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写给女人的魅力修炼密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0 23:16:12

点击下载

作者:(美)卡耐基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卡耐基写给女人的魅力修炼密码

卡耐基写给女人的魅力修炼密码试读:

前言

如果说女人是一支含苞欲放的玫瑰花,魅力就是玫瑰花散发出的缕缕幽香,沁人心脾;如果说女人是一首含蓄隽永的诗,魅力就是诗中优美的意境,引人入胜;如果说女人是一缕清凉的泉,魅力就是泉的甘洌,回味无穷;如果说女人是一首悠扬的乐曲,魅力就是曲中柔婉的旋律,动人心魄。

的确,魅力是每个女人最心仪的赞美之词。因为,魅力不像容貌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完完全全靠后天的修养凝聚而成的。

女人的花容月貌如同一朵终将凋谢的玫瑰,虽然美丽,但终有“零落成泥碾作尘”之日,到那时,虽千般伤感也终归无可奈何,再难寻觅。而优雅的气质、美丽的心灵则是女人永恒的魅力。

一个魅力十足的女人,她必定外表精致优雅,举止得体大方,言谈丰富时尚,声音轻缓悦耳,眼神充满善意。魅力的内涵是外在形象与内在素质的完美结合,而形象和素质都是可以通过学习而得以提高的。

上天总是如此公平,当它关上天生丽质的门时,又打开了魅力的窗,让人们看到了比美貌更加动人的风景。

有魅力的女人,恰如鹤立鸡群,出类拔萃;有魅力的女人,至清至真至纯,闪耀着圣洁的光芒,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是天然的艺术品。

本书作者戴尔·卡耐基,是闻名世界的伟大的成功励志大师、成人教育家及人际关系学大师、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他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知识,对人类共同的心理特点进行探索和分析,开创并发展了一套独特的融演讲、推销、为人处世、智能开发于一体的成人教育方式。

受过卡耐基教诲的既有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也有蜚声世界的洛克菲勒、希尔顿、爱迪生、甘地等名人,其中还不乏军政要员,甚至包括几位美国总统。他创立的成人教育机构遍布世界各地,有2000多所,曾让千千万万的人获益匪浅。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卡耐基接触到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女性,其中既包括一些普普通通的女性,也包括一些家喻户晓的明星、社会名流。她们向他讲述自己生活中的各种际遇,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卡耐基通过对女性心理学的研究和分析,对女人如何获得幸福、远离烦恼、享受生活得出了精辟的见解。在如何规划未来、提升自己、成就事业、远离烦恼、享受生活、经营爱情、圆通人际等方面,他给出了自己睿智、温暖、智慧的忠告,像涓涓细流一样注入女性的心田,引导她们从容地进行思考。

卡耐基认为,女人的魅力是修炼出来的。魅力是女人的综合指数,是从女人的身体内部和心灵深处自然而然涌动、喷发、流露出来的一种气韵。魅力女人,将健康地老去、优雅地老去。但她的心永远不老,甚至越来越有魅力。

女人要让自己跟随生活和岁月的脚步永无止境地向前;女人要不断修炼提升自己,才能日臻成熟魅力绽放;女人要让自己活得更丰富。正如美丽天使奥黛丽·赫本所说:生活在于艺术的品位、迷人的魅力和积极进取的态度。第一章褪去稚嫩的羽翼,聪明地面对生活

充满魅力的女人,从不追求完美;充满魅力的女人,不害怕别人的批评;充满魅力的女人,敢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她们有着独立的生活态度,而不像菟丝花那样紧紧地依附着他人,她们有着一人做事一人当的气概;充满魅力的女人,能够坦然面对不幸,坦然面对最糟糕的结果;充满魅力的女人,具有鲜明的个性,她们坚守自己的原则,遵循自己的天性,不矫饰,不媚俗,不盲从,不模仿,高洁洒脱。追求完美是自我折磨

斯迈利·布兰顿博士写过一本名为《爱与死亡》的书,他在书中说:“每个健康的人都有一定程度的自恋,这是正常的。自恋是完成工作和取得成功所应具备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布兰顿博士说得棒极了。一个健康而成熟的人有自己的人生态度,其中最重要的就包括“爱自己”。这不是在倡导骄傲自满,而是在要求我们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看清我们的本来面目;同时提倡我们要自爱,要维护自己的尊严。

心理学家艾德森·马斯洛曾在自己的《动机和个性》一书中提及“接受自己”这个概念。他说:“新动力心理学中有几个主要概念,那就是:自主性、释放、人性、接受自我、推动意识和满足感。”

成熟的人不会在夜里辗转反侧地把自己的缺点同人家的优点相比,担心自己缺少比尔·史密斯的那种自信,或是没有吉姆·约翰斯那种进取精神和毅力,而是会正视自己工作上的失误和自己的缺点,同时又对自己的目标十分明确,对自己的干劲也十分满意。他不仅了解自己的缺点,还试着花时间去改正它。他像宽容别人一样宽容自己,不让自己在痛苦中挣扎。

我们像喜欢别人一样喜欢自己很重要吗?心理学家说,我们不喜欢自己就没办法喜欢别人。有些人厌烦任何东西,憎恨所有人,其实,这正表现出他对自己十分没有信心,有强烈的自弃倾向。

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教授阿瑟·杰希德博士认为,教育工作应该帮助人们接受自己,培养他们健康的人生观。最近,他写了一本名为《当教师面对自己时》的新书。他在书中说,教师们的生活中充满了挣扎、满足、希望和头痛等情绪。可见,认识自我对每个人都有同等的重要性。

美国医院一半以上的病床上都躺着神经科病人,他们对自己有很严重的厌弃感。还有很多人忍受着精神或神经方面的折磨,甚至有一些病人想不开,不想活下去。

造成这些不幸的原因千差万别,可现在我不想讨论这些。我认为,造成我们灵魂生病的原因在于在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中的我们对成功和名望的渴求。我们总想超过别人,所以强逼自己拼命地工作。我坚信,我们之所以情感错乱,是因为我们对上帝缺乏坚定不移的信仰。《不断进步——研究个性的自然发展》一书的某些观点十分引人注目,这本书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罗伯特·W·怀特写的。在书中,他说到现在很流行的“调整自己,适应周围的压力是人的分内之事”的观点。怀特说:“这种惯性思维从产生的那天起,一直流行到今天,这使得有些人超过了某个人而使自己变得很狭隘,思维方式僵化,思想受到束缚,使自己被迫充当某种人生角色。但是,成功是需要靠自己的力量去成长、去完善、去实现、去创造的,你要脚踏实地、有创建性地去行动。一句话,成功靠的是自己开创性的行动。”

我对怀特的话十分赞同。因为很少有人能勇敢地独自站出来,也没有几个人懂得,我们所支持的东西到底有何意义。很多时候,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经济地位决定着我们的行为,我们做日常之事的方式几乎与我们的邻居一样。如果我们感觉自己不适应周围的环境,就会感觉非常痛苦,开始神经过敏,感到失落和迷惘,甚至厌弃自己。

几年前,有一个学生参加了我的讲座。她就曾经卷入过这种冲突中。她的丈夫是一名成功的律师,有能力、有野心,而且控制欲也很强,主导了家里的社交活动。在丈夫和他的朋友的眼中,在社会上有显赫的名望就是成功的标准。这个学生为人谦虚而温和,在这样的气氛中,她感觉自己很渺小。没人会看到,也没人懂得欣赏她所拥有的美德。她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日复一日,她感觉越来越压抑,丈夫和他朋友们的那种标准是自己永远无法企及的,她开始厌弃自己。

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要找回自信:不去改变周围的环境,也不去改变自己,而是去摆脱那种根据别人的标准改变自己的压力,自信地面对自己。要知道,每个人活着都有某种特定的意义。要相信,人并不是为了别人活着,而是要为自己而活,活出自己的价值。这样,我们才会充满自信。以下步骤可以帮我们找回自信。

第一步,不要用别人的标准来审视自己。我们要明白自己的价值,按照自己的标准去生活,学会如何轻松地对待自己,不要过度批评自己。

有些人之所以厌弃自己,就是因为他们过分地批评了自己。我们知道,自我完善十分必要,适度的自我批评是健康而有建设性的。但是,如果超过了一定的度就会适得其反,甚至阻碍我们前进。

多年前的一个晚上,下课后,一个女学生对我说,她讲话讲得一点都不好,离自己的期望总是很远。

她对我说:“我一开始讲话就立刻意识到自己不像班里的其他人一样镇定而自信,我又害怕又害羞。当我想到自己的那些毛病时,就更没信心了。最后,我根本无法把心里想说的话说出来。”

对于她的弱点,她又讲了另外一些细节。讲完后,我对她说:“不要总是想着你的缺点,你讲话的失败在于你缺乏对自己理性审视,而不在于你有缺点。”

记住:不是我们的缺点就能毁了一次演讲或一次艺术创作。莎士比亚的剧本里有很多史地方面的错误,狄更斯的小说里有很多无病呻吟的伤感句子。可是,那些缺点完全不能影响这些伟大作品的美。与它们震撼人心的美相比,它们的缺点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我们爱朋友也是因为他们的美德,而不是因为他们没有缺点。

要实现自己的抱负就要靠我们的长处。我们必须克服困难,改正缺点,然后忘记那些缺点,轻松地上路。

耶稣基督不会像考官似的问那些身体和精神备受摧残的人为什么会这样,也不会只是无谓地同情他们。他从不说:“哦,你真可怜,你真命苦。你适应不了周围的环境。你是怎么开始堕落的呢?”

不,耶稣基督会直截了当地切中问题的要害:“我赦免了你的罪,去吧,现在,你清白了。”

以往的错误和现在的弱点使我们有很深的负罪感和自卑感,这是一种十分糟糕的心理状态。当陷入这种情绪之中时,我们羡慕别人,厌弃自己。然而事实上,我们应该做的是抛开所有过往,勇往直前。

第二步,要学会欣赏自己,要能容忍自己有缺点存在的现实。这并不是要我们降低标准,不负责任地混日子,而是要我们明白:包括我们自己在内,没有人总能始终保持十全十美的状态。这样期望别人不公平,这样期望自己就是十足的愚蠢。

几年前,我参加过一个协会,协会里有一位女会员,她是一个十足的完美主义者,她挑剔自己做的每一件事。工作上,她在对手面前是骄傲的胜利者。她会花上几个小时苦思冥想每一份报告。发言时,她没完没了,搞得下面的听众精疲力竭。那些不请自来的客人在她家里从来都得不到热情的招待,因为她总是在家中有聚会前事先安排好每一个细节。通过努力,这位女士在每件事上都做到了冰塑般的完美。她牺牲了快乐和温暖换取了她那乏味的完美。

强迫自己保持完美和自虐并无区别。我们和别人一样好还不行,我们还一定要超过别人,我们要像黑暗中闪烁的星星那样发着闪亮的光。我们是在和别人比试,而不是以自己的才能去工作,我们只在意别人是不是像崇拜偶像一样崇拜我们的完美。完美主义者也和普通人一样会失败,但他们不能面对自己已经失败的现实,他们憎恨自己,却不能战胜失败。

第三步,独处也可以使我们欣赏自己。我说过,每天都要给自己留点独处的时间,这样会让我们更了解自己。在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赛顿心理学研究所工作的莱昂·巴特梅尔先生写道:“入睡前最好花点时间想一下自己这一天都做了什么,这种习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人与己相处。”

如果我们期待别人愿意和我们在一起,我们就要先学会独处。哈里·爱默森·福斯狄克曾经观察过那些不能自己陪伴自己的人,说他们“就像被无休止的狂风吹动的一潭水一样,从来没有平静地映出过美丽的风景”。

我们会在独处中找到自己心灵的彼岸,它是我们向外发展人际关系的基地。安妮·莫罗·林博格的著作《大海的礼物》写得十分优美,在书中,她说:“人们只有先和自己联系,才能与外界取得联系。对我来说,我只有通过独处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

独处时的洞察力可以让我们更客观地认识我们的生活。《圣经》的“诗篇”给了我们一句忠告:“静静地体会一下,我就是你们的神。”这句忠告非常好,如同我们离不开新鲜的空气一样,我们的灵魂也需要独处。

为别人而活不但给那些我们喜爱的人增加了负担,也使彼此之间关系乏味。健康人格的一部分就是:我们能像欣赏别人一样,尊重、喜欢和欣赏自己。走自己的路,别害怕别人的批评

我有一个私人档案夹,在档案柜的上面贴着标签FTD(Fool Things I Have Done)——蠢事日志。其中记录着我做过的一些傻事。有时是口述给我的秘书记录,有时是一些涉及隐私的,而且愚蠢得我都不好意思请秘书代劳,只好亲自写下来。

如果我对自己足够坦诚的话,这个档案夹可能早就放不下了。3000年前所罗王的一句话,我记得很清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每次我拿出那个“愚事录”的档案夹,重新思考我对自己的批评,总能有所收获,并且能帮助我处理最棘手的问题——自我管理。

我曾经把自己的麻烦迁怒于人,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希望我的智慧也有所增加——我最终发现自己才是应该被责怪的。很多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的丰富而认清了这一点。拿破仑被放逐到圣海伦岛时说:“我的失败完全是自己造成的,不能怪罪其他人。最大的敌人其实是我自己,我的悲惨命运也是因此而造成的。”

给大家讲一个关于一位熟知自我管理的财经界领袖郝威尔的故事。1944年7月31日,这位美国财经界领袖突然身亡的消息震惊全美,华尔街更是受到震动。他没怎么受过正规教育,曾在一个乡下小店当过店员,后来却在美国钢铁公司当上信用部经理,并且一直前途无量,最后他成了美国商业信托银行的董事长。

我向郝威尔先生请教成功的秘诀,他告诉我:“多年来我一直保留着一个记事本,登记一天中所有的约会。家人都知道我周末晚上不会在家,因为我常把周末晚上留作自我反省的时间,评估我这一周的工作表现。晚餐后,我独自翻开记事本,回顾一周所有的谈话、讨论及会议过程。我质问自己:‘当时我犯了什么过失?有什么决策是正确的?我还能采取哪些行动改进自己的工作?我还能从这次经验中吸取哪些教训?’这种每周检讨有时令我焦虑不安,有时我几乎难以置信自己曾如此莽撞。当然随着年事渐长,经验逐渐丰富,这种情况倒是越来越少。我一直保持这种自我反思分析的习惯,这对我非常有帮助。”

郝威尔这个习惯可能是借鉴了富兰克林的方法。不过富兰克林并非只有周末反省,他每晚都反省。他找出过13项严重的过失,其中重要的3项是:浪费时间、忧虑琐事及争论不休。聪明的富兰克林明白,这些缺点不纠正,是做不成大事的。所以,他将要改正的缺点设为目标,1周改1个并每天记录进步了多少。下一周,他努力再改正另一个坏习惯,就这样他一直与自己的缺点做斗争,坚持了两年。这就难怪富兰克林会成为受人爱戴、影响后世的人物。

胡柏说过:“每个人一天至少有5分钟的时间精神散漫、头脑糊涂、精力不集中。”

一般人常因批评而大发雷霆,聪明人却设法从中吸取教训。诗人惠特曼曾说:“从喜欢你、仰慕你、赞赏你的人那里学习够吗?不够!从反对你、批评你的人那里,难道不可以得到更多的教训吗?”

与其等待敌人来抨击我们或对我们的工作吹毛求疵,倒不如自己先来个自我批评。我们可以做自己最苛刻的批评家,在别人抓到自己的弱点前,我们应该自己找出并处理这些弱点。达尔文就是这样。当达尔文完成著作《物种起源》时,他已意识到整个宗教界及学术界都将被这革命性的学说震撼。因此,他主动开始自我品评,耗时15年,不断查证资料,挑战自己的理论,批评自己所推出的结论。

想想要是有人骂你愚蠢透顶,你生气吗?怒火冲天吗?看看林肯是如何处理这种情况的。林肯的军事部长斯丹顿就曾这样毫不客气地指责他。为了博取一些自私自利的政客的认同,林肯签署了一份兵团调动的命令。斯丹顿因为林肯干涉他的工作而生气了,不仅拒绝执行命令,而且还指责林肯的行为愚蠢透顶。有人向林肯举报他,林肯平静地回答:“如果斯丹顿骂我愚蠢,那肯定真是我笨,因为他几乎总是正确的。我会亲自跟他谈。”

于是林肯真的去找斯丹顿。斯丹顿指出他这项命令错误的原因,林肯也因此收回成命。可见林肯大有谦虚接受批评意见的雅量,只要他相信对方是诚心诚意、真心帮忙的。

你我也该欢迎这样的批评,因为我们不可能永远正确。连罗斯福总统也只敢承认自己有75%的正确率。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承认他的结论99%可能是错的。

法国作家拉霍士福古说:“敌人对我们的认识比我们自己还要确切。”

我知道这句话平常对人来说是正确的,可是一旦被人批评,如果不心平气和地提醒自己,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地采取防卫姿态。每次我都为自己的行为后悔。不管是否正确,人总是讨厌被批评,喜欢被赞美。我们并非逻辑性强的生物,而是情绪性占主要部分的动物。我们的理性思想就像狂暴的情绪海洋中的一叶扁舟。

听到别人谈论我们的缺点时,不要急于设法为自己辩护,因为只有头脑发热的人才会这样。让我们聪明点、谦虚些,宽宏大量地说:“如果让他人知道其他的缺陷,怕他批评得就不止这些了呢!”

前文,我曾讨论到如何应对恶意的抨击。现在提出的是另一种做法:当你因恶意的诽谤而怒发冲冠时,何不先告诉自己:“等等,我本来就不是圣人。连爱因斯坦都承认自己99%的时候都是错误的,也许我至少有80%的时候是失误的。这个批评可能来得正好,如果真是如此,谢天谢地,我能从这个批评中获得教训,改正缺点。”

鲍伯·霍伯是美国著名的演艺者、喜剧演员,美国某家大公司的总裁拉克曼曾经出资100万美元请他上广播节目。鲍伯从不看赞赏他的节目的信,只看批评的信,因为他知道从批评中可以学到有用的东西。

福特汽车公司为了了解管理与工作程序上有何欠完善的地方,特地邀请员工对公司的管理工作提出批评意见。

曾有一位香皂推销员主动要求客户批评他。在他刚开始为高露洁推销香皂时,订单很少到手,为此他很担心自己会失业。反思之后,他觉得产品或价格肯定都没问题,那么一定是他自己有问题。因此,每当推销失败,他都会在街上转一转,想想什么地方做得欠妥,或是表达的说服力不够,或是热情不足。有时他会重新回去,问那位商家:“我回来不是推销香皂的,我只是希望能得到您的宝贵意见与指正。请告诉我,我刚才有哪些地方做错了?您的经验比我丰富,事业又成功。请不吝赐教,直言无忌,无需顾虑。”

正是这种态度为他赢得了许多友谊和宝贵的建议。

想知道他最后怎么样了?他后来成为当代最大的香皂制造公司——高露洁公司的总裁,而他就是爱德华·H·利特先生。

只有心胸博大的智者,才能像郝威尔、富兰克林和利特一样。私下独处时,何不照镜子质问一下,自己到底属于哪一种人?

不要害怕批评,批评声中必有一定道理。

坎龙也曾经受到过打击。当他第一次在美国众议院发表演讲时,中途被新泽西州的代表菲尔普斯用犀利的言词讥讽了一句:“这位来自伊里诺斯的先生,你口袋里恐怕装满了燕麦吧!”

在座的人便开始哄堂大笑。此时要是一个薄脸皮的人站在那里,遭到这番讥笑后恐怕只能不知所措了。但是坎龙却没有,他虽然外表粗蛮,内心却很睿智。“是的,我不仅口袋里有燕麦,而且头发里还藏着草籽。我们西部的人,几乎都具有浓厚的乡土味儿,不过我们的草籽却能长出好苗来。”

因为他的这种反驳,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人们都称他为“伊里诺斯的草籽议员”。他能够把别人的讥讽,转变为对自己有利的称赞和同情,完全得益于他懂得自嘲。在这自嘲之外,他还能恰如其分地对别人的指责进行反击。只要稍加留心,你便会发现这种方法很容易就能学会。

坎龙的高明之处在于:他知道被批评吓得逃走太不明智了。批评就像一条狗,它见你怕它,便会愈加追赶你,恐吓你。如果某项批评吓住了你,导致你日夜痛苦不安,这样你就成了批评的俘虏。但是如果你回过头勇敢地对着它,它便会停止吼叫,相反,它还会摇着尾巴,让你去抚摸。同样的道理,批评来了你坦然正视,它反而会被你克服。我们之所以害怕批评,是因为批评的往往是事实,越真实我们会越心虚、越想逃避。但是批评之所以可贵,正是因为里面包含着一定的合理成分。

当坎龙面对别人的嘲笑,说他像燕麦一样时,他并不心虚、逃避。他打量了一番自己,承认自己比别人所讥讽的还要土气。不过在他那粗野的外表下,显现出了他纯正的内心。

如果我们总是不断地去改进我们人格上的种种缺陷,那么我们便没有空闲的时间去关注那些批评了。

凡是聪明的人,总会明白自己不够完美。他知道自己有许多缺点,而批评是指出其缺点的一种好方法,他理应对此表示欢迎。我们应当训练自己脸皮稍微厚点,切忌对一点小小的、不快的批评神经过敏,无法接受,甚或几近精神崩溃。不过,有一点也是要注意的,我们对待批评时也不可脸皮太厚,以致看不清我们自己的言语行为有哪些不当。

脸皮不可太薄,也不可太厚——我们要学会利用别人的批评来鞭策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那具体该怎么做呢?

要始终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即使批评我们的是我们的仇敌,或是想通过侮辱我们来掩饰其自身弱点的人,那又何妨?不管他们的动机是什么,我们总可以用他们的批评来指导我们改正自己的缺点。从批评中所包含的真理来说,有时候,敌人的批评恐怕要比朋友的批评更可贵。

或许批评你的人动机不纯,但是他批评你的某些事实或许是正确的。如果他的批评能让你得到改进,实际上他反而是在帮你。如果你因为他的批评而显得垂头丧气、懊恼不已,那么你只是让他的阴谋得逞了。

我们中很多人都很幼稚,总是希望能得到别人的重视,做了什么事情,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称赞。一旦没有别人的称赞,就会感到像是被别人揭了短,觉得受了委屈,有时甚至愤怒得简直无所适从。而这样的话,就会让我们身边的朋友都不敢指出我们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他们只能称赞,如果实在找不到称赞的地方,就只有选择默不作声。

批评我们以及和我们作对的人,多半是一些不太喜欢我们的人,也有可能是因为种种原因想伤害我们的人。所以,我们应该心知肚明仇人是不可能喜欢我们的,既然如此,我们就更不必去理会了。反过来说,如果我们聪明的话,就要学会利用这种批评让自己改进,这又何尝不是一件很合算的事情呢?

一个普通的店员,或是粗鲁的警察,或是某些办事人员,往往因为自己的特殊位置,而肆意侮辱别人。凡是懂得如何应对批评的人,对于这种低级的傲慢行为,便不会觉得委屈,也不会降低自己的身份去与之对抗。甚至有些拥有很高地位的人,有时也会做出一些类似的行为,去侮辱那些地位比他低的人。从一个人受到这种侮辱时的反应,就能看出他为人处世的哲学。

就算是林肯,也同样遭受过别人的轻慢。当他还是一个青年律师的时候,因为一个很重要的案件到了芝加哥,但是那边的人没有一个理会他。那些年老有名的律师,看不起这个初出茅庐而且又来自外地的律师,担心和他一起会降低自己的身份。他们自以为身份尊贵,看不起他们之外的任何人。他们把林肯完全不当一回事——不管到什么地方,总是不愿意和他待在一起,甚至连吃饭也不和他在一起。

面对这种情况,林肯又该如何应对呢?他是否应该学批评他的那些人,甚至把屁股翘得比他们更高,以此来报复呢?实际上,他并没有这样做。反而,在后来回到斯普林菲尔德的时候,他说:“到了芝加哥,我才知道自己所懂得的少之又少,我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这种轻慢对他来说是一种刺激,促使他进一步改进自己。后来,经过不懈努力,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那些轻慢过他的人还是毫无长进。等到他做了美国总统时,那些律师依然只是无名之辈。他们当初的行为不过是替林肯搭了一架梯子,帮助他攀上了荣誉的顶峰。勇于承担,别再推卸责任

面对人生,请你学会负责。敢于承担责任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人类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注定要面对生命中必须承担的许多责任。

对那些不负责任的人来说,为了能给他们的缺点和不幸找到借口,他们随时能想出众多理由。人们在失败后或是犯错误时,通常会指责别人,这种习惯与人类历史一样悠久。连亚当也会这么做,他为了开脱自己,就去指责夏娃:“我是在那个女人的引诱之下才去吃那个苹果的。”

对于人类来说,把人的生活改造得更美好是最重要的事,人们不应该沉浸在可怜自己的悲伤中无法自拔。

一天,我的小女儿陶娜想爬到冰箱上去,她端着小椅子摇摇摆摆地走进了厨房。我跑过去想阻止她,可是太晚了,她已从椅子上重重地摔到了地上。我抱她起来,她哭喊着,用力踢那把椅子:“都是这把破椅子让我摔跤!”

如果你和小孩接触过,你一定听过这样的抱怨:在他们摔倒时,他们通常都会去抱怨无辜的旁观者或是周围的东西。可当我们成年时,如果我们还保留着这种习惯,麻烦就会随之而来。

承担自己的责任是走向成熟的第一步。勇敢地面对生活,你要知道,自己不再是那个摔倒了就只知道踢椅子的小孩子。

很明显,不负责任要简单得多。我们完全可以抱怨同事、老师、环境,或是对自己的亲人发火,甚至我们还可以骂祖宗、骂政府。如果实在找不到可以怪罪的人,我们还可以说自己运气太差。

那些不愿成长的人总能为自己的错误和失败找到借口。通常,他们的童年都不太正常,身体也不太好。他们的父母不是太富就是太穷;不是对他们太严厉就是太纵容。作为父母,他们没有好好地教育孩子。

他们的爱人不理解他们,他们一刻也不能安宁。在他们看来,好像什么事都是针对他们而来的,整个世界都在和他们作对,搞得他们的生活乱七八糟。

有一天,一个学生在我进行《卡耐基论女性的个性发展》系列讲座时来找我。那天,我们训练学生记别人名字的能力。

那个学生对我说:“卡耐基先生,我根本记不住别人的名字。”“为什么?”我问。

她说:“我们家的人个个都这样,这是遗传。我爸爸妈妈就这样,在这方面,我也不会多么突出。”“小姐——”我说,“你的问题是懒惰,而非遗传。在你看来,浪费精力增强记忆力太麻烦,还是把问题推到遗传上比较容易。你请坐,我会证明给你看。”

接下来,我让她在几分钟内做了几个最基本的记忆练习。她做得十分专注,所以效果很好。过去,她一直认为她不可能比她的长辈做得更好。所以,我又花了些时间说服她不要这样想。事实上,她确实做到了。她无须为自己找借口了,因为她的记忆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对于家长来说,如果儿女只是把自己记忆力差的原因推在他们身上,这还是比较幸运的。可无论是掉了头发,还是自己遭遇挫折,孩子总是去责怪父母,这就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了。

我就遇到过这样一个女孩珍妮,她总是说她的妈妈让她感觉很是困扰。当她还是婴儿时,她就没了爸爸。为了维持生计,妈妈只好出去找工作。经过一番艰辛的努力,能干的妈妈成了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在爱与关怀中,女儿也渐渐地长大,接受了最好的教育。可是,对于女儿来说,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妈妈的成功使她在精神上的压力很大。

女孩可怜地说,她的青春笼罩在妈妈的阴影之下,一直以来,她都感受到来自妈妈的强烈的竞争意识。

妈妈困惑地说:“我一点也不明白珍妮是怎么回事,这么多年了,我都在尽最大努力给她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结果,我给她的好像全是困扰似的。”

从我本人来讲,我真想用梳子打她一下,只是太迟了。

可是,乔治·华盛顿却没有过这种困扰,他的父母既有钱又有教养。对于父母对他的各种要求,他从未抱怨过。他努力奋斗,终成伟人。亚伯拉罕·林肯的家境正相反,他出身贫寒,父亲靠出卖体力维持生活,但他却能从这种恶劣的环境中走出来。这是因为他们深深地明白不应罪及他人的道理。林肯在1864年写道:“我对美国人民,对整个基督徒世界,对历史都肩负着重要的责任。我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上帝负责。”

这是史上最有力的誓言。当我们面对上帝和人民的时候,只有像林肯一样承担起我们的责任,我们才是成熟的人。

目前,社会上有很多人都跑到心理医生那里去做心理咨询,这是最流行也是最简单的逃避责任的办法。你坐在那里,用一天的时间诉说自己的烦恼,这也是最昂贵、最奢侈的消费。

治疗师说,你的所有问题都在于你小时候对你家的女佣有过性幻想,在于你对母亲太依赖,或是太在意你那严肃得过分的父亲。治疗师的答案让你轻松了吗?如果你真的轻松了,只要你的钱包里还有钱的话,那你就得多去那里几次了。或许,你会终生倚赖精神理疗,对你来讲,借口无须费力去想。

威廉·考夫曼写过一篇经典的文章——《白痴的精神病学》,他由此顺利地变成了一名伪精神病医师,受到公众的追捧。有一位病人说,考夫曼总能很容易地为他性格上的缺陷和那些反社会的行为找到种种不实的心理学依据。

新兴的精神病学帮那些拒绝面对成人世界游戏规则的人找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合理”借口,人类总能从别人的身上找到自己之所以不顺的原因。

在以往,星相是最常用的借口。16世纪的人们在惹了麻烦或者失败后最常用的借口就是“我的星座很倒霉”,或者“霉星罩顶”等等。

在莎士比亚的戏剧《裘力斯·恺撒》中,卡西伍说:“亲爱的布鲁图,我们的错误,不在星座上,而在我们自己身上。”

耶稣基督有着坚定的、从不动摇的判断能力,这就是他的过人之处。当人们求助于他,期望重新开始的时侯,他从不去想那些人潜意识里想要什么,也不想了解为什么这些人会如此悲惨。“站起来!神会赦免你的罪过。”

耶稣基督的态度很明确,人不能在自我怜悯中空虚地度日,最重要的是要重塑人生。

英国都铎王朝的皇家子弟都喜欢一种叫“鞭挞少年”的人。那时,惩罚王子相当于叛国,所以,没人敢惩罚那些顽劣不堪的小王子。后来,他们付钱给一个少年,要他代王子受过。从此,“鞭挞少年”的活十分抢手,因为做“鞭挞少年”不但能赚钱,还有幸能为皇家服务,这使人们感到很骄傲。“鞭挞少年”已经不复存在了,可拒绝承担责任的风气使类似的替罪人再次出现。如果人们找不到人去责备,他们就去抱怨时代,抱怨没有安全感的现代生活,抱怨混乱的社会秩序,或找出其他让人不可思议的理由来抱怨。

前不久,我和一个对现代艺术很有研究的朋友去参观一个艺术展览。我站在一幅画前,看着看着,总觉得作者画得不怎么样。于是,我对朋友说:“我那三岁的小女儿都比他画得好。如果这也能称为艺术,那我就是米开朗基罗了。”

我的朋友说:“难道你没有体会出画中所表现出的痛苦吗?它表现了这个时代人们精神的高度紧张和内心的迷惘!”

不错,随便一个三流画家都可以抱怨这个时代使他缺乏灵感。这个时代带给人们的不是死亡与毁灭,而是希望与成功。这是毋庸置疑的。只有坚强而成熟,并且愿意为他们的行为负责的人才能在这个时代生存。

对于那些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非只是等着老去的人来说,首要准则是:请主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要罪及他人。无论怎样不幸,也要学会坦然面对“事必如此,别无选择”,这并非易学易掌握的课程。即使至高无上的一国之君也不能不常这样提醒自己。在白金汉宫的图书室内,英王乔治五世就以此为座右铭:“请教导我不要凭空妄想,或作无谓的怨叹。”哲学家叔本华亦曾表达过相同的观点:“逆来顺受是人生的必修课程。”

显然,环境不能决定我们快乐与否,我们对环境的反应能力反而能决定我们的心境。耶稣曾说:天堂在你心中,当然,地狱也在你心中。

只要不是迫不得已,我们都能度过灾难与悲惨时刻,并且战胜它。也许我们并没有觉察到,其实大家内心都有巨大的潜能来帮助自己渡过难关,其实我们都比自己想象得更坚强。

已故的美国小说家塔金顿常说:“我可以忍受生活中的一切变故,但不包括忍受失明。”

可是在他60岁时,一天,他注视着地毯,发现地毯的颜色渐渐模糊不清,分辨不出图案。他去医院看病,得到了残酷的结果:他即将失明。有一只眼差不多全瞎了,另一只也将失明,他最害怕的事终于未能幸免。

塔金顿对这巨大的不幸是如何应对的呢?他是否感到:“完了,我的人生彻底完了!”完全没有,令他惊奇的是,他感觉愉快,这甚至激发了他的幽默感潜能。眼中的暗影困扰着他,这些浮游的斑点阴影阻碍他的视力。当大斑点浮过他的视线时,他会说:“嗨!又是这个大家伙,不知道它今早要飞到哪儿去?”

不幸的命运怎么能击败这样的精神?不,答案是,不能击溃人们。完全失明后,塔金顿说:“我忽然发现自己可以忍受这个缺陷,因为任何不幸状况,人都可以勇敢面对。如果我失去了感官的功能,那么我还有心灵感受,因为我们是用心在观察,用心在活,自己有没有觉悟这点就是人与人的差别。”

为了恢复视力,塔金顿在一年内得接受12次以上的外科手术。只是采取局部麻醉,他会抗拒它吗?他知道这是必需的,不可避免的,唯一能为此类痛苦赋予意义的行为只有优雅地接受。他拒绝私人特护病房,而和大家一起住在普通病房。想办法让同他一样不幸的病人高兴一点。再次接受手术治疗时,他提醒自己是何等幸运,“多奇妙啊!”他说,“真是神奇,科学如此进步以至于连人眼如此构造精密的器官都能动手术了。”

如果必须接受12次以上的眼部手术,并忍受失明之苦,普通人可能早就崩溃了。塔金顿却说:“我不愿用快乐的经历来替换这种难得的体会。”他因此学会了逆来顺受。这正如约翰·弥尔顿所发现的,这种经验教他懂得“失明并不悲惨,无心容忍失明才是真正悲惨的人生”。

一年前,我就应该领悟到诗人惠特曼诗中所说:“面对黑夜、狂风暴雨、饥荒、荒谬可笑、意外变故与挫折,让我们学着像植物及动物一样顺其自然逆来顺受吧!”

历经12年养牛的经验,从来没见过因为草原干旱、下冰雹、寒冷,而使任何一头新泽西母牛为公牛向别的母牛表示爱慕而气愤的。动物安然镇定地面对夜晚、暴风雨及饥饿带来的困难,因此,它们不会为精神崩溃、胃溃疡的问题而发愁,也从不会发疯。

如果你认为我的意思是我们应该俯首接受所有的不幸,那就错了,那只是宿命论的观点。只要有机会改变现状,就应该努力奋斗!但是,当我们发现情况已不可逆转时,我们最好不要再瞻前顾后,拒绝面对不幸。

哥伦比亚大学的教务主任霍克斯告诉我一个座右铭:“太阳底下的任何病,肯定有药可医,能找到就去寻找!实在没有,也不要介意!”

写这本书时,我曾经采访过好几位美国的企业领导者,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们面对现实的态度,以及毫无忧虑无所顾忌的生活方式。如果他们无法达到这种境界,早就在压力下灰飞烟灭了,以下就有几个实例:

全美连锁百货公司的先驱者潘尼告诉我说:“即使我赔得血本无归,我也不会为此发愁,因为我看不出发愁能带给我什么益处。我已全力以赴,其他事就交给上帝处理吧。”

亨利·福特也表达过同样的看法:“当我对任何事无奈时,我就扔下它们,任其自然发展。”

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总裁凯勒是如何排除忧虑的呢?他的回答是:“当我身处逆境时,如果情况是可以改变的,我尽量努力;如果情况不能改变,就完全忘记。我从不杞人忧天,影响未来的因素很复杂,我深信没有人能预知未来,既然无人能掌控全局,料事如神,那我又何必为它烦忧?”如果你说凯勒是位哲学家,那就错了,他大概会为此种误解难为情。他是精打细算的商人,他的想法却与19世纪的希腊哲学家艾匹克蒂塔的哲学理念如此不谋而合:“快乐唯有如此捷径,即不去杞人忧天。”

在《读者文摘》的一篇文章中,麦科米克说:“当我们不再做无谓的抗争时,就会转而发挥潜能开创更有乐趣的人生。”

与不可逆转的现实抗争,同时又腾出余力去开创新生活,没人会如此精力充沛,因此,你只能择其善者而为之。你如果不能柔韧处置,在人生强烈而不可抗拒的攻击下,那就只有折断了。

在密苏里州的农庄我也有过同样的遭遇。在农庄里我种了很多树,一开始它们的生长速度快得惊人。后来不幸遇到一场风雪,很厚的雪压在树枝上,这些树枝不但无法弯腰承受,反而折断了——结果命殒一旦。这些树没有寒地森林的韧性。在加拿大我见过许多常绿植物,在整个旅途中却从没见过一棵枞树或松树受冰雪袭击而断裂的。这些常绿植物知道如何利用枝条承受巨大的压力以及如何顺应天意。

柔道大师总是告诫学生,不应如“橡树般硬挺”,而要像“柳条般柔顺”。

耐磨负重的汽车轮胎为何能日行千里,你清楚吗?刚开始,轮胎制造商想要制造出可以抵抗路面震动磨损的轮胎,结果都以失败告终。后来他们发明了可以减轻震动的轮胎,才得以成功。我们如果想活得更长久更顺遂,就得学会顺应人生的坎坷。

如果我们以反抗代替忍受,能有怎样的后果?如果我们不像杨柳一般柔韧,却偏像橡树一样强硬挺直,会有怎样的结果?答案很容易得出,就是会引起内心的冲突、矛盾、担忧、紧张、神经质。不盲从不模仿,保持自己的个性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独一无二的。尽管人们都是由同一种物质构成的,但每个人的生命都很奇妙地与他人区分开来,自成一家。心灵的成熟过程,是持续不断地自我发现、自我探险的过程。我们只有先了解自己,才能去了解别人。

我们的事业能否成功,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我们是否有热情,热情就是促使我们前进的动力。我的妻子是一位园丁,她对这种工作很有热情,她设计了一个玫瑰园,我们二人从这个园子里得到了不少乐趣。一天,我们一块儿欣赏我们的玫瑰时,她对我说:“也许看上去所有的玫瑰长得都一样,对不对?其实它们是不一样的!你仔细看看,就是一样的品种,颜色也一样,但每株玫瑰开的花都有不一样的地方。比如生长的速度、花瓣儿的卷曲程度、颜色的均匀程度都不一样,它们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人类社会比自然界丰富多了。阿瑟·基思爵士曾担任过英国科协主席,他对古人类很有研究,因而十分有名。他说:“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从没有人与别人一样有相同的人生经历……每个人都有一段独特的生命历程。”

没错,每个人都有一段独特的生命历程。尽管我们看上去没有什么区别,但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如果我们想变得成熟、想增长智慧,我们必须明白这样一个事实:它是沟通人类生活的桥梁。只要我们认识到,对方和我们同样都是普通人,我们就能伸出手去,与别人建立有意义的沟通。

这听起来似乎很简单,可做起来就难了。我们经常说,美国没有阶级概念,事实上,美国社会仍旧等级森严。我们发明了一种专有名词,我们用这些专有名词把人以数字的形式表现出来,或是在调查报告中区别开来,这种行为反映出我们并不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普通人”、“中上阶级”、“中下阶级”、“流浪者”、“白领”、“蓝领”、“灰领”等等,所有这些名词都反映出我们不愿意把他人看成是独特的个体,我们宁愿把人看成一类人里的一个,面目模糊,只有代号而已。

我们陷入这种分类的泥沼中不能自拔。人的生命的每个阶段均清清楚楚地反映在调查信息里。社会工作者们掌握着这些信息,他们知道我们所有的事:我们喝多少咖啡,有多少人拥有什么样的车,我们愿意看什么电视节目,喜欢听什么广播,甚至每年以什么方式做爱多少次等等。

社会总是强调“适应”、“群体意识”和“社会化流动”。淹没自己的个性、服从整体意志的人被当成精英,而有强烈个性的人则被看成另类。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可我们经常迷失自己的意志。当我们的想法、行为与别人不同时,我们就会充满恐惧。

现代人缺乏这样的意识,我们应意识到自己应该做一个独特的人,让自己拥有与众不同的个性。尽管要承受别人异样的眼光,要忍受着步调一致的束缚,但每个人的心里还是藏着一个秘密:他知道自己是与众不同的,他也希望自己与别人有所区别。我们渴望个性的张扬,这种渴望却把我们送进了心理医生的诊所、精神疾病研究中心。我们酗酒、吸毒或者做其他无谓的事,这些徒劳无功的努力只会让我们更加迷失自己。

哪里才有解药?我们如何能更明白自己?我们怎样才能回归自我?我们要怎样才能成熟长大?下面是几个建议:

首先,要让自己独自待一会儿,静静地熟悉一下自己。紧张的生活使我们找不到机会与自己交流,我们需要找个机会独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处方式。一个人告诉我说,他以在大街上散步的方式来思考问题,他让自己淹没在人群中。他说:“我丝毫不会分心,我就这样,直到想明白了为止。”

我住在纽约时,习惯去附近的教堂。教堂能使我放松自己紧张的神经,使心灵得到净化,使自己振作起来。

我喜欢的独处方式是把自己投入到大自然中去。我没时间长久地散步,也没时间长久地做户外活动,我只是在自己的院子里走走,不时抬头看看外面的树木和天空。季节奇迹般地发生着奇妙的变化。即使在一小块土地上,也可以窥见大自然的美景。通过这种方式,我融入了大自然。

还有人喜欢在安静的房间里独处,或是与外界隔绝。无论怎样,每天都给自己留出一点空闲时间,不接电话,拒绝干扰。独处必不可少,它对思考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方式、树立自己的信心、约束自己的行为都很重要。独处的价值曾经得到许多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和宗教领袖的肯定。耶稣、佛陀、笛卡儿、蒙田、班扬等人都发现,他们在独处一段时间后变得更有力量了,在之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他们热情十足。

其次,冲破生活的惯性。我们过着习惯的生活,我们感到十分苦闷。只有强烈的愿望才能把我们释放出来。每天,我们中间的大多数人都在疲惫地拖着身体过日子,人们在习惯和惰性的束缚下单调而乏味地过着每一天。

在我的演讲班里有一个俄克拉何马州的学生。她给我讲了一个故事,那是关于她和丈夫如何冲破习惯的束缚的故事。

她说:“我和我丈夫都爱看电视,每天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电视打开,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到睡觉时关掉它。我们不拜访朋友,不读书看报,也不出去玩,就怕错过好的节目。朋友们来家里拜访我们,我们也是不安稳,总是想着那些节目。一天中午,在和几个老朋友吃午饭的餐桌旁,我发现我们已经无话可说了,我为此很难过。我哪里也不想去,什么书都不读,只想看电视,把自己最好的岁月都浪费在看电视上。“回家后,我对先生说,别人都能把毒瘾戒掉,我们为什么不能把电视瘾戒掉呢?他也赞同我的想法。就这样,我们开始着手给自己找点事做,不再一直看电视。我们报名参加了夜校的成人班,如果晚上有空,就去保龄球馆,要么就去朋友那里,或者去图书馆借书,然后给朋友大声朗读。最后,我们彻底戒掉了电视瘾。我们在离开电视的日子里得到了更多的乐趣,我们的工作和婚姻状况都得到了改善,我们相亲相爱,和朋友接触得更频繁了。”

他们的个性曾在这种不良习惯中被消磨得所剩无几,终于,他们在自己的努力下摆脱了这种困境。

最后,寻找生活中最让自己满意之处。1878年,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就这个问题在给他妻子的信中写道:“我时常在想,如果一个人遇见某种机会时突然变得十分激动,热血沸腾,那么,这个人的个性、道德观、世界观就会在这时很好地展现出来。此时,他在内心深处喊着:‘这才是真我!’”

也就是说,高涨的情绪让人浮出水面,感觉到“十分激动,热血沸腾”,这就是兴奋。

也许,我们在为一种思想而兴奋,为某个人或者某件事而兴奋。这都无所谓,重要的是,兴奋刺激我们远离苦闷的情绪,让我们冲破习惯的束缚,思想上放轻松,做真正的自己。

兴奋在某些工作中是成功的最基本条件。兴奋点燃我们的热情,让我们竭尽全力。诺贝尔奖获得者、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德华·阿普尔顿爵士曾说:“我之所以能在科学研究上有所成就,重要的是,我不仅有工作技能,还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

很明显,爱德华爵士不是说工作技能不重要,他的意思是说,工作热情能激励人们去学习掌握工作技能。

我教了44年的公众演讲学。我发现,演讲者本人对其演讲内容的兴奋程度决定着演讲的效果。无论演讲者是讲H导弹、讲他岳母还是讲埃塞俄比亚的降雨量,他对演讲的内容是否感兴趣都决定着他能影响听众的程度。

每个人的个性都有待发掘。我们要摆脱不良习惯,拒绝恐惧、迟疑、迷惘、怯懦,去发掘我们个性的潜在力量,去探究为什么我们会与众不同,哪些东西束缚了我们个性的发展,使我们看不清别人,更看不清自己。兴奋是点燃真我的火焰,它能敲开我们个性的硬壳。

兴奋的形式有很多种。对有些人来说,爱打开了人内心最深处的世界。电影《马丁》中,爱为一名妓女和一个孤零零的人展开了一个新世界,爱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对另外一些人来说,某种创作、工作或活动让他们兴奋。耶鲁大学教授威廉·莱昂·范博斯曾写过一本名为《兴奋地教书》的书。在书中,他描述了他从自己的职业中得到的欢乐。

危机也能带来兴奋,使人们发现自己隐藏已久的个性。在战争、洪水、地震这种非人力的灾难中,总会出现许多英雄。所以,人们常常在面临危机时才能全力发挥出自己的能量。这种能量与品格还体现在一些小事上。比如,很多老人退休后都跟孩子一起住,老人们觉得自己已经一无是处了。可当家庭出现危机时,比如疾病或者突然的打击,顷刻之间,他们的能力就会像灯塔放出的光明一样耀眼。

我们可以用下面的三种方法认清自己的个性:

每天都让自己有时间独处。

摆脱不良习惯的束缚,认识真实的自我。

用自己的兴奋和兴趣找到真正的自己。敢于面对最糟糕的结果

你是否见过美国西南部地区的沙尘暴?无情的风沙铺天盖地地将人们的生活搞得一团糟。你是否日复一日地感受过沙尘,见过沙尘?在风沙扑面而来时,是否还吞下过沙尘?

一个年轻人就过着这样的生活。21岁时,他的父母未能与风沙和干旱抗争到底便撒手西归,他发现自己成了这个处在沙尘暴区的家庭的一家之主。有一天,他发现自己已经一无所有了,田里没有庄稼,仓里没有可吃的粮食,他和他的家人似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沮丧地坐在那儿,房顶上落着似乎永不停歇的沙尘。忽然,他那8岁的妹妹和她的同学一起推门进屋了。

她热切地喊她的兄长:“吉米,你可以给我们两美分吗?我们想去小店里买糖,行吗?”

吉米很久都没有回应妹妹的话——他有充分的理由——他身无分文。他细长的手伸进了工装裤的口袋,里面空空如也。

他轻声说:“宝贝儿,对不起,我一美分都没有。”

那天晚上,第一次,年轻的吉米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他在脑海里不断回忆着妹妹那张满是失望的脸。这件事让吉米彻底了解了他所面临的困境——他连一美分都不能给他那年幼的妹妹!吉米一直在忙:他忙着父母的后事,耗尽体力地在农场里开荒,他的庄稼被沙尘毁掉了,他吃饭的时候,总有沙子硌他的牙。但是,这件事比任何事都更能刺痛他的心,面对他最小的妹妹,他连一美分都拿不出来!可怜的妹妹什么都没有,一直以来,她从不张口向他要东西。吉米再也不想这样颓废下去了,他必须有所行动!在黎明前那段最黑暗的时间里,他下定了决心。

一直以来,吉米都想当一名教师。父母去世之后,他想他得担起家庭的重担,他不能离开家。可沙尘正如同当初打垮了他们的父母一样紧逼着他们。现在,吉米想,他应该去做点别的事情。第二天,他进城找了一份工作。他借了许多书,晚上回到农场,等孩子们睡着后,他就开始读那些书。他想去教书,为了能有这个机会,他不懈地努力着。

后来,吉米果然成了一名乡村教师,受到了家乡人民的尊重和欢迎。

吉米连一美分都不能给妹妹,正是这种痛苦使吉米打起精神,努力走出了困境。

印度教神祇柯瑞斯纳曾经说过:“一个人是否真正幸福,不在于那些温和而客气的祝福,而在于他是否能勇敢地接受他所面临的苦难与不幸。”

我们的人格在这种勇敢面前得到了深化,我们的个性因此而丰富,此时,我们就像秋天那些结满了硕果的树木一样,那些深埋在我们内心深处的智力与能力被我们面临的苦难发掘出来。如果我们没有遭遇这些苦难,这些能力与智慧会在我们体内沉睡不醒。

密西西比州杰克森市的内莉·科威顿夫人就用这种明智的行为化解了失去亲人的痛苦。

一直以来,科威顿太太都在照顾她三个病重的孩子。可孩子们好了之后,家庭医生又对她说,她丈夫有很严重的心脏病,随时都有可能出事。“我担心得要命,”科威顿太太在给我写的信中说,“我彻夜难眠,体重很快就下降了15磅,再这样下去,我会精神崩溃的。在一个失眠的夜里,我问自己:这样担心对事情有什么好处呢?快要天亮时,我开始计划自己应该怎么做。”“我丈夫的手很巧,会做家具。于是,我跟他说我想让他做一个床头柜。他说只要我设计得出来,他就做得出来。第二天,我给他看了我的设计图纸,好几个下午,他都在为这个床头柜而忙碌。我留意到,在干活的时候,他十分开心。后来,几个朋友看到我的小床头柜都非常喜欢,他们求我丈夫帮他们也做几个。”“那时,我还和丈夫一起在小菜园里种了些蔬菜和花。我们总是一起到园子里摘点新鲜的蔬菜,然后用篮子装好送给亲朋好友,我们尽量去帮助别人。实在无事可做时,我们就花上几个小时讨论怎样设计我们梦想中的果园。”“一天下午的一点钟,我丈夫突然去世了。那时,我才明白,我一生中最幸福的一年就是和我丈夫一起梦想的这一年,幸好我没有让自己整天生活在恐惧之中,面对不幸,我做到了我所能做的一切。”

面对亲人随时可能离去的不幸,科威顿太太用非比常人的勇气使她的丈夫在生命的最后一年活得幸福而有意义。他们共同经历了那难忘的一年,他们之间的爱也给她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生命并非总是一段快乐的、充满幸福的旅程,没有什么快乐可以永远地持续下去。生命的历程有时一片光明,有时会陷入黑暗;有时处于人生的颠峰,有时又会跌入低谷;有时春光灿烂,有时阴云密布。如果我们在遇到挫折时不勇于面对,那么,挫折并不会因为你的逃避就不存在。挫折是人生旅途中必经的一站,真正成长起来的人会勇敢地接受生活的考验,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

拒绝长大的人经常选择退出,他会像阿基硫斯一样,一遇见不如意的事,就躲进帐篷里自己生闷气。那些任性的小孩一发现自己也许会输,就不想再参加任何比赛。具有成熟人格的人则不同,就算面对再多的困难,他还是会选择迎难而上。

在我朋友的班里有一位学生,他说,有一个男孩叫麦克,他和杰克一样,也是一个勇敢的人。

1948年,21岁的麦克参加了阿拉伯和以色列之间的那场战争。麦克的眼睛在一次流血冲突中受伤,最后双目失明。他忍着阵阵的剧痛,脸上却始终挂着笑容。他跟其他伤员们开着玩笑,把自己的烟糖跟兄弟们一起分享。

医生绞尽脑汁地想帮麦克恢复视力。一天早晨,他的主治医生走进了麦克的房间,想跟他谈谈。

医生说:“你知道,麦克,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医生应该告诉病人他们真实的病情,我不能欺骗病人。麦克,你也许再也看不见了。”

房间寂静得吓人,时间也仿佛因此而停止了。接下来,麦克轻声地说:“医生,我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从一开始,我就猜到会是这样,但是,我还是要向您表达我深深的感激之情。”

过了几分钟,麦克对他的朋友说:“既然如此,我也没什么好绝望的。虽然我看不见,可我还能听得见,还可以说话。我身体好,行动没有任何问题,我想政府会资助我学一门手艺,那我就可以自力更生了。我会让自己重新开始的。”

光明就在这位盲人士兵的心里。他很珍惜地接受人们对他的祝福,来不及去抱怨他所面临的不幸。面对人生的挫折,他勇敢地接受了命运对他的考验。无论是你、是我,还是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可能在人生的旅途中面临着这样的考验。

一个老问题已经被人问了无数遍:“为什么偏偏是我?”对于这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为什么就不能是你?”

上帝在这方面并不对谁好一些。人们在享受人生的快乐时,也要承受人生所带来的痛苦。生活中的磨难是不偏不倚的,在它面前,人们都有同样的机会遇见它。不管是君主还是乞丐,诗人还是农民,当人生的磨难降临在他们头上的时候,他们所承受的痛苦是一样的。年轻人,或者拒绝长大的人会对此感到痛不欲生,对磨难恨之入骨,因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