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播环境下的摄影(视觉亲理念丛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1 16:21:01

点击下载

作者:中国摄影家协会理论研究部

出版社:中国摄影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传播环境下的摄影(视觉亲理念丛书)

新传播环境下的摄影(视觉亲理念丛书)试读:

代前言

面向未来,接受挑战,迎接和拥抱新传播环境

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副秘书长 王郑生

本次研讨会的论题是“新传播环境下的摄影”。会议共收到论文200多篇,这是让我们很惊喜的成绩。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收到这么多论文,让我们非常欣慰,反映出摄影界和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重视。有11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及国外的摄影家、评论家和学者应邀出席本届理论研讨会,还有一些关注摄影理论评论的人士以及新闻界的朋友前来旁听,足见论题的吸引力。

在三天会期中,我们听取了主题报告,听取了9位专家在大会论坛上的发言,这些发言从社会、文化、传播、伦理、法律等不同学科和新型的创作实践、新型的摄影活动组织等方面论述了新传播环境对摄影的影响,展望了摄影在新传播环境下的现象形态和趋势走向。会议分组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结合论题,策划新媒体摄影作品的展览观摩、新媒体影像创作国际大师工作坊、国外著名学者的讲座等活动。可以说本次研讨会是一次摄影理论界的盛会,是一次内容丰富、求新务实、收获良多的学术活动。

理论产生于实践,又从更高的层面来指导实践,并最终服务于社会的需求。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新传播环境下的摄影”公布之后,摄影界和学术界兴趣之浓厚,反响之热烈,充分说明大家都已深切地感觉到了新传播时代的来临,并急切地盼望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其特征和作用,也盼望对新传播时代的核心成分——新兴传播媒介能够更多、更好地加以把握。会上我们一直在使用“新媒体”或“新兴媒体”这个词汇,但经过最近的思考,我认为称之为“新兴传播媒介”比“新兴媒体”更准确,因为“媒体”通常是指由机构主办的传播媒介,而当前的现实状况是论坛、微博、QQ群等传播手段已经成为个人发布信息的重要途径,并且能够在社会中引起巨大反响。所以当我们讨论新传播环境、对其主导因素进行定义的时候,一定要将媒体向公众的传播和个人向公众的传播、个人对个人之间点对点传播一并考虑。“新兴传播媒介”这一词汇体现了对个体传播的重视。

新传播环境具有一些明显的特征:

1.新传播环境是由新兴传播媒介和传统传播媒介共同构成的环境,传统传播媒介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新兴传播媒介的地位和影响力将不断上升,最终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做到在绝大部分领域取代传统媒介,在这里我大胆地做一个预测(可能很不准确):这一节点大概会出现在20年之内,也就是一代人的时间。届时的传播内容,无论是音像还是文本,可能都将采取云端存贮、无线传输、随时随地随需提供的样式,呈现极大的个性化、定制化特性。便于携带且具有良好用户体验的多媒体终端有可能做成纸张或眼镜的形状,将取代纸基媒介和笨重的屏幕。传统的报刊书籍即便还存在,也将退居一隅,成为小众化的奢侈品。

2.新传播环境中新兴传播媒介的成长动力来自于数字技术的普及和3C融合(即计算机Computer、通讯Communication和消费类电子产品Consumer Electrics)。新兴传播媒介的作用方式是点面结合的立体网络,具备即时性、交互性的特点,而且在一定程度内具有匿名性。

3.在这个时代,影像(静态和动态)不再是传统媒体中语言文字的附庸,日益成为新传播环境信息流中的主要内容。而摄影器材技术的进步也已经打破了摄取不同类别影像的分野。这一点每个人都会有体会——我们手中每一台新近生产的相机、手机都已不仅能够拍摄静态照片,同时也能够拍摄动态视频影像,静态影像和动态影像过去是不同的范畴,现在在技术设备层面已经交融在一起。在此我还想断言一点:由于静态影像和动态影像各自具备不同的话语特征,拥有各自不同的魅力,所以二者只会是互相融合,而不可能互相取代。

4.新传播环境将给社会带来重大的变革。我认为每个人都已经感受到这一点。这既包括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更多的信息,同时我们也在逐步看到新的传播环境带来的社会上不同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地位的改变。比如说在过去一个个体消费者面对一个国际型大公司是绝对的弱势者,但是今天,个体消费者可以通过新兴传播媒介表达自己的不满、把对方的缺陷曝光于公众目光之下,从而改善自己的话语地位。甚至可以说,新传播环境对于促进政府的工作、提升党的领导执政水平等,都会产生巨大的作用。

同时,也要看到新传播环境是一把双刃剑,也会带来很多问题和课题,并且将催生新的社会行为规范,针对新传播环境的法律原则和行业自律,甚至个体自律都亟待加强。我们在这方面是相对薄弱的,无论是从国家的角度还是从行业的角度,或者从个人的角度都会提出自己的需要和希望,最终这种状况将会不断地得到改善。

新传播环境和新兴传播媒介处于不断的流变之中。10年之前,我们可以说基于超文本协议(http)的万维网(web)相对于20年前流行的Gopher、Newsgroup等互联网应用是新兴的东西,而在新的时代来临之际,传统的、相对静态的、单向传播的网站,面对博客、微博等交互性更强的传播样式,虽未被后者取代,但确实日益感受到巨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安敢轻率预言5年、10年之后又会是什么样的传播环境?与今天又有多大的变化?恐怕要对其持续不断的变化建立充分的思想准备——虽不可预知,但可预料。

5.新传播环境为摄影界(包括摄影人、摄影出版物、摄影作品的展示与传播方式,乃至摄影器材厂商对其产品的功能设计等)带来新的机遇。在今天如果想让自己的一幅摄影作品为众人所知,对每一个人来说都不是一件难事,一个5岁的孩子只要会上网,就可以把自己拍的照片放到网上广泛传播。这可能是一种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比如说信息爆炸所造成的检索困难,还有著作权不容易维护等,这些都是我们不可忽视的新挑战。而且我相信,随着新传播环境中新型传播媒介不断产生,可能还会不断遭遇更多的问题,同时会遭遇更多的课题,这些需要我们随时加以研究。

这次会议仅仅是中国摄影界对于新传播环境的第一次集中探讨,我们一时还很难拿出很多结论性的东西。但是令人高兴的是,大家不仅重视,而且也都看到了其中的机遇、挑战、问题,我们中的很多人甚至已经做好了迎接和拥抱新传播环境的准备。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摄影界可以自信地说:我们愿意接受挑战,我们能够接受挑战!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文化工作非常重视,不久前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央全会专题研究文化事业发展,是历史上的第一次,这说明党中央对于文化的重视,对于文化作为软实力地位的肯定。而摄影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样式,摄影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必将越来越重要,这又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机遇。假如我们把党和国家对文化的重视看做天时,把新技术带来的新传播环境看作地利,那我们摄影界需要做的就是人和,也就是团结协作,依托好的政策,利用新传播环境带来的种种便利,努力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让摄影为国家民族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虽然本次会议结论性的东西不多,但我相信对每一个参会的代表都会有所启发,对大家今后的研究、创作、思考和回顾有所帮助,这可能是我们最大的成果。在这个时刻,中国的摄影人要面向未来,深入思考,敢于创新,力争做新传播环境中的弄潮儿,在大变革的时代中,让中国的摄影事业不断向前。

本次会议之后,我们会将优秀论文、优秀征文以及论坛发言等编辑成册,作为这一时期新传播环境下摄影发展状况的文本描述,以期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更长久的留存。(本文为王郑生于2011年11月29日在第十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

新传播环境下的摄影——第十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主题报告

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副秘书长 王郑生(2011年11月27日)

感谢东莞市长安镇,让我们第三次聚会于此,共同探讨中国摄影发展历程中所呈现出的各种现象,以及这些现象所蕴含的一系列理论课题。

长安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在短短三十多年间,这里由一个边陲小镇成长为繁华的现代化城区。抚今追昔,我们不能不感叹岁月如白驹过隙,变迁如沧海桑田,同时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作为摄影人所理应承担的历史重托。试想如果没有摄影,后人将无从形象地感知这一切。

不久之前,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央全会专题研究文化改革发展繁荣问题,充分体现了党对我国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广大文艺工作者备受鼓舞,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第十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是国内摄影理论评论界的一次重要峰会,同时也是中国摄影家协会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一项重要活动。会议整合各方力量,大胆创新,构建和完善摄影家与摄影评论家经常性联系网络,努力建立具有专业性、独立性、权威性、同时具有国际视野的职业批评队伍,为进一步繁荣发展我国的摄影理论评论事业付诸努力,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付诸努力。

我想在这里简要地回顾一下历史——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自1980年开始已成功召开了9届。从批判极左路线、拨乱反正开始,依次研讨了摄影与政治的关系、摄影的功能和艺术特征、摄影艺术思维、主旋律与多样化、纪实摄影、中国摄影史等问题。

1978年底,在中国摄影家协会召开的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上,代表们提出建议,希望加强摄影理论建设,努力开展摄影评论和理论研讨活动,促进摄影创作和理论水平的提高。中国摄影家协会随之成立了由吴印咸为主任委员、由北京和全国各地的理论骨干组成的“摄影理论与评论委员会”。

1980年12月,第一届全国摄影理论年会探讨了摄影艺术的特性和功能、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的关系。1981年第二届理论研讨会讨论了摄影的纪实性和美学问题、与兄弟艺术的关系,就在第二届理论研讨会上,我们提出了编纂中国摄影史的计划。1985年,第三届理论研讨会研讨了多角度多层次更新摄影观念的主题。1989年,第四届理论研讨会从“新时期的十年总结”这一角度回顾梳理了十年来摄影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和产生的问题。1994年,第五届理论研讨会集中讨论了纪实摄影的本质和功能。2000年,第六届理论研讨会的主题是入世后的中国摄影市场和创作走向。2004年,第七届理论研讨会研讨了摄影的分类与创作走势。

2007年第八届开始,中国摄影家协会与长安镇人民政府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入驻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第八届研讨会顺势应时,以中国摄影史建设和影像市场的建设为主题。专家、学者和与会代表近百人,研究摄影史的资料征集、整理、抢救和编写思路,必将对摄影基础理论建设起到长远的指导作用,推动中国摄影通史的编写工作。

2009年的第九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我们曾梳理过作为记录工具的摄影对于人类,尤其是中国社会现实的介入与表述,及摄影文化与时代发展变迁的广泛互动,以此来探讨摄影文化的历史演变,以及记录摄影的社会价值与社会学意义。

我们欣喜地看到,自第八届理论研讨会以来,全国各地各级摄影组织、研究机构和众多摄影家、理论评论家纷纷投入到对摄影历史的研究和资料整理中来,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中国文联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中国摄影家协会启动了“中国珍藏新闻历史文献数字化集成工程”,以新中国60年华诞和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为契机,率先推出了《透过硝烟的镜头——中国战地摄影师访谈》和《跨越时空——西藏影像往事》两本口述影像历史系列丛书。一些省市立足本地,编写了地方摄影发展史。面向摄影家个人和摄影团体、摄影流派的专题研究等有关纪实摄影方面的专著、论文以及其他学术成果也陆续成文或付梓出版。

回顾过去历届研讨会的主题,主要基于两种角度——观照现实和整理历史。而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新传播环境下的摄影”,将采取一种全新的视点,着眼未来,探求未知。

在当今社会中,影像已经成为人们快速、直观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读图时代”是不可避免的趋势,而作为影像的重要来源——摄影,同样因人类科技的日新月异受到影响,呈现出其特有的传播风格。回溯摄影的发明、发展史,作为人类“机械之眼”的摄影的每一次革新都与技术进步密不可分。信息数字化、新传播媒介的出现,为摄影带来新的可能性。

据国际电信联盟统计,2010年全球互联网网民数量超过20亿人,全球使用手机数量达52.82亿部。在社会化、融合化发展大势下,中国新媒体形态日益丰富,在新闻传播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就在2010年,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4.3%;此外,中国手机用户在2011年3月底达到了8.9亿用户,中国在用户规模上已是名副其实的全球新媒体用户第一大国。而随着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2010年,中国互联网加速宽带化发展,宽带网民数量达到4.5亿人;传统互联网进一步向移动互联网延伸,手机网民达到3.03亿人。移动终端日益多元,在这种态势下,新媒体的网络化生存更为显现,无论是原生的新传媒形态,还是革新于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形态,中国主要新媒体形式都在向网络化、移动化、即时化、融合化、社交化方向拓展,微博在中国的兴起就是顺应新媒体大势的一个重要成功案例。

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摄影作为新媒体传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悄然发生变化。2010年岁末,中国摄影家协会创办《中国摄影手机报》,开启了业内第一份手机摄影移动传媒终端;2011年第一季度,《大众摄影》进军iPad软件应用领域,更是摄影媒体向新媒体进军开拓的一次重要举措。与此同时,行业内的摄影理论研讨会也开始充分利用网络力量,尝试“微访谈”、“微博直播”、“微博上墙”等新媒体传播形式,扩大其在大众传媒领域的传播范围和传播力量。

新传播环境下,世界呈现“3C融合”(计算机Computer、通讯Communication和消费类电子产品Consumer Electrics)的趋势。“3C融合”即利用数字信息技术激活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通过相关技术协议使“3C”的三个方面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互联互通,从而满足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信息关联应用来满足自己的多种需求。这一趋势波及摄影产业链的各个部分,作为产业链上游的器材厂商根据客户的新需求调整产品的设计,研发适应市场新要求的产品;处于中游的影像创作者身份发生极大改变,与摄影普及程度呈膨胀式发展相反的是对专业摄影从业者的更高要求。新传播背景为影像的传播带来了频率无限的复制、流变可能性;同时多元、即时的传播平台加强了其交互性。新的传播环境下,传播方式从传统媒体时代的“点对面”转变为互联网时代的“点对点”的发散型立体交错式。信息传播的通路更加多元化,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导致传播主体趋向多元化:人类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创造者、发布者、传播者、诠释者乃至篡改者,也都可能成为信息的接受者。自世界上第一款手机数码照相机J-SH04由夏普与J-PHONE合作推出以来,其技术不断完善,与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各种传媒不断融合,手机由简单的通讯工具发展成为一个多功能的超级终端。

手机数码照相机的传感器像素不断攀升,成像已与低端数码相机接近,成为一种平民化的数码相机和摄影影像传播的媒体。手机相机作为即兴捕捉影像和实时传播图像的新媒体,已经慢慢渗透进了社会生活。手机摄影的图片拍摄者,通过微博传播摄影图片信息,而其微博的受众则通过反馈参与评议,成为了所发表内容的新的“编码者”。这样,使摄影图片的传播方式由传统的单向不循环转变为多向循环,形成为互动的传播,摄影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开始走向时空无限的“对话”。

新传播环境下,摄影的创作空间得到了拓展。因为摄影的创作过程绝不仅仅是拍摄的过程,后期的影像制作也是创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影像载体的数字化首先使得前期拍摄手段多样化,在拍摄时,拍摄设备自身的性能、拍摄视点的多样性、观看方式的变化等给影像以更丰富的展现空间;后期制作中,相机、计算机、智能手机等设备所装载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大大拓展了照片的表现手法和样式,使展示效果的达成过程由繁复走向简洁,使摄影作品在形式上得到了极大丰富,在操作上得到了极大简化,可以说,为摄影者提供了愈发便捷、崭新的创作空间和视觉世界。

新传播环境下,摄影的创作观念开始变化。利用强大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并经过一定的视觉训练,很多摄影人开始选择创作虚拟影像,这时的摄影,已经从记录客观现实提升到拍摄者记录自己的“摄影现实”(Photographic Reality)。摄影影像已经不再只局限于“客观真实”,摄影的观念向着表达摄影者自身的“主观真实”转换。客观真实不再是争论的焦点,一如摄影诞生使得像与不像不再成为绘画的标准一样,摄影观念在新传播时代发生了深刻变革。技术为艺术带来新的表现手段和方法,更新了艺术观念,但同时也让人们变得更加狐疑,不再笃信照片所曾经具备的“铁证”属性。

新传播环境下,影像由于传播途径的便捷成为公众共享资源,摄影作品的著作权和使用权的权限产生了模糊。在影像传播和使用的过程中,影像可能随时被修改后再传播和使用,也就是说摄影作品被进行了二次创作。二度创作是一种相对自由的活动,因此一幅作品可能经过很多人的二度创作,这时作品的著作权鉴定就出现了问题,这种著作权的模糊性需要法律界针对影像的数字化加以鉴定和明确。目前,互联网已逐渐成为文学艺术作品传播的主渠道,随之也就成为了著作权侵权的重灾区和最敏感区域。最高人民法院统计显示,2011年上半年,全国各级法院新收著作权一审案件比去年同期增长36.64%,其中半数都涉及网络。2010——2011年间,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先后办理了若干有影响的案件,其中涉及搜狐网、新浪网、雅虎网、智联招聘网、凤凰网等30多家单位,有效维护了摄影人的合法权益,在新传播环境下的中国摄影版权保护领域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如何在新传播环境下确立新的利益平衡,从而构建一个更加和谐良好的版权流通秩序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信息技术的发展,传播环境的改变,为摄影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空间,摄影焕发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但随之大量疑问也相继产生:

新的传播环境为摄影带来了什么?对摄影创作有何影响?

新传播环境下影像创作的特征如何?发展方向如何?

摄影在新传播环境中的作用和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新的传播环境下“全民摄影”是否会使新闻摄影探寻出新的出路?这又对影像创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要求?影像创作人群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新传播环境下在围绕影像的生产使用中各方权益如何保障?

……

为了对这一影响深远的变革浪潮的现状、趋势加以清晰把握和预判,2011年,中国摄影家协会经过与行业内专家的多次讨论和论证,最终决定将第十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的主题定为“新传播环境下的摄影”。这里还需要解读一下这一主题,曾有专家提议将主题定为“新媒体对摄影的影响”,但我们经过研究,认为当前摄影所处的是一种由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交集而成的传播环境,而“新媒体”也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范畴,我们需要综合地考察这种由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所构成的传播环境,总结和展望摄影在这种新传播环境下的走向,而不应将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割裂开来,进行孤立的研究。

本届研讨会除了传统模式的文本征集和文集出版、研讨会论坛和分组讨论,为契合本届主题的变革,更是为了适应新的传播环境的大胆变革,我们大举将本次研讨会形式加以革新:

增设新媒体新影像主题影展。影展除了传统影像展览(本届为“首届全国青年摄影大展”的入选作品),为配合本届研讨会主题,特设置了新媒体影像展,展览展示形式以新媒体展示形式为主,如户外LED屏、投影等在公共展示空间进行影像展示。

增设新媒体影像制作“大师工作坊”。在研讨会召开之前,我们从全国各地甄选出20余位摄影人,参加为期4天的关于新媒体影像制作的课程培训,培训师由美国纽约的马格南图片社和法国Ⅶ图片社多媒体影像制作人组成。配合活动课程,组织以长安为主题的拍摄活动,鼓励新的拍摄及展示手段的使用,并在结业前完成和提交一份城市主题影像作品。我们将在其中评选出三部优秀作品,赠送给长安镇永久收藏、长期展播。

开设微博论坛之“观点超市”。以“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摄影家协会网”在新浪和腾讯网的微博建立“观点超市”互动平台。同时结合协会网百家论坛专区,搭设起观点提供者与需求者之间的桥梁。以开放的形式集思广益,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本次议题的讨论中来。在研讨会期间,我们也会利用“微博上墙”(将微博内容以投影形式展现在研讨会现场,实时转发论坛精彩语录,并通过微博使网友与现场进行互动)等技术手段,让对本次研讨会感兴趣的各地影友如临研讨会现场。

广泛征集关于摄影未来发展的“长安预言”。研讨新传播背景下摄影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关注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的广大网友以及与会人员共同书写未来摄影发展的状况,同时将这些“预言”封存在“时间盒”内,由长安镇保存,五年后拆封“预言”与现实相呼应。

加强对中国摄影史研究成果奖励和表彰。盛世修史,是许多世纪以来一种共同的文化现象。在摄影专业领域,近些年各种年鉴和史料性图书纷纷出版,对于开展系统的摄影史建设的呼声日益高涨。自1981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第二届理论研讨会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倡导广大摄影理论家、摄影史学家对中国摄影史开展研究。2006年,中国摄影家协会在成立50周年之际,举办了“中国摄影开拓与发展论坛”和《往事如歌》征文活动,编辑出版了《共同走过》和《摄影中国》两部以梳理新中国建立以来摄影作品为主要内容的画册。同时作为1981年、1983年、1989年三本年鉴的延续,中国摄影家协会于2006年开始恢复《中国摄影年鉴》的出版工作,《中国摄影年鉴》(2006-2007)于2007年6月正式面世,希望这一工作能够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不再中断。

曾有历史学家说过:“我们对历史的唯一责任,就是重写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人们对历史必然会有新的认识和发现,重新认识和书写历史就成为每一代人文化进步的必然诉求。中国摄影史的建设是一个极其繁杂浩大的工程,需要靠全社会的努力。中国摄影史建设作为中国摄影家协会的长期工程,也是作为对第十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胜利召开的纪念,本届研讨会决定,将对两年以来,所有对摄影史建设有贡献的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进行汇总,对优秀作品给予表彰,以鼓励中国摄影史研究。同时也是对长安镇作为“摄影之乡”,为中国摄影史、中国摄影理论评论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感谢和鼓励,我们将这笔摄影史基金命名为“长安基金”,它将伴随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长期存在,并成为研讨会的持久副题——也就是说,今后的每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都将同时成为一次中国摄影史成果的集中展示和奖励,以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中国摄影史的编纂中来。本届摄影史基金用以邀请《中国摄影史》作者泰瑞·贝内特(Terry Bennett)进行摄影史讲座。

说到“预言”,也许今天在这里,我与在座各位专家学者一样,对未来的摄影世界充满未知和幻想。正如百年前,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将静止的照片制作成活动的画面并变成第一部“流媒体”,大概做梦也没有想到百年后的今天,影像技术横行、数字技术铺天盖地的模样。同样,百年后的传播技术所带给摄影的无限可能和问题,都是令人难以臆测的。当然,我们的研讨会也并非真正想要描绘摄影百年后的面貌,但当面对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时,摄影面对未来已迈出脚步。

如果将新传播环境理解为全球化、信息化、数字化的话,那么这个环境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极大丰富与自由的空间,同时,我们也必须认清这个空间中存在的威胁和负面效应。从传播的角度看,任何文化信息都反映着传播者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我们不难发现,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着向其他地区的单向文化输出。针对我国近些年的摄影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盲目模仿西方摄影内容和模式的影像,这些影像往往生搬硬套,流于形式,缺乏内涵,甚至主观偏激。如何规避和改善这种不良影响,同时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论去正确引导摄影创作,也是我们的研讨会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摄影的理论研究必须面对摄影现象和摄影文化,无论是摄影物质文化层面或是摄影精神文化层面的嬗变与重构,去探讨新传播环境下的摄影文化结构体系和价值体系,摄影图像传播的理论研究必须顺应大众视觉教养的变化和需求,去探索新传播环境下的摄影大众话语空间的建构,去研究摄影图像信息互动传播的时代发展态势,这是历史赋予中国当代摄影人的研究课题。

第十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将从对新的传播环境的探讨和摄影这门人文科学本身出发,考察二者相互作用的关系,并在这个过程中寻找到答案——也许不是一次研讨就能够盖棺定论,但我希望多少可以成为一次抛砖引玉的会议,这才是确定此次研讨会主题的真正目的。

我们重视摄影的存在,为了使它能在人类文化传播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也更是为了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行动让我们在以“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重要思想的领导下,坦诚交流,密切合作,把摄影理论研究的人才队伍凝聚起来,努力建设平等、开放的学术氛围和学术平台,更加扎实地推进摄影理论评论建设,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摄影文化而贡献力量!

优秀征文

在第十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召开前,主办方面向全国摄影实践者、理论工作者征集了主题为“新传播环境下的摄影”的论文和文章。在摄影界同仁的大力支持下,尽管征集时间很短,却收到了200多篇征文,着实难能可贵。经过专家评审,共选出32篇优秀论文和文章。这些作品是作者对于“新传播环境下的摄影”认真思考、勇于实践的总结和探索,为摄影理论增添了新的视角和元素,值得业界参考。

新媒体混沌下图像话语权的博弈与迁徙

谢 琳【摘要】:新媒体是一个纷繁、复杂而多变的混沌世界,摄影和摄影人正是在这样一个非稳定环境下求得稳定发展。博客和微博的出现打破原有传统图像的单向传播格局,摄影人从摄影网站迁徙到了博客、微博和轻博,乃是在新媒体混沌下图像话语权博弈的一种表现。博客和微博不仅让每个摄影人获得公共话语权的可能,而且还能让媒介、公众和网友三方在博弈中从各自追求的根本目标中得益。【关键词】:新媒体 博客 微博 摄影图像 话语权 博弈

引 言

从“图像转向”、“视觉转向”、“读图时代”到“泛视觉化”、“碎片化”,等等,这都是新媒体“派生”出来的词汇。互联网、微博客因其使用的便捷性、用户连接的广泛性、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保值和裂变增值的特质,顺应了碎片化传播“轻、快”的要求,成为当下最活跃、最有力的传播媒介。

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时间被更细致地分割,空间转换频率不断提升。社会传播的模式、信息流动的本质都因此而改变。如果把博客看成一个特殊的话语的场域,我们就可以看到每个在场域中的主体都在图谋获得话语权中的支配性位置。摄影网友在博客中的话语权与在其他媒介的话语权呈现一种博弈的关系。在图像传播系统中存在着媒介、公众和网友三方,如果把三者视为一个集合的概念,那么,“三合一”的博弈则包含着相互依存情况中的理性行为。

博客和微博的出现打破原有传统图像的单向传播格局。“草根记者”开创了崭新的“强势媒体”,也见证和创造着历史。成千上万的网民正在书写着历史,改变着世界,也改变着世界变化的方式。因为大批的摄影人像候鸟一样从摄影网站迁徙到了博客和微博,直至迁徙到现在刚出现不久的轻博。摄影网友的迁徙,乃是在新媒体混沌下图像话语权博弈的一种表现。一、摄影:在新媒体的混沌状态下生存

时下,不论是“第四媒体”还是“第五媒体”已不是什么新鲜词汇。博客、微博以及WEB2.0在一定程度上曾被恶意炒作、概念透支得厉害,如今也纷纷进入过度兴奋后的回落休整期。博客还未退潮,微博方兴未艾,轻博客又“正如我轻轻的来”。手机、移动视频和户外视频则领军着新媒体的发展方向。回过神来,一时间,Internet似乎已成为落伍的“传统媒体”,有如2004年和2005年当时的博客大热,曾被期待对传播模式的重新塑造,可惜最终陨落在互联网翻腾的大潮中。而一度被担心存在极强政策风险的微博,却在中国风生水起,成为互联网应用的新星。各方胶着的“新媒体”,不能不说是一个混沌而又新奇的世界。

然而,摄影在这个新媒体的混沌世界里,又是如何生存和发展的呢?新媒体是一个纷繁、复杂而多变的混沌世界。摄影和摄影人,正是在这样一个非稳定环境下求得稳定发展,是这样一个混沌的竞争环境下谋求利益共享、谋求同步发展的。

说新媒体混沌,当然也因为“新媒体”的概念尚未清晰。对新媒体概念之内涵与外延的说法稍显混乱,但也不能仅因标准不同、观点不一等问题,把传统的类别和属差轻易忽略,形式逻辑学中定义本身需要这种层层剥离的过程。概念模糊浮泛则是探求摄影图像话语权的阻碍,新媒体重组了人类原有的社会环境与文化生态,也影响到摄影人的思考方式和认知逻辑。对新媒体发展所引发的种种社会变革进行人文精神向度上的多维考量与探究,不仅是矫正其发展弊端的必需进程,同时也是规约图像信息传播与媒介建构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发展且具有争议性的概念,在一部分研究者看来,新媒体就是指一组数字信息,一种实现了“所有人对所有人传播”的信息流,一种融合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特点的信息呈现方式。这部分研究者认为,作为一个概念来界定,新媒体和传统的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体概念架构模式不同,它已经不再可能是任何一种特殊意义上的媒体形式;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机构有美国新媒体艺术家列维•曼诺维奇(Lev Manovich)、锡拉丘兹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新媒体教授凡•克劳思贝(Vin Crosbie)和美国新科技杂志《连线》(WIRED)等。与这种观点相对应,另一部分研究者则认为新媒体概念仍然只是对传统媒体概念的补充和延伸,而不是对原有概念界定机制的完全悖反与颠覆。这部分研究者在吸收上述观点思想成分的基础上,顺延了传统的媒体实体性概念架构模式,从外(1)延和内涵两个向度上分别形成自己的新媒体界定。在技术发展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突破的背景下,对新媒体进行测度性定义,恐怕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独立考量,即新技术主导、新表现形式主导、新传播理念主导和新经济模式主导,符合以上一种或多种条件的新出现的媒体,都有可能最终发展为成熟的新媒体。

所以,新媒体应该理解为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等多种信息传播渠道,借助电脑、手机、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它是一种用户可以自主选择内容、传播者和用户形成对等交流、同时无数用户也可以进行对应交流的媒体。还是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概括的最为简练:“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新媒体它具有互动性、数字化、个人化的特点,数字化是本质,互动是表现形式,个人化则是一种延展。

尽管在理论界定上,新媒体还存在着种种无法统一的争论和分歧,但其作为媒介革命在信息传播领域所引发的巨大变革,为摄影者的交流互动展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却已是不争的社会现实。越来越多的摄影人依靠新媒体平台展示自我,摄影的及时性、可视性和观赏性决定了它需要至少在一个由你掌控的网页或网站上展示自己,其具有的超媒体性和超时空性传播特点,首先体现在新媒体的摄影图像信息传播过程中。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单一线性的传播模式,充分借助碎片化、偶发性的非线性排列组织形式,建构起“网状-链式”的图片信息随机触发传播新系统。二、话语权:在博客中掌控与失衡

当我们谈到摄影图像在新媒体传播的特质时,自然会涉及一个“话语权”的问题。话语权是目前文化与传媒研究中出现频率甚高的一个词。葛兰西的“领导权”、米歇尔·福柯的“权力话语”、哈贝马斯的“合法化”、罗兰·巴特的“泛符号化”、鲍德里亚“仿像”等思想极大地丰富了话语理论,为研究媒介话语提供了理论基础。现在话语理论研究的多元化趋势使得我们有必要从图像传播的角度来思考媒介话语权对传播信息内容的影响以及对社会行为产生的作用。

米歇尔·福柯说:“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的过(2)程。”在这个意义上,在博客这个“大集市”中,博客不是摄影人个人展示作品的简单场合。在这个众声喧嚣的地方,它还关系到作者的声音能否被公众听见,被多少人听见以及因此产生社会影响,“以此确立社会地位”的问题。博客作为传播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更是社会大系统中的子系统,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系统发生诸多互动,在博客这个小世界反映着社会大世界的同时,其自身的变化又对社会的结构产生深远的解构甚至重构。

1.一个微博就是一种话语权的掌控

成千上万的网民正在书写着历史,改变着世界,也改变着世界变化的方式。数字技术的进步,让普通民众只需有一部拍照手机,再加上互联网,就可以把身边的新闻即时展示在全球观众面前。“草根记者”开创了崭新的“强势媒体”,也见证和创造着历史。《名利场》杂志编辑大卫·弗雷德说,以前,政府总是会倾向于控制信息,从纳粹到南美独裁者,都试图隐藏那些“消失”敌人的证据。“可是现在,普通人拍摄的照片突然之间改变了一切——普通民众似乎掌握了话语权。”他出版的新书《看着世界在变》就研究了图片带来的冲击力,“不管你现在在做什么,你都要负责任的,你会被人看到。”

在博客中,点击率就意味着受众的数量。博客虽然令摄影作者有了信息发布权,但是信息发布权还完全不等于话语权。话语权应该放到传播过程中来考虑,意见和观点的传播必须要有受众才有存在的意义。博客在自我表达、人际互动和信息共享等方面带来的革命性变化,即使是在博客发展历史很短的今天,这些变化也是有目共睹。

2010年8月7日22点左右,甘肃舟曲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1463人遇难,失踪302人。8日凌晨3点23分,一个名叫“Kayne”的网友,在新浪微博上,发出了一条19字的讯息。这条来自舟曲的信息一经发出,立即在牵挂灾区的网友中间传播、扩散。在之后的很多天里,“Kayne”的微博成了媒体了解灾情的重要信息源。“Kayne”的真名叫王凯,他是重庆理工大学的大二学生,也是一位普通的放假回家的舟曲居民。那条微博发出以后,他成了一位没有记者证的记者,是国内第一个发图“报道”舟曲灾情的人,每天都有数万人在网络上等待他更新微博。在媒体抵达灾区之前,90后的王(3)凯,一个人就像一个“通讯社”。

这个例子让我们看到了博客的“自媒体”特征、注重个人表达话语权的同时,也看到了博客公共性的强大一面。你可以说它是博主自我表演的场所,可以说它一个人就是一个“通讯社”,但绝对不能忽视它的载体还是一个公共的空间。曾俊说:“博客先行者强调博客‘为私人所用’的同时,就可能会削弱其公共空间的特质。”

话语权应该放到传播过程中来考虑,意见和观点的传播必须要有受众才有存在的意义。在博客世界中,点击量是衡量受众存在最重要的指标。在声称“百万博客俱乐部”的“新浪博客”专栏里,点击量就是体现博客世界中话语权分布的最重要的指标,因为在网络上,点击量就是人气,就是在公共空间的博主们发出的声音能被多少人听到、产生多大的影响、取得多大话语权的问题。

2.“草根记者”在博客中话语权的失衡

话语权是控制舆论的权力,话语权掌握在谁手里,可以说谁就决定了社会舆论的走向。在当代社会思潮中,话语权力影响着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我们深知,在博客世界中,摄影人在大众媒体和大型门户网站的知名度和曝光量深刻影响其博客的点击率。越来越多与博客有关的人物、事件被大众媒体和大型门户报道后,往往会影响博客的浏览情况,而博客的点击量和反响又会反过来成为大众媒体和大型门户网站报道的内容。

也就是说,摄影网友在博客中的话语权与在其他媒介的话语权呈现一种博弈的关系。两种话语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使得某个人总体上的话语权有可能出现一种“马太效应”——精英与草根的话语权差距在扩大,而不是缩小。

由于图片微博的传播更多的依赖社会网络这一传播基础,因此,微博上的图像信息传播活动也就不是一种单纯的信息传播活动,它体现了网民的社会关系和这背后的价值的、心理的各种不同层面的文化认同。尽管网络中人人平等似乎是人们重要的信条,但是,事实上,在网络中,有很多因素可以导致权力的落差,甚至话语本身也是导致权力不平等的重要因素。三、三合一:媒介、公众与网友的集合博弈

在图像传播系统中存在着媒介、公众和网友三方,如果把三者视为一个集合的概念,我们就无法回避“博弈论”的讨论。因为集合作为个体组成的集体,集体行动本身就是行动个体的博弈结果,在图像传播系统中是相互作用的,只有在厘清了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之后,才可以进一步厘定集体行动的原因、过程与结果。

博弈论已经成为经济学的标准分析工具之一。它是根据信息分析及能力判断,研究多决策主体之间行为相互作用及其相互平衡,以使收益或效用最大化的一种对策理论。因此经济学常用博弈论来做策略选择分析,来指导个体的经济行为选择。但是,严格讲,博弈论并不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既然博弈论被称为是“社会科学的数学”,那么,从理论上讲,博弈论是研究理性的行动者相互作用的形式理论,而实际上正深入到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等,被各门社会科学所应用,已经成为一种研究社会科学的基本方法。

博弈论作为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我们同样可以在新媒体的图像传播研究中得到运用,以此来分析媒介、公众和网友之间的行为关系,可以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角度。博弈论代表着一种全新的分析方法和全新的思想。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萨缪尔逊如是说:要想在现代社会做个有价值的人,你就必须对博弈论有个大致的了解。

在图像传播系统中,媒介、公众和网友之间是相互依赖的。你的最优决策依赖于公众的反应,公众的反应依赖于你的决策,你的决策还依赖于公众的反应认为你怎么决策,公众的反应和你怎样选择哪种媒介手段,又将影响你怎么决策,这种互动环境下的理性选择理论我把它称为“传播博弈论”。

媒介、公众和网友三方的博弈包含着相互依存情况中的理性行为。它有三个基本要素:博弈方、策略和得益。博弈的一切分析都以关于个人决策行为的假设和个人基本权利的假设为前提。第一个假设是人是理性的。理性意味着每个人在给定的法规和政策约束条件下争取自身的最大利益。第二个假设是作者在图像传播系统中对他所传播发布的图像作品有着完全的选择自由。在这两个前提下个人的理性的自由选择行为可以通过信息传播机制而协调起来,达到媒介、公众和网友之间互利的结果。博弈论意义上的受众实际上也是这样一种自由选择的“理性人”。给定的约束条件可以是文化环境、舆论环境、团体归属感,以及受众作为社会个体的各项参数。

当今,在新媒体混沌和PS技术泛滥的状态下,新媒体大众传播创造了我们关于世界的真真假假图像。由网站、博客、微博和轻博提供的图像常常是不完整的和扭曲的。然而,这些反映却是构成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识别真伪的基础。新媒体也是创造环境的媒介,现代社会的人们生活在媒介的包围中,因而使我们生活在新媒体创造的虚拟的环境——一个虚假的世界中。

由于媒介、公众、网友在现实社会中角色和地位都存在差别,一个明显的问题是各博弈方对信息的掌握程度是不对等的。比如微博,冠以“V”字实名制的政府或者官方媒介的博主对图像信息的掌握有“先天优势”,而“自媒体”博主的图像信息则只局限自己亲眼所见,亲自所拍或者转载的图像,并且,“自媒体”的图像信息都有随时被微博管理员“和谐掉”的厄运。这种情况在博弈论上被称作“非对称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

所以由于非对称信息的存在,不拥有信息优势的作者只能消极地等待转载自己无法得到的信息,加上某些博客特别是微博的博主,出自于谋取利益或者为了增加粉丝的数量,将其言论传播和影响力扩大到更大的范围而发布假图片,给社会程序造成很大的混乱和危害。

例如,中央电视台在2011年7月8日报道称:想来北京“看海”的朋友“失望”了。6月23日下午北京遭遇强暴雨天气后,网友们通过微博转发各处积水的照片,夸张的表示在北京可以“看海”。央视记者调查后发现,所谓的“北京暴雨七景”中,竟然有3幅照片是假的。23日当天,微博网友将一组暴雨照片汇集起来,并起“陶然碧波”之类等七景的名字。然而经过比对,网友发现其中3张照片造假:大望路汽车被淹的照片使用了2004年7月莲花桥的照片;水淹过街通道的照片也是2004年的;另外一张首都机场的飞机跑道被淹的照片是借用了海南某机场的照片。

很多得知真相的网友大呼“被忽悠了”,并提出“在全民微博的时代,您上过微博假消息的当吗”的疑问,呼吁微博上的消息也应具有公信力和诚信。对此斯蒂格利茨提出了一个模型,核心是“不拥有信息的人可以主动设计一个菜单,来甄别不同人的信息。”这种做法相当于目前新浪微博上已设有官方的“微博辟谣”小组和“辟谣联盟”等打假小组,号召大家举报不实信息,并注明微博地址方便快速(4)处理。目前,“微博辟谣”小组已获得近30万网友的关注。

从博弈理论上看,公众因被欺骗的谨慎会导致对交易信用的怀疑,这将成为交易的障碍,引起交易成本的增加。如果媒介、公众和网友三方博弈结果是对图片真实性的纷争和微博的无序,结果是“和”的相互抵消,形成的是博弈结果的“零和”乃至“负和”。这对于有限的社会资源,无疑是一种浪费。四、摄影人:在网站与博客中迁徙而行

曾记否,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介曾经是摄影人的栖身“湿地”?曾记否,三大类摄影网站也是他们的家园?当记忆还依然清晰的时候,博客、微博乃至今年悄然走来的轻博,又成为喜新厌旧的摄影人的另一个家。迁徙而行,南征北战,已成为摄影人的一种牧民式的生活方式。现在我们每当遇到摄影网友的见面语,是不是要问“你搬家了吗?”

1.摄影网站:摄影人曾经的家园

博弈论在分析某个个体的时候最后总是要落实到某种稳定的状态,这种状态在博弈论中被称为“均衡”,均衡分析是博弈论重要的分析方法。媒介传播效果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之间的博弈关系,而对效果的研究实际上就是对博弈方最终形成的“均衡”进行研究。

当摄影人在选择使用何种新媒体来发表公布自己的图像信息时,这个选择的过程本身就存在着博弈。媒介、公众和网友三方在博弈中,各博弈方追求的根本目标以及他们行为和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得益,它是指参加博弈的各个博弈方从博弈中所获得的利益。比如上世纪90年代,摄影网站盛行,摄影人纷纷投身于网络发布作品,互联网大致分为三大类摄影网站:第一类是以新华社和中新社为主的成为网络最可信赖的新闻摄影“大户”。这是属于通讯社网站一类。第二位类属报刊母体网站一类。各大报刊网站由电子版向新的网络媒体发展,并摆脱了母体报刊翻版的局限。这些报刊网站的新闻图片除了由本报刊记者采访拍摄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由业余的“网络记者”提供,从而丰富网站的图片来源。如“人民网”(人民日报)、“南方网”(南方日报)等网站。第三类摄影网站是综合性网站的一类,如新浪、搜狐等网站。这类网站除了新闻图片一项外,还开辟专题摄影,既有文字报道也配有照片,更多是百姓生活、风光人像等栏目。

1998年以前,新浪还开设“摄影幼稚园”,针对一些初入门或未入门的摄影爱好者进行专业辅导,一度的摄影论坛、摄影聊天室也成为摄影人的欢乐天地。同时也培养滋生出不少新网站的负责人,如:全球组大中文摄影网站“色影无忌”,以及“蜂鸟”、“中国网络摄影”、“江湖一色”、“摄影爱好者之家”,等等摄影专业网站。这些网站吸引了无数的摄影者,他们来自于世界各地、国内各省市,其中既有摄影专业人员,也有摄影爱好者,器材“发烧友”,他们在聊天室探讨摄影技艺和理论。那时候的摄影网站提供的论坛、聊天室一度成为摄影人热衷的地方,为个人摄影图片专辑提供了展示的空间。

以上所说的摄影专业网站,就是摄影人在博弈中追求的根本目标以及他们行为和判断的主要依据,他们选择从中取得最大效益的“得益”者,媒介、公众也是博弈中的得益者。

博弈中的得益有正有负,而得益的差异和构成特征也会影响博弈方的行为方式。将每个博弈方在各自的策略组合下的得益相加,得出“总得益”,称为“和”,“和”或为零,或为负,或为正。零和博弈,是指博弈双方的得益之和为一常数,一方所得增加,另一方的所得便减少。与零和博弈对应的概念是变和博弈,即博弈双方的所得之和为一个变数。效益最大化即意味着能够使“和”最大化,而避免使“和”(5)减低乃至为负。

2. 博客:各路英雄迁徙途中的“帐篷”

博客和微博的出现打破原有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格局,大批的摄影人从摄影网站迁徙到了博客和微博,直到现在刚出现不久的轻博。

2000年4月11日色影无忌开设“无忌论坛”。笔者自从2000年以来一直在色影无忌开设若干摄影主题帖,并被评为精品主题,成为陈年资深老泡菜。博客在2000年开始进入中国,直至2004年后,博客逐渐流行。一些电影明星、摄影名人、媒体名记自从博客问世以后,大部分采取双栖双修身份,既保持色影无忌会员账号,不时到无忌发帖,同时又不失时机在新浪、搜狐、网易等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综合性大网站的博客落户,成为那里图片博客大户。

由于新浪网站强大的综合性,全国影响力大,摄影题材和内容涉及面广,网友来自五湖四海,各方高手云集于此。因此,新浪博客最受摄影记者、摄影名家、摄影爱好者的热衷喜爱和欢迎。据不完全统计,有三分之一原来在色影无忌“泡”摄影、“侃”摄影,在“摄影大家坛”开摄影主题帖的资深老泡菜已经逐渐脱离摄影专业网站,开始将精力和视线转移到了新浪、搜狐、网易等网站开设图片博客和微博,成为新浪等网站图片博客的主力军。可以说,像新浪这样的综合性网站开辟博客和图片博客、微博、轻博客等新媒体运作,能有效带动该网站的人气、凝聚力和影响力。

博客既可以让每个人接受外来信息,也可成为传播者。无论是博客还是微博、轻博客所具备的双向传播甚至是多向转播功能,使传播者与接受者互动性增强,个人的言论自由权利达到了最大化发展。由此,博客和微博在传播上打破了“沉默的螺旋”传播效果。虽然博客不是万能的,我也不是一个博客决定论者,但是,如果要随时随地更新你拍摄的图片,让人知道你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到目前为止,最好的方式就是运用博客来展示。摄影图像已成为博客一种直接了当的表现方式,摄影与博客密切相关,摄影网友与博客无疑成为最大的得益者。

又如,笔者(越野mm)新浪的图片博客,从开博到现在只有一年半的时间,引人深思的270个纪实摄影专题引来众多粉丝的关注。博客访问:524,852。关注人气:28,015。全部博文293篇;其中,人文纪实为61篇;西藏专题为18篇;矿区·矿工为7篇;潮汕习俗34篇;人生百态为25篇;民风习俗为40篇;旅游风情为52篇;闲暇闲聊为33篇;大学生活为14篇;论著·理论为5篇;被博主推荐为精品博文的有33篇。其中,一篇图片博客《走访采煤沉陷区:挖的不是煤,是百姓的根基》作为精品被推荐上新浪首页,在短短半天时间被关注阅读166370;评论:184;收藏:22。还作为头条微博被粉丝们相继转

(6)发。一篇图片博客《矿工洗澡纪实,关注炭黑危害与矿工生活》被推荐上新浪精品博客首页,继而被推荐上了新浪首页独家栏目。短短(7)十几小时被关注阅读:13332;评论:114;收藏:7。一篇图片博客《中国第一个用国产相纸印出第一张相片的人》被推荐上新浪精品(8)博客首页生活记录栏目。

博客和微博借助于网络平台,每个人的博客或者微博的页面都是独立存在的,每个人都可以选择性关注或是谈论某些话题,不受其他人所左右,真正做到我的博客我做主。虽然后来者“轻博客”有取代“重博客”的趋势,但目前博客仍然为摄影图片的传播、互动、展示、交流提供强大的发展空间。

选择互利主义的原则进行博弈意味着博弈开始走向合作,即博客与网友的合作,网友和公众的合作以及博客与公众的合作。合作的成功和各方得益与否,取决于进行决策的时候能否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非合作博弈强调的是个人理性、个人最优决策,其结果可能是有效率的,也可能是无效率的,个人的理性可能会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公开发表的意见与公众自己的真正意见可能(9)并不是一回事,即形成的舆论并非真实民意的表达。”

结 语

新媒体重组了人类原有的社会环境与文化生态,也影响到了人们的思考方式和认知逻辑。在新媒体的平台上,所发布的每个内容理论上都是面对全球所有的使用者的。就图像传播者而言,所有的人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这使得大众传播的领域得到了极大的延展。博客和微博的出现打破原有传统图像的单向传播格局,使大批摄影人从摄影网站迁徙到了博客、微博和轻博。

无论是作为一个信息的发布平台,还是草根秀场、官方代言,无一不在彰显着微博所带来的信息传播变革对人们交流方式的影响,以及它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世界。实际上,新媒体已经涉及和全面展现了人类现有的所有文化形态,并针对不同个体实施个性化的精确传播,这种个性化的范围完全可以缩小到单个个体,使得“个人化精准传受”一词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分众时代新媒体的代名词。

博客和微博不仅让每个摄影人有获得公共话语权的可能,而且还能让媒介、公众和网友三方在博弈中,各自追求的根本目标以及他们行为和判断的主要依据而得益。在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期间,微博给了中国公众表达的平台,并扮演了议题设置的作用。这种公共话语权也将会随着人们微博黏性的增加,微博粉丝圈子的扩大以及微博平台影响力的加强而逐渐扩大。正如互联网趋势研究者谢尔·以色列在其新书《微博力》写到的,“我们正处在一个转换的时代——一个全新的交流时代正在代替老朽的、运转不灵的传播时代。在这个由微博推动的、正在到来的交流时代,如果我们还没能跟上它的脚步,那么就可能会被这个时代所抛弃。”(作者为广东汕头大学副教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