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全鉴(珍藏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0 17:05:13

点击下载

作者:于童蒙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全鉴(珍藏版)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全鉴(珍藏版)试读:

导言

中国传统语文教育中有几部地位崇高的经典作品,那就是“三、百、千、弟”(即《

三字经

》《

百家姓

》《千字文》《弟子规》)。《三字经》据说原为宋代学者王应麟所著,后又经元、明、清几代文人的不断增补,具备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规模。作为中国传统启蒙教育的第一教材,《三字经》历来备受推崇,被称为“袖里通鉴纲目”、“千古一奇书”、“若能句句知诠解,子史经书一贯通”,自宋以后,《三字经》便成为一本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启蒙教材。《三字经》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在编写上有其高明和独特之处。首先,在编写体制上它采用三言韵语,既便于记诵,又通俗易懂,全书或三字成句,或六字成句,或十二字成句,变化多样,生动活泼。这是《三字经》得以广泛流传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然除去文句、声韵方面的特点外,《三字经》的超然地位更体现在思想价值上,其通篇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更将经史子集的主要内容融汇其中,呈现一种对中国文化提纲挈领式的形式,为人们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指明了方向。除此之外,也有不少精华部分值得我们欣赏、借鉴。《百家姓》一文,相传为北宋人编写,作者不可考。作为中国传统蒙学经典的《百家姓》向我们介绍了姓氏的由来和发展,其形式简单,四字一句,平仄有韵、朗朗上口。它是旧时教育儿童识字的一篇通俗性韵文,在民间影响极大,仅就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来说,七旬老妪、黄发幼童,鲜有不能随意吟上几句的。从古到今,流传于民间的《百家姓》有很多版本,它们当中有的记载姓氏达1000多个,有的则只有200余个。本书选用的是明清以来流传最广的一种版本,也就是人们常提、常用的《百家姓》。这篇《百家姓》,全篇凡580余字,辑有姓氏440个。

值得一提的是,《百家姓》是由“百姓”一词演绎而成,意即普天下的姓氏,所以名义上称为“百家姓”,实际上姓氏的数量远不止100家。据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统计,我国目前使用的姓氏有3000多个,如以收集到的古今姓氏计算,则已超过8000多个,几近1万之数了。另外,《百家姓》并不是严格依据某姓人数的多寡次序排列的。《百家姓》之所以以“赵”姓开头,是因为它的编写者是宋代人,而宋王朝是赵姓的天下,编者自然要以位尊者为先了,因此它的顺序并不是按照人口的多寡,而是按照地位的尊卑排列的。

尽管如此,《百家姓》仍然不失为一个优秀的儿童启蒙读本,不仅由于它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读本,已经深入人心,更重要的是《百家姓》在体裁和编排上有其独到之处。其中重复字为数不多,故能在较短篇幅以内,最大量地尽其教人识字之能,而且其编排、剪裁得当,读来朗朗上口,颇富韵律美感,更是令人非至终篇不忍释手。《千字文》,由南朝梁周兴嗣拓取王羲之书迹中不同的字一千个以四言韵语撰成。周兴嗣,字思纂,梁武帝时曾为散骑侍郎、给事中,以文名世。从南北朝到清末,《千字文》流行了1400多年,是世界上现存的出书最早、影响最大的识字课本。《千字文》所含内容非常广泛,虽仅千字,却包括关于天地、历史、人事、修身、读书、饮食、居住、农艺、园林,以及祭祀等社会文化活动。

周兴嗣的《千字文》历来享有美誉,清代褚人获谓此书“如舞霓裳于寸木,抽长绪于乱丝”,明代以诗文名世、独主文坛二十年的王世贞称之为“绝妙文章”。据唐代李绰曲《尚书故实》记载,周兴嗣作《千字文》“一夕编缀进上,鬓发皆白”,这说法虽几近玄虚,从中毕竟也能够窥出几分作者超人的功力、才华。《弟子规》,清代康熙时山西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李毓秀所作。它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李毓秀,字子潜,平生只考中秀才,主要活动是教书。根据传统对童蒙的要求,也结合他自己的教书实践,写成了《训蒙文》,后来经过贾有仁(也作贾存仁)修订,改名《弟子规》。

全书以《论语·学而》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开篇,以三字韵语形式,对儿童言语行动提出要求,教以应该怎样待人处世,通篇的核心思想是孝悌仁爱。《弟子规》共分5个部分。除开篇“总叙”之外,其余4部分各有侧重。“入则孝出则弟(悌)”,讲孝敬父母兄长的基本要求。尊敬家庭成员,即使在今天也是理所当然的,但文中一些形式上的烦琐规则现在已失去现实意义,仅可帮助我们了解旧时家庭礼制而已。“谨而信”,教导人们为人谨严而忠信,并从作息、服装、饮食、言语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来讲一个人的修养,其要求现已过时,但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今天对我们却仍有指导意义。“泛爱众而亲仁”,教导学生以爱心、诚心待人,其中有些内容诸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理服人”等,今天仍值得我们借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倡导学习,并具体指导,教育学生勿慕浮华、勿自暴自弃、勿自坏心志。《弟子规》浅显易懂,押韵顺口,内容又符合封建伦理道德的要求,是以极有影响,清代后期成为广为流传的儿童读本和童蒙读物,几乎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有同等影响。一篇《弟子规》,可以帮助人了解旧时教育的基本思想及对学生道德、修养方面的要求,这也正是它今日的价值所在。《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弟子规》虽然是儿童的启蒙读物,然而却不仅仅只限于儿童阅读和学习,每位炎黄子孙都应该对自己祖先的历史和灿烂文化烂熟于心。在本书中,我们尽量详细地注释了与正文有关的典故、知识。此外,编者还精心选择了大量图片,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加感性而深刻地理解书的内容,并拥有更美好的阅读体验。

本书平装本自出版以来,广受读者欢迎和喜爱。为满足大家的收藏、馈赠需要,现特以精装形式推出,敬请品鉴。编译者2016年2月三字经《三字经》是中国传统启蒙教育第一教材,以三言韵语的形式,提纲挈领地呈现中华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将经史子集的主要内容融汇其中,几百年来流传不衰,家喻户晓。【原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译文】

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评析】

人的本性在本质上并不存在多大差别,然而在长大之后,性情、行为、品德、成就上却千人千面、大相径庭,这是为什么呢?答案是教育。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十分注重对人性的教育,无论是坚持“性善论”的孟子还是推崇“性恶论”的荀子,他们都主张用教育的方式来教化世人。孟子希望通过教育来保持人们的纯良本性不受混浊世情的污染,而荀子主张以礼仪的教化驱除人们品行当中的劣根性。因为“性相近,习相远”,所以才要通过后天的修养去完善它,因此本段也是《三字经》立论的基础,是教育的基础,同时也是教育的准则。

无论善恶,人的天性本身并无什么不同,而等到慢慢长大之后,每个人的学习环境和所学习的内容不同,习惯和性情就有所差别了。努力学习的人,生活会越来越好;不努力学习的人,就会日渐堕落。所以,人从小就应该受到良好的教育,好好学习、区分善恶,只有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学识和修养,才能驱除先天的劣根性、保持纯良的本性,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原文】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译文】

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评析】

正像开头时所说的,后天的教育是一个人能否成才的关键。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人光有善良的本性是不够的,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启发和教导,善良的本性就会受到外在不良环境事物的影响而逐渐变坏。教育是人一辈子的事业,在人的一生中,教育是不能停止的。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为“苟不教,性乃迁”,所以教育一天也松懈不得。“教之道,贵以专”则是教育的原则。它包含两层含义,首先是对于教育者而言,教育要持之以恒,不能有丝毫的怠慢,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需要的是恒心和责任心,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同时,对于课业的选择,要以专精为主,不要希求广博,而现代的教育往往不是“贵以专”而是“贵以杂”,方法杂、内容杂,孩子们除了要接受学校的课程以外,还要去上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辅导班,最后搞得精疲力竭,然而却收效甚微。其次,对于受教者而言,学习只有专注才能获得真知,所谓“一心不可二用”,人的身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若不能做到“身心合一”,又岂能学有所成?因此,学者应以“专”字为主导,只有专注、专心、专一,才能修得精深的造诣,也只有在做到“专”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博”的可能。【原文】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译文】

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给孟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以割断织机上的布来教育他。【评析】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教育者,因此父母为孩子提供的学习环境和教育方法对其人生的发展方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孟子之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昔孟母,择邻处”讲述的就是环境对孩子身心成长的巨大作用。孟子的母亲,为了寻找一个对孟子有益的教育环境,不辞辛劳搬了三次家。孟子家原来住在一片坟地附近,那里时常会有送葬出殡的人家哭哭啼啼、吹吹打打。孟子看了以后就学人出殡打幡、哭丧祭拜。孟母非常担忧,孩子从小就学这些事,将来又怎么能成大器呢?于是就将家搬到了城镇居住,母亲的原意是让孟子多长一些见识,开阔眼界。但这里十天赶两个集场,喧闹异常。孟子回家后不是叮叮当当学打铁,就是比比划划学杀猪。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并不希望儿子成为铁匠或屠夫,于是决定再次搬家。这一次孟家搬到了学堂隔壁,周围都是读书人,具有浓厚的学习气氛。孟子每天都看到上学的人举止文雅、落落大方,也跟着读书识礼,见儿子如此勤学刻苦,孟母心中的石头总算落了地。“子不学,断机杼”是孟母教子的故事。有一次孟子不好好学习,当他逃学回家时,他的母亲拿起了剪刀,将织布机上就要织好的布匹剪断,并且告诫他,求学的道理就像织布一样,必须将纱线一条一条织上去,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积丝才能成寸,积寸才能成尺,最后才能织成一匹完整有用的布;读书也是一样,要努力用功,并且持之以恒,经过长时间的累积,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就像剪断了的布匹一样,一旦中断就很难再续。【原文】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译文】

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评析】

这同样是一个关于对子女教育的故事。五代时,窦禹钧家住北京燕山附近,人称窦燕山。他为人乐善好施,对子女的教育更是非常重视。他遵照圣贤教诲的义理来教育子女,例如他的家庭之礼都按照古礼进行,家中男不乱入,女不乱出,男耕女织,和睦孝顺,他的五个儿子窦仪、窦俨、窦侃、窦尔、窦僖在其教导下均学有所成、深明大义,因此才有五子联科,光耀门楣的佳话,并获得侍郎冯道的题诗:“燕山窦十郎,教子以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后来,五个儿子又同成为北宋初年的名臣,这与父亲的教育方法和严格管束是分不开的。所以,子女能否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与家庭教育选择何种方式是密切相关的。

虽然,以当今社会的角度来看,孔孟之道的教育方法似乎已经有些落伍,但是其正确的教育理念和精神对子女身心的成长依然具有不容小觑的指导作用和意义。因此,为人父母者要学会使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同时对子女的身心发展加以正确的引导,才能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原文】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译文】

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评析】

教育的成败是两种推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两种力分别来自家庭和学校。孩子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绝大部分教育来自家长和教师,作为孩子人格和灵魂的塑造者,家长和老师的肩上都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养不教,父之过”,生育子女,若只知道养活他们,只是供给他们衣食住行的物质需求,而不去对他们进行教育,那是做父母的失职。“教不严,师之惰”,严师出高徒,严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径,老师教育学生,不应仅是知识、技艺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因此对于学生的要求一定要认真严格,一个偷懒怠惰的老师是教不出好学生的。同时,家教与师教并不是两个孤立的个体,它们只有作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才能发挥最佳的效用。这是因为,家教和师教具有互补性,两种教育的背景不同,内容也不一样,有些话老师说不出口,有些话家长说不出口。家教是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教育,叫作扎根教育。没有家教的小孩子,即使学校教育再优秀,一生也不会有大成,因为他没有根。师教是更高层次的系统性教育,是对家教的发展和升华,没有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即使家教再成功,子女也只能做一个胸无点墨的老实人。因此,如果说家教是播种和浇水,那么师教就是施肥和修剪,离开了哪一个环节,幼苗都不能长成参天大树。【原文】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译文】

小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没有知识,能有什么用呢?【评析】

当然,无论外因的作用多么重要,都离不开内因的努力。家长和老师即使为子女和学生提供了最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方式,可如果内因无动于衷,一切的努力都是白费。

作为正在成长期的学生和子女应该懂得体会老师和家长的苦心,对于自己的大好年华更不应该虚度。“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是古人发出的感叹,不要把这些当成无聊的说教,这都是他们的肺腑之言,更是经验之谈。不要等到这些也成为你的经验后才追悔莫及。如果错过了人生的黄金阶段,就会事倍功半,不是说这时候不能学习了,而是你下的工夫大,收获反而相对小。何况学习本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所谓“厚积薄发”,不要轻视年少时的点滴努力和积累,这些都将成为你日后成功的资本;更不要害怕吃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更何况学习并不是单纯的吃苦行为,只要学进去必将从中获得无穷的乐趣,也只有把学习当成乐趣的人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学习和努力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父母或者老师,最终的受益人永远是你自己。学会珍惜自己生命的黄金时刻,不仅是对父母和师长的回报,更是对自己人生的负责。【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译文】

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如果不学习,就不懂得礼

仪,不能成才。【评析】

人的一生是一个磨炼的过程,只有经过了重重的考验才能显出人性的本真。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炼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其实每个人都是一块璞玉,只是有的人成为玲珑剔透的翡翠,有的人却依旧是冥顽不灵的顽石,他们之间之所以表现出如此大的差异,是因为有的人经受住了切磋和琢磨,而有的人却半途而废、前功尽弃。没有成器的人经常感叹自己不是那块料,其实是自己没下那份苦功。人的天资并不存在多大的差别,能否成才就要看你是否能经受得起磨炼,而学习正是一种磨炼人的最佳方式。它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要做到持之以恒就没那么容易了。下面这则小故事就说明了这个简单的道理:有个人从铁匠那里买了一把斧子,他要求把斧子面磨得像刀刃一样光亮。铁匠答应了,不过要求他自己帮忙旋转砂轮。铁匠把斧子面紧紧地压在砂轮上,所以旋转起来特别吃力,于是,那个人一会儿就跑过来看磨得怎样了。如是往返了几次都不见效果,后来他宁可就把原来那样子的斧头拿走算了,不想再磨得像刀刃一样光亮了。铁匠说:“别走啊,接着转,斧子还到处是斑点呢!”“这样就行了,我喜欢这样磨了一半有些斑点的斧子。”那个人回答说。

生活中大部分的人就像这样一把磨了一半有些斑点的斧子,这虽然并不是他们的初衷,没有人不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完美的成功人士,只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坚持到最后。“学习”是一个简单的词语,却需要人去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付出自己的努力。【原文】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译文】

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世的礼节和知识。【评析】

青少年正处于学习的最佳年龄,对于师长和朋友应该尊敬,谦虚是一种美德,只有虚怀若谷才能从师友那里学到有益的经验和知识,也只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良师的指导和益友的影响对自身人格和品格的塑造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习良师,结交益友是丰富自身知识的必要途径,也是迈向成功的强劲推动力。

更何况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的教育源远流长,尊师重道、谦和礼让是每一个青年子弟从小就要接受的教育。“礼”是一切行动的基础,中国人讲究的“礼、义、廉、耻、信”,“礼”是排在首位的,一个人若不识“礼”,其他一切便是空谈。没有人喜欢同一个目中无人、骄傲蛮横的人共事,更不要说为其提供指导和帮助了。而一个人的成功恰恰正是在多方助力的作用下取得的,因此,人要学会“亲师友,习礼仪”。而要“习礼仪”,就要学会尊重他人,《礼记》篇首第一句话就是“毋不敬,俨若思”。人随时随地都要庄重诚敬,内心保持着这种庄重,待人接物不离诚敬,专注于自己内心的修养,才能达到“礼”的境界。待人以诚、进退有度才能不失君子风范,才能赢得他人的尊敬和青睐,也才能为自己的成功增添砝码。【原文】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译文】

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扇草席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效仿和坚持的。【评析】

黄香是东汉江夏人,他在九岁的时候,母亲得病去世,在伤心的同时更加倍地孝敬父亲,炎热的酷暑,他用扇子先将父亲的床铺扇凉、赶走蚊虫,然后再请父亲就寝;寒冷的冬天,他用自己的身体将父亲的被子焐暖,然后再请父亲安睡。黄香小小年纪就有如此的孝心,因此人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他的孝行也被列入“二十四孝”之首。他的行为更是每一个为人子女者应当效仿的对象。孝心是人的品行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孝敬父母,这是做人的准则。所谓“百行孝当先”,一个人品质的好坏首先要看他是否能够孝敬父母,若连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善待,又怎么可能去善待别人呢?“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禽兽尚知养育之恩,人若不懂得这个道理恐怕连禽兽都不如了!同时,孝道更是一个坚持的过程,“久病床前无孝子”,偶尔一次或一时的“孝”都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孝”,“孝于亲,所当执”是要人能够做到严持孝道,永不放弃,因为对于人类社会而言,“孝”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原文】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译文】

东汉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评析】“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中国人注重长幼有序、兄友弟恭的文化传统,而孔融让梨无疑是符合这个传统的。“孔怀兄弟,同气连枝”,兄弟之间要相互关心友爱,彼此气息相通,因为兄弟之间有直接的血缘关系,如同树木一样,同根连枝。只有兄弟间和睦相处才能使自己的家族根深蒂固、枝繁叶茂。再者,兄弟如手足,若手足相残、同室操戈,无论成败如何,都必定会大伤元气。历史上兄弟反目的惨痛教训并不鲜见。

当今社会虽然独生子女家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但是尊敬兄长、友爱兄弟的美德并不过时,对于比自己年长的同辈人,这条准则依然具有它的实际效用。因此,人们从小就应该培养这种谦恭礼让的优良品质。从尊敬友爱兄长开始,培养自己的爱心。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不计个人得失,才能受到别人的欢迎,同时也会感受到他人温暖的回报。【原文】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译文】

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友爱兄弟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学。【评析】

上面的两则故事分别讲了“孝”和“悌”,“黄香温席”是讲“孝”,“孔融让梨”是讲“悌”。“孝悌”是做人的基础,也是做学问的基础。一个人若想在学术上有所建树,首先要学会的就是孝敬父母、善待兄弟,然后才是丰富见闻、积累知识。“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是教育的内容和顺序,不能倒置,如果第一步的孝悌没有打好基础,后面的知识传授宁可不要进行,否则难免会教出几个满腹经纶的衣冠禽兽,因为没有坚实的品德作基础的教育是不牢靠的,社会上从事高智商犯罪的人多半是违背了这个教育顺序的结果。一个没有学会走路的人去学跑步,其最终的结果必然是摔得鼻青脸肿。

而学习同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知某数,识某文”,就是要从最简单的算术和认字开始一点一滴的积累。只有掌握了最基本的算术规律和法则,日后才能学习更加高深的数理运算和自然科学;也只有先学会读写最基础的文字,以后才能读懂艰涩深奥的文章,最终才能文思泉涌、下笔千言。因此,打好基础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无根的花木是长不成参天大树的。【原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译文】

我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评析】

此句承接上文的“知某数”,中国的计数方式采用十进制,一到十看来很简单,但变化起来却无穷尽,一是数字的开始,十个十是一百,十个百是一千,十个千是一万,如此累积上去,便可以无穷无尽。

数学作为各门自然科学的基础,是看起来最简单,实则是最深奥的,数学是基础科学的基础,没有对数的研究,人类就无法认识宇宙的规律。不要小看这些简单的数目,它们当中蕴含着无穷的能量,因为它用最简单的数字符号系统,概括了宇宙的复杂性,使人类彻底更新了自己的生存手段和生存能力。几乎各个科学门类都离不开数学,所以必须认真地从简单的数目学起,为将来学习其他知识打好基础,也为自身认识自己、认识自然、认识宇宙准备好最强有力的武器。而要掌握好这门深奥的学问就要从最简单的“1+1”开始学起。【原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译文】

什么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什么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评析】

大千世界纷繁芜杂,人类要怎样才能更好地认识它,看清它的本来面目呢?那就要从最基本的开始学起,只要抓住了事物的总纲就不难理清它的头绪了。世界虽然很大,但是万物却有它的主宰,这就是“天”、“地”、“人”,此三才者便囊括了宇宙万物、芸芸众生。“天”指的是万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包括日月星辰运转不息,四季昼夜更替不乱,风霜雨雪应时而生,这些都是宇宙万物变化的自然规律;“地”是指万物借以生长的地理条件和各种物产,是自然规律作用的物质对象;“人”是万物之灵,是自然规律和物质对象的掌握者,人也只有顺天地化育万物,才能使天地万物生生不息。

而在人类还没有发明各种照明设施之前,作为原初的光明来源就只有“日月星”,它们为人类的远祖和各种生物带来了光明,也带来了生机。因此,这三者不仅是人之“三光”,更是天之“三宝”。当然人也有“三宝”,那就是“精气神”。人类作为宇宙的灵长、万物的主宰,应该学会用己之“三宝”去掌握天之“三光”,并将宇宙“三才”的智慧发挥到极致。【原文】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译文】

什么是“三纲”呢?“三纲”是人与人的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要相亲相爱,夫妻之间要和顺相处。【评析】

古人讲究“三纲五常”,纲常不乱才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在这里讲的便是“三纲”,“君臣”、“父子”、“夫妇”是“三纲”的主体,也是封建社会的主体。在封建礼教的规范下,“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每个人都应认清自己所处的地位,人人从我做起,君义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才能天下太平、国泰民安。在古代,这“三纲”对维护封建秩序也确实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当然,作为封建社会的行为准则,它显然已经过时了,现代人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其做出新的理解和诠释以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首先,“君臣义”这一条是应该被剔除的,因为它是为了满足封建君王的统治需求提出来的,在民主社会中政权的拥有者是人民群众,作为权力行使者的人民公仆们要明白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赐予的,应该利用它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其次,“父子亲”,这当然是必要的,“父慈子孝”是传统美德,父子和睦是家庭幸福的基石,现代人同样应该秉承这一优良传统;最后,“夫妇顺”,男女平等,夫妻在家庭中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因此若抛弃“夫为妻纲”的旧观念,这一条自然是成立的,夫妻和顺当然是家庭美满、事业成功的有力保障。【原文】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译文】

春、夏、秋、冬叫作四季,这四个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评析】

四季变化是大自然规律作用的结果,是由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引起的。一年之中春、夏、秋、冬四季各有特色,循环运转,永不止息。古人虽然不了解“地球”、“公转”、“自转”这些现代的科学名词,也不了解四季产生的根本原因,但是却能根据四季的变化总结出一套适合自身耕作的规律,并且制定了一套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表”。同时中国的历法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人性化的,因为它是根据天体的运行和人们的耕作习惯制定出来的,而且直到今天依然适用。中国的历法,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六气为一时,四时为一岁。人们根据四时的变化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根据农历节气播种、收获。由此,我们不得不钦佩自己老祖宗的智慧和创造力。

四季的变化有其自身的规律,我们的祖先在不懂现代科学的情况下,尚能根据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将四时安排得如此妥当。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现代人不仅能够懂得四季的来历、掌握它的规律,更能预测天气的变化。因此更应该利用这些有利的条件为各行各业提供方便,为子孙后代造福。【原文】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译文】

东、南、西、北,叫作“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这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评析】“四方”为“东”、“南”、“西”、“北”,中国人最早发明了能指示四方的“司南”,也就是今天的指南针。当然,这所谓的“四方”是相对而言的,它需要一个中心点才能成立,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是和中心点相对应的,没有了这个中心点便不能定出方向。因为地球本身是圆的,并不存在“四方”之说,东南西北是人类臆设的方向坐标,茫茫太空之中哪里有什么方向可言?所以,“四方”只是人们的一种假设。然而,作为宇宙中渺小的人类是需要为自己定一个方向的,生活中很多事情都需要方向作为人们的指引,比如说航海,比如说探险,比如说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因为没有方向感的人同时也是没有安全感的。人如果失去了方向就会迷路,生活若是失去了方向就会堕落。

因此,人类的生活需要方向。而“四方”的确立同时又是以自我为中心点和平衡点的,也只有以自我为中心去定位,才能找准具体的方向,如果没有中心,就没有东西南北,中心一确定,四方的概念就出来了,中心移动,方向也跟着改变。

所以,古人才说“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原文】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译文】

说到“五行”,那就是金、木、水、火、土。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宇宙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据一、二、三、四、五这五个数字组合变化而产生的。【评析】“五行”是古人根据自然界中各种物质构成的特点总结出来的,中国人认为物质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组成的。因此,国人认为在天为“五星”,在地为“五行”,在人为“五经”,也就是人的五脏。“五行”相生相克,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而五行生克制化的原理都是“本乎数”,是天地自然之数理,由简而繁是数理变化的规律,也是构成万物多样化的规律。中国人将其作为物质的本原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也不是全无道理可言的。

当然,“五行”包含了很深的哲学道理,由它而推出的数理逻辑也是非常复杂和烦琐的,它也已经作为一种学术问题被科学家们拿来做了深入的研究,因此几句简单的话并不能将其说清。在这里,人们只需要知道它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掌握它的基本内容就可以了。若要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还需要人们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以发掘其中更加深奥的哲理和数理关系。【原文】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译文】

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不变的法则作为处事做人的标准,社会就会永葆祥和,所以每个人都应遵守,不可怠慢疏忽。【评析】“仁、义、礼、智、信”是“三纲五常”中的“五常”。这些都是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和总的纲领。“仁”是指仁爱之心、爱人利物,最早是由孔子提出的,也是儒家思想的最高道德标准;“义”是指道义、正义,是由孟子提出的,它要求人们公正合宜、主持公理;“礼”是指礼仪、礼节,做人应该谦恭礼让,识大体、知礼节;“智”是指才智、智慧,是指人明辨是非、英明果决的能力;“信”指诚信、守信,做人诚实守信、一诺千金。这“五常”是古人做人和做事的准则,同时也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品质和素养。

仁、义、礼、智、信,不仅是做人的准则,更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桥梁。只有每个人自觉遵守,不懈怠、不疏忽,才能保证社会生活的有序进行。虽然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道德规范也在不断地成熟和完善,人们的观念和道德标准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但是作为传统文化和道德的精髓,“五常”之说依然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因为高速的发展更需要高尚的道德观作为坚强的后盾。而在道德观逐渐淡化的今天,人们当然更需要对这一行为规范的继承和加强,如此才能使人们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原文】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译文】

人类生活中的主食大多来自植物,像稻子、高粱、豆类、小麦、黍米和谷子,这六种谷物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评析】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是古人日常生活中维持生存需求的食粮,当然其中绝大部分也是现代人食用的主食。只是,现代人尤其是生活在城市之中的现代人平常吃到的大都是成品,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六谷”原来的名称,更不用说辨别“六谷”的本来面目了。俗话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没有生活实践自然缺乏生活经验。当然“五谷不分”也不全都是“四体不勤”的缘故,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们各司其职,对于本职范畴以外的事物缺乏了解也是情有可原的,再加上中国地大物博,各地气候、风俗、民情不同,主食也各不相同,不了解也是很正常的。

但是,作为一个衣食富足的现代人,应该更加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道理。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他人的肯定和珍惜。虽然,现代农业已经告别靠天吃饭的自然经济时代生产模式,农业科技的发展使得农民的工作不再像过去那样繁重。但是,农业依然是一种生产周期最长的体力劳动,需要经过漫长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而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农民兄弟的心血。所以,爱惜每一粒粮食依然是人们需要发扬的优良品德。【原文】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译文】

马、牛、羊、鸡、狗和猪,叫作六畜。这些动物和六谷一样本来都是野生的。后来渐渐被人们驯化后,才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评析】“六畜”是自然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农业社会人们饲养“六畜”作为农业的副产品。“马牛羊,鸡犬豕”作为家畜,在中国已经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据说在上古时代就已经开始了。传说伏羲氏是最早驯服“六畜”的人,他教初民们饲养捉来的野生马、牛、羊、鸡、犬、猪,同时使它们不断繁殖。“六畜”与人类关系可谓密切,马可负重至远,牛能运货耕田,羊有跪乳之恩,鸡有报晓之功,犬有守夜之义,猪有庖厨之用,它们各司其职、服务于人,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当然,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再去饲养“六畜”,即使在农村,“六畜”齐全的家庭也非常罕见。人类远离了蒙昧的洪荒时代,告别了落后的封建社会,“六畜”也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淡出了历史的舞台。即使今天人们仍能看到这六种家畜,它们也已经不再是以原来的作用和面貌呈现了,大部分的六畜已经作为庖厨之用,成为人类生活中的盘中餐,而且多是大规模的单一饲养方式。即便如此,人们多一些对这些昔日功臣的了解还是必要的,毕竟它们还是人类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原文】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俱。【译文】

高兴叫作喜,生气叫作怒,伤心叫作哀,害怕叫作惧,心里喜欢叫爱,讨厌叫恶,内心贪恋叫作欲,合起来叫七情。这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七种感情。【评析】

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哀、惧、爱、恶、欲,这些是人类都具备的七种情绪,它们是与生俱来的,谁也不可能将其抹杀。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七情”人才可以称之为人,它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七情”是人心意的变化,是因心有所感,性有所动,感而后发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因此,对于“七情”人们没有必要过分压抑,过分压抑的结果不是让自己变得无情,就是使人格扭曲、精神崩溃。人们应该正视自己的情感需求,适度的发泄有利于保持身心的健康。

当然,这里所说的情感发泄是有原则的,正如《菜根谭》中所说:“心体便是天体。一念之喜,景星庆云;一念之怒,震雷暴雨;一念之慈,和风甘露;一念之严,烈日秋霜。何者少得,只要随起随灭,廓然无碍,便与太虚同体。”人的心体如同大自然一样需要宣泄的空间,才能没有郁积,但其中的关键是“随起随灭,廓然无碍”,也就是说情绪的发泄不能是无节制的,人应该学会调节自己的各种情绪。那些有智慧、有修养的人都能够对自己的“七情”作适当的调节控制,不受情绪所左右。因此,人们不仅要正确面对自己的情绪,还要懂得如何去做情绪的主人,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原文】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译文】

我国古代人把制造乐器的材料,分为八种,即匏瓜、黏土、皮革、木块、石头、金属、丝线与竹子,称为“八音”。【评析】

这是说中国古代演奏音乐的八种乐器,最早具体提出“匏土革,木石金,丝竹”的八音分类方法的是《周礼·春官》。“匏”指匏瓜,是一种瓜类,晒干后可制成笙、竽等乐器;“土”即黏土、陶土,可制成埙;“革”指皮革,可制成皮鼓;“木”是指木制乐器,包括木鱼、梆子、拍板、祝和敔等;“石”指石类乐器,有石磬;“金”是金属类乐器,包括钟、铃、锣、钹、铙等;“丝”是指用蚕丝、丝线作弦制成的乐器,包括琴、瑟、筝等;“竹”是指用竹管制成的笛、箫等乐器。“八音”即表示这八种不同材质的乐器。

音乐可以愉悦人的性情,《尚书·尧典》中说:“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八音”可以调和身心,同时“乐”和“礼”又是相辅相成的,所以中国的“礼乐”是不分家的。《三字经》作为一部儒家思想的通俗读本,之所以将“八音”的内容列入其中,正是因为儒家传统讲究“礼乐”治国,注重音乐的政治效果。不仅有“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之说,更有“治世之音安以乐,乱世之音怨以怒,亡国之音哀以思”以及“无乐不和”的说法,音乐的巨大作用由此可见一斑。【原文】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译文】

由高祖父生曾祖父,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本身,我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评析】

中国人的家族观念自古以来就很强烈,家庭出身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似乎都显得十分重要,因为对于自己生命的出处和来历是人类共同关心的话题。就好像对于祖国光辉历史的自豪感一样,家族的兴衰荣辱同样牵动着每一个成员的心。而中国家族的形成又有着自己的特征,以自身为中心,往上数可以数到四代“高、曾、祖、父”,往下数又有四代“子、孙、玄、曾”,加上自己正好是九代,也就是常说的“九族”。九代当中又各有兄弟,形成一个发散式的庞大整体,所以“九族”几乎代表了整个家族,因此,古代刑法最重的罪名莫过于“诛九族”,因为“九族”同诛无疑是将整个家族连根拔起、全部铲除了。

当然,现代社会不会再出现这种连累无辜的“诛九族”的罪责,但是人们对于家族的顺承关系还是应该多一些了解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担负着承上启下的责任和义务。虽然已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而且有一天自己也终将变成“后来者”的“古人”,但是生命本身就是这样一个传承的过程,人类的繁衍,一代接着一代,生命的延续永无止境。每个人都要经历这样的过程,而对于自己家族的贡献,是否能成为后代尊敬和瞻仰的对象,就要看现在付出多大的努力了。【原文】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译文】

由自己的儿子、孙子再接下去,就是玄孙和曾孙。从高祖父到曾孙称为“九族”。这“九族”代表着人的长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统的承续关系。【评析】

此句承接上文而来,上文已经对“九族”做了一个简单的概括和交代。“九族”代表了一个家族,更代表了人与人之间的伦常关系。自上而下、长幼有序,是不容混淆和颠倒的。“九族”代表的是与自己关系最为密切的直系血亲,因此,它不仅是血统的承续关系,更是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族者众也,伦者序也,尊卑长幼,定而不乱,才能天下太平”,在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应该认识到自己的长幼尊卑地位,以及自己应负的责任和义务,如此家庭才能和睦。而亲情作为各种情感中最稳定的因素,它不仅是维系家庭成员关系的纽带,更是人在失意时最坚强的后盾和最坚固的堡垒。

所以,人们不仅要了解和认识“九族”的组成和关系,还要学会如何更好地去维护这种关系。继承家族的优良传统,维护家族的整体利益,促进家族的和睦相处,是每个成员都应负起的责任。现代人虽然已经很难了解到自己“九族”的全貌,但是家族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不应该磨灭,对于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应该学会珍惜、继承和发扬,从而将其更加完美地展现在后代面前。【原文】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译文】

父亲与儿子之间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顺,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评析】

这里开始讲“五伦十义”,“五伦”包括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者又都是一体两面,从而形成“十义”。此段首先从家庭方面入手,分析父子、夫妇、兄弟之间应该呈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父子恩”,就是要父慈子孝,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因此对子女关爱备至是理所应当的;而父母对子女有养育之恩,子女孝敬父母更是天经地义,赡养父母是每一个做子女应尽的义务。“夫妇从”,就是夫和妻顺,夫妻在家庭生活中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论语》中说“夫唱妇随,妇唱夫随”。夫妻之间的生活目标是相同的,只有步调一致才能顺利地到达目的地,也只有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才能保证家庭的和谐。“兄则友,弟则恭”,就是兄友弟恭,作为血缘关系最近的亲人,民间有“做兄弟,有今生没来世”的说法,兄弟只有一世的缘分,所以应该珍惜,前世今生这种说法虽然是无稽之谈,但是兄弟之间和睦相处、同气连枝却是必要的。

一个家庭的和乐美满来自于父子、夫妻、兄弟之间的共同努力,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打破原来的平衡,而作为构成社会的细胞,如果家庭关系是破裂的,那么社会也必将到处充满不安定的因子,和谐与发展又从何谈起呢?【原文】

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译文】

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评析】

上面所说的是“五伦”中的家庭因素,这里要谈到的则是其中的社会因素。一个人的生存和生活除了自己的家庭外,更加离不开广阔的社会空间。而社会有社会的生存法则,人若想在社会生活中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就要按照它的规则行事。在社会中最重要的两种关系就是“朋友”和“君臣”。“友与朋”自然指的是朋友间的关系,朋友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要维系好朋友间的关系就要做到朋信友义,若想获得真正的友谊就要以诚相待,朋友之道讲究“信”与“义”二字,彼此推心置腹,诚信有义,才能成为真正的知己。“君则敬,臣则忠”说的是君臣之间的关系,现代社会虽然已经没有了所谓的“君臣”,但是这里仍不妨将它看成一种上下级或者老板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做领导的要尊重自己的下属,只有对下属的人格和劳动发自真心的尊重才能得到部下的衷心回馈;做下属的要忠于自己的本位,只有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获得上司的认可和重用。

人在社会中最主要的就是这两种人际关系,要处理好它们其实并不难,只要能够做到真心做人、真心做事,一切看似复杂的难题都会迎刃而解。【原文】

此十义,人所同。【译文】

前面提到的十义: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是人人都应遵守的,千万不能违背。【评析】

前面的“五伦”分解开来就是“十义”,也就是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十条原则是处理各种相互关系的准则,每一个人都要遵守奉行,也只有对这些原则遵守奉行才能使自己的人生道路更加顺畅,才能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安康。

人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演绎着自己的生活,父、子、夫、妻、兄、弟、朋友、君、臣,无论站在哪一个位置,都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而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要首先认清自己所处的位置、找准自身的角色定位,然后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才能更加深刻地了解自己肩上所负的责任,从而将自己的人生导演得更加精彩。

而文中的“十义”正是帮助人们寻找自己定位的标准。它能够帮助人们维持家庭和社会的各种关系。时至今日,这十条准则仍是维持社会安宁、推动社会发展强有力的保证。【原文】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译文】

凡是教导刚入学的儿童的老师,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楚,每句话都要解释明白,并且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断句。【评析】

对于孩子的启蒙教育必须十分重视,在开始读书的时候必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底子打不好、基本功不扎实,今后的造诣就会受限制。所以,这里说“凡训蒙,须讲究”。刚入学的小童大多还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思考问题的方式还没有定型,思想如同一张白纸,有很强的可塑性。也正是因为如此,作为一个启蒙教育者肩上所要承担的责任才越重。在白纸上作画固然容易,但是每画上一笔便很难再抹去,所以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方法上一定要慎重,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教学理念,使孩子从一开始就得到正确的指导。

而在传统教育中最基本的教育方法就是“详训诂,明句读”。因为读书是从认字开始的,只有掌握了最基本的语言文字才能对各个学科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因此,对于字句的考证和解释一定要讲解正确、详细,不要使学生存在疑问。古人的文章是没有标点的,因此,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搞清楚文章的句读,句读不清就没有办法读懂文章,更无法领会其中的内涵。今天,人们虽然不用为句读的问题烦恼,但是正确划分文章的内容,读懂文章的内涵依然是十分必要的。对于训蒙者和初学者来说这两条在当今的教育中依然至关重要。【原文】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译文】

作为一个学者,求学的初期打好基础,把《小学》的知识学透了,才可以读“四书”。【评析】

古人读书讲究循序渐进,先从最基本的开始学起,然后由易而难一步一步地加深学习的内容和难度,这符合人类对知识的接受规律。因为,学习本身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为学必有初始阶段,任何一个大学问家,他的知识都是一点一滴积累的,只有扎扎实实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进军更高深的知识层次。古人学习的顺序是先《小学》,而后是《孝经》、四书、六经、子、史,只有按照这种先易后难的顺序才能打好根基,为以后学习更高深的学问做好准备。《小学》作为启蒙教育的基础用书,其中主要的内容是教人们学习封建礼节仪式,它包括内外两编,内编有《立教》、《明伦》、《敬身》、《稽古》,外编有《嘉言》和《善行》。《小学》学完之后,接下来就是学习四书,四书包括《论语》、《孟子》、《中庸》和《大学》,这四部书是儒家思想的代表著作,是封建社会每个学子必读之物,其中包含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对中国人的思想和文化传统具有深远的影响。现代教育中虽然已经不再使用这些书目作为主体的教材,但是其中一些思想的精髓还是值得人们去继承和发扬的。【原文】《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译文】《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们,以及弟子的弟子们,记载的有关孔子言论的一部书。【评析】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国人思想的根基,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贯穿了整个封建时代,两千多年来一直统治着中国社会,融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就必须首先了解儒家思想,而要了解儒家思想,就不能不了解孔子的思想,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开创者和代表人物。想要了解孔子的思想,最佳的途径就是阅读《论语》。

作为四书中的第一部,《论语》是孔老夫子教学传道的记录,一共有二十篇,内容是孔子的学生记载圣人的言行,谈论为人处世与为政行仁的言论,其核心是如何“做人”以及“做人”的道理。其中既有孔子与学生的对话,也有学生之间的相互问答,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汉书·艺文志》中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辑而纂,故谓之《论语》。”这本书以精练简洁的语言来表现为人处世的深刻道理,言简意赅,耐人寻味。

作为儒学经典,《论语》所反映出的思想同样体现着中国人的传统文化观,尽管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儒家思想似乎已经变成了一种遗传基因流进了国人的血液中,通过对《论语》的学习能够帮助人们更加了解自己,发现自身曾被忽略的精神特质。【原文】《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译文】《孟子》这本书,共分七篇。内容是有关品行修养、发扬道德仁义等优良德行的言论。【评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