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读懂孩子心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1 06:22:24

点击下载

作者:伊莎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一本书读懂孩子心理

一本书读懂孩子心理试读:

前言

很多父母总是抱怨现在的孩子难教育,他们的行为总是让大人难以揣摩,有时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有时特别怯懦,有时又骄横霸道,任性无理。或许,因为宠爱孩子,我们会把孩子这种善变的行为理解为他们未经世事,所以情绪表达会更直接、更强烈,但是大多数时候,他们的乖张行为并非予取予求。实际上,这些表面现象的背后都隐藏着复杂的心理因素。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会出现不同的问题,而每一个问题都与其心理、成长特点有关。然而,学会站在孩子心理成长的角度出发,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那么,你的“教育”于孩子而言才会是一件幸事!

我们都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教育实际上就是一门“动心”的艺术,如果不能把工作做到孩子的心坎上,教育效果只会显得苍白无力。父母总以为孩子不懂事,所以很多时候索性不去和他们讲道理,实际上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其实,有心的父母会发现,当你的教育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孩子就能听父母的。因此,当你觉得孩子不听话或者调皮任性得不可理喻的时候,你不妨静下心来思索片刻:到底是什么原因引发了他们的这些行为?孩子的这些行为又反映了他们什么样的心理需求呢?

所以,当你不知道如何提高孩子智能的时候,当你不知道怎样看待孩子那些古怪行为的时候,当你不知道如何应对孩子青春期的时候,当你不知道如何应对孩子早恋的时候,当你……那么,你就应该看一看孩子的心理学,只有走进孩子的心里,你才能在应对孩子的问题时游刃有余,才能教育好你的孩子。

第01辑 教子一定要懂的心理学常识

心理学不是“能看透别人”的科学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人认为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直到19世纪初叶,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才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而原先,心理学、教育学都同属于哲学的范畴,后来才各自从哲学的范畴中分离出来。科学的心理学不仅对心理现象进行了描述,更重要的是对心理现象进行说明,以揭示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有人说:“学心理学的人能看透别人的心理,知道他人心里想什么,好厉害!”这些说法把心理学神化了。其实,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人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学家只是在尽可能地按照科学的方法,间接地观察、研究或思考人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过程)是怎样的,人与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和那样的不同,即人的人格或个性,包括需要与动机、能力、气质、性格和自我意识等,从而得出适用人类的、一般性的规律,继而运用这些规律,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生产和实践。

在逻辑层面上,心理现象包括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思维、想象、情感和意志等,到底哪一种心理现象的出现标志着心理的诞生?即心理产生的标志是什么?又是何种心理现象的产生宣告了心理的产生?

我们知道,有现象必有其本质,心里导致心理现象的产生。在所有心理现象中哪一种才是最先产生而又是最基本的心理现象,且能合理推出发展其他心理现象?显然是感觉。只有感觉才是产生的最早又能发展出其他的心理现象,所以感觉应该是心理诞生的标志。

这里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

1.感觉是其他一切心理现象的基础,没有感觉就没有任何心理现象

感觉诞生了,其他心理现象才能在感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感觉是其他一切心理现象的源头和“胚芽”,其他心理现象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发展、壮大和成熟起来的;感觉是其他心理现象大厦的“地基”,其他心理现象都是建立在感觉的基础上。

2.个体心理学表明:刚出生的婴儿只有无条件反射和简单的感觉,而知觉和表象等都还没有发展起来,但却不能否认婴儿就没有心理

心理随着感觉的诞生而诞生,一旦有了感觉也就有了心理。而其他一切心理现象都是以感觉为“胚芽”发展起来,是胚芽成长的不同阶段。随着婴儿的发育,其心理也逐渐发展起来,心理现象将会愈来愈复杂。

3.动物进化史也表明了感觉是心理产生的标志和“胚芽”

感觉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呢?也就是说感觉是在动物进化史中的哪种动物身上开始出现的呢?最开始出现心理现象的动物是腔肠动物。具有网状神经系统的腔肠动物以简单的感觉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腔肠动物具有最简单最低级的心理现象,也就有了心理。以后随着动物的进化和发展,肛肠动物的心理也在逐渐发展、丰富,并逐渐出现了知觉、表象、想象和思维等。心理进化史是动物进化史的附着物,并随着动物的进化而进化的。心理也是从只具有感觉的动物随着生物的进化而发展起来的,心理在感觉的基础上随着生物的进化而纷繁复杂起来,出现了知觉、表象和想象等,直至出现了意识和思维等高级心理现象。

什么才是健康的心理状态

什么是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与我们传统的理解有明显区别的是:它包涵了三个基本要素:躯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社会适应能力是国际上公认的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全面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部分,两者密切相关,缺一不可。这就是健康概念的精髓。

我们再来细说一下心理健康的具体内容:

1.积极有效的心理状态

能够对当前发展中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做出良好的适应,不同层次的人所具有的反映也不一样。但是健康的心理一定要有好的智力条件。

2.健康的人格

健康的人格就是要有好的自我意识,知道自己是属于什么样的状态,跟周围是什么样的关系,这样才能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和选择。

3.社交的能力

如果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再聪明的人也不会成功。要有良好的社交能力,需要把握一些重要的原则。(1)平等原则。不管贵贱高低,我们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首先要尊重他人,别人才能尊重你。(2)相容性原则。人跟人肯定不一样,只能求大同存小异。每个人生活的方式不一样、习惯不同,所以大家都要互相容忍一些,同学之间更是如此。(3)互惠互利原则。根据英国心理学家的一项调查,平均有三个朋友的人比没有三个朋友的人要多活三到五年。朋友很重要,但要有好的朋友,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要互惠。(4)守信原则。守信从心理过程来讲就是保持一致性,使我们对将要发生的事情能有一个预测,有了好的预测,才能有好的行为。

4.保持情绪的稳定性

人遇到高兴或者不高兴的事,都不能让情绪表现过激。生活或工作中有很多事情是我们不能接受的,要学会自我控制,该忍耐就要忍耐,吸取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

5.具有抗打击和康复的能力

有些人遇到打击就垮了,有些人却能够在刺激中承受忍耐。如果一个人一辈子从来不能经受任何打击,那他也一定会在某次打击中一蹶不振。

不少人认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两个没有关系的概念。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心理健康每时每刻都在影响人的生理健康。如果一个人性格孤僻,心理长期处于一种抑郁状态,就会影响内激素分泌,使人的抵抗力降低,疾病就会乘虚而入。一个原本身体健康的人,如果老是怀疑自己得了什么疾病,就会整天郁郁寡欢,最后真的会导致一病不起。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应该注意合理饮食和身体锻炼,另一方面更要陶冶自己的情操,开阔自己的心胸,避免长时间处在紧张的情绪状态中。如果感到自己的心情持续不快时,要及时进行心理自我调试,必要时到心理门诊或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帮助,以确保心理和生理的全面健康。

随着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所处的社会也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工业化、现代化、社会化、一体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时间越来越宝贵,人越来越为效益所趋使;自主的、创造性的劳动和高级的智力劳动越来越多;人们的活动范围在不断拓展,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多,处理微妙复杂的人际关系为每个人所不可避免;各种各样的竞争强度也越来越巨大,人与人之间的收入、社会地位等差异越来越显著。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所谓的正常人整天愁眉苦脸、心烦意乱、以安眠药度日,长期在苦闷绝望中挣扎、煎熬,甚至走向自杀的绝路;有许多人终日以酒为伴、沾酒就醉,打人骂人;有许多人与人敌对、冲突、诉讼、犯罪;有许多人常常感冒,患高血压、关节炎等非器质性疾病,甚至身患绝症、早亡;有许多人无能、失意、潦倒、贫穷;有许多学生学习不好;有许多人苦恼于性问题;有许多人不能和人正常的交往融洽相处,整日疑神疑鬼;许多家庭因成员的精神病而搞得苦恼万分;许多夫妻不和、争吵、打闹……

我们每一个人生下来都是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但由于我们在生命历程中所受到的心理伤害而改变、扭曲。生活中的所谓正常人,其实并不在人的最佳状态,只是处于最佳状态与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我们实际离自然赋予我们的能力有很大的差距。

生活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和扑朔迷离的大环境里,就要求人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来适应时代与社会的要求。现在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越来越关注自己及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人的心理健康状态。

请不要忽视人的心理不良状态

什么是心理不良状态?心理的不良状态,又称第三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是正常人群中常见的一种亚健康状态。心理不良状态是由于个人心理素质,如过于好胜、孤僻、敏感、学习压力大、竞选失败、被老师批评、长时间学习带来劳累、身体疾病等因素所引起。心理不良状态的特点是:

1.时间短暂

这种状态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一周以内能得到缓解。

2.损害轻微

这种状态对社会影响比较小。处于此类状态的人一般都能完成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是感觉到的愉快感小于痛苦感,“很累”、“没劲”、“不高兴”、“应付”是他们常说的词汇。

3.能自已调整

有这种状态的人大部分都能通过自我调整,如休息、聊天、运动、钓鱼、旅游、娱乐等放松方式,使自己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小部分人若长时间得不到缓解可能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状态,因此这小部分人应该去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以尽快得到调整。

孩子整日忙于学习、考试而没有属于自己的闲暇时间,就会经常感到头痛头晕、疲劳乏力、失眠健忘、情绪低落却找不到病因。那么,你就要注意:灰色健康正悄悄逼近孩子,孩子很可能已经或者快要走进亚健康的心理状态。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孩子与外界的信息交流越来越直接、快捷。但心理的空间却越来越狭小,遭遇到诱惑和冲击的次数越来越频繁,比如为了得第一,为了上最好的学校等。如果说心理疾病离大多数孩子还很远的话,那么,灰色的心理状态却正悄悄逼近我们的孩子。如果我们把白色比作健康的心理状态,黑色比作不健康的心理状态。那么,介于黑白之间的灰色正是处于第三状态的亚健康心理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孩子,是心理障碍的易感人群。由于长期紧张的精神压力(无论学习、生活)而使其处于焦虑、应激状态下,如果长期“消化不良”,就会积劳成疾,导致情绪低落和“心力衰竭”状态,诸如对任何事都不感兴趣、学习效率下降、敏感多疑、思维狭窄、忧心忡忡、焦虑抑郁,常伴随着说不出理由的焦虑不安感。

美国心理学家梅尔杰斯为“第三状态”的亚健康易感人群描绘的画像是:情绪低落、自卑、放任冲动、角色混乱的人。心理疲劳积累到一定程度,必定通过生理症状或异常行为表现出来,心理障碍最终引发身体疾病。

压力研究的奠基人塞尔叶在几千例尸体解剖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大多数人并非死于年老本身,而是死于由长期持续的压力反应而造成的器官损伤。有人调查了54名猝死的男子,其中41人死前精神抑郁已达数周,并表现出某种程度的精神紧张、抑郁沮丧、消极悲观、愁绪重重。

其实,灰色健康并不可怕,然而由于它不能显现出疾病状态,因此常常被人忽略。1997年8月19日,某广播电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在家中自杀。此后,上海、广州的两位广播电台热线谈心节目的主持人也相继自杀。据心理学家估计,这些人在自杀前很可能已经是处于灰色地带的隐性病人。

事实上,这种危险正随着现代生活的加快在人群中日益普及,它不仅是那些在旁人看来家庭美满、事业有成的成功者的麻烦,甚至正值花季的孩子也会被“感染”,因此孩子的心理健康已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教育和社会问题。有一个五年级的男生一走进教室就觉得噪子奇痒,吞咽困难,上课时也干咳不止,老师以为他在故意捣乱,且屡教不改。后被医生确诊为“神经性咽喉综合症”,而寻其原因竟是由于学习紧张、心理压力过大引起的。

亚健康心理并不是无药可救。因为真正使人脆弱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事件所做的反应。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也正如同心理学家特罗茜·罗尔在谈到“心病牢狱”时所说,“正因为它是我们自己构筑的,我们就有能力用自己的双手打开枷锁,把自己解放出来。”如果平和安详地对待人生的各种际遇,那么,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从灰色的阴影中解放出来,获得幸福的一生。

什么才是真的患了心理疾病

所谓心理疾病,是指一个人由于精神上的紧张和外界环境的干扰,而使自己在思想、情感和行为上,都发生了偏离社会生活规范轨道的现象。心理和行为上偏离社会生活规范程度越厉害,心理疾病也就愈严重。心理疾病学术上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感觉障碍、知觉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行为障碍、意识障碍、智力障碍、人格障碍等。

心理疾病出现通常都有以下这些原因:

1.超负荷的学习压力

很多孩子,尤其是中考、高考生都被高强度的学习压力所困,且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无法得到及时的调理,久而久之便会产生焦虑不安、精神抑郁等症状。重则诱发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

2.感情与家庭的变故

情感的失误无疑是很痛苦的情感体验,如家庭中有离异,变故等情况。受到感情创伤的一方会因对感情的难以割舍而痛苦不已,失落感会加重心理失衡的程度,从而让自己沉沦。

3.对网络的依赖心理

孩子沉迷于网络已经不是新鲜事儿了,他们每天把大量时间泡在网上,或上一些不健康的网站,极可能诱发心理疾病。如长期上网聊天、游戏、网恋,极可能使上网者因长期处于虚拟状态而影响其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严重者甚至会发生人格分裂。

4.生活贫困加重心理压力

这一群体主要是下岗职工和高校的贫困生。某些高校贫困生在学校里,一方面由于经济状况的窘迫,一方面由于虚荣心的作怪,现实与虚幻相抵触,导致矛盾心理的形成,使得高校贫困生心理疾患概率增高。

5.急功近利的心理倾向

有些人对考分的追求有急功近利的倾向,他们往往经不起失败的打击。由于他们对成功的期望很高,常常花费了很多时间在上面。可现实又往往不因人的主观意愿而改变,当然就容易出现失望、失落。也有些人因急于求成而拼命学习,不断给自己施压,总是苛求自己。结果常常因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失败,并诱发抑郁症、自闭症等心理障碍。

6.学习任务过于繁重

学生天天面对着读不完的书和看不完的复习资料,面对着父母老师的殷切期盼,深感不堪重负。目前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患有各种不同程度心理疾病者不在少数。考试压力所引发的心理症状主要有:反应迟钝、焦躁不安、学习恐惧、抑郁及厌学心理,所以要尽快调整好心态,积极面对人生。

7.被过分的溺爱

被父母过分溺爱的孩子,除了养成任性、自私等不良习性之外,还常常表现为性格孤僻、耐挫力差、社交恐惧甚至有暴力倾向。在家有父母溺爱,等到真正走入社会了,各种弊病就出现了,这些弊病就像一种潜在危机、定时炸弹,引爆后的杀伤力是巨大的。

8.难以适应社会发展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瞬息万变,有些人却因种种原因而难以适应。这种不适应包括很多方面:对社会的不公平现象看不惯,又因自己无力改变现状而郁闷、烦躁;对学校里的竞选或是同学看不惯;以为自己受到老师偏见而愤愤不平;因家庭的变化或是其他原因而产生失落感、无归属感;因个人技能与现代社会需求的差距而焦急、无奈等等。以上这些都可以导致人们出现“心病”。

心理疾病是由于个人及外界因素引起个体强烈的心理反应(思维、情感、动作行为、意志)并伴有明显的躯体不适感,是大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其特点是:

1.强烈的心理反应

可出现思维判断上的失误,思维敏捷性的下降,记忆力下降,头脑粘滞感、空白感,强烈自卑感及痛苦感,缺乏精力、情绪低落忧郁,紧张焦虑,行为失常(如重复动作,动作减少,退缩行为等),意志减退等。

2.明显的躯体不适感

由于中枢控制系统功能失调可引起所控制人体各个系统功能失调:如影响消化系统则可出现食欲不振、腹部胀满、便秘或腹泻等症状;影响心血管系统则可出现心慌、胸闷、头晕等症状。

3.损害大

此状态的患者不能或只能勉强完成其社会功能,缺乏轻松、愉快的体验,痛苦感极为强烈,“哪里都不舒服”、“活着不如死了好”是他们真实的内心体验。

4.需心理医生的治疗

此状态的患者一般不能通过自身调整和非心理科专业医生的治疗而康复。心理医生对此类患者的治疗一般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手段。在治疗早期通过情绪调节药物快速调整情绪,中后期结合心理治疗解除心理障碍并通过心理训练达到社会功能的恢复并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孩子有心理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俗话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而在这些难念的“经”中最普遍最能引起共鸣的可能就是子女和父母之间沟通的矛盾。“我要走进你的世界,你不让,我想让你走进我的世界,你又不来”,一位母亲发出的与孩子沟通的困惑,表达了母亲的难言与无奈。

据一项调查,发现46%的孩子经常与父母争执,39%感到父母甚少聆听他们的意见,37%表示从来不会向父母倾诉心声。据另外一项调查发现,目前62%的孩子平均每周与父母倾谈时间在1小时以下,平均每天不足10分钟。在“网瘾”、“厌学”和“与父母不沟通”这三大最突出的问题中,“与父母不沟通”就占了总数的82%。由此可见,缺乏沟通已经成为了孩子心理问题的根源。一个学习成绩优异的男孩子在各方面都相当出色,可由于父母长时间的专制教育使他从来不愿和父母讲话,也没有任何沟通。在男孩子上高三时,突然有一天警察来到学校说是要抓一个贩毒集团的同伙,当警察将嫌疑犯的名字说出时,师生们都惊呆了,竟然是那名学校里学习成绩优异的男孩!包括校长在内所有的老师都不敢相信,他们不停地要求警察再确认一下看看是不是搞错了,但警察斩钉截铁地说不会错,已抓住的几名嫌疑犯都供出了男孩的名字。于是,班主任老师亲自将男孩请到校长室,仍然用信任的语气问他,是你做的吗?令所有人感到震惊的是男孩从容不迫地说:“就是我!”……事后才知,男孩虽然成绩优异,但不仅参加贩毒集团,还结交许多不良少年,在外整天飚车、打架、惹事。然而,当警方问起他的父母时,对于此事他的父母却全然无知,他们只知道自己的儿子让自己很骄傲,每门学科成绩都是最好的,他们可以领着他到处炫耀……这是来自一个男生的日记:第一次试着把心事吐露给父母大概是在小学4年级。4年级,班里一位长相可爱的女生成为我心仪的对象。从那时,我陷入了小朋友有趣的“暗恋”之中。一天晚上,我怀着甜蜜的幻想,把这个小秘密告诉母亲,想让母亲为我指点迷津并与她分享我这种“暗恋”的乐趣……结果那晚我哭得很惨,屁股又红又肿。挨打的理由是“小小孩脑子里想些什么乱七八糟的!”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向父母透露我的隐私,也是人生阶段中的最后一次。

生活中,部分家长的专制作法使他们永远没机会了解“小小孩”脑子中一些不知对错的想法。

可见,孩子的心理疾病不是天生的,它大都是家教失当的结果,其主要原因是在以下几个方面:

1.父母忽视了

父母以为自己只要为孩子创造物质条件,不要让孩子为钱担心,吃得饱,穿得暖就可以了,其实这些都是父母的误区。孩子同样是人,同样会有自己的思考,会有自己的想法,在成长过程中也会需要父母对他情感上面的帮助,如:青春期的压抑、对异性的爱慕、人际关系的苦闷,遭受挫折的沮丧等等,这些都是成长必须付出的代价,也是成长过程中必定要碰到的。孩子们纯真快乐的外表下,很多烦恼他们不知道如何去排遣,长久下来会越积越多。所以他们需要的不单单是物质上面的给予,还需要父母从精神上面、情感上面给予理解和沟通。

2.父母扼杀了

成长过程中,孩子脑子里奇奇怪怪的想法会有好多,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而这些想法不借助父母的导引和纠正,凭一个孩子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很难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所以,孩子在看问题时很容易片面化和极端化,不明是非,善恶难辩也就于情于理不可避免。所以,父母们不要再埋怨孩子不与您沟通。其实回想一下,每个孩子在小时候都曾试着与您沟通过,只是在不经意中,这种沟通被你扼杀了。

3.父母过多的“操劳”

为人父母者,总想让自己的儿女得到最好的关注,走到最正确的道上。于是,父母过多的“操劳”出现了——总怕孩子误入歧途,只要孩子有一点异常,父母就大惊小怪,大加追查,孩子愿意说的、不愿意说的,通通都得说。如果孩子没有说实话,或者反驳了父母的观点,父母就开始一味地批评、责骂,甚至开打。久而久之,孩子什么也不愿意告诉父母了。据一项调查中显示,80%的学生选择了“将心事告诉同学和朋友”,仅有10%的学生表示愿意将心事与父母分享,另外还有10%的学生则表示,心里有事时,常常无人倾听,只好埋在心里。

4.“冷暴力”

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往往取决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尤其是孩子,在他们内心,最注重的是父母和老师对自己的态度。

孩子遭遇的“冷暴力”有两种:一是来自家庭,一是来自学校。前者是来自于父母:父母从不认可孩子,甚至全盘否定孩子;经常威胁恐吓,用“考不了高分就别想出去玩”,“要是再这样,就滚出家门”等刺激性语言威胁孩子。后者则出现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对于问题学生,一些老师管了几次后毫无效果,往往就会置之不理。另外,也不排除一些老师的偏见而导致师生之间“冷暴力”的产生。无论是遭遇哪一种“冷暴力”,都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信和自尊。

5.错误的教育观念

这类情况大多出在农村父母的身上。大多数的农村父母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单一生活方式,对子女的期盼一直沿袭几千年来的“养儿防老”的思想,对孩子的成长没有过高的奢望,缺乏家庭教育观念和吸收家庭教育的途径。调查显示,真正认识到自己对子女教育负有一定责任,并能较好地担当起这一责任的农户只占26%,且这种家教方式只停留在浅表地监督和督促孩子做好作业、复习功课,满足孩子的学习所需的学习辅助工具及书籍。其他的父母在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时,不是打,就是骂。

青少年时期的各种发展将是孩子的定型,时间之短,矛盾之多,影响之长久,是人的一生中其他时期不可比拟的,父母老师应充分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多加关心和引导,使之朝着健康的方面发展,顺利度过这一过渡期,消除“代沟”。俗话说:“沟通是双方的事情。”具体地说,父母、孩子应该积极地配合。

一定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由于受到社会、心理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儿童期就可能会出现心理问题或障碍。有关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病率为12%~16%,患有心理疾病的儿童为2%左右。因此父母有必要了解有关常见心理障碍的知识,及时识别儿童心理问题。

其实,不少孩子幼儿期或学龄前期就出现了心理异常,只是表现比较轻微,没有引起父母的注意,孩子上学读书后,这些心理疾病影响了学习成绩,父母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般来说,儿童出现心理问题会在情绪、行为及生理方面出现异常变化,这些外在表现可以看作心理求助信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情绪表现:恐惧,焦虑,不愿上学,容易生气,敌意,想轻生(认为活着没有意思,有度日如年的感觉,兴趣减少或多变、情绪低落)等。二是行为表现:离群独处,不与同年龄小朋友一起玩,沉默少语,少动,精神不集中,过分活跃,有暴力倾向、逃学、偷东西等行为。三是生理表现:头部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厌食或贪食、早醒、入睡困难、耳鸣、尿频甚至全身不适,而躯体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又没有躯体疾病。

对于孩子的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干预会引起严重的心理和精神障碍,影响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学业成绩,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因此,父母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儿童心理特点及有关心理疾病的知识,并对孩子的智力水平、兴趣爱好等有更全面的了解,不能盲目攀比、模仿,还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气质类型及特长兴趣因材施教。最重要的是对孩子的期望要适度,其次是对心理障碍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父母必须正视孩子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请教专门工作者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儿童时期的心理烙印常常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在育儿的过程中,有一个扬长避短的问题需要引起父母们足够的重视。

对于那些相貌特别丑或特别美的孩子,父母有时会当着孩子的面发表些议论。在被他人提示中,这些相貌异常的孩子会对自己的相貌产生与众不同的自卑或自傲心理。这种过早的自我关注,是不利于孩子健康发育的。

别在心理上固化孩子的某些毛病。有些父母一发现孩子有什么“不正常”的地方,如爱眨眼睛、说话结巴等,立即批评纠正,这常常会起到一种“心理固化”的作用。

有时对孩子的特长、优势也需要适当的淡化。许多父母对孩子从小表现出来的天资、天分往往给予过分的肯定、赞扬和宣传,如对孩子的“超常”数学演算能力、背诵能力、音乐美术等方面的技艺等,不光是在家自我欣赏,还多在朋友、外人来家时,让孩子做专门的炫耀性表演,导致孩子过早地专业化。从而影响了身心的全面发展。在孩子的幼儿时期,要让他们广泛地涉及生活与事物的方方面面,从中汲取知识营养,为将来的“专一”打下坚实、宽厚的基础。

别让孩子发现自己是父母的“心头肉”。如今的独生子女父母大多对孩子有“过分关怀”的倾向,久而久之,孩子便有了那种“我在父母心目中地位绝对不一般”的异常心理。这种心理常导致他们任性、不负责任、不愿吃苦和付出的心理。

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至少应该具备以下5个方面的特点:(1)有正常的智力,有求知欲;(2)能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3)能学会与周围人正常交往,尊重别人,乐于助人,并且有团队精神;(4)能自我接纳,有自制力,能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能适应周围的环境;(5)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的注意事项

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不但有身体发展的目标,也有相应的心理发展的目标。父母要懂得孩子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的特征,并且给予正确引导,以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幼儿阶段是孩子一生中的重要阶段,此时更应该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错过了这个时期,也许就会给孩子留下一生的遗憾,因此,父母必须尽早培养起孩子的健康心理。那么,如何让孩子心理健康发展呢?

首先,要常使孩子感受到愉快的情绪。要孩子感受到愉快的情绪,父母就要给予孩子无限的关爱,因为许多孩子的心理问题都是因为父母和孩子缺乏交流而引起的。这就要求父母要常与孩子交流,通过交流沟通,不仅使父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及时发现孩子需要引导的问题,更可以使孩子深切地体会到来自父母的关怀和爱,从而有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满足感。孩子因此感受到的愉快情绪,是孩子心理得以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这种交流可以是随时随地的,例如,在与孩子同行的路上可以问问孩子在学校里的开心事;逛商场前让孩子说说自己喜欢的物品;在饭前饭后跟孩子说一些有趣的故事等。只要父母用孩子喜欢的语言加上亲切的笑容就可以了,这样会使孩子从中得到一种健康情感的影响。

其次,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父母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处不在对孩子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的父母不懂得教育的规律,不知道孩子心理发展的阶段特点。孩子犯了一点小错误,父母就以偏概全,经常说一些伤害孩子身心的话,更有甚者,对孩子打骂相加,使孩子形成胆小、压抑或者反叛心理;还有的父母和孩子说一些混淆是非的话,或者以反话激孩子,比如,“你这么能干,什么都抢过去,有本事你再来试试,你是真行吗?”这不仅会强化孩子的任性心理,还会使孩子信以为真,造成不良后果。至于父母的举止行为,就更容易给孩子带来影响了,所以要使孩子心理健康发展,做父母的必须时刻检点自己的言行,给孩子一个明确的是非标准和安全的心理氛围。

第三,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父母对孩子的进步和成功的赞赏和鼓励,能使孩子更多地积累积极的情感体验,也能使他们在获得成功的体验中认识自己的长处,相信自己的力量,树立自信心。当孩子慢慢懂事后,就开始注意别人,特别是父母和老师对自己的评价,父母要高度重视自己对孩子的评价,要多以积极肯定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在评价孩子时,应根据孩子的特点和能力,确立适当的评价标准,因为孩子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曲折的过程,要求自己的孩子处处强过别人或者一步到位,这是非常不切实际的。只有对孩子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才能让孩子切实了解自己的能力。当看到孩子有某些不足时,要鼓励孩子去弥补,还要耐心地帮助孩子分析达不到要求的原因和自身存在的有利条件,在实践中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最后,保持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是关键。尊重、平等、民主的家庭心理气氛对孩子的心理发展起着独特的作用。孩子也和成年人一样自尊心很强,父母应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尊重孩子的权利和要求,注意根据孩子的兴趣进行引导,使他们主动快乐地去做各种事情。只有尊重孩子,以理服人,才能使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现代家庭要求成员之间建立心理上的平等关系,一般来说,缺少平等精神的家庭,孩子容易养成怯懦、自卑、自私的不健康心理。因此父母的心情不佳时,应尽量克制,不向孩子发泄,自己做错了事,也要真诚地向孩子道歉,让孩子真正感受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平等地位。心理上的开放有益于养成孩子开朗的性格,父母要善于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孩子一天一天长大,有了自己的想法,父母在处理家庭事务时要充分考虑孩子的意见,让孩子有发言权。这样使孩子心理上得到满足,才会形成民主的家庭风气,才能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因为一个孩子的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等重要,中国家庭往往会忽视对孩子不良心理的矫正,这样使得很多孩子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坏孩子”往往“坏”在思想上,只有重视孩子的思想教育,才能使孩子有出息。

第02辑 最容易让父母忽视的孩子心理

注意,小孩子也有嫉妒心

嫉妒是孩子自我意识觉醒的外在表现。一般来说,30个月龄内的婴幼儿暂时还不会表现出妒意,但随着年龄越大,越可能与周围的伙伴攀比,对自己几经努力也无法达成的目标充满不甘,这个时候,对“幸运儿”的心理排斥和强烈的妒意,就冒出来了。嫉妒一方面是待人不够宽容的具体表现,另一方面也是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表现,是成长的副产品。通常,嫉妒情绪强烈的小孩,好胜心也强,愿意为某一方面超出同龄人而付出双倍的努力。父母要做的,只是解决因此而产生的虚荣、攀比、说谎、任性等负面因素,而不是把嫉妒背后的进取动力也一笔抹煞。

别看是孩子,心思可不比成人简单。他们在竞争中暗暗滋生一种名为嫉妒的消极心理,转而形成一种不正确的嫉恨。老师表扬了一个表现好的孩子,而另一个孩子没有得到赞扬,可能他就会表现出闷闷不乐的情绪,因自己没有得到表扬而不高兴,压抑久了,这种“不高兴”便转移到另一个幼儿身上变成嫉恨。有的孩子为了攻击对方,会在老师面前诋毁他,打小报告,甚至扬言和他有仇,为他的失败而幸灾乐祸等等。

面对有嫉妒心的孩子,父母应及时疏导,以免让孩子形成不良的性格。

1.鼓励孩子承认自己的嫉妒

假如发现孩子有妒意,父母斥之为“可耻想法”予以打压,只会加深他内心的矛盾与扭曲,而鼓励他说出来,则是舒解孩子内心压力的最佳途径。如果孩子的嫉妒对象是小伙伴,你应当鼓励他当着对方的面说出自己的羡慕和不甘心,比如:我很羡慕你有钢琴,我觉得我在电子琴上练习,永远也赶不上你了,云云。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后,孩子很可能会得到呼应和帮助,比如,对方可能会说:你到我家来吧,我们可以四手联奏,我可以教你弹。对方也可能会说:弹琴一点意思也没有,我才羡慕你可以在楼下跳皮筋呢。无论是哪一种答案,都能极大地缓解孩子的妒意和压力,不会令孩子自责“我有问题”,从而心理健康地长大。

2.应尽量避免使孩子产生嫉妒心理的环境刺激

例如,孩子羡慕邻居家里小朋友有“熊猫吹泡泡”玩具,自己也想要。父母可以用塑料空心管蘸些肥皂水,和孩子一起玩,一样能满足孩子游戏的需要。

3.设法使嫉妒的消极作用向积极方面转化

例如,一个3岁的女孩脸上有一大块胎痣,时常听到别人说她“阴阳脸”,就心存恼怒。母亲可以告诉她:“胎痣是天生的,电视里常看到黑人、白人,他们也是天生的。这没有关系。你有许多优点,你的眼睛好看,脸长得很美,会唱歌,又会帮助大人做事、很能干。”

4.激发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父母不要当孩子的面责怪其不如别人,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应该多鼓励孩子,有一点小的进步就要称赞他,让他认识到自己的力量。

5.帮助孩子自我调节、抑制“伤害性感情”

孩子小,自控能力弱,一旦嫉妒起别人,常会情不自禁地去伤害别人,抢别人玩具,将别人心爱的东西藏起来,甚至推人、打人、踢人等等。父母应让孩子知道自己这样的行为会伤害到别人的感情,是一种不友好的行为,应道歉认错,鼓励孩子与别人友好相处。

嫉妒是表现在幼儿身上的一种十分典型的毛病,它强烈地影响到幼儿情绪地稳定和快乐,影响集体良好人际关系地建立,因此教师应力除孩子的嫉妒心理,给他们纯粹、烂漫的童心。作为保教工作的我们在教育活动中,先让孩子了解竞争是必然的,大家都要踊跃地竞争,争做最好的;其次让孩子知道竞争终归是在友好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老师可在组织活动时或比赛时加以灌输,如:幼儿要相互合作、帮助,为彼此取得的进步而高兴。对于那些已经存在嫉妒心理的孩子,教师应小心婉转地询问他不高兴的原因,或多让孩子倾吐心中的不快乐。有些好胜心强的孩子,应正确地进行疏导,并加以鼓励,你下次也一定做得很好,给予了孩子自信,他的嫉妒心也会自然而然烟消云散了。

总之,培养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只有从小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会在今后的生活中不怕困难、不怕挫折。所以,这样的重任是教育者刻不容缓的使命,也是义不容辞的职责。

任何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隐私

人人都有不愿告诉别人的私事,这便是隐私。个人隐私应得到尊重,法律也规定保护个人隐私不许侵犯,这便是隐私权。成人的隐私权且不说,孩子的隐私权受侵犯是常见的事。侵犯者常是父母、教师。

隐私常常包含个人的缺陷(包括生理、行为等方面)、错误、失算,是孩子自尊心遭到打击的记录。如果把自尊心比喻为花瓶,隐私就是瓶上的细小裂纹,所以当老师的,做父母的更应细心保护好这个花瓶。随便暴露孩子的隐私,甚至当众宣扬,这无异于敲打这个有裂纹的花瓶,让孩子无地自容,把孩子的自尊心敲碎。

所以,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纪就变得不爱跟父母汇报学校情况了;他们短消息来来往往,还莫名其妙地偷笑;漂亮的带锁的日记本被孩子从衣柜藏到床底,反正就是不给父母看……随着年岁的增长,孩子已经拥有一个相对完整、真正属于自己的世界,这个隐秘世界是孩子的自由王国。孩子常会用一些细小的举动勾画出一条“警戒线”,这条“警戒线”是包括父母在内的其他任何人都不能随便跨越的。但是,许多父母不能正确对待孩子的这种心理需求,总是千方百计地窥视、猜测孩子的隐私。父母的这种“爱心”往往会使孩子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父母们开始担心,到底孩子发生了什么变化。于是,趁孩子不在,偷窥他们的隐私便成许多父母的“爱好”。一位中学女生回到家,就遭到父亲怒不可遏地一顿训斥。原来,父亲偷看了一位男生写给女儿的信以及女儿的日记。女儿指出父亲的做法是“违法”的,父亲以一记耳光回答了女儿的“不敬”。第二天,女儿失踪了。四天后,在离家50多里的河湾处找到了女儿的遗体。

这是一起不尊重孩子隐私而造成的悲剧。隐私是每个人心中不愿告诉他人的秘密,应该说人人都有自己的隐私,孩子们也不例外。

尊重隐私,是文明的表现。很多孩子总爱在自己的抽屉上上一把锁,似乎有什么秘密。其实,这是一种闭锁的心理特征,是一种独立意识和自尊意识所体现的正常心理反应。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生活领域扩大,知识、信息量拓宽,情感世界逐渐丰富。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自我意识、自尊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原先敞开的心扉渐渐关闭,渴望有独立的、受社会和家庭尊重的人格。这种自我意识的增强,是孩子走向社会的前奏,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关系重大。

然而,在许多父母眼里,子女似乎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他们没有意识到孩子正在长大,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人格和自己的隐私,随意闯入孩子的“隐秘世界”,采取强制手段,拆信、监听、悄悄查看日记以及打骂、禁闭等,这样只能适得其反。让孩子拥有隐私,就是维护孩子的心身健康;尊重孩子的“隐私世界”,是对孩子人格的保护,父母也会因此而赢得孩子的敬重和爱戴,父母对孩子的隐私应有正确的态度。

理智的做法是尊重孩子的隐私权,也就是尊重孩子的人格。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但并非放任自流,对孩子的隐私要给予充分的关注和积极的引导。

孩子的自我认同感不容忽视

心理学家发现,当孩子升入小学之后,他们的目光会逐渐投向外部世界,并试图从社会或新的群体中寻求自我认同。所谓自我认同,即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成长期自我认同是孩子社会化进程中必然要经历的重要阶段,其重要特征是孩子自我认同的程度与外界反馈存在密切联系,主要表现为孩子对自己行为判断的重要标准完全依据他人的评价,尤其是最亲近的人的评价,比如父母和老师等。

这时,自我认同程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是变得自信自立,还是变得畏缩自卑,更影响到孩子是快乐地成长,还是闷闷不乐地寻求别人的认同。周澜非常焦虑,她觉得刚升入小学的儿子冲冲没有以前的活力了,他总是耷拉着头,做什么事之前都要小心翼翼地问下父母的意见,而冲冲整个人也似乎变成一只惊弓之鸟,变得怯懦,容易受惊。周澜来学校接孩子时,与老师进行了沟通。老师也反映冲冲在学校里总是闷闷不乐,也不愿意跟同学们说话,就一个人呆坐在椅子上。周澜说,冲冲在幼儿园时是一个很活泼开朗的孩子,现在怎么突然变成这样了?老师就问周澜,你是不是经常批评孩子,结果让他自己做什么事都没有自信了。周澜想了半天,却没有想起什么时候批评过冲冲。老师接着建议道,出现这种情况,最好不要对孩子要求太严格了,多对他进行一些鼓励与赞许,相信不久会有所改善。周澜很赞同老师的看法。接冲冲回家的路上,周澜就假装漫不经心地问他学习上的事。冲冲怯生生地说:“今天我们做了数学测试。”周澜笑着问:“那你这次考了多少分呢?”“85分。”冲冲说话的声音更小了。周澜很高兴地说:“85分很高啊,冲冲真棒!”“真的吗?”冲冲欣喜地抬起头,望着妈妈。“是真的。”周澜微笑着,并用力地点头。冲冲突然朝门口望了望,又不安起来:“可是,可是爸爸一会儿会批评我的,上次我数学考了90分,爸爸还说我怎么没考100分,叫我把做错的题目重新写了二十遍。”周澜听了冲冲的话,马上意识到可能是丈夫对儿子管教太严了,才让冲冲对自己这么不肯定。

有不少妈妈反映,孩子刚入小学时,无论说话做事都显得没有自信。这些孩子并非羞涩,而是自我认同感不够,表现为闷闷不乐,容易讨好别人,又容易道歉、乞求。别看少儿期孩子的自我认同感十分简单,但他们的感受却十分强烈,他们可能仅仅因为别人一句夸奖的话而变得充满自信;有时候,别人一句批评的话又会让他们对自己完全丧失信心。所以,在这一阶段,父母应该做的就是培养孩子的自我认同感,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自我认同感,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对自我的一种反思性的理解和肯定,是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随着经历的增长而逐渐形成的。对于成长期的孩子而言,他们的自我认同感的形成和完善和外界环境的反馈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此时孩子的理性思维能力和对周遭事物进行客观评判的能力尚不够完善和独立,所以他们对自己行为判断的标准往往需要来自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最亲近的人的评价,比如父母、朋友和他们敬重的师长。

在这个时期,能够经常得到父母肯定和赞扬的孩子自我认同感较高。相反,那些经常受到批评的孩子,更容易认为自己不够好或没有能力甚至是不被喜欢的,久而久之这样的孩子就会变得自卑。所以,适当的表扬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促进孩子自我认同感的建立,具有积极的影响。

孩子一定会出现一个“逆反期”

许多孩子小时候在父母的眼里都是乖巧可爱的,可孩子一长到十四五岁时,就开始爱和父母唱反调了,对于父母的话他们总是“东耳朵进西耳朵出”;就是天大的事,孩子也不跟父母说……一个孩子在他成长的过程中,这样的情况可能会持续两三年时间,有些孩子在父母面前的“不听话”表现得很突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不少父母有这样的悲叹:亲生骨肉在和自己作对。叛逆是每一个孩子在成长中一个必然的心理过程,心理学家把孩子专爱和父母、老师作对的这一时期称为孩子的“逆反期”。“逆反期”是一个人从孩童过渡到成人的关键时期,如果父母不加以正确引导,就会导致孩子产生叛逆的性格,由此就会产生许多病态性格,比如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对抗社会等,这些性格如果进一步发展的话,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叛逆起源于孩子自我意识和好奇心的增强,加上社会、媒体的冲击,促使孩子对许多东西产生兴趣,他们便要通过表现个性、追逐潮流来满足自我意识和好奇心。当这种孩子的自我意识和好奇心超出一定度的时候,孩子就表现出叛逆的性格,这个“度”超出的越多,孩子就越叛逆,叛逆的危害也就随之加剧。社会和家庭的传统教育的一些弊端,阻碍了他们自身发展的需求,也会成为叛逆心理产生的源头。此外,孩子如今面临的各种压力,比如集体压力、学习压力以及生活中的无聊情绪等,也是叛逆心理产生的“沃土”。“逆反期”是孩子到了青春期的时候,孩子除了身体方面的变化外,思维方式也由儿时的感性的思维转变为更加理性的思维,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地加强,处处要体现“我”的存在。但他们对事物的理解缺乏深度,体现自我又没有更广阔的市场,于是他们就会寻找实现自我的环境,因此,离他最近的父母或老师就成了“受害者”,他就靠和父母“对着干”来体现自我。

其实,逆反期的孩子,在面对父母和老师,甚至对社会也会产生强烈的对抗情绪。比如这个时期的孩子爱打扮的与别人不一样,有的甚至追求另类;爱做一些引人注目、与众不同的事;爱说一些令人吃惊的话;孩子的所有举动,其目的就是让人另眼相看,这都是他们想要的效果。孩子这样的举动,一方面是孩子年少,他缺乏适应社会环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等;另一方面,孩子起于萌芽的自我意识支配着强烈的表现欲。换句话就是孩子要在社会上处处体现自己,通过展示自己和别人的不一样来体现自己的价值。了解到这些,父母就不难理解孩子逆反期的表现了。

但是,对于父母来说,他们在面对一个叛逆的孩子的时候,他们看到孩子的“坏”的表现是很多的,这也就是叛逆的孩子通常的表现:频繁地大发脾气;与父母过度争吵;明显地对抗和拒绝大人的要求和原则;故意使人痛苦和不安……对于孩子的这些表现,父母如果加以正确引导,这是孩子成长中必然要表现的“坏”,但如果处理不好,将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成熟和身体的发育。对子女的这段逆反期,应如何进行正确的引导,这是每位父母在家庭教育中都要注重的问题。

逆反期时孩子的叛逆在孩子的成长的过程中,不全都会起到负面的作用。孩子对一些事的不同看法和做法,不一定全是错误的,因为大多数人认同的东西也不一定全是对的。从某种角度讲,孩子的叛逆往往是一个人具有创新精神的基础,这种性格培养孩子探索新知的行动,更使孩子探索新知成为一种本能。因为如果没有“叛逆”的存在,人们就会对原有的东西一味地去认同,这样,人总会是墨守成规的,这样的生活也会了无生趣。在学校里,“不听话”的孩子走向社会后,其中的大多数都比在学校听话的孩子更能体现出人的价值,其中的原因就在于此。

任性是孩子心理需求的表现

据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孩子任性是种心理需求的表现。他指出,孩子随生理发育,开始逐渐接触更多的事物。他们对这些事物的正确与否,不可能像成年人那样进行瞻前顾后的分析,再做出处置决断。而仅凭着自己的情绪与兴趣来参与,尽管这些事物往往是对他不宜、不利,或者是有害的。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经常见到一些孩子,为达到某种目的特别任性,有时甚至会因此哭闹不止,把父母搞得精疲力尽而仍不罢休。为此,父母只得退让,或者听之任之;而有的人却把这种任性,归咎于独生子女带得太娇惯。这都是错误的。

父母多以成年人的思维去考虑他参与的结果,完全忽略了孩子参与的情绪和兴趣。实际上,这种情绪和兴趣,就是孩子很想接触更多新事物的心理需求。4岁的杰克偶见表姐尼娜有个新玩具,在表姐离开后便开始作难母亲,非得立即有个同样的玩具不可。但此时已是夜深人静,母亲不可能驱车进城为之寻购。于是,杰克哭闹了一整夜。看起来是杰克任性,无理取闹。可母亲从没有从心理角度去了解,杰克为啥非得立即要那玩具,更多的是去责怪他“要别人的玩具,或者性子太急”。

其实孩子仅觉得那玩具有个闪亮的灯好玩、那灯为什么会闪亮而已,这就是一种好奇的心理需求。当这种心理需求得不到安抚时,他就与母亲作对,无奈中只得以哭来抗议。不达到目的,绝不罢休。如果母亲重视到这种心理,采取表扬杰克为弄清那玩具为何闪亮是爱动脑筋和非常聪明,再摆出今晚不可复得这玩具的道理,并承诺明天将与他共同研究玩具闪亮的方法,可能孩子的情绪会好得多,至少,他心理上感到母亲对他在“闪亮”问题上的认可。

处于独立性萌芽期的孩子,对一切事物都想亲力亲为,都想弄个透彻,这原本是好事。但是,这种亲历亲为的心理,往往会在不合实情中表现出来。对此,父母一不可包办代替,二不可断然拒绝,否则,孩子的任性就会越来越严重。

任性不是孩子的错,是一种心理需求的表现,这种任性,实质上是一种与父母对抗的逆反心理,其根源又在于父母初始没有重视他们的心理需求。

孩子有着不可亵渎的自尊心

所谓自尊心,就是尊重自己,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不容许别人侮辱和歧视的心理状态,它来自于对自己的评价和他人给予的赞扬和认可。从理论的层面上来说,一个人的自尊心越强烈,这个人的自信心也就越高。因为个人自尊心是一种个人要求受到尊重的感情,它力求保持自己在集体中的合理地位。在这方面,孩子跟大人是一样的。或许有的父母对此并不赞同,而且也很不理解孩子的自信怎么会跟个人的自尊心联系在一起呢?甚至更有些父母会觉得孩子毕竟还只是个孩子,他们从生下来便在自己的呵护下成长,从当初的喂奶、换尿布,到后来的衣食住行,那一样能少得了父母,难道孩子还会在自己面前寻求自尊?这是很多父母在认识上的误区。

在自尊心的词语解释里面,对于它的含义有这样的阐述:具有自尊心的人,能够积极履行个人对社会和他人应尽的义务,为人处世光明磊落,对工作有强烈的责任心;在学习方面,能够发扬自觉、勤奋、刻苦的精神;而自信就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一定愿望的心理状态,它必须建立在对自己和对事物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正确的自信心能使人意志坚定,不怕困难。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说,自信心与自尊心两者之间是相互依赖又相互补充的有机整体,试想一个连自尊心都没有的人,对自己、对事物都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他又如何能意志坚定、不怕困难地去做一件事情呢?而一个没有自信的人,他又如何能怀着强烈的责任心对待工作,怀着勤奋、刻苦的精神对待学习呢?所以父母在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的同时,应该首先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自尊心是孩子行动的内部动力,它能激发出孩子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增长,他们的行动、语言、智力也随之不断在发展,并逐渐开始认识自己,把自己作为主体从客体中区别开来,对自己可以完成的动作总是要求自己独立完成,而不希望有成年人来帮助,例如:“我自己吃”、“我自己走”、“我自己拿”等。此时是父母培育孩子自尊心的最好时机,如果能对他的行为给以正确的评价,将对他们个性的成长和以后的人生历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反过来讲,如果此时没有对孩子进行恰当的教育,而让孩子去从事某些活动,他们就有可能因为生活经验不足,遭受到挫折和失败,同时又得不到成人的帮助和鼓励,甚至遭到责备,他们就会因此产生自卑的情绪,给再教育带来困难。

另外一个方面也很值得父母重视,就是在培养孩子个人自尊心的同时,还应该检查自己的价值观是否影响到了孩子,是否影响了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和对世界的认识?在许多家庭中,父母虽然也是爱孩子的,也有保护和忍让孩子的意愿,可就是没有把孩子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来,所以在批评孩子某些不正确的言行和举止时,从来不会顾及到孩子的内心感受,并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其实这种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对孩子的自尊心将会带来很大的伤害,同时孩子也不会因此就反省自己,反而对父母心怀不满,若进一步发展还会引起孩子的反抗。其实这都是父母教育不得法的原因。在此,父母要明白一个道理,就是孩子的自我评价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父母对自己的评价。

一位心理医生非常痛心地讲述他碰到的现象:“很多父母为了孩子的问题来找我,当他们绘声绘色地描述着孩子的种种不良行为时,孩子就站在旁边听着呢!”在这样的情形下,孩子的脸面被指戳得千疮百孔,自信和自尊心又从何谈起呢?所以,即便孩子的某些言行有欠妥当,父母也应该斟酌好要说的话,切忌在外人面前对孩子品头论足,更不应该在外人面前对孩子的种种不是加以批驳。

孩子对父母天生有依恋行为

孩子的依恋行为是孩子社会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它关系着孩子将来的健康成长,更会影响孩子今后对社会发展的认知和适应能力。当孩子逐渐长大,这种依恋性会慢慢发展成一种认同性依恋,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孩子智力的发育,还可以使他们在成年后更加自信,更加信赖别人,从而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在将来稳定自己的家庭和社会关系。小牛牛生得虎头虎脑的,十分可爱。家里不管是爷爷奶奶还是外公外婆,都把他当成掌中宝,对他百般呵护,宠爱至极。满周岁之前的小牛牛,又乖巧又不认生,不管是谁抱他,他都很大方,连帮忙带孩子的阿姨都很喜欢他。但是从1岁以后,小牛牛开始变得私人了,对妈妈十分依赖,妈妈走到哪儿他跟到哪儿,似乎生怕妈妈不要他了。有一天早上,妈妈去楼下拿包裹,只是离开了短短几分钟,回到家就听到小牛牛在号淘大哭,一看到妈妈进来,他便挣脱阿姨的怀抱扑向妈妈,像受了很大委屈似地趴在妈妈身上痛哭不止,妈妈哄了半天,才哭哭啼啼地说:“我要妈——妈——”看到他哭得如此伤心,小牛牛妈妈实在很心疼。那时,小牛牛妈妈因为自己想重新去上班,需要时间学习,于是小牛牛妈妈请了个阿姨带他。但是,小牛牛似乎习惯了跟妈妈在一起,看见妈妈在上网,他连忙摇摇摆摆地走到妈妈面前,趴在妈妈腿上,眨巴着眼睛问:“妈妈,你在干吗?”妈妈故意说:“妈妈在找工作呀,找到工作赚钱给小牛牛买糖糖吃呀!”小牛牛拼命地摇头,一脸委屈地回答:“小牛牛不吃糖糖,小牛牛要跟妈妈一起玩。”最后,网也上不成了,妈妈只能带着小牛牛一起玩。小牛牛对妈妈这样的依恋行为,一直从1岁持续到3岁。到了小牛牛3岁时,妈妈把他送进了幼儿园,刚开始送去的时候,小牛牛是又哭又闹,还哼哼地说:“我不上幼儿园,不要,不要……”没想到的是,进入幼儿园两周后,小牛牛就很少向妈妈撒娇哭闹了。一天,幼儿园的班车按时来接他,小牛牛就急着大嚷:“妈妈,快点,车子来了。”说着就要挣脱妈妈的手跑出去。小牛牛每天放学回来,就一直背着小书包不肯放下,连吃饭的时候都还背着,问他为什么不把书包放下来,他稚声稚气地说:“我要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吃完饭后,小牛牛就吵着要吃香蕉,妈妈说家里的香蕉都吃完了,要去买,小牛牛就催促着妈妈现在去买,还说:“妈妈,我送香蕉给郭老师吃,好不好?”妈妈故意问:“小牛牛不是最爱吃香蕉吗,为什么送香蕉给郭老师呢?”小牛牛拉着妈妈的袖子,轻轻地说:“郭老师生病了。”妈妈又问:“那其他老师生病了,小牛牛送香蕉给他们吃吗?”小牛牛犹豫了半天,这才慢吞吞地说:“郭老师喜欢我哦,我也喜欢郭老师。”比起1岁多时,小牛牛对妈妈的纠缠不放的依恋已经没有了,现在的小牛牛开始融入幼儿园的生活了,小牛牛的依恋已经表现为寻求老师的注意与赞赏了。

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自然与其父母间特殊而持久的感情连结。这种依恋行为,是婴幼儿早期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每个孩子都会有。孩子一旦喜欢上一个成人,就会表现得十分明显,喜欢和亲近的人长久相处,并且对这种依恋关系感到舒适和愉快,尤其是在陌生环境中或遇到陌生人时,如果有亲近的人在身边,他们会觉得更有安全感。

3岁之前的孩子,依恋对象主要是父母。通俗地讲,就是孩子喜欢父母,因为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感到安全。这一点在孩子受到惊吓、感到委屈或需要被关心时,就会体现得更加明显。当和父母之间的依恋感建立后,孩子才会更安心,才能更加自由地去探索周围的新鲜事物。

3岁之后的孩子开始进入幼儿园,他们与父母的接触慢慢减少,而与老师、同伴的接触渐渐增多,孩子就把依恋的对象从父母身上转移到老师或同伴身上,孩子的依恋也不再是单纯地寻求安全感,而转变为得到老师与同伴的认同与赞赏。可以观察到,孩子越大,其渴望别人认同的表现就越明显。

由此可见,孩子的依恋情结是正常的表现。作为父母,我们必须重视孩子的依恋情结,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相反,那些没有依恋情结或从来不表现出对父母依恋的婴幼儿倒有可能存在心理问题,比如一些患孤独症或自闭症的孩子,就是由此发展而来的。

第03辑 破解孩子言行背后的心理真相

孩子撒谎只是为逃避责备

当孩子有撒谎行为的时候,不同的孩子会有各自不同的理由。孩子“撒谎”,父母要认识孩子这种行为的本质或心理属性,那就是孩子撒谎是因为“趋利”、“避害”这两者之一,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父母对孩子错误的一味责备是孩子撒谎的原因之一。在孩子刚刚出现错误时,很多父母见孩子有点错误,不是大声责骂,就是用体罚来对待孩子。久而久之,给孩子的感觉就是父母有一个习惯:自己有错误父母肯定会骂自己。没有那个孩子不怕父母惩罚的,于是孩子犯了错,总是想方设法瞒着父母。当父母发现了孩子的错误,孩子就会编谎话欺骗父母。比如,孩子考试不理想,看到成绩单后的第一个反应是:坏了,回家又要挨父母的责备了。于是,孩子为了避免父母的责骂或体罚,孩子就会用虚报高分来搪塞父母的询问。所以,孩子撒谎的原因往往就是为逃避父母的责备。当父母对孩子错误的责备形成一种习惯的时候,孩子的撒谎也就形成了一种习惯。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不打不成材”,“棍棒下面出孝子”。因此只要孩子有一点过失,父母不是打就是骂,使孩子在错误面前惶惶而不可终日。中国父母最常见的责备手段是在打骂后还要罚站、罚跪、不准吃饭。其实,这种教育方法不但不能使孩子认识到错误,还会使孩子为逃避打骂而不讲真话。因此,打骂、体罚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坏的影响。

孩子的表现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由于孩子的不成熟,一不小心就会犯了错误,比如判断失误、记错事情、受人干扰分了心……这些大人们不会给孩子澄清、解释的机会,于是孩子就会想办法编造借口以逃脱惩罚。现在,让我们看一些孩子逃避责备的伎俩:“这不是我干的”或“这不是我的错”。否认是孩子在逃避责备时常用的手段。当孩子乞求宽恕时,这种精心编造的借口经常会脱口而出。即使是孩子做的、是孩子的错,孩子也会全盘否认;孩子在逃避指责时,经常会含糊其词,或者故意隐瞒关键问题;他们常常会说一些夸大其词的谎言;他们对大人的责问会以掩盖真相为目的,说话无中生有、言不对题或真真假假。这些欺骗伎俩的目的昭然若揭:不过是想方设法逃避惩罚罢了。随着孩子编造借口逐渐习惯成自然,撒谎的技巧渐趋熟练,孩子也就积习难改了。孩子养成为逃避责备而撒谎的习惯,等于作出了一个危险的选择——用撒谎逃避责备的孩子,往往都继续了自身错误,并且一个谎言需要几十上百个谎言来支撑,这个“定律”使得孩子的谎言得到广泛使用。

既然孩子撒谎的目的是为了逃避父母对他们的责备,那么父母如果能和孩子民主相处,让孩子把他自己正确和错误的行为都告诉父母。父母给孩子分析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误的;耐心细致地给孩子讲解,分析哪些地方错了,为什么会错,有什么危害。这样孩子不仅懂得了道理,而且十分容易接受。父母对孩子没有了责骂,孩子有什么错误就不怕跟父母说了,那孩子自然就不用说谎了。

所以,父母要想改变孩子说谎的毛病,就必须要关注孩子谎话背后的恐惧心理。父母最好能放下长辈的架子,站在孩子的角度,设身处地为孩子想想,孩子为什么要撒谎?父母对于不诚实的子女,不能总是责备,更不能讥讽、打骂孩子,那样只会雪上加霜。父母要注重和孩子进行沟通,能成为孩子的感情归宿,孩子就会跟父母讲心里的话。

逃学是为了逃避心理压力

作家三毛曾说“逃学为读书”。三毛的逃学,是为了逃避呆板枯燥的教育,换一句话讲,逃学,其实是为了吸取更适合自己的知识。为了读书,三毛选择了逃学,三毛显得有些另类。但在现实中,“逃学为读书”的孩子还是少之又少,很多孩子的逃学,都是在逃避一些东西。现在孩子逃学的意义改变了,以前逃学是为了跑出去玩,而现在的孩子,却是为了逃避那份繁重的作业,逃避枯燥乏味的课堂,逃避略显苍白的友情,逃避校园暴力的凌辱,逃避老师的冷眼和处罚,逃避同学的嘲笑……可以说,孩子逃学是为了逃避。

可以说,一切逃学的问题都源自对现实的恐惧。孩子在学校里因为始终在体验着痛苦,这样他就不愿意待在这样的环境里。但是,因父母的要求,自己很难在父母那里得到自己满意的环境,这样的环境铁定要伴随孩子很长一段时间。孩子的心灵经不住太多的压力,他们能做的,只是偷偷地离开。但是,孩子在潜意识中仍然会按照父母的要求,一如既往地待在学校里学习,为了在这两者之间有一个平衡,孩子只有选择逃学。在逃学的过程中,孩子对学校的现实不会彻底抛开,事实伴随的痛苦仍然会随时袭击他们,因此,孩子是在痛苦中用逃学的方式逃避现实,其中的苦楚,父母哪能知晓。

孩子随着自己的长大,他会增添许多烦恼,这些烦恼令他们无法释放、宣泄和排解。他们所需要的正常环境和条件被人打破,比如说那份繁重的作业、枯燥乏味的课堂、苍白的友情、校园暴力、老师的冷眼和处罚。可没有人能为他们改变或提供一个更好的环境。相反地,老师、父母和社会却把他堵在这样一个令孩子恐怖的环境里。这对于校园的“坏”孩子来说,逃学就成了唯一的出口。逃学能够给孩子喜欢而在现实中得不到的生活,比如:在网吧里的游戏中可以找到成功的感觉;在野外的悠荡中可以感受到充分的自由;在闹市中闲逛可以享受着人格上的平等……

生活中孩子的逃避,是因为学校给予孩子太多的压力了;另一方面,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往往会超出孩子的实际能力,这样,孩子等于是在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夹缝中生存,这也孩子逃避的理由之一。

孩子生活的环境有两处,一是学校,一是家庭。很多父母不清楚孩子逃学在本质上与家庭有多大关系,不理解孩子逃学是在逃避着家庭什么。其实理由很简单,因为父母对孩子有期望,面对这份期望,孩子就有责任好好地去学习。可现实是,孩子的处境很是艰难,自己学习不好,在学校受着老师的歧视,与同学的关系又很糟糕——这一切叫自己的父母看到后,都是令他们伤心的——孩子的心里也会因此而不好过,孩子不会提及自己厌学的想法,他在父母面前苦撑着。这样,孩子厌学的情绪不敢面对父母,孩子就用逃学的方式来选择逃避,当然,孩子更多的是在逃避一种责任。还有就是从父母的角度来说,有些孩子的父母感情不好,家庭关系复杂,更容易让孩子感觉无助、无奈。于是,为了缓解自己心里的压力,孩子会寻找令自己更自由的空间,以此来忘却家庭给自己带来的痛苦。这可以说是孩子的一种排解,但也可以说这是孩子用麻醉的方式在逃避现实。因此,面对孩子的这种逃避和弥补,父母不应该一味地责怪孩子,而应勇于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

解决逃学的关键,是创造条件弥补孩子的心理需要,让他既不需在逃学上去寻求满足,也没必要因为压力而逃避,最主要的环节,就是让学校能对他更具有吸引力。对于父母来说,不管孩子逃学的原因为何,最重要的是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和督导。为人父母,平常应多花点时间在孩子身上,让对孩子的督促成为父母的习惯,当父母及时发现孩子的压力难以承受的时候,父母能替孩子排解和担当一份压力。这样,孩子压力小了,孩子就不会因逃避什么而逃学了。

为什么孩子“爱”告状

“妈妈,刚才在外面玩的时候小虎推了我!”“妈妈,今天上图画课妞妞抢我的水彩笔!”……像这样的告状,爸爸妈妈们是不是并不陌生?他们时常冲你跑过来,或者流着泪水,或者极其认真,向你叙述他的小朋友们都做了些什么“坏事”。也有的爸爸妈妈曾为此苦恼,他们觉得孩子就像“检举员”、“侦察兵”,虽然道德勇气值得嘉勉,但长久下去,孩子很可能就不受小朋友欢迎了。可如果让孩子别去告状,又担心孩子会混淆是非对错。

其实,不管爸爸妈妈们打算怎么看待和“受理”孩子的告状,都应该了解,在孩子告状的背后,在他们自己的心中,自有他们的想法和原因。

一大家人聚在一块时,孩子们吵吵闹闹,玩得很开心。可过一会儿,最小的冬冬挂着泪水跑过来:“妈妈,我要玩小汽车,君君哥哥不让我玩,他还狠狠推我……”这一类“告状”几乎占了所有“告状”的大部分比重,很多孩子在受到委屈时都会自然而然地向大人求助。比如冬冬,他和哥哥之间出现了意见不合的情况,而且还出现了一些不够友好的行为。但因为他处事的能力与社会化的程度不够高,无法自己把事情处理得很好,所以只好向父母求助,希望得到大人的帮助。据心理学家研究证明,这个过程也是孩子宣泄情绪,求得心理平衡的过程。

爸爸妈妈首先需要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心情,这能让他感觉安慰。之后爸妈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你觉得应该怎么办呢?”听听孩子是怎么说的。如果他对这个问题并没有答案,你可以提供给他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总之,要给孩子这样的概念——他自己有这样的能力对付这些难题。长久坚持下去,你会发现他们积累了许多这方面的经验,足够解决很多问题。有位妈妈说,在幼儿园的“家长开放日”中,她发现4岁的儿子挺会“告状”,经常向老师“检举”小伙伴的错误:“灵灵把图画书撕破了”、“小小洗手的时候玩水,袖子打湿了”、“虎儿没有把玩具收拾好”……妈妈不禁觉得孩子有点像“小侦察员”,整天忙着找别人的错误,然后检举揭发。

在3~6岁的孩子身上,这种事情太常见了。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在形成规则意识。他们常常把爸爸妈妈或老师的话当成不可违背的规则(比如“洗手的时候是不能玩水的,否则会把衣服打湿”),而且对这些规矩特别敏感,一旦有别的孩子违背了这些他们熟悉的规矩,他们就会予以特别的关注。在孩子的心里,规矩是大家都应该遵守的,怎么能有例外呢?

爸爸妈妈可以试着告诉孩子,虽然我们定了这样的原则,但并不意味着别人不按照这个原则来做就是错的。孩子很多很多,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和自己一样。世界是个丰富而复杂的,要让孩子学会理解即使是规矩也是千差万别的。科学研究也证明,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就会认识到规则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众人或彼此同意的情况下也能做一些更改。“妈妈,那个小朋友把垃圾丢到窗户外面了,我就不会!”有的孩子除了向妈妈告状之外,还会把别的孩子拿来和自己比一比。这是为什么?

这时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他们能够对别人的行为加以“好坏”、“对错”的评判,同时也希望自己得到关注和肯定。如果仔细留意,你会发现受到关注的往往是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而乖孩子因为乖,结果反而“默默无闻”。所以有的孩子只好通过“告状”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告诉你——哎,这次你该看看我啦,我也很棒!如果孩子这方面做得不错,不要吝惜你的夸奖与赞美,“你的确做得很棒,以后也要这样做。”这使孩子感觉到你看见了他的努力,同时也能转移他的注意力,不再纠缠于“告状”本身。有的爸爸妈妈还说,如果孩子告发的是父母也熟悉的伙伴,他们会引导孩子去发现伙伴身上的一些优点,这是为了让孩子知道,一个人有缺点,但他也会有好的地方。

孩子为什么会疯狂追星

有心理学者指出,孩子的追星行为有如“青春痘”,是青春期不可避免的现象。孩子成长之际,社会角色意识开始觉醒,非常渴望得到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而明星受公众追捧、风光无限,往往成为孩子模仿的榜样。通过模仿明星的服饰、爱好、习惯,想象自己也像那个被人喜欢的人,借此获得满足感;因为喜欢明星而喜欢自己,因为有一群人都喜欢某个明星,因而获得自信与归属感,是青春期孩子特有的心理表现。

那么,青春期孩子在追星时,又是怎样的心态呢?

1.感情需要

当代孩子生活在一个物质丰富而情感贫瘠的环境里,独生子女的现状,使他们缺少父兄们所有的手足情;紧张、繁忙的现代生活节奏使他们的父母很少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正处于心理断乳期,极需要情感抚慰与思想交流,内心敏感、恍惚,情绪波动极大。他们需要平衡自己,需要诉说内心的种种体验和对青春的种种感觉,诉说自己友情的失落,诉说朦胧的爱情,诉说成长中的种种烦恼以及伴随青春而来的种种苦涩。这时,以优美的歌喉动情地吟唱温馨的情感、美好的未来、艰辛的人生的歌星们款款而来,歌星们形象亮丽时髦,歌曲委婉、真诚、直逼心灵。在这歌声中,孩子仿佛听到了来自心灵深处的自言自语、迷惑与憧憬,一时间歌星成了孩子最遥远而又最亲近的朋友。

2.向往成功“成功”这一字眼是每个人都备受关注的,每个人都渴望拥有成功的人生。从一踏进校门,抑或从刚刚懂事,孩子们就被长辈们谆谆教导,长大要有出息,要成就一番事业。歌星、影星们的知名度和伴随知名度而来的荣耀与财富,令孩子逼真地看到了朦朦胧胧的成功,他们渴望成为这样的辉煌成功者。于是,他们热情地追随眼前的成功者,认为能够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占尽风光的,必定不是平庸之辈。于是很多的孩子抱着这种寻求成功者之所以成功的奥秘的心态,而成为狂热的追星族的一员。

3.发现理想的未来自我

人有两个自我:真实的我与理想的我。人的一生可以说是真实的我不断地设计理想的我,并为将理想的我变为真实的我而不断奋斗的过程。孩子时代正是开始勾画理想自我形象的时代,在反复地创作,反复地勾画自我理想形象的季节里,他们蓦然发现:那位歌星,那位影星,那位体坛明星抑或文坛新秀似曾相识,亲切而又温暖——噢,原来“他(她)”就是我心目中反反复复勾画的理想的我。

4.追求时髦

这是众多追星的孩子的心态。很多人并没有自己独特的喜好,只是跟着潮流走。社会上流行什么,他们就追什么;哪位歌星走红,他们就追哪一位。周围的同学个个都侃“星”聊“星”,如果自己不加入进去一块神侃海侃,便觉得自个儿土得掉渣,怯得要命,于是便收集阅读“星”们的传闻报道、收藏“星”们种种歌带,甚至去购买贵得吓人的“个人专辑”,然后还得理一个“星”式的发型,穿一身“星”式服装,讲一口“星”味言语,自我感觉倍儿精神、倍儿威风、倍儿浪漫、倍儿时髦。男孩感觉自己成了所有女孩心中的“白马王子”,女孩感觉所有的男孩都在对自己行注目礼。于是,仿佛自己也成了自己崇拜的星。

5.寻求刺激

持这种心态纳入“追星族”的孩子也为数不少。这类追星族成员的最初心态也与前一类有共同之处,起初也觉着追星时髦,追星浪漫,继而体味到追星行为是一种刺激,是平淡学生生活的盐。

面对孩子的“追星”行为,父母该怎么做呢?“追星”有两种,有些孩子崇拜的是偶像的外表、动作,如果这种模仿过多,可能就会陷入到一个误区里。一种是崇拜偶像人格中的内涵,尽管偶像遇到很多压力、困难,他的偶像克服种种困难,最后取得了成功。这样的坚持、毅力、努力,不到最后关头绝不放弃的信念,如果这些是孩子崇拜的对象,那么,偶像身上的内涵对孩子是具有积极的影响。

老师、父母对待孩子“偶像崇拜”的时候,首先要看成是正常的现象,不要一味压制。即使这些孩子已经在“偶像崇拜”的外表上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也不能一味地指责、压制,否则会适得其反,即使父母、老师再好心,也不会被孩子所接受。

孩子偶像崇拜的对象,通常是那些更能接近于他们心理需要和年龄特点的人物。而在父母和教师眼里,这些“光芒四射”的偶像并非孩子理想的学习榜样。从一定程度上说,孩子的偶像选择与教育者所期望的榜样有较大的分离。

事实上,孩子在走出自我迷茫、实现自我确认状态的过程中,成人的说教效应相当有限,孩子往往是通过种种自我体验、甚至冒险而达成的,期间也不乏同伴学习和对榜样的观察学习。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提出了“心理社会合理延缓期”的概念,认为孩子需要有时间去梳理、整合所有的混乱与矛盾,在此期间,出现一些孩子阶段特有的心理行为现象正是他们心理社会适应的表现。成人对这些心理行为现象过于忧虑、责备和压制都不利于他们“迷途知返”,而要以理解、宽容的态度,允许他们借助于心理社会合理延缓期来整合自我,发展自我。

就父母而言,最不希望看到的是孩子由于偶像崇拜而影响了学业。孩子已经慢慢长大,说教和压制并不有助于解决诸如此类的孩子心理与行为问题。父母需要把平等和尊重放在首位,用心去倾听孩子的喜怒哀乐,站在孩子的角度而不是自身的经验角度思考问题:为何崇拜、崇拜什么、怎样崇拜。真诚地和孩子交换看法,充分肯定孩子的合理行为,然后再提出你的好建议。父母更应该关注如何在日常的亲子交往过程中,培养孩子的理性思维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使偶像崇拜成为孩子人生成长过程中的一段灿烂记忆,而不是极端行为的导火线。

针对孩子的“追星”现象,应该更多地采用对话和交流的方式引导他们的审美趣味,提高孩子的鉴赏能力和文化品位。父母可以由对“追星”现象的分析开始进行“偶像教育”,对孩子自发产生的“偶像崇拜”心理和行为进行干预和适当地介入,通过对一些具有成就的人物进行分析、比较,让孩子从中有一定选择。通过孩子主动、亲身参与活动和思考,来实现自我选择与自我反思的结合、内心释放与理性增长的结合。

孩子为什么不愿去托儿所

有一个三岁的男孩,一去托儿所就生病,他告诉我,他害怕去托儿所。一到托儿所他就不说话,但是他心里很明白,很多事情他都懂,他就是不说。老师让他干什么他都不干,也不说话。在家里,他可爱说话了,而且他开始说话很早。他去幼儿园三个月了,前两个月去几天就生病,基本上就没在幼儿园好好待过。从幼儿园回来以后,如果什么愿望得不到满足,脾气就特别大。

作为父母,你要知道现在最能影响孩子心理的是你。他的这个反应,用心理学的语言讲,就是他在潜意识中不愿意离开你。他并不一定很自觉地设计了这样一个装病似的情节,孩子自己的理智并不知道。

他在潜意识中不愿意离开母亲进入幼儿园,因此,就会有一系列心理上的反应。他这个反应实际上是对你把他送进幼儿园的一种对抗行为,是在表示不满。

另外,他从小跟你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多,对你的依赖心理成了他的一种软弱性,有可能当他面对陌生的生活和新鲜的环境时,确实有不适应和感到压力的地方。

你现在意识到这个问题很重要,如果说你现在因为孩子的这种反应(生病),从此就把他从幼儿园接回来自己带他,那么你就把孩子一直害到底了。他就永远不会离开你,不会有勇气走到社会中去。

所以,首先应该使他逐渐克服第一个情绪。你要明白他为什么不满?要设法理解孩子,在送他去幼儿园时,不要让他觉得你在排斥他,不再像过去那么爱他、管他了,不要让他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

第二,你要和幼儿园的老师配合。请老师用一定的方式,把他对母亲的感情和依恋转移到幼儿园的生活中。这需要幼儿园老师比较好地配合。如果老师对这件事持比较冷漠、不太注意的态度,有可能使矛盾更加尖锐。你现在应该和老师配合起来,商量一下,使孩子在情绪上逐步转化。

你只要认识到他是这样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他对离开你的潜在的不满,一个原因是他离开你以后,走进新的环境产生的不适应和压力感。这两个问题认识清楚了,就可以对症下药地解决问题。

要想办法使孩子产生对幼儿园生活的好奇、喜欢;产生对幼儿园老师的亲切感,这是你要做的工作。这些要你去慢慢寻找具体的方法,原则上是这样。

孩子从幼儿园回来以后,脾气特别大,其实是对母亲不满的进一步反应。做母亲的一定要特别注意,避免使儿子产生恋母情结,这种恋母情结是很容易产生的。恋母情结在孩子长大以后,对他的身心健康是不利的。

母亲要爱孩子,孩子没有爱,未来的生活也是不健全的,但是这个爱不可过分,过分了会使孩子产生恋母情结,使他今后不能正常地对待生活。这个关系一定要处理好,否则孩子长大以后,不仅会对母亲产生依恋,还会有控制母亲的情结。对这个问题要有审视,逐步把关系调整正确。

具体的方法:第一,希望你能够处理好他与父亲的关系,也就是说,你不要把照顾孩子的任务大包大揽;第二,应该增加孩子和其他人的友情。

培养孩子与他人友情的方法是,只要有了比较新的小朋友,你就要非常明确地鼓励他。逢人就讲,我的小孩喜欢和谁在一起玩,而且一下就玩熟了。经常以表扬鼓励来引导他,哪怕只有一点点迹象就要鼓励他。千万不要指责他这个缺陷,而是用引导的方法使孩子向良性的方向发展。

对待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是游戏的原则,奖励的原则,这一点父母们要清楚。只要你认识到这一点,一段时间以后,问题就会慢慢得到解决。

造成孩子心理不健康的主要原因还是家庭。从家庭原因来讲,有特殊情况和普遍情况两种。

特殊情况有这样三种,一种是有家庭变故,比如父母离异或者说父母中有一个人去世,家庭的变故对孩子造成精神上的刺激和创伤,有可能使孩子产生心理病变。另一种情况,比如个别父母对孩子施暴、虐待,孩子可能会产生精神创伤和心理疾病。还有一种,就是孩子遭受过外界的欺凌,比如有流氓骚扰他,甚至对她有过性迫害,同学中有小霸王欺负他,这也可能使孩子产生心理疾病和不健康现象。

当然,这三种原因还属于数量比较少的,除了这三种比较特殊的情况外,家庭中普遍存在的使孩子们产生心理不健康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就是把孩子放在温箱里,一味地溺爱,把孩子当小皇帝一样对待。对孩子的溺爱是造成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心理上产生障碍的原因之一。

第二,对孩子一方面是溺爱,同时又表现出某种专制。爱到非常细致、非常全面,对孩子有了种种的戒律,你只能这样,只能那样;不能这样,不能那样,一切都管到。

溺爱的结果是把一切都管到,把一切都管到往往就会变成专制,缺乏民主的精神。让孩子在溺爱中,同时又是在管制中生活,这也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健康。要知道,孩子尤其需要一种自在状态。

第三,就因为溺爱,父母们往往偏重智力教育。在偏重智力教育的时候,忽略了智力以外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从小的溺爱,再加上对智力的高追求、高开发,这种偏向也是孩子产生心理障碍、心理不健康的原因。

第四,父母关心孩子,希望孩子成材,但是,对孩子常常期望值过高,这种过高的期望值变成行为,就对孩子产生一种压力。这种压力和我们现在普遍存在的学习负担过重、升学竞争等等结合在一起,从孩子很小时就开始了,一年又一年累积起来,孩子心理上的扭曲、不健康是必然的。

第五,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从小和父母在一起,关系非常之紧密,由此会产生恋父情结、恋母情结,这是一种畸形的发展。

按照大家还都能接受的心理学理论,一般来说,女孩子容易恋父,男孩子容易恋母。在目前中国的家庭教育中,男孩子恋母的情结是比较普遍的,因为我们的母亲成天带孩子,关心得无微不至。在这种情况下,男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就可能变得很畸形。我们经常在街上看到,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对母亲呵斥来呵斥去,就好像一个很粗暴的男性在呵斥很听话的妻子一样。这种现象要引起我们的警惕。

一个孩子从小得不到父爱和母爱,他们是不会健康的。任何一种爱的缺乏,都可能使孩子无法在心理上健全地发展。反过来,爱超过了一定的限度,达到了溺爱的程度,也要产生不正常的心理变化。

有些父母很骄傲地对别人讲,他的儿子都七八岁、十来岁了,晚上睡不着觉时还要她搂一搂才能睡着觉,吃不下饭还要她喂一喂。当父母这么讲话的时候,她好像很骄傲、很幸福,其实是非常愚蠢的,这是葬送孩子未来的一种家庭教育呀!一个男孩子十来岁了,离开母亲不能吃饭,不能睡觉,这是一种病。父母怎么能不知道这一点呢?

你把孩子往什么方向培养呢?是往疾病这个方向上培养,还是往健康这个方向上培养?往一个强者方向培养,还是往一个弱者的方向上培养?这是目前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溺爱孩子时,要思考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搞小团伙是因为缺乏安全感

作为一个还没成年的孩子来说,他生活的环境主要是在两个地方:学校和家庭。他在社会上的活动往往不是单个的,要么和家人一起活动,要么和学校的同学一起活动,这在孩子看来,都是学校和家庭生活的一部分,因为孩子都是被动地参与,这种“被动”就是孩子没有独立去实施这些活动。这种实践的缺乏使孩子很难清楚地认识这个社会,更谈不上他们能把握社会上的一些事;再一个就是孩子更多的是感性的思维,他们缺少对一些事情理性的思考,这是一个孩子本能的特征。这样,孩子身处这个世界的时候,他们安全感的系数就远远低于成人,因此,在生活中就会表现出胆小,极易恐慌等。

在一个学校里,真正能给班级带来“快感”并不是成绩好的孩子,可以这么说,学习成绩好的孩子,给班级带来的更多的是不快。在孩子们的心中,正是他们的突出,才会显得自己平庸,这看起来是一种嫉妒,但留在差学生心里的阴影却是实实在在的;另一个,老师常常把好孩子作为榜样,对他们的赞许往往是与对坏孩子的批评同在。这两种原因就使得孩子无法与好孩子在一起,因为与好孩子在一起是“不安全”的,这种不安全是孩子心理上的恐慌:第一,自己可能成为好孩子比较对象的反面,与好孩子越近,自己与好孩子的反差就越明显,自己就可能常常遭到精神上的打击;第二,自己与好孩子相比,可能就是一个“不好的孩子”,因为任何人都不想和坏孩子在一起,自己可能随时被好孩子拒绝,这样友谊就不会稳定,与好孩子在一起友谊容易摧垮,精神容易遭受打击,这就是孩子感到的不安全。因此,孩子就不喜欢与好孩子在一起,在现实中也不难看到,成绩好的孩子是独来独往的。

孩子“喜欢”和坏孩子在一起,这也是由于孩子缺乏安全感。

一个孩子要是在学校成绩平平,他就不会得到老师的宠爱,好孩子他又不敢接近,如果身边没有相同认同感的孩子,他在心理上就会感到很孤独。孩子的心理是非常脆弱的,这时候孩子就会惧怕在学校上课,但在大人的要求下以及其他孩子都普遍如此,孩子也只有勉强地待在学校里。正是这种脆弱的情感,加强了孩子在学校的不安全感。

一个坏孩子,他在其他孩子中间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因为很多孩子都会受到他们的威胁,这其中也包括对他们的敲诈勒索等。这时,很多孩子就会产生惧怕的心理,但这种惧怕不仅仅是来源于潜在的被敲诈的危险,更多的是坏孩子造成环境的“险恶”给他们带来的压力:打架、捉弄人、偷拿别人东西……孩子在这种环境中就会感到很不安全,为了改善这种局面,孩子往往会有两种选择:一是靠近拉帮结派的“坏孩子”,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样就感到安全了;一是自己拉帮结派,拉一帮孩子建立自己的小集团,使自己有保护自我的能力。这样,我们看到的就是“孩子总是喜欢和坏孩子在一起”的现象。

有人会问,好孩子为何在学校感到是安全的呢?原因是好孩子能得到老师的更多关爱,他们更能得到同学的尊敬。因此,好孩子在学校里心里是很踏实的,他就没必要在拉帮结派的孩子中间寻求心理支持,洁身自好也就是必然的了。

因此,孩子喜欢和坏孩子在一起,不是因为他不求上进或自甘堕落,是因为他们缺乏安全感。老师、父母在抱怨孩子的时候,给孩子更多的应该是关爱,让孩子有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是改变孩子不和坏孩子在一起的前提。

拉帮结派为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孩子在学校里拉帮结派,在其他孩子面前就是一种强势,他们在其他孩子面前就会趾高气扬的。这种唯我独尊的架势使这样一群孩子在心理上有很强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使孩子沉迷于“帮派”而不能自拔。

拉帮结派的孩子基本上都是表现不好的,他们在生活中受到最多的是批评,这些批评充斥着孩子的生活。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每一个人都抬起头来走路。”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孩子优点的肯定与赞美,可以使孩子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产生放松、愉悦的心理状态。而教育者在面对孩子只有更多的批评时,孩子总是处在一种“贬低”的教育中,在自信心丧失殆尽的同时,孩子又极其渴望得到成功的快乐体验,这种体验是可以来自多方面的,当然也包括拉帮结派给自己带来的满足。

拉帮结派的满足首先是来自于孩子之间,因为坏孩子这时能体现自己的“优势”。一个成绩不好的孩子,他很难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在学校里孩子看来很是风光的事情,往往与他们无缘,比如,三好学生、班干部的任选、优秀学生……这些东西使一些成绩特别差的孩子低人一等,很多孩子的“优势”都是建立在他们“最差”基础上的,他们不甘于自己被别人“踩”在脚下,这些孩子要在学校里找到体现自己“优势”的东西。于是,看到其他孩子在学习上有优势,他们就在校园暴力这一块建立自己的优势。这样,孩子的心理就平衡了,至少感到自己不是“一无是处”。当这些孩子在同学之间耀武扬威的时候,他们心理会有一种征服校园的满足感,这份满足感正填补了这些孩子在学习上的不足而带来的空虚,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很多孩子在学校里总是喜欢拉帮结派的原因。

二是对老师的叛逆情绪。孩子在老师面前不能像其他好孩子一样得到老师的关爱,相反地常常还会有很多的批评,这就很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当孩子有了逆反心理的时候,他们就会想办法打破老师建立起来的校园环境。比如,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有孩子总是不停地捣乱,一个孩子起头,一些孩子就跟着起哄,好像是有意和老师作对,这是他们在宣泄对老师的不满。老师上课因此的愤怒和不顺,在这些孩子看来是他的报复获得了成功,他们因此获得很大的满足。

三是孩子虚荣心的驱使。虚荣的孩子喜欢那种在人面前耀武扬威的感觉,他们把在学校里欺负弱小的行为看成是自己的荣誉,看到一些孩子在自己所属的“帮派”前俯首称臣,他们在心理上就有一种被尊敬、爱戴的满足感,这种体验使很多孩子往往沉溺于“帮派”难以回头。

孩子脆弱的心灵需要成就感来满足,但现实中,他们学习的失败使他们在心理上没有什么可以能满足的东西,于是在校园里“模拟江湖”便成了他们的最爱玩的游戏,他们可以成群结队地在学校任意妄为,敲诈勒索,在学校可以游戏或打闹,这让他们忘却考试、忘却竞争、忘却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压力、忘却老师和同学们的责骂或鄙视。他们在拉帮结派中还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他们在同学之间的为唯我独尊使他们在学业上的失败感淡化,这种学校里的散漫生活得到的成就感与在学习上“成王败寇”的教育体制给他们的感受有天壤之别。

孩子在学校通过极端的语言、行为等来引起同学的注意,拉帮结派还能够满足他们扭曲的心理需求,可以让孩子在所做的事中感受到他人对自己的肯定,感受到个人存在的价值,从而促使孩子致力于这方面的追求,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就是孩子喜欢拉帮结派的心理原因。

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不能仅仅着眼于孩子行为的表面,要看到孩子内心的想法是什么,这样在纠正孩子错误的时候才能抓住关键,教育才会事半功倍。

抑郁是孩子在心理上的自我禁闭

父母要了解,抑郁是以情感低落、哭泣、悲伤、失望、活动能力减退,以及思维、认知功能迟缓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情感障碍。抑郁是多种不良情感的一种综合,它是痛苦、愤怒、焦虑、悲哀、自责、羞愧、冷漠等等情绪复合的结果。由于各人的心理素质不同,抑郁有时间长短、程度强弱之分。抑郁被称为“心灵的流感”,它是在坏孩子中存有的一种普遍的“坏”情绪。父母在对待这样的坏孩子时,很少有人重视这种情绪,于是使很多这样的“坏”孩子都沉浸在抑郁的阴影中无力自拔。

对于有抑郁心态的孩子来说,他们在心理上进行自我禁闭,外人很难穿透他心理的壁垒,他总是把自己深锁在自己戴起的枷锁中,他一个人感受着没有任何现实的孤独、自责和种种不快。

由于抑郁是很多情感综合的结果,这使抑郁有较大的隐蔽性,很多父母往往看不出这一点。孩子是单纯的,很多事情都是通过父母来判断而认知的,抑郁对孩子的危害是很大的,这就使得父母在对孩子抑郁的关注任重而道远。很多父母不知道抑郁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危害,当孩子患有抑郁症的时候,他在情绪上就会焦虑和激越,身体的各项功能就会随之下降;在精神上就会出现运动性阻滞,以致人的思维消极;它还是人自杀的动因,人们称抑郁症为“人类第一号心理杀手”,就是因为没有任何一种心理疾病或精神病有它这样高的自杀率。

孩子可能在生活中与人发生过一些矛盾,这些矛盾在常人看来根本就是无关紧要的,或者就是毫无原因,孩子却深感环境的压力大,经常心烦意乱、郁郁寡欢,不能安心学习,会用各种理由和借口迫切要求父母为其换环境。可到了一个新的地方,他还是认为环境不尽如人意,反复要求改变。当孩子达到既定目标时并无喜悦之情,反而感到忧伤和痛苦,他们在别人看来是喜悦的事时却愁眉苦脸。有的在学习期间经常无故往家跑,想休学或退学。这样的孩子严重的一进学校门口就感觉肢体无力等,当回到家中,他一切又都正常。

因此孩子在心理上的自我禁闭,综合表现是:情绪低落、无精打采,就是对一些原来喜爱的事也没了兴趣,他们干什么都高兴不起来,总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好,体验不出生活的快乐;他们不愿社交,故意回避熟人;他们对自己和未来缺乏信心,一点点的缺点或过失也会给他们带来不尽的后悔;他们还会与失眠、食欲不振、疲劳、头痛常伴。他们精神倦怠、表情冷漠,生活弥漫着灰暗;有的人还自暴自弃,甚至出现自残、自杀行为。

对孩子抑郁的问题,父母要把它当作是孩子的病态,而不是孩子的“坏”,父母的态度对于纠正孩子的抑郁心理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父母要有一种理念,就是孩子的抑郁状况是很自然的情况,很多人都会有这种不良情绪,只是各人的抑郁症状轻重有所不同,或有人能忽视这种不良情绪。还有,孩子的抑郁心理是可以治疗的。当你认识到孩子的“坏”是因为抑郁的时候,你就会给孩子更多的关心,父母对孩子的矫正也会很理性。抑郁是孩子在心理的自我禁闭,孩子自己不能“解放”自己,他要外界给予他“输液”、“打针”和做一些心理护理,这样孩子才会康复。中国父母往往对于孩子的精神健康重视不足,往往使得他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孩子的精神世界就成了他们教育中的盲点。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很正常的,正如有句话说的那样:“不经历风雨那能见得了彩虹。”孩子只有在“风雨”中成长才会显得更加成熟。

自卑是孩子对自己没信心

有很多孩子,他们在心里不相信自己的实际能力,害怕在做事时失败,在学习或社会交往活动中也表现出一定的退缩。在做事过程中,他们只要遇到一点挫折,就会轻易地放弃掉,他们更无法去坚持一件比较难的事。虽然他们十分渴望获得成功,但由于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认为反正自己不行,就是自己努力也是白费力气,失败了还会遭人嘲笑,不如早早地就退出,因而他们不去参与任何有挑战性的活动。这样的孩子在集体生活中从来不愿抛头露面,也很少主动与同伴交往,他们一般没有太多的朋友,或者过分依赖于某一个能保护自己的同伴。这种对自己没信心的孩子,他们的心理往往是自卑的。

自卑是孩子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是人格缺陷。孩子过多地否定和贬低自己而抬高别人,影响了对自己正确、客观的判断,不能客观地、正确地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人和事,就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对于孩子的自卑,很多父母由于忙于工作,不会注意到孩子的这种现象,或者是有的父母根本就无法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更谈不上能尽早发现而去及时补救孩子的缺失。更有很多父母任由孩子的自卑心理伴随孩子成长,他们不知道这样不仅仅会使孩子得不到很好的成长,还会给孩子成人后的生活带来更大的痛苦和折磨。

一般有自卑感的孩子,都是由于他本身就对自己缺乏信心,对别人的言行态度往往就十分敏感,特别是别人对他的批评,更是反应过激,有时为了维护强烈的自尊感,还会做出一些过激行为。由于他们的自我评价比较低,因而特别希望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肯定自己,所以他们往往会比一般孩子更渴望教师和父母的赞许。

孩子不能客观地对自己进行评价,他们更多是通过父母的态度和评价来认识自己,因而父母的态度和评价,对于孩子自卑心理的产生,具有重要的诱发和强化作用。在父母看来,自己的孩子是最无忧无虑的,因为任何父母都会把自己的孩子照顾得很好。但事实上,孩子也有自己的苦恼,自卑就是其中最可怕的一种。生活中很多孩子在学习及生活上存在困境,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信心不足,尽管不是本身有什么缺陷或短处,使孩子自惭形秽,仍旧感到自己就是比别人差。自卑的孩子通常会认为自己在某一方面或多个方面不如别人,甚至是样样不如别人,常以一种怀疑的眼光看待自己,而且对周围人的言行、态度反应也是格外的敏感。这样的孩子在生活中,往往在内心深处隐藏着永不消散的愁云。

孩子自卑心理的形成有着多种原因,其中主要是受家庭环境和他人对孩子的态度这两方面的影响。从这两方面中可以看出,父母在这中间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也就是说,孩子的自卑,父母往往要承担很大一部分责任。比如,在公众场合谈论孩子身体上的缺陷,如肢体残缺、聋哑、过于肥胖或矮小等;指责孩子不及他人的地方,如体育和语文成绩不如别人等;有的是在生活中孩子的一次不起眼的经历,如在多次经历失败后又遭遇同学的嘲笑。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有可能会怀疑自己不如他人,渐渐地就会产生深切的自卑感。还有的孩子的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家境的贫困,使他在吃、穿、用等各个方面都不及其他人,很可能由此也产生自卑感。即使是家庭条件不错,但如果父母关系紧张,孩子也有可能因为很少得到父母更多的关爱而产生自卑心理。

但在现实中,很多父母意识不到孩子对自己没信心有时就是自己造成的,他们对孩子的这种心理不用教育去排除不说,还把这种缺陷一股脑儿地认为是孩子的“坏”。孩子不是生来就有自卑心理的,这种心理是后天教育不当养成的。孩子是脆弱的,他们很容易受到伤害,大人成熟的心理是体验不出来的,他们可能觉得自己的举动很正常,对孩子的教育也很到位,父母不知道他们有时正在培养着孩子的自卑心理。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不自信

孩子不自信,从一个侧面也就显示出孩子可能有自卑的情绪,对此,很多父母重视不够,有的反而认为是孩子谦虚的表现。殊不知,它对孩子的危害是极大的。过多的不自信叠加在一起,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出自卑的情绪,从而形成一种性格上的缺陷。如果孩子有了这样的缺陷,将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自卑属于一种性格的缺陷,具体表现就是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缺乏正确的认识。它在日常生活中就体现为胆小懦弱、办事无胆量、畏首畏尾、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一遇到有错误的事情就以为是自己不好,进而陷入一种自我谴责的泥潭里不能自拔。在这种性格缺陷下,孩子就会像一株生长在阴暗角落里的含羞草,终日见不到光明和希望,只能无助地自怨自哀。自卑对孩子全面的健康发展是极其不利的,长此以往下去,孩子将会因此丧失勇气和信心,而且,一旦孩子对自己某方面的能力丧失自信,可能就会连带对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也丧失自信,最后造成多方面甚至全面地落伍。如果发展到严重丧失自信心的地步,孩子还会出现更多生理上或心理上的异常。所以父母对此要尤其注意,应该尽快并且彻底地帮孩子脱离出自卑的阴影。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让孩子不自信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1.学习中遭受了打击

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提上了我国的教育方针大纲,但目前许多地方的中小学以应试教育为主的现象还是很严重的,大部分父母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关心超乎想象,甚至有不少父母还像过去一样仅仅依据学习成绩的好坏来评价孩子,认为只要成绩好,孩子一切都好;只要成绩不好,孩子一切都不好。毫无疑问,父母对孩子的这种思维方式和评价标准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使他们背负了太重的学习压力,尤其是那些学习成绩不够理想,或偶然在考试中失误的孩子,在面对父母巨大压力时往往不能对自己加以正确地认识,从而产生了自卑的心理,萌发了破罐子破摔的念头。

有一个爱劳动、懂礼貌的孩子,只是因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就开始对自己产生了怀疑,总觉得自己不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同学心目中的好伙伴。另外有一个初二学生因为性格内向,不善于和同学们交往,便因此认为自己处处不如人,比别人笨,不是学习的料,自卑心理很重,最终萌生了自暴自弃的念头,上课时不再认真听讲,作业也不再按时完成,考试交白卷,放学后就与一些社会青年混在一起,抽烟、喝酒、打架,在家时与父母情绪对立,听不进父母的话。

2.缺乏对成功的体验

有些孩子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曾经遇到过多次的失败与挫折,也就是做事的成功率不是很高,以至于以后在做什么事情时心里都感觉无所适从,一遇到不顺利的情况就心灰意冷。有这样一个口才不太好的学生,一次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言失败,耳边听着人们的哄笑,尴尬得很,恨不得立即钻到地缝里去,后来一提起让他发言就浑身打哆嗦。某小学五年级女生,平时在与小伙伴交往的时候就畏畏缩缩的,特别不自信。一次在班里选班干部时,尽管她的得票数很多,可她就是说什么也不愿意当,后来尽管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下任了班里的文艺委员,可不久就因为组织联欢会受到了阻力,又打开了退堂鼓。

南京市教委曾经对1200余名小学生做过一个调查,发现其中有四分之一的学生有失败感受。有的孩子想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结果事与愿违;有的孩子想组织好一项集体活动,结果却不理想;有的孩子想使自己勇敢起来,可还是像往常一样被别人讥笑……如此接二连三地遭受挫折和失败,使孩子从心里产生出一种消极的意识,因此对生活和学习的热情逐渐地降低,并且在这种失败感的伴随下,对孩子形成健康人格的负面影响也极大,他们会出现孤独不安、考试焦虑、过分自责、行为退缩等心理障碍。严重的甚至丧失了对未来生活的信念与求知的欲望。

3.身体上有缺陷

有一些孩子因为相貌丑陋、身材矮小、身体有残疾,于是常常把自己封闭起来,体验着常人无法理解到的失望与痛苦,进而陷入一种自轻自贱的自卑境地;一些肥胖、口吃、五官不正的孩子也会经常被同学们视为异类,受到嘲笑。比如有一位高一的女生因为自己肥胖,总觉得同学们在背后对她指指点点,一次在和某同学聊天的过程中,对方在无意间说起了要加强锻炼和注意饮食的话题,她便因此认为这个同学因她胖而瞧不起她,为此她极度感到自卑,上课时再也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师讲课的内容上,课下也不想看书,更不愿意和别的同学一起玩,因而显得很颓废,自己也觉得上学简直就是“活受罪”。

武汉曾经在学生中间进行过一次调查,其结果是令许多父母都想象不到的,这项调查表明,现在的中小学生有逾八成孩子自卑的原因是觉得自己“长相不美”。

4.自己的能力不足

孩子虽然年纪小,但他们也和大人一样在群体之中生活,他们也会认识和接触很多的人或事物,于是一些先天或后天能力相对较弱的孩子在能力较强孩子的面前往往会明显感到自己的不足,因此而产生挫折感。比如有的孩子身体条件不如别人,动不动就生病吃药,被伙伴们嘲笑是“药罐子”;有的孩子记忆力很差,别的同学看三四遍就能背诵出来的古诗,他花了很长的时间、费了很大的气力也不能很流畅地背出来,常常被同学说成“笨蛋”;有的孩子五音不全,唱歌时老跑调,而且连一首歌都不能完整地唱下来,常常受到别人的鄙视,自己也觉得很失落;有的孩子社交能力不强,不善于与别的孩子交往,在学校里没有好的朋友或伙伴,显得落落寡欢,与别人格格不入,因此感觉到自己做人很失败;有的孩子天生运动能力欠佳,身体的协调性也不好,跑步、跳绳显得笨手笨脚,别的同学也不愿意跟他一起玩,心里常常责备自己……

比这些情况更为严重的是,这些在某个方面能力较差的孩子,如果得不到父母或老师的正确对待与引导,在心里就会产生出畏惧情绪来,对许多事情望而生畏。假如因此而产生恶性循环的话,就会使他觉得那些比自己强的孩子越来越强,而自己却是越来越弱,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于是自卑的心理也会越来越强烈。

5.低估了自己的能力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里很强调谦虚,认为谦虚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美德,所以从小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也一再强调谦虚。谁知道结果却是,孩子们往往因此高估了他人的能力,而看轻了自己,并且经常拿他人的长处与自己的短处进行比较,于是在这种比较中越来越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越比越泄气,越比越没有自信。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有些父母错误地引导了孩子,也可能是有些孩子错解了父母的要求,但不管怎样,都不应该使孩子养成自轻自贱的习惯。

第04辑 不良行为会隐藏成长正能量

一定要辨证地看待孩子的行为

我们的父母有这样一个教育习惯:对于孩子的行为,自己不理解的就不会设法去理解,还把孩子的做法归为错误的,这是对孩子教育极不负责任的做法,孩子在这样的教育下很难有什么发展,因此,要善于解读孩子的行为。父母要明白的是,孩子的行为,很多都是对他未知的一种探索,有些事情的做法孩子甚至比大人更有技巧。父母通过解读孩子的行为,明白孩子行为的本来目的,这样便于拿出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不至于出现因误解而扼杀了孩子的成长。

在历史上的很多天才中,在一般人看来,他们的很多行为是不可思议的。如果后来他们不能成为一个天才,他们的这些举止将永远成为别人的笑柄,更会成为他们是傻子、疯子的有力证据。比如爱迪生,他把几个化学制品放在一起,让佣人吃下去,希望把佣人肚子充满气使其能飞起来,最后让佣人昏厥过去。事情发生以后,震惊了附近孩子的父母,他们纷纷警告自己的小孩说:“不要和爱迪生玩!”同时,爱迪生也遭到父亲的鞭打。他的父亲认为,只有打他,他以后才不会再惹麻烦。这些人不明白爱迪生为什么会这样做,但爱迪生的母亲明白自己孩子这些行为的本来用意。她认为,孩子在做一件有益的事,只是方法不对。因此她反对爱迪生父亲的鞭打,因为这样会阻止他对一切事情发生兴趣。正是他的母亲能够理解爱迪生的行为,才保持了爱迪生爱观察、爱想问题、爱追根求源的天才特质。日本的宗一郎能像狗一样嗅车子漏下的汽油,牛顿在风暴中玩耍……他们表面上是在玩耍,甚至样子很可笑或危险,但他们真正的目的却是在尝试其他孩子没有兴趣尝试的东西。如果父母对其不理解并横加指责,这样扼杀一个孩子岂不可惜。但幸运的是,在这些人中,要么是父母对他们要求不高,甚至有些松散,父母没有规范他们的不良举止,却在无意中成就了他们成为天才;要么就是他们的父母能解读他们的行为,知道那些举止是天才诞生的开始,就有意识地支持孩子的行为。不管是哪一种,它都说明了一个道理:解读孩子的行为,就便于更好地教育孩子,天才也就是这样教育成的。

对于孩子行为的解读,父母要明白两点,一是孩子的行为皆有道理;二是孩子的行为越特殊,他的想法就越多,优秀的特质就越明显。

首先,孩子的行为皆有道理。孩子和成人不一样,无论从哪一方面看他都是稚嫩的。孩子从稚嫩走向成熟是在自己的行动中摸索、学习的一个过程。孩子有这样一个天性,他的一切行动都是在促进自身的发展。说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孩子在某一个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举止喜好,而这些喜好对孩子成长来说都具有不同的积极意义。比如,像对于一个几岁的孩子来说,他有段时间会对昆虫或衣服上的细小图案产生兴趣,他还不时地去捉虫子或抠衣服上的图案,孩子会因此被虫子咬了小手或弄破衣服,但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天性使然,在心理学上叫做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这种天性能促使孩子养成钜细靡遗、综理密微的习性。还有,孩子在某个阶段喜欢钻进一些狭小的空间里玩耍,或者喜欢爬高下低,他不管地方有多危险,都照玩不误。这种做法也是孩子的天性,因为这时可能是孩子到了空间敏感期,孩子那样做,是为了感受空间的变化,而这种感受对孩子的大脑发育、智商的提高有着极大的益处。还有,孩子活泼好动,是为了使其肢体动作正确、熟练,更能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帮助智力的发展……因此,孩子很少有毫无意义的行为,他的一切举止都是为了自己更好地成长。父母要因此给孩子充分展示自己行为举止的机会,不要过于限制孩子举止的范围,这样,天才的嫩芽就会在你的手上萌发。

总之,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有一定的道理,有的行为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成长的必然;有的行为是孩子在天性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创新,这是最难得的,它更能促进孩子的成长。父母千万不要总认为孩子的行为无意义而阻止,否则孩子就很难有所成就。

二是父母要能认识到孩子行为的目的所在。认识到孩子行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给孩子的发展提供支持,因此说知道孩子行为的目的是教育孩子的基础。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是,孩子的举止越过分,父母在不知底细的情况下,反对就会越强烈。前面说过,孩子的行为越特殊,他的潜质往往越强。这时父母的反对,就是在对一个孩子在进行残酷扼杀。

所以说,当今的父母在制止孩子不良的行为时,首先要分清孩子行为的性质,善于解读孩子的行为。不要因孩子怪异的行为而奇怪,也不要为孩子出格的行为而怒火中烧。父母第一要做的就是先找出孩子行为好坏,哪些是隐含很多坏的成分,哪些是好事,如果我们今天的父母用这样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为,对孩子的行为纠正就不会犯矫枉过正的毛病。孩子喜欢上网,那是对电脑的痴迷;孩子叛逆,那是孩子有了太多自己的想法;孩子自负,那是对自己自信;孩子早恋,那是健康发育的结果……这些事总有对孩子不利的一面,父母在有效制止孩子不良的行为时,就是让孩子变不利为有利吗?如果父母能利用孩子不利的有利面对孩子加以教育,孩子说不定就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爱说谎的孩子具有创造力

根据发展心理学的统计,一般小孩是从三岁开始会说谎,到了小学二三年级时到达说谎最盛期。当然其中有常爱说谎的,和较少说谎的,而以“常爱说谎的”孩子创造力较高。因为小孩最初的谎言都是由“幻想”而来,他由这些话来展现他所未曾经验过,却彷佛经历过的事情来说,这和“由无到有”的创造力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小兴和阿明在比较谁的爸爸厉害!小兴:我爸爸是个伟大的工程师,他什么都会做!你知道喜马拉雅山吗?阿明:当然知道!小兴:那是我爸爸造的!阿明:哼!有什么稀奇?我爸爸才是伟大的神枪手!你知道死海吗?小兴:知道呀!那又怎样?阿明:那是我爸爸杀死的!

当你听到小兴和阿明的这段对话,是会哈哈大笑两个小鬼的“吹牛”,还是怒气冲冲地指责他们在“撒谎”?当你发现你的孩子“撒谎”时,是自责自己“没教好孩子”;开始胡思乱想“这么小就学会撒谎,将来不变成小偷、强盗、经济罪犯……”认为“这小娃脑筋挺灵光的,居然能编出这么一套话来哄人”;还是……

到底什么样的话才是“谎话”呢?简单地说,与事实不符合的话,都可称作“谎话”。如果以这个标准来做衡量的话,小孩“最会说谎”的年龄段是3~8岁。因为这年龄段的孩子,还无法弄清什么是真什么是假,而且因为刚学会用字遣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所以表现欲超强,也极度希望自己所说的话能引起别人的注意。而当他们发现自己所说的一些夸张言语,或是将一些别人做的事说成是自己做的时,会引起大人的关注和表扬时,他们很容易就因此变成为一个“爱说谎的孩子”了。记得小时家里养有一只小猫,每天早上它都会跳上床,用爪子把我给抓醒。我第一次被它抓醒时,哭哭啼啼地跑去父亲那里告状:“小猫打我!”父亲知道我是来向他撒娇,想得到他的一个安慰和拥抱,就笑嘻嘻抱起我说:“它是在叫你起床,不是在打你。”

父亲没有把我所说“与事实不符”的话,反应过度地当作我在说谎,而是帮助我去厘清了现实与想象的区别。能够把“假的说得跟真的一样活灵活现”的孩子,可以说是个创造天才。如果做父母师长的,用孩子是否“说谎”来给孩子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并给予严厉的处罚,往往就会剥夺孩子创造思考的机会。

年龄较小的孩子,常会将梦境和图画书里的人事物,和现实生活搅混在一起,他们还会认为,大人们也应该会跟他一样“看到”,所以当孩子跟你说他见到的事时,千万不可以斥责他:“你说的是真的吗?又在吹牛撒谎了。”这句话多说几次,保证你的孩子不是变成一个“呆头鹅”,就是闭起嘴巴再也不跟你说心里话了。

当孩子夸大他所见的事物,如说:“我看见了一个跟房子一样大的狗耶!”时,他可能见到的是他从来没有见过的大型狗,他为了要表达他的惊讶,或是引起旁人对他所说话的重视。大人们没有必要去斥责他:“乱讲”,也不需去纠正他使用“跟房子一样大”的夸张形容词,因为我们看一些受人称扬的文章或画作,不都是“夸张”创作者情绪的一个展现吗?我们只要以平平常常的态度回应他:“哦,是看到好大的一只狗了吗?”然后用手比着问:“有这么大吗?”修正他夸大其词的部分即可。

孩子反抗不一定是坏毛病

许多年轻的父母都有这种体会,孩子经常和父母顶嘴、说反话、发脾气。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在孩子三岁左右,几乎所有正常的孩子都会出现持续半年至一年的“反抗期”,这个反抗期是孩子心理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心理上称为“第一反抗期”。突出表现为,自我意识开始发展,好奇心强,有了自主的愿望,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希望别人来干涉自己的行动,一旦遭到父母的反对和制止,就容易产生说反话、顶嘴的现象。东东两岁半了,以前一直是一个快乐、随和讨人喜欢的可爱孩子。可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他总爱发脾气,仿佛任何事都要满足他的愿望,不然就发犟、吵闹!一次洗好澡后,他仍然坐在浴盆里玩水,妈妈考虑到天气已转凉要把他抱起来穿衣,可东东还未尽兴,试了几次后还不肯起来。于是妈妈硬抱起他,没想到“风暴”来了,哭得面色酱红全身是汗,挣扎中几次差一点儿碰伤了头,还惊动了邻居。最后妈妈凑巧给了他一只平时最喜欢的小汽车而立刻止住了哭闹,渐渐入睡。对了,东东还有一个新的习惯,不管大人说什么话,也不管知道不知道是干什么,总是爱加个不字,比如让他吃饭,他就说不吃饭。吃饭是他懂的词汇,可有时东东根本不懂妈妈说的是什么,还是要加个不字,有一天,妈妈跟爸爸说:“现在有许多亲子游戏班,要不也给东东报一个吧。”爸爸还没来得及发表意见,正在旁边玩积木的东东大吼了一声:“不!”吓了妈妈一大跳。妈妈想不通:“我们家孩子小时候挺乖的,怎么现在老和大人对着干呢?甭管你让他干什么事,他说的第一个字就是‘不!’。”

那么,为什么两三岁孩子会有反抗期呢?

首先,这是因为两三岁孩子在动作能力方面的发展。他们身体活动能力已经较强,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做。因此他们就渴望扩大独立活动范围,不断尝试去独立完成新的事情。但这些要求往往会受到父母的阻拦和限制,因此就会产生反抗。

其次,这是因为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原先,孩子还不能区分自己的意愿和别人的意愿。现在,他们已经清楚地知道哪些事情是让“我”做的,哪些事情是“我”想做的。因此,他们就想顽强地表现自己的意志。但是这种表现往往与成人的规范相抵触,于是孩子就会有挫折感,从而导致反抗行为。

第三,这是因为两三岁孩子在许多方面发展得不成熟。两三岁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还很弱,一旦他们感到不满,就会以直截了当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吵嚷、哭闹等。他们不会像大些的孩子那样用拐弯抹角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因此往往被大人认为是故意作对。其实,他们无非是忠实于自己的想法,并非针对某个具体的人。两三岁孩子的思维发展水平也还不高,他们的思维缺乏灵活性,因此常常显得死心眼儿。他们的时间概念还不强,因此哪怕告诉他只等五分钟他也不能忍耐,想做的事情必须立即去做。这些都会导致孩子的反抗行为。

孩子的逆反心理有什么正效应

孩子的逆反心理始终被认为有碍孩子身心健康。其实,逆反心理并非一无是处,它虽有妨碍孩子身心发展的一面,但也有很多正效应。

1.产生逆反心理是教育弊端的曝光

当前,孩子教育在方式、方法上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许多年轻的父母不了解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对孩子提出的要求过高,让孩子承受的学习任务过重;不知道孩子具有多方面发展的潜能和资质,具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为孩子过早定向,强制孩子过早地从事长时间的专业训练。也有些父母脾气暴躁,动辄打骂、罚跪、罚站甚至逐之门外;还有一些父母却相反,视自已的孩子为“太阳”,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百依百顺,本来孩子可以独自很好完成的任务,父母却要唠叨半天,甚至包办代替等等。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可以说正是这些教育弊端造成的。教养方式和手段违背孩子的天性,自然会引起孩子的抵触、对抗和逆反心理。可见,孩子逆反心理的形成“事出有因”,它在一定程度上敦促人们对幼儿教育作出改进。

2.逆反心理包含有许多积极的心理品质

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是其天性的自然流露。它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幼儿自我意识强,好胜心强,勇敢,有闯劲,能求异,能创新。现代社会充满竞争,迫切需要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开拓、能进取的人才。因此,父母要善于发现逆反心理中的创造性品质和开拓意识,并合理引导。只要引导得当,逆反心理是能够在现代社会发挥积极作作用的。

3.逆反心理在某种程度上能防止其他一些不良的心理品质的形成

逆反心理强的孩子,在不顺心的情况下,在愤闷、压抑、不满的时候,敢于发泄,他们不会让不愉快的事情长期滞留心中,他们不会让有碍自己身心健康的负情绪长期得不到释放,他们不会有畏缩心理和压抑心理,他们也不会懦弱、保守、逆来顺受。他们以这种形式保持心理平衡,有时也能起到维持身心健康的作用。

因此,父母应善于发现逆反心理中的积极因素,并善加利用,而不应在孩子有逆反心理的时候,一味抱怨、恼火,甚至对孩子实行高压政策。

不妨给孩子异想天开的机会

在孩子的眼里,这个世界充满着神奇、充满着诱惑。在一些成人看来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上,他们有着自己的观察角度和思维方式,而这些又往往是以“异想天开”的形式表露出来的。这就需要他们父母的理解和引导,因为别小看这些充满稚气,甚至近乎荒诞的“异想天开”,那里面很可能萌发着惊人的创新幼芽!小时候的爱迪生可谓“异想天开”到了极点,他对任何事情都爱问个“为什么”,一旦有了疑问,就试着自己去做,不弄懂决不罢休。有一次,他想:为什么青草不能燃烧而干草会燃烧呢?想着想着,就把干草点燃了,结果酿成一场大火。为了想孵出小鸭,他还亲自焐过鸭蛋……对于这些“异想天开”闯下的“祸”,爱迪生的母亲没有横加干涉、粗暴阻止,而是循循诱导,呵护、肯定和支持爱迪生的创新精神。为了便于孩子的“研究”,这位可敬的母亲甚至特地在自家的地窖里开辟了一个小天地,让爱迪生一边学习一边实践,正是由于父母的支持和鼓励,爱迪生终成为一生完成两千多项发明的大发明家。

想象力是人们在感知、记忆的基础上,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重新组合、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是智力活动的一部分。孩子们常借助想象,对类似的事物进行推断,从而认识新事物,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很可惜,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这一点往往被大人们所忽视。

有人认为,小孩子的想象只不过是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这是不对的。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孩子们的小脑袋里有五彩缤纷的世界和千奇百怪的事物,他们常常想飞上天空,潜入蚁穴。这种丰富的想象力不仅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而且对培养孩子的绘画、音乐、文学等才能大有益处。

作为父母,对孩子的“异想天开”不要泼冷水,而应多加鼓励,引导他敢于想他人之未想,做他人之未做,这样,孩子的创新欲望才会被激发出来。

小女孩把蚯蚓带回家饲养观察,或许这正是一位未来的女科学家探索生物成长奥妙的开始!父母要接受孩子的“异想天开”,从孩子不当的行为中发现积极的因素,并正确地加以引导。

不要惊醒“做梦”的孩子

在父母对孩子教育的过程中,父母要认识到梦想对孩子的价值,不要在无意间扼杀了孩子那美好的梦想。一个有梦想的孩子,他的思维和行动与其他人是不一样的,他们往往会说一些大人不理解的话,或者会做一些令大人不理解的事。在爱迪生的小时候,他看见人利用一个气球飞上天,于是他就想:要是人的肚子也充了气,那人就会自由地在天空翱翔了。不久,他就开始做这个试验,他买来一些药物,配好让家里的佣人吃下去。他的目的是让佣人肚子里充满气飞起来,但结果是这个“没用”的佣人吃药后晕死过去了。可喜的是,爱迪生的父母并没有对他的这种做法横加指责,在这种家庭环境下,大发明家爱迪生诞生了。

可在现实中,孩子的一些异想天开的想法,常常会遭到父母的斥责和批评,指责孩子是在撒谎、胡搞或者是在胡说。因此,很多孩子的天赋往往是被父母扼杀了。让孩子能放飞自己的梦想,父母就不要训斥孩子那些千奇百怪的想法,让孩子沉浸在自己的“美梦”里。一个只有几岁的孩子,在洒满月光的院子里蹦蹦跳跳闹个不停,他的母亲在厨房里做饭,听见声音就问:“孩子,你在外面干什么?”孩子正玩得起劲,在大声地回答:“妈妈,我正试着跳到月亮上去。”在厨房里忙得满头大汗的母亲对孩子不着边际的回答并没有反感,而是笑着说:“那好呀,你跳上去后要准时回来吃晚饭呀!”若干年后,这个孩子真的跳到月球上去了,这个孩子就是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

一个孩子有多大的梦想,他将来就可能有多大的成就;如果孩子没有了梦想,那么他将来一定不会有所成就。如果阿姆斯特朗从小没有梦想,他就不一定能成为登上月球的第一人。父母斥责孩子梦想中的胡说,就像用剪刀剪去鸟的翅膀。所以,如果父母总是对孩子的梦想进行打击,孩子就很难有大的成就。当孩子有了梦想,父母不要以自己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想法。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最好的引导,就是无论孩子做事有多出格,只要是为一个好的梦想,父母就不要用训斥来“惊醒孩子的美梦”。

爱迪生为了做试验,家里常常有着爆炸的危险,但爱迪生的父亲却为孩子这样做感到自豪;莱特兄弟爬到树上,想把月亮摘下来当灯用,结果从树上摔下来。父母知道后,并未像现在的中国父母那样责备他们,而且还给他们洗脸包扎伤口,并对他们说:“月亮没有挂在树上,而是挂在空中,你们可以试着飞到空中去,也许能把它给摘下来。”莱特兄弟和爱迪生的父母没有因为危险而斥责孩子,想反,他们用接受了孩子行为和观点,用鼓励的方式来对待孩子的梦想,因此,这些人都变得很优秀。所以,不要惊醒“做梦”的孩子,孩子的梦想是否有价值,关键是看能否得到大人的认同和鼓励。父母尊重孩子的梦想的话,孩子的内心是阳光灿烂的,于是他们也会保持好的心情去学习,按照自己的梦想去努力。因此,不管孩子的言行是多么荒唐,父母都要珍惜孩子的这份梦想,没有人能肯定孩子不会实现自己的梦想,看到孩子可笑的言行,父母一定要引导孩子,要孩子把梦想永远植在心中,让孩子在梦想中起飞。

让孩子在涂鸦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你有没有遇见过这样的孩子,家里刚刚粉刷一新,但是孩子总会在干净的墙上面乱涂乱画,把干净的墙面弄得一塌糊涂。很多父母对孩子这样的举动很是恼火,常常禁止孩子这样的涂鸦。

毕加索说过:“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如何持续才是挑战。”我们让孩子涂鸦,对孩子进行早期美术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培养画家,任何人都无法预料也不能安排孩子未来的职业与爱好。我们唯一能做的是通过一种教育,开发孩子潜在的智力,提高他的艺术修养,为孩子的成长与成才提供最大的可能,真中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孩子一种优秀的思维方式与超凡的想象力。让一种优秀的思维从小养成,并在不知不觉中变成本能的意识,才算科学的教育方法。有一天,一位爸爸到幼儿园去接孩子。看到孩子正在画飞机,这位爸爸就在旁边看了起来,可看着看着,他总觉得儿子的飞机画得很别扭。于是就对儿子说:“这样画不对,你看,这个地方应该这样画,那个地方应该那样画……”可是,儿子却不管不顾,还是自己画自己的。爸爸在旁边看得着急,于是,不顾儿子愿不愿意,拿起儿子的手画了起来,终于画出了一架他认为很像飞机的飞机。可是,儿子却哭丧着脸说:“爸爸,这是你要的飞机,为什么我就不能画出我想要的飞机呢?”

面对相同的情况,国外年轻父母的处理手法却是迥然不同的。一个3岁的法国小男孩对画画很感兴趣,他的父母就给他买了很多画笔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