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知的爱:看见孩子的内在需求(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0 14:47:30

点击下载

作者:王树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觉知的爱:看见孩子的内在需求

觉知的爱:看见孩子的内在需求试读:

自序 醒来吧,看见孩子的内在需求

20世纪,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简称马斯洛理论)影响了西方世界,其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背景,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马斯洛理论认为,人的本性为善,主张人性之美,并且人们可以最终实现那个完美的自我。而这一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商业领域。

20世纪90年代,进入外企工作是许多年轻人梦寐以求的事情,而那些就职于外企的人更是有一种优越感。外企的管理以人为本,激励员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以此来创造个人价值、公司价值和社会价值。这种外企文化与价值观,正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金字塔尖的部分。

当这一理论被外企普遍应用之后,创造了不小的经济价值和社会影响力。近10年,国内的企业也纷纷效仿外企的管理模式。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同一个人的童年没有被很好地满足和尊重,突然之间,一种尊重、民主、自由之风扑面而来,匮乏的心理空间就会产生巨大的冲击波,到底是去弥补童年,还是去实现当下的自我?内在的冲突就会产生,当然这个冲突来自于无意识。

显然,成年之后的环境治标不治本,那么童年的印记该如何改变呢?大家开始从儿童教育领域着手探索。

20世纪90年代初,新教育思想进入中国,随之而来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一新思想与新理念并不容易推行,但却吸引了成千上万家长的关注与喜爱。蒙台梭利、华德福、爱和自由、巴学园……成为应试教育之外的一道光,照亮了父母的心。

一代代人的成长,恰恰是一个层次理论发展的历程。如果说60后、70后的童年在生理需求上经历了匮乏,那么80后、90后的童年便是在心理需求上经历了匮乏,而零零后遇到的,则是对自我建构的困难与阻碍。这本身,也是一个需求的金字塔。

在一个家庭之中,三代人的成长背景不同,自然需求也各有不同,这是一种自然进化,也犹如一座不同需求层次的金字塔。在育儿过程中,对父母而言,这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一个在生理层面一度匮乏的人,无法理解下一代人的心理需求,而一个曾经在心理层面匮乏的人,同样无法理解下一代人对自我意识的追求和想成为自己的强烈渴望。

于是,教育的问题就彰显出来了。

在20年新教育的拓荒与实践中,我深切地感受到:父母们开始意识到,爱孩子、尊重孩子是多么重要,而这种意识源于自己童年时期爱和尊重的缺失与匮乏。这就有了新教育的第一个阶段:补偿式育儿。简单地说,自己在小时候缺少什么,就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给孩子补偿些什么。

但从本质上来说,这并不是真正的爱孩子,而是借由爱孩子的行为,来满足自己内在小孩的渴望与匮乏。这纯粹是一种无意识的需求。所谓无意识是指,被深埋在意识之下不被知道的一些渴望与需求,与“有意识”相比,“无意识”占据了人类意识的95%~99%,而意识的显化,必须经由觉知和内在的自我关照来完成。

美国的联合家庭治疗模式创始人萨提亚女士,更为系统地解读了每个人内在的冰山。她认为在每个人生命的底层,有一颗生命力的种子,如同一棵大树的种子要发芽,满足渴望,便是这颗种子发芽与成长的养分。

如何满足,是我们每个人的功课。如果你小时候充满匮乏,充满了阿玛斯所谓的“坑洞”,你不仅不知道如何满足孩子,你还会更多地期待孩子能够得到你曾经渴望获得的一切。这包含了物质、心理乃至精神层面。这样的养育,夹杂了太多自己的期待和功利的色彩。那么,孩子到底是在成为他自己,还是在成为曾经未被满足过的那个“你”?

我在《透析童年》一书中,大量地阐述了由于童年的缺失,导致更多使用“补偿式育儿”的案例。在我看来,20年后的今天,父母们需要再向纵深走一步——学会重建自我,我称之为“父母的再成长”。

如果说,你的人生前30年是由父母创造的,那么后30年,你完全可以自我创造。在自我创造的历程中,你开始学会自我关爱、自我满足、自我接纳、自我尊重。这一历程并不容易,但若经历了它,你就真正懂得用一份成熟的情感和心智,去爱你的孩子,去满足他的心理需求。

这份满足,是一种全然的接纳,客观、中正乃至于真正的尊重。成人不再和孩子纠缠在一起,而是带着觉知的眼睛,去接受一个孩子生命的需求。那一刻,当下的临在与连结就会在两者之间产生,儿童心灵的胚胎就开始得以滋养。

儿童不再需要背负父母的心理障碍,也不再背负父母的渴望与期待,而是经由自我建构的历程来最终完成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父母也开始脱离“补偿式育儿”,真正成为儿童成长的指导者和守护者。

绪论 心灵教育的意义

一百年前,曾被诺贝尔和平奖提名的蒙台梭利女士,在《发现孩子》一书中这样谈到家庭中的儿童教育:

到目前为止,家长对孩子的主要教育方法,无外乎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教孩子分辨对与错。然而能够率先示范、以身作则的家长少之又少,他们大多以道德劝说和口头训诫为主,一旦这些都无效,便采用责骂和鞭打的劣行。诚然,在这个热爱和平、自由与平等的社会,除了父母亲以外,没有人更有权力用体罚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但是这个体罚的权力,也让家长背负着双重的责任:一是在没有抵抗能力的孩子面前,家长必须展现他们的权威和说一不二的威严;二是家长必须在行为举止方面作为孩子的典范。家长非常了解,自己在孩子未来发展中正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犹如一句谚语所言:“那双推动摇篮的手,掌握着整个世界的未来。”

然而,一个童年时只需靠练习和耐心便可顺利学会简单工作的母亲,是无法将那套办法应用于自己孩子的教育上的。而一个少年得志的父亲,也可能懒得去思考如何培养孩子的人格,也不会留心观察孩子。结果,无论是疏忽还是已经竭尽全力了,甚至由于过去的经验太空洞而缺乏生趣,父母亲往往放弃自己的重责大任。

而到了一个纯真无邪的孩子降临时,爸爸妈妈便开始相互指责对方的缺点。现在突然一下子要他们成为孩子的榜样,当然是一件困难的事。因为他们突然要面对一项新的义务——十全十美。教育子女,改正孩子的缺点,用惩罚的方式让孩子改正错误、取得进步,最重要的就是通过父母自己的优良典范来教导孩子,这些都是加在他们身上的任务。

——玛丽亚·蒙台梭利,《发现孩子:了解和爱孩子的新方法》,中国发展出版社,P208209

1994年,蒙台梭利的教育来到中国,绝大多数教育者将目光仅仅聚焦在了蒙台梭利的教具操作上,致使这个盛行于西方精英阶层的经典教育难以在中国真正生根发芽。它如同一阵旋风来了又去了,许多幼儿园都有那么几套蒙氏教具,但蒙台梭利女士在书中描述的正常化的儿童特质却并未真正在孩子们身上出现。

而“爱和自由”教育理念的发展与成长,恰恰是把握了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经典哲学,教具只是供孩子们自我工作的道具,而非教育的本质。若想让孩子们呈现出书中所描述的正常儿童的品质:自律、独立、安静、拥有意志力、顺从于自然法则等,那么成人必须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他们不再是权威者,而是观察者与引导者,以此为基础,然后再加上充满美感的教室与完整有序的教具,孩子就拥有了一个有内有外的完整的成长环境,这是保证孩子们正常成长的条件。

这对成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这20年的中国儿童教育发展中,达到这一要求无疑是困难的。无论是教师还是父母,都面临着一种巨大的挑战——对于养育孩子,除了努力满足他们生理上的基本需求以外,如何去观察一个孩子的心理需要和内在发展的规律呢?

于是,蒙台梭利为老师们写了《教师的精神准备》一文,同时也为父母们留下了上文(绪论开篇的引文)。从这两篇具有明确指向性的文章中不难看出,今天的我们同样经历着一场从学校教育到家庭教育的革命。从体罚到惩罚,看似充满权威性的暴力教育正在得以改善,并被一种补偿式的宠爱教育替代,但这两者都是教育中的“毒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由此,孩子们也如同从流水线下来的极度听话的一端,走向了另一个过度以自我为中心、充满叛逆与对抗的一端。

怎么办?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不能再把改变的聚焦点放在孩子们身上,也不能再把所有的错误全部归结于孩子。想想他们刚出生的时候,没有任何习气。而如今,无论是失去自我的过度顺从,还是过度自我的叛逆与对抗,这一切又源于什么呢?

如此,改变就要发生。从孩子那里吗?不,一定是从成人开始。成人是孩子的背景,也是其模仿的对象。同时,儿童需要引领才能够成熟。加拿大心理学家约翰·贝曼在《当我遇见一个人》一书中这样写道:

儿童是一个需要别人帮助才能够成熟的新生命,这种成熟包括许多方面的需要:

孩子有身体发展的需要。孩子需要别人适当的身体照料才能够成长得健康强壮,孩子也需要获得关于如何照料自己身体方面的知识。

孩子的智力发展需要心理上的激发。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教育开启孩子的心智,并且使它变得丰富而深刻。

孩子有情感的需要。孩子需要学会区别、管理和利用情感,以便形成健康而丰富的自我。

孩子有社会化发展的需求。社会经验的积累需要孩子学习如何与他人一起丰富自己的生活,如何与不同性别的人建立有意义的关系,以及如何与他人合作。

孩子有感觉方面发展的需求。感觉的发展需要孩子学习如何使用自己的感官去体验生命的多样性,包括歌曲、舞蹈、香味、颜色和世界的质感等。

孩子有精神发展的需求。孩子在精神方面需要体验他自己的生命力,了解到我们所有人都与一种普遍的生命力相连结。

父母需要帮助孩子发展和整合上述的各个方面,这样孩子才可以在这个逐渐成熟的过程中,成长为一个完整的、具有高自尊的个体。同时,父母还需要帮助孩子去发展寻求和依靠自己内在智慧的能力。

对任何一个抚养孩子的父母来说,帮助一个孩子在以上所有方面成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对那些自己还没有完全成熟的父母来说,这尤其是一种挑战。在这种情况下,这些父母面临的问题是,他们必须要教授和指导孩子那些自己还未掌握的知识。如果你觉得自己正处于这种情况,我建议你去寻求帮助,不管是家庭成员、相关团体或专业咨询机构都可以为你提供所需要的指导。在任何家庭形式中,成人都面临着这种挑战。

——约翰·贝曼,《当我遇见一个人》,世界图书出版社,P62

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成人所要面临的改变已经无法逃避。面对孩子的教育,成人必须学会放下简单的头脑教育,真正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正如上文所说,儿童除了身体与认知的成长需求之外,还有感觉、情感、精神、社会化等方面的发展需求。要知道,满足这些需求,不能依靠来自头脑的道理,而是有赖于心灵的体验。

晚上一进门,文丁就跑下楼说:“妈妈,今天的家庭作业基本上都需要家长一起完成。”我听到了他背后的需要,于是笑着说:“好的,先让妈妈抱一会儿。”五分钟的连结,他像个小宝宝一样玩我的头发。

晚饭后,他要我陪他写作业,期间不断说话问问题。我感受到他内在的焦虑和不安,突然意识到他有可能缺乏能量。于是我叫停了他的作业,让他坐在我的腿上。他调整了几次坐姿后,拿起一本书,靠在了我的怀里。我以为他要我读书,但接下来的时间却是一片寂静,他什么都没说,只是静静地看书。我开始调整自己的呼吸,让自己静静地安住在这个当下。

十分钟过去了,又一个十分钟过去了。房间里充满着静谧。他的呼吸开始渐渐地变得缓慢,那种焦躁的情绪不在了,祥和安宁开始延展,房间里只剩下翻书的声音。我再次意识到,他的能量被一天的学习使用完了,回家后的作业时间就变得焦躁不安,他必须重新补充能量,而我是那个能量的源泉。于是我说:“妈妈很享受此刻,妈妈爱你。”

他没有说话,但我知道,他“吃”下了这些养分。再接下来,他便困乏了,我知道放松之后的身体都想睡觉,以此来补充更多的能量。这个心理历程意味着一场内在的疗愈和修补。

如此解决问题的能力源于心灵的力量。当成人的意识更靠近自己心灵的时候,就拥有了同感共振的能力,这时候心中会自然而然流淌出正确的做法。我们不需要去讲一大堆的道理,也不需要去惩罚孩子,我们只需要与自己的心连结,然后与孩子的心连结,一种同感共振的能力就出现了。也许我们突然之间就明白了孩子的内在怎么了,他真正的需要是什么。知道了这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随之而来了。这种能力就是内在的智慧。

我在《透析童年》一书的开篇,记录了一个男孩用这样的智慧连结并唤醒了老师的案例,这种与心灵智慧连结的能力,孩子们与生俱来,只是需要成人与之对接。

但这个对接并不容易,由于成人大多数时间处在无意识的恐惧和焦虑中,常常把心门紧紧关闭。打开心门,对成人来说,意味着不安全。所以,一个时刻都敞开心门的孩子,与一群紧闭心门的成人生活在一起,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孩子依然在无条件地全然地爱着成人。

孩子们并不知道他们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只有当成人重新带着觉知醒来,才会意识到孩子们生存的严峻性。成人开始尝试打开心门,用最真实的情感与孩子连结,而这个连结绝不是单一的给予,而是一种彼此滋养的能量流动。成人安静了下来,在这个当下保持着一份临在,然后心打开了。孩子们也安静了下来,打开了心门,就在这个当下体验着与成人之间爱的流动。心灵的教育自然开始了。

一旦有过一次体验,你就拥有了一次经验,那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重复练习。你开始在一次次的练习中发现,每一次的连结都在不经意中满足着孩子的内心需求。他在那一刻感到安全,体验着你那温暖的怀抱。你并不需要用怎样刻意的语言去赞美和认可孩子,也许就是那么一句从心灵中自然流动的话“有你真好”或者“遇到你真是妈妈的幸运”,就足够让你的孩子得以满足,因为那是来自于心灵的表达,是最真实的爱。这样的体验,会使孩子心灵的细胞如同喝下了甘露一般饱满光亮。

超个人心理学家阿玛斯提出“坑洞理论”。他说大部分人都充满了我们所谓的“坑洞”。坑洞到底是什么呢?它指的是你已经失去联系的某个部分,就是你无法意识到的某个部分,比如:爱、价值感、与人连结的能力、内在的心灵力量等。成人带着一身的坑洞四处忙碌,却从未觉察它们。成人通常只能意识到自己的欲望:我想要赞美,我想要成功,我想要这个人的爱,我想要更多的钱……欲望和需求一出现,便暗示着坑洞已经显现了。

而这些坑洞来自哪里呢?童年!

也许是某些你未知的创伤,也许是与环境发生的冲突,而更多则源于你的父母对你的心理需求一无所知。没有欣赏,没有认可,没有价值感,没有被看见,没有安全感,没有归属感……

这样说并不是让我们把问题都归咎于父母。他们无意识的养育方式给我们带来了伤害,但这并不是他们的初衷。

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时代这个大背景。我们童年时需要依赖于父母的养育,成年之后,便可以经由自己的成熟而完成再一次的自我创造,这正如生命开始创造并养育另一个新生命一般。从这个角度回头看那对早已年迈的父母时,我们就能看见那竭尽所能却又无能为力的他们。于是,我们开始真正理解和接受父母,不再如同六七岁的孩子一样,怀抱对父母的期待不放。

这就是生命中进化的力量——成长。它让我们懂得,如何能够重新创造自己,以养育我们曾经受伤的内在小孩。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让我们真正长大,并爱上自己,开始能够为自己负责,而非一直生活在指责父母然后又内疚自责的冲突之中。一旦我们深爱上自己,就能体验和了悟到:我们最想对父母做的,就是深深的感谢,感谢他们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

而今天,作为父母与教育者,也许你也是满身的“坑洞”,一旦发现了这一切,你一定不想让你的孩子再一次如你一般活在坑洞中。这本书将详尽地告诉你,如何做才能避免“坑洞”的形成,以及如何填补已经形成的“坑洞”。

本书将从“儿童为何有那么多心理需求”开始,透过对两个重要需求——安全感和归属感的阐述,进而引出满足这两种重要需求的必备条件:被欣赏、被接纳……满足了心理上的需求之后,自然要上升到精神层面的需求:自由的选择和审美的需求。

这之后,我们将会发现,这一切的满足都要基于万物唯一的法则——爱!而这一切的完成又是为了让我们的孩子最终成长为一个有价值的生命,这就是你我要做的事情!

在上文的阐述中,我们再一次借用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让大家清晰地看到:曾经那个为吃穿发愁、物质匮乏的时代已经基本结束了。物质丰盛,人心浮动,这恰恰映射出了人们在物质满足后的心理匮乏,以及对更高的心理和精神需求的渴望。

同样的,我们的孩子在物质丰盛的环境中快速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他们不再为衣食住行感到压力,而开始对安全感、归属感、尊重产生了需要。当他们吃饱穿暖之后,自然专注于安全、归属、尊重等需求的满足,再之后他们开始渴望透过精神需求(自由选择、自我界限)去进行自我建构。这个更完整的自我建构,就如同成人渴望通过自由选择与自我认知去完成的自我实现一样。

于是,我们不难看出: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这座金字塔以三个层次呈现——基本生理需求、内在心理需求与精神发展需求、自我实现。

一个真正完成了自我建构,并用那个更完整的自我建构去进行自我实现的人,自然懂得如何去爱自己、爱这个世界。

这正如人生的一座金字塔,而在塔尖,闪现着人性中爱的光芒。

第1章 开始遇见一个人

人本心理学使人类精神的形象焕然一新。作为基本原则,它指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高级的本性,这种高级本性构成了人的本质的基本方面。在实践中,这一观点意味着,在良好的条件下,人们渴望表现出爱、利他、友善、慷慨、仁慈和信任等高级品质。

——马斯洛

引言

人拥有五个层次的需求:

生理的需求

生理的需求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求,如吃饭穿衣、居住、医疗等。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的需求,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大动力。

当一个人存在多种需求时,如同时缺乏食物、安全感和爱情,总是缺乏食物的需求占有最大的优势。这说明,当一个人被生理的需求所控制时,其他一切需求都将被推到“幕后”。

安全的需求

安全的需求比生理的需求高一级,当生理的需求得到满足后,安全的需求就出现了:人们需要远离痛苦和恐惧,需要有规律地生活以感到世界是井然有序的。从儿童身上我们常常能看到这种安全的需求,儿童喜欢统一、公平及一定的规律,缺乏这些因素时,他们就会变得焦虑不安。

爱与归属的需求

一个已经具备适当安全感的人,比如已经具有稳定的住所和稳定的收入,他便开始需要朋友、爱人、孩子,以及在群体中所处的恰当位置,渴望得到社会与团体的认可、接受,希望与同事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如果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个体便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和疏离感,产生极其痛苦的体验。

关于爱的需求,需要说明的是,爱不单是指两性之间的爱,而是广义的,体现在互相信任、互相理解和相互给予上,包括爱与被爱。在这样一种关系中,两个人会抛弃恐惧,不再戒备。我们必须懂得爱,否则,整个世界就会陷入敌意和猜忌之中。

尊重的需求

一旦爱的需求得到满足,尊重的需求便显露了。尊重的需求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受到他人的尊重。与自尊有关的,如自尊心、自信心,对独立、知识、成就、能力的需求等。

满足自我尊重的需求导致自信、价值和能力体验、力量及适应性增强等多方面的感觉,而阻挠这些需求则将产生自卑感、虚弱感和无助感。

自我实现的需求

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最高级的需求。通俗地说,即成为你能够成为的那个人。在这一需求层次上,个体间的差异是最大的。有自我实现需求的人,似乎在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活跃、忘我、集中全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从而完全实现自己的抱负。

人都隐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求,但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求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最迫切的需求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

在高层次需求充分出现之前,低层次的需求必须得到一定的满足。低层次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之后,它的激励作用就会降低,其优势地位将不再保持下去,高层次的需求便会取而代之。这也就涉及“低级需求”与“高级需求”的问题了。

——刘烨,《马斯洛的智慧:马斯洛人本哲学解读》,中国电影出版社,P28-29

第1节 请马斯洛先生做家教

在人的精子和卵子结合的那一刻,一个新生命便开始孕育了。借由妈妈的身体,这个新生命历经了十月怀胎和一朝分娩,终于诞生在地球这个缤纷多彩的世界里,开启了他的人生之旅。然而面对这趟充满未知的旅程,他会做好充分准备并顺利出发吗?

早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便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他认为除了生理层面的需求外,安全的需求、爱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也是人的重要需求。当这些需求被相对满足后,它们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人才有可能在自己的人生中完成自我实现。

人首先追求的就是安全感。比如:当危险出现时,我们的感觉器官会本能地迅速反应——自我保护。因此,一种防御式的机制出现了:第一,快速逃跑;第二,身体立刻停止、肌肉收缩;第三,本能的,以最快最猛的速度去反击。

如此看来,对我们的身体来说,安全的需求是一种本能的需要。

推而广之,从人类社会的角度看,我们的文化以及在这个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价值观,从本质上都是为了满足人类对安全感与归属感的需求。例如:当我们首次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我们需要确定自己的生存不受威胁,也需要确定自己的进入是受欢迎的。这种对“安全”的需求一旦被满足,注意力会自动迅速转移到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如爱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

对于一个新生命来说,由妈妈的胎儿变成了初入人间的婴儿,他本能的第一需求便是对“存在”有“安全”的需求。这里的“安全”包括了一个安全和可预测的环境,以及一种稳定、可靠的亲子关系,它可以帮助婴儿缓解或免除生理紧张和心理焦虑。简单地说,就是当一个孩子确定自己的生命不会受到威胁,重要关系不会受到威胁时,他就可以安然、健康地存在。

相反,当这些支撑安全的因素受到威胁时,会刺激孩子的中枢神经不断发出信息,告诉自己:“这个世界不安全,而且对我有敌意。”这会让孩子因为害怕而想逃跑,同时内心产生强烈的恐惧感和防御心。这种心理反应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和转化,将会记录在孩子身体的各个部位,不仅仅他的大脑会深刻记录,甚至他全身的细胞都将永志不忘。即使意识上不记得了,它也会深刻地镶嵌在孩子的潜意识和能量系统之中,形成强大的无意识的防御机制,而这种防御机制会让一个人终其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冲突和内耗当中。

格林童话故事《睡美人》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公主出生,国王非常高兴,举办了盛大的宴会,请大家来庆祝新生命的诞生,并为小公主送上祝福……这样的情节折射出的便是重大的、有仪式感的迎接——“嗨!欢迎欢迎!我们一直盼望着你的到来,我们会陪伴着你,和你在一起。你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生命,也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这种重大的、有仪式感的迎接,蕴含着一种力量,不仅表达出一种接纳和认可,更表达出一种爱意和祝福,能为孩子营造一种具有幸福感、庄严感和安全感的氛围。这种重大的、有仪式感的迎接,不应该只限于童话中的公主才能拥有,而应该是每一个新生命都需要、都值得拥有的体验。

初入人间的婴儿对“存在”除了有“安全”的需求,还有“爱和归属”的需求。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最根本的特性是人的社会性。出于社会属性的需求,人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期待。人人都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心和照顾,包括被别人接纳、爱护、关注、鼓励、支持等,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参加团体等。所谓归属感,就是指个体与所属群体间的一种内在联系,指个体自己感觉被别人或被团体接纳与认可时的一种感受。对于一个新生命来说,归属感始于亲子关系,建立在家庭中,随后扩展到家庭以外更大的社会范畴中。

能让孩子产生归属感的关系,在生命的早期表现为亲子关系:婴儿必须感受到父母的存在,而看不到就意味着不存在;父母无条件的养育,满足婴儿吃喝拉撒的需求。在生命的最初,满足婴儿的这些需求被放在首位,也就是说婴儿的需求最重要;在喂养婴儿的同时,母亲要带给他更多的舒适体验,比如轻柔的爱抚、及时的回应、安慰的话语等。婴儿借由这种高品质的一对一关系,发展出对所处环境的归属感。

随着婴儿日渐长成幼儿、儿童,生活范围从家庭扩展到幼儿园再到学校……所接触的环境也越来越复杂,他仍需要在更大范围的环境中感受到被接纳、被认可,否则他的内心同样会产生恐惧,会极端害怕自己被抛弃,总觉得生命有所匮乏,需求得不到满足,自己没人爱,不值得人疼……而处于这种内在煎熬中的生命,只能把所有的能量都用于自保求存,填补坑洞,而非用于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

父母对孩子的爱,帮助孩子在这个世界建构起安全感、归属感。在孩子生命自我建构的这十几年中,父母以及随后参与孩子生命构建的其他教育者,都应该有意识地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并逐渐满足他们。尤其是要满足他们对有美感、有界限的精神生活的需求。这些心理需求在生理需求被满足后,会自然而然地浮出水面,就像马斯洛所说,某一层次的需求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求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也就是说,只有当人从生理需求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才可能出现更高级的、社会化程度更高的需求,如安全的需求、爱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马斯洛和其他行为心理学家都认为,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求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水平和人民受教育程度直接相关的。在发展中国家,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大,而更高层次的需求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小;在发达国家,则刚好相反。而在现阶段的中国,养育者和被养育者、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此方面依然矛盾凸显: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爱,仅仅在于满足其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吃穿用度一应俱全,而对于孩子的其他心理需求却茫然不知,更不要说去给予滋养了。

著名的纪录片导演张以庆,曾在2001年拍摄了一部记录中国孩子童年生活的纪录片——《幼儿园》。片子以武汉一所寄宿制幼儿园里的孩子为拍摄对象,分别记录了一个小班、一个中班和一个大班共3个班的孩子们在14个月里的生活。导演认为这种如实观察记录的方法,让我们成年人有机会弯下腰审视孩子的同时,也审视我们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原本在成人的印象中,孩子的童年理所应当都是美好的、快乐的、单纯的、无忧无虑的。然而导演在观察、记录之后却发现,这些“美好、快乐、单纯、无忧无虑”其实都是概念化的标签,这些标签和孩子们的真实处境相关度并不高,原来我们成人并不曾真正了解我们的孩子。

导演在拍摄之初想记录的是,从幼儿园这一社会一角的细微之处,折射出我们在教育方面的发展如我们在经济方面的发展一样突飞猛进。然而拍摄结束后,导演在一边回看一边剪辑时,却异常揪心,他说:“因为在拍摄过程中,有一些东西是我自己原来都没有看到过的,会在某种程度上颠覆我原来的认知……孩子世界影射中国的所有问题。”

问题即机会,如果我们能透过孩子的童年看到成人的问题,透过幼儿园看到社会的问题,那我们也应该能够透过童年解决我们生命的问题,透过我们的家庭、学校解决社会的问题。克里希那穆提说:“生命是一泓深泉……正确的家长和老师不会依赖于某种教学方法,而是会去研究每一个正在展开的生命。”因此,父母和老师都必须重新教育自己。正确的教育伴随着我们自身的转变而来。孩子是爱的源泉,引领我们去发现童年的秘密、生命的秘密。

每一个新生命都是带着自己发展的蓝图来到这个世界的。父母之责便是提供环境协助孩子自我实现。就像怀胎十月,妈妈为宝宝提供了最适合他身体发育的子宫一样,一个有营养能够滋养生命的环境应该满足孩子被接纳、被重视、被尊重的需求,应该是一个有选择的空间。有了适宜成长的环境,生命便会生生不息。

第2节 让你的孩子拥有健康的内循环系统

一天,一位父亲问我:“如果家里与幼儿园的小环境给予孩子爱与自由,但有一天,他们走向社会,而社会没有这样的环境,怎么办?”

对于接受新教育观点的父母来说,这无疑是个棘手的问题,让父母充满了矛盾与恐惧。

怎么办?确实大环境就是如此,孩子如何适应?这不仅困惑着父母,同时也长久地困惑着教书育人的老师。原本孩子的生命成长就该获得爱与自由,就该被尊重,怎能因为对未来的恐惧而停止供应成长所需呢?

因此,父母与教育者需要明白,满足孩子早期的心理需求到底意味着什么。

生命的头6年,孩子需要从父母那里获得一切成长的养分,但没有任何一个生命希望自己的一生都依赖另一个人而活着。

长大,是生命本身的需求。于是,在父母的陪伴下,在老师的教导下,每个人看上去都在长大,比如身体,比如头脑认知,这些部分大多会顺利成长。但有些部分却并未得到很好的发展,比如情绪、心理,以及一个人的精神体。

恶劣的成长环境,充满暴力的养育方式,成人对孩子情绪发展的漠视等诸多问题,形成了孩子心理与情绪方面的一些障碍。而那些长大的部分和未长大的部分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我们。

很多人在一些领域成熟积极,但在另一些领域却幼稚消极且充满了破坏性。由此,那些名校高才生的怪异行为和不健康心理就不难理解了。

为什么一个受过高等教育且智商很高的人,却做出令人瞠目结舌的事?原因很简单:内在世界失衡了。当然,这绝不是他当下的问题,而是他从小的教育出了问题。被那些不了解内在成长的人养大,接受一群内在情感匮乏的人的教育,失衡就变成正常的事了。这不是谁的错,这只是那个大时代的产物而已。

当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改变就发生了。教育环境的改善、教师素质的提升、父母自身的意识觉醒,都在为孩子们的生存做着努力。因为孩子需要发展健康平衡的内在,然后再经由这个内在,去创造和理解这个复杂多变且充满竞争的外在世界。

而这一切的开始源于幼年自我意识的成长。

自我意识犹如一个人内在世界的“王”,它的发展需要爱,需要自由,需要被满足基本的心理需求。这些需求被视为自我意识的养分,没有养分谁都无法成长,即便是“王”,也同样难以逃脱这一生命成长的法则。

这个“王”的长大不仅需要与生俱来的密码作为指引,同时需要父母无条件的爱。

但这仅仅是成长初期,因为生命真正的需要是长大,然后以一种独立自主的精神存在于这个世界。这意味着他可以脱离依赖别人养分而活的外循环系统,开始建构自己的内循环系统。

把那些曾经获得的爱、自由以及被尊重、被接纳的体验统统内化于心,然后成为内在创造养分的源泉,一个逐渐成熟的内循环系统出现了:自尊自爱、自我关注、自我理解乃至于自我认识。

12岁的阿里看上去已经是个阳光少年了,这让第一眼见到他的老师都眼前一亮。很快,他成为孩子们的队长,为此,他也很骄傲。

在接下来的营地生活中,老师和同学们都发现了一个问题:阿里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在意别人是否认同他。任何一件小事,都要让同学和老师反馈给他认同感。这样强烈的渴望让其他孩子难以接受。于是,孩子们开始远离他。而这种远离又让他觉得不知所措,痛苦万分。

一个孩子的自我意识建构,必定需要获得父母的认可和鼓励。但6岁之后,这种源于父母所给予的养分,需要逐渐被自我认可和自我接纳所替换,这种改变意味着:自我意识正在茁壮地成长。

这正如婴儿需要妈妈的奶水,但接下来他们需要通过用手抓食物吃的方式来经验成长。之后,他们就会渐渐地自己觅食,然后成为更成熟的自己。本能的生理需求如此,那么心理与精神的发展同样如此。

那么,作为父母与老师,你想过如何让一个孩子学会自我认同和自我接纳吗?又如何从自我接纳和认同中获得自我滋养和自我关爱呢?“故事医生”苏珊·佩罗的一篇故事“生而为王”里谈到,小王子因为摔伤失去了重新踏入生活的勇气,智慧的奶奶拿出一面镜子,让小王子看到自己头顶上的王冠正在失去光亮。在奶奶的鼓励和小王子自己的努力下,他又恢复了昔日的神采。我将这个故事讲给了孩子们听,但故事本身还不足以让孩子们体验到其中的内涵。

接下来,我带着孩子们一一站到镜子面前,请他们认真看着自己,然后告诉我,他们觉得自己怎么样?他们最欣赏自己的哪个部分?为什么?

孩子们的表达令人感动。我问8岁的小慧:“你喜欢自己吗?”她说:“喜欢。”我又问:“喜欢哪里?”她说:“是脚,因为我的脚很长。”我笑了,“是啊,修长的脚的确很美,但你的美绝不止这些,慢慢发现你的美,你就会爱上自己。”她一句话也没说,但内心洋溢着浓浓的甜蜜。

7岁的女孩亚亚站在镜子面前的时候,发现自己粉色小背心的一个扣子没有了,立刻羞涩地看着我。我告诉她:“没关系,这不影响你爱自己。”她马上调整自己,重新面带微笑并挺直腰身,认认真真地欣赏着自己。那一刻,我瞬间像是看到一个长大后亭亭玉立的少女,甜美宁静。

这样的活动,不仅仅能够让女孩子为此努力,那些小男孩们也同样接受。

一个平时充满对抗和挑衅的8岁男孩站在镜子面前时突然就安静了,他微笑着看着自己。我问他:“你觉得自己怎么样?”他没有回答,只是表情开始产生变化,内在的一些东西被触动了,微笑没有了,随之是淡淡的忧伤和沮丧。

观察到这些之后,我说:“那个充满了对爸爸、妈妈、妹妹浓浓爱意和奉献的你,也在镜子里出现了,老师看到了,这非常不错。”他快速透过镜子与我对视,半信半疑。我把双手搭在他的肩上,和他一起面对着镜子,鼓励他:“对不对?”他慢慢地点点头,然后缓慢地说:“我会的,我会的。”

一个小小的活动,却让孩子们慢慢学会了发现自己,并更清楚地认识自己。

每一个人都生而为王,不是要成为别人的王,而是要成为自己的王,从而能驾驭自己的身体,自己的情绪,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想法乃至于自己的欲望,并且用王的品质尊重、滋养和关爱自己,在这之后,你便真正懂得如何尊重与关爱别人、尊重与关爱环境了。因为那时,你就是爱本身。

引导孩子完成这样健康的内循环成长系统,需要父母更靠近自己的心,连结生命本体的智慧,呈现生命内在的美德,并活出生命美的品质。如此,养育一个孩子必定是双赢的,孩子促使你觉醒,而你又用觉醒的力量引导孩子健康成长,这就是世界赐予你的生命礼物。

第2章 儿童自我建构之基础:归属感与安全感

童年时期对自己内在的环境剥离不好或辨识不清,那么成年后就会与他人共生,也就是依附他人并迷失自己,失去内在的独立和稳定。

——孙瑞雪

第1节 儿童心理需求之归属感

引言

父母,尤其是母亲,将是孩子生命中第一个最可以依靠的人。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他都需要不断从母亲那里获得安全的体验和满足。

这为幼儿在心理上与母亲一体化的特征所决定:生命在两岁以前是无法与母亲分离的。例如,他会用全部感觉去闻母亲身上的味道,慢慢认识母亲大概的模样,去辨别母亲的声音,去感受母亲的心跳。由于他们的心相通,所以,当幼儿不舒服的时候,他希望母亲抱自己;当幼儿因为什么而笑时,他希望母亲也能与自己一起笑,当发现母亲不在身边时,他会不安地哭……幼儿非常清楚,只有母亲才牵挂他,只有母亲在身边他才有安全感。幼儿所做的一切,无论是哭、闹,还是索取,都是他的心理需求的表现,“你那里有我所需求的一切,我要你给我”。

孩子天然地需要母亲给他这一切。通过获得这种无条件的爱,来增加自己与母亲心理上慢慢分离的能量,来获得面对这个世界的归属感。当他从母亲那里获得充分的归属感时,他会发现他就是世界的一部分。在美国影片《雨果》中,小主人公对要去通过寻找自己亲生父母来证明“自己是谁”的好朋友说:“世界就是一部机器,每个人就如同机器上的零件,而每个零件的存在都自有它存在的价值。”一旦这样的信念稳固地建立在孩子的内心,孩子将不再渴求从别人那里获取能量,他知道自己是谁。

——王树,《透析童年》,中央编译出版社,P34-35

当一个新生命被孕育于子宫时,他接收到的第一个讯息就是母婴一体。这是生命最早期的归属感,也是生命至今为止最为强烈的归属感。借由这种归属的信息,新生命安全地来到了这个世界。

随着新生儿的诞生,这份在生命中非常重要的需求经由创造他的母亲延展到更大的空间,归属于自己的父亲、家庭乃至于整个成长环境。婴儿需要被父母、家庭全然接受,如同一个事物被一个空间接受一样。当这种全然的接受感在孩子的内心如同一颗种子被种下时,孩子心理上的安全感就容易建构了。

对于属于群居生物的人类来说,人们无法远离群体,无论是身体还是内心。归属于一个团体、一个家庭,是人类内在共有的渴望,满足它,生活中会少一些恐惧、戒备、防御,人与人之间更容易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及相互给予。一个人一旦有了这样的胸怀与内在的心理空间,就更容易容纳一个新生命了。

如果在生命早期未能建构归属感,孩子的内在就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与疏离感,这会是一种极为隐形的痛苦体验。带着这样的体验长大成人后,这些内在的情绪体验就会成为孩子心理结构中的碎片,并以此形成了内在无意识的感受与信念:别人在排斥他,而非接受他。

久而久之,内在的孤单与无意识的疏离障碍了他与世界、与别人的关系。即使环境、他人向他伸出友善的手,那份未被觉察到的无意识的疏离与孤独也会让他内心屏蔽掉外在和他人的善意。

在这样的环境中,那双如同过滤器的双眼所看见的世界充满敌意和猜忌。

二胎时代一夜来临,独生子女家庭喜忧参半。多一个孩子是很多人的美好希望,但对于曾经一直备受关注的第一个孩子来说却是一种挑战。他们既渴望有个弟弟妹妹出现,这是爱的本能,但同时也充满了潜在的恐惧和担忧,害怕自己从此失去在父母心中的位置。于是那些有趣的事情就发生了。“我想要的生日礼物就是把弟弟送走”

6岁的婷婷成长得很顺利,待人友善又充满热情。妈妈怀上弟弟的时候,她非常高兴,每天都会趴在妈妈的肚子上和弟弟说话。就在她美好的期盼中,弟弟出生了。

但很快婷婷发现,只要弟弟哭声一起,全家人的注意力就全部被夺走了,只剩她一个人做自己的事情。一天两天还可以忍受,时间一长,她开始焦躁。那种需要爸妈陪伴的需求突然之间暴涨,之前自己可以完成的事情,现在都需要陪伴。接下来,她开始经常哼哼唧唧,需要大人不断关注和称赞。

有一天,她终于无助地走到妈妈面前问:“妈妈,弟弟什么时候才会走啊?”妈妈惊讶地看着婷婷说:“弟弟也是我们家的一员,他不会走呀!”婷婷哭丧着脸完全深陷在自己的世界并继续说:“你还是把他送走吧,就算是送给我的生日礼物。”一旁的爸爸哭笑不得。

婷婷观察到了家庭中的变化,弟弟的到来拿走了父母几乎全部的关注。她突然觉得,弟弟是全家人更期待的那一个,他完完全全把妈妈从自己身边抢走了。妈妈大部分的注意力都在这个婴儿身上。

婷婷的发现没有错,家人的确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还不能自理的弟弟身上。但她不好的感受给她带来了错误的认识:弟弟抢走了自己的位置,如果他存在于这个家庭,自己的位置又在哪里?

带着这样的恐惧和压力,婷婷开始拼命学习,拼命表现,希望所有的人都能看见她,知道她不比弟弟差,以此来重新争取她在家庭中失去的位置。

人是社会的产物,所以,最强烈的心理渴望就是有归属感。而归属感的建构又决定了我们是否拥有安全感。某种意义上,这两者无法分离。这就是一个新生命的基本需求。类似于婷婷这样的案例非常多,只是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格特点的孩子面对这件事情的态度会有所不同。有的孩子会哭闹争夺;有的孩子会积极表现;还有一些孩子会冷漠孤立。但他们的相同之处是,一定要确定自己在这个家庭中的位置,否则就会游离。

12岁的冉冉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四年级的时候,爸爸妈妈突然之间就把他接回了所谓的“自己的家”。可在他心中,爷爷奶奶家才是自己的家。之后的生活并不愉快,冉冉不知道如何与父母相处,尤其是看见爸爸妈妈与妹妹亲热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人。尽管父母对自己很迁就,但他依然感到很别扭。

这种与家庭的疏离感,会让孩子无法建构心理上的归属感和安全感。由此,他们会对关系产生错误的解读,之后,他们有可能一生都在寻找自己的定位和价值,同时也在无意识地使用着曾经那些错误的解读。

由于儿童容易产生一些错误的解读,所以父母就要留意自己那些无意识的表达,尤其是在生气的时候和有了二孩之后,随意的一句话都会在孩子心里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你看看弟弟(妹妹)……再看看你!”“我怎么会生出你这样的孩子!”“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的便好了,妹妹,我们走。”“你就是不如弟弟妹妹。”“你什么时候能像弟弟妹妹那样懂事?”

类似这样不当的言语,常常让孩子不知所措、无法自处。对于儿童来说,归属感就是感觉到自己是某一个群体中的重要一员、被他人接受、被他人认为有价值以及与他人成为一个整体的一种情感,是对自己所处的群体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的认同和投入,是个人自觉地被他人或被团体认可与接纳时的一种感受,是心理上的安全感与踏实感。当人们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孤立的,许多人和自己有相似的地方,并且这些共同点将大家连结在一起,自己也成为其中一员时,人们便会产生一种安全感和一种亲切、自豪的情绪体验。

给父母的建议:(1)0~3岁

①从孕期开始,每天清晨对新生命说“欢迎你的来临”“欢迎你来到我们的家庭”“你将成为家庭中非常重要的成员”(即使孩子出生了,也可以在清晨醒来后告诉孩子这几句话。这样每天用1分钟连结,对孩子的成长百益而无一害)。

②不要将孩子寄养在父母以外的家庭之中。因为3岁以前的孩子主要是以一对一的养育方式为主,尤其是与母亲!母与子还在延续母胎连结的能量中,此能量是建构孩子归属感的主要养分。

③2岁之后,家中有专属孩子的空间,器具、材质、尺寸大小应方便孩子使用。(2)3~6岁

①无论进入到任何新环境、新团队,都要给孩子介绍团队中的人员及向团队中的人员介绍孩子。

②在孩子处于情绪的风暴时,倾听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爱就是接纳,爱就是从心里接纳每一个人,无论他的状况是好还是坏”。

③每周计划一次家庭时光,然后实施。让孩子感觉到家庭温暖的氛围,以及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很重要。(3)6~12岁

①根据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引导孩子去体验被接纳和被排斥所带来的不同感受,并且让孩子用语言表达出来。

②启动家庭会议,让孩子体验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分子,同样有责任、义务和权利。

③参加一项团队运动,通过长期坚持,让孩子了解团队合作精神。

④和孩子共进有主题、有仪式感的晚餐。例如:开学前一日共进晚餐、夏令营离家前与回来后共进晚餐等。

第2节 儿童心理需求之安全感

引言

这是一个疯狂的、完全混乱的世界,每个人都在和别人作对,极力想达到一个安全的位置,一个有权势或享福的位置。这个世界被冲突的信念、阶级意识、不同的国家主义、各种形式的愚蠢及残酷所分割,而这就是你要学着去适应的世界。你被鼓励去适应这个悲惨的社会,你的父母要你这么做,你自己也想这么做。

然而,教育的意义只是帮助你顺应这个败坏的社会制度吗?还是要给你自由,一种全然的自由,来让你成长并创造一个不同的社会,一个新世界?我们必须拥有这份自由,不是在未来,而是现在,否则我们将被彻底消灭。我们必须立刻创造出自由的气氛,你可以在其中生活并且探索什么是真相,然后你会变得有智慧、有能力面对及了解这个世界,而不只是顺服它。因为在你的内心深处,你是不断在革新的,也只有那些不断革新的人,才会发现什么是真理,那些服从与跟随传统的人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只有不停探索、不停观察、不停学习,你才会发现真理、上帝或爱。如果你的心中有恐惧,你就不能探索、观察、学习,不能深入地察觉。所以,教育的意义很显然就是消除外在及内在破坏人类思想、关系及爱的那份恐惧。

——克里希那穆提,《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群言出版社,P6

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上,犹如汪洋中的一条船。如何在这个世界中建构安全感呢?这完全取决于一个人与父母、与家庭的关系。而在生命的前3年,这种安全感的建构要依赖于与他曾经一体化的母亲。

奥地利教育家斯坦纳在华德福教育体系中谈到,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就带着神圣的爱、信任和希望。但为何成年之后,人们却恰恰缺乏这三样东西?作为父母,你是否想过,如何让这些生命的美德沉淀于一个孩子的成长之中?

一位母亲在怀孕期间情绪异常波动,孩子出生后的头6年也成长于这个情绪化的环境里。在孩子7岁那年,他遇到了一位非常爱他的女老师,他也很依恋并享受老师对他的爱。一天,老师问男孩,你会不会相信这份爱一直存在?孩子的眼睛里立刻充满了忧伤,然后确定地说,不会。这个看似回答给老师的答案,源于他与母亲的关系。

对于一个被孕育在子宫中的新生命来说,母亲的饮食、情绪、心理、思绪都会经由脐带成为他的养分。蒙台梭利将6岁以前孩子的心智称为有吸收性的心智,其特征为全然开放,并持续性吸收环境中的各种信息,如同一个开放的绿色通道。

如果一个母亲以一种极端情绪化的方式孕育以及养育孩子,孩子就无法判断那个爱到底是真是假。母亲心情好了,什么都可以接受;母亲情绪不好时,什么都是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无法确信母亲的爱。自然,心理上的安全感也无法建构。接下来,孩子会不断地采用各种方式确认这个环境是否爱他、接纳他、允许他存在。这种反复确认、反复寻找的心理模式,恰恰会使他的整个心理过程被无意识的紧张和恐惧所充斥,毫无疑问这会快速消耗掉孩子的内在能量。

如此长大的孩子,面对世界的方式必然是收缩、紧张、恐惧和防御的。如果父母都无法让孩子体验到内在安全和充分的信任感,那么面对这个茫茫世界,他又能相信谁呢?

回到现实世界,一个团队、一段关系、一个家庭,看似都会让你安全,但在那个厚厚的防御机制之下,真正的安全并不存在。脱下防御的外套,内心的恐惧就如同皮肤裸露在外。

所以请父母切记:孩子最恐惧的就是被忽视、被遗弃、喜怒无常、前后不一。在这四种情况之下,无论你怎么满足他的吃穿用行,孩子依然感到不安全。“妈妈,不要离开我!”

5岁半的成成时刻紧随妈妈,即使在孩子们的集体活动时间,他也决不与任何小朋友接触。一旦遇到问题,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找妈妈。显然,他对新环境、对妈妈都没有安全感。

成成3岁以前,跟随外公外婆长大。其中有一年的时间,妈妈每天带着姐姐去看成成,晚饭后又带着姐姐回自己的家。每一次分离,成成总会站在阳台上,目送妈妈和姐姐。

这个历程对一个孩子来说是痛苦的,直到有一天,成成默默地告诉外婆:“妈妈不爱我。”这是儿童用身心经历之后,为自己总结出来的一个错误解读。当外婆把这句话转述给妈妈时,妈妈惊呆了!然后毅然决然地把成成接回了家。

虽然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但是成成内心那个曾经被抛弃的感受和经验却未改变。他不明白,为什么妈妈把姐姐带在身边,而不带自己。儿童无法从别人身上找原因,他最终错误地总结:我不值得妈妈来爱。

回到家以后,几乎是妈妈走到哪里,成成就跟到哪里。他恐惧分离,恐惧妈妈用以前的方法对待他,想证实妈妈还会不会“抛弃”自己。在这样复杂的心境中,成成无法专注于自我的建构,他所做的,就是一边证明自己的存在,一边又恐惧“被抛弃”。

这样的成长经历让成成形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把自己的小尿布当成慰藉物。在妈妈不能陪伴他的时候,小尿布给了他无限的安慰。但在妈妈眼中,成成的这个行为让她不解,一块破尿布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于是妈妈将尿布强行拿走,孩子为此哭了很多天。

很多孩子在成长的历程中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在没有建构好安全感的时候,他们把自己或者妈妈的贴身用品当作慰藉物,以此来弥补无法从父母那里获得的安全感,但粗心的成人却不以为然。

8岁的泽泽看上去很帅,可以说是个小美男子。除了那副人见人爱的模样以外,他各科的成绩都非常好,尤其是识字量令许多同龄孩子的妈妈羡慕不已。

但这些外在的成绩并未给他带来较高的自我价值感,成长历程里的缺失感总是让他像个小婴儿一般渴望全世界的人来关爱和重视。一个看上去完美的孩子怎么会如此缺爱呢?这一切要从他的妈妈讲起。

泽泽的妈妈是家中的第一个孩子,但由于泽泽的姥姥姥爷忙碌生意,从小就将她寄养在外婆家中。外婆是个孤寡老人,在那个年代,小小的女孩就作为老人的陪伴者与守护者存在。对于一个孤寡老人来说,古怪的性格总是让小孩子害怕。比如她不允许孩子使用家里的卫生间,怎么办呢?到外边去自行解决。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简直就是天大的事情。众所周知,进食和排泄是动物建构安全感的基础,假如这两样基本的需求无法满足,别说是人,就是动物也会有创伤感。而泽泽的妈妈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一个厕所问题,就让她与这个世界、与自己所居住的环境以及抚养她的人之间拉开了极大的距离。每一次面对独自外出找厕所这件事情,都会让她反复深刻地体验到安全感的丧失。

后来,泽泽的妈妈在上小学之后回到了父母身边,但一切并未得到改善。即使厕所问题已经完全解决,她不用再独自走出家门寻找厕所,但之前厕所事件所留下来的心理影响牢牢地长在了她的体内,并以一种信念存在着:这个世界不安全,没有人爱我!

她带着这样的信念用一双充满怀疑和恐惧的眼睛看着其他的家庭成员。很快,她发现妹妹受到了爸爸的关注,而弟弟则是妈妈的宝贝。哪里是她的位置,她不知道。这样的成长环境一直伴随着她长大,因此她内心最大的愿望就是找一个完全爱她的男人。

22岁那年,她结婚了。

她原以为婚姻可以弥补自己童年的缺失,丈夫可以像父亲一样,婆婆能够像母亲一般。但很快泽泽的妈妈发现,不行!无论自己用怎样的办法都无法获得那种内在渴望的满足。于是泽泽的妈妈无意识地做出了一个选择:为婆家生一个男孩,那样就一定能获得重视和关注了。

泽泽就是在这样的渴望补偿中来临的。起初,的确因为有孕在身,泽泽的妈妈受到了一定的重视,丈夫体贴、婆婆关心。但这一切比起童年的缺失远远不够。无意识的渴望如同一条毒蛇一般吸食着她的心,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