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书系·深度教学:构建优质高效课堂的方法(大夏书系?有效教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0 10:57:27

点击下载

作者:王玉强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大夏书系·深度教学:构建优质高效课堂的方法(大夏书系?有效教学)

大夏书系·深度教学:构建优质高效课堂的方法(大夏书系?有效教学)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大夏书系?深度教学:构建优质高效课堂的方法 (大夏书系?有效教学)作者:王玉强排版:KingStar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08-01ISBN:9787561796412本书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王玉强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育工作者。全国中语会“十一五”作文研究课题指导专家组成员,山东省“高中国学诵读”课题实验主持人,山东省青语会副会长,山东省优秀教研员,山东省书协会员,淄博市政府督学、市学科带头人。现任淄博市教研室主任助理、教研员。

曾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语文学习》《语文建设》《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山东教育》等报刊发表论文200余篇。

专著有《诗解语文——王玉强课本诗150首》《语文,丰富的表情》《高中新概念作文教程》《话题作文实战技巧》等。

主编有《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 高中语文》(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培计划”资源库首批推荐课程资源)《国学诵读》《智慧背囊》《时文选粹》等。

曾推荐并指导青年教师参加全国语文课堂教学大赛,5人次获一等奖或特等奖。序一读书教书,乐在其中巢宗祺

近来我见到玉强老师,第一句话往往就是“我又见到丰富的表情了”,这是因为他前几年在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名为“语文,丰富的表情”的著作,我还给他写了两行字——读书教书,乐在其中。不久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又出版了他的另一本书,即《诗解语文——王玉强课本诗150首》。2011年年底,他高兴地把书送给我,我也替他感到高兴。我觉得,玉强老师是一个十分执著的人,一个在基层教研战线上不甘寂寞、追求新境的人。

最近,玉强老师又告诉我,他的新著《深度教学》又要付梓出版了,他还把部分书稿寄给我看,让我写几句话。我觉得我有责任支持一下这位自信的、善于思考的年轻人。

深度教学,是一个好的角度。如何让教学有个性、有特色?如何让自己的课堂展现独特的视角?如何让你的教学与学生的心灵相连?课堂教学有没有规律可循?课堂教学如何能有更深层次的探求?可不可以从一个文本中提炼出一类作品的表达规律与方法?能否让学生从一个问题或一类问题里领悟到有效的学习途径?能否让教师通过一个案例得到更多有意义的启示?总之,本书就是从一线教学出发,通过案例、体验、对比及感怀,来探讨深度教学的规律、路径与方法的。

我曾写过一篇题为“说‘过程’”的文章,在这里我想谈谈教学的过程问题,以引起大家对过程的重视。关注“过程”,至少有两个方面的意义。其一,关注过程就是关注隐性目标、柔性目标、长远目标。思想情感、创造意识等的发展不是通过三下五除二的操练就能达到的,要靠长时间一点一滴的能量累积,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也可能是无声无息的。其二,强调过程,是要注重体验。听音乐、看电影、观赏杂技,享受的是过程,而不只是结尾;读书吟诗,乐趣也在体味揣摩的过程之中,不是仅摘出主题思想、创作背景就能获得满足的。我们大概还想象不出,不管过程、只要结果的旅游是个什么样子。思想情感、创造意识是要在适当的过程中体验才能得到发展的。所以,要关注学生是否参与有关的学习过程,以什么样的态度投入这一过程。有这个过程和没有这个过程,结果是不一样的。我要说,从教学的角度看,有设计的过程和未经设计的过程对孩子的教育效果会大为不同。精心设计、层层递进的教学过程与粗放型、低层次重复的过程,造就的学生前途将是迥异的。有效的教学设计以及方法规律的提纯,应该是在学生真切的体验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完成的。

教学是永无止境的,教学规律与方法的探求也是永无止境的。愿玉强老师对深度教学的探索,会有益,于课堂教学改革,有益于不懈追求的年轻教师和渴望智慧的莘莘学子。2012年7月(巢宗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负责人、教育部语文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团队首席专家)序二沐浴在教育理想的光辉里肖川

经朋友介绍,我认识了玉强老师,看了他《深度教学》的部分书稿,深深地为一个普通教研员的执著所打动。这里面有他对教育的深层认识,有对教学深度的思考,有对教学艺术的探究,还有对读书素养的感悟,这些都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教育探索的空间。

我常说,良好的教育不仅是充满理想与信念、智慧与真情、使命与责任的,也是充满情趣和艺术的。唯有健康的趣味才能够养育我们的灵性和激发我们内在的兴趣。真正的教育不仅应该具有效率和效益,更重要的是要有灵魂,要具有坚定而明确的价值追求,而正是使命与责任赋予教育以高度和灵魂。

教学的真正目的在于促进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而不单纯是让人掌握教科书上的知识。只有丰富的课堂才能带给学生心灵的自由飞翔,才能唤起学生创造的冲动,才能激发学生分享的内在需要。创造丰富的课堂,让学生的心灵在博大、温暖的精神氛围中自由地跳跃。要创造丰富的课堂,教师的学识修养和想象力就变得非常重要。

教学不是为了教师的表演和个人魅力的展示,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此,要努力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机会,创造氛围与情境,让学生能够有深度地参与,从而为学生展示自我、发现自我和发展自我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讲得越多、越细,封闭学生的思想空间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并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

教学应该创设一个合适的问题空间,以便对学生的理智能力构成挑战;教师应该自觉地培养学生对证据、逻辑和结论提出理性的怀疑的习惯,并基于证据来形成解释。

真正幸福的人,是过着值得尊敬和真正人的生活的人,是精神和物质都很富有的人,“富有的人同时就是需要有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的人”(马克思)。学会过美好的生活,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能够创造幸福生活的富有激情的人,这是完美教育的目的。目标能否实现,在于教师是一个怎样的人:假若你是一个能唤起他人热爱生活的激情的人,一个学而不厌的人,一个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你不仅能成为一个好的教师,也能胜任许多其他的工作。有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那就是没有人能阻止你更多地爱自己,爱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愿我们每一个教师都是幸福的教师,都是有崇高理想的教师,都是有智慧、有激情、有生命境界的教师。

是为序。2012年7月(肖川,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教授,英国教育哲学协会会员,北京师范大学生命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小学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首席专家,出版《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等20多部著作)第一篇每个学生都是你的作品“敬爱的老师:今天,我儿子开始上学了。他的一生好比是穿越新大陆的冒险,所以,亲爱的老师,请您耐心教育他,教给他必须懂得的道理。教给他,要相信自己的观点,纵然所有的人告诉他这些观点是错误的。教给他,要以善良待善良,以粗暴对粗暴。教给他,在忧伤的时候学会微笑。教给他,眼泪并不是羞耻。”——美国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给老师的信》每个学生都是你的作品

经常听到一些比较优秀的教师说,教完这届高三,就要求教高一了。我好奇地问其原因,一些教师会说:“我的孩子今年要上高一了。”

从这个方面看,如果教育对象是自己的孩子,教师就肯多下一些工夫,教学时肯定会对孩子有所关照,或者让孩子在自己的班级,或者将他们安排在有优秀教师的班级里。

当然,教师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儿女情长。鲁迅不也有“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的诗句吗?在这里,我并不是反对教师的这一做法。我在想,假如我们教师人人都觉得“我的孩子就在我的班级里”,又该如何呢?“假如我的孩子就在我的班级里”,教师的眼睛里会有柔情吗?会不会把教学搞得更好?会不会更加考虑孩子的接受程度?会不会根据孩子的反应而对教学设计进行适度的调整?我觉得肯定会的。

最近,我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文章,一位高中教师与一位高二学生“谈话”后,学生竟然死了,网上称之为“谈话死”。原来,这位教师在晚自习时发现这位学生有交头接耳的举动,就叫学生出来谈话,不知什么原因,教师推搡了学生,学生的头摔在水泥地上,意外发生了。我看到这篇文章,十分哀痛。

我就想到了假如——假如这就是你的孩子,你还能这样做吗?你还能无节制地推搡吗?况且这是一位班长啊,他能有多么不讲理?如果教师使用拳头进行教育,我们的学校还叫学校吗?

一个孩子,特别是在当今社会,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其成长是多么不容易啊,家长的呵护、培养又是多么不容易啊!一朵娇艳美丽的鲜花就这样凋谢了,这难道不是教育的悲哀?

康德说:“当道德惩罚不再有效时,人们才付诸身体性惩罚,但良好的品格却不可能通过它来造就。”可见,身体的惩罚不但无益于教育,甚至还会走向反面。

由此,我想到了敬畏生命,生命是十分脆弱的。帕斯卡尔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帕斯卡尔为何把人比喻成“一根芦苇”?是因为人是十分脆弱的。你不悉心地呵护,不耐心地培育,不像巴金说的“掏出心来”循循善诱,能保护好这根“芦苇”吗?

史怀泽是法国的思想家,他曾在《敬畏生命》中写道,他在非洲志愿行医时,有一天黄昏,看到几只河马在河中与他们所乘的船并排而游,突然感悟到了生命的可爱和神圣。于是,“敬畏生命”便永远在他哲学家的脑海里扎下了根。

弘一法师也是敬畏生命的大师,他对小生物怀有怜悯的襟怀。有两件事让人敬仰。《非常道》选取了弘一法师这样一件小事:弘一曾到学生丰子恺家,丰子恺请法师就座。法师把藤椅轻轻摇动,然后慢慢坐下去。多次如此后,丰问何故。法师答曰:“这椅子里头,两根藤中间,也许有小虫伏动,突然坐下去,要把它们压死的,所以先摇动一下,慢慢地坐下去,好让它们走避。”其心善,善比亲人;其意诚,诚如兄弟;其事小,小如一枝一叶;其境高,高如他的坐禅宗旨“天心月圆”。另一件事就是,弘一法师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把他的遗体装龛时,在龛的四个脚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或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被无辜烧死。看法师的传记,读到这个细节,总会为法师对于生命深切的怜悯与敬畏之心所深深感动。

我忽然想到在美国看到的青年教师尊重学生的场面,我还写了一则题为“跪着辅导”的随笔,文字很短小,是这样的:

在旧金山的一所小学,我看到了一个细节,在教室的门口,一位青年女教师正在地板上跪着,辅导一位二年级的小女孩。她高大的个头,只有跪下去,才能与坐在凳子上的小学生一般高。这个跪的举动,也许是女教师一种毫不在意的举动;也许是因为铺着木地板,教师一种很自然的举动;也许是因为学生做不完作业,教师着急竟忘了地点与场合,进入了忘我的境地。总之,我看到并且拍下了这一感人的镜头。这是一个平等的举动,这是一个把爱心捧出来的举动,这也是教师牺牲自己把光传递出去的举动,这好似一位母亲对待亲生子女的举动。教师,不管何时何地的教师,都是人类爱与美的传递者,都是真诚的奉献付出者。

据说,在美国的小学里经常有教师跪着辅导学生的举动。这仅仅是因为美国教师个子高、学生个子矮的客观原因吗?我想,这绝对不是,而是心灵对心灵的抚慰。

敬畏、尊重、平等,这些词语应该在教师的心里扎根。我希望教师应该有这样的心理:我的孩子就在我的班里,我的班里都是我的孩子;学校就是学生的家,每个学生都是教师的作品。每一朵花都要授粉

当你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你肯定觉得这里面有故事,其实还真是有的。一年春天,我到一所学校去,学校后面有一座山,我们想爬山锻炼锻炼。山不高,半山腰一棵繁花锦簇的树吸引了我,它不是桃树,而是一棵苹果树。

我问:“苹果树怎么这么早就开花了?”友人说:“是啊,这是一棵早开花的苹果树,也是一棵不结果的苹果树。”“开了这么多花,满枝满树的,为何不结果呢?”我疑惑不解地问。“这是一棵授粉树。”友人微笑着肯定地回答。我很好奇,苹果还需要单独的授粉树?以前我家里种过小国光苹果,不用授粉树,是直接自然授粉的啊。

友人说:“富士苹果是需要人工授粉的,这种树就是单独开授粉花的树。果农都要把授粉花采下来,把粉集中起来,然后再给富士苹果花授粉,每朵花都要授粉。授粉也有讲究,如果一个果枝上有若干朵花,就要均匀地给花授粉。给每朵花授粉都要点得很均匀。”

我有些震撼了。每朵花都要授粉,那些高处的花怎么办呢?也要想办法授粉吗?友人说:“是的。”我一边爬山,一边思索。每朵花都可能长出红红的富士苹果来,关键是要给每朵花授粉。授粉,这是多么繁杂的工序啊。你只有对每朵花都非常关照,给它细细地授粉,它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对学生不也是一样吗?我至今还在回味着“每朵花都要授粉”。我想到了我们的教育,现在是班级授课制,以前的私塾早已被淘汰。但我认为,班级授课有班级授课的弊端,而私塾也有私塾的优点。单就“每朵花都要授粉”而言,班级授课就像飞机播种一样,目标太大了;而私塾授课就很容易观照到“每一朵花”,给“每一朵花”授粉。

所以说,在教学中我们既要照顾全体,又要观照个体。这样才能把班级授课的不足,通过“私塾”的办法,特殊观照,逐一授粉。教师就是要做“授粉”的工作,要给每一朵花授粉,不要随意丢掉、舍弃、淡漠任何一朵等待授粉的花。授粉是第一步,一朵花如果没有经过授粉,是不可能也长不出鲜亮饱满的苹果来的。

实际上,我们缺少这种逐个授粉的时间与空间、精力与毅力,往往是飞机喷洒式的教学。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他们在接受教师的教育时,肯定存在着千差万别,于是就会出现有的学生会,有的学生不会的现象,甚至给学生讲一遍还不行,还要讲两遍、三遍。于是,年轻教师就提出问题来了:为什么给学生讲得很明白了,还有不少学生不会呢?对于不会的同学该怎么办呢?

这就要借用“富士苹果单独授粉”的办法了——给不会的学生增加“授粉”。我也经常给学生单独“授粉”,也就是个别辅导。当了教研员之后,还有不少高中学生来找我对其进行单独指导。面对这样的学生,不管是学习好的,还是学习差的,我都会一视同仁,都会悉心指导。我一定筹划用最简单的办法,迅速提升他们的成绩。这就是单独“授粉”的效益,也可以叫做“私塾”教法。

曾经有一个高三学生拿了一篇自己的作文给我看,让我指导。我看了他的文章,字写得还可以,但内容简单,表达随意,语言不佳。怎么办?我想,一个学生的作文受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读书、思想、表达、境界等等。但这是我作为一名教师无法指导的理由吗?这是面对一个特别期待的学生,无奈甚至无力回天的举动吗?

我仔细看了这篇作文,马上作出反应:一是不要责备学生,因为一旦责备不当,就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二是要迅速找到提升文章水平的突破口和路径,增强这位学生的信心;三是提出丰厚作文的素材、内容等。这篇文章最大的毛病就是太平淡,特色不明显。题目是“和谐”,第一段谈了“和谐”的观点,也算扣题,关键是语段无文采。其中一段是这样写的:

谈到和谐,首先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和谐的前提。我们都知道新加坡,他们在这方面做出了榜样,人与自然达到了完美的结合。他们有整齐的街道,他们的自然环境特别好,他们都有爱护自然的责任。所以,我们要首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我结合这段文字进行了修改:

如何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呢?怎样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统一呢?让我们走进新加坡这座美丽的狮城,看看人家是如何爱护自然的。当你走在绿阴的街道,当你看到一尘不染的海湾,当你听到他们吐痰要罚300新元,当你听到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说,我们只有阳光就够了,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没感到他们为保护自然而做的努力吗?你感受不到他们为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做的付出吗?人与自然的和谐,应该是我们心底的根。

我对这个学生说:“你的语段和我的语段有何差距?如何才能写出一个精彩语段?语段是文章的骨骼与血肉,要写得精彩,就要多用句式。你看我的段首句,用的是两个设问句,有力量;中间用了四个‘当你……’的排比句,把新加坡的细节写出来了,既概括又具体;最后用了三个反问句,一个结句。你要想文采好,就要多用句式。再者,要掌握一些事例的细节。”

这个学生马上明白了,我顺势让他再写一个段落,他很快就学会了,尽管还是有点儿差距,但是他说,收获很大,知道文章语段如何提升文采了。我问这个学生:“你的老师没教给你一些写作的方法吗?”这个学生说:“老师不会像您指导得这样细,特别是对我的作文的缺点。老师讲评作文时主要是讲大面上的问题,对我们每篇作文指导得不够。”

这就是许多教师说的,给学生指导了学生还不会的原因。因为你是给全班学生讲的,对个体而言,他们还是不能心领神会。于是,高一存在的问题,到了高二还是存在,到了高三仍然存在。如果我们做一次作文,或具体指导一组学生,或重点解决几个学生的问题,或帮助中游的一部分学生,这样几次就可以轮换一遍了,就能体现出“私塾”教学的一些优势。

海德格尔说:“人活在自己的语言中,语言是人‘存在的家’,人在说话,话在说人。”这是一个案例,一种特殊情况,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一下共性的问题吗?要让每一朵花都结出丰硕的果实,首先要给每一朵花授粉,忽视了任何一朵,都将是教育的失误。教师的责任就是要给“每一朵花”授粉、反复授粉。做一位真性情的教师

荷兰青年万·列文虎克是个门卫,平时就做打磨镜片的工作,一磨就是60年。他磨出的复合镜片所放大的倍数,超过了专业技师。他还借着镜片,发现了当时科技尚未知晓的另一个广阔的世界——微生物世界。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他,被授予巴黎科学院院士的称号。这就是“一生磨一镜”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管是多么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执著持守,也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实际上,我们教师所从事的也是“一生磨一镜”的工作。

我认识一位特级教师,他叫董振国,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他就住在我的生活小区里,逢年过节我都要去看望他。

他让我感动的有三件事。第一件事,他的书房里贴着学生的练字纸。我问:“你还辅导学生吗?”他说:“是啊,有些甚至是我的学生的学生,没办法,他们送上门来要我辅导。这些学生有初中的也有高中的,我要把他们每次辅导时带来的练字纸贴在这里,他们可以相互比较啊。一个学生在上海上学,假期我辅导他,他中考时还得了上海第三名呢。”我看到他满脸的红光,微笑了。第二件事,他现在还自订着《语文学习》杂志。他说,习惯了,一生就这么一个爱好,不学习赶不上形势的发展。第三件事,他把每年高考、中考试题或优秀作文,都集中到一起,并按年份装袋,在每个袋子上仔细地写上年代。

这就是一位特级教师的职业操守。他的老伴说:“他没有什么爱好,一生就干这一件事——特别喜欢语文。”老伴的话里既有责备,也有肯定。我知道董老师在工作的时候就特别有名,没想到他退休了,还是把语文学习与辅导作为自己的晚年生活的重要内容。

想当年,董老师也有几件事值得推崇:一是他让学生把他的语文课当成一种享受。记得有一年他教高一,他竟让学生一个月只读课文,是谓有感情地读,要读出自己对课文的感情来。一册书,学生一个月基本都读熟了,读透了。他说,课文就是要读,一练普通话,练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兴趣有了,自然就喜欢语文了。有时候上语文课,他为了缓解教室的气氛,会对学生说:“同学们学数学、物理都累了,咱读读课文放松一下。”学生都笑了。就是在这笑声里,学生潜移默化地爱上了语文。

二是练字。他认为,字是一个人的门面。他说:“只要是我的学生,就要练好字。要不然,等你毕业了,人家说,你是谁的学生啊,写的字怎么这么差?我的脸往哪里放啊?”他当教师时,从高一到高三每天都让学生写100个字,并且让写字好的学生给其他班的学生讲如何写好字,亲自作示范。所以,他的学生写的字都很潇洒、漂亮。

三是阅读。他的课很随意,有时这堂课不学课文了,就给学生介绍一本书,读读里面的文章。久而久之,学生就开始读课外书了。他的观点就是,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需要培养的,不要逼他们,对他们要加以引导。

有一次,董老师说:“你说怪不怪?最近,一个在北京中南海工作的学生来看我。我问他是否还记得我上课的情景,学生说:‘记得记得,我们忘不了你眉飞色舞地读课外文章的情景,有时你读着读着潸然泪下,我们都感动了。’我问他是否还记得我教课文的情景,学生却直接说不记得了。”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你教得动情了,学生才会真动情,给学生印迹最深的,是你的独到之处,是你不经意的个性。

对此,我也有同感。读高中时,有两件事让我印象最深:.一次是老师检查背诵文言文,我没有背过,而且我还是语文课代表,被罚站了一节课,我也哭了一节课。从此,凡是要求背诵的课文我都会千方百计地背过。二是陶斯亮《一封终于发出的信》发表时,教师在班上朗读的场景。教师声泪俱下,我们也沉浸其中,被陶铸的冤屈、孩子的无助无望所感怀。直至今天,我还铭记着当时的场景,那让我们真正认识了什么叫“真善美与假恶丑”。

特级教师王栋生说:“就让你的眼睛流出泪来。”教师也是人,你感动了,那么学生也会感动的。

我还听过特级教师宋遂良的课,他曾经是中学教师,后来调到大学当教授了。他在给我们研究生班上现当代文学课时,就曾经哭过两次。读到小说伤心处,他自己抽泣起来,继而大哭起来。我相信,这种哭是发自内心的,是苦楚的沟通,是心与心的共鸣。这也让我看到了优秀教师丰富的情感、多面的表情。

我们一生只干“一件事”,这“一件事”有很多种解读的方式、呈现的方式。但为它而执著,而付出,而倾倒,而哭泣,这才是真性情。第二篇让学生看到一个思想者

罗丹的雕塑《思想者》是一个象征。罗丹说:“他不仅用大脑、张大的鼻翼和紧闭的嘴唇思考,他还用胳膊、腿、背上的肌肉思考,用握紧的拳头和紧张的脚趾思考。”他还说:“真正的艺术家总是冒着危险去推倒一切既存的偏见,而表现他自己所想到的东西。”

阿尔贝·加缪曾在《西西弗的神话》中说:“凡墙都是门。”有墙肯定有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教育是一门慢艺术,它慢在学生的逐渐领会与进步中。教育,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陌生人的手就是上帝的手

在高考前的一个晚上,大概七八点钟,我正在散步。有一个电话打过来,是我不太熟悉的号码。电话里说:“王老师,我求你件事。

仔细一问,她是我辅导的一个学生的母亲。这位母亲说,一个月以前,她托人找我给孩子辅导语文,她孩子的语文成绩提升幅度很大,孩子很崇拜我。可是,一个星期前,她又找了一位教师给孩子进行高考前的心理调节,结果孩子回来闷闷不乐。孩子说,老师说了,高考就像平常,你平时什么成绩,高考就有什么成绩;高考不要求超水平发挥,要正常发挥;你最近不要太熬时间了,现在已经基本定型了;好好吃饭,好好睡觉;等等。结果,孩子睡不着觉了,吃不下饭了。因为高考前几次模拟考试题目有些难,孩子的成绩不太稳定,所以明天就高考了,孩子上午没吃饭,晚上也不吃饭,问她也不说话。

这位家长说:“要不,您打个电话鼓励鼓励孩子,她可崇拜您了。”于是我打电话过去,心想,我必须在三分钟之内搞定,让她眉开眼笑,高高兴兴地去吃饭。我说:“你今天准备得怎么样了?我前一阶段曾经见过高考命题人,他们说今年的试题难度不大,与去年持平,请放心吧。今天晚上再看看教材,掌握好背诵的名句;翻翻高三写的作文,看看我给你的30个作文素材。我告诉你,在我辅导的学生里面,你的作文文采是最好的。我相信,你肯定能考个好成绩。好了,好好吃饭,好好准备,去吧。”

这时候,我听到这个女孩说了一句“我要吃饭”,她妈妈接过电话:“谢谢王老师,真是太谢谢您了。”

果然,这个孩子的高考成绩十分出色。平时她的英语成绩很好,高考时反而语文成绩最好;她的成绩在高中三年的学习中总分从来没有达到一类本科线,反而在高考中超出一类本科线20分。真是奇迹!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鼓励的能量是不可低估的。关键时刻一句鼓励的话语,看似极为平常,但是对一个学生来讲,却是一方天空。所以说,一句话要么是晴空万里,阳光灿烂,要么是黑云密布,阴霾万重。

大家都知道作家铁凝,她现在是中国作协主席,当年有两位前辈作家对她鼓励有加,一位是《小兵张嘎》的作者徐光耀,一位是老作家孙犁。当时铁凝还只是一名16岁的中学生,徐光耀就以肯定的语气告诉铁凝,她当时的习作“已经是小说了”。有人说:“如果没有她16岁与徐光耀的一次会面,没有那次徐光耀宣布她的作文就是小说,也就不会有一位当作家的铁凝。”1980年,铁凝在参加河北省文学讲习班期间,交出的作业是短篇小说《灶火的故事》。这篇描写被关闭的心灵和人性觉醒的作品,引起了读者激烈的批评,她就将这篇小说寄给了她景仰的老作家孙犁。没想到孙犁收到《灶火的故事》后,立即安排在《天津日报》文艺增刊上以显著位置发表,同时还回信说:“我很喜欢你的这个人物。”特别是她在1982年夏天写的《哦,香雪》,作品以清纯、淡雅的诗意笔触写了大山深处一个17岁的姑娘香雪对现代文明的向往。铁凝将发表的作品寄给孙犁,想听听恩师的点拨。孙犁在病中回信,信的主要内容是:“在灯下一口气读完你的小说《哦,香雪》,心中有说不出的愉快。”“这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是诗,它是一泻千里的,始终一致的。”“这是一首纯净的诗,即是清泉。它所经过的地方,也都是纯净的境界。”“读完以后,我就退到一个角落,抽了一支烟。我想,过去,读过什么作品以后,有这种纯净的感觉吗?我第一个想到的,竟是苏东坡的《赤壁赋》。”“是的,我也写过一些女孩子,我哪里有你写得好!”

孙犁是真诚的,是发自内心的。一个被人景仰的大作家,竟这样不遗余力、毫无保留地夸赞、推崇一位当代青年作家的作品,甚至不惜贬抑自己的作品,这是多么崇高的境界啊!可以说,两位作家的鼓励,使具有文学潜质的铁凝的文学之路愈走愈远。

我们说,鼓励是无处不在的,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段话语,就是一泓清泉,一袭朝阳,肯定会在学生的心中扎下根的。

我曾到美国考察教育,亲历了“一元钱的故事”:在一所学校,我们来到了小学三年级的教室。教师正在上课,看到我们的到来,教师马上停下课来,启发、鼓励学生主动介绍或表现自己。一位黑头发的男孩子马上从座位上跑到我们面前,很有礼貌地用中文说“您好”,我们问他叫什么,他流利地作了介绍。一位黄头发的男孩也高高地举起了手,迫不及待地介绍说:“我收藏了台币。”并站起来翻开自己的收藏本来介绍。我们走到他前面认真地看了几张纸币,并竖起了大拇指。我们同队的陈老师从自己的钱包中拿出一元人民币说:“希望你也收藏人民币,这一元钱供你收藏,做个纪念吧。”这时,校长走过去,对这位男孩进行了鼓励。校长向我们介绍说:“推销自己、展现自己,应是学生的一种能力,必须从小做起,而且这也是一种不同文化的交流。”

没想到美国的小学教育那样自由,学生自我展现的意识那样强烈,这也是学校倡导、教师平时鼓励学生的结果。

我又想起了我在某校听课,偶遇五名西藏学生的故事。他们是来自西藏到这里上中学的。我当时很激动,于是请其中一位学生为我签名。他身高一米七左右,很干练,黝黑的脸上藏着幸福的微笑。他认真潇洒地在我的听课本上写下了藏文的名字,并在下面写上了汉文:扎西次旦。他,来自日喀则,父母都是小学教师。他说:“我已两年未曾回家了。”他的眼睛里似乎蕴涵着一种思念与渴望。我的心震颤了一下。更令我震惊的是,扎西的听课笔记非常细致,汉字书写得疏朗而又大方,犹如他写的飘逸的藏文,我想,这是缘于他的勤奋。感动于心,自然发之于外。于是我征得他们的同意,在扎西次旦的本子上写下了一段寄语:“你们,来自美丽的西藏,那里有雪峰和牛羊。还有那灵动而又敏捷的藏羚羊。愿你们像那奔跑在高寒线上的天之骄子那样,灵性地思考,用智慧与执著,谱写学问与人生的华章,晶莹,闪光……”

有这样一句名言:“陌生人的手就是上帝的手。陌生人的相遇是一种缘分,他的到来总是伴随着特别的礼物或启发。”确实如此,对于我和扎西次旦,一定在心中留下了点儿什么。

我想,这也算是一种鼓励吧,在陌生的或熟悉的地域,总会有鼓励的眼神、慰藉的话语。那是一个电话,那是一种发现,那是一片感怀,那是一次推介,那是一段心语……要看到学生眼睛里射出来的期望的光

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自由里没有权威。自由带有它自己的创造力。”我要说,你教学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太阳都是不一样的,你的每一天都在进步。每天都要给学生自由舒展的空间、自由施展的空间、自由思维的空间。

从教师的角度而言,你每天的课堂在变化,教学内容在变化,学生的学习状况在变化,你教学的精神状态也在变化。从学生的角度而言,他的知识、视野、思想每一天都会生长,他的阅读每一天都会丰厚,他的学习能力、认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天天都在进步。所以,我们要给学生一个自由的平台。

作为教师,我们要认识到,学生的思想解放才是最大的自由,才是最大的收获,要对学生永远充满憧憬。你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才会觉得你的课堂要变化,你的心情要调整,你的教学方法要更贴近学生,你的教学内容要更具吸引力,留给学生的自由空间要更大。

最近我听了一位上海特级教师的课,每次上课前,他都要进行“思维训练”,学生很喜欢。这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无拘无束、展示独到思想的自由空间。听课那天,他一开始讲了一个外国故事:

一对外国老年夫妇年龄大了,很喜欢孩子,他就让一群孩子在自己家的院子里玩耍,后来孩子们的热闹变成了踢足球。夫妇俩经受不了这种打扰了。于是他们就想了一个办法,巧妙地让孩子们到别处踢球了。开始几天,他们给每个孩子1美元,后来变成了0.5美元,再后来变成0.2美元。孩子们发怒了。孩子们想:这两个老人真小气,不来这里踢球了。于是,孩子们就走了。

老师问:“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如不能太贪婪;善意的方法;如何选择;生活是什么;等等。

老师说:“对啊,孩子是来玩耍的,踢球的,最后转移了目标。”

在这里,我们享受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即学生的认知过程、自由展示的过程、积极思维的过程、大胆猜想的过程、观点碰撞的过程。你在上课前尝试一下这样的训练,效果会如何?肯定会引起学生异样的目光、异样的享受、异样的思维,你的这节课肯定会有奇妙的收获。

教师的心中要永远装着“我不是权威,我不是最佳的,学生的思维是最佳的,学生的回答过程是最佳的,给学生自由的想象是最佳的”。这不是在细枝末节上耍花样,而是通过这个自由的活动引起学生思想自由舒展的快乐,包括对你的课堂的兴趣,对知识的渴望,对你的教学终极目标的期待等。如果你的课堂成了学生永远期待的自由的课堂,那么,你的课堂能不精彩吗?你的教学能不成功吗?

记得我在福州三中听了一节课,那是我听过的最优雅、最舒展、最自由的一堂课。那是一节高三最后阶段的语文课,老师展示了一些学生最后留恋校园的照片,这些照片表现了学生复杂的心绪。我记得一个学生选取了学校的角角落落,选取了学校的大树,选取了空寂无人的甬道,选取了银杏树下飘落一地的叶子,选取了静谧而弯曲的跑道,选取了沉寂而滴雨的屋檐等。这个学生用优美的语言、散文化的笔触,用淡雅的音乐伴奏,借助一片叶子、风吹过的道路、无人的操场、鸟儿的伫立,宣泄着情感,蕴藉着情怀,随时间流逝而情意更浓。这是教师布置的一个自由的作业:请你用照片,用语言,用你的眼睛把你对母校的一点一滴抒发出来。我觉得这节课上得很成功。

难道成功不是把学生的自由、智慧的元素唤醒?难道成功不是让学生把思想转化成优美的文字?难道成功不是自由的发现、不是超越自我把创造唤醒?

我刚当教师的时候,曾经让学生作过课前三分钟演讲,并坚持了两年。一开始,学生念稿子时都不敢抬头,也有不少学生还会紧张得打哆嗦,然而以后他们都是脱稿演讲了。我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自由地选材,自由地表达,最后达到即兴演讲。关键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智慧、创造的平台。

一位在高考指导中崭露头角的教师,也是一位指导学生作文有方的教师,向我介绍了一条经验:他在每节课前,都要给学生介绍一下国内外大事,并让学生谈看法,谈想法。我问:“这种方法学生期待吗?”他说:“学生很期待啊,当你讲到社会上发生的大事时,学生特别关注;当你谈论社会热点人物时,学生的眼睛好像射出一种光来;当你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时,他们都很积极。”

我要说,一位优秀的教师就要看到学生眼睛里射出来的期望的光、闪亮的光、享受的光。和权威辩论是很平常的事

台湾女作家、教授龙应台在《野火集》里有一组关于教育的文章,里面的记述与我们当前的教育现状十分相似。下面节选了几节:

开始的时候,课堂上问学生问题得不到回音,我以为是学生听力不够,于是我把英语慢下来,一个字一个字说,再问,还是一堵死墙;于是改用国语,再问。我发觉,语言的问题其次,思想的贫乏才是症结所在。

学生很用功。指定的小说或剧本上课前多半很尽责地读完。他能把故事的情节大纲说得一清二楚,可是,当我开始问“为什么”的时候,他就瞠目以对——不知道,没想过。

他可以读十篇爱伦坡的谋杀小说,每一篇都读清,但不能够综观十篇整理出一个连贯的脉络来。他可以了解苏格拉底为什么拒绝逃狱,也明白梭罗为什么拒绝出狱,但这两个事件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他不知道。他可以说出诗人艾略特对艺术独创与模仿的理论,但是要他对王三庆的仿画事件发表意见——他不知道,他没有意见,他没学过,老师没教过,课本里没有。

我爱惜我的学生;像努力迎取阳光的黄色向日葵,他们聪慧、纯洁、奋发,对老师尤其一片真情。但是,他们也是典型的中国学生:缺乏独立自主的个性,盲目地服从权威,更严重的,他们没有——完全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错在学生吗?(写于1985年)

看到这里,我觉得文章好像说的就是我们的学生,学生独立的见解与主张,创新求异的元素,大胆疑问的态度在哪里?我们的学校、教师又给学生提供了多少时间、多大的空间?

前一阶段,我们谈论“钱学森之问”,其内容是:“今天,党和国家都很重视科技创新问题,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我看,这是中国当前的一个大问题。”

这是95岁的钱学森在病床上的谈话。之后,钱学森又对温总理说:“中国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在与总理的最后一次见面中,病榻上的老人讲话已经不太清楚了,但依然缓慢而认真地对总理说:“培养杰出人才,不仅是教育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根本。”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杰出人才,这就是教育所要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钱老的话语重心长,既点出了当前教育的问题所在,又为未来的教育指明了方向。

钱学森有份珍贵的手稿,写的是对他一生影响最大的17个人,其中他在北师大附中上学时的老师就占去了七席,可见中学教师对这位科学家的影响有多大。在这份名单中,还有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人物,他就是使钱学森成为世界顶尖科学家的“功臣”——冯·卡门教授。

据记载,卡门教授每周都会带着他的学生们开两次研讨会、讨论会,研究空气动力学方面的发展,研究喷气火箭的远景,还有国际力学方面顶尖的教授和他们一起平等讨论,谁都可以发言,谁都可以批评对方。在钱学森的记忆中,“和权威辩论是很平常的事”,而在这所“弥漫着创新精神”的校园中,和他一起“开窍”的,还有“两弹一星”元勋钱伟长、郭永怀,以及中国遗传学奠基人谈家桢等一批顶尖科学家。

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培养不出创新人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没有给学生创造一个畅所欲言的环境,一个平等讨论、争辩的氛围,一个弥漫着创新与“冒尖”的舞台。如同龙应台所说,教育是“喂哺式”教育——在生活上,采取怀里“抱着走”的方式;在课业上,就要用鞭子“赶着走”的态度。

龙应台说:“在国外教书的那许多年,我踏出教室时常有生机盎然的感觉,因为在与学生激烈的反应与挑战中,我也得到新的成长。在这里,走出教室我常有被掏空的感觉,像被针刺破了的气球一般。”可见,讨论、争辩、探讨真理,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成长”。于是,龙应台提出:“如果我们把眼光放远,我们需要能思考、能判断、有勇气良知的公民”,“办教育的、教书的,就不能迷信自己的权威,他也要禁得起来自学生的刺激与挑战”,“把我们的大学生当‘成人’看吧!给他们一个机会,不要牵着他的手”。

一位中国著名大学的博导说,为什么中国人拿不到诺贝尔奖,而中国孩子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却屡获佳绩?答曰:“这是因为在孩提时代没有玩、不允许玩、被别人玩。”让小孩子做大人的题,没有时间玩,这不仅过早地透支了他们的潜力,也限制了他们本该活跃的思维。孩子的成长不是30米赛跑,不是300米赛跑,也不是3000米赛跑,而是万米赛跑。当代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太注重3000米以前的赛跑了,没有人真正关心学生的“出厂质量”。如某大学开学时平均每个学生有3.3名家长“护送”,而在毕业典礼上,到场的家长不足500人。

创新教育从哪里做起?培养有创新思维的学生从哪里做起?这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或者家长应深深思考的问题。

我有一位亲戚,他的孩子在澳大利亚上高中。于是,我详细地了解了澳洲的中学语文测试情况。他们的测试总分一般为100分,分以下几个题目:阅读一篇文章,请你说出其中五条优点和缺点;辩论题,分正方与反方,任选一方;小说阅读,列出教材中的很多小说,并给出每一篇小说的多个评论题目,让你写文章;给一些时事材料,让你写评论,或写新闻,或写评述,任选其一。

可以说,澳洲的语文考试太开放了。一是选择性。如小说阅读,一篇小说给出很多小题目,非常灵活,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个性与爱好自由选择。二是辩证意识。一个问题可以从两三个方面去看,关键要讲出道理来,如同亚洲中文大专辩论会。三是大胆质疑与评判。如阅读文章之后,不但要指出文章的优点,还要指出文章的缺点,这一点是让学生有“我是主人”的意识。当然,人家要求客观公正,一律不能用“我认为”一词。四是关注时事。让学生永远是一个社会人,认识自身的价值与责任,并发表客观公正的看法。

陶行知认为:“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创造时,目光要深,开辟时,目光要远。总起来说,创造、开辟都要有胆量。在教育界,有胆量创造的人,即是创造的教育家。”面对当前的教育,面对未来的教育,我们必须学会“解放”与“开放”,即解放课堂,解放学生的思维,把学生的天性、视野、个性、创造与独立见解释放出来。最高的虔诚是搬掉石头

一个老故事让我至今都忘不了。原版好像是一位医生在演讲时讲过的一个故事,之后迅速传播开来。我找到了这个故事的完整版本,读来还是别有一番滋味的。故事是这样的:

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他正沿海边走着,突然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虽然近在咫尺。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的。

男人继续朝前走。他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他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这个男人停下来,注视着这个小男孩,看他拯救着小鱼们的生命。

终于,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去:“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甚至几千条小鱼,你是救不过来的。”“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这条小鱼在乎!”小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此刻,我的耳边好像还有这个小男孩的声音,辽阔的大海,寂静的沙滩,呜叫的海鸥,只有一个小男孩在捡小鱼,并把一条条小鱼扔向大海。也许小鱼们会记住这个小男孩的。

最近在看贾平凹的《古炉》,贾平凹总是让动植物说话,他把人与动植物的心理串通起来了。这是很好的拟人写法,通过另一面让我们了解了动植物的心理。假如你就是那条小鱼,你能不为这个男孩的举动所感染?你能不为他改变了你的人生而感恩?你的眼角没有流出一滴晶莹的泪珠吗?我想,你肯定会的,之后你也会浸染爱心。就如《唐山大地震》中去灾区救援的姐弟俩,尽管远隔千山万水,但爱心都在传递着。

你可能有很多选择,你可能开始不愿意当教师,或者是无奈的选择,但教师是心灵传递心灵的职业,是才干影响才干的职业,是智慧唤醒智慧的职业,是文化传承文化的职业。

你付出的每一分,都会换取学生一生的幸福;你付出的每一秒,都会获得学生一生的荣光。中学时代是短暂的,但也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春天种下了饱满的种子,秋天能不收获硕果吗?

我见到过我的一个学生,他已经在行政部门工作了。他说:“忘不了王老师为我们全校学生在操场上作《高山下的花环》的报告,你给我们讲梁三喜的故事,我们记忆得很深很深,我现在还记得你报告最后引用臧克家的一句诗:‘大时代的弓背上,正等待着年青的臂力’。”我已经忘了这位学生的名字了,这件事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报告里的一句话,学生还能记得这么清楚,说明学生真正接受了这句话,并且在时时践行之。

还有一位学生,当时他父母离异了,他的父亲找到我,要把一些钱给孩子。他说,孩子在他妈妈的影响下,不认自己这个父亲,他又不能亲自交给儿子,怕他回绝。于是,我找来这个学生,认真地讲他父亲的不易,不管怎样也要理解父亲的苦衷;可以不见父亲,但要尊重他,体会到父亲的爱。经过一番心贴心的交流,这个学生理解了父亲的难处,接受了父亲的爱。被伤害的学生的心是脆弱的,你需要用心去弥补,小心地呵护,而不是在伤口上撒一把盐,让孩子更加痛苦。

一个电视专题片,记述了一个专门砸碎汽车玻璃偷东西的少年犯罪团伙。其中一个孩子才14岁,他说,因为和老师吵架跑了出来。就是因为没完成作业,爸爸没有签字,老师就把他爸爸连续叫去八次,最后他与老师吵架了,便跑出来流浪,遇上一伙“小兄弟”后,就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教师有没有责任呢?这条“小鱼”在乎耐心,在乎唤醒,在乎期待与包容,而教师只是一味地把家长叫到学校,结果激化了矛盾。

一个青年教师讲,在一次公开课上,有个学生第一个站起来回答问题,但回答得很不好,教师批评了他。那个学生就一节课都趴在桌子上,精神萎靡,上课的积极性也就没有了。所以,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

我要说,每个教师都是西西弗。西西弗是一个神,他因被诸神惩罚而要不断地把滚到山下的巨石滚上山顶。他是高于他的命运的,他比那巨石更坚硬。教师犹如西西弗,每天都要反复把巨大的“石头”推至山顶,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只有从推动“石头”中找到规律、途径与方法,上帝的“惩罚”才会变成“快乐”。你如果能达到西西弗的境界,也就成为名师了。

哲学家阿尔贝·加缪说:“西西弗是幸福的。我们总是看到他身上的重负,而西西弗告诉我们,最高的虔诚是否认诸神并且搬掉石头。他也认为自己是幸福的。”你的果实才能证明你是一棵什么树

这是听来的一个故事:

墙角刚长出一棵树苗,主人原以为是一棵小桃树;其父从老家来,说这是一棵栗子树;有一位朋友来访,说这是一棵樱桃树。谁也不知道这到底是棵什么树。有一天修路,要移动这棵树,修路的人说这是一棵核桃树。主人问:“你怎么知道它是核桃树呢?”这个人说,这棵树上已经结了一个小核桃了。

这棵树在结出果实之前很多人并不知道它是什么树,其实,那些成功的人我们原本也不知道他们小时候是什么“树”。当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这个果实,我们知道了他是物理学家;当居里夫人发现了镭这个果实,我们知道了她是化学家;当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这个果实,我们知道了他是思想家。总之,你的果实决定了你是一棵什么“树”。难道教育不是如此吗?

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校长,一位著名的校长。试问:全世界的校长、著名校长到底有多少呢?像校长这样的树有千千万啊。然而,苏霍姆林斯基并不是长成一棵树后就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他借助这棵树,借助生命的课堂,借助自己的深入研究,终于结出了一树硕大的果实——《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些建议至今还历久弥新,具有无限的生命力。这果实让我们认识了一位真正的教育家。

从校长到教育家的路到底有多远?从一位教师到教育家的路到底有多远?我想,其核心在于两点:一是思考,二是成果。

谈到思考,我想到了作家史铁生。最近,我看了史铁生致北大附中高一(3)班学生的一封信,谈到了思考的问题,讲得十分深刻。

所谓“深入生活”的大概意思是:你要写作吗?那你就得到农村去待一阵子,到工厂去待一阵子,或者到军营、医院乃至监狱去待一阵子,体验体验那儿的生活。我就想了,以我的身体条件是绝难实践这套理论的,那么是不是说,一个大半时间坐着、少半时间躺着的人就不配写作了?我挺不服气,心想凭什么你们的一阵子是“深入”,我的一辈子倒是“浅入”?于是不管那套,既然有想法,我就写吧。后来我才慢慢明白,要让那条金科玉律不死,非中间加上“思考”二字不可,即深入思考生活。其实,任何生活都有深意,唯思考可使之显现。生活,若仅仅是经历,便似一次性消费,唯能够不断询问它,思考它,向它要求意义,生活才会漫展得深远、辽阔。所谓胸襟宽广,所谓思想敏锐,并不取决于生活样式,而是与你看它的角度与深度相关。最为深远、辽阔的地方在哪儿?在心里——最为深隐的疑难,和你对它最为诚实的察看。比如作文写得好不好,并不在于你怎样活过,而在于你怎样想过,或想没想过。有同学问我是怎么写《我与地坛》的,我的经验是:到那儿待一阵不行,待一辈子也未必就行,而是要想、要问。

在这里,史铁生给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就是说,我们人人都在生活中,都在深入生活,但为什么作家、教育家能够写出发人深省的作品呢?就是因为他们思考生活,深入地思考生活。而我们的普通校长、普通教师是对于“思考”的缺失。没有思考的教学,能有成果问世吗?没有反思的管理,能有个性智慧的升华吗?没有从细微处挖掘出精神与意志,能有丰厚的硕果吗?

尼采说:“没有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省察,就是思考,就是反思,就是处处设问人生的意义、方法的意义、品德的意义。思考是第一步,而“成果”则是第二步。

李镇西在一篇文章里这样介绍苏霍姆林斯基:

我想强调的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不只是这本《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我甚至可以说这并不是他最精彩的著作,苏霍姆林斯基还有很多著作问世,比如《爱情的教育》,这是一本非常棒的谈爱情教育的书,1986年我第一次读就被感动了。《家长教育学》是一本专门写家庭教育的书;《育人三部曲》包含三部著作——《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是谈小学教育的;《公民的诞生》是谈中学教育的;《给儿子的信》是谈青年教育的。此外,还有《帕傅雷什中学》等。

谈到这里,我忽然想把这几个关键词串联起来:教学——思考——过程——成果。在教学与成果之间,现在的我们需要两点:思考与过程。捡起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点滴思考,把一枚枚或沉思,或感念,或激动的果子,装进享受与幸福的篮子里,它将伴你恒久。有第一等襟抱,有第一等学识

很欣赏清代学者沈德潜的一句话:“有第一等襟抱,有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第一等襟抱,就是胸襟特别开阔、崇高、大气、正直。我觉得一位有襟抱的教师,他肯定会不封闭、不自私,为自己的事业磊磊落落,心底澄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我最初当教师时,这句话总是在耳边萦绕。因为从第一天工作开始,就要树立自己的大志向、大目标,千万不要让各种原因阻碍了你的志向。

我很欣赏魏书生的一个做法,就是让学生每一天都做一个名人,在心里想——假如我是这个名人,我该怎样学习、生活呢?我觉得这个做法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让学生端正了学习目标,树立了远大抱负;二是让学生做一个大气的人,有襟抱的人,用名人的襟怀浸染学生。

难道教师不也是这样吗?倘若你阅读季羡林、钱钟书、汪曾祺、华盛顿、甘地等那些襟怀宽广的人物,你的襟抱自然会境界宽广,心底弘远。

有一个小故事。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在山上观风景。老和尚问:“你往山下看,看到了什么?”小和尚说:“很多人啊,在犁地,在奔波,在经营。”“你还看到了什么?”小和尚不理解了,瞪大了眼睛,看不到什么。回问:“先生您看到了什么?”老和尚说:“全是‘名利’二字啊。”

当然,老和尚的名利观确实有些绝对。但我要说,一位教师不要太看重名利,不要被名利所累。泰戈尔说:“鸟的翅膀上坠上了黄金,它就不能飞翔了。”或许不少教师在最初会有些名利色彩的,或者是为了评职称,或者是为了高人一等,但如果你把对教育的探索当成了常态,你就会成为一个特别充实的人,特别有内涵的人。

大气的、有胸襟的教师就要有这种心底坦荡的襟怀,要容纳不同的见解、主张、看法,要有崇高的追求,不要沉迷于闲言碎语,不要有丝毫的嫉妒之心。要学会包容、宽容,不管是对朋友,还是对同事,都要有善念,要与人为善,从善如流。

王栋生是著名的特级教师,他教育他的学生要追求大气的、有胸襟的人。他还经常在自己的课堂上问学生:“你要做一个怎样的人呢?”学生都会回答:做一个大气的、有胸襟的人。我想,这里的“大气、有胸襟”不仅仅是要求学生的,也是要求教师自己的。教师只有在心目中、行动中、教学中、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表现出这种思想与情怀,才会真正对学生耳濡目染。

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题是“习惯”,一名优秀考生写了一篇寓言,我印象很深。说自己曾经是高山上一块有棱有角的大石头,有一天被狂风吹到了奔流的河水中。从此,被河水冲刷,被很多石头挤压,日积月累,自己的尖尖棱角被碰掉了,自己的硬硬脊背也被磨平了。多少年以后,自己竟变成了一块滑滑的、圆圆的、无棱无角的鹅卵石。这就是习惯,这就是日积月累的习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