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虚六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0 15:28:34

点击下载

作者:李成文,刘桂荣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治虚六书

治虚六书试读:

前言

虚劳又称虚损,是由于禀赋薄弱、后天失养及外感内伤等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脏腑功能衰退,气血阴阳亏损,日久不复为主要病机,以五脏虚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慢性虚弱病证的总称。

虚劳是气血津液病证中涉及脏腑及表现证候最多的一种病证,临床较为常见。中医药在调理阴阳、补益气血、促进脏腑功能的恢复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历代医籍对虚劳的论述甚多,如 《黄帝内经》在 《素问·通评虚实论》中所说的“精气夺则虚”可视为虚证的总纲,同时提出了虚证的分类、治疗方面的纲领;《难经·十四难》论述了 “五损”的症状,并提出治疗大法;《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首先提出了虚劳的病名,治疗方面突出温补脾肾,辨证论治;《诸病源候论》比较详细地论述了虚劳的多种证候及症状,提出了五劳、六极、七伤的名称及具体内容;李东垣在 《脾胃论》中对虚劳的理论认识及临床治疗都有较大的发展,重视脾胃,长于甘温补中;朱丹溪重视肝肾,善用滋阴降火;张景岳对虚劳的病因、证候及论治均作了全面的归纳论述,提出了 “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则;李中梓强调脾、肾在虚劳论治中的重要性。此后出现了著名的著作,如 《理虚元鉴》是虚劳专书,对虚劳的病因、病机、治疗、预防及护理均有较详细的论述,提出了著名的 “三本二统”之说;又如 《不居集》集历代治虚损之大成,而于理脾阴一法尤为所长,是研究虚劳有价值的参考书。

此外,历史上曾出现的有关虚劳病论治的重要著作,主要有元代著名医学家葛可久的 《十药神书》,明代医家龚居中的《红炉点雪》,清代医家沈明宗的 《虚劳内伤》、沈灵犀的 《虚劳要则》、潘世良的 《虚劳秘韫方解》、赵廷玉的 《虚劳秘要》,近代著名医家秦伯未的 《痨病指南》,以及蔡陆仙的 《虚劳问答》等等。

本次主要对 《慎柔五书》《理虚元鉴》《虚损启微》《内伤集要》《虚损心传》《虚劳要旨》六部论治虚劳的著作进行了点校,以期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书,尤其是为当今社会防治亚健康提供较好的参考文献。《慎柔五书》乃胡慎柔所著,初刊于明崇祯九年 (1636)。明末僧人,医家。法名释住想。毗陵 (今江苏常州)人。博通经史儒学,因患痨病,经查了吾治愈,即随查了吾习医10余年,颇有所获,后由查了吾荐之于名医周慎斋继续深造,留心摘录周慎斋临证经验,归里行医,疗效较著,且好施舍,故而清贫。临终前将手札及生平著述授予石震,由石震订正刊刻,名 《慎柔五书》,其内容以内科虚损类疾病为主,兼及其他杂病的证治。其学术思想,本于李东垣,宗于薛立斋。是书有论、有方、有医案,其中不乏作者的独到见解,在对虚劳证治的理法方药上提出了颇多真知灼见,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此次点校以周学海刊本为底本,该书卷帙齐全,刻工精细,错误较少,有很高的文献价值;以中国医学大成本为参校本,以本书之通行本为他校本。《理虚元鉴》系明代汪绮石多年治疗虚劳经验的总结,是现存第一本虚劳专著。成书年代不详,1725年柯怀祖购得其书,1771年校刊传世。汪绮石,明末医家,生平履贯无从考,世称绮石先生。绮石以善治虚劳病名重一时,柯怀祖认为绮石之论虚劳,犹如仲景之论伤寒,其治虚劳之成就不在仲景之下。该书以 《黄帝内经》为宗,又兼采诸家之长,尤参李东垣、朱丹溪、薛立斋三家之说,融会贯通,学古而不泥古,并自创一家之言。提出了虚劳六因之说,病机归于阴虚、阳虚两大类,治疗上则强调 “三本二统”,兼顾他脏,体现了五脏一体观,以 “调”为补是绮石治虚的主导思想。在虚劳病证治领域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本次点校以清乾隆三十六年辛卯 (1771)柯怀祖原刻本为底本,以清道光十七年丁酉(1837)柯怀祖重刻本为参校本,以本书之通行本为他校本。《虚损启微》为清代洪炜撰,为诊治虚损病证的专著,成书于乾隆二十六年辛巳 (1761)。洪炜,字缉庵,又字霞城。清季浙江余姚人。因罹瘵疾,遂弃举业,潜心医学,自救以救人。不数年,深得奥赜,于虚劳一证颇具心得。其生平已难详考。其学术思想渊源,一则祖述 《黄帝内经》,一则博采诸家之长,尤斟酌于仲景辨证、丹溪养阴、介宾阴阳滋补之间,而神会其中微旨,并搓揉于临床实践。诚若 《虚损启微·自序》言:“启微之论,发古人之所未发,而其方则仍采诸古,古即不宜于今,斟酌之,增减之,神而明之。”其对虚损辨证详细,用方用药准确,加减变化灵活,力创一家之言,可供临床参考。本次点校以曹炳章先生的 《中国医学大成》本为校本,以旁校、本校为主,理校为辅。《内伤集要》属清代蔡贻绩所著,是一部颇具临床价值的治疗虚劳的专著。本书亦称 《虚损失血集要》,成书于 1822年。蔡贻绩,字乃庵,攸县人。天姿英敏,慎思博学。初业儒,至壮岁仍不售。以自幼多病,几濒危殆,幸赖名医陈学周多方调理,均获安痊,并力劝习医,传授脉法。遂自补弟子员后,杜意功名,弃儒攻医,精研经旨,博采众方。本书作者认为 “病有所因,证随病现,脉必符证,治当如法,此为医家之要”。行医阅50余年,活人无算,从游者众。本书主要学术特点是 “创立方法,不外补之以味,调之以甘,惟以培元、养阴为务”。本次点校以清道光二年壬午 (1822)翰墨园刻本为底本,以1999年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 《湖湘名医典籍精华》中 《内伤集要》为校本,个别地方涉及的相关文献为参校本。《虚劳心传》由何炫 (嗣宗)撰写,清光绪十四年 (1888)《槐庐丛书》行素草堂出版发行。何炫,字令昭,号自宗,一作嗣宗,江苏奉贤县人。世医出身,为何氏医学第十九世传人。何氏世医源远流长,自南宋迄今,绵延840余年,在中医学史上,独此一家,实属罕见。何炫自幼聪慧善悟,青年时笃学岐黄,师古不泥,颇多新见。医术不凡,全活甚众,名扬于苏、浙、皖等地,“道高望重,四方宗仰”。何炫学验俱丰,著述颇多,尤其对虚劳病论述甚详,卓有发挥;《虚劳心传》便是其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的结晶。病因上重视内伤;病机上注重阴虚内热,特别重视肾阴亏虚,相火旺盛;治法上强调补肾阴;遣药方面习用纯甘之味和血肉有情之品峻补真阴。其对虚劳标本传变具有较深的认识,提出了治疗虚劳三要,剖析了治劳七误之由等。其立方遣药,自出机杼,实为临床辨治虚劳之准绳。本次点校以 《槐庐丛书》行素草堂版为底本,以民国二十五年 (1936)上海大东书局 《中国医学大成》本 (简称 “大成本”)和手抄本 (未见年号)作校本。《虚劳要旨》系民国时期著名中医学家张生甫所著,约1916年成书,1917年刊行。张生甫,字行,又字国华,慈城东郊 (今慈溪市)人,著名中医学家。何廉臣称张生甫 “本通变之宏才,著 《达变》之医学”,与盐山张锡纯、兰溪张山雷“鼎足而成三达”,当时誉之为 “海内三张”,足见先生学验可传。早年习儒,由儒通医,尤精虚损之调治,特别重视养生调摄。本书上溯 《灵》《素》,下采各家,以五劳、七伤为纲,以虚劳各症为目,并参己见,提出 “虚劳,为内伤之重症,以甘温为正治,并须重卫生,静守调养,不然,虽卢扁亦难奏效”,分别从五脏、七情、脉法及临床众多常见疾病等方面论述虚劳证治,举甘温为虚劳正治,推心脾肾为治疗大端,兼以变通。系统论述了虚劳范畴的27种病证的辨治,对当时多见的肺痨、淋浊、眩晕等各种虚损病证阐述其病因、脉症,并备载治法、方药。本次点校以1917年宁波均和印刷公司代印的线装排印本张仁寿堂藏本为底本,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张生甫医书合集》之 《虚劳要旨》为校本。编 者2016年6月凡例

本次点校整理,遵循以下原则:

1.原书所引前人方剂,凡剂量、炮制法、服用法有出入处不作更动,以保持原貌。

2.点校以对校、本校为主,他校为辅,慎用理校。

3.凡底本文字不误,一律不改动原文;校本虽有异文但不碍文意者,不出校记。

4.凡底本与校本有异,而文义均通者,则悉仍底本,不出校记;若校本义长者,则保留原文,出注说明。

5.凡底本中的古字,后世仍通行者不改不校,后世已不通行者,参照异体字处理。

6.底本未载之个别字、词、句,无关宏旨者,均不补入,以保持该书的原貌。生僻难明之词语、典故,出注说明其出处。

7.将原本的繁体字、避讳字、异体字等均改作中国大陆通行的规范汉字;书中 “藏 (音z à n ɡ)”“府”,表示脏腑之义者,一律改为 “脏”“腑”,不出校记;“黏”与 “粘”字的处理原则为,在发 “n i á n”音时一律用 “黏”字,不出校记;作为表示器具的 “磁”一律改为 “瓷”,不出校记;假借字、古今字、同义字,或底本特殊用字,则视情分别处理。

8.底本中个别目录与正文不一致者,据具体情况作了补正。

9.凡底本有脱、讹、衍、倒之处,均出注说明。

10.书中药物名与今行之名用字不同者 (如 “山查”作“山楂”“别甲”作 “鳖甲”等),今径改作通用名。书中药物名与今行之名不同者 (如 “猩绛”作 “茜草”等),均出校记。

11.因版式变更,原书中 “右”“左”方向性词,一律改为 “上”“下”,不出校记。

由于校注者水平有限,疏漏纰缪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同道指正。慎柔五书明 胡慎柔 撰内容提要《慎柔五书》系明末毗陵人胡慎柔所著,初刊于明崇祯九年 (1636)。全书五卷,卷一师训,述录查了吾先生遗论及周慎斋先生学术源流;卷二医劳历例,多为临证体会和经验之谈;卷三、卷四分论虚损和痨瘵证治;卷五为慎柔治验病案。其内容以内科虚损类疾病为主,兼及其他杂病证治。胡慎柔的学术思想,宗于李东垣,承于薛立斋。是书有论、有方、有医案,其中不乏作者的独到见解,指出凡治诸症,皆以保护脾胃为主;对虚劳证治提出了颇多真知灼见,可为老人虚人调养指南,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本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适合广大中医临床工作者和爱好者阅读。顾序〔1〕〔2〕〔3〕

士生于叔叶,不能希志轩冕,又不能遂邱樊,其或〔4〕隐身以利物,混俗以宏道,往往以技显于时。史家列方伎,日者、〔5〕〔6〕〔7〕仓公并传;刘歆较中秘书,占候医方并载 《七略》。一〔8〕〔9〕则定犹豫于几微,一则救艰危于呼吸。学医乎?学卜乎?吾学医矣。予自壬午逮乙酉间,连岁作客,几罹兵革者数矣。乃退而悬壶市上,予岂妄诞哉?〔1〕叔叶:即叔世,此指末世将乱的年代。〔2〕轩冕:指官位爵禄。〔3〕邱樊:邱,邱濬,字仲深、琼山,号深庵、玉峰,别号海山老人,明代人,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樊,樊逊,字孝谦,北齐文学家。〔4〕日者:古时以占候卜筮为业的人,也叫天官。〔5〕较:通 “校”。考校。〔6〕中秘书:宫廷藏书。〔7〕占候:古代星占家视天象变化以附会人事,预言吉凶。〔8〕几微:细微;细小。〔9〕呼吸:一息之间;俄顷。〔10〕

吾友石氏瑞章为之依表也,然予之知瑞章,繇于先知有胡〔11〕氏慎柔,以医隐于僧,物故者十年矣。予交之在二十年之前,先是吾师熊鱼山先生夫人,得奇恙,随宦游,遍叩青囊,终无济者。〔1〕予推毂慎柔,竟以六剂奏效,再数剂全瘳。自是予与慎柔同客于先生松陵治所者一年,既得朝夕领绪益,又尽收其枕匣之秘,得抄本〔2〕〔3〕盈尺。辛未年,予北游太学,携之簏中,会鱼山先生以黄门〔4〕

罢归,思慎柔不可得见,欲尽索其书。〔10〕繇 (yóu油):通 “由”。〔11〕物故:亡故;去世。〔1〕推毂(ɡǔ古):推动车轮轴使车前进,此处比喻荐举人才。毂:车轮的中心部分,有圆孔,可以插轴。〔2〕簏(lù路):用竹子、柳条或藤条编成的盛物器,形状不一。〔3〕会:恰巧;适逢。〔4〕黄门:官署名,黄门侍郎的简称。〔5〕

予不敢私,而紫编丹笈,自吴入燕者,又自燕入楚矣。寻又遭寇獗猖,先生挈家迁播,闻其书已久没兵火中,乃慎柔即有另本,〔6〕亦已星散不可问。比年来,予以瑞章友善,每与促席研究医旨,兼诸家之长,深望洋之叹,青过前人,元成奥帙,然终于不忘所自,思慎柔不少辍,而虚怯一门,尤推独步,遂出其遗书,即予向所授受者也,予为庆幸及感慨者久之,瑞章遂谋之枣梨,盖传其学、传其人。〔5〕寻:不久;旋即。〔6〕星散:四散。

起膏肓于未形,驱府俞之沉患,瑞章之业广矣,瑞章之庆长矣。〔7〕瑞章齿少于予,其学窥渊海,宿儒不能也。刀圭入口,僵者立苏,所在户外层满,所着述甚博,丽名诸生,身故在隐显之间,予则灰心,将以越人老矣,惟瑞章有以导予。〔7〕齿:指年龄。旉尹顾元交书后跋

程瘦樵每以旧医书饷予,前岁得睹王太仆 《元和纪用经》及白飞霞 《韩氏医通》,既抄录而珍袭之矣,今夏复以 《慎柔五书》示予。予观其书,凡治诸症,皆以保护脾胃为主,渊源本于东垣,而化裁宗诸薛氏,其于虚劳之症,截然两分,治法不混,更发前人所未发,洵为医家可宝之书也。手为抄录,不惮烦暑,亦以见老年嗜好云尔!乾隆丙午秋七月后学王陈梁识时年六十有五慎柔师小传〔1〕

师毗陵人,胡姓,本儒家子,生而敏慧,稚年寄育僧舍,长寻剃发,法名住想,字慎柔。性喜读书,凡一切宗乘,以及儒书经、史、子诸编,无不究览。心血耗疲,得瘵疾几不起。时查了吾先生寓医荆溪,师往求治,岁余获痊。了吾先生泾县人,为太平周慎斋先生高座。师颖悟沉静,了吾先生深器之,欲授以己学,师繇是执贽,事先生十余年。〔1〕毗陵:即今常州。

先生惧其学识过己,乃令往从慎斋先生,与薛理还偕行。理还亦〔2〕毗陵人。予于己卯春,曾识荆于嘉水,时年已逾七十。因出了吾生平所验案及禁方赠予,予自此益尽窥了吾之学。慎斋先生名满海内,从游弟子日众,师随侍,每得其口授语,辄笔之。先生初无著述,今有语录数种行世,多师所诠次也。〔2〕识荆:初次见面或结识。

师自是归里,治病辄应,履日盈户外,然性好施,虽日入不下数金,而贫如昔。岁庚午,吴江宰熊鱼山先生夫人,抱奇恙六七年矣。延师至,以六剂奏效,一时荐绅士大夫,咸服其神明,因往来吴、会间,里居之日少。岁壬申,予时习岐黄家十余年,雅慕师,每相过从,谈论辄达曙忘倦,师每忾生平所学,嗣者寥寥,言之惋然。然窃谓师〔1〕貌古神暗,当得永年。亡何,丙子仲夏,忽示疾,以手札招予,授生平所著书,凡虚损一,痨瘵一,所札记师训一,治病历例一,医案一。又数日竟脱然去,年六十五。距今又十年矣!予将以其书寿之于梓,因为之传。〔1〕亡何:无何,犹言无可奈何。石震撰卷一

师训〔1〕

师训者,查了吾先生麈头之言,而慎柔述之者也。刻 《慎柔五书》,而先之以师训者,志所自也。应酬驳剧,随感随发,非著〔2〕撰也。晨昏风雨,随闻随述,非笺疏也。故其言多直率而不文,其词章多琐屑而无脊,然正如道家之丹源,禅家之宗旨,得其单词片语,即可该贯万理,今又错综原文,依类连举,稍加序秩,无伦次而有伦次,庶几学者,便于观览焉。是编出,不但慎柔祖述了吾之言在是,而慎斋先生之源流,亦可窥豹一斑矣。〔1〕麈(zhǔ主)头之言:指师长的高谈雅论。麈:古书上指鹿一类的动物,尾巴可以做拂尘。〔2〕笺疏:笺注。师训第一

夫地黄丸,为肾家之主剂。盖肾水枯,则肝木不荣;木不荣,则周学海注:五行字面,乃医家循例之词,读者当随文而各求其义。此所谓枯木生心火 (肾水即津液也,肝木即血汁也,心火即亢燥之热气也。津不濡血而血滞且干矣。血不涵气而气亢愈悍矣。故曰:枯木生心火)。故用熟地以滋肾,用泽泻以去肾家之邪,则地黄成滋肾之功。肾所恶者土也,脾家有湿热,则能克肾水,故用山药补脾,用茯苓以去脾家之湿,则山药成补脾之功。木枯则耗水,以山茱萸敛火以润肝;火炽亦能涸水,以丹皮泻心火而补心。心足则火不妄起,且下降与肾交,而补肾之功愈成矣。此即 《难经》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之义;又 《素问》亢害承制之道也。

凡两手俱数,大便燥者,八物汤。洪大有力,地黄汤;无力,大补汤。脾燥加山药;脉弦,加芍药;右关浮无力,加丁香;沉无力,加干姜。

内伤,寸脉大于尺脉,此阳盛脉也,宜用保元汤加归、芍引下,周学海注:用意甚是,则大脉去,而阳气亦内收矣,此从阳引至阴分之法 (而药不合,芪升胃阳,归升肝阳,非能降也。凡引下法有三:有直用清肃,有从下滋填,有从下温补,更有宣其上而大气自降者,各因其病本也)。

内伤,右尺弦弱,不宜用寒凉,以命门火虚故也。

右关缓有力,缓则为湿,又寸尺弱者,用补中汤加赤茯、苡仁。盖补中补寸弱,赤茯、苡仁行中焦湿,又能使中焦之气下行,而尺脉自和。

右关缓无力,用参苓白术散加黄芪,以补上而益下。凡在右,以四君子汤加减。欲上,用黄芪;欲下,赤苓、苡仁。在左,以四物汤调理。若左寸洪有力,加木通、黄连、赤苓之类。盖木通泻小肠火,小肠为心之府,黄连泻心,赤苓者,赤入丙丁也。

左关浮,用羌活、防风。左关沉有力,用山栀、柴胡、知、柏之类。左尺有力,加柏以泻其有余。盖左有泻而无补,右有补而无泻,周学海注:此谬语也。左右俱有水火,太过俱宜泻,不及俱宜补。即则命门火重矣 (如本文左尺有力,加柏以泻有余,何尝不是泻火?倘右尺太过,岂可复补之?)。

凡内伤发热、口干,乃下焦虚寒,火不归元,阳气在上故耳。须周学海注:此即所谓从下温补也,是下焦温下焦,使阳气下降,则口干自愈 (虚寒,格阳于上。所以然者,下焦之气不续升,气无所接引,不得顺降,久结于上,化为燥火)。

凡内伤,火在上,水在下,故发咳嗽而喘,此皆滋阴降火所致也。初用桂制白芍、吴茱萸少许,及甘草、人参、五味、半夏、破故纸〔1〕

、杜仲。一温则火下行,水上升。如或作泻,则阳下行,而胃中周学海注:因滋阴降火而发咳喘,乃阳为阴抑,水上火下之所积宿食水谷行动矣 (咎也。用辛温拨其阴而伸其阳,生气勃发,而败气败津举无所容矣,故或汗或泻也。内郁热甚者,略佐清降,恐郁火之发太骤为患也,曾屡见之)。〔1〕破故纸:补骨脂之别名。又名故脂、胡韭子、婆固脂、补骨鸱、黑故子、胡故子、吉固子、川故子、破故子、固子、固脂、破固脂、故纸、反古纸、破故芷、破胡纸、婆固纸、破故脂等。

凡虚损,肺脉大,气喘,下部脉弦细弱微,此皆阳上越而不降,内寒外热,上热下寒之症,用人参一钱,桂制白芍一钱,干姜三分,半夏一钱,五味子十五粒,甘草生炙二分。使温中内收,阳气降下 周学海注:虚损气喘,有气痹,有气越。气痹有清湿外侵,有卫阳内陷;气越有内寒格(热,有阴虚阳泛。阳陷寸脉短弱,而邪侵反弦紧;阳泛寸脉浮散,而格热反洪实,以纯虚与夹实之故。纯虚可任补敛,夹实有温宣、温降诸法,未可专任补敛,其吉凶全视尺脉有根、无根,相称、不相称以决之。何者?纯虚肺气弱,夹实肺气困,补敛固以振弱,亦以增困,上焦气闭,三焦大气举为其所吸摄,不得运转顺降,所谓宗气反聚也。气化不通,升降不续,喘逼反甚,故治法须有以开为敛、以降为补之妙用)。

凡久病服寒凉克伐过多,以致三阳气衰,致痰凝气滞,以调元之剂治之。阳气一动,则少阳先升,少阳欲先出,前有太阳,后有阳明,遏截不能伸,少阳之气至太阳,太阳与之并则寒,与阳明并则热,遂成寒热疟状,非真疟也。其太阳气达,遂有伤风之状,鼻塞、恶风寒之症见矣。阳明气达,则有作泻之症。此时正当调脾补元,分头施治,周学海注:此条开人神智不少则旧病尽脱矣 ()。

凡服寒凉克伐之过,遂成血凝气滞,用温补之剂,其痰决行,脉周学气渐和,须预言将来或有凝血少许。此乃通经,气壮而血行也 (海注:此可悟叶天士久病通络之义)。

凡脉细数,肾虚;弦数,肝虚;短数,肺虚。此为病重之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散数则为心虚。诸数之中,尚有舒徐和缓之周学海注:来高去深,旋转不躁,是为舒缓意者,是云有胃气也 ()。

凡虚损脉数十数至,尚不细短,按之有一条者,可服独参汤一二周学海注:此脉率因下寒格阳不能归窟,宜附子加龟板以招安之两,然后调理 ()。

凡脾脉细弦而涩,则中气虚寒,宜温。直用温药则火起,须益智温之,更用山药以养脾,则益智之温,退居下焦,补命门,火生土,周学海注:直用温药则火起,血虚不能涵之也。宜遂成连珠之补,而火不起矣 (介类,如龟板、鳖甲、牡蛎之属同用,非益智所能为功。能任益智者,其阴虚犹未甚)。

虚损大便燥者,用杏仁、枳壳、苏梗,则能去宿粪。

尝诊一人,脉右关浮大,乃阳气浮上,症当中寒,果然肚疼作泻,宜用建中汤,收阳入内,而中温矣。

凡持斋人,所食之物渗淡,所食之油皆属火。渗淡泻阳,阳虚则周学海注:渗淡泻阳四字极是。故风湿在火起。此东垣云,持斋之人多胃虚 (表、寒湿在里者,均不可率利小便也。阳虚火起,亦有理而欠发明。盖火性宣发,遂其宣发之性,即不见火矣,故《内经》五脏苦欲补泻之义最宜讲究)。

凡久病,用补脾、补命门之药,皆燥剂,须用当归身以润肝,恐周学海注:主意极是,而以当归为能润肝燥,贻误非浅,其辛温正燥能起肝火故也 (起肝火也。血分虚寒宜之,虚燥者复与燥剂同用,必致头眩、肋胀,不若鳖甲、牡蛎,介类潜阳而又清灵不腻)。

一痰症,曾有人病痴,寸脉不起,脚冷,关脉沉洪,此阳气为痰所闭,宜升、宜降、宜开。用紫苏、陈皮、半夏、赤芍、赤苓、枳壳、周学海干葛、石菖蒲、远志、人参之类。其病欲言而讷,但手指冷 (注:“冷”字疑误,或是“物”字,或是“空”字。此心系、脑络、脊髓之间有瘀痹之脉, 阻其神机不能灵转也。属血,加桃仁、丹参;属痰,加如下方)。此乃痰闭阳气之病,治宜归脾汤去枣仁、圆眼、黄芪,加石菖蒲、远志、半夏,一补一开一行,后用全料归脾汤,久自愈。

病人久虚,内有宿积旧痰,用参、术补之,久乃吐出臭痰,或绿周学海注:此色痰,当不治。盖积之久,而脾胃虚极不运,故郁臭耳 (症有因蛮补而然者,或可治,或不治,须别视见证决之)。

一人常梦遗,诊其脉,关中有动脉如大豆圆,此痰凝中焦,幸梦周学海注:梦遗之道甚多,而总归于心肝二气之下陷。但有下虚而陷者,遗,免鼓症 (有脾虚而陷者,有心肝自虚而陷者,有外感遏制肺与膀胱之气而陷者,有痰涎遏制脾胃之气而陷者,各以其脉与兼证别之。关动如豆,胃有死血也。曾见梦泄人,舌心如钱大光滑无苔,即同此诊)。且寸尺俱不起,补中加茯苓、半夏、石菖蒲,亦一升一降之道也。

一人久悲郁,先前五、六月倦甚,寻得痴症,只以手空指。人问周学海注:欲言属心,不能属脑,脑络有痹而然为何?曰:我欲言而不能也 ()。诊其脉,二尺微而不起,二关洪缓,此阳郁而不能升不能降也。用二陈汤加人参,以开痰助脾,益以升、柴助阳,石菖蒲、远志、赤茯苓以利湿、降痰、降火,四剂即安,后服丸剂而愈。

吐血症,初六脉俱洪数,须用茯苓补心汤。盖白茯苓能守五脏真气,能泄肾中伏火,能泻脾湿以健脾。二三剂后,数脉稍退,尚洪,以地黄丸纳气;洪稍减,至弱,以四君子加减,补脾生肺,肺生水之义。如或见血,加丹皮、熟地。右关有火,加山药;左关有火,加山茱萸;左关左尺有火,加茯苓、泽泻、熟地。

一人吐血后,右关、尺洪,大便燥,口干,用白芍、甘草、人参、苏梗、归身各五分,枳壳五分,杏仁四粒,黄柏二分。二剂,下即润,诸症即退。

凡欲止吐血,须炒黑干姜、五味子二物。以干姜性温,且血见黑即止;五味子味酸,能收逆气。

一人头面俱痛,服寒凉药多,其脾胃脉细涩,左尺亦涩,左寸、关洪,此下焦寒而火邪逆上之故也。用羌活五分,酒炒防风五分,酒连一分,酒芩三分,白茯苓一钱,人参二钱,甘草五分,半夏一钱,破故纸一钱,枸杞子一钱。二服,脉即粗而不细,而头痛亦除。

治梅核气,用四七汤加人参一钱、干姜三分、细辛二分、桂芍一钱、半夏一钱,此皆下气散痰、温中升阳之剂。非细辛之升阳,上焦周学海注:此证因忧郁而成者,因禀赋不足、伤于房室与无阳,则痰气焉能得动 (劳倦而成者,十居八九,与痰何涉?即以为痰,亦是燥痰,未可用辛燥也。此非喉中多一物,乃其处无血温养,木而不仁,遂如有别物附之。由于任脉血虚不周于上,督脉气虚不交于前,气血两脱于上也。下焦燥盛者,龟、鹿大剂急施,久服或可挽回,兼溏泄者万无生理)。〔1〕

凡痨疰病,须用金银藤叶煎汤药。如肺虚,加保元、五味子;心脾虚,归脾汤。六脉俱有火而虚,八珍;脾肺虚,补中;肾脉洪大,地黄汤。〔1〕痨疰:痨瘵的别称。

凡病久呕,用补脾下气之药,其中须用当归钱许,以润下枯。盖气在上,久而不下,下无津液,故用润之。然脾胃虚而呕者,又忌当周学海注:肝热与中焦湿热为患者并忌之归 ()。

五月火月,六月湿月,火旺则生湿,二者相并,肺金受克,则热伤气,而痿倦之疾作矣,故设清暑益气之法。黄芪助肺,人参助元气,甘草泻心火,则元气复而肺气清;湿热盛而胃气不清,故加苍术;湿热在中而饮食不化,故加陈皮、青皮以开胸膈,加神曲以助消饮食;小便赤涩,加泽泻以去下焦之湿;口渴,加葛根以解肌热,又能接胃家津液上润;胃家湿热盛,则肾水受克,加黄柏以救肾水;湿热盛,则阳道遏而身热,加升麻以升阳,又走表以益阳;而门冬清心,五味敛肺,恐湿热伤肺故耳。周学海注:五苓散非可常服之药,今人

五苓散为四、五、六月时令之药 (畏发散而喜利小便,其祸甚大。盖人之病,从毛窍来者十九,即从呼吸入者,亦借发散之功以鼓动阳气,俾得吐故纳新。若利小便,必病从下而上、及饮酒饮水得之者可耳!过用即伤膀胱元气,三焦下陷,不可复元矣,曾屡见之)。盖湿热盛,则三焦气不清,上咳、中满、下泻等症作矣。猪苓清上焦,茯苓清中焦,泽泻清下焦,恐湿热盛而不化,故用白术以健脾。然阳气不到,则湿不去,譬如日所不照处,地不易干,用官桂之辛升至表,引表之阳气入里,里得阳气,而湿即行矣。此方可升、可降、可吐。欲吐,先煎前散冷服,次饮热汤一碗,即吐;欲利小便,温饮;欲发汗,热饮。

时至初秋,阳气下坠,因夏初之湿热,尚在胸中,而有痞满不宽之症,须用不换金正气散以去湿,湿去则金清,金清则降下之令复,譬如主人久不在家,家中秽污所塞,须扫除秽污以俟主人回之意。

截疟方,用白术五钱,当归三钱,陈皮二钱,雄丁香五枚,乌梅三枚,母丁香四枚。水一大碗,浸露一宿,五更,去渣取汁温服。盖凡久疟则内伤,五脏俱虚,内起火,发热,火所畏者水也,以水浸药,略温服之,则火见水而火退矣,火退则诸药皆能成功。白术补脾,当归润肝,陈皮消痰,丁香温胃,乌梅敛肺润下,其病痊矣。露一宿以周学海注:久疟可用,收清阳之气,五更服者,子一阳生,至寅三阳足矣 (初疟再加散邪之药)。

凡右关浮缓,此阳气在上,中已虚寒,主肚疼之疾,秋来主有疟痢。盖内已虚寒,受邪已深,至秋,阳气下降入腹,而正气已旺,宿邪不能容,故发此二疾。邪轻则疟,重则痢,皆正旺而邪退故也。

疟疾,二尺细,此下焦寒也,温下则疟可以去矣。不然,亦成胀。〔1〕

凡豁大脉,久病按下尚浑浑一条,此阴阳未漓,犹可治之。若下无一条,开在两边,此阴阳已离,法不可治。此脉常主作泻,盖周学海注:豁大阳虚不能固下,而阴与阳不相合,故下不禁而作泻也 (卧病日久,不宜此脉,若带病作劳,身燥、气促而脉散者,未可径汗之)。〔1〕漓:疑是 “离”字之误。

凡久病人,脉大小、洪细、沉浮、弦滑,或寸浮尺沉,或尺浮寸沉,但有病脉,反属可知。如久病浮中沉俱和缓,体倦者决死,且看周学海注:此条论死脉极验,“体其面色光润,此精神皆发于面,决难疗矣 (倦”二字着眼,此时大率神清音朗而长卧不能反侧也)。

凡肝脉细,余脉和缓,周慎斋用补中汤加枸杞即愈,以枸杞补肝故也。〔2〕

凡寸脉大,阳邪胜,则病者乱而言神;阴脉胜,则病者乱而周学海注:只言鬼。病重药宜轻宜少,只以固中剂三四味,渐渐取效(言阳邪阴邪未晰,气在血上多言神,亢吉散凶;血在气上多言鬼,郁吉陷凶。亢、郁可治,散、陷脱也)。〔2〕脉:疑应作 “邪”。

大抵吐极难医,泻极难医。

凡久病,左尺浮大,宜补肺气,须保元加白芍、白茯苓之类,盖金能生水之义。

大抵病在上,宜求之下;在下,宜求之上。

凡用药,有用味留气者,须热饮为妙。倘有畏服热药者,以水洒药面上,即气收在内,是留气也。

凡四时之令,皆有寒热温凉,有及时来者,谓之正令。譬如春宜温而反寒,谓之不及;春宜温而先热,谓之太过。宜温而寒,用香苏〔1〕散解之。如当春得正令,夏初反复嶛峭,其春初之令未除也,犹宜香苏散解之。倘春遇极温,即为太过,则口渴、舌燥之症见矣。第发热而不恶寒者,谓之温病。此温令之过,治有温病条说具。四时各有时令之病,各有时令之药,咸以此类推之。〔1〕嶛(liáo辽)峭:犹料峭,形容微寒 (多指春寒)。嶛:高峻之义。

若夏时四、五、六月正当夏令,而寒凛凛犹春初之意,香苏犹不免耳。若当时小便赤、口渴等症见,此时令症也,宜五苓、清暑益气、十味香薷之类治之。若当时不热,至秋七、八月天气暑热,人患前症,仍以前汤治之。是治其不及之症,而调其不及之候也。

譬如春天正令,三月温和,偶或风寒大作,即有感冒伤风寒之症。若五、六月正令大热,偶或大雨,遍地尘热之气,为寒雨逼入人家,即为受暑之症,宜清暑益气汤解之。

凡诊老人及病人,六脉俱和缓而浮,二三年间当有大病或死,何周学海注:阳衰于外,阴竭于也?脉浮则无根,乃阳气发外而内尽阴火也 (内,即洪缓而按之无一条者也,最忌喘促、泻利与彻夜不眠、饮食日减、四肢无力等证)。急用保元或建中服之,则阳气收于内,即反见虚脉,或弦或涩,此真脉也,宜照脉用保元助脾之剂,脉气待和,病亦寻愈,寿有不可知周学海注:此条说得好,尝见老人冬月体倦、少食、畏寒、右寸短、左关陷、两尺缓者 (长或左尺微陷,立春加病,春分死,未有能延至立夏者,金败水枯,木无所生也,两尺缓长,所谓缓临水宫也)。

大凡内伤症,下俱虚寒。

凡病,肺脉浮大,即喘,用温脾敛肺之药,敛不下则成胀,既敛下,肺脉犹大则成疟。若遍身发疮,浮大无妨矣。右关浮大则肚疼,建中敛之,敛不下则成痢,皆内伤之症。卷二

历例题辞

语云:百闻不如一见。固有著书盈栋而见之施行,则胶瑟罔效。〔1〕〔2〕宋义谭兵,非不娓娓,而一用辄蹶,曾不如一小卒之久于行间者,迹所睹闻,恒为七书韬略所未经道,此无他,其所阅历然耳。慎柔之学,既深入慎斋、了吾两先生之室,则于虚劳两症,宜为专家,所谓得诀回来,千书万轴,数言可了,更为躬行体验,要语无多,发前人之未发,开后人之津梁,慎柔固有功于今古哉!故为列虚劳历例,次于师训云。〔1〕谭:同 “谈”。〔2〕蹶:跌倒。比喻失败或受挫折。医劳历例第二

尝治虚损,脉缓五六至,但咳嗽、发热,无恶寒、喉痛、喉梗等症,以为可治。服保元、四君之类十余剂,咳嗽略可,热亦微退。至二十剂外,咳嗽反甚,热又如故,而身反不能展侧,两足渐无力,至不能行而足蜷,此何也?缘下焦肾气衰惫,而百骸间无津液涵溉,且周学海注:数语实括尽虚损机关,但保阳气不能四达,脾肺之气不能下输 (元、四君、八味、补中,断难治此大症,偶有治愈者,必其血分犹未甚虚甚痹也)。故足无力而蜷,虽药有效,病虽暂减,终不治也。

尝治虚损,六脉俱数,有神和缓,虽数至十余至,不妨可治,初用四君加黄芪、五味子,十数剂后,数脉渐减,仍带和缓意,可治之。若退出,细如丝,尚数,决不可治。又有退出如丝而不数,此犹有胃周学海注:肚疼为血死,作泻为气脱气,无肚疼作泻 ()。而饮食如常,亦可保元、参、术调理,二三年愈。然所云服药后数脉渐减,和缓有神为可治者,亦须三月见功,年半方全愈。又须看年力之衰壮,及精神脾胃之强弱也。若服药后,脉虽和缓,而腿足渐无力,如前所述,且痰嗽不止,脉虽缓,治之无益焉。然或如前症,足虽无力,而热已退,嗽减,饮食如平人,此脾气尚强,犹可迁延岁月。又有如前症,六脉俱和缓,服前剂,热退而脉渐弦,反作泻下血,此平时经络留血,为周学海注:此凉药遏血,伏阳灼而败之,即仲景《平脉篇》热火热煎熬而成者也 ( 气所过血为痈脓义)。脓下半月或十日五日自愈。下血时,能饮食,不死;不能饮食,精神倦怠,死可立待。其用药,健脾保元气为主。腹痛、脉弦,理中汤;恶心、饮食少,六君子汤。无此二症,用四君、保元治之。盖下血者,邪气从下窍而出也;又有变作伤风状者,邪气从上窍而出也,宜温肺助脾之药,亦得半月而愈。又有六脉俱和缓,数八九至,服前剂,先右三脉退去二三至,左脉尚数不退,是右表先退,左里未退也。至数脉尽退,病将痊愈,左脉犹比右脉多一至,足见表退而里未和耳。 《难知》云:伤寒以左为表,右为里;杂病以右为周学海注:看元气之存亡在左,看邪气之轻重在右,百不爽表,左为里。信然。(一)。

慎斋师尝云:凡病求汗不出者,不治。虚损,六脉俱数,服滋阴降火之品,不及四五十剂者,犹可治之。如服至数十剂及百剂者,真元耗尽,虽脉大洪缓,中已无神,因用补剂即退去,洪缓变为细数,即渐痿困不起而毙矣。戴人:年少不妄服药,易治。正此谓也。又或服寒凉未多,用保元、四君加生姜一二钱,一二十剂。求汗不出,而洪缓之脉不退,亦属难救,或虽无汗,而洪缓渐减,病亦渐去,且能饮食,则无妨矣。如此脉,大抵秋冬易治,春夏难疗也。

凡虚损,三四月,脉虽数,尚和缓,六七至。若逢春夏火令,津液枯槁,肾水正行死绝之乡,肺绝脾燥,无有不死者。若秋冬,火令已退,金水正旺,脉虽数,可治也。然使病者,骨立、喉哑、喉痛、寒热、脉细数、肚疼作泻,亦不治。如前症求治,初用补剂,病当反重,何也?病已延至三四月,服药已多,其不效者,必过用寒凉,病者五脏愈虚,邪火愈炽,初用补剂,或数帖,或一二十帖,邪火一退,周学海注:亦有反觉头眩、恶心、骨疼、脚酸、神气昏懒、不思饮食 (宣肺疏肝、健脾滋肾反见火大者,初为凉剂遏其真阳下伏,接用振阳安阴法即愈,以根气尚稳也)。倘脉不细数,而带和缓,急用保元、四君大剂连服之,便安寝半日或一日,睡觉即精神顿爽。再一剂,再寝,饮食渐增,则可治矣。倘脉细如丝,肚饱昏愦,即属难治。

凡虚损病久,脉虽和缓,未可决其必疗。盖久病之人,元气虚弱,周学海注:真气涣散,不能鼓动而怠缓也脉气和缓者,假气也 ()。过七、八月,间服补剂,病得渐减,此生机也。或延至十一月,一阳初动,阳周学海注:久病气渐升,内气空虚,无以助升发之机,则变憎寒壮热 (忽见寒热如新感者,乃生死关头也。得微汗而体轻气旺,为阳气振;或微汗,或不汗热退而体重气弱,为阳气脱;或肢困不能反侧,或胸痹饮食日减,是皆奇经已败之绝证)。服补〔1〕药十余帖,寒热渐退,犹可延挨,调理至二三月不变,得生矣,否则不治。缘春木旺,脾肺久病气衰,不能敌时令矣。〔1〕挨:拖延。

尝医新病,或痢或杂病,初时有邪,脉浮数。用按脉病药数剂,数脉即退,病亦向安。再数剂,即倦,脉反觉浮数,此时不可谓尚有邪也。盖邪退而神气初转,故浮,只宜保元汤养元气。浮数之脉,得微汗而退,此乃阳气升,元神足,而邪自退之法也。倘不识此,仍以祛邪之药治之。精神日损,肌肉日消,久之变为虚劳矣。

凡病遇时节则变换不定,或又加者。盖遇时节,则天地之气或升或降,而人身之气亦应之,病者精气尚充,犹能与时令相应。若元气久虚之人,无以助升降之气,上升则头眩、呕哕,下降则足热、身寒,周学海注:病随节气而动者,气败也;随月之反为气候所牵,而身不能为主矣 (盈亏而动者,血败也。故重病朔望有加即不治。本文是专指升降太过,更有当升不得升,当降不得降,身气与天地参差者,其实亦只是一般机括)。

脾胃病,十分虚,死于初春,亦有望春而死者;八分虚,死于孟春;五六分虚,死仲春。及医之不得其当者,虽原无死道,而业已医坏,至季春不能挨矣,清明前后二三日,尤为不爽。

肺肾病,起于春。十分虚,死于初夏,亦有望夏而死者;八分虚,死于仲夏;六分虚,死于季夏。

凡久病,服药后六脉俱和,偶一日诊之,或细加数,或虚弱,或变怪异常,即当细问起居之故,或有一晚不睡而变者,或因劳碌恼怒,或感冒风寒,各随其感而治之。治之而脉终不和,此为难治。一晚不睡或劳伤者,则用补中助元;伤饮食,则用盐汤探吐,后以二陈加减消食之品佐之。若房劳者,脉虽变而病不变者,犹可以平日调补治之。倘病与脉俱变,调之不和,决难救矣。秋冬尚可冀幸,春夏万不可为。若伤暑者,宜少撤帷闭,以治暑法治之。若冒风寒,以温肺加风药散之,一二剂即和,乃可;若不转,亦不治。大抵易于秋冬,而难于春夏,亦观人脾胃元气而消息之,不可轻忽,妄许人以易治。

尝治一产后妇人,素有劳症,一年前,以八物汤愈,然连连绵绵,未为全去。次年得产,正癸亥,属戊癸化火之年,天气炎甚,时医虽用人参,仍以山楂能解参毒间之,致寒热作泻。余诊之,脉数九至,尚不短,用保元加干姜、熟附一分,四剂,数脉退减。再清晨诊之,周学海注:此又以浮缓按下浮缓,但去著骨,指下细弦如丝,数脉如故 (中有一条为败脉矣,可知前卷一条之说,只是脉中之脊,非别一条也,神理全不同)。予曰:不可为矣。彼恳求不已,用桂制白芍五分,炙草五分,参、芪各五分,作建中汤之意,服至八剂,数脉退,几六至。又四剂,几五至。彼以为愈矣,遂止药,此四、五、六月后,脉转弦细而殁,此案有裨前论,故附之。周学海注:凡诊虚损,无不留心生死关头者。然生死在脉,死之迟速在证,其中颇有(难决者。以脉言之,一则两寸短弱,两尺软长,起伏如一,极似无病,而两旁边际萧条,与肌肉不相入也;二则右寸短弱,左关沉陷,右尺细长,左尺软长,极似有根也;三则午前脉和似无病,午后硬大似病重,而其证无甚增减也。以证言之,一则体重不能反侧,或两肋支满,或起动汗出而神清音朗也;二则胸痹似结,痰不能出,饮食日减,而亦有不减也;三则忽发寒热如新感,旋即热退,更加体倦气弱,语声拖曳也。至于脉之细数芤散革牢,先数忽缓,先硬忽软,先细忽大;证之喑哑哕噫,更无不知其逆者,欲以此决其死之何日何时,终〔1〕难灼见。曾诊两人,一壮年冬月寒伤于足,以麻黄发其上,气逆足,稍动即喘,不胕能饮食,正月诸症稍减。诊之,脉久不来,来如雀啄,仅在皮毛,五七啄后,即盘旋于皮毛之上而不能去,去又如弦之绝,从中分断,不能返入,两手并诊,又彼此相避,来去不齐,此元气已断,危在旦夕。因饮食步履未改,决在立夏,竟延夏至何也?一老年平日气弱音低,忽增胸痹、体倦、行步乏力,饮食日减,夜不成眠,脉来雀啄,参伍不调,模糊无力,但不盘旋,不中断,不两手相避,其歇在已去之后,而不能来耳。亦无寒热,时方冬月,用温补大剂,保肾安肝,兼行痰血,并于饮食加意调摄。脉旋转正,犹虑肾涸木枯,及春生发之令,难免摧折。乃至次年冬月,脉又结代,复以法调之,至今四年安健,此又何也?元气退而药食进之,其势必有相及者,特其机微而难喻耳。究竟死期迟速,总不外脏气、天时、五行互克,即不十全,不失八九。《内经》曰:别于阳者,知病处也;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阳脉知病,阴脉知死,阴阳之脉,岂可不别乎?)〔1〕胕(fú扶):水肿。卷三

虚损门题辞〔1〕“虚劳”两字,世皆侗言之,不知证有不同,治有相反。予幼年初闻慎柔之教,辄云损病自上而下,劳病自下而上;损病传至脾至肾者不治,劳病传至脾至肺者不治。以劳法治损,多转泄泻;以损法治劳,必致喘促。于此之泾渭不明,而懵焉以怯病该之,其能免于南辕北辙之相左乎?丹溪立相火之旨,惟以四物滋阴,阴阳久为晦〔2〕塞。《内经》益火壮水,分别之理,岂好为多事哉?嘉隆间,薛立斋先生出而医学于丹溪,方得一变;慎斋先生嗣出,而医学乃得再变。至我慎柔,乃为集先贤之法,及授受之源流,以虚损劳瘵,截然〔3〕〔4〕分为两门,而金篦家始煌然再添一炬矣。夫近代 《原气论》一书,以先后天分阴阳,即以先后天立治法。余窃谓先天固有损者,非后天损之,无以致病。后天既损之矣,而先天又何能无损?治先天者,治后天耳。岂能舍后天而治先天,愈玄愈奥,总缘作者非真实生平得手,说玄说奥何益也。简而备,明而确,其在此编乎?〔1〕(lǒnɡ垄)侗:同 “笼统”。〔2〕嘉隆:指明代嘉靖、隆庆。〔3〕金篦:即 “金(鎞)”,古代治眼病的工具。此指医生。〔4〕煌:光明;光亮。虚损第三脉法《脉经》曰:脉来软者为虚,缓者为虚,微者为虚,弱者为虚,弦者为虚,细而微者血气俱虚,小者血气俱少。

仲景 《要略》曰:脉芤者血虚,沉而迟者脱气。又曰:血虚脉大,如葱管。又曰:脉大而芤者脱血。

慎斋先生云:浮大脉,见于右尺,为假火。假火按内伤施治。

凡损病脉数,为胃气不足。若转缓弱,即胃家生发之兆矣。左脉微细不起,右尺带数或浮大,调治非二三年不愈也。

紧数之脉,表里俱虚。紧为寒伤卫,数为血不足。脉紧则肺气不足,不能卫皮毛而畏风寒;脉数则阴虚火动。脉紧犹有胃气,脉数则周学海注:以脉紧为有胃气,真见到之言,然亦须审有无伏阳在内,若紧而孤无胃气 (即凶)。

内伤作泻,而肺脉豁大者,难治。

病久而脉弦者,转疟方愈;脉缓者,转痢方愈。盖久病得气血活动,故转病也。脉数不得汗,即生肿毒方愈。

两尺无脉,是浊阴在上,痰凝气闭,肺不下降,金不能生水,而周学海注:此吾所谓吸摄也,肺气上闭,如王启玄云:虚管溉满,捻上倒悬,成痰厥 (而其下滴水不能漏)。经曰: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吐则浊痰涌出,上部疏通,肺气下降于肾,少阴上升于巅,而有生发之机矣。

仲景云:阳脉涩,阴脉弦,当腹中急痛。尺为阴,寸为阳。阴脉弦,水挟木势而侮土也。阳脉涩者,涩为气有余,是气分有伏火也。火郁在上,水盛在下,故腹急痛。

寸口脉微,尺脉紧,其人虚损多汗,此阳弱也。卫气弱,名曰惵〔1〕

;荣气弱,名曰卑。惵卑相搏,名曰损。〔1〕惵(dié碟):恐惧,害怕;惊恐的样子。

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衰,涩者荣气不足,卫气衰则面色黄,荣气衰则面色青。荣为根,卫为叶,枝叶枯槁,而寒栗咳逆,唾腥、吐涎沫也。

趺阳脉浮而芤,浮者卫气衰,芤者荣气伤,其身体瘦,肌肉甲错,浮芤相搏,宗气衰微,四属断绝。

寸口脉微而缓,微者卫气疏,疏则其肤空;缓者胃实,实则谷消而水化也。谷入于卫,脉道乃行;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荣盛则其肤必疏,三焦绝经,名曰血崩。周学海注:

趺阳脉微而紧,紧为寒,微为虚,微紧相搏,则为短气(以上数条所称微脉,皆谓起伏短小,非形细亦非力弱也。故主卫气)。

少阴脉弱而涩,弱者微烦,涩者厥逆。

趺阳脉不出,脾不上下,身冷肤硬。

少阴脉不至,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迫,上入胸膈,宗气反聚,血结心下,阳气退下,热归阴股,与阴相动,令身不仁,此为尸厥,当刺期门、巨阙。

脉见短数,则无胃气,细数、紧数,俱非吉兆。周学海注:“下”下似当有“空”字

洪大,按之下者,虚损之脉 ()。

凡虚损之脉,命门火旺,肾水不足,心火克金,木燥土干,五火交炽,若用知、柏之品滋阴降火,是犹干锅红烈之中,倾一杯之水,〔1〕反激火怒,立地碎裂矣。若脉带缓,是胃气未绝,犹可调理,用四君加山药,引入脾经,单补脾阴,再随所兼之症治之。土能生金,金能生水,水生火自降矣。〔1〕立地:立刻;即时。

虚损,肺脉豁大者,须防作泻。〔2〕〔3〕

江篁南云:得之好内者,其脉芤而驶,真阴损,热内生也。缓而弱者,重伤于苦寒剂也。〔2〕好内:贪恋妻妾姬侍。指房事过度。〔3〕驶:(车马等)飞快地跑。泛指迅速。

汪石山云:凡见数脉,难治;病久脉数,尤非所宜。脉或浮涩而驶,或沉弱而缓者,脉之不常,虚之故也。虚损,转潮热、泄泻,脉短数者,不治。损脉致病次序

扁鹊曰:损脉之为病若何?一损损于皮毛,皮聚而毛落;二损损于血脉,血虚不能荣于脏腑;三损损于肌肉,肌肉消瘦,饮食不能为肌肤;四损损于筋,筋缓不能自收持;五损损于骨,骨痿不能起于床。反此者,至脉为病也。从上下者,骨痿不能起于床者死;从下上者,皮聚而毛落者死。损脉损症

扁鹊曰:一呼二至,一呼一至,名曰损。人虽能行,独未著床,血气皆不足矣。再呼一至,再吸一至,名曰无魂,无魂者当死。人虽能行,名曰行尸。治损法

扁鹊曰:治损之法若何?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荣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气。五脏逆传致病诀

汪石山云:余治一人,年二十余,病咳嗽、呕血、盗汗,或肠鸣作泄,午后发热。诊其脉,细数无伦次。语之曰:《难经》云:七传者,逆经传也。初因肾水涸竭,是肾病矣。肾邪传之于心,故发热而夜重;心邪传之于肺,故咳嗽而汗泄;肺邪传之于肝,故胁痛而气壅;肝邪传之于脾,故肠鸣而作泄;脾邪复传之于肾,而肾不能再受邪矣。今病兼此数者,死不出旬日之外,果期而殁。所云邪者因自病之极,周学海注:随笔承制生化论;自虚为人所乘其势顺,自病不能自安而侵凌于上也 (而反能乘人其势逆,即此义)。虚损死证

经曰:肉脱热甚者死,嗽而加汗者死,嗽而下泄、上喘者死,嗽周学海注:当云:而左不得眠者肝胀,嗽而右不得眠者肺胀,俱为死症(胀在肋上近腋属肺,肋下近腰属肝。上下俱胀,气血俱痹)。〔1〕《灵枢》云:皮寒热,不可附席,毛发焦,鼻槁,腊不得汗,取三阳之络,以补手太阳。肌寒热者,肌肉毛发焦,而唇槁,腊不得汗,取三阳于下,以去其血者,补足太阴,以出其汗。骨寒热者,病无所安,汗注不休,齿未槁,取其少阴于阴股之络;齿已槁,死不治,厥亦然。〔1〕腊(xī西):皮肤皴裂。

刘河间曰:虚损之疾,寒热因虚而感也。感寒则损阳,阳虚则阴盛,损自上而下,治之宜以辛甘淡,过于胃则不可治也;感热则损阴,阴虚则阳盛,故损自下而上,治之宜以苦酸咸,过于脾则不可治也。自上而下者,繇肺而心而胃;自下而上者,繇肾而肝而脾。论曰:心〔1〕〔2〕肺损而色敝,肾肝损而形痿。谷不能化而脾损,渐渍之深,皆为虚劳。〔1〕敝:败坏;衰败。〔2〕渍:浸。寒热论

汪石山论寒热互发者,盖气少不能运行,而滞于血分,故发热;血少不能流利,而滞于气分,故发寒。仲景云:阳入于阴则热,阴入于阳则寒,是也。寒则战栗鼓颔者,阴邪入于阳分也;热则咳痰不已者,阳邪入于阴分也。此则阴阳两虚,故相交并而然也。

慎斋云:伤寒寒热往来,系邪在半表半里;内伤寒热,系气血两虚。气虚则发热,血虚则发寒。

凡肌表发热,皆邪阳胜,正阳虚也。用黄芪、附子,所以助阳。盖阳气既虚,黄芪性缓,不能到表,须得附子雄壮之气,引芪直走于表,助之成功也。五脏致伤《灵枢》云:神伤于思虑,则肉脱;意伤于忧愁,则肢废;魂伤于悲哀,则筋挛;魄伤于喜乐,则皮槁;志伤于盛怒,则腰脊难以俯仰也。虚损致病之由

褚先生 《精血篇》云:男子精未通,而御女以通其精,则五体有不满之处,异日有难状之疾。阴已痿,而思色以降其精,则精不出而内败,小便道涩而为淋;精已耗而复竭之,则大小便道牵痛,愈疼则愈欲小便,愈便则愈疼。又云:女人天癸既至,逾十年无男子合,则不调;未逾十年,思男子合,亦不调。不调则旧血不出,新血误行,或溃而入骨,或变而之肿,或虽合而难子。合男子多,则沥枯虚人;乳产众,则血枯杀人。观其精血,思过半矣。

立斋先生云:夫月水之为物,乃手太阳、手少阴二经主之。此二经相为表里,上为乳汁,下为月水,为经络之余气。苟外无六淫所侵,内无七情所伤,脾胃之气壮,则冲任之气盛,故月水适时而至。然有面色萎黄,四肢消瘦,发热口干,月水过期且少。乃阴血不足,非有余瘀闭之证,宜以滋血气之剂徐培之,使经气盛,水自依时而下。

又云:凡放出宫人,及少年孀妇,年逾三十,两胯作痛,而肤不肿,色不变,或大小便作痛如淋,登厕尤痛,此瘀血渍入隧道为患,周学海注:若渍入肠胃,即为血臌。经云:腹裹大,脓血在肠胃乃男女失合之证也 (之外,小便涩而奇痛,不可作水利之)。

丹溪云:肾主闭藏,肝主疏泄。二脏俱有相火,而其系上属于心,心为君火,为物所感则易动。心动则相火翕然而随,虽不交合,其精暗耗矣。亢则害承乃制论

慎斋先生云:在上益下谓之济,以下犯上谓之亢。水火济制,则无病而多寿。譬若火生亢拒,则金气受伤,而金之子为水,水能克火,子报母仇,而火反受其制矣。盖造化之常,生则必克,克则必生,不能以无亢,亦不能以无制焉耳。故又曰:制则生化。所以有病久自愈〔1〕者,亦亢而自制,剥生复也。苟亢而不能自制,则汤液、针石、导引之法以为之助。譬如水固能制火,而肾水本涸之人,岂能以涓滴救其燎原哉?!明乎此理,而补泻运用之妙,自超越于寻常之外矣。又云:人之一身,生死系乎脾胃。凡伤寒、杂病一七后,只当于脾胃求之,始免杀人之咎。东垣云:补肾不若补脾,此之谓也。然调理脾胃之法,须明五行化气制克之理,譬如木乃水生,独水不能生木,水为木之母,克水者土,则土为木之父,水土相兼,则少阳木生,此河洛生成之义也。若脾土衰耗之人,金失所养,水枯火炽,木且成灰矣。〔1〕剥生复:剥复,《周易》二卦名。坤下艮上为剥,表示阴盛阳衰。震下坤上为复,表示阴极而阳复。剥生复,即剥尽复来,物极必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