们觉得这种要求简直是要求对方是外星人。)

于是,她周围的男士有人摇了摇头。

她停顿了一会儿,说了一句:“所以,朋友们,我现在单身!”

大家开始善意地笑了起来。(这才符合大家对这个社会所持有的看法。而且,看到她爽快的表情,大家猛然又觉得她刚才的话是那么直率,谁又不是在期待自己能碰到一个完美伴侣呢?)

大家释放了刚才所有对她“自视甚高”的误会,有人接着和她聊天,问她平常生活中都做些什么,她接着说:“所以,我现在可以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我公司的产品上。毕竟,一个完美的产品可以乖乖听我的话,还不会要求我做饭、洗衣、生孩子。”

说到这里,在场的很多人都会心大笑,开始要求和她互相认识、了解,进一步合作。

聚会结束后,这位女士果然成了大赢家,几乎所有人都想认识她,都想和她聊聊天。

从聊天的技术来看,她是一个情商高的人,她让看似稀松平常的事情多了一些余味和情趣。她很坦率地介绍自己,又不会让自己的信息呈现得一览无余。她在戏谑和玩笑中,去调动和利用别人的情绪,让大家从日常的话题开始了解她。等到别人对她足够有兴趣后,她再介绍自己的职业,并在介绍自己的职业时,还能在这个生硬的话题上,毫不生硬地呼应上面讲过的话题,令人觉得信息连贯、印象深刻。她如此自如,让别人觉得她始终在聊天,但是实际上,她已经成功地推出了自己的个人品牌。

我们在生活中想要多和一些有趣的朋友聊天,可以先尝试着把一些自己和别人之间的平常问答加进一些生活的趣味,让自己的情绪和回答,甚至是自己整个人都能更有趣地呈现出来。

生活中如此,工作中更是如此。

会聊天的人,擅长在平常中制造不平常,于是一名普通员工也能把自己领导的情绪快速调动起来。哪怕在电梯里遇到领导,也许只有一分钟的时间,他也会说上一句:“昨天晚上看新闻,发现有个经济学家的观点和您说的一模一样。”这句话足以调动对方的好奇,领导多半会接着追问:“是哪一句?”员工就可以争取更多和领导聊天的机会了。

还有的销售人士在和别人聊天的时候,会说上一句:“我只耽误您一分钟的时间。”一般情况下,大家不会拒绝他的请求。于是,他抓住一分钟的时间,埋伏下足够多引起顾客注意的事件,下次再争取上门拜访,便于更好地给顾客解释其中的细节。

甚至在做工作汇报的时候,如果领导没有充足的时间,你只能做个简短的展示,要记住你展示的重点一定不要面面俱到,如同我们生活中的聊天,它也没有办法在短短的几句话里涵盖所有的信息。它所呈现和介绍的重点一定是有趣的、丰富的、能引起对方好奇心的事情。

常常会看到一些年轻的孩子特别“老实”,完全按照别人提出来的规定办事情,不知道变通。例如,有个年轻的同事曾让我给他三分钟时间,他要做一个简短的项目策划的汇报。我后悔自己没有告诉他,其实三十分钟也可以!

因为接下来的过程中,我惊讶地发现,我自己像在三分钟内听对方说了一个绕口令。他说的要点,我基本上没什么印象,但他说话的语速快到令我随时想要提醒他别忘了呼吸。更令人遗憾的是,还不到两分钟,他就把自己想说的全说完了。

可见,表达能力多么需要学习和有效的训练。

我相信,任何一个高情商、会说话的人都不敢说自己在聊天和表达方面已经没有问题了。拿我自己来说,聊天和说话这个技能我从上大学开始就有意识地学习了,至今是我重要的工作内容,但我还是常常担心自己说得不好。

说得无趣、说得别人不懂、说得太快了都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往往在于我们还误以为自己说得非常好。所以,在我和别人聊事情的时候,无论我觉得自己聊得有多好,我都习惯于自己聊完了之后,把话题抛给现场的另外一个人来进行补充,以避免让自己成为话题终结者,令大家都尴尬。人们需要高水平的安慰

当看到别人伤心的时候,你会默默走开还是上前安慰几句?如果你安慰别人的时候说错了话,那么还不如默默走开。

那么,我们针对别人出现的不同状况,应该怎么说呢?

当别人不希望被问太多原因的时候,就一定不要追问原因,因为信息也是一种资源。你的步步紧逼会给他一种压力,他甚至会认为你利用他脆弱的时刻趁火打劫。

当别人对你倾诉自己有多么惨的时候,很多人都有一种偏见,以为此时只有开启“比惨模式”才会让对方舒缓情绪。这其实是一种很初级的做法,大家可以体会一下下面三段对话的不同。

初级说法:“我今天很不开心。”“怎么了?”“因为我觉得自己在这个公司没有价值感。”“其实我也是,我在这个公司也没价值感。其他人都太厉害了,业绩也特别强,我一想到别人比我厉害,也常常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甚至还去给其他公司投了简历……”“啊?!”

升级说法:“我今天很不开心。”“怎么了?”“因为我觉得自己在这个公司没有价值感。”“其实,我以前也有过这样的感觉。感觉别人比自己厉害,有时候也觉得自己的业绩做得不太顺。过了一段很纠结的时光,才走出来。”“噢,那你是怎么走出来的?”“我给自己做工作日志,记录自己每天一点点的进步。通过这种记录,我不和别人比,只和自己比,我看到自己在一步步踏实地前进,我心里就不慌乱了。我知道别人今天做到的,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明天来实现。”“噢,你太厉害了,那我也试试吧。”

高级说法:“我今天很不开心。”“怎么了?”“因为我觉得自己在这个公司没有价值感。”“你怎么能有这样的感觉?”“我比较了一下自己部门的同事,发现别人做的业务量是我的三倍,可是我的工作时间比他们任何一个人的都长。我周末还加班,甚至自己还花了好多钱去外面参加相关业务的培训,可是都没有什么效果,我觉得我快坚持不下去了。”“噢,我觉得你很了不起呀,这么忙碌的生活节奏,还能坚持给自己充电的人不多了!你学习的东西将来一定能派上用场。另外,我也不认为你和自己部门的同事比较,你比任何一个人差。我们每个人刚来这个公司的时候,都是手忙脚乱的,而你居然很好地适应了,还能在业务上量化自己和别人的差距。你这么有心,一定会越来越好。不信的话,你可以每天做一做工作日志,也许你就能发现你和别人的差距在逐渐变小,你正在一条通往强大的路上一路狂奔呢!”

初级说法的危害在于,因为比惨,过度地透露了自己的信息。而且,这种负面的想法对需要安慰的人根本不起积极作用。也许对方当时觉得有个人和自己一起站在沼泽里,心理上产生了一点儿亲近的感觉,但是事后,只要对方过了这个阶段,就会看轻你,觉得你不过如此。

中级说法的特点是,比初级的做法有所升级,能够成功地转移对方的情绪和话题,并且给对方提供了合理的建议,但是这样的说法会让对方当时只能说你真棒,说你比他厉害,说他要跟你学习学习。要知道,需要安慰的人本来情绪就处于一个自己价值感很弱的阶段,而你几乎是站在岸边,对着一个沼泽地里的人喊:“过来吧,可容易了,我当年就是轻而易举地过来的!”表面上看这样的安慰没什么问题,但是这对促进两个人的关系并不会起到更积极的作用。

高级说法的优势在于,提醒对方,你的脚下本来就没有沼泽,你“本来就很美”,从根本上帮对方建立自信!要知道,无论一个人遇到多么棘手的事件、有着多糟糕的境遇,最终都要靠他自己去克服,先有自信,后有方法。当对方的自信提高的时候,无论你推荐的方法是否管用,对方都会积极尝试,并且在方法无用的时候依然对你心怀感激,然后寻找其他的方法实现自己的目标。

当别人说自己的感情出现问题的时候,大家也可以比较一下这三种说法的不同:

初级说法:“我今天不开心,和老公吵架了。”“为什么呢?”“因为老公的妹妹想来我家住一段时间,我没答应。”“噢,你老公真是太不尊重人了。他凭什么替你做决定,他根本就是想欺负你。”

升级说法:“我今天不开心,和老公吵架了。”“为什么呢?”“因为老公的妹妹想来我家住一段时间,我没答应。”“噢,那你就直接告诉他你不同意,但是不要和他吵了。”

高级说法:“我今天不开心,和老公吵架了。”“为什么呢?”“因为老公的妹妹想来我家住一段时间,我没答应。”“噢,你老公肯定也知道不方便,但是他可能觉得你是个大度的人就答应了。当然,再大度的人也有自己不能接受的事情。所以,他提他的需求,你也可以提你的需求:他妹妹是不是一定要住你家,她想住多久,如果一定要来家里住,那么三个人的生活怎样可以互相都不打扰……也许你们聊着聊着,他自己就觉得太麻烦、不太合适了。”

在这个案例演示中,初级说法的危害是没有从本质上把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对于夫妻矛盾来说,任何第三个评判的人都是“外人”。对方向你倾诉自己不能解决的烦心事,正是来源于她和最亲密的人之间的分歧。初级说法有可能加深了分歧、离间了关系,让对方置于危险的境地,就是把自己置于危险地位。

升级说法的特点是,维护了眼前人,表面上对对方的伴侣并没有指责,而是直接给出了建议的方法。当然,这对于对方解决真正的问题来说,是没有什么作用的。需要安慰的人并非不知道吵架不好,而是由于和最亲密的人意见不同,当时可能就有点儿心情不好。她也并非没有先和对方表明态度,只是由于内心太强烈的排斥,有可能乱了阵脚,于是演变成了与丈夫的吵架。总之,升级说法的建议是对的,但是并没有什么作用。

高级说法的优势在于面面俱到,案例中的老公、老婆、妹妹都是好人,万事都有解决的办法。这样的回答能够在这么不利的情况下,不仅能让对方心情得到平复,同时在劝慰对方的时候,还提供了帮对方分步骤进行谈判的方法。

当你的同事骂你们共同的领导时,大家也可以比较一下这三种说法的不同:

初级说法:“我今天不开心,领导批评我了。”“为什么呢?”“他说我工作不积极。”“咱们领导就是个工作狂,总是用他的工作态度来要求别人,他就是做梦!”

升级说法:“我今天不开心,领导批评我了。”“为什么呢?”“他说我工作不积极。”“咱们领导呀……唉!”

高级说法:“我今天不开心,领导批评我了。”“为什么呢?”“他说我工作不积极。”“看来他对你期望挺高呀。”

初级说法的危害是,让自己完全站在了领导的对立面,而且胁迫诉苦的人也站在了领导的对立面,这是非常不妙的。在任何公司和单位中,领导的作用基本等同于资源,一个想要快速发展的人,一定不可以得罪自己的领导。

升级说法的特点是,和自己的同事站在了一起。同时,对领导的一声叹息,并没有明确指责自己的领导,但是又暗含批评。

高级说法的优势在于能够把负面情绪转化为正面的、积极的力量,既赞美了对方,又没有批评领导,让所有人都能够进入一个良性的环境中。说“对不起”的技术

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对别人说“对不起”。

我们分三种情况介绍对不起应该怎么说:第一种是真正对别人造成困扰和不开心的时候;第二种是在工作中的某些重要时刻,我们要判断是否需要说“对不起”;第三种是别人指责我们并没有达到他们期待我们达到的目标的时候。

第一种情况,无论事大事小,都没有不能接受的道歉,只有不能接受的敷衍。

说对不起是一种对你内心的考验,你是真心承认自己对别人已经造成了伤害,还是给自己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或者是从根本上觉得说句对不起只是为了可以摆平眼前的事。

内心的想法不同会让你的语言呈现不同的气势。“对不起,但我不知道,我不就是晚来了二十分钟吗,你为什么这么生气?”“你不必这么生气,我对你说对不起还不行吗?”“你别再揪着这个问题不放了,这个事儿算我错了。”

很难想象以上三种说法是出自一颗真诚、想道歉的心,仅仅是几个词就暗示着道歉的人有多么勉强和不情愿。尤其是第一句道歉,不但没有平复对方的情绪,反而会因为语言中暗含着的那种指责而激怒对方。

正确的道歉是一句恰到好处的对不起,在亲密关系中尤其适用。当你的伴侣生气的时候,你不该先说“对不起”,而是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问题出在哪里。”

你的伴侣多半情况下都不会拒绝这样的请求,因为对一个人来说,听到对方说一句对不起不如听到对方说“以后不会再因为此类事件惹你生气”这样的话。

接下来,你们就可以一起梳理过程。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疏导了情绪,而且还避免了激化矛盾,因为当对方开始倾诉和表达的时候,两人都进入了理性状态。

你也不必一定停留在道歉的区域,而是可以主动出击,询问对方更细节的感受和态度,借此更了解对方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摸清与他交往和交流的雷区究竟在哪里。

假如对方出现以下说法:“你迟到了,我等了足足二十分钟,这让我很生气。”“你居然为了工作上的事耽误了我们的约会。”“你明知道自己迟到了,还坐公交车过来。你就不能打个车吗?”

对方在乎的重点是不同的:第一种说法是对方对于时间的态度很认真,第二种说法可以从对方看待迟到的原因上分析出对方并不要求你是一个事业型的人,第三种说法可以看出对方的消费观和你之间的差异。

第二种情况,在我们的工作中需要说对不起的时候,要注意其中的利害关系。

有的情况下,我们坚决不能说对不起。

有时,你一定不能有个人感情色彩的流露。万一你流露出“对不起”,事情就会朝着更恶化的方向发展。

很多年前,当我刚开始升职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

我的团队中有一个年轻的小男孩,上班的时候他总是玩手机。有时候,我走到他身边发现他正在玩游戏,会用手敲一敲他的桌子示意一下。开始的时候,他还是比较注意,会有所收敛。

过了一段时间,他的心思明显就已经不在工作上了,经常玩游戏,团队的任务他常常不能完成,给其他的同事添了不少麻烦。后来,我找他谈话,他表示有一些私人的事情无法解决,心情无法调整。随后在一项重要的考核中,他没有达标,公司对他予以辞退,我也并没有对此挽留。

当公司辞退他的当晚,我接到了他母亲的电话,是从一个很偏远的地方打来的电话。原来,这个男孩的家里的确出现了一些变故:父母离异,双方为家中并不多的财产大打出手……这位母亲当时就在电话里哭出声来,说自己唯一的希望就是儿子。儿子在大城市找到了一份好工作令她很欣慰,都是自己的婚姻不幸,让儿子多年来在精神状态上很不好。她还表示自己的儿子是一个好孩子,就是有时候太内向、不爱说话,有时候会得罪别人,希望我作为他的领导,再给他一次机会。

面对一个老母亲的哭泣,我的确心软了。于是,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接听这个电话,并从我的角度来宽慰老人。

我告诉她,第一,是公司的考核他没有通过,所有人都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录用,并不存在针对他个人的行为。这个孩子平时与人为善,与大家之间没有矛盾。

第二,他近期的状态是不好,不太适合工作。以往他上班玩游戏,我示意一下,他会改正。后来,即使我明确表示他不可以在上班的时候玩手机,他还是继续低头玩手机。这表示他已经进入一个自己都不能调整的状态里去了。

第三,也许在她生活的地方,一个男孩找一个不用风吹日晒、坐在办公室的工作的确很难,因为越是小城市,得到这样的工作机会就越少,可是在大城市,工作岗位和机会都很多。她的孩子从我们公司离开,只要锻炼好自己的能力、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让自己保持积极的态度,找到类似的工作并不困难。

这位母亲并没有放弃,依然对我说起她给儿子造成的伤害,而且哭着求我一定要帮她让儿子重回公司上班。我最后只能说:“公司有公司的决定,公司也有公司的规矩。如果您一定希望自己的孩子重回我们公司上班,那就只能在我们再次招聘的时候,我把这个信息告诉给您的孩子,请他再来面试。但是,我并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这样的机会。”

就这样,这个长途电话打了很长的时间,还是在对方并不太愿意挂电话的状态下结束的。

后来,公司很长时间都没有招聘,我也渐渐淡忘了这个电话。突然有一天,在一次业内的聚会上,我听到了一个消息。

这个男孩去了另一家公司,与那家公司也发生了一些矛盾,出现了要把他辞退的情况。这个坏消息是人事部门的一个小姑娘负责通知他的。可是后来,男孩的家里来了几个人,对公司人事部门的这个姑娘不依不饶,说这个小姑娘答应好的事情并没有做到,说她理亏,说她当初就表示不应该辞退这个男孩,还答应帮助他重回工作岗位,事情没办成。这个小姑娘也道歉了,但是道歉没有用,他们要求公司必须再次录用这个男孩。最后,小姑娘由于种种原因被迫离开了公司,这个男孩也并没有再回到公司。

听到这个消息,我感喟不已。在工作上,我们常常会遇到很多人,有的人的成长环境和生活都是和我们不同的。可是,人人都有自己的困难需要克服,我们有时候面对一些存在各种困难的人时,要克服自己过多的“热心”,或者说有的热心在本质上是一种“软弱”。

在面对一位母亲的电话时,你会遭受很大的情感压力,但是如果你顶不住这样的压力,你不自控地表达同情,并做出一些承诺……在对方的理解上,她认为她已经彻底解决了一件事情。她不会认为你只是出于同情说了几句安慰的话,或者认为这只是你的个人行为,她会坚决地认为你代表一个公司做出了承诺。继而,你要为你本来不能承担的责任负责。这样会给双方都带来伤害,尤其是对你自己!

在类似的事件上,不论你被哪一种方式逼迫到墙角,你都不应该说“对不起”。

还有一种情况,是你应该以“对不起”或者是“不好意思给您添麻烦了”来开始。比如,当你销售的东西出现问题的时候,你明知道对方应该找你们公司售后部门来解决,但是因为客户是从你手上买的东西出问题了,所以你先表示抱歉,显示一种诚恳态度是正确的。这时,如果你说“对不起”,就不会有人对你不依不饶。

第三种情况的发生,通常发生在比较亲近的人之间。当我们没有达到别人的期待时,说对不起是对自己的残忍。比如,当别人干涉你的生活时,不要轻易说对不起,这样会赋予别人介入你生活的权利。这样的情况很多:当父母怪你为什么还不结婚的时候,当亲友说起你在国企工作得好好的却要转行的时候……这都属于别人对你的一种期待。

从根本上来说,这些是别人的事情,也是别人的焦虑,你完全不必为别人的焦虑而动摇对自己的信心,或是转移自己原来的目标。把你的情绪说出来

人们难免有生气、郁闷、伤心和不被人理解的时候,这时候,说什么、做什么更能展示出你整个人的态度;有的人对令自己不舒服的人直接进行人身攻击;有的人表面什么都不说,回家生气气出了内伤;还有的人,只求当时痛快,大发脾气,令对方无力还击,然后丢掉了自己的朋友和客户。

以上都不可取,我们应该提前训练自己面对一些不愉快的场合的说话能力。这样遇到各种情况的时候,我们就能开口说,不让自己气出内伤,说对了,也不伤害别人。我们可以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去陈述事实,不编造故事。

去表达自己,不评价别人。

去讨论感受,不争论道理。

以上三条,看起来并不难,但是想要在盛怒之时做到却很难,我们需要更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

举个例子来说,当我们迟到的时候,我们期待别人有什么样的反应?

对方有四种反应。

第一种:“你真是一个不守时的人。”

第二种:“你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第三种:“你迟到了半个小时。”

第四种:“我有点担心你,没出什么状况吧?”

第一种说法最糟糕,对方表达负面情绪的时候,给你贴上了负面的标签。这意味着对你这个人的否定,也将导致双方关系的全面恶化。

第二种说法是直接宣泄情绪。这样的指责让你倍感压力,却并没有对你这个人做出坏的评价。

第三种说法基本上已经调整了情绪,只陈述了一个事实。在陈述中暗含着对方对你的期待,也就是他等待你的解释。

第四种说法是最会说话的人才能做出的表达。这样的一句关心,足以让你如沐春风,感受到善意和对方给予的关心。

也许会有人说,我们为什么要委屈自己?既然要把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当然就是为了让对方知道他的错误在哪里,让他知道自己不是好惹的。

其实,对错并非绝对,这要看我们大脑是如何加工自己所见到的事实的。

以上述场景为例,事实只有一个,那就是你迟到了半小时。

可是,人们在大脑中加工事实的情况并不一样。

不自信的人感受到的是一种轻视,自负的人感到的是一种冒犯,冷静的人认为是一个常态,一个包容性强的人能够感受到对方的紧张和无奈。

我们要尽量拓宽自己的心胸,是因为我们对待自己和对待别人的标准有时候存在着天壤之别:

当我们自己迟到时,我们告诉自己,这只是一个偶然,当别人迟到时,我们有可能认为对方是个懒惰的人;当我们自己的工作出现失误时,我们告诉自己,都是因为最近任务太多,才忙中出错,当别人出现同样的错误时,我们有可能认定对方是能力不足;当我们去大把挥霍时间时,我们告诉自己,人生难免有一些放松的时刻,当别人享受这样的“放松”时,我们有可能觉得对方就是不求上进。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要改变语言,先要改变原则。要改变原则,先要改变思路。

以下三个场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前面所说的三个原则。

当你好心邀请你的同事参加一个行业聚会的时候,他本来答应要来,最后却并没有来,你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询问他?

除了指责对方“出尔反尔”,你可以这样说:“我邀请你一起来,本以为你会来,但是我没有看到你。是因为这个时间点,令你有些为难吗?”这样的一个疑问,你同时做到了:陈述事实,不编故事;表达自己,不评价对方;关注对方的感受,没有争论道理。

当你的父母干涉你的生活、婚姻、工作的时候,你真想说:“这是我自己的事,用不着你们操心。”可是,你知道他们对你的干扰来源于他们的关心。所以,你可以这样直接表达自己的需求:“我希望自己能够更加独立,所以,期待您能对我的婚姻赞助不包办,对我的工作建议不决策。”

当你的伴侣指责你太胖的时候,你本想还击:“你也很胖。”可是,也许对方并不胖,也许对方真的是在为你的健康担心。那么,你可以这样说:“我听到你说我胖,这让我更加焦虑。我希望下一次在我忍不住要吃更多的时候,你给我一个善意的提醒,或者在你出去锻炼身体的时候,能花一点儿耐心等待我和你一起去锻炼。”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使用这样的表达方式时,要尽量把“我”放在句首,因为把“你”放在句首,在对方看来有可能是指责。当对方认为你在指责自己的时候,他也不会顾全你的感受,反而会展开全面的自我防卫。那样谈话就真的进入了僵局,很难再靠三言两语挽救回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