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梯:从新人到达人的职场进化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1 20:47:11

点击下载

作者:虞莹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云梯:从新人到达人的职场进化论

云梯:从新人到达人的职场进化论试读:

内容简介

本书从分析当今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现状开始,逐步引导读者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和未来规划。作者将其十多年为世界500强企业培训的经验,以及出任高管、个人创业、阅读学习的经验系统梳理,提出自我提升四步法,即自我定位→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优化,并结合心理学与管理学理论、测试及案例,帮助读者搭建职场和人生的云梯。

书中的精彩内容、重要观点皆以可视化图形、表格、插画等形式展现,直接扫描书中二维码,还可进行在线心理测试。本书为读者提供了更快速、更有效、更直观的阅读和学习体验。

引 言

Introduction

美国冰球运动明星韦恩·格雷茨基曾用一句话总结他的获胜秘诀:“我总是滑向冰球运动的方向,而不是等冰球到位再追。”股神沃伦·巴菲特为《纽约时报》撰文时,直接引用了这句话,奉劝人们在金融投资上应该有更长远的眼光。不难发现,格雷茨基和巴菲特都准确地抓住了获得未来成功的两个原则:形势预判和提前准备。

人们如何看待和准备工作,决定了他们能否以更大的概率赢得未来的职业成功。

每个人都有平均35年的活跃职业生涯,比一场冰球赛和大多数人的股票账户活跃时间长得多。在如此漫长的岁月中,要对未来工作做出正确的预判和精心准备,并不容易。因为我们身处一个快速变化的世界,大量新科技在潜移默化地改造世界;很多产品及行业都在快速迭代;企业组织结构变得更加扁平化、网络化和无边界;传统的人才就业市场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

LinkedIn创始人里德·霍夫曼在《至关重要的关系》一书中指出,在过去的60多年间,人才就业市场的运作方式就像一个自动扶梯。人们在大学毕业之后,就站在了扶梯的最底端。之后,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人们会在职场扶梯上稳步上升,每升一级就为其带来更多的权利、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工作保障。

但现在的情况大为不同了。人们理想中稳定的、逐步高升的工作其实并不存在。在越来越拥挤、缓慢的“自动扶梯”上,人们很有可能被困住。一方面,随着就业市场萎缩、就业机会减少,加之社保退休机制的变革,使组织按等级序列升迁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年轻人被困在底层,资深的中层管理者遭遇发展瓶颈,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问题。另一方面,科技快速跃迁导致众多新的工作选择,人们需要花费比以往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适应新环境、学习新技能,才能胜任更复杂的工作。更重要的是,传统的职场环境已经逐渐离我们远去。在过去,一份好职业曾是“安全、保障和稳定”的代名词。如今,无论一个企业看上去多么伟大多么卓越,其实都面临着潜藏的危机。那些显赫一时的伟大企业,如柯达、安然、通用汽车等公司,由于市场的变化、新技术的出现、众多的竞争对手,以及可能的战略错误甚至仅是战略偏差,都可能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受到致命打击。外部激烈的市场竞争、新技术的加速发展,迫使企业不得不采取诸如战略转型、多元化业务策略、整体业务外包、虚拟团队、共享经济、降低成本等方法来应对难题。

未来充满无数可能。人们必须接受由于各种变化导致的转行、转岗、失业、发展危机、能力重建等一系列高难度挑战。

但正是这种可能性和不确定性恰恰带给人们更多自我发展的机会。每个人都必须学会在外部不确定环境下,为自己寻找并建立某种内在确定性,这也是人类应当掌握的最伟大的技能之一。当风霜雨雪不可预知时,人们学习建筑;当猎物口粮不确定时,人们学习种植粮食;而当金融危机、企业动荡不可控时,人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抵御风险。

抛弃“自动扶梯”,你需要携带自己的“职场云梯”:灵活、机动、自由,不仅可以帮你向纵深发展,也能在平台之间横向切换,根据自己的目标,在通往无限光明、无边界的理想之路上拾级而上。

一个职场人拥有“职场云梯”,并知道梯子应该架设在什么位置,代表着其有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 在职场进阶过程中,不管升迁、跳槽或转行,每走一步都应当分析反省:是否走了弯路,是否在荒废自己的青春?每隔一两年,都要自我总结,发现问题并获得提升改善。当人们拥有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在工作中获得的经验,可能是其他人在同等条件下所获经验的数倍,他在职场上的发展速度就可能“一日千里”。

打造“职场云梯”意味着人们追求职场能力的不断提升。当人们能够从身边的环境中,积极探索学习机会和资源,并学会组合不同的能力来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时,梯级就会不断延伸,承载人们自由地到达更远更高的地方。能力拓展的益处不见得马上显现出来,但所有这些能力的提升都会帮助人们在整体上获得改善。从长期来看,一定会带来可观的收益。

本书分为四部分,系统地介绍职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典型问题,协助人们建立和完善自己的“职场云梯”。

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当变化来临时,你的工作经验、能力优势、核心价值和所做贡献,将赋予你自由的选择权。从本质上来说,是你在选择自己的职业生涯、公司、老板和团队。在不确定的世界中,拥有“职场云梯”,你就可以掌握自己的未来,创造理想职业人生。

感谢在漫长成书过程中,给予我无私帮助和热情支持的各位专家、好友们。感谢我的学员们,你们的真实成长是对我最好的鼓励。感谢我的家人们,你们是我最忠实的支持者。感谢一直给予我支持鼓励的责任编辑张冉,给予我很多帮助和非常宝贵的建议,没有你,就没有这本书。

在此特别感谢本书的插画作者、“画书会”(微信公号readrawing)创始人同时也是我的好友木木。木木多年来致力于推广用视觉思维的方法激发想象力,促进更有效地阅读和结构化学习。她也是最早阅读完整本书的读者之一,给予了我很多启发性建议。感谢你木木,这些生动的绘画使本书增色不少。

本书虽为心血之作,难免也有不妥之处,还望读者见谅并指正,期待与大家的更多交流,联系方式请见本书封底。虞 莹PART1 自我定位

很少人在职业发展之初,就非常幸运地拥有清晰的职业蓝图。而我们在职业上获得的所有成就,都取决于如何认识和发展自我、如何预判形势,以及为未来所做的准备。在职业发展初期,迷茫的年轻人常常会受到锚定效应和职业路径依赖的限制,从而走上一条曲折动荡的道路。因此,本书的第一部分将阐述正确的职业定位过程:在确定长期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对能力、兴趣、形势的分析,积极进行职业探索,逐渐形成清晰的职业定位,最终确定在某个领域长期贡献自身价值。第一章 穿越迷雾1 如何获得理想的工作

拥有一份满足理想、力所能及、较好收入的工作是所有人的普遍愿望。

一份理想的工作不仅能有机会让人们发展技能、实现理想与抱负、体现个人价值,还有助于塑造一个积极的社交身份,提升人们对各种资源的掌控能力,从而放大个体能力,加速自我实现。

拥有一份理想工作的人有更强的主观幸福感。他们感觉到胜任工作的愉快,对做好当前工作相当自信,同时也不畏惧新的挑战和变化。

什么样的工作,才称得上是一份理想工作?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但所有的答案,都基于人们对工作的七大期望。

要找到一份完全吻合以上期望的工作是非常困难的。意识到这点之后,我们就会理解:理想的工作其实是一种选择。你需要有所比较,才能知道自己特别在意和不在意什么。企业高管虽然非常喜欢工作带来的挑战,但也必须承受放弃个人时间和自由的代价;研究人员虽然热衷于享受钻研带来的乐趣,但也必须学会和其他部门或外部进行协调沟通。

0~2 年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往往对自我关注较高,希望展露个性、发挥能力,会将“个人兴趣爱好、是否能发挥自身能力或独特潜力”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上。

2~3 年工作2~3年之后,人们在工作中逐渐建立自信,迫切渴望得到进一步成长,对“收入和晋升”的要求不断提高。

5~8 年工作5~8年的人,意识到情况发生了缓慢的变化:长时间的工作产生了一定的职业倦怠感,渴望得到新的发展机会,获得更大的挑战。在这个阶段,“被认可、工作具有意义和富有挑战”成为重要的工作动力之一。

10年以上 而在工作10年以上的群体中,有相当比例的人将“保持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平衡”,“自由、不受限制的工作时间和空间”置于首要位置。因为随着职位不断上升,高管们的工作强度和压力不断加大,精力衰竭的迹象逐渐显现,他们迫切需要以更自由、可控的方式进行工作。

此外,不管在什么年龄阶段,都有一些人非常渴望进入一个高尚、领先和创新的企业工作,而另外一些人则对企业类型毫不在意。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对企业类型毫不在意的人,往往有更强烈的创业欲望和动力。而大多数看重企业类型的人,通常将“成为中高层管理者”作为个人的职业终极目标。

要获得一份理想的工作,除了要把握好不同阶段职业发展规律,更要明白,所有的工作努力和选择,其实都暗合了每个人的长期职业发展模式。

///////明确自己的长期职业模式///////

典型的长期职业模式分为五类:

很多人往往都在年轻的时候,单纯从名望和收入方面考虑,设想自己的未来。他们认为,自己会最终成为一个企业家或专家。需要指出的是,能够胜任一份工作,并不一定与其长期职业模式吻合。我们会发现,一个忙碌的企业家真正渴望的,有可能是成为一名匠人或者自由职业者;而另一个管理者有可能觉得,只有当自己在从事研发工作的时候,才能找到真正的乐趣。随着人的逐渐成熟,人们会遵从内心最真实的渴望,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角色,稳定地进入到长期职业发展模式中。

· 专家

他们致力于特定领域的专业技术,积极进行技术层面的深入研究,并做出贡献。大多数的科研工作者、咨询顾问、医生、律师、工程师及各类传统技术人员都可归于此类。

· 组合管理者

他们追求包含不同工作经验、技能以及成就的职业旅程。通过在不同阶段为不同公司工作而拓展能力,实现个人价值。大多数的基层和中层管理者都可归于此类。

· 传统高管

他们有非常清晰的职业愿景和使命感,为成为高级管理者而不断进取;他们不畏惧跨越自己熟悉的专业,不断地拓宽管理幅度;制定策略,整合资源,并愿意承担更大的责任。大多数企业高管、合伙人都可归于此类。

· 企业家

他们工作的所有目的都在于累积自己的经验技能,并最终创办自己的企业。他们相信商业逻辑、乐于学习和挑战新事物。大多数企业家、独立创业者都可归于此类。

· 自由职业者

他们不属于任何一个机构或公司,他们通过出售自己独特的工作技能,实现与外部的社会价值交换。在美国及一些共享经济发达的国家,自由职业者比例已经超过了30%。随着全球共享经济的发展,国内自由职业者的比例也在持续增加。大多数作家、设计师、培训师、心理咨询师、摄影师、自媒体工作者、合作司机都可归于此类。

///////确保个人持续成长///////

一个人的学习和成长,绝对不是自然发生的过程,而是基于人的主观需求,不断进行反省和持续改善的结果。在长达35年的职业生涯中,人们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掌握新的专业知识和复杂技能,将天赋转变为持续的竞争力。那些具备持续成长能力的人,会在每一天的工作中发现新的学习机会,不断进行自我指导和自我优化,持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为自己争取到理想的职业或创造自己的事业。

>> 案例>>>. IBM首席执行官的个人成长之路

IBM公司前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周伟焜正是这样一个具备强烈自我发展意识的人。1968年,周伟焜从香港大学电机电子工程系毕业,应聘进入IBM公司,成为一名普通的程序员。三年后,由于工作绩效突出,他升任开发管理经理。此后三年,他受公司委派,先后承担过计算中心、编程队伍、系统分析队伍以及团队的培训管理工作。某天,老板突然问他,是否愿意做销售工作?这意味着已经是经理的他,必须重新回到一个普通员工的职位上。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周伟焜接受了这项全新的挑战,转做一名普通的销售人员。但没多长时间,他又凭着优秀的绩效,成功升任经理。老板惊喜地说:“不论在哪个岗位,做技术,还是做销售,你都能够快速学习,不仅可以很快胜任新的工作,还能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具备成为一位高级经理的特殊潜质。”周伟焜在总结自己40多年来的职场历程时,也强调:“我在工作中只追求两件事——工作有无挑战和公司是否给予足够的回报。我在IBM,差不多每隔两年就会被推出去,面对一些新的挑战。因此,我从来不会对自己的工作感到厌倦。”

在职场中,有些人也像周伟焜一样,具备强烈的自我发展的意识。他们首先意识到,工作中的挑战就意味着学习机会,唯有不断拓展新的能力,不断贡献新的价值,才能突破职业瓶颈,为自己争取新的职业发展平台。

结论

获得理想职业的两大核心是:明确自己的长期职业模式、确保个人持续成长。

这意味着一份理想职业并非随机偶得,而是人们确定长期发展方向之后,主动地、梯级式靠近目标的结果。2 锚定效应和职业路径依赖

不论一个人的职业道路看上去多么随意散乱,在其职业发展中,都有一股看不见的神秘力量影响着他的选择。这股神秘的力量就是“职业锚”。

在你面前有一个幸运轮。幸运轮上有一些数字。当你转动这个幸运轮以后,指针停在数字65上。下面你要回答这样两个问题:

Q:你认为非洲国家数量在整个联合国所占的实际百分比是大于65%还是小于65%?你不用仔细考虑这个问题,你的答案肯定是小于65%。

Q:第二个问题是:你认为非洲国家的数量在整个联合国所占的实际百分比是多少?经过一番思考,你给出的答案是45%。研究人员记录下你的答案,并感谢你的参与,之后他就离开了。

现在假定你是另一个人,你之前并没有回答过有关联合国的问题。你转动幸运轮之后,得到的数字是10。于是你所看到的问题是:

Q:你认为非洲国家数量在整个联合国所占的实际百分比是大于10%还是小于10%?你认为非洲国家的数量在整个联合国所占的实际百分比是多少?经过一番思考后,你给出的答案是25%。

以上这些描述正是特韦尔斯基和卡尼曼在1974年进行的一项心理学实验程序和结果。被随机分到数字65的实验组被试人员,给出的平均估计比例是45%,而被随机分到数字10的实验组被试人员,给出的平均估计比例是25%。特韦尔斯基和卡尼曼的结论是:个体的判断首先会确定一个初始值,或者说是一个“锚”,然后,依据选择的“锚”进行并不充分地上下调整。他们将这种现象称作“锚定和调整效应”。

人们很难抵御锚定效应的影响,即使是经验丰富的专家,也有可能受到设计或者伪装过的数据和信息的影响——尽管他们并不相信这个数据。下面的心理学实验很好地证明了这点。

1999年,心理学家斯特拉克(Strack)和穆斯魏勒(Mussweiler)做过另一项实验,这项实验同样是由两个问题组成。其中一半的被试者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是:甘地是在9岁之前还是之后死去的?第二个问题是:甘地活了几岁?另一半的被试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是:甘地是在140岁之前还是之后死去的?第二个问题是与前一组一样:甘地活了几岁?

任何对圣雄甘地有一星半点了解的人都知道,他肯定不止活了9岁;而世界上最长寿的人也只活了122岁。看上去,这些问题太荒谬了,根本起不到影响作用。但是,结果显示,在做出判断之前得到的陈述信息(锚定点)会大大影响人们最后评估结果:第一组给出的答案平均是50岁,而第二组的平均答案是67岁(事实上,圣雄甘地是在87岁时被刺杀的)。

>> 理论>>>>>.. >>>>> .锚定效应>>>>>>

人们在评估某一事物时,常常会受外界影响,锚定一个参考起点,并在起点的基础上,做随意但不充分的移动。这揭示了人类思维过程的一些基本模式:人们对某事的最初判断和决定,会极大地影响最终结果,再理性的人都难逃锚定效应的影响。

在对人生至关重要的职业选择上,“锚定效应”也会对人们的职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人们在选择职业的早期,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迷茫和摇摆,甚至可能反复推翻自己过去的决定,选择一条新的道路重新开始。但是,不论一个人的职业道路看上去多么随意散乱,在其职业发展中,都有一股看不见的神秘力量影响着他的选择。这股神秘的力量就是“职业锚”。

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的埃德加·H.施恩(Edgar H. Schein)教授,曾领导了一个研究小组,对斯隆管理学院的44名MBA毕业生,进行了长达12年的职业生涯跟踪研究,通过大量面谈、跟踪调查、公司调查、人才测评、问卷调查等方式,最终分析总结出职业锚 (职业定位) 理论。主要有以下两个观点:

01.对职业生涯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每个人特定的职业锚(Career Anchor),也就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核心,包含个人性格、兴趣和工作价值观。兴趣、性格和价值观需要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去检验和加深理解。当员工进入早期工作情境后,通过努力,习得实际工作经验;接着在经验中自省个人才干、兴趣动机、工作价值观,寻找更匹配的平台,最终确定能实现自我满足和理想的职业定位。

02.职业锚是个人与工作环境长期互动的结果,是动态变化、不断调整的。职业定位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但随着外界环境、个人、工作和生活等因素的变化,职业定位可能需要调整,以修正职业规划。

手机扫描二维码[1]

施恩

职业锚测试

早期的工作情境就是一个力量巨大的“锚”。一个人职业生涯路径发展方向,很大程度会取决于他在职业生涯中的早期工作甚至是首份工作。因此,在做出一项符合实际、有远见的决策前,设立多个锚定值,以平衡机会和风险,是非常有必要的。

只要我们抛出第一个职业锚,对自己说:“好吧,试试这个工作吧。”就意味着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们会跟着这个锚走上一段路。具体来说,个人在早期工作的1~3年,受工作环境所提供的机会的影响,发展出不同的能力,这些工作能力随之被总结为工作经验,形成特有的专业性。接着,人们会延续逐渐形成的专业累积,根据个人的工作偏好,发现最合适自己的领域及职业,最终确定自己在某个领域或岗位上,长期贡献自我价值。

>> 理论>>>>>.. >>>>> .职业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原本是一个自然科学术语,即一旦受某种偶然事件影响,整个系统就会沿着一条固定的路径演化下去。即使有更好的替代方案也不能更改既定的路径,形成一种“不可逆的自我强化(self-enforcement)”。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条路径产生依赖。好的路径会对人们起到正反馈作用,因而进入良性循环。而不好的路径会对人们起到负反馈作用,人们可能会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下,导致停滞甚至倒退。

人们在职业选择中,也存在寻找职业适应和自我强化的现象,即职业路径依赖。人们在过去工作中衍生出来的习惯和信念,会影响当前及未来的选择。而这些选择一旦进入锁定阶段,要想摆脱会变得十分困难。

最常见的职业路径依赖有三种,分别是对企业、行业和工作内容的依赖。从整体上来看,对工作性质的依赖大于对行业的依赖,对行业的依赖又大于对企业的依赖。在进行职业转换的时候,人们对未来工作的选择的顺序依次是:

与我过去工作内容和性质的相关程度→与我过去行业的相关程度→与我过去公司的相关程度。

基于这些原因,人们选择早期工作时,应谨慎地抛出第一个锚。对第一份工作的选择应该是非常慎重的,切忌盲目、随意地开始工作,不要仅为了一份薪水而工作,要记得是为了未来而工作。选择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行业和工作内容”上,而不是放在“公司和品牌”上,更不是放在“薪水高低”上。一旦发现设定错误,应该快速撤销错误的锚,避免长期处于错误的环境中,而被牢牢锁定。时间越久,锚的影响力越大、越难摆脱。

职业锚和路径职业依赖的背后,是人们对工作经验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也是为了避免资源损耗的一种自然选择。在职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行业趋势和个人能力的不断变化,为了追求更理想的职业,很多人会跳槽甚至转行,尽管如此,他们的职业锚却很稳定,自始至终都在追求价值取向一致的职业。

结论“锚定效应”和“职业路径依赖”会对人们的职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进入职场早期,人们被强化的能力衍生出来的习惯和信念,会影响他们今后的选择,形成“不可逆的自我强化”,这就是传统说法上的“男(女)怕入错行”。因此,在做出一项符合实际、有远见的决策前,设立多个锚定值,以平衡机会和风险,是很有必要的。3 理性的职业分析与决策

理性的职业分析与决策意味着三件事:

确定目标;

列出标准;

做出符合标准的选择。

职场上不乏这样的人:智商极高,学习能力很强,但对工作没有兴趣,缺乏成就感,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没价值”“工作没什么意思”;还有一些人,头脑灵活,善于跳槽,连续换了几次工作之后,累积了不同行业、不同职能的丰富经验,却感觉失去了方向: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只知道不喜欢做什么;五年换了七份工作,仍然不知道最适合的工作在哪里,怎样才能得到一份理想中的工作……

很多人急于上船。他们在若干年前,随机跳上一条最近的驶过身边的船,然后努力随着风浪摇摆,甚至一辈子都停留在一艘错误的船上。他们任凭人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职业生涯被偶然因素所左右,白白浪费了自己的宝贵年华。

很多人热衷奔跑。他们工作勤奋努力,但只是满足于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数十年如一日在平原上狂奔,但却没有想过要攀登山峰。他们很少认真地分析和了解自己。如果你向他们提问:“假如你没有进入这个行业,你觉得是否会比现在有更好的发展,有更大的成就?”他们多半会不知所措。

许多人忙于冲浪。他们因为忙碌和压力,而放弃对职业的长期思考。他们身处商业竞争的浪潮中,站在浪潮之巅,用全部精力和体力努力让自己保持平衡。他们每天工作15个小时,却很少花时间去想一想:“现在我所做的事,和未来的我有什么关联? 和我的兴趣、热情和才华有什么关联?和我想要拥有的事业和人生又有什么关联? ”如果他们愿意多想一下,情况可能会完全不同。

在工作中遭遇挫折的人们,通常将希望寄托在下一份新工作上。他们相信,只要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这些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但这只是错觉。造成以上问题的真正原因,是大多数人根本不了解“个人职业定位”,没有为自己做出恰当的职业决策和选择。

在过去的教育经历中,人们从没有学习过“如何让自己获得理想的工作和生活”这门重要的课程。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你可能会面临不同的挑战:择业、跳槽、进修、晋升、转岗、换行、被辞退、在家办公、自雇、与人合伙或自主创业,甚至去云游四海,过一种完全放空的生活。大多数情况下,你都需要独立做出决策。

职业生涯中的连锁反应如同向湖中投入一粒石子,一个涟漪激起另一个涟漪,一项决策推动着另一项决策。你做了什么样的职业选择,就拥有什么样的职业生涯和人生。今天的状况是几年前选择的结果,而今天的选择又决定几年后的职业状况。所谓的现状并不是真实的现状,而是过去的决策所残留的后果。

无怪乎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曾无限感慨地说出这样一句话:“所以你得相信,你现在所体会的东西,与将来多少会连接在一起。”也就是说,你现在所参与的所有事情,都会不同程度地在你未来的生命旅途中以另一种面目出现。虽然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但每个人当下的行为和选择,正在影响和塑造着未来的自己。

///////短视和“有利归因”会让我们不断犯错///////

想象一下,你正开着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大雨倾盆,而雨刮器又突然发生故障,无法工作。挡风玻璃上雨水迷茫,这时候你会做什么?

你可能立即降速,与前车保持距离,缓慢行驶,在最近的安全地点靠边停车,等待救援。当你看不清前面的道路,你就无法快速前进。当车辆的刹车距离大于注视点距离时,车祸风险会成倍增加。所以,你的注视点距离就决定了车辆的行进速度。研究表明:

80公里/小时 当车速是80公里/小时,人的注视点距离约为420米;

70公里/小时 而时速为70公里/小时,人的注视点距离就缩短为约360米;

40公里/小时 当车速降低到40公里/小时,注视点距离就缩短到180米左右。

10公里/小时 假如只能以10公里/小时的速度龟速前行,那么你的注视点距离仅能保持30米左右。

当人们无法看得更远,就不可能做出更长远的决策。这就是短视。

职业生涯规划也是如此。短视的人通常没有正常的自信,他们畏首畏尾,害怕失败和改变现状,宁愿蜷缩在一个小地方,以保持安全感。短视的人不明确自己的长期目标,很多行为都是短期行为,稍有不如意就改变方向,经常会行事冲动,如盲目考研、进修,随意跳槽、转行等。

思考这样一个场景:

在你面前,有4本心理学书籍,请你任意挑选可能会阅读的一本书,并说出理由。你的理由是什么?绝大多数人可能会根据书名或封面去挑选一本书,还有些人会随意地翻看内容是否是自己感兴趣的。

这正说明:大多数人凭借个人直觉进行选择。但很多时候,直觉并不客观。人们总是倾向于高估自己的能力和成功概率。每个人在照镜子时所看到的自己,要比实际长相好看30%。70%以上的司机都认为,自己的驾驶水平要高于平均水平。我们总是相信:自己比同龄人更优秀、更有道德、更勤奋,理应获得更好的报偿。

当我们评价自己的成功,总是将其归功于个人天赋和努力;如果事情不顺利,我们会将其归结为外部环境的恶化;当我们评价他人的成功因素,总是将其归功于他人的运气和环境;假如他人失利,我们会认为是他的能力不足引起的。心理学上将这种状况称作“有利归因”。“有利归因”会让人们陷入“自我感觉良好”的泥沼,做出错误的判断。

大多数人在追求目标的路上,关注更多的是自我和内在力量,如设定长期目标,提升个人能力,要求自律和持续进步。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同样重要的环境和外部力量,比如要进入的行业、选择的平台、拥有的资源,甚至是否处在最好的时代。正确明智的职业决策,除了要厘清内心需求和感受之外,还要充分观察外部世界的客观情况,并进行必要的统计分析,这样才能做出胜算更大的决策。

正确的决策来自全面客观、整体性的观察和判断。

>> 案例>>>. “过于乐观”的自我评估 >>>>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重量级作品《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判断与决策心理学》中,一位课程设计项目经理Kahmenan讲了一个他设计某个课程的故事,生动地阐明了外部观察的重要性。“我们的课程设计团队运作了一年,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在某次团队会议上,我们的讨论转到了这个项目还会持续多久问题上。为了使讨论更加有效率,我请每个人在纸上写出他们估计还需要多少个月,才能向教育部提交一份完稿。结果,大家(包括我在内)估计的平均时间是18~30个月。

此时,我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询问团队中的一个成员(他是课程设计的著名专家):我们肯定不是唯一一个设计新课程体系的团队,你能不能回忆一下以往类似的例子,想象其他团队也处于与我们现在类似的阶段,你觉得他们还需要多久才能完成项目?长时间的沉默后,他用带着明显不安的声音说道:‘首先,我说并非所有处于我们类似阶段的团队都完成了项目,大概40%的团队最终放弃了。至于剩下的,我想不起来有任何一个团队是在7年之内完成项目的,当然也没有长于10年的……我想不出我们优于其他团队的地方。’不得不承认,根据我的印象,我们的资源和潜力似乎还有点低于那些团队的平均实力。”

为什么当评估自己做的项目时,我们会乐观地做出只需要18~30个月的项目周期的预判呢?而现实数据表明,类似的情况至少需要平均7~10年以上的项目周期。两者相差甚远。

大多数情况下,如果还没有成熟到非常客观的程度,我们做出的判断都只是出于自己的感受,而非实际情况。当我们根据直觉进行判断时,思维会被拖入一个优先的、有系统偏差的可能事件子集中。1993年,Daniel Kahmenan 和Dan Lovallo指出,决策者会倾向于强调每个问题的独特性,并被这个独特的例子所干扰。简单说,就是当你只看到少数事件,你就会把少数事件当作必然事件,从而影响自己的决策。

科幻小说家刘慈欣在《三体》中提到的农场主假说,实际上是来源于英国著名思想家罗素的火鸡问题(Russell’s Turkey)。一只饲养场里的火鸡发现每天上午9点主人都会给它喂食。火鸡并不马上做出结论,而是不断收集有关上午9点出现食物这件事的情况。通过几个月的观察,它发现,不管是雨天或晴天、热天或冷天、星期三或星期四每天早上9点出现食物的这一点毋庸置疑。最后,它得出了结论:每天上午9点,食物会在固定地点出现。可是,事情并不像它所想象的那样简单和乐观:感恩节的前一天上午9点,食物并没有如往常一样出现。笼子上方出现了一只手,扼住它的脖子,把它从笼子里提了出来,一刀将它宰杀。这个故事的原意是讽刺那些归纳主义者。但很多时候,我们可以从中观和宏观角度去思考。对火鸡来说,它关注到的所有内容,就是在这个火鸡饲养场笼子中发生的一切,而对外界一无所知。火鸡不了解人,没见过人类的厨房和冰箱,也不了解其他的饲养场发生的一切,也不知道特定的时间对火鸡意味着什么。它了解的只是在火鸡的“个体”层面上的主观观察。

如果我们能够承认,许多时候,我们如同火鸡一样,考虑问题很难客观,而且总是从好的方面去想,我们就应该明智地去补救,方法是:扩大自己的关注面,让自己了解更多,从全局的角度去看,把这个问题看作若干问题中的一个,充分考虑概率,最后做出适宜的分析和判断。

定位大师杰克·特劳特在《人生定位》一书中强调了外部力量对于个体成功的重要性。他说:“成功不仅是你能自发产生的结果。努力地工作、更坚定地相信自己、更积极地思考,并不见得一定令你成功。如果人生是一场赛马,而你的个人营销策略是完全依靠自己的才干和努力,对外部环境视而不见,那么你的坐骑就是自己——你骑着自己。你必须通过更努力地工作(所谓鞭打自己)来争取跑到前面一些。当外部竞争很激烈,你落后了,你就会更用力地鞭打自己,让自己跑得更快。如果只是关注自己的步伐,就只能依靠自己去赢得去比赛,假如你能够开阔眼界,把他人和外界也纳入到你的视野之中,那么你的胜算将会大大提高。”

你正在骑着一匹什么马?你是否正在鞭打自己,想要让自己跑得更快一些?如果答案是“Yes”,那么,你就需要扩大视野,找到更强壮的“马”——外部资源。

延伸阅读《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判断与决策心理学》由德·海斯蒂 (Reid Hastie)和罗宾·道斯(Robyn M. Dawes)所著,是社会心理学领域里的重量级作品。两位作者凭借在哈佛大学、西北大学、芝加哥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等多所名校的30年教学经验,采用大量案例,贡献出他们在行为经济学和认知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确定长期职业目标///////

调查显示,长期目标对一个人的职业发展及成就非常重要。哈佛大学有一项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该项调查的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通过25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在这些人中,仅有3%的人有十分清晰的长期目标并且坚持25年不曾改变;有10%的人有比较清晰的短期目标;还有60%的人目标模糊;另有27%的人完全没有目标。调查发现,这些人的工作状况和生活水平差异非常大。能够坚持长期目标的人大多获得了令人满意的卓越成就,幸福感也较高;有比较清晰短期目标的人也有着相当不错的工作及收入;而目标感模糊的人,只是过着普通的生活;剩下27%的人,对自己的工作抱怨最多,而他们的生活品质也是最不理想的。

长期职业目标的确定,主要考虑四个要素:

例如,一个非常清晰的职业目标可以这样描述:

_______年后,我希望在_______(国外/国内一线城市/国内二线城市/其他)_______行业(金融/医药化工/新能源环保/机械制造/艺术创意/互联网IT信息/综合服务/房地产建筑/制造业/教育咨询/其他)_______企业(国际500强/国企/政府机关/民企,大型/中型/小型/其他)从事_______(高/中/基层)_______职业(管理/人力资源/财务规划/市场营销/产品研发设计/项目统筹/ 行政客服/法律公关/其他)工作。

01.第一需要考虑的,是职业发展地域。地域意味着资源圈。大型集团打算进军某个新市场时,都会详细调查与之相适应的城市或区域,以提高成功概率。因为,地域圈的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口数量、人才储备等,都会影响企业发展的机会和结果。对个人而言,相对成熟发达的城市意味着更多优质的就业和发展机会,比如拥有更好的职业发展平台、更完善的培训和学习、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优秀的协作团队和导师、更广阔的上升空间等。有理想、有实力的年轻人可以借助优秀的企业资源,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不仅是职场新人,即使处于职业发展中期的人,也可以考虑通过地域的转换,让自己的职业生涯跃上新的台阶。

02.第二需要考虑的,是进入的行业。行业代表职业发展空间。人们刚工作时,很难发现什么行业是最适合自己的,可能会在短期内多次跳槽转行。但一段时间之后,就应该聚焦行业,培养自己的领域专业性,以便获得更多快速发展机会。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曾研究过职业成长的课题,其结论是,一个人花大约3~5年的时间才能真正融入一个行业,花1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达到精通的地步。真正的行业专家,不仅要充分了解行业惯例、市场情况、竞争环境,还能对行业的趋势、行业价值链条有着深刻洞察和透彻解析,以更好地把握核心的行业资源和人脉关系,而这些无一不需要长时间的投入和积累。不管一个人曾经在多少个行业里从事工作,至少要保持60%以上的行业集中度。举例而言,一位30岁的年轻员工,工作了7年,60%的行业集中度意味着至少需要拥有4年以上某个行业的集中从业经历。

03.第三需要考虑的,是进入的企业。企业是使个人职业能力得以拓展、才华得以展现的舞台。一个优秀的平台能让人发展能力、获得成长和锻炼、增强信心。反之,一个缺乏活力、平庸的平台则会让人自大或自卑、逐年落后,最终丧失职业竞争力。那么,应该如何判断一家企业或平台是否优秀?以下几点可以甄别:

·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否开放积极、尊重人才、鼓励创新?

· 公司业务

公司战略是否清晰?整体业务增长是否领先于行业平均增长水平,是否愿意进行大量研发投入,以增加市场竞争力?

· 内部管理

高层领导管理是否稳定?直线领导是否具备良好专业能力和工作责任心,基层员工是否具备较好的成长意识和协作配合能力,内部沟通是否良好?

· 人才发展

公司内部培训的体系和规划是否完善?是否愿意投入对人才的培养?

发展迅速的企业对于人才的态度更加积极,会毫不吝啬地提供大量发展机会,如建立新部门、增加新项目或开拓新市场等。只要你具备足够的能力,就有可能在较短时期内,获得在其他公司三五年都未必能争取到的机会。

04.第四需要考虑的,是从事的岗位,即具体职业方向,如市场、营销、研发、IT、财务、行政、管理岗位等。每个人都应当在能力匹配和胜任的基础上,尽量进入“企业主战场”进行职业发展。倘若战争的主战场是决定战争成败的关键区域,那么企业的主战场就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业务单元或核心部门。销售业务部、技术研发部、大客户事业部都属于公司传统意义上的“主战场”。随着企业规模扩大,财务部、人力资源部、IT信息部等部门也可列入主战场的范畴。

Q:为什么在“企业主战场”工作如此重要?原因是“主战场”的部门汇集了公司最优质的资源,也拥有公司最多的升迁机会。公司的高层大多出身于主战场部门,以销售或财务居多。非主战场的部门经理,即使工作多年,也很少有机会被提拔为更高一级的管理者。有些人虽然选择了一个非常有前途的行业,也加入了一个很优秀的公司,但由于进入不了主战场,长期在一些辅助性部门工作,即使付出了很多努力,也很难取得职业上的长足发展。而当经济不景气或者公司裁员时,最先被涉及的部门往往是非核心的边缘部门。因此,在公司主战场工作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当危机来临时能具备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同样的岗位在不同规模的公司中的成长性差别非常大。例如会计专业的毕业生,选择进入大公司还是进入小公司,会影响其成长和发展速度。大公司的财务部门在公司的地位举足轻重,业务复杂程度高,从基本记账到规划未来预算,从管理到内控,从简单报税到合理避税,甚至某分、子公司的开停并转方面的决定,都属于财务部的工作范畴。而这些工作内容,都是小公司的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很难接触到的。因此,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年轻人来说,工作任务的丰富程度和变化性就意味着学习机会和晋升空间。

///////列出职业决策的标准///////

正确的决策是如此重要:对一天24小时分配的选择,决定了你这一天的幸福感;对人生职业的选择,推动着你未来的人生和成就。

任何决策永远是基于自身的条件及情况来确立标准,并从所有可选资源中确定第一匹配方案。我们永远无法等到最佳匹配方案,对大多数人来说,把握第一匹配方案就是最可靠的做法。例如,假设某人想要择偶,他的选择结果取决于两大要素:社交圈丰富程度和个人资产竞争性。社交圈的人际资源丰富性,决定了找到合适人选的可能性,而包括金钱、社会关系、教育与知识经验水平、个人能力、心理生理状态等要素在内的个人资产(非物质条件)的竞争性决定了在这场择偶竞争中获胜的概率。

在重要性上,一个人的职业决策仅次于婚姻决策。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面临职业决策时,却草率到令人惊讶的地步:一些年轻人花在影响自己未来命运的工作选择上的精力,甚至比购买一个新的电子产品或一件大衣上的心思更少。绝大多数人并不懂得为自己做出严谨的职业决策。虽然他们也会比较和权衡工作之间的差异,如考虑公司品牌、工作地点和环境、薪资和福利待遇、工作强度、企业文化、岗位发展机会等,但仅考虑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理性的职业决策有三个不同层次的标准。

01.根据个人所理解的利益来决定,包括薪资水平、福利待遇、职位权力、资源平台等。在这个层次,人们希望从工作中收获直接或间接的利益。

02.根据个人的理想或职业目标来决定,包括企业品牌、长期职业发展方向、行业发展空间、职位上升空间。在这个层次,人们希望通过工作获得成就感。

03.根据个人的核心价值观,即愿意从事什么类型的工作,希望从工作中获得什么样的价值。在这个层次,人们希望通过工作能吻合自己的价值观,完成自我实现。

年轻人在选择工作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步从关注第一层次,过渡到兼顾第二层次,并尝试思考第三层次。因为只有与个人核心价值观吻合的工作和职业,才会让人获得持久的满足。如果一份工作无法满足内心真正期待的价值,人们就会感觉失落,缺乏激情,即使工作出色、业绩优良,也无法获得满足,很快会陷入职业倦怠中,甚至感觉能量被不断消耗。反之,如果一份工作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即使工作忙碌,收入或许并不丰裕,人们仍然会感觉很快乐满足,并能不断做出新的贡献,体验到源源不断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人们大多要经历一个为谋求生存而就业——为终生发展而职业——为人生价值而事业的过程。这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渐显现的过程。很少人在职业发展之初,就非常幸运地拥有清晰的事业蓝图。大多数人都是在为谋求生存而就业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渐寻找到自己的事业方向。随着能力的提升和追求的提高,人们终于找到了一个符合我们理想、愿意为之终生发展而从事的工作。当人们能够从一项工作中获得最大的满足和愉悦时,就已经在从事一项真正的事业了。

>> 测试>>>>>.. >>>>> .你看重的职业价值>>>>>>

一个人在职业上的价值观念,与其能取得的成就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希望在工作中获得某些重要的价值,不同的职业价值取向导致人们做出不同的职业选择,甚至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最终又决定了人生幸福感。

请浏览每一项职业价值,并考虑它对你的重要性。根据你对每一项内容的感受,在“非常看重”、“不太在意”、“不需要”中选择一项打钩。

请补充你认为重要的价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我评估方法:

01.不同的人对安全感、自由度、控制、竞争、权利、道德、名声等职业价值有非常主观的认识和需要。因此,没有什么是绝对正确的答案,从事一份符合自己理想和价值观的工作,才是好的选择。

02.请将“非常看重”的职业价值进行排序,并列出排名前六的职业价值。此六项价值代表你的潜在工作动力源,也是影响你工作激情和表现的重要因素。在筛选一份新的工作机会时,你需要着重检视这些职业价值是否能在新工作中得以体现。

03.留意那些你认为“不太在意”的职业价值。大多数人会认为价值总是多多益善,而事实是:无关紧要的价值会占用大量的工作时间和精力,使你失去做更重要事情的机会。

04.尽量避免那些你“不需要”的职业价值。具有这些属性的工作会耗费你的精力,并让你逐渐感觉失去自信。

结论

你做了什么样的职业决策,就拥有什么样的职业人生。避免短视,不要仅看重短期利益和一时收获,而要有更长远的职业目标和规划;不仅要学会多照镜子(自我觉察),更要向窗外不断探望(观察外部)。正确的决策来自全面、整体性的观察和判断,认真地评估地域、行业、企业、岗位四大要素,明确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和筛选标准,才能获得与理想一致的工作。[1]为保证测试结果,建议您下载到计算机上进行测试。第二章 以终为始的目标管理1 六种不同的时间价值观

绝大多数人都高估了自己十年后所做的,而低估了现在的自己能做什么。

据说,每个哈佛毕业生都要认真回答这个问题:What will you want to do with your one wild and precious life?(在这狂野而宝贵的一生中,你想如何度过?)不管你的回答是什么,理想也好,目标也罢,所有人对事业人生的憧憬和努力都为了最初的自我实现。

人的很多行为模式都和价值观有关,而价值观的很大一部分由时间观念构成。从本质来说,对时间的理解和使用,是人们实现自我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绝大多数人都不太清楚自己拥有什么样的时间观,但是他们却在被某种偏激的时间观推动着向前走。《津巴多时间心理学》的作者菲利普·津巴多根据不同的维度,确定了六种时间观念,分别是:

你留恋过去吗?还是享受当下的每一刻?或者对未来充满憧憬?当你思考现在、过去和未来的时候,你的想法是积极还是消极的,快乐还是悲伤的,是充满恐惧还是充满希望的? 哪种感受对你来说更重要?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 (也是著名的模拟监狱试验的设计者)著有《津巴多时间心理学》,书中介绍了以下六种拥有不同时间观的人。

延伸阅读

· 消极的过去时间观

他们没有太多亲近的朋友,为数不多的朋友形容他不快乐、沮丧、焦虑、害羞、容易冲动、自控能力差。尽管精力并不特别旺盛,但也常常会忙个不停。

· 积极的过去时间观

他们对于过去很满意,很多朋友形容他温暖、友好、快乐、自信、很少焦虑、不抑郁、不咄咄逼人。在金钱方面相当节省,用固定品牌的日用品,在交友方面也相当稳定。

· 宿命主义的现在时间观

他们一般会比较焦虑、抑郁、较为冷漠,对自己能做什么没有自信。他认为该发生的总会发生,不相信自己能改变什么,行事消极而被动。

· 享乐主义的现在时间观

他们通常交友广泛、精力充沛而富有创造力,大胆、充满活力和自发性。他们热衷从事不同工作和运动,乐于交友甚至恋爱,喜欢热闹和展现自我,同时他们却不太注重健康,与高危生活密切相关。如果一件事情会让他感觉好,即使有风险也会去做。

· 未来时间观

他们通常很少感到压抑,因为他们不会浪费时间来反复思考过去,在执行计划时会倾向于更多的准备,约会也会提前到达。他们往往更容易在职业中获得成功,更容易注意饮食并进行有规律的锻炼、定期参加体检,但他们会忽略现实的必要性,也较少愿意花时间去帮助他人。

· 超未来时间观

他们往往具有良好的自我约束力,没有侵略性,关心未来的后果。

人们总是倾向于发展和过分使用一种特别的时间观念,比如聚焦于现在、过去或未来。“物无美恶,过则为灾”,过度倾向某一类的时间观念并不是一件好事。比如,消极的过去观念者和消极的现在观念者在创造力方面都不擅长且较为抑郁;而未来时间观念者太注重将来,抑制了现实的需求。即使是积极的过去观念者或积极的现在观念者,也不是没有问题,他们通常会表现得较为任性、没有毅力、具有暴力倾向等。

研究发现,时间观念在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够了解自己所持的时间观念,并积极调整、使之更均衡的人,会拥有更好的人生。这些人对待现在和过去都非常积极,也拥有对未来的憧憬。他们在工作和事业上更容易实现自我,取得成功,在生活中也会与家人和朋友融洽相处。

这些能够更好均衡时间的人,会如何看待过去、现在和未来?

对他们来说,过去是一本学习笔记本,记载了学习的线索,他们会定期检查成败得失,思考如何更好地进步。

现在是一个资源仓库,每个人每天都拥有同样的时间现金86400秒。如何度过今天,最终决定了你的未来。人们需要珍惜并妥善利用这些资源,去体验人生和投资未来。

未来则是一份礼物,一份由自己制作、寄出、签收的礼物。每个人的未来都是由现实的自己创造,思考自己想要什么,从现在开始行动,就会改写自己的未来。

绝大多数人都高估了自己十年后所做的,而低估了现在的自己能做什么。他们对未来抱有希望,觉得自己可能会有大成就,将未来寄希望某一个不可知的机会,并且说“在未来,一切都有可能发生”。实际上,未来并不是魔法师,不会将所有想要的东西变到你的手上。仅通过想象是无法抵达未来的,最现实的方法就是通过过去获得经验和能量,从现在开始设定目标,之后不断努力接近那个目标,最终抵达理想的未来。

结论

从本质来说,对时间的理解和使用是人们实现自我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大多数人都拥有某种偏激的时间观而不自知。 或耽于过去不能自拔,或乐于享受而缺乏长远规划,或极度寄希望未来而舍弃现在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这些人都是失败的。只有那些“拥有均衡时间观念”的人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这些人对待现在和过去都非常积极,也拥有对未来的憧憬。在工作中,他们更容易取得成功;在生活中,他们与家人、朋友的相处也更为融洽。2 定制未来的自己

时间投资和金钱投资一样,都是越早开始越好。长期来看,看得更远的人在收入水平上要比看得近的人更高。

可以预见的是,前进的道路上,人们会遇到大量复杂的难题和挑战,不同的人会在不同的阶段退出。原因在于,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恐惧。人们感受到的困难越大,这种恐惧就越大。因为越大的困难往往暗示着这个任务需要投资的时间越多,我们可能无法收回成本。从这种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直觉经济学家:当我们说畏难的时候,我们畏的其实不是困难本身,而是困难背后所暗含的时间成本。

我们要明白: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一体的、延续的。眼前的现实,只不过是我们在过去选择而产生的结果,只不过有些是我们的主动选择,而另一些则是被动选择。我们期待的未来,有百万种的可能性都只是过去事件概率的集合。某种程度上,未来并不是我们遭遇到的,而是由我们自己设计创造的,而我们正是这位设计师,我们就是为自己编纂未来的那个人。

定制一件高级礼服,你可能需要七步。

1 需要找一个了解你个人风格的设计师,并且非常专业,相当有耐心

2 与设计师沟通你想要什么样式、用于什么场合

3 仔细地量体

4 设计师按你想要的风格出设计图纸

5 选面料、工艺,制作样衣

6 若干次试衣和调整细节

7 礼服定制完成

而定制未来的自己,也需要七步。

意识 认识到你是自己人生的总设计师。只要你将更多时间和精力专注于你的价值点,你就有机会改变未来的轨迹

目标 思考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三年、五年甚至二十年后你想如何工作和生活

分析 客观评价自己。分析自己的优势、天赋和兴趣,以及不喜欢、不擅长哪些事情

计划 根据你独有的能力优势,确定未来蓝图和行动计划,将长期计划细化、量化

练习 确认你最有价值的工作,集中资源,不断精深练习,把能力优势转化成核心竞争力

调整 关注进展、评估结果、不断调整方案

达成 逐步接近目标,最终成为理想中的自己

定位未来人生,不仅需要勇气去选择,还需要智慧去专注,更需要大量时间来完成。这是最高级别的定制。那么,如何开始你的定制人生第一步?

我们应当牢记“定制人生”的两大原则。

01.应该做较为长远的规划,尽量投资时间在你所重视的方面。时间的利用重点是投资而非纯粹消费。时间是人们度过一生的媒介,每个人的工作经验、事业成就、金钱财富、社交关系都以时间的流逝和努力为代价换来的。

尽管不同的人对自己理想人生的设想会大相径庭,但是,几乎所有人的长期幸福感大致都与四个要素有关:

不同的人对这四大要素有不同的优先次序和权重,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这四大要素的感受也会不同。例如,年轻人会比年长者更注重事业成就,而较为忽视健康水平。女性对人际关系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同龄男性,人际关系的和谐比经济水平的满足更能影响她们的幸福感。 而80%男性的自尊和快乐主要来自职业所获得的成就,以及对外部世界的影响和改变(这就是为什么男性更喜欢谈论政治和社会,而女性更热爱心理学的原因)。虽然存在种种差异,但每个人都需要通过管理这四大要素,而获得世俗的幸福感,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Q:如何规划和发展这四大要素,确保在生命中的每一天都能做好对未来的投资呢?

日本作家佐藤传曾出版过一本非常受欢迎的书籍《晨间日记的奇迹》。他在书中建议了一种特别的写日记方法——不是在晚上临睡前写,而是在每天清醒之后写。佐藤传采用了“九宫格”的方式规划每天的工作和生活计划,他在九宫格的四个角落留出固定的空格,分别填上每天要在健康、事业、人际和个人学习方面做的事。每天晨起之后,佐藤传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完成这份九宫格晨间日记,并且将这件事坚持了十多年。

佐藤传每天早上用固定的3分钟时间写晨间日记,通过特定的九宫格日记方式,将人生的长期目标落实到每天的行动计划中。十多年来,佐藤传坚持不辍,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了晨间日记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目标管理和任务管理工具,因此被称为“创造奇迹的晨间3分钟”。对于很多目标感模糊、执行力弱的人来说,晨间日记是很好的行动指南,可以帮助人们确立长期目标,规划每日行为,并逐步接近理想。网络上有多个日记类App.都采用九宫格方式记录每日行动规划,如功能强大、页面简洁的格志,不仅有网页版,还支持云端输入,使每一天的记录变得更加轻松简便。

时间投资和金钱投资一样,都是越早开始越好。从长期来看,看得更远的人的收入水平上要比看得更近的人更高。

延伸阅读

>> 案例>>>. 哈佛女生的三大目标和行动 >>>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