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棹仙子午流注说难(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2 19:28:56

点击下载

作者:吴棹仙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吴棹仙子午流注说难

吴棹仙子午流注说难试读:

前言

自古以来,以重庆为中心所辖地区称为“巴”,以成都为中心的四川地区称为“蜀”,合称“巴蜀”或“西蜀”。隋代卢思道曾云:“西蜀称天府,由来擅沃饶。”巴蜀大地,不仅山川雄险幽秀,江河蜿蜒回绕,物产丰富独特,而且文化灿烂悠久,民风淳朴安适,贤才汇聚如云。现代文学家郭沫若曾谓:“文宗自古出西蜀。”“天府”巴蜀,不仅孕育出了大批横贯古今、闪耀历史星空的大文豪,如汉之司马相如、扬雄,宋之“三苏”等,也让“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杜甫等恋栈不舍。

更令人惊叹者,巴山蜀水,不仅群贤毕集,复名医辈出,代有传人。早在《山海经》中已有“神医”巫彭、巫咸,其后,汉之涪翁、郭玉,唐之昝殷、杜光庭,宋之唐慎微、史崧,清之唐宗海、张骥、曾懿等,举不胜举。尤其在近现代,名噪一时的中医学家,如沈绍九、郑钦安、萧龙友、蒲辅周、冉雪峰、熊寥笙、李重人、任应秋、杜自明、李斯炽、吴棹仙等,均出自川渝巴蜀。如此众多出类拔萃的中医前辈名宿,其医德、医术、医学著述、临床经验、学术思想及治学方法,都是生长、开放在巴蜀这块大地上的瑰丽奇葩,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增添了光辉篇章,是一份十分值得珍惜、借鉴和弘扬的、独具特色的宝贵民族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自古巴蜀出名医”,何也?

首先,巴蜀“君王众庶”历来重视国学。巴蜀地区历史文化厚重,广汉三星堆、成都金沙遗址等,不断有考古学新发现揭示着本地文化的悠久。西汉之文翁教化为巴蜀带来了中原的儒道文化,使巴蜀文化渐渐融入了中华文化之中。而汉之司马相如、扬雄之文风,又深深体现着巴蜀文化的独特性。巴蜀人看重国学,文风颇盛,即使在清末民国之初,传统文化横遭蹂躏时,巴蜀仍能以“国学”之名将其保留。另外,蜀人喜爱易学,宋朝理学家程颐就说“易学在蜀”,体现出易学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特征。“医易同源”,易学在巴蜀的盛行,使巴蜀中医尤易畅晓医理并发挥之。就这样,巴蜀深厚的文化底蕴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巴蜀中医营造了一块沃土,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濡养。

其次,巴蜀地区中医药资源得天独厚。四川素有“中药之库”的美称。仅药用植物就有5000余种,中药材蕴藏量、道地药材种类、重点药材数量等,均居全国第一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巴蜀中医就有了充足的“利器”,药物信手拈来,临床疗效卓著,医名自然远扬。

最后,巴蜀名山大川众多,风光旖旎,道学兴盛,道教流派颇多,“仙气”氤氲。鲁迅先生曾谓“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道学、道教与中华文化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与中医学更具“血肉联系”。于道而言,史有“十道九医”之说;于中医而言,中医“至道”中有很大部分内容直接源于道,不少名医精通道学,或身为道教中人,典型者如晋代葛洪及唐代孙思邈。巴蜀地区,道缘尤深。且不说汉成帝时,成都严君平著《老子注》和《道德真经指归》,使道家学说系统化,对道学发展影响深远。仅就道教名山而言,“蜀国多仙山”,如四川大邑县鹤鸣山为“道教祖庭”,东汉张道陵于此倡“正一盟威之道”,标志着道教的形成;青城山为道教“第五洞天”,至今前山数十座道教宫观完好保留;峨眉山为道教“第七洞天”,今仍保留有诸多道教建筑。四川这种极为浓厚的道学氛围,洵为名医成长之深厚底蕴。

自古巴蜀出名医,后人本应承继其学,发扬光大。然而,即使距今尚近的现代巴蜀名医,其学术经验的发掘整理现状堪忧。有的名医经验濒于失传;有的以前虽然发表、出版过,但如今难觅其踪;间或有一些得以整理问世,也多由名医门人弟子完成,呈散在性,难保其全面、系统、完善。如现代已故巴蜀名医中,成都李斯炽、重庆熊寥笙、达县龚益斋、大邑叶心清、内江黄济川、三台宋鹭冰等,这些医家,虽有个人专著行世,但一直缺乏一套丛书将其学验进行系统汇总与整理。

此外,现有的名医经验整理专著,多将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分册出版,较少赅于一书,全面反映名医的学术特点。而有些名医在生前喜手录医悟、医论与医方、医案,因未得出版,遂留赠门人弟子,几经辗转,终濒临失传。如20多年前去世的名医彭宪彰,虽有《叶氏医案存真疏注》一书于1984年出版,但此书仅为几万字的注解性专著,只反映了彭老在温病学方面的学术成就。而他利用业余时间,手录的大量临床验案,至今未得到全面发掘整理,近于湮没无闻,遑论出版面世。痛夫!这些乃巴蜀杏林的巨大损失!

吾从小跟名师学中医,于20世纪60年代末参加医疗卫生工作,70年代在成都中医学院毕业留校从事医、教、研工作至今。在此期间,与许多现代巴蜀名医熟识,常受其耳提面命和谆谆教诲。几十年来,深感老前辈们理用俱佳,心法独到,临床卓有良效,遗留资料内容丰富多彩,具有颇高的学术和应用价值,若不善加搜集整理,汇总出版,则有绝薪之危。有鉴于此,我们早冀系统搜集整理出版一套现代已故巴蜀名医丛书,这也是巴蜀乃至全国中医界盼望已久的大事。适逢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亦有此意愿,不谋而合,颇为相惜。此套丛书的出版幸蒙年逾九旬的巴蜀中医泰斗李克光教授垂青、担纲主审,并得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重庆市中医药管理局、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等的政策支撑,以及重庆金阳等企业的资金支持。尚得到不少名医之后或其门生弟子主动提供文献资料和相关素材之鼎力相助,更因成功申报为四川省社科课题而顺利完成了已故巴蜀现代名医存世资料的搜集、整理研究工作。对此,实感幸甚,诚拜致谢!

恰逢由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15个部委主办的“第五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在成都隆重召开及成都中医药大学60年华诞之际,双喜临门,盛事“重庆”,愿以是书为贺,昭显巴蜀中医名家近年来的成果,尤可贻飨同道,不亦快哉!

丛书付梓之际,抚稿窃思,前辈心法得传,于弘扬国医,不无小益,理当欣喜;然仍多名医无继,徒呼奈何!若是丛书克竟告慰先贤,启示后学之功,则多年伏案之苦,亦何如也!

纸牍有尽,余绪不绝,胪陈管见,谨作是叙!并拟小诗以纪之:

巴蜀医名千载扬,济羸获安久擅长;

川渝杏林高翥日,岐黄仁术更辉煌。丛书主编 马烈光2016年8月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原任序

针刺之道,古者粗守形,上守神;今言针者,守形且不易得,遑言守神哉。《灵枢·小针解》云:“粗守形者,守刺法也。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可补泻也。”刺法《灵枢》言之綦详,非卒读无以知其原,概举之约有四端:日穴法,日开阖,日迎随,日飞经走注。穴法则子午流注为最。子为阳,午为阴,言人身十二经脉阴阳之气,各流行贯注诸穴而无已时也。十二经脉,手足三阴经各得五穴,手足三阳经各得六穴,以应五行井、荥、俞、经、合也(六腑各多一原穴)。经言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输,所人为合。手不过肘,足不过膝。阳干三十六穴,阴干三十穴,共成六十六穴是也。开阖虽为急病所不拘,而为缓病所必守。法以天干戊土,起甲逆行。甲丙戊庚工为阳,乙丁己辛癸为阴。阳井金,阴井木。每日十二时小周于身,十日大周于身,辗转流注。阴阳错落,相生相合者为开,则刺之;相克者为阖,则不刺。盖值生我我生及相合者,乃气血生旺之时,故可辨虚实刺之;克我我克及阖闭时,则气血衰绝,非气行未至,即气行已过,刺之妄引邪气,坏乱真气,故当知慎。迎随,迎其气之方盛而夺之,泻法也;随其气之方虚而济之,补法也。《素问》云:“泻必用方。方者以气方盛也,以月方满也,以日方温也,以身方定也,以息方吸而内针,乃复候方吸而转针,乃复候方呼而徐引针,故曰泻必用方,其气而行焉。补必用圆。圆者行也,行者移也,刺必中其荥,复以吸排针也。此亘古不易法也。若合以子午,则左为阳,右为阴,从子至午,男子阳进阴退。针者内转为泻,外转为补,从午至子,则阳退阴进。针者外转为泻,内转为补,女子反之。飞经走注,经虽不载,亦不外于子午迎随之道。凡言九者,即子阳也。凡言六者,即午阴也。阴日则泻六补九,阳日则泻九补六是也。经言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当刺之时,必先以手压按所针荥输之处,切而散之,爪而下之,弹而弩之,扪而循之,动而伸之,推而按之,通而取之,摇而出之,外引其门,以闭其神。凡此四端,足以质今之持针者,殊不易遘。惟余老友棹仙吴丈,信之笃而行之久,言之挚而操之卓越。观其《说难》之作,信知余言之非虚誉。乙未冬,丈奉邀出席北京全国政协会。会毕,献子午流注环周图于毛泽东主席,盖活人之心切于活国也。主席受而嘉之,浮以大白,记者彰其事于报端,丈之子午针法遂闻于国中矣。驰书请益者,绎络不绝。而丈忙于诊务,未暇作答。无已,乃作《子午说难》,以公诸天下。然丈勤于立德,而疏于立言,执笔者再,停搁者再,春秋已易,未尽其功。今春余告丈曰:“喁喁望说难者盈天下,盍屏去诊务而早成其事乎。”丈曰可,遂来学校,与余面席共事,期月竟成,得以告慰天下之喁喁望者矣。丈欣然曰:“针灸之道,斯发凡尔,登堂入室,非尽解《灵枢》,无以偿其志。古之注《灵枢》,如史崧、马莳、张志聪、汪忍庵、黄元御等,文非不善也,理非不娴也,惜均不长于针刺灸焫,凡经络、经穴、开阖、迎随、走注诸理不能尽其隐曲。吾垂老矣,当黾勉成之。”余拜曰:“谨诺。”丈之志尚矣,余当执弟子礼助成之,天下志士得无企予望乎。斯役也,其门下卢亚新君为之绘图记书,周余生君为之补证验案。二子者,各能承丈之业而嗣之。日中月明,酒熟茶香,联句讲学,谆谆不倦,齿牙余论,获教匪鲜。则丈不仅为余之良友,亦终身之良师也。是为序。1957年4月教弟任应秋拜撰于重庆市中医进修学校原自序

子午流注环周一图,乃二十年前重庆针灸同仁尝开星期晚会共同研究,未几成立国医药馆,遂绘此图,张贴壁间,以作临证开时取穴之用,为免发生晕针之弊。数年后,抗日战起,重庆“五三”“五四”被大轰炸,各大学、各中小学纷纷退避山洞,国医药馆亦同时迁入山洞中。是年病疟者特多,盖洞中受寒,夏暑而汗不出,故多疟病。病疟者,服奎宁、疟涤平无效,来我国医药馆,请与用针。我馆用烧山火、透天凉之手法,依开时取穴,治愈疟疾,不知凡几。群众称赞我馆,用针不发生休克(即晕针)。盖依照子午开时取穴用针之效也。新中国成立以后,本市成立卫生工作者协会。针灸同志济济一堂,共同研究《灵枢》,并详阅此图,赞同付印。上年北京召开政协会,遂将此图献毛主席。载诸《健康报》,惟语焉不详,国内针灸家,多来函问难。无已,乃撰用《灵枢》及各针灸家学说,为《子午流注环周图说难》二卷。上卷收集子午六十六穴,暨别络十二穴、下合三穴。分析穴位、证治、可针、可灸、忌针、禁灸。并嘱其门下卢亚新,另绘十二小图,分经量定八十一穴之正位参其间。下卷分言用针补泻、寒热、升降各种手法。有周子余生者,从余临证已久,嘱其将可考用针之病历抄录数则于卷末,以供当代针灸群贤之赏鉴。然岐黄问答用针之理,经不同络,脉异所别。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本神本藏,逆顺阴阳,玄冥幽微,变化难极。此流注数十穴,仅一隅之举,撮其要,以供急需之用。拟暇时再将《灵枢》全经八十一篇逐字句而细注之,以发皇祖国数千年丰富多彩之针灸学理。嗟乎,行之难,言之亦非易也。1957年“五一”劳动节重庆市第二中医院吴棹仙内容提要

吴棹仙(1892—1976),重庆巴县人,著名中医学家、针灸学家。得针灸大师许直初子午、灵龟针法秘传,享有“神针”之誉。毕生治学严谨,崇尚实践,经验丰富,医理精深,长用经方,屡起沉疴,为当代知名经方学家。1956年2月,参加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将其珍藏多年的《子午流注环周图》献给毛泽东主席,受到赞誉。

本书为《巴蜀名医遗珍系列丛书》之一,除珍贵的“子午流注环周图”外,共分上下两卷。上卷收集子午六十六穴及别络十二穴、下合三穴,分析穴位、证治、可针、可灸、忌针、禁灸,并用十二小图,依据灵枢骨度篇尺寸,分经量定穴位,说明它的基本原理。下卷主要解释“五脏五腧、六腑六腧”“终始根结”的意义,说明补泻、寒热、升降、卧针迎随、进针、催气、调和营卫等手法,并将用针脉法、针效、针害、针灸禁忌及经正六合等做了扼要的解释。最后,吴老还从数千个经自己治疗而收效显著的病案中,摘录了七个典型案例,以资参考。

全书持论素朴,平正不偏,论述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等深奥理论,即使是玄微之处,也阐述得十分具体、显明,可作为探究中医阴阳、五行、六气等中医学说的重要参考资料,对研究《内》《难》《甲乙》等中医经典也能起到羽翼的作用。吴棹仙像吴棹仙向毛主席进献子午流注环周图吴棹仙著作封面及题词(林森荣副研究员提供)吴棹仙为孙作家训(吴老嫡孙吴传先所长提供)上 卷 本腧穴说难手太阴肺经五腧穴一、少商(井穴)

[部位]在手大指端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

[证治]烦心善哕,心下满,汗出而寒,咳逆,痎疟振寒,腹满唾沫,唇干引饮不下,膨膨,手挛指痛,寒栗鼓颔,喉中鸣。

[针灸]三棱针刺之,微出血,泄诸脏热气。不宜灸。

按:少商乃阴井木穴之始,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其音商,商而曰少者。五脏为阴,阴常不足也。二、鱼际(荥穴)

[部位]在大指本节后散脉中。

[证治]洒淅恶风寒,虚热,舌上黄,身热头痛,咳嗽,汗不出,痹走胸背痛,不得息,目眩烦心,少气,腹痛不下食,肘挛支满,喉中干燥,寒栗鼓颔,咳引尻痛,溺出,呕血,心痹,悲恐。

[针灸]针入二分,留三呼。

按:鱼际乃阴荥火穴,在手大指后鱼腹中。手大指接近次指时,则鱼腹丰满;离开次指时,则本节后内侧微陷下,有如鱼腹正中交际之形,故名鱼际。鱼际为火穴,肺为金脏,火能克金,故此穴言针不言灸。三、太渊(输穴)

[部位]在手掌后陷中。

[证治]胸痹逆气,寒厥善哕呕,饮水咳嗽,烦郁不得卧,肺胀满膨膨,臂内廉痛,目生白翳,眼眦赤筋,缺盆中引痛,掌中热,数欠,喘不得息,噫气上逆,心痛唾血,振寒,咽干,狂言口僻。

[针灸]针入二分。可灸三壮。

按:太渊乃脉之所会。《灵枢·本输》云:“鱼后一寸陷者中也,为输。”盖其穴在手大指如鱼形之后再下一寸,即寸口脉之起点。此五脏之输穴,亦称原穴,盖六腑水谷精华注入五脏经腧之起原处,故称渊。四、经渠(经穴)

[部位]在寸口陷中。

[证治]疟寒热,胸背拘急,胸满膨膨,喉痹,掌中热,咳嗽上气,数欠,热病汗不出,暴痹喘,足心痛,呕吐。

[针灸]针入二分,留三呼。不可灸,灸即伤人神。

按:经渠,寸口中也。动而不居,即关上部位,寸至关长一寸九分。以下即为尺中。言经渠者,乃经过冲渠要道。太渊在寸口之始,经渠居寸口之中,并未入于尺中也。五、尺泽(合穴)

[部位]在肘中约纹上动脉中。

[证治]风痹肘挛,手臂不得举,喉痹上气,舌干,咳嗽唾浊,四肢暴肿,臂寒短气。

[针灸]针入三分。可灸五壮。

按:尺泽乃肺之合穴,可针,可灸。盖阴合为水,肺为金脏,水乃金之所生。邪之实者针之,泻其子故也。肺乃藏气之脏,山泽通气,此穴恰在太阴尺中,脉之结点,故名尺泽,义至深也。手阳明大肠经六腧穴一、商阳(井穴)

[部位]在手大指次指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

[证治]胸中气满,喘咳支肿,热病汗不出,耳鸣耳聋,寒热痎疟,口干,颐颔肿,齿痛,恶寒,肩背急,相引缺盆痛,目青盲。

[针灸]针入一分,留一呼,右取左,左取右,如食顷立已。可灸三壮。

按:商阳乃阳井金穴之始,木上有水曰井,水乃金之所生。阳常有余,商乃肺音,大肠合之,故曰商阳。大肠之脉,上颈贯颊,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夹鼻孔,故治齿病、目病,当左取右而右取左也。二、二间(荥穴)

[部位]在手大指、次指本节前,内侧陷中。

[证治]喉痹颔肿,肩背痛,振寒,鼻鼽衄血,多惊口。

[针灸]针入三分。可灸三壮。

按:二间乃阳荥水穴,金水相生,可针,可灸。手次指亦名食指,共三节,此穴在二节与三节之中间,故曰二间。三、三间(输穴)

[部位]在手大指、次指本节之后,内侧陷中。

[证治]喉痹,咽中如鲠,龋齿痛,嗜卧,胸满肠鸣,洞泄寒疟,唇焦口干,气喘,目眦急痛。

[针灸]针入三分,留三呼。可灸三壮。

按:三间乃阳输木穴,手阳明脉之所注。在食指本节第三骨之后,大指、次指歧骨之前,穴居其中,故名三间。四、合谷(原穴)

[部位]在手大指、次指歧骨间陷中。

[证治]疗寒热疟,鼻鼽衄,热病汗不出,目视不明,头痛,龋齿,喉痹,痿臂,面肿,唇吻不收,瘖不能言,口噤不开。

[针灸]针入三分,留六呼。可灸三壮。若妇人妊娠,不可刺,刺之损胎气。

按:合谷乃大肠手阳明之原穴,居大指、次指歧骨间稍偏次指微前屈陷中,直下可达劳宫,与后溪成一直线。大指、次指相合处,类似深谷,故称合谷。病重者,可深刺八分或一寸。五、阳溪(经穴)

[部位]在腕中上侧大指与次指两筋间陷中。

[证治]狂言喜笑见鬼,热病烦心,目风赤烂有翳,厥逆头痛,胸满不得息,寒热疟疾,喉痹,耳鸣,齿痛,惊掣肘臂不举,痂疥。

[针灸]针入三分,留七呼。可灸三壮。慎如合谷法。

按:阳溪乃手阳明所行之经穴,手太阴肺别络列缺交会之处。肺位最高,大肠居下。手指掌后仰,则大指与次指两筋高起、太阴交阳明之处,有类山溪,故名阳溪。六、曲池(合穴)

[部位]在肘外辅骨屈肘曲骨之中,以手拱胸取之。

[证治]肘中痛,偏风半身不遂,刺风瘾疹,喉痹不能言,胸中烦满;筋缓,捉物不得,挽弓不开,屈伸难;风痹肘细而无力,伤寒余热不尽,皮肤干燥。

[针灸]针入七分,得气先泻后补之。可灸三壮。

按:曲池乃大肠手阳明之合穴,阳合为土。阳明多气多血,有余者泻之。然大肠为庚金,土穴乃金之母,故泻后当补之。邪气之来也,紧而急;谷气之来也,徐而和。先泻后补,指下、针下,犹有所别。穴在肘外辅骨稍前陷中,屈曲其臂乃得之,故称曲池。足阳明胃经六腧穴一、厉兑(井穴)

[部位]在足大指、次指之端,去爪甲角如韭叶。

[证治]尸厥,口噤气绝,状如中恶,腹胀满,汗不出,寒疟不嗜食,面肿,足胻寒,喉痹,龋齿,恶风,鼻不利,多惊,好卧。

[针灸]针入一分。可灸一壮。

按:厉兑乃足阳明所出之井金穴。尸厥或胃家实,皆可用锋针浅刺之。厉,不美也;兑,通也,足次指受大指之排挤,其形恶厉,其经脉斜通于次指外间,故名厉兑。二、内庭(荥穴)

[部位]在足大指、次指外间陷中。

[证治]四肢厥逆,腹胀满,数欠,恶闻人声,振寒,咽中引痛,口,龋齿痛,疟,不嗜食。

[针灸]针入三分。可灸三壮。

按:内庭乃阳荥水穴。在足次指外间、中指内间、跗上半寸、两指之正中,如一庭竖于内,故名内庭。三、陷谷(输穴)

[部位]在足中指内间、本节后陷中,去内庭二寸。

[证治]面目浮肿及水病,善噫,肠鸣腹痛,热病汗不出,振寒疟疾。

[针灸]针入三分,留七呼。可灸三壮。

按:陷谷乃阳输木穴。病重者,可针五分。穴位下陷如深谷,故名陷谷。四、冲阳(原穴)

[部位]在足跗上五寸,去陷谷二寸半。

[证治]偏风口眼斜,跗肿,龋齿痛,发寒热,腹坚大,不嗜食,伤寒病振寒而欠;久狂,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足缓履不收,身前痛。

[针灸]针入五分。可灸三壮。

按:冲阳在足背高起处,有动脉应手,名趺阳脉。久病欲知腑气之强弱者,必诊此脉。其穴类似中封,使逆则菀,和则通,摇足而得之。水谷精华大会于此。阳明多气多血,有此一冲衢,故名冲阳。五、解溪(经穴)

[部位]在冲阳后一寸五分,腕上陷中。

[证治]风面浮肿,颜黑,厥气上冲,腹胀,大便下重;瘛惊,膝股胻肿,转筋目眩,头痛癫疾,烦心悲泣;霍乱,头风,面目赤,眉攒疼。

[针灸]针入五分。可灸三壮。

按:解溪乃阳经火穴。上为胻骨,下为跗属,分解于此穴陷中,故名解溪。俗称鞋带穴,以束缚鞋带,正在此穴间也。六、足三里(合穴)

[部位]在膝下三寸胻骨外廉,大筋内菀菀中,两筋肉分间,当低跗取之。

[证治]胃中寒,心腹胀满,胃气不足,闻食臭,肠鸣腹痛,食不化。秦丕祖云:“诸病皆治,食气水气,蛊毒痃癖,四肢肿满,膝胻疲痛。目不明。”华佗云:“疗五劳羸瘦,七伤虚乏,胸中瘀血,乳痈。”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气上冲目。

[针灸]针入五分。可灸三壮。

按:三里穴名,手足阳明皆有,名同穴异,继起针灸家增一足字以别之。盖阳明行气于三阳,里者,宽广之义。古“井田制”,九百亩为万里。盖胃为水谷之海,大肠、小肠、三焦,无处不到也,六腑皆出足之三阳,上合于手,故《本输》称之曰下陵三里,为高必因丘陵,大阜曰陵,高于丘也。陵冠一“下”字,盖足三里穴不如手阳明三里之高上,手三里又不如足三里之敦阜。且也,足太阴脾合于膝内阴之陵泉,足少阳胆合于膝外阳之陵泉,皆高于足阳明胻骨外之三里,故正其名曰下陵三里。其穴可针一寸,肥人可针一寸二分。如足下病风毒,可尽量多灸。足太阴脾经五腧穴一、隐白(井穴)

[部位]在足大指端内侧白肉际处。侧当作折,传写之讹已久。

[证治]腹胀喘满,不得安卧,呕吐,食不下,暴泄,衄血;卒尸厥,不识人,足寒不能温。

[针灸]针入三分。灸三壮。若妇人月事过时不止,刺之立愈。

按:先师许公直礽传授有云:“足大指端内侧乃大敦穴,非隐白穴。”隐白,在足大指下折纹中,其穴常隐而肉色白,故名隐白。二、大都(荥穴)

[部位]在足大指本节之后,内侧陷中骨罅中,赤白肉际。

[证治]热病汗不出,伤寒手足逆冷,腹满善呕,烦热闷乱,吐逆目眩。

[针灸]针入三分。可灸三壮。

按:大都乃脾所溜之荥穴。古者,邑有先庙曰都;《周礼·地官》,四县曰都。脾为土脏,乃四象之母;荥为火穴,又土之母,合乎先庙之义。经脉十二之次序,脾居四位,又合乎“四县曰都”之义。其穴在足大指本节高起之后,赤白肉皆丰满,故名大都。三、太白(输穴)

[部位]在足内侧核骨下陷中。

[证治]身热烦满,腹胀食不化,呕吐脓血,腰痛,大便难,气逆,霍乱腹中切痛。

[针灸]针入三分。可灸三壮。

按:太白乃阴输土穴。土能生金,西方金,其色白,足内侧肉色较足跗足底白,望其色而名之,故称太白。穴在足内侧核骨下,核骨一作檄骨,一名腕骨。《灵枢·本输》云:“太白腕骨之下也,俗名孤拐骨。”四、商丘(经穴)

[部位]在足内踝下微前陷中。

[证治]腹胀肠鸣不便,脾虚人不乐,身寒,太息,心悲气逆,痔疾,骨疽蚀,妇人绝子,小儿慢风。

[针灸]针入三分。可灸三壮。

按:商丘乃阴经金穴。四方高,中央下,曰丘,登高初步之小阜也。商乃西金之高音。脾井、荥、输、经四穴皆居卑位,由此穴而上内踝,乃与三阴交会而入合于阴之陵泉,登高必自卑,故名商丘。五、阴陵泉(合穴)

[部位]在膝下内侧辅骨下陷中。伸足取之,与阳陵泉斜对,稍高一寸。

[证治]腹中寒,不嗜食,膈下满,水胀腹坚,喘逆不得卧,腰痛不得俛仰,霍乱,疝瘕,小便不利,气淋,寒热不节。

[针灸]针入五分。不言灸。

按:阴陵泉乃脾合水穴。脾为阴中之至阴。陵,高于丘也;泉,高处之水源也,故《灵枢》曰:“疾高而内者,取之阴之陵泉。”盖五输合穴“下达于上,内通于外”之要点,治病当求其源也。其穴不言灸者,以脾为土脏,土中含湿,则万物育焉。如灸之,灼其泉源,则土燥而不能育物也。手少阴心经五腧穴一、少冲(井穴)

[部位]在手小指内廉之端,去爪甲角如韭叶。

[证治]热病烦满,上气心痛,痰冷少气,悲恐善惊,掌中热,胸中痛,口中热,咽中酸,乍寒乍热,手挛不伸,引肘腋痛。

[针灸]针入一分。可灸三壮。二、少府(荥穴)

[部位]在小指本节后陷中。平直劳宫。

[证治]烦满少气,悲恐畏人,掌中热,臂酸,肘腋挛急,胸中痛,手不伸。

[针灸]针入二分。可灸七壮。三、神门(输穴)

[部位]在掌后兑骨之端陷中。

[证治]疟,心烦甚欲得饮冷,恶寒则欲处温中;咽干不嗜食,心痛数噫,恐悸,少气不足,手臂寒,喘逆,身热,狂悲,狂笑,呕血,上气遗溺,大小人五痫。

[针灸]针入三分,留七呼。可灸七壮,炷如小麦大。四、灵道(经穴)

[部位]在臂内下廉,去掌后横纹后一寸五分。

[证治]心痛,悲恐相引,瘛疭肘挛,暴喑不能言。

[针灸]针入三分。可灸三壮。五、少海(合穴)

[部位]在肘内廉横纹头尽处陷中。屈手向头取之。

[证治]寒热,龋齿痛,目眩发狂,呕吐涎沬,项不得回顾,肘挛,腋胁下痛,四肢不得举。

[针灸]针入五分。不宜灸。

按:以上少冲、少府、神门、灵道、少海,为心本脏之井木、荥火、输土、经金、合水五穴,乃扁鹊所增,《灵枢·本输》并未记载。然神门一穴,照子午流注甲己日卯时针之,治大小人痫证有特效。仙用针数十年,心本脏九穴,仅取神门一穴,余八穴未曾一次取用。盖尊经旨,外经病而内不病,独取其经于掌后兑骨之端之正义。兑骨即掌外侧腕后高起之踝骨,手踝骨向内转,踝内侧骨有空即神门穴,踝骨上另有一空即养老穴,经称此骨名兑骨。兑有内通之义,向内一转则神门、养老两孔穴皆开,与足内外踝之顽梗不开、无穴可取者迥然不同,故别其名曰兑骨。继起针灸家多书作锐骨,义未妥。手太阳小肠经六腧穴一、少泽(井穴)

[部位]在小指之端,去爪甲下一分陷中。

[证治]疟,寒热,汗不出;喉痹,舌强,口干,心烦,臂痛,瘛疭;咳嗽,颈项急、不可顾,目生肤翳覆瞳子。

[针灸]针入一分。可灸一壮。

按:少泽井金,乃手少阴交手太阳之起穴。心乃五脏六腑之主,合于小肠。山泽通气,一手小指而两井穴出其内外,心井曰少冲,小肠井曰少泽。二、前谷(荥穴)

[部位]在小指外侧、本节之前陷中。

[证治]热病汗不出,痎疟,癫疾,耳鸣颔肿喉痹,咳嗽衄血,颈项痛,鼻塞不利,目中白翳,臂不得举。

[针灸]针入一分。可灸一壮。

按:前谷荥水穴,乃手太阳脉之所溜。在小指本节前,故称前谷。三、后溪(输穴)

[部位]在小指外侧、本节后陷中。握掌取之。

[证治]疟,寒热;目赤生翳,鼻衄,耳聋,胸满,头项强不得回顾,癫疾臂肘挛急。

[针灸]针入一分。可灸一壮。

按:后溪输穴,乃手太阳脉之所注,在手小指本节之后。屈掌视之,较前谷高起,故称后溪穴。内通督脉,乃灵龟八穴之一。照开时针之,可针六分或八分。四、腕骨(原穴)

[部位]在手外侧、腕前起骨下陷中。

[证治]热病汗不出,胁下痛,不得息,颈颔肿,寒热,耳鸣,目冷泪生翳,狂惕偏枯,臂肘不得屈伸,痎疟头痛烦闷,惊风瘛疭,五指掣。

[针灸]针入二分,留三呼。可灸三壮。

按:腕骨乃手太阳脉所过之原穴。手外侧腕前一小骨,手常屈伸转侧,则此骨宛转,穴在骨稍前,故名腕骨穴。继起针灸家更名起骨,以免与穴名混同,亦可。五、阳谷(经穴)

[部位]在手外侧腕中兑骨之下陷中。

[证治]癫疾狂走,热病汗不出,胁痛,颈颔肿,寒热,耳聋耳鸣,龋齿痛,臂腕外侧痛不举,妄言左右顾,瘛疭目眩。

[针灸]针入二分。留二呼。可灸三壮。

按:阳谷经穴,乃太阳脉之所行,在手外侧腕中。斜上兑骨,则为养老。与腕上手少阳阳池及大次指两筋间之阳溪穴成一横线,然此穴不如阳溪、阳池之宽深,故名阳谷。六、小海(合穴)

[部位]在肘内大骨之外去端半寸陷中,伸臂而得之。

[证治]肩臑肘臂外后廉痛,寒热,齿龈肿,风眩,颈项痛,疡肿,振寒,肘腋痛肿,小腹痛,四肢不举。

[针灸]针入二分。可灸三壮。

按:小海合穴,乃手太阳小肠脉之所入,合治内腑。其脉入缺盆者,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胃为水谷之海,小肠与胃相连缀,故肘内合穴名小海。且手三阳脉皆起于足,小肠合于巨墟下廉,大肠反合巨墟上廉。盖大肠辗转反侧,为传导之官;小肠乃受盛之官,直趋于下,化物出焉,故合穴反居大肠合穴之下也。足太阳膀胱经穴腧穴一、至阴(井穴)

[部位]在足指外侧,去爪甲如韭叶。

[证治]目生翳,鼻塞头重,风寒从足小指起,脉痹上下,胸胁痛无常处,转筋,寒疟,汗不出,烦心,足下热,小便不利。

[针灸]针入二分。可灸三壮。

按:至阴乃足太阳膀胱所出之井金穴。考经脉十二回环之次序,足太阳终于此穴,交足少阴肾之经。盖太阳经穴至此已交于阴经,故曰至阴。二、通谷(荥穴)

[部位]在足小指外侧、本节前陷中。

[证治]头重目眩,善惊引,鼽衄,颈项痛,目皖畹。

[针灸]针人二分,留三呼。可灸三壮。

按:通谷乃足太阳所溜之荥穴。荥,小水也。谷能通行小水,故名通谷。三、束骨(输穴)

[部位]在足小指外侧、本节之后,赤白肉际陷中。

[证治]腰脊如折,髀不可屈,腘如结,腨如裂;耳聋,恶风寒,目眩,项强不可回顾,目内眦赤烂。

[针灸]针入三分。可灸三壮。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